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李清照与赵明诚的爱情悲剧范文

时间:2019-05-13 07:45: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论李清照与赵明诚的爱情悲剧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论李清照与赵明诚的爱情悲剧范文》。

第一篇:浅论李清照与赵明诚的爱情悲剧范文

浅论李清照与赵明诚的爱情悲剧

【内容摘要】: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唯一可以跻身于一流作家的女性。其穷尽一生精力所留下的脍炙人口的千古佳文,永远地影响着世人,然而其身世却给人带来了几许悲凉之感。在李清照的前半生,可以说是幸运的,她与赵明诚的生活、爱情是甜蜜的。时局的**,赵明诚的猝死,给这个原本很美满的婚姻带来了不一样的结局,女词人生活的全程里夹杂着的历史悲剧以及浪漫且又现实的情感悲剧,让人深表同情。

【关键词】:李清照 赵明诚 爱情悲剧

《史记.外戚世家序》云:“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既欢合矣,或不能成子姓,能成子姓矣,或不能要其终,岂非命也哉?”①从积极的角度来理解这句话,司马迁在看似宿命论的观点中揭示出了我国古代爱情、婚姻的悲剧精神。在众多的婚恋生活中,或受外力阻挠,有情人难成眷属;或因一方早逝,婚姻半途夭折;或是才子佳人露水一场,佳期难再。于是,爱情悲剧便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特别是在宋代的特殊文化背景之下,宋文人形成了开放的心态和敏感的气质,他们的感情生活呈现出丰富性和多变性,伴随着文学体裁的逐渐成熟,心理体验的日趋丰富,人生变故的巨大刺激,众多的诗人词客开始坦然而深情地咀嚼他们对爱的理解、痛的感受。于是,在宋代文坛上,便出现了以抒写爱情悲剧为题材的盛况奇观。李清照也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一、美满的婚姻生活

作为一个十八岁的少女李清照,结婚时性格还没有完全成熟。婚姻不论是对任何时代的女子来说,都意味着生活环境的巨大改变,是人生旅程中的一大转折点。婚姻让少女告别了天真烂漫的生活,承担起了为人妻子的责任和义务。要以新的身份去面对陌生的公婆与丈夫。这样一种巨大的转变,对与一位年轻的少女而言,往往由于前期的心理因素与经验的不足,而显得惘然。对古代的女子而

言,婚姻意味着重重的束缚之外,凭添了一条“夫权”的锁链,许多的家庭也就因此而埋下悲剧的种子。这在封建社会都是屡见不鲜、司空见惯的。更何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对彼此陌生的青年男女骤然结合到一起,成立了一个新的家庭,大多都是所嫁非偶,彼此之间在兴趣、性格、爱好、文化修养等诸多方面常常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夫妻之间很少有恩爱可言,婚姻就好比她们的活死人墓,人生就在婚姻的凄凉苦涩之中煎熬。因此,许多的女子被渐渐消磨去才气与个性,憔悴枯萎,在凄凉之中悄然离开人世。而李清照是非常幸运。她与赵明诚结婚。李清照能够拥有自己心爱的丈夫,美满幸福的婚姻。

赵明诚性情淡泊,酷好金石,在攻读经史之余,对于彝器、书帖、字画,每每刻意搜求。对于金石学,李清照也有浓厚的兴趣,常常帮助丈夫考证、鉴别。李清照与赵明诚的爱情就是建立在共同爱好的基础上的,夫妻之间的感情也愈来愈深。李清照与赵明诚尽管同在一个汴京城中,但赵明诚在大学读书,每月朔、望才能请假回来,因此李清照仍觉得如隔迢迢云汉,半月一次的相逢,也当作一年一度的七夕。尤其是两年后赵明诚出仕,相思之苦常常缠绕了这位思妇,李清照和赵明诚短暂分别后的离恨相思与内心的苦痛反映在她的词中:“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窗,人比黄花瘦。”②(《醉花阴》)这首词是李清照早期与丈夫分别后所写,它通过悲秋伤别来写词人的寂寞心绪与相思情怀。纵观李清照的婚后,除了朝廷给自己带来的不快之外,家庭生活基本上是愉快的。“归来堂里小鸳鸯,翁佐崇宁政事堂。郎典春衣携果饵,妾蠲珠翠市琳琅。古今无比闺房绝,携手成欢分手念。无钱怅记牡丹图,惜别悲吟江藕簟。”(樊增祥《题李易安遗像》)③,这首诗概括了李清照的早期闲适温馨的闺阁生活。在北宋那样的社会里,理学已开始盛行,女子进一步成为男子的附庸,并已开始缠足。李清照能嫁给赵明诚这样一个与她情投意合、以平等态度对待她的丈夫,自然感到十分幸福美满。有《一剪梅》为证,词曰:“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④试看,在荷残花凋的的清秋,女词人独自登上一叶小舟,近视河水静静的流淌,远望雁阵飞过,却等不到爱人的只语片言。直到月光洒满西楼,仍然无法排解相

思的闲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思念是何等的深沉,离愁是何等的缠绵。然而,李清照婚姻并不长久,诸多原因导致了李清照与赵明诚婚姻的不幸。

二、历史现状导致悲剧的形成

1、朝廷的内部斗争对李清照婚姻生活的影响

北宋年间,党派之争给了这一对鸳鸯的幸福生活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李清照的父亲李恪非是属于以苏轼为首的“元祐奸党”,这与他的公公赵挺之形成了两个不同的派别,新、旧党之间的争斗与沉浮,使李清照与丈夫生活在分别与重逢之间。

当时被称为“苏门四学士” 的李恪非,被当成与已故苏轼为首的“元祐奸党”,被罢黜出京。与此同时,朝廷又连下二诏,分别为“宗室不得与元祐奸党子孙为婚姻”、“尚书省勘会党人子弟,不问有官无官,并令在外居住,不得擅到阕下”。尽管李清照受党争株连的可能性和必然性与此二苛诏中所规定的“政策”直接挂钩,尽管作为已经“泼出去的水”而成为赵家的媳妇的李清照不一定是本来意义上的“党人子弟”,尽管赵家不一定作严格意义上的“宗室”,而主要是因为与苏轼私怨很深的公公赵挺之此时连升三级、大权在握,为此李清照曾上诗赵挺之援救其父,但却落了个“炙手可热心可寒”的结局。事已至此,回乡暂居以避赵家冷眼,未必不是自幼刚强自重的李清照的明智选择„„那么,与赵明诚的分离也就不可避免了。

