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洗马河校区)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应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卷对应的位置上。2.用蓝、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记清楚,保持卷面清洁,不破损。
3.请按照题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汉代的印章(节选)
汉代的印章,在印章史上历来被人们称为是古代玺印艺术的巅峰。汉初的官私印都继承了秦印的制度,官印仍用田字格和日字格,私印也带有框栏。
汉初官印作为当时官方的法物,所用的文字均为小篆结构,结体方正平直,不做任何增损处理,以示严肃。这类文字,笔画都比秦官印文字粗壮。它们被用在带框格的布局中,整体显得庄重浑穆,平整规矩。汉初的官印布局尽管套用秦制,但印文面目有了改进,印风自有异于秦,为汉代后来印章的风格起了奠基的作用。汉初官印在布局中取消田字格,应不晚于吕后二年。1972年长沙马王堆汉墓的“轶(dài)侯之印”殉葬印,布局己不用田字格,便是有力的见证。轶侯卒于吕后二年,离汉开国(公元206年)仅20年。汉官印的布局和风格并不因用田字格而显得单调,有的作多字一排或二排布局,有的作四字二排布局,有的四字以上的作三排布局。在风格方面,铸印印文布排严实整齐,笔画圆润浑穆;凿印印文布排活泼,笔画生涩,转折处时见锋芒和棱角。
汉私印在脱离秦制后,多方面有了重要的发展。这种发展首先表现在印文方面。它们运用了增损之法,笔画繁者省,简者增,按印文布排的疏密需要,应情而定,非常灵活。这类印文与小篆相较,结构很不规范,但被大量使用,约定俗成,得到了当时社会的认可,成了作为专用于印章中的文字,称为缪篆,被列为汉六书之一。此外,还用装饰感极强的鸟虫书入印。鸟虫书的笔画,往往带有鸟形、虫形、鱼形,因此得名。所谓鸟虫,放大后,鸟即鸾凤,虫即螭龙。按汉人习惯,以龙凤形象入印,象征吉祥辟邪,以鱼入印象征相思和爱情,并非仅为美化印文。其次,表现在形式结构上,敢于创新,敢于变化,重艺术效果和装饰趣味。白文印,不论满白或细白文,均朴实大方,印文布排或匀称、或对比。朱白相间的印,在同一方印中,或用一半朱文一半白文,或用三朱一白,或用三白一朱,通常将笔画少的字作朱文,笔画多的字作白文,使朱文笔画的粗细近同于白文笔画的间隙,使朱白二者的量感接近。还有一种在印文周围加饰图案的印,常见图案为代表四方神灵的青龙、白虎、朱雀(凤)、玄武(龟),有饰四边的,也有饰二边或三边的,统称四灵印。
.下列各句中,对汉代印章的特点解说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汉初官即的文字都用小篆,形成庄重浑穆,平整规矩的整体格调。B.汉官印的印文在文字布排上有铸印和凿印两种风格迥异的排法。C.汉代的私印,从一开始就脱离秦制,印文以笔法灵活的缪篆为主。D.汉私印将鸟虫书入印,既美化了印文,又隐含了较深的文化意蕴。
2.下面对“汉私印在脱离秦制后,多方面有了重要的发展”解说无误的一项是(3分)()
A.增损笔法的运用,依印文疏密需要而定,排布灵活有致,完全突破了秦的格式。B.结构很不规范的,成了印章专用文字的缪篆,被列为与小篆齐名的汉字六书之一。C.朱白相间的印章中,因笔画的交错相映,构成一种较为匀称的印文文面。D.把借鸟形、虫形、鱼形而形成的鸟虫书用入印章,增强了印章外观的美感。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
A.汉印在印文周围加饰常见的四灵图案,喻示大印是权力的象征。B.汉代印章风格的变化,首先从汉初官印印文面目的改进开始。C.秦代官印文字与汉初官印文字相比,线条相对纤细。D.秦代印章有较为统一的制度,官印用田字格和日字格。.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慈圣光献曹皇后,真定人,枢密使周武惠王彬之孙也。明道二年,郭后废,诏聘入宫。景祐元年九月,册为皇后。性慈俭,重稼穑,常于禁苑种谷、亲蚕。
庆历八年闰正月,帝将以望夕再张灯,后谏止。后三日,卫卒数人作乱,夜越屋叩寝殿。后方侍帝,闻变遽起。帝欲出,后闭閤拥持,趣呼都知王守中使引兵入。贼伤宫嫔殿下,声彻帝所,宦者以乳妪殴小女子绐奏,后叱之曰:“贼在近杀人,敢妄言耶!”后度贼必纵火,阴遣人挈水踵其后,果举炬焚帘,水随灭之。是夕,所遣宦侍,后皆亲剪其发,谕之曰:“明日行赏,用是为验。”故争尽死力,贼即擒灭。阁内妾与卒乱当诛,祈哀幸姬,姬言之帝,贷其死。后具衣冠见,请论如法,曰:“不如是,无以肃清禁掖。”帝命坐,后不可,立请,移数刻,卒诛之。
初,王安石当国,变乱旧章,后乘间语神宗,谓祖宗法度不宜轻改。熙宁宗祀前数日,帝至后所,后曰:“吾昔闻民间疾苦,必以告祖宗,因赦行之,今亦当尔。”帝曰:“今无他事。”后曰:“吾闻民间甚苦青苗、助役,宜罢之。安石诚有才学,然怨之者甚众,帝欲爱惜保全之,不若暂出之于外。”帝悚听,垂欲止,复为安石所持,遂不果。
苏轼以诗得罪,下御史狱,人以为必死。后违预中闻之,谓帝曰:“尝闻仁宗以制科的轼兄弟,喜曰:‘吾为子孙得两宰相。’今闻轼以作诗系狱,得非仇人中伤之乎?捃(jùn,拾取)至于诗,其过微矣。吾疾势已笃,不可以冤滥致伤中和,宜熟察之。”帝涕泣,轼由此得免。
四。及崩,帝哀慕毁瘠,殆不胜丧。有司上谥,葬于永昭陵。
(节选自《宋史•慈圣光献曹皇后列传》,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阴遣人挈水踵其后 阴:暗地里B.姬言之帝,贷其死 贷:推卸 C.帝哀慕毁瘠,殆不胜丧 殆:几乎 D.帝悚听,垂欲止 垂:接近,将近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曹皇后性格仁慈的一组是(3分)()
① 常于禁苑种谷、亲蚕 ② 后皆亲剪其发,谕之曰:“明日行赏,用是为验。” ③ 吾闻民间甚苦青苗、助役,宜罢之 ④ 捃(jùn,拾取)至于诗,其过微矣 ⑤ 谓祖宗法度不宜轻改 ⑥ 不可以冤滥致伤中和 A.①②⑤B.②③⑥C.③④⑥D.①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曹彬的孙女因为仁慈、节俭,重视并经常亲自参与劳动而在郭后被废后应诏入宫,后被册封为皇后。
B.在面对作乱的贼子时,曹皇后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胆识和智慧,但在处理参与作乱的宫女时,也表现了她的阴险与毒辣。
C.王安石变法因触犯的皇后的利益儿被阻挠,但因为王安石的坚持而使皇后的计谋未能得逞。
D.曹皇后在病中仍然关心苏轼一案,充分体现了她的仁慈。苏轼最终绝处逢生于自己的才识也有关系。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安石诚有才学,然怨之者甚众,帝欲爱惜保全之,不若暂出之于外。(5分)②今闻轼以作诗系狱,得非仇人中伤之乎?(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8——9题。
秋斋独宿 【唐】韦应物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和韦苏州①《秋斋独宿》
【金】赵秉文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注】①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
.两首诗中诗人的心境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6分)9.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离骚》中屈原用“,”两句自白心志,表示自己要像古代圣贤所崇尚的那样,保持清白,献身正道。
(2)李白的《蜀道难》中,“,”句描写了飞流直下,瀑布喧嚣,水石激荡的动人场景。
(3)世事无常,生命如雨如花,生活却时有不如意,每每感伤之余,我们往往会借助《琵琶行》中的“,”两句来抒发自己和他人境遇相似的感慨。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并在答题卡中标明。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快阁的紫藤花 徐蔚南
细雨,百无聊赖之时,偶然从《花间集》里翻出了一朵小小的枯槁的紫藤花,花色早褪了,花香早散了。啊,紫藤花!你真令人怜爱呢!岂令人怜爱你;我还怀念着你的姊妹们——一架白色的紫藤,一架青莲色的紫藤——在那个园中静悄悄地消受了一宿冷雨,不知今朝还能安然无恙否?
啊,紫藤花!你常住在这诗集里吧;你是我上周畅游快阁的一个纪念。
快阁是陆放翁饮酒赋诗的故居,离绍兴城西南三里,正是鉴湖绝胜之处;去岁初秋,我曾经去过了,寒假中又重游一次,上周复去是第三次了。但前两次都没有给我多大印象,这次去后,情景不同了,快阁的景物时时在眼前显现——尤其使人难忘的,便是那园中的两架紫藤。
快阁临湖而建,推窗外望,远处是一带青山,近处是隔湖的田亩。田亩间分出红黄绿三色:红的是紫云英,绿的是豌豆叶,黄的是油菜花。一片一片互相间着,美丽得远胜人间锦绣。东向,丛林中,隐约间露出一个塔尖,尤有诗意,桨声渔歌又不时从湖面飞来。这样的景色,晴天固然极好,雨天也必神妙,诗人居此,安得不颓放呢!放翁自己说:“桥如虹,水如空,一叶飘然烟雨中,天教称翁。”是的,确然天叫他称放翁的。阁旁有花园二,一在前,一在后。前面的一个又以墙壁分成为二,前半叠假山,后半凿小池。池中植荷花;如在夏日,红莲白莲盖满一地,自当另有一番风味。池前有春花秋月楼,楼下有匾额曰“飞跃处”,此是指鱼言。其实,池中只有很小很小的小鱼,要它跃也跃不起来,如何会飞跃呢?
园中的映山红和紫竹都很鲜妍,但远不及山中野生的自然。
我们一踏进后花园,便有一架紫藤呈在我们眼前。这架紫藤正在开最盛的时候,一球一球重叠盖在架上的,俯垂在架旁的尽是花朵。花心是黄的,花瓣是洁白的,而且看上去似乎很肥厚的。更有无数的野蜂在花朵上下左右嗡嗡地叫着——热热闹闹地飞着。它们是在采蜜吗?它们是在舞蹈吗?它们是在和花朵游戏吗?……
我在架下仰望这一堆花,一群蜂,我便想象这无数的白花朵是一群天真无垢的女孩子,伊们赤裸裸的在一块儿拥着,抱着,偎着,卧着,吻着,戏着;那无数的野蜂便是一大群的男孩,他们正在唱歌给伊们听,正在奏乐给伊们听。他们是结恋了。他们是在痛快地享乐那阳春。他们是在创造只有青春只有恋爱的乐土。
这种想象决不是仅我一人所有,无论谁看了这无数的花和蜂都将生出了种神秘的想象来。同去的方君看见了也拍手叫起来,他向那低垂的一球花朵热烈地亲了个嘴,说道:“鲜美呀!,呀,鲜美!”他又说:“我很想把花朵摘下两枝来挂在耳上呢!”
离开这架白紫藤十几步,有一围短短的东青,穿过一畦豌豆,又是一架紫藤。不不定期这一架是青莲色的,和那白色的相比,各有美处。但是就我个人说,却更爱这青莲色的,因为淡溥的青莲色呈在我眼前,便能使我感得一种和平,一种柔婉,并且使我有如饮了美酒,有如进了梦境。
很奇异,在这架花上,野蜂竟一只也没有。落下来的花瓣在地上已有薄薄的一层。原来这架花朵的青春已逝了,无怪野蜂散尽了。
我们坐在架下的石登上,观看那正在一朵一朵飘下的花儿。花也知道求人爱怜似的,轻轻地落了一朵在膝上,我俯下看时,颈项里感得飕飕地一冷,原来又是一朵。它接连着落下来,落在我们的眉上,落在我们的脚上,落在我们的肩上。我们在这又轻又软又香的花雨里几乎睡去了。
猝然“骨碌碌”一声怪响,我们如梦初醒,四目相向,颇形惊诧。即刻又是“骨碌碌”地响了。
方君说;“这是啄木鸟。”
临去时,我总舍不得这架青莲色的紫藤,便在地上拾了一朵夹在《花间集》里。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每取出这朵花来默视一会儿。
(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啊,紫藤花!你真令人怜爱呢!”这是作者触景生情,直抒胸臆,情感抒发得真切动人。
B.作者叙述自己曾经三次去过快阁,但前两次都没有多大印象,是为了突出紫藤的美丽,紫藤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回忆。
C.文章第4自然段,作者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描写了快阁的美景,使人如临其境。D.“那无数的野蜂便是一大群男孩,他们正在唱歌给她们听,正在奏乐给她们听。他们
他们是在痛快地享乐那阳春。他们是在创造只有青春,只有恋爱的乐土。”运用了夸张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E.文章在描写紫藤时融情于景,储蓄隽永,使全篇笼罩着由于紫藤花落而引发的悲凉心境。
(2)文章从题目来看是要写紫藤花的,作者为什么用了很多文字写快阁周围的景物?(6分)
(3)作者在写到快阁时,用到了陆游的典故,有什么作用?(6分)(4)简要归纳画线段落的段意,并简析该段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路遥平凡的世界不平凡
韩 爽
1988年,《平凡的世界》乘着央广的电波飞入无数青年人内心。27年后,《平凡的世界》电视剧版登陆卫视频道,岁月流转,感动常在。路遥,这位离开了20多年的上世纪作家,从来没有消失在人们的书单上,即便评论界并不怎么看好他的作品。
终生与贫穷为伴
路遥1949年12月3日出生于陕西清涧县,原名王卫国。他的家庭是一个人数众多的群体。为了生存,在路遥七岁时,父亲就决定将这个长子过继给他的哥哥——远在延川县的王玉德。对于在父母家的生活,路遥最深刻的印象是饥饿与屈辱。当时,路遥衣衫褴褛,裤子破了不敢到别人面前,有人搞恶作剧,专门把他拉到人群里,惹得人们哄堂大笑。贫困艰难的生活给路遥留下了永生难忘的印象,他幼小的心灵受到了极大创伤。
1973年,路遥作为工农兵学员被推荐上大学。大学里,路遥的生活是很简朴的。同学白正明说,一身灰的卡服是他的礼服,“老三样”(白、黄、玉米发糕)、饭后一碗开水冲菜汤是他很喜欢的美味佳肴。
路遥的《人生》在全国获奖了,但他到北京领奖的路费还是跟四弟王天乐借的。路遥曾对朋友说过,《平凡的世界》那点稿费,还不够他那几年抽烟的钱。茅盾文学奖的奖金除了应酬文学界的朋友,就是还债。
文学殿堂的艰难跋涉
路遥一直在追求着自己的人生梦想,可他的文学之路并不平坦。当中央还没有对“文化大革命”作结论、别人还在喊“文化大革命”好的时候,他逆风而动,以超常的勇气与远见卓识,写出一篇声讨“文化大革命”的六万字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他寄给了全国各大刊物,可都给退回来了。没有人理解他的小说,也没有人敢发。后来,《当代》慧眼识珠,尤其是得到老作家秦兆阳的欣赏,《惊心动魄的一幕》才得以在这个杂志上发表并获得全国第一届优秀中篇小说奖。《惊心动魄的一幕》的获奖,增强了路遥前所未有的自信,这部作品成了他向更高目标攀登的基石。1981年6月,不到32岁的路遥,以顽强的毅力,用了21个昼夜,13万字的中篇小说《人生》。他自己认为这是可以开创一个时代的作品,写出来后先后寄给几家刊物,可还是被退稿。但他坚信并预言:要么取得巨大成功,要么彻底失败。结果《人生》果然让路遥一举成名。
《平凡的世界》这座辉煌艺术大厦,路遥建造得并不轻松。第一部全部完稿了,过去发表过他的作品的一些刊物(都是些有影响的大刊物),看过这部作品后,都纷纷退稿了(大多认为不适应时代潮流,属老一套“恋土派”)。稿件辗转了几个编辑部,最后由谢望新主编的《花城》杂志表示愿意接受。《平凡的世界》(第一部)问世之后,路遥没有赢得掌声与喝彩,相反,却遭遇文学评论人士的当头棒喝,在《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的研讨会上,绝大多数评论人士都对作品表示了失望,认为这是一部失败的长篇小说。很多评论家认为《平凡的世界》相较《人生》而言,是个很大的倒退。呕心沥血创作的一部长篇,居然没有得到主流的认可,路遥的心情灰暗到了极点。
路遥对好友白描说他要继续写下去,写第二部,写第三部。可就在抄写《平凡的世界》第二部时,路遥本来就没有恢复好的身体再次出现了问题,吐了血。
六年的文学远征,流血、流汗。《平凡的世界》终于在他顽强毅力的支撑下圆满完成,并一举夺得中国最高文学奖——茅盾文学奖。但此时的路遥已明显感觉到了死神的侵袭,感觉自己不久就要离开人世了。这位原准备站在诺贝尔文学奖领奖台上发表演讲的作家,又坚持完成了不朽的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而后带着未竞的事业,离开了这个平凡的世界。
路遥的成功与失败
“路遥是一个成功与失败的悖论。”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李星这样评价。他和路遥是文学刊物《延河》的同事,目睹了路遥的成长和上升,灿烂的生和光辉的死,作为同时代的文学评论工作者,他说路遥在生前似乎就不断以超乎常人的勇气和野心,一步一步地建构着自己非凡的人格形象,尽管生命短暂,但他却成功了。
从路遥文学馆馆长、延安大学文学院院长厚夫的新书《路遥传》可知,这种勇气和野心在路遥10岁的时候就已见端倪:在延川“顶门”的他,成为了村小学里的孩子王,因为他曾因口音问题被冷落嘲笑;在与养父上不上中学的斗争中胜利,把握住了命运之船的航向。他曾经用这样一句话解释他创作的初衷:“我起点太低。我要改变命运,要成大事,就得付出比常人多数倍的努力甚至牺牲。”
(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平凡的世界》无论是小说还是电视剧都对人们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评论界并不怎么看好路遥的作品,因此降低了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B.路遥是位让人敬佩的作家,他在文学创作上取得骄人成绩,是他艰难跋涉、坚持不懈的结果,也可以说是他用生命奋斗的结果。
C.路遥的文学创作之路并不平坦,是因为他逆风而动,也正是这个原因,使他的《惊心
D.《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刚问世就遭遇文学评论人士的当头棒喝,他们认为这本书不适应时代潮流,属老一套“恋土”派。但路遥没有退缩,毅然完成了写作。E.这篇传记结构严谨,思路清晰,文章整体上采用了总分的结构,主体部分采用小标题的形式,显得新颖别致。
(2)文章以“路遥平凡的世界不平凡”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3)本文二、三段记述了路遥童年和大学里的生活经历,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6分)
(4)请结合文本和生活实际,谈谈路遥的人生经历给了你怎样的启示。(8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世界杯走过80多年历程,欧洲球队和南美球队的对抗,一直是贯穿其中的主旋律。在前18届世界杯中,来自欧洲和南美的球队刚好各夺得9次冠军,__________。
(2)美联储内部对加息与不加息的争论一直存在,美联储决策委员会投票官员近期评论预示,倾向9月加息与不加息的两方__________。
(3)安德罗西克大胆预言,在今后5年内,俄与亚太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额将有大幅提升,甚至可能上升至与对欧贸易额__________。
