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礼仪的故事
礼仪的故事
礼仪的故事
(二)2008/11/05 20:00
[杂谈 ]
最近,海协会副会长张某去台被一顿猛拳搡翻在地,吃了大嘴的灰土,结果只能灰溜溜提前回来。这台湾人咋这么不讲礼仪的?想我天朝要员移驾来台,已经很给面子了,竟然这样待客?殊不知,台湾的民主就是好近身肉搏,不管是喜好的还是憎恶的。想那立法会辩论时举鞋乱舞、大打出手的景象,那是常态。马总统会见激动的民众时,被狂捏胸大肌和小白脸,也只能满脸堆笑,晚上抹上大把红花油消肿那是后话。所以,张副会长不必把此当作奇耻大辱,只不过搞得陈云林会长神经过敏,出访前估计一晚未眠,还得琢磨见到马总统怎么个称呼法。失身事小,面子事大。这可是有关礼仪甚至有关国家的尊严的。
所以,有关礼仪的近与远、进与退、前与后是一种技术,甚至是一种艺术。很多人往往把握不了这个技巧,搞得领导生气自己狼狈。比如在电梯口碰到领导,很多人的反应是马上堆上一把笑脸,如同见到了给自己发压岁钱的爷爷,点头哈腰状,然后用甜得发腻的声音连说“领导请,领导请”。一般情况下领导为示亲民,总会谦虚一番,然后昂步进入梯厢。结果,电梯可不通人性,“咣当”一声,正好轧在领导肥硕的双肩,差点把领导夹得人仰马翻,敖敖怪叫。这时,你辛苦在领导面前积累的所有正分,一下子变成零分,甚至负分。因此,合适的做法,是迅速进入梯厢按住开门键,然后盛情邀请领导入内。出门则反之,让领导先走。
带领导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去,则需小心谨慎。因为领导一般只顾昂首挺胸,目不斜视。尤其要注意在美女出入比较频繁的地方,更要走在领导侧前方。万一领导一个分神,脚下不稳,一定要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一把拉住领导的前蹄,并顺势拍拍领导肩上的灰尘。千万不可说领导小心摔倒,是领导都忌讳这两字。等到接待方出现,伸出豪迈的双手前来迎接时,注意要立刻欠身退到领导身后,并根据双方的熟识情况采取不同对策。若初次见面,则要为领导介绍接待方;若本来相识,则只要做领导的回音壁就可以了。任何官方场合见面,一阵笑声是必备的礼仪。浅笑、淡笑、闷声笑、豪放笑都是合适的,淫笑、浪笑、尖声笑、破声笑都不足取。切记要在领导笑声结束前,顺势收住自己的声音,但要保持脸上的笑肌始终处于紧张状态。
给领导开关车门,估计每个官场小卒都会遇到。现在科普知识比较受重视,连金#昆都可以上《百家讲坛》了。让领导先上车,安排在副驾后面位置,估计人人都明白。但与领导同车出行,则不一定都有这个机会。万一真与领导同行,千万不可觉得这是靠近领导的大好机会,大大咧咧地坐到领导身边。领导一般要与下属保持空间距离,前座有空是很不愿你靠近按着座。当然,年青貌美或有三分姿色的另当别论,甚至坐到腿上问题也不会太大。官车的驾驶员一般都是把车内后视镜翻起的,绝对不会看到后座的情况。在车上,即使确定驾驶员是紧跟领导的人,也不能谈及有关升迁、工程等敏感话题。记住,秘密的话语在任何时候都只能够有四只耳朵听得到。如果你有幸单独坐领导的车,千万不要坐在领导平时坐的位置上,而应该坐到副驾位置。坐在后座,目前你还消受不起。这样,驾驶员会觉得你是把他朋友的,而不是把他当车夫。领导的驾驶员实质上也是领导的生活秘书,这一定很多人都知道。领导的下属可以经常换,但驾驶员一般都跟着领导走。这也是当前政治生活的一个常态。
礼仪的故事
(三)2008/11/06 21:51
[杂谈 ]
陈云林在绿营大规模“呛马围陈”的行动中,终于有惊无险地回来了。整个过程,犹如一场轻喜剧。陈会长离台前第一件事就是感谢台湾的警方,严密的安保没有让他遭受拳脚之苦,掌刮之辱;第二件事就是完成了与马英九的历史性会晤,虽然这个会晤也只有历史性的五分钟。5分钟能够干什么?握手、合影、互赠礼品,可以说,这个会晤完成的是礼仪的功能。今天我要谈的就是关于礼仪的礼物。
这次陈马互赠礼物,外行人看来毫无特色,味同嚼蜡。然而,我却觉得其中耐人寻味,暗藏玄机,可谓是大陆与台湾的一场礼仪上的暗战。大陆送给马英九是一幅骏马图,凑马总统的姓氏意为小马快跑,吉祥如意。但说实话,这副图从美学的角度看十分别扭,整个画面被一匹向东奔跑的马儿占据。一般的单马图,多为后视图,或为前视图,若是平视图,也常以马头向西画面空阔为常态。然而这幅怪异的马图,恰恰暗含大陆传递给小马总统的政治意图。其一,马儿剩余的边幅狭小。意思是你小马快跑,但空间不大,不要在任内作出大的出格动作。其二,马头正东向。意思是你小马要向中国大陆靠拢,不要心生他念。因为东方长期以来作为一个政治概念在沿用,西方则指代美国甚至包括日本等列强。第三种意思则更隐晦了。因为马匹在冷兵器时代始终是战争的工具,如马放南山,铁马金戈等。意思是如果不合天朝的意图,有可能放马过江、兵马相见了。这是一种高智商的战略威慑。而小马也不是省油的灯,在知道大陆赠送马图后,却选择了瓷器作为回赠品,因为谁都知道台湾的瓷器怎么滴也不可能好过大陆的四大官窑。此举反映了小马不仅人长得帅,心思也不失缜密。小马送瓷器也有三种意思,其一,瓷器名为CHINA,而台湾来送瓷器,恰恰是说台湾才是CHINA的正统,正如两年前小马说大陆民众仍然是台中华民国子民一样。其二,瓷器质地冰冷,品格坚定。意思是说小马我坚于操守,不会轻易放弃原有主张,两岸关系也不可能有大的升温。第三层意思那就更清楚了,瓷器虽然美观但易破碎。古人常云“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如果真要放马过江,那就等着满地碎渣不好收拾吧~~~所以,此次两岸政治PK,结果应该是平分秋色,不相上下。不知我们会不会小心地保护这个泊来的瓷器~~???
