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诗包文 意生情 美中悟
吴艳艳2009——2010学年下期 期末交流论文
诗包文 意生情 美中悟
——《母亲的恩情》听课有感
从古到今,赞美母爱的诗文举不胜举。母爱如缕缕春风,吹开了我们幼小的萌动的心;母爱如丝丝春雨,无声地滋润着我们健康成长。前段时间有幸聆听了胡月明老师的一节校级公开课《母亲的恩情》,她将文中深沉的母爱化作和风细雨,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她将文中深沉的母爱化作字字珠玑,叩打着每个人的心弦。在春风细雨的言语中,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再一次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更让我们体验到了母爱是三春晖,是任何寸草心也难以回报的。
一、从诗入手,理清文路,展示结构美。
《母亲的恩情》一文是苏教版教材中一个特殊的教学内容——“文包诗”结构的文章。这中结构的文章一般分为两部分:故事和古诗。故事是古诗意境的展现,古诗是故事的凝聚和浓缩。在这节课上,胡老师先从古诗入手,让学生朗读,形成阅读的期待。
二、联系课文,理解诗意,领会意境美
“文包诗”中古诗的意境美是诗人刻意追求的创作性艺术。有句古话:“有境界,自成格,”就是对诗歌意境创造的高度概括。教学时,胡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圈画、诵读、看图、描述等多种方法,在诗人的日常生活与情感世界里走几个来回,让诗句的学习无痕地融于文中。眼看“灯下缝衣”图片,品味文中关键语句“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 ;观“村外送行”图,配上声情并茂的描述,引导个性读“郊儿,你可要早点儿回来呀!”,补白:母亲在送别孟郊时还会说些什么?孟郊望着母亲的白发想到了什么?等让学生感受到母亲对即将出远门的儿子的疼爱与牵挂之情,使学生情不自禁地吟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时学生对于这几句诗句的理解就水到渠成。这样从诗到文,又从文回到诗,突出了“文吴艳艳2009——2010学年下期 期末交流论文
包诗”文章的教学特色。学生品读关键词句,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领会了诗歌的意境美。
三、挖掘教材,启发诱导,体验思想美
对教材我们要吃透编者的意图,唯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作用。在教学中,胡老师善于抓住貌似不起眼但又能折射出丰富内涵的细节 “做文章”,从细节入手,挖掘教材,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如“孟郊使劲地点了点头”一句教学中,教师抓住了“点了点头”,启发学生想象:孟郊为什么只是点了点头?学生三个层次的回答:一是点头就是回答;二是不敢回答,怕自己的眼泪留下;三是不敢回答,怕自己说舍不得的话让妈妈更加伤心。让听课的我惊讶了:学生这种对爱的感悟如此之深。因此,我觉得这一处的教学,正是唤醒了学生平日里的点滴感悟。让学生用真挚细腻的情感与作者以及主人公孟郊的心灵交融,思想在课堂里闪光。其中有一学生说,他不敢说,他怕说了让妈妈更伤心。此时,教室里一片静,所有的表白都不需要了,惟有读!对,惟有读!用心叩击文字,用读传递情深,宣泄情感。一个小小的细节,竟会有如此大的震撼力,这得力于胡老师教材的挖掘。
诗的后两句是本首诗的点睛之笔,千百年来被后人传诵,它也是学生比较难理解的句子。儿女对母亲的心意就像那寸草一样脆弱,而母亲的恩情却像春天里太阳的光辉那样温暖,这是一种怎样的深深的爱呢?怎样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呢?胡老师在教学这段时,采用了图文结合的办法,让学生看图,说说诗人看到了什么?他心里想什么?他把“母亲的恩情”比作什么?把自己比作什么?通过指导学生体会文中修辞手法的作用,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鲜明性、生动性、形象性。在启发诱导中给学生渗透思想教育,使学生明理、动情,从而触及学生的心灵,诱使情感升华。
四、联系实际,注重实践,升华情感美
在学生体会了母亲对孟郊深深的疼爱之情及孟郊的报答母恩之心后,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说母亲关心自己的事情,再引导学生说说母爱是什么?学生通过诗句般的语言“母爱是病床前的照顾”“母爱是上学时的叮咛”“母爱是抱在怀里的温暖”……表达了对妈妈一片爱。使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升华、延续热爱吴艳艳2009——2010学年下期 期末交流论文
母亲的情感。让学生再一次深刻体会到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母爱是三春晖,是任何寸草心也难以回报的。
五、反复诵读,注重体验,欣赏语言美