A.势均力敌 旗鼓相当平分秋色B.平分秋色 势均力敌 旗鼓相当 C.平分秋色 旗鼓相当 势均力敌D.旗鼓相当平分秋色 势均力敌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我们要关注一些行业战线过长、生产力过剩、造成新的资源配置不合理。
B.可燃冰是海底极有价值的矿产资源,足够人类使用一千年,有望取代煤、石油和天然气,成为21世纪的新能源。
C.让坝上地区的人们讨厌多年的西北风,如今恰恰给当地带来了实惠,迎风转动的“大风车”不仅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而且还带来了绿色能源——风电。
D.早上出门的时候,他看到建筑工地上的挖掘机、装载机和十几辆翻斗车正在工作人员的指挥下挖土。
15.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春天,为我们的心灵提供了我们能享受的一切,轻松地解除了心头的焦虑和感情上的纷扰,________ 从大自然的微笑中,显露出来。
①让我们充满了闲适欢愉; ②让我们感受到了闲适欢愉;
③田野将是一片新绿,飘逸着令人沉醉的馨香,到处倾泻着春天的歌。④田野将是一片新绿,飘逸着春天的歌,到处倾泻着令人沉醉的馨香。
⑥整个大地一副快乐的神态,A.①④⑤B.②④⑥C.①③⑥D.②③⑥
16.根据下面提供的信息,给“科学发展观”下个定义。(5分)
①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的一种方法论。② 它的前提是适合中国国情和顺应时代潮流。③ 它主张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④ 它的总体要求是实行统筹兼顾。
17.阅读下面一段话,仿照画线的句子,再续写三句,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生活中出现了那么多的东西使人眼花缭乱,让人眼红耳热,又令人无所适从。当越来越多的新奇事物令我们无从选择时,我们为何不选择拒绝呢?有拒绝才有追求:拒绝热闹,是为了追求宁静的生活;,;,。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2015年高考前夕,某省级重点中学品学兼优的高三学生小徐惠上严重疾病,而他的家庭无力承担高额的医疗费甩。消息传出,他的病情牵动了全校师生的心。后经各种媒体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关注,校内外各界爱心人士纷纷踊跃捐款,以期帮助他早日战胜病魔。后来因为需配合治疗,小徐未能如愿参加2015年的高考。
作为年龄相近的学生,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捐助者、小徐或他的父母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大白”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参考答案
一、1.C(“一开始就脱离秦制”与第一段不符)
3.A(1.“汉印”扩大语意,四灵图装饰的是私印;2.无中生有。)
二、(一)4.B.贷:饶恕。
5.C(② 是曹皇后激励侍从护驾的办法,与“仁慈”无关,因此可以排除A.B两项;⑤ 是说她因循守旧,可以排除D项)
6.D(A项因果关系不成立;B项“阴险与毒辣”不恰当;C项没有依据)
7.(1)王安石确实有才干学问,但怨恨他的人很多,皇上要是爱惜他,想保全他,不如暂且
(2)现在听说苏轼因为作诗而被关进监狱,难道不是受到仇人的诬陷吗?
(二)8.(1)相同点:两首诗都表现了使人在秋夜的孤独之感。韦诗以风动竹、鸟惊栖、人独宿表现内心孤独;赵诗以惊鸟无宿暗寓诗旨,含蓄地道出使人心境的孤独
(2)不同点:韦诗孤独中又有淡静,皎月悦目,风竹悦耳,恬静宜人;赵诗孤独中更显凄冷,冷月残烛,秋雨寒枝,凄冷袭人
9.韦诗:比喻,以烛喻月,山月皎洁,宛如夜烛相伴,照人无眠。
赵诗:借代,借“晕”代月 “晕”配以“冷”,突出月夜寒意侵人;“晕”又预示了天气变化,引出下句。
10.(1)伏清白以死直兮,因前圣之所厚(2)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3)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三、11.(1):DE(选对一个3分,两个5分)
(2)快阁中的紫藤令作者陶醉,可是作者在开宗明义后,宕开一笔,先描绘了快阁周围的湖光山色,为描写紫藤渲染了环境,创造了一种充满诗情画意的境界。
(3)在写自然景物中运用陆游的典故,能使文章的文化底蕴丰厚,丰富作品的思想内涵,增添文采和趣味性。
(4)主要从主题思想、作者情感、作用等多方面的考虑。(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篇,陈述观点并作分析,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四、略
五、13.B(平分秋色:指双方各占一半。势均力敌:双方实力相等,不分高低。旗鼓相当:比喻双方力量不相上下。)
14.B(A项成分残缺,应在句末补上宾语中心语“等问题”;C项,不合逻辑,应改为“不仅带来了绿色能源——风电,而且还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D项,搭配不当和表意不明,只有“挖掘机”才能“挖土”,这些机器车辆,也不可能自动听指挥,可改为:“他看到建筑工地上的挖掘机、装载机和十几辆翻斗车正在工作人员的操作下工作。”)15.B 16.科学发展观是在适合中国国情和顺应时代潮流的前提下,按照统筹兼顾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方法论。
17.示例:拒绝名利,是为了追求淡泊的心境;拒绝时尚,是为了追求独立的个性;拒绝华丽,是为了追求质朴的天性;拒绝放纵,是为了追求完善的自身;拒绝烦恼,是为了追
写作(略)
第二篇:2017-2018学年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缺答案
绝密★启用前【考试时间:2018-03-01:上午 9:00-11:30】
凯里一中 2017—2018 学第二学期开学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共 150 分。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 效。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一个有深厚文化自信 的民族,才有长久屹立的精神支撑,才能拥有复兴之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 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走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我们更应该树立文化自信,凝聚起团 结向上的力量。
放眼全球,优秀的文化始终富有生命力,并且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中华文化源远 流长,在时代的变迁中传承着自己独有的魅力。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 治国理念,积淀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世之道,包含着“天下大同”、“天下为公”的理想 精神,传承着“爱国如家”、“先忧后乐”的家国情怀。我们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 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续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当今中国要“激流勇进”离不开文化的蓬勃“入海”。
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播,树立鲜明的文化自信,是对中华文脉的延续,也是对 世界的责任。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正逐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崛起中的中国正在大 步向前,以高度自信的姿态传递着“中国声音”。承办国际盛事,解决国际难题,勇担国际责任,世 界离不开中国。中国要凝聚民族力量,延续中华文脉,除了大力发展经济以外,还要牢牢把把握文 化高地。中华文化流淌过五千年历史长河,现在屹立世界潮头,在新时期要担负起凝聚民族复兴之 魂的历史重任。这需要夯实文化自信之
植于人民心中,进而指引中华民族迈向新的历史征程。
文化自信来源于优秀的传统文化,长久积淀铸就了中华文化“软实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启 发我们解决人类当前面临难题,我们要肯定民族文化的价值,对悠久的历史文化存有敬畏之心,以 古人之规矩,开当今之生面。无论是近代的社会变革与民主革命,还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建设,中华文化的“软实力”是迎难而上、锐意进取的不竭源泉。文化自信是基于全民参与的文化 自觉,立本革新频出“新活力”。优秀的文化需要全面的浸润和传承,国家正大力营造“以中华文化 为荣”的社会氛围,调动全民参与文化传承的热情。语文在中学教育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加大,国画、民乐等传统艺术走入青少年宫,让青少年感受传统文化之美,《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 一批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生动探索,、也让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都焕发出新的面貌。文化自信根植于 兼收并蓄的文化融通,着力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文明因交流互鉴而丰 富。古老的中华文明与现实交织,独特的东方魅力与世界交融,用国际化的表达方式创新中国文化。要坚信中华文化将同各国人民创造的文化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
中华文脉的航船要驶向世界文化之海,多元的文化自信乃是其打通中国与世界的“入海口”,这 种自信是建立在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全面继承与弘扬优秀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善用国际视角,与 世界对话,在文明互鉴的过程中博采众长,独领东方魅力。文脉与国脉相连,带着自信,向着伟大
复兴的“中国梦”前进,中华文化将继续扬帆航。
(摘编自高嘉蔚的《用文化自信打通中华文脉的“入海口”》)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拥有文化自信,是中华文化繁荣昌盛的前提条件,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目标 的充分条件。
B.中华文化的永久魅力,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内涵,更来自于我们结合时代要 求进行的继承创新。
C.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华传统文化可以借此优势逐渐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并且 长久屹立于世界潮头。
D.只要国家大力营造以“中华文化为荣”的社会氛围,形成全民参与的文化自觉,调动
与文化传承的热情,就能建立起文化自信。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第一段从文化对于国家、民族的意义说起,概括了文化自信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性。B.第二段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重内涵,明确了今天树立文化自信的前提条件。C.第三段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拓展到中国的国际地位,深入论述文化自信的必要性。D.第四段中以《中国成语大会》等为例,证明传统文化已经深入人心,文化自信已然树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借助深广的文化体制改革,让文化自信根植于人民心中,就能凝聚起强大的民族力量。B.只有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播,树立鲜明的文化自信,才能延续中华文脉。C.如果进行兼收并蓄的文化融通,用国际化的表达方式创新中国文化,那么我们将更有文化自信。D.拥有高度多元的文化自信,才能促成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融合,从而开启中华文化的新征 程。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命与天命 杨绛 神明的大自然,对每个人都平等。不论贫富尊卑、上智下愚,都有灵魂,都有个性,都有人性。
但是每个人的出身和遭遇、天赋的资质才能,却远不平等。有富贵的,有贫贱的,有天才,有低能,有美人,有丑八怪。凭什么呢?人各有“命”“命”是全不讲理的。孔子曾慨叹:。“命也夫!斯人也 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是命,就犟不过。所以只好认命。“不知命,无以为君子”。曾国 藩顶讲实际,据说他不信天,信命。许多人辛勤一世,总是不得意,老来叹口气说:“服服命吧。”
我爸爸不信命,我家从不算命。我上大学二年级的暑假,特地到上海报考转学清华,准考证已 领到,正准备转学考试,不料我大弟由肺结核忽转为急性脑膜炎,高烧七八天后,半夜去世了。丧 事自有家人管,不到一天全办完了。下午,我浴后到后园乘凉,后园只有二姑妈和一个弟弟、两个 妹妹,忽听得墙外有个弹弦子的走过,这是苏州有名的算命瞎子“梆冈冈”。不记得是弟弟还是七 妹妹建议叫瞎子进来算个命,想借此安慰妈妈。瞎子一手抱着弦子,由女佣拉着他的手杖引进园来,他坐定后,问我们算啥。我们说“问病”。二姑妈
瞎子掐指一算,摇头说:“好 不了,天克地冲”。我们怀疑瞎子知道我家有丧事,因为那天大门口搭着丧棚呢。其实,我家的前 门、后门之间,有五亩地的距离,瞎子无从知道。可是我们肯定瞎子是知道的,所以一说就对。我 们要考考他。我们的三姐两年前生的第一个孩子是男孩,不到百日就夭折了。他的“八字”二姑妈
也知道。我们就请瞎子算这死孩子的命。瞎子掐指一算,勃然大怒,发作道:“你们家怎么回事,拿 人家‘寻开心’的吗!这个孩子有命无数,早死了!”瞎子气得脸都青了。我第一次见识了算命。我们把算命瞎子的话报告了妈妈,妈妈听了也得到些安慰。那天正是清华转学考试的第一天,我恰
恰错过。我一心要做清华本科生,末一个机会又错过了,也算是命吧?不过我只信“梆冈冈”会算,并不是对每个算命的都信。而且既是命中注定,算不算都一样,很不必事先去算。
我和钱钟书结婚后离家出国之前,我公公交给我一份钱锺书的命书。我记得开头说:“父猪母鼠,妻小一岁,命中注定。”算命照例先要问几句早年的大事。料想我公公老实,一定给套出了实话,所以我对那份命书全都不信了。那份命书是终身的命,批得很详细,每步运都有批语。可是短期内 无由断定准不准。末一句我还记得:“六旬又八载,一去料不返。”批语是:“夕阳西下数已终。” 我后来才知道那份命书称“铁板算命”。我们由干校回北京后,“流亡”北师大那年,钟书大病送 医院抢救,据那位算命专家说,那年就可能丧命。但钟书享年八十八岁,足足多了二十年,而且在 他坎坷一生中,运道最好,除了末后大病的几年。不知那位“铁板算命”的又怎么解释。
既然人生有命,为人一世,都不由自主了。那么,“我”还有什么责任呢?随遇而安,得过且 过就行了。人不能自己做主,可以从自己的经验来说。回顾自己一生,许多事情是不由自主的,但 有些事是否由命定,或由性格决定,或由自由意志,值得追究。
抗日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某高官曾许钱钟书一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职位。钟书一口拒绝不要。我认为在联合国任职很理想,为什么一口拒绝呢?钟书对我解释:“那是胡萝卜。”他不受“胡萝 卜”的引诱,也不受“大棒”的驱使。我认为他受到某高官的赏识是命。但他“不吃胡萝卜”是他 的性格,也是他的自由意志。因为在那个时期,这个职位是非常吃香的。要有他的聪明,有他的个 性,才不加思考一口拒绝。
抗日胜利不久,解放战争又起。许多人惶惶然只想往国外逃跑。劝我们离开祖国的,提
方便,并为我们两人都安排了很好的工作。劝我们留待解放的,有郑振铎先生、吴晗、袁震夫妇等。他们说共产党重视知识分子。这话我们相信。但我们自知不是有用的知识分子。我们考虑再三,还 是舍不得离开父母之邦,料想安安分分,坐坐冷板凳,粗茶淡饭过日子,做驯顺的良民,终归是可 以的。这是我们自己的选择,不是不得已。
我们如果反思一生的经历,都是当时处境使然,不由自主。但是关键时刻,做主的还是自己。算命的把“命造”比作船,把“运途”比作河,船只能在河里走。但“命造”里,还有“命主”呢!如果船要搁浅或倾覆的时候,船里还有个“我”在做主,也可说是这人的个性做主。这就是所谓个 性决定命运了。烈士杀身成仁,忠臣为国捐躯,能说不是他们的选择而是命中注定的吗?他们是倾 听灵性良心的呼唤,宁死不屈。如果贪生怕死,就不由自主了。做主的是人,不是命。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圣人孔子相信命,强人曾国藩也相信命,文章由此开头,使读者读出了那一份对命运的敬畏之 心。
B.算命瞎子“梆冈冈”准确地算出了刚去世的大弟以及三姐夭折的儿子的命,改变了杨先生的父 亲不信命的态度。
C.作者讲述人生经历中的往事,比如钱先生拒绝去联合国任职、将一位老者对人生的思考寓于具 体的事情中。
D.文章夹叙夹议,读者既能读到杨先生和钱先生不一样的人生经历,又能获得关于人生态度的智 慧。
5.文中写到钱钟书先生比“铁板算命”算出的六十八岁多活了二十年,杨绛先生讲述这件事有何用 意?请简要分析。(5 分)
6.本文选自杨绛先生九十六岁时发表的作品《走到人生边上》。纵览全文,杨先生表达了哪些人生 思考?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十九大代表、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到 2020 年、新的高考改革制度将全面实
高考 招生制度改革已经在上海和浙江试点。经评估取得了成功;今年还有 4 个省份开始试点。
