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校园纪录片
《在济宁学院的一天》纪录片策划案
一、选题: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又可以分为电影纪录片和电视纪录片。而策划一部反映校园生活的纪录片,就要以在校生在学校的一天为例,充分展现当今大学生的活力四射,代表着国家的希望。
1. 兴奋点:有利于人们充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真实校园生活
2. 把握度 :尽最大努力还原当代大学生的校园生活
二、人物:
1. 主角背景、材料:大学在校生一天的学习生活等活动,外表充满活力和朝气,性格活泼向上,具有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2. 人物——呈现当今大学生学习日学习生活的真实情景,有利于充分普及大学生活。
3. 配角——丰富纪录片情节,侧面烘托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青春活力之感。
三、拍摄中可行性
1、场景表、发生事件
2、发生事件、意外的可能性、把握度
3、意外——象征性意义
四、情节考虑1. 情节转折
2. 主要抗争点、矛盾
3. 如何平衡关系、态度
五、自我创作理念:
展示大学生的课内课外生活,从细节处着眼,展现当代大学生的多彩丰富生活,透过小视野关注大视野。强调叙事纪实,善于发现,善于选择,舍弃,重视过程,完善结果。在纪录片里贯注理性思维,谨记纪录片的本性:客观与真实,展示当代大学生青春活力的生活
六、基本风格
将平民化的视角和平实化的语言贯穿整部纪录片的始终,以真实的故事为主线,以现实环境与人物精神状态为配合画面,描述大学生活中小人物生活,体现当代大学生的青春向上,积极的生活态度,将一个平凡朴实的故事通过镜头与解说词娓娓道来,引发人群关注。
七、主要内容
早上睁开眼下床洗漱收拾衣服,书包等个人物品,随后去商业街吃早饭,然后开始了一天的学习生活。在这之前要介绍一下文化传播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随后了解一下学生的课程表,确定课程。上午上四节课,分两节大课,在课堂上积极与老师互动。中午到商业街吃的特色小吃,随后中午休息。等都下午上完两节课以后,参加各种社团活动,直到晚上回到宿舍进行个人的兴趣爱好活动。
八、目标人群:面向全社会,小到想要了解大学生生活的少年,大到关心孩子在学校生活的学生父母。
拍摄地点:济宁学院整个校区,包括宿舍楼、商业街、教学楼等区域。
九、拍摄目的:
从寻常大学生着眼,捕捉幸福的生活细节,彰显一种人文关怀,传达一种和谐的生活风貌,以小见大,展示现代社会下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以及内在的精神状态,从而引发人们对于幸福的思考,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活力生活,在社会上形成一种正确的价值观。
十、时长:纪录片的时间为90分钟左右,以一个主题贯穿始终,配合以画面和字幕的解说,朴实却处处体现真情,全生态的拍摄与创作。
十一、前期准备工作:题材的选择、构思立意和前期采访
明确拍摄的主题,谨记自己需要拍摄的目的,需要告诉观众什么,从而有计划有目的的选取素材,使纪录片的拍摄主题显得更深刻更合理。以最真实最细小的情节为着眼点,以小见大,表达一个完整的主题
(1)阅读相关资料和书籍,做好拍摄纪录片的准备
(2)考察被拍摄对象的生存环境以及生活状态,从而对被拍摄对象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
(3)与被拍摄对象面对面的交流,与对方建立一种融洽的人际关系,得到对方的信任,从而了解更为真实的信息作为拍摄的辅助资料,当然临场发挥也是重中之重
十二、拍摄现场操作
(1)拍摄技巧:多景别多角度高低机位有变化的拍摄,多运用各种长镜头,捕捉各种细节,保持情节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注意场景和构图,掌握好场面调度,留足空镜头
(2)现场采访与声音采集:用聊天式的提问,语调清晰,尽量做到短少准。注意素材声音的完整性,同期声的录制要注意声音的质量,多采集丰富的现场音,适量加些配乐,丰富情节。
十三、后期制作:采用叙事性剪辑和表现性剪辑相结合的方法,先看素材,再段落剪辑,再初剪,精剪,最后加少量特技,用AE做一个合适的片头,解说词用启发式解说,最后配乐,完成字幕。
第二篇:纪录片精品赏析
纪录片精品赏析
论文
题目:
《无人区里的角斗士》
学号:
912113850117
姓名:
陈志岩
成绩:
无人区里的角斗士
——观看纪录片《平衡》有感
