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仪式感是什么
仪式感是什么?法国童话《小王子》里说,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培养仪式感就是用心对待生活中那些看似平凡的小事。
比如开学时,新课本发下来,有的同学直接就开始用,有的同学却在家长的指导下细心的给书包上封皮,有些家长还会为孩子设计封皮。包书皮既能防止课本被磨损,也是新学期开始前的小仪式。让孩子意识到,从现在起,要端正态度,好好迎接新学期,之后,孩子每次看到书皮,都会联想到自己开学时的决心。仪式感不是追求形式、华而不实的东西,评判仪式感最重要的标准是能否让人感受到内心的富足。偶尔的惊喜和仪式感是给孩子最好的“富养”。仪式感为孩子注入安全感
爸爸妈妈给孩子的仪式,可以是每天出门前的拥抱;是临睡前的一句晚安、一个故事。
睡前故事能够有效的解决孩子不按时睡觉的问题。每天晚上睡觉前,大人握住孩子的手,念图画书给他听。父母的陪伴会让孩子感到安心,一个有趣的睡前故事不仅能帮助孩子更好的入眠,也会带给孩子安全感,使亲子关系更加融洽。当“睡前故事”成为习惯之后,不用大人提醒,孩子也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自我暗示,“故事听完了,现在我该睡觉了。”仪式感让孩子拥有清晰目标,在孩子过生日时,为他举办一个仪式。生日前几天,和孩子聊一聊,让孩子意识到,他即将长大一岁,新的一岁,需要有点新变化。
大人和孩子一起商量,在尊重孩子个人意愿的基础上,制定一些只要努力就可以实现的目标,再想想具体用什么方法。孩子希望写字更漂亮,就要买字帖,每天临摹;想学会游泳,可以报兴趣班。目标不用过多,3-5个足以,这些目标就是孩子的生日愿望。生日当天,吹灭蜡烛前,把几个目标重复一遍,在场的家人一起为孩子作见证。这个仪式既能带给孩子目标感,也赋予他们使命感,孩子会认为这是我必须要做到的事情。
到时,不用家长催促,他们也会自己努力。仪式感给孩子一份美好回忆
别缺席那些对于孩子来说充满仪式感的日子,家长会、亲子运动会、汇报演出等。在这些活动中,孩子特别渴望被人重视,家长的出现会让孩子对自己充满信心和认同感。而这些看似平凡的日子,会成为我们和孩子共同的美好回忆。仪式感提升家庭的幸福感,不仅孩子需要仪式感,婚姻生活也需要。尤其是在孩子出生以后,我们对孩子事事上心,对自己却越来越随意,结婚前的诗和远方被生活的一地鸡毛取代。
其实仪式感并不空洞,也不是不切实际的浪漫,相反,它是发自内心的爱。在爱人生日时,和孩子一起为他/她策划庆祝,准备一份简单的小礼物,你们的用心,会让他/她感受到自己是被爱着的。仪式感使爱情得以保鲜,也让孩子从中感受到爸爸妈妈是相亲相爱的,我们的家庭很幸福。仪式感演化出来的是时间感、存在感和被需要感。仪式不分大小,很多事情都可以成为你家的仪式:在特殊的纪念日去照相馆拍全家福。比如孩子生日,让孩子知道自己有一个稳定、有爱的家。早起互道“早安”,睡前互道“晚安”。让孩子明白自己也能给家人支持。每晚的睡前故事、亲子阅读。让孩子带着爱和温暖进入梦乡。家人围坐一起关掉电视聊天。互相说说彼此的事情,让孩子学会倾听与倾诉,学会分享与分担。一家人一起准备晚餐,共进晚餐。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懂得:爱不止要说,也要行动。
出席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活动。让孩子相信,家人一直陪伴在身后。找到属于你家庭自己的小仪式吧,固化它、美化它。坚持下去,成为家庭传统!
