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远去的炊烟·征文
远去的炊烟……
“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照大地,遥问阵阵炊烟,你要去哪里……”每当听到这首歌,总是勾起我对家乡无限的思念。
我的故乡地处鄂赣边界,依山傍水,村前是奔腾不息的长江,村后是连绵不绝的青山,村边是一望无垠的稻田。每到清晨或黄昏,便有袅袅的炊烟从一间间的房顶升起,那炊烟,纤纤的,细细的,伴随着清风,在天空下悠悠地飘荡,轻巧而灵空,仿佛是一位轻歌曼舞的少女,她臂弱如无骨,身软如云絮;舞姿灵盈,如深山月光,如树梢微风,融天地之灵气,染晨昏之绚色……那情景,犹如一幅多彩的水墨画卷,或淡或浓,或远或近,浓淡相宜,意境悠长。多少年后的今天,每每想起,总会禁不住心头一热,不知不觉中已是热泪盈眶……
去年秋初,外婆家又建起了新楼,我们全家去道喜。为了避开厉害的“秋老虎”,清晨,我们搭乘最早的公汽出发了。车子到村门口的时候,太阳还没露脸,我们便在岔路口下了车。放眼望去,山边的绿荫里隐现出一排排屋舍。正是做早饭的时候,屋舍上怎么没见到久违的炊烟? 我心里不由犯闷。沿着平坦的通垸公路前行,穿过纵横交错的稻田,绕过杨柳飘曳的池塘,我们走进了外婆家,呈现在眼前的新楼气宇轩昂。这时,外婆笑盈盈地从屋里迎出来。我问外婆是不是正在做早餐?她嗯了一声。可做早餐为何不见炊烟?外婆没吭声,兴致勃勃地把我和妈径直引进宽大、漂亮的厨房。厨房比我们家的大,地面铺的瓷砖,墙壁刷的仿瓷,居然没有记忆中的柴灶。外婆此时才告诉我们:农村做饭早就烧柴草了,现在都用上沼气了,所以没有了浓浓的炊烟。原来如此。这时,我不由想起她过去烧柴草做饭的情景。
那时,外婆家住的是土砖平房。厨房条件也很简陋:灶是用土砖修砌的,前后可以安放两口锅,一口煮猪饭,一口炒菜。灶后面是一个大大的柴角,里面放着各式各样的柴禾。当外婆把一束束柴草塞进火塘时,厨房的烟囱便升起了袅袅的炊烟。整个厨房也弥漫着呛人的浓烟,薰得外婆的双眼直流泪。现在想起来,我心里特别难受,那时太小,只看到了炊烟的美丽,却没有想到外婆的艰辛。外婆一生围着灶台转,在烟薰火燎中打发日子,消磨美好的青春年华。年轻的时候,她有一双特别美丽的眼睛。在日 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烟雾薰陶中,那双美丽的眼睛渐渐失去了光泽。她脸上细密的皱纹里,镌刻着一个农家妇女的无奈和辛酸的人生。
吃过早饭,外婆带我们到村子里转悠,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听,真是让我大开眼界,看不完的风景,听不完的新奇,道不完的感叹。过去,我的印象是:农村苦,农村累,娃儿没出息;农村脏,农村乱,居住环境劣;农村穷,农村难,生活条件差。现如今,我看到的是:烧火不用柴,养牛不耕地;超市开到了家门口,公路修到了垸中间;种粮拿起了补贴,母猪买起了保险;种田的赚到了大钱,乡下人雇起了大学生;老大妈跳起了交谊舞,农民工成了香饽饽。日子过得舒坦了,社会地位提高了。拿村头老大妈的话来说:城里有的,我们农村有;城里没有的,我们农村也有,农村快变成天堂了。
来到村里老寿星陈大娘的家里,我们谈起炊烟的事。一辈子见惯了袅袅炊烟的老人,说起远去的炊烟,眼中立即闪现出神往的目光。从简易土灶、煤炉、液化气灶、到时下流行的沼气灶、电饭煲、微波炉,老人动情地说,单是这30来年的变化,就真叫人眼花缭乱!在村子里土生土长的柯老寿星,对早年村民的炊烟再熟悉不过了。那时村里人长年烧柴草,农闲时,她总会到村后的山上去砍些松枝杂柴,堆放在自家门口,或者挑到镇上去卖。有时,她也到外面拾些树叶、枯枝,凑合着烧。有时,干脆直接用稻草来烧。由于用的是简易土灶,遇到湿气太重的柴草,煮饭时烟雾弥漫,总是呛得泪流满面,老人记忆犹新地说,这情景一直延续到上世纪80年代初。
