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04年现当代试题

时间:2019-05-13 07:01: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998-2004年现当代试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998-2004年现当代试题》。

第一篇:1998-2004年现当代试题

1998年试题:

一、填空题(20分)

1、填上下列人物所属的文学作品题目。

方凌轩();婵娟();春妮();陈白露();蔡文姬();程疯子();魏莲姑();

黑子();匡复();白洁()

2、填上下列作品的作者

《生命的价格——七毛钱》();《菜园小记》();《鹰之歌》();《小橘灯》();

《片记》();《雨前》();《四绿记》();《风景谈》();《山之子》();《乌蓬船》()

二、简答题(选答5个题目。报考文化传播即影视方向的考生第6题必答,其他方向的考生任意选答。每题10分,共50分)

1.鲁迅小说刻画的农村妇女祥林嫂与爱姑在性格上有什么不同? 2.为什么说艾青是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诗人”?

3.概述赵树理和孙犁在小说艺术是各有什么特色?(必须联系作品)4.简略比较杨朔和秦牧散文创作的主要特点。(联系作品简析)5.简要地对梁三老汉和许茂这两个艺术形象进行比较。(联系作品)6.文学作品改拍成电视剧,在艺术表现上有何突出特点?(必须说明)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现代注意文艺思潮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

2、以巴金的长篇小说《家》和新时期谌容的中篇小说《人到中年》为例,论述三十年代与八十年代文学创作的人道主义思想倾向。

1999年试题

一、填空题(30分)

1、填上下列作品的作者。

《终身大事》();《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一只马蜂》();《金锁记》();

《斯人独憔悴》();《野百合花》();《背影》();《我们夫妇之间》();《水滴石穿》();

《三年早知道》();《李慧娘》();《大淖记事》();《老马》();《我所知道的康桥》();

《茫茫的草原》()

2、填上下列人物所属文学作品的题目。

爱姑();杨性素();汪文宣();梅娘();方鸿渐();钱文贵();李杰();马多寿(); 佑亭();倪吾诚();郑子云();朱自治();安然();丙崽();白音宝力格()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要求联系作品进行分析)

1.为什么说〈狂人日记〉是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的典范? 2.如何理解〈雷雨〉的艺术生命力经久不衰?

3.艾青诗歌的独特意象里凝聚着诗人的哪些独特的思想和情感? 4.简述〈茶馆〉和《龙须沟》的艺术结构特点。5.简析郭小川叙事诗的创作成就极其艺术特征。

三、论述题。(每题15分,任选两题,共30分。要求联系文学史和作品分析)

1、有人说,新时期的启蒙文学是五四时期启蒙文学的继承与发展。你的看法如何?

2、胡风的文学理论对以路翎为代表的“七月”派小说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

3、试对建国后十七年散文与新时期散文的创作成就和艺术特征进行比较分析。

2000年试题

一、填空(30分)

1、写出以下作品的作者

《梅雨之夕》();《伤痕》();《雪花的快乐》();《米》();《法西斯细菌》();

《美文》();〈美食家〉();〈鬼恋〉();〈红豆〉();〈风雷〉();

2、写出以下人物所属的作品片名。

仇虎();小腿疼();萧萧();野猫子();捞渣();樊家树();赵惠明();周大勇();

马之悦();徐改霞()

3、写出以下作品的体裁。

〈假如我是真的〉;〈手推车〉;〈名优之死〉;〈秦腔〉;〈在悬崖上〉;〈给亡妇〉;〈漳河水〉;

〈杨高传〉;〈草木篇〉;〈落花生〉

二、简答(40分)

1、为什么说“老舍是北京市民社会的表现者与批判者”?

2、〈屈原〉的创作特色。

3、“杨朔模式”的特征与局限。

4、“朦胧诗”的总体艺术特征。

三、论述(30分)

1、谈谈你对鲁迅小说中孤独者形象的认识。

2、谈谈你对新时期先锋小说的评价。

2001年试题

一、判断(30分)

1、写出以下作品的作者。

〈娜拉走后怎样〉;〈蝴蝶〉;〈我们夫妇之间〉;〈微雨〉;〈终身大事〉;〈干校六记〉;

〈妻妾成群〉; 〈望星空〉;〈我这一辈子〉;〈烙印〉

2、写出以下人物所属的作品名字。

汪文宣;陈奂生;苏文纨;老孙头;孙舞阳;菊豆;曾文清;陈喜;曹七巧;翠翠;

3、写出以下作品的体裁

〈八十一梦〉;〈赵阎王〉;〈我爱这土地〉;〈超人〉;〈一只马蜂〉;〈绿化树〉;〈画梦录〉;

〈红帆船〉;〈大雁情〉;〈那五〉

二、简答(40分)

1、评说左翼文学运动的得失。

2、夏衍剧作的艺术特色。

3、“十七年”长篇小说的“史诗性”追求。

4、略谈你对余秋雨散文的看法。

三、论述(30分)

1、为什么说〈女神〉开了一代诗风?

2、“先锋小说”与“新写实小说”的区别与联系。

2002年试题

一、常识题(30分)

1、写出下列作品作者(10分)《故乡的野菜》;《一个和八个》;《黄金》;《锻炼锻炼》;《火把》;《大淖记事》;《升官图》; 《三寸金莲》;《灭亡》;《文明的碎片》

2、写出下列人物所属作品篇名(8分)

野猫子;马多寿;匡复;严志和;蒋纯祖;索米娅;赵惠明;印家厚

3、名词解释(12分,每题3分)

“好一计鞭子”;白洋淀诗群;先锋小说;南玲北梅

二、简答题(40分,每小题10分)

1、为什么说言志派散文是美文?举例说明。

2、试述〈茶馆〉一剧的艺术特点。

3、张恨水小说的文学史意义。

4、以代表诗人为例,试述朦胧诗的主要思想内涵。三.论述提(30分,任选其中两题,每题15分)

1、以鲁迅小说和沈从文湘西小说为例,试述其思考国民性的不同关注点。

2、试述寻根小说对历史与传统文化的探求与思考。

3、以代表作家作品为例,试述20年代与80年代女性文学的创作特色。

2003年试题

一、常识题

1、写出下列作品的作者。

《尝试集》;《在医院中》;《老马》;《雨天的书》;《鬼恋》;《杨高传》;《艺海拾贝》;《寻访“画儿韩”》;《布谷鸟又叫了》;《在浪尖上》;《两个家庭》;《上海屋檐下》;《灯下漫笔〉;《财主的儿女们》;《沉沦》;《有关大雁塔》;《桂林山水歌》;《双桅船》;《小草在歌唱》;《透明的胡萝卜》

2、写出人物所属的作品的篇名。

梅娘;曹七巧;冠晓荷;傩[nuo]送;许云峰;丙崽;乔光朴;仇虎;赵玉林;老通报;周大勇;梁三老汉;宋宝琦;李向南;云普叔;曾树生;樊家树;林道静;常四爷;许灵均

二、简答题

1、五四文学传统的基本内涵。

2、《骆驼祥子》的主人公为什么被称作“骆驼祥子”?

3、《围城》的主题是什么?

4、《关汉卿》的艺术特征?

5、《随想录》的主要思想和艺术?

6、《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叙事特征?

三、论述题

1、《呐喊》和《彷徨》的题材和主题的现代性。

2、比较《红旗谱》与《白鹿原》的主题意蕴及形象塑造的异同点。3、30年代与80年代现代派小说的主要特征。2004年试题

一、填空

1、写出下列作品的作者

《雅舍小品》;《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春风沉醉的晚上》;《手推车》;《终身大事》;《南行记》;《冬天》;《芦花荡》;《秋瑾传》;《我的记忆》;《漳河水》;《风萧萧》;《赵子曰》;《红豆》;《金粉世家》;《游园惊梦》;《春水》;《下放的一夜》;《洼地上的战役》;《相信未来》;《受戒》;《神女峰》;《李顺大造屋》;《香山红叶》;《虚构》;《道士塔》;《许三观卖血记》;《陈毅市长》;《望星空》:《关汉卿》

2、写出下列人物所属作品的篇名

白流苏;余永泽;凌吉士;郭靖;沙子龙;周炳;孙柔嘉;刘毛妹;二诸葛;余占鳌;花金子;刘巧珍;龙珠;陆文婷;屠维岳;巴哈尔;魏连殳[shu];郭振山;如姬;白洁

二、简述

1、鲁迅对中国新文学的贡献。

2、周作人散文的艺术风格。

3、七月诗派的创作特征。

4、新时期文学从惯性写作到自觉写作的历程。

5、新生代小说“在边缘处叙述”的写作特点。6、80年代新潮话剧在艺术形式和方法创新上的“纵向承袭”和“横向借鉴”。

三、综合测试

1、以文学爱好者的身份,为巴金百岁诞辰写一封贺信。

2、《李双双小传》的故事背景发生在“大跃进”及其以后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小说主要情节是围绕着“大办食堂”而展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这段历史背心的政治实践所否定,但是80年代初,作者仍然认为“大办食堂没了,李双双还存在。”围绕着《李双双小传》的集体内容及其所表现出来的时代错位现象,谈谈你对这部作品的认识与评价。