后皇帝下诏,解除党人一切之禁,李清照得以解脱,从原籍回到卞京府司巷的御赐丞相府。但谁也想不到的是,赵挺之于大观元年(1107)三月被罢后五日即卒。卒后三天,在京亲属便被捕入狱,李清照也因赵、李两家政治上的原因而无辜被捉入大牢。李清照与赵明诚的爱情势必会造成影响,朝廷的纷争给李清照的生活浓浓地烙上时代的政治的烙印。

2、封建婚姻制度对李清照婚姻带来的影响

说李清照有“婕妤之叹”,不是莫须有的,从“春到长门春草青”(《小重山》)中就可以看出,李清照把自己待字时的居室称作“长门”,就足可说明“婕妤之叹”之称绝对不是莫须有的。从当时的婚姻制度来看,赵明诚另择新欢也是很正常不过的。况且,在宋朝,一夫多妻是屡见不鲜的,纳妾和寻花问柳是家常

便饭的事,这就可想而知了“一个丞相府邸的三公子,就是结发之妻在身边都有可能难免心猿意马和三妻四妾,何况是年轻离偶,同时又是面对年轻美貌异性的诱惑,二十二三岁的赵明诚不可能完全灭绝生理上的欲求”⑤。我们从根深蒂固的宗法制度和人生活的欲求上来分析,“婚外情”是必然存在的,这也是造成婚姻悲剧的一个原因。婚姻制度的不合理,不健全,导致了文人士子对婚姻现状的不满足。“在传统婚姻中,总体上说,夫妻之间是礼多于情,义多于爱,生育多于性。夫妻之间,处于一种极不平等也不正常的关系之中„„夫妻之间既然少有情爱,甚至少有性爱,则婚后的男子(女子无此权利),便只好到别的女子那里去寻找爱情或者去寻找生理和心理上的满足。”⑥作为丞相之子的赵明诚,在那样“优越”的婚姻制度下,面对美貌女子的诱惑,加上生理上的欲求,可想而知,他会不会满足与他的婚姻现状呢?在宋朝那样的制度下,家妓、官妓作为婚姻制度的一种补充是前所未有的,也是公开化与商业化的。在此,我们不能不承认,文人与妓女之间的交往,在某种程度上是为对不满意婚姻的弥补和对性爱生活的追求。这种事情会不会发生在李清照的身上呢?赵明诚也会不会随波逐流?

廷争的反复无常所导致的李清照的被迫归宁和婚姻制度的不合理,注定了李清照与当时的广大妇女一样,难免于在爱情上有有始无终,或有名无实的厄运。面对这种残酷的现实,李清照只能用词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在她的《小重山》、《满庭芳》和《多丽·咏白菊》等作品中,细细咀嚼的话,就会读出只有女性较敏感的“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了。

3、外敌入侵对李清照婚姻生活的影响

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是历史上称为“靖康之难”的一年。这年秋天,青州兵变,十二月,金兵攻陷青州,赵家十余屋书籍什物,全部毁于战火。李清照在家乡终于呆不下去,只得逃难南下。当她辗转到达江宁时,已是高宗建炎二年(1128)的春天了,这时她丈夫赵明诚正做江宁知府,两人在一起所谈论的都是国家兴亡之事。李清照在此放声吟道:“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乌江》)⑦她用这首豪气十足的诗,用西楚霸王逐鹿败北,无颜面对江东父老,而自刎于乌江的历史事实来讽刺苟且偷生的南宋小朝廷。面对山河破碎的景象,面对自己不如意的婚姻现状,李清照只有在深闺愤笔疾书。

就在同一年,再赴建康任职的赵明诚死在刚上任不久的太守府中,李清照赶

到建康,为赵明诚营葬,终于支持不住,猝然病倒。赵明诚死了,李清照的爱情与希望跟着死去,她多么渴望在九泉之下追到赵明诚,然而她还必须活着。她把哀怨而失神的目光投射在床头一卷卷书册上,一个意念愈来愈鲜明地在心头升起,那就是为赵明诚整理他所写的有关金石彝器考证文章,因为这些金石彝器是夫妇两人二十九年来共同的嗜好和追求。

赵明诚的去世,对李清照是个沉重的打击,也是她人生道路上的一大转折。从此,她一身承受国破家亡的双重痛苦,流落江南,“漂零遂与流人伍”,这对她本人来说,当然是极其不幸的,李清照把这段惨痛的经历与时代脉搏结合起来,从而写出了许多血泪凝成的诗词。如:“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清平乐》)⑧词的上半阕写了此时此际的遭遇和感慨,下半阕直接点明流亡生活。整首词就是通过细致的外形描写和内心刻划,表现了一个兵荒马乱中逃难者的形象,而其中渗透着一个孀妇的寂寞和悲哀,读来让人具体地感受到那个**年代的一个横断面。

三、小结

出身于封建时代缙绅之家的李清照,她的阶级地位和时代影响,没有能够按照常规使她成为男子的附庸,没有使她成为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贵族妇人;相反,这些使得她在诗词创作方面突破了时代和道学所加于她的某些局限,表现出卓越的才华,终于成为流芳百世的女作家。李清照,一个封建社会的淑女,一个文场词坛的才女,她生活的全程里夹杂着这么多的历史环境的悲剧以及浪漫且又现实的情感悲剧。她的遭遇令人同情,令人感叹,亦令人痛惜, 她的爱情和爱情诗篇都是悲情的、凄美的。她的爱情悲剧,在那样一个实行封建统治和**不堪的时代也是必然的。

中国文学史上能有这样一位杰出的女词人,我们引为骄傲,我们也为她和赵明诚的爱情悲剧深感惋惜。

注释:

①《史记.外戚世家序》第四十九卷 天津古籍出版社1995年3月第二版第1851页

② 宋 李清照《醉花阴》见诸葛忆兵《李清照诗词选》中华书局 2005年版第33页 ③《宋代女词人传》刘敬圻、诸葛忆兵著 吉林人民出版社 第6页

④ 宋 李清照《一剪梅》见诸葛忆兵《李清照诗词选》中华书局 2005年版第31页 ⑤《李清照诗词文选评》陈祖美 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33页 ⑥《中国的男人和女人》易中天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175页

⑦宋 李清照《乌江》见诸葛忆兵《李清照诗词选》中华书局 2005年版第84页

⑧宋 李清照《清平乐》见诸葛忆兵《李清照诗词选》中华书局 2005年版第56页

参考文献:

[1]《文学原理》[M] 张永刚 董文学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李清照研究论文集》[C] 中华书局出版社1984年版 [3]《唐宋词鉴赏辞典》[Z] 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4]《李清照评传》[Z] 王延梯著 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5]《中国文学史》[M]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6]《李清照全词评注》[Z] 徐北文主编 济南出版社1995年版 [7]《李清照词选》[Z] 诸葛忆兵 中华书局2005年版 [8]《李清照事迹考辨》[Z]黄盛璋 《文学研究》1957年第3期 [9]《李清照诗词文选评》[C] 陈祖美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10]《李清照集校注》[Z] 王仲闻校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第二篇:浅析《子夜》爱情悲剧

试析《子夜》的爱情悲剧

摘要:《子夜》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自从它问世以来,对它的研究层出不穷。但是研究大多从政治学角度和社会学角度进行阐述。本文另辟蹊径,探讨它的爱情悲剧,突显了作者对萎弱、颓靡、腐朽的现代都市文化的深深失望,暗示了中国现代都市即将发生而且必须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这一重大的社会主题。同时,作品中又透露出崇高而又悲怅的悲剧意识。作者能把相互矛盾的两者很好的统一于作品中,所以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子夜》是伟大的,它将永葆艺术生命力。

关键词:《子夜》;爱情悲剧;悲剧性;

《子夜》作为30年代左翼文学的辉煌杰作,各种新文学史论理所当然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在整整半个多世纪的茅盾研究中, 人们运用社会历史的批评方法, 从时代、社会和政治的角度高度评价了《子夜》对上个世纪30 年代中国社会现实的反映和它所取得的思想艺术成就。但是,由于大家处在一个价值观念相对一致的时代, 学界对《子夜》的评价也基本是一致的。到了世纪末, 由于时代的变革, 学界的文学观念、审美标准发生了深刻变化, 文学的价值尺度由单一走向了多元, 因此, 对《子夜》的评论也出现了重新审视和价值重估的鲜明倾向, 不少评论甚至对其做出否定的评价。有的论者甚至觉得对工农革命的描写是《子夜》结构中的一处“败笔”。这些意见有些是需要商榷的。然而, 它却给人以启迪: 运用新的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来读《子夜》, 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这么说, 并不是漠视它对现实生活的“ 历史陈述”,也不想排斥被广泛认同的对应作者创作意图的政治性喻示, 更无意否认他的言说方式的写实性。而是试图切换阐释的视角, 以寻求文本中沉睡的丰富的话语资源。《子夜》中最震撼灵魂的是爱情悲剧的描写。

就像大部分人经历的一样,在爱情中,追求者会遇上最理想的追求目标,同时也会遇上不可克服的阻碍。“目标的理想化与阻碍的不可克服就决定了追求者的艰辛与苦味。一再追求而不得,苦就转化为悲,而理想的目标却在前面具体而缥渺地闪烁,仿佛能达到,实际上又达不到;实际上达不到,却又仿佛触手可及。这样一种渴望与焦灼的折磨就能使悲的意味逐渐浓重,弥漫为深深的悲哀追求者与追求目标双方自觉不自觉的理性压抑,使他们之间显出距离,其结果就是追求不得的悲剧。”

对于中国传统的女性,按照文化的理想,她们追求的是一种理想的夫妻关系。但是,按照传统的礼教,即使他们遇上不忠的丈夫,无爱的婚姻,不幸的家庭,他们也不能摆脱或推翻处于主导和权威地位的夫君,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传统的观念把她们抛入困境的时候,她们不是决裂和拼搏,不是以同归于尽的毁灭来抗议,而是自怨自艾,自甘沉沦。中国人在几千年的封建礼教重压下锲而不舍地追寻理想的爱情、婚姻的过程中就始终弥漫着这浓重的悲剧意味,比如我们最熟悉的《孔雀东南飞》,可是到了20世纪30年代,这样的悲剧还在上海这个大都市的妙龄女性身上反复上演。在《子夜》中,茅盾塑造了一系列生活在残酷现实中却不知奋起反抗的女性形象,深深打上了悲剧的烙印。

林佩瑶就是其中一位。曾经她也是新时期的女性,在那个“密司林佩瑶”的美好青春里,她去教会读书,和同学坐汽车去兜风,享受“五四运动”带给他们的自由。她有着父亲名士般的气质,有着自己短促的“仲夏夜的梦”,梦里有着空中楼阁,淡月清风,有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对于爱情,那时的她,满脑袋都是俊伟英武的骑士和王子。但是随着父亲和母亲的 相继急病而死,英勇的热烈悲壮的轰动世界的暴风雨---“五卅运动”风起云涌,现实的真味挤进了“密司林佩瑶”的处女心里。她迅速被现实打败,她藏起了学生时代从英文的古典文学所受的所酝酿的憧憬,嫁给了魁梧刚毅紫脸多疱的二十世纪机械工业时代的“英雄骑士“和“王子”,他会打算盘,会坐汽车,会给她丰裕的少奶奶生活。可是他不仅不会像中古时代的那些骑士和王子一样会击剑,会骑马,而且从来不用心关心少奶奶的生活,就算看到林佩瑶眼神的模糊不定,脸上的愁云,行动的迟缓,他也只是一掠而过,甚至泛不起一点涟漪。林佩瑶对于爱情,婚姻,家庭的美好愿望逐渐被磨灭,当年少时期几近中古骑士风的青年在突然失踪又重新出现在她面前时,“现实”和“梦境”在她的意识里刹那间成为永恒,她几乎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可是当她想把她的空虚、苦闷寄托在雷鸣的身上时,但他已不是当年自已那个天真烂漫的恋人,而是一个已经变了质的,惯于玩弄女性的反动军人。所以林佩瑶一方面她对丈夫的没有感情的爱不满足,另一方面却又仍想做“忠实的妻子”;她对雷参谋有着无限的眷念,然而又怕多次遇见。所以,吴少奶奶虽然享受过“五四”以后新得的自由,对于丈夫的那种蛮横的封建家长作风,也作过几次小小的抗争。但她对于人生的意义毕竟理解得太狭窄了,加上缺乏勇气,因而尽管作家说她有“活泼”的个性,却终于不能跳出吴府的精神禁锢,只能在苦闷悲戚之中打发日月。在作品中,作者三次着重写到《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作者悲剧意识的不断加强。对于林佩瑶来说,爱情是他生活中的支撑点,书中间飞出的干枯白玫瑰使她身上反映出来的爱情悲剧达到极致。