浙江和上海的试点改革已经成功。那浙江、上海的高考怎么考? 打个比方。就是说从过去的吃桌餐改成了吃自助餐,选择性大了。高考马上就要在全国开启自
助餐模式了。他们都从过去的“语文、数学、外语+理科综合或文科综合”3+l 模式变成现在的 3+3 模式。比如,浙江的 3+3 模式为:语文、教学、外语三门课+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技术 7 门学科中选择 3 门作为高考学科,学生有 35 种高考学科组合权。外语也从过去的一年一考变
成一年两考,取成绩较高的那次计入高考成绩。
(摘编自《2020 年全国实行新高考制度》)材料二:2014 年 9 月,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我国恢复高考以后,第一次以国务院名义出台的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专门文件,充分体现 党中央、国务院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高度重视。
《意见》明确了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意在发挥考试招生在引导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中的重要作用。在原有会考的基础上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促进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避免严 重偏科;通过成长记录的方式建立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生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社会实践 等内容在内的学生综合素质档案,为学生毕业和升学做重要参考。
本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恢复高考以来最全面、最系统的改革。也是教育综合改革中最重要、最复杂的改革,触及到了教育的本质。这一轮改革、不只是就考试招生改革而改革,而是要通过高 考这一“牛鼻子”来拉动整个教育的改革,通过全面系统的改革,更加注重学生的成长过程,促进 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中学的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科学选才、促 进公平。改革涉及评价理念、理论、技术和实操等多个方面,还涉及高中教育教学方式的改变和调 整。
《意见》的起草和出台经历近4 年的时间,它集中体现了多年来我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践成 果,适应了我国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对人才选拔和培养的要求,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改 革顶层设计。
摘编自《中国考试》2017 年年 2 期)材料三: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入学第一课上,来自中科院物理所的方忠说:“同学们,希望 你们选择物理,爱上物理。”这堂课之所以引起关注,与另一则新闻脱不了关系:新高考背景下物理 学科似乎有“遇冷”的趋势。
实行“3+3 新高考模式后,今年高考浙江全省 29.13 万考生,选考物理的只有 8 万人。在上海,实行新高考改革第一年,选择物理科目的考生也仅仅占总人数的 30%。有数据显示,浙江省最初预 报时选择物理学科的学生很多。
曾经“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是很多人的想法,那么,为什么物理现在却成了学生们 心中放弃可惜,留着又觉得没有意义的“鸡肋”呢?杭州市某中学刚参加完高考的学生们说,其实理 由很简单---在新高考改革模式之下,物理相比其他学科来说,太难了。有些选了物理的还觉得很可 惜,因为本身在自己的学校年级里面还算成绩好的,但是在整个市里面或省里而却排不上,这样“赋 分就赋不到很高”。浙江高考实行“赋分制”,是指卷面分已经不是最终成绩,而是要根据考生卷 面分在所有报考学生成绩的排名比例给出对应分数。考生基数越少,赋高分越难。
物理教育的缺失会带来怎样的恶果?北师大附中物理教研组组长李宇炜认为,因为物理学科是 其他自然学科重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不管是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的这种精 神,还有逻辑推理能力等各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而且一般来说,以物理学科为背景的学生当他
转向其他专业的时候,更容易取得成绩。而我们国家正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物理人才的断层 有可能对我国以后的发展带来后劲不足的问题。学生是否选择物理,既有赖于他本人的特点,也有 赖于我们能够给他们展现出怎样的物理课程。北师大附中设计了四种层次不同的物理学习内容,供 四种不同的学生选择。
(摘编自《高考“3+3”物理遭嫌弃,牛顿的棺材板又按不住了?》)7.下列对材料三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由于物理学科难度太大,而新高考改革又提供了多种组合模式,因此在新高考下物理学科可能 遇冷。B.在浙江试
反差。
C.从浙江学生反馈信息来看,新高考模式下书很多学生不选物理,浙江高考的赋分制是造成这一 状况的根本原因。
D.物理是很多其它自然学科重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物理人才的断层或将给国家发展带
来后劲不
足的同题。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 分)A.新的高考招生制度在浙江和上海的试点取得成功,如果在其他四个省份继续成功,浙江、上海 的模式将在全国实行。
B.新高考改革站在国家顶层设计的高度,立足于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培养人才的要求,体现了多年教育改革的实践成果。
C.新高考改革不仅仅是考试形式和内容的改革,还涉及高中教育教学方式的改变和调整,是一次 触及教育本质的系统的改革。
D.物理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有重要作用,物理基础扎实的学生在从
事其他专业时,更易获得成功。
E.新的高考制度可能带来的物理教育缺失的问题,已经引起了中学教育界的重视,北师大附中的做 法将使得这个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9.为什么说“本轮高考制度改革是教育综合改革中最重要的改革”?请结合材料简要概
(4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李光弼、营州柳城人。光弼严毅沉果,有大略,善骑射。起家左卫亲府左郎将,补河西王忠嗣 府兵马使。忠嗣遇之厚,尝曰:“它日得我兵者,光弼也。”朔方节度使安思顺表为副,欲...以子妻之,光弼引疾去。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异其操,表还长安。安禄山反,光弼以朔方兵五千出土门,东救常
山。郡为战区,露胔蔽野,光弼酹而哭之,厚恤其家。是日,饶阳贼五千至九门,光弼谍知之,提
轻兵敛旗鼓,伺贼方饭,袭杀之且尽。史思明据赵郡。光弼急攻赵,一日拔之。士多卤掠,光弼坐 谯门,收所获,悉归之民,城中大悦。肃宗即位,授户部尚书,诏将兵五千入太原。侍御史崔众主 兵太原,素狂易。及是,诏众以兵付光弼。众见光弼长揖,不即付兵,光..弼怒,斩众以示之,威震
三军。至德二年思明将兵十万攻光弼时锐兵悉赴朔方而麾下卒不满万光弼乃彻民屋为擂石车..石所及
辄数十人死贼伤十二。又潜沟营地,俄而贼数千没于堑,城上鼓噪,突骑出乘之,俘斩万计而还,寻思明至偃师,光弼悉军趋河阳,已入城,召郝廷玉等诸将曰“望吾旗,麾若缓,可观便宜。若三 麾至地,诸军毕入,生死以之,退者斩!”已战,冯堞望郝廷玉军不能前,趣左右取其首来,曰:“马 中矢,非却也。”乃命易马。有裨将援矛刺贼,中数人,又有迎贼不战而却者,光弼召援矛者赐绢五 百匹,不战者斩。光弼麾旗三,诸军争奋,贼众奔败,斩首万馀级。上元元年,加太尉、中书令。
广德元年,诏増封户二千,赐铁券,图形凌烟阁。二年薨,年五十七。赠太保,谥曰武穆,诏..
送葬延平门外。光弼用兵,谋定而后战,能以少覆众。与郭子仪齐名,世称“李郭”,而战功推为中 兴第一。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新唐书﹒李光弼传》)
A.至徳二年/思明将兵十万/攻光弼时锐兵悉赴朔方/而麾下卒不满万/光弼乃彻民屋为擂石车/石 所及辄数十人/死贼伤十二/ B.至徳二年/思明将兵十万攻光弼/时锐兵悉赴朔方/而麾下卒不满万/光弼乃彻民屋为擂石车/石 所及辄数十人死/贼伤十二/ C.至徳二年/思明将兵十万攻光弼/时锐兵悉赴朔方/而麾下卒不满万/光弼乃彻民屋为擂石车/石
所及辄数十人/死贼伤十二/ D.至徳二年/思明将兵十万/攻光弼时锐兵悉赴朔方/而麾下卒不满万/光弼乃彻民屋为擂石车/石 所及辄数十人死/贼伤十二/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节度使,唐代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而得名,节度使集军、民、财、监察于一身,有很大权力。
B.长揖,即拱手高举,自上而下向人行礼,它是中国古代交际礼仪风俗。向人作揖表示恭敬,稽首和顿首相比长揖则显得更为轻慢。
C.三军,春秋时期为各大诸侯国的军事编制,全国的军队分上、中、下三军,由国君或统帅率
领中军,后来常以“三军”指代全军。
D.铁券,是外形如筒瓦状的铁制品,它在中国古代是皇帝分封功臣爵位时颁赏赐给臣子的信物 和凭证,允其世代享有优厚待遇及免死罪。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李光弼关爱百姓,体恤人民。常山战地死尸遍野,他亲自祭奠死者,并对家属厚加抚恤;手 下士兵掳掠百姓财物,他收缴以后全都归还百姓。
B.李光弼极有谋略,善出奇兵。在兵力悬殊的情况下,他一方面积极防御,固守太原,另一方 面暗中在敌军大营前挖坑,陷没数千贼兵,大胜而回。
C.李光弼治军严整,赏罚分明。崔众交付兵权时有意拖延,李光弼当众将其斩杀以立军威;他
奖励作战时奋勇杀敌的将领、惩处畏战后退的人。
D.李光弼深受赏识,极尽哀荣。他曾受王忠嗣、安思顺等人的举荐,后官至太尉、中书
像挂于凌烟阁,死后皇帝下令群臣为他送葬。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朔方节度使安思顺表为副,欲以子妻之,光弼引疾去。
(2)是日,饶阳贼五千至九门,光弼谍知之,提轻兵敛旗装,伺贼方饭,袭杀之且尽。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14-15 题。
临江川·寒柳 纳兰性德
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吹不散眉弯。
注:①春山:春日之山。春山山色如黛,故借喻女子之眉毛,或代指女子。这里指代亡妻。②湔裙: 即洗裙之意。“湔裙”典出《北齐书·窦泰传》:“泰母期而不产,大惧。有巫日‘渡河湔裙,产 子必易。’……泰母从之。俄而生泰”。此典暗指妻子死于难产。14.下列对这首词分析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 分)
①②
。湔裙梦断续应难。西风多少恨,A.“飞絮飞花",以及“疏疏”一词, 词人描绘了一幅絮柳扬花,春山含黛,亦凄亦丽,日煦清 和的画面。
B.“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词人以柳喻人,表达了对亡妻的思念和爱犹如明月对寒柳
一般的
不弃不离。
C.柳叶与春山常用来借喻女子之眉,“春山”如黛,并蕴含着青秀翠丽,此句读之仿佛可见词人 亡妻之美。
D.词人用“湔裙”的典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妻子之死给自己带来的痛苦以及对妻子的思念。
E.“寒柳”一词言之有物,“物”是外壳,情是本质。整首词句句写柳,又句句写人,物情
意境明快清丽。
15.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词。(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5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1)《赤壁赋》中“,”两句从侧面 ”,并因理想不写出洞箫 声凄婉动人,这是因为客面对无尽的长江,反观自己,感叹“ 能实现 而惆怅叹息。
(2)《酬乐天扬州初逄席上见赠》中“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两 句,借用典①第二展厅的文物如同一部浓缩的史书,举重若轻地展示了先民们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顽强战斗、....繁衍生息的漫长历史。
②这部翻译小说虽然是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却多侧面、多视角地展现出那个时代光怪陆离的....社 会生活画卷。
③毕业后他的同学大都顺理成章地走上了音乐创作之路,而他却改换门庭,另有所爱,一头....扎进 中国古代文化研究中。
④就对后世的影响来说,我们一致认为《封神演义》虽然比不上《西游记》,但和《聊
斋志异》
是可以并行不悖的。....⑤在那几年的工作学习中,杨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的教导在我听来如同空谷足音,给我....
启
示,带我走出困惑。
⑥我国绘画史上有一个时期把王石谷等四人奉为圭臬,凡是学画,都以他们为宗,有的甚至....照摹 照搬。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A.正是这款凝聚了他智慧和汗水的计算机软件,大大提高了水利普查的审核速度和数据质量,他又一次受到水利部领导、国务院水普办的表扬和嘉奖。
B.2017 南国书香暨第九届“书香汕头”全民读书节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惠民书市”大型图 书展进场人数近30 万人次,销售额近20 万元左右。
C.这种与自己心血相融的技巧,会促进个人心灵、感情与审美的大大提升,绝对不能在教授中获 得。
D.著名影视剧导演刘家成带领《心战 101》剧组来到美丽西江景区取景拍摄,西江景区不仅受到 越来越多的影视剧组的青睐,而且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八方游客。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 分)
A.“我换号了,敬请惠存”先是以同学名义通知换号,再开口借钱,不法分子竟利用其中空隙,伺机行骗。
B.听说你们家舍妹要去当兵,这种雄心壮志令我钦佩不已。C.“各奔天涯何处是,惟愿君安好”,我就留步不送您了。
D.显然有许多类似的工作薪水更高,我准备辞职,另谋高就了。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句不 超过 18 个字(6 分)孩子的教育需要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的合力。学校教育侧重于知识传授、能
力培养,而家庭教育则侧重于性格塑造、品格养成,家长的责任在于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为孩子 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但是现实中,个别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混淆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界限,把本应该由老师承担的责任转移到了家长身上。就拿让家长给孩子批改作业来说,这固然是促进亲
子沟通的一种方式,的知识掌握状况,便有让家长越俎代庖、反客为主之嫌。老师如果不了解孩子
③ ?
① ② ③
21.提取下而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在横线上写出贾康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案”的四个关键词。(5 分)在结构优化的问题上,供给侧各要素之间面临着亟待解决的问题。“整地拆迁补偿必烦积极地 像重庆那样搞地票试点,但这方面的步子很小,资本虽然充裕,可找不到合适的投资对象。”经济 学家贾康说。对此,他指出,要解决这些问题,升级换代自然比不上科技创新;也不是简单的靠动
员群众来解决,而是靠敢于在市场生活中间弄潮的科学家、学术带头人带着他们的团队重点突破,靠这个时代所必需的企业家精神。
关健词:① ② ③ ④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近年来,虽然整形失败的案件屡见不鲜、触目惊心,但丝毫没有影响整容业的异常火爆,而在整
形的队伍中也不乏高中生的身影。据了解,整形热的出现,主要在于大多数人希望通过提升“颜值” 获得更多的自信与机遇。
2015 年身为阿里巴巴掌门人的马云,名列福布斯“全球科技百富榜”亚洲第一,美国《福布斯》
杂志曾这样介绍马云:“深凹的额骨,扭曲的头发,淘气的露齿笑,一副 5 英尺高、100 磅重的顽童 模样。”“这个长相怪异的人,有着拿破仑一样的身材,更有拿破仑一样的伟大志向。”
颜值时代,是“造脸”还是“修心”?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第三篇:2015-2016学年贵州省思南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贵州省思南中学2015—2016 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3 分)
阅读微信谨防病态
过去总说我们的阅读量低,其实,那要看阅读什么,读书的数量确实不高,可读微信的 时间和数量,恐怕在世界上都数一数二。
不妨看看四周,无时无刻不在那里看微信,可以说是任何地方的风景。开会、上课、听 讲,凡是低着头的,十有八九是在读微信;上班时间看微信,已经成了常态行为,更何况微 信与工作有关的也不在少数;坐公交、乘火车,等在候车室、候机室、候诊室里,盯着微信 的恐怕占大多数,幸亏飞机上不许开手机,否则,读微信的比例大概接近百分之百。从前纸 质媒体独占天下时,蹲厕所看报是一景,今天,上厕所不看微信的还剩下多少?
