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孙子兵法》的历史地位及影响分析与研究
《孙子兵法》的历史地位及影响分析与研究
考号:
姓名:
[内容提要] 《孙子兵法》是一部重要的有关军事谋略、战法、战略的兵书,它在古今中外有着及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许多名帅大家深得其益。认真领悟《孙子兵法》的思想真谛,并将它灵活地运用到当代社会生活中,是一种人生策略和智慧的体现。本文从孙子及《孙子兵法》简介入手,详细分析了其在国内外军事领域的地位和作用,并深入研究了其对当世社会生活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 孙武 《孙子兵法》 战略 经营管理 政治
一、孙子及《孙子兵法》简介
(1)、孙子其人
孙武,又被尊称为孙子或孙武子,字长卿,司马迁《史记》有其传略。他是春秋末期齐国长乐(今山东惠民)人,大约与孔子同时期而略晚,主要活动在吴王阖闾和吴王夫差前期。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军事家,著有《孙子兵法》。
孙武从小生活在一个欣欣向荣且具有军事传统的贵族世家中。成年后,齐国发生内乱,他背井离乡来到吴国。在伍子胥的推荐下,吴王阖闾召见了孙武,对其所著《孙子兵法》连连称妙。孙武惊世骇俗的议论,新颖独到的见解引起了一心图霸的吴王阖闾的共鸣,并予以重任,其与伍子胥共同辅佐吴王阖闾治理国家,又为吴王制定进攻楚国的作战计划,攻破楚国之后,吴王又北伐齐晋,孙武在其中同样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后来,孙武隐居,不知去向。
(2)、《孙子兵法》概要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简称《孙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兵书,也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兵书,它是对古代战争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揭示了战争的普遍规律,具有丰富的辩证思想。原书十三篇,今存《孙子兵法》约五千九百字:第一篇《计篇》,主要论述战争中谋划和研究的重要性,提出了“五事”、“七计”、“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等重要军事原则;第二篇《作战篇》,主要讨论军需物资与战争的关系,提出了“因粮于敌”的思想原则;第三篇《谋攻篇》,主要论述 “伐谋”的战略思想,揭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著名作战规律;第四篇《形篇》,主要论述军事实力的重要性;第五篇《势篇》,主要论述军事态势和作战的指挥问题;第六篇《虚实篇》,主要提出“示形”的思想,要求作战过程中要“避实击虚”;第七篇《军争篇》,主要论述把握战争主动权的问题,提出了“兵以诈立”的军事思想;第八篇《九变篇》,主要论述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军事原则的问题;第九篇《行军篇》主要论述行军作战,要准确判断敌情的问题;第十篇《地形篇》,主要论述作战要有效利用有利地形的原则;第十一篇《九地篇》,主要论述在九中不同的作战地形情况下用兵的原则,提出了突袭作战的军事思想;第十二篇《火攻篇》,主要论述实施火攻的条件和方法,提出了“五火之变”的应对原则;第十三篇《用间篇》,主要论述了使用间谍的战略意义,及各种间谍的使用方法。
二、《孙子兵法》的历史地位
《孙子兵法》虽然只有六千字左右,但却是一部论述军事斗争领域内在联系和普遍规律的兵学杰作。它具有高屋建瓴的气势及详备富瞻的内容,书中充满对智慧的弘扬,饱含着对昏聩的鞭挞,显示出对穷兵黩武的警告贯穿着对军事哲理的探索对用兵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这是一部从战略的高度论述军事问题的不朽之作。《孙子兵法》在古今中外历史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1)、《孙子兵法》在国内的历史地位
《孙子兵法》早在战国时代就广为流传,“境内皆言兵,藏孙、吴之书者家有之”。汉代则为兵官的教科书,隋唐称为兵经。明朝茅元仪在《武备志。兵诀评》中说:“前孙子者,孙子不能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此种评价虽为溢美之词,但确实道出了《孙子兵法》在几千年封建社会军事学术史上的作用和地位。
兵学家在军事著作征引《孙子兵法》文句的,有《吴子》、《孙膑兵法》、《尉缭子》、《淮南子》等,至于唐代的《李卫公对答》、宋代的《虎钤经》、元代的《百战奇法》、明代的《登坛必究》,更是全书或某篇以发挥《孙子兵法》来树立自己的学术论点。
军事家直接以《孙子兵法》指导战争的,更是不计其数。以《史记》为例,在孙膑、赵奢、韩信、等人的列传中,都有这方面的记载。后世对于《孙子兵法》的学习是十分广泛的。秦末,项梁以之教过项籍。《后汉书。冯异传》载:东汉名将冯异就很精通《孙子兵法》。至于三国以后,由于曹操首注《孙子兵法》,以后诸家蜂起,吴有沈友,梁有孟氏,唐有杜牧、肖吉,宋有何廷锡、郑有贤等,元有潘衍翁,明有刘寅、赵本学等,清有汪淇等。
《孙子兵法》历来被尊为兵经,号称兵学鼻祖,两千多年来久负盛誉。司马迁说:“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宋朝郑厚说:“孙子十三篇,不惟武人之根本,文士亦当尽心焉。其词约而缛,易而深,畅而可用。《论语》、《易》、《左传》之流,孟、荀、扬著书皆不及也。以正合,以奇胜,非善也;正变为奇,奇变为正,非善之善也;即奇为正,即正为奇,善之善也。”明朝抗倭民族英雄戚继光说:“予承乏浙东,乃知孙武之法,纲领精微,为莫加焉。第于下手详细节目,则无一及焉。犹禅家所谓上乘之教也”。
近代,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说过:“就中国历史来考究,二千多年的兵书,有十三篇,那十三篇兵书,便成立中国的军事哲学。所以照那十三篇兵书讲,是先有战斗的事实,然后才成那本兵书”。
而当前,国内许多院校,尤其是军事院校都先后开设了《孙子兵法》研读课程,对其在当世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
(2)、《孙子兵法》在国外的历史地位与声誉
《孙子兵法》的问世,标志着独立的军事理论著作从此诞生,因而在世界军事史上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它比色诺芬的号称古希腊第一步军事理论专著《长征记》,比罗马军事理论家弗隆廷的《谋略例说》、韦格迪乌斯的《军事简述》,不仅成书时间要早,学术性要强,而且有其独特新颖的思想体系。它几乎涉及了军事学中理论科学的各个门类,各个分支学科。它在军事学本上的理论意义,不仅跨出了奴隶制时代,也跨出了封建时代。
《孙子兵法》在外国的流传,以日本最早,朝鲜次之。据《续日本纪》记载,早在唐代,《孙子兵法》就流传到了日本,距今已经1200多年了。在德川幕府时代,日本人研究《孙子兵法》的就有50余家。
《孙子兵法》的西传,以法国神父约瑟夫·阿米欧在公元1772年于巴黎翻译出版的法文《中国军事艺术》丛书为最早。此书共收6部兵书,《孙子十三篇》是其中的第2部。公元1905年,英人卡托普译《孙子兵法》为英文,在东京出版。公元1910年,英国汉学家贾尔斯译为《孙子兵法》在伦敦出版。公元1910年,布鲁诺·纳瓦拉译为德文《中国的武经》在柏林出版。到了现代,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孙子兵法》的不同译本。
孙武被尊为“武圣人”,《孙子兵法》被推崇为“兵学圣典”、“世界第一兵家名书”。日本战国时代的著名武将武田信玄非常崇拜《孙子兵法》,以《孙子兵法》为座右铭。他把《孙子兵法》中“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四句话写在军旗上,竖于军门。日本古代的各种兵法,考其源流,无不与《孙子兵法》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如日本著名古代兵书《甲阳军鉴》、《信玄全集》、《兵法记》等。
著名军事将领活用《孙子兵法》而取胜的战例也不乏记载。如日本八幡太郎在陆奥战役中,他看见雁鸟乱飞,想起了《孙子兵法》行军篇中的“鸟起者,伏也”,遂判断敌有伏兵,改变了作战计划,脱离了危险。日俄战争中,日本联合海军总司令东乡平八郎在出发时没有带任何日本典籍,只随身携带了一册《孙子兵法》。在对马大海战中,他打败俄国海军,其阵法就出自于《孙子兵法》。可见《孙子兵法》在日本将领指挥作战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多么的重要。
在欧洲,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拿破仑,在戎马倥偬的战阵中,手不释卷地披阅《孙子兵法》。德皇威廉第二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失败以后,在没落的侨居中看到《孙子兵法》,当他读到“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那段话时,曾发出浩叹:“早20年读《孙子兵法》,就不会遭亡国之痛苦了。”著名德国军事家克劳塞维茨也受到《孙子兵法》的影响,他的名著《战争论》就继承了《孙子兵法》的许多思想。英国托马斯·菲利普少校主编的《战略基础丛书》,把《孙子兵法》排在第一位。
