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小课题论文(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3 08:41: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六年级数学]小课题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六年级数学]小课题论文》。

第一篇:[六年级数学]小课题论文

借助“学案”培养学生 自主学习能力策略的研究

骆海霞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一句名言。但长期以来,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控制课堂,少数尖子生当演员唱主角,绝大部分学生当观众,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受到压抑,很容易产生两极分化,好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同时学生学习习惯差,知识听了忘,能力提高不了,成为单纯的知识“容器”,教育成了“丢失了一半”的教育。

已经开始的新课程改革,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面向全体学生,突出个性,让学生快乐学习,使学生学会学习。因此,有效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导学案”的使用无疑在这一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做为一线教师,满怀热情地投入到“导学案”的教学实践中去,深深地感受到了“学案导学”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喜人变化,现就自己的做法做一些初步探讨,以求教于同仁。

一、学案导学的基本步骤

学案导学法是借助学案,形成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关系,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的一种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共分为三个阶段:

1、上课前,发学案→教师提出要求→学生做学案。教师编写好导学学案,提供一定的自学思路,发给学生并提出要求,学生做学案。

2、课堂上,教师指导→学生回答分析、讨论→教师精讲→反馈训练。

(1)开始上课时,教师借助学案,三言两语,准确地揭示课标要求,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教师提出具体的自学要求,即自学什么内容,用多长时间,届时如何检测。还要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如看书,是独立围绕思考题看书找答案,还是边看书,边讨论,边解决疑难等等。在学生自学时,教师同时督促学生按照学案自学,确保完成任务,可及时表扬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可给后进生说几句悄悄话,帮助其端正自学态度。

(3)完成上述自学后,师生之间已有沟通的共同基础,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在教师的点拨和在“学案”的引导下解决问题的过程。首先,教师根据“学案”检查学生自主学习完成情况,同时请二、三个学生根据学案提供的知识结构框架分工把自主学习的结果在黑板上板书出来,其他学生或自学预习中没完成的内容,或相互探讨疑难问题。其次,以学生的板书为样本,采用提问、设问等方式让其他学生根据自学所得,对本课各部分知识进行简单概述,教师则予以补充、提高。未解决的问题提出来,老师不要急于回答,而是让己解决此问题的小组做一次“老师”,面向全体同学讲解,教师适当补充点拨,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要迅速进行第三次备课,快速确定讲的内容,讲的起点,抓住问题要害,一语道破天机,使学生在渴望解释的心理状态下,明析事理,收到教与学的高效益。这个环节是整节课的核心,在这一师生互动过程中,教师担当主持人的角色,引领着学生的思维;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质疑解惑,体会成功的喜悦。

(4)精心选择课堂训练,课堂训练的内容应源于教师的平时积累和精心选择,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习题的设计应做到有层次,供不同水平的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选择,对中等生和后进生应紧扣课本,对优秀生可适当增加发散性思维的训练题。课堂训练时要像考试那样,在课内独立按时完成,不准学生抄袭,教师不予指导,以确保效果的真实性。这样做是为了“限制学生、以保独立按时完成”。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养成在课堂上全神贯注、紧张积极的学习习惯和善于独立思考,快速高效地学习的能力,有助于准确反馈学生学习情况,有助于减轻学生的课后作业负担,还有助于为学生开展课外活动,预习新课创造条件。

3、课后:教师收学案→教师批改学案→发现问题→反馈纠正→发回学生整理成册→复习巩固。

二、正确处理“导”与“学”的关系

学案导学法关键要处理好“导”与“学”的关系。

首先,学案导学重在“导”。体现在以教师为主导,重视学案的编写,并对学生的作答和评价作总结。教师作为引导者,绝对不是像“赶鸭子回笼”那样,把学生一步一步地赶到自己编制的学案中去,而是对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给予正确的导向,包括:明确学习目的,引发学习兴趣,创设自主学习情境,激发学习主动性,指引学习方法,诱导深入探究,开发创造潜能,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这就是教师应该发挥的作用,在这里教师的主导作用还是非常重要的。与传统的教师主导作用不同的是:过去教师的主导作用是靠系统讲授来实现的,现在是“从知识的传授者转为学习的激发者、组织者和引导者”。

