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2007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试卷现代文主观阅读题命题失误

时间:2019-05-13 07:49: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评析2007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试卷现代文主观阅读题命题失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评析2007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试卷现代文主观阅读题命题失误》。

第一篇:评析2007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试卷现代文主观阅读题命题失误

评析2007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试卷现代文主观阅读题命题失误(网友来稿)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评析2007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试卷现代文主观阅读题命题失误(网友来稿)2007-06-29

泉州五中 陈宏明

失误一:未能对有不少失误的阅读文本进行修改,影响文本把握

尽管这是一篇内涵丰富、语言优美的的散文,但是文本不少地方表述上着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详见附三的分析)。作为考场阅读材料,命题者没有理由不进行修改,除非让考生进行批判性的解读,可命题者并没有这么做,不知是什么原因?难道是本身的解读能力不行吗?

虽然不少有问题的语句对素质较好的考生的整体把握不存在很大的影响,但是对素质中下的考生就存在较大的影响。换个角度说,即使是对整体把握不存在影响,对细节的具体把握肯定是有影响的。

失误二:在文章的失误处设题,令人啼笑皆非

(一)该大题的第一小题(全卷的第十二小题)——“请指出‘我看到母亲那对干瘪的乳房,像两只残缺不整的讨饭的碗,却为我们讨来了一生的盛宴’这句话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应该是个错误的命题,因为原文中的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病句(这个比喻显然说不通,说母亲干瘪的乳房像“残缺不整的讨饭的碗”,取的是形似,暂且说得通,可接下去说乳房“为我们讨来了一生的盛宴”,取的明显是“神似”,可这哪存在神似?乳房的功能在于哺育,在于奉献;“讨饭的碗”功能在于乞讨,在于索取,二者风牛马不相及。乳房可“讨来盛宴”这样的说法也未免太荒唐,此处的本体和喻体不相符),一个病句要求考生把它当作佳句分析其表达效果,这岂不荒谬。

更为荒谬的是居然给出这样的参考答案——“这个比喻把母亲耗尽生命为孩子创造幸福的内涵形象生动化了;凸现母亲一生的辛劳,强调她为了孩子费尽心血,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感激”。母亲耗尽生命为孩子创造幸福的内涵确实可以通过母亲干瘪的乳房(因操劳而干瘪)体现出来,但是它绝对不是通过“像两只残缺不整的讨饭的碗”这个比喻体现出来的(孩子的幸福绝对不是母亲向人乞讨来的)。

(二)该大题的第二小题(全卷的第十三小题)的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说‘能留住人的不是房屋,能带走人的不是道路’?”—— 也是个错误的命题,因为“能留住人的不是房屋,能带走人的不是道路”这句话在行文思路上本身就显得非常突兀,属于“半路上杀出来的程咬金”,既“前不着村”又“后不着店”,让人不知所云(前面既没有对“房屋”与“道路”进行陈述铺垫的文字,后面的文字又不是承接这句话的语意来说的。如果下文要紧承这句话来说的话,应该对“能留住人的”是什么、“能带走人的”是什么进行表述,而下面几句话,1、没对“能带走人的”是什么进行表述,2、所说的母亲的音容笑貌、善良和爱让我不忘回家的路,也与“能留住人的不是房屋”丝毫无语意关联,因为“我”人在他乡,要表达“母亲的音容笑貌、善良和爱让我不忘回家的路”这样的意思,大概要这样说——“能让我牵挂的不是„„而是„„”或“能把我从梦中唤醒的不是„„而是„„”。尽管根据行文逻辑,此话原意是要引出下文的几句话,但实际上它起不了这个作用),这样的命题确实可笑。

更为可笑的是,命题者居然给出了一个“因为只有故乡,只有母亲的爱,才是永恒的归宿”的参考答案,因为即使所设问题是正确有效的,这个答案也只能勉强回答“为什么说‘能留住人的不是房屋’”(为什么说勉强呢?因为只有把“房屋”看作是作者他乡的房屋才能如此解释,如果把“房屋”看作是家乡的房屋,“能留住人的不是房屋”这句话在文中逻辑上根本就说不通,更不用说是设题及其答案了),而不能回答“为什么说‘能带走人的不是道路’”。

失误之三:没能从整体感知和局部分析相结合的角度考查考生,导致考生文本解读能力无法得到更有效的考查

要综合考查考生独立解读一篇文章的能力,下面几方面最好都要有所体现:

一、总体上写什么即文章的主旨,二、主旨是怎么得到体现的即文章的构思,三、构思是如何得到体现的即文章的表现手法,四、关键语段语句、警句和难句的理解和分析。

可是试卷上所设的题大多数是考查第四方面的能力,而且两个地方是在文章的失误处设题。

附一

考题:

12.请指出“我看到母亲那对干瘪的乳房,像两只残缺不整的讨饭的碗,却为我们讨来了一生的盛宴”这句话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13.阅读文中画横线的“这个世界„„一辈子不忘回家的路”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1)为什么说“能留住人的不是房屋,能带走人的不是道路”?

(2)文中说“如果一切还能重新拾捡回来„„一辈子不忘回家的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4.联系全文,指出“落叶”的含义和它在结构上的作用。

附二

可供替换的方向或题目:

1、谈谈你对本文主旨的理解。(写出了如叶归根的游子对如叶落地的已逝母亲的无尽思念,写出了游子长年在外飘泊追求自己的事业而未能很好眷顾母亲的愧疚)

2、行文脉络(看到落叶——心中一颤——看到故乡的诸多景象——抒发回乡看望母亲的意愿——面对落叶之树——抒发失去母亲的无助与惆怅——用“树”与“落叶”的意象表达对母亲的思念)

3、这篇散文写得像诗歌一样,它的情思主要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意象)请试作分析。

4、第六至第九自然段写作者“看到了”故乡的诸多景象,主要用什么手法?(铺叙或铺陈)请分析其表达效果。(把作者思念家乡、思念母亲的情绪表现得生动形象、淋漓尽致)

5、第十段写什么?(对过多的物质追求造成对内心世界(对亲情乡情的诉求)一无所知的结果的反省)

6、试分析第十七段在说什么?(用“树”与“落叶”的意象表达对母亲的思念)

7、语句赏析:

①落叶有落叶的美,它是疲倦了的蝴蝶。我甚至能感觉到落下来的叶子们轻轻的叫喊。

②对于远走他乡的脚„„炊烟是永不能扯断的绳子。

③一串红辣椒常常被看作是穷日子里的火种。

④母亲,我匆匆的脚步就是你密密缝合的针脚。

像④,至少考查对下面几点的把握:

一、把“脚步”理解为想象中归家的脚步(因为前句已说“是该回去了,去看看„„”,后一段说“一层层落叶铺在回家的路上,我要踩着温暖的地毯去看望母亲”);

二、由“密密缝合的针脚”联想到慈母对儿子的牵挂之情(“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三、“我匆匆的脚步”与“你密密缝合的针脚”两个叠加意象的解读。一考查省略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把握语词含义的能力,二考查文化底蕴,三考查诗歌意象的解读能力。

8、批判性解读的题目

笼统:找出文中一处表达欠妥的地方,说说有何不妥,并试加修改。

具体:有人说文中“„„ ”这句话有问题,谈谈你的理解。

„„„„

附三

对《落叶是疲倦的蝴蝶》的批判性解读(批注)

说明:

尽管这是一篇内涵丰富、语言优美的的散文,但是文本不少地方表述上着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作为发表的作品,我们没有理由苛责作者要尽善尽美,当然能写得更完美一点就更好了。但作为考场阅读材料,命题者没有理由不进行修改,除非让考生进行批判性的解读。

理由是,虽然不少有问题的语句对素质较好的考生的整体把握不存在很大的影响,但是对素质中下的考生就存在较大的影响。换个角度说,即使是对整体把握不存在影响,对细节的具体把握肯定是有影响的。

落叶是疲倦的蝴蝶

(原文最初发表于2006年10月20日的《广州日报》)

朱成玉

⑴夕阳老去,西风渐紧。

⑵叶落了,秋就乘着落叶来了。所谓“一叶落而天下知秋”,应该是先有秋再有落叶,而不是先有落叶而后有秋,这是现实逻辑。虽然作家在表达自己对于自然、人生的特殊感受时可以打破客观的现实逻辑,但是这里表达的不是作者的一种特殊感受。且前面已说“西风渐紧”,那表明秋早已来了 秋来了,人就随着秋瘦了,随着秋愁了。这几句如果写成“秋来了,落叶纷纷地从树上摇落下来。看着落叶,人就随着秋瘦了,随着秋愁了”,便没有上面所说的问题了,而且结合第三段来看,语意表达会更顺畅一点

⑶但金黄的落叶没有哀愁,它懂得如何在秋风中安慰自己,它知道,自己的沉睡是为了新的醒来。

⑷落叶有落叶的好处,可以不再陷入爱情的纠葛了;此处写落叶“可以不再陷入爱情的纠葛”,未免让人费解。

1、落叶会有什么“爱情纠葛”?这超出一般人的认知和想象。

2、难道文中的抒情主人公陷入了爱情的纠葛?如果文中的抒情主人公没有陷入爱情纠葛,那么这句话就没多大意义;如果有,这么写会影响和冲淡主题的表达——难道离开故乡、离开母亲是为了追求爱情?爱情疲惫了才想起故乡、想起母亲。根据行文的思路和中心的表达,这句话写成“落叶有落叶的好处,可以不必再牵挂什么”,因为文中的“落叶”既隐喻抒情主人公又隐喻母亲,“我”累了,母亲也累了 落叶有落叶的美,它是疲倦了的蝴蝶。我甚至能感觉到落下来的叶子们轻轻的出于规范的要求,“的”要写成“地”,因为这篇文章不是鲁迅、朱自清时代的作品(原文最初发表于2006年10月20日的《广州日报》),更不是鲁迅、朱自清等名家的作品,没有必要出于尊敬要保留作品的原有的风貌。拿来当高考的阅读材料更应当给考生一个规范的榜样 叫喊。这“叫喊”的大概是“叶落归根”吧

第一至第四段写的是面对秋天的落叶,抒情主人公仿佛听到落叶“叶落归根吧”的叫喊声,顿生几分疲倦、几分哀愁、几分达观

⑸那一刻,我的心微微一颤,仿佛众多纷纷下落的叶子中的一枚。抒情主人公此时大概是受了“叶落归根”的触动

⑹我看到了故乡,看到了老家门前那棵生生不息的老树,看到了炊烟因为游子的归来而晃动。对于远走他乡的脚,对于飞上天空的翅膀,此处以“飞上天空的翅膀”喻游子不太通 炊烟是永不能扯断的绳子。此句改成“对于远走他乡的脚,对于流浪远方的心,炊烟是永不能扯断的绳子”,似乎就通顺多了 就像路口的大树,它的枝干指着许多的路,而起点只有一个,终点也只有一个,每个离开村庄的人,都带走了一片绿叶,却留下一条根。首先,这是个病句,此处“像路口的大树”说的是“每个离开村庄的人”而不是“它的枝干”,紧承在“就像路口的大树”后的不能是“它的枝干”,而应该是“每个离开村庄的人”;其次,每个离开村庄的人“都带走了一片绿叶,却留下一条根”怎么会和大树“枝干指着许多的路,而起点只有一个,终点也只有一个”有相似之处?“带走”“一片绿叶”所指的该是带着希望离开,“留下一条根”所指的该是心里保留着对故乡的眷恋,而“枝干指着许多的路,而起点只有一个,终点也只有一个”本身表意就很晦涩:“起点”是根,“终点”是什么呢? “枝干指着许多的路”说的是希望,“起点只有一个,终点也只有一个”到底是说什么呢?这无法让人看出与前者的相似之处。该句如改成“故乡路口有一颗大树,它的枝干指着许多的路,可是它的起点和终点都是脚下这一方土地,大约是得到了路口这颗大树的启示,每个离开村庄的人,带走的是满树的绿叶,留下的是一条完整的根”,就不会出现上述问题

⑺我看到了故乡的山崖,看到石头在山崖上,和花朵一起争着绽放;看到羊在山崖上,和云一起争着飘荡。

⑻我看到了我的屋檐,冬天时结满冰凌,夏天时蓄满鸟鸣,一串红辣椒常常被看作是穷日子里的火种。守着屋檐上下翻飞的麻雀,总是那么和谐地与庄户人家好好地过着日子。为了表达的和谐和规范,改成“我看到了我的屋檐,冬天时结满冰凌,夏天时蓄满鸟鸣。屋檐下那一串红辣椒常常被看作是穷日子里的火种,守着屋檐上下翻飞的麻雀,总是那么和谐地与庄户人家好好地过着日子” 时时刻刻缠绕着那颗在路上的心的,就是这个屋檐。

⑼我看到了母亲,为了不让我们在冬天里挨冻,她拾起一节节枯枝,犹如把那些破碎的日子一一点缀,“拾起一节节枯枝,犹如把那些破碎的日子一一点缀”这个比喻显然不通,如果把这个句子改成“她从地上拾起一节节枯枝,然后把它们码成一堆,犹如把希望一点一点地从贫困地生活里拾捡起来,燃成一个火球”,那么语意就通畅了 然后,把温暖交到我们手上。柴垛越码越高,母亲却越来越矮。我看到母亲那对干瘪的乳房,像两只残缺不整的讨饭的碗,却为我们讨来了一生的盛宴。这个比喻显然说不通,说母亲干瘪的乳房像“残缺不整的讨饭的碗”,取的是形似,暂且说得通,可接下去说乳房“为我们讨来了一生的盛宴”,取的显然是“神似”,可这哪存在神似?乳房的功能在于哺育,在于奉献;“讨饭的碗”功能在于乞讨,在于索取,二者风牛马不相及。乳房可“讨来盛宴”这样的说法未免太荒唐。可后面就对此设了题,要学生说它的好,这岂不可笑 母亲在灶坑里点燃的红色的昏暗的火焰,成了那些夜里我们唯一可以依靠的肩膀,火焰”成了“肩膀”这样的比喻也甚是不通,形不似,神更不似——此处的肩膀是用来依靠的,而此处的火焰是给人温暖,给人安慰的 唯一可以握住的暖暖的手。

第五至第九段写的是作者看到落叶油然而生归乡之情,并由此想象看到家乡和母亲的许多场景。

⑽叶落归根,是我老了吗?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去争取财富,却很少有时间享受;我们有越来越大的房子,但却越来越少地住在家里;到月球然后回来,却发现到楼下邻居都很困难;“到月球然后回来,却发现到楼下邻居都很困难”不是事实,这么说未免太夸张,与语境中郑重的氛围不相符,也与此处要说的“叶落归根”的话题相去甚远 征服了外面的世界,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却一无所知。

第十段写的是对过多的物质追求造成对内心世界(对亲情乡情的诉求)一无所知的结果的反省

⑾远行的人,是什么声音使你隐姓埋名?为何说隐姓埋名?难不成当初离乡是为了隐姓埋名?无法知道这句话所要表达的意思 是什么风将你吹往他乡?秋天就是这样,把叶子纷纷抖落,把人的思念纷纷挂上枝头。是该回去了,去看看那棵生下我、让我因成长而绿又让我因成熟而黄的大树,此话让人有一连串的疑问:

1、大树“生下我”?

2、“我因成长而绿”、“我因成熟而黄”表意过于抽象,让人费猜 还有落叶里沉睡着的母亲。母亲,我匆匆的脚步就是你密密缝合的针脚。母亲,背着破烂行李的我要归来,找到了天堂的我也要归来。此处“我”已是出行在外更可说是归家途中(想象中)的人,这句话该是对已在天堂里的母亲说的强烈的归乡诉求,而不是临行前对母亲的允诺,不能如此说话,因为归乡途中,是“背着破烂行李”还是“找到了天堂”已是分明的事情

⑿一层层落叶铺在回家的路上,我要踩着温暖的地毯去看望母亲。母亲也像这落叶,“母亲也像这落叶”应说成是“母亲也曾像这落叶”,因为从前面得知母亲早已故去 从灿烂的枝头缓缓地落下来,只是,她没有再醒来。

第十一、十二段写的是对回乡看望故去的母亲的渴望

⒀这个世界,能留住人的不是房屋,能带走人的不是道路。这句话说得突兀,因为前面既没有对“房屋”与“道路”进行陈述铺垫的文字,后面的文字又不是承接这句话的语意来说的(如果下文要紧承这句话来说的话,应该对“能留住人的”是什么、“能带走人的”是什么进行表述,下面几句话,1、没对“能带走人的”是什么进行表述,2、所说的母亲的音容笑貌、善良和爱让我不忘回家的路,也与“能留住人的不是房屋”丝毫无语意关联,因为“我”人在他乡,要表达“母亲的音容笑貌、善良和爱让我不忘回家的路”这样的意思,大概要这样说——“能让我牵挂的不是„„而是„„”或“能把我从梦中唤醒的不是„„而是„„”)。所以,尽管根据行文逻辑,此话原意是要引出下面的几句话,但实际上它起不了这个作用。可笑的是,命题者却在此处设了一道题,要考生回答“为什么说‘能留住人的不是房屋,能带走人的不是道路’?”更为可笑的是,命题者居然给出了一个“因为只有故乡,只有母亲的爱,才是永恒的归宿”的参考答案。岁月无法伸出一只手,替你抓住过往的云。如果一切还能重新拾捡回来,母亲,我要去拾取你的笑容、脚步和风,用你的爱做灯油,用你的善良做捻儿,我要点燃它,放到心里,一辈子不忘回家的路。

⒁天冷了,树的叶子落下来,树离我很近。我似乎听见了它们在缓缓凝固。

⒂天冷了,它们一排一排地站着,心中坚守着的秘密一阵阵地疼痛起来。但叶子落下来,掩盖了一切。

⒃母亲去了,心灵没有了依靠,一下子就有了那种到处漏风的感觉。可是大风一直在刮,把故乡周围的尘土刮了个干净。我小小的故乡正在被秋天所包裹。

第十三至十六段写的是没有常回家看望母亲而追悔莫及的心情

⒄母亲的坟上有一棵树,那是我写给母亲的诗。每天秋天,叶子纷纷落下,把母亲的坟头遮盖得严严实实。那些在风中微微呻吟着的落叶,远远望去,像一群疲倦了的蝴蝶,静静地收拢着它们一生的美丽瞬间:一朵红晕,一个誓言,或者是简单的一声叹息。

第十七段表达对母亲的思念

附四

一篇网评(引自http://blog.sina.com.cn/u/49efee8c010008nb)及对网评的评点

这篇评论整体上写得很好,但个别地方的解读值得商榷,好的地方不再罗唆,值得探讨的地方就批注在网评文字中。

一篇不可忽视的精彩美文——《落叶是疲倦的蝴蝶》赏析

《落叶是疲倦的蝴蝶》最初刊于《广州日报》,后转载于《读者》,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散文。作品以诗化的语言、独特的物象,给全文营造出了凄婉、明丽的意境,写出了如叶归根的游子对如叶落地的已逝母亲的无尽思念,写出了游子长年在外飘泊追求自己的事业而未能很好眷顾母亲的愧疚。感情真挚、缠绵、含蓄、深沉,读来足可使人黯然下泪。下面笔者就其文题、主题、诗化的语言作一点赏析,不是之处,请朋友们多多批评!

