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岳飞是民族英雄的换位思考
岳飞是民族英雄的换位思考
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民族英雄”一词比比皆是。究竟什么样的人物可以称为“民族英雄”呢?在一些重要的工具书如《现代汉语大词典》、《辞海》、《辞源》都作了几乎一致的解释:“民族英雄是指反抗外来侵略而涌现出来的爱国将领。”这里的关键词是“外来”和“侵略”,也就是说介定“民族英雄”的界限必须是“反抗外来侵略”。对于“侵略”而言,它一般发生在不同的国家之间,同一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战争冠以“侵略”的字眼未免有些不合适,所以严格意义上的“外来侵略”就指的是外国(非中华民族的国家)的侵略。
按照这样的推理,笔者认为岳飞、文天祥就不是“民族英雄”,相反戚继光、林则徐等人则当之无愧。近年来,关于岳飞是不是“民族英雄”的争论基本上趋于平静,而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也似乎在逃避这样的学术争议。但是,笔者在拜读了宝鸡文理学院教授、历史系主任、周秦文化研究所所长何志虎先生的大作《中国得名与中国观的历史嬗变》之后,对岳飞是否为“民族英雄”有了新的思考,也根据何先生的观点提出了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以此求教于各位史学同仁。总体来说,我们应该辨证地、历史地看待这个问题,它与我国历史上“中国观”的动态发展是紧密相连的。
一、岳飞是宋代人狭隘“中国观”下的“民族英雄”依据何先生的观点,“中国观”就是人们对中国国情的看法,它包含疆域范围、民族构成、文化面貌以及主权归属四项内容。
无可否认,古代人的“中国观还处于低级形态,对中国国情的看法不够全面、深刻和彻底。在他们眼中,“中国”一词的含义无疑是汉民族统治下中原地区的农耕文明。也就是说,“疆域范围”仅仅局限于九州或者中原,“民族构成”及“主权归属”都为汉族,而在“文化面貌”上以农耕文明为尊。这种传统的观念自西周时期形成大致延续到了两宋。我国宋朝是各民族政权对峙的高峰时期,在北方先后出现契丹族(国号为辽)、女真族(国号为金)、蒙古族(国号为元)等少数民族政权,西北、西南也有藏族(国号为吐蕃)、白族(国号为大理)和党项族(国号为西夏)之流,他们先后同两宋争夺中国的正统地位,重复着“华夷之辩”的无谓争论。
北宋初年,太祖赵匡胤、太宗赵光义、真宗赵恒三朝收复幽云十六州的军事活动为何屡屡无功而返,还为后人流下了“杨家将”惨烈与悲壮的事迹?这固然与其“主内虚外”、“重文轻武”的积贫积弱基本国策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当时狭隘的“中国观”所致。宋太祖曾经抛出“大渡河外,非吾所有”的观点,这种理论成为两宋进行全国统一战争的指导思想。它把中国的地域严格地限定为“九州”,阻碍了汉族政权一统天下的历史进程,也成为民族融合的绊脚石。时至南宋,岳家军的抗金斗争却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究其原因在于金人的铁蹄越进了“九州”,也就是“侵略”了“中国”,这种传统的观念成为岳飞抗金、文天祥抗元的精神支柱。由此可见,在两宋时期,人们认为女真(金)、蒙古(元)并非中国,而金人蒙人的行为事实上成为所谓的“侵略”,自然会激起“中华民族”(宋人眼中的中华民族就是汉族)的大义,那么岳家军的抗金斗争就符合“反抗外来侵略”的标准,作为岳飞成为“民族英雄”也合情合理。
二、民族英雄化身的岳飞与“大中国观”格格不入元世祖忽必烈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完成了对大中国的统一,虽然实行民族分化政策,但客观上却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
在元人的观念中,一等蒙古人是中国人,其政府统治下的二等色目人、三等汉人、四等南人也同样属于中国人。因此,古代的“中国观”在元代得到了质的转变,初步形成了“大中国观”的雏形。经过明朝的过渡到清朝前期,“大中国观”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雍正皇帝颁布了《大义觉迷录》,妥善地解决了历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华夷之辩”,不仅提倡“满汉一家亲”,而是清朝统治下的各个民族共同发展。因而,在清代人的观念中,中国的“疆域范围”是西北至巴尔喀什湖北岸,东北至大兴安岭至海包括库页岛在内,南包南海诸岛,西至喜马拉雅山大约1300万平方公里的版图;“民族构成”是包括汉、满、蒙、回、藏等50多个民族,总计三、四亿口;“文化面貌”是以汉族农耕文化为主体,少数民族的游牧、狩猎、城廓文化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权归属”则是清政府行使下多民族的全中国主权。我们可以把这种“中国观”可以称为“多民族统一下的大中国观”。
