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苏轼词中的情感表之一稿
论苏轼词中的情感表现
[摘要]:苏轼是宋代文化孕育出来的旷世奇才,对诗、词、文、书、画等样样精通。他虽历经磨难但能笑对人生,品格坚贞坦荡、乐观旷达。他的词作内容广泛,风格多样,内含的情感异常丰富,豪放粗犷中不乏清婉柔情。他用词展示自己的政治抱负,吐诉自己的人生感慨,抒写与亲友的聚散离合。
一、苏轼坎坷一生的概述
1、仕途的不顺
苏轼虽然才情纵横,但他的一生却是坎坷不平。苏轼26岁时就已踏上仕途,他的一生处于北宋新法与旧党之间相互倾轧、激烈斗争时期。宋神宗时期,苏轼就因改革思想与王安石的变法主张多有不同,先后被贬到杭州、密州、徐州和湖州等地。在外任期间,他依然写诗对新法实施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弊端进行讽谏,因此遭新党中小人陷害,受了四个月的牢狱之灾(即“乌台诗案”)。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四年后又改贬汝州。宋哲宗元佑年间,旧党得势,苏轼升迁为翰林学士知制诰,又因反对司马光全部废除新法再次贬到杭州。后来新党重新上台,苏轼受到更大的打击,被远谪到惠州、琼州。宋徽宗即位,大赦天下,苏轼遇赦北归途中死于常州,享年六十六岁。苏轼一生从政,却屡遭贬谪,他虽在流放过程中做出了一些政绩,却离自己的远大志向相去甚远。因此这种踌躇满志无以施展的苦闷就与惆怅就经常在他的词中反映出来。
2、婚姻的不顺
苏轼在婚姻方面也是极为不顺的,他先后娶了三任妻子。第一任妻子王弗,聪敏智慧而有见识,与苏轼感情甚深,可惜只与苏轼共同生活了十一年就因病而逝。苏轼的第二位夫人是王弗的堂妹王润之,小苏轼十一岁,她贤淑温厚,陪伴苏轼在他的宦海沉浮中同甘共苦了25年,也早早病逝。苏轼的第三任妻子朝云原是他的侍妾,气质非凡,是苏轼的解语花、红颜知己,更是苏轼凄凉晚境唯一的依偎。但不幸的是,她也先于苏轼而逝。朝云逝后苏轼就一直鳏居,再未婚娶。苏轼在婚姻上经历了三次的肝肠寸断,因此在他的词中抒写了亡妻之痛,思妻之苦。而一次次与家人的离别,又引发了他的思亲思乡之愁。苏轼身受儒、道、佛三家思想的熏陶,汲取了三家思想的积极因素。他以济世天下为己任,他淡泊名利,他虽身处逆境却能旷达乐观„„这都成就了苏轼词作中丰富的情感内涵。
二、苏轼词中的情感具体表现
(一)个人身世的感慨之情
1、怀才不遇,愤世嫉俗的愁情
苏轼凭自己的才能,二十二岁就名震京师,得到欧阳修等老臣的赏识,不到二十三岁即已登馆阁清要之阶,得直史馆。可是熙宁二年,他遇到了一场来势迅猛的暴风雨袭击——王安石变法,因与王安石“议论素异”而屡遭排挤、打击。从此,他带着伤痛顽强搏击,但始终未能实现自己的伟大抱负。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理想得不到实现的苦闷,在他的词中随处可见。如《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的下片: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着。身长健,但忧游卒岁,且斗尊前。
作者回忆他兄弟俩初到汴京时的情况,少年锐气,自负才学,希望成就“致君尧舜”的伟大功业,真有不可一世之慨。可现实却让他们屡屡碰壁。词人报效时世的渴望和不被重用的感伤,表达了政治理想无法实现的抑郁忧愤的心情。苏轼还常借吊古、赏月、咏物来抒发胸中的愤慨,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作者塑造了周瑜雄才大略,谈笑之间就大破敌虏的美好形象,正是有感于自己空有一腔报国疆场的热血,却身遭诬陷,无法施展远大的政治报负。“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抑郁沉挫地表达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再如《满江红•寄鄂川朱使君寿昌》中,“殷勤就”三个字带出下片,“狂处士,真堪惜。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不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袒俱飘忽。愿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作者凭吊古人联想现实的深沉感慨,表现了对三国时弥衡空持才气的可惜,傲物狂放的不可取;更否定了曹操、黄祖这样迫害人才不能容人的偏狭当权者。这里不能说作者没有交织进个人身世之感,但是苏轼认为才士的狂放和当权者的偏狭,只应让它成为历史。从现实出发,自己有过弃冠冕而归隐的念头,可又怎能忘情于朝政?结句是说尽管李白这个切盼朝政清明自已得以进用的希望成为泡影,但总要胜于崔颢只知思念故乡的个人愁苦。苏轼把自己在被贬滴中的思想感情升华到一个更高的境地,从而解脱矛盾与苦闷。正因为理想抱负无法实现,一种怀才不遇愤世嫉俗的情绪不断从他的词里流露出来。
2、对时光消逝、生命短促的感叹
把人生比作梦境,感叹时光的流逝,生命的短促,这在苏轼词中也有较多的表现。如《西江月•平山堂》: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是梦。
“半生弹指声中”,是作者抚今追昔,感慨岁月蹉跎、遭遇坎坷、人生如梦。“十年不见老仙翁”说是十年前作者曾与欧阳公欢聚,不料次聚竞成永决,次年恩师就仙逝了。瞻仰壁间欧阳公遗草,只觉龙蛇飞动,令人发扬蹈厉,赌物思人,令人为人生无常而感慨万千,低徊不已。结句作者感慨欧公仙逝了,固然一切皆空,而活世上的人,又何尝不是梦中,终归一切空无。
《西江月》中“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作者感叹世事如梦、人生如梦,人生短暂,明光易逝。《满庭芳》“百年强半,来日无多”二句,是对时光消逝,人空老大的感叹。“居士先生老矣”则是对生命的短促,人生无常的感叹。
3、苏轼词中的思乡之情和亡妻之痛
苏轼的一生宦海沉浮,常遭贬谪,辗转江湖,流落异乡,因而在他的词中有一部分作品表达的是思乡之情,这些作品在高雅、清新的格调中流露同感人的深情和离别的愁绪。如“一纸乡书来万里。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白首送春拚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蝶恋花•京口得乡书》)面对家书,强烈的思乡之苦涌上心头,怎不叫上泪流千行?作者不回答乡书中的问题,而以春光易逝,借酒浇愁作结,那种有家难归之意已溢于言表,使词句更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量,充分抒发了他那种难以言状的思乡之情。当家乡亲人到来,更能勾起词人对故土及失去亲人的思念,“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临江仙•送王缄》)词中的沉郁之情、感伤之意催人泪下。
因“乌台诗案”而贬至黄州达五年之久的苏轼,接到了迁移汝州安置命令。这一年他四十八岁,在二十多年的宦海生涯中,由于政治上的风云变幻,他不断西来东往,南迁北徒,尝够了人生的苦味。当此再一次迁徒之际,就在《满庭芳》的上片开头一字不易地搬用了陶渊明《归去来辞》首句:“归去来兮”更是非常深切地表达了自己思归西蜀故里的强烈愿望。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江城子》)这是苏轼悼念亡妻王弗的词作。苏东坡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的王弗结婚。王弗年轻美貌,且侍亲甚孝,二人恩爱情深。可惜天命无常,王弗27岁就去世了。这对东坡是绝大的打击,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虽然生离死别已十年,孤坟又相隔千里,但词人还是那样哀思深切,结想成梦。熙宁八年(1075),东坡来到密州,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悼亡词。“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排空而下,真情直语,感人至深。恩爱夫妻,撒手永诀,时间倏忽,转瞬十年,而今想起,更觉人天永隔,备感痛楚。“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这是词人一种绝望的假设,深沉、悲痛,而又无奈,表现了作者对爱侣的深切怀念。“小轩窗,正梳妆”。作者以这样一个常见而难忘的场景表达了爱侣在自己心目中的永恒的印象。“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此时无声胜有声,正唯无言,方显悲痛。正唯无言,才使这个梦境令人感到无限凄凉。结尾三句,寄寓了作者的悼念之情,凄清幽独,黯然魂销,余音袅袅,让人回味无穷。全词形象地反映作者对亡妻永难忘怀的真挚情感和深沉的思念悲愁。
