小学生对联入门知识

时间:2019-05-13 06:47: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生对联入门知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生对联入门知识》。

第一篇:小学生对联入门知识

小学生对联入门

对联,和律诗、京剧一样,都属于中国文化的“国粹”。从宋代开始,人们就有贴春联的习俗了。对联不仅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小朋友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以及灵活用词、简洁造句等方面的能力,也有十分独特的作用。仔细阅读,你就能发现对联里包含很多有趣的故事。

□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

这是我国历史上东晋时期大书法家王羲之写的一幅对联。有一年,春节就要到了,王羲之也和大家一样,想写了一幅对联贴在自家门口。可他的书法名气太大了,很多人都想得到他写的字,于是有人半夜偷偷把这幅对联揭走了。第二天王羲之又写了一副,可到了夜里还是被揭走了。再过一天就到大年初一了,为了防止对联再被别人揭走,王羲之写了“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八个字贴在自己家门口。这可不是吉利的话,所以夜里就没有人来揭了。第二天一大早,王羲之把每一联的后三个字接上,就成了“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这就成了很吉利的话了,众人看了,齐声喝彩,拍掌称妙。

□狗啃河上骨,水流东坡诗。

这是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和一个叫佛印的和尚开玩笑的对联。苏东坡和佛印在河边散步,苏东坡看到一条狗在啃骨头,随口说了一句“狗啃河上骨”,“河上”和“和尚”同音,这就成了“狗啃和尚骨”。佛印听出了苏东坡在开他的玩笑,就随手把正在阅读的苏东坡诗稿丢在河里,反口作答“水流东坡诗”,“诗”和“尸”也是同音,即“水流东坡尸”。可谓嘴巴上谁也不饶谁,但对联对的还是很巧妙的。

□门对千杆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解缙是明代的一位大学者,出生在农民家庭。在他小的时候,他的家正对着地主家的一片竹林,于是他就写了一幅对联“门对千杆竹,家藏万卷书”。也就是说地主你家竹子多,但我家里书多,比你有学问。地主看到很生气,就把竹子砍断一半,于是解缙就把这幅对联改成了“门对千杆竹短,家藏万卷书长”,通过“短”和“长”的对比,仍然在说我家有学问。地主更生气了,就把竹子全部砍光了,解缙就把对联又添加了两个字,成了“门对千杆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意思是说你家连短竹子都没有了,但我家里的书却还是很多啊。估计这下子地主也没有办法了。□坐,请坐,请上座;

茶,上茶,上好茶。

这是清代大书画家郑板桥写的一幅对联。有一天郑板桥去茶馆喝茶,店小二看他穿着很普通,就随便说了句“坐”,柜台里也有人爱理不理地说了句说:“茶”。当郑板桥拿出一大块银锭放在桌子上的时候,小二眼睛一亮,忙改口说:“请坐”!柜台里也赶紧应声说“上茶”!这时店内有人认出了郑板桥,纷纷过来打招呼,小二一听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郑板桥,非常慌张,后悔刚才小瞧了这位客人,于是赶紧上前鞠躬客气地说:“请上坐”!柜台也提高嗓子喊道:“上好茶”!而且茶馆老板亲自过来给郑板桥端茶,并恭恭敬敬的要他写副对联,留个纪念。郑板桥为了讽刺这家店的趋炎附势、以貌取人,就写下了这幅对联。

□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

在古代不仅文人学者喜欢写对联,皇帝也喜欢,这幅对联就是唐朝的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写的。“社稷”也就是国家的意思。“戎衣”本来是军队的服装、战士的衣服,这里用来指代战争。这幅对联是说,我坐上皇帝的宝座是通过战争得来的,虽然贵为皇帝,可等到老了就要退位了,也不过是几十年的时间,可是写文章是千秋万代的大事,好的文章可以历代流传,作者虽然去世了,还能因为文章得到后代的赞美。这说明通过骑马打仗得到天下的皇帝,对于写文章、对于文学也是很重视的。

□大暑去酷吏,清风来故人。

对联不仅仅是写在纸上贴在门框上的,还可以写在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或者贴在屏风上、扇子上。这一副就是贴在扇子上的扇联,是五代十国时期后唐的范质写的。范质在朝廷里做官,后唐皇帝和大臣腐败无能,不考虑怎么治理好天下,只知道吃喝玩乐、欺压百姓。范质很不满,于是就辞官回家了,这幅对联就是在他回到家乡后在自己的白纸扇上写的,意思是说让人气闷难忍的酷暑天气,赶紧和那些贪官污吏一起滚吧,扇子一摇,凉风习习,要好的老朋友就要和清风一道,来我这儿做客了。

□死,生。

对联有两句,上句就叫上联,下句叫下联,每一联的字数没有严格的规定,只要上联和下联的字数相同就可以了。最长的对联有多少字?说出来大家可能不敢相信,最长的对联是清末四川江津才子钟耘舫写的,被誉为“天下第一长联”的《拟题江津县临江城楼联》,共用了1612字,也就说每一联就有806字,足够一篇文章的字数了。而“死,生”则是最短的对联,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队侵占中国东北的领土,炸毁铁路,炮轰东北军北大营,制造了“九一八惨案”,当时的有识之士宁愿战死,也不愿和日本人合作苟且偷生,于是就饱含激愤写下了这幅最短但寓意深刻的对联。

□?!

对联是一种很灵活的表现形式,不仅字数没有限制,有时候甚至可以只用标点符号不用文字。比如这幅对联,上联一个问好,下联一个感叹号,其具体含义,要结合写这幅对联时候的背景才能了解。1947年,国民党反动派为了镇压学生爱国游行运动,在南京珠江路口一带,派国民党宪兵、警察和特务,手持木棒、铁棍、皮鞭,从四面八方冲向学生,劈头盖脑地毒打,造成“五二〇”血案。为哀悼死难同胞,鼓舞国人士气,有人写出一副奇联,上联是一个“?”,下联是一个“!”。它有力地抨击了国民党反动政府的罪行。

□立马空东海,登高望太平。

对联由于有些写在纸上,有些刻在木头上或者石头上,所以字的大小不相同。“立马空东海,登高望太平”是刻在黄山青鸾峰崖壁上的一幅对联,这十个字每字字径达6米,“平”字一竖竟长达9.4米,壁立百丈,字大而深,世所罕见。字迹最小的对联是微雕家沈为众先生创作的“黑发若知勤学好,白首更觉读书甜”,这幅对联刻在黑、白不同的两根头发上,字迹要在200倍显微镜下才能看清楚。可见此联字迹微小之极。

□三海九门,京华迎奥运; 一江两岸,世博靓申城。

对联不仅在古代受到人们的喜爱,在现代社会里也可以广泛应用。比如上面这幅对联,就是把北京和上海这两个城市对在一起写的,上联是说北京,“三海”是说北京有三个海:中海、南海、北海,中海和南海就是现在的中南海,北海就是现在的北海公园。“九门”是指明、清北京内城的9座城门,内城9个门比较重要,也各自有各自的用途。北京2008奥运你知道吧,所以是“京华迎奥运”。下联说上海,“一江”指黄浦江。上海将在2010年举办世界博览会。“申城”是上海的别称,战国时期号称“四公子”之一的楚国春申君被封在申城,就是现在的上海。这一副对联,两联都在前四个字里把各自城市的代表性名胜古迹体现出来,后五个字又把奥运和世博相对,都是两座城市近些年举办的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活动,所以很有意义。□饮龙井茶,品江南丝竹;登虎丘塔,论天下园林。

上一副对联说了北京对上海,这一幅说说浙江对江苏。浙江的龙井茶在全国是有名的,“丝竹”是弦乐器和管乐器,泛指音乐,所以上联是说到了浙江可以品着龙井茶欣赏江南美妙的音乐。那么到了江苏呢?虎丘是苏州附近非常美丽的名胜风景区,另外苏州还有大大小小很多的精致园林,所以到了江苏苏州,就可以欣赏到全国独一无二的园林景观了。

□由秀才封王,为天下读书人别开生面; 驱异族出境,语中国有志者再鼓雄风。

风景名胜区的亭子柱子上、寺庙门口,往往有对联,这一类叫名胜古迹联。这一副对联就是在台湾郑成功庙门前贴着的名胜古迹联。郑成功本来是个读书人,通过科举考试中了秀才,后来才做了带兵打仗的将领,他带领部队将荷兰人驱逐出台湾,将宝岛收回祖国的怀抱,功勋卓著,被明朝的皇帝封为“延平郡王”。这一副对联就是称赞郑成功功绩的,赞扬他为读书人争气,为中华有志者争气。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

美丽的杭州西湖旁,有一座岳王庙,宋代的民族英雄岳飞就埋在这里。这一副对联就是贴在岳王庙墓阙上的名胜古迹联。岳王庙有四个用铁铸成的人像,跪在地上,这四个铁人就是陷害岳飞的秦桧、王氏、张俊、万俟呙四人。这幅对联是说,民族英雄岳飞被昏君奸臣害死了,尸骨埋在西湖山上,这儿的青山也觉得光荣。而那四个佞臣的铁铸跪像,多少年来一直被人唾骂,连铸他们的白铁也觉得太倒霉了。