谢晋老先生前不久在上虞参加春晖校庆时不期仙逝,引发媒体的集体怀念,自然也引起了我的小小怀念。可是,我怀念的并不是谢老的电影成就或其说不清、道不明的多角关系。(请原谅我的不纯洁)而是谢老在90年代参加春晖校庆时留下的礼仪故事。当时春晖70周年校庆,我恰好作为志愿者参与了校友的接待工作。那时谢导英姿勃发,神采奕奕,率一大干知名演员来春晖进行捧场,并进行了《清凉寺钟声》的电影首映式,刘*庆大妈、卢燕女士等也在其列。我为谢导的风采所深深折服,暗暗觉得干导演是一件挺提神也挺得瑟的活儿。会后清点校友所赠物品,谢导赠送了一个崭新崭新的足球,就陈列于橱窗内以便瞻仰。于是民间大哗,觉得谢导不够诚意。当时我就纳闷,谢导送个球算个什么意思?实际上,到现在我也搞不明白,送个球是什么寓意。不过,从礼仪的角度讲,送球确实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怎么解读都不甚理想。“春晖有球用?”“春晖顶个球?”呵呵,不再带坏小朋友了。打住。
要说有关赠送礼品的礼仪,这里面的故事真是源远流长。中国人在对外时好讲面子,讲排场那是顶顶的有名,宁可勒紧裤带,也得给友邦留下地大物博、财大气粗之像。所以前段时间,我天朝某市邀请德某市长访华时,该市长面露难色觉得财政很难同意其访问,我天朝市长大笔一挥,欣然应允承担其来回费用。友邦鸡的屁已经远超人均3000美元,早过上了住别墅、开宝马的日子,但对待礼物却被我等视作甚为小器。殊不知,人家送礼财政可不出钱,要获得财政支持,那是相当的困难。故,孰穷孰富,未有可知?这不仅仅是中西方财政管理制度的差异,也是中西文化的差异。中方送礼认为越贵越真诚,礼轻情不重;而西方则重在体现特色,体现礼物的亲历亲为。这种内在的差异,在去年我访问瑞典名校乌普萨拉大学时可见一斑。乌大曾培养了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瑞典的首相几乎都是乌大毕业,照道理其财力不谓不雄,从它的豪华报告厅也看得出家底殷实。然而,在互赠礼物环节,我方送出昂贵的丝绸、刺绣、字画,乌方自然喜不自胜。回赠礼物为一精心包装的小物件,曰乌校的校标校风校容校史校情校~~~~~都在其中。我方如获至宝,开心地回到寓所。然而,好奇心还是征服了我们,包括团长在内都觉得不打开晚上都无法睡觉。于是,小心翼翼地打开包装,才赫然发现竟然是10块小巧克力,上刻乌校标志。众皆哗然,团长大窘,环目四周问:“咋办?”这瑞典人也太不地道了吧?团长本来是想放在礼物陈列馆的,以显访问成果,但巧克力显然又不宜久藏。沉思良久,团长终于恶狠狠地说:“一人一块,吃掉干净”。哈哈,说实话,瑞典人的巧克力,味道好极了,谁吃谁知道。了解中西差异,其实大可释怀。礼仪的故事(终结篇)2008/11/10 19:02
[杂谈 ]
终于发现,要坚持每日一勃也不是那么容易,原先的炕到今天才有点时间来填一下。礼仪的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语言中措词的选择,语气的应用,都有内在的学问。机灵的朋友,往往能弦外听音,言外辩声,越是敏感时期越能从晦涩的语意中把握真题所在。
话说天朝还是 JIANG CORE执政时期,有一次应约参加江苏南京长江大桥通车仪式。那是彩旗招展、锣鼓喧天,相当地热闹。万民皆以一暏JIANG CORE的真容为傲,虽以千警维持秩序,仍是人头攒动,翘首以盼。JIANG CORE自然非常受用,裂开招牌式的大嘴笑容频频挥手,万里江山皆收怀中。此时,主持人大声宣布:“请JIANG 总书记下台剪彩~!”JIANG CORE一愣,未动,笑容僵硬。主持人见主席台未见JIANG总挪身,再次用充满激情与自豪的声音大声宣布:“请JIANG总书记下台”。JIANG总顿时怒容上头,脸涨得通红。旁边官员发现情形不对,立刻抢过话筒,大声宣布:“下面请JIANG总书记退位”JIANG总大怒,黑框眼镜都在颤动。官员很紧张,赶紧又补一句:“请JIANG总书记离席剪彩”。JIANG总终于忍不住拂袖而去。未久,该市主管宣传的领导与主要领导纷纷因人事调动离职。这也可谓为礼仪付出的学费与代价。
中国人常讲礼多人不怪,但这个礼指的是“礼物”的礼,而不是日常交际的礼仪之礼。因此,如果在日常生活中礼仪过多,礼貌过频,反而让人觉得浑身不自在。单位新进一硕士生,估计在大学里也经过一番历练,有点老道但多少又显得有点做作。见面就说“你好,早上好,吃了吗”,刚一转身,又对你礼貌上了。更憋的是在洗手间,对于这种礼仪也是不舍不弃,非得凑到你身边,讪讪来一句,“你好”,搞得本人把尿尿都赶紧收回半截,草草了事。长久下去,非得前列腺炎不可。当时就暗想,总有一天会出点什么事不可。某天,单位的大BOSS从洗手间满足地出来,正意气风发地走在社会主义大道上。突然斜刺里窜出这位礼君子,一个点头加鞠躬,猛得一句:#长,你好,吃过了吧?~~~~#¥%……%旁众皆掩面,不忍目睹惨剧发生。领导面泛青光,一言不发快步离开。后闻之者,无不绝翻在地。后来,礼君子再也没有在洗手间50公尺区域内与人打招呼。一个问题:你的礼貌是否过多了,在洗手间你与领导打招呼吗?
有时路过某地,便顺便想去看望一老领导。打电话先作一个问候,老领导大喜,忙说:“过来玩,过来玩,但千万不要带东西过来”。不说这话到还自在,有了这个交待,让人顿觉十分为难。带,还是不带?这是一个历史命题。最后,保险的做法,还是带上厚重的礼物上门,起先一顿数落是少不了的,但最后还是会欣然接受。如果真得什么都没有表示,那这次见面就不会非常融洽了。社会系统,本来就是显规则与潜规则共同筑就的。有时,潜规则更在其中起支配的作用。这样的礼仪的功能,就在于一个小小的心灵相会。
第二篇:礼仪故事
范式守信
东汉时,范式从山东来到洛阳读书,他和来自河南的张劭同窗共读,志趣相投,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但是,学业结束后,他们不得不分别了。分别时,二人依依不舍,范式紧紧握着张劭的手说:“两年后我会来洛阳,去你家拜访。”转眼间,他们约定的日期到了。那天,张劭请母亲准备酒菜招待范式。母亲笑着说:“傻孩子!范式远在千里之外,你难道真的相信他会来吗?”没想到刚过中午,范式便风尘仆仆地赶来了。张勋的妈妈感慨的说:“天下真有这么讲信用的朋友啊!”朋友相交,贵在诚信,我们应该像范式一样做一个守信义的人。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译文】《弟子规》这本书是学生的生活规范,是依据古代先贤们的训示和教诲编订而成的。它教导我们:作为学生,首先要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其次就是做事要严谨,并且守信用。我们要平等友爱地跟身边的每一个人相处,主动去接近那些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如果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就要多看书学习。
范式守信
东汉时,范式从山东来到洛阳读书,他和来自河南的张劭同窗共读,志趣相投,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但是,学业结束后,他们不得不分别了。分别时,二人依依不舍,范式紧紧握着张劭的手说:“两年后我会来洛阳,去你家拜访。”转眼间,他们约定的日期到了。那天,张劭请母亲准备酒菜招待范式。母亲笑着说:“傻孩子!范式远在千里之外,你难道真的相信他会来吗?”没想到刚过中午,范式便风尘仆仆地赶来了。两位挚友沉浸在重逢的喜悦中。
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
