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运动会让孩子学会坚持
运动会让孩子学会坚持
二年级二班徐艺轩妈妈
王琰
今天参加了长清区实验小学二年级、三年级举行的秋季亲子运动会,这是孩子入学以来参加的第二次亲子运动会,不同的是上次是后勤服务,这次却是亲自参与了项目,这对自己和孩子来说都是很大的进步,为了不打击孩子的积极性,也逼了自己一把。
此次运动会从2号接到通知报项目到今天4号早上举行,时间上算是仓促的,但是学校、老师、家长和孩子们真的都是尽心尽力的参与、协调,让项目有条不紊的进行,收获了成功与快乐。我本来是不想参与只想做后勤的,但是孩子回来却告诉我她报了亲子跳绳,我一听头都大了,孩子跳绳不是强项,我也体质弱,体育项目更是不行,这不是给班里拖后腿吗?就劝孩子放弃,让会跳的家长和孩子上,可是孩子怎么也不愿意放弃,没办法,只有赶紧练,争取能不拖后腿,为此还专门让老公买了新的跳绳,据老公说还是专业的跳绳,没想到比赛刚开始才跳了几下,绳子就断了,当时真是急疯了,赶紧装也装不上去,时间只有1分钟,怎么办啊?幸运的是我的朋友三年级的家长就在我后面,她赶紧把她的跳绳给了我,我就抓紧时间和孩子一起跳,中间断断续续的又出错,一共才跳了40多下。比赛结束后,心里有说不出的沮丧,昨晚在家辛苦了一晚上累的虚脱才练到70多个,没想到今天出现意外,才40多个。孩子也很沮丧,我赶紧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安慰孩子,可是没想到其他家长和孩子发挥出色,我们班竟然是第一名,心里别提多兴奋了。也万幸我的朋友帮助了我,谢谢她,谢谢我们班其他的家长的出色发挥,减轻了我心里的遗憾。
后面的项目,我们班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接力赛,200米真的不算短,前面孩子们都尽力的跑,但是由于距离和体能的原因,孩子们的成绩并不出色,后来到家长接力的时候,我们班的男家长们真的都是风一样的男子,从开始的第六七名到最后冲刺的第一名,家长们真是拼了,赛出了风格、赛出了水平。也为孩子们做出了榜样,我们为他们感到骄傲。我们二班的老师和家长和孩子们是最团结最努力的,最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为我的孩子能在二班这个幸福的大家庭而骄傲。
运动会结束了,虽然自己没有取得好的成绩,但是很兴奋,也给了自己很多的启发,以后的生活中,会更积极的面对生活,教给孩子更多积极向上的东西!更多的参与孩子的活动,为我们的大家庭做更多的贡献!
第二篇:怎样让孩子学会坚持和忍耐
怎样让孩子学会坚持和忍耐
2013/10/17 09:55:49 来源:北京青年报
分享到:MSN开心网人人网豆瓣新浪微博搜狐微博腾讯微博更多
佳教之道◎刘称莲
从小,女儿在学习生活中便时常表现出连成人都赞叹的坚持与忍耐力。这对她是否能健康成长、是否能获得优异的学习成绩,甚至日后是否能获得人生的幸福,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总结在孩子小的时候的育儿经验,我恍然明白,是父母长期地栽培才成就了孩子的好品质。
把拼图拼完才能体验“坚持就是胜利”的喜悦
女儿从小爱玩拼图,在幼儿园时拼的是几块到几十块的。上小学以后,女儿给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一年级时就开始拼500块甚至1000块的拼图了。
拼图是极考验耐心和细致的一种玩具。由于图块数量很多,拼起来很难,女儿便邀请我和她爸爸帮忙。到后来每次女儿买回来新的拼图,总是我们一家齐上阵,一起趴在地板上拼。回想起来,那是一个个看上去很滑稽却很温馨的镜头,三个人在地板上,或坐或跪,头扎在一起,在拼一幅《美少女战士》或者《史努比》图片。
我不知道别人家玩复杂的拼图能用多长时间,我家拼500块或者1000块拼图很少能一次性完成。起初,一次拼不完的拼图,我们都会打乱了收起来,下一次又重新开始拼。所以,总是拼了好几次,一幅图还是没有拼成。后来,我想了个办法,找来一块薄木板,在那上面拼,一次拼不成,就分多次完成。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拼一个《米老鼠之家》的画面,1000块拼图,我们一家用时一个月。我们把拼好的部分和未用的小块都集中在木板上,木板就放在地板上,女儿回家写完作业,都会趴在地上拼一会,我和先生有兴趣也随时按上去几块。一个月后,那些碎片终于变成了一幅完整的图画。看着漂亮的画面,女儿高兴得手舞足蹈。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家的地板上总是有一幅没有拼完的拼图在那里摆着。有一次我的大哥到北京出差,就问地板上的拼图是怎么回事。我解释后,大哥很是佩服外甥女的耐性。他哪里知道,那是我挖空心思锻炼孩子耐性的一种办法。
