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深处的惋惜(500字)作文(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3 06:26: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心灵深处的惋惜(500字)作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心灵深处的惋惜(500字)作文》。

第一篇:心灵深处的惋惜(500字)作文

精选作文:心灵深处的惋惜(500字)作文 精忠报国是你的誓言;**亭洒落的鲜血和那一声声沉痛的怒吼是你对世人的叩问;你,一身盔甲,令所有对手溃不成军;但,你虽能抵挡前面的敌人的攻杀,却防备不了背后奸佞小人的谋害&& 你那载负着南宋沃土的宽肩上,岳母刺上的四个大字精忠报国,这成为你一生的誓言,然,报国之路,却又在哪里&& 皇帝昏庸,大臣奸佞,那十二道军令,如十二个夜叉,迫使你收兵,十年之际,毁于一旦你不甘的仰天长啸,虽,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但,在皇权高于一切的时代,这只是一句戏言。那皇帝,受权臣的挑拨,让一代忠良,血染了**亭内外,狰狞的快刀落下,连黄河也忍不住的抽一口凉气&& 呵!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喝饮匈奴血何等的壮志,何等的豪情,却只因皇帝的一句话,被无情的打入深渊。然,南宋的半壁江山也断送在了那庸帝手上。皇,在被俘之时,恨过,悔过。恨己庸,误用奸臣,悔斩岳飞。然,当初为何不望,为何不想!呵,呵!自作孽,不可活这是后人对皇帝的批判!

岳飞,直到临死之时,你才明白《满江红》不是一时的有感而发,而是你一生的悲壮豪情。历史沉浮,中华沃土人才倍出,英雄豪杰数不胜数,但,让我从心灵深处感到惋惜的只有你岳飞!初一:杜啸天 篇一:心灵深处的烦恼

我是一个快乐的女孩,无忧无虑是我的天性,勇敢是我的标志。可是,最近发生的一件事让我失去了快乐,似乎也让我失去了所有的“好朋友”。

我发现了一个跟朋友有关的秘密。如果我坦白从宽,可能会失去这个六年来与我亲密无间的朋友。可我要是不说,我怕耽误了朋友的前程。它们就像我身体里的蛔虫,赖着不走。这样吧!我说给大家听听,你们帮我拿个主意吧!

一天放学后,她(我的朋友)竟然同一个男生骑车走了。我很好奇,于是便悄悄跟在他们后面,只见他们来到了一个小花园,男生肉麻地对她(我的朋友)说:“我喜欢你,你呢?”她(我的朋友)一声不吭地坐着。我目瞪口呆地自言自语道:“他们怎么会„„”我有一千一万个不理解,但最后还是带着疑问和不解离开了花园。回家的路上,我忐忑不安地想着:到底要不要告诉老师?如果„„可是„„他们怎么会„„最后,我终于下定决心告诉老师事情的真相。老师知道后,找他们沟通了一番,他们也终于明白了早恋的严重性。

这个心灵深处的烦恼终于解开了。那些似曾失去的“好朋友”又重新回到了我的身边,我又重新找到了久违的开朗、快乐、勇敢、无忧无虑和自由自在

心灵深处的烦恼

每个人的成长都有烦恼,有时多有时少,但在我们的心灵深处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不知何时,我也有了成长的烦恼,有时无需理由,只因烦而烦、恼而恼。

每天放学回到家,先做完作业,然后看会儿电视。那个熟悉的询问就会接踵而来“英语会读会默写了吗?会就默写啊!不会还不快去。?有些人说了再做,有些人做了再说,有些人不说也不做。?”

我多么希望爸爸妈妈不再催我,让我按自己的计划来完成。其实,我知道他们是为我好,可是我不希望自己像大多数的孩子那样在父母的唠叨声中成长。所以,我通常的回答是“沉默是金”,而在我心里沉默不等于默认。

巴金爷爷说过:“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因此,我就会用另一种形式来表达,那就是不管有什么事,我都会莫名其妙的烦躁,莫名其妙的发火,用此来发泄沉默的“怒火。”

自从上学那天起,我的成绩就备受关注,我的成绩是时好时坏,成绩略好的时候会得到爸爸妈妈的训话:“怎么这么差,明明这里是不应该错的啦。”成绩不好的时候,也会受到爸爸妈妈的严厉指责和叮嘱:“下次再考不好,就有你的好看。”成绩到底是什么?是分数还是自我提高?是对别人的超越,还是愈来愈重的压力?也许都是,也许都不是?我不明白,我感觉乏味也感觉困惑。

有时我自己常想,成长到底是什么?成长有时充满苦涩而又令人欣喜,成长有时也掺着几分遗憾,即使这样,成长的魅力依然是不可抗拒。英国的罗威尔曾说过:“假如成长是一种缺陷的话,那也是我们太快就会失去缺陷。”所以人需要成熟,人也需要成长,这是人类繁衍生息的自然规律。烦恼使我变得善于思考,在烦恼中我一天天长大,我知道烦恼便是成长的催化剂。

心灵原本像是一片天空:白天,没有云朵的装饰;晚上,又没有星星、月亮的点缀。随着我的成长,越来越多的事在我的天空上留下足迹。随意的吹散一朵白云或抚摸一颗星星,里面就储存着我美好的记忆,无尽的秘密、回忆,还有不知该如何表达的爱。

可是,在那“海天相接”的地方,隐藏起来的是什么呢?是的,那是我最不想让人知道的——我的烦恼。

我是一个不想让别人为我担心的人。面临一件事,我都很努力、认真的去做、去完成它。而我的朋友还说我是一个乐于助人、几乎没有什么缺点的人,都是一直很开心快乐。我想:可能吧,我愿意把我的快乐与他人分享,但不愿意把我真实的烦恼向别人倾诉,即使是父母、知友。我不想让别人为我而担忧,只会把烦恼摆放在我心灵深处,不见曦月。每次烦恼一想出来,就会被狂风吹了回去。

其实,我有很多烦恼:为什么要出生在这样不是很富裕的家庭?我每每知道一个新的地方,我就会痴心妄想地想什么时候去那里游玩,漫游我国大好风光。

自从上了初中,我当上了班长,由于责任心过重,在管理时过于严格,有些凶,便会遭到很多男生背后的大骂,而我只能假装不知道来逃避。心早已流泪:我明明不是那么凶的人,为什么要有那么强的责任感,真是希望和他们一起友善交往,一起学习。

太多太多的烦恼沉淀我的心中,叠成一座冰山,也不知何时,那座冰山会融化,寻找到一个真正知心的朋友,向她倾诉。

篇二:心灵深处的歌作文600字

心灵深处的歌作文600字 也许你认为“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琵琶声是最动听的声音;也许你认为“浮云柳絮”般的琴声是最悦耳的声音;也许你认为小动物们的大合唱是最自然的声音。在我心灵深处,有一首歌,那是对母亲的赞歌。

刚入小学的前一天晚上,妈妈跟睡在床上的我讲了一个关于小树苗和一粒种子的故事。她说:“小树苗总是保持着积极的心态,虽然被其它树苗遮掩着,但它仍然不放弃,最后终于见到了灿烂的阳光和五彩的世界;而种子怕苦怕累,总是躲在树苗的下面,最后只能见到树的刻纹。”这让我朦胧地明白了人要有理想,有追求,还不怕挫折才能取得成功。

小学的生活里,每一天对于我来说都是充满阳光的,与同学一起玩耍,被老师表扬??在那一次考试中,我取得了全班

第二篇:心灵深处的什么作文

心灵深处的什么作文

心灵深处的什么作文

(一)在我的心灵深处有一首歌,这就是献给父母的一份赞歌。

当我六岁上学的第一天,妈妈就给我讲了《小鹰和小鸡》的>故事。她告诉我:“鹰能博击长空,是因为他有远大的理想,想要飞到太阳公公身边去。但小鸡怕受风着凉,不敢走出窝,最后只能飞上矮墙。”这使我懂得了一个人必须要有远大的理想,还要不怕挫折,长大之后才能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做出许许多多的贡献呢!

