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书业法律基础 期末感言
《书业法律基础》课程感受
学了《书业法律基础》这门课程,最大的感慨就是自己很无知。
在大学摸爬滚打一年了,在外面也在自己身上标榜着“大学生”这个不知是褒是贬的名号,对于与切身利益最相关之一的法律,却依旧茫茫然。这不能不让人纳闷,按理说,法律是公民自己制定的,它高高在上,是所有人行为的最基本的准则,每一个在它管制范围的人都应该顶礼膜拜,牢记在心,至少不会这么漠视,这个原因不得不让我思考。
首先是来自内心心底对法律的不屑。因为在中国,外面不得不承认,很多法律都只是形式而已,被印刷出来了就被束之高阁,或者只是对一部分人使用,或者对一部分人失效,那样的不公平性和虚假性让人很愤怒,却只能无奈,所以只能采取一些力所能及的措施来表达内心的反抗。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种不公平和体制的混乱触动了人本身的一个最大的弱点,不说尊崇,就连不公然反抗也是幸事。很多时候,“我爸是李刚”一句话就抵过了千万条法律法规,这样的情况下,还有谁愿意去理解如此没用的法律?当它已经不能保护人们,人们自然就不会重视它了,当它成为一些特殊群体的保护伞或者行凶作恶的遮丑布,人们难免就痛恨它了。
其次,就是中国的教育体制。中国的孩子屡屡在国际各种奥赛中出尽风头,但是至今都没能有土生土长的中国国籍人获得过诺贝尔奖(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例外),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撒切尔夫人就断言,以中国现有的教育制度,从那时候起的100年里,中国不会出现新思想。因为中国的孩子在幼年就已经被折断了飞翔的翅膀,每天的学习都是为了考试与高分,所以学习的东西都是一些围绕考试的却远离生活实际的,在小学初中高中都是为考试设立的机构中,怎么可能会让他们的学生浪费时间和精力去学法律?学校不会配备这样的资源,当然如果那时候有司法考试例外。幼年时候是一个人的塑形期,在这个期间,学校和家长都没有为学生注入重视法律的基础,学生自然也就认为这个东西可有可无,并不那么重要了。在之后的时间里,因为成长带来的困扰愈来愈多,也缺少引导的人,更加无暇去管那个枯燥无法乏味无比的法律了。
再次,就法律本身而言,存在很多让人费解的的因素,也有很多局限性。有的人明明就犯下了滔天大罪却可以打法律的擦边球逍遥法外,有的人可以改造因为法令绝对不可改的条例含恨而去,很多的法律,很空很泛很虚无,仿佛已经脱离了社会生活,并且对于公民很多实际情况不能予以保护。这样的法律,让在它的保护之下的人毫无安全感。记得美国的宪法有一条就是:公民有追求自由,追求幸福的权利。这样的法律就很人性化,让人信任。人们会因为有这样的法律引以为豪,自然就会尊重它了。而我们的法律枯燥无味,冗长却不实际,被忽视也算是一种合情合理了。
最后,是个人因素。一个人的知识结构与其习惯、思维和对知识的渴求程度息息相关。诚然外界有许多干扰因素,一个学习力强的人并不受这些因素的影响。我们可以被这些因素干扰,甚至于习惯把外界因素当做懒惰的全部理由。这也是我觉得自己很无知的一个重要原因。学习本是自己的事情,但是掺入了功利心后,变成了讨价还价。我们不断放纵自己,不断给自己找借口,不断缺失着我们的缺失,直至走进危险。
这门课程给我一个法律的开口,以前对法律总是讳莫如深,不想也不敢走太近。说实话,在课堂上对于法律的学习并没有多大的进展,不过古话说的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不知道得到多少渔,但是比起最初还是收获不少。老师在课堂上的案例多少让我记住了一些法规条例,而之后举行的模拟法庭让我对于诉讼法有了大概的了解。最大的收获,还是引导我去翻开法律这本厚重的大书以及这个过程中的些许体会。
第二篇:书业法律基础
通过对《书业法律基础》的学习,我记忆最深的就是对著作权相关知识的学习。以前还没有学习这一科的时候,“著作权”这一名词在我脑海中简直是一片空白。而在这一学期里,通过对著作权和著作权法相关内容的学习,我对著作权有了进一步了解,懂得了著作权分为著作人格权与著作财产权。其中著作人格权的内涵包括了公开发表权、姓名表示权及禁止他人以扭曲、变更方式,利用著作损害著作人名誉的权利。著作财产权是无形的财产权,是基于人类智识所产生之权利,故属知识产权之一种,包括重制权、公开口述权、公开播送权、公开上映权、公开演出权、公开传输权、公开展示权、改作权、散布权、出租权等等。
下面,我就结合具体的案例,运用著作权相关知识对此案件进行具体的分析。
首先,法律规定的侵犯著作权的具体表现有:
我国《著作权法》第四十六条和第四十七条对于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分别做了规定。其中,第四十六条规定了下列侵犯著作权的行为:
(1)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
(2)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
(3)没有参加创作,为谋取个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4)歪曲、篡改他人作品。(5)剽窃他人作品。
(6)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展览、摄制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编、翻译、注释等方式使用作品,著作权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7)使用他人作品,应当支付报酬而未支付的。
(8)未经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录音录像制品的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出租其作品或者录音录像制品的,著作权法另有规定的除外。(9)未经出版者许可,使用其出版的图书、期刊的版式设计的。(10)未经表演者许可,从现场直播或者公开传送其现场表演,或者录制其表演的。
(11)其他侵犯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的行为。《著作权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了下列侵犯著作权的行为:(1)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表演、放映、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的,著作权法另有规定的除外。(2)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
(3)未经表演得许可,复制、发行录有其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或者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的,著作权法另有规定的除外。(4)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的,著作权法另有规定的除外。(5)未经许可,播放或者复制广播、电视的,著作权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6)未经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故意避开或者破
坏权利人为其作品、录音录像制品等采取的保护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技术措施的,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7)未经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故意删除或者改变作品、录音录像制品等的权利管理电子信息的,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8)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作品的。【案情简介】
本案三原告分别为:魏明伦,系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顾问;王持久,系海军政治部歌舞团编剧;陈翔宇,作曲家。本案三被告分别为:河南许昌帝豪集团(简称帝豪集团)、北京标格广告有限公司(简称标格公司)、北京未来广告公司(简称未来公司)。
三原告诉称,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是由魏明伦、王持久作词,陈翔宇作曲,并于1993年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首次播出。2001年,被告帝豪集团在未告知、未被许可的情况下,将上述作品用作其集团形象广告的背景音乐,该广告由标格公司制作、未来公司发布,在中央电视台一频道《今日说法》栏目中播放,时间长达八个月,经原告再三要求,帝豪集团停止了侵权广告的播放。原告认为,三被告的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并造成了不良影响,要求被告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50万元。
被告帝豪集团辨称,我集团与标格公司于2001年3 月20日签定了一份协议书,约定:由标格公司为帝豪集团制作其拥有合法版权的广告,今后发生的关于本广告的著作权纠纷,帝豪集团不承担