第二篇:现当代 试题

如·题·

1、第一、第二讲综合试卷(A)

一 填空(每空格1分,共20分)

1、年,新创办的 第一次公布稿酬标准,标志着现代稿费制度的出现。

2、最先为林纾赢得翻译文学作品盛誉的是

年在福州印行的 《

》。

3、年,梁启超创办《新小说》杂志,发表著名的《

》,正式提倡“小说界革命”。

4、在《斥“反动文艺”》一文中,被郭沫若称作桃红色的作家是

,称作蓝色作家的是

。5、1953年年初,《文艺报》先后发表

的《胡风的反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和

的《现实主义的路,还是反现实主义的路》两篇文章,对胡风的文艺观进行了批判。

6、认为《

》的厌世解脱精神是“哲学的也,宇宙的也,文学的也”,是悲剧之最上乘者,是“悲剧中的悲剧”的是

。7、1905年,发表 《

》,提出“戏馆子是众人的大学堂,戏子是众人大教师”的新观点的是。

8、下列著作的作者是:

《致蔡鹤卿太史书》

《什么是新文学》

《终身大事》

《野百合花》

《我们必须战斗》

《红楼梦考证》。

二 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黄遵宪

2、《天演论》

3、索隐派

4、主观战斗精神

三 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近代文化机制为中国文学的现代化换提供了哪些条件?

2、共和国文艺是建立在怎样的历史基石上的?

四 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近代文学改良运动的主要内容。

2、三次文艺批判运动与共和国的文艺范式的建立。

2、第一、第二讲综合试卷(B)

一 填空(每空格1分,共20分)1、1887年,在《

》中率先提出了“言文合一”问题。2、1898年,严复翻译的《

》正式出版,发表了《译印政治小说序》。

3、抗战爆发后,胡风在国统区先后创办主编了文学杂志《

》和《希望》,并且为中国诗坛培植了“

”。

4、在《斥“反动文艺”》一文中,被郭沫若称作蓝色作家的是

,称作黑色作家的是。

5、1954年秋,和

先后发表了《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它》和《评〈红楼梦研究〉》,从而拉开了《红楼梦》研究批判运动的序幕。

6、诗句“,古岂能拘牵?即今流俗语,我若登简编;五千年后人,惊为古烂斑”的作者是。

7、认为《

》的厌世解脱精神是“哲学的也,宇宙的也,文学的也”,是悲剧之最上乘者,是“悲剧中的悲剧”的是。

8、下列著作的作者是:

《终身大事》

; 《致蔡鹤卿太史书》

《野百合花》

《不足为训的武训》

《论主观》

《红楼梦考证》。

二 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林纾

2、诗界革命

3、电影《武训传》

4、钗黛合一

三 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近代文化机制为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转换提供了哪些条件?

2、三次文艺批判运动在共和国的文艺范式建立中有何作用?

四 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近代文学改良运动的主要内容。

2、论共和国文学的历史源流。

3、第一、第二讲综合试卷(C)

一、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20分)1、1887年,在《

》中率先提出了“言文合一”问题。2、1898年,严复翻译的《

》正式出版,发表了《译印政治小说序》。

3、年,梁启超创办《新小说》杂志,发表著名的《

》,正式提倡“小说界革命”。

4、在《斥“反动文艺”》一文中,被郭沫若称作桃红色的作家是,称作黑色作家的是。

5、1953年年初,《文艺报》先后发表的《胡风的反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和

的《现实主义的路,还是反现实主义的路》两篇文章,对胡风的文艺观进行了批判。

6、认为《

》的厌世解脱精神是“哲学的也,宇宙的也,文学的也”,是悲剧之最上乘者,是“悲剧中的悲剧”的是

。7、1905年,发表《

》,提出“戏馆子是众人的大学堂,戏子是众人大教师”的新观点的是。

8、下列著作的作者是:

《终身大事》;

《不足为训的武训》;

《论主观》;

《什么是新文学》;

《终身大事》;

《我们必须战斗》。

二、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黄遵宪

2、《天演论》

2、诗界革命

4、钗黛合一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近代文化机制为中国文学的现代化换提供了哪些条件?

2、三次文艺批判运动在共和国的文艺范式建立中有何作用?

四、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近代文学改良运动的主要内容。

2、论共和国文学的历史源流。

4、第三、第四讲综合试卷(A)

一 填空(每空格1分,共20分)

1、年,《

》发表评论员文章《为文艺正名——驳“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说》,率先对文艺为政治服务的观念提出了质疑。

2、从七十年代后期到八十年代初期,小说方面出现了

的《我是谁》、茹志鹃的《

》以及的《春之声》等一批运用西方现代小说技巧的作品。

3、池莉被人们合称为“新写实三部曲”的小说是《烦恼人生》、《

》和《

》;巴金的《爱情的三部曲》包括《

》、《

》和《

》等三部中篇小说。

4、出现下列故事人物的小说是:

穷 布 《

》;

白雨潇 《

》;

杜大心 《

》;

山 岗 《

》;

杨梦痴 《

》。

5、下列作品的作者是:

《虚构》;

《青黄》;

《风景》;

《迷舟》;

《新生》。

二 简答题(共3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先锋小说家采用了哪些反传统的写作手段?

2、新写实小说有哪些基本叙事特征?

3、简析《随想录》的思想艺术特色。

三 论述题(共1题,50分)

1、从《家》、《寒夜》和《团圆》看巴金小说创作风格的演变.一 填空(每空格1分,共20分)1、1983年3月,《人民日报》发表周扬的《

》一文;一年后,在《红旗》杂志发表《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对周扬文章进行系统、猛烈的批评。2、1985年,文坛出现刘索拉的《

》、徐星的《

》和

的《红高粱》等一批和传统叙事模式完全不同的小说。

3、余华的《

》颠覆了传统的言情小说的叙述模式;巴金的《随想录》包括《随想录(第一集)》、《

》、《

》、《

》和《

》等五本。

4、出现下列故事人物的小说是:

姚国栋 《

》;

穷 布 《

》;

印家厚 《

》;

胭脂女 《

》;

周如水 《

》。

5、下列作品的作者是:

《狗日的粮食》;

《你别无选择》;

《死去的太阳》;

《枣树的故事》;

《请女人猜谜》。

二 简答题(共3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先锋小说家采用了哪些反传统的写作手段?

2、新写实小说有哪些基本叙事特征?

3、简析《憩圆》的思想艺术特色。

三 论述题(共1题,50分)

1、从《家》、《寒夜》和《团圆》看巴金小说创作的文学史意义。

6、第三、第四讲综合试卷(C)

一 填空(每空格1分,共20分)

1、在清除精神污染运动中,受到严厉批评的作品有

的电影剧本《苦恋》、沙叶新的剧作《

》以及戴厚英的小说《

》等。

2、吴亮的《

》形象地揭示了马原小说的叙述特征;余华的《

》颠覆了传统的侦探小说的叙述模式。

3、池莉被人们合称为“新写实三部曲”的小说是《

》、《不谈爱情》和《

》;巴金的《爱情的三部曲》包括《

》、《

》和《

》等三部中篇小说。

4、出现下列故事人物的小说是:

姚国栋 《

》;

姚 亮 《

》;

白雨潇 《

》;

杜大心 《

》;

顿 月 《

》。

5、下列作品的作者是:

《一地鸡毛》;

《古典爱情》;

《现实一种》;

《褐色鸟群》;

《信使之函》。

二 简答题(共3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先锋小说家采用了哪些反传统的写作手段?

2、新写实小说有哪些基本叙事特征?

