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品社教学反思

时间:2019-05-13 06:43: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六下品社教学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六下品社教学反思》。

第一篇:六下品社教学反思

大昌汗学区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教学反思

六年级品社《给迈克当导游》教学反思

大昌汗学校 刘勇

“学而不思则罔”,孔子这句指导求学、求知的名句同样适用于一个教师的教学研究。在教学活动中唯有不断思考、不断反思,才会不断的进步。一直以来我承担着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教学工作,并且严格按照课程特点制定实施了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对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反思几年来的教学,如何才能真正的、有效的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效率,现将我在教学中提炼总结到的一些经验和大家探讨交流。

1、确定适合于儿童的培养目标

我们知道,教学必须首先确定目标,正如布鲁姆所说,“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一味灌输,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并且只有根据儿童的生活经验和活动能力,提出难易适中的目标,才能使儿童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积极的内心体验,儿童才会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活动,自觉接受教育。

2、引领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者

大昌汗学区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教学反思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指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人的主体性是人的本质中最根本的属性,教育中的主体性是指儿童在主体意识指导下,主动参与教育活动的能动性,具体而言就是儿童从事学习的认知活动、情感活动、实践活动等。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儿童既是学习的主体,又是自身发展的主体。长期以来,我们在品德课程教学中忽视了自主活动是儿童的个性化行为这一基本特点,过于求同,往往片面追求统一的答案,影响了儿童多角度、有创意的观察社会、感受社会,这种倾向应当改变。

对处于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儿童来说,他们的主体意识、主动作用于客体的能力都不是很强,或者说他们应该是一个不断发展中的主体,也是等待着进一步发展的主体,他们的主体性恰恰是最需要我们教师的培养和引导,促进儿童的主体性发展就成为我们作为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品德课程活动教学的根本要求所在。

3、把课本知识融入到生活经验中

教育家杜威早就指出:“学校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即对儿童来说是真实而生机勃勃的生活”。儿童真实的生活是最好的课程资源,儿童的生活经验是课程的基础,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多方面发展的,儿童只有在自己的真实生活中才能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儿童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儿童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善于

大昌汗学区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教学反思

调动和利用儿童已有的经验,结合儿童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儿童的生活经验,使儿童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当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例如在教学《我爱你,祖国》时,课前首先组织儿童听朗诵诗歌《祖国,感谢您》,让学生在课前就深深的感受到浓浓的爱国情,然后根据低年级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特点,选择有代表性的事物,使他们初步了解我们的祖国,并通过多种形式的表演来歌颂、赞美祖国,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随之把这种爱国情付诸于生活中。在教学三年级上册

大昌汗学区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四年级上册《集体力量大》一课时,先让学生通过听小蚂蚁的故事感悟道理,然后通过参与游戏活动《五指操》、欣赏表演《拔萝卜》、制作日常生活中的水果拼盘,体验“团结力量大”的道理。如五年级的《红绿灯》,可以用儿歌配合进行“安全过马路”的行为训练:“横道线内过马路,先看左,后看右,红灯停,绿灯行,看清车辆才可走。”用这种琅琅上口的形式配合训练,有利于学生接受并在行动中经常对照。所以学生的情趣发展也不言而语了。

5、注重实效情感的评价标准

评价是教育教学的一种辅助方法,它关注的是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具有反馈、导向和激励功能。新课程要求新型的评价体系应该有利于儿童的发展,有利于教师的发展,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品德课程实践活动作为一种学习形式,它的评价应紧跟时代潮流,应成为激励儿童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和途径。小学生由于受年龄、家庭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对道德评价标准难免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因此,导行阶段的教学首先借助教材,从理性的角度向学生阐明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和是非标准,但仅有这些理性的标准是不够的,还必须在学生的情感世界里树立起情感的评价标准。通过介绍一些英雄或老一辈革命家等具有高尚道德的人和事,让学生真切感悟到什么叫高尚,什么是自己应该学习的榜样。在指导学生学习英雄人物时,不仅让学生了解英雄人物具备什么样的高尚品质,而且让学生记住英雄人物的主要事迹和一些感人的细节。让学生从活生

大昌汗学区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教学反思

生的、真实可信的事例中感受英雄的伟大,从而产生热爱英雄人物之情。

总之,教无定法,但教学有法。在品德与社会教学的过程中,只要对主题问题设计的方法恰当、巧妙,引导有法,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能把握这门课程的教学之“魂”

第二篇:六下品社复习资料

苏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第一课可爱的地球

一、填空题。

1、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于 2003年10月15日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中国首次太空飞行的宇航员是 杨利伟。我国进入太空的宇航员还有:费俊龙、聂海胜、景海鹏、翟志刚、刘伯明。

2、世界上第一个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苏联宇航员加加林说,从太空看到的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是一个“水球”。地球表面分为陆地和海洋,其中海洋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 70%,陆地还不到30%。

3、世界有四大洋和七大洲,其中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七大洲分别是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和大洋洲。其中亚洲面积最大,大洋洲面积最小,南极洲目前无人定居;太平洋面积最大,北冰洋面积最小。比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4、世界最大的沙漠是撒哈拉沙漠,世界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世界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的盆地是刚果盆地,世界最深的海沟是马里来纳海沟。现今世界上最大、最重的动物是蓝鲸,海底美丽的珊瑚其实是动物。

5、地球日为4月22日,2011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倡导绿色消费,支持绿色生产,共建绿色家园。

6、哥伦布发现了美洲。1519年9月至1522年9月,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探险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绕地球的航行。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意义是: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

第二课从世界看中国

一、填空。

1、展开世界地图,我们伟大的祖国从南、北半球看,她位于北半球;从东西半球看;她位于东半球;从世界大洲和大洋的位置关系看,她坐落在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2、中国陆地领土面积约 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3位。

3、中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它们与太平洋连成一片。中国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最大的群岛是舟山群岛。

4、中国睦邻友好的“三邻”政策是安邻,睦邻和富邻。

5、中国东北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人们常用“白山黑水”来称呼这片土地。东北三宝分别是人参、貂皮、鹿茸。

6、海南岛是中国第二大岛,被誉为“回归大自然的好去处,未受污染的长寿岛”。

7、黄河流域既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又是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至今仍保存众多的文物古迹。如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河湖众多,有“水乡泽国”之称,是中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8、与我国相邻的国家有很多。陆地相邻的国家有:朝鲜、蒙古、俄罗斯、阿富汗、印度、老挝、越南以及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哈萨克斯坦。

隔海相望的有: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文莱等。

第三课我们互通有无

一、填空

1、(郑和),本名马三保,他先后

(七)次下西洋,是我国明朝杰出的航海家。

2、世界 1

贸易组织,简称(WTO),有人称它是(世界经济联合国)。我国于(2001)年(12)月

(11)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海上通道,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香药之路)。

4、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是公元前(138)年于公元前(126)年返回长安。那时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往西,经(西域)源源不断地转运到(西亚)和(欧洲)。这条通道被后人称为(丝绸之路)。

5、汉语中的外来词有(石榴)、(罗汉)、(鸦片)、(咖啡)、(沙发)等。

6、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中国生活了(17)年。回国后由他口述别人记录编成了(《马可•波罗游记》)。

7、进口产品使人们(在生活中有了更多选择)。

8、海峡两岸青年重走郑和下西洋之路,反映了(我国当代青年继承和发扬先人在对外交往中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简答题:

1、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什么意义,请联系实际把你的观点说一说。

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经济正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既是机遇也面临挑战。如:面对我国价格优势一些外商想方设法在产品规格农产品化肥、农药残留量等问题上做文章限制我国产品出口,这促使了我国不懈地提高产品质量,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我国可以更多的向国外有关国家出口更多产品如:纺织品、家电等。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经济实力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口产品的生产方式也由单纯“加工”向“自主创新”转变,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产品走向世界。

2、有这样一个历史事实:西汉时期的罗马人对于丝绸的喜爱简直到了疯狂的程度,当时罗马帝国每年黄金量的25%以上都用于购买从中国进口的丝绸。黄金流失之巨大使当时的罗马元老院不得不下令减少丝织品的进口,并限制人们购买丝织品的数量。看到以上史实,你想说什么。

答:我想说:中国的丝织品质量上乘,很受国外欢迎。同时反映出自古中国产品就很受外国的欢迎,中国就和外国有贸易往来。

3、黄奇的姨妈一家过去从国外回来时总是大包小包的往国内带东西,而去年回国探亲就不同了,临走之前却大包小包地往美国带。你能解释一下这里头的奥秘吗?答:以前中国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较低,收入低,市场物品匮乏。所以姨妈从国外向国内带。现在从国内向国外带反应了国内产品的质量、款式与美国市场的相同或相近并且价格低廉。

第四课网络连接你我他

1、互联网有什么作用?

答:互联网的出现,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加快了人们生活的节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学习方式。网络将天各一方的人联系在一起,把“四海一家”、“天涯若比邻”的感觉带到了世界各地,带给了千千万万个家庭与学校。通过网络,人们可以进行教学、查询资料、沟通情感、求医问药、购物订票、游戏娱乐、寻人寻物、通缉逃犯等。

2、青少年上网应注意什么?

答:首先要理解网络中有我们能学到的知识与有益的东西,但也有负面消极的东西——网络迷恋与网上行骗等。其次,要增强自我保护能力,谨防网上受骗,拒绝色情网站,随时提醒自己,少玩游戏,对网上的不速之客提高警惕等。

第五课地球在“发低烧”

一、填空题

1、地球变暖的后果有:(酷热);(龙卷风);(干旱);(土地沙漠化);(海平面上升),(陆

地减少);(北极冰架崩塌);(某些物种灭绝)等。冰架的崩塌给人类发出了警告:(气候变暖)正在蚕食着大陆的身躯。

2、地球周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能(吸收太阳发出的部分热量),并(阻碍地球表面吸收的热量散发)出去,使地球大气增温。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好比是地球周围的天然保温层,把地球变成了一个“(大温室)”,科学家把它称为“(温室效应)”。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过多,就会使“温室效应”增强,导致地球像人一样“发低烧”。

二、简答题

1、地球发低烧和人类的活动有关吗?

答:有关。随着全世界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大量消耗,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碳急剧增加,这是导致地球发低烧的最重要原因。另外树木被大量砍伐,森林面积在快速减少,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被吸收的能力下降,也是导致地球发低烧的重要原因。

2、我们的哪些行为会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答:使用一次性木筷;浪费纸张;吸烟;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和杯子;汽车尾气排放;工厂排放的浓烟和污水等。

3、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采取什么方法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呢?

答:使用清洁能源和节能(水力、太阳能和风力);积极参加绿化活动;大力种植草和树木,爱护花草树木,尽量不使用一次性木筷,节约用纸等。

第六课天有不测风云

一、填空:

1、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里氏8.0级地震。

2、亚洲是受恶劣气候条件影响最为严重的地区,全球43%的自然灾害和80%的受灾人口都集中在这里。

3、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抗结合,是防灾减灾的办法。努力提高每个社会成员防灾救灾的意识和能力,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的祸患。

二、简答:

1、自然灾害有哪些种类?

答:自然灾害的种类有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火灾、海洋灾害、生物灾害等,像地震、火山爆发都属于地质灾害;火灾有森林火灾与草原火灾等;海啸属于海洋灾害,洪涝、干旱、龙卷风属于气象灾害;虫害、病毒传染病、细菌传染病则属于生物灾害。

2、自然灾害都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答:多数的自然灾害是大自然自身运动演化而造成的,但也有一些是人类对环境的破坏而造成的,如,干旱、洪涝、暴风等。生态环境的恶化因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森林草地的破坏、江河湖泊的缩减、城市面积的不断扩大。

3、人类哪些行为引发或加剧了自然灾害?

答:第一,人类对森林的大规模砍伐,减弱了土壤吸收降水的能力,使得水土流失频繁发生。第二,围湖造田,使得湖泊调节气候和蓄洪的能力大大降低。第三,过度放牧使草场严重退化,土地沙化。第四,人类对地球矿产资源的过度开采,使得地表地质结构遭到破坏,加剧了干旱、滑坡及地震等灾害的发生。

4、面对自然灾害,每个公民应怎么做?

