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诗歌整体阅读
诗歌整体阅读
一、体裁
(一)诗
1.古体诗,与“近体”相对而言的诗体。亦称“古诗”“古风”。这种诗体产生较早,唐以前各种形式的诗歌都是古体诗,唐以后把凡不遵守近体诗规则的诗歌也叫古体诗。这种诗体依据每句字数的不同可分为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唐以后五言和七言古体诗成为主流,简称“五古”“七古”。五古主要从汉代五言诗发展而来,七古则是从七言和杂言歌行发展而来。杂言有一字至十字以上者,但一般为三、四、五、七言相杂,而以七言为主,故习惯上归入“七古”一类。
古体诗的特点:章无定句,句无定字,句式可整可散,篇幅可长可短,每句字数可多可少。不讲平仄,不讲对仗。用韵押韵,自由灵活。一般押宽韵,大多是隔句押韵,韵脚可平可仄,而且可以换韵。
乐府诗是古体诗的一种。乐府,原为汉武帝刘彻设立的专管音乐的官署,因兼及创作和搜集民间诗歌、乐曲,后遂称这类诗歌为“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属古体诗的一种,除要求配乐歌唱外,其形式和古体诗没有区别。后世将魏晋至唐可以入乐的诗歌和后人袭用乐府题名仿作的不合乐的作品,统称乐府。宋元以后,配乐歌唱的词、散曲等,有时亦称乐府。
2.近体诗,亦称“今体诗”。中国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与古体诗相对而言。包括律诗、绝句和排律。由于有严格的格律要求,所以人们又把它称作格律诗。
律诗的格律十分严密,其要求主要有:(1)诗的每句字数整齐划一,有五言和七言两种,简称五律、七律。(2)诗句的数量有不同限制,通常每首八句;超过八句,即在十句以上的律诗,称排律或长律。(3)有特定的对仗要求。八句者每两句为一联,计四联,依次通常称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每联的上句称为出句,下句称为对句。每首中间两联,即颔联、颈联必须对仗。(4)声韵格律的要求严格。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限平声韵;二、四、六、八句押韵,而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说来,五律首句多数不押韵,七律首句多数押韵。
绝句也称截句、断句、绝诗。每首仅有四句,每句五字的,简称五绝;每句七字的,简称七绝。绝句的声律要求与律诗相同。具体说来,有四种:(1)截取律诗的首尾两联,完全不用对仗,这是常式。(2)截取律诗的后半两联,即颈联和尾联,这也是一种相当普遍的情况。它要求第一联对仗。(3)截取律诗中间两联,即颔联和颈联,都必须对仗。(4)截取律诗前半两联,即首联和颔联,则要求后一联对仗。
区分古体诗与近体诗的方法:(1)看句数。古体诗句数不限,近体诗每首句数有限定,绝句都是4句,律诗都是8句。(2)看字数。古体诗不拘字数,有五言、七言,也有杂言。杂言往往以七言为主,夹杂着三言、五言,也有夹杂四言、六言以至十言不等的。近体诗都为五言或七言。(3)看押韵。古体诗用韵较宽,不受韵书限制,押韵可平可仄,又可换韵;近体诗用韵严格,只用平声韵,不可用仄声韵,更不可换韵。(4)看平仄。古体诗不拘平仄,近体诗讲究平仄,并一定要符合平仄格式的要求——七绝、七律句中一、三、五字的平仄可不论,二、四、六字的平仄须分明;五绝、五律句中一、三字平仄不论,二、四字平仄要分明。
(二)词
词,亦称“乐府”“长短句”“诗余”“琴趣”等,是我国古代诗歌园地中的一朵奇葩。约始于南朝,定型于中晚唐,盛行于宋代。原指合乐歌唱的歌词,故又称为“曲”或“曲子词”等。后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做“填词”,或称“倚声”。再后,则依前人作品的字数、句数、声律、韵律而填定。自此,方与音乐分离,成为诗的别体,故称为“诗余”。词有“令”“引”“近”“慢”等。“令”一般较短,“引”“近”一般较长,“慢”又比“引”“近”长,盛行于北宋中叶以后。随后又出现了“小令”“中调”“长调”:(1)小令,限58字以内;(2)中调,指59字至90字;(3)长调,指91字以上者。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词的格律,即词律,其特征是:(1)字数一定。每一词调都规定一定字数。短的如《十六字令》只有16个字,长的如《莺啼序》有240字。(2)讲究平仄。(3)句式参差不齐。少的为一字句,多到十几字句,各种句式都有。(4)押韵的位置各个词调不同。有上下句押,有隔一句押,有隔两句押,有隔三句押,还有句中押;有一韵到底的,也有中间换韵的。
(三)曲
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两种形式。杂剧属戏剧,散曲属诗歌。
散曲是继词之后兴起的可供歌唱的新诗体,它有一定的乐调和一定的歌词格式,是按节拍来歌唱的。在形式上,散曲分为小令和套曲两大类别。
小令因其体制短小而得名,又叫“叶儿”,通常指独立的、只有一支曲子的散曲形式。如[越调•凭栏人]《寄征衣》:“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难上难。”它跟词中的小令近似,但含义不同。词中的小令是对中长调而言的,指的是篇幅较为短小、曲调比较活泼的词;而曲中的小令则是对成套的曲子而言的,只要是单独的一支曲子,不论长短都叫小令。
套曲,又称“套数”“散套”。它是由同一宫调、不同曲牌的多支曲子联缀而成的组曲。它有头有尾,头一般是一支曲(称为“引曲”),中间部分可以从一支到数十支(称为“正曲”),结尾一般要用“尾声”或“煞调”结束。如[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就是由八支曲子组成。
小令形式短小,常用于写景、抒情;套曲更适宜于叙述比较复杂的内容。曲,是和乐的诗,每曲都有一定的乐谱,即“曲调”,每种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即“曲牌”,每种曲调都属于一定的宫调。所以一般都在小令或散套的前面写上宫调名、曲牌名,并根据内容写出题目,如[越调•天净沙]《秋思》、[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等。
二、诗歌语言
实际上,考生读不懂诗歌,很大程度上是读不懂诗歌的语言。而读不懂诗歌语言,又是因为不了解诗歌语言的特征。如果了解了古诗语言的一些特征,或许“诗家语”就好懂多了。那么,诗歌语言有哪些特征呢?它对读懂“诗家语”甚至赏析诗歌语言有什么启示呢?