3、简析《灭亡》的思想艺术特色。

三 论述题(共1题,50分)

1、从《家》、《寒夜》和《团圆》看巴金小说创作的个性特征。

7、第一至第四讲综合试卷(A)

一、填空(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中。每空格1分,共20分):

1、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谈到:“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 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

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

上感觉不足”。

2、最早为林纾赢得翻译文学作品盛誉的是

年在福州印行的《

》。

3、被《斥“反动文艺”》一文称作桃红色的作家是

,称作蓝色作家的则是

。4、1954年秋,和

先后发表了《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它》和《评〈红楼梦研究〉》,从而拉开了《红楼梦》研究批判运动的序幕。

5、年4月,《

》发表评论员文章《为文艺正名——驳“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说》,率先对文艺为政治服务的观念提出了质疑。

6、吴亮的《

》形象地揭示了马原小说的叙述特征;对新写实小说的文本特征,陈晓明的《

》则从五个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概括。

7、在 年9月致《文学旬刊》编者的信中,巴金对《礼拜六》、《半月》、《快活林》等刊物所表现的庸俗、消遣倾向表示了不满,同时也还表达出对《

》所刊“新小说”的由衷赞赏。

8、《论主观》的作者是

;《一九三四年的逃亡》的作者是。

9、著作《巴金民主革命时期的文学道路》的作者是

;论文《巴金的〈家•春•秋〉及其它》的作者是。

10、棋是格非小说《

》中的人物;秦蕴玉是巴金小说《

》中的人物。

二、单项选择(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

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中。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严复认为,中国要自强的治本之法是“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而其中,他又以“

”为这三者的关键。

A新民德

B开化民智 C富国强兵

D维新变法、2、1905年,发表《开办安徽俗话报的缘故》,提出“戏馆子是众人的大学堂,戏子是众人大教师”的新观点的是。

A柳亚子

B陈独秀 C李叔同

D汪笑侬3、6月 19日《解放日报》刊载了《延安文艺界座谈会通过关于托派王实味事件的决议》。A 1942年

B 1941年 C 1943年

D 1944年 4、1948年,在组织安排下,邵荃麟、冯乃超等人在香港创办

,并在第一辑上发表了署名“本刊同人,荃麟执笔”的《对于当前文艺运动的意见》。

A《大众文学丛刊》

B《大众文学选刊》 C《大众文艺丛刊》

D《大众文艺选刊》 5、1955年4月1日,在《人民日报》发表了《反社会主义的胡风纲领》一文,对胡风进行了猛烈的批判。

A周 扬

B茅 盾 C袁水拍

D郭沫若

6、在 10月第四次全国文代会上,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所作的祝词对人们普遍关注的“文艺民主”问题作出了肯定的回答。

A 1976年

B1979年 C 1978年

D 1981年 7、1982年,徐迟发表

一文,认为中国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同时,也应有与之相匹配的“现代化”文学。A《现代化与现代派》

B《中国需要现代派》 C《论现代派》

D《现代派与现代化》

8、巴金认为在《电》中,李佩珠成了一个“

的女性”。A女神型

B妃格念尔型 C高德曼型

D革命型

9、巴金认为,产生《憩圆》悲剧的根源,很主要是一种关于“

”的错误观念。A家族秩序

B封建家长 C婚姻制度

D长宜子孙

10、巴金在四十年代记叙友人“不害人,不欺世;谦虚,和善,而有毅力坚守岗位;物质贫乏而心灵丰富;爱朋友,爱工作,对人诚恳,重„给予‟而不求„取得‟”的作品集是

。A《怀念》

B《月夜鬼哭》 C《静夜的悲剧》

D《抹布》

三、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天演论》

2、新写实主义

四、简答(每小题10分,共20分):

1、五四文学革命的意义。

2、先锋小说的反传统手法。

五、论述(每小题20分,共40分):

1、三次文艺批判运动在共和国的文艺范式建立中的作用。

2、从中国小说的演变史看巴金家庭小说创作的意义。

8、第一至第四讲综合试卷(B)

一、填空(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中。每空格1分,共20分):

1、年,新创办的《

》第一次公布稿酬标准,标志着现代稿费制度的规范化。2、1898年,严复翻译的《

》正式出版,发表《论白话的维新之本》一文,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文化先行者的言文合一主张。

3、。被《斥“反动文艺”》一文称作蓝色作家的是

,称作黑色作家的则是

。4、1954年秋,和

先后发表了《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它》和《评〈红楼梦研究〉》,从而拉开了《红楼梦》研究批判运动的序幕。

5、年4月,《

》发表评论员文章《为文艺正名——驳“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说》,率先对文艺为政治服务的观念提出了质疑。

6、池莉被人们合称为“新写实三部曲”的小说是《烦恼人生》、《

》和《

》。

7、《随想录》出版后,上海远东出版社又于

年3月出版了巴金的另一作品集《

》。

8、《野百合花》的作者是

;《虚构》的作者是。

9、著作《巴金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的作者是

;论文《〈雾〉、〈雨〉与〈电〉》的作者是。

10、白雨潇是余华小说《

》中的人物;王复标是巴金小说《

》中的人物。

二、单项选择(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

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中。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在诗歌的艺术创造上,主张“以旧风格含新意境”的是

。A谭嗣同

B夏曾佑 C蒋智由

D梁启超

2、我国最早的戏剧专门杂志是1905年由陈去病、柳亚子等人创办的。A《春柳》

B《话剧》 C《二十世纪大舞台》

D《文明戏》

3、12月,《中国青年》刊登了刘一声翻译的列宁的《论党的出版物与文学》,为中国共产党后来的革命文学事业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A 1922年

B 1924年 C 1926年

D 1928年 4、1948年,在组织安排下,邵荃麟、冯乃超等人在香港创办

,并在第一辑上发表了署名“本刊同人,荃麟执笔”的《对于当前文艺运动的意见》。

A《工农文艺选刊》

B《大众文艺选刊》 C《工农文艺丛刊》

D《大众文艺丛刊》

5、5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

A 1950年

B 1951年

C 1952年

D 1953年

6、在 10月第四次全国文代会上,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所作的祝词对人们普遍关注的“文艺民主”问题作出了肯定的回答。

A 1976年

B1979年 C 1978年

D 1981年

7、杂志在1989年第3期上首次进行了“新写实小说大联展”。A《文学自由谈》

B《小说界》

C《钟山》

D《收获》

8、《寒夜》在由

而引发家庭悲剧这一传统的叙事母题中融入了复杂的现代语义,它体现了作者对现代家庭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的深切关注与深思。A封建专制

B包办婚姻

C夫妻矛盾

D婆媳矛盾

9、巴金在四十年代记叙友人“不害人,不欺世;谦虚,和善,而有毅力坚守岗位;物质贫乏而心灵丰富;爱朋友,爱工作,对人诚恳,重„给予‟而不求„取得‟”的作品集是

。A《怀念》

B《月夜鬼哭》 C《静夜的悲剧》

D《抹布》

10、《怀念萧珊》、等都属于《随想录》中的篇章。A《怀念从文》、《我的哥哥李尧林》 B《“寻找理想”》、《怀念二叔》 C《怀念从文》、《怀念二叔》

D《“寻找理想”》、《我的哥哥李尧林》

三、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黄遵宪

2、先锋小说

四、简答(每小题10分,共20分):

1、三次文艺批判运动的历史教训。

2、新写实小说的基本叙事特征。

五、论述(每小题20分,共40分):

1、从近代文学思潮的发展看五四文学革命的意义。

2、论巴金创作风格的历史发展。

9、第一至第四讲综合试卷(C)

一、填空(每空格1分,共20分):

1、年,新创办的《

》第一次公布稿酬标准,标志着现代稿费制度的规范化。

2、最早为林纾赢得翻译文学作品盛誉的是

年在福州印行的《

》。

3、被《斥“反动文艺”》一文称作蓝色作家的是

,称作黑色作家的则是

。4、1954年秋,和

先后发表了《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它》和《评〈红楼梦研究〉》,从而拉开了《红楼梦》研究批判运动的序幕。

5、年4月,《

》发表评论员文章《为文艺正名——驳“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说》,率先对文艺为政治服务的观念提出了质疑。

6、吴亮的《

》形象地揭示了马原小说的叙述特征;对新写实小说的文本特征,陈晓明的《

》则从五个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概括。

7、《随想录》出版后,上海远东出版社又于

年3月出版了巴金的另一作品集《

》。

8、《论主观》的作者是

;《一九三四年的逃亡》的作者是。

9、《红楼梦考证》的作者是

;论文《〈雾〉、〈雨〉与〈电〉》的作者是。

10、棋是格非小说《

》中的人物;秦蕴玉是巴金小说《

》中的人物。

二、单项选择(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

填写在试题空格中。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严复认为,中国要自强的治本之法是“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而其中,他又以“

”为这三者的关键。

A新民德

B开化民智 C富国强兵

D维新变法

2、我国最早的戏剧专门杂志是1905年由陈去病、柳亚子等人创办的。A《春柳》

B《话剧》 C《二十世纪大舞台》

D《文明戏》

3、12月,《中国青年》刊登了刘一声翻译的列宁的《论党的出版物与文学》,为中国共产党后来的革命文学事业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A 1922年

B 1924年 C 1926年

D 1928年 4、1948年,在组织安排下,邵荃麟、冯乃超等人在香港创办

,并在第一辑上发表了署名“本刊同人,荃麟执笔”的《对于当前文艺运动的意见》。

A《大众文学丛刊》

B《大众文学选刊》 C《大众文艺丛刊》

D《大众文艺选刊》

5、5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

A 1950年

B 1951年

C 1952年

D 1953年

6、在

10月第四次全国文代会上,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所作的祝词对人们普遍关注的“文艺民主”问题作出了肯定的回答。

A 1976年

B1979年 C 1978年

D 1981年

7、杂志在1989年第3期上首次进行了“新写实小说大联展”。A《文学自由谈》

B《小说界》

C《钟山》

D《收获》

8、巴金认为在《电》中,李佩珠成了一个“

的女性”。A女神型

B妃格念尔型 C高德曼型

D革命型

9、巴金在四十年代记叙友人“不害人,不欺世;谦虚,和善,而有毅力坚守岗位;物质贫乏而心灵丰富;爱朋友,爱工作,对人诚恳,重„给予‟而不求„取得‟”的作品集是

。A《怀念》

B《月夜鬼哭》 C《静夜的悲剧》

D《抹布》

10、《怀念萧珊》、等都属于《随想录》中的篇章。A《怀念从文》、《我的哥哥李尧林》 B《“寻找理想”》、《怀念二叔》 C《怀念从文》、《怀念二叔》

D《“寻找理想”》、《我的哥哥李尧林》

三、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天演论》

2、零度叙述

四、简答(每小题10分,共20分):

1、与近代文学改良相比,五四文学革命有哪些历史意义。

2、为什么会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出现新写实小说?