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屈辱时期,也许当时统治者在执行“祖宗之法”中存在偏差,但人们还是相信爱新觉罗的子孙,直到义和团运动后。所以,在“大中国观”的指引下,裕谦、海龄、左宝贵等少数民族将领为国捐躯,他们保卫的不是满族的政权,而是捍卫整个中华民族的尊严。毛泽东等人进一步发展了“多民族统一下的大中国观”,形成“现代化的中国观”,即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神圣不可侵犯;56个民族亲如一家;传统文化积淀深厚,并正在得到革新;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在向现代化迈进。综上所述,无论是“多民族统一下的大中国观”还是“现代化的中国观”,“民族英雄”都特指中华民族的英雄,也就是56个民族共同的英雄,那么岳飞就与此格格不入了。
三、岳飞是汉民族的骄傲,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图腾中国历史上,每个民族都为社会的进步、中华文明的创造作出了杰出的贡献,都有自己心目中的“天之骄子”,如成吉思汗之于蒙古族;努尔哈赤之于满族;郑和之于回族一样,我们汉族也有理由为拥有岳飞而骄傲。千百年来,岳飞代表的不仅仅是岳家军,更重要的是一种不畏强暴,敢于反抗的形象,一种中华民族的精神。因此笔者鉴于“中国观”的动态发展情况,对岳飞不再冠以“民族英雄”的字眼,而把他定位为“汉民族的骄傲,中华民族共同的图腾”,这样可能准确一些。
四、准确定位“民族英雄”的含义具有现实意义民族问题有时和宗教等问题交织在一起,这是勿容置疑的常理。前苏联、前南斯拉夫等国就是未能正确解决这个问题而导致了解体。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更需要谨慎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关系。如果说岳飞是“民族英雄”,则无形中违背了少数民族也是中国人的公理,因为宋金战争不过是中华民族内部兄弟的骨肉相残,这样会伤害民族感情,不利于社会稳定,也不符合新中国的民族原则和政策;而他不是“民族英雄”又未免过于笼统,忽视了特定历史条件下“中国观”所蕴涵的内容。无论如何,准确定位“民族英雄”的含义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第二篇:高中历史 介石是民族英雄吗论文 人民版选修4
蒋介石是民族英雄吗?
在同学生一起学习抗日战争这部分内容时,学生提了这样一个问题:蒋介石是不是民族英雄?学生的提问,涉及到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界定课程目标时提到三个方面: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评价历史人物,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能力,了解和运用史学方法;体验和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于这一课堂生成的资源,我没有盲目给出答案.我要求学生课堂外准备,以辨论的形式来解决这一问题.
在讨论课上,认为蒋介石不是民族英雄的学生根据课本内容和课外资料,用如下论据来说明这一观点.
看蒋介石政府在七七事变前的表演:
1.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密电张学良:“沈阳日军行动,可作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可也.”
2.1932年日本发动侵略上海的一·二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又同日本签定了《淞沪停战协定》.国民政府不支持上海军民抗战,规定中国军队撤出上海,日本军队可暂驻扎.
3.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华北事变后,国民政府又同日本达成了《何梅协定》.规定中国军队撤出河北境内,取缔一切抗日活动.
这是国民政府对日本发动全面侵华之前的侵略活动的反映.在甲午战争中,李鸿章的策略是:“先定守局,再图进取.”对想出海抗日的丁汝昌也下令:“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八国联军侵华以后签定的《辛丑条约》也有这样的规定:拆除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国民政府的行动措施和晚清政府一样,是一幅卖国者的嘴脸.
