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年级语文高端阅读和写作培训教材答案
9上一答案
第一讲
(一)大医仁心
1.答:意思是真正的名医不仅医术精湛,同时还应该具备一颗仁慈善良之心。(意思相近即可)
2..答:递进关系(2分);这3段放在文章开头层层深入,逐步引出文章主人公吴孟超,给读者以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2分)
3..答:不矛盾。(1分)“慢”是说吴孟超作为老人平时正常的动作特点,因为毕竟他已近90高龄;(1分)而“快捷”是说他进入工作状态时的动作特点,表现了他对工作极大的热情和全身心的投入,工作让他年轻了许多。(2分)
4.(4分,各2分,酌情给分)答:神态描写:“眼中浮起严肃郑重的神色。” “老态一扫而光,一副昂然冷峻之状。”
作用:准确地反映了吴孟超对工作严肃认真、投入工作时精神抖擞、自信沉着、全神贯注和忘我工作的状态。
5.答:从外表看,吴孟超是一个相貌平平的普通老人;(1分)但他更是一个德艺双馨的著名医学专家。(1分)他医术高超,虽年事已高,仍热爱工作,热爱病人,乐于培养后进,希望为医学事业贡献自己的全部才华和毕生精力。(3分)
(二)每一棵草都会开花
1、“嗫嚅”在这里是想说而又说不出的意思。是动作神态描写,也是一个细节描写。表现了主人公的窘迫、紧张。
2、A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小男孩尽管貌不惊人、技不出众,但他有着健康、乐观、向上的心态。为下文小男孩的成功做了铺垫。B处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以“阳光掉落在地上的声音”衬托环境的安静。说明小男孩的话引起了大家的深思,也解密了小男孩之所以成功的原因。
3、标题形象生动,含有比喻意义,生动地说明了只要努力,每个人都可以成功的道理。
4、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揭示主旨,深化主题。
5、首先是他没有自卑,没有自暴自弃。其次选定了一个更适合他自己的目标,默默的努力。管仲不谢私恩
【原文】管仲束缚,自鲁之齐,道而饥渴,过绮乌封人而乞食。乌封人跪而食之,甚敬。封人因窃谓仲曰:“适幸及齐不死,而用齐,将何以报我?”曰:“如子之言,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我何以报子?”封人怨之。
【翻译】管仲因罪被捕,从鲁国压往齐国,饥渴地在大道上走着,路过绮乌郡时,防守边疆的人跪在地上非常恭敬地给他食物吃,这个防守的人因此私下里和管仲说:“如果你有幸到了齐国而没被判刑,还被齐国重用的话,你要怎么报答我呢?”管仲回答说:“如果真像你说的话,是我因为我的贤能被重用,有才能得以发挥,自已的成就被大家赏识,我为什么要谢你呢?”这个防守的人因此恨管仲。【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适幸及齐不死(到)(2)如子之言(你)(3)封人怨之(恨)(4)我且贤之用(重用)
2.选出与“自鲁之齐”中的“之”字用法相当的一项:(D)
A 乌封人跪而食之 B 如子之言 C 我且贤之用 D 辍耕之垄上
3.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句子:适幸及齐不死,而用齐,将何以报我? 译文:你若到了齐国不被处死,在齐国当官,你将用什么来报答我呢?
4.简要说明上文所含的主要道理。答:一个人考虑的首先应该是国家的利益,而不应只顾 1
私恩。
轻 放
1.(6分)(1)父亲为公共走廊换灯泡;(2)父亲打扫公共楼梯,并主动与陌生人点头微笑;(3)父亲劝我不要催促朋友还钱。(每点2分,意对即可)2.(4分)示例:(每处2分,批注合理即可,照抄示例不给分)
A处:只要肯动手,每个人都可以是光明使者;勿以善小而不为;多做事,少抱怨;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
B处:反映了某些人缺乏公德心的现状;为“我”“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自私行为开脱。
C处: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戒备心态;动作、神态的描写,既写出了路人的不安与慌乱,也与父亲的热情友善形成鲜明的对比。
D处:言语虽然朴素,却道出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处世之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两个反问句表现父亲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积极乐观的精神。
3.(6分)(1)虽然“我”受过高等教育,但自私冷漠、计较得失,与父亲的助人为乐、友善待人、重义轻财相比,人格上显得苍白无力。(3分,意对即可)
(2)比喻或对比;(1分)化解矛盾不能用偏激的方式解决,而应该用真诚、宽容、友善的方式对待。(2分,意对即可)
4.(6分)(观点1分,理由充分3分,语句通顺2分)
看法一:认同。理由如:友情比金钱更重要;钱能测出一个人的品行优劣;钱能测出真假朋友。
看法二:不认同。理由如:人要守信用,不能纵容欠钱不还的不诚信行为,否则会损害社会的良序约俗。
第二讲
(一)回家
1.(4分)狂风之夜跑步——天寒地冻赤脚——忙于工作——生死弥留渴望(大意吻合即可)(每个空格1分,超过六个字不给分。)
2.(3分)示例一:细节①狠狠心放了好几滴荤油 作用: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家庭的贫困及母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示例二:细节②娘猛地搂住海子,紧紧搂住,红着眼睛流泪。爹却转身走出屋去,外面很冷,爹站在院里一动不动。作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贫穷人家生活的辛酸。表现了父母对海子疼惜和怜爱。(能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得1分;并能结合文章内容答出细节描写的作用即可得2分。)3.(2分)犹豫
4.(3分)这属于文学作品中的场景描写,在文中起着渲染气氛的作用,衬托出海子一心为公的好警察形象。(大意吻合即可)
5.(3分)答案略。(提示:答题时首先应该肯定“海子爱家”,然后可以从他读书时克服一切困难回家,生死弥留之际渴望回家等方面去阐释。对于“家”这一概念,学生答卷时应表现出一种“大家”意识,从而在海子的形象理解上、文章的主旨探究上有更高的认识。答出“爱家”1分;阐述理由如果未能从“大家”的角度出发回答,只可给1分,能够站到“一心为公”的“大家”的角度回答方能给2分。)
《做客》
1、(1)“做客”是指爸爸妈妈外出打工的时间太长了,青青都快忘记他们“一家人”的身份了,觉得他们是客人一样,放假到“他们家”做客。
(2)谁做客?到谁家做客?设置悬念,引人入胜;家人做客,反映社会现象,引起读者思 2
考。
2、起衬托作用,通过小伙伴们也想念爸爸妈妈来衬托青青,她也只是她们中的一员;更加广泛、深刻地反映主题,提醒人们关注“留守儿童”现象。
3、示例:第一个伙伴说,爸爸妈妈,你们回家过年吧。第二个伙伴说,爸爸妈妈,我数学考了100分。
第三个伙伴说,你们放心挣钱吧,我已经很听话了。
4、运用神态和动作描写,“狠狠”地“咬”说明青青是下了很大的决心,因为她不想让爸爸妈妈为她操心;“小心翼翼”是因为今天是青青的10岁生日,她特别希望爸爸妈妈能够回来陪她过生日,所以“探”出头来;“轻轻”地“问”说明青青特别懂事,只是婉转地表达自己的愿望,希望能到爸爸妈妈身边去一起过生日。
5、示例:○1爸,妈,我多么希望你们能回来陪我过生日。○2为了孩子,为了明天,为了末来。芒山盗
【原文】宣和间,芒山有盗临刑,母亲与之诀(jué)。盗对母云:“愿如儿时一吮母乳,死且无憾。”母与之乳,盗啮断乳头,流血满地,母死。盗因告刑者曰:“吾少也,盗一菜一薪,吾母见而喜之,以至不检,遂有今日。故恨杀之。”呜呼!异矣,夫语“教子婴孩”,不虚也!
【翻译】宣和年间,芒山有一盗将要受极刑,他母亲来和他诀别。芒山盗对母亲说:“我想像小孩时吸一下母亲的乳汁,死了也感到无憾。”母亲让他吮乳,芒山盗咬断乳头,流血满地,母亲死去。芒山盗就告诉刽子手说:“我小时候,偷来一棵菜一根柴,我的母亲看见,却很喜欢我的这种不良行为,以至于后来不能约束自己,才有今天的下场。所以怀恨把她杀了。”啊!真是与众不同啊,俗话说:“教育子女要从幼儿时就开始。”这真不假啊!【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愿如儿时一吮母乳(吮吸)(2)盗因告刑者曰(于是)(3)以至不检(约束、检点)(4)夫语“教子婴孩”(语气词)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句子:(1)吾少也,盗一菜一薪,吾母见而喜之,以至不检,遂有今日。译文:我小时候,偷一棵菜、一根柴,我的母亲看见了很喜欢我的这种不良行为,以至于后来不能约束自己,才有今天的下场。(2)夫语“教子婴孩”不虚也!译文:“教育孩子需要从幼儿开始”话不假啊!
3.对下列句中的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芒山有盗临刑(2)盗一菜一薪(3)愿如儿时一吮母乳(4)母与之乳(B)
A(1)与(2)相同,(3)与(4)不同 B(1)与(2)不同,(3)与(4)也不同 C(1)与(2)相同,(3)与(4)也相同 D(1)与(2)不同,(3)与(4)相同 4.这个故事留给我们的启示是: 答:教育孩子要从小开始。
漓江情韵
1.在漓江边,“我”被一只鹦鹉吸引,结识了一位残疾的摇船人,被他身残志坚、自食其力的故事所感动。(意思对即可。人物1分,情节2分,共3分)2.①交待故事发生的环境。②引起下文。③营造朦胧的诗情。④用漓江的阴柔情致烘托摇船人的阳刚之美。(意思对即可。答出任意两点,一点1分,共2分)3.因为摇船人其貌不扬且有残疾,与“我”想象的差别很大,“我”很失望。(2分与后文“我”的感动、赞美形成对照(作铺垫、欲扬先抑),(1分)突出摇船人的精神品质。(1分)(意 3
思对即可。共4分)4.a示例:把雨雾中的漓江比作艨胧诗,把远处江中隐约可见的小舟比作破折号,形象地写出了小舟的形态,生动别致,富有诗情画意。b不例:把被笑声惊飞的水鸟比作一串黑色省略号,形象地写出了水鸟渐飞渐远的身影,生动别致,富有诗情画意。(对比喻内容的分析l分,效果2分,共3分)5.①身残志坚、自食其力、拒绝怜悯:不甘一i5靠屹“社会低保”打发日子,靠摇船为生,不接受“我”给他的五|_元钱。②乐观、开朗、热爱生活:爱笑,不避讳自己的残疾,积极面对生活。(意思对即可。每个方面2分,其c“形象l分,分析1分。共4分。若答“阳刚”,言之成理也可)
第四讲
(一)拔下钥匙
1.文章记叙了上海公交车司机陈乐平在突发脑溢血、生命垂危的时刻,用尽生命的余力,拔下钥匙,确保乘客安全的故事。
评分说明:(2分)根据文章情节概括完整即可得分。2.心理描写。起到了突出人物优秀品质(精神)的作用。评分说明:(2分)描写方法1分,作用1分(答出陈乐平优秀品质的具体表现也可得分)。3.“普通”表现了陈乐平身份和职业的平凡,反复强调“普通”一词,突出了他精神的高尚和人格的伟大。
评分说明:(2分)解释普通的含义1分,答出作用1分。
4.示例:工作认真负责,尊老爱幼,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镇定果敢,不畏死亡等。评分说明:(2分)答出一点给1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5.示例一:在平凡的岗位中恪尽职守,生命就会变得有意义。
示例二:人生短暂,一个人能做一件有益于他人的壮举,乃人生一大幸事!示例三:陈乐平的事迹,能唤醒埋藏在心底的责任与大爱。
示例四:人的一生要经历很多考验,有的是幸运,有的却是灾难,我们应该像陈乐平一样,笑对生死,灵魂永恒。
评分说明:(3分)可以从生命意义、责任、生活态度等方面回答,答出一点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二)盲道上的爱
1(2分)没有注意到车子侵占了盲道,没有自觉主动地帮助盲人的意识。(或不明方老师搬车的原因和意图)2(4分)如果方老师的女儿真的失明,会对方老师的女儿、方老师及她的家庭带来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医生让她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或因为方老师的女儿有可能失明,医生怕方老师到时承受不了,所以医生让她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方老师的“决定”是要把自己的眼睛捐献给女儿。方老师的“准备”是为了让自己适应失明以后的生活,开始闭眼做家务,练习走盲道。
3(3分)父女俩通过方老师表演走盲道,才知道了方老师为了不让女儿失明所做的决定和准备。他们被这种伟大而无私的母爱深深地感动了,所以流下了眼泪。
4(3分)感同身受的痛苦滋味和深深的关爱之情交织在一起,使我内心产生压力,促使我去更深切地体会盲人(残疾人)生活的艰辛,更努力地去为他们多做一些实事。5(2分)一种是母爱,一种是正常人对盲人(残疾人)的爱。
十五、月攘一鸡【原文】今有人日攘(rǎng)①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 4
②。”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选自《孟子》)
【注释】①攘:窃取,偷。②君子:这里指行为端正的人。道:此处指行为道德。【翻译】现在有一个人每天偷邻居家的鸡,有人对他说:“这不是君子的行为。”他说:“那就让我少偷点,每个月偷一只鸡,等到明年,然后就不偷了。”如果知道那是不对的,应该马上停止,为什么还要等来年?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是非君子之道(这)(2)请损之(减少)(3)以待来年然后已(明年)(4)或告之曰(有人)
2.选出与“以待来年然后已”中“已”字用法不同的一项:(D)
A 欺速已矣 B 惧其不已 C 可以已大风 D 此印者才华,则第二板已具
3.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句子: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译文:如果知道那样做不应当,就应该赶快停止,为什么要等到明年呢?