一、精彩的文题,令人拍案叫绝

我曾说,文题,应如美女的电眼一样,具有勾心的奇效,使人一见,不敢弃去。这篇散文的题目,就有这样一种夺人眼目的光辉,读者见之,心喜若狂。“落叶”这一物象,从全文来看,是比喻母亲的离世,这很平常,可是后边紧跟出来一个“蝴蝶”,其效果就不一样了。“落叶”本是无生命了的,通常情况下,人们很易联想到“死”、“凋零”、“愁惨”这些字眼,一般人是很难将它与“蝴蝶”联系起来的,“蝴蝶”是什么?色彩鲜丽,在阳光里翩翩起舞,这姿态多么美好,这多么富有朝气,这是鲜活的生命。可题目中的“蝴蝶”是“疲倦的蝴蝶”,如何“富有朝气”?如何具有“鲜活的生命”?此处评论说远了“落叶”与“蝴蝶”一死一活,一冷一热,这怎么能联系上呢?而作者偏偏联系上了,这是一奇。当然,题目如果仅仅说“落叶是蝴蝶”,这题目,会显得非常呆板,这样的命题,好比一个漂亮的美女被人挖去了眼睛一样,瞧第一眼便倒人胃口了,谁愿意再去瞧上第二眼呢?文题真正特别神奇的是作者在“蝴蝶”二字前加上了“疲倦的”三个修饰语。“落叶”与“疲倦的蝴蝶”联系起来,那么,这篇文章的题目就飞起来了,可以说如天空陡现的一道彩虹,让人定足静赏了。为什么有了“疲倦的蝴蝶”这样的字眼之后,文题就会飞起来了呢?“疲倦的蝴蝶”本身隐含着这样的意思:这只蝴蝶,只是飞累了,只是飞疲倦了,它只是暂时在这儿停歇一会儿,一旦养足精神,便会振翅舞于草间。这是生命的暂时休整,而不是生命的死亡。“落叶是疲倦的蝴蝶”这个题目,可以充分调动读者的联想,母亲现在并不是真的死去了,而是一时劳动倦了,等到她老人家气色好了之后,她一定会重新振着起来。母亲并没离开我们,她只是一时睡去了。这样的意境,创造了一种美好,给读者带来希望,带来慰安!这个题目,与台湾作家陈启佑曾写过的一篇小说《永远的蝴蝶》,有着同样的魅力,甚至可以说,这个题目比《永远的蝴蝶》还要耐人寻味。

二、母亲永逝,游子愧疚深深,痛伤绵长

全文共17个自然段,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1—4段是第一部分,这一部分写夕阳老去西风渐紧叶子下落以及叶落时自己的乐观心态。应该不是乐观,而是对生命、对人生的一种达观 5—16段是第二部分,写游子回到故乡,哪是回到了故乡?从第十一段中的“是该回去了”“母亲,我匆匆的脚步就是你密密缝合的针脚。母亲,背着破烂行李的我要归来,找到了天堂的我也要归来”、第十二段“一层层落叶铺在回家的路上,我要踩着温暖的地毯去看望母亲”可以看出文章所写的不是回到故乡,从行文脉络(看到落叶——心中一颤——看到故乡的诸多景象——抒发回乡看望母亲的意愿——面对落叶之树——抒发失去母亲的无助与惆怅——用“树”与“落叶”的意象表达对母亲的思念)中可以看出文章所提到的回乡只是内心的一种呼喊,抒情主人公并没有真正踏上回乡之路,至于文中“我匆匆的脚步就是你密密缝合的针脚”中的“脚步”,也只是想象中的回乡途中的脚步。我个人觉得,只有如此理解,才是对文本内容的尊重,也才更能体现构思的精致与灵巧,至于作者是不是如此构思,那是另一回事 母亲已逝,心中充满内疚和种种痛伤。最后的17段是第三部分,回应开头,想像母亲并没有死去,只是像一只疲倦的蝴蝶睡着了。如果像上面所提的行文思路那样去理解文章,那么此处的理解也欠妥。我的理解是:1-4段为第一部分,写的是面对秋天的落叶,抒情主人公仿佛听到落叶“叶落归根吧”的叫喊声,顿生几分疲倦、几分哀愁、几分达观,为下面写想起故乡想起死去的母亲作心里铺垫;5-9段为第二部分,写的是眼前的落叶让自己想起故乡,想起故去的母亲,为下面抒发回乡看望母亲的意愿和对母亲的思念作铺垫;10-17段为第三部分,抒发回乡看望母亲的强烈愿望和对母亲的思念

第1、2段写“夕阳老去,西风渐紧”,叶落了,秋天来了,人也多愁了。这是一般人常有的悲秋情绪。但作者在第三段便将这种伤感情绪陡地扫去了:“但金黄的落叶没有哀愁,它懂得如何在秋风中安慰自己,它知道,自己的沉睡是为了新的醒来。”给文章着上了乐观快乐?是达观的情调。紧接着在第3、4段,作者又将这种乐观快乐的情调进一步推向高潮,将人的心绪引入明丽美好的境地:“落叶有落叶的好处,可以不再陷入爱情的纠葛了;落叶有落叶的美,它是疲倦了的蝴蝶。”作者这样写,实际上已注入了自己对生活对人生独特的哲学思考。从广义的角度看,叶落并不可悲,它是一种美好,死是一种身心困倦后的暂时安睡。

第5段,作者将自己的归乡与叶落联系起来思考,“那一刻,我的心微微一颤,仿佛众多纷纷下落的叶子中的一枚”。自己现在回归故乡,看到了什么?你的下一段写“想到此,我决定回去,去看看母亲”,此处怎么会是“自己现在回归故乡,看到了什么”?“我”看到了故乡的老树、炊烟、山崖、白羊、屋檐、冰凌、红辣椒,看到了为“我”讨来一生盛宴始终深爱着“我”的母亲。由母亲为儿奉献的情景,“我”开始了反省,“征服了外面的世界,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却一无所知”。长期远离故乡,只是想着自己,想着自己的事业,而未从心灵深处想一想母亲,忘记了对母亲施予关爱。

想到此,我决定回去,去看看母亲,可是母亲已如落叶“从灿烂的枝头缓缓地落下来”,再也没有醒来。此时此刻,“我”心里了无限感叹,“我”感叹“这个世界,能留住人的不是房屋,能带走人的不是道路。岁月无法伸出一只手,替你抓住过往的云”。母亲已走了路,永远不会回来了,“我”现在唯一能够做的是什么?只是幻想,“如果一切还能重新拾捡回来,母亲,我要去拾取你的笑容、脚步和风,用你的爱做灯油,用你的善良做捻儿,我要点燃它,放到心里,一辈子不忘回家的路”,我要常回家看看。

然而一切都不能了,母亲真的已走了,现在天冷了,叶子落了,在缓缓凝固。周身充满了寒冷。“母亲去了,心灵没有了依靠,一下子就有了那种到处漏风的感觉”。现在大风一直在刮,生活的环境非常恶劣,“我”失去母亲的保护,“我”感到没有了依靠,生活得不踏实不自在。要是母亲还在那该多好!从“现在”到“那该多好”,这几句话简直是像小学生说的话,都什么年代了,还有这样的解读。原文“大风一直在刮,把故乡周围的尘土刮了个干净。我小小的故乡正在被秋天所包裹”,是在营造肃杀的氛围,表现失去了母亲之后,在作者的眼里,故乡显得那么悲凉 母亲健在的时日,我没有强烈地充分地意识到母爱,现在当失去母亲之后,我才觉出母爱宝贵和重要。

母亲是真的走了路了,可是母亲,你怎么能走呢?“我”深深地想着你啊,念着你,你不会走的。你是那一只疲倦的蝴蝶,只是暂时离去,你像那蝴蝶正静静地收拢着自己一生的美丽。当蝴蝶重新振翅飞回来时,你就回来了!“我”在幻想着,母亲,你不会舍儿而去的,当你精神饱满时,定会回到老屋的。作者这样结尾,给读者带来了希望。这也是错误的解读,结尾一段作者用“树”与“落叶”的意象表达的分明是对母亲的思念。第一句就说,“母亲坟上有一颗树,那是我写给母亲的诗”,接下来“把母亲的坟头遮盖得严严实实”的“落叶”是从“我写给母亲的诗”这一颗树上“落下来”的。此处的“蝴蝶”指的不是母亲,而是“我”的思念。

三、诗的语言,使人百读不厌

与其说这是一篇散文,不如说这是一首诗,因为文章全篇所使用的诗的语言,徘徊文中,上下俯仰之间,我们感到的是诗的真趣味。

下面有些语句(红字、下划线标出)在文中表意上就值得商榷,如何能当作佳句来看待呢?

1、诗歌语言富有哲理,充满辩证意味,启人深思。

例:

但金黄的落叶没有哀愁,它懂得如何在秋风中安慰自己,它知道,自己的沉睡是为了新的醒来。

落叶有落叶的好处,可以不再陷入爱情的纠葛了;落叶有落叶的美,它是疲倦了的蝴蝶。

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去争取财富,却很少有时间享受;我们有越来越大的房子,但却越来越少地住在家里;到月球然后回来,却发现到楼下邻居都很困难;征服了外面的世界,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却一无所知。

这个世界,能留住人的不是房屋,能带走人的不是道路。岁月无法伸出一只手,替你抓住过往的云。

2、诗歌语言富有浪漫色彩,能撩拨起读者美好的遐思。

例:

我看到了故乡的山崖,看到石头在山崖上,和花朵一起争着绽放;看到羊在山崖上,和云一起争着飘荡。

3、诗歌语言注重细节的典型性,很易引发读者情感的共鸣。

例:

柴垛越码越高,母亲却越来越矮。我看到母亲那对干瘪的乳房,像两只残缺不整的讨饭的碗,却为我们讨来了一生的盛宴

4、诗歌语言新颖奇特,足以振奋人的精神。

例:

对于远走他乡的脚,对于飞上天空的翅膀,炊烟是永不能扯断的绳子

母亲,我匆匆的脚步就是你密密缝合的针脚。

每天秋天,叶子纷纷落下,把母亲的坟头遮盖得严严实实。那些在风中微微呻吟着的落叶,远远望去,像一群疲倦了的蝴蝶,静静地收拢着它们一生的美丽瞬间:一朵红晕,一个誓言,或者是简单的一声叹息。

第二篇:2005~2014湖北高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

2005年湖北卷

《土地》 韩少功

吃着自己种出来的瓜莱,觉得它们每一样都有来历,每一样都有故事。什么时候下的种,什么时候发的芽,什么时候开的花„„往事历历在目。

虫子差点吃掉了新芽,曾让你着急。一场大雨及时解除了旱情,曾让你欣喜。转眼间,几个瓜突然膨胀了好几圈,胖娃娃一般藏在绿叶深处,不知天高地厚地大乱家规,大哭大笑又大喊大叫,必定让你惊诧莫名。

有时候,瓜藤长袖飘飞,羽化登仙,一眨眼就缘着一根电线杆攀向高高蓝天,在太阳或月亮那里开花结果,让你搬来椅子再加上梯子,仍然望天兴叹。你看见一条弯弯的丝瓜挂在电线上,像电信局悬下来的一个野外的话筒:刚才是谁在这里通话而且是与谁通话?或者说这么多电话筒从瓜藤下来,从土地里抛撒出来,一心想告知我们远古的秘密却从来无人接听? 你想象根系在黑暗的土地下嗞嗞嗞地伸长,真正侧耳去听,它们就屏住呼吸一声不响了。你想象枝叶在悄悄地伸腰踢腿挤眉弄眼,猛回头看,它们便各就各位一本正经若无其事了。你从不敢手指瓜果,怕它们真像邻居老吴伯说的那样一指就谢,怕它们害羞和胆怯于是气呼呼地不再合作,总之,它们是有表情自己久别后的团聚,也是你与土地一次交流的结束。

你会突然想起以前在都市菜市场里买来的那些瓜菜.干净、整齐而且陌生,就像兑换它们的钞票一样陌生。它们也是瓜菜,但它们对于享用者来说是一些没有过程的结果,就像没有爱情的婚姻,没有学习的毕业,于是能塞饱你的肚子却不能进入你的大脑,无法填注你感情的空空荡荡。难怪都市里的不少孩子都不识瓜菜了,鸡蛋似乎是冰箱生出来的,白菜似乎是超级市场里长出来的,看见松树就说是“圣诞树”,看见鸭子就说是“唐老鸭”。在一个工业化和商品化的时代,人们正在越来越远离土地上的过程。这真是让人遗憾。

什么是生命呢?什么是人呢?人不能吃钢铁和水泥,更不能吃钞票,而只能通过植物和动物构成的食品,只能通过土地上的种植与养殖,与大自然进行能量的交流和置换。这就是最基本的生存,就是农业的意义,是人们在任何时候都只能以土地为母的原因。英文中culture指文化与文明,也指种植和养殖,显示出农业在往日文化与文明中的至尊身份和核心地位。那时候的人其实比我们洞明。总有一天,在工业化和商品化的大潮激荡之处.人们终究会猛醒过来,终究会明白绿遍天涯的大地仍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比任何东西都重要得多。

那才是人类又一次伟大的苏醒。

18、根据原文,概括“土地”两层含义的要点,每点不超过8个字(分)(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在一个工业化和商品化的时代,人们正在越来越远离土地上的过程。”从全文看,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内涵?(3分)

20.试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1)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叙述人称?其作用是什么?(2)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21.从全文看,下列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作品描写那弯弯的丝瓜像“电话筒”一样,“一心想告诉我们远古的秘密却从来无人接听”,这主要表达了作者对现代文明远离土地的优惠。B.“这几乎不是吃饭,而是游子归家,是你与你自己久别的团聚,也是你与土地一次交流的结束。”这句话主要表达作者享受自己劳动果实的一种幸福感。C.所谓都市里的孩子“看见松树就说是‘圣诞树’,看见鸭子就说是‘唐老鸦’”,主要表达了对西方文化影响的一种焦虑。D.“那时候的人其实比我们洞明。”这主要是说古人所处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能够使他们比我们更直接、更真切地领悟到自然对人类生存的根本意义。

E.作者从自己的种菜的小题入手,引申出文化思考的大主题,这充分显示了散文“以小见大”的文化特征。

答案示例:18.⑴生命的根基;⑵文化的源泉(或精神的家园)。19.⑴与自然的生命交流越来越少; ⑵劳动创造的精神愉悦越来越少。20.(1)第二人称。既自由、灵活,又具有真切感、亲切感。

(2)拟人(或比拟或比喻)。既形象生动,又充满感情。

2006年湖北卷

从阿尔卑斯山归来

[法]都德

在普鲁文斯省,当天气温暖起来时,把家畜送到阿尔卑斯山里取已经习惯了。畜生和人在那里要过五六个月,夜间便睡在露天底下高齐腰际的草里;随后,当秋天最初战栗的时候,他们又下山回到农庄上来,重在背迷迭香的花熏香了的灰色的小山上过着单调的牧羊生活„„

昨天晚上羊群回来了。从早上起,大门便敞开的等待着;羊圈里铺了新鲜的干草。

不时地,人们重复着说:“现在,他们已经到艾杰尔了:现在,已经到巴拉都了。”

近黄昏的时候,突然间,一声大叫:“他们到那儿啦!”而在那边,在远处,我们看见羊群在尘土腾起的光辉里前进着。

整个的路好像在跟羊群一起蠕动,老公羊走在最前边,角往前伸着,现出凶野的神气;在它们的后边,是羊群的主要部分,有点疲倦了的母亲们,偎挤在腿间的乳儿,篮子里驮着新生的小羊羔,一边走一边摇晃着的,头上戴着红绒球的骡子;再后边,是全身浸在汗里,舌头伸到地上的狗;走在最后边的,是两个高大的裹在褐色毛布外套里的牧羊的家伙,衙门的外套像袈裟一样,一直拖到脚后跟。

所有这一切,在我们面前快乐地排成行列,带着一阵急雨般的践踏声拥进了大门。

那时院子里是怎样的骚乱啊!金绿两色相间的大孔雀,戴着绢绒般的冠,从它们的栖木上认出了来者,并用一种惊人的号筒般的鸣叫迎接它们。

沉睡着的鸡窝突然被惊醒了。所有的都站了起来:鸽子,鸭子,火鸡,竹鸡。整个的家禽场像是疯狂了一般。母鸡们谈着要玩一整夜„„„„

好像是每一只羊在它的沾染着阿尔卑斯草的芬芳的毛里,带回一种使人沉醉,使人舞蹈的田野的活跃气氛似的。

在这样的骚动中间,羊群各自找到了自己的住所。没有比这样的安置看来更可爱了。老公羊看到了它们的食槽,感动得流出了眼泪。那些在旅途中生出来而还从未看见过农庄的羊羔和极小的羔儿,惊奇地看着它们的周围。

但是最动人的是那些狗,那些忠于职务的牧羊人的狗。它们跟在羊群后边十分忙碌,在农庄上就只看到它们。

守夜的狗在它的窝里唤它们回来是徒劳的;井边盛满了新鲜的水的水桶向它们做手势也全无用处;在羊群进来以前,在粗大的门闩把小栅栏门关了以前,在牧羊人到低矮的小屋里坐在桌子周围以前,它们是什么也不要看,什么也不要听的。

而在这时候,它们才仅仅同意进到群狗的窝里去。在那儿,它们一边舐着它们的菜汤桶,一边同它们农庄上的同伴们谈论着它们在山里所做的事情:在那可怕的地方,有狼,有洋溢着露珠的大朵的紫色的毛地黄„„。

16.在羊群秋归的情景描写中,文章主要传达了哪两个方面的感受?(4分)

17.“好像是每一只羊在它的沾染着阿尔卑斯草的芬芳的毛里,带回一种使人沉醉、使人舞蹈的田野的活跃的气氛似的。”结合上下文,说说这句话的含义。(4分)

18.本文最后突出写了狗的形象,你认为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4分)

19.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描写羊群归家后的情景?请结合有关具体描写,简要分析其作用。(6分)参考答案

16.①期盼回家和回家后亲切温馨的感受。②生命(动物与动物、人与动物)之间和谐相处或亲密交流的感受。

17.①羊群带回了阿尔卑斯山的生机。②羊群归家给人们与动物带来了喜悦与欢欣。

18.①表现狗的忠诚(或忠于职守)。②从动物之间的亲密关系写到动物与家园的亲密关系,最后以狗作代表写到动物与人的关系;使文章的内涵逐步深化。③最后写狗与同伴谈论山里的事情,与文章开头形成呼应。

19.①白描(或细节描写)。描写羊群归家后的欢乐时写到大孔雀、母鸡、老公羊、羊羔等,作者都只抓住描写对象的主要细部特征简笔勾勒,使羊群归家的群像得以简洁而传神的表现。②拟人化的描写。本文把羊、狗、鸡等都人格化了,如写羊儿回家后,大孔雀高兴地用惊人的号筒般的鸣叫迎接羊儿归来,母鸡们兴奋地谈着要玩一整夜。这样描写给人以亲切温馨的感受,洋溢着朴实动人的生活气息,使文章更具有生动活泼的情趣。

2007年湖北卷

日月行色 杨闻宇

我们村西有一条河,流水清澈,平平的河滩廓大宽展,自远处眺望,浅亮亮的河水仿佛是铺晾在沙滩上的一派银箔,轻轻闪烁。

农村兴订婚,“订”者“定”也,仪式既简单又庄重,记得订了婚的第二天,她随我涉水过河以后,有意地、稍稍拉开些距离,不即不离,不紧不慢地行走在匀净细软的沙滩上。夕阳衔山,晚烟萦树,河那边农家矮矮的房屋半掩在烟霭里,上下远近静极了。她不上二十岁,刚刚撞破乡下小女儿的“壳”儿,正要步入农家姑娘的行列。我斗胆拧过头去,想仔细瞧瞧她。她那儿仿佛早就防我呢,倏地摆过脸去,避开了我,故意注视那落日。顺着她的眼光瞄过去,西方天际遥远的地平线上起伏着矮矮的黛青色的山峦,那就地绵延着的黛青色与她那披下的洁亮浓密的乌发是同一个色调。半边脸颊红红的,与衔山半隐的落日遥相映衬,如火的晚霞从侧面铺张开来,勾画出秀婉窈窕的一尊倩影。

她没有回头,却轻轻放过一句话来:“村里那么多赢人、出众的女子,你咋就……”

“村里人说你聪敏、灵性。”我回答。

“谁说的?”

“老人都这样说。老人经的事阔,我信老人的话。”

她顺下睫毛,不吭声了。我反问了一声:“你……你对我的印象呢?”

滩上晚风习习,清畅、爽凉。她翘起指尖掠掠被晚风扰散了的鬓角,不打算回答。这怎么成!你能问我,我就问不得你么?我暗暗用目光逼住她。她见躲不过去,微微咬咬唇儿,有点不怀好意地瞟了我一眼:“你一定要我说,不说不行吗?”

