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西文化交流史复习要点2012
一、导论 1.文化的定义 2文化的结构
二、传说与真实并存的先秦时期 1.古代西方人眼中的东方世界 2.丝绸之路名称的由来 3.早期丝绸之路 4.东西方的物质文化交流
三、汉唐时期(上)——西域南海的交通 1.张骞出使西域的情况及意义 2.东汉丝路的“三通三绝”
3.唐朝在促进中西陆路交通的繁荣上采取的措施 4.佛教之路
四、汉唐时期(中)——来自异域的瑰宝 汉唐时期中国丝绸外销的三种方式
五、汉唐时期(下)——来自异域的神灵 1.佛教的起源 2.佛典汉译
3.佛教初期传播的特点:比附黄老方术 4.佛教中国化 5.禅宗
六、宋元及明前期的中西文化交流 1.蒙古西征对中西交通的影响 2.世界三大宗教 3.郑和下西洋
一、导论 1.文化的定义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比较狭隘的意义来讲,文化就是在历史上一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的社会精神生活形式的总和。”
2.文化的结构 一般分为四个层次
物态文化层:指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实在的事物,如人们的衣食住行等。
制度文化层: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规范自身行为和调节相互关系的准则。行为文化层:指人在长期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和风俗,它是一种社会的,集体的行为,不是个人的随心所欲;
心态文化层:指人们的社会心理和社会的意识形态,包括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这是文化的核心部分,也是文化的精华部分。
二、传说与真实并存的先秦时期 1.古代西方人眼中的东方世界
西方世界对遥远的东方充满了神奇的向往,传说中如希波伯里安人、秦奈、赛里斯,这些名称大多与中国盛产的一种物品“丝”有关。
2.丝绸之路名称的由来
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中国》一书提出该名词,指B.C.114-A.D.127间,中国与河中地区及印度之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交通路线。
其后,德国历史学家赫尔曼在《中国与叙利亚之间的古代丝绸之路》一文将“丝绸之路”的西端延伸到地中海沿岸和小亚细亚。19、20世纪之交,“丝绸之路”概念的空间、时间和承载物内涵进一步扩大,成为从中国出发,横贯亚洲,进而连接非洲、欧洲的这条陆路通道的总称。也开始被看作是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几乎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代名词。
3.早期丝绸之路
早期丝绸之路包括“草原之路”和“绿洲之路”。
草原之路:位于北纬五十度左右横贯欧亚大陆草原地带,大体从中国内蒙古草原的河套附近向西北,越过阿尔泰山脉进入中亚北部哈萨克草原,再经里海北岸、黑海北岸到达多瑙河流域的通道。是古代游牧民族迁徙往来的通道。
绿洲之路:也称玉石之路,位于草原之路南部,由分布于大片沙漠、戈壁之中的绿洲城邦国家开拓出的连接各个绿洲的一段段道路和可以通过高山峻岭的各个山口构成,逐渐成为欧亚大陆间东西往来的交通干线。是商周至战国玉石东运的通道。4.东西方的物质文化交流
在先秦时期已具有相当传播规模的物品,除了殷商时期的青铜器和玉器外,主要是春秋战国时期以丝绸为主的织物。
三、汉唐时期(上)——西域南海的交通 1.张骞出使西域的情况及意义
第一次出使:汉武帝建元二年(前138)至元朔三年(前126)使命:寻求与西迁的大月氏结盟,共拒匈奴。
所到之地:葱岭、大宛(中亚费尔干纳盆地)、康居(中亚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大月氏(大夏/巴克特里亚,阿姆河以南之阿富汗北部地区)
结果:历时13年,虽然没有达到同大月氏结成联盟的政治目的,却了解到有关西域地区的政治、经济、地理、文化、风俗等情况,为以后中原加强同西域的联系奠定了基础。第二次出使:元狩四年(前119)至元鼎二年(前115)前提:匈奴远遁漠北,前往西域的道路基本畅通 使命:联络乌孙等西域各国,“断匈奴右臂”
所到之地:乌孙、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于阗
结果:没能达到预期目的。但在乌孙期间,张骞分别派遣副使到中亚、西亚和南亚的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印度)、于阗各国,广加联络。中西之间的交通正式开启,西汉政府与西域及中亚、西亚、南亚地区的友好往来迅速发展。2.东汉丝路的“三通三绝”
1世纪初,王莽篡汉后,匈奴势力东进,西域与内地王朝关系阻绝。73年,明帝在西域恢复设立都护等官职,命班超经营西域。
此后不久,焉耆、龟兹等地首领杀害西域都护陈睦,东汉政府有停闭中原与西域交通之念。
91年,东汉政府再次恢复西域都护之职,并由班超担任,东西交往的大干线再次通畅。
107年,汉安帝以节约开支为由撤销西域都护。匈奴进驻,丝路交通中断。123年,班超之子班勇被东汉政府任命为西域长史,丝绸之路第三次开通。东汉末年,国内混乱,西域逐渐脱离东汉王朝的控制。3.唐朝在促进中西陆路交通的繁荣上采取的措施
唐朝设立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广置羁縻府州,以对丝路通道实现直接管理。两大都护府:贞观十四年(640)在高昌先设西州并置西州刺史,继而设安西都护府。武后长安二年(702),从原安西都护府中划分出北庭都护府,设于庭州(汉车师后王廷,今吉木萨尔),专理天山以北。羁縻府州:显庆三年(658)平定西突厥,相继设立大宛都督府、康居都督府等羁糜府州。龙朔元年(661)在于阗以西至波斯以东的16国分别置都督府,以及州80、县100、军府126。
唐政府的其他保障措施:长安通往西域的主要交通要道上设驿馆,“捉馆官”,丝路沿线驻扎军队、组织屯田,进一步严格过所制度。4.佛教之路
中国——印度洋航线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僧侣的活动而更加突出,称为“佛教之路”。山东青州和广州是这条航线在中国这方的主要端点,而南亚和东南亚的恒河口、师子国(斯里兰卡)、爪哇或苏门答腊则是沿线重要停靠站。
四、汉唐时期(中)——来自异域的瑰宝 汉唐时期中国丝绸外销的三种方式
中原王朝向西方国家或名族赠赐:汉唐时期,中原王朝向西方少数民族或国家赠赐丝绸非常普遍且出手慷慨。两汉时期为与匈奴建立良好关系,也经常赐予他们大批丝绸。南北朝至隋唐依然延续了以丝绸笼络少数民族劲敌的政策,《周书·突厥传》记载北周“岁给(突厥)缯絮锦彩十万段”,隋炀帝大业三年一次就赐予突厥启民可汗丝绸20万段,唐高祖武德二年突厥始毕可汗去世,也一次赐帛3万段。这么大量的馈赠品重只有少部分由接受馈赠方自己消费,绝大多数被他们输往更西之处以获利。
中原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易物交换:中国与周边少数民族的易物交换主要发生在中原王朝与突厥、回鹘之间。据《周书·突厥传》记载,突厥汗国第一位可汗土门时期,“部落稍盛,始至塞上市缯絮,愿通中国”。唐中后期与回鹘长期的绢马贸易则是互市形式中最有代表性的,根据史书记载的情况分析,估计每年唐朝市马在五六千匹至数万匹之间。与回鹘的绢马贸易主要不是为了满足唐朝对马匹的需求而开展的平等贸易,却是因为回鹘在平定安史之乱中的功劳而奖励和靖绥回鹘的一种方式。回鹘获得这么多丝绸,绝大部分远销大食、印度、东罗马等地进一步获利。
中西方民间商人的贸易活动:中外商贾介入丝绸西输也很早。《汉书·张骞传》记载通西域后,汉使赴西域者一年内有五六次到十余次,使团规模则从百余人到数百人,实际上这主要是以官府名义组织的贸易队伍。这些中国商人的行迹很可能已到达中亚、西亚的一些地区,所输出的主要商品就是丝绸。南北朝和隋唐也有关于中国商人远赴中亚从事商业活动的记载,中国丝绸西输主要是由西方商人进行。隋唐以后,民间丝绸贸易随着海陆交通的繁荣而更加活跃。唐朝时期来过广州的阿拉伯商人苏莱曼在游记中就表露了对中国丝绸的特别关注,称“中国居民无论贵贱,无论夏冬,都穿丝绸:王公穿上等丝绸,以下的人各按自己的财力而衣着不同。”
五、汉唐时期(下)——来自异域的神灵 1.佛教的起源
公元前6—5世纪,古印度迦毗尼卫国王子悉达多·乔达摩初创,以印度古代婆罗门教、耆那教为基础。2.佛典汉译
原出小乘经典《阿含经》的《四十二章经》是中国最早的汉译佛典,译文体现佛教初传中原时的“格义”特点“禅玄互证”。在佛典汉译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的僧人有鸠摩罗什、玄奘、义净等。
3.佛教初期传播的特点:比附黄老方术
中国人的认知特点:东汉早期听说之佛教神灵的基本特征与中国人想象中的神仙同类;桓帝以前对佛教所知甚少;中国社会炼丹、谶纬、符咒、阴阳、五行、占星术等层出不穷。佛教的生存需要:必须尽量与中国固有的思想和当时的风俗协调,并要善于利用流行的大众心理推行其教。宣扬长生不老术、采取神异灵验的手段或看病占卜的方法、安世高、支娄迦谶、佛图澄、昙无谶在记载中以巫术见长。体现西域佛教的特点。4.佛教中国化