其次,“导”与“学"结合,但“导”必须立足于“学”为主体之上。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决不能喧宾夺主。教师在课堂实践中仅仅是起“导演”作用,“领衔主演”和“配角”都应是学生,应该让学生发挥主人翁作用。因此,用导学法构建的教学模式是在导学学案逻辑思路下引导学生,激发学生,辅导学生,可以说在课堂上全心全意为“学”服务是“导”的最高宗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闪现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三、导学学案的编写

在处理好了“导”与“学”的关系后,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导学学案的编写。通过每周一次的备课组集体活动,在备课组教师的共同研讨的基础上确定课堂教学重点、难点,由备课组长提出要求,指定教师编写,然后再由备课组讨论修订,进行编印。也就是备课组长分工→提出相应要求→个人编写→个人汇报→集体讨论修订→分头整理→制成学案→印刷。值得注意的是,导学学案绝对不是教学内容的翻版,也不是教师讲授要点的罗列,而是有着其重要的意义:一是帮学生将新学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经验形成联结,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适当的载体;二是帮助学生对新学知识进行多方而的加工,以形成新的知识体系;三是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新知识的科学方法。因此导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刊和创新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是一种新型的教学链。因此导学学案质量的高低,关系导学成功与否。经过多次实验研讨,我们为学案设置以下四个栏目,不妨简称四个引导。学习引导:自主学习;方法指导。思考引导:提问(老师提启发性的问题);典例剖析。总结引导: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可采用框图、树图、表格等。拓展引导:作业、课后思考题、资源链接。

编写导学学案主要遵循四个原则:第一,结构性.注重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第二,互动性。要体现教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的关系,努力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学时间和空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第三,层次性。不必面面俱到,每一节课要有所侧重,突出重点。导学提纲的难易程度要由易到难形成一个分层导学的梯度,并且难易要适中,以适应不同层而学生知识水平和实际能力。第四,双重性。导学学案是沟通教与学的中介,是学生掌握学科知识体系,培养学生能力和运用学习方法的载体,也是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正确处理了“导”与“学”的关系,认识到了导学学案的重要意义,掌握了编写导学学案的原则,那么导学案这一模式的运用也就成功了一半。总之,在教学中运用导学法教学,就是课前备课组成员共同精心编写好课堂导学学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活跃学生思维,发挥学生智力,锻炼学生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创新的学习精神为目的的教学模式。尽管自己的学生暂时不能全盘接受,但只要循序渐进地进行培养,只要他们尝到了“甜头”,学生的这种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是可以做得列的;尽管中学学习的内容十分丰富,范围广,难度大,但我们应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度来认识这种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努力探索、敢于创新,为现代教育改革作一些尝试。

四、导学自主“三段五环”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方法与要求

1、学案自学。自学是基础,课前自学。(1)教师要根据自学内容和学情,针对性地进行学法指导,明确自学时间、内容和自学方法步骤,编制好导学案,并对学生导学案自学情况进行批阅,掌握学情,及时调整课堂中教学时间、内容和方法的设计。(2)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根据要求进行自学,独立思考,尝试解决,记下疑惑,生成问题。

2、小组合作。(1)教师要合理分组,科学设计问题,进行小组分工,指导组内交流方法,并巡视问访,时间设计合理。发现问题调整控制时间。(2)小组组长主持,人人参与,交流自学成果、问题与困惑,兵教兵,解释遗憾,整理问题。

3、班级展示。(1)教师要及时点评、纠偏、规范行为,做到善于鼓励、善于追问,调动组内、组与组之间的补充回答、竞答和评价,达到预设问题的呈现和解决。(2)学生要用于表达,展示成果、问题与困惑。组内合作充分,小组间竞争积极,评价到位。

4、质疑探究。(1)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应用,并能联系生活现象和问题引领学生进行求同、求异思维,大胆质疑,生成问题,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2)学生能够较好完成教师质疑,并能生成新的、有价值的问题,主动探究,尝试解决生成的问题。

5、自悟自得。(1)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感悟新知,梳理总结。(2)学生感悟自学、合作、质疑过程中的知识、问题和方法,进行回顾,形成知识体系,总结规律和方法,体会深刻,进行梳理总结。