小孩子欠缺的就是能坚持做完一件事。拼图是很琐碎的大工程,我们起初拼复杂的图画时往往半途而废,所以我才想到用木板把没有拼完的图片保存起来,下次接着完成。没想到这招还真灵,女儿上小学期间,有好几幅1000块拼图都是这么完成的。虽然花费了很长时间才做成,但这无形中让女儿懂得,只有善始善终才会获得真正的成就和快乐,也让她懂得了“坚持就是胜利”的道理。
拼图如此,人生有许多事情何尝不是这样,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坚持和忍耐才能达到目的。
坚持爬到山顶才能领略“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涵义
我和先生经常带女儿去爬山,每次都鼓励她爬到山顶,因为我们觉得“无限风光在险峰”。
有一年的春天,山桃花盛开着,正是欣赏著名的“西山晴雪”的好时节。周末我们一家三口去爬北京西北郊区的阳台山。在山下的时候,天气还很暖和,抬头往上看去,山上一簇一簇的桃花,好似一片片积雪,非常漂亮。
我们有说有笑地拾级而上,满山的桃花散发着淡淡的香气。当我们快爬到山顶的时候,却突然下起了鹅毛大雪。一阵微风刮过,雪花飘舞、落英缤纷。恍惚间,凉的风、润的雪、香的花,天地顷刻间融为一体,我们都被这奇妙的变化所震撼。三月飞雪很常见,但是如此体验三月的“桃花飞雪”,我和先生也是第一次。那次的感受非常奇特,那是一种心灵的震撼,我想女儿小小的心灵也得到涤荡而变得澄明。直到现在,我们一家谈到那次“桃花飞雪”依然心情激动。
没多久,雪就停了。我们依然往山上爬,阳台山并不高,我们很快就爬到了山顶。在山顶又看到了另外的景致,近处是盛放的桃花,放眼则可以把整个北京城尽收眼底。
爬山的时候,在不同的方位看到的风光完全不同。越往上爬眼界越宽,看到的景致会更美丽。现实中,只有很少人能最后爬到山顶,但是爬到山顶的那些人,一定是看到风景最全面的人。这是我和先生的感悟。所以我们每次带女儿爬山虽然会觉得累一点,总要鼓励她爬到最高点才罢休。爬山时,爬一段路,我们也会让女儿停下来看看周围的景致,让女儿不要漏掉路上的风景。
要想看到美丽而全面的风景,是需要坚强的毅力坚持爬到山顶才能做到。在我看来,这不仅是对孩子意志力的锻炼,也是“延迟满足”的一种训练。“延迟满足”就是为了追求更大的目标、获得更大的享受,可以克制自己的欲望,放弃眼前的诱惑。“延迟满足”往往是一个人心理成熟的表现,也是情商的重要构成成分。
美国的心理学家米歇尔,在进行多年的跟踪实验后证明,那些能够“延迟满足”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更强,他们能够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的实现。而那些“延迟满足”能力发展不足的孩子,就会出现偏差行为。比如边做作业边看电视、上课时东张西望做小动作、放学后贪玩不回家,容易性格急躁、缺乏耐心等。进入青春期后,在社交中容易羞怯固执,遇到挫折容易心烦意乱,遇到压力就退缩不前或不知所措。
有些小孩做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么就是今天立下的志向明天便会改变,家长们往往头疼不已。殊不知,这一切都是我们家长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无意识造成的恶果。
放弃路边的糖葫芦才明白“有失便有得”的道理
如今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不自觉地便过于宠爱孩子,对孩子的要求有求必应,因此造就了许多“小皇帝”。
女儿上幼儿园中班的时候,下午我接她回家都会路过一个路口,几乎每天都会在那个路口看到一个卖糖葫芦的。第一天女儿就嚷嚷着要吃糖葫芦,我告诉她那个糖葫芦不太干净,吃了会闹肚子,便没有给她买。因为我没有满足女儿的要求,女儿哭得很厉害。然而无论她怎么哭,我都没有满足她。
第二天,女儿依然求我给她买了吃,我依然坚持说那糖葫芦有些脏,等周末我会带她到超市里去买又干净又好吃的“高老太太糖葫芦”。这一次,女儿虽然不高兴,却没有哭。因为之前她曾经吃过那种糖葫芦,确实很好吃。第三天再看到卖糖葫芦的时候,女儿就跟我说:“妈妈,我今天不要吃糖葫芦了,等周末的时候你带我去超市买,好吗?”周末的时候,我真的带女儿去了附近的超市买了糖葫芦。作为奖励,我还给她买了一块小手绢,因为她那时候特别喜欢用手绢折叠各种各样的小玩意儿。