一部《平衡》,又让我们看到了西藏的无奈和难言之痛,一段段坎坷艰辛的巡山路,一个个辛酸苦涩的心路历程,平静真实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可可西里,美丽与丑陋共生,正义与邪恶同在。
——前言
虽然藏羚羊分布区是人烟稀少、气候恶劣的高寒地区,但近10年来盗猎者手持武器、不断涌入藏羚羊栖息地或守候在藏羚羊迁徙路线上屠杀藏羚羊。根据不完全的统计,每年被盗猎的藏羚羊数量平均在20000头左右。此外,由于盗猎活动的严重干扰,藏羚羊原有的活动规律被扰乱,对种群繁衍造成严重影响。保护藏羚羊的事业任重而道远!纪录片《平衡》历时三年,摄制组多次冒着生命危险闯进“生命禁区”,将扎巴多杰和他带领的“西部野耗牛队”保护藏羚羊的艰辛历程真实地记录下来,利用真实、朴素的镜头语言,记录下巡逻队可歌可泣的人物命运,试图从中寻找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平衡”。
久久驻留在我的脑海中的,是扎巴多杰那双忧苦的眼睛。这双犀利的眼睛,屡次将盗猎分子抓获。这双眼睛,看透了一些东西,肮脏的、丑恶的。这双眼睛,时常愤怒,因为感受到了种种的不平衡。
这双眼睛,总是湿润。当说到,凶恶残暴的盗猎者将刚生下小羊的藏羚羊杀掉,眼看着小羊在母羊身边嗷嗷待哺,这双眼眼睛湿润了。当说到,他们已经几天被困在刚下过雪的草地里,饥饿就要夺走弟兄们生命,面前是他们用生命保护的藏羚羊群,他冒着内心的剧痛、良心的谴责、犯法的危险,为了弟兄们活命也要枪杀其中的一只藏羚羊,这双眼睛再次湿润了。当说到,他们的工作收入是卖掉缴获的藏羚羊皮的所得,对他来说,多么于心不忍啊,他的眼睛又一次地湿润了。
细细观察着双眼,上面布满了血丝,四周被粗糙的皱纹紧紧包围。工作的艰辛和生活的简朴使他的皮肤过早地失去了年轻的光泽,让他变得更加苍老。不只是容貌上的,更重要的是心理上,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的杂乱和斗争,各种体制失衡带来的茫然、愤恨、压抑和苦恼。
无人区里的斗士
影片一开始,镜头对准索南达杰,那位战死在雪域高原,一直到死都紧握着枪杆子的猛士。索南达杰是我国首支武装反偷猎队伍的第一任书记,他的离去,留下了尚未成熟的“西部野牦牛”队,留下了自己未竟的事业。在他离去后,他的妹夫,扎巴多杰成为了第二任书记,继续在条件恶劣的高原无人区里继承索南达杰的遗志,完成他未完成的事业。
在这部纪录片中,我们真实地感受到,在残杀藏羚羊和保护藏羚羊的斗争中,人类对自己歇斯底里丑恶的放纵与麻木,同时也倾听到,在一种悲壮与凝重的氛围里藏羚羊的保护神——扎巴多杰和他的野牦牛队的无助与无奈,他们生存条件的艰涩。1995年,扎书记第一次进入可可西里时,治多县委给工委的小车加了84公斤汽油。因为治多县市贫困县,这便是政府给西部工委野牦牛队惟一的资助。除了三支枪,在没有任何资金的情况下,1995年 10月7日,在可可西里,在青藏公路八工区一顶帐篷内组建中国第一支武装反偷猎队——西部工委野牦牛队。野牦牛是高原的保护神,温顺忠厚、吃苦耐劳,但是一旦侵犯了它,即使是
一辆正在行驶的卡车,也会被它掀翻,扎巴多杰他们取这样一个队名,正是寓意着他们是高原藏羚羊的保护神,无论多么艰险,都永不退却!
在可可西里,他们不仅要和全副武装的偷猎者激战,更要和残酷的生存环境进行搏斗。有一次,扎巴多杰带队进入可可西里巡查时,每人每天只能吃到两根冰凉的火腿肠,有一天,他们竟然没有找到一滴水,第二天一早,渴了一天的扎书记一走出车门就趴在稀泥地上,埋头去喝车辙里积存的泥水,其他队员也纷纷效仿吸起泥水来„„扎巴多杰曾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我之所以不在县里的办公室里坐着,跑到这要命的深山来,一方面是为了一种亲情,我要为索书记报仇,这个帐我要记在所有盗猎分子身上;另一方面,我就不信中国没有环保,别人不做,我来做!”野牦牛队在方圆4.5万平方公里的可可西里地区巡逻,每次都要往返十几天,必须带够油料和给养,用扎书记自己的话说:"我不怕盗猎分子,他手里有枪,我的手里也有枪,我怕大自然。那里面几百里,一个人也没有。一旦天气变化或是车子陷了进去出不来,弄的不好真的会把人困死在里头。有一次,三个队员困在里面,走了三天三夜才走出来,耳朵冻的直流水,扎书记想起来就十分痛心。
用生命捍卫的事业
大自然的力量固然不可抗衡,在高原上与非法走私盗猎者搏斗固然凶险,但最让人痛恨的是那些敛尽人民财产,不作为乱作为的官员!影片的最后,扎巴多杰在镜头前的一段话情绪显得很激动:“我总觉得这点„„我到现在心里也有点不平,建立这个机构那个机构我到现在还不平衡,他妈的,保护的时候我们保护,事情我们办,拿钱的时候别人拿,弄些乱七八糟的组织,别人弄,很不平衡。几个月的工资那不出来,一个月的工资那不出来,出差费那不出来的情况下,就这样工作(指冒死保护可可西里)„„干下来。将来对人类,对社会有一点贡献。我认为是值得的!!但是我对一两个王八蛋„„我忍„„我死都不怕!我辞职总可以,甚至开除后我还是干这个环保事业,我绝对要干下去了„„现在我也是难言之处多得很呐!!”