两晋以来,黄老之术与神仙方技同汉代相比大有衰落之势,同时佛教势力在中国不断增长。在此背景下,佛教日益走出早期与黄老、神仙相缠绕的阴影,走向独立发展的道路。独立的过程是与儒、道冲突的过程,也是进一步与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现实相结合的过程,最终结果是实现佛教的中国化。佛教中国化既表现在组织制度上,也表现在思想上。1)佛教制度上的中国化
东晋道安对于佛教中国化进程的贡献:译经、注疏;重视僧团建设和培养弟子;主张僧侣以释为姓;制定三条僧尼规范,使佛教彻底摆脱黄老之阴影,并形成中国佛教丛林制度的雏形:一为行香定座,上经上讲之法;二为常日六时,行道饮食唱时之法;三为布萨、差使、悔过等法。佛教越来越顺从中国社会实际,接受中国政府的制度性管理,佛教和寺庙逐渐被纳入官僚统治体系中,打破了印度佛教的平等制度。2)三教合一的思想与趋势
三教合一作为一种时代潮流在隋唐以后才出现,但三教合一的思想在汉魏就已经存在。汉魏时期,佛教曾先后比附黄老与玄学,以便于其传播。东晋宗炳《明佛论》,南朝刘勰《灭惑论》,南齐张融。隋唐时,道教提出“红花白藕青莲叶,三教原来是一家”的口号;佛教通过“权实”、“方便究竟”等说法,把儒、道二家变成从属于其教的权便说;儒家凭借在中华民族的心理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根深蒂固的影响,以及王道政治与宗法制度的优势,或含蓄或公开地把释、道二教的有关思想纳入自己的学说体系之中。宋明时期建立起一个熔儒、释、道于一炉,以心性义理为钢骨的理学体系。
佛教中国化完成的标志是隋唐时期佛教宗派的形成: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禅宗、法相宗[唯识宗]、律宗、密宗和三阶宗等都是在中国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的,与传统印度佛教有极大差别,禅宗尤其是中国佛教的典型代表。5.禅宗
禅宗,创始人据传为南北朝印度僧人菩提达摩。其后分南北二宗,南宗六传后至惠能,惠能实为中国禅宗的真正创始人。主张即心即佛、顿悟见性,简单易修,并淡薄了世间与出世的界限,符合中国知识分子口味而很快风靡全国。重心性悟解、提倡超佛越祖的自尊自信,是中国化佛教的代表。
六、宋元及明前期的中西文化交流 1.蒙古西征对中西交通的影响
蒙古军队的西征在历史上产生双重影响:一方面是野蛮残酷的征服,对所经地区的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另一方面,蒙古帝国的统治因西征而扩张到黑海南北和波斯湾地区,使中国和中亚、西亚、欧洲连接起来,从而使蒙元时代的中西陆路交通再次达到高潮。(1)建立起完善的驿站制度
从第一次西征建立钦察汗国到忽必烈时期,建立起连通漠北高原的蒙古本部和察合台汗国、钦察汗国的驿道,在中国境内沿太和岭(山西雁门)至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一线设置了30个新驿以连通察合台汗国和元朝的政治中心。伊利汗国境内推行忽必烈时期的中国驿站制度——全汗国各主要道路上每三段置一站,每站备健马15匹。蒙元帝国统治区域都被布着高效快速的驿道网络。元朝政府和各汗国政府还特别在交通大道上设置护路卫士,颁布保护来往商人的法令,以维护路途的安全。(2)促使东西方人员相互流动。
历次西征的军队中除有大量征发来女真人、契丹人、西夏人之外,还有不少中原汉人,他们随军来到西域后逐渐在当地定居下来。忽必烈灭南宋以后,又将降服的大量汉军、新附军和中原的农民、工匠征发到西北,让他们在别失八里、哈迷里(新疆哈密)等地屯田并冶炼农具兵器。大批西域人、中亚人、波斯人、阿拉伯人等,或由于蒙古军队的征服,或由于入华经商,也迁往中原地区,甚至分布于广西、云南等地。(3)促使东西方生产技术的交流。
西迁的汉人把当时一些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带到西域,如汲水器具、雕版印刷技术。中国内地也从西域接受了一些生产技术,尤其是棉花种植技术。《西乡宣差燕立帖木儿遗爱碑》记载,陕西西乡县人原先“不知种棉之利”,畏兀儿人燕立帖木儿“自兴元求籽给社户,且教以种之法。” 2.世界三大宗教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3.郑和下西洋
405年7月11日(明永乐三年)明成祖命太监郑和率领二百四十多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的庞大船队远航,拜访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明王朝和南海(今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史称郑和下西洋。每次都由苏州浏家港出发,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一共远航了有七次之多。最后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里时,在船上因病过世。明代故事《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和明代杂剧《奉天命三保下西洋》将他的旅行探险称之为三宝太监下西洋。郑和的航行之举远远超过将近一个世纪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航海家,如麦哲伦、哥伦布、达伽玛等人,堪称是“大航海时代”的先驱,也是唯一的东方人。他更早狄亚士57年远赴非洲。郑和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部,红海、麦加,并有可能到过澳大利亚、美洲和新西兰。郑和是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先驱,郑和下西洋是当代航海事业的顶峰,后世几百年中,几无人能及。“西洋”即今文莱以西的海域,包括中国南海及印度洋。与“西洋”相对的是“东洋”,即日本。意义:展示了明朝前期中国国力的强盛,中国的海军纵横大洋,实现了万国朝贡,盛世追迹汉唐;加强了中国明朝政府与亚非诸国的联系,向海外诸国传播了先进的中华文明,加强了东西方文明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件世界性的盛举,从此,在没有此类的壮举。改变了自明太祖朱元璋以来禁海政策,开拓了海外贸易。
第二篇:《中西文化交流史》读书报告
《中西文化交流史》读书报告
作者简介:
沈福伟(1935.03-),江苏苏州人,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研究方向为亚洲文化、中外文化交流、现代化与世界经济。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南京郊和研究会特邀研究员,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理事,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理事,江苏省世界史学会副会长。主要著作有:《中国与非洲》(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出版)、《中外文化因缘》(台北贯雅公司1992年出版)、《Cultural Flow between China and Outside World》(北京外文出版社1996年出版)、《中国与西亚、非洲文化交流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00卷本《中华文化通志》之一,1998年出版)。先后担任10卷本《中华文明史》(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出版)、4卷本《中华历史通鉴》(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年出版)中外文化交流学科主编及撰稿人。发表了《12世纪的中国帆船和印度洋航路》(刊于《历史学》1979年第2期)等论文40多篇。两次获江苏省优秀成果奖。负责指导“文化交流与现代化”的研究,培养硕士生多名。[1] 内容简介:
本书利用大量的中外考古实物及中外文献资料,辅以从国内外收集的珍贵图片和精心绘制的线路图,自中西交通的曙光时代——新石器时代开始,按照时间顺序,全面地介绍了从新石器时代到目前的中西方文化交流与传播,交通、科技的进步,以及贸易及工业化的发展。
本书共分十二个章节,从新石器时代说起,历经两汉、魏晋南北朝、唐代、宋元明清至当今,着重介绍了明清之际欧洲殖民扩张背景下的中西文化交流,以及十九世纪中国工业化的崛起和学习借鉴西方文化追求民族独立与自强的奋斗历程。本书特色:
历史是充满趣味和深远意义的,而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史中难免出现矛盾和冲突,因此此类书籍往往引人入胜。虽然本书被很多高校列为中西文化交流史的教科书,但不同于一般教科书的是,本书不仅配有作者精心收集的珍贵图片及线路图,而且体现了严谨性和点面剖析的特色。