五、论述(每小题20分,共40分):

1、共和国文学范式的历史源流述评。

2、论巴金创作的文学史意义。

10、第一至第四讲综合试卷(D)

一、填空(每空格1分,共20分):

1、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谈到:“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

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

上感觉不足”。2、1898年,严复翻译的《

》正式出版,发表《论白话的维新之本》一文,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文化先行者的言文合一主张。

3、被《斥“反动文艺”》一文称作桃红色的作家是

,称作蓝色作家的则是

。4、1954年秋,和

先后发表了《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它》和《评〈红楼梦研究〉》,从而拉开了《红楼梦》研究批判运动的序幕。

5、年4月,《

》发表评论员文章《为文艺正名——驳“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说》,率先对文艺为政治服务的观念提出了质疑。

6、池莉被人们合称为“新写实三部曲”的小说是《烦恼人生》、《

》和《

》。

7、在

年9月致《文学旬刊》编者的信中,巴金对《礼拜六》、《半月》、《快活林》等刊物所表现的庸俗、消遣倾向表示了不满,同时也还表达出对《

》所刊“新小说”的由衷赞赏。

8、《野百合花》的作者是

;《虚构》的作者是。

9、论著《巴金民主革命时期的文学道路》的作者是

;论文《巴金的〈家•春•秋〉及其它》的作者是。

10、白雨潇是余华小说《

》中的人物;王复标是巴金小说《

》中的人物。

二、单项选择(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

填写在试题空格中。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在诗歌的艺术创造上,主张“以旧风格含新意境”的是

。A谭嗣同

B夏曾佑 C蒋智由

D梁启超 2、1905年,发表《开办安徽俗话报的缘故》,提出“戏馆子是众人的大学堂,戏子是众人大教师”的新观点的是。

A柳亚子

B陈独秀 C李叔同

D汪笑侬3、6月 19日《解放日报》刊载了《延安文艺界座谈会通过关于托派王实味事件的决议》。A 1942年

B 1941年 C 1943年

D 1944年 4、1948年,在组织安排下,邵荃麟、冯乃超等人在香港创办

,并在第一辑上发表了署名“本刊同人,荃麟执笔”的《对于当前文艺运动的意见》。

A《工农文艺选刊》

B《大众文艺选刊》 C《工农文艺丛刊》

D《大众文艺丛刊》 5、1955年4月1日,在《人民日报》发表了《反社会主义的胡风纲领》一文,对胡风进行了猛烈的批判。

A周 扬

B茅 盾 C袁水拍

D郭沫若

6、在 10月第四次全国文代会上,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所作的祝词对人们普遍关注的“文艺民主”问题作出了肯定的回答。

A 1976年

B1979年 C 1978年

D 1981年 7、1982年,徐迟发表

一文,认为中国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同时,也应有与之相匹配的“现代化”文学。A《现代化与现代派》

B《中国需要现代派》 C《论现代派》

D《现代派与现代化》

8、《寒夜》在由

而引发家庭悲剧这一传统的叙事母题中融入了复杂的现代语义,它体现了作者对现代家庭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的深切关注与深思。A封建专制

B包办婚姻

C夫妻矛盾

D婆媳矛盾

9、巴金认为,产生《憩圆》悲剧的根源,很主要是一种关于“

”的错误观念。A家族秩序

B封建家长 C婚姻制度

D长宜子孙

10、《怀念萧珊》、等都属于《随想录》中的篇章。A《怀念从文》、《我的哥哥李尧林》 B《“寻找理想”》、《怀念二叔》 C《怀念从文》、《怀念二叔》

D《“寻找理想”》、《我的哥哥李尧林》

三、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钗黛合一

2、零度叙述

四、简答(每小题10分,共20分):

1、三次文艺批判运动有哪些的历史教训?

2、为消解意义,先锋小说家采用了哪些反传统的写作手段?

五、论述(每小题20分,共40分):

1、从近代文学思潮的发展看五四文学革命的意义。

2、论巴金创作风格的历史发展。

综合练习(一)一.填空

1.文论方面,桐城派的“ ”说;诗论方面,宋诗派的“ ”说;词论方面,浙西派的“ ”说都曾被清代统治者尊为正宗。

2.年,新创办的《 》第一次公布稿酬标准,标志着现代稿费制度的规范化。

3.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谈到:“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 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 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 上感觉不足”。

4.1887年,在《 》中率先提出了“言文合一”问题。

5.1898年,严复翻译的《 》正式出版;梁启超发表了《 》,初步表达了“小说界革命”的主张; 也发表了《论白话的维新之本》一文,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文化先行者的言文合一主张。

6.最先为林纾赢得翻译文学作品盛誉的是 年在福州印行的《 》。

7.年,梁启超创办《新小说》杂志,发表著名的《 》,正式提倡“小说界革命”。

8.年,李叔同、曾孝谷在日本东京发起成立,并在新的戏剧观念指导下排演了《 》和《黑奴吁天录》。

9.年A月,《新青年》(第一卷叫《青年杂志》)的创刊标志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0.下列著作的作者是:《卢骚》 ;《人间词话》 ;《敬告青年》 ;《终身大事》 ;《人境庐诗草》 ;《少年中国说》 ; 《什么是新文学》 ;《致蔡鹤卿太史书》 ;《我之文学改良观》 ;《贡献于新诗人之前》。综合练习(一)二.选择

1.除《巴黎茶花女遗事》外,为林纾赢得翻译盛名的另一部重要作品是1901年翻译出版的。()

A.《迦因小传》

B.《块肉余生述》

C.《撒克逊劫后英雄略》

D.《黑奴吁天录》

2.严复认为,中国要自强的治本之法是“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而其中,他又以“()”为这三者的关键。

A.新民德

B.开化民智

C.富国强兵

D.维新变法

3.诗句“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即今流俗语,我若登简编;五千年后人,惊为古烂斑”的作者是()。

A.夏曾佑

B.胡 适

C.黄遵宪

D.梁启超

4.在诗歌的艺术创造上,主张“以旧风格含新意境”的是()。

A.谭嗣同

B.夏曾佑

C.蒋智由

D.梁启超

5.认为《红楼梦》的厌世解脱精神是“哲学的也,宇宙的也,文学的也”,是悲剧之最上乘者,是“悲剧中的悲剧”的是()。

A.王国维

B.梁启超

C.胡 适

D.周作人

6.1905年,发表《开办安徽俗话报的缘故》,提出“戏馆子是众人的大学堂,戏子是众人大教师”的新观点的是。()

A.柳亚子

B.陈独秀

C.李叔同

D.汪笑侬

7.1897年,天津《国闻报》刊载由()撰写的《本馆附印说部缘起》一文,标志着小说观念的根本性变化的开始。

A.夏曾佑和梁启超

B.梁启超和夏曾佑

C.严复和梁启超

D.严复和夏曾佑

8.我国最早的戏剧专门杂志是1905年由陈去病、柳亚子等人创办的()。

A.《春柳》

B.《话剧》

C.《二十世纪大舞台》

D.《文明戏》9.(),中国新闻史上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申报》创刊,这标志着现代传播媒介开始在中国扎根。

A.1898年

B.1872年

C.1859年

D.1904年

10.(),胡适断然宣告五四新文学已经由“讨论的时期„进入‟新文学的创造期”。

A.1917年

B.1919年

C.1924年

D.1922年

.解释: 1.洋务运动 2.诗界革命 3.学衡派 4.黄遵宪 5.林纾 6.严复 7.梁启超 8.王国维

四.简答:

1.为什么说文化机制的渐变为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转换提供了必要条件? 2.异域文学的营养是如何加速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的? 3.“诗界革命”有哪些历史意义与历史局限?

4.为什么说王国维的文学观念更多地体现了“现代”的意义?