我们应该尽量满足孩子的内心需求,给孩子足够的爱和尊重,这样有利于孩子形成高的自我价值。然而,爱孩子不等于没有界线,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家长一定要对孩子有明确的界定。否则,孩子长大成人后,很有可能会因为没有养成抵制诱惑的习惯和能力,而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中说:“你知道用什么办法使你的孩子得到痛苦吗?那就是:百依百顺。”
我们无法阻止孩子根据简单的生理需求而提出的要求,但家长可以做的是培养孩子的忍耐力。也许刚开始孩子会有些难受,过一段时间,他便会懂得坚持与忍耐,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要让孩子学会坚持与忍耐,最离不开家长的“狠心”坚持、忍耐和鼓励。当孩子要打退堂鼓的时候,家长能否陪着孩子一起坚持;当孩子提出无理要求的时候,家长能否狠心拒绝;当孩子按照我们的要求达到一定目标的时候,家长能否及时肯定孩子的努力,并给予奖励和鼓励,这一切都决定着孩子能否学会坚持和忍耐。
如此说来,培养孩子坚持忍耐的性格其实是对家长的一种考验。不过,凡事只有去做,定会有结果。要想孩子收获未来的成功,家长需要持续地播撒种子。
第三篇:让孩子学会倾听
让孩子学会倾听
大量实践证明,在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时刻,帮助孩子学会倾听和鼓励孩子大胆表达,都是促进孩子语言发展的必要途径,学会倾听是学会说话的基础。
倾听对孩子的早期成长有重要作用
倾听是孩子感知语言、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是孩子语言习得不可或缺的一种行为能力。只有懂得倾听、乐于倾听并善于倾听,才能真正地理解语言,正确地运用语言,掌握与别人进行语言交流的技巧。
有些父母有过这样的经验,孩子到了三岁多,突然变得特别不听话,无论父母对他说什么都像没听见一样,其实这正是3岁左右孩子的年龄特点。他们喜欢自说自话,不太会耐心地听别人讲话,他们在讲到自己正在做或准备做的事情时,既不会注意别人在说什么,也不去关心别人是否在听自己说话。这是因为他们还没掌握与他人进行语言交流的技巧,还不懂得倾听。可以说,倾听是孩子们学会说话的第一步,孩子的倾听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我们在培养孩子语言交往能力的时候,首先要帮助孩子学会倾听。孩子也必然会在仔细倾听他人讲话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日常生活中,提高孩子的倾听能力
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引导并帮助孩子辨认声音,区别声音,是提高孩子倾听能力的重要途径。给孩子呈现的声音要尽量丰富,语言简单、明了,富有童趣,词汇生动、形象,声调平仄有声、抑扬顿挫,表情动作夸张、传意,这样孩子自然听得认真,听得开心。
1.引导孩子注意室内的各种声音
和孩子玩游戏,比一比,看谁听到的声音种类最多,并且说出是什么声音。适当时候,引导孩子形象地、夸张地说出声音。比如鸣笛开水壶“呜呜”的响声、开水冒泡泡的“沽沽”声、电话铃的“滴嘟”声、水龙头“滴嗒滴嗒”的漏水声、“哗啦哗啦”的流水声等。如果可能,和孩子一起把这些声音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2.鼓励孩子仔细倾听户外的声音
当孩子置身于户外时,他可能掉进了声音的海洋。如果不注意,他可能什么声音也没听见,但如果注意仔细听,就会发现许多美妙的声音来。如火车驶过时的“呜呜” 声,风吹树叶的“沙沙”声,小狗“汪汪”的叫声,小朋友玩耍时的欢叫声,建筑施工现场传来的“突突”声,行人路过的脚步声,甚至是偶尔传来的咳嗽声。孩子们都喜欢听洒水车的声音、警车的声音、救护车的声音、消防车的声音,父母要引导孩子区别声音的不同,也可以向孩子解释这些不同声音的重要意义。
3.和声音玩游戏,鼓励孩子寻找声音
捉迷藏是孩子最喜欢的游戏,尤其是学前期的孩子。父母可以在家里某个地方放点音乐,让孩子顺着声音把“音乐”找出来,也可以自己藏在某个角落,让孩子随父母的声音找到父母。