后来,乡下人靠山吃山,有人在村子的西边办起了工厂。再后来,厂子越开越大,几乎每天都有运煤的车子从村前开过,有时也撒落一些黑乎乎的煤炭。起初,有人学城里的人,把捡回的煤炭做成煤团,烧的火挺旺,也没有什么烟。后来,烧的人多了,技术更熟练了,都是印成煤球,烧的火更旺了。大约到了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只要花点钱,就有人送货上门了,而且是上好的蜂窝煤!谈起烧煤的好处,陈大娘形象的说:煤来了,烟走了,山青了,人闲了。仔细一想,还真是这样,烧煤的多了,上山砍柴的就少了,人当然轻松多了,山自然也变绿了。
液化气灶的使用,大约10年前的事了,村里人习惯把液化气灶叫做煤气灶。陈大娘回忆说,几个子女中,在 城里工作的大儿子第一个用煤气灶,比起煤炉,确实要方便得多,什么时候想烧水做饭,拧开开关,“啪”地一声火就喷出来了!不久,儿子也给她买了一个,老人开始时不敢用,一见那长得跟炸弹似的液化气筒,还有煮米饭时“滋滋”乱叫的高压锅,心里头就直发怵。后来子孙们一边教,一边鼓励,她才渐渐地斗胆用了起来。“嗨,还真好用呢!”陈大娘指着屋角那擦拭得洁净发亮的液化气灶具,笑着对我们说。谈起煤气灶的好处,陈大娘形象的说:煤气来了,做饭更方便了,厨房更干净了。看着大娘干净明亮的厨房,对她说的话,我非常相信。
按说发展到液化气灶,老人就十分知足了。她说,社会真是越变越进步,她现在煮饭用的电饭煲,能定时煮饭,且煮熟了自个儿会关电源;还用上了微波炉,里头放进要煮的东西,插上电源,一会儿功夫就熟了,尤其是热饭热菜什么的,更方便了!好还说,现在政策好,市里的能源部门帮助大家建沼气池,既给补助,又教技术,明年也要像我外婆家一样,建一口沼气池,这个东西既可以处理秸杆,还能够净化环境,她虽然年纪有些大,也要为美化生活环境作一点贡献。回想起来,过去土灶的年代,大家抢 柴烧,别说田的秸杆,就是山上的树也砍得差不多了;等用上了煤炭、液化气,山上的树是回来了,秸杆又多得成了灾;如今的沼气,既不用动山的树木,又能够消化多余的秸杆,那就真的和谐了。临要走的时候,老人特意要我们到四楼顶的阳台,参观她种的一百多盆花卉。老人还指着远处层层叠叠的楼房,感慨道,要是从前,这会儿准能瞧见午时的炊烟。
我心里一热,万千感慨涌上心头。袅袅的炊烟虽然远去了,红火的生活却更近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正日新月异,向着美好明天展翅高飞。(作者系湖北省武穴市财政局陈泰国)
第二篇:工商人员建国60周年征文:炊烟
在城市生活久了,难免对乡村产生依恋。那些飘远的乡音总是很深情地回荡着,让疲惫的身心聊以慰藉,有时真希望时光倒流,让有限的生命回归自然。
一次文友老范约我,去营里社区一家柴火酒家喝酒,古色的土锅土灶,喷香的农家土菜,上好的米酒,好不惬意。酒过三旬,出门看看,厨房顶上的炊烟一阵一阵,环绕不断,此情此景,更平添了我对老
家的怀念。
老家,在车埠镇熊岭村一个僻壤的山旮旯里,典型的丘陵地貌。二十余户人家同出一脉,旁山而居,四季轮回,山水益彰,人畜谐和,享天伦之乐。
小时候,我家弟兄姊妹七个,能解决温饱问题已经不易,更谈不上有别的奢望了。从那时起,我渐渐爱上了老屋顶上的炊烟了。因为有了它,才知道家里一定有粮,不会饿肚子。记得我每天早晨起来,在老屋背后不远的石头山上放牛,饥肠挂肚时,最想看看老屋顶上是否升起了炊烟。那浓、那青、那淡,那味,宛若专门为贫苦的农家儿女设计的。