答: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向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面对自然灾害这种公共灾害,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必须担当起自己的责任,既要关爱自己,还要关爱别人,关心社会,与大家一起共同抗击自然灾害。

5、地震发生时应该怎样应变?面对洪水怎么办?课本第48页。

第七课许多物种消失了

一、填空:

1、地球上的生物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是经几十亿年发展、演化的结果。

2、世界上已灭绝的动植物有:恐鸟、渡渡鸟、美洲旅鸽、普氏野马、单叶贯众、毛脉蕨等,世界上珍稀的动植物有:丹顶鹤、白鹤、大熊猫、指猴、银杉、秃杉、金花茶等、白颊长臂猿、白鳍豚等。

二、简答题:

1、为什么我们要提倡保护动植物?

答:许多植物与昆虫、爬行动物的生存有着密切关系,一种植物的消失,就意味着可能有多达数百种依赖于它生存的生物跟着消失。一旦某种生物绝种,就会永远消失,无法弥补;而每当我们失去一样物种,就失去一项对未来的选择。

2、人类哪些活动加速了珍稀动植物的灭绝?

答:人类无限扩张的活动既压缩了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又污染、毁坏了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导致一些野生动植物无家可归;滥捕滥杀野生动物,滥采野生植物,国际性的野生动植物走私活动加速了珍稀濒危物种的灭绝。

3、如果你看到市集上交易青蛙的现象,有什么妥善有效的办法制止这和行为?

答:首先,讲解保护青蛙的重要意义和滥捕青蛙的危害;其次,使出售青蛙的商家知道捕杀、出售青蛙是违法行为;再次,可以将青蛙购买过来,再放生,用行动来宣传保护青蛙的重要性;最后,可以向公安机关报警,运用法律手段制止这种行为。

4、你能就保护我地急需保护的青蛙发出封倡议书吗?(57页)

5、现在一些地方的餐馆,仍然在私下利用野生动物烹饪菜肴。你认为吃野生动物合适吗?请说明理由。

答:吃野生动物不合适。吃野生动物也容易使人吸收动物体内携带的病菌,感染疾病;同时吃野生动物会使自已成为偷猎者的帮凶和野生动物的杀手,促使偷猎者滥捕野生动物的行为屡禁不止,间接地加速了野生动物的灭绝和生态平衡的破坏。

第八课可怕的物种入侵

一、填空

1、外来有害生物通常是指(由于人为或自然因素被引入新的生态环境,并对新的生态环境、物种及人类健康带来威胁)的外来物种。它威胁..(本地生物多样性),引起(...物种的消失和灭绝),破坏(... 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

2、我国的外来有害物种有:(食人鱼)、(紫茎泽兰)、(凤眼莲)。食人鱼又被称为(水鬼)、(水中恶魔);紫茎泽兰又叫做(霸王草)或(飞机草);凤眼莲俗称(水葫芦)。

二.问答题

1、外来有害物种入侵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答:一是靠动植物自身的扩散传播力或借助力量传入。二是无意间通过贸易、运输等方式将一些有害动植物传入。三是事与愿违的引进。一些机构和个人在对危害后果了解不清的情况下,出于发展农业生产和美化景观的良好愿望而有意识地引进了一些物种,但结果却出乎意料。四是非法入境。

2、为什么外来生物能打败本地物种?

答:首先,外来物种在原生地会受到其他生物的制约,这种制约是在数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非常稳固。一旦离开原生地,外来物种的生长就不再受到制约,只要条件适宜,就会疯长、蔓延。其次,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许多地方的生态环境退化,本地

物种的生命力衰减,也给入侵者带来可乘之机。

3、请发表你对剿杀食人鱼的看法?答:食人鱼尽管也是动物,但它进入水中后,会攻击其他水生物种及靠近水域的人或其他动物,甚至造成其他水生物种的灭绝,将严重威胁到本地水生物种的多样性,破坏水域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因此,对食人鱼应坚决、不遗余力地进行剿杀。

第九课自然资源取之不尽吗

一、填空

1、世界环境日是(6月5日),今年环境日世界的主题是(森林:大自然为您效劳);中国的主题产(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

2、世界上最早的资源与环境保护法是(中国秦朝的《田律》)。

3、地球上能够被人类利用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石油、煤炭、天然气、金、铜)等矿产资源越用越少,是不可再生的。而(水、大气、土地、生物)等资源,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循环再生或者不断更新,但.如果利用不合理,也会失去它们的利用价值,甚至无法再生。(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虽然可以永续利用,但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其数量也是有限的。

4、按照目前人类对矿产资源无节制的消耗速度计算,煤炭只够开采约(200)年,天然气公够用约(70)年,石油仅够开采约(50)年。

5、我国与保护自然资源有关的法律法规有(宪法)(草原法)(环境保护法)

二、简答。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措施节约能源?

答:

1、节约用水,不污染水源。洗脸水、淘米水等可以用来浇花等;洗脸、洗澡抹香皂时先把水关掉,用水后随手关紧水龙头。

2、节约用电。不长时间使用空调等家电,将室内白炽灯改为节能灯,离家时关掉灯及其他电器电源。

3、不铺张浪费,不乱买衣物。

4、不使用一次性用品。如,一次性木筷、饭盒、卫生用品、塑料袋等。

5、节约用纸。不浪费纸张,提倡低碳办公与学习。第十课战争何时了

一、填空:

1、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两大集团——同盟国(德、意、奥匈帝国)与协约国(英、法、俄)之间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地盘”而进行的首次世界规模的战争。

2、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是中、苏、美、英等同盟国反对德、意、日轴心国侵略行为的反法西斯战争。战争从1939年打到1945年,先后有61个国家,20亿以上的人卷入了这场战争。

3、法国绘画大师毕加索的《和平鸽》,是人类企望世界和平的神圣使者。

4、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儿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分子虐杀和毒害儿童,保障儿童生存、保健和受教育的权利,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的会议上决定,每年6月1日为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即“国际儿童节”。

5、1986年是“国际和平年”。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

二、简答题: 战争有哪些危害?

答:战争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战争造成人员伤亡;

第二、战争耗费大量的物力财力,使城市残破,国家经济衰退、人民贫困;

第三、战争破坏生态环境;

第四、战争对人类的心理造成巨大伤害

第11课科学技术的喜与忧

一、填空:

1、电脑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世界一第一台计算机出现于1946年,是由美国工程师研制的。

2、1997年克隆羊“多利”诞生。

二、简答:

1、科学技术的喜与忧表现在哪些方面?答: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由于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缺少了沟通,使人感到了精神的孤独;科学技术本身的副作用还对人的身体直接造成了伤害,例如农药、化肥残留,电子产品辐射,汽车尾气等。

2、你同意应用克隆技术克隆人吗?为什么?

答:不同意。因为克隆人,尽管在医学研究方面在一定益处,但也会损害人类的尊严和生命伦理原则;同时,多利羊的去世,证实了,即使看上去正常的克隆动物,也有隐性的基因畸变和缺陷,一旦克隆人,有可能使人造成因基因缺陷而导致的退化与死亡,对人类的繁衍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坚持反对克隆人的立场。

第12课,我在联合国做报告

一、填空:

1、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开始生效,联合国宣告成立。

2、1995年10月,中国政府将象征着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巨型青铜器“世纪宝鼎”赠送给了联合国。

3、联合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最具世界性的国际组织,总部设在美国纽约联合国的直辖机构有: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秘书处等。秘书长是联合国最高行政首长,由安全理事会推荐,经大会批准任命。现任联合国秘书长是潘基文。

4、联合国会徽图案是一幅从北极俯瞰的世界地图,图上标有淡蓝色的陆地和白色的水域,象征着联合国是一个世界性的国际组织;周围由两枝对称的橄榄枝组成的花环相托,象征着联合国的根本.. 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

5、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简称“安理会”,是联合国中惟一有权采取行动来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中国、俄罗斯、美国、英国、法国是联合国安理会的5个常任理事国。联合国其他重要机构还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6、儿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儿童就是保护人类未来。

第三篇:六下品社计划总结

人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高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六年级学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六年级的儿童在心理和生理方面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少年期。这个期间人的发展是极其复杂、充满矛盾的。在个性方面出现的最主要特点就是“成人感”的发展,表现在:期望自己能和成人一样独立地支配和安排自己的生活;期望了解和参与成人的生活世界;对于成年人的刻意模仿。对于六年级的学生,在全球化的时代,世界对于他们来说不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而是实实在在的生活经验,尽管对于他的理解还是很不够的,但少年儿童们却是渴望去了解它,去感受“外面世界的精彩”,甚至从那里找到自己的朋友。

为了使我们的新一代能够以科学的理性的态度去看待他们周围的世界,爱他们所居住的地球,爱周围的一草一木,在教学中努力引导儿童探索和关怀生存的家园,使少年儿童成长为地球上的新一代文明居民。

小学六年级是孩子发展中的一个十分关键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学生开始从相对的儿童心理品质特征向少年的品质特征转化,因吃对未来的成长影响很大,具有较大的可塑性,要积极引导学生个体的“自我意识”朝着客观、乐观、进去的方向发展,为顺利完成中小学衔接作好铺垫。

二、教材分析

(一)、本册教科书由四个单元构成。第一单元 你我同行;第二单元 人类的家园;第三单元 同在一片蓝天下;第四单元 再见,我的小学生活

(二)、教材重点与难点:

主要通过真实的历史资料,让学生在认识战争和冲突带给人类苦难的基础上,感受全世界人民对和平的渴望、共创和平的心愿和所做出的努力,了解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保卫祖国和维护和平的作为,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本册教材各单元目标

第一单元:1.通过从太空中看地球,生活中感知地球,从而了解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大小、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状况,熟悉世界海陆分布以及主要地形等基本知识,初步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2.了解中国的面积、行政区划,主要省级行政区,能熟练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3.引导学生了解全球化背景之下我国和世界的经济互动,为中国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而自豪,让学生知道我国在经济上互通有无的重要性,使学生感受和关心身边发生的经济活动,对外来产品持正确态度。4.使学生认识到国际互联网是当代人们进行信息交流的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在学会利用互联网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服务的同时,又必须保持高度警惕,防止其消极因素对自身赞成不良影响或侵害。第二单元:1.引导学生感受全球气候变暖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认识人类活动对环境所的作用,使学生将身边节能、绿化等“小事”和保护地球环境联系在一起,在日常生活中能有意识地关心和爱护人类共同的生存环境。2.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自然灾害,知道保护环境可以减少和降低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理解在危难中社会互助的作用,学习一些在常见自然灾害中的自救知识。3.使学生理解物种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特质基础,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保护物种就是保护人类自身赖以生存的环境,使学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认识到保护野生动植物特别是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工作的紧迫性,培养学生以朋友们的爱心平等对待地球上其他动物,增强学生自觉主动保护物种的意识的情感。4.初步了解外来有害物种入侵对新的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和人类健康带来的巨大危害,知道有物种入侵的主要方式,明确对待外来物种的正确态度,理解生物之间、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5.使学生认识到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的存量有有限的,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节约和合理使用资源的良好习惯。

第三单元:1.从战争给人类,特别是给儿童带来的巨大苦难的视角,使学生知道战争的残酷、战争的危害,从而懂得和平的重要意义和价值,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同时,使学生知道全世界人民为了世界和平,制止战争,进行着不懈的努力。2.科学技术的喜与忧。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生活,从衣、食、住、行等方面了解科学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并以紫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在了解科学技术带给我们诸多好处的同时,也要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利用不当不仅不能造福人类,还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使学生能一分为二地看待科学技术的作用,正确对待科学技术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3.初步了解联合国的性质和宗旨及其一些重要的工作机构,理解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发展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知道联合国为解决世界儿童问题所做出的重要努力和产生的积极效果,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地球村公民的意识。第四单元1.使学生通过对6年小学生活的回顾,总结自己的成长过程,认识到自己在6年中所取得的成绩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老师、同学、家长的帮助获得的,为顺利跨入中学大门树立应有的信心,同时,引导学生在回顾过程中反思6年中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为日后的学习生活提供借鉴。2.“百闻不如一见”,为了能让六年级的同学对中学有感性的具体的认识,设置了直接到中学参观的活动课程,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未来的中学生活的主要内容,思考自己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准备,特别是做好克服困难的思想准备。3.生活是儿童受教育的基础,从六年级毕业学生即将面临的生活实际出发,唤起学生成长,成才的进取意识和对未来中学生活的渴望和准备,帮助他们在离开小学大门后能够坚实地迈好通向中学的第一步。

