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和《简爱》中的逃离主题比较分析

时间:2019-05-13 06:22: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逃离》和《简爱》中的逃离主题比较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逃离》和《简爱》中的逃离主题比较分析》。

第一篇:《逃离》和《简爱》中的逃离主题比较分析

《逃离》和《简爱》中的逃离主题比较分析

学生姓名:程美玲 指导老师:李晓卫

[摘要] 《逃离》是加拿大作家艾丽丝门罗的代表作品,并获得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品,是19实际现实主义文学中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典范。两部作品虽然处于不同的年代,作品所描写主人公、故事情节也有所不同,但隐藏在故事情节之后,两部作品不约而同地描述了一个共同的主题——逃离。《逃离》由八个短篇小说组成,描述了不同主人公的逃离经历,《简爱》则叙述了女主人公——简爱的逃离历程。笔者从此处出发,探析两部作品的逃离主题和隐藏在逃离之后的双声话语。[关键词] 逃离 简爱 比较 双声话语

逃离,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是这样解释:逃,为躲避不利于自己的环境或事物而离开,离,相距,隔开距离。逃离,是为了追寻或达到不同于目前的状态的一种行为。逃离主题,从古到今,一直在被记叙。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嫦娥,逃离丈夫奔向广寒宫,民间传说白蛇追求凡间爱情选择逃离妖界,七仙女为与董卓结为夫妇,私自下凡,祝英台因为不能与梁山伯结为连理,选择变身一双彩蝶,也可谓是另一种形式的逃离。古代如此,现当代亦是如此,五四那场对既往历史实行颠覆的伟大变革,终于催生了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相继书写出冯沅君式、萧红式、丁玲式等形式各异的逃离。在作品上,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塑造了一个典型的在心理与现实之间游走,在欲望与理想之间挣扎,被逃离诱惑,在逃离中纠结的女性形象。杨沫在《青春之歌》里塑造了一位两次逃离的平凡女主人公林道静。不管是爱情家庭的吸引还是理想生活的指引,逃离一直或者始终存在于我们或这些女主人公的生命中。逃离这一主题也在世界文学中不断被塑造被记述,而说到外国文学中的逃离,简爱在《简爱》中的不断逃离在当时极大地刺激了当时读者的阅读习惯,同时对以后的文学创作逃离主题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当代作家爱丽丝门罗的《逃离》中关于逃离这一主题的细腻刻画再一次对读者、世界文学产生了心灵的震撼。或许可以这样说,逃离,是存在女性生命中的,并且,在人生中是必然显现的。“逃离”这一主题不管在以前还是现在还是未来,永远存在。

艾丽丝·门罗的代表作《逃离》讲述了八个不同的故事,其中三个故事存在关联。叙述了几个平凡的小镇女子,各自在自己的生活中扮演母亲、妻子、女儿的角色,却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下发生了共同的人生经历——逃离。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讲述了同名主人公,如何从一名孤儿成长为获得幸福的新女性,然而她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不断逃离。本文着重通过女性的视角从逃离的对象、逃离心理和女性主义等方面来分析《逃离》和《简爱》中主人公的逃离主题。

一、逃离的对象——爱人、父母、生活现状 《逃离》第一个故事也是整本小说最具有代表性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平凡女性身上,天真无知的少女卡拉怀着对未来、对自己家庭生活的憧憬,不顾父母的反对选择与“吉普赛流浪汉”出逃,选择与一个马术学校的男老师结为夫妻。“她把她看作是二人未来生活的设计师,她自己则甘于当俘虏,她的顺从既是理所当然的也是心悦诚服的。”①她看不起自己的父母,烦透了他们的房子、他们的后院他们的生活。留给父母的仅是一张宣告自己离开的纸条。然而,离开了父母,与丈夫克拉克建立了家庭之后,她发现,婚后的生活并无新意可言,婚后的丈夫并非那般迷人甚至粗暴、自大、蛮横不讲理,终于在无法忍受丈夫对自己的火爆脾气之后,选择第二次出逃,逃离与丈夫的生活,仅仅为了去一个不包括她丈夫的地方。

《机缘》、《匆匆》、《沉寂》三篇相互关联,主人公朱丽叶是一位年纪轻轻就获得古典文学学士与硕士学位、对拉丁文有所成就的年轻女教师,然而却因为一次偶然的旅行识得一位乡间的陌生男子,并为了他放弃学术生涯,逃离父母,开始了一段混乱、不被认可却自得其乐的同居生活。同居之后,朱丽叶又认为她被嘲弄了,她的生活在别人面前就是笑柄,她难以忍受私生活依就混乱的男人。某天突然消失,仅仅是为了信仰的缺失就逃离了她。

《激情》,一个贫穷的女人,一场偶然的相识,一个潜意识的逃离,一张一千元的支票。主人公格雷斯在旅店打工的时候与未婚夫莫里相识,在顺理成章的情况下,她与未婚夫一家人保持着良好热情的关系。然而,她对爱情、对情欲的期望与未婚夫存在差距。她想象中爱情是这样的:遇见一个英俊热情的男子,一见钟情,紧接着便是肉体上的亲密接触了。她在孤独与幻想时所渴求的欢乐,在莫里那里得不到满足。就在此时,未婚夫莫里的哥哥,尼尔出现了,“他是一个有纯金品质的人”,英俊潇洒,还带点薄荷味的酒精,在她眼里稳重却不失浪漫,比起莫里的不解风情,尼尔简直就是她理想中的男人。说不清楚是由于什么原因,她与尼尔第一次的见面就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出走,她选择逃离未婚夫而追随未婚夫的哥哥出走一整个下午,故事的经过是格雷斯并没有达到预想的灵魂与肉体的相交融,故事的结局是尼尔车祸身亡,莫里选择原谅而格雷斯仅仅收下了支票放弃了莫里。