任何责任。另根据《广告法》第20条和25条之规定,在其制作的广告中使用原告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应当由标格公司事先取得原告的同意。依据《著作权法》相关规定,制作录音作品时使用已公开发表的录音作品,无需获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只须支付报酬。帝豪集团既不是广告的制作者,也不是发布者,不应向原告支付报酬。其认为原告要求赔偿50万元的经济损失没有事实与法律依据。帝豪集团认为,其没有侵权的主观故意,客观上没有实施侵权行为,与标格公司、未来公司也不存在共同的侵权故意,因此不应承担侵权责任、连带赔偿责任。
被告标格公司首先向原告表示歉意,但辩称侵权行为的发生由于工作失误和法律意识的缺乏,没有侵权的故意,事后积极与原告协商解决,书面致歉,并通知未来公司撤下了侵权广告,其认为原告要求赔偿50万元明显过高,愿意在合理的范围内支付补偿。
被告未来公司辨称,其发布广告时,依法与标格公司签定了广告发布业务合同,约定若发生侵权责任由标格公司承担,并且涉案广告的内容完全是由标格公司制定的。根据《广告法》第20条规定,广告涉及侵犯民事权益的,由广告主负责解决。未来公司依照《广告法》第27条的规定,核实了相关的证明文件,履行了注意义务,并在接到原告的律师函,经确认后立即撤换了侵权广告。因此,不承担侵权责任的义务。
法院作出以下判决:
自判决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被告帝豪集团、标格公司、未来
公司在《中国电视报》上刊登致歉声明一次,向原告魏明伦、王持久、陈翔宇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声明内容须经法院审核,逾期不履行,法院将自行拟定一份公告,刊登在相关媒体上,费用由不履行该项义务的被告负担;自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被告帝豪集团、标格公司赔偿原告魏明伦、王持久、陈翔宇经济损失5万元;被告未来公司对上述经济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案件受理费由三被告共同负担。原告被告均未上诉。【案件分析】
依据《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属于音乐作品,该作品于中央电视台联欢晚会上播出时署名的词曲作者为魏明伦、王持久、陈翔宇三人,因而他们三人是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的著作权人。
而根据《著作权法》第二十四条规定,使用他人作品应当同著作权人订立许可使用合同。被告标格公司所制作的广告片违反了上述规定,擅自使用了原告享有著作权的歌曲中的片断作为背景音乐是一种侵权行为,该广告片由被告未来公司在中央电视台一频道《今日说法》栏目中播放长达6个月的时间,产生了侵权后果。
本案的焦点在于帝豪集团和未来公司是否应对该侵权后果共同承担责任。法院认为,标格公司是侵权作品的制作者,帝豪公司是侵权作品的使用者,未来公司是侵权作品的发布者,在整个侵权事实过程中,三被告对侵权结果的损失分担具有不可分性,故认定共同侵权,应承担连带责任。
音乐作品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并且普遍存在,音乐作品的使用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各国的法律和各种国际法律均在受保护的作品清单中提到了音乐作品。音乐作品包括配词或不配词的声音的各种具有独特性的组合,构成音乐作品的要素是旋律、和声和节奏。音乐作品的词曲作者依法应享有著作权。下面结合此案件就著作权侵权行为的认定、归责原则、损害赔偿问题作以探讨。
对侵权行为的认定: 本案的关键所在是三被告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即对著作权侵权作出认定。
在此认为,侵犯著作权的行为是指未经著作权人的许可,不法侵害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依法律规定,应承担损害后果的行为。
本案被告帝豪集团与被告标格公司签订了委托设计广告片的合同。合同中约定,标格公司拥有所制作广告片的合法版权,今后如发生关于本广告片的著作权的纠纷,帝豪集团不承担任何责任。法院认为,版权所有人承担侵权责任,并不必然推出版权使用人不承担侵权责任的结论。第一,帝豪集团的答辩理由没有法律依据。《著作权法》第17条规定:“受委托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标格公司与帝豪集团关于广告片权属的约定,受本法条的保护,不仅在当事人之间产生法律效力,同时对第三人也产生效力。但该条仅对委托作品的权属作出了规定,至于委托作品发生侵权时的民事责任并没有作出规定,如发生侵权应按
著作权法的一般规定和通常的理解进行处理,而不应做扩大解释。第二,帝豪集团的答辩理由没有法理支持。本案中,广告作品发生侵权以后,不是标格公司与帝豪集团之间的合同内部纠纷,而是合同双方当事人对合同以外的人权利的侵犯。由于合同只能约束合同的双方当事人,而不能对抗合同以外的任何人。因此,在没有法律特殊规定的情况下,帝豪集团与标格公司关于免责条款的约定不能对抗本案原告。第三,广告在中央电视台发布后,帝豪集团是直接受益人,享受了侵权所带来的利益,这份利益是无法免责的。第四,关于委托作品的侵权问题,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著作权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中认为:“委托人和受托人都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合同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免责条款不能对抗合同以外的第三人,不能依据该条款免除当事人的侵权责任。”此外,本案中的侵权广告是一部录音录像制品,并非单纯的录音制品,不适用著作权法中的法定许可规定,帝豪集团关于本广告片无需获得著作权人同意即可使用的辨称理由不成立。综上所述,帝豪集团应认定为本案侵权人。
未来公司也应承担侵权责任。作为本案广告片的发布者,未来公司认为,根据《广告法》第27条的规定,其不负有审查广告片内容是否侵权的法定义务,也不是本案原告作品的使用者。法院认为,《广告法》主要是一部经济法,调整的对象主要是广告监督管理机关和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之间的管理关系,侧重于公法领域的保护,至于对私权的保护主要受《民法》、《著作权法》调
整。因此,《广告法》第27条所没有规定的审查内容并不意味着未来公司可以免责。歌曲《众人划浆开大船》是一部在春节晚会上播出并产生一定影响的作品,春节晚会在我国是一个收视率极高的节目,未来公司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的广告代理商,在审查涉案广告片的过程中,从其本身所具有的业务知识和职业特点应推定其能够发现涉案广告侵权的事实,但未来公司并未制止侵权行为的发生或对侵权后果进行补救,相反,却促成该广告在电视台有偿播放,扩大了损害后果,主观过错明显,应承担侵权责任。侵权行为发生后,未来公司在原告的要求下停止了侵权,但鉴于侵权事实已经发生,民事赔偿责任不能免除。
综上所述,三被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侵权行为,原告的著作权遭受侵权的事实明显存在,并且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标格公司是侵权作品的制作者,帝豪集团是侵权作品的使用者,未来公司是侵权作品的发布者,在整个侵权事实过程中,三被告对侵权结果的损失分担具有不可分性,故认定为共同侵权,应承担连带责任。
以上主要是通过结合有关著作权的相关知识对具体案件进行的分析。在我看来,作为一名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今后无论是在学术研究方面还是就业都要与书打交道,所以,学习著作权的有关知识非常重要。我们只有清楚地了解了有关著作权的基础知识,才能更好的运用到实际生活、学习和工作中。
第三篇:《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期末考题
《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期末考题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材料: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日前表决通过《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今年6月1日,北京已经开始实施“史上最严”的控烟条例,除了所有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室内区域及公共交通工具禁止吸烟外,部分室外场所也被列入禁烟范围,违反禁令的烟民,最高罚款200元。《条例》通过后,有人叫好,认为利民健康,早该如此;有人反对,认为不够务实,过于苛刻;也有人忧虑:说得挺好,能执行到位吗?不同态度的本质,是一部貌似“超前”的地方法规,该赋予怎样的定位:是“尊重现实”,对现有国民素质和习惯有所妥协,还是“走在前面”,引领、倒逼国人文明习惯的进步?