三、任务、目标:

本课程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那么对综合课这个性质老师已不再陌生。特别是到了五、六年级地理、历史、科学等各科内容融入到品德教育中,使品德课不再是纯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而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将品德、行为规则、法则、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国情、历史与文化、地理环境等教育的有机融合,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基于以上的课程性质和总目标,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延续了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的设计思路,课程的设置围绕学生的社会生活展开,并注意到儿童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及认知领域,将触角深到更加广阔而深远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六年级下学期又是整个小学阶段学习的最后一个学期,这个学期的学生,大部分已经形成了与他们的年龄相适应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可以说他们的良好品德和社会性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比较高的状态。因此,从六年级下册的教材来看,更重视学生日益增强的道德素养与社会性的不断发展,较上册而言,在内容上更加向广度和深度推进。同时因为他们又将面临着升入初中,所以教材中又安排了一些迎接新生活的话题,引导学生直面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为学生向初中阶段顺利过渡做了必要的准备。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品德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四、具体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积极地参与、体验。

3、根据本册教材安排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儿童把握好少年期的生活,和儿童一起走进多样化的世界,引领儿童探索和关怀生存的家园。

4、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尽量多地呈现直观性的材料。

5、在本册教学中进行课题《品德与社会综合性的教学实践与研究》的落实。

6、将社会中的知识转化为生活问题。

7、大胆想象,解决生活问题。

五、教学进度:

周次

课文

课时 1

男生和女生

2

朋友之间

3、学会和谐相处

4、只有一个地球

5、我们能为地球做什么

6、当灾害降临的时候

7、战争风云下的苦难8、9、10、11、12--16

放飞和平鸽

我们手拉手

我的成长足迹

临别感言

期末复习

2 2 2 10

六年级下学期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王爷府蒙古族中心小学

王丽

小学思品课是一门教学性、情感性很强的课程。“激性、明理、导行”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三要素,而激情则是重要因素。因此,思想品德课更要摒弃空洞说教,注重情感教学,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参与教学的的各个环节,在愉悦的心情状态中学习、掌握、深化道德认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在教学中,我依据教学特点和学生实际,利用教材中的激发学生情感的因素,力求把课导得巧妙、新颖、有趣,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不断高涨。

学习明理是思想品德课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我主要通过学习课文、分析归纳,让学生悟出道理,初步形成道德意识,而情感是在认识客观事物中产生的,“知之深,受之初”,因而在学生学文明理过程中,形成道德认识前后,因势利导地激发学生道德情感。例如精心设计一些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并借助假设、联想、想象、对色、角色互换,心理移位等心理体验,把学文与明理,知识上的接受与情感上的认同有机结合起来。

学生要将学文明理中形成的道德认识化为具体实践中的道德知为,“辩析导行”十分重要。我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教材重难点,有的放矢地设计一些富有思考性、启发性、导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辩析正误,从中提高道德判断能力。

注重实效情感的评价标准。小学生由于受年龄、家庭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对道德评价标准难免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因此,导行阶段的教学首先借助教材,从理性的角度向学生阐明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和是非标准,但仅有这些理性的标准是不够的,还必须在学生的情感世界里树立起情感的评价标准。通过介绍一些英雄或老一辈革命家等具有高尚道德的人和事,让学生真切感悟到什么叫高尚,什么是自己应该学习的榜样。在指导学生学习英雄人物时,不仅让学生了解英雄人物具备什么样的高尚品质,而且让学生记住英雄人物的主要事迹和一些感人的细节。让学生从活生生的、真实可信的事例中感受英雄的伟大,从而产生热爱英雄人物之情。

动情用理,辩析导行。我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动情用理导行,让学生心服口服,入耳入脑。例如,有道辩析题:“国产的东西都不如进口的东西好”。学生争论很激烈,最后教师从国产名优产品为国争光,假冒伪劣产品败坏名声,外国的东西并非样样都好,这三个方面激发学生爱国产物品的情感,引导学生澄清思想,统一看法,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良好的思想品德体现于具体的道德实践,在导行训练和实践中,让学生不仅巩固道德的认识,培养道德行为和能力,而且萌生崇高的道德情感。我热情鼓励,积极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学生产生成功的欢乐情感体验,从而顺利地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

第四篇:苏教版六下品社教案

第一单元:我们生活在一个地球村

第一课:可爱的地球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从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成功的事例中,感知国家的强大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探索宇宙的无限向往,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对材料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的能力。在活动中逐步养成相互合作的习惯和能力。

3.通过收集材料,展开主题活动,使学生能从中发现并体会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艰苦和漫长的过程。

重点难点:

让学生从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成功的事例中,感知国家的强大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探索宇宙的无限向往,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积极性。

教学准备:

1.在课前收集有关神州五号飞船首次载人飞行的相关报道和资料。2.让学生收集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有关材料。3.地球的图片,地球仪。教学过程:

一、导入——看看说说,认识地球

1.出示杨利伟的图片资料。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神州五号飞船首次载人飞行的有关报道和资料。

2.从卫星上看,地球是什么样子的?

3.看书上插图,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上的天地对话——“我看到咱们美丽的家了”。

4.提出疑问:杨利伟从神州五号飞船上看到的地球是什么形状的?组织小组讨论,得出地球形状的初步结论。

二、探究学习——地球的形状与面貌

1.我们现在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那么古代人类如何了解地球是一个巨大球体的呢?时至今日,我们能在自然界找到那些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呢?

2.学生交流。

3.对比实验:模拟“海边看船”。

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地球是一个球体。

4.出示地球仪: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哪些主要的不同? 学生观察总结,教师补充。

引导学生说说地球仪的主要构成。

学生发言后,简介地球仪上的地轴、经线、纬线、赤道、北极、南极。5.地球表面真实的原貌是怎样的呢? 读加加林的描述,讨论。

6.小组比赛:在地球仪上找大洲大洋。

三、知识拓展——复习与巩固 活动:《科学畅想,遨游太空》 分若干小组,每小组模拟乘坐一架飞船,飞船名称由各组自定。要求将本课学习的只是进行串联,模拟宇宙飞行,说说看到的情况。必须反映的内容是:地球形状特点,宇宙中的星球。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认识地球的形状特点,了解地球表面大洲大洋的基本知识。2.学生对材料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的能力。在活动中逐步养成相互合作的习惯和能力。

3.通过收集材料,展开主题活动,使学生能从中发现并体会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艰苦和漫长的过程。

重点难点:

让学生认识地球的形状特点,了解地球表面大洲大洋的基本知识。教学准备: 1.地球仪。2.世界地图。

3.让学生调查,调查家中餐桌上的食品分类与来源。教学过程:

一、导入——看看说说,认识大洋大洲

1.复习地球仪知识,以及海洋与陆地面积比例示意图,在地球仪上辨别世界的大洲大洋。

2.大洋大洲概念比较。

通过读图,知道什么是大洋,什么是大洲。

3.出示东西半球图,指导学生从东西半球图,区分陆地和海洋,认识七大洲、四大洋。在地图上确定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同时认识七大洲和四大洋中的最大和最小。

各小组借助地球仪和世界地图,找出各大洋大洲的位置。4.读“七大洲名称的由来”,加深对大洲大洋知识的理解。通过地图的判读,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不同角度了解世界各大洲大洋的分布,然后对东西半球间,南北半球间陆地面积大小进行比较,得出:东半球陆地面积大,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二、探究学习——神奇的陆地与海洋

1.先出示一组不同的地形图片,了解世界上地形主要可以分为高原、平原、盆地、山地、丘陵五种。

2.分小组讨论:

(1)说说我所知道的平原、高原、盆地、山地和丘陵。(2)说说我所知道的陆地动植物资源。

(3)说说我所知道的有关地形的世界之最,如最大的平原,最大的高原,最大的盆地,最高的山脉等。

3.汇报:我家餐桌上的食物调查。

说说经常出现在人们餐桌上的食品,然后将这些食品进行划分。4.说说对未来开发海洋的想法。

小结:海洋是人类当今和未来开发的重要领域,是人类开发利用地球资源的重要场所。

三、知识拓展——复习与巩固 美文欣赏——可爱的地球 说一说我们居住的“家”:从不同角度夸夸我们生活的地球,提出保护地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针对爱护地球行动,提一条倡议。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地球形状特点、麦哲伦环球航行等事例的学习,培养学生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意志品格,深化爱国主义情感。

2.帮助学生了解人类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引导学生树立地球村的理念,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唤起人类热爱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3.理解学习地球的相关知识,是为了今后建设更美好的人类家园。重点难点:

帮助学生了解人类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引导学生树立地球村的理念,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唤起人类热爱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麦哲伦环球航行的相关资料。2.郑和下西洋的资料。3.歌颂地球的诗歌。教学过程:

一、导入——看看说说,麦哲伦环球航行

1.同学们知道世界上第一个实现环球航行的人是哪一位吗? 板书“麦哲伦”,导入新课。

2.根据课前预习和课前搜集的资料,学生交流:我所了解的麦哲伦。3.根据教材提供的麦哲伦环球航行示意图,说说麦哲伦环球航行线路,主要是从哪个大洲出发,经过哪些大洋大洲,最后到达哪里。

4.讨论:麦哲伦实现环球航行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5.活动:我是小小环球航行家。

以小组为单位,按照麦哲伦航海路线示意图,结合对所经过地区自然风貌或风土人情的大概了解进行情况介绍。

二、探究学习——形形色色的环球旅行 1.交流环球航行的有关素材。2.教师介绍:现代麦哲伦。

英国28岁的女航海家艾伦麦克阿瑟打破世界记录驾帆船71天环游世界。3.生朗读书上的环球航行故事资料。

三、知识拓展——复习与巩固

1.分小组,各自交流三节课的学习体会,然后,小组合作完成图画创作。2.小组分角色朗读“地球,我的母亲”。

3.集体阅读“世界地球日”资料。教师介绍近几年地球日的主题。

第二课:从世界看中国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了解中国国情概况的基础上,了解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丰富多样的特点。通过对不同区域地理特点的了解,加深对我国“地域辽阔,内部差异明显”特点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学生对于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正确理解区域差异大,人口众多对我国经济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

重点难点:

通过对不同区域地理特点的了解,加深对我国“地域辽阔,内部差异明显”特点的理解。

教学准备:

1.东西半球图、地球仪。

2.中国地形图、中国行政区划地图挂图。3.录音:《请到天涯海角来》、《黄河颂》、《康定情歌》、《青藏高原》。各地区风光的景观图。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中国长城、故宫、兵马俑、云冈石窟等图片。

2.请两位学生分别扮演迈克和袁小光,相互自我介绍,说明目的,各自介绍自己的国家所在的大洲位置。由迈克提出“中国在哪里”导入新课。

二、教学互动

1.出示世界地图,找出瑞典和中国的地理位置。

小结:从南北半球看,中国在北半球;从东西半球看,中国在东半球;从世界大洲大洋的位置看,中国在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迈克提出新问题:中国与他的国家谁大? 指导看图:中国陆地面积与欧洲面积的比较图。

学习阅读方格统计图,分小组计算面积数,得出结论:中国的面积很大,与整个欧洲的面积相差无几。

3.学生分小组朗读中国小档案。

以小组为单位,各自介绍“我所知道的中国档案资料”。读图练习:

在中国行政区图上找出中国的首都、主要岛屿台湾岛和海南岛,认识中国濒临的海洋。

4.介绍中国的行政区划。

三、小导游活动

根据中国地形图,设计几条迈克的旅游路线,选择其中一条。

1.将旅游路线按东北地区、海南岛、黄土高原和华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顺序设计。

2.确定在各个地区想了解什么,让学生各抒己见。(1)播放《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学习东北地区内容。了解:吉林雾凇、长白山天池、朝鲜族。

师讲解: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平原,也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2)播放歌曲《请到天涯海角来》,转入海南岛的学习。

出示椰子林、橡胶林的图片,介绍海南岛特有的热带海洋风光。(3)播放《黄河颂》,揭示: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介绍黄河流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讨论黄河的功过。(1)播放《洪湖水,浪打浪》,介绍我国五大淡水湖。展示长江中下游地区工农业、商业、城市建设的图片。欣赏古人对江南的赞誉——《忆江南》。

四、总结 播放《康定情歌》,指名朗诵“溜溜的跑马山”。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到中国是世界地球村的普通一员,左邻右舍的关系是涉及地区和谐、世界和平的一个重要因素。正确认识邻国关系是理解“世界中的中国”的关键。在学习中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提高利用地图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地图阅读、资料收集、分类整理、系统分析的过程中,学生能学会如何查询资料,如何有效的进行信息提炼,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本领,也强化了团队合作的精神。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并让这种情感有机地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

重点难点:

让学生认识到中国是世界地球村的普通一员,左邻右舍的关系是涉及地区和谐、世界和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教学准备:

1.中国行政区地图,地球仪。

2.收集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的景观图片、民族服饰图片等。3.录音机。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讲故事《鉴真和尚东渡日本》。

2.看中国行政区地图,找出日本的位置,导入新课。

二、教学互动

1.中国的邻居有多少?中国的邻居可分哪几类?