可是,《子夜》中女性的爱情悲剧远远没有结束。我们看到了林佩瑶的影子---林佩珊,她活泼可爱,无忧无虑,养尊处优,生活在男性的包围和赞美中,生活在姐姐的用心保护下。对于爱情,她自己完全没有主意,她对范博文的追求不置可否,却被杜新箨玩弄于手掌之中。当范博文忐忑的表达对她的爱意后,她装作不懂,却急切的向姐姐征求意见。姐姐因为自身在爱情方面的悲惨爱情,鼓励妹妹要遵循自己内心的意愿,可是林佩珊觉得每个人都可爱,每个人又都不可爱,她怕自己如果和小杜结婚,心里一定会想念着别人。她是不知道如何去爱他人的,她要的只是那种受追捧的感觉。佩珊这个还未完全成年的姑娘,由于受资产阶级思想腐蚀,她生活空虚,脑子里充满浪漫和幻想。小说集中写了她在爱情上的自由和放任,也写到她的爱情最后的悲惨结局。如此相似的两姐妹,如此相同的爱情悲剧。

但是,《子夜》通过封建社会培养出来的“玉女”蕙小姐从悲剧爱情到奋起反抗,最终获得新生的这一事例让我们看到爱情悲剧里的一丝曙光,和积极乐观的主题相互照应。“长期幽居在乡村又受着伪道德的训诲,蕙芳的心灵世界和情感世界呈示蒙昧状态和封闭状态。初来上海时,曾对城市文明表示过隔膜和“头痛”。然而不到两个月的功夫,在灯红酒绿、男欢女爱之中,这个被封建文明薰陶出来的“玉女”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4】她开始追求糜烂的都市生活,用自己独特的内敛去幻想自己的爱情,竟在念《太上感应篇》时做起与范博文幽会的桃色梦来。她接受了现代文明的熏陶,所以,吴荪莆对她的约束,范博文对她的若即若离都造成了她强烈的苦闷,她的精神几乎走向变态、走向疯狂。诚然,环境是可以改造人的,四小姐由开始碰见因失恋而几乎投水做“屈大夫”的范一博文表示同情落泪,继而倾心于范,失身于范,龙疑是对封建礼教作了一次力所能及的反抗。但这不是公开的,也不是有力的。一当哥哥蛮横地干涉她的恋爱自由,她只能把脸垂到胸脯上,“一个字也没有”。直到两个月后,四小姐向来敛而不露的“刚强的天性”才喷发出来。蕙芳的追求包含了现代有关人性解放和人性

自由的思想,甚至包含着性爱自由的内容。蕙芳的变化既可以看作是现代精神的胜利,也可以看作是旧道德伦理的解体,它宣告了所有封建文明的非人性、虚伪性、脆弱性,使读者在绝望中看到了希望。

作为社会剖析小说的领军者,茅盾的小说有着宏大的叙述结构,有着左翼文学最显著的特色,有着最明确的社会政治主题,但同时也有着浓重的悲剧意识。尽管作品中塑造的悲剧类型不尽相同,但都反映了作品的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萎弱、颓靡、腐朽的现代都市文化的深深失望,同时也暗示了中国现代都市即将发生而且必须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第三篇:李清照爱情的古诗词

李清照爱情的古诗词大全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清照爱情的古诗词大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李清照爱情的古诗词大全1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泪湿罗衣脂粉满。——李清照《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黄昏疏雨湿秋千。——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李清照爱情的古诗词大全2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李清照《临江仙·梅》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李清照《念奴娇·春情》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李清照《点绛唇·闺思》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李清照《点绛唇·闺思》

髻子伤春慵更梳。——李清照《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

李清照爱情的古诗词大全3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沈醉意先融,疏钟己应晚来风。

第四篇:明诚少年演讲稿

愿为理想扬帆远航

——一年级五班张冉明诚少年评选演讲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鞠躬)

我是来自一年级五班的张冉。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愿为理想扬帆远航》。

爸爸说,家中有了我,就多了些灵气;老师说,课堂上有了我,就多了些活力;同学说,身边有了我,就多了些欢声笑语。我说,明诚少年中有了我,就多了一颗未来之星。——因为我乐观上进、胸怀广阔,因为我意气风发,充满阳光。

我爱读书。每当闲暇时光,我就像一条鱼一样一头扎进了书籍的海洋。我笑看《草房子》中桑桑调皮捣蛋,羡慕《爷爷一定有办法》中的爷爷有很多办法;我与《驴小弟变石头》中的驴小弟一起担惊受怕,和《小猪唏哩呼噜》中的唏哩呼噜一样聪明。

不过,我可不是个书呆子,我喜欢春华、夏雨、秋实、冬雪,我珍惜母爱、师恩、友谊、亲情,我爱好舞蹈、绘画。因此,我去年荣获“明诚少年”奖状,还获得500元奖金呢。

是种子,就渴望萌芽生长;是花朵,就期盼迎风绽放;是海燕,就梦想天宇翱翔。我会以这次明诚少年评选为契机,严格要求自己,不懈努力,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扬帆远航!

