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活中有趣的现象作文教学设计
生活中发现的有趣现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整理自己观察到的有趣现象,把它表达清楚具体、生动,用上积累的词,合理想象,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得有意思。
2、创设“有趣”现象,让学生认真观察,在观察中体验、感受、思考、想象
3、引导学生通过对所观察的事物的动作描写,事物大小、形状、颜色的变化的写出“有趣”的表达方法。懂得要观察生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教学准备:
让学生去观察、发现生活中的有趣现象,查找相关资料,为自己的好奇心寻找答案。
教学过程;
一、话题交流
激趣引入
1、话题交流(课前交流)
洪老师发现同学们今天精神饱满相信这堂作文课你们会有精彩的表现,细心的你有没有发现今天的课堂有什么不一样?你发现了什么?(教室摆设,老师穿着,同学装束等)
生:我发现听课老师真多!
师:这都是咱们的客人,向老师问声好吧 生:今天老师穿得特别漂亮!
师:谢谢你的夸奖!
生:我发现同学们穿着特别整齐
师:对,很精神
„„
师:大家真了不起,在教室里就有这么多发现。
2、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我们刚学完第九单元,主题是——观察与发现,课文《李时珍》告诉我们要处处留心生活,《装满昆虫的口袋》这篇文章引导我们要带着无限的好奇心、强烈的兴趣去观察,《大自然的语言》这首诗歌提醒我们要勤于思考才能有发现,下面老师想考考同学们,看谁最善于观察,善于发现。
(1)出示:切开的藕,学生观察
师:这是——莲藕,这天老师想炖排骨莲藕汤,切莲藕的时候却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我们一起仔细看,用心想,你发现了什么? 生:虽然藕切断了,但是丝却还连着 师:能用一个词说说吗 生:藕断丝连
师:这个成语讲述了生活中的一种有趣现象。(2)出示:筷子和一杯水,筷子斜插入水中
师:炎热的夏天到了,喝杯冰凉的蜜水,多么凉爽(师搅拌)学生观察
师:你有什么发现
生:筷子斜插入水中会像“折”断一样 师:多有趣啊,喝水都可以有发现
(设计意图:从孩子喜欢的实物中观察,孩子往往会瞪大一双好奇的眼睛,效果容易事半功倍,激发学生观察与发现的兴趣,引入主题。)
3、过渡
其实我们生活中有趣的现象数不胜数,只要我们留心生活,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许多有趣的现象,我们今天要来写一写自己——生活中发现的有趣现象,(板书课题)齐读
二、处处留心
发现有趣
1、教室外是广阔的天地,课前,老师布置了小任务,在生活中发现有趣现象并认真观察,同学们,你们有发现吗?谁来谈谈自己发现的有趣现象。(谁愿意把自己的发现写到黑板上)(先写后说)生:苹果切开后会变黑
师:苹果切开,原本果肉是黄色,放在那儿,竟会变色,这真有趣。生:蜻蜓低飞,鱼跃水面要下雨
师:蜻蜓、鱼儿都能当天气预报专家呢,真有意思!生:含羞草手一碰,叶子就合拢。师:多有趣啊,真像个害羞的小姑娘 生:„„
师:在什么时候,还有什么发现(师说情境、时间引导说后出示课件)(玩泡泡时,)肥皂泡在阳光下是五彩的。(美术课上画画调颜色时,有没有发现什么有趣的现象)我利用红,黄,蓝这三种颜色能调出很多种不同的颜色。(为什么?没想到„„)
(下雨时,)雨点落进水里荡起一圈圈小波纹。师:哦,雨点在水面上摇呼啦圈呢!冬冬也为我们带来自己的发现:
(厨房里)我发现马铃薯粘在切刀上。
2、板书的学生读自己的发现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开拓思路,感受生活中五彩缤纷的有趣现象。
3、小结,梳理发现(根据板书及课件)
原来有趣的现象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它藏在大自然的动植物,有的来自我们生活中游戏学习时的观察,还有的藏在我们自己身上,如:静电。
我们在什么时候可以去发现呢?学习可以发现,游戏、运动可以发现,煮菜做饭可以发现,梳头可以发现,走路也可以发现。
同学们只要我们有好奇心,处处留心生活,就能发现有趣的现象。(课件:处处留心 发现有趣)
三、细致观察 表现有趣
(一)结合范文,学习方法
师:大家都有一双眼睛,做个有心人,就会发现到很多有趣的现象。如果没有记下来,常常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忘,所以,大家只有用笔把自己的发现写下来,才能得以保存并与大家分享。冰心奶奶就是这样做的,请同学们打开书p97面,这是冰心奶奶写的回忆童年生活的一篇文章。