4.通过猜谜语,引导孩子仔细去听
寻找一些适合孩子的有趣的谜语,甚至是选用家里任何东西来自编谜语,让孩子通过听的游戏来学习仔细听。因为孩子要想猜出是什么东西,他一定先要仔仔细细听。比如说:“有个东西,是玻璃做的,有四条腿,可以在上面吃饭、画画。”孩子仔细听后会说是桌子,得到肯定后,他一定很有兴趣继续玩下去。
5.激发孩子自己制造好听的声音的兴趣
如果是自己制造出来的声音,孩子会更有兴趣去听,同时,父母的参与和引导也必不可少。唱歌的声音好听,敲门的“咚咚”声好听,照像机“咔嚓”声好听,有节奏的拍手声也好听。上楼下楼有声音,开门关门有声音,看书翻书有声音,呼气吸气也有声音。让孩子知道,好听的声音无处不有,只要我们认真去寻找,仔细去倾听。
父母的榜样有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要让孩子知道,认真听别人说话会受到别人的欢迎,会交到很多好朋友。还要让孩子懂得语言交往的基本规则,如,当别人说话时,要集中注意力耐心去听,不随便插嘴,不打断别人的话,和别人对话时要懂得一问一答。当然,孩子掌握语言交往的基本规则进而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逐渐学会的。其中,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至关重要。
1.与孩子对话时,要注视孩子的眼睛
我们知道,听人说话时看着对方有助于集中注意力。当孩子说话时,父母要做一个好的倾听对象,给孩子以正确的示范。不要一边低头忙于自己的事情,一边对孩子说:“宝贝,你说吧,我听着呢!”如果孩子有话要讲,父母亲专注倾听的表情,会传递给孩子一种信息,那就是,他表达的思想和意见很有趣,他的话很有价值,值得别人倾听,同时也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在充满自尊自信的情境中,孩子容易学到如何去关注讲话的人。
2.不要打断孩子的话,要听孩子把话说完
父母往往急于开口,以示自己对孩子的理解。曾经见过一个孩子指着一辆汽车说:“妈妈,你看。”妈妈立即接过话说:“你说的是那辆汽车吗?黄颜色的,真漂亮,对不对?”孩子“嗯”了一声,再没说话。这样一来,让孩子认为,妈妈能帮他说出自己的想法,妈妈说的话就是他想说的话。这既不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建立,也不利于良好的说话和听话
习惯的养成。
即使是很小的孩子,也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父母只有仔细倾听孩子的心声,才可能进一步了解孩子,理解孩子。所以千万不要急于打断孩子,不要急于帮孩子去表达,哪怕你说的和孩子正想说的是一样的,更何况,父母永远不可能正确说出孩子真正想说的话。
3.耐心倾听,并及时肯定孩子的倾听行为
有时候,听孩子说话,确实需要付出很大的耐心。由于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有限,他需要边想边说,可能有些字词发音有误,也可能不符合语法规则,甚至毫无逻辑。年龄越小的孩子,发生这种可能性越大,这就越需要听话人的耐心。父母专注倾听是对孩子的最大支持,因为,倾听是一种从精神和感情上关爱孩子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在孩子情绪不好时,父母的耐心倾听会给孩子很大的精神支持,以帮助孩子及时摆脱负面情绪,同时,也给孩子无形中树立了一个最好的倾听榜样。
当然,对于孩子表现出来的好的倾听行为,父母的及时肯定、表扬也是很有必要的。当孩子按照妈妈的指令,先到房间搬个小凳子,再去找来一本图书,妈妈就要及时肯定:“你做得真好,我想一定是因为你刚才听清楚了妈妈的话。”或者告诉孩子:“妈妈很高兴,你刚才听我讲话时,又安静又没有插嘴”,等等。及时的鼓励、表扬孩子好的倾听行为,有利于孩子养成好的倾听习惯。
只要父母愿意做个有心人,就能够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提高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对语言的理解水平,有助于孩子在同伴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四篇:让孩子学会欣赏
让 孩 子 学 会 欣 赏
中和街小学 王丽丽