【译文】父母召唤我们的时候,要马上应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时要我们做的时候,要马上去做,不要拖延或偷懒;父母教导我们的时候,要恭敬地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我们的时候,要虚心地接受。
莫忘父训
刘备是三国时期蜀国的开国皇帝。他临死的时候,对将要即位的儿子刘禅很不放心,因此就把刘禅托付给了丞相诸葛亮,并写了一封遗书来教诲他。信中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意思是说:不要以为坏事很小就可以胡作非为,更不要以为好事很小就不去做,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能让众人信服。但是,刘禅并没有牢记父亲的教诲,在诸葛亮死后,它就开始听信小人的谗言,只顾享乐,最终导致了蜀国的灭亡。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
【译文】:走路的时候,步态要从容大方,站立的时候,身体要端正笔直。作揖时要深弯腰,叩拜时要恭恭敬敬。不要踩踏门槛,不要用一条腿支撑身体斜靠着。不要叉开两条腿坐着或蹲着,更不要摇晃大腿。
孔子待人以礼
孔子为人处事非常谨慎谦虚,在当时享有极高的声誉。在家乡,他跟亲朋好友谈话时,举止温和恭顺;在祭祀和朝见的场合,他却十分健谈,讲话清楚明白。由于他的地位仅相当于下大夫,因此他与朝中的下大夫说话时,从容不迫,侃侃而谈;而与上大夫说话时,他又和颜悦色,十分谦恭;如果国君临朝,他则一切都按朝仪去做,显得小心谨慎。孔子的这些举止行为,都是以周礼为规范,人们都称赞他举止优雅,有风度。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译文】不论是什么人,我们都应该关心爱护,因为大家都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同一块大地上。
宽以待人的王旦
宋朝时,宰相王旦以宽厚著称,而枢密使寇准则性情刚直,为人坦率。有一次,王旦在发公文的时候,写错了格式,寇准便将此事禀告给了皇帝,使王旦受到了责备。可王旦不但没有怪罪寇准,还在皇帝面前称赞他。皇帝很不解。王丹说:“寇准毫不隐瞒地向您指出我的过失,确实是忠心耿耿啊!这正是我敬重他的原因。”寇准知道后,拜见王旦说:“您真是一位宽厚仁义的君子!”从此,二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
【译文】一个人若品行高尚,名望自然就高,大家敬重他,并不是因为他的外表容貌。一个人若才学出众,名声自然就大,人们佩服他,并不是因为他会说大话。
将相和
战国时,赵国有一名将叫廉颇。他征战沙场,屡立战功。蔺相如与廉颇同朝做官,他凭借自己的智慧也多次立功,被封为上卿,官位超过了廉颇。为此,廉颇对蔺相如心存不满,便事事与蔺相如做对,蔺相如却处处忍让廉颇。有人询问原因,蔺相如说:“我与廉将军都是赵国的栋梁。如果我们之间不合,国家必然会因此而蒙受损失。”廉颇听闻后,非常惭愧,于是他袒露上身,背负重重荆条,亲自去蔺相如家请罪,二人从此结为至交。
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稀。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
【译文】同样是人,却是良莠不齐,品行一般的俗人很多,品德高尚的仁者却很少。真正的仁者,大家都敬畏他,他们说话公正而毫不隐讳,也不会奉承讨好别人。
孔子分庭抗礼
一天,孔子和弟子们在河边的小树林里休息。弟子们都在读书,孔子则在弹琴。这时,一位老渔夫将船划到岸边,听孔子弹奏。一曲终了,二人便交谈起来。交谈中,孔子发现渔夫谈吐不俗,就谦卑地表示自己愿意做他的学生。没想到,渔夫毫无反应,还傲慢地划船走了。众弟子莫名其妙,问孔子:“即使王公诸侯对您也礼让有加,为何今天您却要对一个渔夫弯腰弓背呢?”孔子说:“他是个贤人,我怎能不敬重他呢?”弟子们听了,对老师更加钦佩了。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
【译文】能够亲近品德高尚的人,对自己有莫大的好处,因为它会使我们的品德一天比一天进步,过错也会随之减少。如果不亲近道德高尚的人,就会带来无穷的祸害,因为那些品行不好的小人接近你,会使你受到影响而做错许多事。
齐桓公之死
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一。他晚年的时候,很宠信易牙、开方、竖刁这三个人。管仲临死前,齐桓公问他:“在您百年之后,有谁可以代替您的位置呢?是易牙,开方,还是竖刁?”但是,这三个人都遭到了管仲的否定。管仲说他们三个都是小人,提醒齐桓公不要重用他们。然而,管仲死后,齐桓公很快就把他的提醒忘掉了,依然宠信那三个小人。后来,这三个小人将齐桓公围在高墙之内,不让任何人进去,将齐桓公活活饿死在了里面。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译文】不论是用餐,还是就座、行走,都应该礼让长辈,让年长的人在先,年幼的人在后。
孔融让梨
孔融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它从小就非常懂礼貌,与别人相处时非常谦让。有一次,父亲带回家一框梨,让几个儿子一起吃梨。孔融从框里挑了一个最小的梨来吃。站在一旁的父亲看到了,便摸摸他的脑袋,问他:“你为什么不跳一个大梨吃呢?”孔融仰起头,对父亲说:“哥哥比我大,就应该吃大的;我最小,就应该吃最小的。”父亲听了孔融的回答,连连点头称赞,并告诉另外两个儿子,应该向孔融学习,做个谦让、懂礼貌的好孩子。
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
【译文】别人求你办的事情,你如果觉得不适宜,就不要随便答应对方。如果随口答应了,就会使自己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季札挂剑
季札是春秋时期吴国国君的公子。有一次,他出使鲁国时途经徐国,就先去拜会徐国国君。徐国国君见到季札腰间的宝剑后,很想要但又不好意思说出来。季札看出了徐国国君的心思,但因为还要出使鲁国,就没将宝剑相赠。等季札又途径徐国时,徐国国君已经去世。于是,他解下宝剑,挂在了徐国国君墓旁的树上。别人都感到不解,季札说:“其实我心里早已决定将宝剑送给徐国国君了,不能因为他死了就违背诺言。”别人听了,都称赞季札是个守信的人。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
【译文】说话时要口齿清晰,吐字时要舒缓顺畅,不要说得太快太急,更不要说的模糊不清。东家说长,西家道短,与自己无关的事情,不要去多管。
裴秀学礼
西晋时,有位大臣名叫裴秀,他出身于一个贵族家庭,家中经常有客人来访。每次设宴款待客人的时候,母亲总是吩咐他为客人端饭送菜,尽力服侍客人。裴秀对此毫无怨言,他把接待客人看做一个极好的学习机会。在给客人端饭送菜的过程中,他彬彬有礼,举止大方,谈吐优雅得体,并趁机与客人交谈几句,以学习更多的知识,懂得更多的礼节。客人们见他如此虚心求知,而且很懂礼貌,都很喜欢他,也很愿意教他。后来,学识广博的裴秀成为了一位名臣。
孔融让梨
孔融(153—208年),鲁国人(今山东曲阜),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据史书记载,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