五.论述:

1.清末以来的文学改良运动的历史评价。2.社会文化的变迁与五四文学革命的历史必然 综合练习(二)一.填空

1.1926年5月,在《 》一文提出作家是阶级的代言人,认为“我们所要求的文学是表同情于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写 实主义的文学”,同时还号召作家“到 去、去、去、去”。

2.新中国成立前后,许多原来不太热心政治的作家也毅然选择了新社会,其中曹禺于 年就走进了解放区,应邀在美国讲学的 于1949年12月初回到了刚刚诞生的共和国,而正任日本东京大学教授的 也于1951年秋回到了社会主义祖国。

3.在《斥“反动文艺”》一文中,被郭沫若称作桃红色的作家是,称作蓝色作家的是,称作黑色作家的则是。

4.年8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 《反人民、反历史的思想和反现实主义的艺术》后,关于电影《武训传》的大规模批判运动基本结束。

5.1954年秋,和 先后发表了《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它》和《评〈红楼梦研究〉》,从而拉开了《红楼梦》研究批判运动的序幕。

6.1954年12月8日,在中国文联与中国作协主席团关于《红楼梦》研究批判的最后一次联席扩大会议上,作了题为《三点建议》的发言,作了《良好的开端》的发言,周扬作了《 》的发言。

7.抗战爆发后,胡风在国统区先后创办主编了文学杂志《 》和《 》,并且为中国诗坛培植了“ 诗派”。

8.年年初,《文艺报》先后发表 的《胡风的反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和 的《现实主义的路,还是反现实主义的路》两篇文章,对胡风的文艺观进行了批判。

9.1955年、月 日、月 日和 月 日,《人民日报》先后公布了三批所谓“胡风反党(反革命)集团的材料”,胡风问题由此升级。

10.下列文章的作者是:《论主观》 ;《野百合花》 ;《桌子的跳舞》 ;《不足为训的武训》 ;《政治家•艺术家》 ;《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 ;《文艺战线上的封建余孽》 ;《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 ;《文艺的自由和文学家的不自由》 ;《试谈陶行和先生表扬“武训精神”有无积极作用》。综合练习(二)二.选择

1.1919年 5月,()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

A.李大钊

B.陈独秀

C.毛泽东

D.陈望道

2.()12月,《中国青年》刊登了刘一声翻译的列宁的《论党的出版物与文学》,为中国共产党后来的革命文学事业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

A.1922年

B.1924年

C.1926年

D.1928年

3.从1928年1月起,后期创造社和()一起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A.北斗杂志 B.左联

C.拓荒社

D.太阳社

4.()6月 19日《解放日报》刊载了《延安文艺界座谈会通过关于托派王实味事件的决议》。

A.1942年

B.1941年

C.1943年

D.1944年

5.1949年4月1日,《东北日报》发表了()《关于萧军及其〈文化报〉所犯错误的结论》。

A.中共中央东北局

B.中共中央

C.全国文艺协会

D.东北文艺协会

6.1948年,在组织安排下,邵荃麟、冯乃超等人在香港创办(),并在第一辑上发表了署名“本刊同人,荃麟执笔”的《对于当前文艺运动的意见》。

A.《工农文艺丛刊》

B.《大众文学选刊》

C.《工农文艺选刊》

D.《大众文艺丛刊》

7.新中国成立前,武训的故事在进步文化教育界的影响是和()先生的提倡分不开的。

A.叶圣陶

B.蔡元培

C.陶行知

D.陈独秀

8.()5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A.1950年

B.1951年

C.1952年

D.1953年

9.20年代初,在胡适写成《红楼梦考证》时,俞平伯几乎同时完成了()。

A.《红楼梦简论》

B.《红楼梦辨》

C.《红楼梦研究》

D.《红楼梦综论》

10.1955年4月1日,()在《人民日报》发表了《反社会主义的胡风纲领》一文,对胡风进行了猛烈的批判。

A.周 扬

B.茅 盾

C.袁水拍

D.郭沫若

三.解释:

1.电影《武训传》

2.索隐派

3.钗黛合一

4.主观战斗精神5.王实味

6.俞平伯

7.胡风

四.简答:

1.共和国文艺是建立在怎样的历史基石上的? 2.三次文艺批判运动的历史教训是什么?

五.论述:

1.《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中国左翼文艺运动发展史上的地位。2.三次文艺批判运动在共和国的文艺范式建立中的作用

一.填空

1.年4月,《 》发表评论员文章《为文艺正名--驳“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说》,率先对文艺为政治服务的观念提出了质疑。

2.1983年3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周扬的《 》一文;一年后,在《红旗》杂志发表《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对周扬文章进行系统、猛烈的批评。

3.在八十年代初的清除精神污染运动中,受到严厉批评的作品有 的电影剧本《苦恋》、沙叶新的剧作《 》以及戴厚英的小说《 》等。

4.从七十年代后期到八十年代初期,小说方面出现了 的《我是谁》、茹志鹃的《 》以及 的《春之声》等一批运用西方现代小说技巧的作品。

5.1985年,文坛出现了如刘索拉的《 》、徐星的《 》、莫言的《红高粱》、的《苍老的浮云》和 的《奔丧》等一批和传统叙事模式完全不同的小说。

6.吴亮的《 》形象地揭示了马原小说的叙述特征;对新写实小说的文本特征,陈晓明的《 》则从五个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概括。

7.刘恒的《 》、方方的《风景》、池莉的《烦恼人生》以及刘震云的《 》等小说,一般被认为是早期新写实的代表性文本。

8.池莉被人们合称为“新写实三部曲”的小说是《烦恼人生》、《 》和《 》。

9.出现下列故事人物的小说是:棋《 》;穷布《 》;白雨潇《 》;印家厚《 》;马三大婶《 》。

10.下列作品的作者是:《虚构》 ;《青黄》 ;《新兵连》 ;《信使之函》 ;《现实一种》 ;《大篷车上》 ;《枣树的故事》 ;《你是一条河》 ;《请女人猜谜》 ;《一九三四年的逃亡》。

二.选择

1.在()10月第四次全国文代会上,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所作的祝词对人们普遍关注的“文艺民主”问题作出了肯定的回答。

A.1976年

B.1979年

C.1978年

D.1981年 2.余华的()颠覆的是传统的武侠小说的叙述模式。

A.《难逃劫数》

B.《绿色陷井》

C.《古典爱情》

D.《鲜血梅花》 3.()杂志在1989年第3期上首次进行了“新写实小说大联展”。

A.《文学自由谈》

B.《小说界》

C.《钟山》

D.《收获》

4.1982年,徐迟发表()一文,认为中国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同时,也应有与之相匹配的“现代化”文学。A.《现代化与现代派》

B.《中国需要现代派》 C.《论现代派》

D.《现代派与现代化》 5.先锋小说的代表作家包括()等人。

A.刘索拉和徐星

B.马原和洪峰

C.刘索拉和莫言

D.莫言和马原

三.解释:

1.先锋小说

2.新写实主义

3.元虚构

4.零度叙述

5.余华

四.简答:

1.为消解意义,先锋小说家采用了哪些反传统的写作手段? 2.为什么会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出现新写实小说?

五.论述:

1.先锋小说家进行文本实验的文学史意义。2.新写实小说的基本叙事特征。一.填空

1.在 年9月致《文学旬刊》编者的信中,巴金对《礼拜六》、《半月》、《快活林》等刊物所表现的庸俗、消遣倾向表示了不满,同时也还表达出对《 》所刊“新小说”的由衷赞赏。

2.从《雾》对 懦弱犹豫的批判,《雨》对 暴躁偏激的否定,到《电》写出 „近乎健全的性格‟,巴金完成了对于理想英雄的人格神话的建构。

3.《家》第 章 和 在梅林中的谈话和传统小说中“私订终身后花园”的故事模式有所类似。

4.巴金的大哥是《激流三部曲》中 的生活原型、而巴金现实生活中的二叔则是《激流三部曲》中 的生活原型。

5.文革结束后的 年5月25日,沉默十年的巴金在上海《 》发表了复出后的第一篇短文《一封信》。

6.年,内地的 发表题为《关于〈随想录〉评价的思考》的文章,对香港大学生抱同情态度,对众多批评者所说的《随想录》的意义提出了质疑。

7.《随想录》出版后,上海远东出版社又于 年3月出版了巴金的另一作品集《 》。

8.出现下列人物形象的小说是:秦蕴玉《 》;婉 儿《 》;王复标《 》;寒 儿《 》;张为群《 》;杨梦痴《 》;里 娜《 》;张 林《 》;杨木华《 》;吴养清《 》。

9.下列巴金研究著作的作者是:《巴金论》 ;《作家巴金》 ;《巴金评传》 ;《巴金小说的生命体系》 ;《巴金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巴金民主革命时期的文学道路》。

10.下列有关巴金研究论文的作者是:《〈雾〉、〈雨〉与〈电〉》 ;《巴金的〈家•春•秋〉及其它》 ;《中国现代小说中的“高觉新型”》 ;《试论巴金中长篇小说中的软弱者形象》。