世界各国许多明智的军事将领在学习中领悟到了《孙子兵法》的真谛,在运用中体会到了《孙子兵法》的伟大,无不给予高度的评价和赞美。如美国海军上校珀特孙称孙子为战略学的始祖;美国国会研究防务问题高级专家、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约翰·柯林斯在《大战略》中说:“孙子是古代第一个形成战略思想的伟大人物。可与历代名著包括2200年后《战争论》媲美。今天没有一个人对战略的相互关系、应考虑的问题和所受的限制比他有更深刻的认识。他的大部分观点在我们的当前环境中仍然具有和当时同样重大的意义”。英国学者里德尔·哈特在其所著《战略论》的扉页上,所引军事家语录不仅以孙子的语录列于篇首,而且占三分之二的数量。
苏联米里施坦因·斯洛波琴科1957年出版的《论资产阶级军事科学》一书中,对《孙子兵法》作了详细介绍和评价。如“《孙子兵法》是最早、最优秀的是的著作,作者具有极为丰富的军事知识,研究军事问题极为深刻,叙述问题形式独特。”
正因为国外的一些军事家认识到《孙子兵法》的意义,所以许多国家把《孙子兵法》作为培养军官的教科书、必修课。日本德川家康曾专门出版,作为军事教材,发给日本官兵学习。有的国家的军事院校的主要教材,就是《孙子兵法》。英国名将蒙哥马利元帅,积极主张世界各国的军事学院把《孙子兵法》列为学员必修课目。
同时,世界上重要的工具书大部分收进了孙子资料。查阅世界著名的百科全书,如英国的《不列颠百科全书》、苏联的《苏联军事百科全书》、日本平凡社的《世界大百科事典》等,都列有孙子的条目。美国学者乔治在《管理思想史》中颂扬说:“虽然战车已经过时,武器已经改变,但运用《孙子兵法》思想,就不会战败,仔细研究这本名著,仍将很有价值。”胡伦在《管理思想的发展》中也推崇说:“中国孙子写出了最古老而闻名的军事著作”。
三、《孙子兵法》对当世的影响
《孙子兵法》的研究,不仅体现在军事上,还极大地吸引着广大政治家、哲学家、文学家、历史学家,甚至连企业家,商人等也争相研读《孙子兵法》。军事家评《孙子兵法》为“兵学圣典”,文学家评为“与其说是兵学的书,不如说是文学的书”,是“不朽不灭的大艺术品”,政治家评为“外交教科书”,“政治秘诀”,哲学家乃至企业家评为“人生哲学”等。
《孙子兵法》已渗透到了人们的政治文化生活之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成为人们的口头格言,就连法国的电影《蛇》的序言也以《孙子兵法》中的话为导语。日本的体育运动和营业战略也直接引用《孙子兵法》中的辞句作口号。《孙子兵法》俨然成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百科性的宝库。
(1)、《孙子兵法》对企业竞争的影响
市场的全球化带来了竞争的全球化。对于世界范围在经济、政治、技术、金融、社会等方面的重大变革,现在已没有一个国家、没有一个企业能完全置身事外。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成为企业要考虑的一个大问题。《孙子兵法》的核心是力求以智谋取胜,所包含的思想广博精深、观点严谨,是智慧的结晶,可供企业管理借鉴的管理原则和管理思想十分丰富的。企业在竞争中应该运用兵法阐释的各条战略战术,脱离恶性竞争,发挥本企业优势,赢得全面胜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竞争的规律是与战争规律相通的。人们通常把市场竞争称之为“商战”,兵战的进行是在战场,而商战的进行则在市场。虽然两者性质不同,进行的场地不同,但其用兵之道与经营之道都是为了决定胜负这一目标则是相同的,其求胜的要求与途径也有极多类似之处。因此作为企业,深入领会与运用兵战的克敌制胜艺术,对商战而言有许多可资借鉴与得益之处。我们要在市场竞争中运用《孙子兵法》中提出的规律和哲理,这对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的企业与企业家来说,当会有许多新的体会与新的感悟。
例如,孙子提出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便给了我们许多的启迪。首先,企业应该认真理解并切实贯彻有关政策法令,以及产品销售地的风俗民情。其次,要客观地了解企业自己。最后,要认真分析竞争对手。这样便可以真正的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从而开拓新市场的思想,真正地掌握经营和竞争的主动权。
(2)、《孙子兵法》对经营管理的影响 因商场即战场,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一场不宣而战的特殊的经济战争。《孙子兵法》对现代“商战”和经营管理,同样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孙子在《始计篇》就说:“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否。”这七个方面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也是今天企业面对市场、实施经营战略应当认真分析研究的重要问题。单是这一句话,就包含了竞争对企业上层、管理人员、市场形势、政策制度、工作人员、工作效率和报酬制度的要求。
《孙子兵法》中关于运筹谋略、对抗策略的论述是十分精辟的,这也许就是村山孚先生介绍的在日本企业不景气时《孙子兵法》作用尤大的原因所在。其实,不管企业处于景气或不景气状态,《孙子兵法》科学思想都是可以运用的。日本还有一本书叫《怎样当企业领导》,它的作者占部都美曾把《孙子兵法》关于“将者,智、信、仁、勇、严也”的话在书中作了介绍,并认为,作为一个领导者必须具备孙武讲的五个方面的道德修养,认为《孙子兵法》所说的将帅五德标准,“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仍然是适用的”。
(3)、《孙子兵法》对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中国经济将不可逆转地融入全球化进程之中。无论从当今世界范围的行政体制改革潮流看,还是从我国经济和社会结构、社会意识和公民需求等各个方面的深刻变化看,这种全球化进程对政府行政理念、行政方式等都带来严重的挑战。政府治理创新,已经成为中国各级政府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借鉴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运用《孙子兵法》的聪明,实现当代政府治理的创新,具有非凡的重要意义。
例如,孙子提出的“以上智为间”——政府治理手段要强化电子政务建设。《孙子兵法》十三篇,贯穿着一条基本的思想主线,即“知彼知已”。而信息、情报是“知彼知已”的基本前提,用孙子的话说就是“微哉!微哉!无所不用间也”,要“以上智为间”。所谓“用间”,在今天就是要充分把握信息,运用信息,为正确决策提供基本的条件。当前,我们已经逐步进入网络信息社会。在这种新形势下,政府要实现治理创新,就要推进政府信息化,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政府的组织和治理。要以提高政府治理效率为重点,以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高为民服务质量为核心,突出网上政务公开和便民服务,突出基本政务应用,加快统一网络平台建设,围绕转变政府职能,改革传统的工作模式,优化工作流程,努力推进政府治理创新,从而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信息化。
军事家评《孙子兵法》为“兵学圣典”;文学家评为“与其说是兵学的书,不如说是文学的书”,是“不朽不灭的大艺术品”;政治家评为“外交教科书”,“政治秘诀”;哲学家乃至企业家则评为“人生哲学”等。“政治秘诀”;哲学家乃至企业家则评为“人生哲学”等。
随着《孙子兵法》被应用到越来越多的领域,各式各样的著作也应运而生。这些著作站在不同的立场,从不同的角度对《孙子兵法》进行深入的研究,有的从哲学方面研究,有的从政治外交方面研究,有的从战史和名将言论方面研究,有的从海军理论方面研究,有的从空军战略战术方面研究,有的从战斗纲要、军队教育等方面研究,还有的从近现代战争理论方面研究,各有研究宗旨。但他们共同的目的是吸取《孙子兵法》等中国古代兵书中对他们有用的东西,为其现实服务。也进一步地证实了《孙子兵法》对当代的深刻影响。
[参考文献](1)塞缪尔.B.格里菲斯:《孙子兵法美国人的解读》.(2)黄朴民、孙建民、高润浩:《孙子兵法解读》.(3)诸葛慧源:《孙子兵法边读边悟》.(4)陈书凯:《孙子兵法》.(5)刘庆华:《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
第二篇:孙子兵法案例分析
孙子兵法与现代管理
《孙子兵法——军争篇》: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故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解释:善于用兵打仗的人,兵员不再次征集,粮草不多次运送,武器装备从国内取用,粮食饲料在敌国补充,这样,军队的粮草供给就充足了……所以,在车战中,凡是缴获战车十辆以上者,就奖赏最先夺得战车的人,并且将缴获的战车换上我军的旗帜,混合编入自己的战车行列。对于战俘,要善待他们,为我所用。这就是所说的通过战胜敌人而使自己更加强大的意思。
案例:蒙牛和伊利同处一片大草原,在奶源、市场等各个方面无不存在着强烈的竞争关系。蒙牛创业初期,伊利利用自己的根基和财力对蒙牛各个方面进行打压,但却在人才方面显得“无所谓”。结果,蒙牛中层以上管理者及生产一线的主要核心骨干几乎都是伊利过来的,现在每年还有不少伊利员工投奔蒙牛。在呼和浩特,蒙牛的薪酬是最高的,中层管理者年薪10万,管理层的普通员工月薪最低也有1600元左右,公司还可以担保给员工分房。只要是伊利过来的技术骨干蒙牛就一定重用。而伊利为了节省成本,一线用的几乎全是临时工。而且,伊利与蒙牛恰恰相反,只要是蒙牛过来的员工一律不要。20世纪的郑俊怀确实不知道“21世纪,敌人那边的人才最珍贵!”