(1)严谨性。纵观全书,我们发现,本书中对于每一处引用都有详细的注释;而且针对每个外文名词都有注明外文字母,这是在文章著作中的严谨性。同时,作者写作时的严谨的态度也在书本中有所体现,如第四章提到的炼丹术的起源与传播作者并没有避讳欧美学者及约翰生等具有误导性的说法,而是参考《抱朴子·论仙篇》《周易·参同契》等权威历史文献,利用文献中所记载的汞齐炼金法、硫磺可以克服水银的挥发性制造出人造丹砂(HgS)等事迹证明炼丹术早在公元2世纪产生于中国,而“在2、3世纪时在南中国和埃及、红海之间频繁的贸易往来、海上交通的同时,传入埃及亚历山大里亚”。又如在全书的后记中,作者坦然了本书的不足,即单纯描述了中国人如何看世界,却缺乏世界如何看待中国的描述,而作为国内学者,一本顾全这两方面的对中西文化交流的书是难以完成的,我们看到了作者的谦虚,也是一种严谨。(2)点面剖析。本书对中西文化交流史的记载并不单纯局限于历史事件及文化发展的陈述,而是由点及面,点面剖析。其中让我感触颇深的是第十一章第五节中关于天演论指导下的思想解放部分。19世纪末是我国遭受屈辱割地赔款的危机时期,一批站在时代前沿的人充分感受到了文明与科技的重要性,于是展开了以“进化论”为中心所进行的系列文化与科技的革新浪潮。进化论就是一个点,从这个点辐射开来,分别描述了西洋医学、话剧与舞台艺术、翻译文学与文体革命,以及白话文与文学革命等,深入剖析各个方面我国先进革命者的具体努力与实践,为我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流沟通起到了铺垫的作用。读后感:
古老的文明总是充满了神秘感。而文化作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之一,随着历史的发展及交通的进步,文化乃至科技等的交流日益宽广、愈加密切。而中国作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与西方文化的交流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按照本书的结构,我认为中西文化交流史可大致分为三部分:
(1)明代之前的古代中西文化交流。
明代之前的古代中西文化交流主要通过使节、商人、宗教、游牧民、战争等途径,本书第一到第五章主要按照新石器时代、商周、春秋战国、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这样一个时间顺序对明代之前的古代中西文化交流进行记录讲解,这段时期主要呈现出单一性、不连贯、以我国文化的和平输出为主。单一性体现在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多为交通路径的开拓,虽然伴随有贸易商业的交流,但并不能形成规模;而古代中国对外交流是生产力发展、国家安全和国家地位提升的必然要求,但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表现出不连贯性的特点,且发展缓慢;纵观明代之前的古代中西文化交流,无论是玄奘访印讲学、还是张弿出使西域,从文化输出方向看,多为我国“高势文化”向西方“低势文化”输出,而对西方文化的吸取处于次要位置,对文化的输出方式也多以和平方式进行。
(2)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交流。
明清之际为中国历史上巨大的转折点,这段时期我国经历了从鼎盛到衰落,从傲视全球到遭受帝国主义的入侵。然而,这段时期的社会、历史发展却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的进程,同时也很值得后人去品鉴、总结。本书主要利用第六到十一章来介绍这段时期的中西文化交流史。
明初为我国经济的鼎盛时期,郑和下西洋带给人类的不仅是我国封建王朝的光辉兴盛,更是世界交通的开拓发展、世界文化的交流传播。四大发明的传播给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崛起带来了机遇,“火药、罗盘、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的粉碎,罗盘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新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创造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本书引用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的话作为第七章中国四大发明的西传的结束语,四大发明成为欧洲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也为西方资本主义打开了侵略的血盆大口。明清之际西方文化的传入主要依靠传教士,耶稣会传教士的来使使得国外先进的科学知识传入我国,并同我国的文化进行了融合发展,天文学、数学、地理等多学科的发展为我国思想解放提供了契机。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交流呈现出交流范围窄、社会影响有限,交融与冲突并存的特点。受社会等级制度的制约,明清之际只有少数的贵族人士能够接触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而大多贫苦大众却仍处在未开化的局面;利玛窦和汤若望等人的传教对我国思想的变革开创了新局面,然而传教作为一种宗教的传播是具有局限性的,文化和科技只是作为副产品出现在传教中,因此社会影响是有限的;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注定在文化交流融合的同时会有冲突的存在,从南京教案到钦天监教案,从罗马教廷与我国礼仪,冲突的扩展成为文化交流的支流。
(3)改革与现代化进程。
十九世纪无论在航运业还是金融业,我国经济遭受列强控制和压迫的形势下呈现缓慢增长,外债的负担使我国难以摆脱落后与贫困。留日学生接受日本引进西方政治制度和科学技术对日本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推动,以孙中山为领导的同盟会掀起了一阵以海外学子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思潮,为民主与科学的发展打好了思想基础。本书在最后一章从教育、医学、科学、农业和城市几个方面着手,介绍了新时期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进步发展。在民主与科学的指导下,中国的文明和艺术也开拓了新天地,众多西方汉学家和东方学家的研究和发掘,为中国的艺术打开了国际化的大门。最后一节作者提出了增强文化趋同的美好愿想,政治全球化的发展带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而“文化差异并非一定要以冲突为指归的”,文化的趋同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占据主流地位。启示:
新世纪全球化的推动,使得中西文化交流呈现出不同于过去的全新的景观。我国是一个多民族融合交流的国家,传统的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价值观影响着世代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离不开中西文化的交流。近代中国传统文化变革的根本原因就是西方先进生产力的冲击和挑战,中西文化交流作为外部根源之一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西文化交流又掀高潮,邓小平同志强调:“资本主义已经有了几百年历史,各国人民在资本主义制度性所发展的科学和技术,所积累的各种有益的知识和经验,[2]都是我们必须继承和学习的。”而当代中西文化交流可谓给中国带来了无限的机遇和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本身就是开放的文化,对于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有效实现中西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不仅有利于现代化的繁荣富强,更有利于扩大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然而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优势给我国的传统文化带来了威胁,网络文化和消费文化等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严峻的考验。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背景下,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总结历史经验,以清醒的头脑接受当代中西文化交流给我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健康和发展贡献力量。参考文献:
[1] http://baike.baidu.com/ 沈福伟百度百科介绍.[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7-168.