第二篇:观看阅兵仪式后感
观看阅兵仪式后感
这是一个令华夏儿女毕生难忘的日子——十月一日!六十年前的这一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的日子;今天同样也是十月一日,是祖**亲六十岁的寿辰,更是又一个永远载入史册,永驻人们心间的日子!
二零零九年的十月一日,我全程观看了阅兵仪式。当看到由一百五十架战鹰组成的空中梯队,飞秒不差的在天安门广场上空飞过时;当看到由八千人组成的十三个徒步方队,整齐划一的走过天安门城楼时;当看到由八万少先队员组成的方阵,用手中的“六色花”,不差一分一里的演绎了四十一幅气势恢弘的画面时„„我一次又一次的被震撼了。
这震撼不仅仅是阅兵仪式从视觉上给人的冲击力,更是从中华民族这短短六十年间的飞速发展上,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新中国的开国阅兵仪式上,人民解放军各方队在天安门广场参加检阅的装备,都是在战场上从敌人手中缴获来的,这些受阅的“万国牌”武器出自几个国家,而且多是别国已经淘汰的装备;再看现在,阅兵场上的军事装备都是我国自主研发的,还有不少装备的性能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经过了六十年的“蝶变”,已然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更是世界上发展中国家中的佼佼者!
观看着在天安门城楼前正在进行的阅兵仪式,即使是隔着荧屏,我也深深的感受到了受阅官兵、群众身上的那种阅兵精神——那是一种坚定不移的精神,是中华儿女强大向心力的表现!
祖**亲六十华诞的这一次阅兵仪式,是一次难得的盛典,它彰显了中国雄厚的经济实力,先进的军事装备;它向世人展现了中国六十年来的发展的成果,展现了中华人民坚定不移、刻苦创新的精神!
国庆阅兵仪式虽然已经结束了,但它留给人们的震撼是永远不会磨灭的——它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的的繁荣昌盛,更让我们感到了作为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
第三篇:班级管理需要仪式感
班级管理需要仪式感
张亚娜
骄阳似火,我们这一队满怀热情的班主任们踏上了进京的征程,开始为期4天的班主任培训。
这是我第二次参加由东联教育主办的“中国德育与班主任大会”,听完这几天的讲座,给我里留下印象最深的一个词就是“仪式感”。四川的梁老师给他的每一届新的班都要举行开班仪式;苏州的于洁老师让第一名的奖品传递、评选“最美4班人”等也有她的仪式;被誉为“最浪漫的老师”——上海的郭老师给每一届高三减压的方式“喊楼”、“千纸鹤”等德育活动也是一种仪式。仪式感对生活的意义在于用庄重、认真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件事情。对于班级工作也一样,需要某些特定时刻的仪式。仪式能给孩子一种对某些事情的正式感、敬畏感,它意味着重大事件的开始或结束,象征承诺、宣誓、庆祝、改变甚至升华,传递着特殊的信息与意义。
作为班级,每天都面临着老师上课下课的仪式,开始上课,学生起立向老师问好,表达感激之情:“老师好”;下课了,学生起立,向老师表达感谢之情:“老师,您辛苦了,老师再见”。有些老师觉得繁琐,觉得可有可无。可是,这正是“教育”的体现,通过这种仪式,一方面让学生认识到课堂的开始,让他们停下手头的其他工作,从思想上进入课堂;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老师、或者仅仅是对一个劳动者的尊重,培养学生对老师的一份感恩之情,培养学生对秩序的尊重。缺失了这个仪式,也就缺失了教育契机。长期的这种仪式教育,可以让学生以感恩之心生活,可以让学生遵守秩序,养成自觉和自律的习惯。而自觉和自律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最优秀的品质。一个机构曾经做个一个调查,那些能够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名牌院校的学生有一个共同的品质,那就是高度的自觉和自律。
