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活中奇妙的现象 作文
奇妙的现象
生活中奇妙的现象很多很多,只要善于发现,善于观察,一定能收获很多有趣的知识。记得有一次,美术老师要我画一幅春天的水彩画。我很快找来了水彩颜料。红色颜料可以画五颜六色的的花,蓝色颜料可以画湖水和蓝天,……哎呀!小草和柳枝要用绿色颜料画,可是绿色颜料没有了。怎么办呢?我突然灵机一动,脑海里立刻闪过一个好办法:科学老师说过,有些颜色混合搭配在一起可以重新变成一种新的颜色。可是哪些颜色混合可以变成绿色呢?
我拿出所有的颜料,准备开始在水彩调色盘上做实验。我先用红色加黄色,结果变成了橙色。我又用红色加蓝色,结果变成了紫色。接下来我用黄色加蓝色混合,哇!调色盘上立刻出现了绿色。太神奇了!我要的绿色终于弄好了!现在,我需要的所有颜料都有了。我马上开始画我的水彩画。
一个小时过去了,在我的精心努力下,一幅漂亮的《春天》水彩画引入眼帘。蓝蓝的天,蓝蓝的湖,五彩缤纷的小花,高大挺拔的大树,还有生机勃勃的小草,随风摇摆的柳枝,房子里可爱活泼的小孩……这幅画因为有了不同颜色的点缀显得格外闪亮。
看来生活中只要用心去思考,用眼去看,一些神奇的现象都会被我们发现,还能帮我们解决难题。大家不妨试一试?
第二篇:浅谈生活中的隐喻现象
浅谈生活中的隐喻现象
兴湘学院
2009级汉语言文学班
王洪浩
学号:2009960101
最近看了李亚伟写的一首诗:《中文系》,其中用了许多隐喻的修辞手法,比如“浅滩边,一个教授和一群讲师正在撒网网住的鱼儿上岸就当助教,然后当屈原的秘书,当李白的随从当儿童们的故事大王,然后,再去撒网”其中将中文系的学生比喻成鱼儿,用的是隐喻的修辞手法。这是在诗歌中用到隐喻的修辞的例子,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到许多的有关隐喻的修辞,现在我就日常生活的一些例子来谈谈我的看法。
一、校园文化的隐喻现象
每个寝室都有各自的寝室文化,文化和语言是相通的,伴随而来的就是寝室语言。我收集了一些同学们喜欢在寝室里讨论的话语,其中就用到过不少隐喻的修辞:
1、兄弟们,生命不息。(意思是晚上坚持奋战。)
2、今天有没有抽水?(意思是今天有没有点名?)
3、甲:你快起床,要迟到了!乙:我今天不去了,给我顶上。(意思是代我点到啊,写张请假条也行。)
4、谁借我点钱呀?江湖救急。(形容情况紧急)等等,这样的例子很多,我就不全部列出来了。现在仅就几个例子来讨论,比如“兄弟们,生命不息。”这一句语言使用中的隐喻只是一种表层的现象,真正起作用的是深藏在概念系统中的隐喻概念,即深层隐喻。正如朱军教授所说的:隐喻在人类认知方面有两大作用:创造新的意义;提供看待事物的新视角。“兄弟们,生命不息。”就给我们提供了看待事物的新视角,因为根据日常习惯我们认为生命不息是一种向上的进去行为,但这一句表现的仅仅是一种活动的延续,这属于临时性隐喻,同时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对语境具有一定的的依赖性。再如“今天有没有抽水?”,这里将人比喻成水,本来意图是说抽查人的意思,但“抽水”是日常惯用语,有与抽查在语音上有类似关联,故产生了隐喻的意象与思维。这些新出现的事物以及相关的一套术语常会被借用到一般 的生活领域,起到特殊的修辞和社会效果。
二、农事生产活动的隐喻现象
我出生在农村,对农事活动有一定的了解,发现人们善于利用一些谚语来把握生活生产规律,人们对事物的发展过程和事物之间关系的知识也是隐喻理解的一个重要依据。例如一些气象谚语:“月生鸡眼天气变。”指的是天气虽未有云,却见月身紧裹几圈小光环,形似“鸡眼”,表明空气湿度开始增大,有利于雨云生成。而随着天空展布丝状的卷云或薄纱般的卷层云,月亮周围映出视角半径较大的晕圈,表示高空水汽、冰晶继续增多,天气开始转坏。如观测到罕见的夜虹,则天气更不稳定。其中用到了隐喻现象将月身紧裹的几圈小光环比喻成“鸡眼”,使得该谚语不仅读来生动有趣而且便于记忆。“四季东风是雨娘(湖南)。