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十六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空白
第十六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 复赛试卷(初
二、初三组)
(比赛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纸上。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1.下列各项中与其他三项不属于同一朝代的诗人是()。
A.李白
B.李清照
C.李贺
D.李商隐 2.下列各项中的作家属于同一朝代的是()。A.杜牧、杜甫
B.柳永、柳宗元 C.李煜、李益
D.王维、王安石 3.“仲秋”特指()。
A.公历8月
B.农历八月
C.公历7月
D.农历七月 4.下列和“推敲”的典故有关的是()。
A.唐代诗人岑参
B.唐代诗人贾岛 C.东晋诗人陶渊明
D.宋代诗人苏轼 5.“运斤成风”中的“斤”应该是()。
A.古代一种似锄但比锄小的农具
B.斧子一类的工具 C.特指对文字的删削修饰
D.中国市制质量单位
6.如果老师对班里学习不主动不努力的同学引用古人的话进行批评教育,可以用()。A.心有灵犀一点通
B.玉不琢,不成器 C.化腐朽为神奇
D.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7.《苏武牧羊》中的“单于”中的“单”读音是()。
A.chán
B.dān
C.shàn
D.chăn 8.古代父母去世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称为()。
A.夺情
B.归宁
C.出殡
D.丁忧 9.下列诗句没有运用修辞格的是()。
A.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B.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C.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D.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0.下列名著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左传》②《汉书》③《吕氏春秋》④《孟子》⑤《史记》
A.①③⑤④②
B.①④③⑤②
C.①③④②⑤
D.①③④⑤②
初二初三 1 11.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属于边塞诗 B.韦应物《滁州西涧》属于山水田园诗 C.张九龄《望月怀远》属于咏物诗 D.王维《送别》属于抒发别离之情的诗作 12.下列对诗句作者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B.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张九龄)C.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白居易)D.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欧阳修)
13.“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最早出自战国时著名思想家()的著作。A.墨翟
B.庄周C.荀况
D.商鞅 14.与“黄耳传书”这个典故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A.陆云
B.陆机
C.王璨
D.阮籍 15.下列不属于“江南三大名楼”的是()。
A.滕王阁
B.黄鹤楼
C.岳阳楼
D.鹳雀楼 16.杨万里的“绿池落尽红蕖却”中,“却”的意思是()。
A.推辞、拒绝
B.还、再
C.完、尽
D.停止 17.下列句中的“以”与“断鳌足以立四极”的“以”用法相同的是()。A.君以告扁鹊
B.问焉以求一得
C.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D.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18.下列选项中的“素”与“此人肃清”中的“素”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素蟫灰丝
B.红装素裹
C.可以调素琴
D.素不相识 19.下列诗句中“浮云”意象所蕴含的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B.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C.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D.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20.下列加点词与“终南山”无关的一项是()。
A.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B.太乙近天都,连天接海隅 ....C.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D.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21.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和“汝既不田”的“田”相同的是()。A.一狼洞其中
B.古人贵朝闻夕死
..C.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D.读《易》至韦编三绝 ..
初二初三 2 22.《晋书》是“二十四史”之一,它的体例是()。
A.编年体
B.国别体
C.纪传体
D.纪事本末体 23.以下选项中包含意动用法的一项是()。
A.亲戚畔之
B.斗折蛇行
C.空乏其身
D.不耻下问 24.“清江一曲抱村流”中的“曲”读音和释义都正确的一项是()。A.qū(弯曲,曲折)
B.qū(弯曲的地方)
C.qǔ(能唱的文词,一种艺术形式)
D.qǔ(歌的乐调)25.“枳花明驿墙”中的“明”应解释为()。
A.亮,与“暗”相对
B.能够看清事物
C.清楚
D.使......明亮,照亮 26.以下选项中不含有第二人称代词的一项是()。
A.予尔百金
B.若渔者也
C.彼与彼年相若也
D.家祭无忘告乃翁 27.下列诗句并非抒发“乡愁”的一项是()。
A.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B.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C.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D.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28.下列诗句中,借“飞花”“飞絮”寄托思念的一项是()。
A.白话长恨风吹落,唯有杨花独爱风
B.杨花独得春风意,相逐晴空去不归 C.早梅迎夏结,残絮送春飞
D.几日添憔悴,虚飘飘柳絮飞 29.下列各项中的“之”与“其弟伺间从容言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昔贤之所难也
B.夫以汲、郑之贤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30.下列成语所涉及到的历史人物错误的一项是()。
A.望梅止渴(曹操)
B.卧薪尝胆(勾践)
C.破釜沉舟(刘邦)
D.韦编三绝(孔子)31.孔子曾因笛子的英年早逝而发出了“天丧予”的悲鸣,这位弟子是()。A.子路
B.子贡
C.颜回
D.冉求 32.欧阳修“画地学书”中,“书”应解释为()。
A.书法
B.字
C.《尚书》
D.书信
33.下列诗句中,与“独怜幽草涧边生”的“幽”所包含的情感最相近的一项是()。A.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B.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C.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D.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34.“危樯独夜舟”中,“危”的意思是()。
A.危险
B.高
C.损害
D.偏侧 35.“一之为甚,其可再乎”中,“其”所表示的语气是()。
初二初三 3 A.反诘
B.祈使
C.推测
D.疑问 36.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无或乎王之不智也
B.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C.通国之善弈者也
D.为是其智弗若与 3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遂于.驴上吟哦
B.青出于.蓝
C.于.驴上得句
D.吏揭榜于.市 38.公输盘所说的“吾义固不杀人”中的“义”指的是()。
A.拒绝墨子的“千金”
B.不愿被人利用
C.有爱人之心
D.不看重酬金 39.刘禹锡享受“无丝竹之乱耳”的生活,下列不属于“丝竹”的一项是()。A.鼓
B.琴
C.箫
D.笛 40.中国文学史上被誉为“七绝圣手”的诗人是()。
A.王勃
B.张九龄
C.王之涣
D.王昌龄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用“√”或“×”表示对或错)
41.“古诗十九首”指的是东汉末年文人学习民歌所写的抒情诗。()42.《庄子》和《吕氏春秋》都属于诸子百家的名著。()
43.《史记》《三国演义》《左传》和《战国策》都是历史典籍。()45.贾岛和孟郊都是唐代著名苦吟诗人,有“郊寒岛瘦”之称。()45.贾岛和孟郊都是唐代著名苦吟诗人,有“郊寒岛瘦”之称。()
46.《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是韩愈在遭贬后,因其侄孙韩湘来送行有感而作。(47.“兼爱、非攻”是墨子思想的核心,《公输》一文主要体现“非攻”思想。(48.词是一种文学样式,别有长短句、曲子、曲词、乐章、诗余等。()
49.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讲究平仄、对仗等格律,但用韵较自由。(50.杨万里是“南宋四大家”之一,其诗歌语言质朴自然,被称为“诚斋体”。(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写错别字不得分)51.复恐匆匆说不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2.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涯共此时。54.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5.长江一帆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6.独上江楼思渺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5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亲相近水中鸥。5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60.风乍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若问闲情都几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梅子黄时雨。初二初三 4))))