《孙子兵法——形篇》: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解释:从前善于作战的人,先要做到不会被敌战胜,然后待机战胜敌人。不会被敌战胜的主动权操纵在自己手中,能否战胜敌人则在于敌人是否有隙可乘。所以,善于作战的人,能够做到自己不被敌人所战胜,但不能绝对保证自己一定会战胜敌人。所以说,胜利可以预知,但并不能强求。
案例:牛根生拿出300多万元在呼和浩特进行广告宣传,最重要的一笔就是让呼和浩特的大街小巷在一夜之间冒出了“蒙牛”的灯箱广告。但没过几天,40多个灯箱广告就在一夜之间让人给用刀划了。明眼人一想就知道是谁做的,但是牛根生没让大家把这件事情弄大。
这时候,蒙牛还没有站稳脚跟。蒙牛启动市场毕竟只有1300多万元,在伊利、草原兴发这两个资本大鳄面前显得非常弱小,从竞争层面上看,兴发和伊利联手干掉蒙牛,是完全可能的。即使伊利只跺跺脚,蒙牛也可能东倒西歪,事实上也出现过蒙牛的奶车被拦截的事情。牛根生知道此时保存实力最重要,他开始“为别人”做广告:在冰激凌的包装上,蒙牛打出“为民族工业争气,向伊利学习”的字样;有的广告牌上写着“千里草原腾起伊利、兴发、蒙牛乳业”。蒙牛名为伊利和兴发免费做广告,实际上为自己做了广告,而且壮大了自身,防止了两败俱伤,保存了实力。结果,伊利和兴发看到蒙牛如此“大度”,不仅为自己,还为别人,又怎能忍心去“扼杀”它呢?
《孙子兵法——谋攻篇》: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解释: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百战都不会有危险;不了解敌人但了解自己,或者胜利,或者失败;既不了解敌人,也不了解自己,那么每次用兵都会有危险。
案例:当年牛根生离开伊利是因为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的制度阻碍。熟知这一切的牛根生显然不会再在蒙牛当中犯同样的错误。所以,在蒙牛初创过程当中,牛根生就尽量避免了制度方面的不完善,结合自己的经验教训,使得蒙牛自身的发展环境绕开了伊利当初的许多弯路。在整合各种资源和开辟市场的过程中,因为蒙牛中层90%以上的员工都是从伊利过去的,所以,他们对伊利的“一举一动”都了解得非常清楚,那么寻找起伊利的“软肋”来简直“易如反掌”。但蒙牛的运作模式,伊利却毫不清楚,两方的人马一交锋,差距立刻就显现出来。
《孙子兵法——势篇》: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解释:凡是作战,都是以“正”迎敌,以“奇”取胜。所以善于出奇制胜的将帅,其战法变化就像天地那样不可穷尽,像江河那样不会枯竭……
案例:在冷饮和乳品市场上,价格战日趋激烈。牛根生决定利用自己地域、人力、能源等成本的相对低廉,又有一定的企业规模,以低价取胜。因此,他们向全国消费者做出了承诺:在全国市场上,同等价格的产品,蒙牛的质量最优;同等质量的产品,蒙牛的价格最低。
1999年4月1日,呼和浩特的大街小巷在一夜之间布满了蒙牛的广告;2001年7月10日,离揭晓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还差三天,蒙牛宣布,一旦北京申办成功,蒙牛捐款1000万,是国内第一个向奥组委而不是奥申委捐款的企业。2003年10月16日,“神舟5号”顺利返回,与此同时,牛根生一声令下,候车亭、超市、电台、报纸、广播一起行动,几个小时之后,“航天员专用牛奶”的广告便铺天盖地地出现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路牌和建筑上;晚上打开电视,在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数十家电视台的黄金时间看到蒙牛“发射--补给--对接篇”的广告……凭借奇特的营销广告战术,蒙牛的品牌确实在老百姓的心目中牢牢地树立起来了。
《孙子兵法——势篇》: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
解释:善于作战的人,借助于有利的态势而取胜,并不是局限于力量的自身,所以他能够将自身的力量与巧妙的借势结合起来。
案例:创业初期的蒙牛是一个典型的“三无公司”:一无市场,二无工厂,三无奶源。牛根生考察了很多企业,发现人们的观念当中,办企业一定要修建厂房和车间,大量资金投入之后,经营却没有资金去做了。于是,牛根生决定“先建市场,后建工厂”,用别人的钱和资源做自己的事情,把全国许多的工厂变成自己的加工车间。
牛根生与中国营养学会联合开发了系列新产品,然后准备与国内的乳品厂合作,以投入品牌、技术、配方,采用托管、承包、委托生产等形式,将所有产品都打出“蒙牛”品牌。这样,既投资少、又见效快,还可以创出自己的品牌来。
开发新产品的同时,牛根生在全国开始选择已经建有厂房和设备、具备生产能力的合作厂家。当牛根生了解到拥有中国最大奶源基地的黑龙江省有一家美国独资企业,因为经营管理不善效益很差、也没有自己的品牌时,就带了7个精兵强将把这个企业托管了。牛根生利用自己对市场及行业的了解,为这家企业引进了最好的设备、最好的奶源,结果这个企业成了“蒙牛”牛奶的诞生地,第一年2000万元牛奶的销售额就是完全由这个企业完成的。
《孙子兵法》第五篇势篇曰: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哉!