东风是个精,不下也要阴(湖北枣阳)。”两句讲的是温带区域和它的北面的地方--的雨水,主要是由于气旋带来的。气旋的行动,老是自西向东的,在它的前部,盛行着东北风、东风或东南风。故气旋将到的时候,风向必定偏东的。所以东风可以看做气旋将来的预兆。因为气旋是一种风暴,是温带区域下雨的主要因子,所以我们看到吹东风,使知是雨天的先兆。这两句更是生动有趣,将东风比喻成“雨娘”、“精”,生动的显现出东风是雨天的先兆这一特征。这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观察气象的经验总结。另外还有一些农事谚语:“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其中“盖三层被”并非真正将三层被盖上去的意思,而是说麦子被铺上了厚厚的雪,是将厚厚的积雪比喻成三层被。农谚“桃三杏四梨五年,枣树当年就还钱”,不仅以生动的隐喻修辞来阐明农事规律,而且还科学地说明枣树具有早花早果早期丰产的习性。如果不考虑隐喻使用者,不考虑隐喻使用的社会或语言环境,要明确判断隐喻的意义,那几乎是不可能的。理解的关键是发现说话者使用隐喻的意图的线索。所以笔者认为在理解这些农事谚语的时候,我
们应当对农事活动有一定的了解。
当然,生活中关于隐喻修辞运用的现象有很多,深入地研究隐喻修辞是很有必要的,通过隐喻,人们可以用已有的词语来谈论新的、尚未有名称的事物。同时,通过隐喻,人们还可以表达一些事物间细微的差别,更加形象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特征。这也是笔者的心愿。我也希望通过对语言学修辞的学习来掌握一些语言运用的知识,并且希望进一步加强自身的文学修养。
兴湘学院
2009级汉语言文学班
王洪浩
学号:2009960101
2010年5月20日
第三篇:浅析生活中的副语言现象
浅析生活中的副语言现象
[摘要]副语言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与言语交际息息相关。学界对于副语言的研究主要着眼于播音主持艺术与教师授课技巧等方面,而对存在于日常生活交际中的副语言却不够重视。以电影《海洋天堂》为例,通过对影片中的语料进行分析,集中发掘人们日常交际的副语言现象并进行归纳整理。作为副语言要素的语音、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在片中都有充分的体现,而且根据信息传递―接受过程划分的副语言的四种运作方式也在片中有所体现。
[关键词]副语言;非言语交际;海洋天堂;功能性发声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10-0089-03
[作者简介]林?r欢(1992―),女,福建南平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2014级在读硕士。
一、前言
语言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信息传递手段,是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在使用语言时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让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参加进来辅助交际。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瑞宾得出一个公式:信息的总效果=55%的表情+38%的声音+7%的词语。[1]可见在信息传递过程中,除了语言本身之外,还有一些重要的因素在其中发挥作用――非言语交际。大部分学者用“副语言”来概括非言语交际的各方面内容。