1、例文引路章法导写
课文先写(什么时候吹肥皂泡),再写(“我”是怎么做?——吹肥皂泡有趣),(板书 :怎么做?)接着写(“我”发现到什么?—— 看肥皂泡有趣),(板书 :发现什么?)最后写“我”的感受、遐想。
师在学生发言中板书 小结:冰心奶奶就是这样有条理地描写自己吹肥皂泡时的有趣现象,一篇好的文章不仅要条理清楚,更要突出重点,我们今天的作文重点要写出“有趣”。冰心奶奶是怎样写出有趣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
2、以点带面学表达(1)出示第三自然段
请看下面的这段描写,请你选择合适的动词填入括号内。课件出示:
放、加、和弄和弄、沾、吹、提、落、飘荡、扇送、飞
把用剩的碎肥皂,(放)在一只小木碗里,(加)上点水,(和弄和弄),使它融化,然后用一支竹笔套管,(沾)上那黏稠的肥皂水,慢慢地(吹)起来,(吹)成一个轻圆的网球大小的泡儿,再轻轻地一(提),那轻圆的球儿,便从管上(落)了下来,软悠悠地在空中(飘游)。若用扇子在下面轻轻地(扇送),它们有时能(飞)得很高很高。
(学生完成后,评价)生:这些都是(动词)
师:通过一连串恰当、准确的动作(板书:动作),写出吹肥皂泡多么有趣。(2)、请同学们再看短文的第四自然段,出示第四自然段(课件)A、冰心奶奶通过写肥皂泡的什么写出有趣? 肥皂泡很美,肥皂泡的变化(板书:变化)
师:是啊,冰心奶奶发现美丽的肥皂泡在变化中更显得奇妙无穷 B、肥皂泡有哪些变化?(课件)
颜色 五色的浮光
看肥皂泡:变化 形状
轻清透明 玲珑娇软
脆薄
光丽
大——小——散裂
师:冰心奶奶通过描写肥皂泡前后的颜色、形状、大小变化,(板书:大小、形状、颜色)写出有趣。小结:(结合板书)这是冰心奶奶为我们这次作文送来的金钥匙(贴金钥匙)——步步登梯法: “怎么做”通过恰当的动作描写,“发现什么”抓住事物大小、形状、颜色等的变化一步一步写出“有趣”,这就是步步登梯法,这就需要我们对发现的现象进行细致观察,才能表现有趣。(课件:细致观察
表现有趣)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提倡读写结合,习作指导课更要倡导从读学写,本环节意在让学生从具体的段落中学习如何把有趣写具体。)
(二)创设情景,运用表达
前天晚上,我带儿子小雨去小区的空地散步,他发现有个好朋友老是跟着它,他觉得很有意思,就跟它玩起了游戏,下面,让我们来用用这把金钥匙,观察这个有趣的现象。提醒大家细致观察,小雨怎么做,影子有哪些变化?
1、观看视频《影子游戏》
2、你观察到什么有趣的现象?(师在交流中引导用上准确动词,关注影子的变化,合理想象)生:我发现小雨挥挥手,影子也挥挥手
师:这个影子真有礼貌,你“挥”这个词用得真准确
生:我看见影子像一个可爱的小弟弟,小雨一跳,它就跟着跳 师:这个影子真调皮,你能根据影子的动作展开想象 生:小雨一跑,它就跟着跑,影子真象一个“跟屁虫”。师:这个影子是“跟屁虫”有意思
生:小雨的影子变成了一个高个子,像大哥哥在保护他。
师:真神奇,影子会自己变长
生:影子像一个顽皮的小孩子,不时地跟小雨捉迷藏:一会儿跑到我的左边,一会儿又跑到我的前边,我想踩到它,没想到它又跑到我的后面。
师:你能把影子的不断变化想象成在和你捉迷藏,真有趣。
小结:刚才同学们在观察与表达的过程中,(结合板书)尝试运用步步登梯这把金钥匙,既把“小雨”怎么做用恰当的动词说清楚说具体,又留心了影子形状、大小、位置的变化,还加上自己的想象,让我们感受影子游戏多么有趣。
(设计意图:以点带面,学练结合)
(三)快乐体验 ——分享有趣
师:让我们拿出笔,以(课件): 影子游戏 真有趣。为中心句写一段话。同学们可以围绕中心句从观察到的小雨怎么做和影子的形状、大小、位置的变化 „„来写(板书:位置„„)
1、学生练笔
2、评讲练笔
(1)指名读练笔(2)评价
先说优点:有无错别字,语句是否通顺、完整。
补充:作文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相信用心想的同学一定看出来了 如:用什么词更生动,加上想象„„
(设计意图:在具体的写、评、改中习得写具体的方法,明白语言表达要做到规范有序。)
四、勤于思考 探寻趣意
我们观察生活中有趣的现象,不仅要细致观察,遇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更要带着无限的好奇心去探索、去解决问题。
师:影子千变万化,跟我们形影不离,你们对影子有什么想问吗? 生:„„ 小结:
你们真是不仅会观察,而且勤于思考,能够多问几个为什么?老师建议你们课后去查找相关的资料,然后把自己的探索、发现也写进文章,文章就会充满智慧和活力。(课件:勤于思考 探寻趣意)
六、总结
1、今天的作文课我们交流了生活中各种有趣现象,获得了一把金钥匙——步步登梯法,通过动作、事物的大小、形状、颜色的变化等把“有趣”写具体。
2、布置作业
回去后请同学们(课件)用心思考,完成作文——生活中发现的有趣现象,注意突出“有趣”哦!