直等到太阳中天,早早下地的大人们才回家,这时,家家户户的瓦屋顶上才出现一道道炊烟。有的从瓦逢里冒出来,飘飘渺渺的,随风而散;有的从烟囱里流出来,一团一团的,由最初的粘、绸,然后一缕一缕地往上冒,到最后的青、淡,你一丝我一缕的不知道飘向了哪里。遇到无风的日子,那些从烟囱里冒出的烟子则笔直地往上跑,像是谁刻意吐出的。这种趾高气扬的炊烟很少,在空中炫耀良久,迟迟不肯离去,仿佛谁家发财的屋顶上里冒出来的。
下午两三点,却只能看见屋顶上的一小绺儿炊烟,像发丝那样轻、那样薄,随风飘上几下,没有一点儿力气,与父亲口里吐出的烟圈没有什么两样。那是因为大人们上午干活时间长,中午回家只好草草吃些早晨的剩饭,接着继续下地干活。
“袅袅牧人归”。到了晚上,上学的孩子回家了,一家人才可以团团圆圆吃上一顿米饭。那时的炊烟,噼里啪啦的,一股脑儿里往上钻,像一朵朵飘逸的云,在暮色中舞动。有风的日子,那些炊烟则在屋顶上狂草一阵,很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不像柴火酒家屋顶上的那种,连绵不断,浓香四溢,让人感受到一种现代生活的节奏与快慰。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陶渊明把炊烟写进诗里是有他的理由的,那些达官贵人、富家子弟,是真正看不见炊烟的,即使看见了,也不会留意它的来龙去脉。其实,炊烟也不是说有就有的,他必须在田园里,必须靠地地道道的农家柴火才能升起。
那时的柴火也显得特别珍贵,虽然满山满坡到处都是,但是因为“禁山”,就是所有的山都由大集体统一控制,山上有专人看守,要是谁砍下了山上的树木,抓到了就罚谁家的工分。因此,山上的枯树叶与枯树枝就成了抢手货。有一次,母亲穿着草鞋,挑着竹担,拿着竹耙,在山上刨了一整天,才勉强刨到一堆树叶。回家时,顺便从树上折下了几根枯枝,被看山的人发现了,没收了工具,并说了一堆好话,才算了事。回家后,母亲用稻草与从田埂上斫来的荆棘混在一起纺成筢子。这种筢子放在土灶里燃烧,虽没有树兜烧起来的火旺,但它升起的炊烟却很浓很浓,远远闻见,有种淡淡的柴火香味。不过你不能直接站在烟雾中去闻,否则会呛出眼泪来的。
95年下半年,我在城里安家。为照看儿子,父母也搬进城里,就再也没有看见一回真真切切的炊烟了。
是啊,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早已从原始的生活中脱胎换骨。当年的沧桑老屋所剩无几,新潮流的农家小院比比皆是。那些土锅土灶也被日渐现代的炊具取代,它们正在一步一步地消失在记忆的远方,母亲那与炊烟打交道的背影早已长眠地下。袅袅炊烟,只不过是一个古老的故事,一段如歌的岁月。
每当我看见柴火酒家上空飘荡的炊烟时,不由衷地感悟到生命的本真与质朴,让我在纷纷扰扰的尘世中滋生许许多多的人生况味。在炊烟袅袅的乡村风情里,尽可袒露自己的胸怀,放松自己的心情,让曾经烦躁的心,伴着淡淡炊烟,在坐看云卷云舒、追风逐月中得到净化与升华,在时间的沉淀中,那缕漫溢乡间的丝丝缕缕,让自己在感动中寻回久违的安宁与恬静。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长烟落日孤城闭”。我不知道这是不是诗人们因为看到了炊烟后的触景生情,但每当听到有人唱起“又见升起又升起,暮色罩大地,想问阵阵阵炊烟,你要去哪里,夕阳有诗情,黄昏有画意……”这首歌时,心中总会涌起一种莫名的情愫。
第三篇:又见炊烟
又见炊烟
“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照大地,想问阵阵炊烟,你要去哪里?夕阳有诗情,黄昏有画意...”