□虽然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

对联在现代社会里可以运用到各个行业,比如这幅就是理发业的对联。“毫”和“末”都是说十分微小的、看似微不足道的,这两个字也都可以指头发。“顶上”既可以指最好的、最厉害的,也可以把“顶”理解成头顶,就成了头上的。这就是在说虽然理发业看起来微不足道、是细枝末节的手艺,但却是最精细、最厉害的一门功夫呢。这副对联正是巧妙地运用了双关这一修辞手法,通过词语的两种意思,恰当地表现了理发业的重要性。□一手撑天万里长空常掩日,双足踏地千行恶雨不淋头。

上一副是说理发业,这一副也可以用在一个行业。先看对联,上联说一只手可以撑起一片天,烈日下行走再远也能把阳光遮挡在外面,下联是说两只脚站在地上,即使雨下得再大也不用担心淋湿头发。什么工具能有这么大的作用呢?答案就是伞,伞既可以遮阳,也可以挡雨。这幅对联用在雨具店是很合适的。

□东海白鹤千秋寿,南岭青松万载春。

现在对联可以运用在各种行业和场合,除上面举的两个例外,还有婚联、寿联、节日对联、庆贺对联、居室对联、佛教对联等很多种。这一副说的就是寿联,也就是祝寿的对联。东海的白鹤和南岭的青松都是有典故来历的说法,都是长寿的象征,“千秋寿”和“万载春”也都表达了长寿的意思,所以这是一幅非常好的祝寿对联。等你们的爷爷奶奶过大寿的时候,你把这幅寿联送给他们,他们一定会非常高兴的。

□北斗七星三四点,南山万户十千年。

对联之所以被叫做对联,是因为上下两联是要相对的,它包括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两联字数相同,第二结构相同,第三词性相对,第四内容相关,第五上仄下平。第一点字数相同上面已经说过了,第五点上仄下平是有关声调方面的知识,小学阶段大家可以不用掌握,我们只结合例子,说说中间三点。比如这一幅,前面四个字和后面三个字可以断开读,可以称为“四三”结构,上下联是相同的。词性上,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北斗七星”对“南山万户”,都是名词性词组,属于“天对地”;“三四点”对“十千年”,都是数量词。内容上,两联都通过景物的白描表达了对恒久这一主题的思索。

□阳光普照园丁心坎春意暖,雨露滋润桃李枝头蓓蕾红。

这一副接着说说对联的特点。对联最大的特征就是对仗,所谓对仗,也就是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的虚实做成对偶的语句。词语的对偶是有诀窍的,比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例如“天对地,地对天。日月对山川。祥云对瑞雪,暮雨对朝烟。”这些规律不用去背,只要在阅读的时候逐渐体会到就可以了。只有做到了对仗,才是一幅好的对联。比如这一副,你可以试着从上下联中寻找出有哪些相对的地方。□八刀分米粉,千里重金钟。

上面讲了一些对联的结构特点,那些是对联本身内在的特征,大家如果看不下去,可以跳过去,先从阅读对联入手就可以了,等到有了一定数量的阅读积累,那些规律就自然慢慢明白了。其实对联是有很多巧妙之处的,比如这一副,你能看出什么特点吗?先看上联,“八”和“刀”可以组成“分”,再加上第四个字“米”,恰好是“粉”字。下一联“千里”可以叠出一个“重”字,加上金字旁,就是一个繁体字鐘。这是不是很巧妙呢。

□一二三四五六七,孝悌忠信礼义廉。

这一副对联可不是从字面就能看出意思来的,要像猜谜语一样才能得出意思来。怎么猜?先看上联,一二三四五六七,下一个是什么?应该是八。下一联,“孝悌忠信”是可以一起读的,后三个“礼义廉”就不行了,缺少了一个“耻”字。所以,这是一幅讽刺人的对联,上联是说“忘八”,谐音也就是王八,下联是“无耻”。当然这样不礼貌的对联是不可以随便用的。

□七岁儿童当马驿,万年天子坐龙廷。

上面举的对联都是大人写的,那小朋友能不能写呢,有没有小朋友写的对联呢?其实古代就有小朋友写对联了,比如这一副,就是明朝的时候一个七岁的儿童写的。驿站是明朝官吏出差或者信使送信途中换马、歇脚、睡觉的地方,儿童的爸爸在驿站当差,这个儿童就在驿站玩耍,偶尔给爸爸帮帮忙。一天,明朝的皇帝朱元璋路过这个驿站,看到这个儿童,就打趣说:“七岁儿童当马驿”,儿童马上对了一个“万年天子坐龙廷”,古代称呼皇帝都叫万岁,所以有“万年天子”这个叫法,朱元璋一听当然非常高兴,还提拔这个小孩当了自己的小随从呢。

□和尚和尚书诗,因诗言寺; 上将上将军位,以位立人。

这幅对联和一个小和尚有关。尚书是明清两代各部的最高长官,相当于现在的部长。一天,一位管理军队的尚书来到一个寺庙,看到寺庙建的气度非凡,刚好一个小和尚路过,他就问小和尚:“你能对对联吗”,小和尚不甘落后,说:“当然能”。尚书说:“好,那我出上联,你对个下联”。于是尚书就出了个“和尚和尚书诗,因诗言寺”,“和尚”就是指这个自称能对对联的小和尚,第三个字“和”,是唱和、回应的意思。小和尚一听傻了眼,他对不出来啊。于是他借口走开一会,溜到后院请教他的师傅,老和尚坐在蒲团上眼睛也没睁,就对了一句“上将上将军位,以位立人”,“上将”指地位很高的将领,意思是说将领走上将军的座位,靠着这个位子,树立威信,管理部下。小和尚一听,恍然大悟,就赶紧回去找那位尚书交差了。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数数含辛茹苦;平行直线,交叉直线,异面直线,线线意切情深。

对联不仅仅是大人的事,也不仅仅是古代小朋友的本领,同学们都可以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学着创作对联。比如这一副对联就是一位中学生创作赠送给老师的对联,联中将老师所教给的数学知识巧妙融织于其中,同时也将对老师感恩的意思表达得淋漓尽致。大家就结合自己的经历,多读多练,并尝试创作对联吧。

常用对联格式: 1.拆字联

鸿是江边鸟,蚕为天下虫

白水泉边女好,少女为妙;山石岩上古木枯,此木作柴 2.反复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3.谐音联

因荷而得藕,有杏不须梅 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 4.数字联

花甲重逢,又添三七岁月;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一夜五更,半夜二更有半;三秋九月,中秋八月之中 5.谜语联

白蛇过江头顶一轮红日,青龙挂壁身披万点金星 上联是过去的油灯,下联是杆秤 6.叠字联

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重重叠叠山,曲曲还还路;丁丁冬冬泉,高高下下树

7.顶真联

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水牛下水,水没水牛腰

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云飞天外;池边绿树,树边红雨,雨落西边

8.回文联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 地满红花红满地,天连碧水碧连天

9.同音联

贾岛醉来非假倒,刘玲饮酒不留零 画上荷花和尚画,书临汉书翰林书 10.修辞联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千年古树为衣架,万里长江作浴盆 11.风景名胜联

一径竹阴云满地,半帘花影月笼纱 树红树壁高低影,烟淡烟浓远近秋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春色半城湖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

12.书房联

斗室乾坤大,寸心天地宽 树林漫步,雪海遨游

胸无块垒心长泰,腹有诗书气自华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

第二篇:对联初学入门

对联初学入门

对联做为一门语言艺术,学来容易。学精、学好太难。我做为一个初学者,在网上的许多的朋友关心和帮助下,才有勇气举起手扣起这扇文学艺术的大门。在此我要真诚的感谢我的朋友们,他们给我太多的帮助。这里,转我朋友给我的关于网上流传的二个最珍贵的讲义。

【清谈联话】胡说对联格律简便入门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还有俩忌讳,三尾与孤平。

先说平仄。

普通话分1、2、3、4四声,就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这个小学就学过,不用解释了。1声2声就是平,3声4声就是仄,完了。古韵不管他,那玩意今天已经没有人知道怎么读了,等你掌握了格律后在说也不晚。

下面说那四句顺口溜。

一、所谓135不论,就是凡是7个字的对联,如“两个老鹰争死狗”或“一头驴子想翻天”这样的句,第1、3、5的字,不管平仄都不搭理他,他丫爱平就平,爱仄就仄。

二、所谓246分明多少麻烦点。就是“两个老鹰争死狗”这样的句子,第2、4、6个字不能乱折腾,出句(不一定是上联,出句也可能是下联)2、4、6的字必须平仄相间,就是2、4、6不是“平仄平”,就是“仄平仄”,这样的出句就基本合格。

总结下怎么运用这玩意对联:有出句了,对怎么对啊?简单,还是个135不论,246分明。135不论好说,反正爱咋滴咋滴,246分明还是麻烦点。也就是说,你要对别人的句,那2、4、6的字平仄也要和他作对。他246不是“平仄平”吗?我246就来个“仄平仄”和他对着干。他出个“仄平仄”,我就给他246来个“平仄平”,大家平手,OK了。

还有一点,就是出句最后一个字要是平,你就给他来个仄。出句最后一个字要是仄,你就给他对个平。

如 :