认为蒋是汉奸的同学还持有这样一个观点:若蒋政权早日改弦更张,放弃内战,根本就不会有后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关东军少壮派军官私自所为,事先根本没经日本内阁的同意,日本以不到二万的军队(张学良有近二十万军队)仅四个多月一气吞下三倍于它本土的中国领土.事变后大大刺激了日本侵华的野心.19世纪末的时候,非洲的埃塞俄比亚面对意大利的侵略,国王同人民一道赶走了侵略者.埃塞俄比亚当时国内也有阶级矛盾,同意大利相比也是落后.若蒋介石在九一八事变后就坚持抗战二战的历史就会改写.
全面抗战爆发后,看到日本对国民政府持消灭的态度,国民政府作出了积极的抵抗.但在相持阶段到来后,随着日本对国民政府态度的转变,其两面性充分暴露.先有五届五中全会上的“溶共、防共、限共、反共”,后有二次反共高潮.在抗战后期,实施“劫收”充分说明了蒋介石政府根本不代表人民的利益,中华民族的利益.
认为蒋介石是民族英雄的同学提出了如下论据:
1.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确实主张不抵抗,但主动将军队撤出东北的确实张学良,这在张学良的口述历史中已有明确的说明.蒋实行不抵抗,并不是说他纵容侵略.就国内来讲,当时国民政府正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工农业、交通运输业有了显著的发展.1936年工业产值比1927年增加了80个百分点.就国际环境来看,有祸水西指的目的.
2.七七事变发生后蒋介石发表了庐山讲话:确定了准备抗战的方针.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马上表示: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任何之部分,遇有侵略,惟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随后,蒋介石在937年9月23号发布了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讲话,承认了中共的合法地位,宣布两党不计前嫌,共赴国难.且在8月和9月,先后颁布了《战时军律》、《惩治汉奸条例》.
3.在抗战中,从七七事变到1945年6月,国军中少将以上的高级将领共牺牲
用心
爱心
专心
了115人,其中上将8人,中将42人,少将65人.380万国军将士为抗日牺牲(从1931年算起是400多万),国民党的军队共歼灭日军120多万(八路军和新四军共歼灭日军和日伪军50多万).国民党的军队在西北东北华南华中华东东亚东南亚地区抗击日军.
3.数字是枯燥的.同学们还列举了忻口战役中郝梦龄的事迹.郝梦龄在战争中对士兵的训话:“先前我们是一团人守这个阵地,现在只剩一连人还是守这个阵地.我们一天不死,抗日的责任一天不算完.出发之前我还在家中写了遗嘱,打不败日军,决不生还.现在我同你们一起守这块阵地,决不先退.我若先退,你们不管是谁,都可以枪毙我;你们不管是谁,只要后退一步,我立即枪毙他.”同学们还朗诵了国民革命军陆军第74军的军歌:“起来,弟兄们,是时候了,我们向日本强盗反攻,他强占我们的领土,残杀妇女儿童.我们保卫过京沪,大战过开封.南浔线,显精忠;张古山,血染红.我们是人民的武力,抗日的先锋.”
4.在抗战的相持阶段,国民政府并非消极抗日.1939年9月至1939年月10月,国民政府组织第一次长沙会战.国民党军有效粉碎了日军的作战意图,毙伤日军3万余人,自身伤亡4万余人.当汪精卫跑到河内想应日本人之邀组建伪国民政府时,蒋介石写信力阻.
这部分同学认为抗战始终存在着两个战场,虽然在后期共产党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的正面战场没能很好配合,但两个战场缺一不可,都在抗战中起到重要作用.缺了任何一个战场,抗战都不可能取得胜利.
若蒋介石不是民族英雄,那汪精卫就不是汉奸.
针对同学们的讨论,我向学生明确了评价历史人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评价历史人物应首先确定历史人物的阶级属性.在评价历史人物时,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是不应停留在个人动机上,而要深入提示其代表的阶级利益以及特定的民族关系环境.
2.确定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主要看他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这是确定历史人物历史作用的最根本的标准.
3.在归纳历史人物的活动时,可采用阶段论的方法.即结合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时代,把历史人物的活动分成不同的阶段,逐段评价其功过是非.用这种方法能用效防止评价历史人物笼统化简单化的毛病,对历史人物既不能因功掩过,也不能因过抹杀其功.
