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的村庄马金莲阅读答案
篇一:我的村庄马金莲阅读答案 篇二:我的村庄马金莲阅读答案 篇三:我的村庄马金莲阅读答案 篇四:我的村庄马金莲阅读答案 篇五:我的村庄马金莲阅读答案
青年作家马金莲的**中短篇小说集,收录了作者2012年以来创作的优秀中短篇小说,约28万字。这些作品大多曾在《十月》《民族文学》《花城》等文学杂志发表过。本书是青年作家马金莲的**中短篇小说集,收入了《长河》《赛麦的院子》《柳叶哨》《项链》《念书》《荞花的月亮》等数篇佳作。
这些作品以朴素、自然的叙述风格,细腻、单纯的艺术手法,生动展现了西北地区的乡村农事,揭示了现实的沉重和命运的无常。马金莲以她善用的儿童视角和追随本心的内在表达,特有的生命体验和文化记忆,抒写出对生存、成长、蜕变的洞察以及对人性的关照。作品深具信仰与灵魂皈依的神圣力量,不愧为新世纪民族文学长河中的一朵晶莹浪花。
本书是青年作家马金莲的最新中短篇小说集,收录了作者2012年以来创作的优秀中短篇小说,约28万字。这些作品大多曾在《十月》《民族文学》《花城》等文学杂志发表过。马金莲是近来文坛备受瞩目的一颗新星,其作品的艺术性和可读性,都为新世纪的民族文学提供了有意义的范例和精神性向度。
马金莲,女,回族,1982年生于宁夏西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迄今已发表作品一百五十余万字,部分作品入选《小说月报》《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中华文学选刊》《作品与争鸣》《新华文摘》等各种全国性年度文学选本。
曾获《民族文学》2010年度奖、2013年度奖;第五届“茅台杯”《小说选刊》年度奖;2013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年度优秀作家贡献奖;首届朔方文学奖;中宣部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出版小说集《父亲的雪》《碎媳妇》《马兰花开》。
长河1 赛麦的院子45 念书74 柳叶哨121 河边143 暗伤157 项链173 鲜花与蛇188 夜空202 荞花的月亮218 老人与窑233 秋天的一个下午,我和母亲在厨房炕边剥玉米棒子。
秋天是个令人陶醉的季节,莫说那漫天成熟得弯腰低头的糜子谷子,那埋在土里成串的土豆,单是门外麦场旁那一片玉米,就能让我们充分享受丰收的喜悦。
这一年的玉米秆子分外甜,只要母亲说晚饭咱们煮玉米吧,父亲就带着我去剁玉米,他用镰刀或者铲子将那些棒子成熟的玉米秆子剁倒,我就蹦蹦跳跳往家里拖。拖回屋,母亲已经坐起来,靠坐在窗户边,等着给我们剥玉米呢。她剥棒子,我就剥秆子,将玉米秆子上的叶子一片片剥去,露出光溜溜的身子骨儿来,像鞭杆一样。折下一节,用嘴啃着剥下皮,一口一口嚼里面的芯儿,满口清脆的甜香,可好吃了。尤其外面看上去发红的那种秆子,直往人心里甜呢。我脆生生地嚼着,母亲是不吃的,她剥棒子。一个个大棒子沉甸甸的,抓在手里,人心里就有一股喜悦水一样往外溢。其实,煮玉米棒子更好吃,想想吧,揭开热气腾腾的锅,只见半锅棒子胖乎乎热腾腾,金黄金黄的,咬一口,又软又甜又黏牙,就算你刚刚吃过饭,吃得很饱,也会禁不住淌口水,拿起来啃上一两个。
然而这一天我们没有吃上煮玉米。我和母亲还没剥完玉米,就有一个人噔噔跑进我家大门,冲我母亲慌慌张张说:不得了呀,伊哈出事了!