两个老鹰争死狗

⊙仄⊙平⊙仄仄

⊙平⊙仄⊙平平

一头驴子想翻天

到这里,你就入门一半了,算初级班毕业,再学就中级班了。中级班是什么?就是“还有俩忌讳,三尾与孤平。”

那哥们说了,真丫麻烦,忌讳就忌讳,还俩俩的。对了,对联就是俩俩的,您就凑合得了。

一、三尾。三尾,就是对联的最后三个字,不是仨尾巴。一般认为最后三个字平仄一样读着别扭,如最后三字是“平平平”或“仄仄仄”。但是这个在诗里有争论的,个人认为,三仄能避开就避开,避不开拉倒。三平读了丫是别扭,最好别用。不过你非用也没辙,这个也不犯国法,不够拘留的材料。

二、孤平。所谓孤平,顾名思义就是就一个平音。这个玩意很多人折腾不清楚,建议这几句仔细看看,好将来碰到外行蒙他。

孤平就一种情况下存在,就是“仄平”句脚,也就是最后俩字是“仄平”的句字

才有孤平,如果不是“仄平”句脚,他100字里没有一个平音也不叫孤平。比如“仄平仄仄平”,除了最后一个字,整个句字就一个平音,这样的就叫孤平。碰到这样的玩意怎么办?简单,有个笨法,五言就是“仄平句脚不准一、三同仄”七言就是“仄平句脚不准三、五同仄”,这样就不犯孤平了。也就是说“仄平仄仄平”这样的句子,第一、第三你爱用什么用什么,只要别都是仄音就可以。

但是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这里说的七言是“

4、3”式的词语结构,也就是在这个七言句里,前四字是一组,后三字是一组,如“两个老鹰争死狗”前面是4,后面是3,或说是2、2、3结构,两个 老鹰 争死狗。如果是“俩老鹰 狠争死狗”,就是3、4结构,那个又有不同了,不过也简单,不过是个“平平仄仄平平仄仄”来回折腾罢了。

好了,只要耐心的看到这里,对联格律你基本毕业了,可以出去蒙那些不懂格律的人了。

要是有人嫌上面说的麻烦,还有个笨办法,就是背四句歌子:

一、出句:通平平仄仄;

对句:通仄仄平平。

二、出句:通仄平平仄;

对句:平平仄仄平。(这句是犯孤平唯一一句,不要1、3同仄就可以)

对句:仄平平仄平。(上个对句是第一字平,这个对句是第三字平,避开1、3同仄)

七言只需要在每句前面加个“通平”或“通仄”就可以了,但要注意246平仄相间。

下课。

下面是听风一剑的讲课内容:

给你个听风一剑讲课的内容,看看是否有价值,有就看看,没有就算了

杨过 2008-04-01 23:35:27

我今天,是给大家谈谈对联的一点点体会,帮大家找找对联的感觉。

什么是对联呢?----哪位仁兄起来说说自己的认识。

我认为,对联作为一门语言艺术,首先,是一句话---一句正常人说出来的话

对联是一句正常人说出来的话---这就是我今天讲的第一关观点

既然是一句正常人说出来的话,那么,首先不考虑其它,应该具备下面是个特征

一是要“言之有物”

一个正常人说的正常话

首先应该是有感而发的

要因时而发、因事而发、因人而发、因感而发,不要为“对”而对、无病呻吟、“为赋新词强说愁”,听上去慷慨激昂、铿锵有力,结果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我为什么先讲这个?

就是因为许多对联的人,把这个最基本的忘记了

二是要言之有理。

也就是说,必须符合逻辑。这样才能使言论经得起推敲与反证

先说这两点最最起码的

因为首先是说话嘛,你得有理有据,不能语无伦次,不知所云

三是要言之有据。不能信口雌黄、无中生有、“空口说白话”。

这主要指的是一些关系到典故的对联。

四是要“言之有序”。

许多联友,或是为了在用典上一味求奇求异,或是陷入对局部刻意工对的泥沼,致使心态不平,最终使对句成了怪胎。

失去了流畅

失去了上面说的一切

即便你再言辞华丽,也终究不过是废话、瞎话、疯话

为了对联,连正常人的话都不会说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大家想想,你们见过的对联中,有没有这种现象?

这并不等于说,对联就只能要求到这个水准

毕竟;联是一句话,但毕竟不是一句普通的话。而是一门特殊的语言艺术。

其特殊之处,就体现在四个基本要素上。

那么,对联的四个基本要素---就是我今天要讲的第二部分

我现在说说对联区别于其它语言艺术的所在!

那就是 声律 对仗 关联 意境

这四大要素

其中,声律和对仗,是对联艺术的形式

关联和意境,是对联艺术的内涵

先说声律不过这声律,我就不细讲了

至于对仗,那是比较有难度的

其实,许多多年的联手,都没有真正掌握其精髓

为什么呢?是因为语文基础不扎实

许多人,以单个的词性为衡量对仗的唯一标准,这是有误区的什么,才是衡量对仗最好的尺度呢?---是结构

大家记住一条,在对仗时要掌握一个原则---重结构、轻词性

因为什么呢?这个词性,是随着语境随时变化的不好掌握,也没有硬指标

比如说 流云===红叶

如果单看,流是动词,红是形容词

似乎是不工整的但是,从大结构来看

流云和红叶都是偏正词组

那么,把他放在一个句子中,对仗是合格的!

再看一个

流云==观月

单字来看

流和观都是动词

云和月何其工稳

但实际上,前者是名词性的偏正词组,后者成了动宾词组

我举这个简单的例子,就是为了说明

依赖单字的词性来判断结构,是不准确的,是不科学的

还有,我重申一下,我今天,不是来讲基本知识的,是来帮大家找感觉的下面,我给大家讲讲关联

关联是什么呢?

关联,指的是上下联之间,在风格、情调、气势、以及内容方面的内在关系

打个比方说

一副对联

好比一对夫妻

有的人,对仗很工整

但只能说是夫妻俩门当户对

还不能算作玉配

如果不关联,或者叫做对而不联

就好比是---同床异梦

是很不协调的,呵呵

这在对联中,就被称为“隔” 包括景隔、意隔

举个例子!

庭草忘忧,一任韶光催好梦

江天无忌,向由风浪涌虚怀

这是某论坛联赛的一个对句

大家看看

如果不考虑关联性

对句可谓视野开阔,大气磅礴,足见作者胸襟!

但是,这大气磅礴的风格

跟上联的风格是大相径庭的正所谓---貌合神离

在此仅举一例,只是给大家找找感觉

这个对句,除了关联,其它什么都不错

关联除了“隔”,还有什么因素呢?

那就是另一个极端---合掌

所谓合掌,就是在上下联中重复运用了同一个,或是过于相近的主体

为什么不能合掌呢?

因为,联的语言表述空间本来就很小

我们更应该惜墨如金

欲求一石三鸟而不得,如果合掌,则无异于三石一鸟

大家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本来就总共不多的字

你再重复一些语汇,就是浪费

总之,要注意用词的效率

还通俗一些啊,好好

比如说哈,你刚进来群就嚷:我才来!

然后你第二句又嚷:我迟到了!

才来,本来就肯定是迟到了

所以,你这第二句,就是废话!!

就是合掌!!

好了,下面再说说“联眼”。

这也是关联方面需要注意的

什么是联眼,就是指,一个联,在修辞等方面区别于其它联的特征

人,有人的个性

联,有联的个性

对联,就要把上联的个性传承下来

许多联友只追求所谓大意境,置一些小细节于不顾。谋则以为,一般情况下的小结构尽可以模糊对之,无碍于大局,然而关乎“联眼”处,必须锱铢必较,否则便辜负了出句者的深意。

联眼不是中心思想,联眼,有些象机巧联的“机关” 还是举个例子吧

比如:江平鱼破镜

对于这个联,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对什么呢?

当然,要对上结构

还要意境协调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先来解读一下上联

江平鱼破镜

这出句,把江,比作了镜子

而且,是用了成喻的修辞手法。直接就说镜

而这个镜,又跟前面的江,是呼应的,江即镜

那么这个细小的特征,就是这个联的联眼

那么我们对句时,也就要注意这一点

我对的是

江平鱼破镜

星散月观棋

这很像是机巧联中的机关

我举这个例子,就是说明什么是联眼

好了

不能“隔”、不能“合掌”、注意联眼

这三个方面,就够成关联的要求!

那么许多人会问,这对联,要求太多了吧

还要注意意境呢

是的

我有一句话,说了多年

对联,本来就是一种在夹缝中求开拓的艺术!

如果认识不到这个难处,就别学对联了

你可以学散文

那个没有这些劳什子要求

这些,是对联的基本规则

记得,有一个人,曾经到处寻访我,要跟我pk 我答应了

那天,群里围满了人

正所谓“红旗招展,人山人海” 对了一个回合,我便放弃了

为什么呢?

那个人,居然不懂得声律

非但如此他还振振有词他说:我对联只要意境,不要声律

他说了许多许多自己的关于意境重于声律的主张

我说

你说的,非常对

但是

你想想

你不要声律

但我自己必须要 你既然跟我pk,我们却受着不同的约束。好比

我们一起下棋,我的马走日子,你的马直接可以翻山

你直接可以踏我的老将

我怎么跟你比?