我郑重地点点头。

“你是个鳖熊!”声不高,字咬得很重。

鳖者,水底烂泥里的硬壳软体爬行运动;熊者,天下蠢笨无二的“黑瞎子”。在我们那个地方,这是恶狠狠的、咬牙切齿的比喻。

“谁说的?这是谁说的?”我止住脚步,脚底猛地腾起一股无名火,屏住呼吸,胸脯一起一伏。

她那细密的牙儿咬住唇儿,眯缝起细长的眸子,平静地、神秘地斜睨住我:“也是村里老人说的!”说这话时,眼波活似乌油油一眨闪电,那一瞬间,致使她的全身在收束将尽的晚霞里显得益发俏丽、撩人。我“咕咚”咽下一口唾沫,像是咽下一个砣秤锤。

“这么说,你……你信那些老不死的嚼舌头了?!”

她垂低头,没有了任何声息。伸出一只脚在软沙上划过来划过去,划过去又划过来,金黄色的细沙净净亮亮的,宛若凝结在地的晚霞,纯洁无比。

“有话早说,回头还来得及。往后后悔就迟啦。”我正告她,催她重新表态。订婚仅仅是个形式,这“订婚”与“结婚”之间,才横亘着爱河里真正的关口。

她抬起美丽的细长的眼睛,瞅了瞅东方那刚刚托起新月而呈现暗紫色的山垣,脚趾依然下意识地划着弧圈,划着划着,长长地舒一口气:“唉!老人还说来:灵性人是鳖熊的奴!” 16.本文开头两段的场景描写有哪些特点和作用?(4分)

17.本文在构思上具有先抑后扬的特点,请作具体说明,并分析其作用。(6分)18.本文的人物语言有哪些特色?请分别举例分析。(4分)19.简要概括本文女主人公的形象特点与文章主旨。(4分)

答案示例:

16.①选择的是一个日落黄昏、清清河畔的特定场景,突出了场景的宁静与和谐,具有诗情画意的意境美。写与人物描写融合在一起,人与景互为映衬,相得益彰。情,场景描写融入了“我”于“她”约会时的喜悦之情。(意对即可)

主人公的两次回答最能体现现抑后扬的特点:前面“你是个鳖熊”,激起“我”的“无名火”;结尾“灵性人是鳖熊的奴”表明真心,让之情。

突出了人物的可爱性格(灵性),加强了女主人公表达情感的效果; 前后对照,造成悬念,形成曲折,增加情趣。(意对即可)

色彩鲜明。比如,“老人经的事稠”一句中的“稠”,在当地方言中是“多、丰富”的意思。用这一方言词,使得语言生动富有地方生村情侣的身份于心理。比如,“村里那么多赢人、出众的女子,你咋就……”这一句话体现了山村初恋女子欣喜,羞涩的微妙有生活情趣。比如,“灵性人是鳖熊的奴”,含蓄俏皮,富有情趣。(意对即可)人公的形象特点:美丽、纯朴、纯朴、灵性。

过描绘一对青年情侣约会的情景,表现了山村青年男女纯朴的爱情之美。(意对即可)

2008年湖北卷

季羡林

①我从来没有喜欢过雾。

②抵达加德满都的第二天凌晨,我一起床,推开窗子:外面是大雾弥天。昨天下午我们从加德满都的大街上看到城北面崇山峻岭,层峦叠嶂,个个都戴着一顶顶的白帽子,这些都是古雪峰,在阳光下闪出了耀眼的银光。这是我生平第一次看到这种景象,我简直像小孩子一般地喜悦。现在大雾遮蔽了一切,连那些万古雪峰也隐没不见,一点影子也不给留下。旅馆后面的那几棵参天古树,在平常时候,高枝直刺入晴空,现在只留下淡淡的黑影,衬着白色的大雾,宛如一张中国古代的画。昨天抵达旅馆下车时,我看到一个尼泊尔妇女背着一筐红砖,倒在一大堆砖上。现在我看到一个男子,手里拿着一堆红红的东西,我以为他拿的也是红砖。但是当他走得近了一点时,我才发现那一堆红红的东西簌簌抖动,原来是一束束红色的鲜花。我不禁自己笑了起来。

③正当我失神落魄地自己暗笑的时候,忽然听到不知从哪里传来了咕咕的叫声。浓雾虽然遮蔽了形象,但是却遮蔽不住声音。我知道,这是鸽子的声音。当我倾耳细听时,又不知从哪里传来了阵阵的犬吠声。这都是我意想不到的情景。我万万没有想到,我在加德满都学会了喜欢的两种动物――鸽子和狗,竟同时都在浓雾中出现了。难道浓雾竟成了我在这个美丽的山城里学会欣赏的第三件东西吗?

④世界上,喜欢雾的人似乎是并不多的。英国伦敦的大雾是颇有一点名气的。有一些作家写散文、写小说来描绘伦敦的雾,我们读起来觉得韵味无穷。对于尼泊尔文学我所知甚少,我不知道,是否也有尼泊尔作家专门写加德满都的雾。但是,不管是在伦敦,还是在加德满都,明目张胆大声赞美浓雾的人,恐怕是不会多的,其中原因我不甚了了,我也没有那种闲情逸致去钻研探讨。我现在在这高山王国的首都来对浓雾大唱赞歌,也颇出自己的意料。过去我不但没有赞美过雾,而且也没有认真去观察过雾。我眼前是由赞美而达到观察,由观察而加深了赞美。雾能把一切东西:美的、丑的、可爱的、不可能的,都给罩上一层或厚或薄的轻纱,让清楚的东西模糊起来,从而带来了另外一种美,一种在光天化日之下看不到的美,一种朦胧的美,一种模糊的美。

⑤一些时候以前,当我第一次听到模糊数学这个名词的时候,我曾说过几句怪话:数学比任何科学都更要求清晰,要求准确,怎么还能有什么模糊数学呢?后来我读了一些介绍文章,逐渐了解了模糊数学的内容。我一反从前的想法,觉得模糊数学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在人类社会中,在日常生活中,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中,有着大量模糊的东西。无论如何也无法否认这些东西的模糊性。承认这个事实,对研究学术和制订政策等等都是有好处的。⑥在大自然中怎样呢?在大自然中模糊不清的东西更多。连审美观念也不例外。有很多东西,在很多时候,朦胧模糊反而更显得美。月下观景,雾中看花,不是别有一番情趣在心头吗?在这里,观赏者有更多的自由,自己让自己的幻想插上翅膀,上天下地,纵横六合,神驰于无何有之乡,情注于自己制造的幻象之中;你想它是什么样子,它立刻就成了什么样子,比那些一清见底、纤毫不遗的东西要好得多,而且绝对一清见底、纤毫不遗的东西,在大自然中是根本不存在的。

⑦我的幻想飞腾,忽然想到了这一切。我自诧是神来之笔,我简直陶醉在这些幻象中了。这时窗外的雾仍然稠密厚重,它似乎了解了我的心情,感激我对它的赞扬。它无法说话,只是呈现出更加美妙更加神秘的面貌,弥漫于天地之间。(选自《中华散文珍藏本从书·季羡林卷》,有删节)

16.文章的第②、③自然段中着重写到了关于鲜花和动物的细节。从本文的主旨来看,这些细节描写表现了雾的哪些特点?从艺术表达效果来看,这些细节描写又有什么作用?(4分)17.请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文章第⑤自然段的主要观点,不超过20字。(3分)

18.“月下观景,雾中看花,不是别有一番情趣在心头吗?”根据第⑥自然段的内容,谈谈作者这样说的理由。(5分)

19.本文以雾为线索展开,请具体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6分)答案示例:

16.(1)雾的主要特点:模糊性和遮蔽性。

(2)细节描写的艺术表达作用:①为了突出雾的主要特点;②使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③行文生动活泼,增强文章的情趣和可读性。17.在社会生活和科学中都有模糊性。18.①因为朦胧模糊的东西有时反而更美。

②因为模糊的东西比清晰的东西更能激发观赏者自由地想像,从而增强审美情趣。19.①作者开篇说“不喜欢”雾。

②来到加德满都后,作者开始“喜欢”、“欣赏”、“赞美”加德满都的雾景。③雾引发了作者的理性思考。

④作者最终“陶醉”在雾境的幻象之中。

2009年湖北卷(18分)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面的题。

书房的窗子 杨振声

①今天又想到了我那书房的窗子。说起窗子,那真是人类穴居之后一点灵机的闪耀才发明了它。它给你清风与明月,它给你晴日与碧空,它给你山光与水色,它给你安安静静的坐窗前,欣赏着宇宙的一切。一句话,它打通你与天然的界限。

②窗子的功用,虽是到处一样,而窗子的方向,却有各人的嗜好不同。我独喜欢北窗,那就全是光的问题了。说到光,我有一致偏向,就是不喜欢强烈的光而喜欢清淡的光,不喜欢敞开的光而喜欢隐约的光,不喜欢直接的光而喜欢反射的光。就拿日光来说罢,我不爱中午的骄阳,而爱“晨光之熹微”与落日的古红。纵使光度一样,也觉得一片平原的光海,总不及山阴水曲间光线的隐翳,或枝叶扶疏的树荫下光波的流动。至于反光更比直光来得委婉,“残夜水明楼”,是那般的清虚可爱,而“明月照积雪”使你感 到满目清晖。

③不错,特别是雪的反光。在太阳下是那样霸道,而在月光下却又这般温柔。其实,雪的反光在阴阴天宇下,也满有风趣。特别 是新雪的早晨,你一醒来全不知道昨宵降了一夜的雪,只看从纸窗透进满室的虚白,便与平时不同,那白中透出银色的清晖,温润而匀净,使屋子里平添一番恬静的滋味,披衣起床且不看雪,先掏开那尚未睡醒的炉子,那屋里顿然煦暖。然后再从容揭开窗帘一看,满目皓洁,庭前的枝枝都压垂到地角上了,望望天,还是阴阴的,那就准知道这一天你的屋子会比平常更幽静。

④至于拿月光与日光比,我当然更喜欢月光。在月光下,人是那般隐藏,天宇是那般 的素净。现实的世界退缩了,想象的世界放大了。我们想象的放大,不也就是我们人格的放大?放大到感染一切时,整个的世界也因而富有情思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比之“晴雪梅花”更为空灵,更为生动;“无情有恨何人见,月亮风清欲堕时”比之“枝头春意”更富深情与幽思;而“宿妆残粉未明天,总立昭阳花树边”也比“水晶帘下看梳头”更动人怜惜之情。

⑤这里不止是光度的问题,而且是光度影响了态度。强烈的光使我们一切看得清楚,却不必使我们想得明透;使我们有行动的愉悦,却不必使我们有沉思的因缘;使我们像春草一般的向外发展,却不能使我们像夜合一般的向内收敛。强光太使我们与外物接近了,留不得一分想象的距离。而一切文艺的创造,决不是一些外界事物的推拢,而是事物经过个性的熔冶、范铸出来的作物。强烈的光与一切强有力的东西一样,它压迫我们的个性。

⑥以此,我便爱上了北窗。南窗的光强,固不必说,就是东窗和西 窗也不如北窗。北窗放进的光是那般清淡而隐约,反射而不直接。说到反光,当然便到了“窗子以外”了。我不敢想象窗外有什么明湖或青山的反光,那太奢望了。我只希望北窗外有一带古老的粉墙,最低限度地要老到透出点微黄的颜色;假如可能,古墙上生几片青翠的石斑。这墙不要去 窗太近,太近则逼窄,使人心狭;也不要太远,太远便不成为窗子屏风;去窗一丈五尺左右便好。如此古墙上的光辉反射在窗下的桌上,润泽而淡白,不带一分逼人的霸气。这种清光绝不会侵凌你的幽静,也不会扰乱你的运思。

⑦假如,你嫌这样的光太朴素了些,那你就在墙边种上一行疏竹。有风,你可以欣赏它婆娑的舞容;有月,你可以欣赏窗上迷离的竹影;有雨,它给你平添一番清凄;有雪,那素洁,那清劲,确是你清寂中的 佳友。即使无月无风,无雨无雪,红日半墙,竹荫微动,掩映于你书桌上的清晖,泛出一片青翠,几纹波痕,那般的生动而空灵。你书桌上满写着清新的诗句,你坐在那儿,纵使不读书也“要得”。(选自《品味人生》,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有删改)

1.窗子在全文的结构中有什么作用?试作简要说明。(3分)

2.本文语言典雅,请以第②段为例,从词语运用、句式选择、修辞方法三个方面加以简要赏析。(6分)3.作者为什么说“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比之“晴雪梅花” 更为空灵、更为生动?请联系第④、⑤段作简要分析。(5分)

4.在第⑥、⑦段中,作者为什么要着意描写想象中的古墙和疏竹?(4分)

答案

.①窗子是本文的一条重要线索。

②作者开篇写窗子的功用,接着主要写“我”喜欢北窗的理由,最后具体形象地描绘想象中北窗的景象。2.①选用了诸如“山阴水曲“”隐翳“”枝叶扶疏“”清虚“”清晖”等有文言色彩的词语,格调典雅。或:在用词上使用了对比手法,如“强烈”与“清淡“”敞开”与“隐约“”中午的骄阳”与“落日的古红”等成对的词语并举,使语言繁富而典雅。

②句式上长短相间,以长句为主,且整散结合,错落有致,具有典雅之美。

③使用排比,如接连使用了三个“不喜欢……喜欢 ……”,显得整齐、工整、典雅。或:多处直接引用了古典诗文名句,如“晨光之熹微“”残夜水明楼“”明月照积雪”,使语言具有古典韵味。3.①月下梅花因光色幽暗而比晴雪梅花更显空濛灵动。

②因为幽光能激发人的想象,人的想象被放大,人格也就被放大,更富有情思。

③因为光度影响了态度,月光与日光所带来的美感是不同的。

4.①通过古墙和疏竹把北窗的光影之美形象地描绘出来,强化了作者对北窗的偏爱,因为此处更宜于读书和写作。

②虚实相生,动静结合,增强了画面感,营造了诗的意境。③写想象中的古墙和疏竹,使行文摇曳多姿,富有变化。(言之有理即可)

2010年湖北卷(18分)

《烟花三月下扬州》 熊召政

①扬州古称广陵,人们又叫它维扬。清代之前,扬州因靠着大运河,一向被誉为南北枢纽,淮左名邦。以今天的地理概念,扬州在苏北,不属江南。但古人自北方舟船而来,一入扬州,心理上便感觉到了江南。江南是以长江为界的,从这层意义上,扬州不算江南,但它处在淮河以南,属不南不北之地,且扬州的人文风气,山水风光,都是近南而远北。杜牧写扬州的诗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便绝不是凛冽的北地所能产生的情境了。

②历史上的扬州,自隋至清一千多年间,虽屡遭兵燹,却不掩其繁华锦绣的气象,大凡一个城市,就像一个人那样,命运各异,有好有坏。扬州属于那种“贵人多难”一类,但每遭蹂躏之后,它总能顽强的恢复生气。“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八字用在扬州身上,也是合适的。

③记载扬州古时的繁华,典籍甚多,但最好的要数清代李斗撰著的《扬州画舫录》了。杭州、苏州乃人间天堂,值得记载的盛事比扬州还要多。但无论是张岱的《西湖梦寻》还是顾禄的《桐桥倚棹录》,都不及李斗的这本书。

④ 古扬州最令人向往的地方,当在小秦淮与瘦西湖两处。其繁华、其绮丽、其风流、其温婉,《扬州画舫录》皆记述甚详。西湖之名借于杭州,秦淮之名借于南京,但前头各加一“瘦”与“小”字,便成了扬州的特色。我一直揣摩扬州人的心理,天底下那么多响亮的词儿,他们为何偏爱“瘦”与“小”呢?这两个字用之于人与事,都不是好意思。我们说“这个人长得又瘦又小”,便有点损他不堪重用;说“他专门做小事儿”,便暗含了鼠目寸光。时下有种风气,无论是给公司起名,还是为项目招商,均把名头拔得高高的。照这个理儿,瘦西湖完全可以叫“大西湖”或“金西湖”,小秦淮也可叫“中国秦淮”或“银秦淮”了。古扬州城中,虽然住了不少点石成金的商人,但铜臭不掩书香,负责给山水楼台命名的,肯定还是李斗这样的秀才。这两处名字最令人寻味;西湖一瘦,便有了尺水玲珑的味道;秦淮一小,便有了小家碧玉的感觉。如此一来,山水就成了佳丽一族,而扬州城也就格外的诗化了。

⑤如是,话题就回到“烟花三月下扬州”上头,知道扬州的地理与历史,就知道什么季节到扬州最好。因为没有红枫,更没有与红枫相配的壮阔逶迤的峰峦沟壑,秋老时分到扬州的意义就不大。杜牧说“秋尽江南草木凋”,未凋并不等于葳蕤,失了草木欣欣的气象。莺歌燕舞的三月却不一样;那杨柳岸畔的水国人家,那碧波深处的江花江草,园林台榭、寺观舫舟,一色儿都罩在迷离的烟雨之中。此时的扬州,那些硬硬的房屋轮廓都被朦胧的雨雾软化了下来,曲折的小巷浮荡着兰草花的幽香。湖上的画舫,禅院的钟声,每一个细节上,都把江南的文章做到了极致。

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样的句子把我们东方人的审美意趣,写得如同梦境。在三月的扬州,我们是可以寻到这种梦境的。

⑦为了这梦境,我曾动了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念头。2007年,我打听何处可以雇一条船,邀二三好友于黄鹤楼下出发,一路吟诗作画,听琴吹箫到扬州去。结果人家告诉我,现在从武汉到扬州,根本无水路可通。后来打听到,从杭州或苏州出发,可从运河到达扬州。我又来了兴趣,让朋友去觅一只画舫。事情也未做成,其因是这一段运河虽然畅通,但除了运送货物的商船,渡客的帆舟早就绝了踪迹。

⑧由此我想到,坐一条船于烟雨濛濛的江上,去拜访唐代的扬州,已是完全不可能了。扬州的繁华还在,但唐代的风流不再。若有意去欣赏今日生机勃勃的扬州,只能自驾车从高速路上去了。

(选自《中国小说》,有删节)1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与凛冽阔大的北地气象相比,扬州城的景色显得温婉绮丽。B.扬州在历史上虽屡经战乱,但繁华的气象却并未因此颓败。C.烟雨迷离的扬州城诗意盎然,体现了东方人的审美意趣。D.作者以古衬今,满怀深情地赞美了今日生机勃勃的扬州。【参考答案】D 【试题分析】作者写扬州是追寻诗意的梦境,表现了对扬州的“风流不再”的惋叹。17.文中加点处是唐诗名句,请任选两处,简要分析其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4分)【答案提示】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写扬州近南远北的人文山水,引出下文对扬州的描述。

烟花三月下扬州:写到扬州去的最好季节,点明题目,表现扬州的美。秋尽江南草木凋:写秋天到扬州意义不大,对比出春天到扬州最好。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写扬州可以找到东方人梦境般的审美情趣,为后文对扬州风流不再的叹惋作了铺垫。

18.在描述扬州景物时切入的角度及语言的运用很独特,请结合第④段和第⑤段加以赏析。(6分)【答案提示】切入角度:最向往的地方和什么季节到扬州最好。

语言运用:(1)典雅华丽的词语;(2)抑扬顿挫的音韵;(3)对比的句式;(4)口语与书面语的结合。

19.作者为什么说“扬州的繁华还在,但唐代的风流不再?”请联系全文作简要分析。(5分)【答案提示】扬州还有美丽的风景、人文,繁花锦绣的气象,但是水路不通、画舫绝迹,难于寻觅梦境般的东方审美意趣,令人叹惋。

2011年湖北卷(18分)

才子赵树理 汪曾祺

赵树理是个高个子,长脸,眉眼也细长。看人看事,常常微笑。

他是个农村才子。②有时赶集,他一个人能唱一台戏。口念锣鼓,拉过门,走身段,夹白带做还误不了唱。他是长治人,唱的当然是上党梆子。严文井说赵树理五音不全,其实赵树理的音准是好的,恐怕倒是严文井有点五音不全,听不准。他爱“起霸”①,也是揸②手舞脚,看过北京的武生起霸,再看赵树理的,觉得有点像螳螂。他能弹三弦,不常弹。他会刻图章,我没有见过。他的字写得很好,是我见过的作家里字最好的。字是欧字底子,结体稍长,字如其人。