这一点,在近年来不断发展变化的保健品市场上体现的非常突出,尤其是在“正”、“奇”的原理上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只不过在军事战争中存在的“正”与“奇”两大类战略战术,在保健品的营销实践中分为“正”、“奇”和“邪”三大类更为合适。保健品营销中的“正”、“奇”基本上与军事兵法中“正”、“奇”类似,这里的“邪”如果在军事意义上也应属于“奇”类,只不过这种“奇”奇得有些过,甚至超过了国家有关法规允许的范围(古军事战争中对战争手段是没有制约的),所以称之为“邪”,但在这里并没有丝毫贬低的意思。
保健品和现代营销在中国都只不过是最近十几年的事,谈现代营销引入之前的保健品营销没有任何意义,因此我们在这里只从有现代营销学意义上的保健品营销谈起,也就是从能体现出“正”、“奇”、“邪”的保健品营销谈起。从现在的各保健品厂家来看,能够充分利用“正”、“奇”、“邪”三种手段并不多,偏于一种忽略其他的占多数。虽然有些厂家也取得了成功,但这不表明他们的成就达到了最高,仍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余地。从他们运作的手段上,明显地表现出“正”、“奇”、“邪”的特征。在此我们先粗略地将这些成功的厂家分为“正”、“奇”、“邪”三派,进行分别剖析。其实,归为某类的厂家,在营销手段上也并非只利用了他们所属的这一派手段、而没利用其他两派手段。
孙子兵法案例分析
谋攻篇中说: 故善用兵者, 屈人之兵而非战也, 拔人之城而非攻也, 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 故兵不顿而利可全, 此谋攻之法也。
在孙子看来, 进行战争要打谋略仗, 要打外交仗, 能做到 不战而屈人之兵#, 才谓指导有方。孙子认为以自己国家强大的政治势力, 高超的外交手腕, 雄厚的经济基础, 坚实的事实力, 可以不用战争手段, 使敌国屈从自己的意志, 达到 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孙子不战而胜的谋略, 在经济界引申为避开强者的优势, 停止与对手正面 交战 , 以一种新的武力或转换企业方向, 实行战略转移;或调整产品结构, 以产品品种差异参与竞争;或转移竞争阵地, 独辟市场, 从侧翼发起攻势, 使之反败为胜。日本卡西欧公司, 曾一度是精工手表的竞争对手, 精工以仿造瑞士表起家, 短时间取得卓著成效, 卡西欧成了败将。痛定思痛, 卡西欧明白尾随精工之后难有出头之日, 唯有独树一帜, 才能给企业带来生机。于是几经摸索, 把眼光盯住了以石英晶体为振荡器的显示技术新领域。经过反复试验, 终于开发
出了精确度更高、造价更低的石英手表。而后, 又以石英振荡器为中心开发了一系列电子新产品, 除了电子手表, 还有收录机、电子钟、文字处理机、和电视机等。特别是近几年来, 以液晶袖珍电视机为首的新产品群, 使卡西欧在逆境中崛起, 销售增长率在同行中鹤立鸡群。经济领域中的不战而胜, 实际上是巧战、若战而胜, 正面避开竞争的强者, 不是目的, 而是手段, 从侧翼发起攻势, 变被动为主动, 反败为胜才是目的。
第三篇:孙子兵法案例分析
孙子兵法
蒙牛的奇迹
如今的蒙牛风头胜过伊利,整个过程上演的“管中窥豹”、“不问出处”、“以退为进”、“知己知彼”、“出奇制胜”、“巧借东风”,无不体现着《孙子兵法》的精华。
郑俊怀等6位伊利高管被检察机关带走的6天前,他和昔日的老下属--蒙牛总裁牛根生曾不期而遇,据说牛根生对郑俊怀态度很是恭敬。2005年1月4日,伊利股份发出公告,公司包括董事长郑俊怀在内的5名高管,涉嫌挪用公款罪已正式被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逮捕。8天之后的1月12日,牛根生的“老牛基金会”正式创立,作为蒙牛最大的自然人股东,牛根生将自己不到10%的股份全部捐出。
曾几何时,郑俊怀和牛根生这一对一起打拼的亲密战友,却因某种个性而反目,郑俊怀对牛根生来了一个“杯酒释兵权”。牛根生被“扫地出门”之后却独立门户,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硬是打造了一个敢和伊利老大哥叫板的蒙牛;最近一段日子的风头更是胜过伊利,整个过程上演的“绝地反击”,无不体现着《孙子兵法》的精华。
一叶知秋,管中窥豹
《孙子兵法》:故经之以五,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民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解释:要通过敌我双方五个方面的比较分析和七种情况的比较来探索战争胜负的情势。这五个方面是,一是政治,二是天时,三是地利,四是将领,五是法制。七种情况是:哪一方君主政治开明?哪一方将帅更有才能?哪一方拥有更好的天时地利?哪一方法令能够贯彻执行?哪一方武器装备精良?哪一方士兵训练有素?哪一方赏罚公正严明?我们依据这些,就能够判断谁胜谁负了。
案例:1999年7月,时任伊利集团副总裁兼冷饮事业部总经理的牛根生,因为管理方式、为人处世方面与伊利总裁郑俊怀相左,被郑俊怀取消了“兵权”。牛根生一气之下带着从伊利分得的一笔资金,及冷饮事业部9名核心人员,开始另起炉灶,共同注册1000万元成立了“蒙牛”公司。当时伊利的固定资产已经是几十亿,两者根本就不可能同日而语。但是,如果仔细比较两家公司在人事政治、天时、地利等几个方面的不同,蒙牛能够崛起,最终可以和伊利抗衡,应该是可以预知的事情。第一,牛根生的管理风格比郑俊怀开明,牛根生懂得用人、容人;第二,从一个洗碗工干到副总,能力方面比起郑俊怀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第三,因为父亲就是养牛的,自己又从事了几十年,对周围的环境相当熟悉,论资历不比郑俊怀差;第四,牛根生知道“散财”之道,所以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吸引了来自伊利的三四百名有15年以上经验的乳业专门人才;第五,蒙牛的人才在薪酬和待遇方面远远超过伊利,而且只要有能力很快就能被提拔,企业的各项制度非常先进和完善。所以,除了资产方面,当时的蒙牛和伊利不能比之外,其余各方面均超过伊利。
天下英雄,不问出处
《孙子兵法》: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故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解释:善于用兵打仗的人,兵员不再次征集,粮草不多次运送,武器装备从国内取用,粮食饲料在敌国补充,这样,军队的粮草供给就充足了……所以,在车战中,凡是缴获战车十辆以上者,就奖赏最先夺得战车的人,并且将缴获的战车换上我军的旗帜,混合编入自己的战车行列。对于战俘,要善待他们,为我所用。这就是所说的通过战胜敌人而使自己更加强大的意思。
案例:蒙牛和伊利同处一片大草原,在奶源、市场等各个方面无不存在着强烈的竞争关系。蒙牛创业初期,伊利利用自己的根基和财力对蒙牛各个方面进行打压,但却在人才方面显得“无所谓”。结果,蒙牛中层以上管理者及生产一线的主要核心骨干几乎都是伊利过来的,现在每年还有不少伊利员工投奔蒙牛。在呼和浩特,蒙牛的薪酬是最高的,中层管理者年薪10万,管理层的普通员工月薪最低也有1600元左右,公司还可以担保给员工分房。只要是伊利过来的技术骨干蒙牛就一定重用。而伊利为了节省成本,一线用的几乎全是临时工。而且,伊利与蒙牛恰恰相反,只要是蒙牛过来的员工一律不要。20世纪的郑俊怀确实不知道“21世纪,敌人那边的人才最珍贵!”
以退为进,咸鱼翻身
《孙子兵法》: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解释:从前善于作战的人,先要做到不会被敌战胜,然后待机战胜敌人。不会被敌战胜的主动权操纵在自己手中,能否战胜敌人则在于敌人是否有隙可乘。所以,善于作战的人,能够做到自己不被敌人所战胜,但不能绝对保证自己一定会战胜敌人。所以说,胜利可以预知,但并不能强求。
案例:牛根生拿出300多万元在呼和浩特进行广告宣传,最重要的一笔就是让呼和浩特的大街小巷在一夜之间冒出了“蒙牛”的灯箱广告。但没过几天,40多个灯箱广告就在一夜之间让人给用刀划了。明眼人一想就知道是谁做的,但是牛根生没让大家把这件事情弄大。
这时候,蒙牛还没有站稳脚跟。蒙牛启动市场毕竟只有1300多万元,在伊利、草原兴发这两个资本大鳄面前显得非常弱小,从竞争层面上看,兴发和伊利联手干掉蒙牛,是完全可能的。即使伊利只跺跺脚,蒙牛也可能东倒西歪,事实上也出现过蒙牛的奶车被拦截的事情。牛根生知道此时保存实力最重要,他开始“为别人”做广告:在冰激凌的包装上,蒙牛打出“为民族工业争气,向伊利学习”的字样;有的广告牌上写着“千里草原腾起伊利、兴发、蒙牛乳业”。蒙牛名为伊利和兴发免费做广告,实际上为自己做了广告,而且壮大了自身,防止了两败俱伤,保存了实力。结果,伊利和兴发看到蒙牛如此“大度”,不仅为自己,还为别人,又怎能忍心去“扼杀”它呢?