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程门立雪
“程门立雪”这个故事出自《宋史·杨时传》:“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程门立雪”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杨时、游酢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四十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士,然而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求学。故事就发生在他们初次到嵩阳书院,登门拜见程颐的那天。
相传,一日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啊,啊!他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
这个故事,就叫“程门立雪”,在宋代读书人中流传很广。后来人们常用“程门立雪”的成语表示求学者尊敬师长和求学心诚意坚。
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张良拜师
张良是西汉高祖刘邦的军师,他的祖先是韩国人。在秦灭韩后,张良立志为韩国报仇。有一次,因刺杀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
张良在下邳闲暇无事。有一天他到下邳桥上散步,碰到一个老人,穿着粗布短衣,走到张良旁边,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桥下。然后回过头来冲着张良说:“孩子!下桥去给我把鞋子拾上来!”张良听了一愣,很想打他一下,但一看他是个老人,就强忍着怒气,到桥下把鞋拾了上来。那老人竟又命令说:“把鞋子给我穿上!”张良一想,既然已经给他拾来了鞋子,不如就给他穿上吧,于是就跪在地上给他穿鞋。那老人把脚伸着,让张良给他穿好后,就笑嘻嘻地走了。张良一直用惊奇的目光注视着他的去向。那老人走了里把路,又折回身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孩子是能培养成才的。5天以后的早上,天一亮,就到这里来同我会面!”张良跪下来说:“是。”第五天天刚亮,张良到了下邳桥上。不料那老人已经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就生气地说:“和老人约会,怎么迟到了?以后的第五天早上再来相会!”说完就离去了。到第五天早上,鸡一叫,张良就赶去,可是那老人又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又生气地说:“怎么又掉在我后面了?过了五天再早点来!”说完又走了。到第五天,张良没到半夜就赶到桥上,等了好久,那老人也来了,他高兴地说:“这样才好。”然后他拿出一本书来,指着说道:“认真研读这本书,就能做帝王的老师了!过十年,天下形势有变,你就会发迹了。以后13年,你就会在济北郡谷城山下看到我??那儿有块黄石就是我了。”老人说完就走了。
早上天亮时,张良拿出那本书来一看,原来是《太公兵法》(辅佐周武王伐纣的姜太公的兵书)!张良十分珍爱它,经常熟读,反复地学习、研究。
10年过去了,陈胜等人起兵反秦,张良也聚集了100多人响应。沛公刘邦率领了几千人马,在下邳的西面攻占了一些地方,张良就归附于他,成为他的部属。从此张良根据《太公兵法》经常向沛公献计献策,沛公认为很好,常常采用他的计谋,后来成了刘邦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师。刘邦称帝后,封他为留侯。
张良始终不忘那个给他《太公兵法》的老人。13年后,他随从刘邦经过济北时,果然在谷城山下看见有块黄石,并把它取回,称之为“黄石公”,作为珍宝供奉起来,按时祭祀。张良死后,家属把这块黄石和他葬在一起。
千里送鹅毛
“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发生在唐朝。当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
路过沔阳河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想给它洗个澡。不料,天鹅展翅飞向高空。缅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几根鹅毛。缅伯高急得顿足捶胸,号啕大哭。随从们劝他说:“已经飞走了,哭也没有用,还是想想补救的方法吧。”缅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
到了长安,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并献上礼物。唐太宗见是一个精致的绸缎小包,便令人打开,一看是几根鹅毛和一首小诗。诗曰:“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沔阳河失宝,倒地哭号啕。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唐太宗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原委。唐太宗连声说:“难能可贵!难能可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这个故事体现着送礼之人诚信的可贵美德。今天,人们用“千里送鹅毛”比喻送出的礼物单薄,但情意却异常浓厚。
岳飞问路
年轻的岳飞要去校场参加比武考试,骑马来到一个岔路口。岳飞手搭凉棚放眼望去,看不到路的尽头,却看见了一个老农挑着担,“吭唷、吭唷”地走过来。他连忙翻身下马,抱拳致礼后,朗声问道:“请问这位老伯,去校场的路怎么走?”老头放下担子,心想:这后生还颇知礼节呢!高兴之余,不仅指明了方向,还亲自带着岳飞走了一段路。路上,岳飞执意接过老农的担子自己挑上,而让老农骑上了他的马。
刘少奇教女道“再见”
195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纪念日,这一天,首都北京热闹非常,当时学校组织少先队员向参加国庆观礼的外宾献花,少奇同志正在上小学的女儿平平也被挑选参加了这一活动。活动结束以后,平平顺便跟爸爸的车子回家,一上车,少奇同志就问:“平平,你跟老师说过了吗?”
平平红了脸,赶紧下车恭恭敬敬地对老师说:“老师,姬阿姨让我跟爸爸的车回家,我能走吗?”
老师批准了她,平平高兴地跳到车上,告诉爸爸老师让她走了,少奇同志并不让司机开车,又问:“你跟老师说‘再见’了没有?”
于是,平平又跳下车去,与老师告别,并行了个队礼。可是,少奇同志还是不让开车,他又问平平:“你跟同学们再见了吗?”平平只好第三次下车,向同学们一一道了别,这才上车与爸爸一起回家。
第三篇:礼仪故事
1.孔子尊师
公元前521 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去拜望老子。正在书写《道德经》的老子听说誉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赶忙放下手中刀笔,整顿衣冠出迎。孔子见到老子,恭恭敬敬地行了弟子礼。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来,孔子离座回答:“我学识浅薄,对古代的‘礼制’一无所知,特地向老师请教。”老子见孔子这样诚恳,便详细地抒发了自己的见解。回到鲁国后,孔子的学生们请求他讲解老子的学识。孔子说:“老子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归,确实是我的好老师。” 2.程门立雪