(1)指导学生按顺序在地图上把14个邻国一一找出来。

(2)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海上邻国,并说说它们分别与我国相隔哪些海洋。

2.根据自己的课外知识,向同学们介绍其中自己比较熟悉的邻国与它们的首都。

看世界地图,比一比,日本和美国距我国的距离哪个更远。3.什么是比例尺?阅读“小百科”。

4.自古到今,人们交往的方式有何变化?

提出观点:有人说,世界变小了,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5.介绍中国的睦邻友好“三邻”政策和我国和平外交的五项基本原则。

三、布置作业。

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以世界和平、世界人民大团结为主题的创作画。

第三课:我们互通有无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和世界的经济互动,为中国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而自豪。

2.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了解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在生活中能够主动关心身边发生的经济活动。

3.通过资料收集、讨论、专题调研等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中国走向世界的同时,进口货也走进国门,经济交流是双向的。初步培养学生经济全球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资料收集、讨论、专题调研等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中国走向世界的同时,进口货也走进国门,经济交流是双向的。初步培养学生经济全球化的意识。

教学准备:

1.查找关于我国出口商品信息的信息资料。

2.调查身边的进口货,记下产品名称和产地等相关信息。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如果留心的话,会发现我们身边有很多东西上标有“中国制造”的字样,它表明这件东西是我们中国制造出来的。现在国外许多地方可以看到这样的产品,我国出口商品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二、学习“中国制造走向世界”

1.主题新闻发布会:学生展示所收集的关于我国出口商品信息资料。教师讲解图表的有关知识,请学生借鉴课本第16页的表格,试着画一个与我国出口商品状况有关的图表。

2.阅读《圣诞老人中国造》。讨论:圣诞老人中国造代表了怎样的现实?你对中国制造走向世界这一现实有什么看法?

3.指名朗读《我在美国逛超市》。

同桌交流:你对黄奇逛美国超市的经历有什么感想?

讨论:黄奇发现姨妈过去从美国回来时总是大包小包地往国内带东西,现在却是在国内买很多东西,大包小包地往美国带。你能帮他解释一下其中的奥秘吗?

三、学习“我们身边的进口货”

1.学生整理课前的调查结果,填写调查报告,调查报告主要包括物品名称、品牌、产地和调查方式。

2.比较讨论:你在调查中有没有发现有些商品的不同组成部分产自不同的国家?

3.了解“外来词”。

阅读课本中的《咖啡——汉语中的外来词》。你还能够找出几个汉语中的外来词吗?

讨论:汉语中有这么多的外来词,汉语有渗透到一些别的国家和地区,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明确:中外文化交流十分密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世界与中国经济互通有无的重要行的认识,培养学生既不盲目自大又不盲目崇洋,对外来事物持包容的正确态度。

2.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归纳总结、获取信息的能力,初步养成以开放的国际视野来思考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对世界与中国经济互通有无的重要行的认识,培养学生既不盲目自大又不盲目崇洋,对外来事物持包容的正确态度。

教学准备:

1.查找张骞、马可波罗等人的历史故事。

2.调查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家乡的产品销往国际史上的报告。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谈谈对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看法。

二、学习“互通有无,由来已久”

1.自主阅读有关“丝绸之路”的段落。对照插图,说说:“丝绸之路”连接了哪些国家和地区? 谈谈你对“丝绸之路”的了解和看法。

2.分组朗读课文《马可波罗在中国》和《郑和下西洋》。(1)在文中标出体现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关键词”。

(2)请同学走上讲台,讲讲张骞、马可波罗、郑和等历史名人故事。(3)讨论:马可波罗和郑和的举动在他们那个时代里,对我国产生了怎么样的影响?在今天看来,又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你认为这种影响能够持续到今天的理由是什么?

3.为纪念郑和下西洋之举,600年后的今天,两岸青年又开始重走郑和下西洋之路。

自由阅读《两岸青年重走郑和下西洋之路》。

讨论:如果有机会,你会不会去参加这样的活动?说说你的理由。

三、学习“走向世界的中国大蒜” 1.朗读《小华家的大蒜》。讨论:小华家的大蒜的遭遇说明了什么问题?参与国际竞争要注意哪些事项?

2.阅读《美国大蒜向中国大蒜低头》。

讨论:你听说过类似的新闻吗?这些新闻表明了一个怎样的现实? 3.阅读世界贸易组织的简介。

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世界贸易组织的资料。

讨论: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的意义何在?我们国家已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你认为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中有哪些优势和劣势?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可能给我们国家的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呢?你觉得我国在对外经济交流中有哪些要注意的问题?

4.指名朗读《家乡来了“洋专家”》

交流: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你感到家乡的经济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四、教师总结

第四课:网络连接你我他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网络相关知识的了解,引导学生认识到网络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对利用网络收集信息、与人交流等方面的用途产生兴趣,并形成利用互联网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服务的态度。

2.通过上网亲身体验和交流网络上发生的一些故事,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当今的时代是网络的时代,网络能带给我们种种便利。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上网亲身体验和交流网络上发生的一些故事,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当今的时代是网络的时代,网络能带给我们种种便利。

教学准备:

1.请学生准备一个网络上的故事。2.教师网上注册。3.准备网络歌曲。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歌曲《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师:《东北人都是活雷锋》这首歌本来不为人所熟悉,但它以Flash的形式,借助网络传播之后,一夜之间就红遍了大江南北。通过这首歌的遭遇,我们可以窥见网络的力量。

板书课题:网络连接你我他

二、认识“网络时代”,了解网络的作用。1.自主阅读课本内容。

你能体会到课文中的宋伯伯为了能和女儿在网上交流,突击学习电脑和上网时的心情吗?如果你在外地通过网络和家人联系,你最想跟他们交流什么?又会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交流呢?

讨论:不同的交流方式相比,网络有哪些好处。

2.找一找,你身边有哪些现代科技的发明与应用真正将人类带进了“千里眼”和“顺风耳”的崭新世界?

3.阅读《国际互联网》。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描述网络时代的特点,你会首选哪个词呢? 4.阅读《我与网络一起成长》。

网络故事会:听说过网上有趣故事吗?你和网络之间产生过故事吗? 交流故事。

5.阅读《网上寻医》《网上追捕在逃犯罪嫌疑人》(1)网络作用知多少。网络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请把你能想到的网络作用写下来,同学之间互相交流,看看网络的作用你们知道多少。

(2)发挥你的想象力,想一想在不远的将来,网络还有可能在哪些方面得到应用?

(3)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自己搜集的有用的网址。(4)你平常上网吗?经常去的网站有哪些? 6.你利用网络做得最多的事情是什么? 讨论:假如突然离开了网络,你认为我们的生活会发生改变吗?如果会,你觉得那将会是哪些方面的变化?

讨论:网络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有哪些?你是如何从中受益的? 7.朗读《网络给贫困山区的孩子带来了希望》。你是怎样理解教室里写的那段话的? 8.阅读《网上幽默》

如果你的家长不支持你上网,而你又非常想利用网络做些有益的事情,回家之后,你会怎样给父母说?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网络是一柄双刃剑,它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增强学生的自控能力,使学生在头脑中自觉筑起抵御不良思想的“防火墙”。

2.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避免误入歧途,掉进网络“陷阱”。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网络是一柄双刃剑,它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增强学生的自控能力,使学生在头脑中自觉筑起抵御不良思想的“防火墙”。

教学准备:

请学生通过上网、查阅书籍等途径,每人找出至少一个网络“陷阱”。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网络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许多便利。谁来说说?

过渡:网络其实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中也有一些负面消极的东西。

二、教学互动一

1.阅读课本第29页《我看“电脑热”》。

2.思考:在网络上,你都爱做些什么?你玩网络游戏吗?如果玩的话,玩游戏占用了你多少时间?

3.请玩过电脑游戏的同学谈谈:你经常玩的电脑游戏是什么?你喜欢电脑游戏吗?它有哪些地方吸引你?

4.如果要客观地评价一下网络游戏给你带来的影响,你认为有哪些?这些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三、教学互动二

1.自主阅读30到31页的内容。2.找“陷阱”。结合课前准备的关于网络“陷阱”,说一说:你知道哪些网上的不良行为?

全班同学将这些找到的“陷阱”进行汇总。

3.讨论:这些不良行为和网络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有关系吗?这些不良行为的发生能不能全部归咎于网络呢?

4.我们有办法避免这些不良行为的发生吗?

四、教学互动三

1.假如你在网上看到有陌生人自称是我们班某位同学的邻居,向你索要这位同学的联系方式,你会怎么做?

2.讨论:你知道哪些途径可以避免网络“陷阱”。

五、教学互动四 1.复习四年级下册学过的“网络文明公约”。

2.讨论:为什么有关部门要规定“国内游戏厅禁止中小学生进入?”

3.为了坚决执行这一规定,应该采取一些什么样的措施?请你献计献策。4.全班同学合作,写一封遵守网络公约的倡议书。

第二单元:地球生病了 第五课:地球在“发低烧”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课文中事例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全球气候变暖变暖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变化所起的作用。

2.帮助学生认识到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是导致温室效应增强的主要原因,引导学生寻找我们的哪些行为会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探索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多种途径。

教学重点难点:

帮助学生认识到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是导致温室效应增强的主要原因,引导学生寻找我们的哪些行为会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探索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多种途径。

教学准备:

冰水混合物,透明容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展示透明容器里面的冰水混合物,说明:水的温度很低,和冰的温度相近。

2.学生观察温暖的室温下透明容器里冰块的变化。

3.师:我们把这个容器看成微缩的北极。北极熊就生活在海冰上,由于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北极地区的冰川正在逐渐融化,冰架在崩塌,覆盖在北冰洋上的巨大冰面在逐年缩小,就像我们眼前的冰块受热发生的变化一样。这样下去,北极熊将怎样活下去呢?

二、学习“北极熊的忧愁”

1.假如你是生活在冰上的北极熊,请以北极熊的口吻讲述在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情况下的遭遇。

2.阅读《地球“发低烧”了》。

联系自己生病发低烧的感受,说说地球“发低烧”是一种怎样的状态。3.结合北极熊的遭遇和地球的现状,讨论:地球“发低烧”,习惯了在寒冷气候条件下生活的北极熊,在地球上还能找到自己的家吗?