知己知彼,有的放矢
《孙子兵法》: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解释: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百战都不会有危险;不了解敌人但了解自己,或者胜利,或者失败;既不了解敌人,也不了解自己,那么每次用兵都会有危险。
案例:当年牛根生离开伊利是因为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的制度阻碍。熟知这一切的牛根生显然不会再在蒙牛当中犯同样的错误。所以,在蒙牛初创过程当中,牛根生就尽量避免了制度方面的不完善,结合自己的经验教训,使得蒙牛自身的发展环境绕开了伊利当初的许多弯路。在整合各种资源和开辟市场的过程中,因为蒙牛中层90%以上的员工都是从伊利过去的,所以,他们对伊利的“一举一动”都了解得非常清楚,那么寻找起伊利的“软肋”来简直“易如反掌”。但蒙牛的运作模式,伊利却毫不清楚,两方的人马一交锋,差距立刻就显现出来。
出奇制胜,兵贵神速
《孙子兵法》: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解释:凡是作战,都是以“正”迎敌,以“奇”取胜。所以善于出奇制胜的将帅,其战法变化就像天地那样不可穷尽,像江河那样不会枯竭……
案例:在冷饮和乳品市场上,价格战日趋激烈。牛根生决定利用自己地域、人力、能源等成本的相对低廉,又有一定的企业规模,以低价取胜。因此,他们向全国消费者做出了承诺:在全国市场上,同等价格的产品,蒙牛的质量最优;同等质量的产品,蒙牛的价格最低。
1999年4月1日,呼和浩特的大街小巷在一夜之间布满了蒙牛的广告;2001年7月10日,离揭晓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还差三天,蒙牛宣布,一旦北京申办成功,蒙牛捐款1000万,是国内第一个向奥组委而不是奥申委捐款的企业。2003年10月16日,“神舟5号”顺利返回,与此同时,牛根生一声令下,候车亭、超市、电台、报纸、广播一起行动,几个小时之后,“航天员专用牛奶”的广告便铺天盖地地出现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路牌和建筑上;晚上打开电视,在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数十家电视台的黄金时间看到蒙牛“发射--补给--对接篇”的广告……凭借奇特的营销广告战术,蒙牛的品牌确实在老百姓的心目中牢牢地树立起来了。
巧用东风,草船借箭
《孙子兵法》: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
解释:善于作战的人,借助于有利的态势而取胜,并不是局限于力量的自身,所以他能够将自身的力量与巧妙的借势结合起来。
案例:创业初期的蒙牛是一个典型的“三无公司”:一无市场,二无工厂,三无奶源。牛根生考察了很多企业,发现人们的观念当中,办企业一定要修建厂房和车间,大量资金投入之后,经营却没有资金去做了。于是,牛根生决定“先建市场,后建工厂”,用别人的钱和资源做自己的事情,把全国许多的工厂变成自己的加工车间。
牛根生与中国营养学会联合开发了系列新产品,然后准备与国内的乳品厂合作,以投入品牌、技术、配方,采用托管、承包、委托生产等形式,将所有产品都打出“蒙牛”品牌。这样,既投资少、又见效快,还可以创出自己的品牌来。
开发新产品的同时,牛根生在全国开始选择已经建有厂房和设备、具备生产能力的合作厂家。当牛根生了解到拥有中国最大奶源基地的黑龙江省有一家美国独资企业,因为经营管理不善效益很差、也没有自己的品牌时,就带了7个精兵强将把这个企业托管了。牛根生利用自己对市场及行业的了解,为这家企业引进了最好的设备、最好的奶源,结果这个企业成了“蒙牛”牛奶的诞生地,第一年2000万元牛奶的销售额就是完全由这个企业完成的。
《孙子兵法》第五篇势篇曰: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哉!
这一点,在近年来不断发展变化的保健品市场上体现的非常突出,尤其是在“正”、“奇”的原理上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只不过在军事战争中存在的“正”与“奇”两大类战略战术,在保健品的营销实践中分为“正”、“奇”和“邪”三大类更为合适。保健品营销中的“正”、“奇”基本上与军事兵法中“正”、“奇”类似,这里的“邪”如果在军事意义上也应属于“奇”类,只不过这种“奇”奇得有些过,甚至超过了国家有关法规允许的范围(古军事战争中对战争手段是没有制约的),所以称之为“邪”,但在这里并没有丝毫贬低的意思。
保健品和现代营销在中国都只不过是最近十几年的事,谈现代营销引入之前的保健品营销没有任何意义,因此我们在这里只从有现代营销学意义上的保健品营销谈起,也就是从能体现出“正”、“奇”、“邪”的保健品营销谈起。从现在的各保健品厂家来看,能够充分利用“正”、“奇”、“邪”三种手段并不多,偏于一种忽略其他的占多数。虽然有些厂家也取得了成功,但这不表明他们的成就达到了最高,仍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余地。从他们运作的手段上,明显地表现出“正”、“奇”、“邪”的特征。在此我们先粗略地将这些成功的厂家分为“正”、“奇”、“邪”三派,进行分别剖析。其实,归为某类的厂家,在营销手段上也并非只利用了他们所属的这一派手段、而没利用其他两派手段。只不过他们在这派手段上的利用特别突出而已,在此先予说明。
一、保健品营销的“正”派,招招式式真功夫。
开头说过“正”是指“一般的、正常的”市场运作手段。这些平平无奇的“正”的手段,哪家企业都会用、哪家企业都知道。靠这种大家都会的手段使产品的营销达到一定的水平,靠的是功力――营销策略中的每一个部分看似都非常熟悉,对其他人来说却未必能达到如此的水平。这就像金庸的小说《天龙八部》中描写的萧峰,几乎人人都会的太祖长拳在他使来也能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不由不令人惊叹:太祖长拳原来也可这么使。这众多保健品企业中,最能代表“正”派的首推太太药业。“做女人真好!”、“十足女人味!”、“还是太太好哦!”、“女人更年要静心!”、“一贴OK!意可贴”,这些基本每版广告都是精品的广告。尤其是太太口服液,在各个阶段的传播,从包装到广告,都围绕着新鲜和时尚这个消费者永远追逐的热点,并努力引领当时的时尚和流行,从最初的治疗黄褐斑,到含F.L.A,调理内分泌,再到承诺肌肤健康、滋润肌肤,虽然产品功效不变,但每个阶段的定位都正好满足了当时女性的内心需求,同时以紧贴女性内心、充满情感的广告语“做女人真好”“十足女人味”等来满足女性精神需求,并以充分理由和中医药原理支持其承诺的品牌形象。
其实如果将太太药业的成功简单地归结为其广告的成功,那么太太药业就不具备资格来代表“正”派的保健品企业。能体现太太药业功力的还在于在产品“出生”之前,在每一个市场时机到来之时,充分进行市场调研,进行市场细分,发现市场空缺,故其产品推向市场后无往不利。93年3月8日第一批“太太口服液”上市。那时中国的保健品市场,特别是女性口服液还是比较少的,消费者对保健品的认识还停留在简单的蜂王浆、青春宝一般产品水平上。因此,太太口服液一上市就抢先占领女性保健品领导品牌的地位。以后太太药业OTC药品意可贴、静心品服液、正源丹的推出也是如此。除了以上所述,太太药业保健品在终端陈列管理、库存管理、通路管理、经销商管理、财务管理、方面借助优秀职业经理人,用西方营销管理理论建立了完善高效的营销体系。通畅的内部沟通体系使得市场数据、动态及时准确的传达到管理、决策人员,职业经理人扎实的营销管理和先进的品牌运作经验终于成就了今日太太的辉煌。
当然,太太药业这种太“正”的手段,在目前中国保健品的营销环境下,还没达到可以将任何产品都可做起来的境界。汉林清脂为何折戟沉沙,业界已有广泛的讨论,不唯是降血脂类产品难做这一原因(据笔者所知有一个品牌的降血脂类保健品在某些地方就已取得了不错的业绩),手段的单一和某些方面功力不足或是大意才是其失败的真正原因。
另一个极具代表性的“正”派保健品企业是养生堂,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十年来成功地推出了5个著名品牌。”朵尔、龟鳖丸、农夫山泉、清嘴含片、成长快乐维生素,最近推出的果汁饮料农夫果园也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趋势。或许养生堂的产品现在没有哪一个能占据同行业的老大地位,但产品有如此高的成活率和成功率在中国似乎是无人可比。从养生堂产品的广告来看,朵尔对女性美的诱惑、龟鳖丸的煽动的亲情、农夫山泉的“有点甜”、清嘴和“亲嘴”的误会、成长快乐的借势(借“非典”的势),以及每个电视广告和平面广告所表现了的品牌的亲和力足以体现养生堂“正”派工夫的功力。可以看得出,养生堂选择的每个产品都是经过深入的调研和论证,并非一时间的心血来潮、仅凭感觉一拍脑袋做出的决策,给人感觉这是同类产品所难以逾越、或是难以替代的一种操作手法,甚至将他们称为营销或广告的经典也不为过,这也是他们“正”派功夫深厚的又一体现。和太太药业相比,养生堂显得更为灵活,在某些方面已带有些“奇”的特色,如:曾一度让媒体和业内人士广泛关注的“纯净水**”和“清嘴”还是“亲嘴”电视广告的争议等多少有些“奇”,但总的来看,仍属于“正”派,只是没有太太药业那样彻彻底底的“正”。
总之,“正”派功夫的特点主要是:不在意手段花样的多少和新鲜,而在于将营销教科书上所有手段运用到相当专业的水平,他们完全相信这样就已足够,他们所做的一切也完全可以从营销理论中找到答案。至于营销学所没提到的、极具中国特色的那些营销手段在他们眼中似乎是不入流的,当然也无意为之。“正”派的功夫给人的感觉是“更全”、“更深”、“更远”、“更专业”、“更易让人接受并产生好感”。“正”派追求的是一种“没有特点就是最大的特点”和“无招胜有招”的一种境界。
二、知己知彼
浅谈《孙子兵法》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
《孙子兵法》第三篇,谋攻篇中有这样一句话:“故曰: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者,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这段话的意思是:既要了解敌人,也要了解自己,便能百战百胜;不了解敌人,只了解自己,便有时会胜利,有时会失败;既不了解敌人,也不了解自己的,那就每战必败。
孙武提出的 “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这个极富辩证法智慧的军事思想,直到今天,仍被大家所称道和运用。联系到商务谈判活动,这种军事思想也是可以灵活使用的。