当我因为考试成绩好不理想而灰心的时候,爸爸会用亲切的口吻对我说:“好孩子,别灰心,失败乃成功之母呀!再说,一次考试不理想不等于次次考试都不理想呀,人要有骨气有顽强的毅力,能经受挫折。”爸爸的话,使我重新振作起来,每次考试都相信自己能够考好。

当我因为取得成绩而骄傲时,爸爸妈妈会严肃地对我说:“刚有了成绩,就把尾巴翘到天上去了,这样行吗?难道你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吗?”短短的一句教诲,使我知道了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不正对应了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吗?

为了这只小雏鹰的成长,父母给了我最崇高、最无私的爱。

我这只尚未起飞的小雏鹰,将抖数精神,冒出山头飞到太阳身边,唱出我心灵深处的歌,献给关怀和爱抚我的父母!

心灵深处的什么作文

(二)也许不经意间你猜破了一个谜,撞见了一个秘密(也许并不算秘密),但是既然对方不想公之于众,不想暴露自己,还是不要轻易地说破吧,真诚也需要合时宜。在网络中,很多人不停地变换马甲,四处漂泊、流浪,就象蒲公英,随风飞去,哪里温度适宜就在那里生根、发芽、成长。

熟悉的面孔渐渐逝去,陌生的面孔渐渐熟悉,这就是网络,充满无穷的魅力,给人余味悠长的诱惑。痛并快乐着,于一片小小的天地展示着另一个自我,上演一台独幕剧:既是导演,也是编剧,既是演员,也是观众。幕落了,可剧情却长留心底。

在网络这个大舞台上,你方唱罢我登场,生、旦、净、末、丑,走马灯般来来去去,有的只露一下脸便悄然而逝,有的如昙花一现刹那见辉耀舞台,有的风风雨雨我自岿然不动,只做自己喜欢做的,不在乎别人怎么说。

心灵深处,那一份潜隐的秘密,膨胀、冲击着心房,勇气十足者拿出来与朋友共享灰暗与阳光,羞于启齿者遮遮掩掩,犹抱琵菝半遮面,欲语还休,无语泪先流;或者干脆换一身装束,换一付面孔,换一种人称,放飞心灵的信鸽!不求鲜花与回应,不求感动别人,只求释放自己的灵魂!

能够独守心灵的秘密,让时间的流水冲刷、沉淀往事,需要毅力;释放心灵的秘密,诉之以文字,剖析自己,需要的是勇气。无论如何,拥有心灵的秘密,乐也好,苦也罢,都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

心灵深处的什么作文

(三)当我上初中时,我感觉到时间就像沙子一样,流得很快。已经到初一下学期时才觉得刚刚到学校分班考试一样,还回想着那时的欢声雀跃。现在不像在小学觉得时间过得很慢,我发现了,每个人迈向未来的出入点就是学习,拼命地学,不停地学,努力地学。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为了自己的未来不停地学习。可是我认为既然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这样的,那么多么没劲啊!

小学,中学,高中,大学,娶妻生子,赚钱准备养老,直到死亡,这就结束了。我有一个哥哥就是这样的,读到大学,现在拼命地赚钱,看见他感觉人生就像一盘散沙,没有一丝快乐,喜悦。为什么人世间只有这种人生。我曾经跟我最要好的朋友谈过,他对人生的看法跟我截然不同,他认为只要考好的大学甚至是读到博士能赚好多好多的钱,去享受人生。这就是快乐的。可是,就算得到了享不完的荣华富贵,那就快乐了吗?再想想人的寿命,就算你活到了九十岁,有三十年都在沉睡者,这有意义吗?总有一天你会离开这个世界,去一个不为人知的世界。到那时,你所有的荣华富贵,都已经吹灰烟灭,就这样结束了„„

有很多人说,那么有着丰功伟绩的人是怎样将自己的事业发扬光大的?可是,我又在心里思索“原子弹”!这个东西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造出这种武器的人,大家都赞叹不已。可是,如果真再次打起战来,用这些武器的话,那伤害的会是谁呢? 只会是无辜的老百姓。而且地球的生态环境也会受污染。这些值的吗?为了地位,财富,势利而危害别人的生活,这样的人生只是为了自己的想法而去迫害他人的生活。

人生是否能改变呢?这就是我多年埋藏的秘密,谁能告诉我,我的想法是否有意义呢?

第三篇:叩问心灵深处

叩问心灵深处

———《老人与海鸥》教学反思

如何让今天的孩子感动,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也没有标准答案,而对00后的孩子们,物质高度发达,衣食无忧却四肢不勤,手脚不动,唯我独尊。让他们为别人着想几乎不可能,怎样才能让孩子们感动呢?我想只有内心深处的震憾,激起情愫的涟漪,漾起感动的波纹,达到心灵的碰撞。

在人教版语文十一册的第七组课文,讲人与动物之间发生的感人故事,让学生感受到动物与可爱、聪明、善良,学会与动物和谐相处在这个世界上。其中,《老人与海鸥》讲述了老人与海鸥之间建立深厚情谊,课文可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讲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与海鸥亲切交谈。后半部分通过老人去世,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肃立不动。展示了老人与海鸥之间令人震憾的情感。如何让学生来体会、感悟这份人鸥情呢?通过三课时的教学,圆满完成教学目标,并得到以下启示。

一、与文本深度对话

对话不是用一种观点来反对另一种观点,也不是将一种观点强加于另一种观点之上,应该是一种协调、沟通。在前半部分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老人为海鸥做了什么?哪儿体现了老人与海鸥的亲密相处?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深刻思考、与他人讨论,得出老人给海鸥喂食、取名、与海鸥交谈。特别是“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了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这动人的乐谱是老人与海鸥演奏的,是一种动感的美、和谐的美、信任的美。进一步引导学生,这种美是一天两天建立起来的吗?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建立呢?学生深入文本后,从“褪了色的塑料袋” “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当然,哪个都有名”„„体会到这种美是老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照料海鸥中建立起来的,通过与文本的深度对话,让学生更加明白文本内容。

二、在朗读中达到情感的共鸣

“如果你通过朗读能让别人流泪,那么你们在对文本的理解上就达到情感的共鸣”这句话说得有点牵强,但说明朗读对于理解文本的重要性。在本文中,情感教学目标重点体现在朗读上,学生在朗读中,从“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体会到海鸥们对老人的逝世感到悲痛万分,从“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体会到海鸥们对老人的深切悼念,从“当我们不得不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体会到海鸥们对老人的难舍难分。为了更加深入地体现海鸥对老人的情感,学生朗读完后,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为老人的逝世感动悲痛万分、深切悼念、难舍难分的海鸥中一定有„„?” 学生齐答,有独脚、老沙、红嘴„„ 在全班的呼唤声中更加体会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情厚谊。

三、正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

文本的价值取向是文本最核心的内容,在本文中,通过老人与海鸥建立的深情厚谊告诉读者,要爱护小鸟、爱护动物、爱护身边的一切。如何正确把握这一文本价值呢?引导学生默读: “照片上的老人默默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们,注视着与他们了多少个冬天的‘儿女们’ ”老人的注视里的什么呢?学生讨论后自由回答,有对海鸥亲切关怀:“独脚,我不在了,你今后的生活会更难”“老沙,明年冬天你还会来这里过冬吗?” “我不在了,你们群吉祥鸟、幸福鸟还会来这里过冬吗” 通过这些回答,在学生心里更加体会到老人与海鸥的难舍难分,也唤醒了同学们关爱小生命的意识。老人走了,曾经目睹老人喂海鸥的人们在老人走后是怎样做的呢?通过最后句话“他的心里一定有飞翔的欧群”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人们与老人素不相识、无亲无故,却送走老人最后一程。他们是被老人的行为感动,人们在送走老人后,会背起老人的蓝布包、拿起老人的塑料袋在翠湖边喂海鸥,让海鸥飞翔在老人的心里,飞翔在蓝天白云之间。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挥了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用,旨在通过阅读加以简单的点拨,让学生走进文本展开与文本深度对话,在学生欣赏一个真实的、美丽的、童话般的感人故事之余,会留心身边的世界,多给身边的小生命一些关怀,叩问心灵深处,学会关爱。