他的稿子非常干净,极少涂改。他写稿大概不起草。我曾见过他的底稿,只是一些人物名姓,东一个西一个,姓名之间牵出一些细线,这便是原稿了,考虑成熟,一气呵成。赵树理衣着不讲究,但对写稿有洁癖。他痛恨人把他文章中的“你”字改成“妳”字(有一个时期有些人爱写“妳”字,这是一种时髦),说:“当面说话,第二人称,为什么要分性别?——‘妳’也不读‘你’!”他在一篇稿子的页边批了一行字:“排版、校对同志请注意,文中所有‘你’字,一律不准改为‘妳’,否则要负法律责任。”

赵树理是《说说唱唱》副主编,实际上是执行主编。他是负责发稿的。有时没有好稿,稿发不出,他就从编辑部抱一堆被审掉的稿子回屋里去看,不好,就丢在一边,弄得一地都是废稿。有时忽然发现一篇好稿,就欣喜若狂。他说这种编辑方法是“绝处逢生”。陈登科的《活人塘》就是这样发现的。有次实在没有好稿,康濯就说:“老赵,你自己来一篇吧!”赵树理关上门,写出了一篇名著《登记》(即《罗汉钱》)。

赵树理吃食很随便,随便看到路边的一个小饭摊,坐下来就吃。后来是胡乔木同志跟他说:“你这么乱吃,不安全,也不卫生。”他才有点选择。他爱喝酒。每天晚上要到霞公府间壁一条胡同的馄饨摊上,来二三两酒,一碟猪头肉,吃两个芝麻烧饼,喝一碗馄饨。他和老舍感情很好。每年老舍要在家里请市文联的干部两次客。一次是菊花开的时候,赏菊。一次是腊月二十三,老舍的生日。赵树理必到,喝酒,划拳。老赵划拳与众不同,两只手出拳,左右开弓,一会儿用左手,一会儿用右手。老舍摸不清老赵的拳路,常常败北。赵树理很有幽默感。赵树理的幽默和老舍的幽默不同。老舍的幽默是市民式的幽默,赵树理的幽默是农民式的幽默。他爱给他的小说里的人起外号:翻得高、糊涂涂„„他写的散文中有一个国民党小军官爱训话,训话中爱用“所以”,而把“所以”联读成为“水”,于是农民听起来很奇怪:他干嘛老说“水”呀?他写的“催租吏”为了“显派”,戴了一副红玻璃的眼镜,眼镜度数不对,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农村的土路上走。他抨击时事,也往往以幽默的语言出之。有一个时期,很多作品对农村情况多粉饰夸张,他回乡住了一阵,回来做报告,说农村的情况不像许多作品描写得那样好,农民还很苦,城乡差别还很大,说,我这块表,在农村可以买五头毛驴,这是块“五驴表”!他因此受到批评。

【注】①起霸:戏曲表演程式之一,即武将上阵前所做的整盔、束甲等一套舞蹈动作。②揸:把手指伸张开。

16.下列对赵树理才气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赵树理喜爱民间戏曲,唱念做打样样都会,一个人能演活一台戏。b.赵树理的字写得好,是欧体字的底子,结体也很有个性。c.赵树理写东西从不起草,考虑成熟,一气呵成,稿子非常干净。d.赵树理文学眼光独到,有时能使被弃置的好稿起死回生。

17.本文语言很有特色,请结合文中画线的①②两处分别加以赏析。(4分)18.本文细节描写十分精彩,请举两例加以评析。(6分)

19.请概括本文最后一段的主要内容,并谈谈该段在塑造赵树理形象上的作用。(5分)答案示例: 16.C 17.第①处:句子结构简单、紧凑,句式短小,用“高”“长”“细长”分别形容个子、脸型、眉眼,寥寥几笔,形象地勾画出了赵树理的外貌特征。

第②处:语言简洁,不用修饰语,用“唱”“念”“拉”“走”等一连串生动传神的动词表现了赵树理的艺术才能。

18.①“他在一篇稿子的页边批了一行字:‘排版、校对同志请注意,文中所有“你”字,一律不准改为“妳”,否则要负法律责任。’”赵树理在一个寻常字眼的使用上,不盲目从俗,并郑重其事地在文稿中批字强调,凸现出赵树理较真、坚持己见的性格。②“老赵划拳与众不同,两只手出拳,左右开弓,一会儿用左手,一会儿用右手。”赵树理不循常规,以出其不意的方式划拳,别具一格,异趣横生。这个细节表现了赵树理幽默风趣的真性情,以及他和老舍之间的深厚感情。

19.①最后一段主要写赵树理“农民式的幽默”:他在作品中描写人物,现实中抨击时事,都以富有乡土气息的风趣语言出之。

②反映出赵树理对农村生活的熟悉,对农民的关注和体恤,展现了有良知的作家的赤诚情怀,使其形象更加丰满。

2012•湖北卷

《耳边杜鹃啼》 罗琅

午夜梦回,睡不着觉时,我通常起身看书或写稿,醒的时间无定时。近来醒来常听见悲切鸟啼,像贺铸词《忆秦娥》句: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杜鹃鸟通常在二月份起就开始夜啼,唐诗中有“杜鹃枝上月三更”,年年二月起,它的凄厉悲切的啼声,时近时远。我住的地方附近,有一片树林。那一片树林,晨昏可听到各种鸟鸣,自然每年也少不了杜鹃的“不如归去”的鸣叫,夜半鹃啼大概也发自那里。

据说杜鹃啼到吐血而死,三月份姹紫嫣红的“山踯躅”,有人叫“映山红”,更多人则叫它为杜鹃花,传说是因杜鹃啼叫吐血亡后,这花便是它的血化成的。杜鹃鸟开始啼叫,正是杜鹃花开得最灿烂的时候,像现在已四月立夏,我在浅水湾头,耳边还有它悲悲啼啼的声音,传自山边。看来花虽已谢而鸟未亡,可见啼血化花只是美丽的附会。

杜鹃这种鸟在动物学上,是不值得恭维的。据说它不自己营巢,产卵在地上,等到其它鸟类出去觅食,剩下空巢,它就把卵偷偷放进别人巢中,等别的鸟代它孵育。这自然不是一位好母亲所为。想来小鸟孵出来后,可能还要别人代它喂养到毛翼丰满,能自行觅食为止。这鸟比起乌鸦燕子的母性,显得不负责任,好在它能整天悲悲切切却引人同情,所以有说它是杜宇望帝的化身,使“蜀人悲子鹃鸟鸣”哩!据说逆旅中的游子,听到这种啼声,常常动起思家归心,唐代无名氏《杂诗》云:早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有家归不得时,整天却听到“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心中的烦躁牵挂之情可以想象。杜鹃啼声凄厉悲切,古今公认,但它的声音大概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附会。有人听出它是“姑姑,姑姑”,也有人听出是“姑乎,姑乎”,而潮州人则听出是“姑虎,姑虎”,且凭这啼声,编织成一个动人的故事叫做《姑嫂鸟》,潮州家喻户晓,还在舞台演出。

潮州旧历四月盛产杨梅,到了端午便过时,杨梅开花在初春,也正是杜鹃启啼之时。传说有姑嫂两人善于绣花,工艺精湛,能亲见之花均被绣尽,唯独未见杨梅花的样貌,而杨梅开花在夜间,开完便谢,同时杨梅多种于山林,封建时代的妇女三步不出闺门,她们两人深以未能亲见杨梅开花为憾,于是相议于月明之夜,结伴离家到杨梅林中观赏杨梅花开的形状,准备把它绣出来。当她们到杨梅林时,遇见一只老虎,嫂子惊得昏了过去,及醒来,不见小姑。于是一路呼唤“姑姑,姑姑”,后来叫得精疲力竭,发现小姑的鞋子,知为虎所噬,于是啼叫“姑姑”变成“姑虎”,“姑虎”,因怕回去婆家责骂,叫至吐血而死,死后化成鸟,在每年杨梅开花时即开始呼叫,一直要叫到端午杨梅过后为止。

潮州人叫这种鸟为“姑嫂鸟”,而不说它是与杜宇有关。一种鸟有这样那样的传说,自然是各地有不同人创造的故事。文学作品是人创造出来的,故事同环境、时间相结合,可以编成动人的作品。即使像杜鹃这样不值得恭维的鸟,一样可以附会成凄婉哀伤的故事。当我们听到这些故事,甚至读到前人写的诗词时,我们同情其故事,就自然忘记了这种鸟的恶行止,可见文学手段可以化腐朽为神奇。人们也喜欢把一些耳闻眼见的事物,与美好的传说结合在一起。杜鹃这种鸟就这样被美化了几千年,而且还会继续下去。(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开头部分引用贺铸的词句,烘托了杜鹃鸟的凄美形象,引发了人们对杜鹃鸟的同情,也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意味和文学性。

B.关于杜鹃鸟啼血化花的传说,作者对其事实依据不以为然,对其文化内涵和文学意蕴也并不认同。

C.作者介绍动物学上的杜鹃鸟,其目的不过是把真实的、行为恶劣的杜鹃鸟客观地介绍给读者,以便读者对杜鹃鸟有更为全面的认识。

D.文章中间引用唐代无名氏的《杂诗》诗句,渲染了杜鹃鸟啼叫声的凄厉悲切,进一步加深了游子“有家归未得”的思乡愁绪。

E.文章融叙事、抒情、议论为一体,让个人情思和哲理意蕴相互映衬,形象鲜明,内涵丰富,可读性强。

【解析】选B、C。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的分析概括的能力。文章引用诗词和传说,赋予杜鹃鸟美好的外形和高尚的品格,美化了杜鹃鸟,显示了文学的力量。所以,B项中“对其文化内涵和文学意蕴也并不认同”以及C项中“其目的不过是把真实的、行为恶劣的杜鹃鸟客观地介绍给读者,以便读者对杜鹃鸟有更为全面的认识”理解错误。

(2)文章用了较大的篇幅叙述“姑嫂鸟”的故事,请谈谈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作者创作意图和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写作意图可从铺垫、伏笔、点题、扣题、扬抑、过渡等方面考虑。解题提示:“用意”可从三方面考虑:内容上,为表达某种意思;结构上,为铺垫照应、推动行文发展;艺术手法上,为更加强烈突出,富于表现力。首先要抓住“潮州人叫这种鸟为‘姑嫂鸟’„„”这一有效信息区间,抓住该段中“可见文学手段可以化腐朽为神奇。人们也喜欢把一些耳闻眼见的事物,与美好的传说结合在一起。杜鹃这种鸟就这样被美化了几千年,而且还会继续下去”这一重要语句,加以理解就可以组织答案。

答案:①相对诗词、传说的片段引用,“姑嫂鸟”这一民间故事则为完整叙述,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杜鹃鸟传说的美好意义。②“姑嫂鸟”的故事为下文的议论作铺垫。(3)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杜鹃啼”在文章谋篇布局中的作用。【解析】本题重在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谋篇布局”类题目,要求考生学会分析文章每一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并能加以归纳整理。根据题干要求,本题重在考查考生对文章线索的把握。联系全篇,“杜鹃啼”很明显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根据分值的设定,要注意分条作答。

答案:①文章以“杜鹃啼”为线索,将杜鹃啼叫的时间,杜鹃啼叫的悲切状况,以及杜鹃鸟啼叫声的附会情况结合起来。②文章以“杜鹃啼”统帅文章引用的诗词和传说故事,将其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4)选取一个角度,结合文章对“杜鹃这种鸟就这样被美化了几千年”的原因加以探究。【解题指南】这道题意在要求考生探究“杜鹃”这一传统文学形象所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民族心理是指一个民族的整个的精神风貌。具体包括民族能力、民族气质和民族心理倾向性。它受历史时代、科技水平以及文化背景等条件的制约。其主要内涵是富于凝聚力;爱好自然,追求光明;主静,爱好和平等。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则包括人的价值、人性的内涵及道德修养、人的理想等。结合文本,本题对“杜鹃鸟”形象的探讨,可以从其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包含的人文精神方面进行。作者在文中指出,人们之所以赋予它美好的形象,除了没有真正了解其作为鸟的本质属性外,更为重要的是由于人们所具有的对人文理想及精神的追求与向往。对这一点作者也是予以肯定的。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评价以及探究的能力。此类题目虽然有一定的开放性,但答案必须以文本为依据,即不论从何角度探究,归根结底是基于对文本的准确理解,从文本中提炼观点,切不可空发议论。思路是:首先明确提出观点(观点要鲜明,不能模棱两可)。然后结合文本内容分层思考,分条作答。最后要注意选取社会主流观点,不可一味求新求异。如,可根据文本最后一段提炼出“文学手段可以化腐朽为神奇”的观点,再将文本中关于杜鹃鸟的动物属性,以及文学作品中对于它的美化,赋予它的高尚品格加以整合即可。答案:示例一:文学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杜鹃这种鸟在动物学上,是不值得恭维的凡鸟,但在文学中却发生了变化。文章引用贺铸词《忆秦娥》句“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和唐人诗句“杜鹃枝上月三更”,烘托了杜鹃鸟的凄美。“啼血化花”的传说,用杜鹃花的美丽衬托了杜鹃鸟的美好。“杜宇望帝”和“姑嫂鸟”的传说,则赋予杜鹃鸟道德和情感意义。上述诗词和传说,赋予杜鹃鸟美好外形和高尚品格,美化了杜鹃鸟,把不无恶名的凡鸟提升为具有美好色彩的文学形象,显示了文学的力量。

示例二:杜鹃鸟已成为中国文学中表达思归之情的符号。

杜鹃鸟的文学形象总是或隐或显地与“不如归去”的啼鸣声联系在一起。古往今来,大量的文学作品经常用杜鹃鸟啼来表达思归之情,比如本文引用的唐人诗句“早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就鲜明地表现了这一特点。即使在作者看来,杜鹃鸟的叫声也表达了思归之情。可见,杜鹃鸟作为文学形象,已经成为中国人表达思归之情的文学符号。示例三:契合了中国人独特的民族文化心理。

杜鹃鸟这一文学形象蕴涵丰富:“杜宇望帝”的传说表达了爱国思想;“姑嫂鸟”的故事表现了求真求美的理想;唐人诗句“早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表达了思乡之情。这些丰富意蕴,寄托着中国人对高尚的道德情操的追求和对美好情感的向往,契合了中国人独特的民族文化心理。2013年湖北卷

罗曼·罗兰

徐志摩

① 罗曼·罗兰,这个美丽的音乐的名字,究竟代表些什么?

②他是一个音乐的天才,在幼年音乐便是他的生命。他妈妈教他琴,在谐音的波动中他的童心便发现了不可言喻的快乐。莫扎特与贝多芬是他最早发现的英雄。所以在法国经受普鲁士入侵而产生最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时候,这位年轻的圣人正在“敌人”的作品中尝味最高的艺术。他的自传里写着:“我们家里有好多旧的德国音乐书。德国?我懂得那个词的意义?在我们这一带我相信从没有人见过德国人。我翻着那一堆旧书,爬在琴上拼出一个个的音符,这些流动的乐音灌溉着我的童心。莫扎特与贝多芬的快乐与苦痛,想望的幻梦,渐渐的变成了我的肉的肉,我的骨的骨。我是它们,它们是我。要没有它们我怎过得了我的日子?我小时生病危殆的时候,莫扎特的一个调子就像爱人似的贴近我的枕衾看着我。长大的时候,每回逢着怀疑与懊丧,贝多芬的音乐又在我的心里拨旺了永久生命的火星。每回我精神疲倦了,或是心上有不如意事,我就找我的琴去,在音乐中洗净我的烦愁。” ③要认识罗兰不仅应读他神光焕发的传记,还得读他的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在这书里他描写他的音乐的经验。

④他在学堂里结识了莎士比亚,发现了诗与戏剧的神奇。他早年的朋友是克洛岱尔等近代法国三大诗人。瓦格纳是压倒一时的天才,也是罗兰与他少年朋友们的英雄。但在他个人,更重要的一个影响是托尔斯泰。他早就读他的著作,十分的爱慕他,后来念了他的《艺术论》,那只俄国的老象,走进了艺术的花园里去,左一脚踩倒了一盆花,那是莎士比亚,右一脚又踩倒了一盆花,那是贝多芬。这时候少年罗曼·罗兰走到了他的思想的歧路了。莎氏、贝氏、托氏,同是他的英雄,但托氏愤愤地申斥莎氏、贝氏,说他们的艺术都是要不得的,不是真的人道的艺术——他早年的自己也是要不得的。对罗兰这个热烈的寻求真理者而言,这就好似晴天里的一个霹雳;他再也忍不住他的疑虑。他写了一封信给托尔斯泰,陈述他的冲突的心理。他那年22岁。几个星期后的一天,罗兰接到一封写满38页纸的长信。那六旬老人说:“我接到你的第一封信,我深深的受感在心。我念你的信,泪水在我的眼里。”下面说他艺术的见解:我们投入人生的动机不应是为艺术的爱,而应是为人类的爱。只有经受这样灵感的人才可以希望在他的一生实现一些值得一做的事业。这还是他的老话,但少年的罗兰受深彻感动的地方是在这一时代的圣人竟然这样恳切地同情他,安慰他,指示他,一个无名的异邦人。他那时的感奋我们可以约略想象。因此罗兰这几十年来每逢少年人写信给他,他没有不亲笔作复的,用一样慈爱诚挚的心对待他的后辈。这样一来受他的灵感的少年人更不知多少了。这是一件含奖励性的事实。我们从中可以知道凡是一件不勉强的善事就如春天的熏风,它一路散布着生命的种子,唤醒活泼的世界。

⑤但罗兰那时离着成名的日子还远,虽则他从幼年起就不懈地努力。他还得经尝种种精神的苦痛,才能实受他的劳力的报酬——对他天才的认识与接受。他写了12部长篇剧本,3部最著名的传记,10卷本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这时代里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但他的名字还是在灰堆里掩着——直到他将近50岁那年,这世界方才开始惊讶他的异彩。贝多芬有几句话,我想可以一样适用到一生劳悴不怠的罗兰身上:“我没有朋友,我必得单独过活;但是我知道在我心灵的底里上帝是近着我,比别人更近。我走近他我心里不害怕,我一向认识他的。我从不着急我自己的音乐,那不是坏运所能颠扑的,谁要能懂得它,它就有力量使他解除磨折旁人的苦恼。”

1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两项都选对给4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给2分,有选错的给0分)(4分)

A.罗兰在生病危殆时听莫扎特的音乐,在怀疑与懊丧时听贝多芬的音乐,这主要说明罗兰对他们音乐的接受是有选择的。

B.罗兰把自己的音乐经验融入到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中,这表明他对音乐的热爱为其文学创作提供了帮助。

C.第④段中以老象进入艺术花园踩倒花盆作比,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托尔斯泰给罗兰带来的思想冲击和精神影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D.“这是一件含奖励性的事实”意指:罗兰传递了托尔斯泰的火炬,以慈爱诚挚的心来散布生命的种子,唤醒活泼的世界,更多的年轻人因此受益。

E.作者认为贝多芬的话同样适用于罗兰,是因为罗兰能够像贝多芬一样,以音乐作品的力量来解除磨折旁人的苦恼。

17.为什么在法国经受普鲁士入侵时,罗曼·罗兰却醉心于“敌人”(德国)的音乐艺术?请结合原文第②段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

18.罗曼·罗兰“这个美丽的音乐的名字”究竟代表些什么?请结合原文作简要概括。(4分)

19.罗曼·罗兰的经历说明,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英雄”的影响。我们从中可获得哪些启示?请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加以探究。(8分)答案示例: 16. A E 17.①罗兰痴迷于音乐,音乐是他的生命。德国的音乐充满艺术魅力,滋润了罗兰的心灵。②他开始接触德国音乐的时候,还没有在现实生活中接触过德国人,也不了解“德国”一词意味着什么。18. ①音乐的天才,杰出的文学家。②真理的寻求者,时代的圣人,理想人格的化身。

19.①一个人应该转益多师。罗兰在人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英雄”。莫扎特与贝多芬奠定了罗兰的艺术基础;莎士比亚拓展了罗兰的艺术世界;托尔斯泰为他树立了人生的榜样。②要选择真正的“英雄”。罗兰的“英雄”莫扎特、贝多芬、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等都是世界性的先圣与时贤,是人类艺术史上的丰碑。③在“英雄”的影响下,自身还应不懈地努力。罗兰在坚持不懈并经尝种种精神的苦痛后,才逐步被世界认识与接受。

2014年湖北卷

《六 指 猴》 墨中白

侯六是新来为东家赶马车的,右手六手指,护院的都笑称他六指猴。侯六也不恼,伸出手问:“像六指猴吗?”