欣赏是一门艺术,学会欣赏是人的一种涵养。学会欣赏,既可以从欣赏中收获美丽,也可以在欣赏中提升自己。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在优美的语言文字中,教孩子学会欣赏,在欣赏的基础上驾驭文字,提高写作水平。
《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因此,自由习作的评价应该引导学生尽量去发现文章中的闪光点,真诚而不吝啬地激励学生,让赏识给学生送去快乐、带来干劲、增强信心。我们把作文批改与讲评的专利还给学生,在自改和互改等多种形式训练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以便于学生“我手写我心,我语表我情”让每个学生都有自由展示语言、表达感受的机会,从中体验作文的乐趣。怎样才能让学生在习作中学会欣赏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 自我欣赏,自我展示。
学会欣赏自己,是学生树立信心、体验成功的第一步。不同水平的学生,写出的作文不可能都尽如人意,但是只要他们肯动脑能把作文写出来,每一篇都有其闪光点,哪怕是一个好词、一个好句都可成为学生写作成功的动力。叶圣陶先生说:“文章要自己修改,学生只有学会自己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作文完成后,先让学生反复认真品读自己的习作,一词一句地去寻找自己习作中的闪光点。再为 学生创设展示闪光点的平台,让学生挑选自己推荐好的章节,自己上台在班上朗读,还让小作者说说构思的过程和好在哪里,在自我欣赏中感受快乐。小学生都是争强好胜的,针对这一特点,我在班级内设置“未来小作家”栏目,鼓励学生把自己的得意之作贴到墙上,同学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对习作进行评价,那些地方写的好,那些地方需要改进,都要写出相应的评价。要为每一名 学生尤其是中、下等生,提供充分的表现、研究、创造的机会。这样,既体现了学生的赏识能力,又训练了朗读的水平,老师再加以赞赏和肯定,学生修改作文的积极性就会更加高涨,都会千方百计地去修改好自己的习作。当然,学生所作内容可能还很稚气,描述的语言也可能较为平淡。但它是学生创作的火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要精心呵护,更不可简单、粗暴地否定。二.互相赏析,相互促进。习作,是学生对生活情境的认识和体验,是他们内心世界的自我表白,是他们创造劳动的艺术作品。教师应引导在小组或找好伙伴互相交流,在字里行间里睁大眼睛寻找优点,让每个学生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别人习作中的闪光点。学生一起交流,一起赏析,一起肯定,形成读者与作者之间多维的交流局面。学生对自己的闪光点总是格外珍视,由点及面,由此及彼,牵一发而动全身,肯定一点而促全面。
每一个学生都有被人欣赏、被人肯定的愿望,对于作文水平稍差一点的学生绝不全盘否定,而应该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在互评互改中,我让水平高的 学生充当“小老师”对其他同学进行指点和帮助;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援助”,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既可得到大家的关爱、帮助和鼓励,又可展现自己的点滴成功。把自己独立创造出来的,或受启发修改的一句话、一个词甚至一个标点符号,读给大家听,指给大家看,同样能得到大家的承认和肯定,受到鼓励,增强信心。实践证明,这种“跳一跳摘到桃”的做法是十分成功的,这种不可多得的成功体验,唤醒了孩子们沉睡的潜能,拨亮希望的火花,鼓足前进的风帆,这样不仅大大调动了学生口头表达的主动性,而且激发了他们写作创新的兴趣。三.编辑作文选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写作教学的目标,重要的是要激发孩子写作的兴趣,培养他们写作的习惯。要让写作成为孩子们生命活动的一种方式,成为孩子们生活的一种享受,要让孩子们在写作中感受愉悦、感受成功。因此我们有必要通过一种方式来引导孩子们开展交流、组织评价、进行激励等。我们尝试了一种新的展示方式——编辑《小学生优秀作文》。