从1995年9月到至今,“西部野牦牛队”共破获盗猎案62起,抓获盗猎分子240人,缴获各类枪支56支,子弹万余发,缴获各类车57辆,搜出藏羚羊皮3180张„„1998年,扎巴多杰曾赴北京各大学演讲,使长江源的保护和藏羚羊的保护受到了关注。当时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将要播出电影《杰桑.索南达杰》,由于扎书记下榻的招待所无法收看电影频道的节目,他决定找一家能看电影频道的餐馆吃饭。在景山公园西门附近找到了一家仅能摆放2张桌子的小饭馆,这里的黑白电视能看到电影频道的节目。当电影《杰桑.索南达杰》播放到一半的时候,扎巴多杰泪留满面,他哭着说:“只要有人理解,我死在可可西里也心甘情愿!”扎书记临离开北京时感慨地说:“还有很多同情支持者,是他完全没有想到的。他真正感到保卫可可西里的事业不是孤立的。”
然而胜利在望,曦光就是前方之时不幸却发生了。在结束了北京寻求经费的活动回到青海家中的第二天,扎巴多杰被子弹近距离击破头部身亡。影片播到这里,我想每个观看者心里都特别的震惊,特别的压抑。我们悲愤,为什么那些盗猎者就如此丧尽天良泯灭良心?为什么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个体对坏境保护的力量竟是如此地单薄?打击和报复竟是如此的猖狂,如此明目张胆?或许在盗猎巨大利益的驱使下,在脱离不了肮脏交易的官场环境下,在这样有着严重弊端的体制下,扎巴多杰等人有着太多的身不由己,而他也只能含恨而终了。强杀案是意外也好,阴谋论也罢,事实是扎巴多杰之死可能永远就是个谜了,正如生态不会完全平衡,人性不会完全平衡,现实世界的各种结果也总是不平衡的。
还有那悲剧的野牦牛队,被拆并,被“秋后算账”,很难想像,什么样的交易才能够让当地政府对野牦牛队如此深恶痛绝,哪怕是中央领导的对野牦牛队的支持也仅仅只能维持一年的时间?
藏羚羊的保护
其实中国政府是很重视保护藏羚羊的,颁布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也在藏羚羊重要分布区先后划建了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疆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藏羌塘自然保护区等多处自然保护区,成立了专门保护管理机构和执法队伍,定期进行巡山和对藏羚羊种群活动实施监测。遗憾的是,虽然政府不断采取各种形式严厉打击盗猎藏羚羊的违法犯罪活动,非法盗猎藏羚羊和走私藏羚羊制品的活动还是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中国境外存在着利润巨大的藏羚羊绒及其织品贸易,国际非法市场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正是由于在部分国家和地区一直存在着藏羚羊绒加工及贸易,并由此给盗猎分子带来丰厚的收益,刺激盗猎活动愈演愈烈;藏羚羊分布区的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当地的经济状况困难;盗猎、运输。走私活动组织十分严密,采取了更加隐蔽的手段。
国际社会也已经普遍认识到,不受控制的野生动物及其产品国际贸易,势必严重损害野生动物物种的自然发展,甚至危及物种的生存;而对野生动物及其产品国际贸易进行控制和对某些物种实行保护,仅依靠某一个国家的力量是难以实现的。如果我们能和其他一些国家成立国际公约或者加大国际间合作的打击力度,相信相信非法盗猎藏羚羊的活动将会得到有效控制。当然,我们也要努力改正我们体制当中的弊端,为保护藏羚羊的事业扫清障碍,只有这样双管齐下,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控制。
后记
看《平衡》这部纪录片,看完之后心里一点也不平衡,有的人为了人类事业为了环保事业,用自己的生命在抗争,而有的人,却一直做着损人利己的龌龊之事。感谢《平衡》这部纪录片,让我们关注到了可可西里,关注到了野耗牛队,关注到了扎巴多杰。在可可西里,扎巴多杰已经不是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在完成着自身美的塑造。这时的扎巴多杰,已是作为人类的一个代表,在自己处境的一种不平衡中,用人类的共同精神,捍卫着人与生态的平衡,用人类共有的对自然美的理想捍卫着地球生命的平衡。
最后,想借用诗人臧克家的句子结束这篇观后感。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愿逝者安息,愿生者铭记,向斗士致敬!