《拨弄》的女主人公是一个身陷家庭的单身女孩,生活始终围绕着家庭、工作,忍受着讲究不尽如人意的生活,充满着家庭的责任感。她唯一的娱乐是每年夏天独自一人坐火车到另一个城市看一出戏。在一次看戏的旅行中她丢失手包继而偶遇陌生的异域男子,与男子相处了一顿饭、一场散步的时间,与男子的一场约定,使她计划出一场巨大的逃离,一场脱离目前的生活状态,一切重新开始的逃离。由于命运的播弄,孪生兄弟产生的误会最终使这场逃离终止,而多年之后,真相得以显现,但是逃离早已跟随时间消散。卡拉选择了两次逃离,逃离的是父母、是她的丈夫、爱人,朱丽叶选择逃离父母,而她的女儿同样选择逃开她。格雷斯逃离未婚夫,她的爱人,若冰则逃离目前的生活。女主人公们逃离的不管是爱人,还是父母还是家庭,归根到底都是逃离目前的生活状态。目前的生活状态不管是让她们感到满意或者不满,她们都选择了逃离。

《简爱》主要讲述了主人公简爱追求幸福的人生经历,她是一名孤儿,出生于一个穷苦牧师家庭。幼年时,寄住在舅母家里,在那里,她经历了痛苦、黑暗的童年。之后她被舅母送出,她到罗沃德孤儿院生活,孤儿院的生活同样令简爱备受摧残。简爱在孤儿院毕业之后,继续做了两年的教师。之后,简爱就来到桑菲尔德做家庭教师,度过了人生中最为重要的遇见爱情的阶段。然而,简爱为了自尊在爱情到来的时候再次逃离,来到表哥家。最后,简爱再次逃离稳定的生活回到罗切斯特身边,也最终获得真正的幸福。简爱的人生就是在不断的逃离的过程中度过的,简爱的逃离一共发生了四次逃离。

在简爱的童年阶段,简爱寄住在舅母家,舅母和舅母的一家人都对她百般欺负凌辱,她被舅母的女儿、儿子轻视、辱骂进而是殴打,她在舅母家——盖茨黑德府的生活是煎熬是折磨,甚至是低人一等的仆人都有资格指责她、嘲笑她。面对虐待,简爱选择逃离,她逃不出舅母那冰冷的房间,逃不出舅母儿女们紧追的魔爪,但是她尽最大的可能和最大的努力逃离他们的视线,逃离受虐的生活。她逃向了书本逃向知识的海洋,把实际生活中遭受的欺侮变成了徜徉在书海的快乐,把物质上的贫乏变成了精神上的满足。她远离世俗,逃向窗帘后面,在窗帘后面,在暗处观察舅母一家,观察有舅母一家这样的人生活着的世俗世界。同时暗暗下定决心,“我象任何一个反抗的努力一样,在绝望中下了决心,要反抗到底。”这是简爱的第一逃离,这也为以后的逃离埋下了精神的种子。

简爱被舅母当成坏孩子从舅母家赶走,被带到罗沃德寄宿学校。然而,孤儿院院长冷酷无情,是非不分,不过是个冠冕堂皇的伪君子,孤儿院所有的教育也都是对身心的极大摧残。在罗沃德学校唯一的温存便是坦普尔小姐,坦普尔小姐是那个冷酷至极的地方里唯一的温暖的港湾,坦普尔小姐给简爱带来了难得的爱,让简爱第一次领略了人间的真情。也是怀着这样的感情简爱在罗沃德学校生活了八年,她不断努力学习,并用自己所学在那里做教师,教授学生。当生活回到了一个正常的节奏,简爱理当继续以现有的方式生活下去。然而,在简爱的内心深处,她的目光不仅限于此,她所追求的是更广阔的世界,和更有意义的生命。“我对八年的常规生活突然感到厌倦了,我憧憬自由,我渴望自由,我为自己祈祷,祈祷变化,祈祷刺激。”于是,发生了简爱的第二次逃离,她在报纸上登广告,应聘桑菲尔德府的家庭教师。

简爱的桑菲尔德府的生活是简爱的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一段经历,在那里她经历了人的一生最为珍贵的爱情的发生的阶段。桑菲尔德府是一个充满神秘的地方,主人迟迟不露面,阁楼里经常传出恐怖的叫声,桑菲尔德的一切都是简爱感到好奇这也使简爱对桑菲尔德产生了更多的吸引。主人罗切斯特现身之后,简爱不断被神秘莫测又花样百出的主人吸引,简爱渐渐爱上了罗切斯特。在罗切斯特和简爱发生了一系列的惊心动魄的故事后,罗切斯特也慢慢被这个不那么美丽优美的家庭教师吸引,进而慢慢爱上她。当幸福来临,简爱与罗切斯特陷入热恋,彼此尊重珍惜对方的时候,发生了一件超乎寻常的事情,阁楼上的疯女人居然就是罗切斯特的妻子。在幸福和与痛苦交替的矛盾心情中,面对罗切斯特诚恳的挽留,简爱放下了她与罗切斯特的爱情,毅然决然地选择再一次的逃离,逃离充满魅力的罗切斯特逃离罗切斯特的疯女人。这是简爱的第三次逃离。