4.这个故事启示我们: 答:对于错误的东西,要下决心立即改正,决不能因故拖延,更不能明知故犯。
课外雕花烟斗
1.答案:情节:花房交往,感受真情 再次落魄,重识真情
好处:制造波澜,吸引读者;在对比中刻画人物,突出个性;有利于表现主题。评分:本题共4分。情节2分;好处2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得2分。
2答案:①有才华,热爱艺术,绘画雕刻都有造诣。②温良、和善,懂得感恩。③有些势利,有等级观念,顺境时漠视真挚的情意。
评分:本题共3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3答案示例:(A)处: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唐先生从红极一时的大画家到被打击受冷落的境况的变化。(B)处:运用了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手法,生动的写出了老范在收到唐先生赠送的雕花烟斗时喜悦、激动的心情,表现出老范纯朴、憨厚的性格特点。(C)处:“他感到心上像压了一块沉重 的石板”,形象地写出了在得知老范去世的消息及老范临终时的情景后,唐先 生沉重的心情、复杂的心理,从而表现了唐先生性格中善良的一面。评分:本题共2分。只要选准一个角度,赏析恰当即可。答案:①凤尾菊是贯穿小说情节的线索。②凤尾菊是连接小说中两个人物感情的纽带。花农养凤尾菊,画家喜欢凤尾菊,花农几次给画家送凤尾菊,临终还托付儿子给画家送凤尾菊,画家因凤尾菊而悔悟。③凤尾菊是花农美好心灵的象征,也寄托着作者对美好感情的歌颂。评分:本题共3分。每个要点1分。
5答案:A E评分:选对一项得2分,共4分。
第五讲
(一)拉亮了灯等你
1.内容:讲述了一个关于“等待”的故事; 时间:夜晚(拉亮了灯); 文体:记叙文。
(答出两点即可,2分)
2.拉亮了灯 等待学生 师生团聚(地点与事件一致即可,3分,每空1分)3.一是班级发生的变化让人吃惊,一时难以理出个中缘由;二是为同学们的安全担心而又找不到解决的办法。(意思接近即可,3分)
4.这句话揭示了最好的教育不在于严厉的批评,而在于真情投入,以心换心,塑造学生良好 5 的人格。(能够扣住加线句表达的意思回答即可,3分)
5.略。(能抓住全文线索、情感变化、心理描写等某一点进行分析,言之有理即可。3分)6.收获了师生情谊,收获了教育真谛。(2分)说的话略。(2分
(二)乡间学校的敲钟人
1答:⑴打上课铃时友好提醒那些急匆匆跑向教室的同学别磕着;⑵为学生周而复始印讲义、刻钢板;⑶不论酷暑寒冬喊我和同事们接外来电话。2.:心头一阵高兴,这会是谁打给我的电话呢?莫非是远方的好友,还是家中的老爸、老妈?无论是谁,尽管王老师没说,但是他的这种顶风雪的精神足以让我在冰雪天里感受到无比的温暖。
3.在一个偏僻的农村学校,没有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也没有高工资,然而王老师却承担了许多年学校的铃声、讲义、叫电话,默默无闻,虽没有惊天地,但是许多年如一日的一种坚守,这种精神难能可贵。
4.铃声是王老师一生中工作的主要任务,既有升华主题,也有强调反复的作用,正是铃声让王老师的人生意义非凡,催促师生起身、上课、放学、就寝。王老师的人生意义几乎全部融在这铃声中。也是王老师一生的写照
陈万年教子【原文】万年尝病,召其子咸①教戒②于床下。语至夜半,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chǎn)也。”
【注释】①咸:陈咸,陈成年之子。②戒:同“诫”,教训。
【翻译】陈万年病了,把儿子陈咸叫到床前。教他读书,教至半夜,陈咸瞌睡,头碰到了屏风。陈万年很生气,要拿棍子打他,训斥说:“我口口声声教你,你却睡去,不听我讲,为什么?”陈咸赶忙跪下,叩头说:“爹爹的话,我都晓得,主要的意思是教我奉承拍马如此而已!”陈万年没有再说话。【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欲杖之(用杖打)(2)具晓所言(完全,都)(3)咸叩头谢曰(认错)(4)大要教咸谄之(大致)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例句中加点的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例句:召其子咸教戒于床下
A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B 一狼洞其中
C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D 孰知赋剑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3.解释文中的句子:大要教咸谄也。译文:主要的意思是教我奉承拍马啊!
4.你认为陈万年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答:不对,陈万年教儿子学会拍马屁,这是一种卑劣的行为,是不正确的。
课外:母狼的智慧
(1)巧渡河的办法、牺牲自己救孩子的办法都可以表现狼的智慧
(2)描写老猎人的心理更能突出狼的智慧这个主题,比如:“我只见过狼。沙漠和森林交界地方的狼,最聪明”这句话就能体现出狼的智慧。
(3)当然不能删去,这个两个词更能突出这句话的意思,“老”是表现猎人有老道经验,从反面反应了狼的智慧。“居然”更能形象的体现狼的本领。
(4)那是我平生见过的跑得最快的一只狼,不知它从哪儿来的那么大的力气,像贴着地皮的一支黑箭。
这句话里面的“最快”“黑箭”形象的突出母狼为了保护自己的后代所体现出来的勇气,和前面说到的跑的不快,没力气形成鲜明的对比。(5)狼妈妈的爱
第七讲
(一)人类水资源现状
1、yǎn.本文所说的农业用水(或:农业用水)。
2、自我调节能力差。
3、人类水资源现状。逻辑顺序。
4、列数据、作比较(或:举例子)。
5、①地区分布不均(或: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资源相对脆弱)。②南北跨度大,远距离调水困难(或: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不大)。③人口越来越多(或: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越来越小。
6、不能。因为用上”仅“可以突出地说明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程度,去掉则无此效果,这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7、水资源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或:水资源供需失衡的结果)。
8、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提出两条合理建议,并能说明理由即可。
(二)书籍面临着危机
1、纸张严重老化(或书籍化为尘土等,意思相符,不超过字数即可)。
2、主要说明造成书籍危机的原因。
3、①电子存储技术;②”抗酸化“流程。
4、①电子存储技术提供了保存书籍内容的新途径。②”抗酸化"流程可延长书籍的保存寿命。
5、举例子、列数字。具体说明图书纸张老化的严重程度。
6、③句和④句之间。
邴原泣学《初潭集》【原文】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翻译】邴原幼时丧父,几岁时,从书塾经过,(听见书声琅琅)忍不住哭了,书塾的老师问他说:“小孩子为啥哭泣?”邴原答道:“孤儿容易悲哀,穷人容易感伤。那些读书的,凡是能够学习的人,必然都是些有父母的孩子。我一来羡慕他们不孤单,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内心感伤,因此而哭泣。”老师怜悯他地说:“你如果立志读书,我愿意白教你,不收学费。”邴原进了学堂,学习异常努力。一个冬天,就读熟了《孝经》和《论语》。【阅读训练】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1)凡得学者(能够)(2)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得到)(3)吾徒相教(白白地)(4)徒以有先生也(只是)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句子:(1)孤者易伤,贫者易感。译文:孤儿容易悲哀,穷人容易感伤。(2)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译文:我一来羡慕他们不孤单,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3)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译文:你如果立志读书,我愿意白教你,不收学费。
3.书塾中的老师值得我们敬佩的是什么? 答:为下一代无私奉献的精神。
4.我们应该向邴原学什么? 答:学习他贫不丧志,立志求学的精神和他在学习上刻苦勤奋的精神。
课外前途似锦的光纤通信
1.纤通信产生,发展及具备的优点
2.引用诗歌,引出下文 激起读者阅读兴趣。
3.略,详,依说明的中心内容而定。4.逻辑顺序。从特点到用途 5.分三层①②③④/⑤/⑥
6.下定义、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
7.比现在的有线通信容量大;成本低廉;不受电滋波的干扰,比较安全可靠,线路也很轻便。
8.纯净的高透明玻璃做成的光学纤维输线。
第八讲 给人一架梯子
1.B、C。
2.不可以,这句话为下文老者的行为,及我对老者的感激与愧疚之情做伏笔。3.形象地写出了执勤人员气势汹汹的样子,和老者的善良形成对比。
4.既指那夜老者给我们的梯子;又指在人生路上帮助别人改正错误的行为和美好心灵。5.不设统一答案,同意与否,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不同意,文中的我们是不曾涉世的学生,况且“偷柿子”的行为也并非大恶,而当时我们又处在人生的关键的时刻,所以老者的行为不能说是放纵。相反是一种善意的充满关爱的行为。
(二)母亲给出的答案
1、面对孩子的提问,母亲终于给出满意的答案,孩子受到启示,终于走向成功。
2、没有回答 没说出口 想为儿子的问题找到一个完美的答案 回答了儿子的问题
3、聪明的人起点很高,笨拙的人起点很低,但笨人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最终能取得成功。
4、“赞赏”好。因为赞赏有赞扬和欣赏之意。
5、有自尊心、刻苦好学的人。如:“妈妈听了儿子的话,感觉到儿子开始有自尊心了。”“他的成绩一直在提高。”“他已经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清华。”
6、有爱心,且懂教育的孩子。
7、略
推敲《诗话总龟》【原文】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推”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得止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俄为左右拥止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推”字与“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敲’字佳。”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衣之交。【翻译】贾岛初次参加科举考试,往京城里。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到了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想用“推”字(来替换“敲”字),反复思考没有定下来,便在驴背上(继续)吟咏,伸出手来做着推和敲的姿势。(行人)看到贾岛这个样子都很惊讶。当时韩愈提任代理京城的地方长官,(他正带车马出巡,贾岛不知不觉一直走到(韩愈仪仗队的)第三节,还在不停地做(推推敲敲)的手势。于是一下子就被(韩愈)左右的侍从推搡到京兆尹的面前。贾岛详细地回答了他在酝酿的诗句,用“推”字还是用“敲”字没有确定,思想离开了眼前的事物,不知道要回避。韩愈停下车马思考了好一会,对贾岛说:“用‘敲’字好。”两人于是并排骑着驴马回家,一同议论作诗的方法,互相舍不得离开,共有好几天。(韩愈)因此跟贾岛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阅读训练】
1.下面句中加点“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B)
A 退之立马良久之 B 何陋之有 C 久之,目似瞑 D 怅恨久之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一日于驴上得句云„„(想到)(2)炼之未定(锻炼,此指反复思考)(3)观者讶之(惊讶)(4)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详细)
3.这篇短文作者意在赞扬贾岛什么精神?
答:赞扬了贾岛写文章时在遣词造句方面精益求精的精神。
课外一个人的坚持
1.聘失败;送别学生。
2.(1)“青葱”喻指“他”充满朝气,纯洁正直;“成熟老练”暗讽“我”变得世故圆滑,功利心重。(大意对即可)
(2)“孤独”既指“他”一个人孤零零站在雨中,又指像他这样坚守做人道德底线的人很少。“倔强”表现他虽遭挫折仍不随波逐流,顽强坚持,不改初衷。3.“我”在文中主要起到衬托对比作用,突出了“他”这个人物形象。4.B 5.提示:应围绕“我”对“他”同情、敬佩,对自己羞愧、自责的心理来描写。
第十讲
(一)诚实是一种可贵的品质、(13分)1.(2分)①jiǎo ②zǎo(每小题1分)重
2(3分)示例:诚实是一缕春风,能吹散人们心头的阴霾。
(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句式相仿1分,句中逻辑关系合理2分).