微信的诞生,当然是好事,让阅读大大提速,看什么都变得无比便捷,可这种如潮水一 般涌来的微信量也很容易令人沉迷。
须臾离不开微信,一刻不盯着微信就有如失魂落魄,这已经是很多人的生活常态;一家 几口各看各的微信,还互转互动,这已经是当今家庭生活的普遍景致。姑且不说在看微信中 度过的生活究竟是好是赖,仅是把阅读都耗费在微信里,就会让原本已经少得可怜的读书时 间更无一席之地。
书痴,古往今来向来都是少数,但微信痴如今正与日俱增。阅读微信一旦成瘾,茶饭无 心、睡眠不足、耽误了正事,恐怕就是病态了,不仅无益于身心健康,而且还会带来诸多副 作用。因为这种病态阅读常常是排他的、痴迷的、偏听偏信的,即便谬误就在眼前,也浑然 不觉。
尽管读微信也是阅读,好微信就是好文章,好的微信公众号就是一张好报纸、一本好刊 物,甚至是一部便携式的好书,可是,阅读那些转来发去的微信时你也会发现,这毕竟有别 于书籍、报刊。
个人间转发的微信大多是单向的,很少能看到相左的意见,即使有,往往也难得再次转 发到同一个人的手里。这还不如阅读报刊,起码不同的说法、争论的意见都可以相继呈现; 更不如网页,不但有不同的声音,而且还有纠错的跟帖及时出现。前些时候,一则大学生只 因掏了家门口的鸟窝而被判重刑的消息,除在报纸、网络上竞相传播外,在微信里更是频频 转发,可当真相披露出来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都有报道,唯独相关真相的微信却在 转发中不见了踪影,于是,就给只专注于微信传播的人留下了极为片面的印象。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微信群遍布的今天,可谓特别恰当的形容。不少微信群正 日益走向近亲繁殖,在相同认知、经历、层次、职业的人组成的各类微信群里,传播的微信 都在相同水平上徘徊,所以,沉浸、徜徉在这样的微信群中,很难受到启迪和提升,大家需 要的只是纵情宣泄和盲目点赞,以致很多错误百出的微信可以反复疯转。有的微信传递的消 息说是昨天的,可照片和视频里的着装都与季节不符;有的微信说得尽管慷慨激昂,可连基 本常识都是错的,年月日都没说对,但又有谁在乎这些呢?
阅读微信有可能成为病态,而转发微信也可以变成许多人的癖好,转得瘾头十足。为了 获得转发量,不惜用“转疯了”“不能不转”“是中国人就转”“有良心的就转”等词语作 为噱头,可等你打开一看,恐怕只有没良心的才会转了。不过,这种自以为是的微信转发,却很合乎病态阅读的胃口,只图叫座,不顾事实。
阅读微信原本是好事,转发微信也不是什么坏事,但不能过度,过度就会陷入病态,病 态的结果就是误了别人,也误了自己。(摘编自《人民日报》2016 年1 月21 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页
1第 A.无时无刻不在那里看微信,可以说是任何地方的风景。坐公交、乘火车时盯着微 信的恐怕占大多数,就连蹲厕所看微信的也是多数。
B.中国人读微信的时间和数量,恐怕在世界上都数一数二。就连上班时间看微信,都已经成了常态行为,当然有时微信与工作也是有关的。
C.一刻不盯着微信就有如失魂落魄,这已经是很多人的生活常态。一家人也是各看 各的微信,还互转互动,这已经是当今家庭生活的必然行为。
D.不少微信群正日益走向近亲繁殖。相同认知、经历、层次、职业的人组成各类微 信群,传播的微信都在相同水平上徘徊,所以,他们在这里很难受到启迪和提升。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微信的诞生,可以提高阅读的速度,让阅读变得快捷,而且好微信就是好文章,但如潮水一般涌来的微信量也很容易令人沉迷。
B.须臾离不开微信,这种在看微信中度过的生活把阅读都耗费在微信里,会让原本 已经少得可怜的读书时间更无一席之地。
C.病态微信阅读常常是排他的、痴迷的、偏听偏信的,会让人茶饭无心、睡眠不足、耽误了正事,不仅无益于身心健康,而且还会带来诸多副作用。
D.大学生只因掏了家门口的鸟窝而被判重刑的消息,在微信里被频频转发,可当真 相披露出来后,传播微信的人对此就只有极为片面的印象。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个人间转发微信时很少能看到相左的意见,即使有,往往也难得再次转发到同一 个人的手里,所以个人间转发的微信大多是单向的。
B.有的微信尽管说得慷慨激昂,可连基本常识都是错的,年月日都没说对。这样的 微信仍被疯转,原因是那些转发的人需要的是纵情宣泄和盲目点赞。
C.转发微信可以变成许多人的癖好,为了获得转发量,不惜用“转疯了”“不能不 转”等词语作为噱头,这种自以为是的微信转发,很合乎病态阅读的胃口。
D.阅读微信原本是好事,转发微信也不是什么坏事,我们不过度地阅读和转发,就 不容易陷入病态,也就不容易误了别人,也误了自己。
二、古诗文阅读(37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 题。
寇准,字平仲,华州下邽人也。准少英迈,通《春秋》三传。年十有九,举进士。太
宗取人,多临轩顾问,年少者往往罢去。或教准增年,答曰:“准方进取,可欺君邪?”后 中第,授大理评事,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
会诏百官言事,而准极陈利害,帝益器重之。擢尚书虞部郎中、枢密院直学士,判吏部 东铨。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准犹文皇 之得魏征也。
淳化二年春,大旱,太宗延近臣问时政得失,众以天数对。准对曰:“《洪范》天人之 际①,应若影响,大旱之证,盖刑有所不平也。”太宗怒,起入禁中。顷之,召准问所以不平状,准曰:“愿召二府至,臣即言之。”有诏召二府入,准乃言曰:“顷者祖吉、王淮皆 侮法受赇,吉赃少乃伏诛;淮以参政沔之弟,盗主守财至千万,止杖,仍复其官,非不平而 何?”太宗以问沔,沔顿首谢,于是切责沔,而知准为可用矣。即拜准左谏议大夫、枢密副 使,改同知院事。
自唐末,蕃户有居渭南者,温仲舒知秦州,驱之渭北,立堡栅以限其往来。太宗览奏不 怿,曰:“古羌戎尚杂处伊、洛,彼蕃夷易动难安,一有调发,将重困吾关中矣。”准言: “唐宋璟不赏边功,卒致开元太平。疆场之臣邀功以稔祸,深可戒也。”帝因命准使渭北,安抚族帐,而徙仲舒凤翔。
真宗即位,迁尚书工部侍郎。景德元年,契丹内寇,纵游骑掠深、祁间,小不利辄引去,徜徉无斗意。准曰:“是狃②我也。请练师命将,简骁锐据要害以备之。”是冬,契丹果大
页
2第 入。因请帝幸澶州。高琼麾卫士进辇,帝遂渡河,御北城门楼,远近望见御盖,踊跃欢呼,声闻数十里。契丹相视惊愕,不能成列。敌数千骑乘胜薄城下,诏士卒迎击,斩获大半,乃 引去。
帝崩时亦信惟准与李迪可托,其见重如此。(节选自 《宋史》)
【注】①际:彼此之间。②狃:轻侮。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上由是嘉之曰/朕得 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征也
B、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 准/犹文皇之得魏征也
C、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上由是嘉之曰/朕得 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征也
D、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上/由是嘉之/曰朕得 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征也
5.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春秋》与《诗》《书》《礼》《乐》《易》合称“六艺”,“传”是古代解释经 书的著作。
B、“崩”是指古代帝王去世,王后去世为“薨”,诸侯去世为“卒”,大夫去世为 “不禄”。
C、我国古代授予官职叫“拜”、“授”,调动官职叫“迁”,“转”。“迁”一般指 提升调用,“迁谪”、“左迁”、“左转”常指降职。
D、吏部,六部之一,掌管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等事务,吏部尚书是吏部的最高长 官。其余五部分别为工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寇准年少有才且正直。他通晓《春秋》三传,19 岁就考中进士;有人建议他面见 太宗时虚报年龄,以免被太宗认为年少而除去功名。寇准却认为欺君不妥。
B、唐朝末年,温仲舒管理秦州时,把蕃户从渭水以南驱赶到渭水以北,构筑堡栅以限 制他们往来。皇帝对此不悦,后命寇准出使渭北安抚蕃户。
C、淳化二年天大旱,大臣们认为是天命,寇准却认为与朝政得失有关,于是对皇帝指 出法度有不公平之处,并当即说出祖吉、王淮枉法受贿之事。
D、寇准在与契丹军队交战中展示了指挥才能。他仔细观察和分析敌情,及时调遣军队 进行防御,并请皇帝驾临澶州鼓舞士气,结果大败契丹军队。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会诏百官言事,而准极陈利害,帝益器重之。(5 分)译:___________________(2)唐宋璟不赏边功,卒致开元太平。疆埸之臣邀功以稔祸,深可戒也。(5 分)译: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代诗歌阅读(10 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 题。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页
3第
8、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体会并说出“风枝惊暗 鹊,露草泣寒虫”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5 分)
9、古人写诗讲究“炼字”,“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两句中哪两个字用得最好?有 怎样的表达效果?(5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8 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用,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运用比喻手法,感叹与茫茫宇宙相比,人是多么渺小。
(2)韩愈在《师说》中用,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分析了人们在学习中存在很多疑惑问题的原因,并深深叹息。
(3)荀子在《劝学》中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阐释人与人之间并没有什么不同,有成就的人只不过是善于借助外物的道理。
(4)《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题中选定其中一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题目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 一题目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题。(25 分)乘以3 得8
赵新
我7 岁还没上学,不识字也不识数,当然更不会算账。村里人说我是个傻二小。
有一年,我家的斜对面开了一家小小的杂货铺,卖针头线脑、纸张文具,也卖些吃的喝 的。掌柜的是我的本家赵泰爷爷,一个很斯文的白胡子老头。开张那天,他先放了两挂鞭炮,然后在大门上贴了一副鲜红的对联。我问他这对子上写的什么,他告诉我,上联是“有酒今 日醉”,下联是“没钱你别来”。我问他啥意思,他说,傻二小,回家问你爹去吧!回到家里,我把那副对联给爹念出来了,问爹这是啥意思。
爹是农民,满头黄尘,一脸汗水。抽了一袋旱烟后爹说,二小,他那副对子一是鼓动人 们买他的东西,手里有钱要舍得花;二是说他做买卖不赊账,没钱别进他的铺子。爹说赵泰 这个人虽然识文断字,可是很小气,很抠,财迷脑瓜。爹还说他应该有个“不赊不欠”的横 批!
爹说对了,不一会儿赵泰爷爷就把横批贴出来了,只不过是“概不赊欠”!我很佩服爹 的智慧和眼光,尽管爹一字不识。爹笑着告诫我,你这个爷爷把一枚钱看得比磨盘还重,可 别去买他的东西,小心糊弄你!
那天我们家里来了客人,爹要点火做饭时,突然发现没了洋火(火柴)。爹不敢怠慢和 冷落亲戚,就交给我两毛钱,让我去买洋火。爹告诉我二分钱一盒洋火,买三盒,剩下的钱 一分也不能花,要如数拿回来。爹说了这么几句,让我赶紧跑着去。
进了赵泰爷爷的铺子时,那位白胡子老头正趴在柜台上噼里啪啦打算盘。他头戴一顶瓜 皮帽,身穿一件蓝布长衫,鼻梁上架了一副眼镜,比学校的老师还显得有文化、有尊严。他 把算盘推到一边,俯下身来摸着我的头说,人家别的孩子都上学了,你为什么不上?我说,爷爷,我不识数!他说,你小子不上学,不就越来越笨吗?我说,爹不让我上学,说掏不起 书钱!他说,你爹糊涂!掏不起书钱不会借?他还让你当一辈子傻二小呀?他猛地把柜台一 拍,短见,你爹真正是短见!
赵泰爷爷的脸红了,雪白的胡子也抖动起来。他坐下去歇息一阵才问我买什么,身上带 了多少钱。他很认真地告诉我,洋火是二分钱一盒,三盒,用乘法算,二乘以三得八。你身 上带着两毛钱,用减法算,两毛减去八分,我应该再找给你一毛钱。你听明白了吗?听不明
页
4第 白,回家问你爹去!我一点也不明白,他一会儿乘法一会儿减法,我的脑袋早大了。那天晚上,爹好一阵激动,好一番感慨,好一番叹息!
爹先是批评赵泰爷爷,这个赵泰,想钱想疯了吧?不顾仁义道德,不看同宗同家,光天
化日之下欺负我们,他的良心呢?他可真会打算盘哪!一盒洋火二分钱,三盒应该是六分钱,从哪里跑出来的二乘以三得八啊?两毛钱减去六分钱应该是一毛四分钱,他多收了咱们四分 钱。四分钱是个小数吗?两盒洋火呀!
爹接着批评我,你真是个傻二小!你就不会算一算?木头啊你!昏黄的油灯下,爹流泪了。他的泪水掉下来,砸得桌面啪啪响。我说,爹,那你找他去,让他把钱退回来!
爹说,他是我的长辈,我怎么去找他呀?他财迷脑瓜,他会耍手段,他要是不认账呢? 撕破了脸面,吵闹起来,岂不让人笑话?罢罢罢,忍了吧,和为贵。你明天上学去吧,爹给 你借钱去!
第二天我就上学了。我发现我不笨,老师教的字,我都会写;老师讲的话,我都能记住。一天傍晚,赵泰爷爷穿着那件长衫到我家里来了。爹礼貌地接待了他,给他递了一袋烟,端了一碗水。他对爹说,听说你让二小上学啦?爹说,是呀,没钱我可以借,我们不能再受 别人的欺负啦!爷爷笑了,你忙吧,我走啦!爹说,我这可是被人逼的呀!
赵泰爷爷走后,爹在水碗底下发现了四分钱!爹的手一抖,碰洒了那碗还在冒着热气的 水。
爹是在30 多年之后去世的,那时候我在报社做记者。临终前爹对我说,二小,你还记
得你赵泰爷爷吗?那个白胡子老头,在咱们村开杂货铺子的?我说,记得,记得很清楚呢!爹说,喝水不忘挖井人。多亏了他呀!以后每年的清明节,你一定要到他的坟头上磕三 个头去。人家为了谁呢?