撂下话,她就噔噔跑出门,不见踪影了。有一小股风随着她的脚后跟奔跑,很快被她踩在脚底下带走了。我看见母亲把一个大棒子已经掰开了,听了这一番突兀的话,她停下了。接着慌忙将掰开的叶片合上,合上才发现不对,忙又掰开,一把揪掉老汉胡须般的玉米缨子,扔到我脸上,母亲拧过身双手扒住窗台,扯长脖子向外望。我本来用牙齿咬着一截玉米秆,准备剥开了嚼。听了来人的话就愣住了,好半天觉得嘴上有东西热乎乎的,一摸,摸下一手心的血,我才醒悟是玉米秆的老皮划破了唇。疼痛随之明显起来。我哪里顾得上哭呢,撒开脚丫子就往伊哈家跑去。身后母亲的目光追着我,我知道她要是有着一双健全的腿,能够下地奔跑,这会儿她肯定跑得比我还快。正是夕阳将落未落时分,我迎着夕阳跑了一阵,发现错了,伊哈的家在村子东头,该向东跑,我怎么向着西边跑呢?明白过来后我就掉了头,向着伊哈家的方向狂奔。奔跑的过程中我看见好多男女老少,他们也正往东边赶。大家的后背上落满了夕阳的余晖。一张张劳作了一天的脸上尘土还在,还没来得及洗去,由于背着夕阳,在万丈的余晖反衬下,这些面孔灰沉沉的,带着惊讶、痛苦和一些难以说清的表情。
伊哈家的院子里一片金黄。我刹住狂奔中的脚步,傻愣愣地看。院子门外的庄稼、土地、黄土路、还有远处的山头,一律披上了金黄的色彩。我不知道这个傍晚的夕阳是怎么了,以从未有过的辉煌气势将我们庄子整个笼罩在一片无比富丽的金黄色之中。
我听到了哭声。哭声从院子里飞出来,从高高的土墙上、洞开的大门口飘出来,在向晚的余晖里飘散。我抬头望望天上,天空一片湛蓝,这种蓝,清澈得像刚用水洗过一样。有几朵云在远离夕阳的地方飘游,夕阳的余光斜射过去,云朵便恰似披上了辉煌的金缕衣,好看得惊人。
天气真是好啊,这样的好天气似乎只适合办喜气洋洋的事,怎么也不该出丧事呀。可是,真有人口唤了,是二十九岁的伊哈。等我赶进伊哈家的大门,院子里已经聚集了好多人。女人们三三五五聚成堆,悄声讨论着什么,一个个神情怪怪的。连向来大方稳重的男人们也一个个蔫头耷脑的。德高望重的乡老马三立老汉向来是料理丧葬的带头人,这类事情他经见得最多,最是能做到神态安详、稳重,处事不惊。按常理这会儿他应该带头和大伙商议埋体送葬的具体事宜。然而,我看到这老人坐在一个木墩子上,神情苦巴巴的,用青汗衫的袖子抹着眼泪。满院子的人,一张张熟悉的脸上换了颜色,写满了深沉的疼痛、惊讶、惋惜、惶惑,还有很深的我说不上来的东西。
我觉得这些神情熟悉又陌生。庄子里每当有人离世,大家原本平静或喜悦的脸上就会露出这样的神情,有人甚至显得恍惚,似乎每一个生命的结束都在提醒活着的人,这样的过程每一个人都得经历,这条路,是每一个人都要去走的,不管你富有胜过支书马万江,高贵比过大阿訇,还是贫贱不如傻瓜克里木,但是在这条路面前,大家都是平等的。
这个傍晚,我敢肯定乡亲们又一次想到了这件事。他们每一个人的脸上,最初的讶然之后,换成了凄然、悲痛。特别在那些不善于流露感情的脸庞上,内心的悲伤外化成外表的冷淡、漠然,然而我觉得这种冷漠远比明显的沉痛更让人看着心惊。
当然,那是大人们的表现。
伊哈的亲人哭得十分悲痛,看得出来,他们是真正在痛,真心地哭泣,没有掺杂一丝的作假,因为大家都觉得伊哈太年轻了,远远没有到应该无常的年龄。还有,他是猝然遇难的,仓促得让人惊讶。他本来活得好好的,凭他那结实得犍牛一样的身板,谁都觉得他能活到八十岁。他本来在挖井。我们村庄地势偏高,吃水一直是个令人头疼的难题,得去水沟里担泉水,通往沟底的台阶弯弯绕绕一个挨一个蜿蜒至沟底,一共九十三个,抬水时我和姐姐数过。担上两桶水一口气蹬上九十三个台阶,就算是身强力壮的大男人也会累出一身臭汗来。台阶很陡,很危险,因为台阶的一边是高高的土崖,另一边是悬空的深崖。就因为这个,我们村庄吃水困难在远近出了名,所有附近的人家大多不愿把女儿嫁给我们庄里的小伙子。v5 无昵称用户
钻石会员
很有可读性!!!