3(3分)示例一:道理论证。引用傅雷先生的话,有力地论证了诚实的可贵。
示例二:比喻论证。作者把人生比做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只有真诚的人才能成为优秀的演员。这样就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诚实的可贵。
示例三:对比论证。把两种人的不同做法进行对比,更加突出了诚实的可贵。(答出论证方法1分,答出作用2分。意思对即可)4.诚实在人的一生中非常重要,人们应该不断地追求诚实,保持诚实的品质。(意思对即可)5.示例:北宋词人晏殊,聪慧过人。14岁被推荐给朝廷,正赶上真宗皇帝御试进士。真宗皇帝让他把考题做—遍。他看了看考题,对真宗说:“我10天前就做过这个题目,请陛下另外出题吧。”真宗见他这样诚实,很高兴,便赐他“同进士出身”。(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事例典型2分,语言通顺1分)
(二)善于用人短变长
1.本文议论的话题(或:引出论题,2分);做为证明中心论点的事实论据(或;事实论据,1分0 2.善于用人短变长(2分)逐层深入或层层深入(1分)00.5分.5分)3⑤结尾(各1分)
4比喻论证(1)把抽象道理形象化、浅显化(或:使论证的语言更加形象、生动等,意思相同,表述不同的答案也给分,2分)
5要符合题目要求,要符合生活常理。如:人才如树。成材的树大多不美观,美观的树大多不成材,成材且美观的树是树中精品。(2分)6所举例子必须符合要求(2分)0 勤训《恒斋文集》【原文】治生之道,莫尚乎勤。故邵子云:“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岁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言虽近,而旨则远矣!大禹之圣,且惜寸阴;陶侃之贤,且惜分阴,又况圣不若彼者乎?
【翻译】谋生的道理,没有什么比勤劳更为重要的了。所以邵先生说:“一天的计划决定于早晨,一年的计划决定于春天,一生的计划决定于勤劳。”这些话虽然说得浅近,可是意义却很深远哪!像大禹这样的人,智慧、才能如此杰出,况且爱惜每一寸的光阴;像陶侃这样的人,品德如此高尚,况且爱惜每一分的时间,又何况在才干、品德方面都比不上他们的人呢?
【阅读训练】
1.文中表明观点的句子是: 治生之道,莫尚乎勤。
2.与“且惜寸阴”中的“且”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B、D)
A 愚公者,年且九十。B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C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D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3.作者举大禹、陶侃的事例,其用意是什么? 答:以古代圣贤珍惜光阴的榜样来鼓舞读者,使读者警醒。
课外才能来自勤奋学习
1.lǚ 多次 xiǎn 少
2、人们的才能来自于勤奋学习。
3、与上文对比,引出下文正面论证的事例。
4、方仲永、江郎才尽:南朝的江淹,字文通,他年轻的时候,就成为一个鼎鼎有名的文学家,他的诗和文章在当时获得极高的评价。可是,当他年纪渐渐大了以后,他的文章不但没有以前写得好了,而且退步不少。满足于功成名就的现状和在文学上不思进取,这才是江郎才尽的主要原因。这告诫我们要不满足现有的成就,只有努力上进,积极进取才会有更大的进步
5、不仅„„也„„
6、牛顿不是神童,但他终身勤奋学习,很少在午夜两三点以前休息,常常通宵达旦工作,终于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爱因斯坦不是神童,中学成绩并不好,大学也是考了两次才被录取,学习也并不出众,后到瑞士一家专利局当了7年职员。在这7年里,爱因斯坦在艰苦的条件下顽强学习、工作,终于奠定了相对论的基础。
爱迪生不是神童,甚至连初小还未念完但他努力自学,总是以无比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刻苦钻研自己不懂的问题。由于他工作时间比一般人长得多,相当于延长了生命,所以当他79岁的时候,宣称自己已是135岁的人了。
第十一讲
(一)学会真诚地欣赏别人
1、文章的开头应该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比如读本文的开头人们就会思考,到底是什么故事?为什么它能令人深思?
2、老太太听了“爸爸”的话,内心或许认为我爸爸,是一个很有修养的人,或许认识到了自己的价值,或许联想起自己的某些经历,于是心里生出许多感动。
3、(1)夫人欣赏春天的神情很专注,很美丽。
(2)欣赏别人,让别人的优点得到自己的承认,能够更好的鼓励别人的,更有利于人们之间的相互沟通,所以说欣赏别人是沟通友谊的桥梁。
4、本句运用比喻和对比的手法,告诉人们应该有着美丽的心灵,这样才能更好的感觉到生活的美丽,我们的心灵应该是明亮的,单纯的,这样我们的品格才会变的高贵起来,我们应该多看到生活中充满光明的一面。
5、自己举出个人经历中,从正面看人,多看到人物的闪光点的例子,就可以了。
(二)成长的桥
1、父母温厚的爱。
2、母亲认为“我”诚实可爱。3。“我”明白了父母对“我”的爱,知道了自己对父母是那样重要,要为父母读书。
4、老实、诚实,理解父母、学习努力等。
5、略(如:结尾的比喻句,写出了父母的爱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
勉谕儿辈【原文】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①。酒肉一餐,可办粗饭几日;纱绢②一匹,可办粗衣几件。不馋③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则子子孙孙常享温饱矣。【注释】①费用:花费钱财。②纱绢:一种细薄的丝织品。③馋:这里是饥饿的意思。
【翻译】由节俭进入奢侈(是)容易(的),由奢侈进入节俭(却)困难(了)。如果思考得到(这些东西)的艰难,(就)不敢轻易地花费钱财了。一餐吃肉喝酒,可以用来做几天的粗茶淡饭;一匹绸缎,可以置办几件平常的衣服。生活中不挨饿不受冷就满足了,何必贪图吃好的穿好的呢?经常在有好东西的时候想着吃不上饭的时候,不要等到没有东西吃的时候来想有好东西吃的时候,那么子子孙孙就会常常享受温饱了。【阅读训练】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可办粗饭几日(用来做成)(2)何必图好吃好着(衣着,衣服)(3)莫待无时思有时(不要)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句子: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 译文:生活不挨饿不受冻就满足了,何必贪图吃得好穿得好呢?
3.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就节俭问题,向我们提出什么要求? 答:要求我们要节俭,千万不能浪费。节俭是长期养成的良好生活习惯,一旦丢弃,返回困难。所以要培养要坚持。4.在市场经济繁荣的今天,商品供应充足,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还有必要提倡节俭吗? 答:有必要。因为一有利于美德的培养。二节约物质资源,利国利已。过多的奢侈和浪费会使我们有限的资源越来越少,而最终导致整个社会走向灭亡。
课外《一盏油灯》
1.(1)它是用墨水瓶、铜钱、牙膏皮制成的。(2)它来历不凡,经历不凡,已溶进了我的生命。(简析:“普通”是外形,“不普通”指的是经历。)
2.突出小油灯的可爱,为我做灯、拿灯做铺垫。(简析:正是这些宛如一片星星的油灯,促使“我”“开始学着做油灯”。)
3.更好地表现妈妈的慈祥。
4.油灯体现的优秀品质已经成为我的性格。(简析:“溶进了我的生命”是说我的性格就像油灯一样了。)
5.答案:A、C、E。(简析:B项,不能说本文的主旨就是歌颂油灯精神;D项,本文不是托物言志的散文,而是记叙自己成长经历的叙事类文字;F项,不是“反衬”。)
6.那个时候是指“在提干不久,我又奉命到了硝烟弥漫的老山前线。猫耳洞里油灯骤然亮起,毒蛇、蝎子、山蚂蟥便仓皇逃离。油灯为我驱走死亡的阴影,伴我凯 旋。”
7.排比,作用是突出我对小油灯依恋感情,为它燃烧到生命的尽头
第十二讲
(一)草是风的一面旗帜
1.交代了“她”内向的性格及老师和同学们对待她的态度;为后文“她”主动调换座位作铺垫;设置悬念;与后文“她”的变化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徐老师在“她”成长的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答对四点即可得满分。
2.A处:从窗外美好的自然景物中感受到的些许快慰;同时也有对群鸟相互唱和、嬉戏的 11
羡慕。
B处:“她”感到孤独;感到凄凉(悲苦)。
3.同学们的催促、老师的鼓励使“她”感到窘迫(难堪、着急)。
4.“郑重其事”表明老师表扬“她”时态度严肃认真;体现了徐老师对学生的鼓励与关爱;表明徐老师教育学生讲究方法。
5.同意,理由:徐老师让她以写作文代替唱歌,替“她”解围;徐老师特意嘱咐“她”作文写多少都行,怕“她”为难;徐老师只字不提“她”的作文内容,替“她”保密,维护学生自尊。
6.即使生命很平凡(即使生活中有种种不幸与磨难);我们也要坚强,乐观;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使命)
(二)窗
1.窗外确实只有一堵墙,那“另一位病人’’用眼去看,当然只看到墙。而靠窗的病人是用心去“看”,是用“心”,用感情来描述生活,所以他看到的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2.一方面是借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情感,一方面是借以唤起病友对生活的热情,对生命的意识,激励病友顽强地与疾病斗争,生存下去。他是一个热爱生活、关心别人、意志坚强的人。
3.开头点明了“他们的病情都很严重”。4.是一个同样热爱生活然而自私的家伙。
做一朵携来彩贝的海浪
1.贝壳(或彩贝)(2分,答“海浪”的给1分)
2每个人都应该做一个有好品格、好行为、好习惯的人(或“做有优秀品格的人,让我们的社会更美好”或“有优秀品格的人,他的人生是美好的”或与此相近的表达)(2分)3所以,当我在海滩漫步的时候,常常会想——这不也和有些人一样吗(2分)
4人们捡到五彩贝壳时高兴、激动的心情与动作、神情(或与此相近的表达)(2分)5写物喻人(或其他言之成理的说法)(2分)
6根据答题实况评改(2分,可根据具体情况分别给2分、1分或不给分)
第二篇:7年级语文高端阅读和写作培训教材答案
7上一答案 第1讲
一、《病房里的感动》
1.给孩子以安慰,传递战胜痛苦的勇气,信心和力量。
2孩子幼小,天真,可爱;为了分散注意力,减轻疼痛。(2分)
3、略。(2分)
4、不能,这句话揭示了孩子忍着疼痛不哭出声的原因。(2分)
二、《一碗馄饨》
1、(1)经常吵架。
(2)被母亲感动,后悔自己与母亲吵架,感激老婆婆对我的开导。(共2分)
2、感激老婆婆,埋怨母亲,觉得自己很委屈。(2分)
3、言之有理即可。妈妈:关心子女和深爱着自己的孩子,但教育方式、方法欠佳。老婆婆:善良,很会开导人。她:知错能改,善良,懂得感激,有叛逆心理。
4、因为别人给予的不常有;而亲人的却往往被认为是责任,应该的。(言之成理即可)(2分)
古文:【甲】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夸父逐日》)
【乙】发鸠①之山,其上多柘②木。有鸟焉,其状如乌③,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交④。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⑤于东海。(《精卫填海》)
【注释】①鸠:神话中的发鸠山,传说在今山西长子县西。②柘:读作“zhè”。③乌:乌鸦。④自交:呼叫自己。⑤堙:填没。
译文:夸父与太阳赛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往北去大湖喝水。还没到大湖,在半路因口渴而死。丢弃他的手杖,(手杖)化成桃林。
发鸠山上有许多柘木。那里有一种鸟,其形状如乌鸦,头有花纹、白嘴、红脚,名叫精卫。它本炎帝之么女,名叫女娃。有一日她到东海游水,淹死再也没回来,变作了精卫鸟。它长年累月地以嘴含著西山的树枝、石头丢入海里,想将东海给填平。1.(1)黄河(2)在路上
(3)因此
(4)叫、叫做。
2.(1)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2)女娃到东海游泳,淹死回不来了,因此叫作精卫。
3.B
4.勇敢、坚持不懈的探索、征服自然的精神。
课外《平分生命》、1.(1)给妹妹输血(2)和妹妹平分生命
2.神态描写。因为男孩听到医生话后十分惊喜,觉得抽血后不但不会死,而且妹妹也有救了。
3.勇敢、无私、富有爱心及献身精神。
4.略
第2讲 一《父亲》、1.C慈爱 F矇眬
备选答案是两组近义词。解答这个题首先要分析词义。“慈祥”,(老年人的态度、神色)和蔼安详;“慈善”,对人关怀,富有同情心;“慈爱”,(年长者对年幼者)仁慈喜爱;“慈
悲”,慈善和怜悯(原来是佛教用语)。“朦胧”,月色不明,不清楚,模糊;“矇眬”,快要睡着或刚醒时,两眼半开半闭,看东西模糊的样子;“依稀”,模模糊糊;“模糊”,不分明,不清楚,混淆。
第二步是分析前后语句。根据语境选择答案。第2段主要写了父亲对“我”的“爱抚”,“爱抚”一词要特别注意,和答案相呼应,有联系。第4段主要写父亲对孙子孙女的关爱。父亲把什么给了“他的孙子孙女”呢?“慈祥”形容老年人的态度、神色;“慈善”是对别人而言的;“慈悲”有怜悯的意思,爷爷对孙子孙女只能说爱,绝不能说怜悯。显然,第一
组的答案应是C。第二组答案中“朦胧”、“矇眬”、“依稀”都有“模糊”的意思,但只有“矇眬”形容“快要睡着”的样子。第11段第1句尾写到“备完课回到单身宿舍躺下”,这不正是快要睡着的时候吗?分析到这儿,答案就很清楚了,应该是F。
2.抱我串门,背我看病,搂着我入睡。要注意“是母亲”三个字,这三个字是关键的短浯。这三个字提示我们,题目要求我们找的是父亲做的事情、并且本来是母亲应该做的事情。