请结合本学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所学内容,写一篇小论文,阐述自己的观点,不允许抄书本上的理论,重点写出自己的看法,字数不少于1200字。
第四篇:法律基础系
一、法律基础系:
(一)夏清瑕
1、息讼研究
2、古代民间调解机制研究
3、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研究
4、大陆法系对清末和民国法制的影响
5、论汉朝至唐的刑罚制度的发展
6、论唐律的礼法结合
7、“明刑弼教”思想研究
8、清末刑事法律制度改革
9、清末民商事法律制度的发展
10、孙中山的中西结合法律思想研究
11、宋代司法审判制度的创新研究
12、中国古代经济法律制度研究
13、中国古代特权制度研究
14、中国古代的宗教法律制度研究
15、论马锡武审判方式
(二)钱叶六
1.论犯罪的本质 2.论犯罪的基本特征 3.论不作为犯
4.关于见危不救的立法思考 5.论刑法中的“持有” 6.论情节加重犯 7.论结果加重犯
8.论刑法中的因果关系 9.论刑法中的认识错误 10.论特殊防卫权
11.论防卫过当的构成及其刑事责任 12.论犯罪中止 13.论犯罪未遂 14.论不能犯 15.论危险犯
16.论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 17.论间接正犯 18.论教唆犯
19.论我国刑法中共同犯罪、间接正犯以及教唆犯的关系 20.论转化犯
21.论牵连犯与吸收犯的界限 22.论死刑的限制
23.腐败犯罪死刑废止研究 24.经济犯罪死刑废止研究 25.论终身刑
26.论非监禁刑的适用现状及其立法完善 27.论资格刑的立法完善 28.论罚金刑的立法完善 29.论刑法中的时效制度 30.论前科消灭制度
31.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32.交通肇事罪若干问题研究
33.论遗弃罪
34.婚内强奸问题研究
35.“二人以上轮奸”加重情节之认定 36.论绑架罪
37.抢劫罪的加重情节之认定 38.论盗窃罪 39.论诈骗罪 40.论敲诈勒索罪
41.腐败犯罪的刑罚配置完善研究 42.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相关问题研究 43.论陪审制度
44.暂缓判决制度研究
45.违法证据排除规则比较研究 47.论刑事和解 48.论恢复性司法 49.论刑事犹豫制度 50.论作证豁免权
(三)范毅
宪法与行政法方向:
1.论人民代表大会开会制度的完善 2.论人大常委会“特别委员”制度 3.论我国宪法解释制度的构建
4.论当代违宪审查模式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5.论网络言论自由的规制
6.宪法对弱势群体权利的保护 7.论农民工权利现状及保护 8.农民社会保障权现状及其思考
9.社会转型时期群体性纠纷解决方式研究 10.我国行政公开制度的现状及未来 11.论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现状与完善 12.论国家赔偿中的精神损害赔偿 13.论我国行政赔偿法律制度的完善 14.论引咎辞职
15.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建构 16.行政和解制度探析
17.论行政复议法受案范围的完善
18.论行政复议法审理组织和结案方式的完善 19.论行政复议法管辖制度的完善 20.行政复议制度比较研究 21.论行政强制的执行模式 22.论行政诉讼法的完善 23.论审计监督现状与完善
24.财政预算的公开与监督研究 25.论公共财政与权力制约
(四)林道海
1、法的平等价值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正当程序的特征与意义
3、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的关系
4、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区别及对于中国法制改革的借鉴
5、法律原则在司法中的作用
6、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与公民政治权利的关系
7、司法判决的不确定性
8、论“讲法治”与“讲政治”的关系
9、论现代法律的权利本位
10、当代中国法制改革的基本内容
11、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五)王保成
1、行政强制措施理论的困境及其立法完善
2、行政和解制度探析
3、论先行登记制度实施中的问题及其完善
4、行政奖励存在的问题及其法律规制
5、行政确认存在的问题及其法律规制
6、公证行为的法律责任评析
7、行政程序违法的法律规制
8、行政合同实施中的问题及其法律规制
9、听证制度实施中的问题及其完善
10、论非常设政府机构的法律地位
(六)朱彤
1、浅论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
2、我国律师业发展问题研究
3、危险犯研究
4、未成年人刑罚制度研究
5、我国人民检察院刑事监督的不足与完善
6、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7、刑事审判监督程序利弊研究
8、我国法院司法独立现状与不足研究
9、酒后驾车肇事问题研究
10、刑事被害人援助制度研究
11、人民陪审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12、被害人法律地位研究
13、检察权的滥用及其防治
14、司法工作人员犯罪的惩治与预防
15、未决羁押人员权利保护问题研究
16、侦查权的司法控制问题研究
17、我国警检关系研究
(七)金晶
1、刑法中的期待可能性研究
2、金融犯罪惩治规制研究
3、女性职务犯罪研究
4、职务犯罪的研究和预防
5、过失犯罪理论研究
7、论结果加重犯
8、论经济犯罪的概念和范围
9、女性犯罪研究
10、未成年人犯罪的研究和预防
11、浅析受贿罪
12、浅析交通肇事罪
13、中日经济犯罪比较研究
14、老年犯罪人犯罪研究
15、论信用卡诈骗罪
16、论被害人在犯罪中所起的作用
二、国际法系:
(一)苏世芬
1、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中的预期违约制度
2、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中的根本违约制度
3、论国际贸易中的货物所有权与风险转移
4、论信用证欺诈及其防范
5、论国际贸易支付方式的最佳选择
6、试论关税制度在当今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
7、海运保函的法律效力初探
8、延迟交付若干法律问题浅析
9、论海上保险人的代位求偿权
10、论被保险人的告知义务
11、论船舶适航在海上保险中的作用
12、论海上保险人的代位求偿权
13、海事欺诈的若干法律问题及海事司法救济研究
14、论海上货物运输中的迟延交付
15、论我国《海商法》中的承运人代理制度
16、倒签提单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17、海运货损索赔举证责任研究
18、承运人适航义务研究
19、论托运人危险货物通知义务和责任 20、承运人责任期间分析
21、海上货物运输合同订立研究
22、托运人责任研究
23、实际承运人法律问题研究
24、浅析托运人中途停运权
25、浅析国际贸易结算中信用证的法律纠纷
26、论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预期违约
27、记名提单之研究
28、FOB合同下货物的保险
29、信用证项下进口押汇法律问题研究 30、无单放货的风险及其防范
31、浅析委付的含义及法律性质
32、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所有权转移问题研究
33、论货物所有权转移的法律适用
34、国际贸易中提单与货物所有权转移关系研究
35、国际货物买卖所有权转移制度之研究
36、论海商留置权的行使
37、论提单首要条款的性质和效力
38、记名提单无单放货问题的探析
39、论倒签提单能否适用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
(二)刘超
1、试析国际法的渊源层次
2、试论中国接受国际法院管辖的可行性研究
3、论预防性自卫权在国际法中的地位和性质
4、试论中国海军打击海盗的国际法依据
5、国际金融危机与国际法挑战和应对
(三)王毅琳
1.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贸易保护和我国的涉外贸易政策的应对 2.中国的涉外贸易法律完善和全球贸易体系的协调 3.健全贸易法律 保护食品安全