2015-12-09 08:03:25 【当天后追评】null v2 无昵称用户
质量不错
2015-11-19 16:03:08 v2 无昵称用户
金卡会员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历史的长河中,生生死死,生命在不断的延续,死亡在不断的发生,在这种生死之中感悟人生!
2015-11-06 11:20:31 v4 joy19 钻石会员
好„„„„„„„„„„„„。
第二篇:学习《宪法》心得体会马金莲
学习《宪法》心得体会
马金莲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它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依法治国”方略的根本依据,它不仅对公民权力进行了确认和保障,同时对国家权力的设置和行使进行了规范,它是保持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协调与平衡的根本规范。
《宪法》所规定的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是相互作用的。首先,公民权利是国家权力的来源。公民权利是经过宪法确认的,而国家权力是人民通过的宪法所赋予的。其次,公民权利是国家权力的目的。国家权力的设置是以公民权利为对象,以维护公民权利为目标的。
再者国家权力是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通过有组织的国家权力,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才能得到有效保护。国家权力是一柄双刃剑,它既有维护公民权利的作用,如果行使不当,又会侵害公民的正当权利。为了既发挥国家权力在保护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又防止权力行使不当造成对权利的侵害,必须保持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协调与平衡。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协调与平衡是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的基本条件。如果权力过于膨胀,权利则必然萎缩;权力空间过大,权利空间则必然狭小;反之,如果权利过于膨胀,没有足够的权力空间,导致无政府状态,社会失去秩序,最终损害的仍然是公民权利。
因此,既要防止国家之权被滥用,侵犯公民之权,以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也要防止公民之权被滥用,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正常秩序,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宪法》的第三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这就明确了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的地位是平等的,享有平等的权利,同时要履行应尽的义务,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这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公平权的明确规范。对于国家行政管理部门而言,要想更好地维护公民权利,除了做到不侵害公民权利之外,更重要的是认真履行职责,严厉打击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在具体执行行政管理法律法规时,要做到依法行政,违法必究,努力做到不让违法份子有漏网之鱼。这样才能保持社会秩序的良好运作,保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良好环境。公民在法律上的平等权能够得到有效保障,也是宪法在保护公民权利这一精神内涵的重要体现。