第三篇:纪录片作业
纪录片与国家形象塑造——《以舌尖上的中国2》为例
摘要: 纪录片作为大众传播的媒介的一种,对塑造国家形象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深刻剖析了纪录片和国家形象之间的关系,然后以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为例,通过中国美食展现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最后总结了电视纪录片对于国家形象塑造的策略,并指出了其中的不足。
关键词:纪录片 国家形象 饮食文化 目录
1.纪录片与国家形象的关系 1.1国家形象的内涵
1.2纪录片是国家文化传播的重要组成 1.3纪录片对国家形象塑造的重要作用 2.《舌尖上的中国2》对国家形象的体现 2.1美食背后的文化传承 2.2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 2.3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3.纪录片塑造国家形象的策略 3.1从选题和内容挖掘文化底蕴 3.2纪录片传播渠道的多样化 3.3发挥纪录片的思想传播功能 4.结语 正文
一、纪录片与国家形象的关系 当今社会,国家软实力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而一个良好国家形象的对外传播可以有效的提升国家软实力。纪录片作为传播方式的一种,它纪实性的特点使得纪录片比其他的传播方式更加真实可信,通过纪录片进行国际文化交流更加有效。因此,纪录片作为一种有效的对外传播方式,对塑造国家形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国家形象的内涵
形象是一个事物的外在体现和姿态,也代表着人们对该事物的印象。国家形象在总体上来说都是基于对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考量。国家形象又可分为内部形象和外部形象。内部形象是本国民众对本国的自我感知,而外部形象是国家展示的在世界面前的形象,关系到一个国家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本文更多的是从传播学的角度来定义纪录片中展现的中国国家形象,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地理环境等方面引导受众认识中国,形成对中国较为客观的印象。
国家形象是一种主观意识,和一个国家的客观状况可能并不相同。比如没有到过中国的人们对中国的形象就是人口多,发展速度快,但由于有些西方媒体的对中国的妖魔化的报道,使得西方民众觉得中国的发展对她们来讲会构成一种威胁。所以说,国家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受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影响。因此,我国要在国际受众面前主动构建正面的国家形象。从国家层面上来说,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是国家形象塑造的主要力量,通过充分的外交手段和文化交流方式塑造国家形象。从个体层面来说,国家形象的塑造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公民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国家形象。
(二)纪录片是国家文化传播的重要组成
纪录片是记录现实社会的一种艺术形式,它运用电子采录设备和手段,对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新闻题材,作比较完整的纪实报道。运用新闻镜头,客观真实的记录社会生活,反映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真景。纪录片在我国的文化传媒领域有着显著的地位,它以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考究的表达方式,体现着国家在某个时期的历史和时代特征,有着非常高的历史、文化和审美价值,是国家文化传播的主要组成。
纪录片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从纪录片的发展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时代变迁。建国初期,我国纪录片大多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文化传播功能很弱。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纪录片的创作更加强调纪实性,纪录片体现了中国的迅速崛起和多元的国家形象。新世纪以来,随着大众传播时代的到来,也使得纪录片的创作走向大众化。纪录片对国家文化传播的作用更加明显。通过纪录片既向世界展示了现代中国的改革开放成果,也展示了古老中国的传统民族文化。
