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考前复习建议(汇编)

时间:2019-05-13 07:36: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七年级语文考前复习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七年级语文考前复习建议》。

第一篇:七年级语文考前复习建议

书人教育中学部七年级语文考前复习建议(冲刺学校期中考试)

进入初中后,学生的复习模式相较于小学有了重大改变。学生在复习的时候应改变原有小学只复习具体书本课文的思路,进而转变为分题型、版块复习。本次考前建议针对学校期中考试进行复习指导。分为两大板块:基础阅读复习指导和作文指导。

基础阅读复习指导

一、积累与运用板块的复习

1.默写

1-3单元需要背默的课文以及课后前五首古诗; 小学必备70首古诗;

现代诗文默写,例如《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理解性默写分值增加(主要从内容、情感和写作手法方面命题); 综合性学习(例如第二单元黄河,母亲河)。2.字词、拼音和成语

1-3单元“读一读,写一写”; 书下注解;

自己老师划得其他字词;

在成语部分主要分为三种类型:本义用错、感情色彩使用有误、语义重复。3.书法

要仔细审题,弄清题目要求(究竟是正楷还是行楷);

书法鉴赏题主要考察书后附录部分的内容。初一我们所接触到的是颜真卿的“颜体”,语文书260页。

在这部分中同学们需要掌握文化常识,包括书法家的姓名、年代、称号等等。书法家的书法特点,主要是一些四字词语,如颜真卿的书法如“金刚怒目,壮士挥拳”。另外还要了解颜真卿的行书代表作《祭侄文稿》。以及能够认识书后所列举的字帖、碑帖。

4.综合性学习:主要内容是第二单元后的“黄河,母亲河”专题。5.名著导读:本次期中考试主要考察高尔基的《童年》。

除了上述内容,还有一些题型需要学生平时多积累多下工夫。如病句、标点、图表、漫画、仿写。

二、阅读理解

1.古诗阅读:初一一般考课内。(课后前五首诗)

2.文言文阅读:5、10、15三课。学生要注意注解1的文化常识,文章内容以及书下注释。文言文阅读一般以比较阅读形式出现。

3.课内现代文:主要是讲读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爸爸的花儿落了》、《最后一课》、《邓

稼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学生在复习时可在网上查询相关课文的“片段阅读训练”,并浏览一遍,学会自我赏析。

4.课外阅读:关键在于把握文章的主旨,考验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近年来还出现了“自己提出有价值的题目并解决”这类题型需要特别注意。

作文指导——寻根溯源写妙文

记叙文写作四大基本功:审题、立意、选材、细节描写。A、审题 命题作文

抓关键词,例如《这也是一堂语文课》,(解读:也”“语文课”,两者缺一不可。)

明确深层含义,例如《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解读:一定是在多次努力和尝试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法,并解决了困难。)

半命题作文

准、简、顺。“准”指的是要符合题意,“简”就是要简洁,“顺”指的是要明确出题老师的意图。话题作文

化大为小,以小见大,切忌面面俱到,文章空洞而无中心。材料作文

尊重命题要求,切莫自作主张,曲解命题意思。B、立意

立意要来源于生活。抓住生活中的情趣、情感、清理。学生根据自己的文风来明确自己的选择。突出情趣适合那些让读者莞尔一笑的同学;突出情感则适合那些擅长抒情的同学;突出清理则适合那些善于总结事理善于感悟的同学。

C、选材

树立“大我”的理念,文章选材不一定是自己身上发生的事,社会中有很多视角值得我们发现和探寻。

确立目标:抓住生活中的一个细节写具体。明确原则:真实、新颖、有思想。D、细节描写

主要靠学生平时写作基本功。

第二篇:数学中考前复习建议

教学建议

1、在考前复习中,回归基础,强化训练矫正,重视解题方法的反思和总结。

2、薄弱学校的后阶段复习仍以抓实双基为根本,按照前90分为复习定位。利用课堂10-15

分钟进行基础训练,30-35分钟进行小专题训练,小专题根据学情争对中考基本考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编制,抓实基以础题和中档题的训练,进一步提高复习的效率。

3、函数模块一直是中考重点内容,数形结合综合、阅读理解、课题学习、动态几何等题型

是中考稳定风格和热点问题,生源较好的学校可适当增加一些训练量,并在审题、解题策略、规范性层面上引导学生。对统计部分的习题,学生得出准确的结论并不难,而进一步追问过程性的语言表达(说理)学生薄弱,教师在后期复习中要帮助学生理解并进行一定量的训练。