6、测评反馈。(1)教师要根据课标和学情,合理设计达标题,要把握好重、难点,有针对性设计问题并呈现多层次性,(可设必做、选做题),并进行当堂测评,及时反馈讲评,查漏补缺。(2)学生能按时完成测评,90%以上学生当堂达标。

7、课后反思。(1)教师要对导学案的设计、课堂五个环节的教学过程,包括时间、内容和方法以及学生达标情况进行问题整理和量化统计,并从教师导学和学生学习情况做出评价。找出课堂教学中的得与失。从而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

第二篇:六年级数学小论文

我们生活中的数学

龙集九年制

房晓知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下面是我的一些亲身经历,它都证明了这是条真理。

暑假期间,我和妈妈一起去苏果超市,妈妈说:“要有计划地把这些购物券用完,所以每买一件东西都要算一算用了多少钱”,当我们买完所需的东西之后,刚要离开,我看见货架上正好摆着火腿肠,于是我让妈妈买些火腿肠,妈妈同意了。可是没走几步,我又看见货架上摆着一包一包的,同样品牌,同样重量,里面有10根,每包4.30元。到底买一包一包的呢,还是买一根一根的?我犹豫了。突然,我的脑子一转,有了,只要比较一下,哪一种合算就买哪一种。于是我开始算起来:零卖的如果买10根,每根4角,共是4元,而整包的要4.30元,多了3毛钱,所以我决定买散装的。我把我计算的过程说给妈妈听,妈妈听了直夸我爱动脑,我因此也就成为了妈妈的“小会计”,从而生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我家的桌子的面是正方形,钟的面是圆形,我们用的三角板是三角形的…… 冰箱是长方体,门前的柱子是圆柱体……现在我已经学会了计算各种平面图形的面积,也学 了物体的表面积的体积的有关计算,还能灵活地运用,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还是暑假期间,爸爸带我游泳馆,爸爸说:“小语,你现在已经上五年级了,看我们面前的这个游泳池,你知道这个池内贴瓷片的面积是多少吗?和它能容纳多少水吗?”我得意地说:“这个当然没有问题,需要知道它们的长、宽和高。首先,我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就是求它的5个面的总面积,就是用长×宽+(长×高+宽×高)×2,求出来的就是这个游泳池的贴瓷砖面积;第二个问题是求它的容积,但是现在还没学很快就会知道。”我讲得津津有味,似乎有点我们老师的味道,想着想着我就更加得意了。站在一旁的爸爸夸我讲得好,这时别提我有多高兴了。

同学们,数学是很奥妙的,也是很灵活的,除了我刚才提到的以外,生活中的数学还有很多种呢!老师常说数学就是为了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是人们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其实数学问题就产生在生活中。希望同学们到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学深了,学透了,自然会发现,其实数学很有用处。

怎么样,数学是不是很重要? 所以,我要提醒你一定要学好数学哦!

第三篇:数学小论文六年级

浅论小学数学中的思维教学

张洪学校孙建华

我国思维科学的开拓者钱学森先生认为,人类思维可以分为三种:抽象(逻辑)思维、形象直感思维和灵 感(顿悟)思维。并建议把形象思维作为思维科学研究的突破口。什么是形象思维呢?所谓形象思维就是运用 头脑中积累起来的表象进行的思维。表象是我们以前知觉过的,而在头脑中再现的那些对象现象的映象。形象思维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的特点。形象思维同抽象思维一样,是认识的高级形式——理性认识。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呢?按照现代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人的大脑左右两半球各有不同功能,左半球是语言中枢,主管语言和抽象思维,右半球主管音乐,绘画等形象思维材料的综合活动。两者相互配 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才能使个体得到和谐发展。

从儿童思维特点来看:小学生的思维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这时的逻 辑思维是初步的,且在很大程度上仍具有具体形象性。因此,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既是儿童本身的需要,又是他们学习抽象数学知识的需要。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呢?