杨时在青少年时代,就非常用功。他40岁的时候,拜当时的全国有名的学问家程颐为师,对老师十分谦虚、恭敬。有一天,杨时为了找老师请教一个问题,约了同学游酢一起去程颐家里。当时程颐正在睡午觉,他们不愿打扰老师的午睡,便一声不响地立在门外等着。不一会,天空飘起了鹅毛大雪,越下越大,凛冽的寒气,冻得他们浑身发抖,他们仍旧站在门外恭敬地等着。
过了好长时间,程颐醒过来了,这才知道杨时和游酢在门外雪地里已经等了好久,便赶快叫他们进来。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得有一尺多深了。杨时这种尊敬老帅的优良品德,一直受到人们的称赞。正由于他能够尊敬师长,虚心向老师求教,学业才进步很快,后来终于成为一位全国知名的学者。
3.张良拜师
张良是西汉高祖刘邦的军师。在他年轻的时候,有一天他在桥上散步,碰到一个老人,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桥下,然后冲张良说:“孩子,下桥去给我把鞋子捡上来!”张良听了一愣,看他是个老人,就到桥下把鞋拾了上来。那老人竟又说:“把鞋子给我穿上!”张良一想,既然已经给他拾来了鞋子,不如就给他穿上吧,于是就跪在地上给他穿鞋。鞋穿好后,老人对张良说:“五天以后的早上,天一亮,就到这里来同我会面!”第五天天刚亮,张良到了桥上。不料那老人已经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就生气地说:“你怎么迟到了?五天后再来!”说完就离去了。到第五天早上,鸡一叫,张良就赶去,可是那老人又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又生气地说:“怎么又掉在我后面了?五天后早点来!”说完又走了。到第五天,张良没到半夜就赶到桥上,等了好久,那老人也来了,他高兴地说:“这样才好。” 然后他拿出一本书来,指着说道:“认真研读这本书,将来你会有大出息。”张良接过书来一看,原来是《太公兵法》(辅佐周武王伐纣的姜太公的兵书)!张良十分珍爱它,经常熟读,反复地学习、研究,终于成为了大名鼎鼎的西汉开国功臣。
4.孔融让梨
孔融是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学渊源。孔融四岁的时候,父亲拿一些梨给孩子们吃,让孔融先挑,孔融却挑了一个最小的。父亲问他:“你为什么拿最小的呢?”孔融回答说:“我年龄最小,所以应该吃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
“孔融让梨”的故事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我们对同学、对家人、对朋友都懂得谦让,谦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5.三顾茅庐
三国时,刘备胸怀大志,欲建立一番功业。当时有一位名士叫诸葛亮,刘备听说诸葛亮很有才能,便带关羽和张飞亲自去拜访他,想请他出山帮助自己完成统一大业。
可是他们来到诸葛亮的草屋时却没能见到他,兄弟三人不由得失望而返。不久,刘备又带着关羽和张飞,冒着风雪第二次来到诸葛亮的草屋,没想到还是没能见到他,刘备只好留下一封书信,表明自己的诚心,想要邀请共同拯救国家危难。又过了些日子,刘备吃了三天素,沫浴更衣后,准备再次去拜访诸葛亮。关羽和张飞都说却说:“诸葛亮也许只是徒有虚名,未必有真才实学,不去也罢。”刘备责备了两人一顿,第三次来到诸葛亮的草屋。这次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打扰,等候在外面,直到诸葛亮醒来。
原来诸葛亮早就知道刘备要请他出山,他为了试探刘备的诚意,前两次故意外出不见,这次又假装睡觉。然而刘备并没有放弃,反而一次比一次虔诚,最后终于感动了诸葛亮。从此,诸葛亮尽心尽力地辅佐刘备,建立起蜀国的基业。
6.曾子避席 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曾子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表示了他对老师的尊重。
7.周总理的宽容
周恩来总理是一位和蔼可亲的人,在他身边工作的同志都十分敬佩他的为人。
理发师朱师傅为周总理理发二十多年。有一次,朱师傅在给周总理刮脸的时候,不小心在周总理的脸上划了一道小口子,为此他深感不安。没想到周总理并没有责怪他,还笑呵呵地安慰他。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礼貌待人可以在人和人之间架起理解的桥梁,减少矛盾。文雅、和气、宽容的语言,不但沟通人们的心灵,而且反映了一个人的思想和文化修养。
8.总理道歉
霍克就任澳大利亚总理期间,有一次在一家商场内与一位老人就养老金问题发生争执。霍克当时因为事情繁忙,一时冲动,就骂那位老人:“愚蠢的老家伙。”老人因此把他告到法院。霍克举行记者招待会,就自己不文明的语言,公开向这位老者道歉。他说:“那天我非常烦恼,但这不能成为我使用那种措辞的理由。如果我确实伤害了他的话,我愿意就此向这位先生道歉,诚请宽容我的不逊。”
9.朱德尊师
1957年初,朱德在云南政治学校礼堂和大家一起看戏。开演前,朱德同志和周围的观众愉快地交流,这时,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在旁人的搀扶下走进礼堂,朱德见老人来了,急忙起身向前,立正行军礼,礼毕又亲切地叫了一声“叶老师”,然后,朱德又请老人入座,待老人坐定后,自己才坐下。原来,这位老人叫叶成林,是朱德早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时的教官。
10.玉帛成干戈
公元前592年齐国国君齐顷公在朝堂接见来自晋国、鲁国、卫国和曹国的使臣,各国使臣都带来了墨玉、币帛等贵重礼品献给齐顷公。献礼的时候,齐顷公看到晋国的亚卿郁克是个独眼,鲁国的上卿是个秃头,卫国的上卿孙良夫是个跛脚,而曹国的大夫公子首则是个驼背,不禁暗自发笑:怎么四国是使臣都是有毛病的。
当晚,齐顷公跟自己的母亲说了这件事,他的母亲执意要亲眼见识一下。第二天齐顷公设宴招待各国使臣,让他的母亲躲在帷帐的后面观看,当她看到四个使臣便忍不住大笑了起来。笑声惊动了众使者,当他们弄明白原来是齐顷公为了让母亲寻开心,特意做了这样的安排时。四国使臣回国后,联合起来讨伐齐国,齐国大败,齐顷公为当初犯下的错误付出了代价。
第四篇:礼仪故事
礼仪故事
《左传》载:春秋时一个叫冀芮的人在田里除草,他的妻子把午饭送到田头,恭恭敬敬地双手把饭捧给丈夫,丈夫庄重地接过来,毕恭毕敬地祝福以后再用饭。妻子在丈夫用饭时,恭敬地侍立在一旁等着他吃完,收拾餐具辞别丈夫而去。这件事被当时晋国的一个大夫看见了。
东汉书生梁鸿读完太学回家务农,与县上孟财主的30岁女儿孟光结婚,婚后他们抛弃孟家的富裕生活,到霸陵山区隐居,后来帮皋伯通打短工。每次孟光给梁鸿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眉来眼去,夫妻十分恩爱。
孔融让梨
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程门立雪