4.齐读《环境警报》,联系经验,谈谈感想。

三、学习“假如地球继续变暖” 1.思考:假如地球继续变暖,会带来哪些问题?可能导致怎样的严重后果? 2.阅读课本关于海平面上升的段落和环保志愿者书写的标语。

在全球变暖所带来的问题中挑选某一个问题,试着为它撰写一条环保警示语。

3.分角色朗读《珠穆朗玛峰》。

你觉得这位小作者的想象有道理吗?为什么?

发挥你的想象力:假如地球气候持续变暖,经过若干年后,你眼中的地球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身边的绿化与环境保护密切联系,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有意识地关心和爱护人类共同的生存环境。

2.通过气候问题的小调查等,使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能力也有责任从自己做起,为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保护环境出一分力。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气候问题的小调查等,使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能力也有责任从自己做起,为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保护环境出一分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天气突然变化时,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增减衣服的话,就可能会发烧。那么,地球为什么会“发低烧”呢?

二、学习:地球“发低烧”是谁的责任 1.资助阅读“温室效应”的原理解说。

2.讨论:了解“温室效应”的原理,再思考一下:地球“发低烧”的根源是什么?

3.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行为都会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我们人类对地球“发低烧”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三、学习:行动起来,为地球“退烧”而努力 1.指名朗读《绿色的眼睛》。讨论:你见过任意砍伐和摧残树木的现象吗?当时你是怎么想和怎么做的? 正确的做法应当是怎样的? 2.分组讨论: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哪些行为会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小组汇报。

3.针对这些行为进行讨论:有哪些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方法? 进一步探讨,看哪些方法比较可行。

4.全球变暖已经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假如你是医生,请你拿起手中的笔,为“发低烧”的地球开张处方。

小组交流,看看别人的处方看得好吗?好在哪里?对自己的处方进行修改与完善。

5.总结:处方开出来了,还要落实到行动中去,才不会使处方成为一张废纸。让我们从日常生活做起,为地球“退烧”出一奋力吧!

第六课:天有不测风云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一些故事,让学生意识到大自然也有不可抗拒的一面,自然灾害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2.帮助学生了解保护环境和降低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在日常生活中,强化环境保护的自觉意识。

3.学习在常见的自然灾害面前自护与互助的方法,培养相应的应变能力,灾害发生时能够不慌乱,采取正确的措施开展自护与互助。

教学重点难点:

帮助学生了解保护环境和降低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在日常生活中,强化环境保护的自觉意识。

教学准备:

1.查阅书籍资料,了解有关自然灾害的概况。2.有关地震灾害的记录片。3.了解家乡最常见的自然灾害。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有关地震灾害的记录片。

二、学习“大自然的另一份面孔” 1.阅读《地震孤儿的故事》。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地震的资料。

讨论:地真是怎么回事?你对地震带来的危害有哪些印象?

设想一下:假如我们居住的地方发生了强烈的地震,你对突发的灾害会有思想准备吗?你认为地震会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哪些危害?

2.自然灾害知多少。

除了地震外,自然灾害还有哪些种?

请同学们走上讲台,介绍自己搜集到的某种自然灾害的相关资料。3.为自然灾害分类。

4.过渡:自然灾害离我们并不遥远。简单叙述2004年印度洋大海啸。

搜索你的记忆,你听说过或者看到过自然灾害发生时的情景吗? 5.分组朗读《历史上的部分自然灾害记录》。

三、学习:天灾之中有人祸

1.近几年来,全球发生了不少自然灾害,请选择你知道的一次重大自然灾害,向全班同学做一个介绍。

2.阅读43页自然灾害的信息。同学之间交流课前准备的小调查:家乡最常见的自然灾害是什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这些自然灾害的?

讨论:从引起自然灾害的原因上考察,你认为自然灾害在多大程度上是自然造成的呢?

3.阅读《是天灾还是人祸》。

讨论:有哪些人类的行为诱发或加剧了自然灾害?

4.你的家乡有没有发生过因“人祸”而加剧的自然灾害?如果有,把它写 出来。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遇到自然灾害,会自护与互助。当其他地区发生灾害时,力所能及地向受灾地区的人们伸出援助之手。

2.认识保护环境的紧迫性,掌握一些遇到常见自然灾害的自护知识,以备不时之需。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保护环境的紧迫性,掌握一些遇到常见自然灾害的自护知识,以备不时之需。

思考:有哪些人类行为可能会加剧自然灾害。教学过程:

一、导入

2003年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在中国大地上肆虐。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发生了很多动人的故事,让我们记忆犹新。

二、教学互动

1.观察44页右下角图案的构成。

说一说,你觉得设计者设计这个图案的意图是什么? 集体朗读《一封未能发出的信》。

讨论:有人说,灾难可以使中华民族的精神得到锤炼升华。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看法。

2.阅读“手拉手,心连心”的内容。

你曾经为灾区的小朋友献过爱心吗?除了捐款,还能为灾区小朋友做些什么呢?

3.阅读:《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朗读《海滩小天使》。从这个真实的故事中,你感觉到了掌握必要的遇险应变知识的重要性了吗? 4.仔细阅读《地震发生时应该怎样应变》?

在最短的时间内,试着将具体应变措施牢牢记住。5.接龙朗读《面对洪水》漫画配的文字。总结:遇到洪水应该怎么办?

讨论:为了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我们可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第七课:许多物种消失了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人类的朋友——可爱的动植物的外观、本领等方面的了解,培养学生对生物的爱心,使学生认识到其他生物与人类是平等的,大家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

2.帮助学生了解人类和其他物种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及人类对待其他物种所应持有的态度。培养学生从全局看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帮助学生了解人类和其他物种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及人类对待其他物种所应持有的态度。

教学准备:

收集自己感兴趣的动物或植物的文字资料和相关图片。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人类和许多生物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这些动植物种类繁多,正是有了它们的存在,我们生存的家园才会这么生机勃勃。今天,我们一起来解释我们身边的朋友。

二、学习:多么可爱的朋友

1.同学们走上讲台,介绍自己准备好的某种动植物的资料。

2.请同学们走上讲台当小科学家,介绍某一种动植物与众不同的特点。归类:同学们找寻动植物的可爱之处,按照“千奇百怪的外观”、“特殊的本领”、“助人为乐的品质”等归类。

3.我们一起看看书上有哪些生物朋友等着我们去认识。同学自主阅读,发表对某种动植物的认识。4.总结并组织讨论51页提出的问题。有人认为保护动植物只是因为他们对人类有用,那些看起来没有什么用的动物就不用保护了。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谈谈你的看法。

三、学习:我们的朋友在减少

1.接龙朗读52页上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的动植物简介。这些动植物的数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假设自己是这些动植物种的一种,请以它的口吻说一句“遗言”,或发出一句呼吁。

站在动植物的角度上,发表自己对生存处境的看法。

3.分成三组,扮演书上提到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动植物。

4.以小组为单位,自己仿照游戏中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关系,写出一组有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关系的动植物,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5.有感情地朗读“世界灭绝动物墓地”上的墓志铭。讨论:没有了动植物,人类将何去何从?

四、结束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从许多物种正在或已经消失的现状中,让学生意识到人类文明给其他物 种带来的灾难,初步学会反省人类文明。增强学生保护动植物的意识,并让学生把保护动植物的意识切实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在校外生活中能够主动当好保护动植物的小宣传员。

2.让学生认识到我们人类有许多可爱的朋友,课时人类的活动已经对许多物种构成威胁,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保护其他物种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教学重点难点:

增强学生保护动植物的意识,并让学生把保护动植物的意识切实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在校外生活中能够主动当好保护动植物的小宣传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讲述故事

二、学习:谁是“杀手”

1.阅读课本中介绍藏羚羊的段落和《谁是它们的敌人》。

结合影片片段,请同学们试着用藏羚羊的口吻讲述它们的遭遇。集体阅读《“放虎归山”,山林在哪里》。讨论:谁是“杀手”。

2.请几位同学扮演课本中公益广告和漫画的作者,召开小型记者招待会,向大家阐述他们的动机,呼吁人们保护动植物。

3.朗读《救救青蛙》。

讨论:如果你看到这种场面,你会怎么做?

集体探讨有什么妥善有效的办法可以制止这种行为。4.朗读白居易的诗作《鸟》,请学生解释这首诗的意思。

三、学习:最需要的是行动 1.以小组为单位,自选保护的野生动物的种类,撰写《保护„„的倡议书》。2.讨论:现在有一些地方的餐馆饭店,仍然在私下利用野生动物烹饪菜肴,你认为吃野生动物合适吗?请说说理由。

如果有人要吃野生动物,你上前劝阻时,会说些什么呢?

3.思考:如果学校要组织一次宣传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漫画大赛,你将拿出什么样的作品?

互相交流自己的漫画创作构思。4.有感情地朗读《仙鹤姑娘》。

第八课:可怕的物种入侵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生活中奇怪现象的剖析,激发学生探究物种入侵的兴趣,知道什么叫外来物种,懂得外来物种与外来有害物种的区别,初步了解外来物种入侵已经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初步感知外来有害物种入侵对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以及人类健康带来的巨大危害。

2.了解外来有害物种疯长、蔓延的科学道理,知道外来有害物种入侵对原来的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和人类健康带来的巨大危害。使学生认识到物种入侵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外来有害物种疯长、蔓延的科学道理,知道外来有害物种入侵对原来的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和人类健康带来的巨大危害。

教学准备:

故事《谁是水中恶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吃龙虾吗?

2.我们原来并没有龙虾,你知道龙虾是从哪里来的吗? 简介龙虾的来历。

3.讨论:龙虾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 4.教师介绍龙虾的危害。

师:我们把龙虾这种外来物种称为外来有害物种。

二、学习:奇怪的现象

1.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还有哪些是外来物种?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从动物、植物等方面予以提示)2.出示紫荆泽兰图片。

这种草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阅读课文中的资料《霸王草紫荆泽兰》。交流讨论:为什么把紫荆泽兰称为霸王草? 3.物种入侵现象不仅我国有,其他国家也有。听故事《谁是水中恶魔》。组织交流讨论,了解食人鱼的危害。4.深入讨论:外来物种都是有害的吗? 教师介绍西红柿、马铃薯等外来物种,了解这些外来物种对促进物种多样性、改善人们生活的益处。

5.阅读《词语链接》,了解什么是外来有害生物。

三、学习:难以估量的损失

1.集体交流我国遭受外来物种入侵的资料。2.阅读:

《水上绿魔闷死昆明城》,了解水葫芦的危害。阅读《水葫芦的自述》,讨论:为什么水葫芦会造成危害?

3.出示图表,了解我国遭受外来物种入侵的损失到底有多大。4.师生交流课外搜集的外来无踪入侵对其他国家造成的巨大损失。出示图表资料:《外来物种入侵给有关国家造成的损害》。5.讲故事《欧洲家兔吃掉澳洲大陆》。讨论:为什么家兔会吃掉澳洲大陆? 阅读教材小资料:《为什么“地头蛇”斗不过“强龙”》。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知道有害物种入侵的主要方式,了解我国和其他国家加强对外来有害生物防范和管理的措施,明确对待外来物种的正确态度,引导学生积极行动,防御有害物种入侵。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我国和其他国家加强对外来有害生物防范和管理的措施,明确对待外来物种的正确态度,引导学生积极行动,防御有害物种入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外来有害物种的入侵,引发了一场场灾难,对世界各国都造成了巨大的损害,世界各国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防御外来有害物种入侵。

二、话题教学

话题一:我国的对策

1.防止外来有害物种入侵,我国是怎么做的?