另外,在《西江月》中,苏轼明为咏梅,暗为悼亡,悼念随自己贬谪岭南惠州侍妾朝云。词中所描写的梅花,实为朝云美丽的姿容和高洁的人品的化身。
(二)苏轼词中的友情、亲情和离情
1、苏轼词中的朋友之情
苏轼为人心胸阔达,待人真诚朴实,因而朋友遍天下。但宦海沉浮,官场常有不测。他与朋友常因升迁、贬谪而辗转江湖。所以他十分珍视朋友间的欢聚与重逢,常用词来抒发朋友之间的感情。特别是和好友陈襄(字述古)之间的情感词句,更显苏轼对朋友重情重义。熙宁七年(1074年),苏轼任杭州通判,不巧的是当时担任杭州太守的好友陈述古却任满将调往南都(今河南商丘),面对好友的离去,苏轼把这份不舍与感伤化作了大量词句。如《江城子•孤山竹阁送述古》:
翠蛾羞黛怯人看。掩霜纨,泪偷弹。且净尊,收泪唱《阳关》。漫道帝城天样远,天易见,见君难。画堂新构近孤山。曲栏干,为谁安?飞絮落花,春色属明年。欲棹小舟寻旧事,无处问,水连天。
词中作者借歌女之口,把与朋友的惜别之情写得深至精微,反映出作者对友情的深笃。“掩霜纨,泪偷弹。且净尊,收泪唱《阳关》”她因这次离别而伤心流泪,却又似感羞愧,怕被人知道而取笑,于是用纨扇掩面而偷偷弹泪。她强制住眼泪,压抑着情感,唱起《阳关曲》,殷勤劝陈襄且尽离尊。“漫道帝城天样远,天易见,见君难”更是曲折地表达自己留恋之情,认为帝城虽然有如天远,但此后见天容易,再见贤太守却不易了。下片更是极尽描写相思之情。结尾处含蕴空灵而情意无穷。想象明年春日,当她再驾着小船西湖寻觅旧迹欢踪,“无处问,水连天”,情事已经渺茫,唯有倍加想念与伤心而已。
又如《南乡子•送述古》: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上片回叙分手后回望离别之地临平镇和临平山,抒写了对往事无限美好的回忆和对友人的依恋之情。起首两句写词人对陈襄的离去特别恋恋不舍,一送再送,直到回头不见城中的人影。足见作者对朋友的依恋之深。
下片写词人归途中因思念友人而夜不成眠。“秋雨晴时泪不晴”,用两个“晴”字把雨和泪联系起来,加强了作者思念之苦的表现,读来叩人心扉,令人叹婉不已。
另外如《菩萨蛮•西湖送述古》中的“秋风湖上潇潇雨,使君欲去还留住。”也表现出词人对送别友人的伤感和依依难舍的情谊。
再如《醉落魄。席上呈杨元素》中“分携如昨,人生到处萍漂泊。偶然相聚还离索,多病多愁,须从来错。”抒写了挚友之间离多会少的愁苦和无奈。
2、苏轼词中的兄弟之情。苏轼与弟弟苏辙情谊深重,两人聚离多,为此,苏轼写了许多思念弟弟的名作。最有名的莫过于《水调歌头•丙辰中秋》的名作。题说“兼怀子由”,是怀念六七年不见的弟弟之意。欢度佳节和牵挂爱弟的情怀是全词的感情基调。月圆而自己不能与弟相聚,作者便对月埋怨:“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相形之下,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了。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实写月光,借月表达亲人间的欢聚不能强求,当此中秋月圆,则唯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亦足以慰兄弟之情。
又如《阳关曲•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短短四句,情景交融,写出了兄弟欢聚之乐和离别之苦。表现了词人对弟弟的深厚情谊。
3、苏轼词中的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
苏轼词中除了描写朋友之情和兄弟之情之外,也有一些描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传统题材的词作,如《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燕子双飞来又去。纱窗几度春光暮。那日绣帘相见处。低眼徉行,笑整香云缕,敛尽春山羞不语。人前深意难倾诉。
这首词写了一个男子对心上人的思念,哀惋悱恻,柔情似水。
“记得画屏初会遇。”写出了爱情的开端是美妙的,令人难忘的。与心爱的人画屏之间的初次会遇,至今记得清清楚楚。紧接着又说“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是谓情缘突然被割断,好梦既破。所有美好的向往都成了泡影。但即使是“高唐梦断”但情丝却紧紧相连,对她的思念却并不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减弱半分。“人前深意难轻诉”集中表达了男主人公的失恋之苦楚。
“未信此情难系绊,杨花犹有东风管。”(《蝶恋花》)一个多愁善感的伤春少女形象跃然纸上。“破镜重来人在否?章台折尽青青柳。”(《蝶恋花。代人赠别》)“情声两尽莫相违。欲知肠断处,梁上暗尘飞。”(《临江仙》)等,描写的都是一个个悲伤的思妇形象。苏轼的这类闺怨和离别之词与传统男作闺音的女性化词风完全不同。
在另一首清丽婉约的《蝶恋花》中“花褪残江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则表现了真挚纯洁的男女之情。
总之,苏轼坎坷漂泊的一生,复杂的思想,使他的词所表达的感情十分丰富。以上分析的这些情感之词虽然不是苏词中的主流,但在苏词中也占有一席之地,这些情感再现了苏轼对自己壮志难酬的愁苦,对时光易逝的惋惜,对故土亲人的思念,对朋友的关切。这些词有的情感真挚,有的哀惋悱恻,有的催人泪下,活现了一个刚硬、洒脱外表下掩饰不住的多情的、痴情的千古文人形象。
第二篇:论苏轼的咏物词
论苏轼的咏物词
11涉外1班 20111001121 卢文静
摘要:苏轼的词题材广泛,其中的咏物词颇具特色。苏轼的咏物词多为借物抒情,体现了词人复杂的思想和矛盾的世界观。其词常用丰富的想像、新奇的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等手法构成其浪漫主义艺术风格。咏物词虽不始于苏轼却盛于苏轼,苏轼的咏物之作达三十余首,不但数量多,而且质量亦颇高。本文将对苏轼的咏物词进行大略的艺术分析。
关键词:苏轼,咏物词,艺术分析。
《全宋词》中所辑录苏轼的词共358首,其中咏物词30首。且咏物的题材涉猎广泛,极具代表。咏物词的托物言志在苏轼这里发挥的淋漓尽致,他在咏物词中多次借梅荷、榴花、孤雁、月光等表现自己的清高、孤傲性格。苏轼的词风少见词的艳科俗流,其旷达风格及其艺术特色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苏轼的咏物词明丽雅致,可以说并非豪放词风。“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这是其词作《蝶恋花》中的上阙,残红,青杏,燕子,人家,这些意象更近乎于婉约词风。“枝上柳绵”二句广为传诵的佳句。王世贞《花草蒙拾》说:“‘枝上柳绵’恐屯田缘情绮靡,未必能过。孰谓东坡公但解作‘大江东去’耶?”苏轼词风格的多样性表明,他革新词风并非单纯地反对婉约一派,而是要改变婉约风格独占词坛的局面,使词的风格由一元化朝多元化方向发展。
《蝶恋花》的上阕写暮春之景,景中有情,喜愁交错。下阕写人,墙外行人,墙里佳丽,创造了一种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境界。下阙的“多情却被无情恼”,笑者不知而无情,思者多情而不能传情,因而陷入更深的惆怅烦恼之中。作者在这微妙的心理刻画中,给人留下了富有人生哲理的联想。其缠绵婉约的情思、少年男女之间的淡淡情愁说不尽、道不明,这其中的感情自然不是豪放词情。
“文似看山不喜平”,词亦忌直露。苏轼的咏物词有些不直接描写所咏之物,1 而是采用虚写、烘托的手法“直是言情,非复咏物”。苏轼的《浣溪沙·咏橘》中写道“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竹篱茅舍出青黄。香雾噗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吴姬三日手犹香。”上阕描写橘林的景色。菊花凋谢后,竹篱边、茅舍旁经霜的橘子由青转黄,开始成熟。下阕用夸张的手法虚写橘子的香和味。刚把橘子剥开一半就闻到了袭人的芳香,初一品尝,橘汁像甘泉在口齿问流淌。少女剥过橘子的手三天之后还留有余留的淡淡香气。这样,不咏橘,而橘的色香味可以意会。词人巧妙地以少女的手上尚余的香气侧面烘托了橘子的甘甜馨香,这样的手法比起直接称赞橘子甘美香甜更有意趣。