3、作文是一门艺术,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作文也是一门科学,是有规律可循的,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完成作文,课的最后老师想送给你们一首小儿歌,同学们读一读,理解其中的意思,希望对你们这次写作有所帮助。
生:齐读写作歌(课件)写作之前想具体,观察经过写细致。多问几个怎么样,观察情节描详细
(设计意图:虽然作文没有“公式”可言,但规律和法则是客观存在的。总结写作小儿歌,让学生在写作时能够有章可循。)
板书设计:
观察与发现
生活中发现的有趣现象
动作 变化(大小、形状、颜色、位置„„)
怎么做 ? 步步登梯法 发现什么?
第二篇:生活中有趣的现象
《生活中有趣的现象》
导入:童年是美好的。人们在童年时代,对一切都感到新奇,当我们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时,一定会有许多有趣的发现你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把自己在大自然或生活中的一次有趣的发现写下来。
中心:说明什么科学道理,我得到什么启发,我获得哪些知识等
写作要求:
一、要突出“趣”。
二、要写出发现的经过结果以及自己在发现过程中的所思所想要写清楚。
三、注意段落结构
习作指导:
1、从生活中寻找有趣现象
2、打开思路,扩大视野
3、围绕中心,详略得当。提纲:
1、写清时间地点人物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
2、写清自自己观察经过。
3、写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上网、看书、实验)。
4、总结谈谈自己感受(大自然奇妙、认真观察做有心人)。好句好段:
1、我的新发现,让我感到大自然的伟大与神奇!让我了解到大自然中隐藏着无穷的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
2、从这件事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理:要获得更多的知识,光靠问是不够的,还要多查阅书籍.3、只要我们在生活中细心观察,认真研究,勤于动脑,就会发现许许多多多的秘密。
4、只要我们认真观察身边的事物,就能发出许多有趣的现象。
5、生活中有趣的现象真多啊!今后,我要去发现更多的有趣的现象,并寻找到答案。
6、我太高兴了,原来我遇到问题能自己解决了今后我要多看书,多学习,解决更多的问题,揭开更多的奥秘。
7、大自然使我们的启迪,也是人类的老师,大自然给人们带来了聪明才智和想象的空间。
8、从这里我知道,大自然的奥秘是无穷无尽的,只要我们去探索,一定会获得更多的知识。结尾:
1、这次的观察使我意识到:生活中还有许多的奇花异草,只要仔细观察,多查阅有帮助的资料,就一定能明白这其中的奥秘让我们在这条科学道路上不断地前进,不断地探索与追求吧!
2、自然是多么的奇妙啊!只要我们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仔细观察,有一双勤劳的双手,勇于尝试,一定会发现更多有趣的自然现象。
我发现的有趣现象 在一次科学课上,老师告诉我们纸可以当作锅烧水。我听了,觉得老师的话很荒唐:纸怎么可能当锅呢?水还没热,纸不就先被烧了吗?可老师一本正经的模样,不像骗我们。于是我放学回家就做实验,想证实一下结果。
我到煤房找来了一根铁丝,用夹钳把铁丝夹成了一个小架子,然后找来了一张纸,折成一个“小水盆”,装满水,放在架子上,再找来一支蜡烛,放在架子下面,最后我点燃了蜡烛。我目不转睛地盯着“水盆”里的水:两分钟过去,“水盆”底下已经被熏黑了。又过了两分钟,水已经有一点点热了。再过了两分钟,奇迹发生了一一水沸腾了!纸竟然没破!我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又检査了几次,纸还是没破!这次实验的成功使我的好奇心更旺盛了,这是什么原因?纸为什么不会破?我决定弄清楚其中的奥秘!我来到学校图书馆査资料,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是温度在作怪!因为纸燃烧噐要的温度是130度,而水只要100度,所所以热量全被水吸光了纸当然就烧不起来了!这次实验证实了:一些你看来很奇怪的事,只要努力寻求答案,就会觉得并不奇怪!