副语言是非言语交际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因其处于辅助言语交际的地位,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未受到学界的重视。近年来学界对它的关注度有所提升,其研究视野逐渐转向副语言本体。本文以电影《海洋天堂》为基本语料,通过分析影片中的人物言语交流,尝试梳理无处不在的副语言现象,以期能够唤起人们对它的重视。
二、从《海洋天堂》看生活中的副语言要素
由薛晓路导演,李连杰、文章等主演的电影《海洋天堂》讲述了父亲王心诚与患有孤独症的儿子大福之间的故事。患有孤独症的大福的语言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存在明显障碍,因而他在语言表达过程中除了不能自我控制的本能表现之外,一些非言语行为就具有了一定的特殊性。耐心陪伴、教导儿子的父亲,为了与其顺利交流,副语言的使用比例也大大增加。因此,本文选择影片《海洋天堂》作为语料来源,尝试在日常生活交际之中发掘副语言的强大力量。
(一)与语音相关的副语言要素
1.日常生活中的发声方式
影片开头,王心诚和大福两人乘坐一只小船,飘在蓝色的海面上。王心诚用绳子将二人的脚绑好在重物上,淡然地说了一句“儿子,我们走吧”,大福则用充满稚气且鼻音略重的声音重复了一遍“走吧”。从这一声与年龄不符的“走吧”,我们便可以看出大福与正常的孩子有些不同。这种从说话者的音调、音量、音色等方面了解其年龄、身体状况等常规语言所不能表达的语义情况即是副语言以发声方式辅助交际。
2.日常生活中的功能性发声[2]
(1)语音替代
大福被送到福利院的第一天晚上就开始烦躁地闷哼并撞头,当父亲赶来时,大福由烦躁地闷哼转为委屈地抽泣,而后又忍不住伤心地大哭。当父亲说自己不走时,大福则边哭边哼。患有孤独症的大福不能像正常人一样表达感情,但这并不妨碍他拥有和正常人一样的感情。哭是一种内在情绪的外露,此时它作为一种功能性发声,传达的是大福不适应离开父亲独立生活而感到委屈的心理,替代的是他想念并且依恋父亲的感情。
(2)语音补足
父亲想教大福买东西,于是在茶几上将各面值的人民币平铺开来向大福介绍。父亲用温柔的语调饱含期待地问:“大福,哪个是最小的?”当大福无意中拿起了一张一角钱时,父亲声音有了波动,说“大福真乖,我们大福就是聪明”,激动、高兴、满足之情溢于言表。父亲继续问:“大福啊,如果买一斤鸡蛋三块钱,用哪个买呀?”当大福着急地拿起一张一百块时,父亲则略有遗憾且自己安慰自己地说“这个也行”。但他没有气馁,继续柔声地问:“如果买一台风扇的话,一百二十块钱,用哪个买呀?”大福共拿了五张一角钱出来,并且趁父亲犹豫之时抢走了放在一旁的鸡蛋,父亲这才失望作罢。
在这个场景中,父亲的话语夹杂了许多修饰成分,光听声音就可以从中读出父亲的情绪变化,这也证实了修饰成分对有声话语可以起到很好补足作用。
(3)抵触
父亲叮嘱大福不能游泳。大福坐在游泳馆的办公室里,一边玩弄着开关,一边说:“想游泳,想游泳。”父亲回应:“不行。”大福又说“想游泳”,父亲又说“不行”,大福于是跟着说“不行”,但表情口气却流露出躁动不安。父亲只当大福答应了,于是说:“大福真乖。”其实在这段对话中,“不能游泳”是大福不愿意接受的信息,所以当大福重复“不行”时,并不是答应了,只是一种抵触而无奈的回应,其实他并没有听进去父亲的话,他还是想去游泳。后来大福果然趁着父亲不注意进了游泳池。这证实了当说话者所说内容与其副语言表达的信息相悖时,正确理解副语言是领会说话者意图的关键。
(4)语音重复
父亲欲教大福坐公交车往返于海洋馆和家之间。为了训练大福独立乘坐公交,父亲在家中模仿着售票员的声音说“上东路到了,有没有人下车?前门有没有?后门有没有?没有走了啊”。父亲尝试用着各种语气模仿售票员的话语,只要大福不答应,他就一直重复。父亲这是利用了副语言中的语音重复,不断地说同一句话,对发出的信息反复强调以加强表达效果,最终,他得到了大福的反馈。
3.日常生活中的语空