苏轼进一步发挥了词的抒情功能。他的词里跃动着一个活泼灵动的生命,而且这个生命的性格面貌是十分清晰的。不论是词人的自身感情,还是自然的景物,全都富有意趣,结合的恰如其分。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扬花词》将杨花比拟成一位思妇,全词写离别的闺怨。借飘荡的扬花形容被抛弃的女子的身世,遗貌取神,文笔空灵。词中的上阙提到“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明明是暮春杨花离枝,却说成“抛家傍路”。在描写杨花零落飞扬的情状时,想像成满怀离愁别苦的思妇柔肠寸断,在百无聊赖中昏昏欲睡。一双娇眼显出“欲开还闭”的倦容。由于对情郎魂牵梦绕,竟在梦中随风万里寻郎,无奈好梦又被啼莺惊醒。词人抓住所咏之物的特征,使之人格化,从而完成了一个完整而生动的艺术形象的塑造。在词人的笔下,杨花仿佛是有了自身的感情,是一个真实存在的有自己思想的生命。沈谦在《填词杂说》中论及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时,说苏词“直是言情,非复赋物”①“不似杨花、点点是离人泪。”不仅是托物咏情,更使杨花有了自己的感情。
苏轼的《西江月》将梅花比拟成侍妾朝云。“素面常嫌粉沈,洗妆不褪唇红。”将广南中间白四周红的梅瓣比作朝云的脸面,不须擦粉而自然雪白,甚至还嫌擦粉会损伤天然的洁白,洗了妆之后,嘴唇上的红不褪色。词作生动地描写了梅花的娇美与脱俗,增一分则媚,减一分则素,恰如其分的美丽姿态如同美人的倾城姿容。苏轼词中形成的清新朴素、简洁旷远的语言风格,打破了只有香软字面才能入词的习惯,为后来辛弃疾驱遗万卷开了先河。苏轼的部分咏物词也侧面地再现了农村生活。苏轼是第一个把农村生活纳入词这一领域的词人,这一方面著名的作品有《浣溪沙》词五首,其中较为具有代表性的如《浣溪沙》其二“山色横侵蘸晕霞,湘川风静吐寒花。远林屋散尚啼鸦。梦到故园多少路,酒醒南望隔天涯。月明千里照平沙。”山色空蒙,其苍翠纵横扩展,渲染衬托着缤纷的晚霞,荆楚的江边,秋风寂然,嫣然怒放着丛丛野花。远处树林之间,点点村舍若隐若现,依稀可闻几只鸣噪的乌鸦。这组词生动鲜明如画,充满浓郁的田园生活气息。语言清新朴素,轻巧自如,苏轼那种随遇而安的怡然神情跃然纸上。晕霞、寒花、啼鸦等意象组成的意境构成了一个悠远安详、宁静平和的乡村生活画卷。无论是古代还是当今,中国人思家念远、安土重迁的情怀一直是根深蒂固的。“梦到故园多少路,酒醒南望隔天涯。”深刻地表现了词人浓重的思乡情怀。苏轼的词少有奇崛的手法和结构,更以情理取胜。此即元好问说的“东坡圣处,非有意于文字之为工,不得不然之为工也”②
苏轼的另一首《浣溪沙》极为著名,其丰富的理趣和人生哲理更给人以思考。“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这首词从山川景物着笔,意旨却是探索人生的哲理,表达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整首词如同一首意气风发的生命交响乐,一篇老骥伏枥,志千里的宣言书,流露出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读之令人奋发自强。这首词,上片以淡疏的笔墨写景,景色自然明丽,雅淡凄美;下片既以形象的语言抒情,又即景抒慨中融入哲理,启人心智,令人振奋。词人以顺处逆的豪迈情怀,政治上失意后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催人奋进,激动人心。
苏轼的咏物词中常用音义双关的表现手法。其《贺新郎·夏景》“芳心千重似柬”,既指石榴花蕊一层层包裹得很紧,又指美人心事重重,不肯流露。“花前对酒不忍触”联系结句“共粉泪、两簌簌”看,既指不忍触花,以免落花,又指不忍触动美人的芳心,以免落泪。苏轼的《减字木兰花·荔支》“骨细肌香”,既指荔枝核小肉甜,又指美人骨细肉香。“恰是当年十八娘”,既指名为十八娘的荔枝,又指十八岁的少女。苏轼的《双荷叶》中写道“红心未偶,绿衣偷结。”“绿衣”既指水中荷叶,又指苏轼好友贾耘老之侍妾。“绿衣”为妾。荷花已有 红蕊而未长出莲藕就“绿衣偷结”,嘲笑贾耘老与侍妾双荷叶未成正式配偶前就已私通苟合。
后人将形式上阴柔优美,含蓄蕴藉,情景交融;内容上言情和咏物等,归为婉约词。苏轼的咏物词总的来说亦属于婉约词的范畴,与前人不同的是,苏轼突破了婉约词多描绘男女缠绵情感的藩篱。他扩大了言情词的内容,包括夫妻情、兄弟情、友人情、山水情等。后人称“东坡词颇似老杜诗,以其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③后人分析了苏轼婉约词的特征:一是言情高远典雅。即苏轼对言情词情感的突破。二是咏物自然明快。苏轼的咏物词重在物态的刻画描摹,表达抒情主人公的情致,而且运用咏物的“离合”之法,在咏物中多有寄托。三是婉约中蕴涵旷达。正如宋胡寅在《酒边词序》中称道苏轼说:“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同时,他还间或继承柳永俚俗口语的作风,给人以清新朴素、简洁旷远的感觉。
苏轼的咏物词虽属婉约范畴,但其清新旷达、明丽灵动的风格更延伸了词的内容与层次对婉约词派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①沈谦.填词杂说[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②元好问.遗山先生文集[M].商务印书馆,1937 ③刘熙载.艺概[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08页
第三篇:论苏轼诗词中的思乡
论苏轼诗词中的思乡、归隐意蕴
广西马山县白山镇合群初中副校长 中学高级教师 黄大伟 电话*** 电子邮箱huangdawei8899@163.com [摘要] 在苏轼的诗词作品中“思乡、归隐”是一个十分醒目的主题。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些诗词中怀归情结的表现、成因、消解方式等的剖析,揭示其思乡归隐意蕴中政治、哲学等层面上的深层内涵,从另一个侧面透视苏轼丰富复杂的内心情感世界,感悟其灵活洒脱的人生态度,从而更全面地了解这位倍受后人崇仰的文学巨匠。对故乡执着的眷恋,对乡愁的旷达化解构成了苏轼诗文和人生两道并行不悖的风景。在对苏轼怀归诗词的诵读与涵咏中,我们无时不感受到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以及对安定自由生活的热切向往,而他通脱豁达的处世之道则激励着一代代后辈学子不断超越逆境中的自我,实现主体精神上的回归。所以表现思乡归隐心愿的作品虽然只占苏轼诗词的部分篇幅,但它们却足以从一个侧面向人们展示苏轼丰富复杂的感情世界和灵活洒脱的人生态度,令后代读者们深刻感受到来自苏东坡的独特人格魅力。
总之,苏轼的思想和精神仍将激励着一代代后辈学子不断超越逆境中的自我,去实现自己对国对民有益的人生价值。
[关键词] 苏轼诗词 思乡 归隐 意蕴
苏轼(1037 —1101)是北宋一位天才的文学巨匠,无论是在诗、词、文的创作上,或是在人格魅力上,都倍受后人崇仰。在其创作的大量诗词作品中,“思乡、归隐”是一个十分醒目的主题。如“一纸乡书来万里,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回首送春拼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蝶恋花·雨后春容清更丽》)、“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满江红·江汉西来》)、“春来故国归无期,人言秋悲春更悲。”(《法惠寺横翠阁》)、“许国心犹在,康时术已虚。岷峨家万里,投老得归无?”(《望湖亭》)等等大量的诗词都融
(1)铸进了苏轼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与渴望能“收拾耦耕身”的归隐之情。这些不朽的作品为我们提供了另一面透析苏轼的镜子。因此剖析这些作品中的思乡、归隐意蕴,使我们能从一个侧面透析其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和灵活洒脱的人生态度,踏寻其充满矛盾而又统一的坎坷人生历程。本文即拟以苏轼的诗词为研究对象,展开这方面的论析。
一、“望断故乡心眼”:浓浓的思乡、归隐之情
苏轼22岁中进士开始踏入政途,直到64岁去世这42年间,除两次短暂的奔丧、扶丧为父母守孝外,就再也未能回到故乡眉山了。但对故乡的思念,对归隐的向往却成了诗人一生苦苦追寻的梦想。故乡给他的亲切感、熟悉感已经深深地扎根于他的意识之中,并且成了他不朽的文学原型意象。
首先,从时间上看,浓烈的思乡归隐之情贯穿苏轼的整个宦游人生。苏轼从第一次出任地方官开始,就流露了这种怀土思归的情绪:
题宝鸡县斯飞阁