第三篇:中西方文化交流史(模版)
李晓涛
浅析宗教徒对中西文化的交流的重要作用
宗教是人们的一种意识形态,自有人类以来,随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及信仰内容的不同,就有各种宗教的产生。而各种宗教以其历史根源、人物、经典、教义、教规、教团的殊异,形成了绚烂多姿的宗教文化。而宗教徒是宗教文化的传播者和创造者。因此,随着宗教的世界化,宗教徒必然会对中西文化的交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宗教徒是中西文化得以交流的桥梁。纵观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不难发现无论是法显以《佛国记》、《佛游天竺记》、《历游天竺记传》等书介绍中亚、印度、南洋约30国的地理、交通、宗教、文化、物产、风俗乃至社会、经济等;还是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德国传教士汤若望等人都为中西文化交流做了重要贡献,因此,他们都是中西文化得以交流的桥梁。
其次,宗教徒通过通过宗教活动能掌握人们的真实思想,协和化解人民内部的各种矛盾,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如山西的天主教徒通过捐献出自己的土地、钱物、劳力建起教堂,修道院、孤儿院、学校。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当地人民学习需求和精神食粮。
再次,宗教徒促进了中西文化的繁荣。从中国方面来说主要表现以下四点:1.外来宗教徒翻译佛教经典的同时,将其先进的科学技术传入我国,使中国传统的科学文化开始发生变化。如安世高的《安般守意经》和支娄迦的《道行般若经》则使得佛家经典在中国流传,且印度古代的一些寓言故事则传入中国;而《崇祯历书》和《几何原本》的引进,以及全国大地测量和全国大地图的测绘,足以证明宗教徒的影响。2.外来宗教徒带来的西方文化冲击了“华夏中心”的传统观念,促使中国知识界开始面向世界、认识世界和学习世界的艰难历程。从外国方面讲他们又把中国的儒、道及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介绍给西方,为西方文化发展提供一定参考标准。
最后,我们得辩证的看待宗教徒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所起用。这是因为,宗教徒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传播宗教是其目的,而科学文化的介绍和交流只是实现其目的的手段,这就决定了宗教徒在学术传播方面不可避免的局限和保守。同时,宗教徒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涉及的范围狭窄,社会影响不大。可以说,他们基本上局限于统治阶层和知识界,对普通老百姓的影响微乎其微。
李晓涛
总之,宗教徒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把西方的天文、数学、地理、绘画、音乐等科学文化介绍给了中国,为中国文化事业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同时,我国教徒和外来教徒又把我国儒道法家等文化带到了西方,为西方的文化发展提供一定的经验和教训。因此,宗教徒对中西文化的交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第四篇:中外文化交流史
作业名称:13秋《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1
客观题预算成绩:100 分
注意:客观题是指单选题、多选题、是非题等能自动判分的题!
详细信息:
题号:1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对西域诸国理解有误的是()
A、大宛、大夏、安息属于土著国
B、匈奴最强
C、大月氏败给了大夏
D、汉得乌孙马,称为“天马”,后得到大宛汗血马,改称乌孙马为“西极”。
学员答案:C
正确性:正确
题号:2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对张骞出使认识有误的是()
A、张骞的西行之前,中国人还没到那么远过,眼光也没那么广
B、张骞两次出师西域,第二次被匈奴俘虏了
C、初次出使西域达13年之久,生还者共两人
D、初次出使西域后,中国人第一次知道了安息、天竺等国家
学员答案:B
正确性:正确
题号:3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影响文化的交流和排斥的因素没有()
A、主体文化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
B、外来文化的效用性
C、主体文化相比外来文化是否先进
D、外来文化的适应性
学员答案:C
正确性:正确
题号:4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对中国丝织技术西传认识有误的是()
A、中国公主将蚕种带到了于阗,使那里的人懂得了种桑养蚕
B、中国的丝织锦技术直接传入波斯,使波斯有了自己的丝织业
C、中国的蚕种是从新疆运到拜占廷的D、李约瑟认为,西方使用提花机至少晚于中国4个世纪
学员答案:B
正确性:正确
题号:5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对中国丝织物外传认识有误的是()
A、公元前8世纪,中国的丝绸可能已经传到印度与波斯
B、至迟在两汉,中国的丝织物一北传到阿尔泰地区
C、据古希腊雕塑和陶器彩绘人像服装可以推测公元前5世纪中国丝绸已成为希腊上层人物喜爱的服装
D、公元前后,罗马教皇下令禁止男士穿着丝绸,以缓解对丝绸的需求
学员答案:B
正确性:正确
题号:6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对中国丝织物的发达认识有误的是()
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懂得养蚕织丝的国家
B、至迟在殷商时代,中国已发明了提花装置
C、两汉时期,已可以织出各种提花的彩色的丝绸
D、先秦文献中不同织法的丝绸有不同的名称
学员答案:C
正确性:正确
题号:7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对大秦国认识有误的是()
A、大秦有类中国
B、大秦多宝、欲通使于汉
C、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建都在君士坦丁堡,在唐、宋中国典籍中,称之为叫“拂菻”
D、“拂菻”是从意大利语翻译而来的学员答案:D