一、充分感知,丰富表象,为培养形象思维积累材料.儿童能够敏锐感知鲜明的、富有色彩、色调和声音的形象,善于用形象色彩和声音触发思维。表象是形象 思维的细胞,形象思维要依靠表象来进行思维,要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必须打好基础,丰富表象材料的积累。

1.动手操作,丰富表象 动手操作,使学生各种感官都参与到学习中来,从多方面,多角度观察事物。例如:教学余数概念,先让学生动手分小棒:

(1)9根小棒每2根为一份,可以分几份,还剩几根?(2)13根小棒,平均分给5 个人,每 个同学可以分几根,还剩几根?操作完毕,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操作过程,说说是怎样分小棒的,从而形成表 象,然后再让学生闭上眼睛,想想下面题目应该怎样分?①有7块饼干,每人分3块,可以分给几个人,还剩几 块?②有12支铅笔,平均分给5个人,每人可以分几支,还剩几支等。这样让学生在操作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理解了被除数是总数,除数和商分别是要分的份数和每份数,余数是不够一份而多出的数,余数要比除数小 的道理。在头脑中形成了正确清晰的表象,正确的思维才有牢固的基础。

2.直观演示,丰富表象 小学生无意注意占重要地位,任何新鲜事物的出现都会引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用图片、教具或电教手段组织教学,把抽象知识形象化,让学生充分感知所学材料,有了定量的感性材料,才能在脑中留下鲜明的映象。例如:教学“长方体认识”,教师可以先出示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长方体实物,如:火柴盒、粉笔盒、砖头等,这些物体都是长方体。然后让学生自己列举长方体实物(书柜、木箱、厚书、铅笔盒……),通过感 知实物,学生对什么样的物体是长方体获得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边观察模型,边 看书本,从不同的位置和方向认识长方体的六个面及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十二条棱及互相平行的棱长相等的 特点;通过观察长方体的一个顶点和相交于这个顶点的三条棱长,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通过模型的平放、侧放、直立三种形态,来说明长、宽、高相对说来是固定不变的,把知识讲“活”,这样学生在动口、动脑 的学习过程中建立了清晰深刻的表象,为思维的理性化提供了条件。电教手段引入课堂,可变静为动,化近为远,并以它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反映思 维过程的演示,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心理因素,取得较好的效果。例如:在教“求另一个加数的减法应用题”时,通过幻灯片的演示,使学生形象地理解总数与部分的关系,即总数-部分=另一部分。教学中,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充分感知,在脑中建立清晰的数学表象,为提高学生的数学想象力 积累素材。

二、引导想象,发展形象思维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表象不但可以储存,而且可以对储存的表象痕迹(信息)进行加工改组,形成新的 表象,即想象表象,它也是进行形象思维的重要方式。所以,教师要善于创设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情景,如图示 情景、语言情景,激发学生参与探索的欲望,充分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如:教完梯形知识后,可引导学生想象:“当梯形的一个底逐渐缩短,直到为0,梯形会变成什么形?当梯 形短底延长,直到与另一底边相等时,它又变成什么形?”借助表象,能有机地把看上去似乎无联系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结合起来。还可以根据梯形面积公式记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S[梯形]=1/2(a+b)h当a=0时,变成三角形,面积公式为:S=1/2ah 当a=b时,变成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为:S=ah.三、数形结合,培养形象思维能力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学科,从总的来说,数学是数与形结合的学科。不同类型的 数学图形,提供了大脑形象思维的表象材料,调动了右脑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形象思维能力,促进 了个体左右脑的协调发展,使人变得更聪明。例如:课本中配合应用题的具体情节而设计的插图,开阔了学生形象思维的天地,增强了刻苦学习的意志。又如课本中出示的例题和复习题,表示数量关系时,运用了绚丽色彩和各种小动物、植物、大河、山川,现 代的飞机、汽车、轮船、卫星、建筑,古代的文物、书籍……这些不仅对理解数量关系有利,而且对学生形象 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审美能力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再说应用题教学,由于应用题是事理、文理、算理三者的结合,所以应用题的原型比较复杂抽象,学生摄 入大脑后难以形成清晰的表象。如果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画出线段图,便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表象,使隐蔽复杂的数量关系变得明朗。例如:“小亮的储蓄箱中有18元,小华储蓄的钱是小亮的5/6,小新储蓄的是小华 的2/3,小新储蓄了多少元?”这题学生往往难以确立单位“1”的量。教学时,可引导学生画出如下线段图 来分析数量关系: 根据线段图,同学可以很快列出算式:18×5/6×2/3-10(元)所以说线段图具有半抽象半具体的特点,它既能舍弃应用题的具体情节,又能形象地揭示条件与条件、条 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把数转化为形,明确显示出已知与未知的内在联系,激活学生的解题思路。这里线段图 的运用、数与形的结合,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再造性想象,不仅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而且实现了形象思维 与抽象思维的互补。