我说的这个意思,就是说

格律好比下棋的规则

你不遵守棋规,你的马可以走田字,那怎么谈得上下棋呢?

好了,这个问题到此为止还有意境,我认为不是靠讲课来提高的那需要那么个人慢慢积累

记住----对联,是一种厚积薄发

决不仅仅是掌握格律这么简单

那是一种深厚的积淀

我说这个的意思,就是调整大家学联的心态

不要期望着,听了几堂格律课

就以为解决了一切

你,仅仅是撩开了楹联艺术的面纱而已!!

更多的,在于积累 在于庞杂的积累[/COLOR]

这些对联的基础心得也许每个人都有,但作为一个联者,总结出深入浅出的道理,是必让我这初学者受益非浅。一再深读。

第三篇:对联格律入门提纲

对联格律入门

——广东联教大讲坛教材

康斯馨 二○一一年五月

第一讲:中国人应该学些对联知识

对联在我国源远流长。但古代对联到底最早产生于哪个朝代,联界尚无定论,也很难定论。关于春联,梁章钜在《楹联丛话》卷一写道:“尝闻纪文达师言:楹帖始于桃符,蜀孟昶‘余庆’、‘长春’一联最古。”现在,全国很多地方仍有贴春联的习俗。我国的风景点、宗祠庙宇、大道牌楼、亭台阁榭,古人更是留下了大量的对联。这些对联,是我国优秀文学遗产的的精华。

一、承传我国优秀文学遗产的需要(略)

二、建设文化强省的需要(略)

三、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的需要(略)

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需要(略)

第二讲:与对联格律相关的一些概念

一、对联的定义和特点

对联,也叫对子,雕刻或悬挂于柱子上的对联又叫楹联。清朝梁章钜的对联专著《楹联丛话》问世后,很多人喜欢把所有的对联都称作楹联。

对联是一种以全篇分两半为定式,以对称为特点,受格律约束的独立文学体裁。

对联是以对偶句为母体而产生,与诗词曲赋共荣并相互吸取营养,追随时代发展步伐逐渐成熟起来的一种独立的格律文学体裁。这就注定了对联和对偶、对仗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但对偶句、对仗、对联是三个不同的概念。

对偶句是运用对偶修辞法写出来的句子,它的主要特点是语言的对称性。即用两个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语句来表达作者的意思。如“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对仗则是在对偶基础上附加了一些条件的特殊句法。它作为格律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用于近体诗、词、曲、对联等文体中。在对偶的基础上,要严格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平仄调谐、上下两句对应位置词性一致、上下句同位无不规则重字)才能成为对仗。如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宋·辛弃疾《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里的“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等就是对仗。对仗是诗、词、曲中的“元件”,而对联则是一种综合运用对仗手法创作的独立的格律文学作品。对仗是对联格律的精髓,但不是对联格律的全部。

根据定义,对联有三个特点:一是形式特点——整齐地分为对称的两半;二是声律特点——行文要符合对联的格律;三是内容特点——完整地表达主题思想。因此,每一副对联都应是一个独立的、独特的的文学作品。例如:

清风有意难留我;

明月无心自照人。

——例一:[清]王夫之题衡阳湘西草堂

这就是一副合格的对联。该作品:

1、两句话分为对称的两半;

2、行文符合对联的格律;

3、完整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作者认为自己是明朝遗臣,借上述文字表现自己的晚节),是一件独立的文学作品。

二、对联的组成

因为对联以全篇分上、下两半为定式,因此,对联的单位称“副”。上下两半称为上比和下比。先读的一半叫上比,也叫上联;后读的一半叫下比,也叫下联。例一中“清风有意难留我”就是上比,也叫上联,张贴或悬挂时,它位于面向对联的右边;“明月无心自照人”就是下比,也叫下联,张贴或悬挂时,它位于面向对联的左边。

对联除了上比和下比之外,还可以配一个横批。横批也叫横额或额。在实际使用中,常常有只用对联不用横批的。

三、对联格律的内涵

上面讲到,对联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行文要符合对联的格律”。那么,什么是格律,什么是对联的格律呢?

格,指一定的法式或标准;律,指共同遵守的约束。对联格律,就是创作对联必须受约束的公共规则。

对联的格律包括:

1、平仄调配,2、对联中对称元素的组合规则,3、对偶要求。平仄调配——主要指对联中规定位置的字的要符合平仄声的要求,将在第讲起详述;

对联中对称元素的组合规则——主要是指创作对联时,上下比对称地方的词性和词组结构要符合规定的要求,我们将在第 讲详述;

对偶要求——主要指对联作品中的对偶等修辞方面的要求,将在第 讲起详述;

学懂对联格律是欣赏和创作对联的入门基础。换句话说,不懂格律根本写不出合格的对联;但懂了格律,不等于就一定能写出好对联。这是因为:格律的本身只制约形式,不牵涉内容。

[思考题]

1、对偶句、对仗、对联有什么不同?

2、下面的句子哪些不是对联

A、尺有所长;寸有所短。

B、欲知世味须尝胆;不识人情只看花。

C、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3、对联格律包括哪几个方面?

第三讲:平仄

创作对联必须调配平仄,平仄是对联格律入门的第一步。

汉语属于声调语言。平仄,就是将汉字按读音的声调分成两大类,一类叫平声,一类叫仄声。

平仄的区分,现代和古代是不完全相同的。

一、现代汉语的四声

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声调有四种: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也叫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 声。如妈[mā]、麻[má]、马[mǎ]、骂[mà]。相对于古时候的声调,我们把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四种声调习惯上叫“新四声”,也叫“新声”、“今音”或“今声”。

二、新四声的平仄

我们把“新四声”中的第一声和第二声(阴平、阳平)归为一类,定名为“平声”,第三声和第四声(上声、去声)归为一类,定名为“仄声”。如

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憾; 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

——例二:[宋]苏轼题武昌黄鹤楼

例二用现代汉语普通话朗读,上比各字的声调为“上去阴阳,阳去上阴阴去去”,它的平仄就是“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下比各字的声调为“去阴阴去,阴阴上去上阴阳”,它的平仄就是“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在不少谈到平仄的书刊中,喜欢用符号标示平仄,因为这样简单而明了。最常见的是用“-”或 “○”标示平声,用“∣”或“●”表示仄声。本书采用“-”标示平声,“|”标示仄声。

上面的对联按“新四声”的平仄可标示为:

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憾;

||――,-||――||

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

三、古声平仄简介

汉字在古代的读音和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读音是不尽相同的,有的甚至差异很大。由于汉字的古今读音有差异,其平仄的归类也就有差异了。

在古代汉语中,汉字的声调分为“平(包括上平声和下平声)、上、去、入”四声。我们把古代汉语这四声称为“古四声”,简称“古声”或“古音”。

在古代,汉字的读音到底是什么样的?因为古时没有录音条件,现在谁也读不出地道的古音。虽然古人就汉字的声调也留下过一些文字表述,最有代表性的当数明朝释真空的《玉钥匙歌诀》:“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行人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但光凭这样的描述,我们还是读不出标准的古声来。而且,从远古到近古,汉字的读音肯定也不断地变化着。

不过没关系,我们在讲对联格律时,研究“古声”主要是区分平仄。而这点我们是可以做到的。因为在古人留下的很多典籍中(如《切韵》、《唐韵》、《广韵》等),都明确载明了每个字是属于古四声中的那个声调。只要查一下相关典籍,每个字的古声平仄也就可以分清了。

古人留下的典籍很多,以那本为准呢?后人用“古声”创作对联(诗词亦然),公认的分平仄的依据是“平水韵”。所谓“平水韵”,是指南宋淳佑年间刘渊编的《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因为刘渊是平

水人,故称。《壬子新刊礼部韵略》早已不存。清康熙年代张玉书等人,奉命编撰了《佩文诗韵》和《佩文韵府》。将刘渊的107韵再合并为106韵。现在常说的“平水韵”,就是指这106韵。

“新声”和“古声”在平仄上的区别主要在“入声”上。因为现代汉语普通话(新声)已没有了“入声”,古声的“入声”已被分化进了“新声”的“阴阳上去”四声中。我们看一下下面的例子:

未出土时先有节;

及凌云处尚虚心。

——例三:[清]郑燮咏竹

按“新声”,例三联的平仄为:

未出土时先有节; |-|--|- 及凌云处尚虚心。―――||--

按“古声”,上比中的“出”和“节”,下比中的“及”是入声字,故例三联古声的平仄为:

未出土时先有节; |||--|| 及凌云处尚虚心。|--||--

读古人的对联,或按古声写对联,一定要掌握好入声字。我国地域辽阔,现在不少方言(特别是南方的方言)还保留着“入声”,在这些地方,用方言辨别“入声”或许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但从全国范围而言,要准确地分辨古汉语中的“入声”,一般只得查“平水韵”的工具书了。

因为本教材引用的对联,绝大部分是清朝、民国的对联,因此本教材分析和标示平仄时,除特别注明者外,一律采用古声。

四、平仄两读字

讲平仄,还有一点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有些汉字是平仄两读的。

平仄两读字和一字多音不完全相同。平时讲的一字多音,是指汉字中,有些字一个字会有几种读音,读音不同时往往有不同的意义。如“ 和 ”字,现代汉语有六种读音:① hé,和睦、和谐; ② hè,应和、和诗; ③ hú,麻将牌用语,意为赢; ④ huó,和面、和泥; ⑤ huò,和药 两和(量词); ⑥ huo,搀和、搅和、暖和。

而平仄两读字,是指既可以读平声,也可以读仄声的字。例如:

游者当知山所向; -|---|| 静时犹有水能听。|--||--

——例五:[清]何绍基题鼓山星聚堂

例五联中的“听”字就是平仄两读字,在这里读平声;而在下面的例六中,两个“听”字就读仄声了:

雾迷塔影烟迷寺; |-||--| 暮听钟声夜听潮。||--||-

——例六: 佚名山西潞城原起寺

平仄两读字用在某副对联里,到底作平声还是作仄声,这由作者根据需要选定。朗读对联时,一定要弄清楚平仄两读字在联中到底是读平声的还是读仄声的,才不至于闹笑话。

[思考题]

1、新四声如何分平仄同?