4、进一步关注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强化训练,如列方程解应用题中,方程中大数的处

理、增长率方程的计算技巧等。几何中有关计算类题目常用方法①勾股定理构造方程、②相似构造方程、③等面积法构造方程等。说明切线的常用方法①先证垂直、再说明半径②先证半径、再说明垂直。

5、进一步关注解题规范,如解不等式组(画数轴)、概率(列出树状图的结果、表格中的结

果不要打勾打叉也要规范、要说明结果是等可能的)、证明问题(严格按照28条基本事实为推理依据,对用相似、三角函数等进行证明看逻辑关系会酌情给些分)、检验问题(分式方程和分式方程的应用题需检验)、切线问题(既要说明垂直、又要说明半径)、解答题要做到有问必答、作图题(下结论)、勾股定理(要说明在Rt△中)。教师要做好解题规范的示范作用,在试卷讲评时应同时讲评评分标准对规范解题的要求。

6、初三备课组要认真研究考试策略,重视学生的心理疏导,引导学生先易后难、不要在个

别难题上纠缠太多时间以至于后面题目来不及做而丢分,特别是中下等的学生要学会放弃,避免考试方法的不当而达不到应有的成绩。建议初三备课组在中考前进行一次考试策略的宣讲,增强学生的信心,考出真实水平。

第三篇:七年级期末考试复习建议

七年级期末考试复习建议

一、题型比照半期试题

二、不考诗歌鉴赏

三、A卷古文阅读4——5单元篇目

四、A卷现代文阅读4——6单元讲读篇目

五、默写8选6.不考理解性默写。(全册拉通)

六、B卷名著阅读考本册导读指定篇目

七、B卷现代文阅读:写人叙事类散文。

八、作文:话题作文和命题(半命题)作文二选一。

九、语言实际运用

1、专题活动设计

2、短信拟写。

3图表理解

八年级期末考试复习建议

一、题型比照中考试题

二、A卷古文阅读考查第六单元篇目

三、A卷现代文阅读选课外典范说明文。

四、默写8选6.不考理解性默写。(全册拉通)

五、B卷名著阅读考查本册导读篇目。

六、古诗鉴赏考课外古诗。

七、B卷现代文阅读:写景状物类散文。

八、作文:话题作文和命题(半命题)作文二选一

九、语言实际运用。

1、表格分析及建议

2、访谈

3、赞颂语(颁奖词)

第四篇:春季七年级语文期末教学复习建议

春季七年级语文期末教学复习建议

第一部分 考试说明

一、考试时间、分值及版面结构

全卷分为A卷和B卷,A卷满分为100分,B卷满分为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整个试题内容由“基础知识与语言积累、名著与现代文阅读、诗歌鉴赏、语言运用、写作”几部分组成。

二、板块结构及考查内容

(一)A卷

1.第Ⅰ卷选择题18分(每小题3分,共6个小题)

一、二题、内容及范围:①语文基础及运用:如语音(如多音字、易错字等)、文字(形似字、音同(近)字、易错字等)、词语运用(近义词的辨析与运用)。②课内文言文阅读,包括文言文实词、虚词解释和理解、选文的内容理解等。

2.第Ⅱ卷82分

三题、(10分)

内容及范围:

①重点语句翻译(第Ⅰ卷文言文阅读中的句子选择两句设计两题,每小题2分,共4分)

②语文积累,诗文名句填空(名句默写直接填空,4句选2句,2分;整首诗默写,2首选1首,4分。共6分)

四题、课内现代文阅读(12分)试题形式以主观性试题为主,内容以写人叙事的为主。(如内容概括、分析重点词语的意义和表达作用或效果、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分析表达方法及作用等)

五题、作文(60分)两个题(一个给材料的话题作文;一个半命题作文),供学生任选一个,文体是记叙文。

(二)B卷

主要是阅读题,考查学生阅读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内容及范围:

1.诗歌鉴赏(4分)。选取课外中一首古诗,设计为两小题:①以填空的形式,考查对重点字词的理解。②这首小诗使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简答题)