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练性、跳跃性。中国诗歌多半是短小的抒情诗,一首诗里面的词语数量并不多,蕴涵的意象却非常丰富。要借助非常俭省的语言外壳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还要符合音韵的需要,诗歌非对语言作出变形不可。实际上,很少有人用平常说话的语言来作诗。
诗歌对语言的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等等,主要目的是建立格律以造成音乐美,给读者留下艺术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而这些地方,往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了解了诗歌语言组织的规律,就能迅速进入诗歌的语境。1.变“性”——改变词性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如何逊“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王维“下马饮君酒, 问君何所之”(《送别》)、“日色冷青松”(《过香积寺》)、“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王昌龄“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蒋捷“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周邦彦“风老莺雏,雨肥梅子”等。我们的古人惯于活用词语,形容词、名词都可作动词,且一作就作得鲜活生动,呼之欲出。就如“雨肥梅子”一句,又经了几场雨呢?那该是从“小雨纤纤风细细”,到“拂堤杨柳醉春烟”,到“一枝红杏出墙来”,再到“花褪残红青杏小”,最后还是在雨里丰润,怎不叫人垂涎!以上各句中的“暗”“饮”“冷”“悦”“空”“淡”“红”“绿”“老”“肥”,为形、动、名词的使动用法,这些词语各有妙用,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2.变序——改变词序句序
(1)主语后置。崔颢《黄鹤楼》诗:“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意即“晴川(晴朗的原野上)汉阳树历历(可数),鹦鹉洲芳草萋萋”,“汉阳树”和“鹦鹉洲”置于“历历”“萋萋”之后,看起来好像是宾语,实际上却是被陈述的对象。(2)宾语前置。杜甫《月夜》诗:“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实即“香雾湿云鬟,清辉寒玉臂”。诗人想象他远在鄜州的妻子也正好在闺中望月,那散发着幽香的蒙蒙雾气仿佛沾湿了她的头发,清朗的月光也使得她洁白的双臂感到寒意。这里的“湿”和“寒”都是动词的使动用法,“云鬟”“玉臂”本是它们所支配的对象,结果被放在前面,似乎成了主语。辛弃疾《贺新郎》词:“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晋代的陶渊明怎么会酷似三国时的诸葛亮呢?原来作者是用他们二人来比喻友人陈亮的,分别说明陈亮的文才和武略,按句意实为“看风流酷似渊明、卧龙诸葛”。宾语“渊明”跑到了主语的位置上。另如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诗:“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怜新雨后之竹,爱夕阳时之山。)(3)主、宾换位。叶梦得《贺新郎》词:“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也显然是“黄花报霜信”的意思。这种主宾换位的词序表面上仍是“主——动——宾”的格式,但在意义上必须将它倒过来理解。再如白居易《长恨歌》“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门户生光彩);卢纶《塞下曲》诗“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林暗风惊草)等。
(4)定语的位置。在偏正词组中,定语在前,中心语在后,这是古今汉语的一般情况。诗词曲定语的位置却相当灵活,往往可以离开它所修饰的中心语而挪前挪后。下面分别举例说明。①定语挪前。王昌龄《从军行》诗:“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下句的“孤城”即指玉门关,为“玉门关”的同位性定语,现却被挪在动词“遥望”之前,很容易使人误解为站在另一座孤城上遥望玉门关。
②定语挪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意即“一月夜飞度镜湖”。“月夜”这个偏正词组本为句首的时间状语,现被分拆为二,定语“月”远离中心语而居于句末,仿佛成了宾语的中心部分,但作者“飞度”的显然只能是“镜湖”,而不可能是“月”。
古人写诗改变词序语序,固然出于诗歌语言新奇的需要,但主要出于以下需要:
第一,是声律的要求。初、盛唐成熟的“近体诗”和后来的词曲,除押韵和字数限制外,还要讲究平仄的调配和对仗的工稳。为了符合声律的要求,诗人便不得不在词序安排上作出变通。如晁无咎《临江仙》词“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二句,本是套用王维《终南别业》诗的成句。王诗正作“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第二,出于修辞上的特殊需要。王维《山居秋暝》诗“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按客观环境中的动作顺序,原是“浣女”之归造成“竹喧”,“渔舟”之下导致“莲动”。但如果就这样呆板地铺叙直陈为“浣女归喧竹,渔舟下动莲”,那么画面中心就归结于被动因素“竹”和“莲”——这是动作过程的终点。由于动作至此终结,画面也便归于静止。现按诗中顺序的安排,“竹喧”“莲动”便成为“浣女”“渔舟”入画的引子。于是画面中心移到了动作的主动因素“浣女”“渔舟”上。“浣女”“渔舟”之动,不仅远比“竹”“莲”之动鲜明可见,而且它们作为动作的起点和动力,使过程得以不断持续。这就大大增强了画面的动作性、鲜明性。其实,诗词曲中特殊词序的出现,声律的要求和修辞的需要往往是兼而有之的。如王昌龄《从军行》、杜甫《春夜喜雨》二例,定语“孤城”挪前,而“锦官城”移后,除了为符合七绝和五律的平仄格式外,目的还在于突出和强调玉门关所处孤立突兀的地势以及雨后诗人想象中繁花坠落的景象。3.省略
诗歌语句之间往往具有跳跃性,于是,就产生了省略现象,也就出现了空白,从而为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古诗省略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1)答话包孕问话
如贾岛《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明明是三番问答,至少要六句才能完成,作者采用答话包孕问话的方法,精简为二十个字。这就有如电影里蒙太奇手法,一个意象接一个意象,一个画面接一个画面,镜头之间留下大量的空白,让读者、观众根据生活的逻辑、经验的积累、自身的修养去补充完善。(2)意象组合
中国古典诗词意象的组合,借助了汉语语法意合的特点,词语与词语之间、意象与意象之间可以直接拼合,甚至可以省略起连接作用的词语。例如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用的是“明月”“清风”这样惯熟的词语,但是,当它们与“别枝惊鹊”和“半夜鸣蝉”结合在一起之后,便构成了一个声色兼备、动静咸宜的深幽意境,人们甚至忽略了这两句的平仄和对仗的工稳了。“月”和“惊鹊”,“风”和“鸣蝉”并非事物的简单罗列,而是有着内在的联系和因果关系的。又如黄庭坚“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上句追忆京城相聚之乐,下句抒写别后相思之深。全用名词意象组合在一起,富有极大的包孕性,写出了两人友谊的深厚。其他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更是如此,这里无须赘言了。边练边悟9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中吕]红绣鞋•客况
宋方壶
雨潇潇一帘风劲,昏惨惨半点灯明,地炉①无火拨残星。薄设设衾剩铁,孤另另枕如冰,我却是怎支吾②今夜冷。
注