2、表示下面句子的平仄

A、尺有所长;寸有所短。

B、欲知世味须尝胆;不识人情只看花。

C、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3、古声和新声的平仄主要区别在哪里?

——2011年5月16日

第四讲:意节和意节点

一、意节的概念

格律文学的格律建立,首先要确定“基本元素”。例如,近体诗(绝句、律诗)的格律,以节奏(有的书叫“声调节奏”,也有叫“音步”的)为单位,规定每两个字为一节奏。“节奏”就是近体诗格律的“基本元素”。如下例(节奏用“|”分隔):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唐]杜甫《绝句》

近体诗的“节奏”,是不管“意义单位”的,目的就是为了吟诵或吟唱时音律的和谐。但是,对联是供阅览或朗读的。如果完全套用近体诗以节奏为基本元素,像朗读成“鸣翠”、“上青”之类就很难使人听懂。因此,对联的格律要寻找确定“基本元素”的新途径。

于是,我们引进新的概念——意节。意节,是总结和创建独立的、完整的、统一的对联格律的基本元素。具体定义如下:意节,是指对联中有一定意义的、符合约定条件的文字小节。

二、意节的约定和划分

意节的约定条件基于以下考虑:一是使朗读对联作品时能发生合理的停顿;二是这些文字小节读出来要表意清晰;三是划分的文字小节要有利于音韵的和谐。

根据上述原则,我们对意节作三条约定;

1、以词或词组做基础,一般定二或三个字为一意节;(举例中意节用“/”分隔):

竹雨/松风/琴韵; 茶烟/梧月/书声。

——例七:[清]傅 山题晋祠云陶洞

千秋/冤狱/莫须有;

百战/忠魂/归去来。

——例八:[清]吴芳培题杭州岳王庙的对联

2、单字词除在句首允许独立存在外,在句中和句末一般不作独立意节,而要将其归并入相邻的词 或词组构成意节。

剪/半岭/闲云/补衲; 留/一窗/明月/谈经。

——例九:杭州五云山云栖寺

例中的上下比均为句首独立单字词(剪、留)加三个意节。

名山/超五岳/以外; 精舍/在二灵/之间。

——例十:[清]李銮宣题浙江雁荡山净明寺

上比的“超”字和下比的“在”字是位于句中的单字词,不作独立意节。把“超五岳”和“在二灵”归并成三字意节。

一带/林塘/诗境界;

四时/花果/隐生涯。

——例十一:[清]周升桓题李仙园

上比的“诗”字和下比的“隐”字归并入末节,即把“诗境界”和“隐生涯”定为意节。

神清/只可/须眉肖;

世面/原来/傀儡多。

——例十二:[清]钟耘舫题四川省江津某泥塑铺

例中上比的“肖”字和下比的“多”字是位于句末的单字词,把“须眉肖”和“傀儡多” 归并成三字意节。

句中的单字词不作独立意节,到底是将其归入前面还是后面的词(词组)成为意节?以停顿表意清晰和诵读音韵和谐为原则,一般可按主谓关系、联合关系、述宾关系、述补关系、偏正关系归并。

共知心似水; 安见我非鱼。

——例十三:[清] 宋 荦题沧浪亭

上比的“心”字不作独立意节,应将“心”字并入下一意节,即划分为“共知/心似水”。如果分成“共知心/似水”,语意就变成了“(我)和知心都象水”,显然不妥。同样,下联的意节只有划分为“安见/我非鱼” 才合理。

在述宾关系中,句中单字词后面只带出一个意节时,一般归入下一意节;句中单字词后面带出两个或更多个意节时,大多归入上一意节。如

有客/临舟/怀帝子;

何人/下榻/学陈公。

——例十四:[清]刘宗辉题滕王阁

例中上比的“怀帝子”是述宾短语,“怀”只带出“帝子”一个意节,我们习惯把它归入下一意节,即将“怀帝子”作为意节,而不是把“临舟怀”作为意节。下比相类。

座中排/无数/云山,都为/主人/添画稿; 窗外是/奔流/河水,能催/壮士/起歌声。

——例十五:兰州若园联

例中上比的“排无数云山” 是述宾短语,单字词“排”带出“无数/云山”两个意节,我们习惯把“排”字归入其“上一意节”,即将“坐中排”作一个意节;而上比第二句中的“添” 只带出“画稿”一个意节,我们习惯把它归入“下一意节”,即将“添画稿”作为一个意节。下比相类。

句中若干同性质的单字词并列时,一般安排每两个字并为一个意节。

悲欢/聚散/一杯酒; 南北/东西/万里程。

——例十六:[元]王实甫题敦煌阳关长亭

3、特殊情况才可以使用四字甚至五字意节。特殊情况主要有两种:(1)词组本身不宜分割;(2)由于单字词归入而形成了四字甚至五字意节。如:

与/有肝胆人/共事; 从/无字句处/读书。

——例十七:周恩来自题联

例中上比里,“有”字和“人”字都是句中单字词,不作独立意节,把它归并入“肝胆”之后,就形成了“有肝胆人”四字意节了。下比相类。

开/万古/得未曾有/之奇,洪荒/留此/山川,作/遗民/世界; 极/一生/无可如何/之遇,缺憾/还诸/天地,是/创格/完人。

——例十八:[清]沈葆桢题南安郑成功庙

例中上比的“得未曾有”和下比的“无可如何”不宜再分,只能作四字意节。

一百八记/钟声,唤起/万家/春梦; 二十四番/风信,吹香/七里/山塘。

——例十九:佚名题苏州虎丘花神庙联

例二十五联的上比里,“一百八记”是数量词组,作为量词的“记”字是单字词,在句中不能作独立意节,于是形成了四字意节。下比亦然。

三、意节点和三脚腰

平时说,写对联要讲究平仄,并不需要每个字都讲究平仄,保证对联句子中的意节点和三脚腰符合平仄就可以了。

每个意节的最后一个字称为意节点。

我们看一下上面的例子(举例中有着重号的字为意节点,下同):

能/受苦/方为/志士; ...

肯/吃亏/不是/痴人。...

——例二十:[清]梁同书自勉联

掌握“意节点”的同时,还要掌握一个概念——三脚腰。

对联中,每句的最后的一个意节称为“脚节”。当脚节为三字意节时,我们规定用“三脚腰”取代“意节点”。三字脚节的中间的那个字,称为“三脚腰”。

休萦/俗事/催霜鬓; ...且制/新歌/付雪儿。...

——例二十一:[清]李笠翁题江苏南京芥子园歌台。

例中上比的“催霜鬓”中间的“霜”字就是三脚腰。同样,下比的“雪”字也是三脚腰。

云/带钟声/穿树去; ..月/移塔影/过江来。..——例二十二:[清]徐小松题邵阳亭外亭

例中,“穿树去”的“树”字和下比的“江”字是三脚腰。但上比的“带钟声”和下比的“移塔影”由于不是“脚节”,因此只选 “声”和“影”作意节点,不存在三脚腰。

对联是要讲平仄的,但不用每个字都限制平仄,我们说的“调配平仄”,主要是指意节点和三脚腰的平仄必须符合要求。因此,明确找出意节点和三脚腰十分重要!

[思考题]

1、什么叫意节点和三脚腰?

2、划分下面句子的意节并找出意节点;

A、他辅导我学习对联知识。

B、欲知世味须尝胆;不识人情只看花。

C、一行白鹭上青天。

D、晓起凭栏,六代青山都到眼;

E、供桑梓讴吟,几处亭台成小筑;快春秋游览,一隅丘壑是新开。

F、二十四番风信,吹香七里山塘。

第五讲:单句联出比(出句)的基本规则

对联具有十分突出和非常灵活的三不限特点——意节不限式,句子不限字、全联不限句。因此,创作出比时,不必拘泥意节形式、句式和句数,只要遵循了出比规则即可。

单句联指上下比分别只有一句的对联。对联的出比就是创作时首先写的那比。创作时,可以先写上比,也可以先写下比。单句联出比的基本规则包括:(1)平仄安排规则;(2)比脚的一般要求。

一、平仄安排规则

1、一般情况下,句中意节点和三脚腰要平仄交替。就是句中意节点和三脚腰要依次按“平、仄、平、仄„„”或“仄、平、仄、平„„”安排。

竹雨/松风/琴韵; ...

| 茶烟/梧月/书声。...