(2)既富文韬又有武略的苏东坡自小便“奋厉有当世志”,向往朝廷清明而天下治平,(3)自信“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俊尧舜,此事何难?”为何在后来的诗词作品中有如此强烈的归乡意念?包裹在归乡外衣下的实质又是什么呢?笔者认为这要从词人少年时期的生活、一生的仕途遭遇及当时的社会风气等方面寻找原因。
首先,如诗如画的蜀中山水,童年、少年时温馨美满的家庭生活是苏轼思乡归隐的原始动因。天下之山水在蜀,蜀之山水在嘉州,眉山正是古嘉州所辖之地。在他的故乡眉山,北有铁山剑阁之塞,东有瞿塘滟滪之险,南通六诏,西拒土蕃,山水拱卫,自为藩篱。内中有岷江奔流,沃野千里,茂林修竹,山清水碧。湿润的气候,肥沃的田野,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果腹暖身之物,增加了人们对自然山水亲切的认同感。面对如此美景,感情细腻,生性好游山水的苏轼怎能不喜爱?更何况这里有他童年时对母亲程氏立下的人生奋斗目标:有他与弟弟、父亲的吟诗唱对;有他与爱妻王弗甜蜜的爱情生活。据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载,苏轼十岁时,母亲程氏读《后汉书》至《范滂传》“慨然太息。公侍侧曰:‘轼若为滂,夫人亦许之否乎?’太夫人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耶?’”。苏辙在《墓志铭》这段故事后加了一句十分重要的话:“公亦奋厉有当世志。太夫人喜曰:吾有子矣。”可见苏轼的人生信念是在童年时就建立的。而随着仕途道路上的愈加坎坷,自己儿时立下的雄心壮志总是难以实现,在内心深处自然会涌起对儿时立志兼济天下美好往事的怀念,求得心灵上的慰藉。苏洵父子三人被后人并称为“三苏”,三人都才华横溢,造诣极高。在父亲苏洵的谆谆教导下,兄弟二人快乐地成长着。苏轼与弟弟苏辙的深厚手足情就是在读书共勉中培养起来的。兄弟俩曾有过“对床夜雨听萧瑟”(《满江红·清颍东流》)的盟约。而从仕后的苏轼兄弟因各自奔忙于仕途,再也无法实现夜雨对床的兄弟之约。他的内心深处是多么渴求能像少年一样与子由对床共听风雨啊!眺望远方,前途迷茫,当年与胞弟在劳务对床而语、听雨共眠的一幕,只能是靠故乡的这一定格了的镜头来回忆了。除此以外,与妻子王弗在家乡成亲时的闺房之乐也是引发苏轼怀归的一个原因。王弗是苏轼的原配妻子,两人恩爱情深。只可惜红颜命薄,年纪轻轻就病逝他乡,后被归葬眉
(4)山故里。因此当苏轼梦回故里时,梦境中就会“不思量,自难忘”的浮现当年与她恩爱的画面,在《江城子·已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就让我们看到了他俩在闺房里耳鬓厮磨的亲密情景。虽然只是他们生活的一个画面,但在那故乡的老宅里却留下了词人对婚姻生活的无数温馨回忆。
其次,屡遭贬谪的郁闷,对宦海**的厌倦以及对安定生活的向往是苏轼思乡归隐的(5)政治层面上的原因。苏轼一生经历三朝,虽“奋厉有当世志”,有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但夹于新旧党争之中,他为人坦荡,讲究气节,有志于改革朝政且勇于进言。“其于人,见善称之如恐不及,见不善斥之如恐不尽。见义勇于敢为,而不顾其害。”(《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由于注重政策的实际效果,他在王安石厉行新政时持反对态度,当司马光废除新法时又持不同意见,结果多次受到排斥打击。他被频繁调任官职,一生出任风翔府签判、杭州通判等大大小小十五个官职,几乎是平均三年就被调任一次。他满怀“至(6)君尧舜”的雄心壮志,却饱尝宦海浮沉,历尽人生**。这种起起伏伏,漂泊无依的无奈在他的诗词中屡见不鲜。如“分携如昨,人生到处如漂泊,偶然相聚还离索,多病多愁,须信从来错。樽前一笑休辞却,天涯同是伤沦落,故山犹负平生约,西望峨嵋,长羡归飞鹤。”(《醉落魄·分携如昨》)、“此生定向江湖老,默数淮中十往来。”(《淮上早法》)、“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这种对仕途漂泊不定的生活经历使得他特别向往家乡那静谧温馨的生活。尤其是“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生活变得愈加困顿,对安定生活的向往使他愈来愈厌倦官场的生活,渴望能够“约他年,东海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八声甘州·有情风》)。这种不自由的生活更加重了对故乡就只能出现在想象和梦幻中,对“归”的向往就是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再次,幼年所受的西蜀士人不愿出仕的文化影响及当时的社会风气也对苏轼思乡归隐
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当时诗人虽是被责罚在身,内心满怀哀怨,但我们从诗中却看到诗人以诙谐自嘲的笔调直抒内心对贬所的感受,随缘自适的洒脱溢于诗外。经历了第一次被贬的痛苦后,苏轼在第二次遭贬惠州显得更为自适与顽强:
十月二日初到惠州
仿佛曾游岂梦中,欣然鸡犬识新丰。
吏民惊怪坐何事,父老相携迎此翁。
苏武岂知还漠北,管宁自欲老辽东。
岭南万户皆春色,会有游人客寓公。
诗人对自己的贬所没有丝毫抱怨,相反似曾相识“仿佛曾游岂梦中”。而惠州人的“父老相携”欢迎更是让诗人有了如归旧地的亲切感。这满眼的盎然春色,这淳朴善良的人们让诗人情不自禁把惠州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为能“日啖荔枝三百颗”而“不辞长作岭南人”(《食荔枝二首》)。面对残酷的现实苏轼总是主动融于当地社会,从内心深处热爱自己所到过的每一个地方,通过反客为主的方式顽强的面对仕途上的一再打击。即使被贬到了生活条件极为恶劣的海南,虽“老人与过子相对,如两苦行僧尔。然胸中亦超然自得,不改其度。”(《与侄孙元老四首》)。将遭贬南游的经历称作是“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六月二十日渡海》)。高唱出“天起以我为箕子,要使此意留要荒。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吾谪海南,子游雷州。被命即行,了不相知。至梧乃闻尚在(10)(11)藤也。旦夕当追及,作此诗示之》)。苏轼以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感受着“千里”(12)的“快哉”之风,构建永远打不垮的苏轼,真正达到了苦中作乐、处处为家的宏达情怀与超脱境界。
苏轼的哲学观是在打通了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当归家愿望苦苦萦绕心头无法实现时,他便将老庄轻视有限时间和物质环境的超脱态度与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排解、超越思乡的哀愁。而这也是为何常人难以达到他如此洒脱的境界的原因。苏轼通过否定外在的存在来肯定自身的存在,他力图在如梦的人生中保持清醒的主体意识。意思也就是说:人们只要把握自“心”就能超越造物的千变万化;保持自我意念,就能超越时空限制而获得最大的精神自由。苏轼没有因为人生虚幻而否定人生,对人生的痛苦忧患力求超越。因而将其身心交于清风皓月的大自然,在淡薄清缓的日常生活中体会人生的趣味,在对人生世事的洞察中超脱苦闷,获得精神的“自由解放”。另一方面,禅悟又使他深于情而不为情所累,寓意于物而不留意于物,始终保持一种超乎有限的具体的事物之上的妙赏能力。在儋州《桄榔庵铭·并叙》中他写道:“九州一区,帝为方舆。神尻以游,孰非吾居。„„东坡居士,强安四隅。以动寓止,以实托虚。放此四大,还於一如。东坡非名,岷峨非庐。须发不改,示现毗户。无作无止,无欠无馀。生谓之宅,死谓之墟。„„”。这段文字站在哲学的高度,从空间的角度思考,把天下九州当成一个大屋子,只要形神俱往,游到哪里就是我的居处,自己的名字,故土都已不知为何物了;生活在哪里那儿就是自己的宅居,死在哪里那儿也就是自己的坟墓。正是在天地一体物我不分的基础上,苏轼将不能回归故土的苦闷,化解成与天地共存的任性、(13)自适、旷达、通脱的人生境地。以“忧患来临,一笑置之”的豁达与洒脱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快乐与诗意。
对故乡执着的眷恋,对乡愁的旷达化解构成了苏轼诗文和人生两道并行不悖的风景。在对苏轼怀归诗词的诵读与涵咏中,我们无时不感受到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以及对安定自由生活的热切向往,而他通脱豁达的处世之道则激励着一代代后辈学子不断超越逆境中的自我,实现主体精神上的回归。所以表现思乡归隐心愿的作品虽然只占苏轼诗词的部分篇幅,但它们却足以从一个侧面向人们展示苏轼丰富复杂的感情世界和灵活洒脱的人生态度,令后代读者们深刻感受到来自苏东坡的独特人格魅力!