-中外贸易中对食品安全的规制比较
4.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5.非关税贸易壁垒在贸易体系中的运用
6.《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与我国《合同法》的若干比较
-可以加附标题缩小题目范围
7.试论国际贸易术语的法律意义
8.WTO的基本原则对中国涉外贸易法律的影响 9.试论WTO的贸易争端解决机制
10.国际贸易保护状态中的非歧视原则和呵护民族行业的发展 11.试论国际货物买卖合同违约责任 12.试论国际避税和反避税
(四)李煜
(a)行政法方向:
1. 关于行政程序法的制定 2. 论行政强制执行
3. 论行政合同的法律救济
4. 论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法律效力 5. 论行政赔偿制度的完善
(b)经济法方向:
1. 试论我国反垄断法的立法模式 2. 论我国反垄断法的适用除外制度 3. 对行政性公司的经济法规制 4. 行政垄断及其法律规制
(c)国际经济法方向:国际税法
1. 试论国际避税及其法律管制 2. 论国际税法中税收无差别待遇 3. 论国际税收协定的滥用与反滥用
4. WTO的基本原则与我国涉外税法的冲突和规避 5. 我国所得税制度的国际协调与合作 6. 中国涉外税收优惠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五)刘军华
1、论国家自卫权的行使。
2、论个人在国际法上的地位。
3、论21世纪国际法强制力的加强。
4、论我国对国际商事仲裁的司法监督。
5、论联合国在解决国际争端中的作用。
6、论WTO争端解决机制。
7、论联合国安理会的表决机制。
8、评析“先发制人”战略。
9、国际法视角下的伊拉克战争。
10、论南海诸岛的领土争端问题。
11、论国际法不禁止行为责任。
12、论中日钓鱼岛争端。
(六)邹钧
1.国际商法与国际经济法的关系简析
2.全球化对国际经济法发展的影响 3.中国反倾销法需要完善 4.国际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5.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经济法
6.WTO法律制度对国际经济法的影响 7.试论WTO争端解决机制 8.加入WTO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9.试论WTO的国民待遇原则 10.试论WTO的最惠国待遇原则 11.试论WTO规则与政府体制改革
12.试论世界贸易组织《政府采购协议》与中国政府采购制度 13.《服务贸易总协定》与中国服务贸易关系研究 14.反倾销与贸易保护
15.试论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的风险转移和所有权转移的时间界限 16.试论国际贸易中的提单欺诈与防范; 17.中国对外资企业国际避税的约束 18.提单的物权效力 19.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
20.世界金融危机下的贸易保护主义 21.WTOT体制下的绿色贸易壁垒 22.ECPA的签订与两岸经贸的发展
23.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分析与评估
(七)刘昕
1、论《鹿特丹规则》下的无单放货
2、论《鹿特丹规则》下的海运控制权
3、《鹿特丹规则》利弊分析
4、论国际航空货物运输中货运代理人的地位
5、股权出资研究
6、论信用证业务中开证行和开证申请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7、论独立董事在上市公司规范运作中的作用
8、论创业板在我国资本市场中的地位及其作用
(八)张帆
1、论我国香港区际私法
2、论我国台湾地区的区际私法
3、论国际民商事案件管辖权的冲突及解决方法
4、论英国上议院在司法中的地位、作用及对我国司法的借鉴
5、试析“假外资企业”规避国内法的法律规制
6、论我国对跨国环境污染问题的法律适用(可结合案例)
7、涉外遗产继承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可结合案例)
8、试析我国对离岸金融的法律适用和监管问题(可结合国际金融危机背景)
9、论BOT项目的法律适用与监管
10、论跨国公司“召回”产品的法律适用问题(可结合案例)
11、试析我国涉外工程承包合同的法律适用(可结合案例)
12、论独立保函在涉外工程中法律适用
13、试析涉外信托财产权的法律适用
14、论我国对国际知名商标权的法律适用(可结合案例)
15、试析我国的域外送达制度及其完善
(九)塔利莉
1、BOT国际项目特许权协议法律问题研究
2、服务贸易中的自然人流动研究
3、WTO争端解决机制探析
4、论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法律对策
5、外商投资企业国际避税法律问题初探
6、金融危机下遏制贸易保护主义的法律对策
7、论国际贸易中的货物所有权与风险转移
8、论国际经济法定义和产生
9、国际经济法的价值分析
10、浅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法律问题
(十)陈洁
1、离岸金融中心法律问题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
2、内幕交易的民事赔偿问题研究
3、从UCP600与UCP500的比较看信用证法律风险的防控
4、揭开公司面纱规则在我国的适用
5、浅议我国一人公司规制
6、论公司法人人格否定制度
7、论股东代表诉讼与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
8、中美国际货物买卖中救济方法比较研究
9、中美合同法对要约和承诺规定的比较研究
10、中美法律中关于赠与合同若干问题的比较研究
11、中美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成立之比较
三、民商法系:
(一)马思萍
(a)民法:
1、物权登记的法律效力及其完善
2、“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法律分析
3、论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
4、农村改革中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法律规制
5、“小产权房”的法律研究
6、地役权与相邻关系的比较研究
7、论个人隐私权与公众知情权的法律保护
8、论我国现行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缺陷及完善
9、中国用益物权体系的构建
10、物权变动中第三人保护的制度选择
11、信托财产所有权性质的法律思考
12、论个人信用体系建设中对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b)金融:
1、金融危机与金融监管的法律思考
2、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改革的法律思考
3、论中国民间金融的发展模式选择
4、论证券交易中的民事赔偿制度
5、论金融信用安全的法制保障
6、金融契约的法律性质评析
7、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的法律研究
8、论信息披露制度的法律完善
9、金融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
10、金融控股公司风险分析与法律控制
11、金融危机与金融监管的法律思考
12、我国农村金融法律制度建设
13、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的法制环境建设
14、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法制建设
15、村镇银行的法律思考
16、金融机构退出机制的建立
17、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法律思考
18、巴塞尔协议国际银行有效监管原则
19、政策性银行的立法思考 20、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
21、从“次贷危机”看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
22、证券投资基金的法律规制
(二)刘洁