4.唯物史观认为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条件具有不同的内容,具有历史性.剥削阶级的爱国主义具有阶级局限性,在一定条件下具有进步意义.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是与国际主义相结合的.
或许,我没能给学生提出一个满意的答案.但学生能够在发现学习中找到乐趣.能够提高自已的历史认识,寻求真理,正是我们历史老师愿意看到的.
用心
爱心
专心 2
第三篇: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创新思维激发兴趣
打造高效课堂
——谈谈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作者:韩志华 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第二中学教师 摘要:本文围绕新课改理念下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打造高效课堂,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多种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小组合作探究发挥集体智慧等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字:新课改 激发兴趣 学生主体 合作探究 高效课堂 我校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四年,已有两届毕业生完全是在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中学习并参加新课改后的高考的,他们的成绩和综合素质与前几届学生相比,从整体上确实有了明显的进步。这充分证明:新课改后的教学对学生的个体成长是有利的。笔者十几年来一直在教学一线从事历史教学,对新课改也经历了一个由不熟悉、有些困惑到了解、适应并逐渐把握的过程。我觉得这是一个大胆尝试和不断探索的过程,也是一个创新思维、转变理念,打造高效课堂的实践过程。这个过程离不开教师的主导,更离不开学生的充分参与,发挥主体作用,这个过程有艰难曲折,更充满乐趣与激情。下面就结合我这几年的课改实践,谈谈如何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打造高效历史课堂。
首先要明确什么是高效的课堂?我认为简而言之高效课堂就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从本质来看,高效课堂应该是在正确的教育价值观的指引下,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发挥教科书的凭借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能,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其基本特征是“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衡量课堂高效,一看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增长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程度;二看教学效果是通过怎样的投入获得的,是否实现了少教多学;三看师生是否经历了一段双向激发的愉悦交往过程。
一、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要敢于放手,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学生往往成为教师说教的对象,对于教材的知识只要接受就行,所以历史课堂就显得特别的琐屑、沉闷。在这种学习环境下,学生得到的只是一些十分死板的历史知识,但付出的是孩子的生机与灵气的泯灭,人文关怀和创造精神的缺乏。而这恰恰违背了学史最基本的功能:“学史使人明智”。教育活动是要求师生双方互相配合,共同进行的活动。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学过程的“主人”。坚持“以人为本”,即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大动力,只有切实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学习的乐趣,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能力的提高。在具体操作方面应该如何体现学生主体呢?每节课前教师要充分备课,精心研究课标,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适合他们的自主学习导学案。“导学案”是教师为学生课堂学习设计的有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流程的课堂学习活动的方案,是师生共同教与学,同步操作的学习文本。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导学案的设计必须以学生为本,怎么样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就怎么设计。学生学会,才是教学任务的真正完成。这是主体性原则的体现。导学案的设计,一定要针对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能学会多少内容,就设计多少内容,不要过多过滥。恰当地把握教学难度,那种学生讨论后还是解决不了的问题,一定不要出现在导学案上。我在给学生设计导学案时,一般包括基础知识梳理、自主学习效果检测、交流展示、能力提升、合作探究、拓展延伸几个环节,在每段基础知识梳理后面还设置了“学习中生成的疑问”这个环节,以便学生随时记录学习中的疑惑,也方便教师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与之相呼应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要设置“答疑解惑”环节,把学生收集的疑问在课堂解决。同时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敢于创新思维,大胆发表见解。只有教师敢于放手,善于放手,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创新思维激发兴趣,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们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不难看出只有教没有学的教学永远不会是高效的,而要实现高效课堂下学生的学,就必须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我经常用到、效果较好的有:联系实际,引起共鸣。比如我在讲人民版历史必修一第一专题第一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时,就用了这一方法。因我教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都有帮家里干农活的经历,对各种农具比较熟悉,我在讲这一课时,就请学生结合图片介绍自己使用过或看到的农具,学生立马来了兴趣,争先恐后的发言,当学生探究学习难点“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这一环节时,我也结合本地农业实际情况,使问题迎刃而解,学生不仅很快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而在实现三维目标中的情感目标时,我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父母作为农民的辛苦,学习农民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在拓展延伸环节,我特意去学校食堂拍了一些学生扔掉的剩菜剩饭,引导学生就农业与民生问题发表见解,收到了极好的效果。我还有一个百试不爽的激发学习兴趣的法宝——历史情境短剧。每个短剧的人物、剧情都是我和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精心设计的,由学生在班内亲自表演,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历史人物、事件的探究、理解、掌握,更重要的是把学生的学习兴趣空前激发起来,学生积极踊跃的参与比什么都重要。