苏轼的思想和精神“火炬光辉”仍将激励着一代代后辈学子不断超越逆境中的自我,去实现自己对国对民有益的人生价值。
第四篇:论苏轼、辛弃疾词风的异同
青山依旧,可怜白发
——论苏轼、辛弃疾词风的异同
摘要:苏轼。辛弃疾,同为宋朝最伟大杰出的诗人之一。两人也同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苏轼宏阔的词境,源于高神运思,自具风流标格,稼轩雄健的词笔,则饱蘸壮志豪情,满蕴英雄本色。他们的词风,即有同,又有异,共同推动了宋词的发展。
关键字:苏轼、辛弃疾、异同
茫茫潮水,朝代更替。当泱泱大宋屹立之时,另一种文学体裁也被人们渐渐了解熟悉,并且发扬光大,它就是,——词。而苏轼、辛弃疾,同为宋词的集大成者,同为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词风上必然有相似之处。但是,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他们因为生活年代不同、性格不同、内在情感不同,词风上,必然有不同之处。
一:苏辛词的相同之处
两人都是至情至性之人,他们的词中,都饱含着浓烈奔放的豪情,表达了词人对生活的无比热爱和豁达乐观的态度。这种豪情壮志,决定了苏辛词的独特创作个性和艺术风格。由于苏辛词所反映的生活题材的扩展,词的意境的提高和加深,因而词人的生活和思想在词里得到更充分的表现,词人的创作个性和作品的艺术风格也就能更鲜明地呈现。
对人生、对功业执着的追求,要求为国家建功立业的理想,也是其相同点。因此,两位词人才既具有豪放的个性,又共领豪放风骚。例如,如辛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豪迈激越的艺术风格,与苏词“大江东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就写作手法上看,两人都爱引经据典,思前人之事,感己之遭遇。如苏词中《江神子·密州出猎》具有较浓厚的叙事性和纪事性,但写射猎打虎的过程非三言两语所能穷形尽相,而作者用孙权射虎的典故来作替代性的概括描写,就一笔写出了太守一马当先、亲身射虎的英姿。词的下阕用冯唐故事,既表达了作者的壮志,又蕴含着历史人物和身身怀才不遇的隐痛,增强了词的历史感和现实感。如辛词中
《虞美人·赋琵琶》列举了“昭君出塞”、“贺老定场”许多有关的典故,且所用典故中情事都与词人内心的情感和生活经历有关,与当时时代特点有关,故典故虽多,却不为事所累,且抒情气氛浓郁。辛词广泛地引用经、史、子各种典籍和前人诗词中的语汇、成句和历史典故,融化或镶嵌在自己的词里,能够运用得恰到好处、浑成自然,或是别有妙趣。
二:苏辛词的不同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道:“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东坡虽开创过豪放风格,但其主体基调仍为“旷达清空”。本文从选材内容、表现手法和对后世影响三个视角来分析其不同点。
选材内容:(1):写人
苏辛笔下都描写过大量的人物,但苏轼笔下的人大多是疏狂异趣的游仙、隐者、洒脱之士,多为自己的写照,这些在他的词中得到充分地展现。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中的“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老夫聊发少年狂”等词句都明显带有旷达色彩。辛词主要是写沙场点兵的将帅,执戈横塑的英雄,展现他们的坚贞性格和气吞如虎的豪迈。如金戈铁马、气吞山河的刘裕,“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孙权。
(2):写景
苏词写清风流水、疏云淡雨、青山碧水等,清旷古淡悠远静洁雅致,体现了清空的境界,其中蕴含着作者对人生的体验和感悟,作者也以此作为表达超脱、旷达之情的载体。例如《定**》中的“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辛词长于描写飞腾壮阔的景物和场面,呈现极为浓郁的豪放色彩,往往带有沙尘味,如“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
(3)怀古:同样是怀古,苏词缅怀的往往是那些雅儒达士,对他们的人生遭际,往往以旁观者的身份加以评价赞咏,如《念奴娇·赤壁怀古》虽有些伤感,但最后“人生如梦,一蹲还酹江月”显得那样的洒脱、达观。辛词则引古人之同调、知己,在悲慨古人的同时悲自己的境遇,借古言今,与古人同命运、共悲戚,并最终落脚于对现实的批判和讽刺。隐逸,苏轼对此是真切向往,以忘却人间不平,现实苦难。他写这类词,实际上是他实现旷达、超脱的途径。辛弃疾却不甘隐居,二十年的闲居是其受政治冷遇打击后的无奈之举,写词聊以达观,用曲笔写挫折中的进取和抗争,以求心理平衡,表现了辛弃疾对现实的投入和执着,表达了豪壮之情。
表现手法
苏词表现手法具有时代的突破,“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提出“自是一家”的创作主张,使词像诗一样可以用来缘事而发、因情而作、抒情言志。辛词更富创新精神、独辟路径,不仅“以诗为词”,而且“以文为词”。
(1)用典:词到东坡,用典渐多。如《江城子·密州出猎》上写“亲射虎,看孙郎”,运用孙权射虎的典故喻太守亲自参加射猎,将自己雄姿英发显现出来。辛词不仅喜欢用典,而且善于用典,典中套典,引用得妥帖自然。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有怀》,典中带典,用典之多。
(2)修辞手法:苏词中善用比兴、比拟、比喻等修辞手法,尤其是比兴手法运用得浑然天成。辛弃疾善用比喻,如《摸鱼儿·观潮》形容潮水之盛,连用七喻,令人目不暇接、惊心动魄。还经常用“倒喻”“博喻”等,此外,辛词还善于用比兴寄托的传统手法,表现对国家政治局势的忧患和个人政治遭遇的愤慨。
(3)语言:苏轼在语言运用上革尽花间词人错彩镂金的词风,开创了“以诗为词”的境界,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开拓了更为广阔的词境。辛弃疾以文为词,比之苏轼,他不仅运用古近体诗的句法,还吸收了散文、骈文、民间口语之词入词,不仅经、史、诸子、楚辞,而且李杜诗、韩柳文和苏词中的戏谑手法,往往拈来就是,达到了刘勰说的“用旧合机,不自其口出”的地步,真正实现了“如诗如文”的境界。
对后世的影响
苏轼认为词可以言志,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开创了与传统婉约词风相对的豪放词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词的发展方向,具有划时代的突破。词的结构方面,他极尽笔力,将其豪故不羁的诗情融入词中,因而词文结构姿态横生,雄奇恢弘。苏词“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远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于是《花间》为皂隶,而柳氏为舆台矣”。苏轼的词体解放精神直接或间接为辛派词人所继承,词到辛弃疾手中变得更加成熟,无论是内容境界、表现方法、还是语言的丰富性,都雄踞于两宋词坛之巅。词的创作完全摆脱种种羁绊进入自由的境界,使词获得了空前的艺术效果。如刘克庄在《辛稼轩集序》中所云,辛词“大声鞺鞳,小声铿鍧,横绝六合,自有苍生以来所无”。他在继承苏词豪放的基础上独创“稼轩体”,终成豪放一派,“豪放唯幼安称首”对当时和后世影响十分深远。
苏辛词在表现豪放风格方面,都饱含着浓烈的奔放的豪情,表达了词人的对生活无比热爱和豁达的乐观态度,以及要求为国家建功立业的理想.但又有明显的差别.第一,苏词主要表现为面对人生挫折时表现出达观情怀;辛词则表现为对国家前途的关心和恢复中原的决心,表现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第二,苏词善于将个人的遭遇与自然环境的描写融合在一起,豪放中蕴含着凄楚.而辛词则将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连结在一起,豪放中蕴含悲壮.第三,苏轼以诗为词,使词的语言议论化.辛弃疾“以文为词”,使宋词散文化:同时对典故的运用恰到好处。苏轼是豪放词派的开山鼻祖,辛弃疾将之发扬光大将宋词推向一个新的高峰。苏轼提高了词的品格;丰富了词的题材;扩大了词的境界;改变了词的风格;他的词以豪放为主,风格多样。辛弃疾的词以慷慨激怆,悲凉况郁为主,又风格多样;豪放与婉约词交融;词的意境宏阔,充满英雄主义气概,想象奇伟,夸张大胆,气势飞动。