《宋史·杨时传》载:“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杨时、游酢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四十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士,然而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求学。故事就发生在他们初次到嵩阳书院,登门拜见程颐的那天。
相传,一日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啊,啊!他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这个故事,就叫“程门立雪”,在宋代读书人中流传很广。后来人们常用“程门立雪”的成语表示求学者尊敬师长和求学心诚意坚。
孝传五世
在中国古代著名的“二十四孝”中有一则“孝传五世”的故事。据称,宋朝浙江瑞安府永嘉县,有个姓陈、名侃、字君和的人,因事亲至孝,名遍四方。他奉侍双亲,温顺孝敬,从来不让父母心中有忧虑之念。偶遇父母有病,则衣不解带,日夜陪床服侍,亲自做汤熬药。二老逝去后,陈侃悲痛欲绝,真正做到了“事生尽力,事死尽思”的圣人垂训。他的孝行被整个家族引为典范。所以后代子孙人人效法,尊老爱幼,兄弟团结,夫妇和睦,妯娌相亲。以后陈氏家族五代同堂传为佳话。宋皇树坊旌表,赐额曰:“孝门陈君”,百姓则称其为“陈孝门”。后人作诗赞曰:至孝事亲世颂扬,子孙代代仰遗芳;同居五世人崇敬,感动枫宸诏表彰。
所以,孝顺是需要言传身教的,如果希望自己的儿女孝顺自己,那么首先应该从自己做起,孝敬长辈,这样一家人不仅和睦,而且尊老爱幼的风气能够得到传承。
缇萦救父
汉文帝时,有一位叫淳于意的人,拜齐国著名医师杨庆为师,学得一手高超的医术,曾经做过齐国的仓令。他的老师去世以后,弃官行医。因为个性刚直,行医的时候,得罪了一位有权势的人,导致后来自己遭陷害,被押往京城治罪。他的女儿名叫缇萦,虽然是一位弱小女子,然而不辞劳苦,长途跋涉随父前往长安向皇帝诉冤。她陈述了肉刑的害处,并说明了父亲做官时清廉爱民,行医时施仁济世,现在确实是遭人诬害,她愿意替父受刑。汉文帝被缇萦的孝心深深感动,赦免了她的父亲,并且下诏书废除了肉刑。
这个故事是中国古代故事“二十四孝”之一,人们为了赞扬缇萦做诗颂曰:随父赴京历苦辛,上书意切动机定;诏书特赦成其孝,又废肉刑惠后人。
多方求学
幼年丧父,少年丧母,年轻的孔子只得完全依靠自己独立谋生。孔子明白,先祖的显赫,父亲的战功,母亲出身曲阜望族,这些固然可以为自己进入社会奠定一定的基础。但是,要在鲁国国都立住脚跟,进一步发展,还得靠自己的努力。多亏母亲在世时的苦心教育,使孔子懂得了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特别是早早懂得了学习对人一生的重要性,“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小小年纪,孔子就已经立下通过发奋学习来改变自己一生的远大志向了。
对于知识,孔子的态度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这才是一个人真心求知的表现。孔子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鲁国建有祭祀周公的太庙,孔子初进太庙时,对太庙中的一切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总向别人问这问那,好像有问不完的问题。有人对孔子这种强烈的求知欲不理解,于是就说孔子的闲话:“谁说陬邑大夫的儿子懂得礼呢?他进到太庙,每件事都要问别人”,孔子听说后,一点也不恼火,他说:“这正是合乎礼的做法呀。”
对生活在孔子时代的人来说,想要参与贵族政治并且取得一定地位,就要学会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要熟悉并能遵循当时流行的礼仪,懂得音乐,掌握射箭技术,会驾驭马车,会写字,会计算,这可以说是当时的六门基本功。孔子是非常善于自学和向别人请教的,他应该是全面掌握而且精通这六门基本功的。有一些历史资料,能进一步说明孔子的勤奋、博学。
鲁国东南方有一个小国郯国,是鲁国的附庸国,按例是要定期来朝见鲁君的。鲁昭公十七年(前525年),孔子二十七岁时,郯国的当政者郯子又来朝见鲁君。宴会上,鲁国一个大夫叔孙婼向郯子问起少昊为什么以鸟作为官名的问题,郯子对此作了详尽的回答。孔子闻听后马上就去向郯子请教有关少昊氏时代职官制度的情况,事后他对别人说:“我听说„天子那里没有管理这类事情的官员,而这类知识却在四方蛮夷那里得到了完整的保留。'现在我相信这是真的。”
孔子在他一生的学习经历中,有一件很大的事情,那就是他曾到当时周天子的首都雒邑(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专程学习周礼和查阅一些古文献,特别是向一位大学问家老子问礼。老子,姓李名聃,人们敬称他为老聃、老子。老子曾担任周朝的柱下史,熟悉礼仪典故,当面向老子请教,这也是孔子梦寐以求的。但是,曲阜到雒邑,远隔千里,在当时非常落后的交通条件下要完成这样的旅程无疑是十分艰巨、辛苦甚至是充满危险的,加上孔子自身贫困,没有鲁国贵族的支持和资助几乎是不可能的。幸好当时鲁国贵族孟僖子的儿子南宫敬叔师事于孔子,在他的斡旋下,孔子从鲁君那里得到了一辆车、二匹马和一个跟随童仆的资助,南宫敬叔自报奋勇地陪同,孔子这才得以成行。据记载,孔子这次雒邑之行的收获非常大。他向老子请教了很多东西,如出丧的时候遇到日食怎么办,小孩子死了该葬到远处还是近处,国家有丧事的时候不避战争对不对,与敌国交战时已死国王的牌位该带还是不该带等等,老子对这些问题都一一作了解答,使孔子获得许多知识。在孔子告别老子准备启程返回的时候,老子还结合自己的丰富阅历再三叮咛孔子一些应该注意的事情。与老子的这次会面,大概给孔子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使他久久不能忘怀。回到鲁国,他还难以平抑自己激动的心情,见到自己的弟子,孔子还不住地赞美老子说:“鸟,我知道它会飞,可是会飞的还常被人射下来。鱼,我知道它会游水,可是会游水的还常被人钓起来。兽,我知道它会走,可是会走的还常落了网。只有一种东西,我们不能控制它,它爱云里来就云里来,他爱风里去就风里去,他爱上天就上天,这就是传说中的龙。我没法捉摸老子这个人,老子就象龙吧。”这段经历,就是后人广为流传的“孔子问礼老聃”的故事。
第五篇:礼仪的故事
礼仪的故事:程门立雪
杨时(1053-1135)是北宋时一位很有才华的才子.南剑州将乐人(今属福建).中了进士后.他放弃做官.继续求学.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兄弟俩是当时很有名望的大学问家.哲学家.教育学.洛阳人.同是北宋理学的奠基人.他们的学说为后来的南宋朱熹所继承.世称程朱学派.杨时仰慕二程的学识.投奔洛阳程颢门下.拜师求学.4年后程颢去世.又继续拜程颐为师.这时他年已40.仍尊师如故.刻苦学习.一天.大雪纷飞.天寒地冻.杨时碰到疑难问题.便冒着凛冽的寒风.约同学游酢(1053-1123年)一同前往老师家求教.当他来到老师家.见老师正坐在椅子上睡着了.他不忍打搅.怕影响老师休息.就静静地侍立门外等候.当老师一觉醒来时他们的脚下已积雪一尺深了.身上飘满了雪.老师忙把杨时等两人请进屋去.为他们讲学.后来.[程门立雪“成为了广为流传的尊师典范.名人礼仪故事:张良拜师