①地炉:挖地为坑的火炉,坑中熏火以取暖。②支吾:也作“枝梧”,本义为“抵拒”,引申为“应付、挨过”。
作者不说“半点灯明昏惨惨”,而说“昏惨惨半点灯明”,其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通过语序倒装,强化了“半点灯明”的昏暗情景,与上句构成对仗,且押韵。
解析 考生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此句用的是倒装的语言形式;其次要分析倒装的作用,明确倒装主要是为了突出事物的特征,尤其是突出倒装部分事物的特征。
三、方法(一)读标题
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如何利用标题来读诗呢? 1.把握标题信息
标题是诗歌内容和形式等信息的丰富载体。有的标题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有的揭示了作品的线索,有的奠定了作品的感情基调,有的揭示了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总之,标题是我们理解诗歌的重要切入点。
边练边悟1 试读下面的诗题,看看能读出哪些重要信息。(1)《咏素蝶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交代了写作对象(素蝶)②点明了诗的类别(咏物诗)③暗示了写作手法(托物言志)(2)《鹊桥仙•七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交代了写作对象、内容(七夕)或写作缘由(因七夕而写)②暗示了写作内容和情感(写夫妻相思相聚)(3)《征人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交代了写作对象(征人)②揭示了全诗的感情基调(怨)③暗示了诗的类别(边塞诗)(4)《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交代了写作缘由和内容(竹窗闻风)②交代了写作目的(怀念远方之人)③暗示了诗的感情基调和类别(怀人诗)(5)《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交代了写作缘由(左迁)、地点(蓝关)和特定读者(侄孙湘)②暗示了诗的类别(贬谪诗)(6)《梦游天姥吟留别》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交代了写作内容(梦游天姥)②交代了写作目的(留别)③交代了诗的体裁(古体诗)④暗示了写作手法(浪漫主义手法)2.带着标题去读诗
有些标题并不一定蕴涵着那么丰富、全面的信息,而是留下了空白点,这个空白点给我们带来了猜想揣摩诗的内容的空间,使我们很容易较快地深入到诗的内容中去。以柳宗元《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为例,通过这个标题,我们可以了解到时间是中夜(半夜),地点是西园,事情是中夜起来后望着西园的月亮。在掌握了这些信息后,我们不禁要猜想:作者为什么半夜的时候站在自己的房间里望着西园呢?他是不是听到了什么呢?我们在诗中就看到了首联“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点题)标题里有月,诗中颔联就有“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颈联是“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作者“望”时是怎样的心情呢?于是尾联有交代“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作者的心情很寂寞。那么,作者为何会寂寞呢?再联系写作背景就可知晓了。带着对标题的疑问,我们读懂了该诗。
另外,古人还有一个写作习惯,即通常在诗的开头一两句就破题、点题。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诗的开头句往往是扣住标题来写的,从而了解了开头的内容。(二)读正文
诗的正文是阅读的核心,也是读懂诗歌的关键所在。这一环节是以平时的积累和素养为基础的,不过,方法上还是有以下两点很关键: 1.懂得结构章法和基本特点 ①结构章法
诗古体诗:以自然段为层近体诗绝句:前两句写景,次后两 句抒情第四句最重要律诗:前四句写景,次后四 句抒情主有的诗讲究起承转合 词上片首句渲染气氛主句写景尾句过渡写景次下片:抒情主 ②基本特点:情景结合 a.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对应一致的,如乐景乐情,哀景哀情。
b.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相关、相反、相衬的,形成虚实相衬的关系,如乐景衬哀情,明景衬暗情等。
边练边悟2(2006•全国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题竹石牧牛并引 黄庭坚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①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
野次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棰③,御此老觳觫。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注
①伯时: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字。②野次:郊野。③棰:鞭子。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分为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次,分别写了石、竹、牧童、老牛四个物象,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后四句为第二层次,写了作者由画中的内容而生发出的感想。2.反复品读关键语
中国古典诗歌大都篇幅短小,钱钟书用“闪电战”来形容古诗鉴赏。而其语言高度凝练、概括、含蓄而有跳跃性。因此,读诗时千万不能匆匆一扫而过,而应一个字一个字地品读,边读边想其意,力求还原诗歌画面。
第二篇:诗歌鉴赏整体感知部分学案
古典诗歌鉴赏(整体把握部分)学案
一、考点要求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深秋的意境。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表现出宁静幽深的意境。张旭的《桃花溪》“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营造了一个清远含蓄的意境。刘方平的《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色暖,虫声新透绿窗纱。”营造了一个清新明丽的意境。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连用缺月、疏桐、孤鸿等意象,营造了孤独凄凉的意境。
【例题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冲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扰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问】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意境。
答:
二、鉴赏要点:
(一)能够鉴赏诗歌的形象
鉴赏诗歌作品中的形象,包括事物形象、景物形象、人物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1.意象。