简爱离开桑菲尔德府之后遇到了圣•约翰牧师,她在牧师的帮助下谋得了一份教师的工作,生活平静也充满温情,不久后,牧师向她求婚,要简爱变成和他一样虔诚的信教徒。但是简爱面对自己的内心,她确定她念念不忘的依然是罗切斯特,她所追求的不是平淡的生活而是有爱情的人生,于是简爱放弃了平淡的生活再次逃离,毅然走向桑菲尔德庄园。这是简爱的第四次逃离,也最终获得她想要的幸福。

在简爱一生的四次逃离中,简爱不断逃离是她的家人,她的朋友,甚至是她爱的人,她逃离的是当前的生活,痛苦或是安稳,复杂或是平淡,简爱都选择了逃离,使当前的变成旧的生活。

二、逃离心理的矛盾性

女主人公的逃离充满了矛盾。卡拉在做出第一次逃离的决定时,心情愉悦轻松,对未来充满信心,她为自己找的理由是她的父母当年就是这样做的,他们为她指明了方向。然而,当她第二次出逃时,内心又充满了逃离父母的悔恨,认为在她的丈夫看来,“家庭根本就是一个人血液中德毒素”,认为之前只是性这方面的问题或者仅仅是性的问题。在决定离开丈夫克拉克时,她的内心也是充满矛盾的,她一方面无法忍受丈夫的火爆脾气毅然决然,一方面却还担心逃离行为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意显得优柔寡断。她一面胆怯犹豫不能下定决心,一面又计划在一家汽车旅馆或这一类的地方待下来,上一个马术学校去找份工作,好像早有打算。她决心逃离,去开始一种没有克拉克的生活,却又怀念与克拉克生活的日子,恐惧独自一人的新生活,最终中断逃离。卡拉为进行逃离寻找理由,同时又为放弃逃离寻找余地,在整个逃离过程中,内心都充满矛盾。

朱丽叶放弃学术,远离父母时,似乎是被一种无法言说的引力诱惑。她是倾心于古典文学的,看似保守,却又在聚会中期望获得关注;她早已失贞却顶着处女的帽子招摇;她与火车上邂逅的陌生男子喝酒、畅谈,她渴望达到肉欲的刺激却脱口拒绝陌生男子;她表面拒绝男子的“进一步行动”心下却为他们的行动寻找空间。她选择逃离父母却又在逃离之后不满男人依旧混乱的生活,懊恼自己对父母的抱歉。作为一个单身的女子,她选择了逃离,但作为一个母亲,她又深知自己的失职,“正如太多的事情——一个人的事务、也许仅仅是为了性满足的恋爱——被看作是悲剧一样。她太缺乏母亲应有的节制、礼仪、与自我控制的能力了”②,对自己当年的错误示范悔恨终生。朱丽叶充满着矛盾,她从一种状态逃离到另一种状态,看似毅然决然,却总是处在反复的后悔之中。

格雷斯,跟未婚夫的哥哥逃离的过程中内心存在着矛盾,当她坐上未婚夫哥哥尼尔的汽车时,脑子里充斥着“性”应该是怎么一回事的想法与幻觉,内心欲念涌动,尼尔在她手上的一吻更是撼动她,但是她也是矛盾的,当尼尔提出教堂是否安全时,她却犹豫了,只答了一句“教堂也不总是安全的”。她独自坐在车里的时候一方面脑子里想的是尼尔是否爱她,这次逃离是否能走运成功,另一方面又想到跟未婚夫结婚认为她现在的行为是对未婚夫的背叛。当她意识到逃离的目的没有达到,幻想破灭的时候,给这次逃离下了终结的定义但是当到最后与尼尔分别的时候她又犹豫自己的放弃是错误的。

若冰的矛盾性表现的比较普通而自然,她为了赴约,为了她制定的逃离计划赶到心爱的男人的城市,为了赴约无心看戏甚至没坚持到戏演完就离开,但是,见到心爱的男人却犹豫不决,不想走进去想让他出来为她开门。当她遭到孪生兄弟栽不了解情况下的拒绝之后感到莫大的羞辱,但是,多年之后真相大白她又把当年的错误归结于她错穿了那条绿裙子。

简爱在逃离的过程中也表现出了心理的矛盾。在罗沃德学校,简爱对院长的行为厌恶至极,她的内心叫她勇敢地反抗。简爱是反抗者,对于不正当不公平的对待她选择的是忍无可忍,认为忍耐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使问题向更坏的方向发展,简爱最终的选择便是反抗,因此当她到了罗沃德学校看到海伦平白受侮辱而无动于衷而生气,更加不理解海伦所阐述的“忍受教条”,甚至想要替海伦争辩几分。当布罗克赫斯先生指控她是说谎者,简爱在教师的指导下澄清了谣言。简爱是执着的反抗者,当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时,她并不是一味的忍受,而是勇敢选择反抗,有自己坚持的原则,尽力维护自己坚持的公正,这也为后来简爱在爱情当中的公平心理相对应。但是,简爱又受他朋友海伦和她的老师坦普尔小姐的理论影响,内心也是充满矛盾,在忍受这个世界和改变自己甚至改变世界的矛盾中不断发生冲突。