每当想起它,心中便充满着感动,眼前便会浮现出一幅极美的画面:袅袅的炊烟自屋顶缓缓升起,悠然自在地飘荡着,不快不慢地由浓稠变成清淡,渐渐地越来越稀,越来越薄,最终溶化在蓝天白云里。
带着又见炊烟的感动,我向遥远的故乡出发。一路风尘,又见了生我养我的故乡。又见儿时曲曲折折的石板路尽头,又见坐落着敦实矮小的红砖屋,又见青翠的常青藤忠实地缠绕着错落有致的栅栏,那就是我久违的外婆温暖的家。
带着又见炊烟的感动,我向淳朴的乡村风情出发。又见魂牵梦绕的故乡,第一个迎接我的便是炊烟。故乡的炊烟,弥漫着一种成熟的味道,弥漫着谷的芬芳,甘薯的香甜。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童言无忌的时光:每天,在树林里疯玩过后,见到炊烟,便告别伙伴,连蹦带跳地往家跑。因为一看那袅袅上升的炊烟就知道是姥姥在做我最爱吃的地瓜粥了。
带着又见炊烟炊烟的感动,我走进情意绵绵的外婆爱的世界。故乡的炊烟让我感动,是因为我一辈子也走不出它的缠绕。外婆的地瓜粥是很耐人寻味的。系上围裙,坐在一个矮的小木板凳上一颗颗精心挑选那种最长最大,质地晶莹、略带青翠色的米粒,如果偶尔不小心的手指沾到两颗,她便把它们放回米推,重新挑拣。然后姥姥便用小刀细细地消着地瓜皮,最后再将它们切成一块块如指甲大小的方丁。姥姥将米和方丁风别洗净,洗得那么纯粹而洁净,粒粒分明,仿佛闪着珠玉华光,精致而诱人。姥姥把米和方丁放进棕色的罐子里,加上水慢慢地熬。姥姥忙碌的身影将阳光扯开又合上。
我跑出屋外像小时候那样拿着小板凳等待那袅袅的炊烟从烟囱中飘出,穿过屋顶的大树,糅合着清脆的鸟鸣,袅袅在村庄的上方,像一幅轻淡而雅致的水墨画。跑进屋,对正在忙碌的姥姥说一句:“好香啊!”便安安静静的坐下来等着喝粥。每当这时后,就会听到那拉长的甜甜的乳名,伴着那富有慈想的声音,喝着那香喷喷的地瓜粥,望着姥姥慈祥的笑脸......那种香甜温暖着我饥饿的心房......而今的炊烟,早已湮没与城市的发展中。只有走回故乡,才能寻觅到那种悠悠的温馨,袅袅的情怀,才能得到永久的感动和依恋。
第四篇:炊烟教案
炊
烟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6个生字,掌握11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山里人”热情、淳朴的性格,初步学习作者运用语言、动作描写人物的方法。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利用字典、词典进行独立自主的识字,提高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的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品质,并学习作者的这种写作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阅读品味感受“山里人”的热情,淳朴、乐于助人的品德。激发学生要向“山里人”那样多献出一份真诚,一份爱心,生活会更加美好、幸福。
策略与方法:合作交流,读中感悟。教学重点:初步学习写人的方法 教学难点 :初步欣赏抒情的笔调 教学用具 : 电子白板 教学时数 :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暑假刚刚过完,在这个长长的假期里你们有没有出去旅行呢?都去了那些地方呢?是乘车去的,还是徒步呢?老师认识一个朋友,他很喜欢徒步旅行,有一次他走进了深山老林里,又累又饿,在这个时候,同学们请想一想,他最希望看见的会是什么? 恩,没错,是炊烟。
下面,就让我们跟他一起走向《炊烟》,走向那户山里人家。(板书《炊烟》)
二、朗读全文(教师范读)
好,就让我为大家朗读这篇课文。请注意听,看老师有没有读错。
三、掌握字词(利用电子白板)
chuī
shǔ
shū
là
sù
sāi 炊
薯
蔬
腊
宿
塞
四、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小组合作讨论分析)
(1)“我”初见炊烟时,是在什么情况下?(利用课文原句回答。)(2)木屋主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体会到的?
2.学生汇报交流.师适时加以引导。学生回答预设:(1)在大山里走了大半天,正在又累又饿的时候,我看见了远方的 炊烟。
(2)我觉得小木屋的女主人很勤劳,热情。课文中讲到:“她把那锅 一连洗了三遍,红薯,白菜在山溪中洗得干干净净”。
师追问:作者是通过什么描写表现女主人的勤劳热情的?(动作)像这样的动作描写课文中还有哪些?
(3)我觉得木屋主人很淳朴,热情.我从“客人来啦,快进屋吧!” “钱?这不是饭馆,快放回你的口袋里。”“如果不忘记山里人,以后再来!”感受到的。
师追问:作者是从哪方面来描写的?(语言)课文中的语言描写有很多,现在让我们一起再从课文中找一找关于描写人物神态的句子,好吗?
(4)同学们,老师也找到了一处,“她坐在旁边,笑着看我大口大口 地吃,手里不停地织着一件鲜红的毛衣.她自豪地告诉我……”从那里我感受到了女主人的爽快,淳朴。那你知道这个作者又是从哪方面来描写的?是神态!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例如:笑着看我、自豪地告诉我··可是,同学们好像有些偏心啊,大家找到了好多处,好像都是女主人的性格特征,那男主人呢?