在言语交际中,有时说话者会出现语音的暂停,但其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非言语行为可能还在继续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在信息传递过程中,沉默的作用有时并不比言辞的作用小。
王心诚希望大福能在海洋馆当清洁工人,于是耐心地教大福拖地。当他教了好几遍,大福仍然学不会时,他终于忍不住发了脾气。当大福委屈地蹲下啜泣时,他则懊悔地走到大福身边,没有说话,只是用手抚摸着大福的头表示安慰和歉意。此时的沉默传达了有声语言难以述说的心情,父亲那痛心、焦急、后悔的表情,以及温柔的动作,相信大福完全可以体会到其中的父爱和父亲对他的安慰。
(二)与肢体动作、表情相关的副语言要素
人们在使用语言传递信息时,肢体动作、面部表情也会参与进来,帮助传递信息。[3]在言语沟通过程中,我们有时会碰上言难尽意的情况,这时如果增加些肢体动作,则能帮助我们更准确、更生动地表达自己。同样,当我们感到难以理解别人的话语时,也可以通过观察其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获取更多的信息。
1.肢体动作
影片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大福喜欢藏在房间的柱子边,父亲有时候则会装作在找大福。从父亲说的“大福,你在哪啊?爸找不到你了,你在哪啊”,我们并没有听出什么异样,但当父亲边随声呼唤边打开冰箱和小柜子的门甚至往饭桌底下看时,我们就知道父亲是在逗大福玩。原本很普通的找东西的肢体动作表现出了浓浓的父爱。
2.面部表情
父亲再三叮嘱大福不能游泳,大福却趁父亲工作时进入带电的表演池,差点出事故。在回家的公交车上,怒气未消的父亲一言不发,直视前方。而大福则面带愧色,一直盯着父亲的侧脸,当父亲转过头与他对视时他又低下头,父亲把脸转开之后他又无辜地盯着父亲。虽然大福没有任何言语,单凭那副略带歉意又欲语还休的表情,说明他心中已经认错了。
3.肢体动作与面部表情共同起作用
影片的结尾,王心诚离世,而大福学会了独立生活。他相信了父亲善意的谎言,相信父亲变成了海龟,于是有了他在游泳池中紧紧抱着一只海龟畅游的场景。此时的大福没有说话,但我们从他贴近海龟的动作以及那满足的表情就可以看出他对父亲的爱与依恋。
三、从《海洋天堂》看信息传递―接受过程中的副语言
麦凯的四分法[4]是将说话者的有意无意和听话者的接受情况进行分类研究,这种分类方法有助于我们了解副语言是如何运作的。
(一)说话者有目的且听话者会意
王心诚对刘校长说:“我也没指望大福给我斟茶倒水什么的,他现在能这样,挺好的,我知足。”刘校长听了之后没有说话,只是用手拍拍王心诚的肩,并握着他的手,而王心诚也会意地点了点头。王心诚对大福如今的状况表示知足,而刘校长拍他的肩膀以及握住他的手则是在安慰他不用太过担心,想开点。王心诚则从刘校长关切的表情和动作中领会,于是点点头。虽然没有有声语言的介入,但此时我们可以看出,说话者和听话者都已成功编码解码,因此,这是一次完整的交际过程。
(二)说话无心而听话者有意
父子俩在福利院的第一天,王心诚问大福:“大福,有一天爸爸不陪你了,你会想我的,是吧?”大福没有回答,只是重复“你会想我的,是吧”,而父亲则把大福无心的重复当作问题,认真地回答了两遍“我会想你的”。在这次言语交际过程中,儿子的“你会想我的,是吧”并不是一个有意的发问,但父亲心中充满对儿子的不舍,正好对此“问”进行回答。这场看似完整的交际实际只是父亲的“自言自语”,但并不妨碍父亲向儿子表露心声,也不妨碍我们领略其中浓浓的父爱。
(三)言者有心而听者无意
玲玲在练习抛球时不慎将球落入游泳池,这时大福正好戴着面罩在池中游泳。玲玲跑到池边,对着大福喊:“诶!帮我捡下球好吗?”见大福不理睬,又喊一遍:“诶!麻烦你,帮我捡下球好不好啊?”大福仍是被水中的球吸引而对她的喊话无动于衷。玲玲以为大福听不见,又用动作示意了一遍,可是大福仍是没有会意而帮她捡球。从信息传递―接受的过程来看,无论说话者玲玲用的是有声语言还是辅助性的手势语,大福作为信息接受方都没有成功接受其话语信息。
(四)言者无意且听者也无意