反思我自己,平时在班级的管理上确实缺乏了必要的仪式。仪式可以传递一种归属感。看过这样一则新闻,一个小学,一至三年级课间不允许离开教室,如果去厕所要排队去,不能个人行动。这种做法对吗?从安全的角度说非常对。可是,这样制度下的学生,成了机械人,毫无童年生活的多彩,更没有对学校和班级的归属感。在班级管理上,我只是让学生的理念和思想默认听从于我,默认学生可以无条件执行我们的要求;而事实上,在实践中,很多的理念和思想会碰壁,因为总会有一部分同学自动切断和老师的一切沟通,阻断交流的桥梁。这时候,一切的理念都是摆设,你所谓的引领和推动也丝毫不起作用,因为这从未真正影响到他们。这可能是我的班级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我认为,根源也许就是归属感的缺失。他看不到自己在班级的位置,看不到在班级的价值,于是自暴自弃,把自己屏蔽于班级之外。要想解决这一问题,还是需要一定的仪式来唤醒他们。所以,我打算在初三的关键的一年,给学生们一些仪式感。
首先就是初三的“升班”仪式。走过初中两年,到了这最关键的一年,一定要给孩子们开一个好头。布置好任务,由班干部组织,开一次“升班”主题班会,学生自己规划自己的初三生活,并邀请任课老师参加。除此之外,在班级可以开展各种类型的颁奖仪式,除了颁发学习优胜奖之外,还可以颁发乐于助人奖、最佳口才奖、班级守护神奖、最可爱同学奖等,寻找每个人身上的亮点,从而让他们得到班级归属感,打开他们心灵,让他们融入班级,再动员他们投入学习就容易多了。这些奖项可以安排在周或者月,在初三第一学期末,更要表彰在各方面进步的孩子们,激发斗志。初三毕业前,布置班级一面墙作为“毕业墙”让学生发挥想象,自己去布置,让1614班真正成为学生温暖的家!
叶圣陶指出:“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说一个人有能力,无非是他的好习惯多一些;说一个人没能力,也无非是说他的坏习惯多一些。”仪式感的力量,就在于“塑造”,而不是“灌输”,通过日常固定的小仪式,引导学生心存敬畏,追求崇高,认真读书,积极生活,诗意栖息,外化于行,内化于心,形成越来越多的好习惯,形成越来越大的能力,得到心灵的纯净,灵魂的高贵。
第四篇:让校园生活多点仪式感
让校园生活多点仪式感
学校是一个充满仪式行为和活动的地方,如每学期的开学典礼、“开学第一课”、每周一的升旗仪式等。校园生活中,为何要设置这些具有仪式感的活动呢?其实,这些仪式相当于一个“按钮”,当你开始仪式的时候就是在暗示自己:我要开始进入另一种状态了。仪式是一种经历和体验,是一种行为的约束,其承载和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育人价值。
“与平常日子不同”,这就是仪式感给人最直观的感受,这也是学校一些精心设计的教育教学活动所要传达的内容。
如,每学期的“开学第一课”。班主任要提前布置教室,通过独特的构思和设计,让每一名学生感受到“与平常日子不同”。这样的精心策划的“开学第一课”,要比“开学检查作业”的第一课好多了。反之,不重视仪式教育,把所有的活动作为“常规”,所有的教育完全依靠“说教”,则会事倍功半。
又如,升旗仪式是每周一的常规活动。因为是常规活动,时间长了,组织者就会心不在焉,产生了应付心理,程序能简则简,把本来神圣、庄重的仪式也变成了“随意行为”。这样的氛围会很自然地传递给学生,学生会因此觉得这种仪式只不过是在“走过场”。于是,有些学校的国旗下讲话,就从“仪式”流为了纯粹的“形式”,没有丝毫育人价值可言。
作为学校管理者,我们要让升旗仪式发挥应有的教育价值和意义。学校可以通过一些活动让升旗仪式变得特别起来:每月由各班推荐升旗手、护旗手,推选思想表现、文明礼貌、学习刻苦、助人为乐等各方面表现突出或某方面特别出色的学生担任,并在升旗仪式上介绍他们的先进事迹;国旗下演讲也由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工作踏实、有突出成绩的优秀教师担任,或者邀请各行各业的先进人物、校友参加,同时,还可以结合读书演讲等主题活动。这样的升旗仪式不仅有激励性,而且意义更加丰满,能够增强教育叠加效应。
仪式感不仅仅止于举动,它有着某样东西赋予某种超过本身功能价值的意义。仪式感越强,人们的心灵成长就越快。譬如,学校成人礼的过程越庄重,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心智就会越快转变和成熟;颁奖礼的流程越隆重,学生的获得感就会越强烈。