什么是谈判,所谓谈判是指有关各方为了自身的目的,在一项涉及各方利益的事务中进行磋商,并通过调整各自提出的条件,最终达成一项各方较为满意的协议这样一个不断协调的过程。商务谈判的一个重要过程,即谈判前的准备环节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军事思想。如何做谈判前的准备?谈判前的准备工作的核心内容就是:知己知彼。
在实际商业谈判过程开始前,所谓“知彼”是要了解对方什么?我认为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方面是了解对方通过谈判需要达到的目标。另外一个方面是了解自己的谈判对手相关情况。了解对方的谈判目标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了解对方的谈判底线,判断双方是否有重合的利益区间;二是了解在对方谈判底线背后的真正目的和利益所在,从而思考有无其他的手段可以满足对方的目的。因为双方觉得有合作的意愿,才走到谈判桌上来,所以在商讨每一项事宜时,都要表现出对对方的极大尊重,带着解决问题的思路找出合适的解决途径。另外了解自己的谈判对手情况也很重要,诸如了解谈判对手的职业及教育经历,文化背景,个人喜好,性格特征等。如果能充分收集到谈判对手上述信息,并做针对性的准备工作,“看人下菜”充分做到“知己知彼”,充分利用对手的弱点,我想在谈判过程中牵着对方鼻子按自己的思路走,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是一件难事。
由此想到跨国商务谈判,一系列铁的事实告诉我们,在谈判之前务必要做充分的准备,知己知彼,否则无法成功。例如:中海油收购尤尼科的失败,就是一个很典型的案例。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公司,花了如此之多的时间、精力和努力在这项谈判上,最后竟不了了之,叫人无比费解。这不仅说明在谈判之前中国对美国各方面的情况事先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比如美国国会中有一部分人提出的“中国威胁论”,以及像这种重大收购案涉及政治因素等等,因为一涉及政治,就变成集团利益之间的争斗,而不是纯粹经济利益的权衡,事情就要复杂许多。同时也反映了中方对自己究竟通过收购想达到的目的、能够获取的战略和经济利益没有足够的深入分析,因为中海油一开始自己提出的价位到后来自己都觉得不妥当而撤回收购要约。这个案例几乎有讽刺意味:一向注重政治的中方一开始竟完全从经济理性眼光来作判断,认为收购一个美国石油公司完全是商业行为;没想到在人们眼里一贯只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美方反而将政治因素掺杂到此项谈判中来,一下使中方不知所措。知己知彼从何谈起!
如果把这些谈判的失败作为未来成功谈判所交的学费,那么为了使这些学费交得值得,也到了中国的商界人士好好静下心来学习研究外国文化的时候了。互相学习互相了解应该是在全球化经济时代取得成功的最佳途径。
总之,在谈判前充分做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只有当你做到知己知彼的时候,才会在谈判过程中会感觉到“游刃有余”。“江湖争胜,难求一败”是每个谈判高手毕生追求的伟大境界。
三、孙子兵法案例
“地形兵之助”,依靠资源发挥优势
孙子特别重视地形在战争中的影响和作用,在《地形篇》中,他把地形分为“通形”、“挂形”等六种,分别阐述在这六种地形上应该如何作战才能有“利”;在《九地篇》中,他又根据周围环境把战地分为“散地”、“轻地”等九类,阐述在这些地方应该如何行动;在《行军篇》中,他还论述了“处山之军”、“处水上之军”、“处斥泽之军”、“处平陆之军”各应如何作战才能取得胜利的诀窍。可见,地形在战争中是至关重要的,战争指挥者可以借助地形的特点占据有利的地势。故孙子总结道:“夫地形者,兵之助也。"(《地形篇》)
作战要依靠地形的帮助,办企业也要靠地形,那就是土地的资源。在煤资源丰富处可以办煤矿,铁资源丰富可在附近办钢铁厂,石油资源丰富可以建立石油开发公司。企业家不仅可以依靠丰富的自然资源,兴办各种厂矿企业,还可以依靠不同的土特产,兴办各种相关企业。如在羊毛大量出产的地方办毛纺厂,在水果和肉类大量出产的地方办果肉加工厂,在水质特好的地方办酿酒厂等。
按照“地形兵之助”的原理,依靠矿产和土特产兴办企业,而使企业迅速发展壮大的例子不胜枚举。这里仅以湖南省洞口县的乡镇企业为例进行说明。洞口县位于湖南省西部资水上游,这里农副土特产品十分丰富,主要有粮食、生猪、油料、竹木、果品、茶叶六大类产品。该县依靠这些农副土特产品兴办企业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他们兴办的企业约有以下三类:
(1)基地型企业,主要是办畜牧小区。针对生猪生产总量大但不集中、规模优势不突出、比较效益不高的问题,他们大胆创新,兴建股份合作集约化的畜牧小区。这些小区以企业化形式管理,融种畜供应、疫病防治、产品销售于一体,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齐全,管理方式科学。在集约化畜牧小区带动下,全县生猪生产呈大规模发展趋势。1997年,饲养量达二百七十七万头,出栏一百八十六万头,总量居全省首位。除办好一批万头猪场外,该县还兴办了十个千只羊场,五个百头牛场。
(2)加工型企业。围绕农副土特产品基地,他们兴办了六大系列一百五十七家加工型企业:其中围绕生猪生产,兴办了四家规模较大的冷冻加工厂、一家猪鬃厂和十余家小型皮件厂;围绕粮食生产,兴建了酒厂、食品厂和十家大米加工厂、五家饲料厂;围绕竹木生产,兴建了造 纸厂、松脂厂、木制板厂和四家凉席厂、五家竹筷厂;围绕茶叶生产,兴建了两家茶厂。
(3)销售型企业。全县二十二个乡镇都建立了生猪购销公司、竹木购销公司等。这些流通领域的乡镇企业,内联千家万户农户,外联国内外市场,极大地加快了农产品及加工产品的流通。全县80%的生猪、60%的柑桔、50%的木材,都靠这些购销公司销往全国各地。
截止至1997年,全县乡镇企业已发展到1.2万家,从业人员4.8万多人,各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稳步上升。
在企业经营竞争中,采用与对手的其他竞争者建立联盟,将这些企业拉入到自己方面与主要对手竞争,这也是运用“地形者,兵之助也”的谋略。
例如,录像机早期市场的竞争就发生过这样的事例。JVC公司挑战的对象是强大的索尼公司。索尼是第一家将录像机投放到市场的公司。1975年,它在日本开发出了Beta制式尺寸磁带录像系统。当时,JVC公司也正在开发自己的VHS标准,这种标准具有连续录像两个小时的优势,而不是传统的一小时。但是JVC公司在生产、分销及市场营销上缺乏同索尼公司较量的实力。
于是,JVC公司发动了一场进攻性的战役,它在将VHS格式授权给其他生产商的同时,提出为其他公司重新定牌生产录像机。包括松下、日立、三菱、夏普、三洋和东芝在内的许多索尼公司的竞争者都签约加入了这一活动。一年后,当索尼公司意识到建立自己同盟的重要性时,为时已晚,所有的最佳搭挡都跑到了VHS的阵营中。
在随后的12年竞争中,JVC公司由于建立了强大的联盟而取得了标准的胜利。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索尼的市场份额已下降到3%以下,1988年,索尼最终放弃了Beta制式产品,而JVC公司则借用同盟力量取得了录像机市场的胜利。
孙子兵法
案例分析
全胜思想和慎战思想,其集中体现于“知己知彼,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语出《孙子兵法》第九篇,地形篇。现代案例有美丽牌香烟求生记等等。
美丽牌香烟求生术:20世纪30年代,国内各大城市香烟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英、美厂商出品的“三炮台”、“海盗”牌香烟,充斥市场,国产香烟几乎无人问津。为了挽救危局,生产“美丽牌”香烟的上海华成烟草公司老板想出了一条妙计:就是在香烟盒子内,暗藏人们熟知的《水浒传》中108将的小画像一张。并声明,凡积累全套“梁山好汉”者,即可到华成公司各代理商店换取黄金二两。广告一出,各地市民争相购买“美丽牌”香烟。他们都抱着某种侥幸心理,希望能得到二两黄金,一时间,“美丽牌”香烟的销量直线上升。
有的买者集齐了36个“天罡星”,却怎么也集不满72个“地煞星”。一些人有了107条好汉的画片,但偏偏还缺一张,而且巧的是所缺的都是“百胜将韩滔”这一张。于是人们整条整条地购买“美丽牌”香烟,更有甚者,那些代理商把整箱的香烟逐包拆开寻找,然后再巧妙地封好出售,但也总找不到韩滔的肖像。于是,“吸烟找韩滔”成了句口头禅,流传很广。“美丽牌”香烟就靠了这个噱头,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后来,人们知道,在香烟盒内根本不存在“百胜将韩滔”的肖像,但他们还是愿意购买“美丽牌”香烟,因为这种国产香烟烟味本不比外烟差,而且价格便宜,人们当然乐而为之了。华成公司的高额悬赏,显然是使了一个“瞒天过海”之计,虽然有点欺世的嫌疑,但总算使自己企业在夹缝中求得了生存。
孙子兵法
案例分析
三、可口可乐的光辉历程
可口可乐第二任董事长曾经提出这样一个口号:让全世界的人都能喝上可口可乐。这样狂妄的计划如何才能实现呢?任德鲁夫利用二战时美国出兵各地的这一大好时机让士兵们成了可口可乐的载体。同时,为了满足全世界喝可口可乐的需要,他利用当地的资源、人力优势,在当地办起了所谓的可口可乐“连锁店”。这样,可口可乐因势就利,一方面扩大了可口可乐的知名度,另一方面又节省了成本,获得了丰富的利润。同时,可口可乐公司还用此方法打开了世界市场的大门。可谓是一石三鸟,一举数得。
孙子兵法
案例分析
谋攻篇中说: 故善用兵者, 屈人之兵而非战也, 拔人之城而非攻也, 毁人之国而非久也, 必以全争于天下, 故兵不顿而利可全, 此谋攻之法也。