浅论小学数学中的思维教学

中卫市沙坡头区宣和镇张洪学校

第四篇:六年级数学小论文

数学小论文:数学学习习惯

柏树小学冯志柏

数学知识就像大海一样浩瀚,需要人们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探索。数学知识是每个人必需掌握的,但是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必不可少的。好习惯影响我们的学习,习惯是必要的。下面我就和大家共同谈论一下几点数学学习习惯。

一、认真审题的习惯

读题时候的认真是非常重要的,审题不清或没有弄清题意往往会导致错误的结果,或者浪费时间,特别是在考试中,浪费了时间很可能做不完题目,导致丢分。这也是老师经常强调的。记得有次考试时,有一道题是这样的:

小明和爸爸、妈妈在“五一”长假去颐和园玩,单程票价成人每人35元,儿童半价。问题是:往返交通费要用多少元?

可就是这样简单的一道题,有很多人都失分了,他们是这样解答的:35×2+35÷2=87.5(元),只看条件这道题并没有问题,但是就因为他们在读题的时候不认真,没有看清问题,而造成这样的失误。卷子发下来时,他们看到叉号,不用老师讲解,也都会解答了。原因就是他们在读题的时候不认真,没有注意问题中的“往返”两个字,因而也现了大部分的丢分。但只是一次小测验,如果是升学考试,结果又会怎样?

二、提高做题效率

这一点是很多学同学的通病,但我就没这个“病”。我们班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做着做着,你突然觉得很厌倦,于是这里看、那里看。也许会看到一个很长的题目,顿时就头疼,不想做了,于是今天又要“奋战”到很晚。久而久之就成了习惯,那就很难摆脱了。我们班有这样一个同学,他平时是个很聪明的学生,上课回答问题总是说得头头是道,老师常常表扬他,可是他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做题效率太低,以至于不想做作业,结果作业上,经常挨批评。

三、养成打草稿的习惯

在做题或考试的时候,很多同学总是毛毛糙糙,写了又擦、擦了又写,浪费时间并且很不整洁,这就导致剩下的做题时间不足和被扣卷面分,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毛病!所以我常倡导学生“做题时打草稿,肯定有好处,不会骗你们”。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演算本要不离手,这样我们的正确率就会提高很多。

当然这些只是我在学习数学时的一些简单的方法,但是这些习惯却让我在学习中总是比别人略胜一畴。当然这些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而习惯的培养却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只要平时注意有效学习,提高自身效率,就能逐步形成使自己终身受益的良好习惯。

第五篇:六年级数学小论文

认识圆周率“π”

学习了六年级数学上册《圆》这一单元,我认识了一个新概念——圆周率。圆周率就是圆的周长和直经的比,是个与圆的大小无关的常数,并称之为.1600年,英国威廉.奥托兰特首先使用π表示圆周率,因为π是希腊之“圆周”的第一个字母,而δ是“直径”的第一个字母,当δ=1时,圆周率为π.1706年英国的琼斯首先使用π.1737年欧拉在其著作中使用π.后来被数学家广泛接受,一直没用至今.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常数.一位德国数学家评论道:“历史上一个国家所算得的圆周率的准确程度,可以做为衡量这个这家当时数学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古今中外很多数学家都孜孜不倦地寻求过π值的计算方法.公元前200年间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首先从理论上给出π值的正确求法.他用圆外切与内接多边形的周长从大、小两个方向上同时逐步逼近圆的周长,巧妙地求得π 会元前150年左右,另一位古希腊数学家托勒密用弦表法(以1 的圆心角所对弦长乘以360再除以圆的直径)给出了π的近似值3.141