在简爱的四次逃离中,矛盾心理表现的最为突出,同时也是让读者最为费解的是简爱的第三次逃离,逃离她的爱情、爱人。简爱是一个追求平等的人,也正是因为她的平等观,才使简爱爱上罗切斯特。她与罗切斯特先生的相遇,并不是在桑菲尔德府双方以家庭教师和雇主的身份见面,而是以平等的地位以路人的身份在荒凉的野外相见。简爱对罗切斯特的关注由此而起,双方的爱恋也由此而生。简爱在爱情中看重平等,她追求的爱源于平等的基础之上,她认为自己与罗切斯特先生在人格上是同样的,因此当罗问简爱自己是否漂亮,简爱并没有顾虑身份地位的差异直言他并不漂亮。当罗切斯特试探简爱是否中意他时,简爱情绪激动言辞激烈认为她自己之所以不能与罗相配只是因为一贫如洗、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又强烈表达她与罗这样地位高贵的人具有同样的感情,有同样的权利追求爱情。然而,简爱的平等观同时也是简爱的心理矛盾冲突之处,她追求爱情追求平等,当受到欺骗,受到不平等对待时就与内心深处追求平等的理想相冲突,这时,简爱选择逃离。但是,当简爱逃离之后,她又无法控制自己留恋、想念她的爱人罗切斯特。怀着内心的信仰,她坚强的生活,可以把日子过的风生水起,同样得到别人的青睐,怀着对罗切斯特的爱和思念。简爱又是不安的,在她的生活中罗切斯特好像从来没有离开过,简爱甚至无时无刻不生活在有罗切斯特的影子在身旁的日子,她每去到一个新的地方都会极力避开有关桑菲尔德的字眼,这实际上更加表明,简爱的内心从未将桑菲尔德彻底抛弃。

简爱的第四次逃离同时也印证了简爱第三次逃离的矛盾心理。但是,我们不能说第四次的逃离就是第三次逃离的失败,简爱逃离罗切斯特是因为不与内心的信仰产生冲突,不与她不断地追求平等矛盾,因此,一旦爱情凌驾在平等之上,简爱便选择保卫自己的信仰。简爱逃离牧师,回到罗切斯特的身边,是简爱选择追求爱情、追求幸福,值得庆幸的是,简爱的这次选择也并没有否定她的信仰,改变她的信仰。党简爱再次回到桑菲尔德,罗切斯特的疯女人被火烧死了,罗切斯特为了救妻子,眼睛被烧毁还伤了一只手,使简爱感到不公的因素不存在了,简爱依然坚持对平等的追求,也依然可以继续追求爱情,可以继续选择爱她的爱人罗切斯特。使读者感到遗憾的是简爱对平等的苛求造成了她的爱人罗切斯特身体和内心的痛苦,但是到最后,我们了解到苛求平等带来的不仅仅是最终的欢乐,而且对于简爱,只有平等更能使她深爱,因此,当罗切斯特失明胳膊残疾,她并没有深深地陷入痛苦,而是为了她此时与罗的平等而满足。“我完全是丈夫的命,他也完全是我的命”这样完全的平等使她不离不弃。

三、逃离主题与女性主义

文学与性别的关系无疑是复杂的。③持女性立场的理论家常常偏重于考察文学史上的女性形象和文学史中女性作家的位置,审查父权文化制度如何通过文学塑造来规训女性,审查男性中心的文学史又是如何遮蔽女性作家的成就和压抑女性的声音。“由于女性形象在文学中仅是一种介质,一种对象性的存在,一个空洞的所指,所以她们总是被她们的男性创造者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削足适履的扭曲变形。历史地看,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学,或者妖魔化女性或者神圣化女性,这是女性形象扭曲变形的两个极端。④女性形象在文学作品中扮演的角色只是为了迎合男性文学的表达,是为既有的主题而创造的,不是作为单独独立的思想、主题贯穿。法国的西蒙•波伏娃的著名论著《第二性》被人认为是关于女人的一本最重要影响最为深远的著作,甚至被最为西方父女的“圣经”。书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观点:“一个女人之为女人,与其说是天生的,不如说成是形成的。”这就是说女人不是天生的,是后天造成的,是传统的习俗和男权社会的需要造就的。在男性作家的笔下,女人往往作为男性的陪衬体或者附属物出现,这限定了女性形象,同时也是对女性形象的扭曲和忽视。

女性文学的出现是对这一现状的反叛,是女性意识发展的结果,同时丰富了女性文学作品的主题。在当代文学理论中,关于女性文学的定义可以粗略地概括为四种:第一种是写女人的文学,第二种是以同情、理解和赞美的态度写女人的文学;第三种是女人写的文学;第四种是用女性主义的立场写作的文学⑤。我们可以明确的是艾丽丝门罗的《逃离》和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无疑是女性文学中高扬的一只旗子,对于女性文学的研究有着是十分重要的作用。