“六指猴是江湖大盗,你是给东家赶马车的。”说完,大伙善意笑了。

东家江大佬有钱,有钱的东家不住在泗州城。东家喜欢住在五里坡的凤凰墩。凤凰墩背靠九座梅花山,西临拦山河,东边一条大道直通南边的泗州城。东家爱去泗州城听戏。

东家听完泗洲戏,侯六就陪他去梅岭茶馆。东家和众玩家边品茶,边玩赏古玉。众玩家要看东家腰上的玉。

东家掏出洁白的手帕,用嘴吹吹,才解下玉放在上面。只见手帕上的蟠螭,圆眼怒睁,细眉飞扬,脚爪上翘,胛骨尽显,活泼有趣。众人夸:“好玉。”

侯六却在旁边大碗喝着茶,喝完,就到泗州大街上逛。

东家品足了茶,侯六准时套好马车等他。坎坷道,马车如履平地。东家喜欢坐在车上眯着双眼哼着泗州戏,回味着茶馆玩玉时的惬意。

到家,东家拎起长衫下车,侯六就看到他腰带上那只活泼的蟠螭。东家有钱,可有钱的东家人不坏。东家喜欢拿出白花花的银子救济乡邻。侯六常听人夸,东家是善人。

侯六拴好马,路过东家房时,就听东家和老婆说:“侯六人不小,是该成家了„„” 侯六听后心一热,父母去世,无人再关心自己。泗州大街,仁义当铺。黑衣人闪身进屋。

老板贾仁义低声问:“玉呢?大人催要。” 黑衣人说:“盗不来。”

“没有你偷不来的宝贝,否则告知官府,丢的不仅是玉,还有多人的性命!” 黑衣人不回答,抛下酬金,飞跃离去,眨眼钻进黑夜里。

天亮,府衙有人投案,声称自己是大盗六指猴。师爷马皮金一看是马夫侯六,笑说:“你手长六手指,就是六指猴?”

“我是六指猴,为东家赶车,实是想偷他的玉。” 马皮金只好向吴知府禀报。

吴知府听后,说:“通知江大佬,让他看着办吧。”

马皮金把知府的话转告给东家,临别小声叮嘱:“大人的嘴,大着呢!” 东家忙带上金银赶到府衙。

看着满眼的金银,吴知府叹道:“你有钱心善,好人呀,可好人如何会让飞贼赶车呢,要追究„„”吴知府眯着小眼盯着东家的腰间。

东家取下玉佩递给说:“一个赶马的怎会是大盗哟?”马皮金忙上前接玉,旁边的吴知府就怪怨说:“好好马车不赶,非说是飞贼,自己的命贱,也不为主人着想,再说,他真是六指猴,怎敢自己找上门来?这些下人呀,醉酒后,全是醉话!”

东家忙谢过知府,刚把侯六带走,贾仁义就求见吴知府说:“真是六指猴呀。” 吴知府笑道:“抓了六指猴,还会有七指猴八指猴,那多飞贼抓得完吗?要的是玉!” 看着吴知府把玩着圆眼怒睁的蟠螭,贾仁义连赞:“大人高明!” 侯六得知东家用古玉救他,跪谢说:“我不配。”东家伸手拉起他说:“玉是宝,可活人更是宝哩!”

侯六说:“不能再为您赶马了。”转身欲去。东家也不换留,说:“走正道吧!路平整,好走!” 六指猴点头,飞身上了大路。平原大道,晨光如金。

东家坐着马车去泗州城,路遇一老者,停车,让其坐。老者摘去胡须,是侯六。

侯六感慨说:“东家的善心无处不在呀。”双手递来一玉。东家见是那块活泼有趣的蟠螭,摇头叹说:“何必呢!”

侯六说:“东家放心,他们无可奈何,日后还会尊敬您呢!”看着东家一脸莫名,侯六笑着跃到马后,接过马鞭说:“再为您赶一趟吧。”望着飞舞马鞭的侯六,东家仿佛看到自己年轻时的影子。

侯六走了,东家再也没有他的消息。

东家不明白,古玉被盗,官府也不追问,吴知府对他尊敬如宾,像是他偷了自己的古玉。东家进城时还爱听泗州戏,去梅岭茶馆。

东家品茶时,听茶客们说,江湖上有一飞侠,专盗贪官金银救济穷人,飞侠盗金银,还拿他们记录贪污的私账簿儿„„

听着,听着,东家会猛喝一口茶,他希望飞侠是六指猴,却又为侯六捏着把汗。(本文有改动)

16.下列对这篇微型小说的赏析,不准确的两项是(4分,两项都对得4分,答对一项得2分,错误项得0分)

A小说中有关“凤凰墩”的一段环境描写,寥寥数语,却细腻鲜活,生动传神,充分地体现了小说的环境描写对真实性的追求.

B.侯六听到东家与老婆的对话后,“心一热,父母去世,无人再关心自己”。这种叙事中的闲笔,增加了作品的生活气息。

C.知府勾结当铺老板,当铺老板收买黑衣人,黑衣人就是大盗六指猴,六指猴亦即侯六,作者在极短的篇幅内巧妙地交代了这些人物关系。D.通过描写人物语言的前后矛盾,可以凸显人物的性格特点,吴知府在得到玉蟠螭前后对东家说的那两段话,就具有这样鲜明的表达效果。

E.侯六将盗回的玉蟠螭交还东家时说的话是伏笔,后来茶客们的话是照应。这种写作技巧的运用,避免了平铺直叙。

17.小说中那块活泼有趣的玉蟠螭在情节安排与人物塑造方面有何作用,请分别作简要分析。(4分)

18.请概括侯六与东家的性格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19.这篇微型小说的段落都很短小,甚至大量使用一句一段的形式。作者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写法?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16.答案:A、B 17.答案:情节方面,玉蟠螭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人物塑造方面,突出了人物形象,使人物个性更鲜明。侯六为盗玉蟠螭业为东家赶车,结尾又为东家盗回玉蟠螭,玉蟠螭贯穿了全文,突出了侯六侠义的性格;东家以玉蟠螭为宝,但关键时刻却用玉蟠螭救回了侯六,表现出东家善良仁义的品格;讽刺了吴知府贪赃枉法的丑恶嘴脸。

18.答案:侯眔:武艺高强,知错能改,侠肝义胆,知恩图报。

东家:仁义,乐善好施,不图回报,重情轻财,乐于帮助迷途的人,热爱旷达闲适的生活。

19.答案:(1)使小说情节发展脉络清晰,层次分明,主题突出。(2)突出人物形象,小说中有大量的人物对话和动作描写,一句一段的形式可以起到强调的作用,有助于突出不同人物形象,使各类人物个性更加鲜明突出。(3)语言简洁明快,一句一段,形式上形成一种参差错落的排列,有一种诗歌的音韵之美。(4)环境特点鲜明,有力地烘托了人物形象,环境描写的段落,一句一段也就是一句一景,增加了文章的诗情画意,衬托了主人公美好心灵。

第三篇:2009高考语文现代文学案

2011高考语文学案:现代文阅读表达技巧知识清单

一、常用术语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是指作家运用了哪些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来塑造文学形象和表现作品的内容的。具体来说,对文章的表达技巧的分析主要指:一是作家在表达方式运用上的技巧和文体知识运用方面的技巧,二是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其他相关写作方面的技巧。

从高考试题来看,对表达技巧的考查不但要求学生判断某种表达技巧是什么,而且要求赏析其表达的作用。

(一)叙述人称

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二)叙述方式

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2.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5.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三)描写

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现自然风光。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2.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3.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4.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5.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四)修辞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6.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7.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8.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9.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10.反问: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

(五)结构安排

布局谋篇的技巧: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度铺垫、设置线索;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材料和中心的关系的处理,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

记叙文常以时间推移、空间转换、情景变化、思维逻辑顺序等来安排层次。散文构思的线索,一般常见的有如下几种:以情为线索;以理为线索;以物为线索;以空间位置为线索。

从结构上明确不同位置的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1、首句——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

2、尾句——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前后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深长。

3、转承句——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4、中心句——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5、点睛句——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

6、情感句——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

7、矛盾句——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1)记叙文(散文)的结构特点

①按时间顺序或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组织材料。②按观察点的变换安排材料,如《我的空中楼阁》。③按场面的安排安排材料,如《内蒙访古》。④按材料性质归类安排结构,如《琐忆》。

⑤按作者认识的过程或感情的变化安排材料。如《荔枝蜜》。⑥按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作为行文线索安排材料。(2)议论文的结构特点

①按逻辑思维分,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绪论、本论、结论三部分。②按篇章结构分,常见的结构有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和总分式。

(六)表达方式入手分析句意:

1、记叙文中的议论往往起画龙点睛、揭示记叙目的和意义的作用;

2、议论文中的记叙往往起到例证的作用;

3、说明文中描写、文艺性笔调起到点染作品使之更加生动形象的作用。

4、夹叙夹议,记叙与议论交叉运用的写法,使文章在轻松活泼之中,阐发议论,读来饶有兴味,深受教益,文章中的记叙是为议论服务的,而议论又以记叙为基础,叙为议提供了事实依据,使立论有根有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七)语言

1、语言是否准确、简练、生动、形象;

2、具有怎样独特的语言风格(幽默、辛辣、平实、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等);

3、运用了什么独特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通感等)。

(八)表现手法

1、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象征手法的“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

2、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3、先抑后扬,引发好奇,感情铺垫,引发好奇。

4、托物言志,作者在对事物的进行描绘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寄托作者个人的情感和理念,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事物中,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含蓄、哲理和暗示性,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

5、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6、虚实结合,可以抓住重点,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鲜明的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题旨。结构紧凑,笔墨集中。

7、动静相衬,动衬静,静衬动,生动的烘托作用,相得益彰。

8、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

9、渲染烘托,渲染,是指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外形、行为、心理、语言或事件、环境、景物等作多方面的挥洒铺陈,集中描写,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用以加深主题的一种表现手法。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比较一下,我们就可以发现 二者的不同点:渲染在于对某种事物的有意重彩泼墨式的描写;衬托却是通过与之有关的其他事物的描写,对该事物起到映衬作用。二者也有相交叉的地方,那就是作者有时用渲染的方法意在起到烘托的作用;对用来衬托的其他事物也可以用渲染的手法来描写。

10、联想想象,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联想想象经常在一起使用,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增添文章的艺术表现力。

(九)、议论文论证方法

1、比喻论证,其作用是将抽象的道理寓于具体的形象之中,使道理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容易被人接受。

2、类比论证,通过讲故事、打比方的办法将相类似的两件事进行比较,从而由此及彼,自然地得出新结论的论证方法。它以浅寓深,以近比远,形象鲜明,有很强的说服力。

3、举例论证,用确凿典型的事实来证明论点,事实胜于雄辩,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4、对比论证,运用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或道理进行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鲜明的对比,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给人印象深刻。

5、引用论证,具有权威性,论证有力。

6、引申论证,通过对事理原因或结果的周密分析,层层剖析,从而证明论点的正确性、合理性,精彩深刻。

(十)答题技巧提醒

1、高考对表达技巧题的考查多是主观题,需要组织文字准确的表述。表述可采用三段式:技巧、内容、效果。也就是运用了什么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效果。

2、多角度:条分缕析。有些文段所显示的表达技巧不只一个,所起的作用(效果)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尽的,而且高考题已取消了字数的限制,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完全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条分缕析,答得更全面更详尽一些。特别是在答赋分较高的概括性题目时,一定要设①②③等序号回答,这样清晰明白,显示了答题的深度和广度,也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

3、用术语:

一要熟记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表达技巧的名称,如动静相衬、以小见大、虚实结合、欲扬先抑、托物言志、承上启下、卒章显志、直抒胸臆、烘托渲染、对比、象征、反衬等等;

二要了解一些常用技巧的作用,比如比喻的作用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排比的作用是节奏鲜明,增强气势,便于抒情;第一人称真实,第二人称亲切,第三人称客观;

三要了解一些常用程式,如体现了什么,强调了什么,强化了什么,营造了什么,表现了什么,还有深化了主题,点明了题旨等等。

二、常见题型及答题模式 高考中的现代文主观题阅读(一般是有一定的阅读难度和信度的文学作品,主要是散文,再就是小说),因其分值高,难度又大,一直是学生语文高考的瓶颈。能否正确解答这类题,基本决定了学生的语文成绩的高低。对现代文阅读题的畏难心理、长期以来的挫败感以及掌握答题方法不到位,使许多同学陷入束手无策的尴尬境地,常常望“文”兴叹。

(一)、有关语言修辞的题型 描绘类

提问方式: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或:文章的某个句子说成另一个句子好不好?为什么?

答题模式: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具体(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对象+效果,换了后就变成+不好的效果。或:不行,因为该词比另一词的感情更强烈(或该词比另一词更切合对象的性格特征)。

答题示例:山间林密,泉隐其中,有时,泉水在林木疏朗处闪过亮亮的一泓,再向前寻,已不可得。那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使我想起在家散步时,常常绕我膝下的爱女。每见我伸手欲揽其近前,她 必远远地跑开,仰起笑脸逗我;待我佯作冷淡而不顾,她却又悄悄跑近,偎我腰间。好一个调皮的孩子!(节选自谢大光《鼎湖山听泉》)

问:“好一个调皮的孩子”,为什么不说成“真是可爱的孩子”?

答:因为“好一个”比“真是”感情更强烈,“调皮”比“可爱”更切合爱女的性格特征。结构类

提问方式:某两个或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题模式: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表达了„„

答题示例:“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父亲指着碗里的荷包蛋告诫儿子„„“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亏!”父亲指着蛋教训儿子说„„“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他吃亏!”父亲意味深长的对儿子说。(节选自《荷包蛋》)

问:文中的“告诫”“教训”“意味深长”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文中这三个词语是递进关系,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修辞类

提问方式: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答题模式: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主旨起强化作用等;强调了+对象+特性

3.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4.设问: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5.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6.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答题示例:两千多年前的这个关于知音的传说,已经深深地珍藏在无数华夏子孙的心坎里,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地咆哮,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神往和渴求充满了崇高友谊的知音,是一种多么纯洁而神圣的情操。(节选自2002年全国卷《话说知音》)

问:怎样理解这一段中“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地咆哮,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的表达作用?

答:此处运用了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达了知音的传说带给人们的美感和鞭策作用。

(二)、有关布局谋篇的题型

提问方式: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题模式:

1.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

3.文末: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答题示例:我怕我父亲,他打我是真打。看着他瞪圆了眼,一步一步逼近,还不敢躲,绷紧了肌肉等着,于是一巴掌扇过来,于是脑袋嗡的一声„„(节选自韩羽《父子之间的怯意》)

问:请简析第一自然段(即上文)在作品中的作用。

答:(1)为下文写父亲对“我”的爱作反衬;(2)为文末写父亲对“我”的怯意作铺垫;(3)照应了“父子之间的怯意”这个题目。

(三)、有关表现手法的题型 艺术类

提问方式:文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效果、作用? 答题模式:使用的方法+内容+效果(或作用)

答题示例: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各有其截然不同的背景、色彩和内涵,不可一概而论,却都是时代浮沉的侧影,历史浩荡前进中飞溅的浪花。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决于地理距离的 远近。我们第一代的华侨,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翘首神州,不忘桑梓之情,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做了慷慨的奉献。香港蕞尔一岛,从普通居民到各业主王、绅士爵士、翰苑名流,对大陆踊跃捐助,表示休戚相关、风雨同舟的情谊,是近在眼前的动人事例。(节选自2003全国卷《乡土情结》)

问:本文第四段(即上文)写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请你结合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答:把乡土情结提高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来认识,丰富并深化了乡土情结的涵义。具体说明了乡土情结不因时间的悠远(历史)和空间的阻隔(地理)而褪色。既照应了开头,也使本文的主题得到深化。

人称类

提问方式:使用这种人称写的好处是什么?或:为什么要改变人称?

答题模式: 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还能起拟人化的作用;第三人称: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答题示例:但幻想毕竟是幻想,封闭终不能封闭。几多和番公主的幽魂,带着环佩的响声在月夜中归来了。几多寒霜冻硬的弓弦,射出了断喉的利箭。蓟门被踏平,燕台被摧垮,呼啸着风声的宝剑,掀翻了太液秋波。由是人们发现:边墙不再是屏障,紫塞(注:指长城)不再是嵚奇。它变得可笑,仿佛受尽了时间与空间的嘲弄。在风沙剥蚀下,它过早地衰老了。

所以我说,你是一个文化愚钝的标志,长城!(节选自2000年全国卷《长城》)

问:这篇散文中,⑴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⑵第六段的结尾改用第三人称“它”,原因是什么?

答:⑴将长城拟人化:A.便于与长城对话,B.便于抒发感情。⑵因为这句话承接“由是人们发现”而来,写的是“人们”的感受,而不是作者直接向长城抒怀。

(四)、有关归纳内容要点的题型

提问方式:请概括某一段(或全文)的内容要点。

答题模式:分三步走,第一步划分本段的层次,第二步提取要点词语,第三步整合答案。

答题示例:母亲爱花,我也跟着爱起花来。家住在石门乡间,前后有两个小小的院子,于是,也种了不少杂七杂八的植物,按着季节,也会开出不少好看的花。有时候在廊前一坐,桂花送来淡淡的清香,觉得自己好像也安静古雅了起来。夏天的傍晚,茉莉会不停地开,摘下两三朵放在手心里,所有青春的记忆都会随着它的香气出现在我眼前。我想,我爱的也许并不是花,而是所有逝去的时光,在每一朵花后面,都有着我珍惜的记忆。(节选自席慕容《花的世界》)

问:本段写我爱花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三点,请概括写出。

分析:四句话中很显然前两句各是一层,后两句是一层。再提取每层的要点词“母亲的爱花”“安静古雅”“珍惜的记忆”,最后整合答案。

答:(1)受母亲的爱花的影响(2)花让自己变得安静古雅(3)花里有自己珍惜的记忆。

(五)、有关鉴赏人物形象的题型

提问方式:请简要分析文中的主人公的形象

答题模式:按总分(分总)来回答。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出一个定性分析,然后再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也可以先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话作定性式的总括。

答题示例:女主人很快发现了我的反常行为,她嗅到了屋子里的油烟味。即刻提出了质疑。那时我正站在厨房里陶醉地听着三兄弟的叫声,我已经能够准确地分清他们声音中的微小差异了,有一个不叫我就会心事重重。女主人说,傻瓜蛋,有吸油烟机不用,你有神经病啊?我刚给她干活时,她对我的称呼是四个字——文学青年。这四个字用她地道的北京话发出来,显得无比的恶毒。雇用我三个月后,她叫我的就是这三个字——傻瓜蛋,她说之所以没有解雇我,是因为我看上去不像别的人一样吓她一跳。

我示意她小声一点,低声说,烟囱里有一窝小麻雀,他们是我的兄弟。女主人上上下下地看了我一遍(好像我是个什么怪物),扭身走出了厨房,在门口她从牙缝里挤出了两个字——农民。我喜欢这个称 呼,虽然它同样恶毒,但我确实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我认为做个农民并不可耻。(节选自安勇《烟囱里的兄弟》)

问:文中的“女主人”是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用一句话加以概括,并举一例说明。

答:是一个鄙视进城打工农民的城里人形象。如:从牙缝里挤出了两个字——农民。(或无比的恶毒地将“我”称为“文学青年”“傻瓜蛋”等)

(三)几组手法区别

1、渲染和烘托

渲染本来是国画的一种手法,在需要强调的地方,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显出物象阴阳向背,以加强艺术效果。诗歌则往往用来对环境、景物等进行描写,这些描写是作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

烘托本是中国山水画的传统手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涂抹,使物象明显突出。用在诗文中则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2、对比和衬托