1.在巴金最初的文学尝试中,()都是他写于二十年代的诗歌作品。

A.《给死者》、《雷》

B.《路上所见》、《报复》 C.《丧家的小孩》、《灯》

D.《黑夜行舟》、《萌芽》

2.三十年代初,巴金创作的《爱》、()、《父与子》和《一个女人》等一系列涉及了现代青年如何对待爱情、婚姻和家庭等问题的短篇小说。

A.《天鹅之歌》、《小人小事》

B.《玫瑰花的香》、《夫与妻》 C.《天鹅之歌》、《玫瑰花的香》

D.《小人小事》、《夫与妻》 3.巴金认为在《电》中,李佩珠成了一个“()的女性”。

A.女神型

B.妃格念尔型

C.高德曼型

D.革命型

4.巴金在四十年代记叙友人“不害人,不欺世;谦虚,和善,而有毅力坚守岗位;物质贫乏而心灵丰富;爱朋友,爱工作,对人诚恳,重„给予‟而不求„取得‟”的作品集是()。

A.《怀念》

B.《月夜鬼哭》

C.《静夜的悲剧》

D.《抹布》 5.巴金认为,产生《憩圆》悲剧的根源,很主要是一种关于“()”的错误观念。

A.家族秩序

B.封建家长

C.婚姻制度

D.长宜子孙

6.《寒夜》在由()而引发家庭悲剧这一传统的叙事母题中融入了复杂的现代语义,它体现了作者对现代家庭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的深切关注与深思。

A.封建专制

B.包办婚姻

C.夫妻矛盾

D.婆媳矛盾 7.()是巴金五十年代表现志愿军战士英雄事迹的小说。

A.《团圆》、《黄文元同志》

B.《坚强的战士》、《可爱的人》 C.《坚强的战士》、《黄文元同志》

D.《可爱的人》、《团圆》

8.文革结束后,巴金在《上**学》上发表了用中篇小说()的素材改写的短篇小说《杨林同志》。

A.《团圆》

B.《三同志》

C.《军长的心》

D.《黄文元同志》 9.《怀念萧珊》、()等都属于《随想录》中的篇章。

A.《怀念从文》、《我的哥哥李尧林》

B.《“寻找理想”》、《怀念二叔》 C.《怀念从文》、《怀念二叔》

D.《“寻找理想”》、《我的哥哥李尧林》 10.1980年9月香港()发表一组《我们对巴金〈随想录〉的意见》的大学生笔谈。

A.《大公报》

B.《文汇报》

C.《开卷》

D.《香港文学》

三.解释:

1.《灭亡》

2.《爱情的三部曲》

3.《激流三部曲》 4.《憩圆》

6.《随想录》(合订本)

5.《寒夜》

四.简答:

1.1949年以后,巴金迅速转变为一个热情歌手的原因是什么? 2.为什么必须重视巴金创作的接受研究?

3.巴金与二十世纪中国读者是如何同构巴金文本意义的?

4.在巴金的创作文本中,存在较多“空白”与“未定性”的作品有哪几部?为什么?

五.论述:

1.从中国小说的演变史看巴金家庭小说创作的意义。2.论巴金创作的风格变化。

3.从中国文学现代化进程的角度看巴金创作的文学史意义。4.从读者接受的角度,谈巴金小说雅俗共赏的原因。

第三篇:现当代国际关系试题

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和内部矛盾

答:巴黎和会后战胜国与德国的战时盟国签订了一系列的条约,1919年9月与奥地利签订了《圣日耳曼条约》1919年11月与保加利亚签订《纳依条约》与匈牙利签订了《特里亚农条约》与土耳其素丹签订了《色佛尔条约》这些条约构成了一个互为联系的条约体系,他按协约国的意志对战后世界进行了重新瓜分,按照新的实力对比建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历史上称为凡尔赛体系。1921年12月31日华盛顿会议上签订了《 四国条约》 《限制海军军备条约》《日中协议》《九国公约》修改和补充了凡尔赛中的一些条款,协调了帝国主义在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和矛盾,建立了帝国主义在这一地区统治新秩序,史称华盛顿体系。

内部矛盾:

一、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二、战胜国之间由于分赃不均和利益冲突而形成很多矛盾,英美之间争夺世界霸权的矛度,英法之间争夺欧亚大陆霸权的矛盾,美日之间争夺亚太霸权的矛盾,意大利与英法美之间的矛盾

三、战胜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

四、在中东欧的领土分割中产生了许多新的民族矛盾,使这些地区本来就存在的民族矛盾与世界纠纷更加复杂化,成为大国以后打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而挑起了新的国际争端温床

二、德国赔款问题的始末

1始于巴黎和会,1916年6月在《凡尔赛和约》没有解决德国赔款问题。只是成立了一个○

2斯巴会议确定了各国赔款比例,赔款委员会,没有确立赔款金额○伦敦会议确定了赔款总金

额为1320亿金马克。分三十年付清,如果德国拒绝,出兵鲁尔工业区,1923年1月11日法国联合 比利时挑起了鲁尔危机,导致德国赔款领导权落入英美手中,1924年道威斯计划,不确定赔款总额和年限,只确定第一年支付10亿金马克,以后逐年增加,到第五年后要支付25亿金马克。1929年杨格计划1931年5月胡佛提出了缓债宣言,德国延期一年赔款,1932年签订了《洛桑协定》德国三年后分37年支付30亿金马克。1933年希特勒上台宣布不在承担赔款义务。

三、二战后美苏关系的演变

经历了四个阶段

1、冷战局面形成,美苏全面对峙,尖锐对立时期,由于战时共同敌人消失,战后国家利益和对外利益冲突及两国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美苏由盟友转化为敌手2美苏对峙持续,期间出现了由美国主导的第一轮关系缓和(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

3、70年代,伴随着已形成的均势,美苏调整各自战略,双方关系由紧张走向缓和,由对抗转为对话,进入一段相对稳定的缓和时期4、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美苏关系由紧张到缓和,苏联在缓和中解体。

四、朝鲜战争的影响和后果,斯大林的态度

1莫斯科不能公开直接卷入1951年7月10日 斯大林持积极态度,但始终把握两个原则,○

2苏方人员不能越过三八线,寻求中国的参战。战争○

后果:沉重打击了美帝国主义霸权,鼓舞了人民的反帝斗争,加速了东亚冷战格局的形成,加强了朝鲜南北对峙导致中美20年敌对,加强苏中朝之间的政治军事同盟关系,推动了日本经济腾飞。

五、简要介绍一个外交家

第四篇:现当代文学试题

一、填空题

1、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标志前期最高成就。

2、巴金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1、新文化运动------1917年,《新青年》由上海迁京。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这场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学史上树起一个鲜明的界碑,标志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其本质上是企求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启蒙运动。并于1919年借“五四”运动将整个新文化与新文学运动推向高潮。

2、问题小说------1919年初,《新潮》杂志创办。当时全社会都来探究“人生究竟是什么”这样严肃的问题,读者要求小说能尖锐地提出他们所关注的各类社会问题,也并不企望文学一定给予多么明确的回答。罗家伦的《是爱情还是痛苦》、俞平伯的《花匠》、叶圣陶的《这也是一个人?》等,显露了“问题小说”的端倪。冰心在《晨报副刊》上发表《斯人独憔悴》等,正式开创“问题小说”的风气。到1921年文学研究会成立,公开倡导文学“表现并且讨论一些有关人生一般的问题”,更将“问题小说”的创作引向高潮。

其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作为思想启蒙运动的“五四”本身,闪出思想解放的理性之光,它造就了“思考的一代”。其次其出现受到欧洲、俄国表现社会人生为主的直接刺激。特征:它流行的时间不长,却是典型的“五四”启蒙时代的产物。其探问人生的终极,关顾每个人的人生价值、生存真谛,比较形而上些,“虚”些。作者的生活视野还比较狭窄,题材局限于小知识分子的生活圈,大部分作品从一般的社会命题出发,结合了一点生活经验,真正从刻骨的生命体验入手,用力开掘的作品尚不多,概念化、简单化。

3、三美------闻一多“新诗格律化”的主张,鼓吹诗的“三美”,即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强调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建筑美强调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均齐;绘画美强调诗画相通。

4、语丝派------以1924年创刊的《语丝》杂志为创作集结地,鲁迅和周作人都是“语丝派”的核心作家。他们坚持思想革命,主要成就是短小犀利的杂感,其批评的文字中“富于俏皮的语言和讽刺的意味”,是所谓的“语丝文体”。特色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要催促新的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则竭力加以排击,----但应该产生怎样的'新',却并无明白的表示,而一到觉得有些危急之际,也还是故意隐约其词”。

5、后期新月派------是前期新月派的继续与发展。它以1928年创刊的《新月》月刊新诗栏及1930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其基本成员除前期新月派的徐志摩、饶孟侃、林徽因等老诗人外,主要有陈梦家、方玮德等南京中央大学学生为基干的南京青年诗人群,以徐志摩为主要旗帜的。其创作主张:“单讲外表的结果只是无意义乃至无意识的形式主义”,“一首诗的字句是身体的外形,音节是血脉,'诗感'或原动的诗意是心脏的跳动,有它才有血脉的流转”,仍然采用了“内容”与“形式”的二分法,其重点的转移是明显的。这同时就意味着对闻一多所坚持的“格律是艺术的必须的条件”的立场的一种松动。要回到内心世界,回到诗的艺术世界中,强调抒情诗的创造。