2.课外文言文阅读(12分)选取纪传性(写名人为主)的短文。考试的重点、题型或方式:解释加点的实词、虚词、重点句子的翻译、语段内容的理解和

主题或中心思想等。

3.名著与现代文阅读(22分)。名著阅读(4分),现代文阅读选一段课外的、以写人叙事为主记叙文(18分)。

①名著阅读:本册涉及的是:两部作品——苏联作家高尔基的《童年》和法国昆虫学家的《昆虫记》。掌握或了解作家时代或国籍,简介作品的主要人物,主要的故事情节等,答题形式:选择名著一部,以填空的形式考查。提示:注意熟读并把握教科书中选录的作品《精彩片段》。

②现代文阅读:考试的重点、题型或方式是:对文章或语段内容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概括;把握文章内容和重点、谈谈自己的理解和看法;联系上下文,对文中某些重点句子的理解与把握;谈谈你对文章题目的理解;拓展题如对文中某些描写,进行合理的想象、补充;又如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谈谈读后感等。

4.语言的实际运用(12分)。

用一句话概括新闻内容(限制字数);句式仿写;语言运用:根据具体的语境和人物的身份(出生、地位、年龄、职业),回答特定的问题。回答时,话语要合符他们各自身份的特点。

第二部分期末教学复习建议

一、期末教学复习建议

(一)知识与积累

1.强知识的归纳、整理,增加知识储备语音、文字、词语以课内为主。指导学生把本册课文中有关重要的字音、字形、词语解释逐一整理出来,逐一巩固加深,真正的掌握。

2.加强语言积累。这里主要指本册的诗文名句,包括外国诗歌和附录中的诗词的名句。

(1)古诗文名句 如:“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南北朝时北方乐府民歌《木兰诗》“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孙权劝学》外国诗例如:“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俄国·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附录中古典诗词名句例如:“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南朝·吴均《山中杂诗》、“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唐·王维《竹里馆》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唐·李白《峨眉山月歌》“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唐·李白《春夜洛城闻

笛》“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唐·岑参《逢入京使》“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韦应物《滁州西涧》“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南宋·赵师秀《约客》“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赵翼(史学家)《论诗》

(2)精短的古诗、绝句诗:注意抓好短小的古诗、主要是整首绝句诗的默写训练。本册的有王维的《竹里馆》、李白的《峨眉山月歌》、《春夜洛阳城闻笛》、岑参的《逢入京使》、韦应物的《滁州西涧》、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

(二)现代文阅读

1.抓好不同文体的阅读,把握相关知识,建构不同文体的阅读及解题方法。

2.阅读题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训练。

阅读考察以精读能力的考察为主,具体考察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

①理解文章中重要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②筛选、提取、整合文中相关信息。

③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意。

④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⑤了解并掌握常用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⑥结合自身体验,对语言材料提出自己的看法,发现和探究问题。

3.了解不同的段落或句子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

文首开头:开篇点题,设置文眼,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奠定基调,交代起因。

文中过渡: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制造波澜,起承转合;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内容上起转换或逐层深入的作用。

文末结尾:卒章显志,点明中心,画龙点睛;深化主题,升华感情;照应前文,前后呼应;引人深思,言有尽而意无穷。

段首段尾:总领本段,总结全段。

4.整体阅读策略

一看“ 标题”;二抓“文眼”;三抓线索:时间、空间、物品、事件、事理、感情等均可以成为文章的线索;四看创作背景;五抓文章的关键句、重点句和中心句。从内容上看,要抓能揭示文章题意、主旨的语句,如能概括段意的句子。从表达方式看,要抓文段中直接抒情或间接抒情的句子,或者发表议论、带有哲理性的句子。从结构上看,要注意领起后文或收束前文的句子、起过渡作用的句子、具有重要指示代词的句子、起总结作用的段首、段尾句。从修辞看,要注

意运用比喻、反问等手法的含蓄语句;六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旨”。

5.强化审题意识,提高审题能力

题干暗示命题意图;题干暗示答题范围;题干暗示答题重点;题干暗示答题角度。

(三)古典诗歌鉴赏

1.阅读诗的一般方法步骤

①从作者入手,联系已知作者的生活经历,风格知识理解内容;

②借助于诗词的标题、注释、写作背景,理解诗人写作意图;