从作者创作背景上看。艾丽丝·门罗,加拿大女作家,1931年出生于安大略省,被誉为“加拿大的契科夫”。1968年发表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快乐影子之舞》并获得加拿大总督文学奖。此后,《我青年时期的朋友》《你以为你是谁?》《爱的进程》《公开的秘密》《一个善良女子的爱》《石城远望》等十多部作品将总督奖、吉勒奖、英联邦作家奖、莱南文学欧亨利奖以及全美书评人协会奖等一一收入囊中。由于她长期居住于荒僻宁静之地,逐渐形成以城郊小镇平凡女子的平凡生活为主题的写作风格。故事背景大多为乡间小镇及其邻里,故事的人物和现实中人并无二致,亦经历出生于死亡,结婚与离异。她作品的主人公多为乡村女性,叙述的多是她们的生活和思想,门罗对女性有敏锐的洞察和独到的见解。《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是门罗唯一一部有自传意义的,由相关联的短篇小说故事组成的长篇小说,这本书叙述了作者,在乡村生活中,如何从一个不谙世事,没有明确价值观的小女孩成长为有独立思想的成熟女人。作者的母亲和作者生活中遇到的女性对作者的影响是最大的,作者用细腻的心思和敏锐的眼光观察世界,关注她们。因此,门罗的作品所关注的是不同女性的情感、态度及生活,反映的是日常生活中平凡却深刻的思想瞬间。《逃离》与门罗的另一作品《仇恨、友谊、礼仪、爱、婚姻》都是关注独身女人、老妇人等的生活及思想情感,试图从看似平淡的生活中发现转瞬即逝的思想火花,挖掘深刻的思想内涵,从而进一步了解女性的内心世界,探索女性思想的意义。

夏洛蒂勃朗特,1816年出生于英国北部约克郡的哈沃斯。她与两个妹妹——艾米莉勃朗特、安妮勃朗特,在英国文学史上并称“勃朗特三姐妹”。然而,女性作家是易被忽视的一个群体,夏洛蒂20岁的时候曾写信给当时的桂冠诗人骚赛,却遭到训斥。骚赛在回信说:“文学不是女人的事情,你们没有写诗的天赋。”这不但没有浇熄夏洛蒂的热情,而是更加点燃她创作的火焰。夏洛蒂最开始是用男性姓名发表作品,但是现实的诸多困难并没有打败夏洛蒂,反而让她创造了辉煌的成绩。夏洛蒂在夏洛蒂勃朗特一生共创作了4部小说(即《教师》、《简爱》、《谢莉》、和《维莱特》和一部未完成的作品《爱玛》,但她在文学史上却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她的小说中,最突出的主题就是女性要求独立自主,追求爱丽丝门罗和夏洛蒂勃朗特两位作家都是站在女性的立场上书写的作家,她们关注的现实生活中的女性,叙述这些女性独立的生活,不再是作为男性的附属,不再充当为丰富男性人物而随意改变的工具。她们各自在生活中担任角色,有职业,有思想,作者在对女主人公形象的塑造上大量地运用了心理描写,探寻她们的内心世界,关注她们的思想变化。她们不仅仅是围绕男性而生活,相反,男性只是作为女主人公生活的组成部分而出现,她们面对生活的抉择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念选择,不再单纯服从于父权。作者叙述她们人生的喜怒哀乐,生老病死,记叙她们独立的人生历程。

从逃离主题中的双声话语上看。在女性主义批评看来,人类的进步和男性的文明是建立在对于女性的压抑之上,父权制正是通过对女性的压抑并印尼这种压抑而得以维系,妇女的成长史则是在被压抑和反压抑中追寻自我意识和主体存在的历史。文学作品的女性人物形象往往可以通过精神粉饰的方式获得合理的解释。吉尔伯特和古芭在《阁楼上的疯女人》中说:“女艺术家急切地渴望女听众,又畏惧着男读者的敌意。她受制于文化,怯于自我表现,摄于艺术的男性家长的权威,对女子创作的不正当、不合体亦忧心忡忡。凡此种种卑贱低下的表现都有别于男性同行的奋斗。”⑥她们在作品中表现出“双声话语”既体现着主宰社会的声音,又体现着属于自己的声音,或者说在表面显性声音中隐含了异样的声音。

在《逃离》中,我们用第一个逃离故事探讨这种双声话语现象。女主人公卡拉,由于不满于自己的丈夫日益改变的态度,在受到一只有灵性的羊的启发和邻居的鼓励下选择逃离自己的丈夫,离开自己生活已久的家庭,选择不顾一切远走高飞。从这个层面上说,逃离,就是主人公自己的声音,是主人公深思熟虑的结果,并且主人公在逃离之前做好了对自己负责任的心理准备。主人公面对自己丈夫的改变,面对现有的越来越不如意的生活,选择了改变。而改变的方式就是抛弃自己的丈夫,追求自己独立的新生活。女主人公在面对未来做出选择的时候所考虑到的就是忠于自己的内心,向往内心深处的自由,并没有幻想今后是否会遇见更好的男人做自己的丈夫,选择逃离的时候内心深处并没有掺杂有男性存在的意识。从另一个曾面来讲,卡拉坐上离开的公共汽车,实施逃离的行动之后,面对陌生的环境,看到来来往往,有男有女的现实,在潜意识中回忆起往昔身边有丈夫的日子,家庭有男人的生活,突然选择中断逃离的行动。这就是不同于主人公自己的声音,是体现着主宰社会的男性权威的声音。这种声音表面上难以用行男女平等,着重表现了女性在追求幸福中所做的努力和表现出来的坚毅的决心。动来表明,却是隐匿在社会的方方面面,无时无刻不在提醒卡拉,警告卡拉。

《简爱》中,双声话语首先表现在简爱的格格不入上。简爱是一个相貌平平、身材弱小的家庭教师,却与自由出入在上流社会,游转于贵妇之间的绅士相爱,这与当时“拜伦似的盛气凌人”的男权社会中是格格不入的。简爱是个平民女子的形象,不会奉承不会只听命于人,蔑视社会习俗是一个觉醒的新型女性的形象。简爱独立的人格体现了自己的声音,简爱与社会的格格不入则体现了社会的声音。