第五篇:李清照与酒

李清照与酒

中国古代的文人更是对酒情有独钟,可以说是无酒不成诗了。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陆游:百岁光阴半归酒,一生事业略存诗;还有宋代范仲淹的“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成了古今多少人在饮酒时所追求的境界„„陶渊明、杜甫、李白、韩愈、李贺一个个都是酒中豪杰„..然最引人瞩目的应是李清照了―――一个女酒仙。

我们在仔细的品味了李清照这位中国古代著名女词人的词作后,会猛然发现,她的一大部分词中都充满浓郁的酒香,有的淡饮,有的浓醉;有的乘兴而作,有的引恨而为。

李清照所处的北宋,正处于向衰败转型时期,她的青年时代是在北宋相对统一的政治局面中度过的。但在公元1127年,也就是历史上称为“靖康之难”的这一年,李清照开始南下逃难,从此展转奔波大半生。这使得她对国家的感情是爱恨交织,再加上后来父亲被诬、丈夫遇难,更使她在精神上受到极大的打击,她也只能经常借酒浇愁。

李清照的一生以“南渡”(即“靖康之难”)为转折点,而她的词及词中所写的酒的含义也因此分为两个阶段。在这里,我就简单的从“南渡之前”和“南渡之后”这两个部分对其加以分析。

“南渡之前”以酒调味

“南渡之前”这段时间是李清照一生中相对快乐的时光,她经历了少女的天真、美满的婚姻,与兄弟姐妹比诗作画,与丈夫赵明诚饮酒赏花、恩爱有加,生活相当闲适、风雅。此时,她没少饮酒,如“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这是写“她与姐妹们驾舟出游,在溪亭一边饮酒,一边欣赏优美的自然风光,后来醉的厉害,竟不认得回家的路了。”此时的饮酒是亲情的体现,更显出李清照与兄弟姐妹之间浓浓的情谊。

李清照十八岁时与赵明诚结婚,他们是一对志同道合、意趣相投的夫妇。他们都爱好文艺,且都喜欢研究整理金石书画。赵明诚对李清照理解有加,在饮酒方面非但不加阻止,而且还常与她共饮,有时带她参加亲戚的宴会,如“金兽倒,拼了尽烛,不管黄昏。”(《庆清朝慢·禁帷低张》)这正是他们当时饮酒生活的写照;有时陪她到郊外春游喝酒,如“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这写出了他们一起赏梅饮酒的乐趣,无不洋溢着轻松活泼的气氛,更显他们夫妻恩爱、生活幸福。这一首首饮酒之词,都是他们爱情的见证。

虽然这段时间李清照的过的比较闲暇,但生活总会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夫妻之间难免有分离的时刻。婚后两年,赵明诚出仕,少则小别数月,多则一年半载,时间即使比较短,却也时常牵动李清照的离愁别绪,为了减轻自己的孤独感,她也只能用酒来稍稍的抚慰自己,如“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此诗既是作于丈夫外出的时刻,它抒发了李清照的相思之苦及急切盼望丈夫归来一起饮酒赏梅的心情,这仅仅是“小酌”,她有时也喝的烂醉,如“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了一夜,“残酒”还未消,可见其醉之深,同时也更加体现了她思夫的情感,当然,这个时候,她也给丈夫写了不少充满离愁别绪的词,词中也不乏有饮酒之句,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是写她对菊孤饮,思夫之情油然而生。

再后来,大约是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的秋天,赵明诚出守莱州(今山东掖县),李清照随往,这时,姐妹之情难以割舍,她的姐妹送她送了一程又一程,好容易才分手,可她的心里一直充满着惜别伤离的情绪,因而李清照写出了“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这样的名句,意思是:“连续饮酒,忘记了酒盏的深浅。”以此把别时的情绪、途中的怀念和别后的希冀委婉的写了出来,一层深似一层,而酒在此处无疑是沟通姐妹感情的最佳物质。

南渡之前,尽管由于不息的竞争、宦海的风云,给她的本家和夫家都罩上了一层阴影,但总体而言,她这时期的生活还是比较稳定、充满快乐的。虽常常饮酒,也仅仅是调节情绪罢了,而且很多次都是怀着愉快的心情而饮的,酒只是作为她幸福生活的调味剂,更添幸福情趣。

南渡之后以酒作伴

南渡之后是李清照词作创作的高峰时期,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她生活的变化,其词无论是反映现实的广度和深度,还是艺术概括的高度,都有显著的变化、发展和提高。这个时期,国破家亡之痛,思乡怀旧之情,感叹身世之悲,零落辗转之苦,以及对死去丈夫的深切怀念,使李清照的生活更依赖于酒,以酒来麻醉自己,以酒来提高自己的创作思维,就成了李清照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伴侣。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在这短短的四句话中,蕴涵着多么深沉的故土沦亡的悲痛和纯真挚着的爱国深情啊!只有也只能是在醉了之后,才会忘记故乡,这是何等 的痛苦啊!如果没有酒,作者的痛苦怎会因麻醉而减少呢?

赵明诚之死,对李清照又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李清照痛不欲生,精神几经崩溃,“薄衣初试,绿蚁新尝。”(《 行香子·天与秋光》)作者在“新尝”“绿蚁”后,又想起了与丈夫举杯共饮的欢乐时光,从而支撑着作者继续生活下去。由此可知,酒已成了李清照的精神支柱,成了自己与丈夫心灵沟通的源泉。

当然,这个时期,李清照的作品更多是写颠沛流离的凄惨境遇,感叹身世的愁苦心情。她除了过着流亡的生活之外,还受到了一连串特殊事故的打击:丈夫死后,她又被诬告通敌;多年收集的金石字画也荡然无存;饱受漂泊之苦,又遭后夫虐待。残酷的现实,苦难的遭遇,悲惨的命运,使她这位老年孀妇陷入极度的愁苦之中,然而此时她的代表作《声声慢·寻寻觅觅》仍旧能寻到酒的影子:“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到了这个时候,李清照仍旧难以丢掉酒,而此句以她女性特有的细腻感情,悱?动人的笔触,抒发了词人历尽沧桑、饱经忧患的无限哀愁。由此可见,酒贯穿于作者的一生。