6.公元200年间,我国数学家刘徽提供了求圆周率的科学方法----割圆术,体现了极限观点.刘徽与阿基米德的方法有所不同,他只取“内接”不取“外切”.利用圆面积不等式推出结果,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后,祖冲之在圆周率的计算上取得了世界领先地位,求得“约率” 和“密率”(又称祖率)得到3.1415926<π<3.1415927.可惜,祖冲之的计算方法后来失传了.人们推测他用了刘徽的割圆术,但究竟用什么方法,还是一个谜.15世纪,伊斯兰的数学家阿尔.卡西通过分别计算圆内接和外接正3 2 边形周长,把 π 值推到小数点后16位,打破了祖冲之保持了上千年的记录.1579年法国韦达发现了关系式...首次摆脱了几何学的陈旧方法,寻求到了π的解析表达式.1650年瓦里斯把π表示成元穷乘积的形式 稍后,莱布尼茨发现接着,欧拉证明了这些公式的计算量都很大,尽管形式非常简单.π值的计算方法的最大突破是找到了它的反正切函数表达式.1671年,苏格兰数学家格列哥里发现了 1706年,英国数学麦欣首先发现 其计算速度远远超过方典算法.1777年法国数学家蒲丰提出他的著名的投针问题.依靠它,可以用概率方法得到 的过似值.假定在平面上画一组距离为 的平行线,向此平面任意投一长度为 的针,若投针次数为 ,针马平行线中任意一条相交的次数为 ,则有 ,很多人做过实验,1901年,有人投针3408次得出π3.1415926,如果取 ,则该式化简为 1794年勒让德证明了π是无理数,即不可能用两个整数的比表示.1882年,德国数学家林曼德证明了π是超越数,即不可能是一个整系数代数方程的根.本世纪50年代以后,圆周率π的计算开始借助于电子计算机,从而出现了新的突破.目前有人宣称已经把π计算到了亿位甚至十亿位以上的有效数字.人们试图从统计上获悉π的各位数字是否有某种规律.竞争还在继续,正如有人所说,数学家探索中的进程也像π这个数一样:永不循环,无止无休……

下载[六年级数学]小课题论文(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六年级数学]小课题论文(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六年级数学小论文2020年

    六年级数学小论文15篇六年级数学小论文(一:数学的知识海洋是无穷尽的,学习数学的过程也韵味无穷。今日,一道趣味的数学题引起了我的注意,于是,我叫妈妈来一齐思考这道题。题目如下......

    六年级数学小论文五篇范文

    六年级数学小论文(第六篇我们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下面是我的一些亲身经历,它都证明了这是条真理。 有一次,我和妈妈一起去超市购物,妈妈说:"要有计划地......

    六年级数学小论文4篇

    导语:数学的作用对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大的印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六年级数学小论文4篇,欢迎借鉴!篇一数学小论文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有许许多多的数学知识。例如有三角形......

    小课题论文

    如何解决学生学习的“贫富差距”的问题近几年的实践证明,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似乎变得更加严重。特别是小学生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现象呈现上升趋势,更有部分学生已有厌学情绪,这......

    探究性课题小论文范本

    为什么彩虹是彩色的 【问题的提出】 有一次去爬山,走在路上,天突然下起大雨,半小时雨停了。后来我抬头往天上一看,看见一道漂亮的彩虹挂在天空。咦,为什么彩虹是彩色的呢? 【问题......

    小课题成果论文(★)

    浅谈初中地理兴趣教学方法 白毅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培养课堂注意力的催化剂。教育家斯宾塞曾说:“教育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因此,教师要熟练地驾驭教材及......

    数学小课题总结

    本学期,我们初三数学组的小课题研究内容是小组合作探究教学的探索。我们四位老师在前一阶段的教学和教研中,时刻关注课题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体会,现总结如下: 《新课标》中强调:......

    数学小课题计划

    伊宁市第一小学伊宁市第一小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小课题“小学数学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研究计划根据“伊宁市教研培训中心2013-2014学年工作思路”——深入贯彻落实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