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毛泽东、高尔基、鲁迅6
鲁迅小的时候,爱买书,爱看书,爱抄书,把书看作宝贝一样。
故事一:
少年时代的鲁迅,每天从三味书屋放学回家,吃完晚饭后,先把桌子擦抹干净,把手洗干净,然后拿出书来,一页一页翻着阅读。一本绘图的《山海经》,他不仅反复阅读,而且把书上的画全部临摹下来。鲁迅13岁那年,因他祖父科场案发,他曾一度在大舅父的岳父秦秋伊家中避难。秦家有丰富的藏书。在半年多的逃难生活中,鲁迅如饥似渴地阅读了秦家的大量书籍,尤其是像《红楼梦》等著名的古典绣像小说。后来,为了给父亲看病,虽然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但他丝毫没有放松自己的学习,总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刻苦读书。
高尔基小时候爱读书的故事
他从小就有强烈的读书愿望,他在学校时,成绩很好,获得过最优奖,然而贫困使他只上了两年学。为了养家糊口,他四处奔波,干过各种各样的工作,但他始终没忘记过读书,他常常冒着艰险找书看。为了躲避老板的监视和禁止,他常常利用深夜看书。他用罐头做了个油灯,收集主人烛盘里的残油,躲在储藏室、板棚等处苦读。实在找不到油灯,他就在月光下看书。在极端艰难困苦的环境里,高尔基发奋攻读,从而具备了高深的文化水平和渊博的学识,为他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最终成为世界知名的伟大的文学家。
逝世前七个小时,毛泽东还在读书
毛泽东读书真正做到了“活到老,读到老”。毛泽东在延安的时候曾经讲过这样一句话,他说如果再过10年我就死了,那么我就一定要学习9年零359天。毛泽东讲这个话不光是鼓励别人读书,而且他自己也做到了,而且“活到老,读到老,读到死”。为什么这么说?我们都知道毛泽东是1976年9月9日凌晨10分逝世。那他9月8号在干什么?当时他是全身插满了管子,一会儿昏迷,一会儿清醒,但一清醒过来就要书,要文件看,看了多少次呢?看了11次,也就是说他苏醒了11次,要书要文件要了11次,总共的时间加起来就是两小时50分钟,就是9月8号那一天他清醒的时间是2小时50分钟,而这2小时50分钟都在看书,而最后一次读书、看文件是什么时候呢,就是9月8号下午4点37分,过了7个小时以后,他就去世了。
第二篇:毛泽东鲁迅诗词名句集锦
毛泽东、鲁迅诗词名句集锦
辑录:房立平审核:王文标 2010-1-13
一、毛泽东诗词名句集锦
1、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西江月·井岗山》)
2、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清平乐·会昌》)
3、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忆秦娥·娄山关》)
4、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长征》)
5、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长征》)
6、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清平乐·六盘山》)
7、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沁园春·雪》)
8、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沁园春·雪》
9、虎距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0、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1、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和柳亚子先生》)
12、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水调歌头·重上井岗山》)
13、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送瘟神》)
14、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送瘟神·其二》)
15、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到韶山》)
16、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为女民兵题照》)
17、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登庐山》)
18、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题庐山仙人洞照》)
19、金猴奋起千斤棒,玉宇澄清万里埃。(《和郭沫若同志》)
20、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卜算子·咏梅》)
21、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卜算子·咏梅》)
22、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冬天》)
23、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24,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25.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采桑子·重阳》)
26.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采桑子·重阳》)
二、鲁迅诗词名句集锦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
2、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
3、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无题》)
4、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鲁迅《无题》)
5、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鲁迅《无题》)
6、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答客诮》)
7、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鲁迅《题三义塔》)
8、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鲁迅·悼杨铨)
9、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鲁迅《自题小像》
第三篇:毛泽东眼里的鲁迅
毛泽东眼里的鲁迅
而鲁迅,就是这个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摘自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一九四〇年一月)