正确性:正确
题号:8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支那”解释中影响最广的是()
A、中国所产丝绸“绮”的对音
B、羌的对音
C、“茶”的对音
D、“秦”的对音
学员答案:D
正确性:正确
题号:9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隋唐时代日本先后派遣十八批僧侣、官员来中国,学习中国制度、文化,这属于哪一文化交流途径()
A、官方派遣使节、留学生、乐舞团体等
B、贸易往来
C、战争与掠夺
D、宗教传播
学员答案:A
正确性:正确
题号:10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唐将高仙芝与大食交战,被俘走 的唐代工匠把造纸术传到了阿拉伯世界,这是通过哪一途径进行文化交流的()
A、官方派遣使节、留学生、乐舞团体等
B、贸易往来
C、战争与掠夺
D、宗教传播
学员答案:C
正确性:正确
题号:11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不属于西方对“赛里斯”人种形象认识的是()
A、人种矮小,不高
B、长寿,寿逾200岁
C、红头发、蓝眼睛
D、声音嘶哑,不轻易与外人交谈
学员答案:A
正确性:正确
题号:12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不属于西方对“赛里斯”地域认识的是()
A、生活在极东的地方
B、东临大海
C、与印度、大夏相邻
D、去赛里斯只能走陆路,海路行不通
学员答案:D
正确性:正确
题号:13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远古时期,不同民族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文化幼芽会沿着有利于本民族的生存、发展的方向发展成熟,这是文化的()
A、发展的不平衡性
B、民族性
C、时代性
D、隔离机制
学员答案:D
正确性:正确
题号:14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以下不是河西四郡的是()
A、武威
B、酒泉
C、张掖
D、吐鲁番
学员答案:D
正确性:正确
题号:15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以下不是前三史对西域记载的特点的是()
A、语言准确生动,但所闻与所见没有分开记载
B、对西方国家分土著与行国分别加以介绍,分类科学
C、这500年来中国人对于西方的认识,不断丰富起来
D、介绍其物产经济、城郭属国、军事实力和制度交通等,记述比较详细
学员答案:A
正确性:正确
题号:16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不属于赛里斯形象的意义的是()
A、是主体对客体关注的产物,是异域形象
B、分析赛里斯形象,只需要看它是否符合客体
C、其形象描写有一部分是真实的,并不是一无是处的D、对赛里斯的形象的认识,折射了主体自身的文明程度
学员答案:B
正确性:正确
题号:17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以下是通过宗教传播进行文化交流的()
A、13世纪蒙古统治者向西扩张,为中西文化交流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B、唐朝鉴真东渡日本,带去了唐朝建筑、雕塑、绘画工艺和医药之学
C、张骞出使西域与外国联谊、交通
D、西域商人通过丝绸之路买卖中国丝绸等商品
学员答案:B
正确性:正确
题号:18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楼兰女尸属于哪一种人种()
A、蒙古人种
B、高加索人种
C、尼格罗人种
D、不确定
学员答案:B
正确性:正确
题号:19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公元前一世纪,古楼兰国改称为()
A、于阗
B、鄯善
C、乌孙
D、月氏
学员答案:B
正确性:正确
题号:20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对西域三十六国认识有误的是()
A、月氏被匈奴打败赶到西边之后地盘变小了,改称小月氏
B、西域三十六国实际是受汉王朝管辖的,两汉设立了西域都护府
C、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D、楼兰也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
学员答案:A
正确性:正确
第五篇:中国建筑史复习要点专题
1.木结构存在的优势和缺陷 a.资源丰富,便于加工b.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 “墙倒屋不塌”空间灵活性大c.抗震性能好 榫卯柔性连接缓冲外力d.施工模数化e.方便修缮、搬迁缺陷a.木材越来越少b.火灾的损害c.空间的局限性——难以满足更大、更复杂的空间 2.木结构建筑的类型:抬梁式:沿房屋进深方向在石础上立柱,柱上架梁,再在梁上重叠数层瓜柱和梁,最上层梁上立脊瓜柱,形成一组木构架。穿斗式:沿房屋进深方向立柱,但柱的间距较密,柱直接承受檩的重量,不用架空的抬梁,而以数层“穿”贯通各柱,形成一组组的构架。井干式:用天然圆木或方形、矩形、六角形断面的木料,层层累叠,形成房屋的壁体。
3.古代建筑发展概况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住所是天然的岩洞;具有代表性的房屋建筑遗址主要有长江流域巢居发展来的干阑式建筑和黄河流域穴居发展来的木骨泥墙建筑;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是我国已知最早采用榫卯结构构筑木结构房屋的实例;仰韶文化的建筑遗迹:陕西西安半坡村遗址和陕西临潼姜寨仰韶村遗址(半穴居向地面建筑发展)龙山文化的建筑遗迹出现双室相联的套间式半穴居平面呈“吕”字形,原始社会末期出现装饰:白灰面层(防潮、清洁、明亮)
4.奴隶社会建筑 夏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夏末都城斟*(早期封闭庭院)商 奴隶制下的等级制度对建筑有了新的要求——宫殿、陵墓;河南偃师尸沟乡早商城址,湖北黄陂盘龙城宫殿遗址,河南安阳殷墟遗址 西周 陕西岐山凤雏村的早期遗址(我国已知最早的四合院实例),瓦的发明,三合土抹面,斗拱的雏形 春秋 瓦的普遍使用,诸侯宫室用的高台建筑,砖的出现,铁器的使用
5.封建社会建筑 战国 城市建设的高潮,齐国临淄
赵国邯郸