概言之,北宋苏轼创立了豪放词派,南宋辛弃疾将它发扬光大,并在他们的影响下形成了繁盛的豪放词派,无论东坡词之旷达,还是稼轩词之悲愤,在宋代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崇高的地位。
第五篇:论幽默苏轼
从幽默看苏轼
摘要:苏轼的诗词幽默诙谐,被人们津津乐道。用幽默诙谐表现耐人寻味的哲理,传递感人至深的感情。我们从幽默的特点对其文章进行分析,并阐述议论苏轼的诗词为什么幽默诙谐。燮星期《原诗》说:“苏轼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 幽默溶入了东坡的生命和血液之中.成为他整个人生的一部分。
关键词:东坡
风趣幽默
旷达
幽默特点
外儒内道 正文
一、苏轼的幽默性格分析
1.1苏轼生平简介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是中国宋朝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不但在诗、词、歌赋各方面显出他卓越的天才,同时也是绘画和书法的高手。苏轼生性方达为人率真,深得道家风范,好交友好美食,创造许多饮食精品,甚雅好游山林。
首先,苏轼以自己的幽默诙谐和睿智机趣来消解人生中的悲剧性。他能运用幽默诙谐面对重重困难,有时甚至是厄运突至的环境。如《志林》记载:“真宗东封还,访天下隐者,得杞人杨朴,能为诗。召对,自言不能。上问:„临行有人作诗送否?‟朴言:„无有。惟臣妻一绝云:且休落拓贪杯酒,更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上大笑,放还山,命其子一官就养。余在湖州,坐作诗追赴诏狱,妻子送余出门,皆哭。无以语之,顾老妻曰:„子独不能如杨处士妻,作一诗送我乎?‟妻不觉失笑,予乃出。” [3]这是用极为平静的语气记载自己在湖州被捕与家人诀别的情形,但从妻子“皆哭”,“无以语之”等语,联系当时目击者所见就逮之时“顷刻之间,拉一太守,如驱犬鸡。”(《孔氏谈苑》)的情形,可以想见其时气氛之严峻,东坡全家之惊愕哀伤,祸患难测的忧虑。但东坡却以其急智,以一幽默的前代故事,缓解了当时气氛,减轻了家人的悲伤。遗憾的是,曾有一度,人们认为东坡的这种态度是玩世不恭。鲁迅先生说:“泪和笑只隔一层纸,恐怕只有尝过泪的深味的人,才真正懂得人生的笑。”我们说,只有设身处地的为东坡着想,才有可能认识这种幽默的力量。东坡这位具有独特幽默感的伟人,具有一种超群拔俗的人格,正是在这困厄突降的紧急关头,他表现了一种以智慧应付特殊困苦窘境的能力。在东坡这里,幽默产生一种力量,它能祛除人生压力,提高生活涵养。
其次,苏轼的幽默更多的是和自己的个人生活相关。
联系东坡曲折坎坷的人生,翻检其斑斓多采的诗词文赋,笑阅宋人有关东坡的笔记小说,东坡幽默诙谐性格易为人感知的是,东坡是一位能与他人共欢笑的人。他用特有的幽默表现出真正的人情味。在同僚、友朋、家人、甚或在下人、歌妓那里,他会用其生花妙笔,“戏作小诗,为僚友一笑”。如据《侯鲭录》载:“东坡在维扬,一日设客十余人,皆一时名士,米无章在焉。酒半,元章忽起立云:„少事白吾丈,世人皆以芾为颠,愿质之!‟坡云:„吾从众!‟坐客大笑。”冯梦龙《古今笑史》摘引此段记载后倡言:“唯不自谓痴乃真痴”。[4]于今观之,米芾之痴固称一绝,东坡之谐趣亦冠绝一时。一谐一痴,相映成趣。可发古今一笑。东坡特有的幽默诙谐性格,使得他的一部分诗词具有谐趣之美。这些作品曾给亲友带来欢乐,成为诗坛佳话,据其《谷偃竹记》载:“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十咏》,谷其一也。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这类作品固然无大的社会意义可言,但它却象轻音乐,令人听之忘倦,味之常新,内中充满了生活情趣,予人愉悦之感。1.2苏轼豁达、风趣的幽默。
《定**·莫听穿林打叶声》中“一缩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体现了苏轼对人生变幻莫测,起起落落,坦然自然面对。正是一颗达到如此境界的心灵造就了苏轼的幽默人生,以这种幽默的性格来笑对人生,拥抱人生,面对重重困难。诗歌《初到黄州》就体现出苏轼的旷达风趣。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1]开头第一句“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就以自嘲的口吻将自己的苦涩、无奈心情以戏谑的形式表达,自己被贬黄州,此处鱼美、笋美,可以饱饱口福。颈联“不妨、例作”两词,旷达诙谐,洒脱的个性跃然纸上。尾联写出自己不能为朝廷做什么事,朝廷还白花钱养我这个“酒囊饭袋”。
二、从幽默的特点来读苏轼。2.1.幽默特点的表现
最上乘的幽默,自然是表示“心里的光辉与智慧的丰富,„„各种风调之中,幽默最富于感情”《林雨堂—论读书、论幽默》。所以,幽默是人的个性体现。幽默是一种智慧,看似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幽默是一项语言能力,让人捧腹后品味到语言的独特魅力。幽默常会给人带来欢乐,其特点,主要表现为机智、自嘲、调侃、风趣等,其来源只能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发生。
2.2特点一调侃
大文豪苏轼非常喜欢谈佛论道。有一好友佛印禅师,与人相交颇深,发生很多有趣的故事。
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苏东坡与僧人佛印是好朋友,一天,苏东坡对佛印说:“以大师慧眼看来,吾乃何物?”佛印说:“贫僧眼中,施主乃我佛如来金身。”苏东坡听朋友说自己是佛,自然很高兴。可他见佛印胖胖堆堆,却想打趣他一下,笑曰:“然以吾观之,大师乃牛屎一堆。”佛印听苏东坡说自己是“牛屎一堆”,并未感到不快,只是说:“佛由心生,心中有佛,所见万物皆是佛;心中是牛屎,所见皆化为牛屎。”吃亏的倒是大才子苏东坡。
苏东坡的性情跃然纸上,豁达、善调侃、乐观的性格,而其调侃却与众不同,要么给人以深刻的启发,要么言语中无不透露出其不凡的才华。
“想骂无好口,相打无好手”说的就是一旦发生冲突,你越是忌讳啥,对方越会说给你听。话说杭州有一品行不端又爱钱又好色的住持向苏轼求字,苏轼很快写幅对联给他:日落香残,去掉凡心一点。火尽炉寒,未把意马牢栓。这位花住持很是高兴,马上挂了出去,结果许多人看后都捧腹大笑,原来这是个字谜,而谜底就是和尚最忌讳的两个字“秃驴”。
苏东坡似乎很喜欢拿和尚开心,而与之较好的佛印对亏有很高的文学修养,不然会被活活气死。
一日清早,苏东坡就跑到庙里找佛印和尚下棋,走到门口没进去,拍着门口的石狮子有板有眼的叫道:“秃驴何在?”佛印听后,笑答:“东坡吃草”。一问一答,幽默风趣,语气双关,堪称绝妙。
二者之间的对话,没有半点做作,表现如此自然。看之后,如身临其境,画面即刻映入眼帘,无不觉的幽默搞笑,心中不由一悦,感叹二人机智、幽默。
2.3幽默的特点二机智。
所谓机智,就是头脑灵活,能够随机应变,是一种迅速的反应能力,更是一种智慧,它能帮助人摆脱困境,化解尴尬,甚至可以攻击对方。
苏轼京师科考,有六个举人看不起他,决定备下酒菜,请苏轼赴宴。一举人提议行酒令,酒令内容必须要引用历史人物和事件,这样就能独吃一盘菜。其余五人轰声叫好。年纪较长的先道:“姜子牙渭水钓鱼。”说完捧走一盘鱼。“秦叔宝长安买马!”第二位神气地端走马肉。“苏子卿贝湖牧羊”第三位毫不示弱地拿走了羊肉。“张翼德县涿县卖肉。”第四个急吼吼地伸手把肉扒了过来。“关云长荆州刮骨。”第五个迫不及待地抢走了骨头。“诸葛亮隆重种菜!”第六个傲慢地端起了最后一道青菜。这时,菜全部分完,六举人看着苏轼正欲嘲笑时,苏轼不慌不忙吟道:“秦始皇并吞六国”!说完六盘菜全部端到自己面前,微笑道:“诸位请啊。”六举人呆若木鸡。
苏东坡才思敏捷,博学多才的特点直接表现出来,历史典故信手拈来,且用之恰当,轻而易举运用自己的智慧摆脱困境,并攻击了对方,化被动为主动。
塞廖尔·约翰逊说过:“如果没有机遇的合作,就不会产生任何妙言隽语,所以机智和勇敢应该满足于同幸运分享它的荣光。妙言隽语的产生,需在恰如其分的氛围环境,经过智慧的总结,产生脍炙人口的语句。