鉴赏古诗词中的形象,重要的是要捕捉并理解诗歌中的意象。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也就是“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作者主观情感的流露。意象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意旨,寄托着复杂的情感,暗示着深刻的哲理,承载着诗人强烈的主观色彩,其客观之“象”与主观之“意”共同构成了富于美感的形象。我们理解诗歌形象,总是从感受意象开始,捕捉“意”、“象”的能力是诗歌鉴赏中居于核心地位的艺术感受能力。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一连叠用九个意象组成一幅弥漫着阴冷气氛和灰暗色彩的秋郊夕阳图,烘托出浪迹天涯的游子思念故土的彷徨悲苦的情怀,那枯藤、老树、昏鸦、古道、瘦马等意象,都传递着作者的羁旅愁思。“杨柳岸晓风残月”三个意象勾画出杨柳依依,晓风吹拂,残月微明的情景,这些最能触动人离愁的意象交融在一起,构成了凄凉难耐的意境,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作者感伤离别的悲哀。“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几个意象刻画了击退金兵的情景,在表明南宋人民保卫自己国土的伟大力量的同时也体现了作者收复中原之志。
3.形象:
人物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怎样把握人物形象?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高考诗词一般都注明了作者,这些诗人绝大多数在课本中出现过,是考生比较熟悉的。虽不是考查他们的代表作品,但一般是接近主创风格的。这就为我们理解诗歌,把握人物形象提供了条件。另外,背景的了解对把握人物形象也有重要作用。我们可以从诗歌内容中揣摩其写作背景,更多的时候,出题者会在诗词后附注释给我们以暗示。
(2)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方面的刻画,诗歌也不例外。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等等。通过精当的描写,以简练的笔法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例题一】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问】在诗中作者写哪几种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
答:
【例题三】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问】分析诗中“蓑笠翁”形象。
答: 2.意境。
诗歌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感情和客观事物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是一种情景交融而又虚实相生的艺术形象,是作者的创作与读者的想象共同创造的结果。诗人常通过一系列相关意象的组合,构成具有特定意义的意境。马致远的《秋思》中那些冷落衰败的意象,构成了萧索悲凉的
(二)能够鉴赏诗歌的语言
鉴赏作品的语言。包括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还包括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赏析诗歌语言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的艺术效果。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清新、绚丽、明快、含蓄、平易、简洁,丰富多彩。古人写诗,重“炼字”,欣赏古诗要善于发现并领会那些经过精“炼”而传神、富有深意的词语。另外了解诗歌中的一些典故、佳话、用语、风尚,也有助于解读诗意。具体答题时,要读清要求,不要答非所问,隔靴搔痒;要结合相关的诗句作简要分析,不能架空分析。如有“是否”(或“能否”)的问法,先作判断,再回答理由。
(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多种多样,从修辞角度角度来看,常见的有比喻、比拟、对偶、对比、双关、反问、夸张、借代、互文等。从表达方式看,有抒情、描写、记叙、议论,其中抒情是重点,它包括;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借古讽今、叙事抒情。情景交融是古人写景咏物诗的最大特点,或寓情于景,或寓情于物,或借古咏怀。从表现手法来看,有以动写静、乐景写哀、虚实结合、小中见大、点面结合、卒章显志、画龙点睛、寄寓、衬托、渲染、比兴、渲染、联想、用典、白描勾勒、浓墨重彩等。
【例题七】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行即兴(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1)三四句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具体说明。
答:(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答: 【例题四】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问】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不超过10个字)答:
【例题五】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问】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答:
【例题八】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初入淮河四绝句
(三)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
【问】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答:
(四)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包括概括主旨,简析作品的政治意义、思想意义、人生意义,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指出局限性。
首先要了解了解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例题六】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杂念。
【问】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
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同情人民的疾苦。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等。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这是一首感时抚事的诗。作者写登楼望见无边春色,想到万方多难,浮云变幻,不免伤心感喟。进而想到朝廷就象北极星座一样,不可动摇,即使吐蕃入侵,也难改变人们的正统观念。最后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大有澄清天下的气概。
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从军行》。
报国无门的悲伤。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山河沦丧的痛苦。如: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如: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 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如:杜甫《兵车行》。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如:屈原《涉江》。羁旅愁思。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温庭筠《商山早行》。