在孙子看来, 进行战争要打谋略仗, 要打外交仗, 能做到 不战而屈人之兵#, 才谓指导有方。孙子认为以自己国家强大的政治势力, 高超的外交手腕, 雄厚的经济基础, 坚实的事实力, 可以不用战争手段, 使敌国屈从自己的意志, 达到 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孙子不战而胜的谋略, 在经济界引申为避开强者的优势, 停止与对手正面 交战 , 以一种新的武力或转换企业方向, 实行战略转移;或调整产品结构, 以产品品种差异参与竞争;或转移竞争阵地, 独辟市场, 从侧翼发起攻势, 使之反败为胜。日本卡西欧公司, 曾一度是精工手表的竞争对手, 精工以仿造瑞士表起家, 短时间取得卓著成效, 卡西欧成了败将。痛定思痛, 卡西欧明白尾随精工之后难有出头之日, 唯有独树一帜, 才能给企业带来生机。于是几经摸索, 把眼光盯住了以石英晶体为振荡器的显示技术新领域。经过反复试验, 终于开发 出了精确度更高、造价更低的石英手表。而后, 又以石英振荡器为中心开发了一系列电子新产品, 除了电子手表, 还有收录机、电子钟、文字处理机、和电视机等。特别是近几年来, 以液晶袖珍电视机为首的新产品群, 使卡西欧在逆境中崛起, 销售增长率在同行中鹤立鸡群。经济领域中的不战而胜, 实际上是巧战、若战而胜, 正面避开竞争的强者, 不是目的, 而是手段, 从侧翼发起攻势, 变被动为主动, 反败为胜才是目的。
第四篇:《史记》的地位和影响
《史记》的地位和影响
《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同时也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鲁迅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正是对《史记》在史学和文学史上卓越成就的精辟评价。《史记》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史传文学的发展已经达到高峰。
《史记》无论是对史学界,还是文学界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史记》在史学界开纪传体之先河,让人们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历史人物和事件,还有司马迁在考证时的严谨性和纂写时的公正性,都对后世史学者有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史记》首创了纪传体通史的体裁形式。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他修史的宗旨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然而,史书编年体的体裁形式有两点严重不足,一是不易集中反映同一历史事件前后的联系,二是不能突出表现人在历史上的作用与地位。于是编年体的不足引发了司马迁对史书撰写的框架提出了一个全新构想。纪传体史书以人物为中心,结合记言、记事,这种体裁的史书可以更多地反映各类人物在历史上的活动,记述范围广泛,便于突出一定历史时期的发展形势。《史记》纪传体的创造,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编纂树立了楷模,对中国史学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后来的史学家撰写纪传体史书,在体裁上基本都是沿着《史记》的路子走的。
其二,《史记》的史学精神对史学的创作具有一定的影响。所谓史学精神,它包括三个方面,即:实录精神、批判精神、人文精神,其中实录精神是最具影响的。所谓“实录”,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赞》中说:《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对当时最高统治者的写实、大胆揭露封建统治集团的罪恶、记载正史官书所不肯收录的下层人物都是实录精神的集中体现。《史记》的实录精神明辨是非善恶,在《春秋》的基础上作创变突破,把史学从政治和道德评价的范围引更深向对历史探索的园地,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史学。
《史记》的文学界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它为后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强大的动力。
首先,《史记》的求实求真的创作精神和批判精神影响着后世的文学创作。司马迁曾受到汉武帝的残酷迫害,因而“发愤著书”,写成《史记》。但这并不影响他的公正和“实录”精神。例如在《史记》中,他并不发泄私愤,而是客观地记述武帝的事迹,既记述他的功绩也不避讳其残忍和好大喜功,求仙访道和追求长生不老等可笑事实。对汉高祖,也既写了他的推翻暴秦、统一天下的伟大历史作用和他的知人善任、深谋远虑的政治家风采,但也揭露了他的虚伪、狡诈、残忍和无赖的流氓嘴脸。《史记》真正做到了 “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其秉笔直书的现实主义风格对后世文学的创作影响深远
其次,《史记》渗透有深厚的人文精神。司马迁作为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在《史记》一书中大力弘扬人文精神,为后代作家树立起一面光辉的旗帜。《史记》所渗透的人文精神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立德、立功、立言为宗旨以求青史留名的积极入世精神,忍辱含垢、历尽艰辛而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舍生取义、赴汤蹈火的勇于牺牲精神,批判暴政酷刑、呼唤世间真情的人道主义精神,立志高远、义不受辱的人格自尊精神。《史记》中一系列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从不同侧面集中体现了上述精神,许多人物成为后代作家仰慕和思索的对象,给他们以鼓舞和启迪。
再次,《史记》是传记文学的典范,也是古代散文的楷模,它的写作技巧、文章风格、语言特点,都为后代散文家所效法、学习。从唐宋古文八大家,到明代前后七子、清代的桐城派,都对《史记》推崇备至,他们的文章也深受司马迁的影响。《史记》将我国古代散文推向了新的、难以企及的高峰。
一、它具有高超的语言艺术,运用时代语言刻画历史人物的性格、特点,生动而简练,如《项羽本纪》中“彼可取而代也”,率直大胆,刻画出了项羽的强悍卤直。又如《高祖本纪》中“大丈夫当如此也”,委婉曲折,写出了刘邦的贪婪狡诈。
二、善于引用民谣和谚语,如:《李将军列传》“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极富表现力。
最后,《史记》对后世小说和戏曲产生了一定影响。《史记》的许多传记情节曲折,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为后代小说创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尤其是《史记》对人物形象的塑造:通过典型化的细节、借助个性化语言、选择重大的历史事件、利用尖锐的矛盾冲突等基本手法的运用对小说起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它对我国古典小说传统风格的形成起了巨大作用。另外,《史记》的许多故事在古代广为流传,也成为后代小说戏剧的取材对象。像明代出现的《列国志传》,所叙人物和故事有相当一部分取自《史记》。总之,《史记》成为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的材料宝库,它作为高品位的艺术矿藏得到反复地开发利用。
第五篇:影响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积极因素分析
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之积极因素分析
——读《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
《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中这样表述教学有效性的概念:教学有效性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
从专业角度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中有关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教师因素分析,从这几个方面阐述了原因:
1、教师的教育观念:
一位教师是否能够全面正确的理解国家的教育方针、能否把国家教育方针贯彻到他的日常教学中;他是否树立了主体性教育教学观念、素质教育观念、终身教育观念、创造教育教学观念;他是否具备改革创新意识、竞争意识、挑战意识、合作意识、效益意识;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否认为教会学生学习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等等。这些教育观念都将影响到他的教学行为。
2、教师的智力和智慧:
从教师的智力品质来看,教师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思维的灵活性、较强的记忆力和创造思维能力等对课堂教学有效性都有较大的影响。教师的智力品质制约教师的教学决策、方法的选择、解决课堂上出现的各种问题的机智等等。一个具有敏锐感受、准确判断、丰富想象、创新思维、快速记忆等智力品质的老师,能够更好地把握教育时机,转化教育矛盾和冲突,也能够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和面临的具体情景及时做出决策和选择、调节自己的教育行为。教师的教学智慧包括理论智慧和实践智慧。
3、教师的科学文化水平:
教师的文化水平主要表现在教师的知识结构,具体包括教师的学科专业性知识、相关科学知识、实践性知识(教学经验)、条件知识(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教师的这些知识与学生的学业成绩间存在着显著的正比关系。其中,教师的专业化,首先是学科知识的专业化,教师要达到教学课堂的有效性必须掌握深厚的学科专业知识,并综合 1
运用知识,才能达到教学的真、善、美的境界。此外,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是让我们更好的了解我们的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无论哪一学科的教学,如果不遵循教育的规律和原理,不按照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是不可能取得良好成效的。最后,有关实践性知识,一个新手教师,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自然而然地成为专家教师,要成为专家教师,智慧型教师,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的积累、反思和提高。