一天,苏东坡与黄庭坚饭后闲步,但见暮霭沉金,水天一色,渔歌唱晚,悠扬悦耳,黄庭坚于是出对道:“晓霞映水,渔人争唱满江红。”苏东坡稍加思索,便对到:“朔雪飞空,农夫齐歌普天乐”。上下两句均以《满江红》、《普天乐》入对,甚为自然。
上述两则故事,显而易见,苏东坡之灵敏机智、学识广博。
2.4幽默的一个重要原则自嘲,就是宁可取笑自己,绝不轻易取笑别人。海利·福斯第曾说过:“笑的金杆玉律是,不论你想笑别人怎样,先笑自己。”一个懂得掌握“自嘲”这种方法的人,就等于掌握了制造愉快和摆脱困境的能力及反嘲别人对权利“自嘲”是一种幽默的说话方式,也是一种心理调节手段,还是一种人生智慧的表现。苏东坡的坎坷曲折的一生,以一种旷达超脱的姿态坦然面对苦难,其谐虐诗内容丰富,有讥讽政治的有戏虐亲友的,也有幽默自嘲的。赫伯·特鲁说:“幽默的最高层次,只有那些能笑自己,能对自己做趣味思想的人,才能达到这个境界。”[2]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处境,无论是轻松调笑,苦涩微笑,还是讽刺讥笑,苏轼皆能一笑了之,笑解千愁,笑看人生。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唯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3] 诗歌《洗儿戏作》开篇的自嘲,读来百感交集,五味杂陈。人们生养儿子皆望其聪明,我即被大家公认的聪明蹉跎一生!我要不聪明,谁会嫉妒我,陷害我呢?于是生出反常之心,希望儿子愚笨迟钝,这样才能无灾无难,青云直上达到公卿之位,而不要步自己后尘,虽聪敏却多灾多难,青云直上,达到公卿之位,而不要步自己后尘,虽聪明却多灾多难屈沉下僚。后两句,看上去插科打诨的牢骚,实际是极为深刻怨毒的讽刺,因为当朝的公卿宰相,都是些只会保持权位,毫无治国才识的人,诗歌寓于谐,把深刻的思想包容于戏虐的外形之中。这是一种讽刺的笑,体现了“在笑声后面隐藏着愤怒的呐喊,还有一种轻松的笑”。就是单纯的谐谑。
在被贬广州、惠州时,苏轼住在一座寺院,《纵笔》“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一个“白头萧散满霜风”的衰弱身体,却有着“报道”两句的享受和安适,说自己在贬谪之地,倒意外得到了春风中甜美的睡眠,实在难得,于是就连道士也要轻轻地敲钟,写出了夸大的轻松。
《访黎子云》:“东行策杖寻黎老,打狗惊鸡似病风。”这个场面也十分有趣,一日不见民间老友,就坐立不安,以至于“打狗惊鸡”活像个老顽童,可爱至极。
尽管此类诗,没有严肃而深刻的社会内容,但诙谐的本身亦是可爱而令人叹服的,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如同一支悠扬的小夜曲,令人听之忘倦,味之常新,充满了生活的趣味。2.5反观其他诗人的流放。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创造了峻洁清冷的艺术境界。诗人用飞鸟远遁、行人绝迹的景象渲染出一个荒寒寂寞的境界,虽未直接用“雪”字,但读者似乎已经见到了铺天盖地的大雪,已感觉到了凛冽逼人的寒气。这柳宗元贬到永州之后写的诗,借寒江独钓的渔翁,抒发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4]
北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被放逐到儋州(今海南)的苏轼遇赦北返,途径润州(今江苏镇江),游览了金山寺,看到寺内好友李公麟为他画的画像还在。这是李公麟十年前所画,后来苏轼接连遭受贬谪,寺里的住持冒着极大的危险画像才保存下来。他眼见画作,回顾平生,感慨万千,写下了《自题金山画像》这首诗。
这首诗前两句典出《庄子》,第一句出自《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第二句出自《列御寇》“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心如死灰,身如孤舟,第一句形容此时的心境,第二句回忆平生的遭际。宦海沉浮,世事难料,个人的命运像孤舟一样飘忽不定,到了暮年,诸事不免都看淡,还有什么妄想呢?故而称“心似已灰之木”。末两句,语带诙谐,有自我调侃的意味,却也深刻地传达了作者此刻的微妙心情。“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人往往经历过挫折,才能对是非名利等外物以及自身的真正追求有更透彻的认识,相信苏轼经历了这么多风浪和困苦,已经达到了圆融的心境。
脍炙人口的《念奴桥·赤壁怀古》其文气势奔放,境界宏大,格调雄浑,情感跌宕,语言高妙,不愧为词中绝品。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这首词是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苏轼贬官黄州(今湖北黄冈县)期间游览城外传说中的赤壁古战场时所作。它以“赤壁怀古”为题,抒发自己期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和壮志难酬的感慨。
词的上片,写长江和赤壁的雄伟景色,并抒发了对古代英雄人物的缅怀之情。“大江东去”三句,因景起兴,以磅礴的气势直接切入怀古:长江滚滚东流而去,飞逝的时光如浪涛冲荡,带走了千百年来的英雄人物。接着就由远而近,以“故垒西边”二句点明“赤壁怀古”之题:江岸古营垒西边,人们传说这是三国时代孙吴大将周瑜率军大败曹魏的赤壁古战场。概括交代了这次战争的时代、人物和地点。然后再以“乱石穿空”三句,从山和水两方面具体描绘古战场的雄奇景观:陡峭参差的石壁直插云天,,惊涛骇浪拍击着江岸,卷起千堆白雪一样的浪花。词人以出神入化的艺术语言,从不同的角度突出了赤壁古战场环境的高峻、惊险、壮阔。末了两句,说祖国的江山像图画一样美丽,赤壁之战时这里汇聚了多少英雄豪杰啊!这既是对祖国江山和古代英雄豪杰的赞叹,又收束了以上全部内容,并引出下片赤壁之战的大英雄周瑜。
下片集中缅怀周瑜,并抒写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遥想”二字领起以下五句,塑造了周瑜儒将形象,并表达了对他的仰慕之情:前三句以美人嫁英雄衬托周瑜的功业,并称赞他气概不凡,英姿焕发,年轻有为;后两句是赞颂周瑜的儒雅风度,临战指挥从容若定的气魄,以及赤壁之战火攻制胜的高明战术和赫赫战果。接着词人又以“故国神游”二句,把思绪从历史拉回现实,由仰慕古英雄的功业转为对自己难酬壮志而年华已逝的感叹和自嘲:我纵情地怀想三国往事,真应该笑自己多情善感,以致过早地长出花白的头发。但结尾二句,他最终还是以旷达的胸怀对自己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内心苦闷作了自我解脱:人生就象梦一样的短暂和虚幻,我还是洒一杯美酒祭奠江月吧。
这首词从总的方面来看,气象磅礴,格调雄浑,高唱入云,其境界之宏大,是前所未有的。通篇大笔挥洒,却也衬以谐婉之句,英俊将军与妙龄美人相映生辉,昂奋豪情与感慨超旷的思绪迭相递转,做到了庄中含谐,直中有曲。特别是它第一次以空前的气魄和艺术力量塑造了一个英气勃发的人物形象,透露了作者有志报国、壮怀难酬的感慨。
三、“莫看江面平如镜,要看水底万丈深。”所以我们看事物要看本质。
3.1苏轼的外儒内道的作风。
苏轼的人生是一种典型的审美人生,即以沉浸于文学艺术的读书写作,赏玩人生宇宙的色相、秩序、节奏与和谐为人生愉悦。苏轼具有以儒学体系为根本的人生思想,但仕途的坎坷又使他充满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又由于浸染释、道的思想而形成外儒内道的作风,具体则表现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3.1.1良好的家庭环境赋予他深刻的儒家思想。一生的仕途生涯是其实现经世济民思想的重要过程。苏轼出生在一个富有文学传统的家庭,祖父苏序好读书,善作诗。父亲苏洵是古文名家,曾对苏轼和其弟苏辙悉心指导。母亲程氏有知识且深明大义,曾为幼年的苏轼讲述《后汉书·范滂传》,以古代志士的事迹勉励独生子砥励名节。当苏轼21岁离蜀进京时,他的学识修养已经相当成熟了。当然,我们也可以想象,这时候的苏轼,是怀着大用于天下的雄心壮志的。在此以后的仕途生涯,恰恰是他实现儒家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的重要过程。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他22岁中进士,26岁又中制科优入三等(宋代的最高等),入仕后奋厉有用士之志。他为人坦荡,讲究风节,有志于改革朝政且勇于进言,而且注重政策的实际效果。为此,在王安石新法之初他上书反对,结果被谪至密州。密州之迁是他在仕途上的第一次挫折。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苏轼是如何对待的呢?我们可以从他在当时写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略窥一斑。