③从语言入手,抓住诗词中关键词句(动、形容词、议论和抒情的词句)④表现手法的赏析(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化静为动<动静结合> 对比映衬、虚实明暗、含蓄委婉、直抒胸臆、引用典故等)。

2.鉴赏古代诗歌的常见类型

①把握和分析情感型(或意境或内容)

②分析技巧型(表现手法)

③分析语言特色型

④炼字型

⑤对比鉴赏型

⑥名句赏析

3.表达技巧分类

(1)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用典故、借古讽今)或者概括为: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2)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对比、对偶、反复、借代„„

(3)表现手法:赋、比、兴;白描;抑扬;景与情;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象征或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虚实相生:眼前之景为实, 想象虚构之景为虚。景物为实,情感为虚;形象为实,抽象为虚;正面为实,侧面为虚。);烘托与衬托;细节描写;用典等

4.熟悉古典诗词鉴赏常用的格式

①概括评价诗歌内容的常用表述方式:“这首诗是一首(什么样的诗)+采用(某种表达方式、修辞方式、表现方法)+写出了(某个意象的某种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种思想、感情+起到了某种作用。”

②赏析表达方式的常用格式:这首诗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抒情、议论)+叙(描写、抒情、议论)什么+这种表达方式的作用。

③赏析表现手法的常用格式:这首诗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其表达作用是(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④赏析思想感情的常用格式:通过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主旨+抒发了什么感情(寄托了什么情怀、袒露了什么心迹、表达了什么的追求)。

5.熟悉古典诗词鉴赏常用名词术语

①评价主旨类

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言简意丰、意在言外、含蓄蕴藉等。

②分析手法类

卒章显志、画龙点睛、直抒胸臆、托物言志、象征、以小见大、开门见山、寄寓、寄托、衬托、烘托、渲染、侧面描写、对比、起兴、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借景抒情、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③语言特点类

勾勒、浓墨重彩、描写详尽、细腻、惟妙惟肖、体物入微、穷形尽态(相)、富有哲理、淋漓尽致、行云流水、形神兼备、简洁、浅显、明快、明白、通畅、平淡、无奇、质朴清新、淡雅、词藻华丽等。

答题的用语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④风格类

沉郁顿挫、豪放、雄浑、旷达、沉郁、苍凉、冲淡、低沉、悲慨、苍劲、舒缓、悲凉、俊爽、等。

⑤文章结构

做铺垫、埋伏笔、呼应、浑然天成等。

⑥行文技巧类

虚实相生、水乳交融等。

(四)名著阅读,课内外结合。

(五)文言阅读要重视词语积累、翻译能力训练。

(六)加强语言运用的训练,语法和修辞在语言运用中体现。如仿写、病句的判断和修改,语句的连贯(续句)(语言的实际运用:简明、连贯、得体)、注意生活材料,加强语言运用能力训练。

(七)加强作文训练

强调规范,养成习惯:仔细审题习惯;准确、规范表达的习惯;不断反思、优化的习惯;纠错习惯、正确书写习惯。

抒写真情,克服套话,提倡创新,反对抄袭!

(八)注意综合性学习的复习。将平常进行过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过程和收集知识、资料再回顾复习、整理加深一下。(注意它的五个特点:①实践性②综合性 ③过程性④合作性⑤自主性。)

(九)其他说明

1.文言文中的通假字以课文下面的注释为准,有争议的尽量回避。

2.重视书写训练——工整、规范。

2012年6月8日

第五篇:2014年中考复习建议及考前必读

2014年广东省中考数学复习建议

一、对教师的建议

2013年的中考是新课标颁发后的第一次中考,这次中考的命题方向对今后的中考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分析研究2013年中考试题对2014年的中考复习有几点很值得我们教师思考。

1、重视基础,回归课本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始终是中考试题考查的重点。从2013年的中考试题看,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占很大的比重,试卷以考查考生对四基的掌握情况为原则,重视基础,紧扣教材,回归课本,无偏题、怪题。整份试卷中有不少题目可以在教材上找到原型,很多题目考查的都是现行初中教材中最基本且重要的数学知识,所用到的方法也是通性通法,这样考查既体现了中考的公平、公正,也对中学数学教学和复习回归课本。

2、注重数学的实际应用

20123年试题利用贴近学生生活和本土的例子对数学知识应用进行考查,因此,复习备考时,将纯烽学知识融入生活的例子中,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如统计一些事项,运用三角形全等,相似等知识测量物体高度等,同时也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看问题,思考分析问题。