(三)纪录片对国家形象塑造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的大大提升,有些西方媒体恶意诋毁我国,制造出中国威胁论,这些不实言论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国家形象。纪录片天然的纪实性对国家形象塑造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方面通过纪录片展示国家综合实力,另一方面表达和平崛起思想,塑造负责任的大国形象。首先,纪录片以纪实的手法展现国家综合实力。纪录片的题材可以包含社会各个方面,同一部纪录片也能较为全面的反映一个国家的现状,如《复兴之路》运用丰富的史料展现中华民族的奋斗历程。其次,纪录片能够承载中国传统文化,进而有效的开展国际文化交流。如《舌尖上的中国2》不仅是在讲述美食,更是再讲述美食背后的人文情怀。纪录片来源于真实的生活,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国与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导致一般影视作品难以实现有效传播,而纪实性的纪录片在国际文化传播交流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文化交流中传播了正面的国家形象。
二、《舌尖上的中国2》与国家形象构建
(一)东方价值观及信仰 我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教给我们人与人之间要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思想告诉我们要和大自然和谐相处。兼爱、非攻的思想也向我们讲述了国与国之间和谐相处之道。这些特有的传统文化沉淀出了中国人几千年的相处之道。中国有一句老话叫“民以食为天”,在《舌尖上的中国2》中,食物不是大饭店上的华丽菜肴,而是在最普通的劳动者家里烹制饮食的家乡菜,每个香气扑鼻的背后都洋溢着淳朴的气息。这或许就是东方人固有的价值观:自然。淳朴,恭敬、投入。能把饮食这个最基本的生活诉求演变成一种让人叹服的饮食文化,从饮食中来体现对生活的态度与执着,这就是中国人的东方价值观。
很多外国人可能觉得中国人是没有信仰的,而《舌尖上的中国2》恰恰给出了一个答案,在中国劳动人民是社会的基石,13亿人口大国需要土地来养活。不管现代工业是多么的发达,中国社会都不可能离开土地、离开最原始的生存方式。土地是中国劳动人民的信仰,他们最简单的愿望便是努力劳作有一个好的收成,让家里人能够平安幸福。但正是这样一个个普通而真挚的愿望撑起了中国社会的脊梁。
(二)中国仪式与人文符号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吃食,不同的地域也孕育着不同的历史文化,这便是《舌尖上的中国2》所要表达的,通过食物的故事来表达的,通过食物的故事来表达中国人的百味人生,在这里我们都是能找到心灵的共鸣,比如那一抹熟悉的家乡味道,饭桌上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晚宴,这些都是很有味道的回忆。在中国“味”字 是充满着无限可能的,它取自饮食,又超越饮食。也就是说,能够真切的感受到味道的不仅仅是我们的舌尖和鼻子,还有中国人的心意。
记录的是饮食,折射出的是人心。无论是刚出土的春笋,吊挂起来的腊肠,冒着热气的刀削面,都让人看的热泪盈眶每一个鲜活个体的背后都洋溢着朴实的气息。这正是片子所表达的真谛。正如片子的结尾所说的“无论是埋头种田,还是低头吃饭,他们总不会忘记抬头看一看天。”这就是中国人的伟大智慧,如果苦难是上天授予的磨难,那么收获便是自然的馈赠。
(三)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
对于久居在现代都市的人们来说,自然已经离我们很远了,除了少数不多的绿化带和一些森林公园,大多数人几乎是看不到纯自然的森林、山川、湖泊等等。《舌尖上的中国2》便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不用出门就可以感受到外面世界的窗口,那些特有的少数民族美食文化,民族仪式都为观众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觉和味觉盛宴,对于长期生活在都市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一次精神乃至灵魂的洗涤。
在第一集《脚步》中,谭光树是一名以养蜂为职业的普通人,在每年的清明时节,他与妻子就踏上了追逐花期之路,这一追就是二十年,几十万公里。蜜蜂、槐花、风雨、妻子,在路上他们还带着自己的家乡菜,老谭和自己的妻子完全与大自然融合起来。人与自然的相互依赖、和谐相处,是我们食物来源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我们不禁对大自然的馈赠人类美食而感激,同时我们更加感动于长久以来大自然与人类的和谐相处。从自然开始到自然结束,正是这样的相处模式,才使我华夏民族生生不息。3.纪录片塑造国家形象的策略
从传播学的角度讲,媒介即人的延伸,电视是人的视觉、听觉和触觉能力的综合延伸。纪录片作为传播媒介要承担塑造国家形象的责任,纪录片市场中探寻新的发展模式。除了以故事化的手法吸引受众外,要重点从内容方面出发,发挥纪录片传播思想的功能。同时,纪录片要多渠道广泛传播才能更有效的塑造国家形象,纪录片的国际化程度要提高。
(一)从选题和内容挖掘文化底蕴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这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需要有更多的窗口向世界展示自己,塑造并维护良好的国家形象。纪录片作为传播国家形象的途径,要全方位、多层面的选择拍摄题材和内容,力求更加全面、完整地展现中国国家形象。以往的纪录片题材较为单