李清照的一生少不了酒,没有酒来替她排犹解愁,她可能要少活两年、五年、十年,甚至于更长。那么,对于她晚年的作品,我们岂不是要看不到了,这又该是多大的损失哪?有人说李清照是个女酒鬼,我是极力反对的,而且我也替这个人悲哀,能说出此话的人一定不了解李清照,仅凭几首词中所包含的几个酒字就枉下定论,根本没有理解李词的意境。李清照是一个悲剧人物,如果能真正的了解她一生的悲惨经历,我想这说她是酒鬼的人就会感到羞愧了。

酒在李清照的词作中具有独特的艺术美,也正是这词中之酒,才使李词的内容更加空灵,更具韵味,也更易表现她的情绪。

(原作者:两袖清风,转贴是略作改动)

关注楼主收藏转发

1#作者:栀子与邦德

回复日期:2006-3-18 11:24:00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2#作者:栀子与邦德

回复日期:2006-3-18 11:25:00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3#作者:栀子与邦德

回复日期:2006-3-18 11:26:00

浣溪沙

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沈醉意先融,疏钟己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4#作者:栀子与邦德

回复日期:2006-3-18 11:27:00

菩萨蛮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

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

忘了除非醉。

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5#作者:栀子与邦德

回复日期:2006-3-18 11:28:00

诉衷情

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

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

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

更挪残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时。

6#作者:栀子与邦德

回复日期:2006-3-18 11:29:00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7#作者:栀子与邦德

回复日期:2006-3-18 11:30:00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8#作者:栀子与邦德

回复日期:2006-3-18 11:31:00

蝶恋花

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翦灯花弄。

9#作者:栀子与邦德

回复日期:2006-3-18 11:32:00

凤凰台上忆吹箫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

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10#作者:栀子与邦德

回复日期:2006-3-18 11:33:00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1#作者:曼曼200

4回复日期:2006-3-18 14:06:00

怎一个、愁字了得

12#作者:王克林

回复日期:2006-3-20 7:42:00

:)

13#作者:关山来客

回复日期:2006-3-27 0:42:00

酒是一种信仰

14#作者:江南梦断

回复日期:2006-3-29 21:04:00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才女李清照与酒

词爱好者,很多人都喜欢李白的《将进酒》中的:“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李白斗酒诗百篇,也为大众和影视创作为诗作者所传颂和钟爱。

而作为中国古代女诗人魁首的李清照,爱酒之深,堪与李白同列。在李清照的诗词作品中,关于饮酒,醉酒,病酒的诗词,多达几十篇,并随着其身世的不断变化,而多姿多彩的。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入,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如梦令》是李清照早期的诗词作品。这首诗表现的是少女时代的李清照天真活泼贪玩的女儿憨态。

在嫁与赵明诚之后,一对文学造诣深厚的夫妇琴瑟合鸣的夫妻生活,在李清照的笔尖流淌。此时在李清照词中的酒,也平添了一份温馨和浪漫,如《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诉衷情》: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挪残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时。

这时的李清照是幸福的,也是放纵的,酒已经不仅仅是到了不识归路的程度,而是升华到了宿醉不醒的程度了。

在一年的重阳节,李清照填了一阕《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词的愁与闷,是李清照在向远在外地赵明诚表达的思念。而东篱把酒是在暗示远在外地的赵明诚,进行他们夫妻在家时经常做的诗词咏颂。

赵明诚接到这阕词后,遂闭门三日,填了五十阕,然后他把这含有李清照作品的五十余阕,拿去给好友陆德夫品评。陆德夫玩诵再三,以为有三句最佳:“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此后,李清照与赵明诚或合或离,在她的诗词里,合则有唱和之美,思乡之苦,离则有相思之苦。然而无论是合或离,这酒都不曾片刻丢弃。下面就是李清照在其诗文里提到酒甚至醉酒的词:

1.《浣溪沙》 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沈醉意先融,疏钟己应晚来风。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2.《菩萨蛮》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3.《好事近》 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长记海棠开後,正是伤春时节。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

4.《清平乐》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挪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5.《鹧鸪天》 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6.《蝶恋花》 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翦灯花弄。

7.《蝶恋花 昌乐馆寄姊妹》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水又断,潇潇微雨闻孤馆。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8.《蝶恋花 上巳召亲族》 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人似春将老。

9.《渔家傲》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10.《念奴娇 春情》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栏干慵倚。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

敛,更看今日晴未?

11.《行香子》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12.《殢人娇 後亭梅开有感》 玉瘦香浓,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晚。江楼楚馆,云间水远。清昼永,凭栏翠帘低卷。坐上客来,尊前酒满,歌声共水流云断。南枝可插,更须频剪,莫待西楼,数声羌管。

13.《多丽 咏白菊》 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恨潇潇、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微风起,清芬酝藉,不减酴醿。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似愁凝、汉阜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瘦芳姿。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这些作品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而李清照对饮酒各种趣味的深刻体会,使得酒成为了她日常生活中,用以排愁解闷的消遣。中国历代诗坛上,即使是男性作家中,有清照这般好酒的,恐也只有李白苏轼可与之媲美。

而到了建炎三年,赵明诚病死于南京,当时李清照四十七岁。在兵荒马乱中,李清照逃难到台州找她的弟弟李迒,从此姊弟二人相依为命的生活在一起。至此以后,李清照的作品中饱含了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对死去丈夫的怀念,离乱中的颠沛奔波之苦。和对故乡沦陷的感慨。

此时的李清照,对酒更到了嗜酒如命的程度,而那首千古传唱的《声声慢》,就是最好的注解,酒不仅要喝,还要多喝,才能够麻痹她的思念与痛苦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此时的酒,唯有凄凉之意。在另外两首词里又表达了酒醉后的李清照对于故乡和过去生活的怀念。

《永遇乐》 落日熔金, 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 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 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 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 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 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 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 听人笑语.《凤凰台上忆吹箫》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

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这些融和着家国之变、时代 沧桑的悲慨之曲,是李清照坎坷生涯、悲剧人生、灾难时代的映现。她晚年流浪江南,死时大约七十多岁。三