思亲念友。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边关思乡。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闺中怀人。如:王昌龄《闺怨》、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李白《乐府》(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昔胜今衰的感慨。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借古讽今的情怀。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青春易逝的伤感。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仕途失意的苦闷。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告慰平生的喜悦。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例题十】读宋词,联系其写作背景回答问题。
临 江 仙 [宋]侯 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方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宵中。
【写作背景】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
⑴这首词体现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作予以简析。
答:
⑵《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上阕“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与侯蒙词一样,都运用了“夕阳红”意象,但其象征意义各不相同,请作简要的比较。
答:
三、鉴赏古典诗歌要注意一些相应的问题。
1.一首诗或词的作者态度和观点是建立在语言、形象、表达技巧等外在形式上的,因此,把握作者的态度观点也要注意从一首诗的整体上去考虑。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但也要避免生硬地将作者生平思想照搬,应树立“文本阅读”意识。
2.对诗词作品的观点和态度的概括要准确、恰当,不夸大,不缩小,不绝对化。在这方面,学生容易犯“拔高”的错误,即用今天的眼光去评价古人的思想、观点和态度。
3.因诗论诗,因人论诗,因事论诗,不能随便“套用”某首诗的评价内容,尤其要防止想当然式的搬用某些现代的词典,使得评价出现似是而非、言不及义的现象。【例题九】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4.作者在诗中的观点,需要我们在鉴赏时概括,因此概括时要注意完整、全面,诗中作者的春日即事 李弥逊 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观点、态度所包含的几个方面都要概括到,要防止以偏概全的错误。
②
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5.许多古代诗词的前面都有一个不长的“序”,有的交代了创作的年代,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缘[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由,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经过,有的交代了创作的背景,有的又为整个作品奠定了情感基调,它对理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也是至关重要的,因而不能忽视。
【问】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6.大多数作品的思想感情不是单一的,其中可能交织着许许多多非常复杂的情感,这一点要
特别注意,当然,读者有时也可以在原作的基础之上发挥想象,进行二度创作。另外,一个作家的 答:
整体创作趣向和风格一般是固定的,但也不排除个别作品的特例存在。如李清照、辛弃疾等,都有其固有风格之外的创作。
第三篇:高考语文诗歌整体把握教案
一、如何快速把握诗歌主题
近年来,诗歌鉴赏的命题可谓是千变万化,但我认为,无论从哪个角度考查,把握诗歌的主题,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是鉴赏诗歌的先决条件。如何快速把握诗的主题,我们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突破。
一、观标题
标题是一首诗的眼睛,或显示文章的写作内容,或介绍作品的写作缘起,或透露作者的思想感情。许多的诗的主题,细观标题便可知其大概。如:
书 愤
陆 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诩,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由标题中的“愤”可知作者的感情,这是一种青春老去、壮志难酬的忧愤之情。又如杜甫的《天末怀李白》《月夜忆舍弟》,由题目中的“怀”“忆”可看出这两首是对亲朋故人的思念之情。
二、想作者
诗言志,诗歌是作者表情达意的工具,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经历、不同的追求必然形成不同的的价值观、不同的心境。因此,联系作者的人生际遇,知人论世,对把握诗歌的主题大有必要。如:生逢安史之乱的杜甫,多借助诗歌表达关心民生疾苦、忧国忧民的情怀;一生屡遭贬谪的苏轼又多抒发逆境中的乐观豁达之情;而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诗作又多抒写抗金救国、收复中原之志。再如:
孤 桐
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丈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联系作者,王安石是北宋著名改革家,为变法忍受重重打击,粉身碎骨在所不惜。这首诗就是王安石借孤桐抒发心志,表达自己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决心。
三、析意象
古人写诗,多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这些融入了作者思想感情的景和物我们 称之为意象。通过分析意象,可以迅速把握作者的感情脉搏。如月亮这个意象,常用来表达思想怀人之情。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杜甫的《望月》都借明月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又如: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诗中作者用了杨花、子规、月亮这几个意象,杨花常用来表达飘零之感;子规即杜鹃,古人有杜鹃啼血之说,常用来表达伤感之情;加上月亮,这一组意象和在一起,营造了凄凉的氛围,表达李白对朋友的深深牵挂。
四、寻诗眼
诗眼是一首诗中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常用动词或形容词表示,抓住了诗眼,便抓住了解构诗歌主题的钥匙。例如:
咸阳城西楼晚眺 许 诨
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州。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诗人起句用一“愁”字,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愁”就是这首诗的诗眼,围绕诗眼,作者在文中抒发了思念家乡的愁思,昔盛今衰的苍凉伤感。
五、看注释
在高考中,为帮助考生理解诗歌内容,出题人往往在原诗后面附有小注,这些注释对做题大有帮助。考生在解题时,参考小注可以更迅速更准确地把握诗作内容。如2006年辽宁卷
东 坡
苏 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石大貌。
参照小注,我们不难看出,作者通过描写雨后月夜行路的情景,表达自己逆境中,坚守信念,乐观豁达的情怀。
二、综合练习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度大庾岭①
宋之问
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魂随南翥②鸟,泪尽北枝花。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③。