62.皮之不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3.失之毫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4.《战国策》是一部_________________体史书,该体例最早的中国史是《________________》。
65.“失之东隅,________________”,语出《后汉书•冯异传》,“东隅”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6.“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出自唐代诗人______________的《塞上听吹曲》,其中“梅花”一语双关,一指梅花,一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67.从题材内容来看,曹操的《龟虽寿》属____________________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志”在诗中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8.《田登为郡守》一文中有一句俗语:“只许州官放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上元灯节”的“上元”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节。
69.《楚人贻笑》中的“楚人居贫”的“贫”应当理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人说的“穷”应当理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0.元曲四大家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朴和郑光祖四位文学家。71.古代诗人有很多并称,如“李杜”指李白杜甫,“温李”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理解题(共2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72—72题。(7分)
〔黄钟〕人月圆·山中书事
[元]张可久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72.从散曲的内容来看,该曲应属()题材。(1分)
A.咏物
B.咏史
C.山水
D.归隐
73.下列诗句中,与画线句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接近的是()。(可多选)(4分)A.绝顶峰攒雪剑,悬崖水挂冰帘。倚树哀猿弄云尖。
B.为谁忙,莫非命?西风驿马,落月书灯。青天蜀道难,红叶吴江冷!C.半纸虚名,十载功夫。人传梁甫吟,自献长门赋。谁三顾茅庐? D.小阑干,又添新住两三竿。倒持手版支颐看,容我偷闲。74.下列对散曲内容理解有误的是()。(2分)
A.“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表达了历代王朝繁华只是瞬间一梦的感慨。
初二初三 5 B.吴宫、楚庙的萧条与茅舍的安逸形成了鲜明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当权者的嘲讽。C.“藏书”“酿酒”“煎茶”,作者以诗酒自娱,体现了他旷放自由的生活乐趣。D.“藏书万卷”暗示作者虽居住于山林中,但仍抱有以所学之才报效天下的心愿。
(二)阅读下文,完成75—76题。(5分)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战国策•齐策一》)
75.下列选项中能说明“王之蔽甚矣”的是()。(可多选)(2分)A.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B.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C.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D.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E.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76.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是()。(可多选)(3分)A.第一段写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规劝齐王除弊纳谏 B.第二、三两段写齐王纳谏后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 C.齐王的那一个“善”字,充分表明他纳谏的决心之大 D.加点“乃”是竟然的意思,表现邹忌内心的惊讶 E.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在于邹忌敢于直面进谏
(三)阅读下文,完成77—80题。(8分)
东坡诗文
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一日与棐论文及坡,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崇宁、大观间,海外诗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而人或谓之不韵。
(选自宋•朱弁)77.文中的“海外诗”是指东坡在()时所作的诗歌。(1分)
A.密州
B.黄州
C.惠州
D.儋州
初二初三 6 78.“士大夫不能诵东坡诗,便自觉气索,而人或谓之不韵”中,“气索”和“不韵”的意思分别是()。(1分)
A.气短;不押韵
B.气短;不风雅
C.索然无味;不押韵
D.索然无味;不风雅 79.下列对画线句中的“叹”理解正确的是()。(可多选)(2分)
A.为自己不再为世人所称道而遗憾
B.为东坡诗文的磅礴才气而赞叹 C.为自己儿子成不了大器而惋惜
D.为东坡超越自己而感叹后生可畏 80.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是()(可多选)(4分)
A.欧阳修才华横溢,文学成就斐然,但不为世人称道 B.选文从正、侧两方面,表现了东坡诗文的不凡成就 C.欧阳修对东坡赏识,体现了他开阔的胸襟和远见 D.东坡诗文超越欧阳修,印证了“江山代有才人出”
五、鉴赏题(共20分)
(一)阅读以下诗歌,完成81题。(10分)
塞下曲 [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81.有人用“语淡而意浑”来评价李白的这首诗歌,请作简易阐释。(不少于200字)
(二)阅读下列语段,完成82题。(10分)
惠子相梁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选自《庄子•秋水》)82.请就上文的艺术表现特色作简要赏析。(不少于200字)
初二初三 7
第二篇:第十六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初二、初三)复赛
第十六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 复赛试卷(初
二、初三组)
(比赛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纸上。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1.下列各项中与其他三项不属于同一朝代的诗人是()。
A.李白
B.李清照
C.李贺
D.李商隐 【答案】C 【解析】李白、李贺、李商隐均为唐朝,李清照为宋朝。2.下列各项中的作家属于同一朝代的是()。A.杜牧、杜甫
B.柳永、柳宗元 C.李煜、李益
D.王维、王安石 【答案】A 【解析】杜牧、杜甫为唐朝诗人;柳永是宋朝词人,柳宗元为唐代作家;李煜是南唐后主,李益为唐朝诗人;王维是唐朝作家,王安石为北宋作家。3.“仲秋”特指()。
A.公历8月
B.农历八月
C.公历7月
D.农历七月 【答案】B 【解析】仲秋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八月,按照中国的农历,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此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民间中秋节有吃月饼、赏月、赏桂花、猜灯谜等多种习俗。
4.下列和“推敲”的典故有关的是()。
A.唐代诗人岑参
B.唐代诗人贾岛 C.东晋诗人陶渊明
D.宋代诗人苏轼 【答案】B 【解析】推敲一词,比喻写作时逐字逐句思考的过程,用来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这一个词来自于诗人贾岛的一个典故。典故:贾岛即兴写了一首诗。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到了这首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想用“推”字(来替换“敲”字),反复思考没有定下来,便在驴背上(继续)吟诵,伸出手来做着推和敲的动作.看到的人感到很惊讶.当时韩愈临时代理京城的地方长官,他正带车马出巡,贾岛不知不觉,直走到(韩愈仪仗队的)
初二初三 1 第三节,还在不停地做(推敲)的手势.于是一会儿就被(韩愈)左右的侍从推搡到京兆尹的面前.贾岛详细地回答了他在酝酿的诗句,用“推”字还是用“敲”字没有确定,思想离开了眼前的事物,不知道要回避.韩愈停下车马思考了好一会,对贾岛说:“用‘敲’字好.”两人于是并排骑着驴马回家,一同谈论作诗的方法,互相舍不得离开,共有好几天.(韩愈)因此跟贾岛成为了普通人之间的交往.5.“运斤成风”中的“斤”应该是()。
A.古代一种似锄但比锄小的农具
B.斧子一类的工具 C.特指对文字的删削修饰
D.中国市制质量单位 【答案】B 【解析】:运,挥动;斤,横刃的斧头。挥动斧头,风声呼呼。比喻手法熟练,技艺高超,又说技巧熟练,大胆、快捷而有力。有时也用于形容自信。
6.如果老师对班里学习不主动不努力的同学引用古人的话进行批评教育,可以用()。A.心有灵犀一点通
B.玉不琢,不成器 C.化腐朽为神奇