爹走了,那是个秋天,一个高粱红了、谷子黄了的日子。(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小说标题新颖简洁又独具匠心,通过一个错误的算式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它是 行文的线索,也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B.作者善于设置悬念,赵泰的爱财、“骗财”到后来真相大白以及父亲的愤怒、感激 等情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C.“他的泪水掉下来,砸得桌面啪啪响”,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表现了“爹”对于赵 泰不看同宗、贪图小利的痛心。
D.小说写到赵泰穿着“长衫”,比学校的老师还显得有文化,表现了赵泰盛气凌人的 姿态,婉转地表达了对赵泰的讽刺。
E.本文多处运用了生动的细节描写,不仅突出了人物形象,也暗示了特定的时代背景,使情节真实可信。
(2)“那天晚上,爹好一阵激动,好一番感慨,好一番叹息!”请结合文意说说”爹”激动 什么?感慨什么?叹息什么?(6 分)
(3)文章结尾一段,作者特别强调”爹”走的时候,是一个”高粱红了,谷子黄了的日子”,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6 分)
(4)关于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有人认为是赵泰爷爷,也有人认为是“爹”。你同意哪种观点? 谈谈你的理由。(8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传奇女子——林徽因
柳已青
①林徽因(1904 年~1955 年),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她才华横溢,光彩照人。林
页
5第 徽因写过诗、小说、散文、剧本等,还为一些刊物画过封面,但她致力于建筑事业,作为国 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激起我们永恒的钦佩。从上世纪20 年代到40 年代,林 徽因以一个文化精英与热情大方的沙龙女主人的凝聚力,聚集起同样富有才情与热情的学者 和作家。与她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有: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
②为林徽因作传的人不少,她太吸引人了,尽管我们不是梁思成,也不是金岳霖,更不 是徐志摩,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喜欢她、欣赏她、深爱她,不能减少一丝一毫对她的爱慕。的 确,林是20 世纪中国最有魅力的女性之一。有那么多文化名人为她倾倒,她身上多了一些传 奇色彩。如果褪去这些传奇的成分,也不失中国女性的偶像。
③林徽因的生命,不论是波澜起伏,还是风和日丽,她不是伟大和崇高的符号,不是降 到人间的仙女,也不是供后人崇拜和议论的偶像,她是一个女人,一个追求着自由思想的知 识分子。不幸的是,一提及林徽因,总是把她和别人捆绑在一起。《林徽因》的价值,在于 廓清了浮荡在主人公身上的尘埃,将她的真实面目彰显出来,在历史背景中将林徽因凸显出 来,同时还生动地勾勒出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等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高雅 的志趣品格、多彩的生活经历,从而折射出他们所生活的时代的精神。
④我们不妨看看林徽因走过的路。少女时代的林徽因曾随父亲到了欧洲,她芳华绝代,才华横溢,她像一弯新月,而周围是一群文化名人围绕着她。“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了 树。”作为母亲的林徽因娴静温柔,端庄慈爱,以多病之身操持着一个大家庭的事务。走出 沙龙的林徽因,踩泥泞,乘驴车,和梁思成一起辗转各地,为古建筑测绘,用现代科学的方 法考察和研究中国古建筑,为保留中国传统文化奔波,此时她是一位执著的艺术家。在抗战 8 年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林徽因一家颠沛流离,从云南到四川,困居在偏远的李庄。他们贫 病交加,靠典当度日,却坚毅地开始了撰写《中国建筑史》和《图像中国建筑史》的巨大工 程。1945 年美国专家给她检查身体,说她不会活过五年了,她能够支撑下来活到现在已经是 个奇迹。可是她又活了10 年,支撑她的其实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激情、是一种灵魂在飞扬。⑤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哈张(爱玲),我觉得林可爱得多。不论是生命的境界,还是 生活的足迹,林徽因是一个完整的女人,为人妇,为人母,为人的朋友,她的才华和境界,在人生的每一个角色都是完美的。如果说没有林徽因家的沙龙的培育,中国的现代文学星系 中璀璨群星的光芒将暗淡几分。如果没有林徽因的辅助,梁思成很难完成《中国建筑史》。张清平用林徽因和梁思成终生痴迷的古建筑来比喻他们的结合:梁思成是坚实的基础和梁柱,是宏大的结构和支撑;而林徽因则是灵动的飞檐、精致的雕刻、美丽的栏杆。他们一个厚重 坚实,一个轻盈灵动,他们的组合无可替代。林徽因和梁思成堪称中国知识分子的夫妻楷模,另一对我认为是傅雷和他的夫人。相比较,张爱玲尽管有才气,但她终是一个异数,带着一 种偏执、阴冷之气,连爱情、生活都有一种决绝,而林徽因始终有一种光辉,温暖人心。⑥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对林徽因来说只是一个称谓,或者后人对她的某一方面 才华敬佩,但很难道出林徽因的精神境界。林徽因之所以成为林徽因,让人敬慕的,不仅是 她的美貌与才华,更是她外柔内韧顽强不屈的精神和爱能爱到至深至纯、诚又诚到如痴如醉 的人生境界。张清平这样评价林徽因:“她的生命中有病痛,但没有阴暗;有贫困,但没有 卑微;有悲怆,但没有鄙俗。”
(1)下列说法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林徽因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奇女子,文中多处提到她在建筑、学问、诗人、作家等方 面的成就。这也是作者佩服欣赏林的主要原因。
B、本文语言朴实无华,运用细致的笔墨对林徽因这一人物形象进行刻画,突出表现了 作者对林徽因的崇敬之情。
C、“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了树。”意思是说少女时期的林徽因只是像花一样美丽,成长后的她才真正的能够像树一样的坚强面对生活。
D、如果褪去这些传奇的成分,林徽因也不失为中国女性的偶像。作者着力表现林徽因 作为一个女性的人间柔情和高尚的人生境界。
页
6第 E、专家给林徽因检查身体,说她不会活过五年了,但她又活了10 年。支撑她的其实是 一种对生活的坚忍、是一种对理想的追求、是一种没有阴暗、卑微、鄙俗的生命境界。(2)文章题为“传奇女子——林徽因”,请您结合文本内容,概括其传奇之处?(6 分)(3)根据选文第五段,说说描写张爱玲这一人物形象有何作用?(6 分)
(4)张清平这样评价林徽因:“她的生命中有病痛,但没有阴暗;有贫困,但没有卑微;有 悲怆,但没有鄙俗。”请结合文本内容并联系现实,谈谈我们该如何对待人生?(8 分)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19 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1)李金发先生一生清高,不大与文坛往来,出版的作品也甚少,但却以风格迥异 的诗歌,成为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狡猾的美国人,待时机成熟便以所谓中立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 身份向交战国家贩卖军火、战略物资、情报等,伺机大发战争横财,使得战后美国的经 济一跃成为世界第一。
(3)诚实守信、___________________历来都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公民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也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基石和标志。
A.开山鼻祖坐山观虎斗一诺千金B.始作俑者隔岸观火一言九鼎 C.始作俑者坐山观虎斗一诺千金D.开山鼻祖隔岸观火一言九鼎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是一个祭奠先祖、追念逝者的传 统节日,如今却是一个外出郊游的好时光。
B.纵观古今,我们不难发现,决定国家兴盛衰亡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政府是否清正 廉洁确实是制约国家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C.积极发展家庭农场,适当扩大农户经营模式,进一步加大农产品追溯制度的实施 力度,有利于降低农产品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
D.9 个省份实行中职教育学费全免政策后,中职学校在校人数并没有明显增多,这 主要是由于人口数量变化导致初中毕业生人数减少造成的。
15、填入下文横线上的文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 分)
中国人对小说的欣赏习惯,讲究的是无巧不成书,___________________,也就是不 喜欢一般化,而喜欢特殊化。
A.爱看不知道的事情,而不爱看已经清楚知道了的事情。B.爱看新鲜的事情,而不爱看已经清楚知道了的事情。C.不爱看已经清楚知道了的事情,而爱看不知道的事情。D.不爱看陈旧的事情,而爱看新鲜的事情。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意义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 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 个字。(5 分)
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它在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①。电磁波就是这样,一 方面无线通信信息要靠它来传输,但另一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②。电磁辐射具有很强的穿透力,能够穿透包括人体在内的多种物质,能够透过人的体表深入深层组织和器官,___________________ ③。
17、下面是某教师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验的教学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 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10 个字。(5 分)
六、写作表达(60 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60 分)
过去我们熟悉的是信封信纸,现在熟悉的是飞信微信;过去熟悉的是笔墨纸砚,现在 熟悉的是鼠标键盘;过去熟悉的是书香墨宝,现在熟悉的是手机电脑。现在与过去对比,页
7第 会引起我们许多联想和感慨。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 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南中学2015—2016 学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答案
1.C(选项中“这已经是当今家庭生活的必然行为”的表述绝对化,原文为“这已经是当今家庭生活 的普遍景致”。)
2.D(选项中“可当真相披露出来后,微信传播的人就留下了极为片面的印象”的表述理解错误,原文是“ 可当真相披露出来后,„„唯独相关真相的微信却在转发中不见了踪影,于是,只专注于微信 传播的人就留下了极为片面的印象。”)
3.A(选项中“所以个人间转发的微信大多是单向的”因果关系倒置或强加因果。)4.A 5.B。帝王和王后去世叫崩,候王死叫薨(唐以后二品以上官员也称薨),大夫死叫卒,士死为不禄。6.C “当即”错。文中说“顷之,召准问所以不平状,准曰:愿召二府至,臣即言之。有诏召二府 入,准乃言曰:“顷者祖吉、王淮皆侮法受赇,吉赃少乃伏诛。”
7、(1)正赶上皇帝召见百官讨论国事,寇准极力陈述事情的得失,皇帝更加器重他。(“会”“陈” “益”各1 分,句意2 分)
(2)唐朝宋璟不赏赐边地战功,最终导致开元时的太平。边疆大臣(想要)邀请(求取)战功而(以 致)酿出祸患,很是值得警戒啊。(“卒”“ 稔祸”“ 戒”各1 分,句意2 分)
8、①这两句通过乌鹊的惊动和秋虫的悲鸣表现了夜色的沉寂和凄凉。②抒写了身世飘泊之感和宦海 浮沉之痛,寓有怀乡思亲的悲凉况味。(意思对即可)
9、长、畏。①“长”意即永远沉醉不愿醒来,只有在这样的境界中,才能忘却飘零之苦,暂得欢愉;侧 面表现了流离的痛苦。②“畏”是说害怕听到报晓的钟声,曲折地表达了不忍与朋友分别的心理,传达了对
友情的珍视和飘泊在外的痛楚。(只要意思对,言之成理即可)
10、(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2)师道之不传也久也,欲人之无惑也难也(3)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4)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11、(1)(5 分)选B 得3 分,E 得2 分,C 得1 分(A 小说的题目“揭示了小说的主题”有误,D 并没 有表达出对赵泰的讽刺)
(2)(答案:①爹激动是因为在困难时期,赵秦爷爷不顾仁义道德,不看同宗同族光天化日之下欺负我 们。我被赵秦爷爷骗去4 分钱。②感叹的是赵秦爷爷作为一个有文化的人竟然可以用2 乘以3 得8 欺骗不
页
8第 识数的“我”。③叹息的是不识数没文化终将被人欺侮。
(3)答案:①交待了“我”爹去世时的自然环境,也暗示了小说的结局,读书改变了我们一家的命运,暗 示父亲的愿望实现了,放心地离开了人世;②衬托了赵秦的智慧与远见,进一步突显了人物有文化、有见 识的形象特点;③读书改变了“我”的命运,贫穷愚昧被富足文明代替,揭示了作品主题。
(4)答案:示例一:赵秦爷爷是主人公,①小说主要情节是在一个贫穷落后的时代,赵秦故意多收4 分 钱,以此逼近“爹”送我上学,从而改变了我的命运;②在赵秦爷爷身上体现了在贫穷落后生活中的人所拥
有的智慧和眼光; 示例二:爹是主人公。①小说的主要情节还是围绕我爹展开的,文章的大量笔墨
都在刻画我爹的形象。②虽然赵泰爷爷“逼”我爹送我上学,但最终决定送我上学改变命运的人还是我爹。
12、(1)选D 得3 分、E 得2 分,A 得1 分。(A 中应是主要原因之一;B 中“运用细致的笔墨刻
画”说法错误;C 中“只是像花一样美丽”说法错误,“花”主要指的是林的才华;“成长后的她才真正 的能够像树一样坚强面对生活”说法于文无据。
(2)、三个方面:①成就: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集于一身,林徽因写过诗、小说、散文、剧本等,还为一些刊物画过封面,她致力于建筑事业,参与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②凝聚力:从 上世纪20 年代到40 年代,林徽因以一个文化精英与热情大方的沙龙女主人的凝聚力,聚集起同样富有才情与热情的学者和作家。与她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有: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③她自己跌宕起伏的人 生经历。(每点2 分)(3)、①运用的对比反衬的手法,描写张爱玲来反衬林徽因。②两人同样才华横溢,但张爱玲是一个 异数,带着一种偏执、阴冷之气,连爱情、生活都有一种决绝,而林徽因始终有一种光辉,温暖人心。③ 同时突出点明了林徽因作为女人的完整和完美,不论是生命的境界,还是生活的足迹,林徽因是一个完整 的女人,为人妇,为人母,为人的朋友,她的才华和境界,在人生的每一个角色都是完美的。(4)提出观点想法2 分,结合文本2 分,分析2 分,“人生”理解2 分。①、以不屈的意志面对生命中的一切苦难。(观点2 分)
②、林徽因和梁思成虽然贫病交加,靠典当度日,却能够以不屈的意志和执着的信念坚毅地开始了撰 写《中国建筑史》和《图像中国建筑史》的巨大工程。(联系文本2 分)
③、林徽因之所以真实,不是她的美貌与才华,而是历经生活磨难的外柔内韧顽强不屈的精神和对生 活与梦想的爱能爱到至深至纯、诚又诚到如痴如醉的人生境界。(分析2 分)
4、作为一个人,首先他必须是一个普通的人。每一个人的生命中总会有许多曲折,但是曲折不是我
们沉沦为平庸的理由。曲径通幽,以不屈意志,生命中苦难会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真实。(联系现实对人生 的理解2 分)
13、A(①开山鼻祖:比喻学术流派、技艺的开创者。始作俑者: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②隔岸 观火:站在对岸看火。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加帮助,而采取观望的态度。坐山观虎斗:指坐在山上看老虎 相斗。比喻为双方的斗争采取旁观的态度,等到两败俱伤的时候,再从中取利。③一诺千金:形容说话极 有信用。一言九鼎:形容说一句话分量重,可以产生极大的力量)
14、C 试题分析:A 项,搭配不当,“清明节”与“好时光”不搭配。B 项,搭配不当,“是否清
正廉洁”与“制约国家健康发展”犯了两面对一面的毛病。D 项,句式杂糅,可把“造成的”删掉,或把 “由于”改为“由”。
15、C
16、①也给人类带来很多负面影响②其辐射却是人类的隐形杀手③ 所以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
康。(每个短句1 分,表达流畅,给1 分,改变原句意思不给分。其他答案符合要求,可酌情给分)
17、教师将教学内容录制成视频,上传至校园网。学生在家观看教师上传的视频,进行自主学习,独 立完成训练题,提出看法,做好笔记。课前教师查阅学生的作业、笔记。课堂上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师生 探讨释疑。
18、[写作提示]
1、信封信纸、笔墨纸砚、书香墨宝,代表的是传统文化;飞信微信、鼠标键盘、手机电脑是现
页
9第 代科技。这则材料实际上引导我们如何看待两者的关系。
2、可以从“守住传统文化”的角度立意。传统 文化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立身之本,是我们的精神家园。看来,传统文化不能丢,应该坚守。
3、可 以从“没有发展便没有一切”的角度立意。如果一味抓住传统文化而不知变通,势必会造成畏步不前的情况。
因此,要注重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
4、可将两者结合在一起来谈,既要注重传统文化,又要重视科 技发展,两者并不是水火不容,矛盾对立的。【参考译文】
寇准,字平仲,是华州下邽人。寇准年轻时才智超群,精通《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十九岁时考中进士。太宗选拔人才,经常亲自到殿前平台看望询问,年纪小的人经常不被录取。有人教寇 准增报年龄,寇准回答说:“寇准我刚刚参加进士考试被录取,怎么能欺骗君主呢?”后来寇准考中,被 授予大理评事的官职,连续升职担任殿中丞、郓州通判。皇帝在学士院将他招来考试,授予寇准右正言、直史馆的职位,担任三司度支推官,转任盐铁判官。