3.“我”没买西瓜,空手去看病中的父亲。我们怎么知道要用自己的话来概括呢?题目中没有明确要求以原文中的语句回答,就要考虑用自己的话来回答。当然,出题者明确指出这一点,考生就好答一点了。答案应该从第9段中找,但又不能概括第9段的全部内容。为什么呢?要考虑到作者写这句话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句话虽然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思念,但更重要的是表达作者内疚、遗憾的思想感情。所以,答案不能把天热、行前去看望父亲、绐父亲喂水等内容概括进去。
4.对父亲的牵挂和思念“心理”可理解为思想感情;词典里有这样的解释:“泛指人的思想、感情等内心活动。”
5.连夜给父亲买抢救药 写信求药方 为父亲按摩 “我”在奔丧中的表现(举出两例即可)题目中“举出文中的两个事例”是要点。
6.作者不能原谅自己的原因是没有在衣食住行上尽人子之责,没有从精神上赡养父亲。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一种内疚、遗憾的感情。这道题有两个问题,应分别作答。第一个答案要概括作答,不必举出具体事例。抓住第13段中的关键语句,问题不难解决。第二个问题,要求你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做这个题,要根据全文的中心来分析这句话的思想感情。下一道题目中提示了本文的中心:“父恩难忘”。父亲对“我”和“我”的孩子是那样的关爱,而“我”觉得自己“既没有在衣食住行上尽人子之责,也没有从精神上赡养父亲”;再看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就不难得出答案。
(二)《父爱昼夜无眠》、1、刚强和柔和的互相补充,使恰到好处。
2、①理解 ②感激 ③敬重 ④抱愧
3、反映了父亲不想让儿子担心自己,又恐怕自己的行为给儿子带来负面影响的矛盾心理。
表现出父亲的无私和宽容。
4、父亲最近总是萎靡不振,大白天躺在床上鼾声如雷。
突然想起父亲的鼾声,推开他的房门,原来他不在。
我突然发现父亲的皮肤比原先白了,人却瘦了许多。
5、(能谈出自己被父爱所感动,体会到父爱如山般沉重,且语言通顺即可。)
6、略
①古文: 北人(北方人)生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② 夫菱生于水而日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①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②坐:因为。
译文:北方有个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当官,(有一次)在酒席上吃菱角,(那个人)连角壳一起放进嘴里(吃)。有人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那人掩饰自己的缺点,说:“我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是为了清热解毒。”有人问道:“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后面的山,什么地方没有?” 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1、(1)仕:做官(2)啖:吃(3)或:有人(有的人)(4)以:用来
2、那个人偏要掩盖自己的无知(那个人故意遮掩自己的弱点)
3、世上的知识无穷无尽,谁出不可能全部掌握。要真正获得更多的知识,不懂就不要装懂,应该老老实实地向别人学习。
(或: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中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这告诉了我们,知识是无穷尽的,不要不懂装懂,否则会贻笑大方。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课外:《默读父亲》
1、父亲为生病在床的我买冰棍 父亲躲在学校操场的大树下默默关注我的颁奖典礼 父亲给我买收录机,并教育我不要和人攀比
2、略
3、为父亲爱子之行为而感动,为自己不理解父亲的心意而内疚、后悔。
4、没有优裕的物质生活条件,同样可以生存、长大,人活着要有志气。(意思对即可)
5、父亲对子女的爱和做人要有自尊、活出男人的伟岸,不与别人攀比的人生态度,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决心像父亲那样生活、做人。
第4讲
一、《生命的姿势》
1、xié luǒ
2、①指丝的头,比喻事情的开端 ②突然,陡然
3、①母亲的生命 ②母亲用自己的生命创造了儿子的生命
4、在如此低温的环境下,任何一寸裸露在外的皮肤都会导致迅速地降低体温,时间一长就会有生命危险。
5、细致描写小孩子的脸色、神态,意在告诉读者,孩子的生命得来不易,这是从侧面赞颂母亲舍身哺子的行为。
6、C
7、既点出时间的推移,也暗示母亲的生命在一点一点消逝。
8、抒情,歌颂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9、一个平凡的姿只要倾注了生命的爱便可以伟大并且抵达永恒。
10、略
二《没有钓到的大鱼》、1、①,这句话中的“得”字表明母亲的语气十分坚决,没有丝毫可以商量的余地。
2、更加衬托出母亲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3、在无人知道的情况下,你能否依然注意自律,不做有损公德的事。
4、前者指的是从湖里钓出的大鲈鱼,后者指的是事业上的成功。
①古文:先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
②及稍长,而家无书读,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而已能诵其书。以
③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选自《欧阳修全集〃附录》
注释:①荻(dí):芦苇一类的植物。②闾里:乡里。③务:任务。【译文】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1、A、D
2、D
3、(1)他读了很多古人的文章,母亲又让他学习写诗。
(2)他读书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一心致力于读书。
4、欧阳修家境贫苦,却发奋苦学,最终成才。
三《孩子,是春天的另一种姿势》、1、与后文形成对比,突出了教室里春意盎然。
2、萌动 蔓延
3、草芽针一样细,顶端嫩绿,往下是鹅黄,根部则嫩白。刚刚泛青或萌发芽苞的小树枝,还有三五朵小野花。打碗花、紫地丁、映山红百娇千艳,绚丽多姿。
4、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谐美好的关系。
5、为老师跟自己一起领略春光而会意的笑
第5讲
一《守住自己的梦》.
1、(1分)老师的忏悔或者蒙迪的梦想
2、(2分)因为蒙迪的理想离现实太远。
3、(2分)蒙迪对自己理想的描述不只是一份作业,实际上是他对自己人生道路的选择,他必须对自己的决定负责,因此父亲要蒙迪“慎重一些”。
4、(3分)比喻。把自己比喻成偷梦的小偷,生动形象地变现了克利亚老师深深的忏悔和自责。
5、(3分)运用了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起到了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的作用。
二《连环骗》、1.爸爸骗奶奶→“我”骗爸爸→男友骗“我” 2.为下文的连环“骗”作铺垫,文章思路更清晰。3.儿子对年迈母亲的安慰与孝敬
4.对家人要讲亲情,要有爱心;孝敬长辈要讲究方法。
古文:
宋河中府浮梁①,用铁牛八维②之,一牛且数万斤。治平③中,水暴涨绝梁,牵牛,没于河,募能出之者。真定④僧怀丙以二大舟实土,夹牛维之,用大木为权衡⑤状钩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转运使张焘以闻,赐之紫衣。
【注释】①浮梁:浮桥。②维:系,连结。③治平:北宋英宗赵曙的年号。④真定:却今天河北正定。⑤权衡:秤锤秤杆。【翻译】宋时曾建浮桥,并铸八头铁牛镇桥。治平年间河水暴涨,冲毁浮桥,铁牛沉入河底。官员悬赏能使铁牛浮出水面的人。有个叫怀丙的和尚建议,将铁牛固定在两艘装满泥土的大船中间,用勾状的巨木勾住牛身,这时慢慢减去两船的泥土,船身重量减轻,自然浮起,连带也将铁牛勾出水面。转运使(官名,掌军需粮饷、水陆转运)张焘(字景元)赐给和尚一件紫色袈裟,以示嘉奖。
【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一牛且数万斤(将近)(2)募能出之者..(使„出)(3)徐去其土(慢慢地)(4)真定僧怀丙以二大舟实土(填满,充实).. 4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句子:用大木为权衡状钩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译文:那横木就像秤杆秤锤称东西的样子钩住铁牛慢慢地去掉船上的泥土,于是船浮起来,铁牛也被钩出。
3.试说明怀丙和尚是怎样把铁牛从河中打捞出来的? 答:怀丙和尚先用两只船装满土,把铁牛系于两船之间的横木上,然后去掉船上的土,铁牛就浮出来了.
课外《笨男孩与纽扣》
⒈“笨男孩”不笨,他踏实,善良,肯动脑筋。
⒉学生时代,学徒时代,开店日子,免费钉纽扣,开公司当老板。⒊记叙。⒋ A ⒌裁缝师傅的鼓励,自己的认真做事。
⒍可以从老师、父母的角度谈如何教育下一代的问题;也可以从“笨男孩”的角度谈一个人的称长应具备什么条件,也可以从创业的角度谈及创业者应具备的素质。
第7讲
一、《躺在母亲身边》
1、A.备受 B.惊喜
2、“暖暖的”形象地写出了“我”躺在母亲身边的惬意之感。通过触觉之感含蓄隽永地表达出“我”多年后重新体验到亲情时的幸福感受。
3、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母亲生病时因身体不适需要人来照顾,以及多日卧床而倍感孤寂无聊,渴望与“我”说会儿话、解解闷的心理。
4、这两个自然段补充交代了母亲生病的原因及母亲生病时仍常年一个人忙里忙外、默默承受疾病折磨,最后积劳成疾却又遭受家人抱怨的事实。这样写使母亲的形象更加鲜明,文章内容更加充实,中心也更为突出。
5、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常常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忘记了对身边亲人的关爱。文章的结尾发出对人间真情的呼唤,升华了文章的主旨,读后发人深思。(紧扣文章主题,意对即可。)
6、语言高度概括,简洁凝练,1分;文笔优美,饱含深情,1分;中心明确,1分。二.《五把钥匙的秘密》
1.人应该城实 2.一种呆板、僵化的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只培养听话、守规矩的学生,不注意发展的动手能力。3.财富永远不能放在做人的首位 4.电脑 只要不是违法乱纪之类的兴趣均应算正确。5.人生的秘密是兴趣,有了兴趣,就有可能拥有其他四种。古文(三)原文】楚①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②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遂遮谢舟师,椎③鼓径进,亟犯④大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⑤。
【注释】①楚:古国名。②折:调头。旋:转弯。③椎:用椎敲。古代作战,前进时以击鼓为号。④亟:突然。犯:碰到。⑤柁:同“舵”。【译文】楚国有个学习驾船的人,他(在)开始(的时候)折返、旋转、快、慢,完全听从船师傅的话。于是在江中岛屿之间小试(身手),所做的没有不得心应手的,便以为学全了驾船的技术。马上谢别了船师,击鼓(古人大概是靠击鼓来发布号令的吧)快进,立即就遇上大的危险,就四处张望吓破了胆,桨坠(江)舵失去操控。然而这今天的危急,不就是前面的得意(所造成的)吗?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其始折旋疾徐(慢)(2)乃四顾胆落(看)..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句子:(1)遂以为尽操舟之术。译文:于是就认为已经完全掌握了驾船方法(技术)。(2)椎鼓径进„„ 译文:用椎敲着鼓,径直向前驶去。
3.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答:学习、工作不能浅尝辄止(或学习、工作不能自满,或学习、工作应该不断进取)。
三《打出自己的旗帜》、1、一美籍华人女孩凭借自己的实力与勇气成功地采访了可口可乐公司总裁。
2、她认为这是一个有可能采访到总裁的好机会
总裁只能在那所大学停留半个小时,以她现在的人际关系根本无法采访到总裁本人。
3、“我是一位实习记者,十分崇拜您,如果您能给我五分钟,即使更少些,也将改变我的命运。”
4、失掉、丧失、没有
5、议论 紧扣题目,点明文章中心。
6、成功靠实力,还需要有勇气抓住机会,证明自己。
第8讲
(一)《离别的礼物》
1.(1)一床大毛毯(2)彼得对爷爷的爱心2.对继母的讽刺,同时为了保护爸爸,免得他再发火。(言之成理即可)3.为了缓和气氛,免得大家伤心;想给大家留下一个美好的记忆,今后不要为他担心。(能说出一点且合乎情理即可)4.彼得是一个心地善良、尊敬老人、善解人意的孩子。5.能指出感动之处,并能说出感动的理由,语言表达清楚即可。
(二)《成长的桥》。
1.父母温厚的爱。2.甲处可填“焦虑”(或急切),乙处可填“惊喜”(或喜悦)。3.例如:就像顽石经过能工巧匠的雕琢,也会成为精美的工艺品一样,再调皮的孩子,有正确的、科学的引导,也会成为有用之材。4.通过叙述“我”成长的经历和感受,赞颂了父母对儿女的爱。5.略
(三)【原文】鲁人身善织屦①,妻善织缟②,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③之也,而越人跣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注释】①屦:麻鞋。②缟:白绢,周人用缟做帽子。③履:鞋,这里用作动词,指穿鞋。④跣:赤脚。
【译文】鲁国有个人(他)自己善于用麻、葛编织鞋子,(他的)老婆善于织缟(生绢),(他)想移民到越国去。有人对他说:“您(去越国)必然会穷的。”(那)鲁国人说:“为什么?”(回答)说:“屦是用来穿的,但是越人赤脚走路;缟是用来做帽子的,但是越人披发。以您的所长,去到不使用(你的产品)的国家,想让(自己)不穷,这可能吗?”