D.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答案】B 【解析】A.比喻恋爱着的男女双方心心相印。现多比喻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诗人这两句诗显然是在写自己的爱情遭遇。他同自己的爱人分处两地,不能相见,所以说“身无彩凤双飞翼”。尽管不能相通,但两人在思想感情上却早已契合、沟通,“心有灵犀一点通”即指此而言。李商隐《无题》
B.玉不琢不成器意思是如果玉不精心雕琢,就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如果人不努力学习,也就不会懂得道理。
西汉·戴圣《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C.腐朽是一种形态,是指一种濒临于死亡的形态。通常情形下也会用来形容这样一种没落的社会现实,即丧失活力、停滞、颓废、萎靡不振的社会心理。而“化腐朽为神奇”就是将短暂的、稍纵即逝的、有形的、物质的、有限的东西“化”为无形的、恒久的、精神性的东西。《庄子 知北游》
D.表面的意思是说,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作为砺石,用来琢磨玉器。后喻指他人的做法或意见能够帮助自己改正错误缺点或提供借鉴。《诗经·小雅·鹤鸣》
7.《苏武牧羊》中的“单于”中的“单”读音是()。
A.chán
B.dān
C.shàn
D.chăn 【答案】A 【解析】“单”有3个读音:dān,组词如“单位”;姓,shàn ; 少数名族称自己的王,chán,单于。
8.古代父母去世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称为()。
A.夺情
B.归宁
C.出殡
D.丁忧 【答案】D
初二初三 2 【解析】A.夺情起复,又称夺情,是中国古代丁忧制度的延伸,意思是为国家夺去了孝亲之情,可不必去职,以素服办公,不参加吉礼。夺情少见,但常常发生在战场将士身上,丁忧制度不应用在战场上面,古人称之“墨绖从戎”,又称“金革之事不避”。
B.归宁又可称为做客、返外家(闽南语用法),古老的传统婚俗。流行于南北广大地区。指已嫁女子,回娘家归问父母之行动。起源很早,《诗经》已有“归事父母”之记载。
C.出殡 指移棺至墓葬地或殡仪馆舍。语出《水浒传》第二六回:“若是停丧在家,待 武二 归来出殡,这个便没甚么皂丝麻线。”
D.丁忧就是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的道德礼仪制度,后世往往指用于拥有官吏身份之人。根据儒家传统的孝道观念,朝廷官员在位期间,如若父母去世,则无论此人任何官何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辞官回到祖籍,为父母守制二十七个月,这叫丁忧。
9.下列诗句没有运用修辞格的是()。
A.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B.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C.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D.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答案】D 【解析】A.出自《古诗十九首》,意思是胡马来自北方,故依恋北风;越鸟来自于南方,故巢宿于南枝。比喻不忘根本。起兴的修辞手法;
B.出自陶渊明《饮酒》,意思是要问我怎能如此之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设问的修辞
C.出自温庭筠《商山早行》,意思是残月高挂,村野客店传来声声鸡叫;板桥清霜,先行客人留下行行足迹。对偶的修辞
D.出自韦应物《滁州西涧》,意思是傍晚下雨潮水涨得更急,郊野的渡口没有行人,一只渡船横泊河里。无修辞手法
10.下列名著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左传》②《汉书》③《吕氏春秋》④《孟子》⑤《史记》
A.①③⑤④②
B.①④③⑤②
C.①③④②⑤
D.①③④⑤② 【答案】B 【解析】①《左传》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②《汉书》由中国东汉历史学家班固编撰;③《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④《孟子》由战国孟子及其弟子所著;⑤《史记》由西汉司马迁所著。故时间按先后应为《左传》、《孟子》、《吕氏春秋》、《史记》《汉书》 11.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属于边塞诗 B.韦应物《滁州西涧》属于山水田园诗 C.张九龄《望月怀远》属于咏物诗 D.王维《送别》属于抒发别离之情的诗作 【答案】D.初二初三 3 【解析】A.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从多角度描绘了戍边将士(包括吹笛人)浓烈的乡思和满心的哀愁之情。属于边塞诗
B.这是一首写景的小诗,描写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属于山水田园诗
C.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是作者在离乡时,望月而思念远方亲人而写的。不属于咏物诗
D.这是首送友人归隐的诗,采用问答的方式从友人口中说出归隐的原因,也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属于抒发别离之情的诗 12.下列对诗句作者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B.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张九龄)C.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白居易)D.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欧阳修)【答案】A 【解析】A.出自唐代李白《峨眉山月歌》;B.出自唐代王昌龄《长信怨》;C.出自唐代韦庄《台城》;D.出自北宋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其一》。13.“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最早出自战国时著名思想家()的著作。A.墨翟
B.庄周C.荀况
D.商鞅 【答案】C 【解析】战国时,邯郸籍著名思想家荀况,在他的不朽著作《荀子·王制》篇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意思是说:统治者像是一条船,而广大的民众犹如河水,水既可以把船载负起来,也可以将船淹没掉。14.与“黄耳传书”这个典故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A.陆云
B.陆机
C.王璨
D.阮籍 【答案】B 【解析】晋朝的诗人陆机,养了一只汤宗元种狗,叫“黄耳”。陆机在京城(洛阳)当官,好久没收到家里寄来的信,担心家里发生了什么事。一天,陆机开玩笑地对他的狗说:“你能带书信跑回家乡取消息回来吗?”狗很开心,摇摆它的尾巴。陆机立即写了信,装入竹筒,绑在黄耳的脖子上。狗经过专门给马车通行的道路,日夜不停息地赶路。家人看到陆机的信,又回信给陆机。狗立即上路,一路翻山越岭,直奔京城。家乡和洛阳之间相隔几千里远,人走路来回需五十天,而狗只用了二十多天。后来狗死了,陆机在家乡埋葬了它,取碑文名为“黄耳冢”。
15.下列不属于“江南三大名楼”的是()。
A.滕王阁
B.黄鹤楼
C.岳阳楼
D.鹳雀楼 【答案】D 【解析】A.滕王阁,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赣江东岸;
B.江南三大名楼之一,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巅;
C.江南三大
初二初三 4 名楼之一,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古城西门城墙之上;
D.鹳雀楼,又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16.杨万里的“绿池落尽红蕖却”中,“却”的意思是()。
A.推辞、拒绝
B.还、再
C.完、尽
D.停止 【答案】C 【解析】出自南宋杨万里的《秋凉晚步》“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后两句的意思是“绿色池塘里的红色荷花虽然都落尽了,但荷叶还有新长出来的如铜钱那么园的小叶片。”
17.下列句中的“以”与“断鳌足以立四极”的“以”用法相同的是()。A.君以告扁鹊
B.问焉以求一得
C.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D.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答案】B 【解析】“断鳌足以立四极”出自“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淮南子·览冥训》。这里面的“以”是“用来”的意思;A.以之告扁鹊,意思是“国君把这件事情告诉扁鹊”;B.出自刘开《问说》“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意为“(对于)不如自己的人,向他们问,借以求得一点正确的见解”,以,用来;C.出自《塞翁失马》,以,因为,意为“唯独这个人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得以保全生命”;D.出自《惠子相梁》,以,用,意为“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吧?”。
18.下列选项中的“素”与“此人肃清”中的“素”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素蟫灰丝
B.红装素裹
C.可以调素琴
D.素不相识 【答案】D 【解析】“此人肃清”,素,一向。意为“这个人一向清正”。A.素,白色,意为“银白的蠹鱼和虫丝”;B.素,淡雅,红装:妇女的红色装饰;素裹:淡雅装束。指妇女艳丽和淡雅装束。用以形容雪过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美丽景色;C.素,不加修饰;D.素,一向。
19.下列诗句中“浮云”意象所蕴含的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B.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C.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D.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答案】B 【解析】B.“浮云”指的是即将远行的有人;A.C.D.暗指遮蔽人的障碍物。20.下列加点词与“终南山”无关的一项是()。
A.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B.太乙近天都,连天接海隅 ....