3、加强数学思想方法渗透

从2013年试题中,考察基本知识的同时非常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考察,数学思想是数学科学发生、发展的根本,也是数学课程教学的精髓。在复习备考时,我们要让学生挖掘和体会。

4、加强数学能力的提高

培养学生运算能力、空间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科学设计课堂教学内容,优化数学结构体系,注重对学生数学能力的训练。

5、增强探索意积和精神

新课标的第四大部分为:《综合与实践》是为培养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这在2013年试题中有所体现,重视学生探索精神的考察,如第22题探索三个三角形的面积关系,第23题探索是否存在,第25题在运动变化过程中探索角度面积。因此2014年的复习备考中要增强学生探索意识精神,设计问题或学生自找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

二、对学生的建议

1、回归课本,夯实基础

近年来中考数学有许多新题型,多数试题取材于教科书,试题的构成是在教科书中的例题、练习题、习题的基础上通过类比、加工改造、加强条件或减弱条件、延伸或扩展而成的,也就是说,教科书中的例题、练习题、习题为编拟中考数学试题提供了丰富的题源.所以,学生的学习要回到教材,认真研究教材,发挥教材的示范作用.数学的基本概念、性质、定理、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核心,也是各种能力的基础.因此,在新课学习阶段务必要把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思想方法牢固掌握,引导学生理请知识体系.在复习阶段把各个局部知识按照一定的观点和方法组织成一个整体,形成系统.2、注重过程,发展能力

学习中,要将数学学习作为一种数学思维活动来进行,自己感受亲身经历数学问题的提出过程、解决方法的探索过程、问题结论的深化过程、方法能力的迁移过程.让自己在参与数学思维活动、经历知识产生发展过程,逐步提高数学能力.重视思维训练,突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3、关注生活,加强应用

新课标特别强调数学背景的“现实性”和“数学化”,.能用数学眼光认识世界,并能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处理解决周围的实际问题.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应用,强化应用,一定要联系生产、生活的实际,要联系学生的实际.学习中要时常关注社会生活实际,编拟一些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有着实际背景的数学应用性试题,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审题、获取信息、解决问题.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使学生体会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启迪学生平时关心生活,关注社会.特别要重视方程、函数、统计和解直角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4、科学训练,规范解题

运用变式训练,改变问题的呈现方式.克服熟能生笨的毛病.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善于将思维定势中解脱出来,养成多角度、多侧面分析问题的习惯,以培养思维的广阔性、缜密性和创新性.对例题、习题、练习题和复习题等,不能就题论题,要以题论法,以题为载体,变换试题,探究解法,研究与其他试题的联系与区别,挖掘出其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等,将试题的知识价值、教育价值一一解析.规范解题步骤是提高成绩的利器.在新课标下,一对一辅导比在校有很大的优势,在新课标下,中考的题目发生改变时不可避免的,中考题将由原来的考知识点变为考能力,考解题思路,考运用知识,所以在教学中,针对原来这三点,对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教法,要创设不同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而一对一辅导相比较大班教学更能针对学生因材施教,更能围绕这三点进行教学,使学生在中考中能发挥出更好的成绩。

三、考前必读--中考数学答题技巧及注意事项

一、做好心理准备

1.中考是人生旅程中的一次小战役,不必过度紧张;

2.适度紧张是追求上进同学的正常心态,有助于提高注意力,有利于提高思维速度;

3.中考是模拟考试的一次延续,总结经验,正常发挥.二、中考考什么

1、考心态

2、考基础 :基础题占80﹪、答题要准确、规范、保持速度

3、考能力:能力20﹪、要挖掘充分、推理正确、演算精准、表达简明其中代数约占60分,几何约占50分,统计概率约占10分。

4、考考埸策略

三、常犯错误归类

1、单位----不漏写、不错写

2、检验----分式方程、列方程解应用题、函数自变量范围的考虑、韦达定理

3、答---作图题、应用性问题、综合题一定要写答

4、分类讨论

5、二次方程、二次函数中二次项系数能否为0的问题

6、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7、最后结果的化简

8、点的坐标的符号问题

四、重要解题方法和技巧

1、问题的简化、具体化、特殊化

2、有效利用数字信息

3、四大法宝---勾股定理、相似形、解直角三角形、二次函数的性质

4、最容易捕捉的5个知识点---人人过关

无论表面多么简单的问题,在“粗心大意”面前都是“温柔陷阱”;

无论表面多么复杂的问题,在“深入细致”面前都是“虚张声势”!