生活中有趣的现象
在生活中大家可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一打乒乓球时会不小心把乒乓球给踩扁了,然后就会把坏的乒乓球给扔掉。其实千万不要扔了,球还可以变回原来的样子。
星期天早上,我和和晋龙做了个实验把乒兵球给弄扁了。然后晋龙准备了盆热水,这盆热水在九十度左右,再把扁了的乒乓球放进去,看一看乒乓球会不会恢复原样?看到它渐渐的鼓了起来,空气遇到冷就会凝结,凝结后就会稍微变小,物体也会随着变小。”我和和晋龙认真观察一下,乒乓球果然在冷水中变小了。爸爸还告诉我们这个热胀冷缩的有趣现象,不光是让乒兵球变鼓,变小而已,如果热一冷,还会有更大的威力呢!
看,这就是生活中一个有趣现象,只要我们努力去探究,还会发现更多有趣的现象。
猫的眼睛
今天我在家里观察小猫。当我靠近小猫仔细观察时,忽然发现小猫的眼睛是椭圆的。我感到非常惊讶,因为我以前总是以为猫的眼睛是圆的,今天却发现猫的眼睛在白天是楠圆的。我忽然然想到:猫的眼睛在夜里是什么样的呢? 于是我就一直等呀等,到了晚上我把家里的灯关上再一看,我吓得“啊”地叫了起来,原来小猫的眼睛瞪得圆溜溜的像个小皮球,还发着绿光,看上去真像一只狼。这是为什么呢?经过查资料,我才知道猫适合在夜间活动,白天光线强,照得猫的眼睛睁不开;夜里没有光线,所以猫把眼睛睁得大大的。
猫的眼睛可真神奇啊!
第三篇:生活中发现的有趣现象
生活中发现的有趣现象一
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现象,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善于思考,就会有所收获。
最近,我就有一个新发现。前些天,我在院子里玩。突然,一只大黄蜂从我身边飞过,我盯着它看。只见它飞到了我家院子的一角,不小心被一张蜘蛛网给粘住了。一只蜘蛛看见了,连忙爬过去,想吃黄蜂,没想到被大黄蜂的毒刺蜇了一下,缩着身子掉下了蜘蛛网。只见它缓慢地爬到墙角边的表苔上去打了几个滚。过了一会儿,它又爬到网上去和挣扎着的黄蜂搏斗,没想到又被黄蜂蜇了,它又爬到青苔上去打滚,摩擦。这样来来回回几次后,大黄蜂终于被蜘蛛给制服了,躺在蜘蛛网上一动不动,成了蜘蛛的一顿美餐。
我很纳闷:为什么蜘蛛中了蜂毒却不死呢?它在青苔上打滚、摩擦是做什么呢?于是,我就去我的知识宝库《十万个为什么》中寻找答案,终于知道了原来蜘蛛在青苔上打滚、摩擦是为了防止蜂毒发作,因为青苔有医治蜂毒的作用。名医华佗就曾经把青苔作成药膏,挽救了无数中蜂毒的人。
生活中发现的有趣现象二
在生活中大家可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打乒乓球时会不小心把乒乓球给踩扁了,然后就会把坏的乒乓球给扔掉。其实千万不要扔了,球还可以变回原来的样子。
星期天早上,我和晋龙做了个实验,把乒乓球给弄扁了。然后晋龙准备了一盆热水,这盆热水在九十度左右,再把扁了的乒乓球放进去,看一看乒乓球会不会恢复原样?看到它渐渐的鼓了起来,又恢复了原来圆溜溜的乒乓球。我问爸爸为什么会这样,爸爸告诉我两个字“热涨”。因为球内的空气遇热就会膨胀,像是一个无形的大手把扁的地方“支撑”起来。晋龙问爸爸为什么不用冷水呢?爸爸让我们端来冷水试一下,同样还是用那个扁的乒乓球放进冷水里,看一看球有没有变。爸爸说:“这是热胀的兄弟‘冷缩’,它的原理和热胀相反,空去遇到冷就会凝结,凝结后就会稍微变小,物体也会随着变小。”我和晋龙认真观察一下,乒乓球果然在冷水中变小了。爸爸还告诉我们这个热胀冷缩的有趣现象,不光是让乒乓球变鼓,变小而已,如果一热一冷,还会有更大的威力呢!