第四篇:走进心灵深处

走进心灵深处—用倾听牵线用爱搭桥

南联学校 李询生

暑假,有幸听孙老师《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的教育报告,有茅塞顿开、拔云见日之感。孙老师在报告里提到的的中国教育的“积贫积弱,积重难返”引起每一位听众深深的思索:中国的教育问题症结究竟在哪里?中国的教育改革走向何方?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在其中担当什么样的角色?这让我顿有时不我待之感。而孙老师在报告里所提出的有关教育的精辟见解更让我深有同感:如习惯决定命运,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负责任的教育等等振聋发聩。

回想自己这几年的教育实践,确是常碰到如孙老师所列举的一些学习成绩、学习态度、自信心、品行等方面相对薄弱的学生,这些学生常被称为问题学生。这些问题学生其实并不是天生的问题学生,而是在后天的教育中由于各种教育元素的缺失或教育存在误区所造成,拿孙老师的话说是习惯未成导致人格的不健全。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必须更新观念,重视、研究、爱护问题学生,做好问题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和转化工作。

每一个表象的背后都有一个深层的原因

9月23日 晴

孙老师说:学生的表情写满了成长的密码;儿童教育的艺术首先就是倾听的艺术

这一天,我早早来到办公室,科代表早早就跟我说,小炫同学又没有完成家庭作业。这不交作业、上课爱趴桌子,从开学到现在已经

有好几次了。起初,我只是简单地以为他懒惰,贪玩,所以只是稍做一些简单的教育工作就了事了。虽然作业交来了,但课堂上总爱搞小动作、无精打采的,不听讲,还经常扰乱课堂纪律。于是,我把他划分到问题学生的行列里。可有一次,我发现他在偷偷地流眼泪,这让我感到很吃惊。后来我从他的姑姑那里了解到,由于多年来父母离异,父亲在外地工作都很忙,忽略了孩子,使孩子没有温暖感、安全感,总是觉得父亲不关心他、不爱他。由此,他的内心深处除了自卑外,还觉得自己没有人关心,有时甚至故意做出一些反常的举动来吸引别人的注意。

八、九岁的孩子便学会了在小区偷自行车去卖钱;趁姑姑更衣之际偷了钱就跑,半个小时内可以将整百元给花光„„通过深入了解他的成长环境,我知道了症结所在,于是建议他的家长无论多忙,每天也要给他打一个电话,让他感受到父亲对他的爱。而我每天下午放学时也会和他聊天,让他觉得周围的人也在关心着他。慢慢地,他不再感到孤单了,笑容多了,也找回自信了,上课能认真听课,并主动要求老师给他辅导了。看到他能快乐地学习,他的父亲感到很满意,我也很欣慰。

结论:走进学生心灵,愿意倾听来自学生的声音,对于班主任工作来说,那是至高的境界。这一次,我从学生的的日常行为中发现了学生的不平常之变化,想学生之所想,以爱感化学生,从而成功地让这名学生走出父母离婚的阴影并改变由此造成的不良习惯。打通了这条通向心灵的路,学生成了朋友,老师成了朋友,师生成了知己!师生合力,必是一片和谐的景象。所以,往这方面努力,你会得到意想

不到的效果,你会发现,一切都是那么的平静、放松。

守护他(她)的自尊 10月18日 秋气炎热

孙老师说:习惯培养的原则是: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人地位。

这一天,我进行一次词语听写,我发现一名女生正在用事先准备好的纸条抄袭,我没有声张,而是不动声色地把纸条收了上来。事后,她请求我不要让其他同学知道,我答应她的要求,只是告诉她一句话“生活的课堂,人格的考场”。后来她写了一封信,塞在我抽屉里,大意是感谢我为她保密,相信并尊重她,并且保证凭实力来证明自己。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不断地观察她,她不但没有类似的现象发生,而且在各方面都更严格地要求自己,学习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成绩也越来越优异了。最近她还给我写信,告诉我她会一生记住那句话,依然对我的保密和尊重表示感谢,让她可以没有心理负担地做一个大写的“人”。

结论:尊重学生青春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民主平等地对待和接纳学生,倾听学生的心声,以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去关爱他们。

爱——总是如此神奇

12月3日 天气转凉 孙老师说:好教师与学生一起成长。

今天,最让我气愤的是小杰又打架,而且还受伤,被送到医院。这把我一天的心情搞得糟糕透了。小杰的父母先到深圳打工,有了一

定的经济基础后将他接来深圳读书,由于常年在外务工,疏于对他管教,所以他的坏习惯很多:上课说话、逃课、打架,样样少不了他。但气归气,我还是立刻赶到医院,看到他手臂上鲜血直流,却仍倔强地站在那里时,我没有批评他,而是赶紧带他去包扎伤口,并关切地问他还有哪里受伤了,疼不疼。结果,这个受了伤还如此倔强的小男子汉伤心地哭了,说:“老师,我对不起您,我整天给您惹麻烦,您不但不骂我,还这么关心我,我保证以后再也不给您添乱了,您相信我吧。”从那以后他真的变了,懂事了,听话了,也知道学习了,这也许就是对老师最好的回报吧。

结论: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都是在不断发展的。或许你一句关心的话,一个关爱的眼神,在他无助时、犯错时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教育作用。教师要多用发展的眼光去认识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一个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如此独特的个体在发展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那么教师就要满怀爱心,不断地与他们沟通。只有当老师给学生以真挚的爱,尤其是对于问题学生,他们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

与学生沟通心灵的方法、途径很多,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摸索、发现,多与学生沟通,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缔造他们健康的人格,让所有青春期孩子在和谐的环境中快乐成长,健康发展。

浅论如何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新生小学 黄金贤

深圳市多个区正处于农村城市化、城市现代化的发展阶段,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流动人口数量急剧增加。一方面,人口结构中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比例为11:1,低学历、低素质、低收入人口占了很大比例,他们往往不能很好地承担起子女的家庭教育。另一方面,原本地地道道的农民迅速转变为市民,家庭条件、生活方式、消费结构发生了巨变。角色全然变了,但农民的意识、农民自身的文化素养、农村文化环境等不可能一下子转变,教育观念的滞后性和盲目性也就显露出来了。在此背景下,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如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呢?

一、确保安全,为德育打下基础。

安全,看似与德育不相干的字眼,其实,在学校工作中,安全与德育是密不可分的。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指出:“生命不保,谈何教育”。这就说明了安全在学校的工作中是处于重中之重的位置,只有确保了安全,才能更好地开展德育。目前,流动人口中低学历、低素质、低收入的家庭子女以及经济爆发式发展起来的本地居民子女,他们的安全意识差,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比较弱。这样,学校的安全工作显得尤其重要,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安危、家庭的幸福、社会的稳定。学校在加强校园安保人防、物防、技防的同时,还需做到德育、安全分工不分家,让德育在安全教育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切实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技能,确保学生的安全,为德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要让老师们认识到:在安全的问题上,来不得半点麻痹和侥幸。必须让老师警于思,合于规、慎于行,树立高度的安全意识,人人讲安全,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其次,要充分落实每周的安全教育主题、开展好安全教育周和安全教育月,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安全。再次,要利用班会、队活动、专题活动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使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的防溺水、防触电、防台风、防火、防震、防盗、防抢、防骗、防拐、防交通事故、防食物中毒、防煤气中毒、防体育运动伤害等安全知识,通过教育提高广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三全”德育,促德育全面开花。

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面对生源整体素质较差的局面,加上家庭氛围、社区环境并不理想,为了避免“学校五天教育顶不上社会一天的影响”而使学校德育功亏一篑,要使德育能达到更好的效果,促进德育全面开花,学校非常有必要开展“三全德育”。“三全德育”即:全员德育、全面德育、全程德育。形成“人人有德育、处处有德育、时时有德育” 的局面。

全员德育:要求每位教师都是全体学生的德育教师。教学人员参与,做到教书育人;管理人员参与,做到管理育人;服务人员参与,做到服务育人。实行全员培训为德育筹备人才的机制。同时,推行“首遇负责制”的教育模式,谁先遇到有需要实行教育的学生都应该负起