(5)我觉得男主人很憨厚,很淳朴。他在我的背包里塞满了黄橘,笑着说:“都是自家种的,带着路上解解渴。” 3.人物分析(符合身份,突出个性)
同学们,刚刚大家的发言都很积极、活跃。现在,请你们安静下 来,闭上眼睛冥想一下:我们一起走进了大山里的一户人家,在两间普通但干净的小木屋外遇到了它的女主人··
①小木屋的女主人长的是什么模样呢?她的丈夫呢? ②他们是怎样向“我”打招呼的?是怎样招待“我”的?对“我” 热情吗?
③临走时,“我”给他们钱,她接了吗?她是怎样说的?“ 我” 起身走时,发现了什么?他又是怎样说的? ④“我”走了,他们有没有立即回去,关上大门?
⑤由此可见,她是怎样的一个人?他呢?
板书:
她:热情直爽、精明能干、真诚淳朴。
他:憨厚、真挚、腼腆。
4.好,现在睁开眼睛。请同学们再次诵读本课的最后一个自然 段,然后小组讨论作者这样结尾有什么作用?
字面上是“一缕”炊烟,字底下是炊烟下小木屋里的一对中年 夫妇,是这对中年夫妇所表现出来的人间的“真诚”和“纯朴”。抒情性的结尾如“锦上添花”,点明题旨。
5.文章为什么以“炊烟”为题?改成“山里人家”好不好?
第一,课文提示中有“多么浪漫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语,而“炊烟”正符合着这一画面的特色。那袅袅的炊烟,确是一幅别有韵味的山村风景画。
第二,“炊烟”是在特定环境中的事物,意味着在人迹罕至的深山密林里突然遇到了人家。这当然能给人一种希望,一种亲切,自然界毕竟和人类相通,而“炊烟”恰是一位引导者,引导“我”发现了生活中的“真善美”。这正是作者以《炊烟》为题的真谛。(可让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后,选代表发言)
五、小结(学生)
写人的方法有哪些?要注意什么?(符合身份,突出个性)抒情笔调有什么作用?(不仅抒发作者真挚的感情,而且还能营造诗意般的氛围)
六、作业
请同学们把课本第33页的词句积累清楚工整地整理到作业本上。
第五篇:家乡的炊烟
家乡的炊烟
家乡的炊烟
淡淡地飘在天空
它有多美
尽可以用许多的比喻
去描绘
清晨,公鸡喔喔的叫声
在故乡小村庄里滚动
勤劳的妈妈
手拽着生活的丝线
牵着亲情的双手
挽着衣袖,撩起衣襟
扯出了村庄里
最壮观,最温馨的风景
炊烟
其实比太阳起得还早
是妈妈放出的生活信号
飘飞的炊烟
没有喧闹动人的词语
却淋漓地表达着
幸福 喜悦和温馨
从墙缝、门缝、窗户缝、烟囱里
汩汩冒出
无可阻挡、激情四射
任性在天空中驰骋
张扬着,奔跑着,舞蹈着
把幸福,扯成一片片旗帜
把温馨,拧成一股股绳子
把热情,飞成一只只风筝
把喜悦,扭成一支支舞蹈
生动,优美,豪放
活动着的炊烟
把家乡的未来
涂成蔚蓝的天
家乡才显生动的画面
炊烟是一群娃娃
在各自的家升起
纠缠在半空里,它们
笑着,追着,闹着
就分不清哪缕是哪家的娃
炊烟是一群舞女
迷恋风的柔情
向往开阔舞台
在纯蓝如滤过的天宇下
翩跹着优美的形体
摆弄万姿千势
跳出的是不屈的灵魂
向着蓝天,朝着白云
飞升而去
炊烟更是生命的音乐
谱写盘子中丰盛的餐
歌唱的是家乡丰收的礼赞
炊烟升起时,妈妈的双手
就忙成了一对翻飞的蝴蝶
割了园子里的小韭菜
舀来缸里黄黄的米
剜出坛子里腌着的肉
蒸煮炖炸炒
铁锅里排演着大合唱
盆碗铲筷瓢
奏出了清凉的歌
摆上桌,闪亮亲情和慈爱
嚼进嘴,喷香辛劳和美味
家乡的炊烟
盘动着日月星辰
是抚弄着乡村四季的妈妈的手
栏里撒欢的猪
圈里咯咯的鸡
坡上悠闲的羊
仓里屯满的粮
就成了家乡村庄里
生命的五线谱
一曲不老的歌
炊烟
永不飘散的家乡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