组织学生编辑了“个人作文选”和“班级作文选”,极大的调动了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我们又着手编辑学校的作文选——《小荷尖尖》,同时编辑的还有《日记精选》和《谈天说地集萃》。
刚开始,我们也有几分担忧,但当一本本精美的作文集呈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的心激动不已。孩子们用手中稚嫩的笔,表达了自己的喜怒哀乐,见证了自己的成长过程,记录了自己的生活足迹。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是智慧的结晶。没有过多的雕琢,却有人生的感悟。句句倾吐着孩子的肺腑,篇篇脉动着孩子的童心,似蓓蕾初绽,吐露芬芳,笑着,唱着,一路走来„„
通过编辑作文选,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孩子们由不敢说到想说,由不愿写变为乐写、爱写作文了,提高了学生们的自信心。当孩子们手捧着印有自己作文的书时,那份喜悦是我们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那种对写作的欲望会越来越高。随着作文选的出版,孩子们的作文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从文章的表达方式上,语言的感染力上,都有较大的提高。培养了学生的成就感,激发了写作兴趣,形成了学生积极的写作态度。同时编辑出版《个人文选》也引起了老师、家长、社会的共同关注,让孩子们获得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体验到了创造性劳动的幸福。附:“我们与周围环境”习作欣赏课教学设计
(第十册第4组习作)
[欣赏目的]
1、充分肯定学生的习作,采用多种方式给予赏识,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心。
2、在习作欣赏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尊重富有个性和创意的表达。
3、培养学生鉴赏作文的能力。[组织形式]
以赏识为主,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课前准备]
阅读学生的习作初稿,找出有代表性的习作十多篇。[课时安排] 一课时 [赏析过程]
一、激发兴趣 ——渴望成功 1、出示约稿信
教师出示张璐同学的获奖证书,师生共同观看,了解证书内容:①张璐同学的作文在周村区团委、土管局联合举办的“关爱土地,珍惜家园“征文中获得二等奖②习作内容是“我们与周围环境”;③具体要求是第十册第四组“习作提示”。
2、谈获奖心得
(1)教师和同学对张璐表示祝贺,(2)同学“采访”她作文发表成功的经验,或让该生谈自己发边文章的感受。(3)激发学生写作兴趣。3、揭题明要求
提出这节课赏析任务,回顾本次习作要求。
二、展示赏析 ——感受成功
1、精彩题目展示。出示学生的习作题目,请大声读读题目。
2、精彩内容展示。(1)自我展示。让学生反复认真品读自己的习作,反复地去思考、欣赏自己遣词造句、表情达意中的得意之处,一词一句地去寻找自己习作中的闪光点。
(2)小组赏析。请同学先在小组里读读自己文章中最满意的片段,再推荐出一个最优秀的片段,让全班同学互相欣赏一下。
(3)集体交流。
请各组推荐出的小作者有感情地朗读习作。要说说推荐的理由,并演示,划出精彩的地方。
三.创设展示平台
鼓励学生把自己的得意之作贴到“未来小作家”专栏上,同学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对习作进行评价,那些地方写的好,那些地方需要改进,要写出相应的评价,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激发写作兴趣。
四.激情延伸
教师小结,并要求学生在欣赏的基础上自我完善,然后认认真真地誊写,并把稿件寄给《小学生读写》编辑部(出示信封样式)或其他报刊杂志。
第五篇:如何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
如何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 方法一: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意识