2.出示小资料:中国加强对外来有害生物的防范和管理。3.阅读“新闻链接”材料,思考讨论:

(1)有人认为食人鱼是一种动物,在我国剿杀食人鱼是不爱护动物的行为,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

(2)专家观点:出示“专业人士访谈”内容。

(3)教师小结:食人鱼会对我们的生活和环境产生严重危害,所以,剿杀食人鱼势在必行。

话题二:世界各国的行动 1.阅读教材中材料:《中国加强对外来有害物种的防范和管理》。1.教师小结:5月22日为国际生物多样化日。话题三:我们的行动

1.直击现场:根据课本中创设的情景,初步说说自己的解决方法。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再次交流。2.制定防御方案。

阅读《外来有害物种入侵的主要方式》。

根据有害生物入侵的方式,制定我们的防御方案。

三、总结

外来物种入侵是全世界人们共同面临的一个环境问题,我们要积极行动起来,防御外来有害物种入侵。

第九课:自然资源取之不尽吗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自然资源利用历史与现状的了解,知道全球多种自然资源正面临短缺,在频频告急,引导学生认识到自然资源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2.帮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的。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对自然资源利用历史与现状的了解,知道全球多种自然资源正面临短缺,在频频告急,引导学生认识到自然资源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布置小调查:家乡的自然资源主要有哪些? 了解我国保护自然资源的相关法规。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知道世界环境日是几月几日吗?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什么?

二、教学互动一

1.阅读课本67页杨柳青小学六(2)班同学对全球及我国自然资源的整体状况进行的调查。

对照插图,说说你认为矿石、风力、土地这些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的吗? 2.将小调查的结果填写在课本相应的地方,互相交流。

3.展开想象:如果水资源短缺的现象继续加剧,那么世界将变成什么样子呢?

4.阅读《节水新概念》。

以“加入世界没有了水”为主题,展开讨论。

有人说,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请谈谈你的看法。

5.分组朗读课文69页“自然资源紧急求救”中森林资源告急、矿产资源告急的段落。

自己仿写“土地资源告急”。

三、教学互动二

1.阅读《复活节到衰落的秘密》。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复活节到衰落的秘密是什么。

2.请几位同学分别朗读课本71页许强、黄春雨、任丽的话。你想说什么?请在课本相应的地方写下来。3.阅读《世界上发现最早的资源与环境保护法》。

在这部最早的资源与环境保护法中,提到了一些保护资源与环境的具体措施,你觉得这些措施的提出,体现了我们祖先怎样的观念?

这些措施在今天还有用吗?如果今天再次制定,你认为还需要补充哪些方面的条例?

4.每年的世界环境日都会确定一个主题。你知道围绕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各地举行了哪些活动吗?

5.请同学朗读课本第72页王大同同学的话。你还知道哪些我国保护自然资源的相关法规? 学生交流,老师补充。如果家乡的自然资源遭到破坏,你会通过什么途径来保护它们?

四、作业

就保护自然资源这一问题达成共识,写下来。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从自身做起,合理使用和节约自然资源。

2.让学生自觉地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并向周围人宣传善待资源。3.帮助学生认识到人类对自然资源应有的态度,了解和掌握在生活中节约自然资源的途径,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帮助学生认识到人类对自然资源应有的态度,了解和掌握在生活中节约自然资源的途径,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教学准备:

向家人了解自己家每月用电用水量大约各是多少。教师自己设计“绿色记事本”。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展示自己设计的“绿色记事本”,把自己纪录的内容与学生分享。

二、教学互动 1.阅读《“绿色记事本”》。

说一说这本“绿色记事本”的特点和用途。2.请同学们朗读《环保收支簿》。

你家每月用电用水量大约各是多少?这些电和水用在哪些地方呢? 结合你家用电用水情况,谈谈你觉得你家用电用谁还有节约的空间吗? 1.阅读“绿色信息”。

你知道哪些类似的绿色信息?你从什么渠道获取这些绿色信息的?请说出来和全班同学交流一下。

三、作业

以小组为单位,办一期绿色环保小报,作为对今年“世界环境日”的纪念。

第三单元:世界问题不少 第十课:战争何时了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战争所造成的无数灾难的了解,使学生知道世界上还有很多人因为战争而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甚至丢掉性命。从而使学生知道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危害,并对生活在战争环境中的儿童产生深切的同情。

2、通过对战争与和平的比较,使学生了解生活来之不易,需要珍惜,需要捍卫,要用实际行动为维护世界和平做贡献。

3、通过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六界,使学生知道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离不开人民解放军的捍卫,人民解放军为了保卫国家的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而用实际行动热爱人民子弟兵。

教学准备

有关图片;有关故事;有关资料。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战争——人类最大的灾难

1、将学生在课前收集的资料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2、播放课前准备的有关战争的录象片段。

3、讨论 ;战争有哪些危害?

4、讨论图片——:看:被枪弹击碎玻璃后的眼睛!(你从图片中看到了什么?图片使我们想到了什么?齐读图片配文)

5、阅读:《爸爸、妈妈再也回不来了》

说一说文章给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什么?

6、读:P76“小资料”说一说战争给儿童带来的伤害有多少

7、朗读:〈请把我埋得浅一些〉。用一句话说说感想。

8、展示“一战”“二战”“二战”以后的资料,教师概括介绍

9、学生交流收集到的有关战争的小故事。二.和平——人类永久的期盼

1、播放一首反映战争的歌曲

2、展示毕加索的〈和平鸽〉。从中你看到了什么?向导了什么?

3、教师讲〈和平鸽〉的由来

4、阅读:国际儿童节的来历。你打算今后怎样过儿童节?

5、朗读:〈儿童和平条约〉。用小节目表演

第二课时

一.唱和平歌二.中国的钢铁长城

1、说一说自己看过的有关反映中国人民解放军题材的电影、电视片。我看过的反映中国人民解放军题材的电影、电视片 最深刻的印象是„„ 2.展示有关人民子弟兵保卫和平、保卫祖国的资料。讨论;军人的风采给我们什么启示?

3.播放有关歌颂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歌曲。4.阅读:〈国旗在维和区第一次升起〉。你还知道哪些中国军人参加联合国维护和平行动的故事?

5.献给人民子弟兵的礼物。为什么这样做?为什么送这样的礼物?

第十一课:科学技术的喜与忧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

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通过了解科学技术所带来的负面作用,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看待问题的态度,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要为人类造福。

2、行为与习惯

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在人们的生活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将学科、爱科学的热情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怀着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认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技术的利与弊,并对科学技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能持有正确的态度。

3、知识与技能

从衣食住行等各方面关注生活中的科学技术,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对科学技术的了解,培养学生对资料收集、整理、分析的能力,通过辩论赛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4、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关注周围的生活和收集有关科技资料,认识到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与世界,让学生通过辩论赛、故事会等活动,认识到科学技术既能造福人类,也会危害人类,我们应正确对待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1、请同学观察周围的生活,看看我们的衣食住行中有哪些科技产品,收集有关资料,对这些科技产品作大致了解。

2、请同学访问父母或者亲朋好友,了解以前生活中的日常物品和现在有哪些不同。

3、收集一些科学家成长经历的小故事。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刚刚看到的是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的场面,也看到了航天英雄杨利伟叔叔从太空中凯旋归来,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使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振奋与自豪,这说明我国的航天事业的发展已经处于世界前列了,想一想,为什么我国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呢?这要归功于我国科学家的奋发努力和我国航天科技的发展,同样,我们在生活中也感受到科学技术带来的好处。

教学互动一(衣)

1、教师给大家介绍一下吴家嘴村小学六(2)班的讨论会,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扮演五依蒙和朱爱先两位同学,进行发言,先说说衣服与科技的关系。

2、再请班级同学根据已收集的资料对王依蒙同学的发言进行反驳。

3、教师可以将事先准备好的一些服装上的商标牌展示给大家看,让大家看看服装的面料成分是什么,其中包含着哪些科技成分。

4、请同学扮演科学家,充满自豪感地为介绍智能服装。教学互动二(食)

1、教师请同学说说今天家里吃了什么饭菜,再请同学说说这些饭菜和科技有无关系,有怎样的关系,例如所吃的蔬菜是大棚蔬菜,米饭是杂交水稻生产的,一些肉类食品是养殖加工生产的等。

2、教师为同学介绍“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事迹和安藤百福发明方便面的故事,并让大家谈谈感受。

3、请同学根据所收集的资料,说说食品生产中还有哪些科技发明。例如罐头的发明、杂交水果的培植等。

教学互动三(住、行)

1、教师给学生展示摩天大楼和磁悬浮列车的图片,让学生说说我们的居住与出行和科技有什么样的关系。

2、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的观察说说我们周围有哪些技术先进的建筑和交通工具。

3、教师为学生介绍磁悬浮列车。

4、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跨越时空的来信”,想像未来的交通工具是怎样的。教学互动四

1、将学生分成四个组,就“衣食住行”每组就某一方面来谈。

2、再请每组同学设想一下50年以后我们的衣食住行将会是怎样的,请每组派代表上台来发言。

教学互动五:“开心词典”

同学们,我们已经了解了科学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我发现同学们都对科技发明很感兴趣,现在我们就来个班级“开心词典”看看对我们生活中的科技发明知道多少。

1、教师将每组设立为一个答题组,并宣布答题规则,题目分必答题和抢答题,必答题答错不扣分,抢答题错扣分,教师可以请同学上来担任分数记录员。

2、教师宣布题目,题目可以涉及日常生活中学生比较熟悉的科技发明,例如,电灯的发明人是谁,贝尔发明了什么等,题目的形式可以多样,由教师自己把握。

3、比赛结束,教师宣布各组的得分情况,并评出名次,对取得较好的组给予鼓励。

教学互动六

1、请同学将课前准备好的一些科学家、发明家的成长故事讲给大家听,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讲故事时尽量绘声绘色,让其他同学能听到饶有兴趣。

2、听完故事,教师请学生说一说这些科学家、发明家都有哪些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通过这些科学家、发明家的成长经历,激发学生崇高科学的精神和态度。

教学互动七

1、教师给大家介绍电脑的发明及其发展的历史,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电脑不断地更新换代。

2、教师给学生播放动画片片段,问学生是否喜爱这些动画片,知道动画片是怎样制作的吗?在同学们的踊跃发言后,告诉他们现在的动画片都是通过电脑动画技术制作而成的,画面精美,视觉效果好,所以无论大人孩子都爱看。

3、分组讨论电脑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作用,请学生说一说,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不要仅限于电脑网络的作用,引民生关注我们周围的生活,想想电脑还用在了哪里,例如,陪妈妈去银行,看到柜台里的叔叔阿姨在使用电脑办理业务,使学生认识到现今电脑技术已经渗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了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方式。

4、根据刚刚大家的讨论,让学生认真填写课文第87页中的问题。教学互动八

科学技术和我们小学生生活、学习有哪些关系呢?让学生思考。结束过程

师:看来,科技确实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与世界,随着科技的发展,相信未来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1、收集科技产品带来的环境污染的有关资料。

2、准备原子弹爆炸后的情景资料。

4、准备核电站的图片资料。

5、教师准备克隆人的漫画或者其他图片资料。请学生收集克隆技术的有关资料。

导入

师:同学们,大家看过有关机器人的电影吗?有说说你看过的有哪些片吗? 师:这些影片都讲了些什么?

教师总结:看来大家对这类影片还蛮感兴趣的,这些影片大多都是讲科技的发展使机器人具有超凡的智能,在未来要征服了人类,甚至要毁灭地球。虽然这些影片是科幻片,内容都是虚构的,但也反映了人类对科学技术的担忧,看来,科学技术也有让人烦恼的一面啊。

教学互动一

1、教师请学生感情地朗读课本中《暑假真长》的材料。

2、教师让学生体会韩乐同学的感受,说一说你是怎样度过暑假的,是不是也和韩乐一样感到寂寞。

3、教师告诉学生长时间在家里看电视,上网不利于身以健康。建议学生多到户外,接触大自然、感受大自然。

教学互动二

1、教师请学生谈谈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医疗水平也提高了,但为什么得癌症的人却比以前多了。

2、教师请学生根据收集的资料说说化肥、农药、汽车、建筑材料等科技产品对环境造成了哪些污染,给人们带来了怎样的危害。

3、请学生说说除了上述的科技产品以外,还有哪些也会对环境造成危害。教学互动三

1、教师请学生以科学家理查德?费曼的口吻朗读《科学的价值》。

请学生说说理查德?费曼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担忧,他是“杞人忧天”吗?