——例二十三:[清]傅 山题晋祠云陶洞

例联上比的意节点为“雨、风、韵”,其平仄按顺序为“仄、平、仄”,这就是意节点依次平仄交替。而其余非意节点的字“竹”、“松“、琴”,平仄可以不作要求。下比亦然。

四面/湖山/归眼底; ... |

| 万家/忧乐/到心头。... - | -

——例二十四:[明]陈大纲题湖南岳阳楼联:

例联的上比中,“面”和“山”是意节点,“眼”是三脚腰,“面、山、眼”按顺序为“仄、平、仄”,符合“句中意节点和三脚腰依次平仄交替”的规定。其余非意节点的字“四”、“湖“、归”,平仄可以不作要求。下比相类

我们随手写个长一些的句子:

中华儿女决心永远向高峰奋力攀登兴伟业

给它分一下意节,再找出意节点和三脚腰,按顺序为“华、女、心、远、峰、力、登、伟”,........依次为“平、仄、平、仄、平、仄、平、仄”,以“句中意节点和三脚腰依次平仄交替”这点来衡量,它作为对联的上比是合格律的。注意:“兴伟业”是句脚,我们取“伟”字为三脚腰,而“向高峰”是句中的一个意节,只能取“峰”字作意节点。

如果以“脱离迷途多幸福”为上比行不行呢?其意节点和三脚腰依次为“离”、“途”、“幸”,即“平、平、仄”,显然不符合“句中意节点和三脚腰依次平仄交替”的规则。这种情况简称“本句本仄失替”,这在对联中是不允许的。如果改成“告别迷途多幸福”,意节点和三脚腰为“别(古入声)、途、幸”即仄、平、仄,就符合规定了。

2、句首独立单字词不拘平仄

剪/半岭/闲云/补衲; ...留/一窗/明月/谈经。...

——例二十五:杭州五云山云栖寺 例中上比的“剪”和下比的“留”可以不拘平仄。

运用特殊手法时,意节点和三脚腰的平仄交替规允许突破。这方面的规定我们结合多句联,在后面的第讲中再详细讲述。

二、比脚的一般要求

对联中,每句的最后一个字叫“句脚”,而“比脚”则是指对联上比或下比的最后一个字。对于单句联,句脚就是比脚

春尽/花魂/尤恋石;

雨余/山气/欲吞湖;

——例二十六:[清] 梁启超题广东南海西樵山应湖枕流亭

该例 “石”字既是上比的“句脚”,也是上比的比脚;同样,下比的“湖”字,既是“句脚”,也是比脚。

单句联的比脚有两点规定:

1、一般情况下,对联上比的比脚用仄声

首先。明确规定:对联上下比的比脚平仄必须相反。就是说。一副对联,不允许上下比的最后一个字都是平声或仄声。例如“风雨送春归;江山向日荣”,上下比的比脚都是平声,再如:“四海春风暖;千秋家业旺”,上下比的比脚都是仄声,不是合格对联。

对联的格律规定:在一般情况下,对联上比的比脚用仄声,下比的比脚用平声。这就是人们平时说的:对联的比脚“上仄下平”。

泉自/几时/冷起?

峰从/何处/飞来?

——例二十七:[清]董起昌题杭州飞来峰冷泉亭

该例上比的比脚“起”,仄声;下比的比脚“来”,平声。符合比脚的一般要求。还要提醒一下:比脚和“三脚腰”是两个概念。我们看曾经举过的例一:

清风/有意/难留我;

明月/无心/自照人。

——例一:[清]王夫之题衡阳湘西草堂

该例上比的意节点和三脚腰 “风、意、留”,依次为“平、仄、平”,符合“意节点和三脚腰”平仄交替的规定。但“我”字位不能不拘平仄,因为它是“比脚”。作为上比的比脚,一般情况只能用仄声。“我”字便是仄声。而下比的比脚“人”字是平声的,因此这副对联的比脚是合格的。

在中国的对联记载里,也有为数极少极少的上比平声落脚,下比仄声落脚的对联(即比脚上平下仄的对联)。例如:

惟楚/有材; 于斯/为盛。

——例二十八:[清]袁岘冈和学生张中阶合题岳麓书院

在人们已习惯并公认对联的比脚为上仄下平的今天,不宜再写比脚上平下仄的对联以求标新立异。

2、忌讳三平脚,避免三仄脚

所谓三平脚,是指下比比脚的三个字都是平声。举例说,如果用“南风吹”、“开心人”之类作为比脚,就是三平脚了。三个平声字连在一起,朗读起来就缺了音律变化,因此,汉语格律文学都忌“三平脚”。在律诗中,古人就认为“三平脚”是大忌之一。对联中也忌讳三平脚。

四面/湖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例二十九:[明]陈大纲题湖南岳阳楼联:

倘若将“到”字改为“铭”字,成了“万家/忧乐/铭心头”,尽管这样改仍然符合“意节点和三...脚腰平仄交替”,但“铭心头”是“三平脚”了,这是忌讳的,或者说是不允许的。

“三仄脚”则是指上比比脚的三个字都是仄声。举例说,如果用“海浪涌”、“力量大”之类作为上比的比脚,就是三仄脚了。汉语格律文学对“三仄脚”也是尽力回避的。在绝律诗中,古人对“三仄脚”比对“三平脚”略略宽容一点。清代的对联,也偶有三仄脚的,例如:

新鬼/烦冤/旧鬼哭; ...他生/未卜/此生休。...

——例三十:[清]纪晓岚戏题某医

该联上比集自唐杜甫《兵车行》,下比集自唐李商隐《马嵬·二》。唐诗句本身三仄脚,集来入联,自然就成了三仄脚的上比了。三仄脚读起来毕竟没那么调谐,当非正格,还是应力避之。尤其初学者,更不宜以古人有三仄脚的联例而作为自己不认真推敲平仄的借口。

这一讲,我们主要是讲单句联出比的一般规则,还有一些特殊的规则,我们将结合多句联来阐述。详见本教材第讲。

[思考题]

1、什么是对联的三不限特点?

2、单句联比内的平仄安排有什么规定?

3、一般情况下,看比脚如何区分上下联?

4、下面的句子可以作为对联的出句吗?如果不合要求,你能帮助修改吗?

A、八方风云收眼底。

B、五十六朵鲜花向日荣。

C、一声声布谷催春,铁牛阵描绘希望; D、学问深时意气静。;

E、三十年皇路驰驱,自问与众生何补?

F、十年风雨留沧桑。

5、自己创作五个合律的出句。

2011年5月26日

第四篇:小学生常用对联

对联的基本原则:

1、字数相等

2、词性相同

3、平仄相对

4、内容相关

5、《声韵启蒙》上有: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夹岸晓烟杨柳绿,满园春雨杏花红。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稍微难一点的有:

和顺一门有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 横批:万象更新

一年四季春常在 万紫千红永开花 横批:喜迎新春

百世岁月当代好 千古江山今朝新 横批:万象更新

喜居宝地千年旺 福照家门万事兴 横批:喜迎新春

一帆风顺年年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吉星高照

百年天地回元气 一统山河际太平横批:国泰民安

春雨丝丝润万物 红梅点点绣千山 横批:春意盎然

一干二净除旧习五讲四美树新风 横批:辞旧迎春

五湖四海皆春色 万水千山尽得辉 横批:万象更新

一帆风顺吉星到 万事如意福临门 横批:财源广进

一年四季行好运 八方财宝进家门 横批:家和万事兴

绿竹别其三分景 红梅正报万家春 横批:春回大地

红梅含苞傲冬雪 绿柳吐絮迎新春 横批:欢度春节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横批:鸟语花香