教育的责任,而不是把教育的责任全部推到班主任或德育干部的身上,使全体教职工人人都能德育、人人都愿德育,以达到团结协作、齐抓共管的局面。

全面德育:一是要党、团、少先队等组织以及德育处、教导处等部门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对德育进行正确决策和组织实施,对学生进行理想、人生观、价值观、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民族精神、革命传统等教育;二是要做到不只思品课、班队会课进行德育,而是要全学科都渗透德育,使课堂真正成为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习惯、创新精神等方面教育的主阵地,使课堂学习成为道德体验和形成的过程;三是要以文明班评比机制为主线,值日师生检查监督教育为手段,全面促使学生的遵纪守法、文明礼仪、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品质的教育和养成;四是要重视校园环境建设,让校园的一草一木、每个地方、每面墙壁都能起到熏陶教育人的作用,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隐性教育功能。

全程德育:家庭是学生生活时间最长的场所,家长对孩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效果。因此,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校讯通、告家长书、校报等作用,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可以起到延伸学校教育的作用,从而增强教育效果。另外,大力开展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德育,争取家长参与,社区支持,开发周边的教育资源。利用纪念馆、博物馆、社区图书馆、社区工厂等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教育;开展警校共建、军校共建、村校共建等渠道,优化社会教育环境,提高

周边社会教育水平,使教育在时间上和空间上不间断,从而实现全程教育的目标。

三、多元多变,让德育增强实效。

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中,要增强德育的实效,需改变以往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教师口若悬河的说教形式。

首先,要改变课堂授课模式,使德育课堂教学变得形象生动、新颖活泼、灵活多样。在选材上,可以从小处落笔到最后的大处作结,可以从我们身边的小事说起,从我们某个地区说起,从我们民族说起,从我们国家说起,最后归结到对学生某一品质培养上。也就是说,德育选材上应该有一定的地区性,应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在形式上,一定要改变德育课的呆板的模式,切忌课堂上那种空洞、乏味的说教,力求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多样性、趣味性,使德育课变为讨论课、辩论课、活动课、审美课等。同时,在课堂上通过的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使课堂成为他们施展才华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其次,要让德育“活起来、走出去”。通过组织开展文化艺术节、各类活动周、各类专题活动、专题讲座和评比等活动,让学生动起来,让校园活起来,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受到教育。通过组织学生参观纪念馆、博物馆、看守所,组织学生走进劳动基地、爱国教育基地、拓展基地、社会实践基地,让学生得到身临其境、切实体验的深刻教育。

四、培养习惯,使德育以小见大。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所谓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养成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成得不好,则终身受其害。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大部分学生的习惯并不好,所以,学校的德育需更注重良好习惯的养成,常说: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孙云晓忠告天下教师的四句话中有一句就是:“习惯决定命运”,并且指出:我们抓住行为习惯培养这个根本,就抓住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最有效的一条途径,这就是我们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最基本的任务,同时也强调了习惯培养需要细化和坚持。这就为学校的德育指明了以小见大的道路。

一是降低重心,抓好日常行为规范。这也是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践行的前提。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要降低重心,要依据《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从不随地吐痰、不乱扔乱抛、习惯性地使用文明用语、遵守学校要求和纪律等小处着手,不断创新机制和形式,通过正面教育、活动引导、典型引路、环境熏陶等形式,让学生明确规范,践行规范,养成规范。

二是锲而不舍,坚持训练。一个好习惯的初步养成需要21天,一个好习惯的形成稳固需要90天。因此,在培养学生行为规范方面需要有长期作战的思想,要树立反复抓,抓反复,抓到位的意识,要在抓细、抓严、抓实、抓到位上下功夫,持之以恒,常抓不懈。通过坚持训练让良好的行为规范由被动逐渐变成主动,再由主动逐渐养成自动,让良好的习惯来解放学生的大脑,让学生从一些低级的、束缚

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中解放出来。

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中,呼唤着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德育观。作为一名学校德育工作者,我们应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研究和探索,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使德育工作得到不断的进步和发展。我们相信,学校的德育一定会开出新的局面!

浅析如何尊重赢得尊重

南约小学

邱瑜彬

参加工作第一年,学校安排我做了班主任,朋友听到消息都在笑着说:“你成了真的孩子王了!”起初我对这个孩子王的称号非常自豪,想象着就区区一帮小孩,只要我大手一挥,他们肯定对我言听计从,我要让他们跟着我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地遨游。可是,现实与理想总是存在着差距,而我遇到的差距似乎比想象的要大得多,在做了一年的班主任工作以后,我真正体会到做班主任的不易与艰辛,同时也从其中感受到做孩子王的幸福与快乐。

在与孩子们相处的点点滴滴中,我深刻体会到要成为一个孩子心目中的好老师,首先就是把孩子当作一个平等的个体,就算你是他们的“王”,你也必须先学会尊重孩子,与他们进行平等的交流。特别是发生了以下这件小事以后,每当处理问题之前,我都会先问问自己,我是不是把情况已经了解清楚了,我是不是耐心的听孩子的解释,我是不是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思考这个问题。正是由于这一个一个问题让我慢慢积累成长,慢慢走进孩子的心中,所以现在对那件事依然记忆忧新。

那是一天早上,我同往常一样早早地到教室,课代表已经带领同学在早读了,基本上所有的同学都做得很好,除了小原和晓恒两个同学以外。当我走到他们后面的时候,他们正在玩小纸牌,由于太专注,所以他们并没有发现我。当时看到这样的场景,我脑海里迸出来的第一个想法就是临近期中考试了,其他同学都在抓紧时间复习,你们不仅不复习,还在玩纸牌,这样怎么能考得好!浪费我一番心血给你们搜集复习资料!为你们着急!我越想越生气,抓起纸牌就扔在了地上。当时他们也被这突然的举动吓蒙了,都傻傻地站在那里。我什么都没想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把他们俩揪到教室外的走廊狠狠地批评了一顿,只见他们俩都傻了。

由于最近不少同学都有玩小纸牌的现象,为了进一步加强教育,中午我又把他们俩叫到了办公室,劈头盖脸又是一顿批评。

“我真不知道你们是怎么想的,现在是什么时候了,你们还在玩纸牌,都会了是不是,都会了你考个100分来看看啊。要是不想学你们就回去,不要影响其他同学,不要影响我们班。”

“既然那么喜欢玩这种东西,那么好,回家玩去,我看你们能玩出什么名堂来,要知道,学校不是让学你们玩这种东西的地方。”

“小原,你自己学习成绩不好,还拉着其他同学和你一起玩。自己不好也想别人不好是吗?”

„„

只见他们两个站在那里,头低低的,任由我发泄一通。“老师„„”小原突然抬起头来,刚想说什么,由于那天中午还有个会要

开,我急着要去开会,只扔下一句话,让他们自己好好反省反省,就去开会了。

在开会的路上,回想小原抬头的那一霎那,泛着泪光的眼睛,总觉得刚刚自己的言行举止不太妥当,想起他们低垂着的脑袋,不知怎的,觉得心里特别不舒服,特别难受。我当时是不是太冲动了?我是不是应该先把情况了解清楚?可虚荣心和愤怒感又告诉自己,他们在教室里玩纸牌是非常不对的,你这样做也没什么不对。在去开会的路上,这两种矛盾的思想一直在不停地挣扎。

开完会,内心的想法实在是憋不住了,我是不是应该跟他们道歉?我不应该还未了解情况就批评他们,这样做是不对的。但是潜意识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我不要这样做。因为我觉得这样做很没面子,老师怎么可能向学生去道歉,肯定要被学生笑话了。可如果作为老师都不愿意主动承认自己的不足,又怎么可能去教育学生要用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呢?那不是自欺欺人吗?冷静下来,仔细想想,觉得自己在这件事的处理上确实有失偏颇。一开始都未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就批评学生,太武断了。思考了许久,我把他们俩又叫到了办公室。