父子去海边自杀归来,身上带着海腥味回到家里。柴嫂热心地与大福搭话,当闻到大福身上有异味,就说了句:“都什么味啊?你跟你爸身上弄的。”柴嫂说这些话并没有特别的意思,而听话者大福也并没有在意。但作为第三者的王心诚,听到柴嫂这无心的问话时则略感尴尬,他暂时不愿意提及他俩此次“旅行”的目的,所以尽量回避柴嫂的问话,顾左右而言他。
四、结语
副语言既从属于语言又独立于语言,在日常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副语言较之于可修饰的有声语言来说,表现更多的是人们本身的情感状态,很多时候可控性极小,所以当副语言与有声语言相矛盾时,人们往往选择相信副语言。对这样一个无处不在的语言现象,对它的研究不应该仅仅局限在对文学作品、戏剧的分析上,更应该扩展至日常生活。只有关注的角度够全面,我们对副语言的研究才能更深远。
参考文献:
[1]汪福祥.奥秘的人体语言[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2]〔美〕马兰德罗.非言语交流[M].孟小平,译.北京:朝花美术出版社,1991.[3]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4]李春光.副语言问题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西语学院,2004.[5]程红波.副语言的交际功能探析[J].钦州学院学报,2012(6).[6]田华,宋秀莲.副语言交际概述[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第四篇:生活中有趣的现象
《生活中有趣的现象》
导入:童年是美好的。人们在童年时代,对一切都感到新奇,当我们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时,一定会有许多有趣的发现你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把自己在大自然或生活中的一次有趣的发现写下来。
中心:说明什么科学道理,我得到什么启发,我获得哪些知识等
写作要求:
一、要突出“趣”。
二、要写出发现的经过结果以及自己在发现过程中的所思所想要写清楚。
三、注意段落结构
习作指导:
1、从生活中寻找有趣现象
2、打开思路,扩大视野
3、围绕中心,详略得当。提纲:
1、写清时间地点人物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
2、写清自自己观察经过。
3、写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上网、看书、实验)。
4、总结谈谈自己感受(大自然奇妙、认真观察做有心人)。好句好段:
1、我的新发现,让我感到大自然的伟大与神奇!让我了解到大自然中隐藏着无穷的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
2、从这件事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理:要获得更多的知识,光靠问是不够的,还要多查阅书籍.3、只要我们在生活中细心观察,认真研究,勤于动脑,就会发现许许多多多的秘密。
4、只要我们认真观察身边的事物,就能发出许多有趣的现象。
5、生活中有趣的现象真多啊!今后,我要去发现更多的有趣的现象,并寻找到答案。
6、我太高兴了,原来我遇到问题能自己解决了今后我要多看书,多学习,解决更多的问题,揭开更多的奥秘。
7、大自然使我们的启迪,也是人类的老师,大自然给人们带来了聪明才智和想象的空间。
8、从这里我知道,大自然的奥秘是无穷无尽的,只要我们去探索,一定会获得更多的知识。结尾:
1、这次的观察使我意识到:生活中还有许多的奇花异草,只要仔细观察,多查阅有帮助的资料,就一定能明白这其中的奥秘让我们在这条科学道路上不断地前进,不断地探索与追求吧!