《简爱》中逃离的结局,表面上看,与传统的灰姑娘模式的故事极其相似。简爱作为灰姑娘,选择了高贵的王子,灰姑娘与王子最后幸福地在一起时合情合理的,从这一层面来说这就是社会的声音,是男性权势下的产物。但是,简爱和传统的灰姑娘并不是完全相同,简爱勇敢、坚毅,追求平等的爱情,她为了自己内心的追求勇敢逃离,即使内心挣扎痛苦依然坚持自己。直到罗切斯特没有了疯女人妻子,也失去了原来的高贵的传统的光环,与简爱站在平等的地位,简爱才选择回到罗切斯特身边,在这场爱情面前,简爱处于主导地位,从不向社会妥协。在这个层面上,这就是忠于主人公自己的声音。

逃离,看似是一时的冲动,一念之间的选择,实则是早已萌发的逃离念头在某一个瞬间爆发,逃离意识一旦出现,逃离之举便是必然。《逃离》和《简爱》中女主人公,逃离的结果,成功或者失败,并不重要,重点在于逃离是否发生。正如艾丽丝·门罗自己所说:“我想让读者感到的惊人之处不是发生了什么,而是发生的方式”。逃离整个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逃离意识的产生和某一时间的付诸实践。逃离,在现实的生活中,总会在某个时间,对爱人、父母、目前的生活状态有所不满,或者,在她们的心底隐藏着欲望,于是逃离现在,改变现在,释放欲望等原因促使逃离意识的闪现。每个人的心理都埋藏着逃离的火花,时而显现,时而隐匿。未选择逃离之前,逃离的念头被深藏在潜意识里,一旦开始逃离,人生便得到了释放。正如人的不满、人的欲望一般永远不会消失一样,逃离永远存在。

注释:

艾丽丝·门罗.逃离 [M].李文俊,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32页 ② 艾丽丝·门罗.逃离 [M].李文俊,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167页 ③ 南帆,刘小新,练署生.《文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95页 ④ 南帆,刘小新,练署生.《文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95页 ⑤ 南帆,刘小新,练署生.《文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99页 ⑥ 《最新西方文论选》,桂林:漓江出版社,1991年版第271页 [参考文献] [1]艾丽丝·门罗. 逃离[M]. 李文俊译,北京: 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 [2]陈凤. 无法逃离的人生境遇———艾丽斯·门罗《逃离》中女性命运探析[J]. 文学界. 文学评论,2010.

[3]赵树勤.寻找家园的孤独之旅——论20世纪女性文学的逃离主题 [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第一期.[4]南帆,刘小新,练署生.《文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5]《最新西方文论选》,桂林:漓江出版社

[英文摘要] “Escape” is a Canadian writer Alice Monroe representative works, and received the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in 2013.“Jane Eyre” by Charlotte Bronte is representative works, is a model of 19 practical realism literary realism in British fiction.Although the two works in a different era, describing the works of the protagonist, the story is also different, but hidden behind the story, the two works invariably describes a common themeJane fled course.From here the author,trying to discuss the theme of the two works to flee and the dual sound words hide after fleeing.

第二篇:逃离--读后感

逃离背后的理想与现实

——木林兽医卫生防检站 张新为

刚拿到书的时候,想当然地觉得《逃离》是一本长篇小说,因为中短篇小说集在国内难获出版,更不被普遍患有长篇小说迷狂症的读者青睐,《逃离》的出版方也在淡化它的中篇小说集形象,事实上,《逃离》由八个略长的中篇小说组成,其中三个是连贯的,但艾丽丝·门罗的小说,每一篇,都足以当做长篇小说来读。

整本书八个故事,讲述了女性的逃离:妻子逃离丈夫、女儿逃离母亲、女人逃离爱情……“逃离”的主人公都是小镇女子,生活在琐碎平凡的细节中,却深藏着隐秘的内心。“逃离”缘于内心的觉醒,对现状的反抗,对爱的渴望。也许因为在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无力,“逃离”后的女人只是微微地露出了头就缩回去。也许“逃离”的意识足够强烈,“逃离”从此改变了一生的命运。

“那种令人心向往之的逃离,存在于每个人的意念之中”,读艾丽丝•门罗的《逃离》的时候总是不断地想起舍伍德安德森写在《暗笑》里的这句话。也许每个人都会在某一个瞬间有过那样一种冲动,逃离,彻底的逃离,把这一切的一切都甩掉身后,然而逃离之后会怎样,艾丽丝•门罗在《逃离》中却让已经开始逃离的女主角卡拉最终回到了原来的生活,在逃离的过程中,她决定放弃逃离。

这种对逃离的放弃不是因为“娜拉出走后”那种女性独立的困难,也不是因为卡拉被牵绊于自己对丈夫的感情,而是在逃离的过程中她意识到逃离的徒劳和无望。她年轻时逃离父母与爱人去往全新的地方,以为这样可以过一种更为真实的生活,但这生活的结果却是激起另一次想要逃离的欲望,那么这一次逃离之后呢?也许它只是下一次逃离的前奏,与其这样她就不应该把生活的希望再次寄托在逃离上,她不如选择返回。