张良(?-前186年).是西汉高祖刘邦的军师.他的祖先是韩国人.在秦灭韩后.张良立志为韩国报仇.有一次.因刺杀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张良在下邳闲暇无事.有一天他到下邳桥上散步.碰到一个老人.穿着粗布短衣.走到张良旁边.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桥下.然后回过头来冲着张良说:[孩子!下桥去给我把鞋子拾上来!”张良听了一愣.很想打他一下.但一看他是个老人.就强忍着怒气.到桥下把鞋拾了上来.那老人竟又命令说:[把鞋子给我穿上!“张良一想.既然已经给他拾来了鞋子.不如就给他穿上吧.于是就跪在地上给他穿鞋.那老人把脚伸着.让张良给他穿好后.就笑嘻嘻地走了.张良一直用惊奇的目光注视着他的去向.那老人走了里把路.又折回身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孩子是能培养成才的.5天以后的早上.天一亮.就到这里来同我会面!”张良跪下来说:[是.“第五天天刚亮.张良到了下邳桥上.不料那老人已经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就生气地说:[和老人约会.怎么迟到了?以后的第五天早上再来相会!”说完就离去了.到第五天早上.鸡一叫.张良就赶去.可是那老人又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又生气地说:[怎么又掉在我后面了?过了五天再早点来!“说完又走了.到第五天.张良没到半夜就赶到桥上.等了好久.那老人也来了.他高兴地说:[这样才好.”然后他拿出一本书来.指着说道:[认真研读这本书.就能做帝王的老师了!过十年.天下形势有变.你就会发迹了.以后13年.你就会在济北郡谷城山下看到我--那儿有块黄石就是我了.“老人说完就走了.早上天亮时.张良拿出那本书来一看.原来是<太公兵法>(辅佐周武王伐纣的姜太公的兵书)!张良十分珍爱它.经常熟读.反复地学习.研究.10年过去了.陈胜等人起兵反秦.张良也聚集了100多人响应.沛公刘邦率领了几千人马.在下邳的西面攻占了一些地方.张良就归附于他.成为他的部属.从此张良根据<太公兵法>经常向沛公献计献策.沛公认为很好.常常采用他的计谋.后来成了刘邦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师.刘邦称帝后.封他为留侯.张良始终不忘那个给他<太公兵法>的老人.13年后.他随从刘邦经过济北时.果然在谷城山下看见有块黄石.并把它取回.称之为[黄石公”.作为珍宝供奉起来.按时祭祀.张良死后.家属把这块黄石和他葬在一起.礼仪故事:千里送鹅毛
[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发生在唐朝.当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路过沔阳河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想给它洗个澡.不料.天鹅展翅飞向高空.缅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几根鹅毛.缅伯高急得顿足捶胸.号啕大哭.随从们劝他说:[已经飞走了.哭也没有用.还是想想补救的方法吧.”缅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到了长安.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并献上礼物.唐太宗见是一个精致的绸缎小包.便令人打开.一看是几根鹅毛和一首小诗.诗曰:[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沔阳河失宝.倒地哭号啕.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唐太宗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原委.唐太宗连声说:[难能可贵!难能可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这个故事体现着送礼之人诚信的可贵美德.今天.人们用[千里送鹅毛“比喻送出的礼物单薄.但情意却异常浓厚.礼仪故事:杨香扼虎救亲
杨香扼虎救亲是一个中华传统礼仪故事.杨香是一个十四岁的女孩.有一天.她跟着父亲杨丰到田间去收割庄稼.两人刚走到半路上.突然跃出一只大老虎.咬住杨香的父亲便往回跑.当时杨香手无寸铁.但她临危不惧.一心只想着被老虎拖走的父亲.而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她拼命奔上去.抓住老虎的脖子便往死里掐.起初.老虎用力反扑.可杨香硬不松手.老虎渐渐元气大泄.磨着牙齿.终于断了气.杨香的父亲终于脱离了险境.免于老虎的伤害.后人为赞扬杨香写文记曰:杨香.年十四岁.随父丰往田中获粟.父为虎曳去.时香手无寸铁.惟知有父.而不知有身.踊跃向前.扼持虎颈.虎磨牙而逝.父因得免于害.文明礼仪故事
1.诚信知礼--燕昭王求贤
打从孟尝君被撤了相位以后.齐闵王又和楚.魏两国灭了宋国.更加骄横起来.他一心想兼并列国.自己来当天子.这一来.列国诸侯对他都不满意,特别是齐国北面的燕国.受到齐国的欺负.更想找机会报仇.燕国本来也是个大国.后来传到燕王哙(音kuài)手里.听信了坏人的主意.竟学起传说中尧舜让位的办法来.把王位让给了相国子之.燕国将军和太子平进攻子之.燕国发生大乱.齐国借平定燕国内乱的名义.打进燕国.燕国差点被灭掉.后来燕国军民把太子平立为国君.奋起反抗.把齐国军队赶了出去.太子平即位.就是燕昭王.他立志使燕国强大起来.下决心物色治国的人才.可是没找到合适的人.有人提醒他.老臣郭隗(音wěi)挺有见识.不如去找他商量一下.燕昭王亲自登门拜访郭隗.对郭隗说:[齐国趁我们国家内乱侵略我们.这个耻辱我是忘不了的.但是现在燕国国力弱小.还不能报这个仇.要是有个贤人来帮助我报仇雪耻.我宁愿伺候他.您能不能推荐这样的人才呢?”
郭隗摸了摸自己的胡子.沉思了一下说:[要推荐现成的人才.我也说不上.请允许我先说个故事吧.“接着.他就说了个故事:
古时候.有个国君.最爱千里马.他派人到处寻找.找了三年都没找到.有个侍臣打听到远处某个地方有一匹名贵的千里马.就跟国君说.只要给他一千两金子.准能把千里马买回来.那个国君
挺高兴.就派侍臣带了一千两金子去买.没料到侍臣到了那里.千里马已经害病死了.侍臣想.空着双手回去不好交代.就把带去的金子拿出一半.把马骨买了回来.侍臣把马骨献给国君.国君大发雷霆.说:[我要你买的是活马.谁叫你花了钱把没用的马骨买回来?”侍臣不慌不忙地说:[人家听说你肯花钱买死马.还怕没有人把活马送上来?“
国君将信将疑.也不再责备侍臣.这个消息一传开.大家都认为那位国君真爱惜千里马.不出一年.果然从四面八方送来了好几匹千里马.郭隗说完这个故事.说:[大王一定要征求贤才.就不妨把我当马骨来试一试吧.”
燕昭王听了大受启发.回去以后.马上派人造了一座很精致的房子给郭隗住.还拜郭隗做老师.各国有才干的人听到燕昭王这样真心实意招请人才.纷纷赶到燕国来求见.其中最出名的是赵国人乐毅.燕昭王拜乐毅为亚卿.请他整顿国政.训练兵马.燕国果然一天天强大起来.这时候.燕昭王看到齐闵王骄横自大.不得人心.就对乐毅说:[现在齐王无道.正是我们雪耻的时候.我打算发动全国人马去打齐国.你看怎么样?“
乐毅说:[齐国地广人多.靠我们一个国家去打.恐怕不行.大王要攻打齐国.一定要跟别的国家联合起来.”