总之,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就必须保持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协调与平衡。作为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我们必须始终牢记宪法保护公民权利的精神,牢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我们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义务,没有凌驾于人民之上的特权;只有为人民谋取幸福和安宁的义务,没有侵犯公民权利的特权。这是我们神圣的宪法责任,也应是我们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第三篇:学习《教师法》心得体会马金莲
学习《教师法》心得体会
马金莲
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学习,让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对教师的权利、义务、任用、考核、培训和待遇等方面作了全面的规定,《教师法》是我国教师队伍建设走向规范化、法制化的根本保障。教师作为一支具有很高文化素质的社会队伍,学好法律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尤其是《教师法》更是一门必修的科目。但长期以来,《教师法》虽然存在着,但是每当教师的合法权益被侵害时,能够主动利用这件法律武器去捍卫自己的人却不多,这说明教师只是知法、守法还是不够的,因为用法也是我们基本的权利。作为教师,知法是重要的权利义务,学法是重要的必修课程,守法是重要的师德内容,用法是重要的基本功架,护法是重要的基本职责。通过对法的学习,进一步提高了我的认识。
在学习《教师法》的过程中,我不仅更新了自己对法律的认识,更是清楚的了解到自己的法律地位,以前的我认为教师就是为社会为学生服务的,吃点亏是可以吞下去,现在我不会再这么认为了,因为,每个人都享有一定的权利,“平等”的口号不应在嘴上说说而已,落实到实处才拥有意义,否则有法也等于无法了。同时我也认识到作为一名教育前线的教师所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教师法》不仅帮助教师得到她的所得,也让教师有了行为上的准则,只有学习好它才能保证教师享有自己的权利。
在没有法律约束的时候,教师的教育教学是凭职业道德、凭良心。
为了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成绩,有的老师采取了一些过激的行为,如体罚学生等。《教师法》对此给出了明确的界定。学校是培养教育下一代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要阵地,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对学生坚持正面教育,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教师要面向学生,对全体学生负责,不要偏爱一部分人,歧视另一部分人。对于优缺点、错误的学生,要深入了解情况,具体分析原因、满腔热情地做好他们的思想转化工作。要善于发现、培养和调动后进生身上的积极因素,肯定他们的微小进步,尊重他们的自尊心,鼓励他们的上进心,帮助他们满怀信心的成长。对于极个别屡教不改、错误性质严重、需要给予纪律处分的学生,也要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以理服人,不能采用简单粗暴和压服的办法,更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为此教师法规定了教师体罚学生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对于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教师,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帮助他们认识和改正错误,并视情节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对于情节极为恶劣,构成犯罪的,要依照刑法的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通过《教师法》的学习,进一步的提高了我的认识,有利地指导了我今后的实践!我认为我们教师认真学习《教师法》很有实际的必要。
第四篇:马金莲小说中雪意象的解读
马金莲小说中“雪”意象的解读
人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专业 09级1班 王晨 学号200905110129