看,这就是生活中一个有趣现象,只要我们努力去探究,还会发现更多有趣的现象。
生活中发现的有趣现象三
三基色就是红,黄,蓝。人的眼睛对这三种颜色最为敏感,人的眼睛就像一个三色接收器,大多数的颜色可以通过红,黄,蓝三色按照不同的比例合成产生。同样绝大多数单色光也可以分解红,黄,蓝三种色光。
有一次,在上画画培训班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许多画家的画板上都只有三种颜色,红,黄,蓝,也叫三原色。我们利用这三种颜色能调出很多种不同的颜色“。听了老师的话,同学们都发出了惊奇的叫声,于是老师就叫我们试试看。我们都迫不及待地试起来。”哇,我的变成紫色了!"“咦,我的怎么变成黑色的呢?”就像变魔术似的,许多颜色都被同学们“变”了出来。“这是什么原因呀?”同学们纷纷问道。这叫三基色原理。”老师说“三基色就是红,黄,蓝。人的眼睛对这三种颜色最为敏感,人的眼睛就像一个三色接收器,大多数的颜色可以通过红,黄,蓝三色按照不同的比例合成产生。同样绝大多数单色光也可以分解红,黄,蓝三种色光。而这三种颜色合成的颜色,不仅仅是画画,彩色电视机彩色印刷,油漆等等也是利用这个原理„„”听了老师的介绍,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生活中五彩缤纷的色彩是这样来的呀!太奇妙了!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的有趣现象,比如:在喷泉中看到彩虹,冬天吃雪糕嘴会被粘住,在阳光的照射下,露珠会变成彩色的„„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用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眼睛去寻找去探索生命的奥妙吧!
生活中发现的有趣现象四
记得有一次我在外公家玩,在院子里正好发现蚂蚁们正在忙碌地搬东西,我很好奇,于是就蹲下来仔细观察,只见它们都把东西往高处搬,我不明白为什么,就跑去问外公这是为什么?外公告诉了我一条谚语:“蚂蚁搬家晴必雨。”我听后糊涂了,因为天上的太阳大大的呀,一点儿也没有要下雨的样子呀。可是不一会儿,天空中就开始乌云密布了,雷声轰鸣,大雨倾盆而下了。
难道蚂蚁是神仙吗?它怎么会知道要下雨呢?我带着疑问上网查了查。原来蚂蚁搬家有三个原因呢:第一,因为下雨之前空气会很低闷的,蚂蚁的窝如果建低了,里面的空气就不够所有的蚂蚁呼吸了,还有它们怕水,所以要搬家。第二,因为它们的食物没有了,需要重新找吃的,所以要搬家。第三,如果它们受到比它们更强大的蚁群攻击,打不过的话也要搬家。
通过这件事让我明白了,谚语是人们在生活中通过长期的观察某件事而得出的结果,所以说,不能小看了谚语,而是要多听听老人说的,多了解了解,这样才会对我们的生活有所帮助。
有趣的电 在干燥和多风的秋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这种现象:晚上脱衣服睡觉时,黑暗中常听到噼啪的声响,而且伴有蓝光,时常发出“啪、啪”的声响,这就是发生在人体的静电,这种情况非常普遍。电,是怎样产生的呢?人体带电吗?一个个问号在我脑海浮现。电,激起了我的兴趣,我一定要自己找到答案!
我立刻打开电脑,在网络世界里寻找着,“物体与物体摩擦后能够吸引轻、小的东西,摩擦起电的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是经常发生的事……”我喃喃说道。原来,之所以会产生静电,是因为摩擦的缘故,我恍然大悟。道听途说是没有用的,我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
我捧着一大堆毛皮袄,丝绸帕,白纸片快步回到房间,将直尺放在自己的头上使劲地来回摩擦着,然后,迅速地把尺放在了白纸片的上方,刹那间,奇迹出现了,许多纸片都像有魔力般地立了起来,有些自动地粘在了尺上,有些像精灵一样在空中舞动,真是太神奇了!紧接着,我又再次把直尺放在头发上用力摩擦之后,立刻把尺移到毛皮袄的上边,顺滑的毛皮袄,像受惊后的小猫,浑身上下的绒毛都笔直的“站”了起来,当我拿开直尺时,毛皮袄又恢复了往日的光滑柔顺。“我成功了,我知道静电是怎样产生的了!”我兴奋极了,“电可真是一位伟大的魔术师啊!”激动万分的我不禁感叹道。
对,这就是静电,人体活动时,皮肤与衣服之间以及衣服与衣服之间互相摩擦,所以,我们脱衣服时,衣服会“恋恋不舍”,紧紧地吸在我们身上,从而产生静电。
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实验,可是却使我们充分的了解了电,而且,一些发电厂,就是通过静电,靠风力摩擦发电,令我们的生活变的更加多姿多彩。
第四篇:《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教学设计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教学设计
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南堡镇南堡学校 梁丽艳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2.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3.电荷在电路中持续流动起来可以产生电流。
过程与方法:
根据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教学难点】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教学准备】
每组学生准备一把塑料梳子、碎纸屑、静电实验盒(一袋泡沫、两根有机玻璃棒、两根塑料棒、一块丝绸、一块羊毛、一个转台、一个验电器)、几个气球。
教师准备:下载少儿频道《科学泡泡》的两个实验《简易测电器》和《神奇的气球》;关于正负电荷和让电荷流动起来的课件;塑料玩具、泡沫。
【教学过程】
一、体验静电现象
引入:出示塑料玩具熊
教师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个漂亮的塑料玩具熊,可是,它有一些烦恼,因为他觉得北极很好玩,想要变成一个北极熊。老师想请一位同学来帮助它实现梦
想。
演示:用玩具熊与学生的头发相摩擦,然后吸引白色泡沫。
教师谈话:哈!真不错啊,真的变成了一只北极熊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注意对学生的想法进行追问,深入了解学生的原有认识,并抓住学生的回答,适当引出“静电”一词。
(教师要创设有趣的情景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提供另一种导入创意:教师出示一个塑料杯子:这是一个神奇的杯子,是老师从魔术大师刘谦那里借来的,你们信吗?不信啊,但这个杯子确实富有魔力,老师就来展示一下。老师用塑料杯子与一生的头发相摩擦,然后去吸引泡沫。问问学生这个神奇的现象到底是怎么回事?)