我在讲高中历史必修一中的《太平天国运动》时,请学生和我一起根据课文内容和查阅的历史资料设计了历史情境短剧《天京事变》,并在班内挑选了六位同学扮演其中的历史人物,不管是编剧的还是表演的甚至连观剧的同学,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活动中。有同学课下和我交流时还说:这样学历史太有意思了,课上知识根本不用背书全掌握了。再比如借助典故,以奇引趣。例如在讲中国古代史时,可以利用的典故很多,像罄竹难书,指鹿为马,破釜沉舟等,引导学生探究典故的出处背景及其含义,从而引发学生的兴趣;还有精读诗词,以诗牵趣。例如在讲到红军长征时,可以通过读毛泽东的词《长征》,引出红军长征路线,感受革命者英勇无畏的精神;除此之外借助视频、图片也是我们常用的激发学习兴趣的手段。因为图片或视频,能增强直观效果,加强学生对历史的体验。我在讲必修二《自由放任的美国》时给学生播放了经济危机的视频,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只要经过教师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就一定能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他们的学习化繁为简,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在充满兴趣的教学中,既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又增长了知识,提高了教学质量,真正达到学史明志,知史做人的目的。
三、小组合作探究发挥集体智慧,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保障。高效课堂必备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合作探究。《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的过程。历史课改应有利于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新的课堂教学理念要求学生间的关系应体现:平等、互助、合作、竞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合作,这就要求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重点关注学生之间的互助与合作。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组内互助合作,组间评比竞争,能有效做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责任分工明确,又相互依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等,从而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去探究与交流,教会学生去互相学习互相解疑,使学生真正掌握学法,实现“会学”。我校的分组合作学习模式,采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方式,能让学生积极地相互学习,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使所有学生在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中主动学习,相互交流、合作竞争、想象创造,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培养了他们主动学习的能力,几年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以上是我根据历史教学实践,探索出来的一些关于打造高效课堂的经验,不妥之处,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高中教育改革的成败,将直接影响着我国国民素质和人才的质量。因此作为一线的老师只能勇于实践、勇于探索,不能退缩。课改之路还很漫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四篇: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摘要:课程改革的核心在课堂,课程实施的关键在教师。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重新认识课堂教学的过程,以新的课程观为指导,创建新的课堂教学实践。但实施新课程以来不少教学行为的改革只是流于形式。为此,结合本人的高中历史教学实践,对新课程改革中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谈谈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课程改革 创新
历史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根本,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永远重视的课题。新课程理念不应只停留在口头,而应是自觉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本文仅对新课程改革中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谈谈自己的见解。
1.反对借口把握历史基础知识,又使历史教学重新回到旧课程教学的老路上。历史新课程已实行几年了,但还有不少教师对新课程的教学仍用旧的教学方法,他们主要舳理由是,旧方法更有利于学生把握历史基础知识,更有利于学生的应试能力的提高。其实,他们错了,因为新课程的考试内容要求与旧课程有很大的差别,仍然采用旧的教学方式,包括以教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答案模式化等等,肯定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考试要求。在教学新课程时.应该采用“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应该使“教学活动的内容更丰富,活动的形式更多”,比如I探究问题的方式有很多,可以上网查找资料并在网络上与别人探讨历史问题,还可以小组讨论,可以在课堂中进行辩论等等,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爱好,又能达到新课程所要求的教学目标(如“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因此,进行新课程教学的高中历史教师,一定要改变旧观念,要按照新课程的要求进行教学,否则,新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就成了一纸空文。
2.反对忽视历史基本知识的教学,去空谈改革与创新。有不少历史教师,在高举中学历史新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的旗帜下,认为可以放弃历史的基本知识,而片面强调学生的思辨性和开放性,这只能导致历史虚无主义的蔓延,导致学生人文素养、民族意识的缺失。比如,在学习新课程必修课程《历史I》时,假如连“人类政治活动发展主线及其时段性政治发展特性”都一无所知,就不可能达到新课程必修课程《历史I》所要的教学目标,不要说通过古今贯通、中外相联的专题,从中外历史的发展与联系中使学生获得启发,更好地认清国情、熟悉世界,就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一般的社会责任感可能也没有。不理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与“民主”的概念,不了解它们发展的前因后果,就不可能正确评价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就不能很好地理解“民主与专制”在中外历史上的影响等等。假如学生不把握历史的基础性、典型性、时代性原则,越是强调宏观性、思辨性和开放性,得出的结论可能就越背离教育的目标,这肯定不是实行新课程时所愿意看到的。因此,尽管新课程强调宏观性、思辨性和开放性,甚至培养创造力与批判性思维,但在把握历史基础知识上,与旧课程的要求有一致性,这是新课程对旧课程继续的一面,这也是高中历史教师应该继续发扬的一面,假如忽视历史、基本知识的教学,去空谈改革与创新,这种改革和创新必 然失败。