三、简答题

1、精神胜利法------“阿Q精神”的核心即精神胜利法。阿Q处于未庄社会最底层,他永远都是失败者,但他却对自己的失败命运与奴隶地位采取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辩护与粉饰态度。这种“精神胜利法”是中华民族觉醒与振兴最严重的思想阻力之一。鲁迅的《阿Q正传》正是对我们民族的自我批判。而从人类学内涵来分析,阿Q作为一个“个体生命”的存在,几乎面临人的一切生存困境。而他的一切努力挣扎,都是一次绝望的轮回,只能无奈地返回自身。这样,“精神胜利法”的选择几乎是无可非议的。这丝毫没有改变人的失败的屈辱状态,只会使人因为有了虚幻的“精神胜利”的补偿而心满意足,进而屈服于现实,成为现存环境的奴隶。鲁迅正是对这一生存状态的正视,提示了人类精神现象的一个重要侧面,从而使自己具有了超越时代民族的意义与价值。

2、茅盾的小说成就------茅盾独特的小说艺术探索,首先表现在题材的选择与主题的开掘上。他的小说注重题材与主题的时代性与重大性,要求创作与历史事变尽量地同步,自觉地追求“巨大的思想深度”与“广阔的历史内容”,能反映时代全貌及其发展的史诗性。他为我们提供了一部20世纪上半时段中国社会的编年史。其次,适应以长篇小说为主的小说艺术发展的需要,在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茅盾更注重表现人物性格的多面性与复杂性,将人物的行为、情感、心理、个性诸点,加以展开,追求“立体化”的油画效果。其性格塑造更能显示现代文学第二个十年的文学时代特征。茅盾人物刻画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他进行了“人物形象系列”的自觉创造,主要创造了民族资本家与时代新女性两个形象系列。由于种种原因,在现代文学的人物画廊里民族资本家形象始终是一个薄弱的环节。茅盾的独特创造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陷,具有特殊的历史的、美学的价值。此外,作为一个自觉的长篇小说艺术家,他对小说结构的极大注意,也是他的显著特点。他追求宏大而严谨的布局,他的作品总是人物众多,情节复杂,线索纷繁交错而又严密完整。在小说艺术表现上,他特别注重于细腻的心理刻画,追求着社会历史的剖析与社会人的心理剖析的统一,对提高心理刻画在我国现代长篇小说艺术中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3、吴荪甫人物形象分析------吴荪甫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民族资本家的典型形象,其性格的基本特征是似强实弱、外强中干。随着小说情节的发展,吴荪甫性格中强与弱两个方面不断进行搏斗,其发展趋势是前者不断地让位于后者。吴荪甫是中国现代社会出现的“新人”------与旧的封建地主阶级完全不同的民族资产阶级,他在精神上无疑是西方资产阶级的兄弟。茅盾称他为“二十世纪机械工业时代的英雄、骑士和王子”,他有着发展中国独立的民族工业的雄才大略,有着活跃的生命力,刚毅、顽强、果断的铁腕与魄力,更有现代科学管理的经营之才。可惜他生不逢时。他是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社会,而且是世界经济危机冲击下,帝国主义经济大肆侵入中国的30年代中国社会的民族资本家。他有着种种不可克服的矛盾:他自身所具有的封建性使他在包括妻子在内的周围人的关系中经常处于孤立地位;作为民族资产阶级,他在与背后有着帝国主义撑腰的厚颜无耻的买办资产阶级的搏斗中,不能不感到自己政

治、经济上的软弱无力。这种软弱性投影在他的心灵、性格上,就形成了他本质上软弱的一面,在表面的果决善断背后是他的狐疑惶惑,在充满自信的背后是悲观绝望,在遇事胸有成竹的背后是张皇失措,最后导致了精神上的崩溃。吴荪甫性格的复杂性,主要集中于他包含的极其深刻的社会内容,表现了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而他的悲剧命运正是说明了:在帝国主义统治下,中华民族工业是永远得不到发展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是永远不可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

4、分析郁达夫笔下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这些抒情主人公大都是所谓“零余者”,即“五四”时期一部分歧路彷徨的知识青年,他们是遭社会挤压而无力把握自己命运的小人物,是被压迫被损害的弱者。这些“零余者”同现实社会往往势不两立,宁愿穷固自戕,也不愿同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他们痛骂世道浇离,或以种种变态行为来表示反抗。郁达夫的“零余者”形象,实际上是对自己精神困境的一种自述,并经过拷问自己来探索“五四”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这些在艺术表现上往往显示出郁达夫小说所特有的感伤美、病态美。作者竭力抒发他主人公的苦闷情怀,及由此而生的颓废和变态的心理言行,从中提示出一种“时代病”,这在“五四”运动高潮过后是有相当代表性的。郁达夫一方面紧紧扣住了青年知识者本身的生理的心理的病态,一方面指出青年的制造者是黑暗的病态社会。笔下病态人物的命运,又是与祖国民族的命运相联的,祖国的贫病也是造成青年“时代病”的重要原因。

5、觉新人物形象分析------他是一个能清醒认识到自己的悲剧命运却又怯于行动的“多余的人”,是封建家庭和旧礼教毒害下人格分裂的悲剧典型。他理论上接受了一些新思潮,而感情上、行动上却仍然留恋旧家庭,以致在专制和压迫面前妥协屈从。他每一次向恶势力退让都以牺牲别人为代价,而他自己也在罪恶的泥沼中难于自拔。不过他毕竟是个善良的弱者,思想与行动的矛盾使他经常陷于极度的痛苦之中,清醒而又懦弱使他不能摆脱严酷的自我谴责,这些都大大加强了人物的悲剧性。作者对他充满同情,同情之中又无不批判。《家》的结尾,终于有所醒悟,并表示支持觉慧的出走。在《春》和《秋》中,思想上产生明显的转变,逐渐抛弃了他的“作揖主

6、骆驼祥子人物形象分析------这部作品所写的,主要是一个来自农村的纯朴的农民与现代城市文明相对立所产生的道德堕落与心灵腐蚀的故事。祥子从农村来到城市,幻想当一个有稳固生活的劳动者,可是他被腐败的环境锁住,受“逃匪”“侦探”等的欺压、“虎妞”的陷阱,加上他自身固有的缺陷,不合群,别扭,自私,死命赚钱,决定了他的孤独脆弱。人生旅途每经过一站,都更沉沦堕落一层,愈来愈接近最黑暗的地狱层,最后完全变了个人,真正成了“个人主义的末路鬼”。他想向命运搏斗而终于向命运屈服,他的一切幻想和努力都成为泡影,恶劣的社会毁灭了一个人的全部人性。他被物欲横流的城市所吞噬,自己也成为那城市丑恶风景的一部分。小说直接解剖构成环境的各式人的心灵,提示文明失范如何引发“人心所藏的污浊与兽性”。人们从中可以感触到老舍对病态的城市文明给人性带来伤害的深深的忧虑。

四、分析题

1、《呐喊》与《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

1918年5月鲁迅狂人日记在新青年发表,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它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伟大开端,开辟了我国文学(小说)发展的一个新时代。将在1918--1922年连续写的15篇小说编为呐喊,1924--1925年的11篇小说收入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成熟之作。

(一)表现的深切--独特的题材、眼光与小说模式(1)开创了“表现农民与知识分子”两大现代文学的主要题材。(2)在观察表现小说主人公时,有着独特的视角:始终关注着“病态社会”里的人(知识者与农民)的精神“痛苦”。他揭示人的精神病态,是为了揭露造成精神病态的病态的社会。(3)小说情节结构模式为“看与被看”、“离去--归来--再离去”。A、“看与被看”分为两类:一类是一面看别人,一面被别人看,由此构成二元对立。在这类小说中,在好奇的看客看被看者的背后常常有位隐含的作者在看:用悲悯的眼光愤激地嘲讽着看客的麻木与残酷,从而造成一种反讽的距离;另一类的二元对立发生在先驱者与群众之间。在这类小说中,人物与作者的距离大大缩小,作品中渗透着较多的鲁迅的生命体验。B、“离去--归来--再离去”也称为“归乡”模式。在这一模式的小说中,叙述者在讲述他人的故事的同时,也在讲述自己的故事,两者互相渗透、影响,构成一个复调。

(二)“格式的特别”--“创造新形式的先锋”鲁迅的呐喊彷徨所建立的中国现代小说的新形式,既是自觉地借鉴外国小说形式的结果,也是由不自觉到自觉地借鉴中国传统文学(包括传统小说)艺术经验的结果。

2、鲁迅杂文的思想艺术特质:

(一)批判性、否定性、攻击性的特色

认为社会只有在这种不断批判中才得以进步,要求人的个体精神独立与自由,他把批判的锋芒指向任何形式、任何范围的对人的奴役与压迫。这种难以置信的批判广度,以及为人所难以接受的批判的深刻性和尖锐性,是根源于他的“立人”的理想与彼岸关怀。