可能是由于对彻底逃离的绝望,门罗设置了一些偶尔的出逃,但这种偶尔的出逃更让人深感绝望,因为相信逃离的人最起码还对逃离抱有“能够在什么地方和什么人重新开始的希望”,而但求一时的欢愉走掉再回来的人则已经根本不再相信所谓彻底的逃离。于是《激情》里的格蕾丝和未婚夫的哥哥出逃了一个下午,《拨弄》里的若冰定期进城去看一场戏,她们没想要一直逃,她们只是像《上来透口气》里的胖子乔治保灵,脑海里忽然有了这么一个想法加上手里刚好有点闲钱,于是就离开一会儿,“上来透口气”。

只是,“一次次逃离的闪念,就是这样无法预知,无从招架,或许你早已被它们悄然逆转,或许你早已将它们轻轻遗忘”,哪怕只是一次小小的微不足道的逃离就不经意的改变了一生。“逃离”对生活的冲击并非取决于你是否已经开始进行了事实上的“逃离”,让你不得安宁的是那种想要逃离的念头,很多生活安稳的人看上去却总是一副要去远方的模样,他深陷于自己想象中的逃离漩涡,意念之中的逃离是最极致的逃离。

门罗就像一位阅尽人间风景的老人,有一双敏锐的眼,一颗觉悟宽容的心。在读《逃离》时,我总把它想成一个美丽的女人——不穿鲜艳的衣服,不发出很大的声音引起你的注意,也不用激烈的感情吸引你,但就算她坐在阴暗的角落,你仍然感觉到她的光芒。

逃离,或许是旧的结束,或许是新的开始。整本书,门罗都在讲关于这两个字的故事,讲这两个也许逆转了女人一生的字。其实门罗也知道,这两个字并不能解决真正的问题,真正让女人的命运发生改变的,是这“逃离”背后的更多……

第三篇:逃离诗歌

我不知道,岁月像什么,

是否是一句哀歌。

像模糊的海平面,逼着自己逃离。

外满冰冷的世界,冲撞着

自己所谓的玻璃心。

离开吧,你要变得坚强,离开吧,好多东西都是伪装。

是否,你也在一直的伪装,伪装着自己渐渐地坚强。

可谁知,你在暗处流的多少泪。

万家灯火,故事漫天。

有时,时间是外面蓝色的月亮,忽而上弦,忽而下弦。

转眼间,其实一切都那么随意的不堪一击。

这就是现实吗

还是幻想。

是不切实际吗

还是空洞的不堪一击。

离开

不想回来,或许

因为感受不到爱,还是执着的认为没有爱。

问你,是你想要的爱太多?

还是你缺失爱。

简简单单的离开。

没有挽歌,没有留恋。

那么狠心,那么绝然

你会思念吗?

冗长

浓郁

枯涩

芬芳

再等等吧

因为

有爱

即使

你感受不到,再等等吧

等等吧。

第四篇:《逃离》读书笔记(范文模版)

《逃离》只为过一种更为真实的生活,这是门罗在她的短篇小说《逃离》中的一句话,是否真能逃离,《逃离》会告诉大家。

“我一直感到需要过一种更为真实的生活。”《逃离》里卡拉的一句话一下子将我拉回过去的十年。

大学校园里,无以填补的孤单、对未来漫无边际的不知所措、等待被爱却不能得到,渴望而又无从与人分享……那些浅浅的痛楚,虽然从未有过轩然大波,但始终不曾彻底离去。日子似乎垂手可及,可手太无力。

毕业后,找工作、换工作,恋爱、分离。不知道是意识太清醒,还是生活太像梦游,总是想要向未来一头扎去,总是以为这一次是光明坦途,总是觉得留在身后的值得舍弃。没有去流浪,没有去私奔,也没有呼天抢地,但“人生另有活法”的念头挥之不去。十年里,为“另一种活法”付诸了种种努力。

还没来得及丧失信心,那遥不可知的另一种活法已被岁月漂白得失去了意义。当手找到了合适的位置、脚习惯了每天的姿势、胃养成了规律,心灵和头脑在百折千回中沉淀了自己,也越来越清楚地明白每天都已是生活在未来里。

有了独立周延的内心,又发现还不太会画外在的圆。即使是深爱的人,有时候也会觉得多余,常常想退回到一个人的大圆满里去。于是,偶尔会发呆,偶尔会耍赖,偶尔要“告假”,偶尔干脆直言“我需要经营经营自己”。

第五篇:逃离读后感

整本书由八篇短篇小说构成。八个关于逃离的故事。

小说的主人公都是女性,她们都想逃离。

在邻居的帮助下,卡拉逃离男友,坐上去多伦多的大巴寻找新的生活,逃开那个让她再也受不了的男友。逃离负重的生活。可就在对未来有无数种遐想之后。卡拉崩溃在途中。卡拉最终哀求男友来接接她。对于卡拉,逃离是痛苦的,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有太多孤独和陌生足以超越原本令他厌倦的日子。于是逃离在半途搁浅。当他们在车站相见。一切都显而易见。自己唯一的救赎却还是自己想要逃离的那个地方,那个人。

格蕾丝要逃离的是自己的结婚对象工程师莫里。莫里的哥哥尼尔出现的时候,格蕾丝发现这才是自己想要的那个人。于是她坐上尼尔的车开始一场逃离。可最终,逃离失败,尼尔的酗酒让格蕾丝无法忍受。当格蕾丝再一次离开的时候。尼尔因为事故死在桥上。尼尔一样是个想要逃离的人。只不过他选择的方式是死亡。