初二初三 5 C.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D.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答案】C 【解析】终南山是道教全真派发祥圣地,又名太乙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简称南山。A.“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中的南山指的就是终南山;B.终南山,又名太乙山;C.南山,指的是庐山;D.南山:即终南山。
21.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和“汝既不田”的“田”相同的是()。A.一狼洞其中
B.古人贵朝闻夕死
..C.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D.读《易》至韦编三绝 ..【答案】A 【解析】“田”,名词作动词,种田。A.洞,名词作动词,打洞;B.朝,名词作状语,在早上;C.船,名词作状语,用船;D.韦,名词作状语,用熟牛皮。22.《晋书》是“二十四史”之一,它的体例是()。
A.编年体
B.国别体
C.纪传体
D.纪事本末体 【答案】C 【解析】《晋书》,中国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龄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1]。记载的历史上起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宋代晋。该书同时还以“载记”形式,记述了十六国政权的状况。载记是记述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统治者建立的政权即“十六国”史事的形式,这是《晋书》在纪传体史书体例上的一个创造。
23.以下选项中包含意动用法的一项是()。
A.亲戚畔之
B.斗折蛇行
C.空乏其身
D.不耻下问 【答案】D 【解析】A.通假字,“畔”通“叛”,背叛;
B.词类活用,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七星
蛇:名词作状语,像蛇爬行一样
“斗折蛇行”是形容道路曲折蜿蜒。
24.“清江一曲抱村流”中的“曲”读音和释义都正确的一项是()。A.qū(弯曲,曲折)
B.qū(弯曲的地方)
C.qǔ(能唱的文词,一种艺术形式)
D.qǔ(歌的乐调)【答案】A 【解析】这句出自杜甫的《江村》,清江:清澈的江水。江:指锦江,岷江的支流,在成都西郊的一段称浣花溪。曲:曲折。抱:怀拥,环绕。25.“枳花明驿墙”中的“明”应解释为()。
A.亮,与“暗”相对
B.能够看清事物
C.清楚
D.使......明亮,照亮 【答案】D
初二初三 6 【解析】这句诗出自温庭筠的《商山早行》。这句意思是说:枳花鲜艳地开放,使驿站墙明亮起来。明:使……明艳。枳(zhǐ):也叫“臭橘”,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驿(yì)墙:驿站的墙壁。驿:古时候递送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暂住、换马的处所。
26.以下选项中不含有第二人称代词的一项是()。
A.予尔百金
B.若渔者也
C.彼与彼年相若也
D.家祭无忘告乃翁 【答案】B 【解析】A.“予尔百金”意思是“给你百金”;B.“彼与彼年相若也”意思是“他和你的年龄相似。”D.“家祭无忘告乃翁”意思是“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27.下列诗句并非抒发“乡愁”的一项是()。
A.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B.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C.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D.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答案】B 【解析】B.《早发白帝城》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李白诗作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诗人是把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融为一体来表达的。全诗不无夸张和奇想,写得流丽飘逸,惊世骇俗,但又不假雕琢,随心所欲,自然天成。
28.下列诗句中,借“飞花”“飞絮”寄托思念的一项是()。
A.白话长恨风吹落,唯有杨花独爱风
B.杨花独得春风意,相逐晴空去不归 C.早梅迎夏结,残絮送春飞
D.几日添憔悴,虚飘飘柳絮飞 【答案】D 【解析】A.出自唐朝吴融《杨花》,写出了杨花的独特风姿,诗句表现了作者追求自由、高傲不羁的品格;B.出自宋朝王安石《暮春》,写出了杨花的靓丽风姿,表现了作者高傲不羁的品格;C.出自白居易的《春末夏初闲游江郭二首 其二》,诗句写出了春末夏初的风景,表达作者夏日赏景的悠闲之情;D.出自关汉卿《双调·大德歌 子规啼 春》,诗句写出了女子容颜的憔悴和飞舞的柳絮,表达了少妇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29.下列各项中的“之”与“其弟伺间从容言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昔贤之所难也
B.夫以汲、郑之贤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答案】C 【解析】“其弟伺间从容言之”出自欧阳修《归田录》,意为“他的弟弟等到他有空闲的时候不慌不忙地告诉他[说]。”之;代词:他,他们;A.意为“(这)是过去的贤人也很难做到的。”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之,的。意为“像郑公这样的贤人。”C.之,代词,代指这件事。D.定语后置的标志。“近塞上有善术之人。”,意为“长城一带的边塞上有
初二初三 7 精通易学术数的人。”
30.下列成语所涉及到的历史人物错误的一项是()。
A.望梅止渴(曹操)
B.卧薪尝胆(勾践)
C.破釜沉舟(刘邦)
D.韦编三绝(孔子)【答案】C 【解析】破釜沉舟应是项羽。破釜沉舟意思是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31.孔子曾因笛子的英年早逝而发出了“天丧予”的悲鸣,这位弟子是()。A.子路
B.子贡
C.颜回
D.冉求 【答案】C 【解析】出自《论语》: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意思是说颜渊死了,孔子说:“唉!是老天爷真要我的命呀!是老天爷真要我的命呀!” 32.欧阳修“画地学书”中,“书”应解释为()。
A.书法
B.字
C.《尚书》
D.书信 【答案】B 【解析】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时便死了父亲,母亲郑氏决心不改嫁,(在家)亲自教欧阳修读书学习。因家里贫穷,以至于只能用芦荻在地上练习写字。书:字
33.下列诗句中,与“独怜幽草涧边生”的“幽”所包含的情感最相近的一项是()。A.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B.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C.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D.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答案】B 【解析】幽草:幽谷里的小草,幽,幽静,这句出自韦应物的《滁州西涧》,这句表露了作者闲适恬淡的心境,表露出诗人安贫守节,不高居媚时的胸襟;A.幽,幽深;幽径,幽深的小路;这句出自梅尧臣·《鲁山山行》,这句写出了野景之幽与野情之浓。B.幽,幽深僻静;这句出自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这句写出了幽静美妙的环境,本诗抒发的是作者忘却世俗、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C.幽人,一指幽隐之人,隐士;二指幽居之士。这句出自《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此诗表达作者在秋夜对隐居朋友的思念之情。D.幽,幽静。这句出自王籍的《入若耶溪》,这句话以动显静的手法来渲染山林的幽静,这首诗使人感受到若耶溪的深幽清净,同时也达到了“动中间静意”的美学效果。34.“危樯独夜舟”中,“危”的意思是()。
A.危险
B.高
C.损害
D.偏侧 【答案】B 【解析】出自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五言律诗《旅夜书怀》,“危樯独夜舟“是指”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独地停泊着。危樯 :高高的船桅杆。
初二初三 8 35.“一之为甚,其可再乎”中,“其”所表示的语气是()。A.反诘
B.祈使
C.推测
D.疑问 【答案】A 【解析】出自先秦·左丘明《左传·僖公五年》:“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意思是指“晋国的侵列野心不可以开启,对待外国的军队不能放松警惕。(犯)一次错误已经很过分了,怎么可以再犯类似的错误呢?” 36.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无或乎王之不智也
B.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C.通国之善弈者也
D.为是其智弗若与 【答案】C 【解析】A.“或”通“惑”,奇怪,这句话指“王不明智,不值得奇怪。”的意思。B.“暴”通“曝”,晒,这句话指“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的意思。D,“与”通“欤”,吗,这句话指“因为他的智力比别人差吗?”