正赶上皇帝召见百官讨论国事,寇准极力陈述事情的得失,皇帝更加器重他。把他提升为尚书虞部
郎中、枢密院直学士,兼任吏部东铨。寇准曾经在宫殿之中向皇帝启奏事项,他的话与皇帝的想法不相符,皇帝很生气地站起来,寇准于是就拽住皇帝的衣服,让皇帝又坐下,等事情解决后才退下。因此皇帝奖赏 他说:“我得到了寇准,就像文皇得到了魏征一样。”
淳化二年春天,大旱,太宗请亲近的大臣询问时政得失的地方在哪里,大家都用天命来回答。寇准
回答说:“《洪范》里说,天和人的关系,相互应和就像影子和回声,大旱的征象,大概是因为刑罚有不 公平的地方。”太宗很生气,起身回到宫中。过了一会儿,召见寇准询问刑罚不公平的原因,寇准说:“希 望把二府的官员召来,我就说。”皇上下令召二府的官员来,寇准就说:“不久前祖吉和王淮都触犯法律 接受贿赂,祖吉受贿较少却被杀头,王淮因为是参政王沔的弟弟,收受钱财千万,只受杖刑,仍官复原职,这不是不公平是什么?”太宗拿这件事问王沔,王沔叩头谢罪,于是皇上严厉批评了王沔,并且知道寇准 可用。当即任命寇准为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任同知院事。
自唐朝末年,蕃户就有居住在渭水以南的,温仲舒管理秦州时,把这些蕃户驱赶到渭水以北,构筑
堡栅来限制他们往来。太宗看过奏章不高兴,说:“古代的羌戎少数民族尚且杂居在伊川、洛水,那些蕃 夷人愿意流动难以安定,一旦有调集入侵发生,将要严重困扰我们关中了。”寇准进言:“唐朝宋璟不赏 赐边地战功,最终导致开元时的太平。边疆大臣(想要)求取战功而(以致)酿出祸患,很是值得警戒(警惕)啊。”
皇帝于是任命寇准出使渭北,安抚蕃户,又调走了温仲舒到凤翔。
真宗当上皇帝后,寇准升迁为尚书工部侍郎。咸平六年,调任兵部,担任三司使。当时合并盐铁、度支、户部为一使,真宗委派寇准裁定事务,于是任命六个判官分别掌控,繁琐简约才适度。景德元年,契丹族入境侵袭,放纵游动的骑兵侵袭深州和祁州一带,稍有点不利就退却,徘徊往来(好像)没有打仗的 意思。寇准说:“这是轻侮我们啊!请朝廷训练军队,任命大将,挑选精悍的部队,据守要害的地方,防备 敌人。”这一年冬天,契丹族果然大举入侵。寇准趁机请求皇帝到澶州去。高琼指挥卫士让皇帝乘上车子 前进,皇帝就渡过了黄河,坐临澶州的北城门楼上,远近的人们看见皇帝车上的伞盖,跳跃着欢呼,声音 传到几十里以外,契丹兵士相互看看,感到惊慌害怕,连阵势都排不成了。敌方数千骑兵乘胜追至城下,皇帝诏令士兵迎击敌兵,斩杀擒获大半敌兵,敌军于是退去。
天禧三年,真宗得了风疾,刘太后在内宫干预朝政,把寇准降为太常卿,管理相州,又调任安州,贬为道 州司马。真宗当初不知道这事,有一天,问身边的人说:“我好久没有见到寇准,为什么?”左右没有人 敢回答。真宗驾崩时也还是只相信寇准与李迪是可托付之人,寇准被重视到这个地步。__ 页 10第
第四篇:重庆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8年重庆一中高2019级高二下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27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6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6分
阿里巴巴金融对小微企业实行贷款,目前已有了几十万家用户借助这个平台完成了贷款。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不断蚕食,传统金融行业如果不利用大规模的电商交易数据建立信用模型,将会很快被时代所抛弃。实际上,信用模型的建立并非偶然,它受到技术、资金、设备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而其中最易被忽略、但却最关键的因素则是社会关系诚信资本的原始积累。
成功企业都有着一定的社会关系诚信资本原始积累,腾讯微信从一开始的大量用户的社会关系的诚信资本一步一个脚印的逐渐发展,先是社交平台后来发展到支付平台,最后是理财,最终涉足金融领域,这些都和社会资本初步积累有着密切的联系。基于这种社会诚信资本,才会有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的聚集,这样才能够实现更加精准的分析。针对金融服务领域,社会关系的诚信资本能够提升对资金的需求和供给双方借贷的成功概率,有效降低违约率,降低交易成本等,因此在大数据时代它需要被银行所重视。
虽然小微企业的年均银行贷款金额的攀升速度比较快,但是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满意度仍然很低对于信贷来讲,传统金融理念与普惠金融的内涵有着较大差距,普惠信贷重视社会性和公益性,旨在解决中小企业等的融资难问题,而传统金融则注重盈利性。中小企业贷款,由于抵押担保的信用程度比较低,信息出现了极大的不对称,贷款机构的风险成本相对而言较高。此外,中小企业贷款的额度般较小,因此,在以盈利为目的的传统金融,显然并不愿意贷款给中小企业。政府为了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采取了多种奖励措施,但是仍旧不能有效弥补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贷款而出现的风险和效率损失
营业点数量少、业务经理人数有限是国有银行推行普惠金融中的重要制约因素,但是互联网的低成本、广覆盖的优势为普惠金融的推进提供了重要机遇。近几年,银行作为电商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发展缺乏主动性,加上完全脱离了银行支付形式的支付宝等新的、操作更为便捷的支付形式的出现为银行业敲响了警钟,银行作为我国金融机构的中流砥柱,急需借助互联网来拓宽自身的业务领域,应对互联网金融下几何级增多的客户量。传统的商业银行逐渐开办网络银行办理业务,同时紧跟互联网潮流开设了各自的银行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就是开放与连接。传统金融机构开展普惠金融中的难点就是信息成本较高,而双赢的互接平台可以解决该问题。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务平台在不断壮大,其所拥有的大数据优势,使得供应链金融可以得到高效发展。供应链金融脱离了仅仅针对借款人信用状况的评估,通过深化和核心企业的合作,结合贸易背景实行真实的审查,在中小企业交易中的应收账款和存货资产基础上,供配套金融业务。在电子商务的供应链融资服务基础上可以极大解决融资流程中原始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融资和担保图难等问题。
(选自《互联网金融之问——中国互联网金融的现在与未来》,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面对互联网金融的不断蚕食,传统金融行业需要利用大规模的电商交易数据建立信用模型,以避免很快被时代抛弃。
B.一定的社会关系诚信资本原始积累是企业成功的必备条件,它可为企业直接降低交易成本进而有效降低违约率。
C.传统金融理念与普惠金融旨在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传统金融以盈利性为主,而普惠信贷则以社会性、公益性为主。
D.互联网的低成本、广覆盖的优势为普惠金融的推进提供了重要机遇,网络银行、银行微信公众号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文章第二段以腾讯微信的发展为例,论证了诚信资本的原始积累对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是最为关键的因素。
B.文章第三段通过对比传统金融理念与普惠金融的内涵差距,论证出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和效率损失较大。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冲击,目的是为互联网金融的过度发展敲响警钟。
D.文章论述传统金融兼容互联网金融的必要性,侧重点是传统金融要借鉴、改进之处,对其给予后者的支持则未做明确阐释。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考虑到贷款存在的风险与损失,加之其逐利的本质,传统商业银行虽然给中小企业的贷款金额比较小,但他们还是不甚情愿。
B.传统商业银行为应对迅猛增长的客户量,除借助互联网来拓宽自身的业务领域之外,还可以选择增加营业点和业务经理的数量。
C.支付宝等新的支付形式完全脱离了银行支付形式,银行仅作为其第三方支付平台,这为消费者的支付带来了更大的便利性。
D.供应链金融通过深化和核心企业的合作,对中小企业的贸易背景实行真实的审查,省掉了对借款人信用的评估,更好地提供了配套金融业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6分)以往的全球观都是以某一种文化形态为本位框定全球关系,但人类命运共同体则试图超越民族国家与意识形态的差异,寻求人类文明整体上的安全和进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人类整体性困境也同时出现,其解决必须有赖于一个整体性的方案,更需要各民族国家求同存异。因此,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着眼于未来人类和平与发展所做出的时代新诠释。
从本质上看,它是超越了种族中心主义的全球观。其实,种族中心主义的观念和行为亘古有之,这种观念以自身文化的价值和理念为标准来评判其它文化的优劣,并试图将自身价值强加于对方。历史上它曾间接或直接导致了近代之后世界纷争和冲突,之后,种族中心主义不断被反省,和平共处和有序竞争成为了国际秩序的主流,维护人类共同价值已成为文明发展的诉求。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的超越、对种族中心主义的超越,是应时顺势而生的全球观。
从特征上看,它是依托中国文化面向世界文明的哲学表达。形成人类命运的理论需要深厚的文化渊源和长久的历史经验做支撑。中国数千年文明虽经百折而犹向前,始终保持着统一、和平发展的主基调。维持这种多元一体文明格局的凝聚力,来自于中国哲学中“天人一体”的宇宙观、“天下一家”的世界观、“民胞物与”的人类观、“和而不同”的中道智慧。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是在充分吸收、提炼中国文化价值精神的基础上,面向世界文明提出的。
从实践上看,它是具有自律性和非强制性的价值范导。基于中国文化精神的特征,这决定了它要依靠自律、反省、互相监督等软性方法来维系,而不是靠硬性手段贯彻执行,全球交往的历史证明,一旦用强制性手段推广“普遍性”的价值,就等于向一些强势文化提供了执行者和法官的角色,使得霸权主义有可乘之机,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量的伙伴关系,促进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文明交流……这些都要靠各民族国家的协商、交流和自律来完成。
当前,在全球化发展大势中,中国致力于公平互惠的全球贸易规则的达成,致力于地区合作的共赢。有赖于这种不懈努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在广泛凝聚共识,并已经开始对全球治理产生实质性影响。
(选自邹广文、刘文嘉《文化哲学视域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人类命运共同体比以往的全球观更适宜当下国际形势,它寻求人类文明整体上的安全和进步,很好地解决了当下时代问题。
B.种族中心主义试图将自身价值强加于对方,这种霸权做法会给世界带来纷争与冲突,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所反对的。
C.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产生于中国数千年的文明提供的肥沃土壤,以中华文化为本位,充分地表达了中国文化价值精神。
D.用硬性手段推广“普遍性”价值的强势文化,其文化内核中是缺少自律性与非强制性的价值范导的,必然会导致霸权主义。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文章主体部分三段的内容实质上阐述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什么”“为什么要构建它”和“怎么做”的问题。
B.第三段列举中国哲学中的中道智慧,目的在于证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形成需要文化渊源和历史经验。
C.文章以“总分总”的结构展开论述,并在最后一段依托“人类命运共同体”当前的发展状况论述了它的可行性。
D文章一方面说人类命运共同体试图超越民族国家与意识形态的差异,一方面又说它是依托中国文化的表达,不甚严谨。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在被广泛地接受认可,受此影响,种族中心主义不断被反省,和平共处和有序竞争成为了国际秩序的主流。
B.面对逐渐显现的人类全球性、整体性困境,弱肉强食的观念往往只能导致对抗、挑动战争,这不符合“天下一家”的世界观。
C.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要依靠自律、反省、互相监督等软性方法来维系,也唯有如此才能产生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文明交流。
D.地区内部的合作共赢是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备要素,但若忽视了人类整体性,这种小范围的合作反而会伤害整个命运共同体的形成。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15分)
时 光 冯骥才
①今晚突然停电,摸黑点起蜡烛。烛光如同光明的花苞,宁静地浮在漆黑的空间里;室内无风,这光之花苞便分外优雅与美丽;些许的光散布开来,朦胧依稀地勾勒出周边的事物。没有电就没有音乐相伴,但我有比音乐更好的伴侣一一思考。
②可是对于生活最具悟性的,不是思想者,而是普通大众。比如大众俗语中,把临近年终这几天称做“年根儿”,多么真切和形象!它叫我们顿时发觉,一棵本来是绿意盈盈的岁月之树,已被我们消耗殆尽,只剩下一点点根底。时光竟然这样的紧迫、拮据与深浓……
③一下子,一年里经历过的种种事物的影像全都重叠地堆在眼前。不管这些事情怎样庞杂与艰辛,无奈与突兀,我更想从中找到自己的足痕。从春天落英缤纷的京都小院到冬日小雨中的雅典德尔菲遗址;从一个会场到另一个会场,一个活动到另一个活动中,究竟哪一些足迹至今清晰犹在,哪一些足迹杂沓模糊甚至早被时光干干净净一抹而去。
④我瞪着眼前的重重黑影,使劲看去。就在烛光散布的尽头,忽然看到一双眼睛正直对着我。目光冷峻锐利,逼视而来。这原是我放在那里的一尊木雕的北宋天王像。然而此刻他的目光却变得分外有力。他何以穿过夜的浓雾,穿过漫长的八百年,锐不可当、拷问似的直视着任何敢于朝他瞧上一眼的人?显然,是由于八百年前那位不知名的民间雕工传神的本领、非凡的才气;他还把一种阳刚正气和直逼邪恶的精神注入其中。如今那位无名雕工早已了无踪影,然而他那令人震撼的生命精神却保存下来。
⑤时光对于人,其实就是生命的过程。当生命走到终点,不一定消失得没有痕迹,有时它还会转化为另一种形态存在或再生。母与子的生命的转换,不就在延续着整个人类吗?再造生命,才是最伟大的生命奇迹,而此中,艺术家们应是最幸福的一种。惟有他们能用自己的生命去再造一个新的生命。小说家再造的是代代相传的人物;作曲家再造的是他们那个可以听到的迷人而永在的灵魂。
⑥此刻,我的眸子闪闪发亮,视野开阔,房间里的一切艺术珍品都一点点地呈现。它们不是被烛光照亮,而是被我陡然觉醒的心智召唤出来的。
⑦其实我最清晰和最深刻的足迹,应是书桌下边,水泥的地面上那两个被自己的双足磨成的浅坑。我的时光只有被安顿在这里,它才不会消失,而被我转化成一个个独异又鲜活的生命,以及一行行永不褪色的文字。然而我一年里把多少时光抛入尘嚣,或是支付给种种一闪即逝的虚幻的社会场景,甚至有时属于自己的时光反成了别人的恩赐。检阅一下自己创造的人物吧,掂量他们的寿命有多长。艺术家的生命是用他艺术的生命计量的.每个艺术家都有可能达到永恒,放弃掉的只能是自己。是不是? ⑧迎面那宋代天王瞪着我,等我回答。
⑨忽然,电来了,灯光大亮,事物通明,恍如更换天地。刚才那片幽阔深远的思想世界顿时不在,惟有烛火空自燃烧,显得多余,再看那宋代的天王像,在灯光里仿佛换了一个神气,不再那样咄咄逼人了。
⑩我也不用回答他,因为我已经回答自己了。(有删改)7.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作者眼中,普通大众把临近年终这几天称做“年根儿”,是对一种“时间”极具领悟的思考。
B.尽管作者在这一年里经历的都是庞杂与艰辛,无奈与突兀,但他仍希望从中找到生命的价值体现。
C.宋代天王像体现了那位民间雕工传神的本领和非凡的才气,更融入了他那令人震撼的生命精神。
D个体的生命时间走到终点时,不一定消失得没有痕迹,有时它还会转化为另一种形态存在或再生。
8.第⑦段中,“其实我最清晰和最深刻的足迹,应是书桌下迈,水泥的地面上那两个被自己的双足磨成的浅坑”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6分)9.作者写了“停电后”和“电来了”两种不同的情景,有何深意?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1分)
(一)文言文阅读(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6分)李大性,字伯和,端州四会人。少力学,尤习本朝典故。以父任入官,进《艺祖庙谟》百篇。又言:“元丰制,六察许言事,章惇为相始禁之,乞复旧制,以广言路。”从臣力荐之,迁一秩,为湖北提刑司干官。未几,入为主管吏部架阁文字。丁母艰,服阕,进《典故辨疑》.百篇,皆本朝故实,盖网罗百氏野史,订以日历,核其正舛,率有据依,孝宗读而褒嘉之。.擢大理司直,迁敕令所删定官,通判楚州。郡守吴曦与都统刘超合议,欲撤城移他所,大性谓:“楚城实晋所筑,最坚,奈何以脆薄易坚厚乎?”持不可。台臣将劾其沮挠,不果。会从官送北客,朝命因俾廉访,具以实闻,遂罢戎帅,召大性除太府寺丞。
陈傅良以言事去国,彭龟年、黄度等继皆去大性抗疏言:“朝廷清明乃使言者无故而去臣①所甚惜也数人之心皆本爱君知其爱君任其去而不顾恐端人正士之去者将不止此”
为户部侍郎,升尚书.朝论将用兵,大性条陈利害,主不宜轻举之说,忤韩侂冑意。出知平江,充荆湖制置使。江陵当用兵后,残毁饥馑,继以疾疫,大性首议振贷,凡三十八万缗有奇。前官虛羡,凡十有四万五千缗,率蠲放不督,民流移新复业者,皆奏免征榷,边郡武.爵,本以励士,冒滥滋众,大性劾两路戎司冒受逃亡付身,凡三千四百九十有七道,率缴上毁抹。江陵旧使铜镪,钱重楮轻,民持赀入市,有终日不得一钱者。大性奏乞依襄、郢例通.用铁钱,于是泉货流通,民始复业。除刑部尚书兼详敕令。卒于家,年七十七,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文惠。
(选自《宋史·李大性传》,有删改)【注】①从官:指君王的随从、近臣。②羡:盈余。③钱重楮轻:钱,指铜钱。楮,指纸币。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朝廷清明/乃使言者无故而去/臣所甚惜也/数人之心/皆本爱君/知其爱君/任其去/不顾恐端人正士之去者/将不止此
B.朝廷清明乃使言者/无故而去臣/所甚惜也/数人之心/皆本爱君/知其爱君/任其去而/不顾恐端人正士之去者/将不止此
C.朝廷清明/乃使言者无故而去/臣所甚惜也/数人之心/皆本爱君/知其爱君/任其去而不顾/恐端人正士之去者将不止此/ D.朝廷清明乃使言者/无故而去臣/所甚惜也/数人之心/皆本爱君知/其爱君任其去/而不顾/恐端人正士之去者将不止此/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丁母艰,服阕
.