一、只能从某一方向表现国家形象。纪录片的题材要从单一向多元化发展,不再局限于一种题材或单一方向。一部纪录片的选题可以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历史、地理等方向,从一个面来展现出国家形象。纪录片的选题可以从生活中不断的挖掘,也可以根据需要有针对性的选取。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的文明史为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要善于挖掘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用真实诚恳的纪录片语言去表达中国。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民族之间的传播本身就是跨文化传播,与国际间的跨文化传播具有共同性。中国的记录片的选题和内容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要去寻找普通人背后的人文精神。纪录片要通过选择文化价值较高的题材、展现国家的民族文化、人文情怀,塑造文化中国的国家形象。《舌尖上的中国2》系列纪录片正是选取中国饮食文化为题材,其中既有美食背后的人文情怀,也展示了中国多民族文化。
(二)发挥纪录片的思想传播功能
思想是人类的灵魂,对于人类的发展至关重要,国家形象的塑造离不开主流思想的传播。塑造国家形象需要对纪录片的思想传播功能进行更好的运用,以隐形的思想传播来感染观众情绪。众所周知,纪录片具有记录历史、传播知识等功能,在很多时候被看作是对于历史的记录,或是向受众传播某一领域的知识。传统观念认为,纪录片就是纯粹的纪实,不能影响受众的思想,因此纪录片传播思想的功能一直被弱化,甚至曾被主流媒体风格所排斥,认为纪录片的制作离不开创作主体的思想影响。导演对纪录片的创作最看重的也是思想,通过影片向受众传播思想。
塑造国家形象必须从思想上让人接受,纪录片传播思想比较容易得到受众的认可。纪录片创作者想要通过作品传播思想,而观众也希望通过纪录片来获取思想。除了学习知识、了解历史之类的要求以外,人们也渴望思想上的意义,追求记录现实以外的东西。这种功能只有以现实为前提的纪录片上得以实现,其他影视类作品很难具备。纪录片《复习之路》就带有明显的思想传播功能,向世界传达中华民族复兴的思想。其导演任学安说道:“我们要回答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要走什么样的道路,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感觉民众有这样一个思考的需要,民众的心理也有一个这样的期盼。”《舌尖上的中国2》则通过美食隐性的传播了中国人顺应自然、爱好和平的思想,让受众认可中国人的思想,从而达到塑造国家形象的目的。
(三)纪录片传播渠道的多元化
只有传播出去的国家形象才是有效的国家形象,除了纪录片本身以外,纪录片的传播渠道直接影响着塑造国家形象的效果。纪录片的传播渠道要向多元化发展,以多种途径让纪录片走进观众的视野,成为关注的焦点。一方面,要重视传统传播渠道的作用,用好电视网络和积极参与国内外电视节活动等。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目前已经实现了部分海外覆盖,将我国的纪录片推出国门,电视的传播影响力不可忽视。纪录片频道要向国际化接轨,争取在世界传媒集团中扩大影响力。国内外的电视节也能提高纪录片的传播力度,特别是海外电视节,将好的作品在海外电视节上直接向全世界展示。电视节不仅是对外传播我国纪录片的渠道,也是纪录片国际交流的重要平台。另一方面,探索新媒体时代下的新型传播渠道,发挥网络平台、移动终端传播的作用。新媒体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相对于传统传播途径的影响力更大。利用好网络新媒体平台,特别是国外流行的社交网站Facebook,Twitter等传播中国纪录片,充分调动网民对中国纪录片的好奇心。手机移动平台的运用也非常重要,网民从手机客户端获取信息已成为主流方式,纪录片的传播整合各种新媒体方式。网络可以覆盖到全球的各个角落,将会很大程度提高纪录片的传播影响力,从而更有利于塑造国家形象。4.结语
随着中国国家地位的提升和国际交流的增加,主动让世界认识了解自己,需要塑造一个和平和谐、发展的国家形象。纪录片对国家形象的塑造具有天然的优势,广泛的选题和内容可以从全方位展示国家形象,纪录片的纪实性增加了传播的国际影响力。纪录片的发展和国家的发展关系密切,要在创新发展中探索塑造国家形象的策略,承担塑造国家形象的责任。
第四篇:纪录片《幼儿园》评析
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 ——纪录片《幼儿园》评析
纪录片《幼儿园》获得了第十届国际电视节目白玉兰奖之“人文纪录片最佳创意奖”,广州纪录片大会唯一“纪录片”大奖。它到底成功在什么地方呢?我们试做分析。
片子开头的字幕:“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发人深省,耐人寻味。同时也表明了此片带有些许沉重。
关于片中的真实性以前的纪录片大多数都只是表现孩子的天真、浪漫,而《幼儿园》在反映孩子的童心时,更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小小的社会,一个人性的暗淡,童真的沦丧的社会。孩子是祖国的花朵,看看那些本不该出现在小孩子身上的东西,不得不让人感概,让人叹息,更让人们对未来社会有了更多的担忧。导演以纪实的手法向人们真实地展现了孩子的另一面世界,在一双双近乎透彻的明眸下,我们透过镜头看到的是出人意料的成熟,带给我们的震撼的同时,反思我们的家庭教育。
导演在内容上进行了很好的选题,选择了现实生活中的画面,选择了画面中的细节,选择了细节中的动人之处。像吃饭、洗澡、睡觉、孩子的饭泼的到处都是,他们没有自己动手而是大声的喊老师。孩子睡觉时的脸庞,蹬开被子时的姿势,这些让我们感到有一种柔软的东西在内心深处慢慢铺开,为之动容,仿佛看到了自己小的时候,那个曾经有过的童年。拍摄时同样选取了孩子打仗的场面,透过孩子我们看到了成年人,带着一种嘲讽的笑。这些内容很好的反映了主题,相信这也是这部纪录片能获得巨大成功的原因。