春满人间欢歌阵阵 福临门第喜气洋洋 横批:五福四海

春临大地百花艳 节至人间万象新 横批:万事如意

福星高照全家福省 春光耀辉满堂春 横批:春意盎然

事事如意大吉祥 家家顺心永安康 横批:四季兴隆

春色明媚山河披锦绣 华夏腾飞祖国万年轻 横批:山河壮丽

迎新春江山锦绣 辞旧岁事泰辉煌 横批:春意盎然

旧岁又添几个喜 新年更上一层楼 横批:辞旧迎新

东风化雨山山翠 政策归心处处春 横批:春风化雨

家过小康欢乐日 春回大地艳阳天 横批:人心欢畅

多劳多得人人乐 丰产丰收岁岁甜 横批:形势喜人

壮丽山河多异彩 文明国度遍高风 横批:山河壮丽

财连亨通步步高 日子红火腾腾起 横批:迎春接福

福旺财旺运气旺 家兴人兴事业兴 横批:喜气盈门

大地流金万事通 冬去春来万象新 横批:欢度春节

大地歌唤彩云 满园春关不住 横批:春色满园

盛世千家乐 新春百家兴 横批:欢度佳节

千年迎新春 瑞雪兆丰年 横批:年年有余

欢声笑语贺新春 欢聚一堂迎新年 横批:合家欢乐

共享锦绣年华 相伴健康天使 横批:福如东海

财源滚滚随春到 喜气洋洋伴福来 横批:财源广进

春风入喜财入户 岁月更新福满门 横批:新春大吉

大顺大财大吉利 新春新喜新世纪 横批:万事如意

占天时地利人和 取九州四海财宝 横批:财源不断

高居宝地财兴旺 福照家门富生辉 横批:心想事成

天地和顺家添财平安如意人多福 横批:四季平安

春归大地人间暖 福降神州喜临门 横批:福喜盈门

内外平安好运来 合家欢乐财源进 横批:吉星高照

日日财源顺意来 年年福禄随春到 横批:新春大吉

迎喜迎春迎富贵 接财接福接平安 横批:吉祥如意

创大业千秋昌盛 展宏图再就辉煌 横批:大展宏图

一帆风顺年年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五福临门

民安国泰逢盛世 风调雨顺颂华年 横批:民泰国安

精耕细作丰收岁 勤俭持家有余年 横批:国强富民

发愤图强兴大业 勤劳致富建小康 横批:科技致富

欢天喜地度佳节 张灯结彩迎新春 横批:家庭幸福 春雨丝丝润万物 红梅点点绣千山 横批:春意盎然 一干二净除旧习五讲四美树新风 横批:辞旧迎春 五湖四海皆春色 万水千山尽得辉 横批:万象更新 一帆风顺吉星到 万事如意福临门 横批:财源广进 一年四季行好运 八方财宝进家门 横批:家和万事兴 绿竹别其三分景 红梅正报万家春 横批:春回大地 年年顺景则源广 岁岁平安福寿多 横批:吉星高照 一年好运随春到 四季彩云滚滚来 横批:万事如意 丹凤呈祥龙献瑞 红桃贺岁杏迎春 横批:福满人间 年四季行好运 八方财宝进家门 横批:家和万事兴 绿竹别其三分景 红梅正报万家春 横批:春回大地 年年顺景则源广 岁岁平安福寿多 横批:吉星高照 一年好运随春到 四季彩云滚滚来 横批:万事如意 丹凤呈祥龙献瑞 红桃贺岁杏迎春 横批:福满人间 春回大地 福满人间 横批:人勤物阜

村幽鸟任歌 春逐鸟声来 横批:地暖花长发 东风迎新岁 瑞雪兆丰年 横批: 笛弄梅花曲 锦秀山河美 光辉大地春 横批: 风移兰气入 佳气满山川 国秦民安 横批:春光遍草木 艳阳照大地 春色满人间 横批: 寒尽桃花嫩 日影泛槐烟 春归柳叶新 横批: 春情寄柳色 有天皆丽日 无地不春风 横批:黄莺鸣翠柳 腊梅吐幽香 紫燕剪春风 横批: 爆竹传笑语 水绿织克光 梅传喜庆年 横批:桃红映人面 花发锦城春 莺啼杨柳风 横批:莺迁金谷晓 处处春光好 家家气象新 横批:雪映丰收果

爆竹一声除旧 桃符万户更新 横批:春暖风和日丽 莺歌绿柳楼前 第丰物阜民欢 横批:春到碧桃树上 春草满庭吐秀 百花遍地飘香 横批:冬去山明水秀 和顺一门有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 横批:万象更新 一年四季春常在 万紫千红永开花 横批:喜迎新春

春满人间百花吐艳 福临小院四季常安 横批:欢度春节 百世岁月当代好 千古江山今朝新 横批:万象更新 喜居宝地千年旺 福照家门万事兴 横批:喜迎新春 一帆风顺年年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吉星高照 百年天地回元气 一统山河际太平横批:国泰民安 春雨丝丝润万物 红梅点点绣千山 横批:春意盎然 一干二净除旧习五讲四美树新风 横批:辞旧迎春 五湖四海皆春色 万水千山尽得辉 横批:万象更新 一帆风顺吉星到 万事如意福临门 横批:财源广进 一年四季行好运 八方财宝进家门 横批:家和万事兴 绿竹别其三分景 红梅正报万家春 横批:春回大地 年年顺景则源广 岁岁平安福寿多 横批:吉星高照 一年好运随春到 四季彩云滚滚来 横批:万事如意 丹凤呈祥龙献瑞 红桃贺岁杏迎春 横批:福满人间

五更分两年年年称心 一夜连两岁岁岁如意 横批:恭贺新春 黄莺鸣翠柳 紫燕剪春风 横批:莺歌燕舞 在昔唐衢常痛苦 只今宋玉与抬魂

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十口心思,思国思家思社稷:八目尚赏,赏风赏月赏秋香 小学生过五一纯粹是沾光 :老教师度长假实属为应当 老教师度长假实属为应当 :小学生过五一纯粹是沾光 还好我小,不用干活 :再过一月,就是六一 嫂扫乱柴呼叔束:姨移破桶令姑箍 清风拂面暖 :细雨润花柔

千朵莲花三尺水:一弯明月半亭风 龙虎榜中标一第:烟花队里醉千场 贾岛醉来真假倒:刘伶饮尽不留零 画上荷花和尚画:书临汉帖翰林书 画上荷花和尚画:观音堂寺唐寅观。

道童锅里煎茶:不知罐煮;和尚墙头递酒,必是私沽 翠袖三千楼上下:黄金百万水西东 池中荷叶鱼儿伞:被里棉花虱子巢 苍松翠竹真佳客:明月清风是故人

才子风流,岂在色字:名贤忠正,不附权奸

一、名联欣赏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福如东海长流水 ;寿比南山不老松

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 ;艺高胆大,悟空勇斗魔

二、对联基础知识歌谣

天文

天对地,地对天。日月对山川。

祥云对瑞雪,暮雨对朝烟。

北斗七星三四点,南山万户十千年。地理

溪对谷,水对山。峻岭对狂澜。

柳堤对花苑,洞壑对峰峦。

舟横清浅水村晚,路入翠微山寺寒。时令

朝对暮,夏对春。

五戊对三更。

重阳对七夕,冬至对秋分。

三百枯棋消永昼,十千美酒赏芳辰。国号

今对古,汉对唐。五帝对三皇。

三国分吴魏,六朝有宋梁。

虞夏商周为四代,禹汤文武是三杰。食馔

茶对酒,饭对羹。美酿对香粳。

炮羊对鲙鱼,煮笋对餐英。雪夜烹茶真韵事,春初煎韭见交情。

三、找出每组适当的答案,在下面画一条横线: 1.剪刀对布匹

锯子对(1)水泥(2)木 材(3)椅子(4)砖头 2、花卉对公园

化石对(1)商店(2)礼堂(3)博物院(4)图书馆 3、鸟蛋对雏鸟

种子对(1)树木(2)花朵(3)幼芽

(4)树根 4、声音对耳朵

味道对(1)香甜(2)口腔(3)牙齿

(4)舌头 5、绿色对颜色

铅笔对(1)文具(2)钢笔(3)木头(4)铅笔盒 6、工人对机器

战士对(1)坦克(2)大炮(3)机枪

(4)武器 7、良药对苦口

忠言对(1)顺耳(2)刺耳(3)逆耳

(4)悦耳 8、成果对努力

收获对(1)除草(2)播种(3)施肥

(4)耕耘

四、在括号里填出相对应的词语。

1、早晨对朝阳正如黄昏对()

2、雨天对潮湿正如晴天对()

3、失败对痛苦正如成功对()

4、开始对结束正如元旦对()

5、陌生对熟悉正如随便对()

6、豺狼对残忍正如羔羊对()

7、热闹对城市正如安静对()

8、()对白天正如黑暗对夜晚

9、节约对光荣正如浪费对()

10、()对秋天正如温暖对春天

11、清澈对泉水正如混浊对()

12、寒冷对冬天正如()对夏天

13、喧闹对大街正如僻静对()

14、勤劳对丰收正如懒惰对()

15、团结对安定正如分裂对()

16、信任对朋友正如怀疑对()

17、批评对缺点正如表扬对()

18、马对牲畜正如鸡对()

19、宽阔对马路正如狭窄对()

20、高耸对山峰正如低陷对()

21、凶猛对老虎正如柔弱对()

22、铁对矿藏正如蜘蛛对()

五、巧对对联

蚕吐丝——(蜂酿蜜)

辞旧岁——(迎新年)

画饼充饥——(望梅止渴)

行千里路——(读万卷书)福如东海阔——(寿比南山高)处处春光好——(家家气象新)家中世界小——(网上天地宽)冬去山清水秀——(春来鸟语花香)

六、]春节联欢会对联集锦

金鸡报晓,听玉笛金声,鼓乐和鸣,四海普天贺岁; 丹凤朝阳,看银花火树,龙狮劲舞,九州举世迎春。

地方对联:

1、北京上联:

三海九门,京华迎奥运(三海指北海、中海、南海,九门说的是老北京的内城九门:正阳门、崇文门、朝阳门、东直门、安定门、德胜门、西直门、阜成门、宣武门。);

上海下联:一江两岸,世博靓申城。

2、重庆上联:朝天门喜迎天下客;

天津下联:塘沽港———笑纳万国风。

3、内蒙古上联: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羊壮;

黑龙江下联:苍松雪岭,沃野龙江豆谷香。

4、西藏上联:雪域春秋“扎西德勒”;

新疆下联:天山南北“乌鲁木齐”。

横批:盛景争春。

5、广东上联:南海风清,讲述春天故事;

广西下联:漓江水碧,飘来三姐新歌。

6、山东上联:孔子仁,关公义,人文典范;

山西下联:泰山日,壶口烟,天地奇观。

7、湖南上联: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

湖北下联: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

8、河北上联:万里长城山海关,龙头为首;

河南下联: 独门绝技少林寺,天下无双。

9、吉林上联: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

辽宁下联: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

10、浙江上联:饮龙井茶,品江南丝竹;

江苏下联:登虎丘塔,论天下园林。

11、贵州上联:苗寨黔山黄果树,茅台赤水;

四川下联:川肴蜀绣锦官城,花径草堂。

12、宁夏上联:红黄蓝白黑,五珍献瑞;

陕西下联:字史酒医诗,诸圣流芳。

横批:联袂贺春!