五、掌握应试技巧与注意事项

⑪审题和解题的关系:克服对审题重视不够,匆匆一看急于下笔的不严谨的做法,要吃透题目的条件与要求,更要挖掘题目中隐含条件,达到启发解题思路。只有耐心仔细地审题,准确地把握题目中的关键词,才能从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才能迅速找准解题方向。

⑫“会做”与“得分”的关系:要将你的解题思路转化为得分点,主要靠准确、完整的推理和精确、严密的计算,要克服卷面上大量出现的“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情况。只有重视解题过程的严密推理和精确计算,“会做”的题才能“得分”。

⑬快与准的关系:在目前题量大,时间紧的情况下,“准”字则尤为重要。只有“准”才能得分,只有“准”才可不必考虑再花时间检查,而“快”是平时训练的结果,不是考场上所能解决的问题,一味求快,只会落得错误百出。适当地慢一点,准一点,可多得一点分;相反,快一点,错一片,花了时间还得不到分。⑭难题与容易题的关系:做中考试题要按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顺序作答,要合理安排时间,不要在某个卡住的题上打“持久战”,这样会造成既耗费时间又拿不到分,会做的题目又被耽误了的严重后果。把会做的题目先做完,再去攻不会做的题,这样既能得分,又能产生心理上的胜利效果,平静下来再做难题可能就迎刃而解了。

⑮怎样做选择题:要看完所有选项,解完后不要立即检查。第一个选择题一定要做两遍,这样有利于保证正确率。常用的方法有观察、计算、淘汰、看图形、特殊值法。采用淘汰法和代入检验法可节省时间。

⑯怎样做填空题:注意题目的隐含条件,比如二次项系数不为0,实际问题中的整数等;要注意是否带单位,表达式一定是最终化简结果;

⑰怎样做解答题:

①做题顺序:先易后难,一般按照试题顺序做,实在做不出来,可先放一放,先做别的题目,不在一道题上花费太多的时间,而影响其他题目;做题慢的同学,要掌握好时间,力争一遍净;做题速度快的同学要注意做题的质量,要细心,不要马虎(提议:每位同学都要准备手表,确保时间).纯二次式题考虑会用到一元一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或二次函数的性质;最后一大题最后一大题为代数几何综合题,第1小题中下等水平的学生都会做,不要被大题吓着了。

②解答题中的较容易题,要认真细致,如第1小题你一定会做,要做两遍,做完就检查,确保会做的题一定得满分。分式方程要检验,判别式与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解答题中,要注意一元二次方程二次项系数a不为0,作图题要用铅笔,因为用电脑改卷,用铅笔作图的痕迹一定要深,否则在电脑上看不到。解题过程要规范.设置一定区域,不可超出答题区域。

③求点的坐标;作垂线段,求垂线段的长,再根据所在象限决定其符号.注意用坐标表示线段的长度时,要注意长度是正值,在负坐标前加负号.④求最值问题要注意利用函数,没有函数关系的,自己构造函数,要注意数学问题的最值不一定是实际问题的最值,要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⑤概率题;若是二步事件,或放回事件,一般用列表法;若是三步事件,或不放回事件,一般用树状图。如无要求一定用列表法建议用树状图,不易出错。⑥折叠问题:A 要注意折叠前后线段、角的变化;B 通常要设未知数,C 利用勾股定理构造方程

⑦分类讨论思想的使用:未给出图形的题目要注意是否会有不同情况,画出不同的图形

⑧应用题:找等量关系,是为了构造方程,不等关系是列不等式,求解后,要注意验根,是否符合实际问题,要记着取舍

⑨动态问题,要注意点线的对应关系,用局部的变化来反映整体变化,通常利用平行得相似,注意临界状态,临界状态往往是自变量取值的分界线.注意特殊量的使用,如等腰三等形中的三线合一,正方形中的45度角,都是做题的关键;⑩综合题:例如广东省2013年的解答题