阕:终了 舛:出处 奇:余数 赀:财货
③②B.核其正舛,率有据依 .C.凡三十八万缗有奇
.D.民持赀入市 .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李大性重视言路,正直敢言。他反对章惇禁言的做法,认为应该恢复旧制度;陈傅良等人因为言事去国,他抗疏进谏。
B.李大性关注边防,为政务实。他把察访情况如实报告朝廷,有官员被惩处。有人利用边防政策进行舞弊,他予以处理。
C.李大性体恤百姓,力除弊政。面对战争之后的江陵,他首先倡议救济;前任官员不追讨百姓的欠税,他一律予以纠正。
D.李大性熟知旧典,也具政才。他曾进献《典故辨疑》一百篇;江陵“钱重楮轻”,他建议用铁钱,很好地解决了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5题。(6分)叶李,杭州人。少有奇质,从学于太学博士义,补京学生。会贾似道复入相,益骄肆自颛,创置公田关子,其法病民甚,中外毋敢指议。李乃伏阙上书,攻似道,其略曰:“三光舛错,宰执之愆。似道缪司台鼎,变乱纪纲,毒害生灵。”似道大怒,嗾其党诬李僭用金饰斋匾,.锻炼成狱,窜漳州。.至元十四年,世祖命御史大夫相威行台江南,且求遗逸,以李姓名上。即授浙西道儒学提举。李闻命,欲遁去,而使者致丞相安童书,有云先生在宋以忠言谠论著称简在帝心今授以五品秩士君子当隐见随时其尚悉心以报殊遇李乃幡然,既至京师,召见披香殿。
时各道儒司,悉以旷官罢,李因奏曰:“臣钦睹先帝诏书,当创业时,军务繁夥,尚招致士类。今陛下混一区宇,偃武修文,可不作养人才,以弘治道?各道儒学提举及郡教授,实风化所系,不宜罢。请复立提举司,专提调学官,课诸生,讲明治道,而上其成才者于太学,.以备录用。可其奏。
是时,乃颜叛北边,诏李庭出师讨之,而将校多用国人,逡巡退却。李密启曰:“兵贵奇,不贵众,临敌当以计取。彼既亲呢,谁肯尽力?徒费陛下粮饷,四方转输甚劳。臣前用汉军列前步战,而联大车断其后,以示死斗,彼尝玩我,必不设备,我以大众路之,无不胜矣。”帝以其谋谕将帅,师果奏捷。
时淮、浙饥馑,谷价腾踊,李奏免江淮租税之半,运湖广、江西粮十七万石至镇江,以赈饥民。世祖欲伐交趾,李曰:“军旅一兴,费縻巨万,今山路险幟,深入敌境,万一蹉跌,非所以威示远人也。”乃止。未几,卒,年五十一。李自奉甚俭。尝戒其子曰:“吾世业儒,甘贫约,汝曹其清慎自持,勿增吾过。” .
(节选自《元史·叶李传》,有删改)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有云先生/在宋以忠言/谠论著称/简在帝心/今授以五品秩/士君子当隐见/随时其尚/悉心以报殊遇/ B.有云/先生在宋/以忠言谠论著称/简在帝心/今授以五品秩/士君子当隐见随时/其尚悉心/以报殊遇/ C.有云/先生在宋/以忠言谠论著称/简在帝心/今授以五品秩士/君子当隐见/随时其尚/悉心以报殊遇/ D.有云先生/在宋以忠言/谠论著称/简在帝心/今授以五品秩士/君子当隐见随时/其尚悉心/以报殊遇/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宰执之愆
.
愆:拖延 窜:流放 课:考核 约:贫困 B.锻炼成狱,窜漳州
.C.课诸生,讲明治道
.D.吾世业儒,甘贫约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叶李忠于朝廷,不畏权贵。面对贾似道创立公田纸币坑害百姓,他直言上奏,大胆揭发对方败坏法纪、茶毒百姓之罪。
B.叶李富于远见,重视人才。当时各道儒司因不称职而被撤销,他以前任君王的做法来说明人才的重要,建议复立提举司。
C.叶李颇有谋略,深谙兵事。乃颜叛乱时,他密献计谋,使朝廷取得了胜利;因预见讨伐交趾会失败,他委婉地劝阻了世祖。
D.叶李关心百姓,节俭自奉。淮浙歉收,他请求朝廷免除租税,并调粮赈济饥民;他生活俭朴,临终还告诫儿子清慎自重。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朝论将用兵,大性条陈利害,主不宜轻举之说,忤韩侂胄意。
(2)今陛下混一区宇,偃武修文,可不作养人才,以弘治道?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7~18题。(9分)
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
祖咏
田家复近臣,行乐不违亲。霁日园林好,清明烟火新。以文长会友,唯德自成邻。池照窗阴晚,杯香药味春。
注
檐前花覆地,竹外鸟窺人。何必桃源里,深居作隐沦。
【注】《论语·里仁》:“子曰:德不孤,必有邻。17.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晴好的天气,优美的园林景致,清明新起的烟火,都使刘郎中的这次宴会充满了愉悦的气氛。
B.“以文长会友,唯德自成邻”一句,含蓄地表达了对刘郎中继续以文名世、以德立身的期待。
C.池水照窗让人不觉天色已晚,馨香的杯中之药充满春天的味道,诗人以此写出了宴会尽欢的情形。
D.“窥”字极富情态,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鸟儿好奇之心,也从侧面表现出了宴会的场景氛围。
18.诗人为什么说“何必桃源里,深居作隐沦”?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6分)(三)名句名篇默写(8分)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1)《岳阳楼记》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
(2)《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3)《醉翁亭记》中山间朝暮晦明变化之景具体表现为“。”
(4)《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写到,求学之时,虽条件艰苦,但“。”故而对富有的同学毫无艳羡之意。
三、语言文字运用(24分)20.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组是(2分)....①蒯通那支笔是很有力量的。铺陈的伟丽,叱咤的雄豪,固然传达出来了;而那些曲折微妙的声口,也,千载如生。
②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我们写作时不能仅在前人名著中,看似博学,实则拾人牙慧。
③先生执鞭,释疑解惑,论史上下千年,叙事纵横万里;同窗攻读,求证旁搜远绍,问典穷幽极微。A.丝丝入扣/寻章摘句/焚膏继晷 C.丝丝入扣/寻枝摘叶/焚膏继晷
B.环环相扣/寻枝摘叶/宵衣旰食 D.环环相扣/寻章摘句/宵衣旰食
2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组是(2分)....①世俗音乐的自然和谐、宗教音乐的 以及音乐内容、表现形式和音乐理论在欧洲各国的发展提高,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②上海图书馆的研究人员花费了一年的时间来筹备此次活动,从共计10万张老照片中,精选千余帧,并有相关文字介绍以飨读者。
③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尽量打破“亡羊补牢”的思维定势,对待工作既不凑合也不麻痹,恪尽职守,力求做到,防患于未然。A改头换面/披沙拣金/釜底抽薪
C.改头换面/抽丝剥笋/釜底抽薪
B.弃旧图新/披沙拣金/曲突徙薪 D弃旧图新/抽丝剥笋/曲突徙薪
2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人们认为,团队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不只是个体贡献的简单相加,而是能使队员行动一致、互相配合的团队协作技能。
B.虽然默克尔向公众表示,政府正致力于减少德国境内的难民数量,但她坚持反对设置接收难民人数上限的做法仍被各界质疑。
C.网络通讯工具使人们的交流愈发便捷,但也伤害了现实生活中人际间的交往。深思熟虑的理性思考增多了,但率直率真减少了。
D.没有一场胜利不是唾手可得,没有一个冠军不是经历风雨,恰如歌中所唱“梦想需要多久的时间多少血和泪,慢慢实现”。
2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今天人类的战争已然超越以“体能较量”“技能较量”为主导的过去大规模厮杀阶段,控制与反控制正在成为对战双方争夺的焦点。
B.他是在告诉她,没有必要因为自己的失败而过分伤心难过。一个尝试错误的人生,不但比无所事事的人生更荣耀,并且更有意义。
C.为充分调动一些流域上下游地区开展生态保护的积极性,中央财政对跨省份的流域建立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给予政策引导和支持。D.这家久于山赛的手机厂家,似乎通过这款产品从营销至上一跃成为技术创新。华丽的包装之下,不过是想以一场高调的营销吸引媒体的追捧。
24.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春秋》,“四书五经”中“五经”之一,由孔子编纂而成。其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被称为“春秋笔法”。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C.《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它是一部纪传体史书,又称《国策》。由西汉刘向整理编辑,共33篇,分为十二策。
D.《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其作者自古存在争议,迄今未有定论。西汉史家司马迁认为《国语》作者是左丘明。
25.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十二时辰:早在西周就已被使用,汉代时这些时辰依次被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等。其中的“黄昏”相当于现在的下午五点到七点。
B.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
C.年号:年号是中国皇帝纪年的名号,由西汉武帝首创,第一个年号为“建元”。后新君即位,都必须改变年号,叫做改元。一个皇帝在位期间只用一个年号。
D.建安风骨:汉魏之际形成的慷慨激昂、刚健有力的诗歌风格。代表人物有“三曹”和“七子”(即嵇康、阮籍、山涛、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26.郁达夫与徐志摩素有交情,二人曾一同就学于杭州府中学堂。徐志摩去世后,郁达夫曾托人为他写了下面一副挽联。下列四个选项中,补入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新诗传宇宙,,老友如君先宿草。华表托精灵,,深闺有妇赋招魂。A.竟尔乘风归去,一生一死 B.何当化鹤重来,同学同庚 C.何当化鹤重来,一生一死 D.竟尔乘风归去,同学同庚
何当化鹤重来,同学同庚 竟尔乘风归去,一生一死 竟尔乘风归去,同学同庚 何当化鹤重来,一生一死
27.下面是被误传后的某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小学语文教科书“外婆”改“姥姥”一事的处理意见,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做修改。修改后注意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5分)我委了解有关情况后,要求市教委教研室和教育出版社认清事实,向大伙儿说明有关情况,并进一步提出以下处理意见;
一是贵成市教委教研室会同上海教育出版社迅速整治,向作者和社会各界抱歉,并与作者沟通,将该文中“姥姥”一词恢复为原文的“外婆”一词,同时依法保证作者权益。…… 28.仿照例句,从所给的三个事物中选取一个为素材,从正反两方面立意,写出两个对人生有警示作用的句子。(4分)例句:蜡烛
正面:不惜流尽一生泪,只为照亮一片天。反面:站得不端正的,必然泪多命短。给定事物:月亮 风筝
显示屏
事物: 正面: 反面:
四、写作(60分)2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有这么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一位美国老太太,在年轻时就贷款买了一套100平米的房子,之后一面工作一面还贷款,终于在退休之前还完了贷款。一个中国老太太一生工作,终于在60岁时挣够钱买了一套100平米的房子,住了进去。
在人们纷纷感叹二者消费者观念的差异时,这则故事却被证实是中国房地产界和银行界中流传的一个假故事,更有专业人士经过计算发现,如故事所述那样提早买房,消费者会付出比原来多3倍的金钱,而银行、开发商都将因此获益。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2018年重庆一中高2019级高二下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答案
1、A(B.应是降低违约率进而降低违约成本;C.传统金融旨在盈利;D.“网络银行和银行公众号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无中生有。)
2、D(A.最为关键的因素是针对建立信用模型而言;B.论据与结论不匹配。)
3、D(“省掉”错误。)
4、B(A.尚不能说“解决了”;C.“人类命运共同体”只是凝聚了中华文化,并非以中华文化为本位;D.给霸权主义可乘之机,并不一定会导致霸权主义。)
5、C(A.第二层是讲为什么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由中国提出;B.论据与结论不匹配。D.“超越国家与民族意识形态差异”与“依托中国文化”而提出,二者并不是对立关系。)
6、A(“受此影响”错误)
7、B(“都是”错误。)
8、(6分)答案要点: ①长时间的读书和写作,在书桌下的水泥地上留下了脚印;
②作为作家这是最应该做的,作家最大的价值就是阅读和写作,就在于创造出经典的形象,创作出伟大的作品。
【评分参考】答出第一点得3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9、(6分)答案要点: ①“停电后”是思想的世界;“电来了”是现实的世界。
②“停电后”的黑暗宁静,让“我”有了思考生命价值的契机,从而领悟到艺术家如何实现自己生命价值的真谛;“电来了”之后,现实的凡俗重现。
③作者以此告诉我们,纷繁复杂的世界会遮蔽我们认识生命、时间的价值的,我们需要适当停顿和隔离来思考自己的人生。
【评分参考】每一点2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10、C
13、B
11、B
14、A
12、C
15、A
16、(1)朝廷讨论将要出兵,李大性逐条陈述利害关系,主张不应该轻举妄动,违背韩侂胄的意思。(2)现在陛下统一天下,停息武备修明文教,能不培养人才,来推广(宣讲)治国的政策措施吗?