13、青海上联:水泽源流江河湖海;

甘肃下联:金银铜铁铬镍铅锌。

14、云南上联: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

海南下联: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天。

15、安徽上联:黄山为九州增色;

江西下联:瓷器与中国同名。

16、香港上联:荆花吐艳香江瑞;

澳门下联:莲蕊临风镜海清。

17、福建上联:品铁观音,香飘两岸;

台湾下联:拜妈祖庙,情系一家。

横批:盛世大联欢。

第五篇:小学生对联

春节对联大全

一帆风顺年年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吉星高照

(五福临门)一年四季行好运 八方财宝进家门 横批:家和万事兴

一帆风顺吉星到 万事如意福临门 横批:财源广进

事事如意大吉祥 家家顺心永安康 横批:四季兴隆

春满人间欢歌阵阵 福临门第喜气洋洋 横批:五福四海

大顺大财大吉利 新春新喜新世纪 横批:万事如意

欢声笑语贺新春 欢聚一堂迎新年 横批:合家欢乐

福旺财旺运气旺 家兴人兴事业兴 横批:喜气盈门

天地和顺家添财平安如意人多福 横批:四季平安

财源滚滚随春到 喜气洋洋伴福来 横批:财源广进

春满人间百花吐艳 福临小院四季常安 横批:欢度春节

福星高照全家福省 春光耀辉满堂春 横批:春意盎然

春风入喜财入户 岁月更新福满门 横批:新春大吉

欢天喜地度佳节 张灯结彩迎新春 横批:家庭幸福

高居宝地财兴旺 福照家门富生辉 横批:心想事成 万事如意展宏图 心想事成兴伟业 横批:五福临门

和顺门第增百福 合家欢乐纳千祥 横批:欢度春节

日日财源顺意来 年年福禄随春到 横批:新春大吉

迎喜迎春迎富贵 接财接福接平安 横批:吉祥如意

迎新春事事如意 接鸿福步步高升 横批:好事临门

创大业千秋昌盛 展宏图再就辉煌 横批:大展宏图

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乾坤福满楼 横批:四季长安

1.3米(灯笼)黑金字

1.万事平安幸福年,吉祥如意拜年顺。

2.人和家顺百事兴,富贵平安福满堂。3.新春福旺鸿运开,佳节吉祥如意来。

4.日子红火喜迎门,天随人意福星照。5.门迎百福福星照,户纳千祥祥云开。

1.6米(灯笼)黑金字

1.开门迎春春满院,抬头见喜喜事多。

2.迎新春年年如意,接鸿福步步登高。3.好日子舒心如意,美生活幸福平安。

4.富贵双全人如意,财喜两旺家和睦。5.合家欢乐迎富贵,满堂欢喜永平安。

6.春日祥和幸福年,彩灯高照平安门。

1.6米金字

1.春红柳发岁更新,爆竹花开灯结彩。

2.张灯结彩迎新春,欢天喜地庆佳节。3.春回大地风光好,福满人间喜事多。

4.花开富贵家家乐,灯照吉祥岁岁欢。

3米(灯笼)黑金字

1.迎新春万事如意,贺佳节财源广进。

2.春风得意财源广,平安富贵家业兴。3.展鸿图事事顺心,创大业年年得意。

4.天赐宝地财源广,地助富门吉祥家。3米黑金字

1.迎春迎喜迎富贵,接财接福接平安。

2.天赐良机前程锦,事业腾飞永顺心。3.和顺满门添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

4.风水宝地千财旺,天顺人和万事兴。

4米(灯笼)黑金字

1.展鸿图兴旺发达,创大业万星生辉。

2.平安富贵财源进,发达荣华事业兴。3.堆金积玉创富贵,安居乐业创前程。

4.事业有成步步高,财源广进年年发。

4米黑金字

1.展鸿图年年得意,创伟业事事顺心。

3.宝地财源逐日增,吉门生意连年好。

5.顺风顺水顺人意,得利得财得天时。

4米(鱼头金边)黑金字

1.天时地利兴伟业,富贵平安大发财。

3.四海来财富贵地,九州进宝吉祥地。

4米(精品.浮雕)金字

1.盛世和谐添锦绣,伟业腾飞更辉煌。

3.鸿运当头迎百福,吉星高照纳千祥。

8米黑金字

1.迎新春前程似锦,贺佳节事业辉煌。

3.四海来财兴骏业,九州进宝铸辉煌。

5.新春福旺迎好运,佳节吉祥开门红。5米(精品.浮雕.黑金边)黑金字

1.贺佳节百业兴隆,迎新春万事如意。

8米(艺术.浮雕)金字

1.财达三江通四海,业兴千年连九州。

大5米(斜光柱.黑金边)黑金字

1.好生意年年兴旺,大财源时时通达。

3.求真务实创伟业,天帮地助展鸿图。

4米(有花.浮雕.黑金边)金字

1.门迎四季平安福,地聚八方鸿运财。

3.鸿运铺平发财路,富贵带来吉祥福。

3米(有花.浮雕.黑金边)金字

1.开福门四季平安,发财地八方进宝。

3.吉祥平安天赐福,荣华富贵地生财。

大横幅

生意兴隆

大吉大利

福星高照

万事如意

2.迎新春平安如意,贺佳节富贵平安。

4.四海财源通宝地,九州鸿运进福门。

6.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

2.庆佳节万事如意,贺新年八方来财。

4.新春大吉鸿运开,遍地流金广财进。

2.宏图大展奔前程,财运亨通创大业。

4.事业辉煌年年好,财源广进步步高。

2.福门家业腾云起,宝地财源乘风来。

4.事事顺心创大业,年年得意展鸿图。

2.繁荣昌盛铸辉煌,和谐发展兴骏业。

2.占地利生意兴隆,得天时财源广进。

2.宏图大展振雄风,伟业腾飞增锦绣。

4.通天生意腾云起,遍地商机鸿利来。

2.四海来财富盈门,九州进宝金铺地。

4.庆盛世繁荣发展,贺新春伟业腾飞。

2.新春大吉鸿运开,遍地流金广财进。

4.鸿运带来九州福,富贵迎进四海财。恭喜发财

和顺一门有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 横批:万象更新

一年四季春常在 万紫千红永开花 横批:喜迎新春

一年四季行好运 八方财宝进家门 横批:家和万事兴

一年好运随春到 四季彩云滚滚来 横批:万事如意

一帆风顺年年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吉星高照

(五福临门)一帆风顺吉星到 万事如意福临门 横批:财源广进

下载小学生对联入门知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生对联入门知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生简单对联大全

    对联是中国重要的传统文化之一,下面让我们看看小学生是如何写对联的。1.上联:你之心,在书林里下联:我的脑,在学海中2.上联:五湖四海皆春色下联:万水千山尽得辉横批:万象更新3.上联:一......

    对联知识

    对 偶(对 联)复习指要 湖南省东安县第一中学王钟霈 一、考题例说 1、(2004全国卷一)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4分) ①扫千年旧习树一代新风 ②祖国江山娇大地......

    对联知识

    对联的特点: 1、字数相等:字数多少无规定,但要求上下联字数相同。上下联的字数同时可长可短,一般最短四字,长可达数百字。 2、词性相同:词性相同,位置相对。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

    《对联入门与练习》课堂实录

    《对联入门与练习》课堂实录 师:上课!学生:老师好!师:同学们好,请坐。同学们,大家在生活中见过对联吧。生齐答:见过。师:那请大家说说在哪些场合要用到对联的?生七嘴八舌:“过年”、“......

    小学生写作入门

    小学生写作入门 三年级是小学生作文的“入门”阶段。由于刚刚开始学习写作文,往往出现这种情况:学生的组词、造句还讲的过去,但作文思路狭窄,材源枯竭,影响其思品、智力、心理等......

    桥牌入门知识

    桥牌入门知识 发牌、叫牌、打牌都是按照顺时针方向进行。 牌 桥牌所使用的52张扑克牌,共分梅花、方块、红心、黑桃四个花色,从低到高。四种花色有高低之分,按照英文各自开头一......

    选调生入门知识

    选调生考试入门知识(不了解选调生的要看)概述各省级党委组织部有计划地从高等院校选调品学兼优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以下简称选调生)到基层工作,重点培养。招考的目的及意义目的:培养......

    山地车入门知识

    山地车入门知识 山地车入门--必修课 有些长 请耐心细看近年来,骑自行车已成为一种时尚,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这个行列。是什么原因使大家这样投入呢? 因为它既环保健身又磨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