诵读,应该是汉语学习中从古至今未曾改变的基本思路,也是经过历史考验的符合语文学习规律的不二法门。在本课中,老师一直创造机会让学生读,并在读中去品味母亲的“恩”,母子的“情”。可以感受到教师多次通过创设情境,反复引导读关键句子,让文章的精彩片段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能“内化吸收”,这样的教学才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学生对故事有了深入的了解之后,老师让学生带着情再去诵读课堂开始时作为导入的《游子吟》一诗,在前后呼应的诵读过程中,无论是对诗意的理解,还是对情感的体会都得到了提炼和升华,同时也说明了教师敢于超越教材。
整堂课师生都被伟大的母爱包围着,我们用心去体会孟郊母亲的恩情的同时,也回味着自己母亲的爱,陶醉并被感动着……
第二篇:读中感悟,悟中生情(阅读)
读中感悟,悟中生情
新课标对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求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里说的“充分地读”,并非无目的、无要求的读,应当是一个要求逐渐提高的、螺旋上升的训练过程,是指有理解、有体验、有感受、能传情达意,包含着读者以良好的基本功对文本的思索与体验的读。阅读教学中,正是要引导学生通过“读” 走进文本且将文本内化的过程。那么,怎样让学生在阅读中理解感悟,享受到阅读的乐趣呢?我认为:
一、重视文本,自读自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文本是主体感悟的语言材料,对文本语言的感悟首先要由读来完成。读是理解、感悟的前提,也是最基本最经常的训练。深刻的感悟是建立在深入阅读、积极思考的基础之上的。对文本读得越多,想得越深,自然感悟就越丰富。如教学《飞夺泸定桥》中:首先,学生初次接触文本的朗读,我要求他们借助汉语拼音或工具书扫清生字障碍,做到不添字、不丢字、不读错字、不重复字句。通过朗读,学生了解课文主要记叙了1935年北上抗日的红军战士为夺取大渡河上的泸定桥与敌人英勇战斗的故事。同时,这篇课文篇幅较长,我还给学生读前强调“三到”:心到、眼到、口到,集中注意力,让学生真正做到“字字响亮”。其次,学生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进入对文本的细读。给以充分的时间,让学生采用个别朗读、默读、、齐读、自由读等不同方式全方位地接触文本语言,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亲近文本,与文本碰撞;亲近作者,与作者交流,让学生与文本、与作者进行了“零距离”的心灵对话,用心灵去倾听心灵,达到心灵相通,情感共鸣,形成独特的阅读体验。再次,品读。这个层次中,引导学生通过勾画出红军战士克服重重困难,英勇夺桥动作的词句,反复朗读,体味节奏韵味,即品析文章的句段,体会到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自然而然地就能以恰当的语调、感情再现文章的内容。最后,诵读(也称美读)──融入感情,积淀语感。这个层次是在对上个层次的深化、延伸。学生此时已深入地领会到了作品的精髓与内涵,已和文中的人物、事物融在了一起,必然会把自己的感情融入朗读之中,为文中之喜所喜,之悲所悲。“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经过这样反复读,学生已将文章之意了然于心,可以不言传,但已意会,这时的朗读,已经不单纯是对课文语言的忠实再现了,而是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的“二度创作”了。这样,让学生的“个性”在语文课堂中尽情地流淌,学生就产生了与文本对话的内在需要,变“要我说”为“我要说”,师生对话就成为彼此情感交融、智慧碰撞的过程。
二、精读品味,情境感悟
对于“感悟”,许多教师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以为“感悟”就是对课文内容和思想情感的感受与领悟。于是,课堂上教师不惜耗费大量时间,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探究人物心理,体会作者情感,惟独忽视对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其实,课文是思想内容与语言形式的统一体,两者是“血之于肉”,分别不开的。内容和形式的感悟也是相互促进的。一般来说,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越丰富,对思想内容的体会就越深入,反之亦然。《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指出既要“注重情感体验”,又要重视“有较丰富的积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既要指导学生感悟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情感,也要指导学生感受优美的语言,领悟独特的表达方法,把内容与形式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的阅读感悟不断深化。