3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遂于驴上吟哦
B.青出于蓝
C.于驴上得句
D.吏揭榜于市 ....【答案】B 【解析】A.介词,在B.介词,表示比较,相当于“比”
C.介词,在 D.介词,在 38.公输盘所说的“吾义固不杀人”中的“义”指的是()。
A.拒绝墨子的“千金”
B.不愿被人利用
C.有爱人之心
D.不看重酬金 【答案】C 【解析】“义”指墨家提出的“兼爱”、“非攻”的含义。
39.刘禹锡享受“无丝竹之乱耳”的生活,下列不属于“丝竹”的一项是()。A.鼓
B.琴
C.箫
D.笛 【答案】A 【解析】中国传统民族弦乐器和竹制管乐器的统称。亦泛指音乐。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丝竹是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也指音乐。
40.中国文学史上被誉为“七绝圣手”的诗人是()。
A.王勃
B.张九龄
C.王之涣
D.王昌龄 【答案】D 【解析】七绝圣手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誉称。王昌龄以其七言绝句艺术精湛而得名。语出明代胡应麟《诗薮》:“七言绝,太白(李白)、江宁(王昌龄)为最。”王昌龄是著名的边塞诗人,尤其擅长七绝,其中名作《出塞》被推为唐代七绝压卷之作。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用“√”或“×”表示对或错)
初二初三 9 41.“古诗十九首”指的是东汉末年文人学习民歌所写的抒情诗。()【答案】√
【解析】《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模仿民歌所作,是民歌体的文人诗,艺术造诣很高,为历代文人奉为五言抒情诗的典范。
42.《庄子》和《吕氏春秋》都属于诸子百家的名著。()【答案】×
【解析】《庄子》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属于诸子百家的名著;《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不是诸子百家的名著。43.《史记》《三国演义》《左传》和《战国策》都是历史典籍。()【答案】×
【解析】《史记》、《左传》《战国策》是历史典籍,《三国演义》是小说,不是历史典籍。44.《陶侃惜谷》中“执而鞭之”的“鞭”就是鞭子的意思。()【答案】×
【解析】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用鞭子打”的意思。
45.贾岛和孟郊都是唐代著名苦吟诗人,有“郊寒岛瘦”之称。()【答案】√
【解析】郊寒岛瘦原本是指孟郊、贾岛简啬孤峭的诗歌风格,后用以形容诗文类似的意境。“苦吟诗人” 原指中唐和晚唐诗坛中以徘徊吟哦的心境和殚精竭虑的态度进行创作,对每个字词进行仔细推敲锤炼的诗人。现在,人们也经常把勤于创作潜心创作的诗人称为苦吟诗人。46.《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是韩愈在遭贬后,因其侄孙韩湘来送行有感而作。()【答案】×
【解析】作者被贬到潮州,韩愈的侄孙韩湘远道赶来送韩愈南迁。
47.“兼爱、非攻”是墨子思想的核心,《公输》一文主要体现“非攻”思想。()【答案】√
【解析】记述了墨子出使楚国,用智慧说服楚国大夫公输盘和楚王放弃意欲侵略宋国的企图。体现了“非攻”的思想。
48.词是一种文学样式,别有长短句、曲子、曲词、乐章、诗余等。()
【答案】√
【解析】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有:近体乐府、长短句、曲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
49.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讲究平仄、对仗等格律,但用韵较自由。()【答案】×
【解析】古体诗[1] 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近体诗形成前,各种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
初二初三 10 50.杨万里是“南宋四大家”之一,其诗歌语言质朴自然,被称为“诚斋体”。()【答案】√
【解析】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写错别字不得分)51.复恐匆匆说不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行人临发又开封。
【解析】出自《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52.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悠然见南山
【解析】出自陶渊明《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5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涯共此时。【答案】海上生明月
【解析】出自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54.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不破楼兰终不还
【解析】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55.长江一帆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落日五湖春
【解析】出自唐朝诗人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56.独上江楼思渺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月光如水水如天
【解析】唐代诗人赵嘏《江楼旧感》: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5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答案】不知何处吹芦管
【解析】出自唐代诗人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5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亲相近水中鸥。
初二初三 11 【答案】自去自来梁上燕
【解析】出自唐代诗人杜甫《江村》: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
5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答案】落红不是无情物
【解析】出自清代诗人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一: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60.风乍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吹皱一池春水
【解析】出自五代十国南唐词人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61.若问闲情都几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梅子黄时雨。【答案】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解析】出自宋代词人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62.皮之不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毛将焉附
【解析】出自《左传》: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意思是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63.失之毫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缪以千里
【解析】出自《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意思是开始稍微有一点差错,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64.《战国策》是一部_________________体史书,该体例最早的中国史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国别体;《国语》
【解析】《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国语》是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记,是一部分国记事的历史散文。65.“失之东隅,________________”,语出《后汉书•冯异传》,“东隅”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收之桑榆;早晨