除了常规活动,每学期学校都会组织许多主题教育,主题教育从本质上说也是“仪式”,学校要精心设计,增强活动的仪式感。例如:在学校为贫困(或留守)儿童捐款捐物等活动中,可以策划爱心捐赠仪式,以增强学生的爱心意识。学校日常开展的行为规范周、环保周、植树周、艺术周等特色活动都可以举行隆重的启动仪式,以增强学生对学校文化的感知与认同。
为了能使学生校园生活具有仪式感,学校就需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创新形式,将日常工作转化为“仪式”。年级、班级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策划一些仪式,比如年级要表彰故事大王、学习标兵时,也可举行仪式;班内学生参加运动会获奖归来,举行一次隆重的欢迎仪式。各种仪式的策划与组织,让学生在学校时刻都能感受到一种仪式感,经常经历一种情感的体验,这或许就是“润物于无声”。
仪式作为一种经历,其承载和蕴含的情感丰富多样。学生们在仪式中锻炼着自己的内省认知能力和人际洞察能力,进而获得全面而真切的情感体验。仪式感不仅给学生带来了安全感、秩序感、归属感、神圣感,也让学生学会了秩序、规则、纪律与谦让。
第五篇:《生活需要仪式感》读后感
最近在生活工作闲暇之余,看了一本青年作家李思圆写的《生活需要仪式感》一书,虽然一看书名就知道属于鸡汤文,并不会对生活起多少指导作用,但相比无聊的翻看着手机,有鸡汤文陪伴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当拿到《生活需要仪式感》这本书后,封面上的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仪式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这本书共分六大章,具体内容是:
NO.1 让每一个普通的日子,都变得有趣和值得纪念
NO.2 为每一个自己重视的瞬间,选择一个独特的仪式
NO.3 对生活的期待,让我们把日子过成想要的样子
NO.4 与世界相拥,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NO.5 有了仪式感,爱情才愈发甜蜜和长久
NO.6 所有仪式感,都是对人生的加冕
也许有的朋友看了以上介绍的六大章的标题,觉得这本书只不过是前几年流行的“心灵鸡汤”翻版而已,认为这样的书看多了,会麻醉灵魂。但我读完后觉得并不是这样,作者李思圆不愧是写文高手,文笔流畅、优美,如一位邻家小妹在面对面同你聊人生、谈生活,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姿态,用好为人师的语调来灌输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如“要怎么怎样,不能如何如何”等。作者总是将自己身边熟悉的人或事娓娓道来,不知不觉中,令读者仿佛自己也见过这些人,或者自己就是书中的那个人,也经历过书中所写的这些事。
这本书总有一些朴实真诚的话让人觉得耳目一新,就书中比较好的语句摘录如下:
1、有多少重要的事,总是在最艰难的起步时刻,遇到世上最大的诱惑——“想想”,于是很多事情,想着想着也就算了。
2、仪式感,就是对生活的认真,敬畏,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3、仪式感让生活成为生活,而不是生存。
4、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想到”和“得到”之间的距离,因为中间隔了“做到”,千山万水
5、你总要先下水,才知水深水浅;你总要先走,才知道能不能跑;你总是要先主动去爱,才能获得被爱的资格。
正如书中所说“仪式感让生活成为生活,而不是生存”,愿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多些仪式感,使我们工作快乐些,生活优雅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