[注]①公元705年春,宋之问被贬为泷州参军,此诗是他前往贬所途经大庾岭时所作。②翥,zhù,飞。③西汉贾谊被贬为长沙王太傅。
⑴有人认为颔联中“随”“尽”两字用得最好,请任选一字加以赏析。(4分)
答:⑴魂随南飞的鸟儿而去,顿感前途渺远。(2分)⑵一个“随”字写出了诗人的茫然与伤感。(2分)
或:鸟儿北飞,人却无法北返,只能把魂魄附在鸟翼上,飞回故里。(2分)“随”字写出了诗人被贬南行、念乡怀国的伤感之情。(2分)
(“尽”字运用夸张手法,诗人睹花伤怀,黯然泪下,泪几乎要流尽。一个“尽”字把诗人去国怀乡、魂断庾岭的情态表现得淋漓尽致)⑵此诗颈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情景交融(寓情于景)。通过描写景色的渐变,衬托(表现)自己心情的变化。(2分)颈联写山雨欲停,天空已放出些许晴光,江中云影即将变作彩霞;在这美好的山水景色中,诗人的心潮逐渐平静,开始振作起来面对现实希望早日赦归。(2分)
2.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1分)谒金门
怀故居 李好古
花过雨,又是一番红素。燕子归来愁不语,旧巢无觅处。
谁在玉关劳苦?谁在玉楼歌舞?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注】李好古,南宋词人。(1)、“燕子归来愁不语,旧巢无觅处”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现了怎样的社会现实?(5分)
答:借物抒情(借景抒情)。(2分)借燕子无法找到旧巢,表现了国家山河破碎,百姓流利失所,无家可归的社会现实。(3分)
(2)、“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分)答:意思是如果东风能把敌人吹走,那就把东风封为万户侯。(3分)表达了作者渴望恢复失地的强烈愿望,以及对统治者苟安江南,不思抗敌的愤慨之情。(3分)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从军北征
李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碛【注】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注]碛,沙漠。(1).请对第二句中的“遍”字进行赏析。(5分)
答:遍,处处,说明笛声不是孤孤单单、声音微弱的独奏,应是此起彼和、响彻夜空的合鸣,营造了一种壮阔而又悲凉的氛围。
(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诗作一赏析。(6分)
答:本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天山一带大雪过后,寒风凛冽。三十万征人在月下沙漠中行军北上,偏偏此时又听到了悲怆的笛声,不由得回首望月,表现了征人从军的艰苦和望月思归的惆怅心情。
4.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8分)
拟咏怀二十七首(其七)庾信
榆关断音信,汉使绝经过。胡前落泪曲,羌笛断肠歌。纤腰灭束素,别泪损横波。恨心终不歇,红颜无复多。枯木期填海,青山望断河。
注:庾信原为南朝梁时著名的宫体诗人,初仕梁,后出使西魏被扣留,时值西魏灭梁,于是羁留北方。历仕西魏、北周。此诗为他仕北周期间所作。
(1)此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2分)答:(1)此诗塑造了一个为乡国离恨折磨的消瘦憔悴、悲痛欲绝的抒情主人公形象。(2分)
(2)诗中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进行咏怀?试举一例作简要说明。(6分)
答:①用典:“枯木期填海” 用枯木填海的神话故事表达自己南归故国的愿望就像用枯木填平大海一样不能实现,但心中依然执着此念,表现出诗人对故国的深深眷恋。(3分)
或:“青山望断河”,用了《水经注》中的典故,就是盼望青山崩塌能阻断黄河,畅通归乡的路,诗人明知极难实现,甚至不可能实现,却仍不死心,决不放弃这样的愿望,把深沉的怀乡情愫写得哀切感人。
②比喻:
三、四两句以男女关系比喻君臣关系,诗人自喻为红颜女子,因思念故国故君而腰身消减,泪水长流,以致因悲伤过度而红颜过早衰老,表达爱国思乡感情之炽烈。(3分)
5.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晚次鄂州 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注]①估客:贩货的行商。②三湘:泛指今洞庭湖及湘江流域一带,漓湘、潇湘、蒸湘的总称。
(1).第二联描绘入微,试简述其情景,并说说这样写的作用。(5分)
答:诗人简笔勾勒出船舱中的所见所闻:白天风平浪静,单调的行旅生活使人昏昏欲睡;夜间江潮看涨,船家絮语,更觉长夜难眠。反衬出诗人昼夜不宁的纷乱思绪。
(2).第三、四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简要分析。(6分)
答:身世飘零之感。诗人飘零于江湘之间,两鬓如霜,恰又逢上这肃杀的秋天,愁绪倍增。彻骨的思乡之情。诗人人往三湘去,心却驰向故乡,独对明月,归思更切。国恨家愁(忧国情怀)。田园家计,事业功名,都随着战乱消失了。但战火未熄,所到之处战云密布。这两联把思乡之情与忧国愁绪结合起来,使本诗具有更大的社会意义。
6.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共8分)采桑子
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⑴“好梦频惊”是全词的点睛之笔,词中引起“好梦频惊”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4分)
答:因时光的流逝而惊梦;因容颜的易老而惊梦;因离别的痛苦而惊梦;因无尽的思念而惊梦;因西风的骤起而惊梦;因月色的惨白而惊梦;因高楼的雁叫而惊梦。(答出任意3点即可)
⑵这首词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具体分析。(4分)
答:①运用借景抒情手法。作者在词中借哀景抒发悲情,骤急的西风.惨白的淡月.高楼的雁叫都渲染了一种伤离别.苦相思的悲情。②运用衬托手法。以时光的“只解”“不信”衬托人的敏感多情;以雁归衬托人未归。③运用拟人的手法。首句将时光拟人化,说时光催人老,表达了时光流逝.容颜易老的伤感。(答出任意两种手法即可,观点2分,解析2分)
第四篇:诗歌《夜》和《月夜》整体教学设计案例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诗歌《夜》和《月夜》整体教学设计案例
【教学思路】
五个手指中,哪个手指最重要?
如果有人这样问你,你会选择哪个呢?
如果用五个你最重要的手指来替换其他手指,你愿意么? 我想,没有人会愿意的。因为五个手指的整体功能远远大于五个单个的手指之和。这里面就包含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道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可是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是,大家关注的是单篇文章的阅读,往往忽略了各篇目间的整体关联,很少去整体设计;教师尽力挖掘课外资源,增强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很少关注课内资源的挖掘。而实际上,语文教材本身就是一个整体,体现了编者对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的理解。语文教材间可以找到一些相互关联的点,将一册甚至六册内容融会贯通,使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更深入的理解,也能够高效率地处理教材,提高教学的质效。
【教学目标】
通过朗读赏析叶赛宁的《夜》,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独特的感受和表现。通过赏析刘方平的《月夜》,并将两诗加以比较,体会两位诗人对大自然的感受与表现的相似,从而体会“美是相通的”。
【教学设计】
一、导入:
二、通过朗读赏析课文《夜》,来体会文章诗人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和表现。
1.学生自己朗读全文。
2.全班齐读,请学生评价——你觉得我们刚才读得怎么样?