【解析】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异传》:“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
初二初三 12 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东隅:日出东方,故以东隅指早晨,也指东方。桑榆:傍晚日影落在桑榆树梢,指黄昏。意思是比喻这个时候失败了,另一个时候得到补偿,比喻为时不晚。66.“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出自唐代诗人______________的《塞上听吹曲》,其中“梅花”一语双关,一指梅花,一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高适;没花
【解析】出自唐代边塞诗人高适《塞上听吹曲》: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后两句写到战士由听曲《梅花落》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而想到梅花之落,句中也就含有思乡的情调。
67.从题材内容来看,曹操的《龟虽寿》属____________________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志”在诗中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哲理诗;建功立业、统一祖国的豪情壮志。
【答案】这是一首充满诗人对生活的真切体验的哲理诗。抒发他建功立业、统一祖国的豪情壮志。
68.《田登为郡守》一文中有一句俗语:“只许州官放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上元灯节”的“上元”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节。【答案】不许百姓点灯;元宵节
【解析】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69.《楚人贻笑》中的“楚人居贫”的“贫”应当理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人说的“穷”应当理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家境贫寒;没有官爵,仕途坎坷,不得升迁
【解析】“贫”指家境贫寒;“穷”指的是没有官爵,仕途坎坷,不得升迁。
70.元曲四大家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朴和郑光祖四位文学家。【答案】关汉卿、马致远
【解析】元曲四大家指的是关汉卿、马致远、白朴和郑光祖四位文学家。
71.古代诗人有很多并称,如“李杜”指李白杜甫,“温李”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温庭筠;李商隐
【解析】“温李”指的是温庭筠和李商隐。
四、阅读理解题(共2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72—72题。(7分)
〔黄钟〕人月圆·山中书事
[元]张可久
初二初三 13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72.从散曲的内容来看,该曲应属()题材。(1分)
A.咏物
B.咏史
C.山水
D.归隐 【答案】B 【解析】此曲借感叹古今的兴亡盛衰表达自己看破世情、隐居山野的生活态度。全曲上片咏史,下片抒怀。开头两句,总写历来兴亡盛衰,都如幻梦,自己早已参破世情,厌倦尘世。接下来三句,以孔林、吴宫与楚庙为例,说明往昔繁华,如今只剩下凄凉一片。下片转入对眼前山中生活的叙写,虽然这里仅有简陋的茅舍,但有诗书万卷。喝着自酿的松花酒,品着自煎的春水茶,幽闲宁静,诗酒自娱,自由自在。
73.下列诗句中,与画线句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接近的是()。(可多选)(4分)A.绝顶峰攒雪剑,悬崖水挂冰帘。倚树哀猿弄云尖。
B.为谁忙,莫非命?西风驿马,落月书灯。青天蜀道难,红叶吴江冷!C.半纸虚名,十载功夫。人传梁甫吟,自献长门赋。谁三顾茅庐? D.小阑干,又添新住两三竿。倒持手版支颐看,容我偷闲。【答案】B.C 【解析】画线句意为“千古以来,兴亡更替就像繁华的春梦一样。诗人用疲倦的眼睛远望着天边。”诗句中,作者感慨历史的兴亡盛衰,表现了作者勘破世情,厌倦风尘的人生态度。A.出自元代张可久 《红绣鞋·天台瀑布寺》,意为“尖削的山峰像闪着寒光的宝剑聚集在一起,悬崖上挂着一张张冰帘。倚着树猿猴哀鸣飞跃戏耍在云间。”写出了天台山因其高,所以寒,以致峰攒白雪,水挂冰帘;因其险,所以峰如剑,崖如悬,又招来哀猿。作者欲通过这些继而抒发对人心之险恶的愤恨之情;B.出自元代张可久的《普天乐·秋怀》,意为“究竟是为谁这样辛苦奔波?莫非是命中注定。西风萧瑟瘦马颠簸,落月下书卷伴一盏昏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红叶满山吴江凄冷。” “西风驿马,落月书灯”实写秋景,“青天蜀道难”化用李白《蜀道难》诗句,形容自己求取功名的道路艰难,是虚笔。这四句虚实相生,极写作者劳苦奔波却又落寞、无人赏识的凄苦情状,继而抒发了归隐的之情;C.出自元代张可久《中吕·齐天乐带红衫儿·道情》,意为“苦读十载的功夫徒然博得一个会舞文弄墨的虚名罢了。世人传颂《梁甫吟》,司马相如为失宠的陈皇后写了《长门赋》献给汉武帝,感动了皇帝,谁愿意三顾茅庐呢?” 诗句含有作者自喻之意,像我这样兼有诸葛亮足智多谋和司马相如博学多才的读书人,却得不到像刘备那样的明主来赏识,有谁来三顾茅庐呢?写出了作者的愤慨和失望之情,继而抒发了青山白云,远山近水的归隐之情,不过也加上了一些道家的思想;D.出自张可久的《殿前欢 爱山亭上》,意为“小院里又添了几枝青竹,我难得清闲.用手支着下巴观看。”表现了作者的赏景的喜悦之情。74.下列对散曲内容理解有误的是()。(2分)
初二初三 14 A.“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表达了历代王朝繁华只是瞬间一梦的感慨。B.吴宫、楚庙的萧条与茅舍的安逸形成了鲜明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当权者的嘲讽。C.“藏书”“酿酒”“煎茶”,作者以诗酒自娱,体现了他旷放自由的生活乐趣。D.“藏书万卷”暗示作者虽居住于山林中,但仍抱有以所学之才报效天下的心愿。【答案】D 【解析】“万卷”书读之不尽,“松花”“春水”取之不竭;饮酒作诗,读书品茶,足慰晚年。这首散曲通过感慨历史的兴亡盛衰,表现了作者勘破世情,厌倦风尘的人生态度,和放情烟霞,诗酒自娱的恬淡情怀。
(二)阅读下文,完成75—76题。(5分)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战国策•齐策一》)
75.下列选项中能说明“王之蔽甚矣”的是()。(可多选)(2分)A.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B.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C.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D.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E.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答案】A.B.【解析】A.直接体现“王之蔽甚矣”,B.侧面反映了王受蒙蔽。76.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是()。(可多选)(3分)A.第一段写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规劝齐王除弊纳谏 B.第二、三两段写齐王纳谏后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 C.齐王的那一个“善”字,充分表明他纳谏的决心之大 D.加点“乃”是竟然的意思,表现邹忌内心的惊讶 E.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在于邹忌敢于直面进谏 【答案】A.B.C 【解析】D.“乃”,于是。未表现邹忌的惊讶。E.过度推断,齐国可以“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有很多,邹忌敢于直面进谏只是其中一个原因。
初二初三 15
(三)阅读下文,完成77—80题。(8分)
东坡诗文
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一日与棐论文及坡,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崇宁、大观间,海外诗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而人或谓之不韵。
(选自宋•朱弁)77.文中的“海外诗”是指东坡在()时所作的诗歌。(1分)
A.密州
B.黄州
C.惠州
D.儋州 【答案】D 【解析】A.密州在今山东省诸城市;B.黄州隶属湖北省黄冈市;C.惠州属广东省;.D.儋州属海南省。海外诗:指苏轼被贬海南时所作的诗。