2、教师播放原子弹爆炸后的情景录像材料。

3、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广岛就像一股烟似的眨眼间就消失了”。

4、向学生展示受到贫铀弹辐射的伊拉克儿童的照片。

5、请学生谈谈如果发生核战争会给人类带来哪些灾难。

6、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英国诗人拜伦《黑暗》中的一段诗句: 我做了一个梦,又不全是梦; 明媚的太阳突然无影无踪,黯然失色的群星在漆黑的茫茫宇宙中游荡,冰冷昏暗的地球虚悬在没有月色的天空。黎明来而复去,白昼从不降临;

人们在恐惧和孤寂中冷漠无情,亿万颗凄凉的心都在为自己的祈祷光明。

师:这种景象可怕吗?这段诗句是一名科学家在描述“核冬天”来临时的景像所引用的。

7、教师给学生介绍何谓“核冬天”,它会给地球带来怎样的灾难。

8、师:既然核武器这样可怕,为什么那么多的国家还渴望拥有它呢?应不应该全面禁止生产和彻底销毁核武器呢,请学生谈谈,对待核武器应该持怎样的态度?

9、教师向学生展示核电站的图片。

10、师:核武器具有那么大的杀伤力是利用了核能,而我们所看到的这些核电站也是利用了核能,它们的不同之处就在:核武器会给人们带来灾难,造成生灵涂炭,而核电站为人们提供了电能,为人类造福。

教学互动四

教师给大家展示“克隆人”的笑话图片。(出示课件)

师:看到旁边又冒出了另一个自己,小婴儿也不知所措了,“哦,上帝啊,我被克隆了!”

师:克隆技术到底带给我们的是喜还是忧呢?

1、教师请学生看课本中的第一只克隆羊“多利”的图片,向学生简要介绍克隆技术及其发展。

请学生根据收集的资料说说克隆技术在哪些方面可以为人类造福。

2、师:虽然克隆技术在很多方面造福人类,但有人设想甚至尝试克隆人,却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讨论。

请学生朗读《“夏娃”诞生》。

师:看来克隆人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了,你赞成克隆人还是反对克隆人呢?请学生互相交流。

3、组织“要不要克隆人”的辩论会。

师:这次的辩论会上,双方同学都表现得很好,都能有理有据地表明了各自的观点,通过这次的辩论,大家应该认识到,克隆人的出现将会给人们带来很多的麻烦,我们应该反对克隆人,但是同时,我们应支持冶疗性的克隆研究,并加强对治疗性克隆研究的管理和控制,确保人类的尊严和国际公认的生命伦理原则不受损害。

4、教师向学生展示漫画《克隆人》

请学生朗读“联合国通过禁止克隆人宣言”。全班同学合作,写一封“反对克隆人”的倡议书,并在课后贴在班级墙报中。结束过程:

1、师:看来科学技术带来的烦恼还不少呢,同学们想想还有哪些科学技术会给人们带来烦恼,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讨论。

2、教师在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克隆技术的资料,准备辩论会。结束过程 师: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上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可见,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我们应该利用它为人类造福。

第十二课:我在联合国作报告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知道联合国的性质和宗旨及其一些重要的工作机构,初步了解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发展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2、情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联合国为全人类开展工作的事例,了解联合国的工作目标,激发学生对世界局势的关注,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儿童的国际意识。

3、能力:学习搜集、处理资料,并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教学准备

一、诵读:感受联合国

1、教师深情朗读《联合国歌》歌词,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2、讲述:《联合国歌》是由一位美国诗人根据前苏联的一首歌曲重新填词而成。

3、学生自由朗读、齐读。通过朗读使学生初步认识联合国,了解联合国的奋斗宗旨和崇高理想,唤起学生关注全球,热爱全人类的美好情感。

二、浏览:畅游联合国

1、过渡:让我们跟林强华一起去参观联合国总部,进一步认识、了解联合国。

2、学生自读教材《走进联合国总部》

3、谁能学做小导游,给大家介绍一下联合国总部。请2-3人介绍,教师配合出示录像或图片资料。

4、你还知道联合国有哪些作用吗? 提示学生举一些实例来说说,比如在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中,从战争前期时的调解,战争中对弱势国的人道主义援助,战后的重建等,都离不开联合国的参与。

三、探究:了解联合国

1、过渡:我们走进了联合国,相信同学们对它充满了好奇,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2、学生自由提问。

3、分组探究。

(1)将学生提问进行分类,大致分为:联合国的产生与发展、联合国的会徽和旗帜、联合国趣闻、联合国的机构和其他等五类。

(2)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内容自由结合,分成五个学习小组。

(3)小组内学习教材中有关内容,交流资料,进行整合,推选代表准备向全班介绍。

4、集体汇报交流

5、“联合国全接触”知识竞赛。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参赛,分为必答题和抢答题,答对一题加一分,总分最高的小组获胜。

(2)参考题目。

联合国总部在哪里? 联合国有哪些主要机构?

联合国会旗上有哪些图案?有什么含义? 联合国的作用有哪些?

现在中国常驻联合国大使是谁? 联合国成立于什么时间?

今天,世界上几乎每一个国家都加入了联合国,联合国共有多少个会员国? 根据《联合国宪章》,联合国的四项宗旨是哪些?(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发展国际间友好关系;

合作解决国际问题,增进对人权的尊重; 成为协调各国行动的中心。)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了解联合国和我们的密切关系,明确联合国是全球的联合国,也是儿童的联合国,知道联合国为解决世界儿童问题所作出的努力和产生的积极效果。

2、情感: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联合国就在我们身边,鼓励学生积极地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儿童发展的事业之中,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3、能力:通过调查、学做小大使等活动,培养交往能力,表达能力,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培养学生的地球村公民意识。

教学准备

1、以“战争阴影下的孩子们”为主题搜集图片资料。

2、布置学生调查,人们最关注的国内、国际问题。教学过程

(二)一、谈话;联合国离我们并不远

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联合国,虽然联合国总部远在美国,但是它时刻都在关注着全世界的人们,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促进国际合作和发展而奋斗。它时刻都在关注我们少年儿童工,为改善儿童健康状况和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做出不懈的努力。在2002年5月8日,联合国还召开了一次特别会议,专门研究儿童问题。

二、感受:联合国帮助和保护儿童。

1、观看“战争阴影下的儿童”录像。

内容为:在伊拉克等战争中,孩子们身心备受摧残,他们失去家园,失去亲人,甚至失去生命的悲惨情景。

2、出示一组数据:据联合国儿童工基金会统计,自1990年以来,全球共有200多万儿童工在武装冲突出中丧生,有600多万儿童受重伤,1200万儿童无家可归。

据联合国专家统计,伊拉克战争爆发后,800万伊拉克儿童的食物几乎都依赖于国家定量供给,随着战争的继续,定量供给可能难以保证,战争的爆发将使总数达130万的伊拉克儿童工面临严重的饥饿、疾病和死亡的威胁,伤亡人数可能高达数十万。而且,更多的儿童还要饱受精神上的打击,在伊拉克有多数儿童工患上战争创伤综合症,他们经常做噩梦,无缘无故地表现出焦虑的情绪。

3、面对这一幕幕触目惊心的画面和数据,你想说些什么吗?

4、孩子无辜,为何要饱受战争摧残,于是人们的心里祈祷,愿战争早日结束,让孩子们在和平的阳光下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有谁知道,联合国又是如何 为解救这些可怜的孩子而努力的呢?

5、联合营帮助孩子远离战争的痛苦,但世界的儿童工问题远远不止这些。

6、结合课前查找的资料,你知道世界儿童问题还有哪些?

7、世界儿童工问题还真不少。为此,联合国做出了哪些不懈的努力? 要点:制定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帮助儿童争取受教育的权利,提高入学率,帮助中国西部女童,改善儿童健康状况,保护儿童生存权利等。

8、你们现在最关心的是什么问题?

教师点拨:我们已远离战争、贫困、失学等问题,应该好好珍惜,同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参与:让世界更美好

1、作为全世界儿童中的一员,我们应该怎么做的

(1)自读教材中有关内容(联合国儿童问题特别会议部分和《中国学生维护亚洲儿童工代表权益》),同桌讨论。

(2)集体交流,积极参与,争取权益。

2、那么,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1)请一名学生朗读安南的一封信。(2)讨论:

读了安南的信,你有什么感想,你对他的回答满意吗? 如果你是联合国秘书长,会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呢?

3、课后,把你的想法说给家长或朋友听听,看看他们有什么建议。

如果你将出席联合国大会,并让你站在联合国的讲坛上发言,你将就哪些问题发表意见或提出建议,请你根据最关注的问题,进行一次深入探究,可以查阅资料,可以调查采访,更要独立地进行思考。

(三)一、小眼睛看大世界

1、课前,同学们对人们目前最关注的国内、国际问题进行了广泛调查研究,我们来交流一下,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大家是如何深入开展探究的呢?

2、将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大致进行分类,如儿童、教育、战争、环境等问题,各人就自己发表问题的思路展开讨论,要求:有理有据,理由充分,理由充分,要求合理,建议可行。

3、面对如此多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二、学做联合国小大使

1、联合国大会即将召开,如果让你出任大使,你会怎么做?

2、我们来看看深圳实验学校的廖敬钰同学是怎么做的,读一读教材中《地球首脑峰会;倾听中国孩子发言》

3、讨论交流个人的感受

三、我在联合国做报告

1、就儿童、教育、战争、环境等问题分组讨论,拟好发言提纲,准备好相关图片数据资料。

2、模拟联合国大会,我当小大使,我来做报告(1)准备工作:

选举秘书长,并负责主持本次大会。成立答辩组,各小组推选2人组成。推选发言人,各小组推选1人担任。(2)召开大会:

各发言人将本组大使的意见、建议进行陈橽,展示相关图片等资料、由答辩组解答有关问题,并就发言人的某些观点,建议等提出问题,双方进行答辩。

秘书长作总结陈述

3、想一想,除了出任大使,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言,我们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把我们的意见 和建议提交联合国?

四、总结全课

我们走进联合国,认识了解了联合国,全世界人民的心愿和责任,就是让人民幸福,让世界和平,爱和平首先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身在福中要知福,爱和平,还要好好学习,掌握本领,只有实力强大,才能捍卫和平,让我们向全世界许下我们美好的心愿,我们热爱和平,渴望和平,我们反对霸权主义,反对侵略战争,愿和平鸽衔着橄榄枝永远翱翔在碧空蓝天。

第四单元:新的生活就要开始了

第十三课:我的这6年

教学目标

让学生感受到成长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身体长高了,变得结实了,会了解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事物,会通过阅读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学会了许许多多以前不会的本领。

帮助学生形成反省、反思的良好习惯,教会学生全面、客观地看待自己。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欣赏自我意识,从而更好地促进了自己健康地成长。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1、请同学向父母查询自己小时候的照片,穿过的衣服、鞋子、用过的餐具等等、2、准备好上课示范用的成长记录的展板以及“比一比,多惊喜”的《成长记录》表格。

导入

1、出示数张班上同学小时候的照片,请全班同学猜猜是班上的哪几位?

2、请其余同学准备好自己的照片。教学互动一

1、师:我这里有几张照片,都是咱们班上同学的,你们能猜猜是谁吗?

2、将同学猜的同学请上讲台,和照片站在一起。

3、再请出真正的照片主人,请同学对比看一看。

4、请同学描绘他们外形上的变化。教学互动二

1、师:有谁还记得小时候的玩伴吗?

2、引导学生回忆现在依然保持联系的玩伴,描绘他们的变化。教学互动三

1、发放给大家“比一比、多惊喜”的《成长记录》表格。

2、老师解释每一栏目的含义。

3、要求同学尽可能在课堂上填完,没有填完的项目回家继续填。

4、布置学生准备《一路汗水,一路笑》的展板。教学互动四

1、师:除了可以用展板来表现我们的成长过程,同学们还可以通过哑剧小品把你的变化、你的成长过程演出来给大家看。

2、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小品的编排方案。

3、请1-2组同学上台表演。

结束过程:教师总结同学们童年的欢乐。

第二课时

导入

请全体同学回忆6年小学生活中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教学互动一

1、师:6年小学生活一晃就要过去了,此时此刻同学们印象最深的可能是某次小小的成功带来的喜悦,也可能是一次小失败留给自己的遗憾,这些往事都是那么值得回味,我们还是先来看看这位同学的深情回忆吧!