教师谈话:刚刚同学们都提到了“静电”一词(板书:静电),你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静电现象呢?
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举出一些静电现象,如在干燥而寒冷的天气里,用手触及门的金属把手,经常会有被电击的感觉;脱下毛衣的时候,经常会发出啪啪的响声等。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真的是随处可见啊。教师通过幻灯片展示教材中出现的3幅静电现象的图片,告诉同学们:第二幅图片中神奇的球形仪器叫莱顿 瓶,是用来存储静电的容器;闪电是一种能量超大的静电现象,是云层之间由于摩擦而产生大量电荷,这些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剧烈的相互作用,从而产生闪电。
教师:刚才大家说到的看到的都是生活中常见的静电现象。老师看到每组同学的桌面上都有塑料梳子、塑料棒、碎纸屑等让我们利用这些物品来找一找静电现象吧。
学生在找静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初步观察到学生们对静电的认识情况。在巡视过程中,教师可提醒学生不仅仅用头发来摩擦塑料棒等,还可以尝试着用衣服、丝绸、手等来摩擦。
组织学生汇报找静电的方法,并通过问题的引导,进一步了解学生们对静电的认识情况。可以使用的引导性问题有:“你是怎么知道这种方法的?”“你怎么知道物体带静电了呢?”“你能对你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解释吗?”
以上的引导目的在于让学生认识到:有些物体在收到外力作用(只要是摩擦)时,会产生静电。
小结:塑料梳子、尺子、衣服还有我们人体内都有静电,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
二、不一样的电荷
1.认识正电荷和负电荷
大家想不想知道,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
借助课件介绍正电荷与负电荷的知识。
课件介绍:
第一页幻灯片
声音叙述: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原来,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正电荷用“+”来表示,负电荷用“-”表示。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物体不显示带电。跟随声音依次出现文字,注意布局:为什么物体不显示带电、两种电荷、正电荷(用“+”表示)、负电荷(用“-”表示)、数量相等相互抵消,其中最后一句话可用图片展示正负电荷数量相等。
第二页幻灯片
声音叙述:当物体受到外界影响(例如摩擦)时,物体表面的电荷发生了转移,正负电荷的数量不一样了,物体就显示带电了。屏幕出现两个不同的图形,圆形和正方形,两个图形里面的正负电荷数量都相等,然后两个图形互相摩擦,正方形里的负电荷转移到圆形中。声音叙述:摩擦后一个物体中的负电荷数量比正电荷数量多,那么这个物体显示带负电。屏幕中在圆形的下面出现文字“带负电”。声音继续叙述:另一个物体中的负电荷数量比正电荷数量少,那么这个物体就显示带正电。屏幕中在正方形下面出现文字“带正电”。
2.认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①不同种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我们已经知道物体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板书:正电荷 “+”;负电荷 “-”)。你知道正电荷和负电荷之间有什么秘密吗?我们通过一个小游戏来探索吧。
屏幕出现一幅图:少儿频道《科学泡泡》的主持人红果果和绿泡泡,他们的身上粘有气球。教师提问:你知道用什么办法让气球粘在身上不掉下来呢?