1.论知识产权滥用及其法律规制 2.论知识产权法定赔偿额的法律适用 3.论无权处分对合同效力的影响
4.论我国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及其完善 5.缔约过失责任的赔偿范围研究 6.探析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 7.浅谈我国公司的清算制度 8.论侵害知识产权的民事责任 9.浅析隐名投资引起的法律问题 10.论外资并购中的商标权保护
11.我国不安抗辩权制度的评析及完善 12.论票据法上的利益偿还请求权 13.浅析票据抗辩的限制
14.破产重整中担保债权人的法律保护 15.略论我国公司法对发起人责任的规定
(三)叶敏
1、公司分立法律制度研究;
2、论法人出任公司董事的可行性;
3、论公司法上的“商业判断规则”;
4、公司破产程序中职工利益的保护;
5、公司实际控制人的法律规制;
6、股票期权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7、论工会在民营公司中的法律地位;
8、证券登记法律问题研究;
9、构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法律制度——以全球金融危机为背景的讨论;
10、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可行性与法律完善;
11、加快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法律建议;
12、对“小产权房”的法律思考;
13、论我国住房保障法律制度的完善。
(四)汪华亮
1. 论隐私权的边界 2. 论一般人格权的内涵 3. 论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4. 论公司的司法解散 5. 论股东代表诉讼制度 6. 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研究 7. 抵押权顺位研究 8. 论占有的保护
9. 建设工程承包人优先受偿权研究 10.论情势变更原则
11.租赁抑或保管?——停车场与车主的法律关系探讨 12.买卖合同标的物风险转移研究 13.民法强制性规范研究 14.论侵权行为法上的过错 15.论共同危险行为 16.雇主责任研究
(五)王强
1、论民事权利的失效
2、论抗辩权
3、论意思表示之错误
4、论法人的民事责任能力
5、论合伙债务的承担与清偿
6、论表见代理
7、关于诉讼时效最新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
8、论物权的区分原则
9、论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
10、论共同共有
11、论地役权
12、论担保物权的竞合
13、论抵押人对抵押财产的处分权
14、论一般人格权
15、论侵权行为的因果关系
16、论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行为与责任
17、论雇主侵权责任
18、论共同危险行为
19、论体育活动中损害的责任承担 20、论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权利
21、论律师的民事法律责任
22、论江苏省律师收费制度
(六)储敏
1、对驰名商标特别保护的反思
2、对著名商标的法律保护
3、对商标权的合理限制
4、山寨文化与知识产权保护
5、对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规制――以“专利池”纠纷为例
6、网络服务经营者的著作权责任
7、由停车场车辆失窃事件引发的法律思考
8、对合同法中重大误解行为的法律分析
9、无权处分与第三人善意取得
10、保管出租人的瑕疵担保义务
(七)董学立
1、论民法与市民社会的关系
2、论民法的非正式渊源
3、主体平等原则
4、论意思自治原则
5、论权利保护原则
6、论诚实信用原则
7、论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8、论公序良俗原则
9、论民法基本原则
10、行为能力制度与宣告失踪
11、权利能力制度与宣告死亡
12、论民事行为能力的分类
13、论表见代理
14、论撤销权
15、论无效制度
16、论民事法律行为
17、论民事权利外观制度
18、论委托合同与代理权授予的关系
19、论无权处分 20、论时效制度
21、论民事权利限制制度
22、论法人的本质
23、论合同自由及其限制
24、论物权法定原则
25、论物权法的公示公信原则
26、论小区车库的归属
27、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28、论浮动抵押制度
29、论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 30、论不动产物权登记的效力
31、论成年监护制度
32、论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之共有部分的界定
33、一房二卖的法律适用
(八)杨军
1、试论民事权利的结构
2、论我国人身权法律制度的完善
3、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及完善
4、建立我国禁止权利滥用法律制度的思考
5、对完善我国监护法律制度的思考
6、论物权效力的区分原则
7、完善我国拆迁补偿法律制度的思考
8、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
9、论侵权责任的无过错归则原则
10、我国用益物权的体系及完善
11、论律师的言行豁免权
12、完善我国律师制度的几点思考
13、论律师职业道德
14、论律师执业风险
15、完善我国律师执业保障制度的思考
16、律师执业技巧论纲
17、论律师办理刑事案件的角色完善
18、律师职业的比较研究
19、我国弱势群体法律救济制度研究 20、知识产权客体研究
(九)黄良军
民事诉讼法、民商法方向:
1. 论民事诉讼的“一事不再理”原则 2. 论民事诉讼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3. 民事诉讼中的“陷阱取证”问题探讨
4. 论民事再审制度改革问题研究
5. 我国民事诉讼管辖权异议制度的问题及其完善 6. 民事审级制度改革探析
7. 论民事诉讼中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8. 论电子证据
9. 民事简易程序问题探讨 10.论小额诉讼程序
11.民事诉讼调解机制的完善 12.论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的分配 13.中西方审级制度比较研究 14.律师权利保护研究
15.中西律师制度比较研究
16.我国人身损害赔偿的范围和标准问题探讨 17.论和谐劳动关系
18.建立企业和谐劳资关系的问题及对策 19.论征地农民的劳动权益保障 20.劳动争议司法解决机制的完善 21.就业歧视问题探讨
22.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23.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 24.论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
25.我国劳务派谴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26.对我国劳动合同期限制度的思考 27.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比较研究 28.中西劳动争议解决机制比较 29.论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完善 30.我国对外劳动务输出中的法律问题 31.劳动合同中的保密与竞业禁止问题研究 32.道路交通事故的诉讼问题探讨 33.民事诉讼时效问题探讨
(十)王寨华
(a)婚姻家庭继承法:
1、论夫妻间的忠实义务
2、同居关系问题研究
3、非婚生子女保护制度评析
4、人工生殖法律问题研究
5、论共同遗嘱
6、论被继承人债务的确定和清偿
7、论债权、债务的继承
8、论占有的继承
(b)民事诉讼法:
1、重构我国民事诉讼审级制度的若干思考
2、论我国民事上诉制度之重构
3、完善我国反诉制度之构想
4、我国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构建
5、民事诉讼再审制度之重构
6、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理解与适用
7、浅析我国的人民陪审制度