【阅读训练】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或谓之曰(有人)(2)以子之长(凭)..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句子: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译文:你们编了麻鞋是给人穿的,可是越国人是光脚走路的。你们织了白绢是给人做帽子戴的,可是越国人是披散头发不戴帽子的。
3.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答:要根据需要来确定行动,否则只能碰钉子。
课外《给美丽做道加法》1.短时间的休息
特别美或者漂亮
2.不一样。前一个“美丽”指容貌的好看,后一个“美丽”既指容貌的好看,又指内在的美(心灵的美,知识的渊博)3.①老师想以平面镜的作用为切入点启发同学②引导学生认识如何看待美。4.①满教室的花朵晃动起来,长长短短的七排秀发及秀发下亮晶晶的112粒黑葡萄,脸蛋身 6
材口齿当初都曾精心挑选,一笑甜爽爽的。②就像平静的湖面落下一枚银币,突然的声音,惹得满教室的花朵晃动起来。再也没有任何声音,一池吹皱的春水再度平静。5.描绘出老师辛勤耕耘的形象,形象地写出了老师看到学生成长的喜悦之情。6.是一个善于教育学生的好老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7.①随着岁月的流逝,生活的磨砺,青春的美将逐渐减退。②丰富文化知识,提高道德修养,奉献真挚的爱„„都是在不断完善自我,增添美丽。
第10讲
(一)《你为什么拿这一个》
1.答案:她是个能为别人着想、富有诗意和环保意识的人。
2.答案:原指不能变更的信条,这里指老板娘多年卖水果所积累的经验。3.答案:以小见大,易于引发读者共鸣,耐人寻味。
4.答案示例:作者不计较生活琐事,却看重生命、事业等人生大事。这启发我们在生活中不要斤斤计较,而是要把精力放在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上。
(二)《信 任》
1、插叙
2、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3、情绪不好;我的心情格外愉快。
4、没有帮人作弊。
5、点明了“我”当时的心情,写出了“我”心理上的进一步
6、抒情、议论、点明中心(突出中心)(三)文言文阅读
【原文】 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程门立雪《宋史》【译文】杨时到洛阳求见程颐。杨时大概当时有四十岁了。一天拜见程颐的时候,程颐偶尔坐着打瞌睡。杨时与游酢站在门外等着没有离开。等到程颐醒后,门外积雪已经一尺多厚了。
1.离开
睡醒
2.杨时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精神值得学习。
课外《面试》
1.以为贝克先生认错了人,而这对“我”会有帮助。
表明“我”是一个诚实的人,不愿用不诚实的方式来谋取工作。
2.可知这是贝克先生精心设计的一个“圈套”,这样的强调是为了更突出“我”的诚实和贝克先生只欣赏诚实的人。
3.贝克先生已经进行了考试;只要具有诚实的品质就可以通过贝克先生的考试。
4.动作
神态
精心设计“圈套”考查被试者的品德。
5.具有诚实的品质。
第11讲
(一)《阳台上的小麻雀》
1、小麻雀 怀念和愧疚
2、我是因为麻雀“撒落在阳台上的小米和混合着粪便的沙子却越来越多”,不得不天天打扫清洗阳台;老公是觉得麻雀“在鸟笼里也怪孤独的”。
3、但我仍常常怀着一种很复杂的心情想起它。常常想起那只生死未卜的小麻雀,心情格外沉重。
这两处前后呼应,相互照应。
4、自己自私地只能接纳麻雀带来的益处,却不能容纳它的缺点,最后竟将它轰出家门,以至生死未卜,为此深感惭愧。
(二)《美丽的谎言》
1、因为“我”是一个穷学生,被别人瞧不起。
2、因为这些谎言是尊重、关爱、惦念,是为了让对方快乐。
3、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
4、用那些写给母亲的文字鼓励自己。
5、(1)老师说,所有的学生都得了第一名。
(2)“我”告诉母亲我一切顺利。(3)母亲在电话中说她一切都好。
6、怕“我”惦念她。
7、过渡
8、略
【原文】 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凿壁借光《西京杂记》 【译文】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
1.①到,及②雇用③供给,资助④大学问
2.见译文
3.D 凿壁借光;凿开墙壁,借邻居家的灯光(读书勤学苦读。
课外《孩子,请系好鞋带》
1、liè qie shǎng něi
2、不甘示弱 用心良苦 耿耿于怀 如愿以偿 一如既往 自怨自艾
3、母亲没有帮我要回游园活动中被人抢走的奖品,只让我系好鞋带及成年后对此的感悟。
4、得到一份奖品 奖品被抢走了
5、略
6、A
7、略
第12讲
(一)《红花草》
1.B 2.时间 数九隆冬
春暖花开 暮春将临 插秧季节 3.示例:嫩茎上开着一朵带霜缀露的小红花,恰如举着一支小火把。(比喻)②一到插秧季节,红花草又慷慨地被翻进土里,泡入水中,变成了好的绿肥,为迎接更大的丰收牺牲自己。(拟人)
(二)《每一颗草都会开花》
1.含义是: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事,都会有成功的那一天。2.“我”因他与父亲的亲情以及他自己的努力而感动,因觉得他的努力无法改变他学习不好、耳聋 的事实而感伤。
3.第一句:运用比喻,把灿烂的笑容比喻成盛开的野菊花,生动而形象,赞美了男孩乐观、不自卑的心态。
4.这句话在文中有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并且总结全文、点明每一个孩子都有成功的一面的主题,告诫读者不要轻易看低一个孩子以及要有发现孩子美的能力。
5.“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无论多么大的困难,只要我们心存信念,有毅力,就一定能成功。
课外《最后的握手》
1.①因怕生或害羞而神情不自然。②形容能言善辨,说话滔滔不绝。
2.毕业时,作出远赴西藏任教的选择。
3.失望(意外,不足)。女孩没有任何令人热血沸腾的豪言壮语。
4.为四年来没有发现女孩儿有这样的高尚品质而深感愧疚,同时自感境界不如女孩那么高。
5.没想到她最后的请求竟会如此简单而独特。
6.①同学四年,差点儿连班长都叫不出她的名字。②四年中班级组织的那么多活动,似乎都忽略了她。③四年中,班上竟没有一个同学聚精会神听过她讲话。④相处四年,她连同学的
手都没有牵过一下。
第三篇:网络媒体新闻写作培训教材
网络媒体新闻写作培训教材
进入21世纪的一个明显标记就是进入网络时代,继报纸、期刊、通讯之后,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络、手机媒体相继问世,新闻传播的媒介日趋多元化,对新闻媒体的研究也日趋多样化,包括新闻媒体编辑、媒体经营管理、媒体采访、媒体评论、新闻写作等。网络时代新闻写作的实质是传播介质的不同使网络时代新闻的采写有着与传统新闻相比更为特殊的要求,如何运用网络新闻传播自身的特殊规律使用专门技术运用特殊技巧以保证满足受众需求实现传播目标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一、网络新闻的先天性缺陷
在网络媒体出现初期,网络媒体上的文字新闻大都来自传统媒体,各个网站对这些来自传统媒体的新闻一般是原文转发,有时可能会对标题进行一下修改,至多是对原文进行一下删节编辑,很少有依据网络新闻传播规律而进行结构性编改的网络新闻,致使网络媒体新闻的文字描述方式和内容布局结构都无大的改变,呈现出单一的平面媒体新闻的结构形态。既未充分注意网络受众的特殊需求,又未按网络新闻的特殊规律写作的新闻,对网络新闻传播的效果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
首先是影响阅读率。适合于平面媒体刊载的新闻往往不能适应读者进行扫描式和跳跃式的阅读,进而会与他们在互联网上高速阅读新闻、主动选择新闻、深度索取新闻的需求发生种种冲突,从而限制了读者在网络新闻传播中应该拥有的主动权的实现,影响了阅读的效
率。
其次是影响搜寻率。目前国际互联网上的大型搜索引擎,一般是根据文章前几十个字的关键词语进行数据库信息的收集与编录,而如果不能严格遵守诸如“重要结论前置”、“重要的关键词前置”这类网络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再重要的新闻也难以在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数据库中崭露头角,更难以在信息的再度利用领域有所作为。最重要的是会影响媒体的传播影响力,难以实现传播目标。
如今,多媒体和超文本技术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新闻传播的内容和形式,网络新闻的传播实现了以线性文本为主到以超文本结构为主的转变。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关键人名、地名、时间,甚至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都可以链接到另一个声音文本、动画文本或影视文本。通过这种超文本结构,记者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声情并茂、图文并茂地报道新闻事件和现实生活,并使之得到全方位地、历史地、客观地再现。
二、网络新闻的基本特征
通过实践可以看出,网络媒体时代的网络新闻,其新闻信息的联结不再只是单纯线性的,而是网状的。新闻报道与写作的文本结构也不再仅仅是线性文字的,而是超文本结构的。所谓“超文本结构”,就是文本的构成,不仅有文字文本,而且有声音文本、图画文本、动画文本甚至影视文本。
网络新闻通过网络链接,以分层形式出现,报道其容量更为巨大。打破了传统媒体有限的版面、时间及其他因素的束缚。超文本写作用
梗概的方式将重要新闻一一列出,条理清晰,既符合读者的视觉习惯,又能满足不同读者对各种材料的选择。
网络新闻的超链接方式排列还有利于对新闻进行动态更新。由于其层次清晰,因而很容易在骨干层次上,用简短的文字加入新的角度与重要信息,再用链接方式进行深入报道。这种超链接方式还便于记者用各种新闻体裁对同一新闻事件进行报道。对于角度很多的新闻事件,第一层次的报道可以简单提供文摘式的梗概,而用超链接的形式让读者点击进入。
网络新闻可将深度报道、连续报道、评论、相关新闻搜索等都作为链接的内容,对事件作更深入、详尽的报道。
三、网络新闻采写的特殊要求
鉴于受众在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心理及行为方式出现的新变化、新特点,网络新闻传播在遵循新闻写作基本原则的同时,也要探索网络新闻传播的特殊规律,使用专门技术,运用特殊技巧,以保证满足受众需求,实现传播目标。
1.标题意识的强化
由于网络媒体信息容量巨大,并且为突出超文本链接功能,通常采用在首页集中展示新闻标题的逐层导入式版面结构。在这样的网页结构中,最先呈现在受众眼前的是由大量新闻标题组成的链接群,每条新闻的具体内容需要通过点击标题的链接才能索取。
在网络新闻传播中,新闻标题已经成为受众决定是否索取网站深层内容的第一引导力量。好的标题会吸引、刺激、引导读者点击链动
索取下一层新闻内容,这更能保障在搜索引擎上清晰地显现。
网络新闻标题制作应达到以下的标准:一是要清晰准确地说明一个新闻事实;二是要突出一条新闻中的最为重要的新闻因素;三是要强调一条新闻中最新的变动;四是要揭示新闻中最为本质的变动意义。
对于重要的新闻,如“头条新闻”,可采用“标题+提要”的形式,在新闻标题下面加一句类似新闻导语的内容提要,概括新闻的内容要点和最吸引受众的信息,便于受众对是否阅读该新闻进行取舍。传统印刷媒体的新闻标题通常有实题和虚题之分,而网络新闻则不宜使用虚题。但是需要说明的是,网络新闻在首页(目录页)上的标题只能采用单行标题且只能是实题,但在报道新闻具体内容的正文网页上,则可以采用与印刷媒体一样虚实结合的双行标题。
2.新闻背景穿插并行:网络新闻中交待背景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方式是将新闻背景与新闻事实融汇在一起,而不成为独立的结构,穿插在导语、主体或结尾中。第二种方式是将新闻背景与主要新闻事实区别开来,放在不同的网页上通过链接的方式供读者查找阅读。
3.正文的分层表述:在正文的写作上,由于受众网上阅读方式往往是“快速扫描”与“深入阅读”相结合,网络新闻写作还必须适应受众搜寻信息和深入阅读这两种阅读方式的需要,利用网络所独具的非线性超文本链接功能进行网络新闻分层写作。同时,为了让受众快速准确捕捉新闻的核心内容和信息,在网络新闻正文的写作中,首先可以采取一段一个内容。其次,每段开头安排一个段旨句,用以概括
全段内容要点,便于受众阅读每段的第一句即可把握该段基本信息。对于扫描式阅读的受众,如果一段的开始句不能吸引住他的注意力,那么其余内容就可能被忽略掉。第三就是要将最重要的新闻要素置于最前面,要遵循“重要信息优先”的原则。这与传统新闻写作中的“倒金字塔结构”比较类似。最后,要尽量采用排行榜的形式将内容逐条排列出来,这是尼尔森所推崇的“便于浏览的写作技巧”。
因此,从事网络新闻写作需要建立起分层表述的概念,特别是要建立起立体分层表述的意识。永远需要以“对读者有用的”的方式去进行写作,让读者很快发现他们想要的信息。准确,简洁,突出——这三个要求在新闻主体的构造过程中需要同时完成,这样既方便浏览,又大大提高了新闻的可用性。
4.语言的平民化趋向