“你们过来。”我试着亲切地招手想让他们靠近我一些。他们不明白我什么意思,站在我旁边,动也不敢动,脸上写满了诧异和不惑。对于我态度上这么大的改变,他们一开始还无法适应。

“老师想和你们聊聊。”

他们依然没有动,低着头,似乎犯了天大的错误。我才意识到我真的把他们吓坏了。我伸出手拍了拍他们的肩膀,试图安慰他们。

“难道老师会吃了你们吗?”我开玩笑地说,也希望能缓解一下紧张的气氛。

“老师首先想向你们道歉。都还没了解情况,老师就批评了你们„„” 我把话说完,他们俩都愣住了,过了一阵才反应说:“老师,是我们不对。我们不应该在教室里玩扑克。”只见他们生怯的眼神,听见他们吞吐的言语。那一刻,看到这两个孩子,我真的特别想上去抱抱他们,谢谢他们心胸这么豁达。后来,他们告诉我,扑克不是他们的,是另外一个同学带来了,他们忍不住就拿过来玩玩,刚开始就被我看见了。

听完他们的话,对于他们俩我感到十分抱歉,对于自己刚刚的行为也感到十分悔恨。为什么一开始我就没有放下姿态听他们解释。其实他们只是一时没管好自己,并没有故意犯错的意思,更没有我说的种种严重行为,我可以以一种更科学的方式去引导他们,而不是一味地批评。教育的目的是让小孩子学会辨别是非的能力,而不是维护教师的权威。

正是后来我对学生的尊重才赢来了学生对我的尊重。我们经常跟学生说你想要别人怎么对待你,你就首先要怎么对待别人,你想要别人尊重你,首先你要尊重别人。只有尊重学生并与之平等相处,学生才会有言敢发,有话敢讲。只有真正做到用真情去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才能达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情理相济的目的。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改善自我,不自高自大,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心胸豁达,把自己和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同他们交朋友,尊重、理解

他们,和学生共同成长。

用爱感化学生 南约小学 周海燕

摘要:教育是一种心灵碰撞和思想交融的过程,我作为班主任工作的宗旨是:将“爱”进行到底!班主任是“责任”的化身,在生活细节上要给学生细心的关怀和爱护。用自己的真心捂热学生的心灵,学生让学生也感受到老师的爱、同学的爱、从而健康快乐的成长。

关键词:导之以行 持之以恒 用爱感化

曾经听一位教育家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者,爱胜过一切”。可见“爱心”对于班主任来说的重要性。这爱心包括对工作的热爱和对学生的热爱。对自己的工作有了爱才能产生工作的动力,才能在工作中倾注满腔热情,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班主任工作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有了爱你才会舍得付出。而对全班学生热爱之心是凌驾于对工作的热爱之上的,爱学生体现在以真诚、平等、信任的态度对待学生,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真心实意地热爱、尊重和关心每一个学生,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田。在班级中既是学生的“大家长”又是学生的知心朋友。用爱感化学生、教育学生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就能把班主任工作做好。当然,对学生的热爱不是无原则地溺爱与迁就,而是严格要求,真正做到严与爱的有机结合。

静,是我去年所教的六年级学生中一个漂亮的女孩。第一次在班上见到她就被她吸引住了。正当我有意物色她当班干部时,有老师给

我当头棒。说她在五年级时离家出走过,爱说谎话、虽然聪明但上课不认真、经常遭到同学、老师的投诉,父母对她也很不满。我真的不太相信所听到的一切,我在心里对自己说:绝对不能用有色的眼光看她、对待她!

上第一节班会课,我握住她的手,微笑着对她说:“很高兴认识你,你长得很漂亮!”她冲我友好的一笑,调皮的说道:“老师,你也很漂亮!”立刻,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们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下课前,我要求同学们回家后写一封信给我,信的内容可以写对老师的初次印象或班级中的人和事,这目的当然是让自己更快更好的了解整个班了。静的信,格式完整、文笔流畅,信中有一句话令我印象很深:“老师,你和别的老师不一样,我们喜欢你当班主任!”我心想,这么感性的孩子怎么可能是一个坏孩子呢?

上第一节语文课,我特别表扬了静写的信,我还特意提问了她两次,她回答得很好。在接下来的时间我也特别关注她,偶尔叫她帮我做点小事,几个星期过去了,她的作业、课堂表现令许多老师、同学另眼想看。正当我得意之时,事情就发生了:那天早上都8:00了,她没有到校,联系到他爸爸后我得知:她爸爸跟踪她一个星期了,发现静把每天坐车的8元钱全都用来买吃和玩的东西,她好几天都是走路上下学。爸爸问她几次她还不承认。静到校后,我没有批评她,我跟她分析了从南联到南约路远,走路上学的危险性,存在多种安全问题。从此以后,我专门安排一个学生跟她一起坐车上学,杜绝事情再次发生。

时间过得很快,由于她在课堂上经常受到我的表扬,并在我的安排下与班长同桌,她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好多了。可是中段考试过后,又发生了另一件事。那天早上,我看见美丽的脸庞受伤了,她右眼下方有一块紫色的印记,左手上有几道伤痕。很明显是被打过了。经过了解我得知是因为静认为父母只痛爱妹妹,不关心她,不参加她的家长会,而她每天在家只有洗碗、拖地、洗衣服的份,她把打妹妹作为情绪的发泄,遭到爸爸的毒打。看到她的伤,我的心酸了。

当天下午,我与静的父母见了一面,了解到静小时候都是奶奶带大,由于奶奶宠爱,使她养成了许多坏习惯。二年级才到龙岗读书,父母的教育,她不听,打骂也不管用,她爸爸无奈地说:“周老师,她已经没救了,我们也不想理她了!”我拿起静的作文本让他们看,三篇单元习作,静都拿到了A,中段考试中、英、数的分数分别是91、72、83,我告诉他们孩子需要关爱、需要帮助、我们一起努力把她教育好„„这时,母亲已经流泪了,父亲看完作文,也承认从来没有关心过她的学习,已经2年没有参加过她的家长会了,还不知道静的成绩提高了!

接下去的日子,为了更好的走进静得内心世界。我把自己的女儿作为我们沟通的桥梁。我告诉静:我与女儿闹矛盾了,站在一个女孩子的角度,老师要请她帮我出主意,怎样才能得到女儿的支持、怎样才能做得让女儿喜欢我这个妈妈。当然,这交谈中的一些所谓在女儿身上发生的事,是我根据静的一些情况添加进去的,目的就是让她从中也受到教育、启发,明白父母的苦心了。静很天真、很信任我,她

与我谈人生、谈家庭。谈她烦心的事,谈她在家乡发生的趣事,谈她对父母的看法„„我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让她尝试与爸爸沟通,改变对家人的态度,与心交心,心中才有爱。经过大家的努力,静越来越进步了,6月份,她不但在作文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还以优异成绩被南联学校中学部录取了,这可以说是一个美好的结局。

望着窗外,我不禁感叹:走进学生的心灵,是教育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我庆幸我选择了这么有意义的工作。

从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深深地领悟到:爱是师生之间沟通情感的桥梁,是一把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谈不上教育,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一个老师对学生的爱,并非个人的爱,它是一种对年轻一代无限希望的爱,是一个教师对事业、对学生无限的爱。生活中,爱是永恒的主题;学校教育中,爱是一把打开学生心灵之门的钥匙,有了它,教育工作者就可以自由进入学生的心灵殿堂,启迪智慧,塑造灵魂,开创人生。

参考文献: 1、1989年,任小艾发表的《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系列文章。2、1990年出版的《我的班主任工作》个人专著。

如何经营那块“荒地” 名星学校 唐静

缺点多、优点少的学生是后进生;杂草繁、庄稼稀的田地是荒田。

因此,有人说:后进生是一块荒地。荒地所造成的损失只是暂时的,而后进生留下的遗憾也许是永恒的。由此可见,对后进生的转化是何等的重要!那么,应该如何去经营那块“荒地”呢?