学生领取气球做尝试。学生们能够想到用摩擦的方法从而使气球带上静电粘在身上不掉下来。
请同学展示自己的办法并引导他们做出解释:“为什么摩擦之后气球就能粘在身上呢?” 教学到这里,学生只能说出这是一种静电现象,并不能具体地说出正负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以教师要提醒学生们注意倾听“克利克利”的解释。(“克利克利”是《科学泡泡》栏目中的小木偶。)
播放视频(《神奇的气球》中“克利克利”解释现象的那一小段)解释现象:这是因为通过摩擦气球带上了成负极的电子,气球上成负极的电子会和衣服上的正极相互吸引所以气球可以粘在身上不掉下来。
你知道正电荷和负电荷之间的秘密了吗?学生回答:正电荷和负电荷之间相互吸引。教师板书:正负相吸。
当我们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头发的时候,梳子带负电,头发应该带什么电荷?为什么?(把梳子和小孩头像的图片贴在黑板上,并在梳子上贴上“-”号,等学生回答后教师再在头发上贴上“+”号,并画出几根头发表示头发被吸在了梳子上。)
②同种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同学们真聪明,都能够成为泡泡飞船里的小船员了,泡泡飞船里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视频播放(《简易测电器》中绿泡泡与小咕咚研究简易测电器那一段):绿泡泡和小咕咚遇到难题啦:他们要把装在瓶子里的两片纸,在不用手碰的情况下分开,他们研究了好久还是没有办法。
教师出示一个测电器:绿泡泡拿的杯子就是一个简易的测电器,有什么办法让这两片锡箔纸分开呢?
同学们能够想出利用身边的物体摩擦产生静电后与简易测电器简易测电器接触时小纸片张开。如果学生想不出办法教师可以继续播放视频来提醒学生。
这太神奇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谁能解释一下呢?
播放视频,借助“克利克利”说出“同种电荷互相吸引”的道理。视频播放:这是因为塑料勺子与头发摩擦会产生静电,带了电的塑料勺子再与露在外面的曲别针接触就会把这些电通过曲别针传到锡箔纸上,两片锡箔纸由于带了同样的电性所以就会互相排斥而张开。
为什么两片锡箔纸会张开,你懂了吗?学生回答:是因为两片锡箔纸带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张开。师板书:同性相斥
科学家正是利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的原理制造出了测电器。
想一想,做一做,通过实验进一步证实:
屏幕出示:同学们,你知道吗,用毛皮摩擦过的塑料棒带负电,用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带正电,如图所示的情况(图中塑料棒和一个不知材质的小棒张开一定角度),其中一个是塑料棒,另一个是什么材料的小棒?
教师请同学说出自己的推测和理由。(点击幻灯片,不知材质的小棒变成了塑料棒)
每组同学都有两个塑料棒和两根有机玻璃棒,还有哪一种情况会产生“互相排斥”的现象?(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接近时也能互相排斥。)
请学生任选其中的一组实验,实现“互相排斥”的现象。
教师首先演示实验,让同学们观察实验现象。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告诉同学们如何组装转台(由底座、托盘、一端尖的支杆组装),并提醒学生实验的注意事项。
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体会实验现象。
从“相斥”到“相吸”:
还是运用这些实验器材,你能实验“相吸”的现象吗?用哪些材料呢?请你们试一试。学生实验成功后请他们汇报实验用的材料:一根用毛皮摩擦过的塑料棒和一根用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回顾“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③总结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实验,我们进一步发现带电物体相互靠近时会有哪些情况发生?
屏幕图的形式出示这三种情况(即教材中出现的三个图示),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能用简单的话来概括吗?
屏幕出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三、让电荷流动起来
我们做了许多好玩的实验,都有什么呀?你最喜欢哪个实验呢?我最喜欢气球粘在身上那个实验,可是气球不一会就掉下来了,这说明静电能不能持久存在?(不能)
那是因为带静电的物体中的电荷不能持续流动。那么生活中我们想要点亮灯泡必须让电荷怎样?(师板书:让电荷流动起来)
课件出示用电器:一个小灯泡。
大家看,现在这个灯泡亮吗?要灯泡亮起来需要什么条件?
师讲解:要想使电荷流动起来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动力,也就是电源(屏幕出现电源);另一个是要有电路──电流只有在电路中才能流动(屏幕出现导线,电荷运动起来,小灯泡亮起来)。
这就是一个简单的电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电器,如电视机、电冰箱等都是借助电源、电路才能正常工作的。
四、作业:和爸爸妈妈一起做一做
“互相排斥”的气球:
1、准备两个气球及一根木尺。
2、如图示,将两个气紧挨着悬挂在木尺上。
3、用头发或毛皮分别摩擦两个气球相互接触的部位,两个气球会因排斥而张开。(这是教材上的一个实验,这个实验学生们做起来效果可能不是太好,所以我让他们把这个实验带回家让爸爸妈妈帮忙做一下。)
“会散步的铝罐”: 1. 准备一个干净的空铝罐及已充气的气球。然后将铝罐放在平坦的地面上。2. 将气球摩擦后,靠近铝罐(但不接触铝罐),铝灌会缓缓移动。(这个实验可以让有兴趣的同学选做。)
第五篇: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学设计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学设计
添加日期:2015/3/30 9:55:31 点击率:829 来源:三江侠 录入人:海风
建德市梅城小学 罗晓燕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
2、静电存在于所有物质之中,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3、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4、电荷在电路中持续流动起来可以产生电流。过程与方法:
根据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观察静电现象,知道物体通过摩擦带的电荷有所不同 【教学难点】知道物体通过摩擦带的电荷有所不同 【教学准备】
塑料梳子、玻璃棒、尺子、吸管、铁架台、细线、丝绸、毛皮、塑料袋、绒布、碎纸屑(红色)、尼龙绳、托盘、塑料杯、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观察静电现象
1.科学小实验引入:(教师示范)实验步骤:
(1)手拿塑料梳子靠近碎纸片,有变化吗。观察到没有变化也是一种重要的发现。
(2)梳子在头发上梳几下,再接近碎纸屑,现在有什么变化?(3)把刚梳过头发的梳子靠近头发,观察现象。谁能解释一下?