2、自然是多么的奇妙啊!只要我们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仔细观察,有一双勤劳的双手,勇于尝试,一定会发现更多有趣的自然现象。
我发现的有趣现象 在一次科学课上,老师告诉我们纸可以当作锅烧水。我听了,觉得老师的话很荒唐:纸怎么可能当锅呢?水还没热,纸不就先被烧了吗?可老师一本正经的模样,不像骗我们。于是我放学回家就做实验,想证实一下结果。
我到煤房找来了一根铁丝,用夹钳把铁丝夹成了一个小架子,然后找来了一张纸,折成一个“小水盆”,装满水,放在架子上,再找来一支蜡烛,放在架子下面,最后我点燃了蜡烛。我目不转睛地盯着“水盆”里的水:两分钟过去,“水盆”底下已经被熏黑了。又过了两分钟,水已经有一点点热了。再过了两分钟,奇迹发生了一一水沸腾了!纸竟然没破!我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又检査了几次,纸还是没破!这次实验的成功使我的好奇心更旺盛了,这是什么原因?纸为什么不会破?我决定弄清楚其中的奥秘!我来到学校图书馆査资料,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是温度在作怪!因为纸燃烧噐要的温度是130度,而水只要100度,所所以热量全被水吸光了纸当然就烧不起来了!这次实验证实了:一些你看来很奇怪的事,只要努力寻求答案,就会觉得并不奇怪!
生活中有趣的现象
在生活中大家可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一打乒乓球时会不小心把乒乓球给踩扁了,然后就会把坏的乒乓球给扔掉。其实千万不要扔了,球还可以变回原来的样子。
星期天早上,我和和晋龙做了个实验把乒兵球给弄扁了。然后晋龙准备了盆热水,这盆热水在九十度左右,再把扁了的乒乓球放进去,看一看乒乓球会不会恢复原样?看到它渐渐的鼓了起来,空气遇到冷就会凝结,凝结后就会稍微变小,物体也会随着变小。”我和和晋龙认真观察一下,乒乓球果然在冷水中变小了。爸爸还告诉我们这个热胀冷缩的有趣现象,不光是让乒兵球变鼓,变小而已,如果热一冷,还会有更大的威力呢!
看,这就是生活中一个有趣现象,只要我们努力去探究,还会发现更多有趣的现象。
猫的眼睛
今天我在家里观察小猫。当我靠近小猫仔细观察时,忽然发现小猫的眼睛是椭圆的。我感到非常惊讶,因为我以前总是以为猫的眼睛是圆的,今天却发现猫的眼睛在白天是楠圆的。我忽然然想到:猫的眼睛在夜里是什么样的呢? 于是我就一直等呀等,到了晚上我把家里的灯关上再一看,我吓得“啊”地叫了起来,原来小猫的眼睛瞪得圆溜溜的像个小皮球,还发着绿光,看上去真像一只狼。这是为什么呢?经过查资料,我才知道猫适合在夜间活动,白天光线强,照得猫的眼睛睁不开;夜里没有光线,所以猫把眼睛睁得大大的。
猫的眼睛可真神奇啊!