关于片中的色调,提到小孩子,人们的脑海中一定会想到这样的词语:天真无邪、纯真浪漫、活泼可爱。但本片中却以黑白色调来衬托孩子的语言,将他们的思想成人般的表现出来。比如当问到“收了钱以后是交给领导还是自己拿回家呢?”,孩子答到:“交给领导一点,都分一点”,又问:“如果你不分,自己拿回家行不行”,孩子的回答是“不分,那不行,那我的领导没钱怎么办?”这些语在他们奶声奶气的口中说出不得不发人深省。另外,以黑色为背景也反衬出了社会的一些阴暗面。
关于片中的镜头运用。为体现孩子的心理特征,该片采用了许多特写镜头,盼望父母早点来接的期待的眼神,打架时的怒气未消的脸,睡觉时自然伸展的小手等,都让人看着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疼爱。这都是画面和镜头的成功运用所营造的良好效果。在晚上睡觉时用了很多特写镜头来表现小孩子们形态各异的睡姿,有的手拉手,有的不停在动。通过这些特写镜头的画面营造出一种非常的安静、温馨的气氛。
关于情节编排上,本片的情节编排是以时间为主轴,情节的变化随着一年四季的变化,从小班入学直到大班毕业整个过程也很自然。展现小班、中班、大班的不同场景,并在每个过渡阶段都加入了茉莉花的背景音乐,舒缓而且优美,过渡时加入了慢动作的特技,更加美化了画面,充满了情感。关于片中的声音。长达70多分钟的片子里居然没有看到一句解说词,这是《幼儿园》的最大亮点之一,在以往的纪录片中,解说词往往成为了不可缺少甚至重要的一部分起到了结构整个片子的作用。然而该片的导演却进行了大胆的创新,舍去了一切外部的声音,让孩子的声音去诠释一切,解释一切,去说明一切,让观看者去明白一切。也正因为是这样,它更好的还原了孩子们的世界,给这部纪录片以真实的灵魂。只要有外人的参与,都会让大家认为这带上了主观色彩,《幼儿园》让大家知道所有的声音和画面都来至孩子的心底。
关于片中的背景音乐,中国传统名曲《茉莉花》在《幼儿园》片中五次响起,每一次都是一种感动,又是一种升华。《茉莉花》的首次响起是在孩子睡觉的时候,给人以安静与感动的心理,似乎在孩子的睡梦中伴随着无忧无虑的童年也飘起了淡淡的茉莉花香。随着音乐一次又一次的响起,画面逐步展开,人们的心境也有了变化,更多的看到孩子的“辛酸”,幼小的心灵下竟然也有了变化,更多地看到孩子似乎也有了成人的思想,然我们在舒缓的音乐中引发了来自内心的质问,无忧无虑的心与天真无邪的想法都跑道哪里去了。
《幼儿园》的巨大的成功,是创作者基于五千多分钟的长期拍摄,平均算下来一个小时才会用到一分钟,没有艰辛的努力与付出是不会取得这么好成绩的。《幼儿园》以小的体裁,平凡的生活却反映出大的社会主题。在很多方面是值得大家借鉴的和学习的。
刘文龙 2013.6.20
第五篇:纪录片策划书
小编纪行
一、选材背景
现今社会,传媒作为“第四权力”,在社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传媒人员素质也有严苛的要求。广播电视新闻学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市场的需求而兴起的一个新兴专业,为培养大量媒体高级人才而不懈努力。
编辑是用物质文明设施和手段组织、采录、收集、整理、纂修、审定各式精神产品,使之传播展示于社会公众的工作和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广播电视新闻学是培养具有广播电视新闻学的理论和宽广的文化科学知识,能在广播电视宣传部门,从事编辑、采访、节目主持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大学本科的教育在进行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也为广播电视新闻系的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实践平台。
二、目的意义
在教学实践中,班级分组创办报纸、杂志等,在采访与写作中感受记者和编辑的双重身份的认证。在大学各类的文学社、杂志社、报社、网络等传播媒介中,我们总能看到记者在各种活动奔走的身影,因为这些传媒机构的相对不专业性和注重学生学习实践的性质,往往是一人分担两个角色甚至更多。即使有些社团有记者团和编辑部的分管机构,但是大部分来说是虚设的,记者和编辑的工作相对来说是难以分割的。另外,大多数学生社团是缺乏老师或专业人士的指导的,对于初出茅庐的学生记者、编辑来说,怎样开始、拍摄行程和制作相对来说是十分陌生的,在实践中缺乏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方向的指导。基于上述原因,大多数的学生媒体工作者在进行媒体实践过程中缺乏头绪。
而对于想从事媒体工作的圈外人员更是对媒体工作者的工作情境有所向往,想对其一探究竟。如我们小组的一个成员曾在采访时候遇到相关人员的探究目光和询问质疑等,甚至被被采访者追究专业的学科建设、社会实践、课程设计等方面。“传媒新声杂志社”(原“生活杂志社”)是广播电视新闻系的学生实践基地,在相关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已经初步建立了以新闻传播为主要传播理念的、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杂志的雏形。但是,不可否认,编辑责任制在社团内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编辑承担着选题策划、人员分配、后期版面设计等内容。其中,因为业务不熟、自尊心较强和自信心不足、人际交往能力差等原因致使杂志出版进程受到很大影响。参加杂志出版的相关人员也对自身的经历和经验进行过相关反思,并在实践中不断改正和前进。此次的纪录片拍摄就是针对这种现象的一个缩影,在张弛有序的故事叙述中,我们将向着我们提出的问题和观众想知道的方面进行客观而密集地呈现。