2、请一位同学朗读刘慧美同学的回忆。教学互动二

1、师: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这样的经历给了你哪些启示呢?

2、让学生尽情倾听自己的成长点滴以及收获和感悟。教学互动三

1、师:在你的经历中,有没有什么人给你提供特别的帮助?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助,当时的你能够渡过难关吗?你接受了帮助时,向对方表示感谢了吗?如今,你对他们仍怀有感激之心吗?

2、请同学朗读《情谊》这篇文章。

3、请同学说说自己的体验,说出自己要感激的人和事。教学互动四

1、读《我们再看您一眼》一文。

2、让学生说说听完后的感受。

3、组织学生交流,如果要表达自己对老师的心意,如何表达呢? 结束过程:

请同学根据上述回忆确定自己参加《我这6年,谢谢你!》综艺节目的内容和形式。

第十四课:去中学看看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中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了解中学的课程设置、作息时间、学习方法等。

2、让学生在了解中学生行为规范的过程中,自己对照找出差距,自我调整,并确定努力的方向。未来生活充满向往,树立自信心,同时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1、教师提前去附近的中学了解情况。

2、和准备去参观的学校领导以及相关部门联系,确定参观日期和开展活动的具体内容。

导入

师:再过不久,你们每个人就要上中学啦!你们高兴吗?你们想像过中学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吗?你们有亲戚或邻居的孩子正在中学学习吗?

教学互动一

1、请做好准备的同学介绍他所见过的中学。

2、老师出示准备好的照片。教学互动二

1、教师引导学生把自己放置到未来的中学生活中去,设想自己可以为新的班级承担什么工作。

2、小组相互交流。

3、教师鼓励学生们交流,还可以帮助大家大胆设想自己示来的角色。教学互动三

教师根据自己了解的情况和往届毕业生的反馈情况,告诉学生中学和小学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同学们身上具备的优势在中学生活的哪些方面还可以保持。

教学互动四

1、布置第二天参观中学要注意的事宜。

2、逐项解释采风纪要的项目,并阐述认真做好纪要的重要意义。结束过程

动员大家为了参观中学尽可能全方位准备。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1、准备好交通工具,或确立步行前往中学参观的具体路线。

2、和所去中学的相关人员共同商定参观和访谈的具体详细的方案。

3、收集并评价参观中学的记录。

4、邀请介绍经验的相关中学生。导入

1、教师出发前再次强调纪律和安全,提醒应带的纪要记录本。

2、确定活动的分组名单和组长人选及职责。教学互动一

各小组根据《中学一日采风纪要》的各项条目在中学相关老师或同学的带领下一一观摩、填写。教学互动二

记录不同年级的课程表,特别是初一课程表的特点。教学互动三

1、参观并记录跟学习生活密切联系的各场馆,如实验室、图书馆、体育馆等设施的进入要求。

2、各小组作整理 教学互动四

1、组织小组讨论:对照看到的中学生活,自己已经具有哪些优势?

2、继续讨论:自己的担优有哪些? 教学互动五

1、访谈学哥学姐。教学互动三

1、组织同学进一步讨论,为迎接中学生活,自己还有哪些不足的地方?

2、师:同学们对中学生活有这样那样的担心,大家能不能开动脑筋,想想办法,尽量发挥自己的优势,改正自己的不足,为适应中学生活想出一些高招呢?

3、组织小组同学交流,然后请部分学生发言。

第十五课:我们的毕业典礼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己对毕业典礼的设计和准备,初步了解组织学校活动的程序,初步具备设计班级、学校活动的能力。

2、亲身体验对小学生涯的回顾,总结和惜别,具备中小学过渡时应有的心理准备。唤起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激发同学胸怀理想、展望未来的豪情。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往届毕业典礼资料。

2、中学毕业典礼资料。导入

播放一段以往的毕业典礼录像。教学互动一

请同学针对录像提问,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教学互动二

组织同学评价所看到的录像中包含了哪些道理。教学互动三

组织同学阅读课本上提供的三个小学毕业典礼的场景。教学互动四

1、请同学自己谈谈喜欢这样的毕业典礼形式吗?还有没有听说过其他形式的毕业典礼?

2、同学们自己设计毕业典礼,有好的创意吗? 结束过程

征集下节课上交的毕业典礼的主持人串词和方案。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1、老师充分阅读并仔细评价学生上交的毕业典礼方案,选择其中比较优秀的2-3个。

2、选出班级模拟毕业典礼的主持人。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根据你们的方案模拟我们的毕业典礼。教学互动一

1、分别选择2-3个班级中较好的方案,进行毕业典礼活动的模拟。

2、组织同学分组讨论、比较、修改,整合出比较完善的方案交给学校待选。教学互动二

师:毕业在即,同学们是不是对同学之间的友情还很眷恋?是不是对老师、对母校有所很多话要说?大家交流一下。

教学互动三

组织学生朗读课本上的“历史资料”,并请几位同学说说读后的感受。结束过程

在课本的留白处写上自己的毕业赠言。

第五篇:六下品社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教学设计

4.《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参加奥运会和主办奥运会的基本情况。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奥运盛事,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理解奥运精神的内涵,感受运动健身的意义。

教学重点

了解并感受中国主办奥运会这一盛事,激发民族自豪感;了解我国全民健身运动,感受运动健身的意义。

教学难点

感受国人为实现梦想所做的努力、历经的艰辛,理解奥运精神的真正内涵。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奥运寻根

1.创设情景:

播放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的视频录像、运动员夺冠的场景图片,配乐:《我和你》这首歌,这些镜头你们一定还记忆犹新。是啊!2008年8月8日是个让全中国人为之骄傲,让全世界人们都为之震撼的日子,北京奥运会成功主办。你们可知道?为了这一天,中国人整整盼了一百年。这是为什么?

现代奥运会创办于1894年,每四年举办一次,可是几十年过去后,却没有见到一个中国人的身影。1908年的《天津青年》杂志向国人提出了三个问题:中国什么时候能派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什么时候能得到一枚金牌?什么时候能举办奥运会?这三个沉甸甸的问号没人能够回答。你们能回答吗?

2.阅读教材P19,你有什么了解?

补充资料:中国短跑第一人刘长春得到张学良将军的资助,“单刀赴会”,参加第10届洛杉矶奥运会。他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漂泊了21天,在身体严重脱水的情况下参加比赛。就这样他一人代表着中国队,在看台上陌生和异样的眼神中,最终没有获得成功。

1936年柏林奥运会,中国队全军覆没。柏林奥运会中国代表团提前两个月出发,途经东南亚各国,沿途比赛卖艺。他们住最差的旅馆,吃最简单的伙食,到达柏林时一个个面黄肌痩,体力严重透支。只有撑杆跳选手符保卢一个人进入了复赛。可怜又可敬的符保卢甚至没有一根属于自己的撑杆,每次比赛都向外国运动员借用,最终还是被淘汰了。

了解这些,你们想说些什么?

3.小结:贫穷落后,国弱人衰,奥运成了我们中华民族一直在追寻的梦!

活动二: 奥运历程

奥运历程你说我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奥运离我们不再遥远。请阅读教科书第19面新中国成立后的内容

(1)1984年,许海峰在洛杉矶奥运会夺得了第一枚金牌,从此打破了中国在奥运史上金牌“零”的突破。(课件:许海峰夺冠画面,国歌响起)提问:这一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终于飘荡在了奥运会的会场上。这一刻,你想对许海峰说什么?

(2)出示中国参加历届奥运会的奖牌榜(课件出示),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小结:祖国的繁荣,国运昌盛,我们的奥运健儿不断刷新着历史记录,为了一个共同的梦想我们在不停地追逐。活动三: 百年圆梦

1.情景再现:

让我们再次回到2001年7月13日22时那庄严神圣的一刻吧。(课件播放录像《北京,我们赢了》当萨马兰奇走向主席台的那一刻,全世界都屏息凝神。……世界选择了中国,奥运选择了北京。为了五环旗下的梦想,我们苦苦等待了一个漫长的世纪,在这一刻,北京赢了!全中国人的热情像火山般爆发,人们流着泪唱啊,跳啊,尽情释放心中的激情。1908到2008,百年奥运,中华圆梦!(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从萨马兰奇向全世界宣布的那一刻,我们的政府和人民都在为奥运努力着,大家可以看看课本20面有关北京奥运会的资料

2.情景再现:

北京奥运会取得了巨大成功,实现了中国人民的承诺,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让我们再一起来看看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在奥运会闭幕式上是怎么说的吧。(抓住“无与伦比”一词。)

提问:从“东亚病夫”到2008体育强国,我们经历了100年艰难历程,你想说些什么?(生交流感受)

3.小结:百年中国,中华儿女由东亚病夫,走向世界运动的最高舞台,走向光荣与辉煌,这都是因为中华儿女心中有梦想和追梦路上的顽强与执着。百年之后我们终于圆梦。活动四:全民齐建设

1.激情导入:

其实,奥运会不仅仅是运动员的盛会,更是万民参与、展示自我的盛会。在我中华大地上也出现了万民参与奥运的热烈情景。(播放幻灯片)大家看到这些情景的时候有什么感想?(板书:全民健身)

2.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本第21页的内容。

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说过这样一句话。(齐读“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为了增强人民体质,国家体育总局在1995年开始开展全民健身周活动,这一活动深受群众的欢迎。同学们,你们也参加了每天一小时的阳光体育运动,请你谈谈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看法。

(生交流)

3.小结:全民健身,人人参与,让每一个人生活得更健康、更美好。(板书:人人参与)活动五:我与全民健身

1.大家平时也一定喜欢健身,你和家人参加过哪些健身活动?说说自己参加的体会。(生交流)

2除了这些活动,其实还有许多健身活动。(出示学校大课间、运动会上全员健身的照片)

师:只要你们都积极参加了全民健身活动,增强了体质,就很棒了。

3.小结:最后我送同学们一首健身歌,让我们在健康歌的伴随下,积极锻炼起来吧。(歌曲:健康歌)

板书设计 :

百年奥运全民健身 中华圆梦

人人参与

下载六下品社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六下品社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六下品社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教学设计

    4.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参加奥运会和主办奥运会的基本情况。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奥运盛事,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理解奥运精神的内涵,感受运动健身......

    三下品社教学设计

    课题:《我们的生活需要谁》 教学内容:《我们的生活需要谁》 教材简析:本课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生活不能没有他们”的第一课,本单元的主题是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

    六年级下品社 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你我同行 教学内容: 1男生和女生 2朋友之间 3学会和谐相处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知道男女生在生理和心理上存在性别差异,学会理解和尊重异性同学的差异,化解由性别差......

    四下品社教学设计

    我的家乡在哪里——重庆 教材分析: 新课程、新理念、新目标,为处在基础教育最前沿的小学教师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大舞台,尤其是小学生的品德教育,突破了传统的品德教育课以课堂为中......

    三年级下品社教学设计(★)

    防止火灾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杜绝引起火灾的行为,知道报警的方法,制作防火安全标志。 2.在日常生活中要具有防火意识,能够消除火灾隐患,知道怎样报火警。 (二)过程与方法 通......

    四下品社期末试卷

    土溪镇2014学年春季学期第二学期四年级品社期末测试题 班级姓名得分 一、填空(36分) 1、遵守诺言,说到做到,就是 2、森林不仅是许多野生动物栖息的家园而起能起到涵养水土、、、......

    一年级下品社教案范文

    一《春天来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用不同方法,继续积极参加"寻找春天、展示春天、留住春天"的活动,体会亲近大自然的乐趣。 2、通过观察、比较,认识春天盛开的花,借助花进......

    五年级下品社教学计划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全班共有学生28人,其中女生13人,学生均属农村孩子,来自附近多个自然村,在家大多为娇生惯养的孩子,思想状况很不稳定,学习状况两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