要想提高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首先要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意识。有了明确的意识,孩子才会自觉遵循,把自己的需要和自我管理结合起来,像对待吃饭睡觉那样,对待成长过程中的自我管理。
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在二战中和二战后,都是世界的风云人物,他的愿望是从政、做首相,为此,他进行了长期的准备。他曾担任《晨邮报》的记者,到南非战场采访,并且积极写作,靠撰写文章赢得名声,参与上流社会的社交,结识权贵,发表演讲,树立政治威望„„他凭借自己良好的自我管理意识,并且付诸实践,等待时机,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父母要帮助孩子认识到自我管理是促进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思想、言论和行动的意识,自觉地管理自己,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最大。
方法二:掌握科学的自我管理方法
科学的自我管理方法的形成需要父母的引导和帮助,然后在实践中孩子才会慢慢掌握。父母可以为孩子介绍自己或成功人士的自我管理的经验,让孩子学习和效仿,帮助孩子探索适合自己的自我管理新方法。下面是3种行之有效的自我管理方法。
系统科学的自我管理方法。此方法是将孩子的成长作为一项系统的工程去研究、设计和管理,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进行分析,使孩子的成长更加符合教育和成长的规律。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也会做出错误的决定,影响孩子的发展。向孩子解释系统的自我管理方法,遇事就可以多进行逻辑推理,找出最佳方案,少走弯路。
行为科学的自我管理方法。行为直观地体现在每个人身上,受孩子思想的支配而表现在外面,人们评价孩子也往往通过他的行为,从行为进行评估和纠正,可以帮助父母把一些不正确的思想消灭于萌芽状态,帮助孩子实现思想和行动的统一。
预见未来的自我管理方法。预见未来的自我管理,是源于对客观事物正确认识基础上的科学预见,帮助孩子预见某种决定或行为的后果,能够大大提高孩子成长道路上的自觉性,减少盲目性,使孩子的人生获得主动权。
帮助孩子掌握科学的自我管理方法,孩子就会学习用科学的方法来管理自己。父母要让孩子结合实际情况,运用合适的方法,帮助孩子管理自己。
方法三: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生活
父母在生活中总是为孩子包办代替,这会使孩子形成“只要我不愿意做的事情,父母就会帮我去做”的意识。因此,父母要通过各种形式让孩子知道,自己已经长大了,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更要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有能力管理自己的生活。在信心的鼓舞下,孩子会很好地管理自己的生活。
王辉小时候,妈妈总是会为他做好很多事情。他想自己试着穿衣服,妈妈不同意;他想自己吃饭,妈妈硬要喂他。王辉。觉得自己可以做好生活中的这些小事,他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妈妈,妈妈欣喜于孩子的想法,于是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
他第一次穿衣服时,竟然将扣子系错了,妈妈看到很想笑,但是她觉得这是孩子的第一次,于是好好地表扬了他一番,见到熟人就跟别人夸奖一下:王辉会自己穿衣服了。王辉听到夸奖以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热情更高了。
明年他就要上幼儿园了,妈妈对他一点也不担心,她相信孩子自己会好好照顾自己的。
孩子能否管理好自己的生活,是自我管理能力中最重要的。如果孩子连自己的生活都无法管理,那么,就很难相信他会在其他方面更好地管理自己。