三、内容策划
(一)纪录片名称:初步定为《小编纪行》
(二)片长:15分钟左右
(三)纪录片主题:以参与出版《传媒新声》杂志的一个编辑的日常工作为出发点,体现学生编辑在进行杂志风格、内容等方面的探索进行时,展现学生编辑的工作中遇到的挫折、挣扎以及从中得到的经验教训等。
(四)纪录片的主要人物:
学生编辑小A、杂志社相关人员、被采访对象等。
杂志社是事件的发展的最初的环境,也是事件之所以发展的诱因。小A是全篇的中心人物,是整个事件的推动者,他与杂志社其他人员有很深切的联系。而被采访对象是冲突的交锋点,小A对采访对象的寻找和采访,全篇的核心轴。在寻找采访对象过程中所遇到人员也对故事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五)纪录片的基调:
影片主要呈现欢快向上的思想情绪,在快乐的音乐(如《菊次郎之夏》或欢快的音效设置)的映衬下和轻松明快的图景中展现一种朝气蓬勃、勇于克服自我、直面困难的精神面貌。但在小A处于自我矛盾和外在矛盾交锋中时也应该侧重突出其抉择与耐心,配以沉重与激昂的音乐(如《蓝色多瑙河》),提高感染力。又如在以小A的工作状态的画面的基础上,画外音进行内心独白的时刻,配上抒情音乐(如《Give me your hands》)。
(六)纪录片的形式与风格:
本记录片属于人文社会纪录片,关注现实世界、身边的生活场景,在平稳的叙事中,强调叙事纪实,并能够在解说词的烘托中体现主题。本纪录片的解说词将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娓娓道来,在讲述故事、补充画面内容的同时,也使得主人公的思想和观众之间有一个交流的空间。
镜头语言的应用,也是定位影片风格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如长镜头对寻找采访对象的完整记录,特写镜头对人物高兴、紧张等情绪的突出等来展现出影片的节奏的张弛有度。也可将不同景深的画面进行相关重叠,错乱排序等来体现叙事方式和角度等,如将绿叶、阳光等进行处理来展现影调。与此同时以不同的拍摄视点与观众进行相关的交流,并推进情节的发展,如在主人公不知进退与否的时刻,可仰拍并采用运动镜头,展现选择的迷茫。此外还可以在背景音乐、主题音乐的应用中体现纪录片的风格,《小编纪行》主要是以明快的音乐为主,即使在主人公遇到困难时也是以沉重但略显滑稽的音乐进行表现以为后面的情景的升华做铺垫。
(七)纪录片的冲突:
学生编辑的角色定位与现实认知的差异,对编辑的原有认识与学生编辑工作的对比,纪录片内在的人物之间的矛盾等。影片主要是对学生编辑工作的一个客观展示,主要着眼于对新事物的认知和展现。在故事的三个起伏点中展现,他们互相促进。
(八)纪录片的表现方式:
本纪录片采用故事化的形态的手法来表现纪录片的真实内容、悬念、细节、铺垫、重复、冲突、高潮和情景再现法对曾经的故事情节代替语言的讲述。例如,在故事叙述时,我们可以通过对主人公或其“同事”的摄像机采访来插叙其中来推动事件的发展。
(九)纪录片的结构:
结构是纪录片的生命。本纪录片围绕杂志出版流程这一主线来展现学生编辑的生活的一个侧面。主要以本片主人公以第一人称来进行解说贯穿,按照杂志出版的相关流程的时间顺序来记述。在影片的开头将与主题有关的相关人员的采访来引出纪录片的主人公和主要事件,使用画外音和与情境有关的空镜头来交代地点事件。并在顺叙中适当插入相关人员的评价和主人公的回顾等,从而较为完整地展现事件的过程和表现主旨。
故事有三个起伏点:策划确立、寻找采访对象、与主编的交涉。而寻找采访对象是故事的高潮,也是展现学生编辑的工作的一个重要反应点。在这个阶段,存在对故事的现实的还原和对主人公采访的展现,设置悬念,欲扬先抑。按照受众的观看心理,至少在三分钟内设置一个高点,并能有效推动故事情节的叙述。
在影片的最后是将成果的一个展现,如杂志的展卖活动或发送的画面以及画外音中主人公对此次出版活动的感想的表达,最后将画面切入被采访的主人公,最终定格在主人公拿着杂志微笑的中景镜头上。
四、拍摄场地
传媒新声杂志社办公室、石大校园采景、其他根据被采访对象的情况进行安排
五、受众分析
显性受众: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师生;从事广播电视行业的工作人员;学校报社及杂志社团;与广电相关行业的人员,出版行业等
隐性受众:对编辑行业感兴趣的人(对文化水品要求无要求,一般大众);对纪录片拍摄感兴趣的人;想要了解研究学习纪录片的人。
六、实施可行性分析及可能遇到的困难
被拍摄对象均在石河子大学这一个整体环境中:人员相对固定,并且时间的有效性较长,整体流程中有一定的可控性,需要的资费较少,设备较为简单,场地选择相对容易、基本不用设置特定的布景来进行主观意愿的表达。有相关老师的指导,可以在理论上有一定保障。我们还可以看到,在拍摄纪录片的时候,还可以在被拍摄对象的指导下对策划和实施进行不断校正和完善。
但有些情节已经为过去式,需要相关的人员的表演融入其中,搬演与真实的冲突不可避免,并且,相关人员面对镜头的不自然也会影响纪录片的真实性的表现。另外,是将主人公的深刻的经历进行展现还是再一次的策划、采访、编辑等还有待商榷。当然,在场面的调度方面、节奏的把握、后期编辑等技术方面也存在一定困难。
七、效果预测
1、从人文的角度去反映和展现编辑的日常工作,从表现客观生活逐渐深入到关注人的存在方式与内心世界
2、以画面为基础语言,配以解说词与音乐,把握节奏和印象的造型美感;
3、提高受众的人文精神与审美价值与品味,开阔视野,由多种文化的交流最终达到情感交流的目的;
4、以形象性和客观实录精神满足人们求知渴望和精神探索需求,作为审视社会和人类自审的工具;
5、让潜在受众对编辑行业有所了解,对想要参与到该行业的的人提供参考与借鉴,以及已参与到该行业的人产生内心的共鸣。
八、拍摄设备
摄像机一台;三脚架;录像带若干;服装道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