8、客观事实还是法律事实——我国证明模式之初探
9、论民事诉讼程序选择权
10、论司法改革与我国民事证据制度之完善
11、我国缺席判决制度之检讨与重构
(十一)胡宜奎
1.群体性纠纷解决机制研究 2.论协议管辖 3.适格当事人研究
4.论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 5.举证时限制度研究 6.举证责任倒置研究 7.电子证据研究 8.论法院调解
9.论再审程序的启动
10.论我国民事简易程序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11.论仲裁协议效力的扩张 12.论仲裁的司法监督
(十二)陈红梅
(a)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学:
1.论我国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性质; 2.论劳动法中竞业禁止; 3.论就业歧视
4.论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的保护; 5.劳动派遣相关法律问题分析; 6.关于社会保险立法的思考; 7.对工伤认定条件的法律思考;
(b)环境保护法: 1.论非政府组织在环境保护法中的地位和作用; 2.论我国的公众参与制度; 3.论环境公益诉讼的完善; 4.自然保护区的环境管理; 5.论环境共同侵权; 6.装修污染防治立法研究
四、经济法系:
(一)徐文超
1.2.3.4.5.6.7.8.经济法的概念 经济法的地位
国有企业改制的法律问题 中小企业发展促进法研究 反垄断的法律规制方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适用范围研究 房产新政的法律问题
关于人民币升值的法律问题
(二)张颖
1、公司资本制度改革研究
2、论公司法人格的健全与完善
3、公司章程法律效力研究
4、董事忠实义务研究
5、上市公司分立与小股东权益保护
6、公司设立中的民事责任问题研究
7、独立董事与中国公司治理
8、公司设立无效比较研究
9、中小股东利益保护若干法律问题的研究
10、论保险利益原则
11、规范公司设立若干问题探讨
12、股东出资瑕疵民事责任之探析
13、一人公司规制的法律思考
14、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法律适用研究
15、我国机动车辆第三人责任强制保险的法律问题探究
16、论强制机动车保险法对受害人范围的扩张
17、论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法基本原则
(三)崔勇
1、论税收法律关系的特殊性
2、对现行个人所得税法的思考
3、遗产税立法的若干思考
4、开征遗产税与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5、对现行流转税法的思考
6、中外所得税法比较
7、论税收管辖权
8、WTO条件下的中国税制评析
(四)祝贺
1.商业贿赂行为法律研究 2.论垄断协议
3.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研究 4.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法律规制 5.搭售的不正当竞争性质及其法律规制 6.论不正当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的关系 7.域名抢注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调整
8.论我国虚假广告法律规制的不足及完善 9.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研究 10.论商业诋毁
11.商誉、商誉权及其法律保护 12.附赠式有奖销售的产品责任
13.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一般条款及其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 14.论新破产法的重整制度
15.论新破产法的破产管理人制度 16.论我国竞业禁止制度及其完善 17.论公司人格否认制度 18.公司的社会责任问题
(五)李磊
1、论经济法产生的基础(或原因)
2、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3、论经济法的法律责任
4、论经济法的价值(或理念)
5、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兼与民法、行政法的区别
6、公司法若干问题探讨
7、试论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的责任
8、试论公司的资本制度
9、试论“刺破公司的神秘面纱”制度
10、试论我国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完善
11、一人公司若干法律问题探讨
12、外资企业优惠政策的法学思考
13、金融危机与金融监管立法问题探讨
14、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若干问题探讨
15、我国纳税人权利的法律保护问题探讨
16、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法律分析
17、论企业合并的反垄断法之规制
18、反垄断法的实施机制探讨:公共执行与私人执行之辩证
19、论述我国反垄断法对跨国公司垄断行为的规制 20、反垄断法的域外适用问题探讨
21、论反垄断法的基本原则
22、行政垄断的成因及其法律规制
23、社会保障法若干问题探讨
24、试论商业贿赂及其法律责任
25、试论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
(六)蒋小平
1、完善我国民间金融法制的若干问题探讨
2、公司资本制度改革研究
3、经济法的价值体系
4、经济法与民法的关系
5、试论新公司法下少数股东的法律保护
6、试论公司回购股份制度
7、试论少数股东的法律保护
8、对行政性公司的经济法规制
第五篇:法律基础
《法律基础》
一、重点复习内容:(按章节顺序排列,且加粗部分为重点内容)
第一章 绪 论
1.人类法制文明的起源 2.世界上的主要法系: ①法系的概念:是从比较法学的角度对历史上曾经存在的法律类型进行的分类。
②五大法系: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中华法系、印度法系、伊斯兰法系。
A.英美法系:也叫普通法系或判例法系,是根据以往判决的判例逐渐形成的一种在全国普遍适用的法律,其内部主要为普通法和衡平法两部分。以英国和美国为主要代表性国家,此外,加拿大、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爱尔兰、新加坡、巴基斯坦,以及我国香港地区等。B.中华法系:是指中国的封建法律制度和亚洲一些仿效这种法律制度的国家法律的总称。中华法系开始于秦朝,经过两汉、魏晋,完备于隋唐,以《唐律》为代表,后延续至宋元明清。如今,中华法系已经解体,在中国古代时期,对当时的日本、朝鲜和越南等国家的法制曾产生重要影响。③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的特征比较 第二章 法的基本理论 1.法的基本概念 2.法的本质特征 3.法的历史类型: ①奴隶制法律制度: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剥削阶级类型的法,是在原始氏族制度瓦解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②资本主义法律制度:确认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这是人类社会法制发展的历史性进步。
③社会主义法律制度:以前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为代表,以及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陆续建立。4.法的制定
5.我国法的体系
6.法的形式(法的渊源)
①宪法;②法律;③行政法规;④地方性法规;⑤自治法规; ⑥行政规章;⑦国际条约;⑧其他法的形式。7.法的关系 8.法律行为 9.法律责任
第三章 宪 法 1.宪法的概念及分类 ①概念 ②分类
2.我国宪法的历史发展 ①《共同纲领》 ②1954年宪法
③1975年宪法——我国宪法史指导思想存在严重错误的一部宪法
④1978年宪法
⑤1982年宪法——现行宪法,是由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的