读得好,好在哪里? 读得不好,不好在哪里? 换了你,你会怎样读? 3.教师进行朗读辅导,要点:
(1)不能读得太快,注意节奏。(2)要读出感情来。
4.朗读的同时,体会诗歌抒发的情感和诗人表现的重点,要点:
(1)诗歌的情感主要是什么,有哪些变化,应该怎样读?(2)诗人笔下的夜具有怎样的特色?
三、引入刘方平的《月夜》,从题材内容、表现手法、主题上比较两首诗歌。要点:
题材上,《夜》以大自然为对象,《月夜》以“人家”为对象,但都描写了月夜,而且抓住了“静”和“美”的特点。
表现手法上都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衬托“静”。
主题上都表现了“静”的表面下隐藏的蓬勃生机。
四、小结:古今中外的艺术家,对美的感受是如此相似,所以说:美是相通的。
【教学实录】
一、导入:
二、朗读赏析《夜》: 1.请同学自己有感情地朗读 2.结合阅读,进行朗读指导: 师:读懂了么? 生:懂了。
师:主要写了什么? 生:月夜。
师:诗歌是非常适合朗诵的一种文学载体,真正读懂了,一定能读得非常生动,我要听听看,你们是否读懂了,请大家齐读。
生齐读,太快了,感情也没有到位。师:你觉得我们刚才读得怎么样? 生:好像读得太快了,要读得慢点。
师:我也有同感。读诗不能读得太快,读快了就有点像是那猪八戒吃人参果,“呼噜”一下就下去了,连味道都没有尝出来。诗歌朗读不能太快,就如同品茗,吃太快了就是“牛饮”,要细细地品味,闻香——小口啜饮。好,让我们一起再读一遍。
生再齐读,这次,节奏慢了,但感情还是没有到位。师:你觉得我们刚才这次读得怎么样? 生:好像太响了,要读轻一点。师:为什么?
生:因为这夜的特点就是“静”。师: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静”? 师生讨论。(略)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说得都很好。那夜晚是怎样的夜晚啊?“河水悄悄流入梦乡”“松林失去喧响”,夜莺本来是在夜晚歌唱的,连它的歌声都“沉寂”了,这样的夜晚,我们在朗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读出那种“静”的感受来,声音要柔和,轻柔,要像保护易碎的玻璃瓷器一样。让我们再来试一次。
生再次齐读,这次,读得慢了、轻了,有的感情也读出来了。师:你觉得我们这次读得怎么样? 生:很好了。
生:我觉得太轻了。
师:对了,朗读还应该注意起伏,虽然整体上,这首诗歌朗读的时候,要突出它的轻柔,但有些地方我们还是可以做些技术处理,处理得略响一些。请速读全文,看看哪些地方可以这样处理?
生:第二节溪水“歌唱”,可以活泼些。
生:第一节“长脚秧鸡”听起来就是一种很活泼的动物,处理时候,可以轻快、活泼一些。
生:第三节“银星万点”,似乎是一些调皮的小精灵在跳舞,可以活泼一点。师:非常好。大家都说得很对。从同学的分析中,我们还可以感受到这“夜”的另一个特点,是什么?
生:美。
师:哪些地方?找出相关的原文。生:银辉、银装、银星、银色光芒。生:“浸水的原野”。师:这也美么? 生:实际上不是真的水,是如水的月光,照到青草上,给所有的青草都染上了银辉,所以如同“浸水”。
师:太棒了。那么“美丽”的感觉在朗读中我们该如何表现呢?首先自己要陶醉,眼前如同亲见那种美丽的图景。那么,让我们再一次感受一下,看看该如何来朗读?每位同学自己读,读出声音来,读出那种“静静的美”来。
师:有没有觉得有什么地方处理起来比较难?
生:诗歌中一共有两句“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为什么要写这样两句一样的诗句?读起来是不是应该一样?
生:第二节“夜来临,四下一片静”和末节“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只相差“静”和“寂静”,是翻译时候的错误,还是作者故意这样写的,读的时候处理的轻重该不该相似?
师:问题提得太专业了,真棒。有没有同学对这两个问题有一些想法?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就近2-4人自由组合简单讨论一下。
生交流。
生:我们组的结论是:两句相同的诗句,都是诗节的末尾,所以,处理应该相同。
生:我们组的结论是:两句相同的诗句,虽然都是诗节的末尾,但有一句是诗歌的结尾,处理应该不相同,但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生:“静”和“寂静”是翻译错了。生:“寂静”比“静”程度更深,说明夜更深了,不是翻译错误,是作者故意区别开来的,所以后面的感觉应该更轻柔。
师:太棒了,这个问题我们解决得非常好。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另一个问题。越是相似的句子,越应该处理得不同,从诗歌的整体情感变化的角度来看,诗歌的高潮部分,即我们应该读得最响的地方应该在哪里?
生讨论交流。
师:开头不能太高,结尾不能不收,中间应该有高潮。第二节,美丽的序幕拉开;第三节,高潮;最后留下无穷意味,但需要“收”一下。
3.请学生代表朗读。
三、比较赏析《夜》与《月夜》:
1.过渡:外国诗人是这样来描摹美丽的月夜的,那么咱们的中国诗人又是如何来表现的呢?请大家翻到第217页,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位中国诗人关于“夜”的感悟。
2.自己读,想一想两首诗歌在题材内容(描写对象)、表现方式、主题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3.学生思考。4.自由讨论。5.交流:
生:题材上,两首诗歌都描写了“夜”,而且都是“月夜”。生:对象上,《夜》写的是月下的大自然,《月夜》写的是月下的人家。生:《夜》表现的是夜的“静”和“美”的特点。生:《月夜》只写了夜的“静”。师:能找出诗句或词么? 生:从“虫声”来侧面烘托。师:《夜》通过什么方式来写“静”? 生:河水、松林、夜莺、长脚秧鸡等都没有声音了,最后“四下一片寂静”,是正面描写。
生:也有侧面烘托,比如“溪水轻轻地歌唱”。
师:用咱们的一个古诗名句来说,就是“鸟鸣山更幽”式的写作手法。师:很好,但《月夜》是不是像刚才A同学说的那样,只有“静”的特点,没有“美”的特点?