只要孩子可以做的,父母就不要代办。衣服脏了,教给孩子如何去洗;孩子的房间乱了,教给他自己去整理,父母可以在小事中逐渐锻炼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方法四: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各方面都很不成熟,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总会表现出情绪不稳定,偶尔会大喜大悲,偶尔会焦躁不安,而善于管理自己情绪的孩子,在这方面的表现就不会这样,他们会合理把握自己的情绪,知道应该如何控制和释放自己的情绪。
父母可以和孩子达成一定的协议,比如当孩子因为父母不给他买某件东西而大哭大闹时,可以用事先约定好的语言或目光暗示孩子,孩子看到后,就会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行为,用文明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愿。
有个小男孩脾气很暴躁,有一天,爸爸给了他一袋子钉子,告诉他,每次发脾气或者和他人吵架时,就在家里的篱笆上钉一根钉子。第一天,男孩钉了37根钉子,以后的几天,他稍微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了,每天钉的钉子也变少了,并且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并不难。
终于有一天,他一根钉子都没有钉,他高兴地把这件事情告诉了爸爸。爸爸对他说:“以后只要你一天没有发脾气,就可以拔下一颗钉子。”日子一天天过去,最后钉子都拔光了。
他高兴地带爸爸来到篱笆边,爸爸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孩子,你做得很好,但是你看看篱笆上的钉子洞,这些洞永远也不会恢复了。就像你和一个人吵架,说了些难听的话,就好像是在他人心里留下了一个伤口,无论你怎么道歉,伤口总是在那儿。你的朋友是你宝贵的财产,所以不要去伤害他们。”
父母只有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孩子才能逐步纠正发火、骂人、说脏话等不良习惯。孩子在说脏话的时候,可能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但是已经成为习惯了,所以改正起来很困难。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父母要教育孩子正确对待与他人的摩擦,以宽容的心态来原谅他人的过失。
同时,父母还要帮助孩子找到适当的宣泄方式,如:鼓励孩子把不开心的事情告诉父母或是其他人,以缓解内心的不快,还要教孩子不要轻易流露出自己的情绪,要学会用合适的方式来暗示自己。
此外,父母还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乐观、幽默的性格,以此来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方法五: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学习
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父母就要教给孩子在学习中应注意的事项,以及在学校里应该注意的常识,比如要爱护和整理书包、课本、文具,怎样使用文具,并且要教孩子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制作简单的教具等。
每天一回到家,姜菲就打开电视,看完电视再去做作业,常常做作业到很晚,这天,姜菲做作业都到十点了,还没有做完。
妈妈觉得这样下去,会严重影响她的身体和学习,于是为她制定了严格的规定,她先看电视,后做作业,就以减少她的零花钱为惩罚。在严格的规定下,姜菲自觉地克制自己,回家后先认真做作业,然后再看电视,有时候作业多了就不看电视了。姜菲慢慢地学会了管理自己的学习。
父母要给孩子学习的自由,不要代替孩子做作业或是帮助孩子检查作业,父母那样做,孩子就会认为那是父母的工作,自己就不会检查作业了,对学习的兴趣也会降低。父母要让孩子学会自己学习、自检作业,锻炼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父母还要注意,当孩子的学习和其他事情发生冲突时,要引导孩子协调好学习和其他事情的矛盾,让孩子把主要注意力放在学习上面,然后在此基础上去做其他事情,这样才是一个学生应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