3.历史教师在新课程推行的浪潮面前,更应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才能使历史新课程的改革和创新得以顺利进行。苏联教育学家阿莫纳什维利所说: “假如我们要认真地进行教学改革,那就必须从改造教师本身的心理开始,假如教师本身的内心世界依旧不变,即不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那么即使一再提高教师工资,他们会改头换面地使任何新的教科书去适应自己的旧观念”。这的确说明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是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的要害。历史教学本来是一门有趣的教学,就是在旧课程的教学要求下,真正优秀的历史教师也会使历史课堂充满趣味、充满理性的光辉、充满情感教育的温情。可是,在调研中却发现,在学生“最不愿学的课程”的排序中,历史排在第三位,历史课被学生视为枯燥乏味的课,这种结果的出现,要害是不少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不够、职业道德不高所造成的。同样的道理,在新课程推行的浪潮面前,假如历史教师仍然保持着旧有的专业素养,就是最好的高中历史教材、最好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新课程的历史改革与创新也是泡沫一般,看起来很美,实质上却是空的。毛泽东说过,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美最亮的图画。德国人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到来时,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因为他们不像英国人有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所带来的一大批旧工业,更因为他们的教育改革和创新,培养出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就是这些杰出的人才在德国的领土上“画上了漂亮的图画”。面对一穷二白,大多数民族并没有在自己的国土上画上满意的画卷,这说明,图画能否画好,历史因素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最重要的一点是绘画者本身。现在,面对新课程的改革,但愿历史教师也会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但这必须以提高专业素养为前提。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了,在引导学生获取历史知识或材料的过程中,在评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辩论中,在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中,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在引导学生“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中,都能使学生带着信任的眼光,不时地点点头。无论是课堂上学生论辩的出色,还是老师面对学生的反驳,从网络上下载有效的信息,拥有高素养专业的历史教师都运用自如。尽管新课程的主要方法是“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但主导者的专业素养差、职业道德低,主导者就会把主体者引入歧途。因此,提高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新课程改革与创新才有成功的可能。
总之,历史是一门基础学科,可引导人们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历史包含着人类从古到今传承下来的知识财富和宝贵经验,其中有许多是值得我们发扬和借鉴的。在新的课程背景下,作为一名中学历史老师,一定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要有充足的学科知识储备,要对照课程标准,通读教材,理顺教材思路,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不断探索,找出历史教学的最佳途径,促进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
第五篇: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实施及思考
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实施及思考
[内容摘要]新课程改革实验已全面开展,势在必行。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要很好地实现这种转变,我认为首先必须认真、仔细、准确地解读新课程标准;准确、透彻地理解和领会其中的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和新要求。因为这是实施历史课堂教学的总抓手和指导思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新课程教学。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历史教育改革反思
随着新课程改革浪潮全面的铺开,今年我省已全面实施新课程。新课程给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带来了教学的新气象,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变化。新的理念、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接踵而至,扑面而来的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将又一个新的课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历史何去何从,高中历史教学路在何方?作为高一的历史教师,这是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下面就结合自己近一年来的教学情况和遇到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新的高中历史课程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方面都做了大胆地调整和更新,课程内容丰富多彩,结构开放灵活。
首先,《历史标准》改变了《历史大纲》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倾向,以“模块”加“专题”的形式,构建了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的课程结构,适应了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具体表现为:
1.设置了3+6的学习模块,即《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必修模块和六个选修模块。学习模块的设置,为学校有特色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开拓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也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并及时调整课程,形成有个性的学习计划。
2.确定专题型的教学体系。高中历史课程突破了以往历史课程内容的通史编排体系,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对历史知识体系进行了重新整合,构建了专题型的高中历史教学新体系。
其次,课程内容与时俱进。《历史标准》依据时代性和基础性的原则,对课程内容进行了大胆的调整和更新,精选了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了课程内容与社会进步、学术发展和学生经验的联系。表现为:
1.增强了与社会进步联系的课程内容。如《历史Ⅱ》中,增加了“国有企业改革”、“开发开放上海浦东”“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等。
2.增加了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内容。如《历史Ⅰ》中,增加“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历史Ⅲ》中,增加了“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选修课程增加了“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
3.增强了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如在必修课程中增加了“中国近现代生活的变迁”等专题,让学生通过身边历史的变化来感悟社会进步,感悟历史发展。
再次,课程评价科学合理。《历史标准》改变了过去以“分数”定论的评价体系,将激励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评价的核心目的,主张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做出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强调在历史教学评价中不仅要考查学生历史知识、历史技能的掌握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等方面是否达到基本的要求,还要考查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与方法,避免将历史课程的认知目标作为惟一的评价标准和内容。倡导教师主体评价的同时,欢迎和吸收社会、家庭以及学生共同参与评价过程。
教学的过程就是教与学的过程。如何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直接关系到历史课改的成功与否。高中历史新课程对我们现有的历史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出了新的要求,广大历 1
史教师应抓住机遇,及时调整、更新理念,改变方法,切实在教学中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多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真正使素质教育进入历史课堂,让历史教学熠熠生辉。
首先,努力实现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现代化。面对新课程标准,广大历史教师要大胆转变教学观念,转变教师角色,在课堂教学中要打破以往传统的、单一的教学形式,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教学形式、方法和手段,使教学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变成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的过程;变成教师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的过程。通过讲授法、讨论法、辩论法、材料学习法、观察学习法、实践学习法等多种方式努力使学生的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在21世纪的今天,要想使历史教学焕发生机,仅仅依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方法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合理、创造性地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资源已成为历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要加大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现代教学网络,多制作优秀的教学软件,实现历史软件资源共享,使课堂教学多样化、现代化。
其次,转变老师角色,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成败的关键中,一是解决好老师的角色转换,即教师要从知识的传递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和指导者。高中历史教学由历史老师一人唱主角变为大家都来唱的课程,老师更多地要营造民主、和谐、热烈、开放、有效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心智都在教学过程中能得到全面发展。二是要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即在教学中老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提倡教师积极引导参与教学过程,通过创设情景、收集资料、课堂模拟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求、体验历史过程,使教学过程的信息传递由“教师→学生”的单一途径变为“教师→学生”、“学生→教师”、“学生→学生”等多元途径,真正使历史课堂教学成为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学生主体、老师主导的新天地。
再次,更多地关注学生历史学习方式的改变,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课程改革的难点之一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中,我们应该引导和促进学生将传统的历史学习方式转变为科学的新型的历史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这其中确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老师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于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意见的倾听者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教师要运用教学策略,尽可能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跃起来,引导学生树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历史学习观,以浓厚的兴趣、极大的热情和坚韧的毅力,主动参与历史学习,将身心投入到历史学习中去,合理地安排学习程序,采取适合自己个性的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形式和方法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形成科学的历史学习方式。老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问,老师应精心设疑,以设问、追问、反问等方法,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从而多给学生交流表达的机会,多为学生创造历史考察、调查、探究的机会,组织课堂讨论、辩论会、演讲会、展览会等活动,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效率和质量,使高中历史新课程真正进入全新的轨道。
总之,新一轮高中历史课改的帷幕已经拉开,广大历史教学工作者任重而道远,我们惟有迎难而上,知难而上,只争朝夕,通过大家的努力使历史课程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全面实施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诸方面实现新的突破,真正使高中历史教学闪出新时代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