4、教师的教学能力:
教师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规划设计、组织管理、动手操作、表达、评价与反馈、调节控制、理解交往、教研和科研等实际的本领和才智,教学能力与教学有效性的关系非常密切。一个有效的教师,交给学生的是方法、能力,而不仅仅是知识本身。只有教师具备创造性,才能培养学生的能力。所,作为一名有效教师,必须懂得和掌握教学原理和技能。教学技能包括善于组织教学和使用教材的能力,综合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基本原理和原则的能力,观察学生和管理学生的能力,准确运用语言信号和非语言信号的能力,依据学生的不同才能、特长、兴趣和性格,进行因材施教的能力,等等。
5、教师的心理状态:
从个性品质看,教师广泛的兴趣爱好、自我控制力、意志力、民主平等合作精神、期望水平、自我教育能力等对教学有效性都有较大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品质形成。一个性格孤僻、偏狭、自私的老师很难培养学生博大的胸怀、宽容的态度。一个唯我独尊的教师很难营造民主、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呆板沉闷的课堂气氛,只能使学生精神倦怠,无法激活学生的认知欲望。另外,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也影响到教师对教育工作的积极性极努力程度,甚至决定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影响教师的教学方式。
6、教师的政治思想道德水平:
总体上看,人们对教师的师德对教学有效性的影响不如对教师教学能力、科学文化水平等对教学有效性的影响认识高,这一点十分有害。人们之所以不重视师德对教学有效性的影响,一方面是长期以来形成的“重才轻德”的意识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因为“师德”在教学有效性的影响中是“内隐”的、“潜在”的、“长远”的,不易察觉,不能立竿见影,更不能做出量化的评价。
但是,师德却是影响教师角色的核心,是决定教学方向和教学力量的决定因素,是提高教师各种素质的动力和源泉,也是学校形象和教师形象取得社会认可和有力支持的感召力之所在。一个具有责任感、事业心、敬业爱岗、尊重热爱学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教师能够以其人格魅力和高尚的情操赢得学生的尊重,从而才能够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总上所述,教师的因素对课堂的教学有效性是最重要的。但,目前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遭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无效和低效问题。课堂教学的无效具体表现在:三维目标的割裂、教学内容的泛化、教学活动的外化、教学层次的低下、预设与生成的冲突等等。《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中从教师层面分析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大概有:
1、理论脱离实际,缺少实践环节。
2、只重教书,不重育人。
3、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气氛沉闷。
4、教育教学观念陈旧。
除此之外,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还有众多因素影响教学的有效性,例如:
1、教师的自我观:
现在很多教师仍然摆脱不了“师道尊严”的影响,时时以一个“管理者”、“领导者”的形象自居和出现。在他们的心灵深处,还没有切实把学生看成主体。这种“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的方式,使课堂教学的“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学生真正主动学习的时间较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到很大的限制,从而大大削弱了教学的效果。
2、教师的教学现:
教师重视学科本身而轻视学生的发展,学科中心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根深蒂固。教师过分强调学科的独立性和重要性,教学内容上,教师本着“考什么就教什么,不考不教”的思想,不考虑学生的情感因素和价值观,这样就会导致教学目标的割裂,导致教学效能低下、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
3、教师因材施教不够:
教师没有对学生存在的差别认真考虑,教学内容安排和教学过程没有从学生实际出发、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而是统一要求,统一练习,统一评价。
4、课堂教学中的评价不科学:
很多教师对学生鼓励少,而批评多,批评的方式、方法不当,挫伤学生心灵,甚至人格受到侮辱,结果自信日少,自卑日强,学习热情荡然无存,这种消极情绪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真正实现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使学生身心得到愉快的成长,是我们一线历史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下面就这一问题谈一些自己在探索和实践中的体会。
1、教学目标确定的全面化。
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越好,并在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教
学目标进行,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随意性、盲目性、模糊性,提高教学的方向性、针对性、有效性。这就要求教师要在认真研究传统教学有效性的基础上,借鉴其优秀的成果(基础知识扎实)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创新,同时要研究传统教学中不合理的地方,如传统的教学把目标定位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上,视学生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向学生灌输知识,这个方面就要进行改革。
2、教学内容的整体化。
教师在用教材的过程中,做到用好、用活、用实教材,用教材但不要拘泥于教材,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从教材所承载的知识性、科学性、思想性、文化性、民族性、发展性以及情感价值及思维方法等诸多因素中去完善、补充、挖掘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材料,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材更好地为学生服务,这样才能彰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最优化。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学生认知和能力发展水平,结合教师自身的特长和风格,灵活运用各教学方式,实现各种方式的优化组合,保证课堂教学的科学性、灵活性、创造性,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4、教学的探索性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方法。
要实现探索中的创新,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设计问题时,首先可以适当地引入直观材料、轶闻趣事或谜语来设计新颖有趣的问题,来调动学生的兴奋神经,这样学生思维探索的积极性就能充分调动起来,并进一步主动地去探索寻求答案。其次,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认真分析教材,寻找最佳处创设悬念情境,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使学生对所讲内容产生一种急于追下去的心理,因而注意力倍加集中,求知欲倍加旺盛。再次就是好的提问还可以触发学生潜在的创造能力,因为问题问的巧妙,学生会受教师问题的激发而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新的问题,在对新问题的发掘和解决过程中,学生的创造能力得以不断加强。这样,问题教学就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教师的教学也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第四就是教学问题设计要“精”。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问题一定是围绕中心目标的,决不随心所欲的胡乱设疑。创设的问题要小而具体,讲求过程、不重结论,具有可思性。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思考探索中理解知识,把握重点,体味思路,突破难点,激发学生思维的层次性。
总之,作为一线的教师,一定要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完善自我,然后不断提高进步,方能在教育上有所成就而不误人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