⑥1988年宪法修正案 ⑦1993年宪法修正案
⑧1999年宪法修正案——将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宪法的修正案
⑨2004年宪法修正案——A.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B.增加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内容;C.在统一战线的表述中增加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D.完善土地征用制度;E.进一步明确国家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F.完善对私有财产保护的规定;G.增加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规定;H.增加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I.完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成的规定;J.关于紧
急状态的规定;K.关于国家主席职权的规定;L.修改乡镇政权任期的规定;M.增加对国歌的规定。3.宪法结构与宪法规范 4.宪法与民主政治建设 5.宪法的监督与实施 6.国家基本制度
7.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①公民的基本权利(政治权利)②公民基本义务 8.国家机构
①国家机构的体系与组织原则 ②中央国家机关
③地方国家机关 第四章 行政法
1.行政法的概念与特征 2.行政法的渊源和作用 3.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①行政合法性原则;②行政合理性原则;③ 责任行政原则 4.行政机关、被授权组织与受委托组织: ①行政机关
②被授权组织:法律、法规(某些情况下包括规章)将某方面或某项行政职权授予并非行政机关的组织,被授权者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实施行政管理,并独立承担相应法律责任。③受委托组织 5.行政相对人
行政相对人的范围包括我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特定情况下,我国境内的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组织也具有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地位。
6.行政主体的行为:①概念 ②分类 7.行政立法
8.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与行政强制
9.行政诉讼第三人:同提起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作为第三人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诉讼。10.行政裁决与行政仲裁 11.行政指导与行政合同 12.行政复议法律制度 13.司法审查
14.行政赔偿与行政补偿 第五章 民 法
1.民法的调整对象及基本原则
2.民事主体——民事行为能力与民事权利能力
①完全民事行为能力: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③无民事行为能力 3.民事法律行为 ①概念
②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 ③无效和可撤销民事行为 ④代理 4.人格权 5.物权 ①概念
②物权法的基本原则:物权法定原则;一物一权原则;物权的公示、公信原则
③所有权的概念与内容 ④用益物权的概念与内容 ⑤担保物权的概念与内容 6.合同法——合同自由原则 7.侵权法
①一般侵权行为
责任要件:(1)行为违法。行为违法是指行
为人对禁止性规定或命令性规定的违反。(2)主观过错。主观过错是指行为人因故意、过失而为的违法行为,表明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后果所抱的主观态度。(3)因果关系。因果关系是指客观现象之间的一种内在的必然联系。(4)损害结果。是指一定的行为或事件使民事主体的权利遭受某种不利的影响。权利主体只有在受到损害的情况下,才能够请求法律上的救济。②特殊侵权行为 第六章 商 法 1.商法概述 2.企业法
①企业和企业法 ②国有企业法 ③集体所有制企业 ④私营企业法
3.公司法:①有限责任公司 ②股份有限公司 4.证券的发行与上市与交易 5.保险法
①保险法的基本原则:A.守法和公平竞争原则;B.保险利益原则;C.最大诚信原则;D.损害赔偿原则;E.保险代位原则;F.近因原则。
第七章 知识产权法 1.知识产权的概念 2.知识产权的特征
3.知识产权的范围与内容 ①著作权:(1)作者权(著作人身权、著作财产权);(2)邻接权(表演者权、录制者权、广播者权、出版者权)。
②工业产权:例如专利权、商标权、反不正当竞争、其他工业产权(地理标志、商号、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等)。4.知识产权法
5.知识产权法律体系 6.著作权法 ①合作作品
合作作品的著作权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合作作品可以分割使用的,作者对各自创作的部分可以单独享有著作权,但行使著作权是不得侵犯合作作品整体的著作权。②合理使用 7.专利权法
①专利权的主体——发明人、申请人、专利权人
②专利权的归属:A.自由发明;B.共同发明;C.职务发明;D.委托发明 ③专利的种类 ④专利权的申请 ⑤专利权的内容 8.商标权
第八章 婚姻家庭法与继承法 1.婚姻家庭法的概念和原则
①婚姻家庭法是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②基本原则 2.结婚
结婚的禁止条件 ① 禁婚亲:是指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② 禁止结婚的疾病:患麻风病未经治愈或患有其他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人,禁止结婚。3.无效婚姻或被撤销的婚姻 ①可撤销婚姻: A.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请求撤销该婚姻。
B.受胁迫的一方撤销婚姻的请求,应当自结婚登记之日起一年内提出。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②婚姻无效或被撤销的法律后果 A.无效或被撤销的婚姻,自始无效。B.当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
C.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由当事人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判决。
D.对重婚导致的婚姻无效的财产处理,不得侵害合法婚姻当事人的财产权益。
E.当事人所生的子女,适用本法有关父母子女的规定。4.婚姻法禁止的行为 5.家庭关系 6.离婚
7.继承法的概念——法定继承的继承顺位 8.遗产的概念和范围 第九章 经济法 1.竞争法
①反不正当竞争法——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表现形式 ②反垄断法——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2008年8月1日起施行)2.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3.产品质量法——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2000年修订)4.税法
①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②个人所得税法——1980年《个人所得税法》(2005年10月修订)
5.环境保护法
我国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处理机关 ①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② 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 ③