摘 要:马金莲的作品大多都以宁夏南部山区农村小人物的情感生活为主线,小说中人们虔诚的信仰带给他们一种真诚、热情却又谦虚谨慎的性格,就像“雪”这种意象一样,无声无息却有着单纯无私的精神。本文主要从“父亲的雪”“我的雪”及“碎媳妇的雪”三部分内容加以阐述。
关键字:雪;马金莲
作为一名女性作家,马金莲用细腻的感情感知生活,小说中多以描写小人物的故事为主,描写过程比较关注生活细节。在人物刻画上,马金莲主要将视角集中小人物身上。《父亲的雪》和《碎媳妇》这两部作品中,不论是父亲、“我”还是雪花,都是作为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生存在闭塞而传统的环境中,在这种环境下只有顺从生活,才能保证自己的人生和长辈们一样活的像个“人”样。封闭的环境、传统的生活方式加上浓郁的宗教文化氛围,生存环境就像一个无形的枷锁压制着人们的一切,但这并不意味着这里仅仅有着人类最初的愚昧和野蛮,反而更加凸显了人们性格中最本真的一面。小说中的人物具有谦和、无私、谨慎等这些优秀的品质。一片片雪花就像这些人的生命一样,以最柔弱的形态生存,但他们所传递的能量就犹如那一场大雪一般令人震撼。在马金莲的小说中,“雪”是作者刻画人物形象,赞美人物优秀品质以及抒发感情的重要意象。
一、“父亲的雪”:悄无声息
在《父亲的雪》这篇小说中,继父作为一个着墨极少的人物贯穿于故事当中。“神情有些僵硬,好像有一双无情的手在向后扯他的皮肉,脸面上的皮肉绷得紧紧的,眼睛分外大的男人” [1](P14),那个“没有模样的男人”对于文中的“我”来说是一个掠夺者的形象,他的出现使“我”失去了家,最后只能和哥哥寄住在二娘家,忍受各种委屈。在去继父家和继父送“我”回家的过程中,“我”一直用自己的方式来拒绝他作为父亲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并深深地恨这个男人。然而,在送“我”回家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件是 “我”所不知道的事,五十年后在二娘的葬礼上“我”才从母亲口中得知,那个“无意中给我做了伴,陪我走完长长寒冷的山路”的人,继父也正是因为送“我”回家致使病情加重,最后因病去世。曾经“我”一直为难他、恨他,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变成了一个 “我”所感谢和关注的陌生人。小说中,作者对父亲的 描写极少,但是在角色的转换过程中,继父的宽容无私的形象最终跃然纸上。当时的“我”不仅眼睛遭受到大雪的冲击,心里更是希望大雪能埋没一切,眼里容不下、也看不到继父对“我”的感情。继父的爱就像是那场“记忆里世界上最大的一场雪”一样,早已覆盖在“我”的世界里,悄无声息。亲情就像一把钥匙,在无形中就已经打开城门,成了城中的人。波伏娃曾说“唯有小说,才能把处于完整的、独特的、短暂的现实中的存在的原始涌现出来”,作者以叙述者的身份向读者缓缓诉说着主人公的故事,讲述主人公与亲人之间如何消除隔阂,讲述一位质朴的父亲对女儿的爱。这里的父爱并不是轰轰烈烈的,而是平平淡淡的,甚至平淡的令人难以察觉。就像雪花的飘落和融化一样,无声无息却又影响深远。一场大雪,一场父亲的雪给读者的影响是震撼的。小说中恰恰有了“雪”,才能够将这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感情彰显出来。
二、“我”的雪:无边无际
在《父亲的雪》这篇小说中,五岁的“我”因为母亲再嫁而寄住在二娘家,在唯一一次探望母亲的过程中才体会到一种被世界都抛弃的感受。在这一过程中,“那场记忆中最大的雪”就是见证。“严冬的大雪居然不怎么冰,只是稍稍一落,就随风走
[1](P07-08)了。雪花也在赶路吗?那么急匆匆的,他们是在寻找自己的家吗。他们有家吗?”对于一个五岁的孩子来说,“我”渴望留在母亲身边,但是母亲却在下雪的日子将“我”送回二娘家,这时的“我”就像这纷纷扬扬的雪花,急匆匆的却找不到自己的家,心中满是纷乱与恓惶。就如作者说的一样,“雪花在脚下呻吟,他们似乎也有生命,也不堪重负,发出沉闷犹豫的响声”。[1](P14)在回二娘家的过程中,马金莲多次通过雪花来表达“我”害怕和绝望的心情。在这场大雪中,母亲的无情彻底让我断了念想,雪花一片一片的落下,也是在写“我”心中的落寞与失望。在“我”的眼里“世界就是一场没有边际的大雪,“我”的人生注定要忍受孤苦与伶仃。小说中,马金莲对雪的描写不再侧重品质和情感的描写,而是从雪带给人的直接感受入手,这里的雪表现的是作者心理上的孤独和失望,就如雪天给人带来的感觉一样冷,雪花的飘落无边无际,没有方向。时隔五十年,雪再次出现在“我”的生活当中,而这一次雪却不再成为“我”曾经认为的纷乱与恓惶。“随着岁月流逝,我对母亲渐渐愤恨不起来了,也