逃离不一定那么举步维艰,也不见得就是偏颇的个例。门罗证明,逃离无所不在,那种想要逃开的欲望在这个繁华也荒凉的星球上每秒上演。逃离可以是为了追逐自己梦寐的生活,可以为了奔向突然迸发的爱情,也可以漫无目的。可逃离就是逃离,它包裹着一个残酷的标志,就是逃,哪里都可以,做什么都行。只要远离从前的那个地方那些人那种生活。

朱丽叶21岁已经获得古典文学硕士学位,正在撰写博士论文。可已算的上是完美了。可是一切并不单纯。生活总是麻烦不断的。作为一个女人,结婚是到了一定年龄就必须要做的,否则,四周的压力便会接踵而至。如果结婚,那么以前所学的一切都会浪费,而如果不结婚,她会变得高傲孤僻。更会变成别人眼中的古怪分子。终于,朱丽叶也开始逃离,千里迢迢的投奔在火车上偶遇的打渔男。不理会他已有的妻子和诸多情人。就那么投入生活。或许生命就这样悄然继续,一切看起来会更好些。可生活从不理会这些,毅然残酷着继续。男人因为出海失事。并被就地火化。朱丽叶在经过几十年的逃离生活之后,还是返回到过去,继续完成她的博士论文。

有人把门罗和契科夫很想。我想,那是因为他们可以精准的抓住生命力那些细如毛发却烈如火焰的绝望和真相。

朱丽叶抱着女儿回家的时候,母亲已经奄奄一息。母亲说:“到了我真的不行的时候,你知道我会想到什么吗?我想——快了。很快我就能见到朱丽叶了。”朱丽叶只是背过身去,收拾厨房,“把一切都放到原处去。”。这里是我所印象深刻的地方之一。假装没听到不作回应。这是多么令人绝望的悲伤。当我反反复复阅读这里之后却发现。换做我,换做所有人,遇到这个场景这些言语,唯一能做的也只有假装,假装看不到听不到感受不到。因为无话可说。朱丽叶逃离家庭的起源是父母婚姻的解体。她说:“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

平平常常的人,平平常常的故事。门罗一样给我们机会让我们可以假装没看过不知道,不去诉说不去想起。可这些大大小小的故事却一字一句的掠过大脑如此深刻。许多人都在逃离,或许只是为了逃离妻子的絮叨,逃离工作的压力,甚至是更细微的原因。或许吧,逃离好过庸常,好过独自面对。

可逃离依然带着仓促,更多的人仓促中找到一些事,一个人就此过着一种生活。可或许终其一生才能发现,原来一切也不那么尽如人意。命运总是冷着脸看我们如何抉择。当我们离开停顿以为找到结果,以为过去终要结束的时候。却不知道或许这一切依然是个错误,一切只是开始,另一个开始。

如同门罗的那些故事,逃离原本的自我,家庭,爱情,旧固的环境后,依然还有无尽的孤独,措手不及的变故。可回到老地方却发现,有些东西已经再也回不去了。它们被撕的支离破碎,布满灰尘。

它们,我想说的是那些或许庸常日子,那些我们曾经厌倦的却真实了解的人和大家藏在心里的那种永远不想彼此分离的美好时光。

下载《逃离》和《简爱》中的逃离主题比较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逃离》和《简爱》中的逃离主题比较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逃离”主题作文训练指导

    “逃离”主题作文训练指导 逃离,或许是旧的结束新的开始,或许又是一次无奈的挣扎。那些想从日常生活中逃离的瞬间,无法预知;很多时候,逃离的念头很快被日常生活所淹没„„ 请根据......

    《逃离》 阅读答案

    《逃离》 阅读答案逃离 食堂的门口有一棵树。向着横斜里伸展着几根粗粗的树条,短短长长,树干上随意点缀着些浓淡不一的绿。每每傍晚时分我从那里走过,看它在夕阳里静静站立,就像......

    《逃离》的读书笔记[范文大全]

    《逃离》的读书笔记范文(精选5篇)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书笔记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逃离》的读书笔记范文(精选5篇......

    选择逃离美文

    诗人说,内心的呐喊总会在无言的沉默里爆发。每天都身陷利欲涡流之中的你,是否想过有一天,可以选择逃离。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们顶着“养家糊口”的压力,每天陪......

    逃离外企-读后心得

    逃离外企-读后心得 一个游戏:双腿并拢的时候左右摇晃自己的身体———你会感觉到很容易失去平衡;然后双腿分开一定的距离再摇晃自己的身体———你会感觉保持平衡其实很容易......

    《逃离德黑兰》影评

    《逃离德黑兰》影评任何一个看过几部电影的人,或许不晓得新浪潮,也可能不识得费里尼,但想必一定知道好莱坞。好莱坞,这个承载着百年灿烂与奢靡,交织着万千成功和失败的“梦工厂”......

    逃离议论文(精选5篇)

    “逃离”话题作文思路点拨及例文【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传说中,神灯精灵是永远不会被囚禁的。因为只要有一条缝隙,无论这条缝隙有多么细小,她都会化成一缕青......

    逃离读后感750字

    从逃离中找到出路人生是起起伏伏刺激的过山车。在冲到最高点时心情澎湃。带点小紧张,小小的手足无措,可是当你摔进了低谷时,你是否自暴自弃,一蹶不振,你可想过,一次低谷,正是你蓄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