魏国大梁,城市不再是诸侯间的堡垒,而是工商业的大都会;宫室——高台建筑;铁制工具广泛使用——榫卯更精细;瓦广泛使用(筒瓦、板瓦),出现装饰用砖,陶制漏斗、管道形成排水系统;大型建筑工程—都江偃:秦国蜀都郡守李冰父子修筑,有泄洪和灌溉两大功能,长城建筑理论—齐国官书《考工记》 秦 秦始皇陵(骊山陵)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陵墓遗址;阿房宫——写仿六国宫殿 汉 木构技术成熟;斗拱普遍使用且功能明确;屋顶形式丰富,板梁结构、拱券结构发展,多用于地下墓室;三国、晋、南北朝 佛教发展迅速,佛教建筑出现的形式最多;山水园林建设的转折点,我国自然山水式风景园林在秦汉时开始兴起,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有重大发展。隋唐至宋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成熟时期。隋 河北赵县安济桥,世界上最早的敞肩拱桥,可减轻桥的自重,减少山洪对桥身的冲击力 唐 建筑特点(气魄雄伟严整而又开朗):规模宏大,规划严整;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已定型化;设计与施工水平提高(掌握设计与施工的民间技术人员——都料);砖石建筑进一步发展;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结构、构造达到和谐状态,形式是结构的外在表现。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最早木构,现存最大的唐代木建筑)唐代建筑色彩以暖色为主,温润明朗。五代 材料上发展砖木混合结构。北宋 建筑的发展趋向定型化、制度化,是建筑技术的进步,同时也限制之后建筑的发展。李诫《营造法式》 木构建筑的重大发展:模数单位:小的构件取分,大的构件用材;模数制:“以材为祖,材分八等”宋代建筑的发展 城市结构和布局起了根本变化(城市结构打破唐以前封闭的里坊制,代之以开放的新街市);木架建筑采用了古典的模数制;建筑组合方面,在总平面上增加了进深方向的空间层次,以便衬托出主体建筑;建筑装修和色彩有很大发展(装饰风格由唐代的豪迈转向婉约);砖石建筑的水平达到新的高度(河北定县开元寺料敌塔,高84米(最高砖石塔)最早琉璃塔(河南开封佑国寺塔);园林兴盛(北宋:注重个人趣味 南宋:与环境结合,形成因地制宜的造园手法)张择端《清明上河图》表现的为汴京(北宋东京)街景。辽 承接唐末文化——唐风 佛塔以密檐塔为主,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我国唯一的木塔)天津蓟县独乐寺 金 既有北宋纤丽,又有辽代色彩和少数民族特色 山西大同上华严寺大雄宝殿;山西五台山佛光寺文殊殿 元 元大都:中国古代最符合礼制规范的都城;城市景观方面,创造大片水面作为皇家苑囿;木构建筑草率(采用天然弯木,做木构件;采用大额;强调柱梁直接交接,斗拱功能减弱;“减柱造”(在祠庙殿宇中大胆的抽去若干柱子))宗教建筑发展:出现类型丰富的塔,特别是喇嘛塔
北京妙应寺白塔,尼泊尔工匠阿尼哥设计
道教建筑:山西永济永乐宫建筑群
伊斯兰教:泉州清净寺
明 砖已普遍用于民居砌墙;琉璃面砖琉璃瓦的质量提高,应用面更加广泛;形成了新的定型的木构架;建筑群的布置更为成熟;官僚地主私园
现秩序、等级、尊卑;分析:有轴线,内外有别,尊卑有序,内向; 秩序通过门来体现;坎宅巽门(广亮大门,金柱大门,蛮子门)二门——垂花门;院子,重要的家庭聚会中心,环境气候调节的场所
尔工匠阿尼哥设计),金刚宝座塔(北京大正觉寺塔,明,塔下为五层金刚宝座,上为五座密檐小塔,塔内砖砌,外包石)和小乘佛教的佛塔。
31.山西大同云岗石窟(北魏)石质好,全用雕刻,不用塑像和壁画。受
风格:建筑外部风格简单,色彩为灰色;评价:防风沙,防噪音,防干外来文化影响较多,希腊柱头、卷草等纹样。早期平面椭圆形,穹窿顶,前壁开门,后壁中央雕巨大佛像,布局局促;后期平面方形,较大的分扰;私密性差,建筑密度低
前后二室,窟顶采用覆斗形或平棋天花。
14福建永定客家土楼 生土建筑:未经焙烧的原土(窑土、夯土、土坯砖)32.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北魏~北宋)延续时间较长 最大的佛洞奉先寺 土楼:夯土建筑 特点:外观:封闭、以防卫;内部:主要使用空间,开33.甘肃敦煌鸣沙山石窟(东晋)
敞;夯土技术:当地土质属红壤,质地黏重,韧性大,山地又盛产硬木34.砾石,不宜雕刻,以泥塑和壁画为主。
35.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
和竹林,作为建筑的骨架和拉筋;糯米红糖为粘结剂。类型:一家一楼,诗画的情趣;意境的蕴涵 防卫功能
36.家园林主要特点规模大,选址在天然条件好的风景区;几个要素之间
基本特征:以祠堂为中心;平面格局采用中轴对称方式。基本居住模式的比例关系:三分水,二分竹,一分屋;山之眉目,开面之处,主体建
是单元式住宅;圆楼——承启楼;方楼——遗经楼
筑在入口处设置;平面构图:主体建筑关系是几何关系,界面围合是拓
15.河南巩县窑洞 寒窑特点:没有建筑的建筑空间,没有建筑师的建筑,背景是大地(无限体),冬暖夏凉 剖面:形式由土质决定“土好顶圆,扑关系。既有皇家气势,又轻松。空间构图:都有主体建筑,视野收放
正对大水面,主体背后为幽深水面。面对大水面有观景设施,有对景的土坏顶尖”下沉式窑洞的入口形式:台阶式,直通式,斜坡式,台阶坡
对象,成呼应关系。整个空间设计中有园中园。建筑形式与色彩:立面
道并行式 优点:冬暖夏凉,防火隔音,经济适用,少占农田 缺点:潮造型端庄,轴线关系,有皇家气势,色彩凝重,不象南方清淡。
湿阴暗,空气不流通,施工周期长 靠崖窑:直立土崖横向挖掘的窑洞地37.北海手法:建筑——轴线平行与主轴线错位关系,利于表达皇家的气
坑院:平地掘出方形或矩形地坑,形成地
院,在地坑各壁再横向掘窑,氛,与宫殿有邻近性;水——拓扑关系和界面围合,视野的收与放;主
体——琼华岛——有丰富的轮廓线,在体量、竖向高度上占统治地位,地坑入口设坡道。锢窑:以砖或土坯在平地上仿窑洞砌筑的建筑。
既是被观,又是观景地点。多层次、多境界的追求。
16.唐代大明宫:出现了宫阙制(阙:最初是供守望,显示威严的建筑,38.明清私家园林布局的处理手法:将全园划分为若干景区,每区都各有特春秋时宫殿正门开始设阙。阙有两种:一种是独立阙,一种是门阙合一)
色,但又相互贯通,融为整体。要素分析堆山叠石“片山有致,寸石生
含元殿既是殿,又有阙的形式,称为宫阙制,其形制影响了明清宫门制
情”---可看、可游、可行、可居;理水以聚为主,主从有别;驳岸曲折有致,度。宫殿后建后花园,以太液池为中心的苑囿,主殿为麟德殿。含元殿,来龙藏而不露;水面划分;池岸与水平相平,建筑与水面接近建筑营构(厅堂
宣政殿,紫宸殿。
轩馆.榭舫.楼阁.亭.廊.墙)花木配置强调阴柔之美,强调丛配,强调寓意;
17.清北京宫殿历史背景:由蒯祥设计,集中前朝所有各种宫殿建筑形制的特点。中轴线重合;千步廊;三朝五门两宫;御花园;午门采用宫阙室内装修;楹联、匾额