在网络传播状态下,由于受众对网络新闻的选择有着极大的自由度,信息发布者与接受者之间互动性极大,网络新闻更加必须具备可读性、知识性、趣味性以及平民化。在语言表述上则要更为口语化、轻松活泼,只有幽默、犀利的新闻,才能具备极强的可读性,才能吸引受众阅读。此外,网络媒体时代的到来,博客、播客(视频分享)等新兴技术的普及,使得受众既可自由选择信息,又可能随时变成信息发布的主体。一个媒体、甚至一个人,只要是合法登载新闻,即可向世界发布他想发布的信息。这种自主性也使得网络新闻在语言表达上要较传统新闻更加随意、更加直白、更加亲切。
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受众接受信息的心理机制和行为机制发生了一
系列新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传统的新闻写作方式提出尖锐的挑战,认真研究网络新闻写作的特殊性,掌握网络新闻写作的特殊技巧,对于提高网络新闻传播的质量,增加网络新闻传播的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篇:通讯员新闻写作培训教材
通讯员新闻写作培训教材
企业文化专员 王连华
一、什么是新闻
1、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简单地说,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具体地讲,新闻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这种事实在时间上是新近发生的;在内容上是新鲜的;在价值上是大家关心和需要的;并且需要通过新闻工具和其它各种手段进行报道传播。
“舆”:舆论工具
2、“News”
一说是由北(North)、东(East)、西(West)、南(South)四个字的第一个字母拼起来的;
二说是新(New)这个词的意思引申出来的。
综合两点,News就是新的、东南西北发生的事情,这就是新闻。
3、信息与新闻
凡是能增进对客观事物了解的消息、情况、情报、资料、知识等等都是信息。新闻与信息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新闻是信息,但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新闻,也就是说,新闻是信息的一部分,是新近发生的事实变动的信息。
4、新闻是变化着的生活的记载,没有变化(或价值),就没有新闻。比如,我们每天吃饭睡觉,这不是新闻,而宇航员在太空吃饭睡觉,这就是新闻;一个人送给另一个20元钱不是新闻,但大家为遭遇不幸的人组织捐款活动每人送20元(或不等)就是新闻;一般动物的繁殖,是非常普通的事情,但小羊“多莉”的诞生,却轰动全世界,因为“多莉”是细胞克隆出来的,它标志着生物学进程的重大突破;狗咬人不是新闻,但人咬狗就是新闻5、6、新闻的局限性:小新闻与大新闻。今天的新闻,明天的历史。
二、掌握采访与写作两套本领
采访与写作,是构成新闻学的两个重要部分,是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采访是研究实际问题、认识客观事物、搜集新闻素材的开始;写作是分析客观事物、消化和提炼新闻素材的加工阶段。采访,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写作,是采访的提高和升华。新闻界有个流行说话,叫做“七分采访三分写作”。这些前人的实践经验,对我们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讲这么一段道理,是想为后面研讨的问题作点铺垫,下面我们来看一篇示范新闻。
青山如画屏,人来鸟不惊。和煦的阳光从茂密的树枝间洒下来,古丈县红石林镇老司岩村年近七旬的黄太星老人站在一棵如虬的松树下,扯起一朵算盘珠子大的枞菌,放在鼻下嗅了嗅,耳边传来阵阵鸟儿欢畅的鸣唱,老人心里有种无法言状的愉悦。他忍不住很有成就感地吼了几句高腔,正在吃草的水牛回过头来,鸟儿也听得痴了。村后这块方圆近20亩的林子,显得那么静谧。
自从包产到户分得这片林地以来,黄太星每天有事没事,有空没空,都要到树林里走一走,看一看,坐一坐,站一站。今年69岁的黄太星,由于成家晚、经济底子薄,加之10多年前砍柴时从10多米的坎上摔下来,花了不少钱才医好,因而日子过得清苦。分自留地那阵,黄太星要了村后那块别人看不上眼的土质较差的林地。20多年来,黄太星坚持精心培管和看护,自己从来都舍不得砍一根。这些年来,老人与可爱的松树柏树杉树朝夕相处,已有了很深的感情,他视它们为有灵性的生物,可以跟它们交流,可以向它们倾诉。如今,这松柏杉相间的树林郁郁葱葱,百鸟欢唱,千花竞艳,被人们称为村寨的“肺”。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一块好树林也会“招谁惹谁”,刺别人的眼睛。有人知道他家里困难,想出钱来买。可黄太星说:“这些树从手杆子粗长到现在这么大,要几十年时间,不容易啊。这片树是分给我的,同时也是整个村的。若是为了要用钱,山上的树都被砍光了,光秃秃的,就像人没穿衣服一样,没有了生气,没有了灵气,我们生活的环境也不好,空气也不新鲜,钱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明买不成,于是就有人想盗伐。尽管黄太星看得勤,看得紧,但百密总有一疏,更何况“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去年春季,村里有个年轻人半夜间偷砍去一棵柏树,仗着力气好,将靠近根部的“蔸筒”扛到河里卖了70块钱。第二天,黄太星站在周围全是木屑的树蔸边,泪水忍不住掉了下来。为此事,老人喝了几天闷酒,酷爱拉二胡的他,把酸心和烦闷付诸低沉的琴声。对于乱砍滥伐和偷树卖钱的行为,老人深恶痛绝:钱是得一个用一个,用了就了了,但是那树呢,要长几十年才用得着,那是砍一根就少一根啊!树长得再快,也比不上那些钻进钱眼的人斧头快呀。成天只想着去做杀鸡取卵的败家子事,不去想怎么样搞好生产,怎么样发家致富,做这些事不是作孽么?树偷光了还能去干什么?!
为了心中那片绿荫,为了给村子撑起一片绿色的天空,为了将数十年的绿色情结留给后人,这位甘守清贫的土家老人,矢志将守林护林进行到底。
树,在一天天长高长大,而护林的人,却在别人的不理解中一天天地老去。
另一篇:七旬导游,石林飞歌(通讯上)
一)、关于采访
1、要做有心人
要留心,要对新闻敏感。只有时时事事处处保持新闻敏感,对新鲜事物有浓厚的兴趣,才有可能捕捉到新闻。如果对周围的事物非常冷漠,熟视无睹,新闻就不会来找你;即使真正的新闻碰到你的鼻子尖上了,你也可能同它失之交臂。
2、采访的方法多种多样
正襟危坐,一问一答的采访形式,不适宜基层的新闻爱好者;聊天、侃大山,看似不怎么“正规”,其实,这个方法比较灵活,对基层业余新闻爱好者来说,更可取。
有的同事可能会问,聊天式的采访要不要掏出个小本子来记?这个不可能一概而论。有时候,掏出个本子记谈话要点,被采访的人会感到有些拘谨,不能畅所欲言。这时可收起本子,随便聊,事后赶快追记(追记必须忠于事实,不能添油加醋)。但对于大事件,即有时间、重要人物需确定的,便当场记,并确保无误。
3、提倡“参与”
与被采访者一起做他正在做的事。二)、关于写作
1、掌握新闻六要素(即6个“W”)
何时、何地、何人、何事、如何、为何。要交待清楚,让读者明白。
2、标题
要切合内容,简洁明了。要能抢“眼球”。能风趣的尽量风趣诙谐(“打工妹一声喊,抢劫犯吓破胆”);能押韵的尽量押韵(“白天卖给你,晚上又偷去”。“打工妹遇车祸命悬一线,众同事筹善款义薄云天”);重大的可以用正标题和副标题形式(见《裕同人》头版)
3、文字功底。(若有图片,效果更好。)
要多写,要不怕“泥牛沉海”,不怕丢“面子”。(例:张三牛)三)、注意事项:
1、真实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真实的事情不一定就是新闻,但写出的新闻一定是真实的。例如某记者未参加会议,仅凭邀请函会议程序,谁知活动因下雨取消,其与朋友去玩,仍发传真给报社,弄了个大笑话。
不能“造新闻”,杜撰。
2、把握政治方向与地方(公司)政策:舆论导向
即要知道哪些可写哪些不可写,不能捅篓子,唱反调。
3、要及时
不能把旧闻当新闻。要“活鱼”。活鱼大家都喜欢,死鱼少有人要,臭鱼赶快要扔掉。
4、投稿(包括文学稿件)格式
标题、内容、作者、联系电话、邮箱、单位(公司内部要写上部门)、地址。(有的还可写上时间,文学稿还有笔名)
目前,我国有5种基本的新闻报道形式,这就是:消息、通讯、评论、调查报告和新闻照片。在内容上是其中,消息是一切新闻报道形式的老祖宗,现代一切新闻报道形式都是由它衍化出来的。
三.新闻报道的分类
(1)按照新闻事实发生的地域和范围来分,有国际新闻和国内新闻。
(2)按照新闻的性质来分,有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科教新闻、军事新闻、社会新闻、文艺新闻、体育新闻和会议新闻等。
(3)按照新闻的特点来分,有事件性新闻与非事件性新闻,单一性新闻与复杂性新闻,动态性新闻与静态性新闻,本体新闻与反应新闻。(4)按照新闻的题材来分,有典型报道、综合报道、述评性报道、批评性报道。
(5)按照新闻传播的手段来分,有口头新闻、文字新闻、图片新闻、广播新闻和电视新闻。
四.新闻报道的写作特点和要求
(1)主题突出,文字精炼。一条新闻通常报道一件事实,说明一个问题。
(2)文字简明扼要,用事实说话,必要时可以有适当的精湛的议论。(3)开头通常有一段导语,简要说明全文的主题思想或主要事实,唤起读者注意,使读者先有一个总的概念。
(4)结构严密,层次分明。一般是按照事物的内在联系,把最重要、最新鲜的事物写在最前面,然后再写次要的,更次要的;也可以依照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的顺序来写,但要突出主要部分。
(5)交代必要的背景:事物的历史背景、发生、发展、变化的环境、条件以及与其他事物的联系。目的是通过比较、衬托,更鲜明地阐述事物的政治意义。背景材料应简明扼要,不可喧宾夺主。并非每条新闻都要背景材料。
五、我们常写的新闻需掌握的重点
1、客户来访:时间、地点、客户名及人员、我公司陪同领导、来访事由、关注重点、结果(评价、看法)、对我公司产生的意义等。
2、会议新闻:会议名、时间、地点、参会者、与会领导、会议内容(议题、程序)、领导讲话重点等。
3、人物通讯:人物部门、个人简历、主要事迹、心迹表露等。
另外:拍摄新闻图片时要考虑到:整个场景,领导的姿势、动作及表情,特写镜头等。
最后,希望大家爱好写新闻、写出好新闻,觉得新闻很好写!
第五篇:初二年级语文寒假作业答案
初二年级语文寒假作业答案
八年级上语文过好寒假参考答案 寒假第一天 1.①畅 ②溢 ③驰 ④茂 2 . 错别字 蒂 辩 奇 原 改正 谛 辨 其 缘 3 . 《水浒传》关于人物的一切都由人物本身的行动去说明,作者绝不下一按语。4 .本题选 B、E。5 . 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藻
八年级上语文过好寒假参考答案
寒假第一天
1.①畅 ②溢 ③驰 ④茂 2. 错别字
蒂 辩 奇 原
改正
谛 辨 其 缘
3.《水浒传》关于人物的一切都由人物本身的行动去说明,作者绝不下一按语。
4.本题选B、E。
5.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纵横交错,原来是绿竹和翠柏的影子。
6.赏月虽自有其乐,但是作者的内心深处却并不得意。“闲人”既指作者“闲”官的现实,又表现他对安闲心境的追求。暗示了作者孤独、悲凉而又随缘自适、自我宽慰的特殊心境。7.本题选A。8.本题选A。
9.写了“我”对大哥的误解,为后文揭示人物性格作了巧妙的铺垫,很好地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10.“坐”一词形象而生动地把大哥要把家中的旧椅子破坏掉而又不露声色、不引起父母注意和怀疑的心理,很好地突出了大哥的心细和孝顺、对父母的疼爱。
11.一是使文章语言风趣生动;一是在常理中,损坏公物要赔偿,与大哥每每主动添置家中日常用品相照应。“我”第一次损坏了家里的“公物”则说明“我”在大哥的启发下,把对父母的孝顺和疼爱转化为切实的行动。既形象地突出了大哥对“我”影响和“我”的转变,也为文章营造了温馨甜美的氛围。12.不能。划线句刻画了父母的节俭,既勾画了两代人的不同特点,更为大哥不动声色地“破坏公物”做了相应的必须的交代和补充。
13.那把椅子真的快垮了,早晚会摔着人,更何况“爸妈”都七十多了,不能有什么闪失。以此为题可以形象地突出大哥孝顺而心细的特点,鲜明生动地揭示文章中心。
寒假第二天
1.①附 ②离 ③匪 ④具 2. 错别字
班 涣 治 栽
改正
斑 焕 制 裁
3.拟人的修辞手法。文段(一)用“松柏反而更加精神抖擞”“自己一手弥补过来”等写出了冬天里“幽径”充满生机、令人喜爱的特点。文段(二)用“天儿越晴,水藻越绿”、“水也不忍得冻上”等写出了冬天的济南水清澈、温暖、温情的特点。
4.文段(二)中“水也不忍得冻上”一句通过拟人手法,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冬天济南的水温暖的特点,赋予了水以人的特点,把水写得温情而富有情趣,余味无穷。
5.本题选C。6.本题选B。
7.“挂挂”形象地写出了那些发了财的生意人买字画的目的只是为了点缀、装饰和炫耀,是他们附庸风雅的工具。抒发了作者对此的蔑视和讽刺之情。8.①对唐伯虎恃才自傲,疏放不羁的含蓄的批评。②对唐伯虎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的深沉感慨。③对唐伯虎的悲惨命运寄予了深深的同情。
9.明代因为“市场经济”的萌芽,使得那些恃才自傲的叛逆文人除掉科举之外似乎又多了一条路。使得文人中出现了不少的名士,形成了一种风气,促进了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但也有一些挤不进科举大道的人就佯作颠狂,作狂士状,鱼目混珠。10.本题选C。
寒假第三天
1.①致 ②绚 ③潇 ④籁 2.