1、在品读中培养语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读能发展儿童思维,培养儿童语感;文章中的许多情韵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有凭语感去感知、理解和品味。因此,在品读中引导学生深入推敲培养语感。如:教学《回自己的祖国去》,引导学生品读 “华罗庚斩钉截铁地说:‘回去,回自己的祖国去!’”时,我先让学生自己读,可是学生读不出华罗庚坚定的决心,我便让学生联系自己在生活中下定决心非要去做某件事情时的心情,理解“斩钉截铁”的意思,再让学生试着朗读体会。于是,一个个回国决心坚定、毫不犹豫的华罗庚展现在我眼前。在这个品读的过程中,我既注意引导学生运用了积累的生活经验,又注重学生个体的情感体验,使他们在品读中逐渐形成良好的语感。
2、在情境中感悟语言
情境是进入学习角色、感悟学习内容的必要条件。要提高效率,必须创设必要的情境。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个性化阅读是一种体验性的阅读。我们教师可以通过采用多媒体、表演、动手画一画等方式创设体验的情境,渲染情境,再现情境,为学生提供观察、思考、参与表现及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主动沉浸在阅读里去感悟、体验、引发个性化的感受。
⑴、激发想象,感受语言形象多姿多彩。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年龄小,想象力非常丰富。我们善于抓住这一特点进行教学,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如教学《小镇的早晨》,理解小镇的热闹这部分内容时,我出示幻灯,让学生观察,并和同学互相说说你看到些什么,似乎听到些什么声音呢?学生边看图边想象集市上人们吆喝、讨价还价等声音,一个个畅所欲言,教室里立刻热闹起来,我再让学生朗读句子,他们读得有滋有味,感受到语言形象的多姿多彩。
⑵、调动情感,感受语言情感丰富生动。同样,由于学生生理和心理的特点,他们非常容易动感情。因此,我教学《意大利的爱国少年》,引导学生理解体会少年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时,让学生通过自读当少年听到别人谈论自己祖国的种种不是时,所表现出来的动作的句子,勾画出表示少年动作的词语“拉开、扔、砸、跳、站、说”,并模仿情境和同学互相表演,学生一下子就体会出少年愤怒的心情和理直气壮、不可侵犯的样子。读起课文情感丰富生动。
三、实践感受,悟中生情
阅读教学中,师生重视了文本,细细品读,有所感悟后,更重要的是应该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去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从而产生更深层次的情感。《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阅读一篇文章,就是一次精神“探险”。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探究性阅读,创造性地阅读,因文而异,适当切换阅读视角。多读,才能体会感情,理解内容,增强语感,促成内化;多读,才能调动眼、耳、口、脑多种感官共同协调完成学习任务,提高效率。由读出感情,到理解内容,再到体会写法,是一种很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不论什么方式的读,只要凭借语言文字,对课文涵咏、体味、思考,读出疑问,读出新意,读出他人未曾有过的感悟和新意的结论。学生自然也可以依据自己的“阅读期待”,对课文产生认同、共鸣,或进行质疑、批判。
在实践中感受情感,培养语感,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由课内到课外,大力提倡“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的勤奋学习之风。为提高读书的鉴赏能力,组织学生查阅资料读书、写书评或读后感、召开演讲会、故事会、主题班会等,评选“故事大王”、“背诗大王”、“朗读大王”、“演讲大王”、“摘记大王”等,使读书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有声有色。这样,由于大量阅读的过程经常接触到新奇材料,能使阅读兴趣得以长期保持,也才能使学生不断地感悟文本,享受到阅读的无限乐趣。
第三篇:文包诗
文诗对照,循文悟诗 ——文包诗阅读教学中,如何落实文诗对照
(一)确立教学目标,构建完整学案
例本课,我们设置了以下两个阅读教学目标:
1、诗文并茂,领悟意境,理解《塞下曲》及在文章中所蕴涵的意思。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阅读、感悟,鼓励个性化的阅读和表达。
紧扣本课教学目标,由古诗《塞下曲》引出主人公李广将军,通过引导学习第二自然段,对“飞将军”李广作简单介绍,初步形成李将军神勇无比的将军形象。再将古诗与课文三、四自然段内容结合,让学生掌握文包诗的特殊写作体裁和古诗所蕴涵在文章中的意思,激发学生对李广将军产生敬佩之情。后通过《出塞》的延伸,加深学生对李广将军的进一步认识。
(二)重视方法渗透,体现阅读价值