衬托则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它可以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衬托有正衬、反衬两类。利用事物的相似条件来衬托就是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就是反衬。它强调的是通过比照“衬”出其中的一个。

对比则是把对立的事物,或景,或境,或人,或情,前后相叙,加以比照,来使人从中有所感有所悟,更加强烈而清晰地传达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意旨,以增强艺术效果的表现手法。它强调的是通过比照更鲜明强烈地表达某种意旨。

对比和衬托都有对照的意味,都是通过对某些事物(或形象或情感)进行对照来完成。但是对比仅限于相对事物(或形象或情感)的对照,而衬托还可以是相似事物(或形象或情感)的对照。对比通过对照落脚点不在于相互对照的任何一方,而是从对照中昭示某种情感认识;衬托通过对照落脚点在于凸显相互对照的某一方。

3、衬托和烘托

不论哪种衬托,强调的都是两个事物通过比较而使其中一个更加凸显。落脚在一个“衬”,特别强调由相近或相对的事物进行对照。

烘托强调的是对一种事物从侧面着意进行描述或铺排,来使该事物形象更突出。落脚不一定是由相近或相对的事物进行对照,而强调侧面地对该事物进行“烘”。

衬托和烘托都是着眼于“托”,即使某种事物某个形象某中情感得到凸显。但是两者的手段方式不同,衬托主要通过对该事物(或形象或情感)和与其相似或相对事物(或形象或情感)的对照映衬来完成;烘托主要通过对该事物(或形象或情感)做外在的侧面的描写来实现。

衬托,就是为了使某事物的特色更加突出,用别的东西来陪衬和对照的修辞手法。衬托,若就衬体与主体的性质与关系而言,可分为正衬与反衬这两种。

正衬,即是用一与本体事物一致的观点或景物,从正面去陪衬、烘托本体事物的格式。反衬,即是把一种与本体事物相反或对立的观点、事物从反面去陪衬烘托本体事物的格式。

第四篇:高考现代文主观题答题技巧解密教案

高考现代文主观题答题技巧解密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高考现代文的考试要求及考查重点 2.了解高考高考现代文主观题题型的设置

3积累有关现代文写作技法知识 4.理解掌握现代文主观题答题技巧 教学重点:熟悉和掌握现代文主观题型的答题策略,提高解题的准确率.教学设想;方法指导,示例分析,讲练结合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

现代文阅读是高考语文试卷的一大版块,小现代文阅读部分的选择题,大多学生能应付自如,取得好的成绩。最让人头疼的是大现代文里的主观题,历年来,这里也是很多考生的瓶颈。这类题要求考生必须把对文章的理解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答题的总体要求是对(准确切题)、全(全面完整)、好(语句通顺)。从近几年高考题中,我们不难寻出一些命题规律及答题技巧,现结合实例作一解密,想必对我们如何答好现代文主观题有所帮助。二.考试要求: 1,理解B 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②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的句子; 2,分析综合 C ①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②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② 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 ⑤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3,鉴赏评价 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三.题型分析,技巧解密 综观近几年高考卷出现的题型,大致可以归为两类:一是理解作者在文中的重要语句所要表达的含义,即写什么;二是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及其效果(作用)、特点,即怎么写和为什么这样写。对此应结合原文信息和所学语文知识进行解答。具体分析如下:

(一)、对“理解作者在文中的重要语句所要表达的含义”的题, 多用原文或整合原文语句作答。A.答案表述的原则:

1、忠实于题干。题干包含了题目的要求和一些答题的信息,题干中往往隐含了表述的 范围、角度和表达方式。审清题干是做好阅读题的前提。

2、忠实于原文。“现代文阅读题的答案在原文之中,不要凭空去想。”这教给我们做现代文阅读题的一条基本原则,即答案在文中找。即使有些题目找不出原词句组成答案,也要弄通语境,得其要旨,不能自由生发,离“题”万里。

3、忠实于语言规则。阅读题答案表述要依据题干要求和文中答案信息作答,做到要点全面,内容精确,用词准确,语言简洁,字数不超过规定数。B、答案表述的技巧——截、改、写。

1、截。截是指题目答案就是原文的某一句话、某一个词,我们只要原原本本把它移出来或裁出来,按规定写进答题处就可以了。

2、改。改就是我们在找出题目答案所在的语句后,由于语句在长不合书写要求或语句含有不合题意的杂乱信息,需要加以改造,这时要求根据题意,选出有用的语言信息进行重新组合、表述。

3、写。有些阅读题答案在原文语句中找不到,需要我们整体把握段前篇或全面理解上下文语境才能悟出答案。这样的题目要求我们用自己的语言把答案意旨表达出来。做这类题目,答案书写要严格遵守第一点谈及的三原则,吃透答案的内容要点,吃准表述的范围、角度和方式,用规范的语句表达。C.如何在原文中寻找语句答题

1. 定区域。先确定题干中的语句在原文中哪个段落,从而划定选择答案的有效区域。

2. 明方向。认真审读题目,弄清所问,找准答题方向,再“瞻前顾后”结合上下文(包括上下段落)进行分析,找出最切题的语句作答。[例一]:

似乎刚过完春节,什么都还来不及干呢,已是长夏天气,让人懒洋洋的像只猫。一家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却见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以后便是处暑便是白露便是秋分便是寒露,过了霜降,便立冬了。真真的怎么得了。这花的生命力极强,随便种种,总会活的。不挑地方,不拣土壤,而且特别喜欢背阴处,把阳光让给别人,很是谦让。据说花瓣可以入药。还有人来讨那叶子,要捣烂了治脚气。我说它是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算得一种玉簪花精神罢。

我喜欢花,却没有侍弄花的闲情。因而有自知自明,不敢邀名花居留,只有时要点草花种种。有一种太阳花又名死不了,开时色彩缤纷,杂在草间很好看。种了几次,都不成功。“连死不了都种死了。”我们常这样自嘲。

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1998年全国高考题)27.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写到看见玉簪花开“先是一惊,随即怅然”。作者为什么吃惊? 答:因为没几天便是立秋

28.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写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反衬玉簪花生命力之强

解析:题干能显示命题意图。现代文阅读题干的设置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创设情境、设问角度和命题意图。其中,前两者是显现的;而后者则是隐性的,但却又是最为关键的,它直接关系到答题的方向,只有与命题意图吻合的答案才是正确的,因此要努力通过题干去揣摩命题的意图。而命题意图又融于创设情境和设问角度之中,所以,通过显现条件去揭示隐性因素,就成了揣摩命题意图的必然途径。如1998年高考第28题:[例1]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写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这一题干的创设情境是“第三自然段中种太阳花的经历”,设问的角度是“这样写的作用”。要想明确“这样写有什么作用”,首先必须明确“这是什么写法”,而这就是命题意图!本文所赞颂的并非“太阳花”,而是“玉簪花”,第三段作者写自己种又名“死不了”的太阳花,结果还是死掉了,而玉簪花却“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由此可见,作者是用太阳花来反衬玉簪花。强调玉簪花生命力之旺盛,这就是“这种写法的作用”。也就是答案的内容。[例二]:„„

说的是春秋时期的俞伯牙,他在停泊的小舟中专心致志的鼓琴,樵夫钟子期竟会听得出神入化。当他将仰慕高山的情思注入音符时,钟子期立即慷慨激昂地吟咏着:“巍巍乎若泰山!”当他挥舞手指弹出浩荡迸涌的水声时,钟子期又像是站在滚滚的江河之滨,禁不住心旷神怡地叫喊起来:“汤汤乎若江河!”对着变幻无穷和神秘无测的琴声,怎么能感应地如此丝毫不差,竟犹如从自己心弦上盘旋着飞旋出来的?如此神奇的领悟和熟稔伯牙弹奏出来的袅袅情思,真像是变成了他自己的化身一般。这怎么能不让伯牙万分的兴奋和感激?因此当钟子期死去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心思触摸琴弦了。知音难觅,怪不得唐代的诗人孟浩然,要反复地感叹“恨无知音赏”和“知音世上稀”了。(2002年全国高考题)

„„

第19题:俞伯牙遇到钟子期这个知音,为什么会“万分地兴奋和感激”?

答:因为俞伯牙的琴声变幻无穷、神秘莫测,钟子期却能够准确地感应他的琴声,领悟他的情思。分析:从这两年的试题中我们看到,答案都是原文中的语句,并且在所提问题所在的附近,也就是说体现了上面的答题原则。答题时,我们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要明白命题者的问题出现在原文的哪个位置,在这个位置的附近找信息源,确定中心语句,把它摘取出来,看它适合答题技巧的三种方法中的哪一种,然后加工组合。

例三 :2005年江苏卷 <<波兹曼的诅咒>> 周国平

美国文化传播学家波兹曼的《把我们自己娱乐死》是一部声讨电视文化的著作。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确实时时听见一声声急切有力的喝问:难道我们真的要把自己娱乐死?

无人能否认电视带来的便利,问题在于,这种便利在总体上是推进了文化,还是损害了文化。

波兹曼认为媒介的变化意味着并且导致了认识世界方式的变化。在文字一直是主要媒介的时代,人们主要通过书籍来交流思想和传播信息。在书籍的阅读中,我们得以进入用文字记载的悠久传统。相反,电视则以现时为中心,所传播的信息越具有当下性似乎就越有价值。文字是抽象的符号,作为一种媒介,它要求阅读的同时必须思考。而电视直接用图像影响观众,它有时甚至忌讳思考,因为思考会妨碍观看。在波兹曼看来,做一个有文化的人,就是置身于人类精神传统之中进行思考。书籍能够帮助我们实现这个目标,电视却会使我们背离这个目标。那么,电视究竟把我们引向何方?引向文化的反面——娱乐。一种迷恋当下和排斥思考的文化,我们只能恰如其分地称之为娱乐。

并不是说娱乐和文化一定势不两立,问题也不在于电视展示了娱乐性内容,而在于电视上的一切内容都必须以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波兹曼的结论是,在电视的强势影响下,一切文化都依照其转变成娱乐的程度而被人们接受,因而在不同程度上都转变成了娱乐。“除了娱乐业没有其他行业”——到了这个地步,本来意义上的文化就荡然无存了。„„..第16题:文章第三段阐述了波兹曼的媒介文化观,请作简要概括。(不超过40个字)答:媒介影响认识世界的方式,应当引导人们思考,书籍有助思考,而电视排斥思考。

分析:题目指定阐述“波兹曼的媒介文化观”的内容集中在文章第三段;然后审清题,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语,“文化观”再细读此段,提取有效信息。从答案来看,它的来源全都是原文,这类题就提醒考生要找准并组合好。

(二)、对“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及其效果(作用)”题, 应结合原文信息和所学语文知识进行解答。1.考查点回顾

在现代文阅读试题中,问某个内容有何作用与好处,是极为常见也是很重要的题型,1998年考查点为反复、衬托。1999年考查点为比喻。2000年考查点为托物言志、拟人、前后照应。2001年考查了象征。2002年考查了比喻、比拟。在2005年全国各省市16套试卷中就有11套考到此种题型,熟悉和掌握此种题型的答题策略,能有效地提高现代文阅读水平和分数。2.积累技法知识。

对“好处、作用”题进行分析,其实就是一个对作品的某个方面进行鉴赏评价的过程,所以必须积累必备的文学知识、文体知识、写作知识和相关的技法知识,只有这样,我们思 考的方向才能明确,我们阅读的触须才能敏锐,我们的表述才能精确。现将有关的技法知识梳理如下: 表达方式

叙述(顺叙、倒叙、插叙)、描写(人物描写、事件描写、环境描写、景物描写)、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议论、说明

表现手法

铺垫、烘托、衬托、对比、象征、人称、渲染、创造氛围、奠定基调、卒章显志、篇末点题、升华主旨

结构上采用以小见大、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前后照应等表现手法 布局谋篇

线索、顺序、过渡、照应、详略

描绘类(生动形象):比喻、夸张、拟人 语言辞格

结构类(强调突出):对偶、排比、反复 语气类(增强语气):反问、设问 语言上采用正话反说、俏皮幽默等技巧 3.写作手法的作用

如:渲染是为了突出某种氛围、人物心境;衬托有正衬与反衬之分,它们分别衬托什么。铺垫给下文情节产生的必然以一种暗示。象征是利用景物的特征或隐含内容来象征人的品性、节操。对比是为突出某一方面的特点。比喻是为了描写得形象生动,叙述中便于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有利于读者理解文章。拟人是把事物人格化,创造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引用视引用的内容具有多项作用,引用传说故事是为了增强文章的传奇性、风物的神秘性,丰富文章的内容;引用诗歌除丰富文章内容外,结合描写的景物,可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具有意境美;引用名言,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采用第二人称,使人感到亲切自然,关系密切,或将物拟人化,便于抒发感情。

文眼,是一篇文章(通常指散文)中最能体现作者立意或作品主旨、意境的佳句或词语。文眼除了在篇首、篇中、篇末外,还有在标题上,如《背影》。

线索,即是统摄全篇的“筋骨”,也是文章的思路。常是多次强调的某个事件,某个人物,或事物,或感情,或时间、空间等。

4、明确解题思路

现代文阅读“好处、作用”题的典型命题思路是:运用了什么技法,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怎样的效果。答题要点——此类题型的答题要点包括三个方面:

(1).用了什么方法。要辨明本语句所运用的是哪一种修辞或表现手法。

(2).表达了什么内容。分析这种修辞或表现手法在文句中是要表现什么内容,要清楚此种修辞或表现手法的一般表达效果。(3).有何效果或作用。要清楚此种修辞或表现手法的一般表达效果,并结合具体语句加以说明。表述注意点——好处、作用”题的表述必须注意内容与形式两大方面:

内容方面,要抓住所给语言点在文中的作用和与主旨的关系(一篇文章无论是选材、谋篇,还是遣词造句,无论是运用修辞,还是使用各种表达技巧,都是为了表达中心主旨)两个方面,具体问题具体考虑; 形式方面则要注意根据题目的特点,从修辞用法、表达方式、表现技巧、布局谋篇四个角度来组织答案。1998年的全国高考题就有最典型的一例(例一):“作者在第三段写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有何作用?”该题应该说非常简单,当年的很多考生也能答出“突出了玉簪花的生命力之强”,但却只能得2分。原因就在于这仅仅答出了内容方面的作用,而未答出形式方面的作用,即

通过“对比”或“反衬”等,而对于这一点学生并不是不理解,而是因为缺乏明确的思路。

5、熟悉考题类型

纵观历年高考现代文阅读“好处、作用”题,大概有下面这三种类型(1)、考查文中运用某些材料的作用与好处。

解答某些材料在文中的作用,应该将思考点落到表现手法和布局谋篇上,再根据具体内容来分析它们的表达效果,解题思路明确了,(例四): 2005年高考全国卷(Ⅲ)

张 家 界 卞 方

张家界绝对有资格问鼎诺贝尔文学奖,假如有人把她的大美翻译成人类通用的语言。

鬼斧神工,天机独运。别处的山,都是亲亲热热地手拉着手,臂挽着臂,惟有张家界,是彼此保持头角峥嵘的独立,谁也不待见谁。。。

刚见面,张家界就责问我为何姗姗来迟。说来惭愧,二十六年前,我本来有机会一睹她的芳颜,只要往前再迈出半步。那是为了一项农村调查,我辗转来到了她附近的地面。虽说只是外国,已尽显其超尘拔俗的风姿。一眼望去,峰与峰,似乎都长有眉眼,云与云,仿佛都识得人情,就连坡地的一丝绿竹,罅缝的一蓬虎耳草,都别有其一种爽肌漆骨的清新和似曾照面的熟悉。是晚,我歇宿于山脚的苗寨。客栈贴近寨口。推窗即为古道,道边婆娑着白杨,杨树的背后喧哗着一条小溪,溪的对岸为骈立的峰峦。山高雾大,满世界一片漆黑。我不习惯这里。翻来覆去睡不着,于是披衣出门,徘徊在小溪边,听上流的轰轰飞瀑。听得兴发,索性循水声寻去。拐过山嘴,飞瀑仍不见踪迹,却见若干男女围着篝火歌舞。大堆初燃之际,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树枝。燃到中途,树枝通体赤红,状若火之骨。再后来,又变作熔化的珊瑚,令人想到火之情,火之灵。自始自终,场地上方火苗四蹿,火星噼噼啪啪地飞舞,好一派火树银花。猛抬头,瞥见夜空山影如魅,森森然似欲探手攫人。“啊——”,一声长惊,恍悟我们常说的“魅力”之“魅”,原来还有如此令人魂悸魄悚的背景。第17题:“第三段对于篝火的大段描写,在文中具有什么作用?”

其答案的要点就可以分别表述为:形式上,运用了反衬手法。内容上,用“火树银花”来反衬 “夜空山影如魅”的摄人魂魄。

再如2005年北京卷第19题:“本文一开头就写了儿子小时候与母亲的一场小冲突。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特别的作用?”解题的思路依然是:形式上,是对比和对照。内容上突出母亲年轻时争强好胜,不免孩子气的性格,使母亲的形象一开始就显得率真可爱,这与后文中母亲因操劳过度而早逝的可敬形象构成对比,展现母子俩曾经有过一段轻松快乐无忧无虑的生活,这种生活与后来的生活困境及后文压抑的气氛形成对照,如此开头非常别致,增强了文章的生活情趣和艺术吸引力。(2)、考查文中某种语言形式的作用与好处

此种类型的试题,思考的方向应该主要从语言辞格和表现手法方面来考虑。例五:2002年高考题 《话 说 知 音》

(林非)

两千多年前的这个关于知音的传说,已经深深地珍藏在无数华夏子孙的心坎里,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地咆哮,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神往和渴求充满了崇高友谊的知音,是一种多么纯洁而神圣的情操。

说的是春秋时期的俞伯牙,他在停泊的小舟中专心致志地鼓琴,樵夫钟子期竟会听得出神入化。„„知音难觅,怪不得唐代的诗人孟浩然,要反复地感叹“恨无知音赏”和“知音世所稀”了。„„

第22题:怎样理解第一段中“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地咆哮,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的表达作用?

答:此处运用了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达了知音的传说带给人们的美感和鞭策作用。

分析:首先要判断出“像飓风似地”运用了比喻,“发出细微的声响”和“催促人们”两句都属于比拟;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可以知道比喻和比拟的表达效果一般是形象生动,如果只回答到这一点上,显得太笼统,没有结合具体语境,因为运用修辞其目的是为文章的内容或情感服务;最后要回答这些运用了修辞的语句是要表现什么内容?抓住文句理解可以知道,表现的是“知音的传说”可以让人们得到美好的感受;还可以催促人们奋进,有强烈的震憾力。综合以上三个方面,此题才算回答切题和完整。(3)、考查某种写法的作用和好处 此种类型应考虑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例六:2005高考广东卷第16,17题 壶口的黄河 肖铁

在中国看水,看中国的水,最好到黄河。九寨沟的水显得太清秀,俏得有些西方的味道;太湖的水又有点小,文人味太重,不像是水,倒像是供人把玩的装饰物。也许,中国的水应是黄色的,和我们中国人的皮肤一样;而责河也只有到了这几,才成了真正的黄河!车行山谷中,远远便听见阵阵低沉的轰鸣,在左右山壁间碰撞,心也随之律动,未见其影,先闻其声,知道壶口到了。

天渐渐成了黄色,水汽丰富得似乎凭空能捏出一把汗来。

等真正站在她的旁边,所有的人都惊呆了。地竟陷下一层,天也高了一尺,山谷形似壶嘴,水若浊滴,倾泻而下,一仰难尽的气势,充溢胸口,心跳得能蹦出来。耳朵渐渐聋了,只能看见对方开口,却听不见声音;眼也花了,弥漫着的皆是黄色的漩涡,像是从河里蒸腾地上升,又像是奋不顾身地下降。河底升起硝烟一样的股股黄雾,天宇间充涨着黄色带水的颗粒,碰撞在脸上,散发在天上。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也不敢想,:只看着山被水层层劈开,天也被这股黄流斩断。水从天而降,拍打在谷底,-响遏在云里。„„

第16题:文章开头从“中国的水”写到黄河,再写到“壶口的黄河”,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3分)详解:本题从文章的结构安排发问,落脚点则是文章的表现手法的分析。从“中国的水”到黄河再到“壶口的黄河”,是把壶口黄河放到一个更广阔的背景上去观照。答案:通过对比、层递等手法的运用,突出壶口的黄河最有“中国味”,凸现主题,总领全文。

第17题:第四段中通过主观感受来写壶口的黄河,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详解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表现手法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从题干入手,很易找出答案。主观上写人的感受,实际上是为了表现出黄河气势,这叫侧面烘托。再围绕侧一般性作用常识,结合本段表现的情感,答案就出来了。答案:(1)主要是运用侧面烘托(或侧面描写、衬托)的手法。(2)此处通过渲染主观感受(如心跳、耳聋、眼光、脑子空白等)来写壶口的黄河,好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给人如临其境的现场感,二是从侧面烘托壶口黄河的气势与生命力。(补充)

四.现代文阅读主观表达常见错误:

1、要点不全;

2、答非所问;

3、表述不准;

4、不合要求;

5、答案重复。

以上五种错误是考场上常见的典型错误,也是导致考生得分不高的重要因素。怎样才能克服上述失误,提高我们的答题正确率呢?

