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江西事业单位考试写作:法制与和谐社会建设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5江西事业单位考试写作范文:法制与和谐社会建设
【背景材料】
“由于法律规定得不尽完善、工作机制不够健全,‘法律监督难’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未能得到充分有效发挥。”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内务司法工作委员会主任詹毅在作立法必要性说明时表示:“加强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既是广大群众的迫切愿望,也是检察机关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内在要求。省人大常委会就加强检察院对诉讼活动法律监督工作作出决议十分必要。”
请以法制为切入点,结合和谐社会的建设内容,写一篇评论文章,提出自己的看法。要求:自拟题目,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字数在800~1000字之间。
【参考范文】
强化法律监督 促进社会和谐
党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具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六大特征。民主法治作为首要特征,不仅影响和制约着另外五个特征,而且决定了我国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首先必须是法治社会,而法治社会离不开法律监督,法律监督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密切相关。特别是在贯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方面,法律监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审视目前的法律监督工作,确实存在很多问题,如执法理念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有差距;法律监督职能不能全面协调地履行;法律监督的范围和作用有限,效果不够理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相关保障不力,相关检察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这些问题迫切需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进一步强化法律监督,提升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
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需求出发,针对当前法律监督存在的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强化工作,促进社会和谐。
完善立法,为法律监督职能和作用的发挥提供充分的法律支持。当前法律监督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使得法律监督难以深入和到位。为此,需要继续强化法制建设,健全各种行政法规和贯彻法律法规的实施细则,构建起能够保障全面实施法律监督的法江西中公教育总部
地 址:江西省南昌市阳明路310号江西省出版大厦5、6楼 电 话:0791-86823131 公交路线:2路、7路、18路、25路、28路到八一桥下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律体系。同时也要在法制建设中进一步明确法律监督的内容、途径、手段和监督的效力等,便于检察机关充分行使监督权。
立足大局,树立科学的执法理念。要树立为大局服务的思想,宪法至上、以人为本的观念,维护公平正义的执法观念,依法监督以及高效和质量观念。只有树立这些正确的执法思想和执法理念,才能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
从严治检,素质强检。检察机关必须从严治检,强化对检察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检查官的各种能力和素质,使全体检察官都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恪守检察职业道德,遵守检察工作纪律,严格依法高效监督。
狠抓办案,强化法律监督。办案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途径,因此检察机关要突出主渠道抓好办案监督,既要抓大案要案,又要抓一般性案件,全面监督司法不公、执法不严,从维护人们切身利益的角度出发,融洽党和政府与人们群众的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和谐社会呼唤和谐法治,和谐法治需要和谐的法律监督。加强和谐法治中的法律监督工作,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在当前形势下,要积极强化法律监督的职责,充分发挥法律监督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中的重要作用,为全面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完善而有力的法治保障。
更多江西事业单位考试信息请关注:江西事业单位考试网
文章来源:中公教育江西分校
江西中公教育总部
地 址:江西省南昌市阳明路310号江西省出版大厦5、6楼 电 话:0791-86823131 公交路线:2路、7路、18路、25路、28路到八一桥下
第二篇:浅谈法制与和谐社会[模版]
文章标题:浅谈法制与和谐社会
浅谈法制与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体现了中华民族孜孜以求建设美好社会,实现美好生活的社会理想,体现了文明的发展与时代的要求。
在今年2月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
班上,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对“和谐社会”进行了阐述。他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同时,胡锦涛同志还把“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作为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主要工作之一提了出来。因此,准确把握依法治国科学内涵,认真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按照和谐社会的六大特征和要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要靠法治。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依法治国是现代社会治理国家的最佳选择模式。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也同样证明了依法治国的重要性,依法治国已经成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建设法治社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关键。那么,什么是依法治国呢?