本堂课中,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看录象、听风声、想画面、圈动词、演动作、赞将军、诵古诗、学提问、说句子„„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渗透——到位的读、专注的听、积极的思、严谨的问„„并合理选择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机智地采取灵活应变的策略,及时进行课堂调控,让学生收获阅读教学的快乐和进步。根据教材的特点,安排文字扎实的训练
(三)不仅注重知识,更要训练语言文字。
本课教学中,根据教材的实际特点,安排了学生不同形式的朗读训练,安排了学生进行想象、表演、质疑、体会、赞美、背诵、设计等方面的针对性训练,安排了“(),任()怎么()也()。”的句式训练。这样的教学既完成了本课教学确定的目标,也使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四)借助有效的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本课教学中,十分注重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努力通过丰富的评价方式,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愿说,敢说,会说。
当学生表现积极时,评价注重激励性,如:“你的声音真响亮!”“感谢你的朗读,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好孩子!”“加油,老师相信你能行!”“真不错,你已经养成了边读边想的好习惯!”“你的确很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关心,很有思想和个性!”„„当学生出现障碍时,评价注重引导性,如“李将军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仔细阅读这段文字,老师相信你能找到答案。”“边读边练习李将军射虎的动作,老师相信你能表演得很出色的。”“假如你把这些动词读得再流利一点,紧凑一点,那么李将军的动作一定会更连贯更迅速”„„当学生学习到关键处时,评价注重针对性,如“你的想象很丰富,但注意一定要联系课文的实际来说,不要脱离学习的主题。”“我们不仅要学会积极的提问,还要学会像某某某一样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李将军看到的这只猛虎,就像是我们学习上遇到的难题,我们不能害怕,要向李将军学习,勇敢去克服它。”„„这样的激励,学生会情绪高涨,个性也会随之得到张扬,最终实现学生知识与思想精神的同步提升。
(五)创造展示舞台,促进能力提高
课堂,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平台,更是学生展示才能的舞台。听“疾风”的声音后学生描画紧张可怕的故事情境,读圈出的动词后学生表演射虎的精彩,访表演的学生后知坚持训练的不易,找重要的标点、词语后学生读出人意料的结果,配悠扬的伴奏后学生深情诵古诗„„课堂,就会时时是学生施展才能的机会,处处是学生展现能力的舞台。
(六)运用现代媒体,创设形象情境
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用生动的情境打动学生、吸引学生,激发他们走近文的愿望,诱发他们接触文本的渴望,会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本课教学中,教者精心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借助录象、录音、音乐、图片、文字等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努力创设出李广射虎这个故事的背景,给学生带来形象真实的课堂情境,为课堂增色不少。
(七)适度课堂延伸,开阔学生视野
在本课教学中,适当补充了对“飞将军”李广的介绍资料,补充了王昌龄的《出塞》及古诗所表达的含义,让开阔知识的视野,引导学生不拘泥于课本所学,开辟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天地,不断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兴趣,使学生对语文作品的阅读产生出更加浓厚的阅读兴趣。
(八)塑造个性课堂,形成自我风格
在语文阅读教学的探索中,我们虚心吸收他人的成功之处、优秀之处(好的课件、好的思路、好的训练„„),但我们始终坚持这样的信念:自己的课堂,不能完全拘泥于别人的枷锁,要坚持自我创新,要寻求自我突破。在与孩子的对话中,争取运用富有个性的话语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争取提出独特鲜活的见解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让孩子喜欢我的课,让我成为孩子心目中一位有个性的语文老师。
第四篇:“文包诗”课文的教学方法:借文悟诗,入境体情
周建华
苏教版教材中有类课文是由故事和古诗两部分构成,故事是诗歌意境的展现,而诗歌则是意境的凝聚,我们把这种形式称作“文包诗”。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文包诗”的教学旨在引导学生借文悟诗,入境体情,同时在学习过程中鉴赏美文佳句,受到美的陶冶,培养爱美的情趣。