燕昭王就派乐毅到赵国跟赵惠文王接上了头.另派人跟韩.魏两国取得联络.还叫赵国去联络秦国.这些国家看不惯齐国的霸道.都愿意跟燕国一起发兵.公元前284年.燕昭王拜乐毅为上将军.统率五国兵马.浩浩荡荡杀奔齐国.齐闵王听说五国联军打过来.也着了慌.把全国兵马集中起来抵抗联军.在济水的西面打了一仗.由于乐毅善于指挥.五国人马士气旺盛.把齐国军队打得一败涂地.齐闵王逃回临淄去了.赵.韩.秦.魏的将士打了胜仗.各自占领了齐国的几座城.不想再打下去了.只有乐毅不肯罢休.他亲自率领燕国军队.长驱直入.一直打下了齐国都城临淄.齐闵王不得不出走.最后在莒城被人杀死.燕昭王认为乐毅立了大功.亲自到济水边劳军.论功行赏.封乐毅为昌国君.团结友爱--心平气和的刘铭传
清廷派驻台湾的总督刘铭传.是建设台湾的大功臣.台湾的第一条铁路便是他督促修的.刘铭传的被任用.有一则发人深省的小故事:当李鸿章将刘铭传推荐给曾国藩时.还一起推荐了另外两个书生.曾国藩为了测验他们三人中谁的品格最好.便故意约他们在某个时间到曾府去面谈.可是到了约定的时刻.曾国藩却故意不出面.让他们在客厅中等候.暗中却仔细观察他们的态度.只见其他两位都显得很不耐烦似的.不停地抱怨,只有刘铭传一个人安安静静.心平气和地欣赏墙上的字画.后来曾国藩考问他们客厅中的字画.只有刘铭传一人答得出来.结果刘铭传被推荐为台湾总督.按语:没有耐性的人.必定缺乏坚毅持久.克服万难的精神.自然成就不了甚么伟大的事业.我们希望将来能有所作为.首先便须磨炼自己的耐心和毅力.3.勤俭自力--忍辱负重
陆逊.字伯言.三国时期吴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他最初在孙权的将军衙署做东西曹令史.后来出任海昌屯田都尉.兼管县中政事.县中连年亢旱.他开仓赈济贫民.劝农督桑.政绩优异.当时吴郡.会稽.丹阳一带.山贼骚扰.侵害百姓.陆逊获得准许自行招兵.深入险隘征讨.一一荡平.被升为定威校尉.屯驻利浦.镇守陆口的都督吕蒙.计划夺取荆州.扬言有病回到吴国的京城建业(今南京市).陆逊去见他.对他说:[你的防地和关羽相连.怎么不远远地离开?没有适当的人接替实在令人担心.“吕蒙说:[你说的完全对.可是我病重了.”陆逊说:[关羽恃着勇气惯于欺凌别人.如今建立了攻打樊城.水淹七军.斩庞德.擒于禁的大功.意气骄横思想松懈.只专心北伐进军.不留意我们.听到你病了.一定更加不会作防备.我们出其不意地进攻.定然可以成功.你见了主上.要好好商定主意.“吕蒙见了孙权.就推荐陆逊接替自己.并说:[陆逊计谋深远.才能足以担当重任.他还没有名声.关羽不会顾忌他.若任用他.叫他不动声色暗中行事.一定可以成功.”孙权就任命陆逊为偏将军右都督代替吕蒙镇守陆口.“陆逊到了陆口.写信给关羽.称颂功德.表示庆幸自己能得到盟军强有力的庇护.措辞极为谦恭.关羽本来就轻视陆逊.认为他只是个书生.后生小子,看了来信非常高兴.不再有什么防范.陆逊奏报孙权.提出偷袭荆州的方略.孙权就暗中调动军队行动.派陆逊和吕蒙为前锋部队.一出兵就攻战了公安.南郡.跟着又攻下宜都.房陵.南乡.关羽在樊城前线得到急报赶紧回师.却已进退失据.部下士兵逐渐溃散.终于败走麦城.被吴将潘璋所截杀.荆州全部落入东吴手中.陆逊以功劳升为右将军.镇西将军.进封娄侯.刘备为报杀关羽.夺荆州之仇.亲自统率七十万大军讨伐东吴.孙权任命陆逊为大都督.统率五万人马前往抵御.刘备从巫峡.建平直至夷陵连营七百里.先派吴班带领数千人在平地立营.显示老弱.进行挑战.吴军将领都纷纷要求出战.陆逊说:[ 这里头一定有阴谋诡计.我军只许坚守.静待局势的变化.”果然刘备在山谷中埋伏了重兵.因诱敌不成.只好作罢.陆逊认为刘备军队初来.锐气正盛.应当避免交锋.敌方求战不得.相持日久.自然松懈.然后再捕捉战机.可是部下的将领体会不到他的意图.以为他害怕强敌.懦怯畏战.都心怀愤恨不满.这些将领.有的是孙策时的旧将.有的是公室贵戚.就各恃身份.不想听从号令.陆逊按剑厉声宣布:[我虽然是个书生.但接受了主上的重任.国家所以要委屈诸位听我节制调度.是因为我有些长处.能够忍辱负重的缘故.各人要负责严守隘口.不得妄动.军法无情.切莫违犯!“后来.刘备移营于山林间.陆逊用火攻计.火烧七百里连营.乘胜追击.蜀军兵败如山倒.刘备连夜逃回白帝城去了
孔融让梨
孔融(153-208年).鲁国人(今山东曲阜).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据史书记载.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程门立雪
[程门立雪”这个故事出自<宋史·杨时传>:[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程门立雪”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杨时.游酢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四十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士.然而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求学.故事就发生在他们初次到嵩阳书院.登门拜见程颐的那天.相传.一日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啊.啊!他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这个故事.就叫[程门立雪”.在宋代读书人中流传很广.后来人们常用[程门立雪“的成语表示求学者尊敬师长和求学心诚意坚.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张良拜师
张良是西汉高祖刘邦的军师.他的祖先是韩国人.在秦灭韩后.张良立志为韩国报仇.有一次.因刺杀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张良在下邳闲暇无事.有一天他到下邳桥上散步.碰到一个老人.穿着粗布短衣.走到张良旁边.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桥下.然后回过头来冲着张良说:[孩子!下桥去给我把鞋子拾上来!”张良听了一愣.很想打他一下.但一看他是个老人.就强忍着怒气.到桥下把鞋拾了上来.那老人竟又命令说:[把鞋子给我穿上!“张良一想.既然已经给他拾来了鞋子.不如就给他穿上吧.于是就跪在地上给他穿鞋.那老人把脚伸着.让张良给他穿好后.就笑嘻嘻地走了.张良一直用惊奇的目光注视着他的去向.那老人走了里把路.又折回身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孩子是能培养成才的.5天以后的早上.天一亮.就到这里来同我会面!”张良跪下来说:[是.“第五天天刚亮.张良到了下邳桥上.不料那老人已经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就生气地说:[和老人约会.怎么迟到了?以后的第五天早上再来相会!”说完就离去了.到第五天早上.鸡一叫.张良就赶去.可是那老人又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又生气地说:[怎么又掉在我后面了?过了五天再早点来!“说完又走了.到第五天.张良没到半夜就赶到桥上.等了好久.那老人也来了.他高兴地说:[这样才好.”然后他拿出一本书来.指着说道:[认真研读这本书.就能做帝王的老师了!过十年.天下形势有变.你就会发迹了.以后13年.你就会在济北郡谷城山下看到我??那儿有块黄石就是我了.“老人说完就走了.早上天亮时.张良拿出那本书来一看.原来是<太公兵法>(辅佐周武王伐纣的姜太公的兵书)!张良十分珍爱它.经常熟读.反复地学习.研究.10年过去了.陈胜等人起兵反秦.张良也聚集了100多人响应.沛公刘邦率领了几千人马.在下邳的西面攻占了一些地方.张良就归附于他.成为他的部属.从此张良根据<太公兵法>经常向沛公献计献策.沛公认为很好.常常采用他的计谋.后来成了刘邦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师.刘邦称帝后.封他为留侯.张良始终不忘那个给他<太公兵法>的老人.13年后.他随从刘邦经过济北时.果然在谷城山下看见有块黄石.并把它取回.称之为[黄石公”.作为珍宝供奉起来.按时祭祀.张良死后.家属把这块黄石和他葬在一起.千里送鹅毛
[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发生在唐朝.当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路过沔阳河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想给它洗个澡.不料.天鹅展翅飞向高空.缅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几根鹅毛.缅伯高急得顿足捶胸.号啕大哭.随从们劝他说:[已经飞走了.哭也没有用.还是想想补救的方法吧.”缅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到了长安.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并献上礼物.唐太宗见是一个精致的绸缎小包.便令人打开.一看是几根鹅毛和一首小诗.诗曰:[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沔阳河失宝.倒地哭号啕.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唐太宗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原委.唐太宗连声说:[难能可贵!难能可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这个故事体现着送礼之人诚信的可贵美德.今天.人们用[千里送鹅毛"比喻送出的礼物单薄.但情意却异常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