[1](P19)慢慢的明白了母亲的用心和在那样的环境下所作的抉择。”经过后来母亲的讲述,五十年前的真相也逐渐清晰,“那个畏缩不前,踽踽而行的身影” [1](P20),那个我曾关心的陌生人原来就是雪天陪“我”回家的新大。在整篇小说的描述过程中,作者将人 2 物心理与意象结合表达情感,从中也间接的表现出女性作家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使人物形象生动而鲜明。马金莲通过“我”的心理独白,将孤独惊慌的情感深嵌在雪中,使冰冷的雪景和凄凉的心境描摹的更为清晰。作为贯穿小说始终的意象,雪是一个见证者也是一个描述者,“我”对于父亲所有记忆都封存在那场大雪中,而雪也成为父亲对“我”的爱的最恰当的表达,单纯、悄然无声却早已化成水流入“我”的人生。在这里雪所表现的含义,同父亲的情感和品质相重合,深化了《父亲的雪》的主旨。
三、碎媳妇的雪:慢慢融化
在《碎媳妇》中,雪花是一个刚嫁入夫家的小媳妇,她时时刻刻都谨慎自己的行为,生怕自己的鲁莽让婆家人笑话。“雪花慢慢学会了忍让,处处小心,处处忍让。”[1](P24)雪花从一个懵懂的女孩,学着去适应生活中的规则,这样的小心翼翼不仅体现在雪花对嫂子和婆婆的行为举止上,更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刚出嫁的雪花对婆家的一切都是陌生的,所以在生活中的各种经验来自她不动声色的观察,除此之外,在婆婆的暗中点拨和嫂子的闲言碎语中,雪花也能获取一些为人处世的门道,如“嫂子说不少女人害口喜欢当着人面吐,不知道有多丢人,雪花就揣摩出害口时不能太露,得藏着掖着”,[1](P27)“娃娃出生前扫炕换水也是嫂子说的,在她一遍一遍笑话某个女人时,雪花就明白了如果一个女人算得上勤快贤惠的话,生娃娃前一定会把自己的一切都收拾好”。[1](P28)怀孕时应注意事项是从婆婆的话中悟出来的,扫炕是在嫂子的闲言碎语中揣摩到的,在为孩子准备衣裤的问题上雪花犯了难,但是,没过多久在嫂子和邻家女人的谈话中雪花得到了答案。在生活中雪花总是吃嫂子的亏,但总能从嫂子的唠叨声中获得宝贵的经验,雪花生孩子前的各种问题都在嫂子的言谈中有了答案,无意间嫂子也充当了雪花生活中的老师。老实的雪花经过嫂子的一番教育更加小心和谨慎起来,但她还是无法摸清嫂子的真正心思。“现在她想明白了,孩子一落地,雪花心里突然就明白了,是豁然开朗的那种明白。”[1](P33)当所有生活中的磕磕绊绊伴随着雪花一年多的新生活开始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作为一个媳妇必须得学会“忍耐,沉默,吃亏”然而这一种生活的滋味只有雪花当了女人才真正的明白,真正吃透。“真正的女人”是雪花生完孩子后才明白的道理:一个女人只有生了孩子以后才算是真正的女人,自己再也不会像以前一样心里空空的总是像丢了一件东西一样。孩子的出生让雪花有了寄托,更让她明白生活并不是默默无闻的,而是要积极投身其中,将自己融为生活的一份子。女儿是雪花在婆家辛酸生活的见证者,当雪花为自己的女儿取名为碎 3 女子的时候这里面是包含了她多少的心酸和苦楚。作者采用了梦的形式写出了后来雪花在生活中的改变,碎女子的出生为雪花的生活带来了转变,也就意味着雪花逐渐开始接触周围的一切,融入生活。“她和所有的女人一样开始话家常,爱一个人唠唠叨叨,说个不停,也和嫂子开始谈论家务事了,全围绕着娃娃说。”[1](P36)从前那个羞涩和谨慎小心的雪花需要改变自己,她必须适应婆家的生活,并且积极的融入到当中。“一个真正的女人心不慌,眼不乱,干啥沉沉稳稳,拿捏得住了。”[1](P36)从一个柔弱的女子到一个年轻的碎媳妇再到一个“真正地女人”,雪花逐渐的从一个腼腆的女孩变成一个为生活付出青春、汗水和泪水的妇人,雪花从生活中逐渐的学会适应,学会隐忍。在马金莲的小说中也有很多雪花这样的碎媳妇,她们从陌生到熟悉环境,通过不断地改变自己来适应家庭。然而,这一番改变是艰难的,碎媳妇们默无声息的生活在贫困和艰辛中,同时要为了拯救破落的家庭而作自我牺牲。马金莲的小说中人们生活的环境本来就是一种苦难,而女孩们在婚后也面临更多的挑战,为此,她们不得不通过向现实低头来祈求生活的平顺。《掌灯猴》中程丰年的妻子及《搬迁点的女人》中妻子的形象都是这类妇女的典型代表,她们为了生活甚至丧失了女性该有的柔弱,逐渐成长为为了日子奔波的巨人。这一番蜕变是艰难的,马金莲在小说最后借用“雪”描述了从一个女孩到真正女人的演变“雪花真的很大,一片连着一片,一片压着一片,前拥后挤从云缝深处向下落。等落到半空中的时候,它们好像又不愿意落向地面,犹豫着,悠悠然,又有点儿无可奈何的落到了实处。雪花飘落的情景,多么像女儿的出嫁,随着媒人的牵引,她们飘到未知的陌生的人家。慢慢将自己融化,汗水和泪水,与泥土化为一片,融为一体,艰难的开始另一番生活。”[1](P37)《碎媳妇》中雪花用自己柔弱的身躯融化在泥土中,就像是新出嫁时的雪花一样犹豫,无可奈何,但却用自己最真实的感情融入到丈夫的家庭中渐渐的奉献自己的一生。在《碎媳妇》这篇小说中马金莲用“雪”表现了一个碎媳妇在成长过程中慢慢将自己融化在夫家的过程,同时也表现了在西海固的土地上女人们依托环境生存、依托丈夫生存的悲剧。