错别字
潦 酿 誊 崖 改正 燎 踉 眷 涯
3.苏州昆曲保护取得成效 “百戏之祖”将立法保护
4.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奉献爱心,支援灾区人民。(意思对即可)5.①从全文看,课文的标题是“背影”,文章的重点是写父亲的“背影”,父亲的慈爱、老态龙钟、步履艰难都集中在这个点上。父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是正面看到的形象,不是背影,因而要略写。②从详略安排的角度看,前面详写了父亲过铁道时的背影,这里也应该略写。6.这一处作者用朴实的语言来抒发胸臆,写得十分感人。望着父亲消逝的背影,离情别绪涌上心头。“混入”形象地表现出父亲的背影在人群中逐渐消失的情形,透过这个词语,我们似乎可以看见“我”一直在望着、找着,久久不忍离开。“再找不着了”,则更流露出一种怅然若失的痛苦。7.地理气候条件 自幼生长的环境 居住环境。
8.本题选C(刘三姐就比较像一个北方姑娘在文中缺乏依据;即便类似,选举用的是举例子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旨在说明生长的环境对他的性格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9.长城是我国建筑史乃至人类建筑史上的一项奇迹,显示了我们的先民在极其贫乏的物质条件下以最原始、最简单的工具完成了如此浩大的工程的智慧、力量和决心。
10.长城是我国建筑史乃至人类建筑史上的一项奇迹,显示了我们的先民在极其贫乏的物质条件下以最原始、最简单的工具完成了如此浩大的工程的智慧、力量和决心。从爱护文物是一种爱国的表现这一角度讲,保护和维修长城的确是一种爱国行为。但是,在历史上,长城从来不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象征。在中国正以改革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的今天,长城更不可能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不可以画地为牢,应该解放思想,为中国历史做出应有的贡献。11.本题选C。12.本题选C。
寒假第四天
1.①称 ②恬 ③殷 ④眷 2.
错别字 辨 做
糜 汇 改正 辩 作 靡 会
3.(1)中国人均读书数最低,犹太人读书最多。发达国家人均读书量高于发展中国家。
(2)答案不唯一,能引用名言或运用比喻修,表达出想法或建议,语言连贯即可。示例:“书犹药也,善读之可医愚”,多读书,读好书,提高国民素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4.本题选B、D。
5.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6.南橘北枳
7.之所以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是水土不同啊。
8.准确而生动地描绘了楚王用笑来掩饰自己的难堪、窘迫,为自己下台阶找借口的心理。
9.相同之处在于:都机智善辨,沉着应对;都不畏强权,不卑不亢,维护了国家的尊严。
10.本题选C。
11.本题选B。
12.“透明”是指冬天一切晶莹透彻,玉宇澄清,视野开阔。
13.写南国的象牙红是为了赞美在酷寒中仍然不屈不挠,勇敢顽强的高贵品质。写冬天的水仙是反衬象牙红的高贵品质。
14.写孩子比试试履薄冰的胆量,使寒冬充满热烈的气氛。孩子身上寄寓着作者对未来的希望。15.《济南的冬天》通过对济南冬天景物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济南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本文通过冬日见闻、感受,抒发了对美好希望的憧憬,并要人们保持清醒的头脑,脚踏实地,让美好的希望早日到来。
寒假第五天
1.①逶 ②咀 ③咽 ④毅 ⑤遨 ⑥畅 ⑦殷 ⑧矫 2.
错别字 节 州 形 俱 改正 栉 洲 型
具
3.本题选A。
4.可以扣住以下内容展开。①会徽像一个汉字的“世”字,表达 “世界”(“世博会”)之意。②会徽像三人相拥,表达了世博会是一个“大家庭”的聚会。③可理解为“你、我、他”组成的全人类,表达了世博会是一次全人类欢聚的和平盛会。④书法的“世”字与数字“2010”以及英文书写的“EXPO”、“SHANGHAICHINA”巧妙组合,表现出强烈的中西合璧、多元文化和谐融合的意境。⑤像舞蹈,表达了欢庆之意。⑥像父母拥着孩子,表现了世界大家庭的和谐。⑦像在招手,欢迎八方来客。⑧像托举希望,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⑨数字“2010”像人的眼睛,意为放眼世界,表达了理解和沟通的理念。(不能只答“2010年在上海举办世博会”)5.本题选A、C。
6.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
7.不矛盾。“了不悲”“都不哭”是说子猷自知不久于人世,到那时又将和子敬在九泉之下相见(或答子猷悲痛过度,一直压抑在心里);“因恸绝良久”是因为子敬“人琴俱亡”,子猷悲痛万分,终于把自己压抑的感情发泄出来了,所以“恸绝良久”。
8.①琴弦已经不协调的客观现实。②包含了“人琴俱亡”的哀痛与悲凉。9.径入是指直接走入,给人以急切的感觉,表现了子猷的伤心和悲哀之情,为后面“恸绝良久,月余亦卒”作了铺垫。10.①中国的资源、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等特殊条件,都会影响中国的科技发展。②而许多青年人热心于世界科技的发展,有志成为世界学者、国际学者,对国际的重大问题给予极大的关注。11.本题选C。
12.(1)霍金来西湖赴荷花之约;(2)我们与如荷花般的霍金相会。13.(1)这个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霍金面对荣誉时的从容(或实现人生价值后的无悔)。(2)形成对比,突出了霍金在身体残疾时表现出的坚强乐观(或从容高洁)的精神品质。
14.示例1:经历了淤泥般的黑暗生活并将之淡远,所展现出来的亭亭玉立的生命是最美的。
示例2:付出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心血与汗水,把它化作一缕甜蜜的回忆与沉潜的智慧,拥有这个过程的生命是美的。
15.示例1:简单即美。有一句歌词说“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是最真”。花开花落是最宁静的美;和谐相处是最质朴的美;笑看得失是最从容的美。生活的本质不在于浮华与繁复,而在于从最简单处感受真,于最平凡中体味美。
示例2:美的创造往往是曲折的,美的内蕴往往是丰富的。当人们赞叹《永州八记》的清秀之美时,可曾想到它蕴含着柳宗元贬谪的心酸;当人们称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境界之美时,可曾想到它源自于杜甫屋漏难眠的凄楚。只有经历岁月的沉淀和苦痛的磨砺,美才能绽放出永恒的华彩。
寒假第六天 1.①惶 ②输 ③嘹 ④炼 ⑤强 ⑥藉 ⑦眷 ⑧娓娓 2.
错别字
葆 离 嘹 绩 改正 堡 篱 瞭 迹
3.示例:随身听可能导致永久性听力损伤。或“常用随身听可能导致永久性失聪。”但不应写成“采取措施保护青少年不受随身听危害”之类。4.示例:(1)清代嘉庆、光绪年间建造的个园、何园,当初都是私家花园。(2)当初同属于私家花园的个园、何园,分别是清代嘉庆、光绪年间建造的。(3)个园、何园是清代嘉庆、光绪年间建成的两座私家花园。
5.示例:“寒”状写了红军征服万水途中所战胜的异乎寻常的艰难险阻,突出了红军克敌制胜、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也蕴含着对死难烈士的无限哀思。6.有自己独特见解和感受,语言实在。7.漫长的地下生活和质数年法。
8.是寒蝉,因为诗中“非是藉秋风”,点出此蝉为“秋蝉”,文中说“寒蝉”到寒露时节才出现,在夏去秋来的日子里感伤哀鸣,可见,诗中之蝉为“寒蝉”。
9.本题选A。
10.外婆早晨时发现一个老太太端着一面盆衣裳往前头去了,因而根据生活经验判断前边有一条小河。
11.从确信没有小河,到小河出现后的疑惑、惊愕。
12.第(1)句:对外婆的坚持,“我”在口头上作了妥协,其实内心并不认为小河真的存在。第(2)句:外婆的言外之意是“我说的没错吧,你还不信”,体现了外婆看到小河后的快乐和得意。
13.①印证了外婆的判断,小河确实存在;②交代了小河因树丛草丛的遮挡,不易被发现。
14.“小河”象征生活中美好而容易被忽视的事物。在固定的生活程式中,人们很容易变得麻木、自私,只有像外婆一样有一颗认真、好奇、敏感的心,才能发现生活中许多美好的东西。
寒假第七天
1.①谧 ②匀 ③寐 ④暇。2. 错别字
宠 年
迹 蕴
改正
庞 龄 际 孕
3.本题选D。
4.“惨白”不能换为“苍白”,因为惨白带感情色彩,多指白得厉害,可怕,很好地描绘了国土沦丧的残酷现实带给韩麦尔先生的极大痛苦;而苍白多指病容。
5.韩麦尔先生用祖国的语言表达对祖国的感情,表现了强烈的爱国心及对祖国必胜的信念。(“使出全身力量”:写字这一动作倾注了<集中了>韩麦尔先生爱祖国、恨敌人的全部感情和力量。“法兰西万岁”几个光彩大字,表达了他对祖国必胜的坚定信念,集中体现了法国人民的爱国精神和不屈的意志。)6.① “高大”指韩麦尔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形象在小弗郎士心中的崇高、伟大。很好地抒发了小弗郎士对韩麦尔先生的热爱和崇敬之情。
②面对“散学了”──以后他就不能上法语课了这种严酷的现实,面对国土沦丧的残酷现实,韩麦尔先生陷入极大的痛苦之中。这个悲怆的“镜头”深深地嵌在我们的头脑中,刻画了韩麦尔先生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形象。作品也就在这悲怆的气氛中结束,有无穷的艺术魅力。【①这些动作逼真地表现了韩麦尔先生复杂的心理。②这些动作形象而鲜明刻画了陷入了国土沦丧的痛苦中的韩麦尔先生的爱国者形象。③这些动作表达感情更加深沉、真切,给读者心灵以强烈的震撼。④无声胜有声,给读者无限的回味空间,有无穷的艺术魅力。】
7.①“吸引”并“杀死”昆虫。②使动物迷失方向,无端消耗精力。
8.使用色彩柔和而自然的纸张,可以有效降低光的反射系数,减轻光污染引起的视觉疲劳,保护视力。
9.“目光越过一道道山粱”形象地表现了“我们”等待父亲归来的焦急心情;“裹挟着晚风”形象地表现父亲为全家生活奔波的艰难程度,亦奠定与寒冷抗争的全文基本调; “逐渐清晰”,按照从远到近、从模糊到清晰的顺序动态地表现了父亲归来的情景。10.参考示例:“温暖”指获得用助、关爱(接受帮助、关爱时而产生的幸福感、快乐感);寒冷”指困苦的生活(或困境)。
11.勤劳、慈爱(爱子女)、忘我或克己(奉献)、主动关怀他人(善良)(有爱心)。
12.本题选A。
寒假第八天
1.①蜒 ②翘 ③骄 ④制 2.