一、用“严爱”作”除草剂”

田地荒了,可以使用除草剂。对于后进生,我们可以用“严爱”作“除草剂”。教育如果没有爱就等于无水之地,爱是教育的基础。曾有这样的一个学生,她各科成绩较差,性格内向,拒老师也是千里之外,还爱发脾气。在她一次生病后,我帮她收拾书包时,发现了一封来自x x x 劳改所的信。那时我似乎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她的作业总是她妈妈签名,为什么同学们问到她父亲时她总是发脾气,为什么她与同学们的话语是那样的少——也正是从那一刻起,我也明白了我还应该给她另一种爱。于是,我开始有意地与她接触,找她聊话,问她喜欢上什么课,说她极像自己那倔强而又可爱的女儿。我时常叫她帮我倒杯水,拿一拿教案或本子等,以此表明我对她的态度。有一次,她像打了蔫的蒜苗趴在桌上,我走过去,摸摸她的头,发觉她的头很烫,关切地说:“你可能生病了,去校医那里看看吧。”我吩咐学生们自习,立马把她带到了校医室。吃午饭时,我将同学们替她打好了的饭菜送到了校医室。渐渐地,她变得不再那么爱发脾气了,和同学们的话语也多了起来。一天,她兴冲冲地跑到我身边,悄悄地告诉我:“老师,告诉你一个秘密,我爸爸还有半年就被放出来了!”听到这话,我既为她高兴,又为自己成功地敲开了她那扇紧闭的心门而欣慰。直到那时,我才正直地读懂了“亲其师而信其道”这句名言了。

“爱是打开心灵的钥匙”这话还真不假!不过,对于有些后进生,光有爱是不行的,必须是严爱有加。曾有这样的一位学生,他特好动,爱出“鬼点子”捉弄人。一天,他把扫把横放在虚掩的门上,想整一整某个同学,学生告诉了我。我立马找到他,先是严厉地批评,告诉他这样做后果有多严重。接着,我以政教处的名义拟了一份对他“处分”的材料,并当着他的面盖上了政教处的印章。最后一本正经地告诉他:如果再有下次,学校将按照他的保证书作“劝退”处理。经我这样吓唬,他那些“馊主意”几乎没有再出现。其实,后进生违反纪律更是常有的事。我们有时可以小题大做。时而和风细雨,时而电闪雷鸣,用“严爱”作“除草剂”逐步清除他们的心中的“杂草”。让他们在严与爱的统一体中慢慢地转变。

二、用“鼓励”作“激素”

庄稼在生长期,常使用植物生长剂促进其快速生长。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也可以使用“鼓励”这一“激素”。美国心理学家威廉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他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就其能力可以发挥80%——90%。由此可见,表扬、鼓励在我们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就显得更加重要了。去年,我班有一后进生特爱发言。但他那不沾边的回答常引起同学们大笑,使他难堪。对此,我针对班上发言不大胆的现象进行了点评,对这位同学的行为给予了极大地赞赏,说他具有“敢于发表自己见解”伟人的精神,称他是《两小儿辩斗》中爱探究的学生。我也知道他的底子薄,常常找

一些最简单的问题让他回答,对其鼓励并提出更高的要求。一年来,他的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表扬学生的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显著的恶迹高明的多。”因此,作为老师,应该及时地抓住后进生的闪光点进行鼓励,以满足他们正常的生理需要。其实,从人性的弱点——爱听赞许的话这一观点来看,我们也就明白了“鼓励”这一“激素”的作用之大了。

三、用“榜样”作”营养土”

有经验的农民常用营养土作基地来培育幼苗。我们也不妨为后进生制造一个“营养土”的环境,促进后进生的转化。古人云:“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如果我们把一个后进生放在一个优秀班级中,他的转变就快得多,效果明显得多。针对这一点,我在安排座位的时候,刻意地将后进生安排在优等生的圈子里,让优等生磁化他们,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这样做,同时也给后进生树立了一个学习的标兵。今年,英语老师针对我班的优等生多差生少的特点,开展了“树榜样”的活动,让后进生模仿“榜样”的学习方法去做。几个月来,在榜样力量的带动与感染下,无论是从上课态度的规范化来看,还是从作业书写的标准化来说,后进生都有了一个较大的进步。

后进生是一块长有庄稼的“荒地”,但经过细心地经营后,仍然能变成一块“良顷”,会有令人惊喜的收获。让我们在教育与教学实践活动中潜心探索,寻找更实用的方法,变所有的“荒田”为“良顷”吧!

案例分析---好动症的孩子

惠民小学 刘飞兰

以前我对老师的认识只停留在老师上好课,教学生学会知识这一点上。以为这样做老师就是尽心尽责了。但当我步入教师这个行业以后才明白,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征、个性、爱好、优点、缺点等。这些都是我们做教师应该要去研究的。因为这些远比逼着孩子去死背一个单词,多做一道题有更长远的意义。只有真正地帮助孩子们解开心结,健康成长这才是老师的成功之处。

一、案例

我是一个刚走上教师岗位的年轻教师,没有多少教学经验,班上常常有一些调皮捣蛋的学生让我无从下手,例如:班上有一个多动症的小孩,他叫梅祖宁,长得很瘦小,好动爱讲话,还特别喜欢跟前后桌的同学玩或者跟其他组的人传纸条。人很聪明,但是上课的时候总管不住自己的手,不是弄同桌,就是自己玩,有时一个笔头就能玩大半节课。跟他坐在一起的同学换了又换,有的受到他的感染,也都开始不同程度地违反课堂纪律、影响课堂教学。对于老师的批评教育根本就不听,他的行为对班里的教学活动产生了严重影响。我利用课余时间找他谈话,而他总是这头答应要改,那头又依然如旧。老师的教育最多可以让他维持十几分钟。我也找家长多次沟通,共同教育,也无济于事。

二、解决方案

当前,独生子女是一个很大的群体,这给学校和老师带来前所未

有的挑战。有教育家曾经说过:“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教师,只有热爱学生,特别是尊重、爱护、信任学生,使学生真正感到来自教师的温暖和呵护,教育才富有实效。那些在学习、思想、行为等方面存在偏差的学生,我们称之为“问题学生”。他们往往被忽视、被冷落,殊不知,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殊不知,错过一个教育学生的机会,没准就错过学生的一辈子。

1.通过课堂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

课堂是教师对学生教育的主阵地。对课文内容进行引申,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大家的讨论,把课文内容归纳出来,学生通过自己的讨论可以很容易掌握相应有德育道理。有一次在课堂上我提出一个问题,很多同学不会答,这时我意外地发现这孩子眼里却露出一点笑意,就抓住这个机会提问他。开始,他涨红了脸,讲得结结巴巴的,我用鼓励的眼神望着他,亲切地对他说:“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的!”得到鼓励的他顺利地回答出问题,得到了全体同学的掌声,他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此后,我还多次为他提供尝试成功的机会,让其体验成功的喜悦和荣誉,增加良性刺激,激发他的自信心和上进心使他摆脱自闭心理,让他专心听课不再那么爱玩笔头和同学聊天影响课堂教学。低年级学生最害怕教师大声地批评他们,这样会极大地引起他们的不安从而不敢再跟老师进行交流了。我认为对学生应循循善诱多从正面讲清道理,坚持以表扬为主进行说服教育。要从关心和爱护学生的角度出发,抚慰他们稚嫩的心灵,不给他们增添痛

苦,不去触动他们心灵的创伤。

2.给予更多的情感关怀

人是具有情感的,情感关怀在教育中处于相当重要的位置。学生的过分冷漠实际上是一种情感的失调,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的情感关怀,可以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

多一些理解性的沟通交流。抽一点儿时间,以平等的姿态,多跟学生谈谈心,能知道学生的心里正在想些什么,能知道他们最担心的是什么。不要盛气凌人地训斥学生,多表示一些理解,适当地给一些点拨,学生心头的那点儿郁结往往就化解了。

多一些宽厚与真诚的爱心。心灵过分脆弱、缺少爱的学生大多有点偏执,脾气或许有点“怪”,教师千万不能因此而嫌弃他们,也不能硬逼他们立刻把怪脾气改掉。青少年有点孩子气是正常的,人的个性是千差万别的。如果教师能以一颗宽厚真诚的爱心去教育他们,必能使他们走出暂时的心灵阴影,而步入人生中灿烂的阳光地带。