(二)包括:纯二次式题、纯平面几何题和代数几何综合题各一道,每题9分。最后一大题为代数几何综合题一般分为好几步,逐步递进;注意大前提和各小题的小前提,不要弄混;注意前后问题的联系,前面得出的结论后面往往要用到;若第一小题不会做,可直接利用第1小题的结论作为解第2或3小题的条件。大题可条件入手,可以多写一些结论,看哪个结论对作题有帮助,实在做不下去时,再审题,看看是否还有条件没有用到,需不需要做辅助线;从结论入手,逆向思维,正着答题。

六、中考前最后一周做什么

有的同学觉得学习的差不多了,平时太苦太累了,好好放松一下,然后再考试,甚至有的学校,老师,家长也让学生放松,娱乐一下,再考试,认为这样能考出好成绩,但经验告诉我们,这样做前功尽弃,多数同学根本考不出好成绩!那么临考前一周如何复习数学呢?

⑪要将以前做过的试卷,整理一下,选择以前做错的题,不会做的习题要重作一遍。

⑫看看课本上的定义、公式、定理,例题,做一些你自己感觉掌握地不太好的课本的习题。

⑬总结一下以前考试失败的经验和教训。

⑭选择一些考过的中考试卷和模拟试卷,进行模拟训练,做好临战前的热身,保持一种随时投入战斗的态势!

特别注意:考前不要过度放松自己!不要做过量的运动!因为以前我们有过这样的教训,有的考生平时学习很好,有人建议他考前唱歌,爬山,跑步,听音乐,说这样能考出好成绩,他按别人的建议做了.结果,考试失败,后悔莫及。

七、考前一晚做什么?做好物质准备

⑪.清点一下用具是否带全(整理袋、黑色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橡皮、圆规、直尺、三角板、普通铅笔。)

⑫把一些常用公式、重要定理“过过电影”。

⑬ 难记易忘的公式开考后事先写在草稿纸上。

八、上考埸了,考埸上的策略:

①开考前不要浪费阅卷的十五分钟,十五分钟可动脑不动笔地尽量多做选择题。

②仔细审题,重点标注,不要丢三落四;

③顺序答题,遇难则弃,确保会而不失;

④放松心情,回而攻坚,往往柳暗花明;

⑤预留时间,回头检查,批判性地审视。

⑥同一题中前问不会可做后问,分分必争。

下载七年级语文考前复习建议(汇编)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七年级语文考前复习建议(汇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考前地理冲刺复习建议

    高考前地理冲刺复习建议 复习备考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自然地理部分——偏重原理、规律的运用,要学会地理的思维方法,掌握地理原理、规律,并运用这些原理和规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六年级语文复习建议

    六年级语文复习建议(作文)拉萨路小学戴海梅作文是全面考查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和文字表达能力的重要形式,在语文考试中占有较大分数比例,因此,写好作文就成为能否取得优异成......

    2013年职称英语考试考前准备及复习建议

    2013年职称英语考试考前准备及复习建议 2013年职称英语考试将于3月30日(周六 上午 09:00-11:00)开考,有六点注意事项向大家提示,并祝大家获得考出好成绩,一次通关。 事项一:复习内......

    中考前2周数学复习的几点建议

    几点建议: 距离中考剩下两周时间了。不知道你是否 做了这几项工作: 1、分析对比09年10年11年三年的河南省中考数学试卷,针对所考的知识点进行了归纳整理,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

    高考前六个月复习黄金时间及备考建议

    高考前六个月复习黄金时间及备考建议 上周日晚上讲座中给家长简单的讲解一下寒假前这段时间的重要性。可是现实中,很少有考生能高效的利用这一个多的时间,特别是对那些基础相......

    七年级语文教案—复习

    七年级语文组教案 备课人:李萍萍、段秋平 第十七周教案 第一、二课时 教学内容:讲解优佳学案一、二单元重点的习题第三、四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课文一、二单元 第一单元 1. 在山......

    七年级语文世说新语复习(精选)

    第25课《世说新语》两则导学、例析、训练立体教学案 (建议安排2课时) [学法导引]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课文所选的两篇是反映古人的家庭教育,家庭文化生活和亲情......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考前模拟3

    梦幻网络( http:// ) 数百万免费课件下载,试题下载,教案下载,论文范文,计划总结 初一语文下学期考前模拟 (答题时间:90分钟)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22分) 1、 1、 写字注音(4分) 哽咽桦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