生:……
师:让我们一起来关注这首诗歌的前两句。生自己读,仍茫然。
师:试着翻译一下这两句。
生:夜深了,月色照亮了一半的人家,另一半隐藏在黑暗中,北斗南斗都已经横斜过来了。
师:那不正是描绘了一个光与影的美丽世界么?不过,在《夜》中,用的是实写,而《月夜》中,更多的用了虚写,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白。
师:两首诗歌的主题呢,有什么异同? 生:《夜》表现的是对大自然的美的赞赏和爱,《月夜》表现的是对春天的向往。
师:‘《月夜》表现的是对春天的向往’,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 生:“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师:你怎么看出来的? 生:“春”表明是春天,“偏知”“暖”“新”说明春还未正式来临。师:你觉得哪个词用得最好? 生:“透”,说明虫声非常有力,充满了活力。
师:现在你能体会出诗歌中所能体会出来的精神了么? 生:是一种蓬勃的生机。师:同样来看看《夜》,是否也有这样的精神? 生:小溪的歌唱,是活力的体现。
生:夜莺和长脚秧鸡虽然不再歌唱、欢嚷,但明天还会歌唱和欢嚷。生:松林还会喧响,溪流还会醒来。
生:一切都会醒过来,明天,大自然就会热闹起来,休息好了还会更热闹,更有生机。
师:对,那寂静的夜,沉寂的河流、夜莺和长脚秧鸡,那银色的如同“浸水”的青草,底下却涌动着无限的生机。两首诗歌虽然主题有不同之处,《夜》表现的是对大自然的美的赞赏和爱,《月夜》表现的是对春天的向往,但对静夜下暗藏的大自然的活力的欣赏和赞叹是共同的。
四、小结:
师:请你来说说这堂课的收获。
生:同样写夜,可以写大自然,也可以写人的社会活动。
生:同样表现月夜,可以从色彩的角度描摹,也可以从光与影的角度刻画。生:表现幽静,可以通过“鸟鸣山更幽”的方式来完成。
生:用词要准确,用好一个词,对文章的主题往往有深化作用,比如“透”字、“新”字,表现了春天的生机。
师:太棒了。老师也来说一下老师的收获:《夜》的作者是俄罗斯现代诗人,《月夜》的作者是中国唐代诗人,两首诗创作的时间、诗人的文化背景差异非常 大,正好可以用“古今中外”来形容他们,他们都用自己的笔描绘了他们认为美的夜,竟然在题材内容、表现方式、主题上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这不正说明了咱们人类文化史的惊人巧合——“美是相通的,连美的方式都是相似的”么?
【教学后记】
一、成功之处:
1.成功利用课内资源,深入有效地整体设计,高效率地完成教学设计。古今中外作家的作品的全新组合,使教学有了吸引学生的新“亮点”,提升教学的质效。
2.相互关联的内容,互动增进了理解的深度,并产生了新的延伸,达到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目的。从教学对比的情况看来,学生对于《夜》的沉寂外表下暗藏的蓬勃生机的理解,通过《月夜》的借鉴互助更加容易达到。
3.朗读教学贯穿全诗的鉴赏和理解,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非常有益,一堂语文课,书声朗朗中,师生的互动自然有效。
二、探索与困惑:
1. 朗读辅导的把握有难度,教师要根据个人积累和特长设计把握。
2. 这堂课的亮点体现在学生提问部分,即“有没有觉得有什么地方处理起来比较难”部分,课堂生成问题的质量决定了课堂的精彩程度。如何促成课堂问题的生成,还应该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课题。
第五篇:整体营销策划
整体营销策划的一般程序的内容框架
一、目前市场状况分析
1. 市场情况:市场调查的深度取决于问题所要求的深度。规模、集中度、成长性等
2. 产品情况:简要评价即可
3. 竞争情况
4. 渠道通路情况
5. 消费者情况
6. 宏观环境、微观环境:PEST分析法
二、机会与问题分析
1.SWOT:SWOT只有在竞争性比较强的情况下使用,没有明确竞争对手时可以不用
2.策划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参考资料里发给大家的SWOT表格运用
三、目标市场、产品定位与目标
1.策划周期
2.目标市场分为、领域、具体顾客群的界定
3.产品定位
常规性定位典型特色定位、突出卖点的定位
4.目标
财务目标市场目标阶段性目标
四、市场策略组合方案
1.产品策略组合2.渠道组合与业务模式
3.渠道价格政策与促进政策
4.渠道促销策略
5.媒体促销与活动策略:大众媒体+现场刺激+用户家中到达
6.服务模式
7.物流模式(中小企业可能要重点考察外包可能性)
五、营销行动方案
1.活动进度执行总表
2.整体方案执行的主要责任部门、辅助部门、协作部门
3.各部门、各环节执行的具体内容和详细要求:周期安排、分阶段任务、具体工作项目、详细要求、进度安排
4.活动实施执行的外部咨询服务机构、合作内容与要求
5.市场竞争的检测、监控与快速反应、协调措施
六、费用预算与效益预测分析
1.费用总预算、分项预算、费用预算表
2.费用分项分配、使用、管理情况说明
3.策划效益预测、评估
七、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