一、诗文比照,品悟语言的魅力
“文包诗”形式的课文是苏教版教材的创举,作者用现代语言把诗人的创作经过编成故事告诉学生,同时又巧妙地将古代语言的诗歌融入其中,古今语言之美相互辉映,相互补充。因而“文包诗”阅读教学既要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语言的魅力,也要引导学生体会现代语言的魅力。
1.品析词语
叶圣陶说过,“阅读最紧要的在于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一些关键词语,品评词语的妙用,是引导学生感悟语言美的重要切入点。如“黄鹤楼送别”一文第四自然段,我抓了“依依惜别”和“杨柳依依”中对“依依”的推敲;“伫立”和“站立”的比较;“凝视”与“看”的区别。通过引导学生辨析和推敲,品悟语言的精当之美,从而实现古今美文在学生感知上的双赢。2.比照朗读
“文包诗”课文是同一内容的两种语言的不同表达形式。如“咏华山”中对山顶景色的描绘和寇准脱口吟诵的诗句是一致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品读、男女分读、古乐伴读等多种形式的比较朗读,品悟现代语言的丰富多彩和古代语言的凝练整洁,让古今语言之美在学生的心灵中撞击出灿烂的火花,感受到祖国语言的瑰丽悠久。
二、借文悟诗,展现意境的韵昧
“文包诗”课文中的“文”与“诗”虽然语言各不相同,但“文”的叙述正是“诗”的意境的展现。例如:“每逢佳节倍思亲”一课教学中,诗人背井离乡,无时无刻不在思念自己的亲人,为什么作者在这里要用一个“倍”字?请学生抓住“文”中相关内容说说自己的看法:王维自小离乡,在外漂泊了许多年,重阳节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登高远眺,此时更显诗人形只影单,触景生情,思乡之情倍增。展现意境的韵味不仅仅局限于从文到诗、借文悟诗的过程,有时还要引导学生在“文”与“诗”中走个来回。教学的最后,我以“这样的情景可以用哪几句诗来概括呢?”的追问又把学生的思路由故事引回了古诗。这样从诗引到文,又从文回到诗,突出了“文包诗”文章的教学特色。
三、入境体情,激发情感的共鸣
“文包诗”的课文在结构上一般都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事情发展的线索,即诗人的所做、所为、所说;另一条则是情感发展的线索,即诗人的所思所感所悟。这两条线索不仅交织并进,贯穿始终,而且是诗文一体,情境交融的中枢纽带。
教学“但愿人长久”一课时,我紧扣“苏轼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这首词的?文中诗人的情感先后有什么变化?”这两个思考题引导学生入境体情。前一个问题是对事情发展的追踪(“中秋望月”一“忆事”一“吟诗”);后一个问题是对情感发展的体察(“心绪不宁”一“埋怨”一“宽慰”)。在理清了诗人情感脉络的基础上,我又设计了感情朗读、看图想象、角色表演、联系生活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情境,激发情感共鸣。
四、读写结合,拓展练笔的空间 1.诗改文的仿写
“文包诗”的形式给我一个启示就是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可以指导学生进行一些诗改文的习作练习,提高学生使用语言的能力。如在教学“但愿人长久”一课时我选取了李白的《静夜思》让学生模仿课文写一写。因为这首诗同样也是意象鲜明,表现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感情。2.在生活中创作
“文包诗”的形式,巧妙地将诗人的创作经过与诗歌联系起来,它给学生的另一个启迪是诗歌的创作来源于生活,是触景生情、情动辞发的结果。因而,我让学生来到山脚下、田野里、池塘边、柳树下„„当一回小诗人,学生竟然见花赞花,见柳咏柳,写下了一篇篇优美的“文包诗”习作。
总之,“文包诗”这类课文的教学,既不同于单纯的古诗教学,又有别于普通的阅读教学,它要求在教学中要做到诗文一体,情境交融、读写结合。
第五篇:抓诗眼悟诗情
抓诗眼悟诗情
在教学《泊船瓜洲》一诗时,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让学生自学
教学时让学生先通过自读自解,整体把握诗意;然后根据查找的资料,小组内交流,抓住关键的词语用现在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然后不理解的词语集体交流,从课内的学习中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诗歌的能力,让学生收集、诵读有关思乡的诗歌。并进行比赛背诵,积极性很高。让学生抓住诗眼悟诗情
《泊船瓜洲》这首诗字面意思相对比较简单,诗的意思容易理解。于是在理解 意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思考探究,避免了对古诗的串讲串问、逐字逐 的讲解,而是紧扣诗眼“还”字,提炼出“很想还——早想还——不能还”这一 教学主线。结合课件帮助学生理解“瓜洲”“京口”“钟山”的地理位置关系,一步体会诗人离家近却不能还的情感。加大了“学诗”的容量,使学生真正学有 所获,学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