她的词流传至今不足六十首,仅五十首多点,而其中与酒能搭上边的有其下26首:

1、《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次句便称“浓睡不消残酒”,可谓厉害吧,喝了那么多的酒,美美睡上一晚,第二天醒来时还隐隐头痛。我想男人酒喝多了也仅不过如此,又知道这首词是她早期作品确实的说是新婚前后或少女时代的作品。

2、《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中的“沉醉不知归路”,你看都醉到不知该怎么回家,跌跌撞撞,以至后来划舟误入荷花丛中,惊起一滩沙鸥飞起。这首词则是她少女时代的作品,如果说是婚后的作品,那她的行为就更为大胆,这种女人放在今天,谁能管得住,只有她管你的份,而决没有管她的份。她简直就是通了诗文的王熙凤似人物,那把男人放在眼里。在这不得不说起,我迷恋李清照的原因。初二年,老师讲解完此词后,我的心就开始砰砰跳:喝醉了酒的小姑娘家,还把船划到荷花丛中,太可怕了,里面不是有蛇吗?天还快黑了,怎能找到回家的路?天哪!还扑沙沙飞起一群苍鹭来,是我肯定会放声哭出来。就这么为她担心着,直至到上了高中。当领略到李清照词中那种永恒的魅力时,今生今世就再出不来了!

3、《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中“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绿蚁就是酒,她一边喝着酒与大家或丈夫在赏梅,还时兴起吟词一首,多浪漫多风雅的生活。她写梅又是如此的冰洁纯粹——“玉人浴出新妆洗”。没有美酒,这首咏梅词说不准还写不出来呢!

4、《庆清朝慢·禁幄低张》结拍三句“金尊倒,拼了尽烛,不管黄昏。”,她又是在狂喝酒的情形下写咏芍药的词(一称咏牡丹,我看应更似咏芍药。),而且是什么都不管,管它时间晚不晚,喝,不管黄昏,不管回不回家,就要喝个痛快。这种性格的女人,基本都会把男人整死掉!她名流千古,却是以世间所有的男儿低头做代价。把她迎娶回家,有什么好,男女地位就得改写了!

5、《念奴娇·萧条庭院》中“险韵读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这里的“扶头酒醒”有两种解释,一种为喝了扶头酒,醒来。一种为酒醒后扶头的姿态。反正无论那种解释,这句话都是:李清照酒喝太多了醉粘粘地醒过来的意思。她是一个人在家,一边喝酒一边写险韵诗(不好押韵的诗,如„黑‟这样的韵脚,人就称其为险韵,不容易押的贴切),还嫌没事干,东瞧西睇,什么“日高烟敛,更看今日睛未。”,睛天后,一定得去游玩一番才成。难怪赵明诚遇见此等事,就称苦也!老赵在今天也算是个高级知识分子,可与他老婆相比,那差之太多,一个是超级式轰动式的人物,一个仅收藏家而已,真可谓不相配,也只能说他俩的结合是勉强啦。只不过,当时赵明诚家境比李清照家好,不然李清照怎可嫁入赵家,又知道李父与赵父可是政敌。

6、《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中有“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之句,不用说了吧,持酒赏菊,而丈夫不在家,故才有“人比黄花瘦”之语。而赵明诚这个傻蛋笨到忘食寝者三日作词五十阙欲与李清照比高下,其友“(陆)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诚诘之,曰:„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政易安作也。”(伊世珍的《瑯懁(女字旁,代)

记》卷中引《外传》),酒后之作令丈夫难堪之极,颜面尽失,洵成为千古佳话,李清照的佳话,赵明诚的笑话。

7、《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上阙结拍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李清照是说,近来我消瘦了,不是酒喝多了,也不是悲秋引起的,言外之意,你快点回来,别在外头七搞八搞,让我担心死了,人可瘦了不少。想想,这句词里她虽然没有直写到喝酒,但却表明了她可是常常借酒释愁的啊!

8、《殢人娇·玉瘦香浓》中“坐上客来,尊中洒满。”,这回她赏梅可约了同伴了,一边喝酒一边互吐苦水,丈夫不知干什么去了,叫我当怨妇了,想得美,听歌饮酒自个快活去,反正你在外头也是花天酒地,谁都管不了谁。故结句才有“莫直待西楼,数声羌管。”之语。

9、《蝶恋花·暖雨睛风初破冻》中“酒意诗情谁与共?”,你看又是老公不在家,一个人喝得醉头昏脑的,连相思泪都有了,哎赵明诚死那里去呢?教人“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这一次喝不太多,故半夜还能挑灯花玩玩,老公这次回家又一定得给他点颜色瞧瞧,嘿还以老娘是吃素不成。

10、《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中“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这下可不得了,与姊妹送别,竟喝到连谁酒斟多都不知道了,可见姐妹情深。虽然这不见得是李清照亲姐妹至少这是她较亲近或很好的表姐妹或堂姐妹们或许是要好的诗朋酒侣。至此可见一斑了吧,这位女中文杰的酒量可不一般哟,下文还有呢!

11、《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中“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小酌点,不要喝太多,赶快来喝点小酒,明天风来了,红梅花便纷纷落地无踪了,趁今天心情好时,赏梅小饮一伙儿吧。好小资的生活,着实令人羡慕!

12、《好事近·风定落花深》中“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一边唱(或听别人唱)一边喝,歌尽酒也喝完了,时间也晚了,烛火已摇摇欲熄。春天时,她也得喝喝酒,不喝是不能伤春的。

13、《诉衷情·夜来沉醉卸妆迟》的开句,又是喝到很晚才回家,而且还是喝了很多酒。难以想象啊,简直就是男人婆一个,又会喝又会写又会骂又有思想,这样的人生在那个年代都是超女。

14、《浣溪沙·莫许怀深琥珀浓》的第二句“未成沉醉意先融”,看来她打算把自己灌醉了!