39.寄畅园选址成功,借景运用成功:锡山龙光塔,惠山作为园内假山的衬托
制。特色:功能齐全,结构严整(外朝:举行典礼、处理朝政、召见大
西边以山为主,将山水引入——八音涧东边以水为主留园:空间富于变化
臣的场所;内廷:帝室生活、居住区)承袭南京,继续发展 著称,东部以建筑为中心,进行院落组合,西部以水面为中心.拙政园:以景(“规制悉如南京,高敞壮丽过之。”)园林化和宗教渗入;建筑艺术成就:观层次丰富见长不足之处:西部三十六鸳鸯馆体量过大,西部水面过于平直 故宫中轴线亦为整个城市的主干线与中轴线,自永定门至大明门经宫殿轴40.名词解释(洁姐吐血整理)线抵钟鼓楼;局部强化的处理(建角楼以壮观,建高台突出三大殿,运用黄色、红色、金色和龙凤图案,运用最高等级的数字和形制,通过一系列最高等级数字创造至高无上的皇权气氛)象征手法的运用(小品陈设,强调中央集权立法的意义,如嘉量、日晷、神龟、仙鹤等,文字象征)间有序转换(一是以门为媒介,贯穿整体秩序中,起空间限定、转换与渗透作用,同时门的型制也体现等级秩序;二是以廊庑为辅助,起功能划分、交通引导及衬托主体等作用;三是通过不同的屋顶形式,表达尊卑秩序,强化专制气氛。四是形体的大小、空间的开合对比反衬。竖向空间加横向广场,“一横一竖”,阴阳两极对比反衬,有节奏感的艺术,让人渐入佳境)18.坛庙建筑祭祀自然神;祭祀祖先;祭祀先贤的祠庙
19.天坛布局祭天的圜丘、皇穹宇;祈祷丰年的祈年殿;斋宫;饲养牲畜的牺牲所和舞乐人员居住的神乐署。建筑语言:阴阳定律(祭天于南郊,就阳位;祭天圜丘,取其因高之义
威严、崇高、旷达)天圆地方(“盖天说”认为“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墙平面的上圆下方;内外坛墙的内圆外方;单体建筑采用圆形平面;重复使用,强化天的涵义数字、天花:天花板或穹窿顶的装饰,为凹下的方格或多边形木片构成。藻井:高级的天花,一般用在殿堂明间的正中。明架:暴露在外的梁架 隐藏在天花里的则为草架。
草栿:在平闇,平棋上看不见的栿,由于看不见,所以制造粗略,未经
任何艺术加工,制作潦草,故称之为草栿.一般形式为直梁。露出来的则为明栿,一般样式为月梁。
平闇:为了不露出建筑梁架,常在梁下用天花枋组成木框,框内放置密且小的方格。另一种是在木框间放较大的木板,板下施彩绘或贴以有彩图案的纸,这种形式在宋代叫平棊(即平棋),后代应用较广。
砌上明造:即不带顶棚,将"上架"的梁,枋,檩,椽都暴露于室内,这样就把屋顶层的内部空间并入内里空间,使室内大为高敞,清称露明. 叉手:从平梁的梁头至脊槫(脊檩)间斜置的木件,叫叉手,是用来扶持脊槫的斜撑。明清被拆掉了,改用脊瓜柱。(平梁:抬梁式构架中最上一层的梁)
托脚:下一层梁的梁头和槫(檩)间斜置的木件。它主要起扶持檩的作
色彩数字(用阳奇之数、与天象有关的数字;祈年殿周长三十丈(30天)用,清式建筑中没有这个构件。
内柱:四、十二、二十四;圜丘:三层台面,每层之面径、台高尺寸皆金厢斗底槽:殿堂内部空间划分方法之一,殿身内有一圈柱列与斗栱,用五、九作为基数或尾数)色彩(用青色代表天的纯粹性)强调环境的将殿身空间划分为内外两层空间组成,外层环包内层
单槽/双槽/分心槽:以内柱将平面划分为大小不等的两区/三区.用
作用(建筑只占1/20,强调天的纯粹性)对比手法的运用(方圆对比;
中柱一列将平面等分
高矮对比;狭长与开阔的对比)
20.社稷坛东方青龙青土;西方白虎白土;南方朱雀红土;北方玄武黑土;都柱:厅堂平面中央尽设一个柱子 中心黄土
21.唐乾陵继承:秦汉特点 四周神墙,正中开门;南北朝:神道
移柱造:将若干柱子移位 减柱造:减少部分内柱
副阶周匝:在建筑主体外另加一圈回廊
叉柱造:将上层檐柱底部十字开口,插在平座柱上的斗拱内,而平座柱又插在下檐柱斗拱上,但向内退半柱径.
缠柱造:它是在下层柱端增加一根斜梁,将上层柱立于此梁上.在结构上和外观上都比较妥善.但需增加梁,角部每面还要增加一组斗拱―附斛 侧脚:为了使建筑有较好的稳定性,平面上各檐柱柱头向内倾斜 生(升)起:立面上,檐柱自中央当心间向两侧逐渐升高
垂带踏跺:高等级建筑的台阶做法,其正面轴线上称正阶踏跺,两旁称垂手踏跺,侧面称抄手踏跺.
象眼石:清代用三角石砌成的垂带石侧面.
须弥座:高级建筑的台基.源于佛座,由多层砖石构件叠埋而成,一般多用于宫殿,庙宇等重要建筑物上.
如意踏步:是不用垂带石,只用踏跺的做法,形式比较自由.
礓嚓(应为足字旁):在斜道上用砖石露挂侧砌,可以防滑,用于室外,66,J雀替:位于梁枋下与柱相交处连接体之间的短木,减少梁枋净跨.作用:增加挤压面,减小净距,艺术上的过渡
垂带石:在垂带踏跺两旁,其中线与明间檐柱中线重合,尺寸同阶条石,清代不砌象眼.
圭角:清式须弥座的最下层部分,整个高度分51份,圭角高度为10份. 抱鼓石:用于石栏结束处,阻住栏杆不使它掉下来.另为优美形象,作为栏杆尽端处理
清式彩画:定型为三种,旋子彩画,合玺彩画,苏式彩画,前两者梁思成总结为殿式彩画。旋子彩画,以旋花为装饰母题(旋花为牡丹花抽象而成的图案)用于帝王系统中的次要建筑以及第二等级建筑群里的主要建筑,如寺庙衙署。
合玺彩画,以龙为母题,只用于帝王系统主群中的主体建筑,等级最高 苏式彩画,只用于园林,住宅,包括皇家园林。
一整两破:旋子彩画中藻头部分的图案的一种形式.具体表现为一个整圆和两个半圆,以抽象的牡丹花――旋子为母题.是旋子彩画的基本形式,藻头由短至长形式为①勾丝绕(3份)②喜相逢(4份)③一整两破(6份)④一整两破加一路(7份)⑤一整两破加金道冠(7.5份)⑥一整两破加二路(8份)⑦一整两破加勾丝绕(9份)⑧一整两破加喜相逢(10份)
方上:(秦汉)以人工夯土建成的上大下小的方锥体形成的陵体。陪都:因政治地理原因或其他政治军事形势的原因,朝廷或国家在正式首都之外选择特定地理位置所建立的辅助性首都。陪都制又叫两京制,始于西周。
黄肠题凑:“题凑”是一种葬式,多见于汉代,西汉帝王陵寝椁室四周用柏木堆垒成的框形结构,四壁所垒筑的枋木(或木条)全与同侧椁室壁板呈
开创:合葬制;因山为陵,凿山为穴,以山为阙;重视绿化,利用自然 22.明孝陵曲折的神道;陵恩殿(宝城宝顶,自然序列,对十三陵产生很发达;官式建筑的装修、彩画、装饰日趋定型化。木构注重规整和整体
大影响)性(建筑造型艺术同唐宋建筑比较,产生了较大的差异,唐宋时期建筑
23.陵墓建筑从无标志到有标志,到标志很大;陵体轴线越来越长;地面生动有弹性,明清以后趋于平直僵硬;建筑结构强化柱梁的直接交接)
上的建筑群体伸展;越来越人工化,用建筑创造气氛,成为礼制的代表;民间建筑水平提高(南方建筑水平高于北方,保留营造法式的做法,江
越来越脱离原始神性,变得理性化,与其它建筑没有差别;晚期建筑理浙一带建筑做法《鲁班营造正式》砖普遍应用于民间,琉璃普及)明以
性化,雷同。后才普遍采用砖墙,硬山建筑 清 园林达到极盛期;藏传佛教建筑兴盛;24.最早见于史籍的佛教建筑:东汉洛阳白马寺