“从原文中来,到原文中去。”“投入地读一次,忘了我自己。”

全国蓍名教师张建华先生说:“现代文阅读的答案就在原文中,不要凭空去想。”离开了原材料恐怕谁也答不准,答不全。因此,准确解答高考阅读题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靠船下篙在原文中找答案。我们要坚信,大多数题目在文章里是能够“抠”出答案的。当然,找出的语句不一定能够直接使用,还必须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加工,或摘取词语或压缩主干或抽取要点或重新组织。即使是归纳概括整段整篇文意也必须充分利用原文。

1、“从原文中来”

“从原文中来”是解题的方法,是提高答题正确率的一种很好的途径。怎样才能“从原文中来”呢?(1)审清题意,确定答题区间(针对“答非所问”“不合要求”等问题)

高考现代文主观阅读试题的题干设置,限定了考生答题的内容,指示着思维的方向。我们在解答现代文阅读试题时就要仔细地审析题干,弄清题目要求(字数,根据文意等),在原文中找到设题所在,然后在这个“问题”的上下文的区间内“找”答案,这样才能有的放矢解答试题。(2)瞻前顾后,摘录改造文句(针对“要点不全”等问题)

根据上下文的意蕴,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章”的原则,找全答题的信息,摘录相关文句。如果要求根据某一小节回答问题,答案往往就在这一小节找,如果没有,答案肯定就在下一小节。如果要求联系全文或根据文意回答,那么就要整体考虑,答案要点肯定不止一处,且可能分散,要筛选整合。(3)优化整合,写全写顺(针对“表述不准”“答案重复”“要点不全”等问题)

围绕中心,仔细取舍,概括整合,写全写顺。回答阅读理解简答题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采点”给分,二是要文通字顺。因此,不怕你多答,就怕你不答或少答,更怕龙飞凤舞看不清看不懂或出现病句错别字。既然多写一般不扣分,那么如不限定字数我们可以在答题时尽可能多陈述自己的见解,并标上要点序号。

2、“到原文中去”

许多同学答题结束后,并不能知道自己答得如何,其中有没有失误。这样,答题正确率不高也就可以理解了。如果我们在答完题后能很好的验证一下,起到双保险的作用,那答题的正确率就会大大的提高。那怎样验证呢?“到原文中去”。

所谓“到原文中去”即把刚刚写出的初步答案代入原来的题干,再对照原文,看是否正确合理。(1)代入题干(针对“答非所问”“不合要求”等错误的判断十分有效)

怎么代入呢?先判断一下题干与所写答案之间的关系:①问答是互为因果关系的,可用“因为„„所以„„”把初步答案带入题干。②问答是互为借代、比喻等关系的,可用替换法。③问答是互为条件关系的,注意大小前提的问题,看是否合理。

另外还需再看一看题干是否有特殊要求的,如字数要求,是否要求“用自己的话分条简要概括”。(2)对照原文(针对“答非所问”等问题)

在初步答案代入题干后,可对照原文找依据,看答案是否准确。

如果说“从原文中来”是解题的方法,是准确答题的基础;那么“到原文中去”就是验证的方法,是准确答题的保障。需要强调的是,提高答题质量还在于养成“先拟草稿和反复修改”的习惯。

第五篇:语文高考主观题妙解

语文高考主观题妙解

议论类

一、鉴赏类

(一)任选一个(或几个)角度,鉴赏全文(全诗)

例一,2002年秋考18题:试从一个角度切入,对这首词写一段鉴赏性的文字。(3分)解析:角度可以是诗歌塑造的形象、线索、对比、含蓄、以实寓虚、情景交融,语言风格等。答案:

1、这首词以“听雨”作为线索贯穿全诗,通过作者三个阶段听雨的不同心情和感触表达出对人事悲欢离合的感悟,风雨等自然景物是无情的,而人遭受世事后对同样的景物的感触是不同的。

2、结构安排独具匠心,按照时间顺序将人生三个阶段听雨的感情依次写下来,给人以层次清晰,读来层层递进,时间过度上使人很自然地了解作者的感情变化过程。

例二:就诗歌中划线的句子,结合全诗,从一个角度(如景和情的关系)写一段鉴赏文字。(5分)(80字左右)

解析:这个句子情景交融,写出了眼前赤壁鸥鸟栖集、寒烟弥漫、杂草丛生的荒凉景色。融入诗人伤感——叱咤风云和泛舟吟赋的人都早已不在,自己政治上的失意,深感孤寂、怅惘。答案:

1、划线句看似描景,实则寄寓了对世事兴替的感慨,该句描绘了今日赤壁的荒凉萧索,联想当年周郎的风流与苏子的慨叹,顿有物是人非之感,眼中“满”的是烟芜,心中“满”的是惆怅,是谓情景交融。

2、本句是典型的借景抒情,假“史”曹操兵败赤壁,苏轼两游赤壁和眼前只剩下荒凉一片“荒矶”、“鸥鸟”、“烟芜”来抒发自己满腔热情却仕途不得志、报国无门的感慨和不平。咏史抒怀,将荒芜、苍茫之景与凄凉的心境融合。借景抒情发挥得淋漓尽致。

(二)限定鉴赏角度,鉴赏全文(全诗)或某个段落

例一,2005年春考第23题:本文第二自然段文质兼美,请就其语言特点,举出一例进行赏析。(3分)解析:“请就其语言特点”限定必须从语言特点上选择角度,如修辞手法丰富;句式散整结合,节奏铿锵,读来琅琅上口;含蓄蕴藉,意境悠远等角度,再选一例分析表达效果。例二,2003年秋考第20题,这首诗的颈联(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州起白烟)多角度写景,请具体说出其中的两点。(2分)答案:色彩(红、白);声音(画角);动态(催、起)三点中任选两点。

(三)炼字(炼句)

要点:炼动词,多从动词所描绘的状态入手,分析此动词的表达效果。炼名词,多从名词所营造的意境入手,分析其表达效果。分析表达效果时,从字分析到句,再从句分析到全诗。(先分析字在此语境中的表达效果,再结合此字在全诗的表达效果(或作用)分析。)例一,2002年秋考22题:乙文中,“随园担粪者”在农历十月中报告主人,梅树“有一身花矣”,作者将这句话加工成“霜高梅孕一身花”。仔细品味这一诗句中的“霜”、“孕”两字的妙处。(4分)

解析: “梅”是诗句中描写的主体,“霜”是“梅”的环境,“孕”是“梅”的状态。

点评:失分考生大多是离开诗句的意境来理解“霜”、“孕”二字的妙用。忽略了“霜高”与“梅孕”的关系,却以“一身花”去理解为满树梅花盛开。答案:

“霜”点出梅树“孕”花的季节、环境;“孕”暗指梅树含苞待放。考生中有创意的答案如:

1、梅花是寒冷的季节盛开的,“霜”字点明了当时寒冷的气温,为下面“孕”字提供了条件,“孕”正表明了当时梅花含苞欲放,体现了人性化的意境。

2、这两字用的妙,农历十月已是秋末,寒气将至,诗人一个“霜”字将这一特点显露出来,天寒,梅花就要开花,一个“孕”字则是恰当地写出了梅花结蕾还为开的景象。

例二,2005年上海秋考第14题,古人有“七言诗第五字要响。……所谓响者,致力处也。”的评述,请以李白诗中的“挂”字为例,加以赏析。(2分)答案:形象生动地描绘出遥看瀑布飞泻时的景象,化动为静。例三,2005年上海春考第16题,作品中“涌”、“乱”、“飞”等词颇可品位,选择其一进行赏析。解析:词在本曲中的含义(语境义)1分,词的表达效果1分,评价1分。答案:

“乱”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灯火的光辉和焰火纷乱飘飞的场面,渲染了元宵节热闹的气氛。“飞”生动传神地描绘出了笙歌喧哗吵闹,一起飘向云空,飞上华丽的高楼的胜况,化静为动,渲染出了元宵节热闹、欢乐、详和的气氛。

“涌”这处动态描写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波涛间奔涌出蓬莱仙岛这个神奇又大胆的想象,给人以无限的遐思:波浪涌动,天上的月辉和人间的灯光一起倒映在水中,仿佛人间仙境,一个“涌”字把元宵节的详和、美好写到了极致。

二、评价类

(一)从思想内容(读懂文章的内容,概括主旨和大意)和形式(修辞手法、句式等)上评价全文、某段、或某句。

例一,2002年秋考15题,文章末尾说:“头发都灰白了,还拿不定主意该定居到油画布上呢,还是从此落户在水墨之乡了!”仔细体味这句话,从内容和形式上加以评价。(5分,60字左右)

解析:内容:艺术创作贵在不断创新,终生孜孜不倦地探索;继承传统,借鉴外国,博采众长。形式:幽默、比喻、反语、拟人、说俏皮话、委婉……。答案:

1、在内容上表达了作者犹豫、矛盾的心态,但这种犹豫并不矛盾,皆源于他对两种审美观兼容的追求。形式上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和选择复句,语言幽默,表达了作者对美的热爱与追求。(内容、形式,两点分别谈,不容易失分)

2、这句话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追求艺术时既有矛盾又乐在其中的感受,艺术本身就没有公式,为其花费一生,贵在用心,又何必拘泥于油画和水墨。(用怎样的形式表达了什么内容)

(二)评价他人对文章的评论

答题步骤:

1、先读懂他人的文论,弄清他人的观点。这是大前提。

2、针对他人的观点亮出自己的观点(同意或不同意,观点鲜明)

3、结合原文具体句子论证自己的观点。(一定要自圆其说)(分析最忌笼统,最忌用个人主观推断代替对原文具体分析)。

例一,2005秋考16题:你是否同意苏轼对李、徐两诗的评价。请结合作品谈谈自己的看法。

解析:可以同意苏轼的评价,认为李诗更为雄奇、瑰丽,想象更为奇特,富有创造力,给读者留下了回味的余地。也可以不同意苏轼的评价,认为徐诗分别从视觉、听觉等不同角度切入,气势显得壮阔。如有其他看法,只要言之成理,自圆其说都可承认。

点评:不少答案对徐诗的分析略显笼统,说服力不够。如:“我不同意,徐诗相比李白的虽有不足,但也并非一无是处。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气势宏大,千古流传,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徐诗虽不能与太白的比,但也形象地写出了庐山瀑布的壮美景色。”

还有的答案只做推断,基本不做分析。如“同意,李白是一位浪漫主义诗,自然他把这首诗写得更生动形象化,这样的风格惟有像谪仙才显得突出。而徐凝诗则有另一种韵味了。” 答案:

1、我并不同意苏轼对于李、徐两诗的评价。李白的诗浪漫而富有想象力,运用夸张、比喻的手法生动地描写出瀑布的景色,但徐的诗也并非全恶,“千古长如白练飞”也很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了瀑布的质感。虽整体感不如李白的诗那么有想象,但仍是有可取之处的诗句。

2、我同意苏轼的看法,李诗较徐诗更胜一筹,诗中多处运用夸张、比喻,形象地将瀑布的美态,飞流直下的壮观之景展现,读来平仄有致,奔放豪迈。而徐凝之诗的描绘却不如李白给人带来很大的想象空间,所以李白的诗更好。

例二,2006年徐汇区模拟试卷第17题,有人说,这首词不同于一般的羁旅之作,作者“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的。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理解。(3分)答案:

一般的羁旅之行,特别是佳节独处的时候,固然也会有另人难言的寂寞和忧伤,但作者在作此词时不但有一个时令背景(重阳佳节),更有一个特殊的历史北京(北宋灭亡后南渡,流落江南)。词的最后说:“只言江左风光好,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江左即是江东,这里指的是南宋统治下的东南半壁河山。江左风光,历来被生长在北方的墨客文人所向往。但如今作者身在江东却并未感到喜悦,因为中原被占,故土难归、在寂寞的旅途中,词人思乡之情不禁更加强烈,忧国的凄凉情绪也更加深沉了,正所谓“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这正是这首词与其他羁旅之作的不同之处。

例三,2002年春考第18题,有人评岳飞的词说:“一种壮怀能蕴藉(含蓄而不显露),请君细读《小重山》。”请结合这首词所表达的感情,谈谈你的理解。

三、为观点找例证

例一,2003年秋考4题:请联系生活举两个具体的例子,说明目光还有不同的“温度”。解析:具有仿写的性质,注意例子要具体。

点评:举例比较恰当,表述较好的句子不少。但有一部分考生所举例子不恰当,表现在(1)有温度的不是目光,而是别人的感觉。如“母亲的目光让我心里感到无比温暖”。(2)没有写目光的温度,而写了其他事物的温度,如“当所有人把目光投向高考,高考也就热起来了。” 答案:“慈祥的奶奶看着自己的孙子的目光是温暖的”、“警察在审问疑犯时目光如冷山峻垒,使罪犯不寒而栗”、“做错事的孩子看到生气的妈妈的目光是那么地火辣辣”、“许多冷眼直射吐痰者的后脊”、“上课讲废话被老师被冰冷的眼光警告”。

例二,2006年八校联考(第二次)第12题:“空灵”确实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特色。但中国古代文学的浩瀚长卷中,也不乏“鸿篇巨制”,试举一例并联系本文的文意加以分析。(6分,100字左右)

解析:举例1分,所举事例必须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大规模的文学作品。语言1分。分析4分,必须扣住创作者创作这部文学作品长期、艰辛的历程,像奴隶一样地付出。答案: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 是司马迁熔铸了毕生的心血写成的。为了掌握第一手的史料,司马迁20岁时,历经千难万险,到各处去游历、实地考察,搜集了很多古代名人详实的资料。遭遇宫刑后,他没有因为人生的突然变故而改变“欲以纠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理想。而是忍辱负重,承受着身体的创伤,特别是心理上无法愈合的重创,发愤著书,用了整整13年时间,终于完成了这部52万字的鸿篇巨制,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例三,2000年秋考9题:依据本文的观点,另举一例并阐述你对艺术欣赏的理解。(4分)例四,2001年春考10题:你赞同本文的观点么?请举例并说明你自己的看法?(先说自己的观点,赞同或不赞同;再用所选的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4分例子1分,说明看法3分)

四、感悟类

要点:

1、就是写短小的读后感,本文给了你怎样的启示、启发;你领悟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反思等。

2、以文章为联想点展开联想,大多要联系生活实际中的具体事例来谈感悟,忌笼统空谈。

例一,2005年秋考12题,假如让你来回答文末“又该说什么呢”,你会这样说:(100字左右)(6分)

解析:应该从文本出发,加以引申阐发该说的是自己的感悟,如:牢记历史教训,不让悲剧重演,珍惜和平,光明战胜黑暗等。

点评:所举考生中的优秀答案符合题意,从文本出发加以引申阐发,说出自己的感悟。但有许多答案对文本的理解有偏差,所引申的感悟于文章主题关系不大。如:

1、这世纪有太多的眼泪和兴衰,既有像“非典”、“禽流感”这样波及全球的灾难和俄罗斯小镇上的劫持案,而人类本身自相残杀,和平仍然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2、文化与科技发展迅速,对自然要珍惜,要对环境保护予以高度的重视。后一个答案连字数也相差很多。

答案:

1、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衰,以史为鉴,可明得失。让人类永远要以史为鉴,爱好和平,反对战争。让人们永远要记住,这个历史上最沉痛的伤疤,让人们接受历史避免再发生类似的悲剧。

2、战争是痛苦的根源,使人类肉体的痛,精神的痛,文化的痛,是自然万物的灾难,战争会磨灭人生命的真正价值意义,它所带来的伤要用几个世纪来抚平,和平与发展才是当今社会的主题。我们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例二,七、本文意蕴丰富,请由“桥”展开联想,谈谈你对“桥”的感悟。(80字左右5分

例二,2003年(秋)上海语文高考第16期的题干如下:本文意蕴丰富。请由“桥”展开联想,谈谈你对“桥”的感悟。(80字左右,5分)

解析:要求有联想,有感悟,而联想和感悟必须是“桥”。

点评:部分考生能准确理解题意,联想丰富,感悟确切。但不少考生不懂什么是联想,什么是感悟,往往只是停留在对桥的作用理解上,或由桥想到了另一座具体的桥,有的则概括文意,或照抄文中的句子。答案:

1、桥,连接着此岸和彼岸的工具,而心灵的桥则是连接人们心灵的一种工具,通过这座“桥”能感受到他人的真心和热情,同时也使我们变得更加宽容和坦诚,支撑起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信念。(符合题意,有联想有感悟,语言流畅,5分)。

2、连接着历史和现在,站在桥的一端,我听到了“二十四桥明月夜”的歌声,我看到了李白和汪纶的惜别,高适和董庭兰的依依不舍,辛弃疾独立桥头,感怀身世,马致远眺望远方,思念家乡。桥是他们的见证,是他们感情的寄托,灵魂的守望。(有联想,文字表达好,但缺乏感悟,3分)

例三:2005年上海春考13题,沙漠玫瑰的开放给了作者认识历史的方法,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它给你认识事物带来的启发。(4分)解析:必须是思想方法上的认识,且要联系自我具体实例(对于同一个现象,原来怎样认识,现在又怎样认识的)具体阐发。例子恰切2分,结合例子阐述、分析2分。答案:《沙漠玫瑰》给了我这样的启示:如果切断历史的联系,孤立地评价某个现象,往往不客观,不公正。原来我认为同桌王小明肯定是又笨又懒,成绩才会这么差。后来,我才知道王小明初中时因病休学两年,学习基础薄弱。现在又是带病坚持上学,能有这样的成绩已经很不容易了,我对他由鄙视到肃然起敬。

例四,2006年普陀模拟卷第12题:作者将郑云峰称为“长江的代言人”,作为长江的代言人,郑云峰也许会代表长江向今天的人们说:(80字左右)(4分)解析:所说内容应与文章主旨、和长江的精神相关(2分);有真情实感,语言通顺(2分)例五,2006年黄浦模拟卷第12题:如果你面对一个领着孩子正准备排队看恐龙特展的三口之家,你将怎样劝说,使其走进中国历史博物馆?请将劝说的内容写在下面。(6分)解析:间接考察“你”读本文后所受的启示。有说服力4分,有感情1分,语言得体1分。例六,2006年卢湾模拟卷第12题,文末作者想要说的是什么呢?你替他说出来。解析:本题仿例一(2005秋考12题)。

五、对现象的评论 要点:议论要深刻,最好具有思辨性。从以下几个角度议论可使观点深刻:透过现象看本质;推究产生现象的原因;预测事物发展的严重后果并提出自己合理可行的建议。

例一,2005年(春)上海语文高考第27题的题干如下:简评文中“人”和“笠翁”的不同观点。(4分)

解析:先要弄清“人”和“笠翁”的不同观点,再紧扣“人谓茅容所重者大伦也”和“笠翁谓孟敏则全出天机,始不失为人伦之鉴”这两个观点展开评价。(观点2分,评论2分)答案:

“人”的观点是否定孟敏,肯定茅容,“笠翁”的观点则反之。我赞同“笠翁”的观点。因为“人”受“大伦”(封建孝道)的束缚,把“供母”和“待客”对立起来,实不可取;而“笠翁”主张待人处世要“全出天机”、“率性为之”,不必受“大伦”的束缚而影响个人真实情感的表露,这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本文是开放性题目,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二、现实生活中经常看见“乐在骑中”、“默默无蚊”、“食全食美”等广告语。请从成语运用的角度,对这种语言现象做具体的分析。(4分)解析:应该紧扣成语应用中的此类现象所带来的利弊得失,并结合文章的要点进行分析,谈出你的看法。可辨证地分析“改用”的利弊,可否定“乱用”的流弊,亦可肯定“化用”的好处。点评:本题是读写结合题,能比较综合地考察考生的评价和语言表达能力。部分考生能紧扣成语运用中的此类现象参照文章的要点分析其利弊、得失,语言表达比较清楚。如答案中的三例。有些答案则分析、评价比较粗陋武断,不能让人信服。失误的答案:

1、首先,这些广告语是广告商缺乏文化底蕴的表现,在吸收了我国五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之后,却造就了这样不伦不类的广告语,我感到十分寒心;其次,这与许多消费者缺乏文化素养也有一定关系。

2、这些广告语没有破坏四字格的形式,只是在内容上加以改变,这正体现了汉语中特有的灵活多变,可以将成语用在更多方面,让读广告的人感到中国文化的底蕴。答案: 以上广告语是以成语为基础改写几个同音字而成。对于做此广告的人来讲或许会使消费者记忆深刻,但这样运用成语不仅一些正读书的学生误以为“真“,把原先正确的成语写错、理解错,而且久而久之会使成语这一汉族语言文化的精华成为“打油诗”,不利于成语代代传诵。

3、音的形式篡改成语中的用字,现今已成为时尚,其实这是对于我们文化的玷污,篡改后虽能以新奇招来众人的目光,但更多的是原成语含义的破坏。且也误导了许多仍处于初学的孩子,这不仅是对华夏语言文化精华的不负责任,更有误人子弟之嫌。

4、这些化用成语的广告语,一是运用了成语独特的“四字格”形式,兼具了节奏感、音乐美,并符合大众视听的对偶的审美要求;二是这样的成语运用对记忆有很强的亲切感,易使人很快地记住这些广告语;三是将广告宣传内容通过谐音的方式融入其中,巧妙地构思活用,真正起到了宣传作用。以上三点,广告语中对成语的有机化用,非常有助且有效。

例三,2006年徐汇区模拟考试第6题:据中国电影家协会的一项调查显示:看电影仍然是当今中国人首选的娱乐方式之一。但现实是:目前中国电影的票房在10亿元以下,人均不足0。8元,平均每人五年才进一次电影院。你对这样的现状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100字左右)(4分)

解析:能剖析国产电影低迷的原因,或提出振兴国产电影的切实、可行的建议,只要自圆其说都可以。

例四,2003年春考第4题:有人说,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吃肯德基、麦当劳等洋快餐,所以对中国传统美食文化的研究与继承没什么意思了,请谈谈你的看法。(注意论点、论据、语言)

例五,2006年闵行区模拟卷5题:作为一个中国公民,请你针对日本政府官员“在日本国内法中,甲级战犯不是罪犯”的言论,写一段驳斥文字。(100字左右)(6分)(注意论点、论据,批驳此言论,树立自己的观点,必须写成驳论文)

六、建议类

例一,2005年5题:你将受邀参加全国民间工艺研讨会,请就如何振兴剪纸艺术准备一份发言提纲。(4分)

解析:发言提纲中关于振兴剪纸艺术的建议应当合理,措施应当可行,且富有创意。点评:答案要点摘录,是部分考生中颇有创意的建议和措施。但还有部分考生的答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问题是没有扣住题干中的“如何”振兴来写,缺少具体的建议和措施。还有的答案形式上是提纲,但只是把文章中的内容要点列举出来。内容不涉及“你”(考生)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答案:

1、在中小学开设剪纸艺术选修课,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和掌握剪纸艺术。

2、举办大型的剪纸展览或剪纸文化节等,使这门艺术更贴近现代人的生活。

3、开展剪纸竞赛,把剪纸艺术融入到人民群众生活中去。

4、定期在公园举办剪纸艺术沙龙,促进剪纸爱好者的交流。

5、把有关如何制作剪纸的介绍制作成vcd等音像制品。6呼吁出台相关民间艺术的保护机制。利用2010年上海世博会,向世界人民展示剪纸艺术的灿烂,让剪纸艺术走向世界。

例二,2005年春考5题:作者认为当前有四件事要抓紧做。请你联系文意,提出两条具体可行的建议。如:开设《京剧艺术》的选修课,普及京剧知识。(4分)(答案可适当模仿上一题)

二、描写类主观题

(一)景物描写

1、任选角度对景物描写鉴赏

例一:任选角度鉴赏《绍兴雨之看雨》 在绍兴,我爱看雨。(视觉)近看,如丝如缕;远看,玻璃般透明;更远,一抹清烟。房顶,像跳珠;檐前,像织帘;水面,是画不完的圆形图案。叶上的雨,是翠绿碧清;花间的雨,是五彩缤纷。有谁能描绘出这江南雨色呢?锦山绣水,都罩在疏疏又密密整整复斜斜的雨幕里,雨幕有多大,谁能丈量出它? 本段对绍兴雨的描写形象生动、细腻丰富,请就其描写的特色结合具体例子任选角度写一段鉴赏文字。答案:《绍兴雨》写景细腻丰富表现在描写的角度多。从大大方面看,“看雨”写视觉,“听雨”写听觉,“走雨”是触觉和其他感觉的综合,“思雨”则写与雨相关的思索。就每一幅“雨中图”而言,角度也很多。就看雨而言,可选择的角度有:

1、从多个角度正面描写雨本身,“如丝如缕”“如玻璃般透明”“如轻烟”这是描绘其质感;“像跳珠”“像织帘”“是画不完的圆形图案”这是描绘雨的形状;“翠绿碧青”“五彩缤纷”这是描绘雨的颜色。

2、正面描写雨运用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写景主要是运用相似联想。从雨的质感为联想点联想到了“如丝如缕”“如玻璃般透明”“如轻烟”;从雨的形状为联想点联想到了“像跳珠”“像织帘”“是画不完的圆形图案”。

3、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如排比、对偶、比喻、反问等,生动形象又极有气势地突出了雨的外形和神韵。例如“如丝如缕”“如玻璃般透明”“如轻烟”这是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其质感;“像跳珠”“像织帘”“是画不完的圆形图案”这是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雨的形状。

4、写雨条理清晰,极有层次感,层次繁多而不杂乱,内容丰富而有次序。“近看”,“远看”,“更远”—— 由近及远,“房顶“,“檐前”,“水面”—— 由高到低,雨就如此的多姿多彩,立体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二、任选角度鉴赏[水仙子]重观瀑布

天机织罢月梭闲,石壁高垂雪练寒,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露华凉人怯衣单。似长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这首小令描写的对象是瀑布,请任选一个角度鉴赏。

1、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这首小令从辽阔的空间、悠久的时间两个方面为瀑布的出现营造了开阔、宏伟的意境,烘托出瀑布的气势。

2、正面描写瀑布视角多变,从瀑布的外观和人对瀑布的内在感受两个角度描写瀑布。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相结合。

3、小令想象丰富、奇特,主题只是观赏瀑布,却能联想到天上、人间、历史、现实,由瀑布之形联想到白练;由白练联想到天上织女的天机、月梭。又由瀑布的洁白联想到雪练、冰丝以及寒冷。这就使作品境界开阔,气势不凡。

4、小令比喻(雪练、冰丝为借喻、长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为博喻),形象鲜明、气韵生动地写出了瀑布的形状、颜色、温度、神韵和气势,全曲虽完全不见“瀑布”字眼,但壮观奇美的瀑布就如同在作者眼前。

2、运用合理想象,对特定景物进行生动传神的描绘 例一,2006年金山区模拟考试(一模)第12题(《草色遥看近却无》):春天已向我们走来,相信你已经目睹了春天的身影。请你就见到的一抹春色写段描写性的文字。(100字以内,5分)

解析:描写对象应该是早春,情感应该为欣喜为主。而非暮春时伤春。春色为“一抹”,应该类似于特写镜头,具体、细致地描写一处景物,不可笼统地描写。应该侧重于静态描写而非动态描写。非描写手法(0)分,描写景色不具体(2分),描写具体、形象、生动(3-4分)答案:一场春雨过后,原本光秃秃的河岸铺上了一张张绿茸茸的“地毯”。在这嫩绿的“地毯”上,争先恐后地怒放着各种不知名的野花。红的像燃烧的火,粉的像夕阳中的霞,黄的像耀眼的金子,他们给“地毯”镶上了彩色的花边。(100字)

(得5分。描写景色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修辞手法,使描写具体、形象、生动。)

(二)场景描写

场景描写,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动态描写。通过人的活动写出全场的气氛,既有全场的鸟瞰(宏观描写),又有个别人或事的特写(微观描写)。如《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斑羚飞渡》《云南的歌会》中村塞传歌等。答案: 元宵佳节,江桥上人流涌动,人声鼎沸,互朋引伴,扶老携幼,上到白胡子的老爷爷,下到顽童,几乎全城的人都出动了。大家喜气洋洋的提着花灯走上了江桥,江桥在今夜成了花灯的世界,欢乐的海洋。(场景一:万家灯火闹春桥)圆月当空,江桥如虹,天上的月辉和人间的灯光交相辉映,如同仙境。月光照亮了江水,灯光照亮了人们欣喜的脸庞,也点燃了人们对于新一年的所有希望。灯光中人们互相祝福,共同憧憬着新的一年。(场景二:十里光相照)

例二,2006年春考14题:作品生动描写了赛龙舟的热烈场面,请从两个角度加以说明。(3分)

(1)色彩 例子:浪花飞作湖间雪 红旗闪电(2)声音 例子:画鼓喧雷

例三,2002年春考4题的题:请对附图(注:“老鼠娶亲”漫画图)作一简要描述。要求生动传神,不超过80字。

解析:思考此题,考生必须做到“生动、形象、欢畅”这六字原则,因为它主要是检测考生们的想象思维是否会情合理、传神传情,透过画面运用流到自然、轻松愉悦的笔调描绘出来。答案:“一只绣花彩鞋当坐轿,那所谓的轿子上有一对喜上眉梢的„鼠女鼠郎„:那少女,穿红戴金、羞涩忸怩;可新郎却红花裹胸、大眼闪烁。他紧偎爱妻、喜出望外。此时此地,她与他,两颗红心都在无限憧憬幸福甜蜜的未来生活……”

(三)人物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

1、肖像描写

肖像描写要善于细致而精确地描绘人物外貌最富特征的部分,而舍弃与表现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无关的其他动。以刻画人物的性格,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凸现人物的灵魂。

例一,2006年七校联考:请充分发挥你的合理想象,在两首诗塑造的“目送者”(贺铸)和“回首者”(李煜)之中任选其一做肖像描写或心理描写。虞美人 南唐后主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青玉案 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锁窗朱户,只有春知处。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彻夜难眠的李煜披衣起床,凝望着那轮惨淡的圆月,清冷的月辉照耀着他苍白、憔悴的面庞和斑白的乱发。他那原本深邃、明亮的双眼现在早已暗淡、浮肿如发霉的桃子,凹陷的双眼罩着黑黑的眼圈,正值壮年的他苍老如风烛残年的老叟。(肖像的描写)

望眼欲穿,每夜他都这样向故国的方向痴痴地眺望。这些被软禁的日子,故国的雕阑玉砌,夜夜笙歌一直在他的心中浮现,但有生之年还能回到故国么?所有的回忆都像一支支利箭刺向他的心脏,让他痛不欲生:不能回首那美好的往昔,再回首只能加剧阶下之囚的耻辱,和亡国之君的愧疚。百感交集,在这一瞬间,曾经尊贵的国君泪流满面,痛哭失声……。(心理描写)

2、心理描写心理描写能直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心理描写要注意人物细微的感情波澜和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

例一,2006年徐汇模拟卷21题:听了齐氏的一番话,“向之告者”会做何感情,写出他的心理活动。解析:可围绕齐氏的短识、拘泥于表象、固执己见等方面展开思考、想象,合理即可。答案:哎!真是哭笑不得!琴这种乐器,应该是很容易识别的。但这个姓齐的却拘泥于表象,把前宽后窄,上圆下方的筑误当做琴。现在我告诉他这是筑,他却仍然固执己见。这个姓齐的真是太可笑、太浅薄、太固执、太不可救药了!

3、语言描写

例三,2006年上海春考语文第20题: 画线句的描写与前面的热闹场景截然不同,这样的写法好在哪里?(3分)...归而妻子劳问有鱼乎,余示以篮而一相笑也”这 一情景充满了生活情趣,请展开想象拟写一段对话。(3分)符合情景,对答巧妙,充满情趣(3分)尚合文意,语言平淡(2分)游离文意,语言乏味(0~1分)答案:

(妻)问:(夫君所获几何?)

(余)答:(虽获鱼寥寥,但有趣足亦!)(妻)问:(渔翁之意不在鱼?)(我)答:(在乎山水之趣也!)

4、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描写人物。

例一,2006年黄浦模拟卷25题:文中画线处是小儿“读书”情状的描写,富有情趣,请展开想象写一段文字。(50字左右)(4分)说明类主观题

一、介绍说明事物

例一:2004年秋考4题:在你常读的报纸中你最喜欢哪一种(报纸名称)?请从两方面做简要介绍。(4分)

解析: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方式从它的内容、栏目、风格、特色等方面选择两方面做简要介绍。点评:有些考生介绍的内容不够具体,报纸的特点不鲜明,还有的考生不是介绍某一种报纸,而是介绍某一类报纸,如“我最喜欢综合都市报……。“我喜欢读晚报……。”

答案:

1、我喜欢读《环球时报》从排版上来说几乎每一篇报道都有吸引人眼球的照片搭配,还未读文章就已经领略到其中的含义了。从文章内容上来说,他经常介绍各国各地的民族风情,且都是第一手资料,使人感到如临其境。

答案2:“《南方周末》是我最喜爱的报纸之一。这是因为它的内容新鲜及时、具体真实,基本上反映的都是关注民生、揭示党风等时代信息;至于报道的特色:有当事人真切陈述,有采访者简要评论;还有领导人的正确表态,以及社会各阶层的不同看法。细阅之后,可以让读者把握„人、事、物、景、情‟的来龙去脉,自然得出个人的独有判断。”

二、2006年黄浦区模拟试卷第6题,在你常看的文艺节目中,你最喜欢哪一个(节目或栏目名称)?请从两个方面做简要介绍。(5分)(仿照上一题回答)

例三:2004年秋考第14题,本文的标题是“我看舞蹈的美”。从全文看,作者认为舞蹈的美表现在哪两方面?请做具体说明。(5分)作者认为舞蹈的美表现在外形和内蕴两个方面: 外形美指美的舞姿和衣饰,内蕴美指美的情感,它借助音乐与观众交流,让观众升华美的素养。

(二)介绍人物例一:2003年(春)上海语文高考第15题的题于如下:根据文意,对阿炳作一简介。(50字左右)(4分)

解析:思考此题,考生必须根据全文中第5和7两个自然段与试题下的[注] 这两部分具体内容,从“阿炳身份、生活时代、主要作品、演奏风格”介绍。答案:“阿炳,原名华彦钧,系民间音乐家(以上是阿炳身份)。解放前,在无锡„江南流浪(‟以上是生活年代),他的《二泉映月》等二胡名曲(以上是主要作品),既传递出„悲苦困顿、沧桑无奈‟的思绪,又抒发了„忍耐坚韧、奋进抗争‟的心声(以上是演奏风格。)”

例二:2005年春考第6题,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梅兰芳的认识.(表演体系 代表作品 作品数量 奉献等)

例三:2006年八校联考,<破碎的美丽>,在三毛 贝多芬 凡 高当中任选一个进行介绍说明.应考对策:平时按照以上四点积累古今中外名人的卡片.(三)介绍植物

例一:2006年三模第12题,根据文意,为芦苇写一段说明性的文字,介绍芦苇的特征.芦苇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属性), 芦苇的茎呈节状,叶子修长,秋季开成团的白花,地下根发达(形态特点),多生长在低洼 潮湿的河岸边(生长的环境条件).一岁一枯荣,生命力顽强(繁殖能力和适应性).(介绍植物多从这几个方面介绍)

例二:2005年春考第5题,根据上文第二段,给沙漠玫瑰写一份说明书。(3分)沙漠玫瑰是一种地衣(属性),针叶型,形状像松枝(形态特点)。(神奇特点)失水状态下,它会枯干如草。把它藏一年或两年后,把它整个泡在水里,第八天它就会完全复活,把水拿掉,它又会渐渐干枯。

仿写(具体例子见《零距离》63页)

(一)仿咏修辞格:以仿用比喻句为主;以仿用排比句为主例一,2003年秋考:用以下例句的形式仿写一个句子(不能用文中的句子)。例句:当斗牛士的乐曲响起时,那狂热的西班牙舞步便是催人上阵的鼓点,我们激动、昂奋,仿佛一场决斗就在眼前。

当————————————————,那——————————————,便是——————————————————,仿佛——————————————。

解析:注意“斗牛士”与“决斗”的对应,“乐曲”与“舞步”的对应,“舞步”与“鼓点”之间的关系(本体与喻体)。

点评:答题中考生比较大的问题是比喻不当或不构成比喻,句子之间缺乏一定的逻辑关系,如:当一声“预备”说完,那发令枪一声响起便是一场激烈的比赛开赛,多么另人激动、振奋、仿佛观众自己也身陷其中一样。答案:

1、当《辛德勒的名单》主题曲响起时,那如泣如诉的琴声便是集中营里犹太人内心的眼泪,仿佛那凄惨的一幕幕就在眼前。

2、当月亮爬上寂静的夜空,那周围点点的繁星便是幻想的使者,仿佛要引领我们去探索那神秘的宇宙。

3、当《茉莉花》的歌声响起时,那少女如水的嗓音便是给人以轻柔的微风,仿佛眼前的一朵茉莉花绽放。

考查点:按照例句的形式仿写句子。

(二)仿用意境和表达方式

例二,2006年徐汇区模拟考试第12题,这篇文章探讨了一个严肃的话题,即“我们究竟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在文中借“白菜”表明了自己的人生追求。请模仿这种写法(选取除“白菜”以外的一物),写一段文字表明你对这个问题的思考。(100字左右)(4分)解析:仿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三)仿用句式(反问句、设问句、对偶句)或仿用句式的语气。

下载评析2007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试卷现代文主观阅读题命题失误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评析2007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试卷现代文主观阅读题命题失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语文试卷命题思路[精选合集]

    试卷命题思路 本次期末命题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为命题范围,帮助学生梳理本学期的重点,使孩子能展示出一学期的......

    三年级语文试卷命题分析

    三年级语文试卷命题分析 本次期中检测试卷共有四个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书写,要求学生正确规范地抄写六个上下结构的汉字。课标中在第二学段目标中指出“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

    四年级语文试卷命题规划

    四年级语文试卷命题规划 一、 指导思想 以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 二、 考试内容规划 本试卷分为七大题:一、拼音(10分)二、成语(12分)三、句子(7分)四、诗文(7分)五、课文......

    _关于2006年浙江省语文高考试卷作文命题的几点思考的

    关于2006年浙江省语文高考试卷作文命题的几点思考 阮立芳 对于今年作文命题的理解,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阐释: 一、命题的含混性加大了审题的难度。今年的话题是“生有所息/......

    2013福建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考试技巧、答题原则

    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自宋元至明清,清明节除了要祭扫家墓,还要在门楣、窗户上插上柳条。 ,。,,,。 ①达到人丁兴旺、身体健康的目的 ②于是在郊......

    2010福建省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考试技巧与口诀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为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从现在起到年底,国家大剧院宣布将承办31场精心策划的演出。 B.这部小说中的“边缘人”是一个......

    2007安徽省语文高考试卷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语 文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11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第1至第4页,第1I卷第5至第8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

    2015安徽高考语文试卷

    2015年高考语文安徽卷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就转换成“儒家经典”。这种观念有些偏狭。中国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