马金莲曾说她的写作“都是关于村庄的。写作灵感的源头,就是我最初生活的那个村庄”,今后的写作,还是围绕村庄。只要村庄屹立在大地上,生活没有枯竭,写作的灵感就不会枯竭。”[2]对于乡土小说的选择既是她对这片曾生活的土地深深地眷恋也是因为在这片焦灼和苦难的土地上,回族宗教所赐予人们隐忍、宽和的品质使她拥有在文学上的写作灵感。丁凡曾说“坚守在黄土高原深处的回族,则表现出了矜持、孤独和沉默、犹豫的性情。”[3]马金莲叙述弱者的痛苦,既不控诉,也不反抗,而是 默默的忍耐,并在苦难中挖掘温暖的片段,发觉生活内在的金贵。正如一个埋首低语的回族媳妇,向人们讲述她艰难坎坷的一生。
参考文献
[1]马金莲:《父亲的雪》,2010年黄河传媒出版集团阳光出版社 [2]马金莲:《父亲的雪﹒序》,2010年黄河传媒出版集团阳光出版社 [3]马海燕:《乡土文明独特关怀——试论回族女作家马金莲的小说创作》,昌吉学院学报2010年第六期 [4]马晓雁:《论马金莲小说中的女性观怀意识》,宁夏师范学院学报第31卷第5期
(指导教师:马晓雁)
第五篇:瓶子村庄 阅读答案
瓶子村庄
①20世纪50年代,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西米谷区生活着这样一对夫妻:男的是个泥瓦匠,有一手好手艺,成天乐呵呵地在高高的脚手槊上忙碌着;妻子则是个红脸膛的高个子女人,她没有工作,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快活地收拾房间、做一桌热乎乎的饭莱、小跑着将两个调皮的孩子拉到身边来。
②谁都以为这样的平静生活会一直继续下去,可是,黑夜突然来了。
③1953年的冬天,泥瓦匠的两个孩子相继感染肺炎夭折了。听到消息的泥瓦匠从高高的脚手架上摔下来,折了一条腿,躺了整整3个月。再爬起来的他,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瘸腿酒鬼。妻子哭了整整3个月,整个人瘦成了窄窄的一条,显得愈发高了,远远望去,就像一根披了衣服的木棍立在那里。
④泥瓦匠再也不去工地了,家里的食物越来越少,妻子只好去做洗衣工。可是,她那点微薄的薪水根本不够男人打酒喝。
⑤很多人都以为,这个女人很快要离开泥瓦匠了。尤其是那年冬天,醉酒的泥瓦匠碰倒了马灯,他们仅有的3间房子也在一场大火申化为灰烬。
⑥可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冰天雪地里,那个刚刚赶回来的妻子,号啕着将安然无恙的丈夫紧紧抱在怀中。
⑦房子没有了,可以再盖。如果他没有了,她的希望也就彻底破灭了。
⑧教堂的神父看这对夫妻可怜,将看门人的小房间让出来,希望上帝的善举能够让泥瓦匠看到新生的力量和希望。泥瓦匠拎着一瓶酒坐在房间门口,他的妻子用围裙揩着眼角,躬身向神父道谢。
⑨神父摇着头走开了。两个月后,春天来了,大片的风信子灿烂地开在教堂外面。神父看到,泥瓦匠横躺在长椅上喝酒,他的身边,妻子正在任劳任怨地浆洗衣物。教堂门前,绿色的酒瓶子堆得越来越高。来教堂祈祷的人,不得不强忍着刺鼻的酒气冲过去。
⑩泥瓦匠丝毫没有悔改的意思,神父的耐心也到了尽头,他随便找了个理由驱逐了这对夫妻。
(11)他们搬家的那天早晨,全村的人都在教堂做弥撒。等他们出来才发现,原本堆满酒瓶的教堂门前,已经干净如初了。
(12)远远地,人们看到那介高个子女人正拉着满满一车酒瓶向村口走去。她的身后,东倒西歪的泥瓦匠将一个空酒瓶抱在怀里,鬼哭狼嚎地唱着什么歌。
(13)直到万圣节前一天,一个孩子飞快地跑回家告诉爸爸,村西的旷野中,有一座美丽的玻璃房子。
(14)人们奔走相告并跑过去看,只见平坦的旷野上,灿烂的阳光下,一间用玻璃瓶子搭成的屋子正光芒四射地立在那里。
(15)玻璃房子一侧,那个红脸膛的女人从一堵矮矮的玻璃瓶墙边立起身来。人们才知道,这座房子,竟是她用丈夫扔掉的酒瓶搭建的。
(16)1.7万个瓶子,建成了一座房子。那个女人说:我年纪大了,不能再给他生孩子了,就再送给他一个家吧。
(17)她笑嘻嘻地看着睡在摇椅上的男人,亲昵地将破旧的毛衫搭在他身上。
(18)人们发现,虽然她的腰更弯了,可快乐似乎重新回到了她的脸上。
(19)又过了一年,人们惊讶地发现.瘸腿的泥瓦匠提着一个巨大的编织袋重新出现在村子里。他嘿嘿笑着告诉昔日的邻居,自己戒酒了,泥瓦匠做不成了,就做个拾荒人吧。
(20)从此,这对夫妻就成了附近的一景。丈夫拎着袋子在后面走,妻子在前面一声又一声地惊呼:这里有一个好看的瓶子,那里也有一个好看的瓶子!