住宅建筑百花齐放,丰富多彩;简单化设计,提高群体与装修设计水平;25.四大佛教名山四川峨嵋山,普贤菩萨的道场;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建筑技艺仍有所创新。对西藏、蒙古采取宽容政策(西藏布达拉宫`河北的道场;安徽九华山,地藏菩萨的道场;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的道场承德外八庙)儒教运用至极点——“夫子庙” 住宅丰富,园林:以皇家园林为主《工程做法》规定建筑等级
6.《考工记》记载的营国制度“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都城九里见方,每边辟三门,纵横各九条道路,南北道路宽九条车轨,东面为祖庙,西面为社稷坛,前面是朝廷宫室,后面是市场和居民区.朝廷宫室市场占地一百亩.(涂,道路.一夫,一百亩)(注意,这是<<考工记>>中记载的都城制度,左祖右社,人面朝南时,左东右西. 7.城市形态的发展 第一阶段是城市初生期,原始社会晚期至夏商周三代;第二阶段里坊制确立期,春秋至汉;第三阶段是里坊制极盛期,三国至唐;第四阶段是开放式街市期,宋代以后。
8.宋东京布局特点:采用三套城,宫城居北,四条水系,交通以水路为主,里坊、市坊解体,城市道路形成街巷系
统,整个城市呈开放型结构。建立厢制。
9.元大都与明清北京布局:方整:旁三门,规则,前朝后市,左祖右社 道
佛寺的组成 以塔为中心,前塔后殿,塔殿并列,中轴佛殿为中心,侧轴建塔,塔寺分离
26.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唐(四绝:殿、像、墨宝、壁画)面阔七开间,进深八架椽,单檐四阿顶;平面柱网:金厢斗底槽;外出七铺作,双抄双下昂,柱子有侧脚、升起、卷刹。台基低矮,屋面平缓,斗拱宏大,出檐深远;门窗用直灵窗,色彩简单。成就:解决了大跨度的梁栿和较大的出檐;初步建立模数制;采用叠梁式与三角形屋架相结合的形式;斗拱功能合理;体现宏伟博大的唐风。
27.河北正定隆兴寺摩尼殿:四出抱厦,转轮藏殿:移柱法
28.天津蓟县独乐寺山门:面阔三开间,进深两间,单檐四阿顶平面:分心槽观音阁:减柱造:减去当心间缝中柱,形成六边形井口叉柱造:上层檐柱底部十字开口,插在平座层柱的斗拱内,平座柱则叉立在下檐柱
斗拱上,但内退半个柱径。柱间设斜撑
29.西藏布达拉宫建筑处理手法及成就:采用不对称的平面、立面,错动的体量,“之”字形大踏道,锯齿形的轮廓线,与周围山体的自然形态取得呼路:大道+胡同 形制;三套城;突出成就:科学的水系设计;将水面与大片苑应;建筑建于山脚,依据山势,巨大体量拔地而起,采用当地藏民居的收分、囿结合,创造一个山水城市;城市空间立体形象的塑造。箭窗,不破坏整体,产生竖向构图,直插蓝天,与天接近,与山融为一体,“虚根”的作法:外观十三层,实为九层,10.宋东京选址:交通便利,水运中心;布局特点:采用三套城,宫城居产生宗教追求的向上的感觉;北;四条水系,交通以水路为主;利用河道排水;里坊、市坊解体,城市下部做假窗,越向上越大,产生向上浮动的意味,既稳健又有升腾之感;
错动的白宫托起红宫向上与白云相接,产生飘动的感觉,在体量上强调道路形成街巷系
统,整个城市呈开放型结构。建立厢制
11.明清北京城:燕下都,辽陪都,金中都,元大都布局:方整:旁三门,红宫;色彩上与白宫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起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的效果;红色、白色、金色等大面积色彩在蓝天映衬下,产生圣洁无上的规则,前朝后市,左祖右社;道路:大道+胡同;形制:三套城;突出成气氛;红宫上建三座金殿和五尊金塔(汉藏结合),突出建筑的重要性。就:科学的水系设计,将水面与大片苑囿结合,创造一个山水城市;城市30.我国佛塔分为大乘佛教的楼阁式塔(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辽代,国内空间立体形象的塑造。现存唯一木塔;江苏苏州虎丘云岩寺塔,五代,;江苏苏州报恩寺塔,南宋),12.住宅构筑类型:木构抬梁、穿斗与混合式(北京、江浙、皖南、江西、密檐塔(河南登封嵩岳寺塔,北魏,最早的密檐砖塔,平面12边形,塔湖北、云南、四川等)竹木构干阑式(广西、海南、贵州等侗族)木构井)单层塔河南安阳宝干式(东北、云南林区)砖墙承重式(山西、河南、河北、陕西)藏碉楼中孤例;陕西西安荐福寺小雁塔,唐代,平面四边形;(西藏)土楼(福建、广东)窑洞(豫西、晋中、陇东、陕北)毡包(内蒙古、山寺双石塔北齐,平面方形,置于三层台基之上;山东历城神通寺四门塔,隋代,平面方形,造型简洁,风格雄浑;河南登封会善寺净藏禅师塔,唐代,新疆)13.北京四合院:建筑布局:十足帝王气,有轴线、序列,左右对称,体
平面八角形,国内已知最早的八角形塔)喇嘛塔(北京妙应寺白塔,尼泊垂直方向,若从内侧看,四壁都只见枋木的端头,题凑的名称便是由这种特定的方式衍生出来的.“黄肠”则因题凑用的木材都是剥去树皮的柏木枋(椽),以木色淡黄而得名
方城明楼:明清帝陵坟丘前的城楼式建筑,下为方形城台,上为明楼,楼中立庙谥碑。
南京明孝陵,仅一座明楼,此后明清各帝陵均大致沿袭孝陵方城明楼形制。足材:斗拱或素方用料的断面尺寸为一材,高宽比为3:2.栔(音自zi)两层拱之间填充的木件断面尺寸."一材一栔"为足材.其中材高15分,宽10分,栔高6分,宽4分.可见一足材为21分.材分八等.一等材6寸×9寸,相当于四个八等材.如柱径大小为2足材~3材,即42分~45分之间.
斗拱:中国古建筑中用以连结柱,梁,桁,枋的一种独特构件.斗拱是我国木构架建筑特有的结构构件,由方形的斗升和矩形的拱以及斜的昂组成.在结构上挑出承重,并将屋面的大面积荷载传到柱上.
斗拱的出跳:出跳的轴线到中轴线的距离为一跳,一般前后各出一跳.清称踩,宋称铺作
出一跳――三踩——四铺作 出两跳——五踩——五铺作 出三跳――七踩——六铺作 出四跳――九踩——七铺作 出五跳――十一踩——八铺作
栌斗:斗拱的最下层,重量集中处最大的拱. 华拱:宋式的一种拱的名称,垂直于立面,向内外挑出的拱.
下昂:斗拱中斜置的构件,起杠杆作用.华拱以下,向外斜下方伸出者,出栌斗左右的第一层横拱. 泥道拱:栌斗口内与华拱相交者,最下方的横拱(宋称).最外跳在挑檐檩下,最内跳的单层横拱.
令拱:每一跳的跳头,单层横拱. 双层斗拱:分别叫瓜子拱(下方短粗),慢拱(上方细长).(宋)
交互斗:为于横拱与华拱相交处,承托横拱和华拱传来的双向合力的拱 齐心斗:在华拱或横拱正中承托上一层拱正中的斗.在令拱上方中心,承托枋传来的力的斗.一般有两个.
耍头:最上一层拱或昂之上,与令拱相交而向外伸出如蚂蚱头状者.柱头枋:在各跳横拱上均施横枋,在柱心中心上的枋.(正心枋―清)撩檐枋:在令拱上的枋,最外部.(宋)(挑檐枋)平棊枋:最内部令拱上的枋.(井口枋――清)罗汉枋:在内外跳慢拱上者.(拽枋――清)宋用来表示斗拱出跳. 铺作:斗拱的出跳,1跳=4铺作. 计心造:在一跳上置横拱的做法. 偷心造:在一跳上不置横拱的做法. 插拱:全部都是偷心造的做法. 斗口:坐斗正面的槽口叫斗口,在清代作为衡量建筑尺度的标准,即清代模数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