78.“士大夫不能诵东坡诗,便自觉气索,而人或谓之不韵”中,“气索”和“不韵”的意思分别是()。(1分)
A.气短;不押韵
B.气短;不风雅
C.索然无味;不押韵
D.索然无味;不风雅 【答案】B 【解析】气索:气短;不韵:不雅。
79.下列对画线句中的“叹”理解正确的是()。(可多选)(2分)
A.为自己不再为世人所称道而遗憾
B.为东坡诗文的磅礴才气而赞叹 C.为自己儿子成不了大器而惋惜
D.为东坡超越自己而感叹后生可畏 【答案】B 【解析】这里的“叹”可理解为“赞叹”。
80.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是()(可多选)(4分)
A.欧阳修才华横溢,文学成就斐然,但不为世人称道 B.选文从正、侧两方面,表现了东坡诗文的不凡成就 C.欧阳修对东坡赏识,体现了他开阔的胸襟和远见 D.东坡诗文超越欧阳修,印证了“江山代有才人出” 【答案】B.C 【解析】A.欧阳修才华横溢,并未说不为世人称道。D.“东坡诗文超越欧阳修”,过度推断。
【译文】
东坡写的诗词,一下笔就被人们传诵。每次有一篇(东坡的)文章送来,欧阳(修)一整天都为此高兴,前前后后就像这样。一天与欧阳棐谈论文章,涉及到东坡,欧阳修感叹到:你记住我这句话:“30年后,世上的人们再也不谈论我,不传颂我的名声了!” 宋
初二初三 16 徽宗年间,苏轼在流放到海南的时候,作的诗很流行,年轻的读书人没有再谈论欧阳修的(诗文)了。这时候 朝廷虽然曾经禁止(苏轼被贬海南时所作的诗),赏赐的钱增加到80万贯,但是禁得更严密 传诵更多,年轻的读书人经常凭借(苏轼被贬海南时所作的诗)多相互夸赞。士大夫没有熟读东坡诗文的便觉得没有面子(气短),而且有的人会说士大夫们不雅。
五、鉴赏题(共20分)
(一)阅读以下诗歌,完成81题。(10分)
塞下曲 [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81.有人用“语淡而意浑”来评价李白的这首诗歌,请作简易阐释。(不少于200字)【解析】这首诗歌,作者以平实的语言刻画了塞下的风景与将士们的决心,叙事描写看似朴实平淡,却饱含了表现诗人甘愿赴身疆场,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可谓“语淡而意浑”。
首句言“五月天山雪”,李白所写五月在塞下,在天山。自然,所见所感也就与“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的五月之景迥然有别。
天山孤拔,常年被积雪覆盖。这种内地与塞下在同一季节的景物上的巨大反差,被诗人敏锐地捕捉,然而,他没有具体细致地进行客观描写,而以轻淡之笔徐徐道出自己内心的感受:“无花只有寒”。“寒”字,隐约透露出诗人心绪的波动,何况寒风之中又传来《折杨柳》的凄凉曲调呢!在这里,诗人写“闻折柳”,当亦包含着一层苍凉寒苦的情调。他是借听笛来渲染烘托这种气氛的。诗为五律,依惯例当于第二联作意思上的承转,但是李白却就首联顺势而下,不肯把苍凉情绪稍作收敛,这就突破了格律诗的羁绊,以气脉直行,豪纵不拘,语淡而雄浑为其特色了。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由苍凉变为雄壮。这里,“晓战”与“宵眠”相对应,当是作者有意在概括军中一日的生活,其军情之紧张急迫,跃然纸上。“随”字,摹状士卒的令行禁止。“抱”字,描绘士卒夜间警备的情况。二句写的是士卒的生活场景,而他们守边备战,人人奋勇,争为功先的心态则亦尽情流露出来。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斩楼兰”借用傅介子慷慨复仇的故事,表现诗人甘愿赴身疆场,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直”与“愿”字呼应,语气斩截强烈,一派心声,喷涌而出,自有夺人心魄的艺术感召力。
诗歌字字平淡,却意蕴丰厚。
初二初三 17
(二)阅读下列语段,完成82题。(10分)
惠子相梁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选自《庄子•秋水》)82.请就上文的艺术表现特色作简要赏析。(不少于200字)
【答案】《惠子相梁》这则故事,辛辣地讥讽了醉心于功名富贵者的嘴脸,表现了庄子对功名利禄的态度。故事发展出人意料,人物形成鲜明对照,比喻巧妙贴切,收到言简义丰的效果。
巧妙地采用了寓言的形式。庄子往见惠子,表明自己的清高,无意功名利禄,指责惠子为保住官位而偏狭猜忌的心态,但这些并没有直接道出,而是寓于一个虚构的故事中,使人感到意味隽永,具有更强的讽刺性。
善于运用比喻。其中的“鹓鶵”“鸱”和“腐鼠”都具有明显的比喻义,且比喻自然生动形象,特别是把鸱吓鹓鶵的情景刻画地惟妙惟肖,活画出了惠子因怕丢掉相国的官职而偏狭猜忌的丑态。
本篇表现了庄子无意于功名利禄的清高的品质。比起《逍遥游》中表现的虚无主义和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来,还是值得肯定的。
【解析】译文:惠施在魏国做国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魏国)来,是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几天几夜。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鶵,你知道它吗?那鹓鶵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在此时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鶵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发出‘喝!’的怒斥声。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相位)来威胁我吗?”
初二初三 18
第三篇:第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范文)
第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
启事
活动目的:
培育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中学生在古诗文阅读、理解和鉴赏方面的能力,以大赛的形式激发广大中学生学习古典诗文的兴趣。
活动组织:
主办单位:上海市教委教研室
上海教育报刊总社
承办单位:当代学生杂志社
后援单位:复旦大学中文系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特别支持:上海古籍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
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文化中国》栏目
大赛评委:(按姓氏笔画)
于漪(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
方智范(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卢元(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
孙逊(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过传忠(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
步根海(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上海市教委教研室语文教研员)赵昌平(上海古籍出版社总编辑)
骆玉明(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钱梦龙(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
彭卫国(上海辞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
活动形式
1.大赛形式:个人书面阅读比赛,团体现场决赛。
2.参赛对象:预初至高三学生,中专、职校学生。
3.分组情况:预初至高三按年级分组;中专、职校单独设中职组;共分8个组别。
4.大赛程序:
初赛——2009年9月-10月,各校自行举行。以《当代学生·2009年古诗文增刊》上刊登的第七届大赛的决赛卷为参考试卷。中学按在校人数2%的比例选拔学生进入区复赛,中职系统按在校人数1.5%的比例选拔学生进入复赛。
复赛——2009年10月底,各区及中职系统分别举行。试题由大赛组委会提供。按复
赛人数10%的比例选拔学生进入全市决赛。
决赛——2009年11月底,全市统一举行决赛。
团体决赛——2009年12月举行。
5.奖项设置:
个人奖:
一等奖40~64名(每组5~8名)
二等奖80~120名(每组10~15名)
三等奖120~200名(每组15~25名)
优胜奖200~280名(每组25~35名)
团体奖:(以各学校个人决赛成绩为统计数据计算各校积分,以积分高低为顺序排列,选拔出初中组、高中组、中职组各组别前6名进入最后的团体决赛,七至十二名为团体优胜奖)
团体金奖3名(每组1名)
团体银奖6名(每组2名)
团体铜奖9名(每组3名)
团体优胜奖18名(每组6名)
另设优秀指导教师奖、优秀组织奖若干名
6.大颁颁奖:2010年1月。
▲特别声明:本项赛事不收任何报名费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