责任人员所在单位或者政府主管部门; ④
人民法院。
第十章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
1. 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的特征 2. 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3. 劳动合同法
4. 劳动争议的处理 5. 社会保障法 ① 社会保险法;②社会救助法:包括灾民救济、城镇贫困
居民救济、农村五保户救济、流浪乞讨人员的就医以及对救济人员及其家庭经济状况调查等;③社会福利法、; ⑤ 社会优抚法;
⑥ 社会保障管理监督法;⑥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法;⑦社会
保障争议解决程序法 第十一章 刑 法
1.刑法的任务和适用范围 ①我国刑法的任务
②刑法的基本原则:罪刑法定原则、适用法律一律平等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
③刑法的适用范围:
2.犯罪构成——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观方面。
3.排除犯罪的行为:① 正当防卫;②紧急避险 4.犯罪的停止形态
①犯罪预备 ②犯罪未遂 ③犯罪中止 ④犯罪既遂 5.共同犯罪
6.刑罚种类与适用——减刑、假释 7.各种具体犯罪 第十二章 诉讼法
1.诉讼法的概念、基本原则和制度 2.诉讼证据与证明 3.诉讼证明及其过程 ①诉讼证明 ②证明对象
③举证责任——三大诉讼法对举证责任在当事人之间的分配B、变更劳动合同应遵循平等自愿原则 作出的不同规定 C、变更劳动合同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4.刑事诉讼法——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D、变更劳动合同可以采用口头形式 5.民事诉讼法:简易程序、诉讼时效
14、以下是对刑事责任能力的具体表述,其中存在错误的是:6.行政诉讼法(C)
A、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的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十三章 国际法 B、完全的精神病人实施的犯罪不负刑事责任 1.国际公法 C、醉酒的人实施的犯罪可以减轻其刑事责任 2.国际私法 D、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 3.国际经济法
15、以下关于犯罪中止的阐述不正确的是:(A)
二、重点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华法系形成于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其代表性法律制度是:(C)A、秦律 B、汉律 C、唐律 D、魏晋律 2.行政规章的制定机构是:(B)A、国务院 B、国务院各部委 C、民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 D、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3、2004年宪法修正案对第四章的章名进行了修订,其中增加的一项是:(B)A、国旗 B、国歌 C、国徽 D、首都
4、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C)A、14周岁以上 B、15周岁以上 C、16周岁以上 D、17周岁以上
5、以下属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义务的选项是:(D)A、出席股东会,参与公司重大决策B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 C、公司解散时分配剩余资产 D、足额缴纳出资
6、以下关于婚姻法“禁婚亲”及因疾病禁止结婚的表述错误的是:(B)A、直系血亲 B、三代以外旁系血亲 C、患麻风病未经治愈 D、患其他医学认为不应结婚的疾病
7、我国刑法的时间效力在溯及力方面的所采用的原则是:(C)A、从旧原则 B、从新原则 C、从旧兼从轻原则 D、从新兼从轻原则
8、以下属于刑法中的自首的选项是:(D)A、归案之后揭发他人的犯罪行为的 B、提供重要线索并使其他案件得以侦破的 C、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罪犯 D、犯罪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
9、根据刑事诉讼法,以下对拘传的表述正确的是:(C)A、拘传只能由公安机关进行 B、拘传相当于刑事拘留 C、拘传的时间不得超过十二小时 D、可以采取变通的方式连续拘传犯罪嫌疑人
10、以下关于行政诉讼第三人概念的表述正确的是:(B)A、可以与提起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没有利害关系 B、必须是参加到他人诉讼中来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C、在法律上没有独立的诉讼地位 D、可以是某个行政机关
11、根据著作权法规定,下述的哪一项属于著作财产权范围:(D)A、发表权 B、署名权 C、修改权 D、复制权
12、关系属养父母与养子女的于:(C)A、血亲 B、自然血亲 C、拟制血亲 D、姻亲
13、以下对劳动合同变更的表述不正确的是:(D)A、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
A、行为人在犯罪过程中被迫停止犯罪 B、行为人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 C、行为人彻底放弃正在进行的犯罪 D、行为人积极防止和避免犯罪结果的发生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作为公民政治权利的选项有:(AD)A、选举权 B、监督权 C、通信秘密和自由不受侵犯 D、游行、示威的自由
2、行政相对人的范围在特定情况下还可以包括:(BCD)A、我国公民和法人 B、我国境内的外国人 C、我国境内的无国籍人 D、我国境内的外国组织
3、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进行查处的机关包括以下的:(ABCD)A、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B依法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 C、人民法院 D、责任人员所在单位或者政府主管部门
4、社会救助法所涉及的主要方面可以包括以下的:(ABCD)A、灾民救济 B、城镇贫困居民救济 C、农村五保户救济 D、流浪乞讨人员就医
5、在诉讼证明及其过程中,主要的证明对象是以下的:(AB)A、实体法事实 B、程序法事实 C、证明材料 D、外国法
6、行政管理活动中的受委托组织的范围,可以包括以下的:(ABCD)A、行政机关 B、符合法定条件的企业法人 C、符合法定条件的事业法人 D、特殊情况下的个人
7、在我国行政管理活动中,行政相对人应履行的义务有:(ACD)A、遵守行政秩序 B、发布行政指令 C、服从行政命令 D、协助行政管理
8、根据我国婚姻法规定,离婚的程序主要有:(AC)A、协议离婚 B、胁迫离婚 C、诉讼离婚 D、调解离婚
9、根据继承法,第二顺序法定继承人有:(ABC)A、兄弟姐妹 B、祖父母 C、外祖父母 D、岳父母
10、民法通则规定特殊诉讼时效为1年,以下符合这一规定的选项是:(ABCD)A、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B、出售不合格商品未声明的 C、延付或拒付资金的 D、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毁损的(二)简答题 1.简述民法关于所有权取得方式的两种途径。答:所有权取得方式可以分为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两种。2.简述民法中的一般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答;一般侵权责任要件,包括(1)行为违法(2)主观过错(3)因果关系(4)损害结果。
(三)论述题 1.试论我国犯罪构成理论对犯罪主观方面的阐述。答:(1)犯罪主观方面的概念;(2)分类,包括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