3.尊重学生。

学生的心灵是最敏感的,他们能够通过老师对自己的态度来判断老师是否真心爱自己。同时,他们也渴望老师能够时时刻刻关心爱护自己。“罗林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只要教师真心爱学生,并让他们感受到这种爱,他们就能以极大的努力向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一个善于爱的教师,他一定懂得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会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学生的尊严,因为“只有关心学生尊严感的人,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这样告诉我们,“教育的核

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反之,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就会阻碍学生的进步和发展,甚至毁掉他们的前途。一个善于爱的教师,他一定懂得尊重学生的个性。

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细致的育人工程。它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精心策划,不断地用生动的、贴近生活的实例来充实它。因此,我们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应该要学会如何去“爱”因为我们知道学生需要爱,教育呼唤爱。爱像一团火,能点燃学生心头的希望之苗;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学生心头的智慧之门;爱是洒满学生心灵的阳光,能驱散每一片阴影,照亮每一个角落,融化每一块寒冰。愿每一位教师、家长不光有爱,而且善于爱。

当今社会仅仅我们老师有爱心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家庭才是学生的第一课堂,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耳孺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人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什么样的家庭环境,就会陶冶出什么样的孩子。”因此,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的家长也要学会如何去“爱”。

第五篇:走入心灵深处

时代越发展,人们就越疑惑(尤其是家长和老师),现在的孩子怎么了?盲目反抗、不诚实、容易冲动、有很强大攻击性、小皇帝脾气……他们在宣泄什么?他们有什么不满?他们需要什么?或许,在这种充满诱惑的世界里,孩子的眼被迷惑了,孩子的心被诱导了!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我们对孩子的关注太少了,他们缺少了正确的引导,以至失去了正确的判断力。“品德

”形成的四个环节中,道德认识是核心,情感体验是基础,他们结合产生的动机与信念是导向,意志是保证,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各个环节不可缺省。而这之中“情”、“意”两环节十分关键,落实这两个关键,要密切注意心理因素。

一、从孩子心理特点出发,把握品德教育的最佳时机。

一个好的教育时机,需要做有心人去寻找或者创造。一般来说

当孩子处于以下状态时,是教育的最佳时机。

1、兴奋时机

当某事物或某活动引起孩子的特别关注时,他们会激发出极大的热情,在思想上产生出兴奋点。兴奋与兴趣有一致的地方,但兴奋点更为活跃,有一定的引发条件,他具有突发性,也表现得比较突出和明显,我们加以把握,往往可以由孩子的兴奋点激起他们很强的向上的驱动力,或能使某些比较消沉的孩子一时由兴奋为转机,从此改变自己,发生很大的变化。

2、激情时机

孩子的情感极为丰富,他们对所面临的事物与正在进行的活动或已形成的思想意识之间的关系的切身体验与反映是多方面的,他们的喜、怒、哀、乐是最容易表现出来的。丰富健康的情感是孩子的精神生活得以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情感又是驱动孩子努力进取的必要条件,能够给他们前进的动力。当他们的各种情感表现出来时,正式他们对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最积极的时候。他们的各种表情都是有感而发,抓住他们“有感”的时候,正式我们实施教育的时机。

3、求异时机

孩子的思想活动与他们的心理特点是一致的,他们喜欢求新求异,也容易产生逆反倾向。这种求异与逆反倾向,无论出于什么原因,都是他们思考判断的结果。从思想的活跃性来说,这是一种积极的思想状态,因此这也是一种有利我们教育的时机。

4、殊遇时机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一些特殊的情况,遇到一些特别的矛盾,经历一些特殊的遭遇。学生生活并不那么复杂,特殊的遭遇或境况并不多见,正因为如此,他们一旦遇到特殊的严峻境况,思想上的震动就会相当大。我们在这种时机要对学生特别关怀和理解,同时利用这种时机,教育孩子正视各种矛盾,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生活的能力。

5、疑惧时机

孩子在生活中免不了遇到矛盾产生惧怕心里,特别是犯了错误,会使他们疑虑重重,思想上产生很大的压力。这种思想矛盾和压力在其他人看来或许是微不足道的或是无关紧要的,但孩子由于他们的生活经验不足,却会感到相当的沉得,并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帮助。

6、荣辱时机

荣辱也是一种情感的反映,而且是孩子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情感反映。当孩子在学校和社会生活中受到表扬、奖励,享受到荣誉的时候,他们往往会产生一种积极因素的情感,一般情况下也会推动他们更努力向前。当孩子在学校和社会生活中受到批评、处分、羞辱,感受到耻辱的时候,他们往往会产生一种消极的情感,甚至会觉得难以抬头,形成较大思想压力。我们决不能认为这只是小事,而丢掉教育孩子的时机。

二、注意孩子心理分析,启动其自我教育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与动物不同,人是一个能自我认识和自我意识、自我改正和自我完善的实体,开始进行自我修养的个人,不仅为教育为客体,而且成为教育的主体。即个人不仅受社会教育,而且以自己的努力来教育自己,自我教育开辟了人的发展的新的可能。这段话给我们的启示是:品德教育虽然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然而,毫无疑问,它的中心依然是自我教育。没有自我教育,就不可能有成功的品德教育。道德标准,只有当它变成孩子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使孩子开始转化。困难的是,我们如何启动后进孩子的自我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所谓自我教育,就是用一定的尺度来衡量自己。”因此,交给孩子良好品德的尺度,使孩子愿意衡量,主动去衡量,这便是孩子自我教育的启动。

1、爱是基础

从关怀爱护入手,消除品德问题孩子对立情绪和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建立深厚的情谊。慢慢地,双方有了共同语言,又有了一个共同愿望,孩子就会愿意自我衡量。这是启动孩子自我教育的第一步。这里,浓厚的情感、互相的信任十分重要,不然弄得个把表扬当讽刺,把批评当刁难就不行。

那么怎样建立深厚的情感呢?

中外教育家一致认为: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同样,要建立深厚的情感也需要爱。这里最有效的是平等和谐的友爱,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的爱。这是由品德问题孩子特殊的心理所决定的。作为品德问题孩子,往往对家长的好意也怀有一种戒备心理,怀疑家长是不

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认为对我好只不过是为了控制我。因此要建立特殊的感情纽带,就需要消除这种戒备。友爱——一种朋友式的爱——就是我们平常讲的与品德问题孩子交朋友而产生的爱,可以消除品德问题的戒备。

有一位教师连续三年教的都是毕业班,班中总有那么几个品德后进生。三年中,他的每一次生日都不请亲戚朋友却邀请班中的教育对象共度,或联欢

或野餐,使他们觉得老师的确视他们为好友,亲近感油然而生。在平时,这位教师与这些后进生很接近,还鼓励他们到家做客,无论什么时候,他都放下手中的工作热情招待,甚至与他们玩上一会。当他有事甚至有些个人的事时,也特意与他们商量,让他们帮助想办法出主意,使他们觉得不仅是老师帮助自己,自己也可以帮助老师,从而产生自尊自信。在这种互帮互助的融洽气氛中建立了特殊的感情纽带。当一次学生传闻这位老师要调到县城工作,竟挂出了“老师,您别走”的标语。他们说:“您若走,我们跪着求您!”过去曾经打架而名列全校最差的一位学生居然流着泪问:“老师,您不管我了?”这种特殊情感使这位老师的工作十分成功,好几位品德后进生有了很大的变化。

我们无论多忙也应该与孩子多活动,与孩子多交朋友。只有你走进了孩子的心灵,你才可能影响孩子,品德教育才能启动。

2、榜样是尺

读好书,通过好书的熏陶,找到良好的品德的标准,找到自我教育中赖以衡量的那把尺子。记得有一位儿童作家曾这样道: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人位高尚的人交朋友,它能引渡你走出迷津,看到一个比天空更广阔的世界。的确,用好书可以引渡品德问题学生走出迷津,这已被不少有识之士的实践所证明。