板书“静电现象 吸引轻小物体” 2.摩擦起电
你也想尝试一下通过摩擦观察到静电现象吗? 让我们来认识一下材料:
杯子里的是第一组材料:塑料梳子、玻璃棒、尺子、吸管;托盘里的是第二组材料:丝绸、毛皮、塑料袋、绒布,还有碎纸屑。
来看一下实验建议:(请一位同学读一读)
1从第一组(托盘)和第二组(塑料杯)中各选择一种物体,快速用力摩擦10次左右。
2用摩擦过的地方分别去接近纸屑,观察现象。3注意尽量不要用手接触摩擦过的部位。
4每个人至少做2组实验,四个人都完成2组以上了,小组讨论,交流我的发现。
学生演示:快速、用力;摩擦过的部位;手不要碰到 3.学生活动:摩擦起电,观察静电现象 4.收拾器材交流“我们的发现” 5.全班汇报
发现(预设):任何两个物体摩擦,都可以起电。
物体静电现象有强有弱
互相摩擦过的两个物体都带有静电。
摩擦的程度、环境等因素会影响静电产生
利用有的学生认为有的物体摩擦过不会产生静电现象,那么就请成功摩擦起电的小组与之展开辩论,形成:“摩擦的程度、环境等因素会影响静电产生”的共识。
……
6.举例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今天,我们通过实验发现了很多物体摩擦都能显示出静电现象,请你回忆一下生活中是否观察到静电现象(张贴课题、学生举例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下雨前天空的闪电、冬天脱衣服的时候会发出“噼啪”的响、尺子在身上摩擦后能吸引纸的碎片、梳头的时候梳子与头发相互吸引、接触电视机屏幕有突然触电的感觉等)
通过实验和举例,刚才我们还原看很多生活中的静电现象,科学家通过长期的观察和研究已经发现了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PPT,学生读)
可是,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并不会感觉到物体带电,谁知道原因?(教师用纸片解释电荷的流动使物体带电。
(原来,一个物体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正电荷用正号表示,负电荷用负号表示。我们来数一数每个物体中的正电荷和负电荷数量有什么关系?对了,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物体就不显示带电。那么刚才实验中的物体有怎么会显示带电呢?(摩擦后正负电荷数量不相等了)对,这时候,一个物体中的负电荷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上,正负电荷数量不一样了,物体就显示带电。当物体正电荷数量多时,我们说它带正电荷,当物体负电荷数量多时,我们说它带负电荷。)
二、认识不一样的电荷
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出示铁架台,两根吸管其中一根挂在铁架台上(用丝绸摩擦一根吸管),把两根吸管相互靠近,结果互相排斥。有什么问题要问?谁来猜测一下这是怎么回事?(小组讨论一下)
预设:这两根吸管用同一种材料摩擦过
这两根吸管用不同的材料摩擦过(教师板书)1.介绍器材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想要知道我们的猜测是不是正确的,试一试就知道了。等下,我在提供大家这两根吸管的同时,还会给你用来摩擦的两个塑料袋和两块丝绸,我们可以把这几种猜测都一一做一遍,把实验现象记录下来。我们来看一下记录单(PPT),能看懂吗?老师已经例举了刚才同学们的一些猜测,你做完后还有什么想法也可以试一试,填在下面的格子里。实验时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手不要碰到摩擦过的地方)领取器材,开始实验。
(现象: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吸管互相排斥;两根用塑料袋摩擦过的吸管相互排斥;一根用塑料袋摩擦过的吸管和另一根用丝绸摩擦过的吸管相互吸引)教师巡视重点:(1)手不要碰到摩擦过的部位;(2)是否三组都做了?(3)提问,你们有什么想法?(产生的静电有区别,不一样)
2.收拾器材小组交流,尝试着解释观察到的现象。3.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尝试着解释:(预设)
有的带静电的物体会相互吸引,有的带静电的物体会相互排斥。4.出示科学家的结论:同种电荷互相排斥,不同电荷互相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