(二)在“反常规”的“多疑”思维烛照下批判的犀利与刻毒。他的批判锋芒始终对准人,人的心理与灵魂。他最为关注并且要全力揭示的正是人们隐蔽的甚至自身也未必完全自觉意识的心理状态。他的“推背式”的思考方法,深刻到了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步,自然也是刻毒。他的杂文思维是非规范化的。常另辟蹊径,别出心裁,打开全新的思路。他杂文的犀利刻毒还在于他的同样违反“常规”的联想力(想象力)。

(三)杂文思维中的“个”与“类”:勾画个与类统一的类型形象,可以说是他杂文基本的艺术手段。他不对某人做出全面评价,而是将某人一时一地的言行作为一种典型现象来加以解剖,“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只抓住具有普遍意义的某一点,而有意排除了为这一点所不能包容的某人的其他个别性,特殊性,从中提炼出一种社会类型,“没有私敌,只有公仇”。

(四)杂文的主观性:他的杂文是由某一外在客观人事引发的,但它所关注与表现的,却是作者自己的主观反应。一切客观人事都是要通过他主观心灵的过滤折射,才成为他的杂文的题材。读者能够透过杂文里的描述与抒写,看到活生生的他。

(五)自由创造的杂文语言: 杂文的语言是自由无拘而极富创造力的。自如地驱遣中国汉语的各种句式,把汉语的表意、抒情功能发挥到了极致。另一方面,杂文的语言又是反规范的,他仿佛故意地破坏语法规则,违反常规用法,制造一种不和谐的“拗体”,以打破语言对思想的束缚,同时取得荒诞奇峻的美学效果:这都是鲁迅为表达自己对外部事物的独特反应、内心世界的“离奇和荒芜”所需的 新月派

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该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他们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因此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新月派纠正了早期新诗创作过于散文化弱点,也使新诗进入了自觉创造的时期。1927年春,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创办新月书店,次年又创办《新月》月刊,“新月派”的主要活动转移到上海,这是后期新月派。它以《新月》月刊和1930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新加入成员有陈梦家、方玮德、卞之琳等。后期新月派提出了“健康”、“尊严”的原则,坚持的仍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的立场,讲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但诗的艺术表现、抒情方式与现代派趋近。

音乐美是:强调节奏,朗朗上口,节奏感很强,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绘画美是:指诗的词藻语言要求美丽,富有色彩,讲究诗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强调诗画相通,突出意象,运用可感具体的事物来表达抽象的情感,使诗歌具有画面感

建筑美:从诗的整体外形上看,节与节之间要匀称,行与行之间要均齐,虽不必呆板地限定每行的字数一律相等,但各行的相差不能太大,以求齐整之感

《再别康桥》: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谨,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象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有些“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诗人气度。可以说,正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

《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三美: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

1,绘画美,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

2,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的表现。

A,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

B,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C,回环复沓。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3,建筑美,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阿Q形象

经济上受剥削 政治上受压迫 思想上受毒害

性格特征

1、形象:阿Q是一个从物质到精神都受到严重戕害的农民的典型。

经济地位:阿Q上无片瓦、下无寸土的赤贫者,他没有家,住在土谷祠里;也没有固定的职业

政治地位:阿Q受到惨重的剥削,甚至也失掉了自己的姓。当他有一次喝罢两杯黄酒,说自己原是赵太爷本家的时候,赵太爷便差地保把他叫了去,给了他一个嘴巴,不许他姓赵。

思想上:阿Q的现实处境是十分悲惨的,但他在精神上却“常处优胜”。

2、性格特点:

一、“精神胜利法”

在失败与屈辱面前,不敢正视现实,而使用虚假的胜利来在精神上自我安慰,自我麻醉,或者即可忘却的病态的精神状态

精神胜利法表现

阿Q性格的某些特征是中国一般封建农村里普通农民所没有的。即瞧不起城里人,又瞧不起乡下人;从自尊自大到自轻自贱,又从自轻自贱到自尊自大,这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这样典型环境里典型的性格。

一方面,他是一个被剥削的劳动很好的农民,质朴,愚蠢,长期以来受到封建主义的影响和毒害,保持着一些合乎“圣经贤传”的思想,也没改变小生产者狭隘守旧的特点:他维护“男女之大防”,认为革命便是造反;很鄙薄城里人,因为他们把“长凳”叫做“条凳”,在煎鱼上加切细的葱丝,凡是不合于未庄生活习惯的,在他看来都是“异端”。

另一方面,阿Q又是一个失掉了土地的破产农民,到处流荡,被迫做过小偷,沾染了一些游手之徒的狡猾:他并不佩服赵太爷、钱太爷,敢于对假洋鬼子采取“怒目主义”;还觉得未庄的乡下人很可笑,没有见过城里的煎鱼,没有见过杀头。

精神胜利法产生的根源

a、封建阶级的残酷压迫

b、自然经济养成自满自足的心理

c、家长制封建家庭养成的家长权为意识

总之,阿Q的“精神胜利法”产生一方面是外国资本主义势力侵入后近代中国农村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的表现。一方面也为阿Q本身的具体经。

小说这个“大团圆”的结局的阿Q的悲剧,同时也是辛亥革命的悲剧。

五、艺术特色分析

1.喜剧的外套,悲剧的内核。2.采用白描手法。3.杂文式的笔法

野草分析

一、奇特的艺术构思

二、鲜明的对比手法

三、突出的象征手法

四、诗情与哲理的结合五、优美精练的语言

第五篇:现当代试题辽宁大学

08年

概念题 1整理国故2《汉园集》3南玲北梅4改革文学5《关汉卿》6文化散文

简答题 1新文化思想启蒙运动的贡献

2沈从文小说的文学成就

3为什么说《随想录》是巴金创作道路上的又一座丰碑?90年代女性小说创作的两种倾向

论述题 1比较萧红小说与鲁迅小说在主题题材 人物形象塑造 艺术形式等方面的异同与继承关系

2以雷雨为例,说明曹禺戏剧的艺术成就。

3论王蒙小说的主体精神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文本结构。

07概念题1五四乡土小说2《现代》杂志3周作人与“言志派”散文4“朦胧诗”5《红旗谱》6“干预生活”文学

简答题1左联的历史贡献

2戴望舒诗歌的艺术成就

3历史剧关汉卿的主题指向

4汪曾祺小说的结构艺术

论述题1以《狂人日记》或者《祝福》为例,谈谈鲁迅小说的艺术成就和创作思想2郭沫若历史剧的浪漫主义成就90年代女性小说创作的两种倾向

06概念题1广场戏剧2新感觉派3《弃妇》4新写实主义5贺敬之6关汉卿

简答题1五四时期文学创作的潮流与趋向

2《骆驼祥子》的悲剧形成的主要原因

3张洁小说艺术风格的变化

4“文革”文学的创作形态

论述题1鲁迅后期杂文的艺术特质

2巴金小说前后期创作风格的异同80年代文化寻根小说创作的主题指向

04真题

一名词1性灵文学2卞之琳3新歌剧4非主流文学5红高粱家族6闻捷

二简答1五四文学革命的实绩2茅盾《子夜》的艺术成就3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说4艾青《归来的歌》的主题意向

5新时期纪实文学兴盛的主要原因

6韩少功原始寻根小说的文化特征

三论述1谈谈鲁迅杂文的艺术成就

2比较《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与《暴风骤雨》的成功与不足

3论新时期女作家在艺术表现上的开拓与创新

下载1998-2004年现当代试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1998-2004年现当代试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09吉林大学现当代考研试题

    文综: 建安风骨,迷惘的一代,孤岛文学,能动反映说 1,试评诗经的“风,雅,颂” 2,试评郁达夫小说中“性的苦闷” 3,高老头中堕落青年的形象 4,怎样看待金庸武侠小说的地位影响 5,怎样理解......

    现当代文学专题试题 20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汉语言文学、汉语(师)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试题 2005年7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要求:书写规范,不得......

    现当代文学期末试题

    一、 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1.“左联”成立于1930年。 2.李金发被称为“诗怪”。 3.标志着中国现代话剧创作已经发展成熟的第一部剧作是雷雨。 4.赵树理(填一作家名)被认为是实......

    现当代文学专题试题 17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2—2003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 汉语言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试题 2003年7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现当代文学考研试题(填空题)

    二、填空题(一) 1、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专门的文学社团是从______ 年开始大量优涌现的其中最早成立的新文学团体是_______ . 2、_____年,中国文坛上发生了一场无产阶级文学的倡......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试题之三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试题之三一、填空题 1.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的 。2.《莎菲女士的日记》中与莎菲有感情纠葛的两个人物是 和 。 3.匡复是作家 的剧作 中的......

    中国现当代文学试题二

    中国现当代文学试题二 C.太阳社D.后期新月社 19.1919年提出“整理国故”口号的是( )。 A.胡适 B.鲁迅 C.李大钊 D.茅盾 20.在发刊词中提出“论究学术,闻求真理,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的复......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试题及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分) 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废名的第一部小说集是他于 1929年 年在北大外文系任教时出版的 2.四铭是鲁迅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