1957年,毛主席曾前往上海小住。湖南老友罗稷南先生抽个空隙,向毛主席提一个大胆的设想疑问:“要是今天鲁迅还活着,他可能会怎样?”这是一个悬浮在半空中的大胆的假设题,具有潜在的威胁性。不料毛主席对此却十分认真,深思了片刻,回答说:“以我的估计,(鲁迅)要么是关在牢里还要写,要么是识大体不做声。”一个近乎悬念的寻问,得到的竟是如此严峻的回答。罗稷南先生顿时惊出一身冷汗,不敢再做声。
摘自周海婴《鲁迅与我七十年》
第四篇:6、名人鲁迅 教学设计
o`尐尛猫de博客
用拉丁数字刻着的木制落地钟,时针从Ⅻ到Ⅻ,记忆仓促地想要躲闪,一圈又一圈... 课题:
6、名人鲁迅 教学目标:
1、了解文学大师鲁迅的童年生活,6、名人鲁迅 教学设计。
2、了解鲁迅的代表作品和他的著名事迹。
教学重难点:
了解鲁迅的代表作品和他的著名事迹。
课前准备:多媒体,布置学生通过独立上网和书刊、新闻,收集关于鲁迅的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随笔
一、了解鲁迅
1、出示图片:
师:你们认识他吗?(鲁迅)
2、交流:你所知道的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
3、师相机补充资料:
①鲁迅生平
鲁迅(1881.9.25~1936.10.19),浙江 绍兴人,原名 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他时一件朴素的中式 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 隶书的“一”字,教学反思《
6、名人鲁迅 教学设计》。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 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 民族魂”。
②鲁迅故居
绍兴是鲁迅的故乡。绍兴鲁迅故居位于浙江省绍兴市东昌坊口(今鲁迅路208号),在鲁迅纪念馆的西侧。三味书屋在纪念馆东侧,是鲁迅小时候上学的地方,距故居100米左右。咸亨酒店在市区鲁迅路。
4、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进一步了解鲁迅小时候的故事。
5、板书课题:名人鲁迅
二、交流活动
1、以小组为单位,组内交流有关鲁迅的资料,可以演讲、讲故事、出小报等形式。
2、每小组推荐代表于班内举行交流汇报。
3、评议
【作业布置】
课外可以去读一读鲁迅的名著。★★
【板书设计】
名人鲁迅【教学反思】
第五篇:6 雪 鲁迅 八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雪 鲁迅
散文诗,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集《野草》。这篇散文诗,通过对江南雪景柔美和北方雪景壮美的细致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北方的雪的喜爱之情,寄托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更加体现了作者敢于直面惨淡人生、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
1写作背景
《雪》写于1925年,此时正值不平凡的年代。南方的革命形势蓬勃发展,可谓正是春暖花开,然而,北方还处于一片寒冬之中。面对黑暗的现实与冷酷的季节,鲁迅以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的精神,去寻求“革命的破坏者”,去争取理想的春天。他不仅以小说,杂文进行斗争。而且“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野草》共收集散文诗二十三篇,也是鲁迅追求革命真理,抒情与进行敌对斗争的记录。本文也是鲁迅当时内心世界形象化的表现。
2作品解析
解说
“雪”是一种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文中把江南的雪与北方的雪进行了一番对比式的描写,寄托了作者的爱憎感情。词语解释
磬石(qìng shí):磬石,又名“灵璧石”,产于中国安徽省灵璧县浮磐山。博识(bï shí):学识广博,丰富。美艳(měi yàn):美好艳丽。胡蝶 :同蝴蝶 壶卢: 同葫芦 消释(xiāo shì):<书>消融,溶化。褪尽(tuì jìn):全部脱去。凛冽(lǐn liâ):刺骨地寒冷。升腾(shēng tãng):往上升。脂粉奁(zhī fěn lián):装胭脂和香粉的盒子,化妆盒的古代称谓。(脂粉:胭脂和香粉,均为化妆用的物品。奁:盒子)灼灼(zhuï):形容明亮。朔方:(shuî fāng)北方。精魂:(jīng hún)精灵,魂灵。天宇:(tiān yǔ)这里指天空。宇,上下四方。
3作品赏析
《雪》是鲁迅散文诗集《野草》中最为明朗的一篇。它的景物描写细致生动,用词准确。文章描写了江南与北方的雪景,并在对比中体现出作者的倾向。江南的雪是美的,但它是温润的美,相比而言,最值得称赞的还是在孤单的境遇下独自抗争的北方的雪。通过两个地区的雪进行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冷酷黑暗的社会强烈的不满和无比愤慨的感情,抒发了对美好事物的赞颂和同黑暗势力作坚决斗争的革命情怀。这一情感取向,阅读时需要仔细辨析。鲁迅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例如,在描写完江南的雪之后,用了一个峻急的“但是”,转入对“朔方的雪”的描述。看似并不需要转折,可加上这个“但是”之后,情感的倾向性更加明显了。这一点需细细体会。
4作品特色 借景抒情
对比鲜明,借景抒情:文章写南方的雪“滋润”,朔方的雪“如粉,如沙”;南方的雪“美艳”,朔方的雪单调;南方的雪热闹,朔方的雪冷寂;南方的雪欢愉,朔方的雪孤独„„在对照中,作者更喜欢朔方的雪。南方的雪和平恬静,让人喜欢,但更崇高的美应该像北方的雪那样,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在悲壮的战斗中得到升华。写景状物
抓住特征:写景状物:景物描写细致生动,用词准确。文章描写了江南与北方的雪景,并在对比中体现作者的倾向,南方“美艳之至”的雪,北方“如粉,如沙”的雪,各有特质,各有很深的意蕴,作者描写时细致生动,描绘出“优美”“壮美”的图画。语言风格
风格独特,如在描写江南的雪之后,用了一个转折词“但是”,转入对朔方的雪的描述。看似无需转着,可加上“但是”,情感的倾向性愈加明显。
5作者简介
鲁迅(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无产阶级文化思想的先驱。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1918年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此后相继发表了《孔乙己》《阿Q正传》《药》,代表作: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而已集》《华盖集》《且介亭杂文》《坟》《热风》《三闲集》《二心集》等。鲁迅先生青年时代曾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4年初,入仙台医科专门学医,后从事文艺创作,希望以此改变国民精神。鲁迅先生一生写作计有600万字,其中著作约500万字,辑校和书信约100万字。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诗歌、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