3.1.2坎坷的任途生涯又令苏轼的思想充满着出世与入世的矛盾。自22岁进士以来,苏轼一直在宦海中沉浮。神宗熙宁年间新法实施,苏轼虽然有志于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状况,但不主张遽变,反对“求之过急”,于是接连上书反对,自请外任,先后出任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处地方官。后因作诗被指为“谤讪”朝廷,在湖州被捕入狱。又于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被贬为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县)团练副使。哲宗元佑年间,保守派执政,又因反对尽废新法而再度外调。绍圣初年,新党上台,被远贬惠州(今广东省惠阳县)、儋州(今海南岛),与黎族人民一起过着艰苦的生活。后遇赦北归,病死在常州。可以说苏轼的一生受到两次严重的政治迫害,第一次是在45岁那年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至黄州,一住四年。第二次是在59岁时被贬往惠州,62岁贬至儋州,到65岁才遇赦北归。前后在贬所六年。苏轼去世前自题画像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自题金山画像》)这虽然是其对政治事业的自嘲,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其坎坷的仕途生涯。这样的经历使他的内心充满了重重矛盾。例如我们熟悉的《水调歌头》,此词比较突出地体现出了苏轼当时的心情,充满了出世与入世的矛盾。长期以来对佛老思想的濡染使他难以对今后的人生道路作出选择,是继续汲汲于仕途还是激流勇退。既向往“琼楼玉宇”的纯洁又嫌其寒冷,既憎恶现实社会的恶浊又留恋人世的温暖,在词里我们可以感知这一层深切的矛盾,激流勇退是好事,如“琼楼玉宇”般,但却是“高处不胜寒”。只能以月下起舞为胜境,千里婵娟为祝愿。从少年时就饱受濡染的儒学入世思想站了上风,不可能放弃长久以来的政治理想,于是倾向了“人间”,选择了仕途,只是在这当中又加强了自身的修养,即在个人生活中以佛老思想为主,采取一种宠辱不惊,名利身外的态度。“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是对当前情状的无奈,也是一种劝慰。至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则是一笔荡开,又用状似浅淡无意的祝福对未来作了规划。上阙中入世思想战胜了出世思想,下阙是理智与情感的交战,理智又战胜了情感。这也正是儒家思想与佛道思想的在苏轼内心猛烈的交锋。
3.1.4浸染释、道的思想又令苏轼形成外儒内道的作风。并非苏轼对苦难麻木不仁,对加诸其身的迫害也不是逆来顺受,他是在以一种全新的人生态度来对待接踵而至的不幸,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载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这种以儒学体系为根本而浸染释、道的思想是苏轼人生观的哲学基础,这跟他读书的过程有莫大关系。苏辙记述苏轼的读书过程是:“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在几次大起大落的仕宦经历中,苏轼却最终以“外儒内道”的形式将其统一起来。
3.2儒家的积极用世、佛道的超然出世。
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是其人生观的最终表现形式。深刻的人生思考使苏轼对沉浮荣辱持有冷静、旷达的态度,这在苏诗也中有充分的体现。苏轼在逆境中的诗篇当然含有痛苦、愤懑、消沉的一面,如在黄州作的《寒食雨二首》,写“空疱煮寒菜,破灶烧湿苇”的生活困境和“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的心态,语极沉痛。但苏轼更多的诗则表现了对苦难的傲视和对痛苦的超越。黄州这座山环水绕的荒城在他笔下是“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初到黄州》),多石崎岖的坡路则被写成“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东坡》)。岭南荒远,古人莫不视为畏途。韩愈贬至潮州,柳宗元贬至柳州,作诗多为凄苦之音。然而当苏轼被贬至惠州时,却作诗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食荔支二首》之二)及贬儋州,又说:“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吾谪海南,子由雷州,被命即行,了不相知。至梧乃闻其尚在藤也,旦夕当追及。作此诗示之》)这种乐观旷达的核心是坚毅的人生态度和不向厄运屈服的斗争精神,所以苏轼在逆境中的诗作依然是笔势飞腾,辞采壮丽,并无衷疲颓唐之病。
看来苏轼“能博采儒道佛三家之长,奉儒而不迂执,好道而不厌世,参禅而不佞佛,通三教之变,成一家之言,其实质是以儒为体,以佛老为用,这使得他的思想博大精深而又简易圆通。”[5]苏轼之所以能够对儒道佛三家融会贯通,关键是苏轼在它们当中找到了相同之处,从而能够灵活运用,这相同之处就是“自由的心理主义原则”[6]。苏轼一生中所体现的生存智慧,在不同的时代都折射着永恒的魅力。
因为幽默只是一种从容不迫达观态度,林语堂“中国文学,除了御用的廊庙文学,都是得力于幽默派的道家思想。”苏轼的旷达情怀,幽默风趣归其根本还是佛道思想的超然出世思想,使他在沉浮的官海中能表现如此淡然,自然。苏轼博采儒道佛三家之长,儒家思想来积极用世,以其宽厚博大的民胞物与的襟怀,同情人民疾苦,力所能及地为人民谋福利上。
3.3社会背景
如果把视野放大一些,我们就不能不说:苏轼之所以能那么幽默诙谐、嬉笑怒骂,跟宋朝言论的相对自由及其不滥杀文人的皇家祖训有直接关系。若是生活在明清两朝,苏轼恐怕是不能那么口没遮拦的。
结语:
鲁迅说:“泪和笑之隔一层纸,恐怕只有尝试过泪的深味的人,才能懂得人生的笑”。苏轼率真善良的本性与政坛的尔虞我诈你死我活格格不入,一生历经仕宦沉浮,可谓多灾多难。但是他博采儒道佛三家之长,奉儒而不迂执,好道而不厌世,参禅而不佞佛。正是其通三教之变,成为一家之言,才能以一种以超然、淡然和旷达的心态去面对生活,随遇而安,看到人生的乐趣,将愁苦以幽默诙谐出之,使本来沉重的人生、灰暗的生活,变得轻松明亮起来。这就是苏轼文章幽默诙谐显示出来的巨大力量,也是一直被人们称道的重要原因吧。参考文献:
[1]孔凡礼,点校.苏轼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031页。
[2] 赫伯·特鲁.论幽默[M],程永富,王刚 译.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9页
[3]孔凡礼,点校.苏轼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535页。
[4]孔凡礼,点校.苏轼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64页。
[5]陶文鹏著:《一蓑烟雨任平生》,河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6]冷金成著:《苏轼的哲学观与文艺观》,学苑出版社,2003年版,第36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