依法治国作为一种治国方略,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治国的主体;二是治国的客体;三是治国的依据;四是治国的实质。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是最高层次的主体。依法治国的客体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其中国家事务是依法管理的重点。只有将国家事务纳入法律调整和控制,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才能真正实行依法治国。依法治国的依据是宪法和法律。依法治国的实质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依法治国必须体现和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民主是依法治国的政治基础,民主是内容,法治是形式,离开了民主,就不可能有真正的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至少需要满足下列五个条件:一是建立健全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二是实现依法行政和司法公正;三是健全民主制度和监督制度;四是提高全民族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五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法制队伍。根据这些要求,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们在国家领导制度、立法制度、行政管理制度、决策制度、司法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基层民主制度和监督制约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并将其成功的经验制度化、法律化。现在,我国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基本上做到了有法可依。
司法公正是最根本的社会公正,是实现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建设法治社会以司法公正为重要标志,在民主立法的前提下,司法的公正是最根本的社会公正。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要以保证司法公正为目标,逐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形成权责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行的司法体制,使公正的法制通过公正的司法来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为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提供法制保障。也只有首先实现司法这一最根本的社会公正,才能充分发挥法律规范对其他一般社会规范的良好导向作用,在全社会倡导诚信友爱等积极健康的道德风尚。
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必须首先是一个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这必须靠法制来提供最基本的支撑和保障。应该说,在尊重、保护、协调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利益关系方面,我们的法制建设还只是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还需要进一步地健全、完善和具体化,还需要有配套的规章制度来贯彻实施。我们在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全面推进经济法制建设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特别是在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维护共同的长远利益等方面,还是法制建设的薄弱环节。对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际上是如何协调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关系问题,更需要法制的强有力约束与规范。总之,构建和谐社会法治必须先行。
《浅谈法制与和谐社会》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浅谈法制与和谐社会。
第三篇:2013江西事业单位考试培训
锐才公考培训本土首选事业单位考试培训机构,江西事业单位考试,江西事业单位考试真题,江西事业单位考试分析,锐才公考助您考试成功
2013年江西省事业单位考试报名时间为3月18-22日,考试时间为4月14日,考试内容:综合基础知识,锐才师资团队根据往年考试方向,特制定了2013年江西省事业单位考试用书,以供学员参考,助学员顺利通过考试,入围面试,培训课程第一期开课时间为4月4-6日。报名咨询热线:0791-88308018 网址:
第四篇:2014江西事业单位考试考点汇总
专业事业单位辅导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
2014江西事业单位考试考点汇总
2014江西事业单位考试考点汇总
1.我国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2.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的批准行为。
3.行政行为以受法律规范拘束的程度为标准,可以分为两类羁束行政行为与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4.止。
5.书写公文中的成文日期应使用汉字。
6.规定用于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
7.以上请示事项当否,请即批复。
8.9.发。
10.11.12.13.14.16.历史唯物主义的任务在于揭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17.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18.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完成指导思想拨乱反正的标志是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9.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贡献在于强调解放思想
江西事业单位微信:jx-sydw
专业事业单位辅导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
20.党的十四大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为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进行了新的论述,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基础。
21.我国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生产力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23.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一般不宜采取松的货币政策
24.劳动力市场是劳动力资源的交易和分配的场所
25.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人财产权
推荐阅读)提供
江西事业单位微信:jx-sydw
第五篇:法制演讲赛演讲稿:和谐社会与法治建设
和谐社会与法治建设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好!很高兴能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普法工作的重大意义。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和谐社会与法治建设》。
谈到法律,我想大家都不会陌生,或多或少的对它都有一定的了解。21世纪是一个法制社会,所以我们一定要了解法律的重要性。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了法律作保障,我们的生活将无法正常的运行。也许有些人对此会不以为然,认为人应该拥有自由,而自由是由自己来决定的。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在一个有规则、有规矩的社会中生活,你能不顾一切地去追求这样的自由吗?当然不能!做为一个社会人,你不能完全以自我为中心,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因为在这个社会里,并不是只有你一个人,我们所拥有的自由是在法律约束下的自由,如果没有法律,或者不遵守法律,那么我们也不会拥有自由。法律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离不开它的束缚。也正是因为有了法律为我们保驾护航,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和谐思想”在我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是中国传统文化
— 1 —的精华。早在两千多年前儒家就强调以封建礼乐制度为基础的人伦和谐。因此,儒、道、法、墨四大家是我国和谐思想的奠基人,概括地说,儒家的“人之和”,道家的“自然之和”,法家的“制度之和”,墨家的“爱之和”都是中华文明中和谐思想的标志和象征。当然,和谐思想强调各方面的协调,并不是指各个方面的完全一致,而是“和而不同”,是各方面的相互补充,相互借鉴,共同发展。“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简称,是中国共产党2004年提出的一种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指的是一种和睦、融洽并且各阶层齐心协力的社会状态。2004年9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正式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2005年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将“和谐社会”作为执政的战略任务,“和谐”的理念要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价值取向。“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
党的第十七大顺利通过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的目标,提出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政治方向,提出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战略思想,重申了法制建设的基本原则,提出了社会主义法制文化建设和全面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加快社会主义法制社会建设的新任务新举措。标志着我党在经过近30年的改革探索之后,确立了一个更加科学地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各类人民内部—2 —
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的执政理念,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从法治角度看,法律在一个国家中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所有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在法治社会中,公民的权利和自由不受非法剥夺;国家机关的职权范围处于法律的有效监督和制约之下;各政治主体依照法定的规则和程序行使权力。同时,各种利益关系通过强制性的法律规范予以有效的调整,各种社会资源通过法律机制予以合理的分配,使权力的失控通过法律途径予以矫正,受侵害的权利通过法律手段获得救济。
在新的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我国法治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首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行政权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行政执法者拥有广阔的自由裁量空间,如果执法主体超越权限、滥用职权就会给公民的合法权益带来极大的损害。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对行政权力的运行机制和程序在法律上予以明确,保证行政主体严格按照法定的权限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同时健全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完善行政复议和行政赔偿制度。
二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进一步推行司法体制改革,构建公正权威的司法体制。以司法公正为价值目标,以司法独立为制度基础,使司法机关独立于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只依据事实和法律做出公正的裁决。同时实行司法公开,接受社会 — 3 —
各界的监督,确保司法公正,逐步探索出一条符合和谐社会建设的司法体制。
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制约与监督的法制建设。根据改革开放近30年的发展实践和各类权力腐败的教训,尽快建立结构合理、配臵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公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针对在司法领域存在的超期羁押、刑讯逼供等侵犯人权的现象,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司法工作人员的素质,用法治的理念营造一个保护人权、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社会环境。
五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社会综合治理。要依靠健全的法制调整不同群体间的利益,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我们坚信,有中华五千年的和谐思想积淀,有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有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保障,“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一定会早日实现。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