(21)村西的旷野渐渐拥挤起来,泥瓦匠的妻子搭玻璃房子似乎上了瘾:从1953牟到1978年,25年里,她一共完成了13座完整的建筑,其中包括人行道、教堂和许愿井。在他们的心中,一个家已经不够了,妻子想送给丈夫一个村庄。于是,没过多久,一些无家可归的老人和居无定所的流浪汉开始住到这个瓶子村庄来。
(22)繁星璀璨的夜晚,玻璃房子的灯火亮起来,原本素不相识的人们快乐地聚集在炉火前,荒凉的旷野忽然成了温暖的港湾。
(23)瓶子村庄成了一个传奇,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1979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西米谷区将瓶子村庄列为官方标志性建筑;1981年,又将瓶子村庄列为历史性标志建筑。
(24)记者赶来报道这个故事时,泥瓦匠已经去世了。他的妻子正在用玻璃瓶搭建此生最后一座建筑——瓶子坟墓。她看着沉睡在墓碑上的那个名字,轻声笑道:孩子死了之后,他的心就成了一间没有窗户的黑屋子。为了让他重新看到光明,我用那些玻璃瓶搭建房屋,就是希望无论白天黑夜,都能让他时刻看到光明。感谢上帝,他终于看到了。将最后一个瓶子放到墓碑上,老妇人转身离去。瓶子村庄完成了,她的传奇也结束了。可全世界永远记住了她的名字:特蕾萨·普瑞斯布蕾——世界上第一个为了驱逐黑暗而建起瓶子村庄的女人。
(琴台/文,选自《中外文摘》2010年第8期,有改动)
1.选文第②段谁都以为这样的平静生活会一直继续下去,可是,黑夜突然来了一句中,黑夜指代什么?这句话在全文巾起什么作用? 2.选文对泥瓦匠和女人三个阶段的生活状态进行了描述。请你根据文段分别加以概括,说说泥瓦匠和女人三个阶段的生活状态。
3.选文第⑤段中说很多人都以为,这个女人很快要离开泥瓦匠了,请问人们为什么会这样认为?
4.文中的妻子为什么要坚持用空酒瓶为丈夫搭建一座玻璃房子?
5.你认为文中的妻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答案:
1.指代泥瓦匠的两个孩子相继感染肺炎夭折了,泥瓦匠摔折了一条腿,他对生活失去希望,变成了酒鬼,房子也被烧了。这句话在全文中起过渡作用。
2.第一阶段:泥瓦匠成天乐呵呵地在高高的脚手架上忙碌着,女人在家做家务、带孩子;第二阶段:两个孩子夭折,泥瓦匠摔折一条腿,成了酒鬼,女人做洗衣工维持家庭,房子被烧;第三阶段:泥瓦匠戒酒了,成了一个拾荒人,女人建瓶子房子、瓶子村庄。
3.因为女人的孩子没了,丈夫又变成了酒鬼,房子也被烧了,生活没有了希望。
4.因为她认为孩子死了之后.丈夫的心就成了一间没有窗户的黑屋子,为了让他重新看到光明,她用空酒瓶搭建房屋,希望无论白天黑夜,他都能时刻看到光明。
5.文中的妻子坚强、乐观、勤劳、富于创造性,有大爱之心。(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