错别字
弛
拜 茶 朝 改正 驰 湃 荼 潮
3.古籍 修复 人才 不足
4.①近三年来20个省市中学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所占的比重呈稳步增加趋势。②各省市之间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所占的比重有一定的差距,比重差达15%-18%
5.“原始”一词暗指动物与人曾和谐共处过,但那已成为历史,从而指出是人类使城市动物减少甚至灭绝,表达了对人类的谴责。(意思对即可)
6.人类必须提高意识,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共存,从而优化生活环境质量。
7.所有地方的野生动物正在长得越来越像。或:由于人类的流动,野生动植物也被追加人了全球化的行列,从而使动植物品种的地区差异变得越来越淡。8.①对物种地区差异威胁最明显的应该数物种人侵。②对生物多样性的更大威胁来自于人类对土地用途的改变。
9.示例:①“野生动物种群的基因资源正在不断减少”中的“正在不断”形象地说明了基因资源的减少正处在持续发展的的过程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②“这将严重危及生态系统的适应力”中的“严重’一词.强调了人类不恰当的做法对生态系统适应力危及的程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0.引出下文,为下文写玫瑰和我的心理做了巧妙的铺垫。11.异国他乡,不是自己的故乡故土,不是自己生长的良好环境。
12.因为尽管我生活是安定了,但异国他乡,毕竟不是自己的故土。看到老钟顺拔草,突然明白自己也始终是异乡人。
13.在异国他乡,无论生活如何富足,始终无法割断对祖国的热爱和依恋,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寒假第九天
1.①褴 ②靡 ③雅 ④驰 2. 错别字
迹 奈 籍 籁[籁]
改正
际 耐
藉 簌[簌]
3.由于雪灾范围广、强度大、持续久、危害重;基础设施防雪抗灾能力的不足(或目前对建设项目进行气候可行性认证这一工作开展得不尽如人意。)4.本题选B。
5.运用比喻突出树木的无边无际、姿态各异、排列整肃。排比和对偶更突出了森林无边无际的气势。
6.准确而生动地描绘出了森林给人的美妙感受,也增添了文章的诗情画意,丰富了文章的境界,增强了全段的感染力。
7.南美洲的秘鲁和厄瓜多尔沿海地带、某些年份圣诞节前后、海水突然出现增暖。
8.热带地区火山喷发与“厄尔尼诺”现象之间的关系。9.本题选A。
10.参考示例:雨滋润了周庄,使周庄迷蒙恬静,风姿袅娜。既洗刷走世俗的味道,更营造了平静如水、恬淡如菊的意境,使人沉醉,引人回味。11.营造了江南恬静和平,充满诗意的意境。
12.这静穆的水乡古镇,给了我一个平静如水、恬淡如菊的意境,使我消解了心灵的压力、不快与羁绊,寻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寄托。13.本题选A(文中“我”的心情安逸、恬静、沉醉)。
寒假第十天
1.①哮 ②略 ③凋 ④荼 2.
错别字 藉 念 澜 嘻 改正 籍 恋 斓 嬉
3.入选作品以“阅”字为主体视觉元素,并衬以流动的水纹设计,传达出“东方水城”苏州的城市特色,同时也象征着阅读活动的源远流长、细水长流;主体呈现飘扬动感的节奏,蓝色过渡色调,渲染出阅读给人的幽幽情怀和淡定心绪。
4.着眼于对“这”的理解,有个人的见解并言之成理即可。5.说明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6.本题选A C。
7.表现了这条线贯串了四大文明古国,古代许多名城和建筑就在这条线附近。8.这条线的磁场、电场、重力场与地球其他地区不同,与太阳和其他行星的对应关系也很特殊。
9.能够围绕①句中“有记载的”“以上”②句中“最不平静的”“之一”所表示的修饰限制作用来分析。
10.性情倔强、爱子如命、亲近“恩人”。
11.不矛盾。“真实”是指百鸟世界确实存在过,“我”幼时世界到处都是鸟;“童话“是指现在百鸟世界已经不存在了,只能如童话般的想象其情形。12如“麻雀一动不动,静悄悄地,它那双月光般柔和的眼睛,一直悄然地注视着我。”一句通过对麻雀的神态的描绘写出了它对我的信任,人与自然的和谐。
13.表达了作者对现在鸟儿越来越少的怅惘之情,也是在提醒人们要爱护鸟类,保护环境。
寒假第十一天
1.①绚 ②殷 ③酣 ④制 2.
错别字 印 副 傀 决 改 正 映 幅 瑰 绝
3.①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 ②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川》③感时花溅泪;杜甫
④几处早莺争暖树;《钱塘湖春行》
4.如:与冬妮娅分手、筑路、著书等。5.本题选A。
6.(溪流)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长蛇爬行那样弯曲,有的地方露出来,有的地方被掩没了,隐隐约约可以看见。
7.潭水清冽,全石为底,竹树环合。
8.动静结合,既传神地描写了鱼的活泼与灵巧,写出了鱼之乐,又巧妙地从侧面衬托出了潭水的清澈。
9.“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环境流露了作者当时悲凉凄怆的心绪。
10.人类日益被环境恶化、人口膨胀、粮食短缺等问题所困扰,如不进行绿色革命,人类将无法摆脱“全球性饥饿”的困境。人类进行“绿色革命”,创造出丰产、优质的农作物品种,解决了全球性饥饿的危机。11.“绿色革命的副产品”是指新的农作物优良品种发明推广后,人们过度种植高产高效的品种,致使越来越多的农作物品种被抛弃以至消失。恰当。相对于带来生机的“绿色”,“黑色”预示着黑暗与危机,“绿色革命”使农业物种大幅度减少,有可能引发新一轮的危机,给人类带来新的灾难,所以称其为“黑色副产品”。
12.有必要。一方面一旦需要发生变化,或者气候发生变化,可以用野生原种植物救急;另一方面可以维持自然界物种的多样性,避免受到突发灾难性病虫害的威胁。
13.苏州具有将古典与现代兼收并蓄,韬光养晦的气质。具体表现在:其建筑不一样的美感与风度,古典园林的诗意,以水为灵魂。
14.苏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造就了无数历史文化名人,而苏州又因为这些文化名人的作品或影响力而更加声明远扬。
15.参考示例:陆游是忧愤的,于是他眼中的梅花也孤清:“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16.本题选D。
寒假第十二天
1.①驱 ②愠 ③眷 ④遨 2.
错别字 劈 生 纹 非 改 正 辟 身 文 匪
3.① 删去“为举办北京奥运会”中的“为” ②“这激发了我市两位作者——韩松宇、管春平创作长联的”后加“热情”或“灵感”等 ③“总字数与今年的奥运会一致”中的“奥运会”后加“年份”等 ④ 删去“再一次”或将“重现”改为“展现”等 ⑤“中华儿女”与“传承奥运”对调 ⑥“宣纸700 余张”前加“耗用”等动词。
4.寂静;文段(一)很地了表现了红军战士乐观、英勇、豪迈的精神,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对革命美好前途的憧憬。文段(二)表达了“我”对阿里山静谧世界的喜爱之情。
5.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和以动写静的衬托手法。如“像春蚕在咀嚼桑叶”等比喻生动地描绘了声音的不可捉摸和繁复美妙,如“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则很好地衬托了阿里山的静谧。
6.不矛盾。“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这细腻入微的感受传神地描绘了夜宿雷公岩时听到的声音的不可捉摸和繁复美妙,而“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捕捉,却又没有”则通过声音的细小和若有若无很好地衬托了阿里山森林中的静谧。两段话都用声音来衬托当时场景的寂静的特点。7.本题选B。
8.目前发现了时钟基因,它可以帮助我们掌握身体从早到晚的变化;发现一种发生基因突变的果蝇的寿命比其他果蝇寿命延长了1/3。
9.发现一种发生基因突变的果蝇可以存活100天以上,比其他果蝇的寿命增加了1/3,而造成这种差别的只是单独的一个基因。这个发现给人类找到长寿的途径提供了极大的启示。
10.(上初中时)用贴小纸条的方式学英语 11.因为作者知道,孩子不是靠聪明而是靠努力、刻苦才取得这样的成绩的。12.结构上:前后照应。内容上:突出小铁一直是个勤奋刻苦的孩子,他在学业上取得的成绩,都是与他勤奋刻苦分不开的。
13.学生能够结合对短文的感受,从修辞、句意等角度谈出自己的理解即可。如第一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把贴字条这种学习方法的实际作用和神奇功能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来了。
14.漂亮的糖纸只是外表的好看,其实包裹在糖纸里面的东西——刻苦——才是最重要的。(人们常常给学业上取得成就的人戴上“聪明”光环,却往往忽视了这光环下面所付出的艰辛劳动。// 一个人即使聪明绝顶,如果不勤奋刻苦,学业上也不可能取得成就,这就像一张糖纸,如果里面包裹着的不是甜美可口的糖果,那么这张糖纸再精美,也是没有多少价值的。)
寒假第十三天
1.①矗 ②涯 ③其 ④禁 2. 错别字
辩 粼 换 夕
改正
辨 鳞 幻 昔
3.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或“音乐能给人启示,使我们的心灵逐渐走向成熟”。
4.(1)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总体水平较高(或: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较多),国家之间发展较为均衡。(2)印度、尼日利亚、巴西、中国、韩国等发展中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总体水平不高(或:大部分国家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国家之间的差异较大。(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差距较大。5.突出人与动物密不可分的紧密联系,强调作者的观点:人与动物应和谐相处。
6.环境保护非常重要,它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大问题,城市里没有鸟、鱼、兽,可以衡量人类意识的自觉程度,衡量生活环境质量的优劣程度。
7.“与狼共舞”就是与鸟、鱼、兽友好相处,实质上是城市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标志,表达了作者要求优化生活环境的愿望。
8.不能。“不完全”表示“不是全部”的意思,表示统计结论和数据没有经过精密的测量和计算,删去后就表示数字十分精确了,与原意不符。
9.⑴发现红外异常,显示出地热温度升级。⑵测到地震区地理位置的移动。⑶接收到与地球有关的超低频无线电波。
10.一是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男生展开手掌,现出纸币的情景;二是写出了“我”由男生未能如约还钱的失望到男生连夜赶来还钱的望外之喜(惊喜心理)。
11.是指一个人在因为自己失信多了,诺言被当成戏言,人格被看轻的处境中萌生出来的那种无聊、倦怠的心态。
12.信守诺言、勤奋、善良(或是孝敬母亲、不怕困难、在逆境中奋进等)13.不好。写那两个少年风雨无阻如约会面的事与自己的朋友未能守信前来形成鲜明对比,能充分表达作者对“一诺千金”这种美德的肯定与赞美的态度。14.含蓄地表明“我”对那两个少年能够一诺千金的肯定与赞扬,对“我”那位不守诺言的朋友的不屑一顾。(如答“表明了作者对遵守诺言,讲信用这种品质的充分肯定与赞扬”也可)
寒假第十四天
1.①卉 ②钟 ③驰 ④寐 2. 错别字
炫 协 篷 唱
改 正
绚 谐 蓬 倡
3.①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超过20%,健康状况令人担忧。②普通中学学生的心理问题大于重点中学。
4.①以小弗朗士为代表的学生理解了韩麦尔先生的良苦用心,心中激荡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孩子的心理感受,很好地烘托了教室里的爱国主义氛围,衬托了韩麦尔先生的伟大形象。
②比喻的修辞,形象而生动地写出了周副主席的话给红军战士的莫大的鼓舞、感染和影响。通过杨光的心理感受,很好地突出了周副主席对革命事业的无比忠诚和坚定信念,突出了他善于做思想工作,善于教育、引导、启迪红军战士的特点。
5.表达了“我”对普鲁士禁止阿尔萨斯教法语,只许教德语的愚蠢行径的蔑视和嘲讽。
6.①韩麦尔先生巧妙地通过习字课的字帖告诉学生:阿尔萨斯是法兰西不可分割的领土,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可谓用心良苦。
②周副主席自然地接过红军战士的抱怨,从草引申到革命面临的困难和窘迫的处境,自然、巧妙而深刻地教育红军战士正视困难,战胜困难,坚定信心,争取革命胜利。
7.说明树木年轮确实可以记录下火山爆发。另一方面也说明这次火山爆发程度很强烈,影响到距离较远的地方。
8.说树木年轮“泄露天机”,是因为科学家根据树木的年轮可以推测已发生的某些自然现象,如气候、自然环境变化等情况。9.苏州是“中国文化宁谧的后院”。10.“鬼斧神功用来形容天的造化,桂林便是这样一个蒙恩于天功的地方”;“轩楹窗棂之间,是一双双曾经劳碌修茸的手,在这儿,制造奇迹的是人类自己!”
11.本题选D。
12.苏州文化的特点是旷达、恬淡;唐伯虎晚年信佛和他的《桃花庵歌》可以看出他受苏州文化的熏染,苏州的文化造就了他。
13.赞成作者的观点,可从古典苏州和传统苏州的角度分析;反对作者的观点,可从现代苏州的角度分析,言之有理就可。
寒假第十五天
1.①琢 ②恋 ③详 ④致 2.
错别字 度 傲 贯 涎
改 正
渡 遨 惯 诞
3.本题选C。
4.参考示例:“水”,很像蜿蜒流淌的江河;“木”,很像枝繁叶茂的大树。
5.本题选B。
6.治理水患的方法,不可以固执、不知变通,拘泥于古代的典章制度。7.躬历山川,亲劳胼胝;清正廉洁。
8.(1)涂改液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成分(2)短时间内国内市场上的涂改液成分不会有大的改变。宣传意图:希望中小学生尽量少使用涂改液。9.本题选B。
10.列举中小学生使用涂改液的百分比数据,能具体、明确地说明“中小学生涂改液使用率高”的状况,引发后文说明涂改液的危害。
11.衡阳石鼓书院的文化古迹已经被破坏得面目全非了,而去虎丘是为了看一个文化,一个美感充沛的文化。12.本题选A。
13.不一样。张岱“使非苏州,焉讨识者”的叹息表达的是对苏州优秀文化传统的喜爱,对苏州人民较高文化素养的肯定与赞颂。而作者“苏州的识者啊,到哪儿去了”的慨叹表达的是对苏州传统文化被破坏的痛心,希望有较高文化素质和健全的文化心理的有识之士们尽快阻止破坏,保护优秀的苏州文化。14.本题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