某校有这么个中队,刚刚建立起就面临毕业,其中有四五个学生在五年级时分别是各班的闯祸“大王”“二王”,后进生中有沉醉于武打小说不可自拔的,有迷恋于言情小说津津有味的,也有的在百货商店偷过东西,在课堂中大吵大闹……这个中队的辅导员认识到要让这些学生发生质的变化,重要的是要使之具有美好的精神世界,于是他在中队建立了“笛鸣书库”,队员们把书集中起来足有五百多本,他又从图书室借了两套上级推荐的好书,组织学生阅读讨论。他特意把几位品德后进生组织在一个组里,自己与他们一起讨论读书体会。一段时间后,就发现他们也受到了革命先辈勤奋学习、严守纪律的影响,受到了雷锋为他人着想的精神的教育,受到了同龄人好少年的优秀事迹的激励。朱某曾是一个沉醉于武打小学的小书摊主,在读好书活动影响下,从两耳不闻身边事,一心只读武打书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加入到做好事活动。他与其他五位后进生组织了敬老服务队,为孤寡老人送米送菜、打扫居室,被评为“学雷锋”先进。队员们由于从好书中找到了良好品德的楷模,找到了自我教育的尺度,队员品德在整体上得到优化,中队在短期中变成了一个优秀集体,连续两个学期获得校“最佳中队”称号。

这是一个极好的范例,如果我们都能注意引导孩子读好书,那么受益面就不仅仅是问题学生,而是每一个孩子。每个孩子都需要榜样,而好书能给他。

实践证明,只要使孩子获得良好的品德尺度,并以爱的力量使他们愿意衡量、主动去衡量,那么他们的自我教育就得到了启动,品德教育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天地。

三、重视心灵沟通,运用“期待效应”,让孩子在参与中成长

1、期待:抓住四大效应

效应一:消除疑惧心态,建立自尊自信。部分孩子参与能力差,是因为心理因素在作崇,他们缺乏自信心,害怕加入,怕办不好让人笑话,于是不敢参与,能力就越来越弱。期待者要多跟这些孩子谈其参与活动的有利条件。要帮助其发现固有而又没意识到的自身优势,同时期待并帮助其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慢慢地,使之对自己产生自信,从而克服对参与活动的疑惧心态。

效应二:走出封闭世界,激发参与欲望。有的孩子一直来沉湎于自己的小圈子里根本不知道参与的乐趣,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期待者就要巧妙地通过种种手段创设环境,让他们投身其中,并期待他们上场试一试,一旦他们尝到了参与的甘甜,他们就会走出封闭的自我世界,个别孩子还会爆发出强烈的参与欲望。

效应三:强化参与意识,培养主动习惯。对部分孩子来说,有事让他们去做,他们也是乐意的。但他们往往依赖于家长,要由你布置内容,由你分配任务。亦就是说,脑中缺少一根主动的弦。期待者可以并暗示孩子“我们的××也有这样的本领,是吗”,从而给孩子一种期待,使之去模仿着做,逐步变得主动起来。

效应四:提高参与质量,创造工作成果。参与是搞了算数,还是追求质量。当然是后者。我们要让孩子从小具有质量意识。期待者要通过自己的严谨的工作作风,严格的质量要求,影响受期待孩子养成一种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力争上游的参与精神。

2、期待:掌握五种方式

方式一:交往式期待。期待者在日常多与孩子一起活动,与之交往。当孩子觉得期待者尊重自己,便会信任期待者,这时期待者就可以深入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和某些能力,就可能扬其所长,避其所短。相互了解程度加深,就必然增强彼此的信赖感,孩子会对期待者言听计从。

方式二:协商式期待。期待者在提出某项任务时要注意讲究民主的作风,让孩子参与想办法出主意,以此激发孩子的责任心、荣誉感和主人翁精神。对孩子的建议要尽可能多地加以采纳,宁可在这基础上修改发展,也不要图省事另起炉灶,要让孩子觉得这是我设计的,从而收到效果。

方式三:满足式期待。人都有各种自己的需求,孩子们也常常会提出种种要求。期待者要善于满足或帮助孩子达到合理要求,要学会说“可以”。

方式四:授权式期待。期待者的职能不在于自己埋头苦干做了多少事,而是如何让孩子担任主角。把工作的设计、布置、各项任务的落实,及有关奖惩权全部授给他们,使其有权有责,他们便会尽职责想方设法提高工作质量。

方式五:宽容式期待。期待者在孩子工作不尽人意时切莫责备,而要予以宽容,使其自己反思品味失败的滋味。然后在适当的时候,与其分析失败的原因及应吸取的教训,告诉他“相信你下次一定能成功”。

3、期待:重视六个要素

要素一:期待前要有目的。家长在期待前,必须有一段时间的观察分析,制定好期待目标,找出其能力的最近发展区域,制定相应的期待方面。

要素二:期待要适度。期待时切莫言之过甚。无论是对优点的褒奖还是对其前景的此向均要恰如其分。正如我们常说的,要让其跳一跳摘到桃子。期待正是挂起一个桃子,期待目标应该是让孩子可望而可及,而不是海阔天空,望尘莫及的。这就是一个度的问题。不要期待一口吃成胖子,针对不同对象应有不同的期待度。

要素三:期待后要有耐心。孩子参与能力的提高本来就是个相当缓慢的过程。万一碰到进展缓慢或毫无进步的期待对象,应前后一贯地给以期待,用星星之火引燃其希望之炬的熊熊燃烧。不要朝三暮四,朝令夕改。必须懂得,如果轻易放弃期待,那将会使期待对象心灵受到严重挫伤,同时使期待丧失信度。

要素四:期待要与具体措施相结合,避免陷入空洞。正如画饼不能充饥一样,光期待是不够的。这里首要的是要给期待对象提供参与的机会;第二是给予期待对象以方法的指导;此外还要不失时机地为期待对象排忧解难。

要素五:期待要选择适当的时机与形式。期待是心灵的感应,是微妙的教育艺术,期待者必须选择一个契机,根据期待对象的个性特点应用不同形式予以期待。一般地说期待形式有:⑴通信期待;⑵言语期待;⑶神态(微笑、眼神)期待;⑷动作期待等。

要素六:期待见效要及时表扬,确定新的目标。期待见效时的总结表扬如加油站,它能保证期待对象的动力供应,使之沿着期待者目标引向不断地进步。

下载心灵深处的惋惜(500字)作文(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心灵深处的惋惜(500字)作文(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心灵深处抒情散文

    心静如水的时候,如柔柔的细风,在平静的心湖涌起一层小小的温柔碧浪。望着一缕温暖阳光,呼吸着从来没有的新鲜空气,远望天空那舒展飘逸的云朵,还有飞翔的鸽子,心思如梦,一颗心灵在无......

    爱在心灵深处

    爱在心灵深处 学生姓名:赵冰 作者单位:诸城市密州街道卢山中学 班级:初二、八班 辅导教师:王勇、范辉 亲爱的爸爸:您好! 今晚的夜,好静谧,柔和的月光洒了一地银白;夜,好深沉,爸......

    爱在心灵深处

    爱在心灵深处 安溪十中初三年3班 张来凤 夜,好静谧,柔和的目光洒了一地白银;夜好深沉,父亲那时起时落的鼾声犹如一首动人的月光曲,回荡在夜色上空。望着熟睡中父亲的脸,我的思绪也......

    开在心灵深处的花朵作文

    开在心灵深处的花朵作文 篇一:开在心灵深处的花朵开在心灵深处的花朵大安四中王一同 给母亲看完《母亲的羽衣》这篇文章,原本以为他会像我一样被感动,不料,她瞥了我一眼 篇二:......

    心灵深处的风景作文[推荐阅读]

    心灵深处的风景作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

    心灵深处的歌作文600字

    心灵深处的歌作文600字 也许你认为“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琵琶声是最动听的声音;也许你认为“浮云柳絮”般的琴声是最悦耳的声音;也许你认为小动物们的大合唱是最自然的声音。在......

    心灵深处的快乐作文精彩(范文大全)

    心灵深处的快乐作文精彩4篇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心灵深处......

    心灵深处的快乐作文[大全5篇]

    心灵深处的快乐作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