第五篇:调查生活中的浪费现象
《调查生活中的浪费现象》
一、活动主题的提出
在一次秋游活动中,发现学生浪费的现象很严重,我们把学生在秋游活动后浪费现象拍摄下来让学生看,严重的浪费现象让人触目惊心,吃了一口就丢掉的面包、没有剥壳的鸡蛋、还剩下一大瓶的烧烤酱„„学生对此议论纷纷。从学生的谈论中我们了解到,学生对浪费的了解很粗浅,只是懂得要节约,不能浪费。至于生活中存在哪些浪费现象,浪费对我们有什么影响?怎样解决这些浪费现象„„这些问题他们了解得非常少,这些问题也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为此我们决定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定为“寻找生活中的浪费现象”。
二、活动具体目标
态度目标:通过小组研究性学习活动,寻找生活中的浪费现象,知道浪费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增强学生的节约意识,养成学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互相帮助、团结合作、共同进步。
知识目标: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获得亲身探究的体验。通过各种方式的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浪费现象对生活中的影响和危害性,设计节约的方法和制作节约的作品。
能力目标:学会分析问题、探索研究的方法,树立自主探索的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收集相关信息,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应用的能力。
三、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
第一阶段 活动准备阶段
1、对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生活中浪费现象的认识。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统计学生活动方案情况,初步设计活动实施方案。
2、推选8-10名学生的代表参与活动实施方案的设计、策划、参与活动的准备等等,并广泛征求同学们的意见,及时反馈给活动总负责人。根据反馈情况,统一认识,确定主题内容,对方案进行进一步修改。
3、根据学生选择的研究主题组成研究性学习小组,学生自由选择活动小组。
4、动员学生、家长、老师积极参与活动,制作宣传海报,上网发布活动方案。召开家长会,邀请热心学校教育的家长作为学生活动指导老师。成立家长协助指导小组,支持和帮助班级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5、成立教师指导小队,与学生一起具体落实,分工合作。
6、建立“寻找生活中的浪费现象”活动网页。
第二阶段 进入问题情景
1、指导老师根据自己的特长及学科特点,有针对性的指导各研究主题的活动。
2、指导老师和学生积极探索,搜寻“寻找生活中的浪费现象”的相关资料,归纳准备研究的具体题目,形成基本的目标和思路。
3、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研究主题活动和指导老师。
4、先由年级确定总研究主题,各班根据本班情况确定次研究主题。根据研究主题以班级小组组成研究性的学习小组。各组根据本组的特点自定研究的计划、内容、方法、成果展示。
5、由指导老师和学生代表组成网页维护小队,把有关“寻找生活中的浪费现象”的资料在网上上传,并且对“寻找生活中的浪费现象”网页进行维护。
四、研究活动建议
研究性课题活动程序:
(1)选择研究的主题。
(2)以自愿的形式、按研究主题组成研究性学习小组,推选活动组长,小组成员分工。
(3)了解和分析研究主题内容,制定研究主题的计划。
(4)上网调查收集、整理各种生活中的浪费现象的资料,了解浪费现象对社会的影响和危害性。
(5)采用问卷、采访、参观等实地调查方式进行调查,调查采访年级学生和家长、老师,以及社会上的人,了解生活中的浪费现象对我们的危害,设计各种调查量表,并且填写调查表,统计分析研究主题的情况。
(6)针对活动研究主题的浪费情况,设计各种实验,通过对比、分析、证明实验研究的成果。
(7)制作研究主题的活动成长记录袋,制作研究主题的学生网页。
(8)学生把研究学习中所遇到的难题和观察到的现象,设计出可以解决的方案,还可以画出自己设计想象的节约的产品,如果有条件可以制作出来。这样设计的方案用来避免浪费现象的发生。
(9)总结研究内容,了解研究的结果,讨论研究的对策,商量研究的方法,设计研究的方法或者研究的产品。
(10)成果展示会:学生的成果展示会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成果展示。
五、活动要求
1、以小组集体活动为主,每组分工细致,每个学生都要有任务,并按照小组要求,按时、按质完成任务。
2、学生对调查的参考资料、书籍、网址等进行记录。
3、指导学生对研究的情况进行随笔记录,写出研究的感想、活动反思等,对研究活动进行过程性、总结性的小结。
4、开展以畅谈收获、体验、发现、思考、感悟等主题活动。学生对活动进行反思,学生分别写出每次活动的收获和活动反思。指导老师可以从下一问题入手指导学生谈体会:
(1)你们在调查采访中采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在采访调查中遇到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困难的。
(2)根据调查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了解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3)通过采访、调查你有些什么新的发现?有什么新的想法和做法。
(4)在活动中获得了哪些体验,对自己的活动体验做出评价。
(5)评价自己小组分工合作的情况,你认为自己在活动中参与的态度表现如何,有什么优点和不足的地方?
(6)这次活动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说一说你感受最深的事情,它对你今后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帮助?