上海教育报刊总社
当代学生杂志社
2009年3月
第四篇:上海市第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
上海市第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
启事
活动目的:
培育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中学生在古诗文阅读、理解和鉴赏方面的能力,以大赛的形式激发广大中学生学习古典诗文的兴趣。
活动组织:
主办单位:上海市教委教研室
上海教育报刊总社
承办单位:当代学生杂志社
后援单位:复旦大学中文系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特别支持:上海古籍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
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文化中国》栏目
大赛评委:(按姓氏笔画)
于漪(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
方智范(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卢元(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
孙逊(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过传忠(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
步根海(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上海市教委教研室语文教研员)赵昌平(上海古籍出版社总编辑)
骆玉明(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钱梦龙(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
彭卫国(上海辞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
活动形式
1.大赛形式:个人书面阅读比赛,团体现场决赛。
2.参赛对象:预初至高三学生,中专、职校学生。
3.分组情况:预初至高三按年级分组;中专、职校单独设中职组;共分8个组别。
4.大赛程序:
初赛——2009年9月-10月,各校自行举行。以《当代学生·2009年古诗文增刊》上刊登的第七届大赛的决赛卷为参考试卷。中学按在校人数2%的比例选拔学生进入区复赛,中职系统按在校人数1.5%的比例选拔学生进入复赛。
复赛——2009年10月底,各区及中职系统分别举行。试题由大赛组委会提供。按复
赛人数10%的比例选拔学生进入全市决赛。
决赛——2009年11月底,全市统一举行决赛。
团体决赛——2009年12月举行。
5.奖项设置:
个人奖:
一等奖40~64名(每组5~8名)
二等奖80~120名(每组10~15名)
三等奖120~200名(每组15~25名)
优胜奖200~280名(每组25~35名)
团体奖:(以各学校个人决赛成绩为统计数据计算各校积分,以积分高低为顺序排列,选拔出初中组、高中组、中职组各组别前6名进入最后的团体决赛,七至十二名为团体优胜奖)
团体金奖3名(每组1名)
团体银奖6名(每组2名)
团体铜奖9名(每组3名)
团体优胜奖18名(每组6名)
另设优秀指导教师奖、优秀组织奖若干名
6.大颁颁奖:2010年1月。
▲特别声明:本项赛事不收任何报名费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
上海教育报刊总社
当代学生杂志社
2009年3月
关于复赛试卷和复赛内容的说明
1.分卷情况:
预初卷、初一初二合卷(分别评奖)、初三卷、高一高二合卷(分别评奖)、高三卷、中职卷。
2.考试内容:
预初年级卷——增刊初中部分标注★号的古文和古诗,以及相关的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占试题的80%;小学三、四、五年级课本中的部分古诗和古文(篇名待定),古代名句100篇,以及相关的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占试题的20%。试题题型:默写、选择、填空、简答。
初一初二卷——增刊初中部分标注★号、★★号的古文和古诗,以及相关的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占试题的70%;课内内容(三套教材各占1/3),占试题的20%;课外内容占10%。试题题型:选择、填空(翻译和解释)、阅读理解、赏析(古诗和古文)、附加题。
初三年级卷——增刊初中部分标注★号、★★号和★★★号的古文和古诗,古代名句100篇,以及相关的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占试题的60%;课内内容(三套教材各占1/3),占试题的20%;课外内容占20%。试题题型:选择、填空(翻译和解释)、阅读理解、赏析(古诗和古文)、附加题。
高一高二卷——增刊高中部分的古文和古诗,以及相关的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占试题的50%;课内内容(三套教材各占1/3),占试题的20%;课外内容占30%。试题题型:选择、填空(翻译和解释)、阅读理解、赏析(古诗和古文)、附加题。
高三年级卷——增刊高中部分的古文和古诗,以及相关的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占试题的40%;课内内容(三套教材各占1/3),占试题的20%;课外内容占40%。试题题型:选择、填空(翻译和解释)、阅读理解、赏析(古诗和古文)、附加题。
中专职校卷——初三年级卷——增刊初中部分标注★号、★★号和★★★号的古文和古诗,古代名句100篇,以及相关的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占试题的60%;课内内容(三套教材各占1/3),占试题的20%;课外内容占20%。试题题型:选择、填空(翻译和解释)、阅读理解、赏析(古诗和古文)、附加题。
关于复赛阅卷和进入决赛资格的说明
1.复赛人数:
各区县和中职校由学校按照学生数2%的比例选拔复赛参赛者,复赛由各区县和中职系统分别组织。
2.复赛阅卷:
预初年级——按照评分标准阅卷,然后按得分高低排列,选拔前10%的学生进入决赛。
初一初二——按照评分标注统一阅卷,然后分年级按得分高低排列,各选拔前10%的学生进入决赛。
初三年级——按照评分标准阅卷,然后按得分高低排列,选拔前10%的学生进入决赛。
高一高二——按照评分标注统一阅卷,然后分年级按得分高低排列,各选拔前10%的学生进入决赛。
高三年级——按照评分标准阅卷,然后按得分高低排列,选拔前10%的学生进入决赛。
中专职校——按照评分标准阅卷,然后按得分高低排列,选拔前10%的学生进入决赛。
3.决赛资格:
在2008年第七届上海市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的学生可以直接获得进入决赛的资格,不占各区县名额。
直接进入决赛学生的名单由各区县上报,主办单位审核后发放决赛参赛证。
第五篇:第十六届高效课堂教学大赛总结汇报
第十六届高效课堂教学大赛总结汇报
根椐局里统一安排,在部分中小学,幼儿园举行了府谷县第十六届高效课堂教学大赛。我们一组三人,负责幼教段的幼儿音乐、舞蹈教学大赛,汇报如下:
一、音乐、舞蹈组大赛体现的优点
1、参赛教师的教学设计重难点适当,能把握关键问题,注重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时间调控合理。
2、大部分参赛教师做到了教态自然,普通话流利。
3、大部分参赛教师能根据课堂内容自制教具。
4、大部分参赛教师能根据歌曲内容引导孩子重新创编,并进行表演,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
5、部分教师能适当启发孩子的思维,提出问题能适当渗透语言知识,提高锻炼了孩子的组织语言和表达的能力,如四幼的郝亚丽老师。
6、部分老师能在教学中适当渗透生活常识,教孩子体会父母的艰苦,懂得感恩。
7、极少参赛老师控制课堂、组织课堂的能力较长,如二幼的吴静。
二、音乐、舞蹈组大赛体现的不足
1、大部分参赛老师的基本功不扎实。本组有八人参赛,七人讲音乐课,只有一人的电子琴基本功相对好一些,五人电子琴基本功不过关,还有一人根本不会使用电子琴。
2、课堂气氛不活跃。对于艺术课而言,最主要的是具有趣味性,紧紧吸引孩子,从而传授必要的知识,但本组艺术课大部分老师的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3、不敢放手让孩子表演。音乐、舞蹈最主要的是可以让孩子根据内容提示,自己创编,随心表演,但大部分老师不敢放手,只敢让孩子根着自的安排去表演,不敢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创设。
4、不会用孩子的角度去引导他们。幼儿园的小朋友有着各种各样的想法,而我们的老师不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引导他们,往往以成人的思维去思考问题,不能充分发挥幼儿特质。
幼儿音乐、舞蹈组
第二组:白美林 高翠莲 杨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