15、《蝶恋花·永夜恹恹欢意少》下半阙“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莫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她在上巳节(三月上旬或三月三日)宴亲族,这回她肯定也喝了不少,不然四十多岁的人还插花扮少女状,这首充满着爱国情思的词以醉后的态度来写实,真是不易啊。据我所研究这是她在南京时写下,她婆婆死在南京,可能这次酒宴和老夫人死祭有关。

16、《转调满庭芳》有这句来“不怕风狂雨骤,恰才称煮酒残花。”,在喝酒时忘却国破家亡之痛,哎年青时老公不在身边喝酒,可如今一个人了更与酒分不了家,能忘怀?除非醉!总之一个人就要喝它几杯。

17、《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不是写道:“酒阑更喜团茶苦。”用茶来解酒,是我国百姓千百年来的心得。故乡已远,用酒还是无法忘记啊!该死的就是无能的统治者赵构,害得人有家不能回,男人们都不管事了,女人们还能做什么?象李清照头脑如此清醒的杰出人物,只能用酒来麻醉思乡之情了。当读到“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时,都不能

自己,好一个忧国忧民的士大夫人物!她是女人耶,男人都死光光了?国破家亡,还直把杭州当汴州,那时代的投降派,令千古后的男人们集体蒙羞。

20、《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这首词不用再多说了吧!当你们看到“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之句,有何感想呢?

21、《忆秦娥·临高阁》有这“断香残酒情怀恶”之语,又是喝得差不多了开始大发牢骚,开骂男人不是东西,不夺回国土之类的高论。我辈无言以对!虽然她为千年前古人。此情此意,令人沉重,无法开心起来。

22、《青玉案·征鞍不见邯郸路》这是首姐弟别离词,“明窗小酌,暗灯清话,最好留连处。”暮年相逢,感慨深且多矣!饮点小酒叙叙旧,谈些感慨的话题,再诵读自己近年的佳作,怎么都令人感慨万千,不落泪能现实乎?

23、《声声慢·寻寻觅觅》谁都会知道她写过“三怀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这两句词,国破家亡的情思,已完会不是几杯酒可以解决掉,是万种愁千种恨交织啊,“怎一个愁字了得”!她在这篇绝世名篇里还不忘酒的存在,这么嗜酒,非常人所及,更不要说是深闺的女人们,故后来的绝大多人都教女儿们不能学李清照,不然男女早就平等了。

24、《永遇乐·落日熔金》中她提到谢绝了朋友的邀请,这些是什么样的朋友?原来是“酒朋诗侣”一起饮酒作诗的高官们眷属。你还能说她是不喝酒?有戒酒过?不,她从来没有与酒分手过,酒是她最爱。

25、《怨王孙·梦断漏悄》第二句便是“愁浓酒恼”,她的愁与酒是紧密联系在一起,一旦心情不爽她就得去喝酒。她就这样的人,看你怎么办。

26、《木兰花令·沉水香消人悄悄》下阙的开句“金尊莫诉连壶倒”好爽啊,丈夫又远行,心里真不舒服,喝个够,看来明诚对她是一点办法也没有。她总要找个借口来喝几杯,而且又把一壶酒都喝光!有些吓人哦。在这里特定又说明一下,为什么《玉楼春》字式与《木兰花令》一样,而不把两首词用同一种词牌。因为在宋代这两个词牌在声调上有高低之分,唱起来是不一样的,而不是一词牌多名的现象,这一定要分清楚。就比如《转调满庭芳》与《满庭芳》句式完全相同,可大家还是不能把这两个词牌当作同一个词牌来认识。但是话得说回来,大至在李清照之后,词曲失传,南宋后期的词其实都是按式填句,只有老姜的词还有点可唱名堂,那时候起的各种词只要是句式一样就可以归入同一词牌中,因为那些词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词了。有些论家以为南宋词成就更高,那是完全错误的事,那时期的词与词本义开始背弛而去,故不能高谈什么南宋爱国词有什么可取的思想价值和高度的艺术成就,那仅会给后人留下笑柄。

下载浅论李清照与赵明诚的爱情悲剧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论李清照与赵明诚的爱情悲剧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李煜与李清照

    李煜与李清照,一为亡国之君,一为旷代才女,却同为婉约派,同是词史上的一流大家,两人有着许多的共同之处。古人云:“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二李并称,极受推崇。在我看来,李煜与李清......

    诚 信 证 明[五篇范文]

    诚 信 证 明(女)系市县乡(镇村村民,此人在本村诚实守信、为人正直、无经济纠纷、无任何违法行为,本村特此为其人证明。村委签章:年月日失 地 证 明(女),系市县乡(镇村村民,因土地......

    赵明波读后感

    这个月冯仑的《理想丰满》首先得说这是一本好书,我也看过网络上对这本书有很高很高的评价了。缺点当然好多,文风散漫,避重就轻,逻辑性差,表现欲强。但是作为思八达人这些都是小事......

    反腐倡廉心得体会———赵明

    反腐倡腐心得体会近期全市开展反腐倡腐活动,我局组织全体地税干部在会议室观看了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陈良灵的“廉政教育主题讲座”后,我深受教育和启示。认识到在市场经......

    浅谈《伤逝》中的爱情悲剧

    浅谈《伤逝》中的爱情悲剧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师范) 四班 范淑媛 20090510434 摘要:《伤逝》是鲁迅作品中唯一一篇爱情题材的小说,小说中男女主人翁子君和涓生的爱情悲剧让读者......

    论《伤逝》爱情悲剧根源

    论《伤逝》爱情悲剧根源 摘要:而这种同居,在某种意义上是婚姻的象征;殊不知,冲破重重阻碍所换来的婚姻却并没有走向最后的幸福。甚至在同居不到一个月的时候,便已经裂痕重重。造......

    李杨爱情的悲剧范文

    李杨爱情的悲剧 李杨爱情故事从古至今都在流传。李杨之间的爱情似乎是早已经注定以悲剧结尾,在政治江山面前,真的有真正的爱情吗? 唐玄宗是一个重色的人,杨贵妃曾是唐玄宗的儿媳......

    《搜索》观后感:爱情悲剧?[大全5篇]

    《搜索》观后感:爱情悲剧?《美女上错身》片头有一句话,凡事皆有因。我想,它只不适用在爱情上。也许,有人觉得最大的悲剧在于,爱情发生的这样迟。可我觉得,这已经是片中最大的喜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