(7)你在今后的活动中有什么样的打算。
5、教师与学生一起评价研究主题的活动,对好的作品与创新方案给予鼓励和奖励,并举办“节约小明星”评比活动,每个年级进行分别进行专题展览。
六、活动评价
1、对学生的评价
(1)以自我评价为主。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面对困难的态度、处理问题的方法、与人交往的技巧、小组合作的团结、成果展示的创新等进行自我评价。也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互评方式对自己进行一个全面的评价。
(2)注重过程性评价。活动不在乎学生结果的质量高低,而是注重过程性评价。注重学生在活动过程的表现,在活动的实践中获得的种种体验,评价学生可以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学生参与活动的行为、参与态度、努力程度等各方面进行评价。
2、对指导老师的评价
(1)对教师参与活动的态度、对学生的调控能力、师生合作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
(2)对教师活动方案的设计、组织、实施、指导、总结、活动后的认识与反思进行综合评价。
(3)由学生对指导老师进行评价,采取口头表达与书面文字描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
(4)教师自我反思评价。
(5)同行之间相互评价。
(6)家长、社会、社区的综合评价。
七、活动延续
注重活动的生成性,小组根据活动主题进行延伸,扩大到环境保护,增强环保意识,设计各种环保产品,制定环保计划,实施行动,以自己的行动去带动周围。
八、活动主题的参考
1、吃的方面 ①吃饭时挑食; ②买各种零食吃;③常常跟随电视广告,向父母提出购买的要求。可以看出在吃的方面,凡事多余的、不必要的、过高的需求均会带来浪费。
2、穿的方面 ①旧的衣裤不穿,总爱买新的衣服; ②互相攀比,追求新异穿名牌。过分的攀比、打扮、追求时髦,是穿的浪费。
3、用的方面 ①这随意丢弃物品、破坏物品,买不适合小学生的高档文具
和图书,也是一种浪费。②将铅笔、橡皮、书本、衣服、雨伞等经常丢失。③坐不端正,乱摇桌椅,用小刀刻桌椅,乱撕作业本。④乱买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书籍、杂志,花钱大手大脚。随意丢失物品、破坏物品、买高档文具和不适合小学生看的书籍,也是一种浪费。
4、玩的方面 ①买很多玩具,又不爱惜,几天就弄坏了。②过生日,大手大脚请客。③到公园时,玩这样那样。不加以选择的贪玩,不爱惜物品等也是一种浪费。
5、资源方面 ①随便浪费水电。②时间的浪费,做事是磨磨蹭蹭,一边学习一边玩,有些应该做的事情,今日拖明日,明日拖后日等。③浪费纸张,不会节约用纸,环保用纸。资源是有限,对各种资源不能合理利用也是一种浪费。
九、研究活动参照表格
“寻找生活中的浪费现象”学生调查问卷
学校:年级:班别:
此调查问卷目的是为了了解同学们对生活中浪费现象的认识和看法,以此作为我们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第一手材料。答案无所谓对错,希望你能以认真的态度,选择与你的真实情况和想法相符合的答案,共同做好校本课程开发工作。谢谢你对活动的支持。
下面各项问题能选一个或多个答案,并且打“√”。
1、你经常在生活中发现浪费现象吗?
A.经常B.有时C.很少D.不清楚
2、你认为浪费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吗?
A.有B.没有C.有一些D.不清楚
3、你认为自己有浪费的现象吗?
A.有B.有时C.很少D.不清楚
4、你在学校发现有同学浪费的现象,你会怎样做?
A.制止B.不理睬C.看情况D.不清楚
5、你在学校发现的浪费现象最多的是什么?
A.吃的方面B.穿的方面C.用的方面D.资源方面
6、你在家里发现家长有浪费的现象,你会怎样做?
A.制止B.不理睬C.看情况D.不清楚
7、你在公众场合发现有浪费的现象,你会怎样做?
A.制止B.不理睬C.看情况D.不清楚
8、如果你看到一些浪费的现象,你会制止他吗?
A.会B.不会C.看情况D.不清楚
9、当你制止别人的浪费行为时,别人不予理睬,你会怎样做?
A.继续制止B.不再制止C.帮助他D.不清楚
10、举例说明你认为的浪费现象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