17、B
18、(6分)答案要点:
田园别业风光优美,环境怡人,其景不输“桃源”;别业之中,良辰佳节,亲朋宴会,其乐不输“桃源”;以文会友,德者为邻,不逊隐者风范。因此诗人才说不必归隐桃源。【评分参考】每点2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19、(8分)(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4)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0、A(环环相扣:比喻若干事物之间密切相关;或形容运作步骤安排的紧凑有序。寻枝摘叶:比喻追求事物次要的、非根本的东西。)
21、B(改头换面:贬义,比喻只改变形式,不变内容。抽丝剥笋:形容分析问题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22、B
23、C(B.“自己”指代不明;D.“厂家”成为“技术创新”,可将“成为”改为“转向”。)
24、C.(《战国策》是国别体史书。)
25、B.(A.黄昏相当于现在的晚上7点到9点;C.除明清外,其他朝代的皇帝可能不止使用一个年号;D.嵇康、阮籍、山涛不属于“建安七子”。)
26、D
27、(1)“认清”改为“查清”(2)“大伙儿”改为“公众”(3)“整治”改为“整改”(4)“抱歉”改为“致歉”(5).“保证”改为“保障” 28.略 29.略
第五篇:吉林省实验中学2012—2013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2—2013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元画与宋画有极大不同,有很多差异。然而最重要的差异应是由社会急剧变化带来的审美趣味的变异。蒙古族进据中原和江南,严重破坏了生产力,大量汉族知识分子也蒙受了极大的屈辱和压迫,其中一部分人或被迫或自愿放弃“学优则仕”的传统道路,把时间、精力和情感思想寄托在文学艺术上。山水画也成为这种寄托的方式之一。院体画随着赵宋王朝的覆灭而衰落、消失,而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异,山水画的领导权和审美趣味落到了元代的在野士大夫知识分子手中。“文人画”正式确立。尽管后人总爱把它的源头追溯到苏轼,而南宋时期大概也确有一些已经失传的不同于院体的文人画,但从历史整体情况和现存作品实际看,文人画作为一种体现时代精神的潮流出现在绘画艺术上,似仍应从元——并且是元四家算起。
“文人画”的基本特征,就是文学趣味的异常突出。宋画是形似与神似、写实与诗意的融合统一,矛盾双方处在和谐状态。但形与神、对象(境)与主观(意)这对矛盾继续发展,在元代这种社会氛围和文人心理的影响下,神与主观绝对压倒形与对象而直接表露,走到与宋画不同的境地:形似与写实被放在很次要的地位,而主观的意兴心绪得到了极力强调。《艺苑卮言》说:“人物以形模力先,气韵超乎其表;山水以气韵为主,形模寓于其中。”这就也把“形模”在山水画中的地位和意义放在非常次要以至附属的地位,与北宋初年那样讲究写真形似,形成了鲜明对比。元代著名画家倪云林说:“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
与文学趣味相平行,并具体体现这一趣味构成元画特色的,是对笔墨的突出强调。这是中国绘画艺术又一次创造性的发展,而元画也因此才获得了它所独有的审美成就。也就是说,在文人画家看来,绘画的美不仅在于描绘自然,而且在于或更在于描画本身的线条、色彩亦即所谓笔墨本身。笔墨可以具有不依存于表现对象(景物)的相对独立的美。它不仅是一种形式美、结构美,而且在这形式结构中能传达出人的种种主观精神境界、气韵、兴味。
正是这时,书法与绘画密切结合起来。从元画开始,强调笔墨、重视书法趣味成为绘画的一大特色。线条自身的流动转折,墨色自身的浓淡、位置,它们所传达出来的情感、力量、气势、时空感,构成了重要的美的境界。任何逼真的摄影之所以不能替代绘画,其实正在于后者有笔墨本身的审美意义在。笔墨所蕴含的美是自然界所不具有的,而是由人们长期提炼、概括、创造出来的美。元代名画家名书法家赵孟頫说:“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画家、书法家兼诗人,一身三任焉,自兹成为中国山水画家的一种基本追求和理想。
与此相辅而行,从元画大兴的另一种中国画的独有现象,是在画上题字作诗,以诗文来直接配合画面,使两者相互补充,这是唐、宋和外国都少有和不可能有的。唐人绝少题诗书款,宋人题诗书款常藏于石隙树根处,一般不使之过分侵占画面,以免影响对画面的欣赏。元人则大不同,画面上的题诗写字有时多达百字十数行,占据了很大画面,而元人有意识地使它成为整个构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方面使书、画两者以同样的线条美来彼此配合呼应,另一方面,通过文字所明确表述的含义,来加重画面的文学趣味和诗情画意。(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改动)
1.下列关于“文人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元代文人画在绘画艺术上体现了时代精神的潮流,而后人总爱把文人画的源头追溯到南宋。
B.元代文人画的形成结构中能传达出人的种种主观精神境界、气韵、兴味。C.元代文人画与宋画风格不同,极力强调主观意兴心绪。
D.元代文人画是是一种寄托当时社会变化时期一些汉族知识分子的情感的方式。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元朝取代宋朝,社会发生了急剧变化,这种变化使得人们的审美趣味也发生了变化,这就使元画与宋画有极大不同。
B.宋画是形似与神似、写实与诗意的融合统一,这种矛盾在元画中得到了解决。
C.画面上写字题诗是元画的独有现象,画面上的写字题诗常常占据了很大画面,成为了整个构图的重要组成部分。
D.在文人画家看来,绘画的美不在于描绘自然,而在于或更在于描画本身的线条、色彩亦即所谓笔墨本身。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元代文人画的基本特征就是文学趣味的异常突出和对笔墨的突出强调。其中前者是在元代社会氛围和文人心理的影响下形成的。
B.元画流动转折的线条,浓淡的墨色能传达情感、力量、意兴等,构成重要的美的境界,这使得任何逼真的摄影都比不上绘画。
C.元画中的写字题诗既可以使书、画两者以同样的线条来彼此配合呼应,又可以加重画面的文学趣味和诗情画意。
D.元画独有的审美成就就在于元代文人画家在绘画时不仅注重描绘自然的美,更注重描画本身的线条、色彩。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胡宿,字武平,常州晋陵人,宿为人清谨忠实,内刚外和。登第,为扬子尉,县大水,民被溺,令不能救,宿率公私船活数千人。以荐为馆阁校勘,进集贤校理。通判宣州,囚有杀人者,特抵死,宿疑而讯之,囚惮箠楚不敢言。辟左右复问,久乃云:“旦将之田,县吏缚以赴官,莫知其故。”宿取具狱繙阅,探其本辞,盖妇人与所私者杀其夫,而执平民以告也。知湖州,前守滕宗谅大兴学校,费钱数十万。宗谅去,通判、僚吏皆疑以为欺,不肯书历。宿诮之曰“君辈佐滕候久矣,苟有过,盍不早正?乃俟其去而非之,岂昔人分谤之意乎?” 坐者大惭谢。其后湖学为东南最,宿之力为多。筑石塘百里,捍水患,民号曰胡公塘,而学者为立生祠。唐介贬岭南,帝遣中使护以往。宿言:“事有不可测,介如不幸道死,陛下受杀直臣之名。”帝悟,追还使者。泾州卒以折支①不时给,出恶言,且欲相扇为乱。既置于法,乃命劾三司吏。三司使包拯护弗遣。宿曰:“泾卒固悖慢,然当给之物,越八十五日而不与,计吏安得为无罪?拯不知自省,公拒制命,纪纲益废矣。”拯惧,立遣吏。
拜枢密副使。曾公亮任雄州,赵滋颛②治界河事。宿言于英宗曰:“忧患之来,多藏于隐微,而生于所忽。自滋守边,北人捕鱼伐苇,一切禁绝,由此常与斗争。南北通好六十载,内外无患,近年边遽来上,不过侵诬尺寸,此城砦之吏移文足以辨诘,何至于兴甲兵哉?今搢绅中有耻燕蓟外属者,天时人事未至,而妄意难成之福。愿守两朝法度,以惠养元元,天下幸甚。”宿以老,数乞谢事。治平三年,罢为观文殿学士、知杭 州。明年,以太子少师致仕,未拜而薨,年七十二。
(选自《宋史·胡宿传》)【注】①折支:军饷。②颛:通“专”。
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辟左右复问
辟:使……避开 B.宿取具狱繙阅 具:准备
C.而执平民以告也
执:捉住。D.筑石塘百里,捍水患 捍:抵御。
5.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胡宿尽职为民的一组是()(3分)①宿率公私船活数千人
②宿取具狱繙阅,探其本辞 ③介如不幸道死,陛下受杀直臣之名 ④筑石塘百里,捍水患 ⑤既置于法,乃命劫三司吏
⑥愿守两朝法度,以惠养元元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②③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胡宿办案慎重,讲究方法。他在宣州做通判时,遇到一个将“囚犯”判为死刑的案子经过单独审问,并查阅案宗,终于弄清事情真相,原来是一桩冤案。
B.胡宿为官刚正,对错误敢于批评。湖州前任太守花巨资兴办学校,下属官员当时不说什么,待其离任后则怀疑其中有欺,胡宿对他们进行了严厉责备。
C.胡宿客观公正地看待问题,正直敢言。泾州士兵因军饷迟发煽动作乱,胡宿认为士兵确实有罪,而有关官员和庇护三司吏的包拯也有罪,应一并处罚。
D.胡宿洞察事物,明辨事理。赵滋担任守边官员以来,因一些小事南北不断发生摩擦,对此,胡宿主张“外和”,由地方官员用文书向对方辨明即可,不必动用武力。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君辈佐滕侯久矣,苟有过,盍不早正?(5分)
答:
(2)今搢绅中有耻燕蓟外属者,天时人事未至,而妄意难成之福。(5分)答: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题宣州开元寺水阁① 杜牧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惆怅无因见范蠡②,参差烟树五湖东。
【注】①此诗写于唐文宗开成年间,杜牧任宣州(今安徽宣城)团练判官时。八年前,他供职于沈传师的幕下,也曾在此地盘桓。②范蠡,春秋时曾辅助越王勾践打败吴王夫差,功成后,乘扁舟归隐于五湖(在宣城以东)一带。8.对杜牧这首诗,古人曾说:“此诗全在景中写情,极洒脱,极含蓄,读之再三,神味益出。”结合诗句分析在颈联中诗人是如何“景中写情”的。(5分)答:
9.请鉴赏本诗尾联“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好在哪里?(6分)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曾子曰:“,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2)此去经年,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3)驾一叶之扁舟。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
(4),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5)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荆轲刺秦王》)
(6),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杨福家:没有爵位的校长
2006年3月15日晚,同济大学一二九礼堂前学生排起了长队,为的是能拿到一张入场券。由校学生会为同济百年校庆组织的“同舟讲坛”首场报告即将开场,主讲者是复旦大学原校长、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院士。
杨福家是一位杰出的核物理学家。他在出任中科院上海原子核所所长期间,为促成同步辐射的立项作了很多努力。1996年,著名的美国McGraw-Hill公司出版了杨福家与美国名校凡登比尔大学杰出教授哈密尔顿合写的英文专著《现代原子和核物理》,在这一出版社出版专著被认为是一个科学家事业上达到一定高度的标志。在当时,世界上已发现的2000多个核素中,没有一个是中国人发现的。在杨福家的带领下,经过漫长地攻坚,研究所终于率先合成了新核“铂-202”。1992年7月28日,这项研究成果正式在国际权威杂志发表,五星红旗终于插上了核素的版图!
杨福家是一位察事谏言的思想者。杨福家有一个主张:既然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一个必然趋势,那么中国的大学校长就应该多走出去,你要了解世界,也要让世界了解你。
1997年2月6日,杨福家出席了克林顿总统的第45次早餐会,会上克林顿强调了“知识经济”的重要性,思维敏锐的杨福家瞬间意识到了这个词的特殊意义。1997年9月,上海高教系统的一次座谈会上,杨福家谈到国外正在讨论的知识经济概念,也是自那时起,他收到了很多要求做这方面报告的邀请。但杨福家没有停止思考,他又从英国等一些国家城市从传统产业成功转型到以服务业、文化内容产业等新型经济以及波士顿大学对周边地区经济贡献等实例来论证,对知识经济的特性作了更为清晰和深入的阐述。他应邀作有关“知识经济”的专题演讲有很多场,有人称他为“将知识经济概念引进中国且引起广泛关注的第一人”。
近年来,对杨福家的报道已成为国内媒体的一个持续性现象,特别是从1997年围绕他对知识经济概念的阐释,到他对当下国内建一流大学的点评。他以自己一贯的直率和见识,直陈中国教育体制在培养创新人才、学科发展、学校管理诸多方面的弊端。
杨福家是一位孜孜不倦,卓越理念的追求者。
与杨福家相知近30年的美国德州大学现任副校长冯达旋教授对杨福家有过这样的评价:他不仅对自己研究的课题有深入的兴趣,而且对科学以外的领域,如教育、经济以及中国的未来、世界的发展、大学所扮演的角色等都有广泛兴趣。
2000年12月12日,英国诺丁汉大学校董会郑重宣布,“鉴于杨福家教授的学术成就及国际影响”,正式聘请中科院院士杨福家教授为该校第六任校长,也是诺丁汉大学历史上惟一一位没有爵位的校长。这是英国高校首次选举一位中国公民担任大学的第一要职。
在杨福家的建议下,诺丁汉大学还成立了中国政策研究所。2004年,中国宁波诺丁汉大学开始建设。此外,诺丁汉与上海复旦、上海交大分别建立了科研合作实验室,与中国科学院的全面合作也实质性启动,上海诺丁汉金融中心也在筹备中。
对杨福家任职诺丁汉校长这件事的意义,杨先生的好友冯达旋教授这样评价道:“作为一个德州人和篮球迷,我虽然十分高兴地看到中国的篮球运动员创造了NBA的历史,然而,如果将姚明的成就与杨福家所取得的、打破了近千年的英国高等教育传统的丰功伟绩来比,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在杨福家担任过的多种国内外社会团体职务中,他很看重的是国际大学校长协会执行理事一职,因为这也与他付出的努力有关,而从中也体现了他追求卓越的理念。1996年,杨福家受邀第一次参加国际大学校长协会的会议,这个协会成立30多年了,由于各种原因在执行理事会里一直没有中国内地的代表。杨福家决心争得这个席位。为此,他在参加会议前作了精心准备,包括演讲稿的内容等都反复作了斟酌。充分准备的结果是他被选上了。
1997年,在杨福家的建议下,国际大学校长协会首次在中国召开会议,100多位国外大学校长光临复旦大学。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文章开头写“同济大学一二九礼堂前学生排起了长队,为的是能拿到一张入场券”的场景,表现了杨福家很受学生欢迎,同时也起到了引出传主杨福家的作用。
B.作为一位核物理学家,杨福家取得了很多杰出的成就,如出任中科院上海原子核所所长期间,独自合成了新核“铂-202”,这标志着核素的版图上有了中国一席之地。
C.“近年,对杨福家的报道已成为国内媒体的一个持续性现象”,因为杨福家将知识经济概念引进中国并作了更为清晰和深入的阐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D.英国诺丁汉大学正式聘请杨福家教授为该校校长,足见诺丁汉大学对杨福家的学术成就和国际影响的看重,这也是外国高校首次选举一位中国公民担任大学的第一要职。
E.通过本文不同角度的介绍,我们了解了杨福家院士作为物理学家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同时也认识到他作为教育家卓有建树、作为思想家充满使命感的一面。(2)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杨福家是“察事谏言的思想者”?(6分)答:
(3)文中两次提到好友冯达旋对杨福家的评价,有什么作用?(6分)答:
(4)通过本文,我们不仅钦羡杨福家教授取得的人生成就,更被他浓浓的爱国情怀感染着,这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8分)答:
第Ⅱ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翠峰一滴三江水,珠流万里入南洋。珠江,孕育了无数的风流人物,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沧海桑田,叙说着一个又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特别是鸦片战争以来,思想的飓风一直激荡着广袤的华夏大地,珠江流域成为众望所归的中国近现代革命策源地。A.风流人物 B.沧海桑田 C.脍炙人口 D.众望所归 1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孙影,一个平凡而有着不凡追求的辽源女孩,放弃了深圳的高薪工作,只身前往贵州山区支教,只是为了让更多的孩子可以走出大山,去追寻他们的“梦”。
B.近日,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在湖南省长沙市一中近两个小时左右的演讲被多家当地媒体报道,其中一篇标题为《北大校长称美国教育一塌糊涂》的文章在微博上被广泛关注。C.南方基金认为,从目前情况来看,市场估值虽然已在历史底部,但是在经济和企业利润持续下降的环境下,政策依然是目前主导市场的重要因素。
D.英语中的超级大国是Superpower,从字面上看,大国对应着power,可见大国之大终归要用影响力来衡量,真正的大才是胸怀与视野的博大。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现代汉语词典》说,国学就是我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包括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语言学等。按照这个解释。并且,还可以这样理解:。依此类推,“国学”是可以包罗万象的。
①凡是中国古已有之的、只要能够进入“学术文化”圈子的东西都可以叫做“国学” ②只要是中国的传统学术文化就可以叫做“国学” ③只有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才叫“国学”
④中国非传统的学术文化和非中国的学术文化都不叫做“国学” ⑤医学、数学、天文学(星相学)、化学(炼丹术)都不排除在外 A.③①⑤②④ B.③④②⑤① C.②④③⑤① D.②⑤③④①
15.下面是关于“名人故里之争”评论文章中的一段文字。请根据上下文,补写画线处的内容。要求紧扣主题,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5字。(6分)
在文化遗产开发中出现的严重问题和不良现象包括:打着传承名人文化的旗号争夺名人故里,表面看是为了保护文化遗产,实际上是 ①,名人故里之争对于中华遗产经济价值的过度追求,已然将文化遗产商品化。兴建假文物,对文化遗产进行不恰当的商业利用和运营,过度的商业炒作和破坏性开发,② ;盲目举办祭拜活动,缺乏严肃性,造成传统文化内涵被严重扭曲。一些地方肆意炒作负面文化现象、历史人物和文艺形象,产生了 ③,有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① ②
③
16.今年央视春晚的相声《这事不赖我》播出后,反响强烈,对这种遇事一味推卸责任的做法你怎么看?请以“责任”为话题,仿照下列例句,写两句话,要求修辞手法相同,句式大体一致。(5分)例句:爱心是一束温暖的阳光,能驱散积聚在人们心头的阴云;爱心是一场绵绵的春雨,能洗涤飘落在人们心头的尘埃。
答:
五、写作(60分)
17.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我家楼下不远处,有个废品收购站。收废品的来自安徽,一家三口,每天经过时我都会看到他们俯着身子整理废品。这时,我总会想到“艰难”两个字。家里有空饮料瓶或废报纸,我就趁早晨上班时,顺手悄悄放到废品收购站门口,然后离开。
某个早晨,我仍像往常一样,把一袋旧报纸放到收购站门口,没想到,她竟跑过来,拦住我,硬塞给我两枚一元的硬币。我推搡着,那女人说:“大哥,我们是收废品的,虽然挣钱不多,但也算是做生意的,没道理不给你钱,快拿着吧。”听了女人的话,我郑重地收下两元钱,看着她高兴地转身离开。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A(“而后人总爱把文人画的源头追溯到南宋”应为“北宋”,对应第一段原文“尽管后人总爱把它的源头追溯到苏轼”)
2、A(C项根据原文“唐人绝少题诗”可知“画面上写字题诗是元画的独有现象”错误;B这种矛盾得到了解决错误,D项原文是“不仅、而且”的关系)
3、B(“这使得任何逼真的摄影都比不上绘画”表述错误,文中只是说任何逼真的摄影“不能代替绘画”)4.B(具:全部)
5.C(③表现胡宿心思细密,为帝着想;⑤不属于胡宿的行为。)
C(泾州士兵想相互煽动作乱,不是已经作乱;“应一并处罚”文中无信息。)(1)(5分)你们辅佐滕侯很长时间了,如果他有过错,为什么不及早指出纠正呢?(每分句1分,句意顺畅2分;关键词“君辈”“苟”“盍”“正”译错一个扣1分。)(5分)如今官员中有人耻于燕蓟之地被敌人占据,(但)天时人事的条件还不具备(或:时机不成熟),却妄想(胡乱地图谋)难以成功的收复失地的事。
(每分句1分,句意顺畅2分;关键点“搢绅”“未至”“妄意”“难成之福”译错一处扣1分。)8.颈联展现了时间上并不连续却又每每使人难忘的两种景象:一阴一晴;一朦胧,一明丽,有声有色(2分),以略显悲凉的意象,勾画出秋天特有的情韵,隐隐透露出惆怅、悲凉之情(3分)。
9.尾联以景结情、运用典故,(2分)借对一代名臣范蠡的追慕而不可得,表达出仕途失落的惆怅(2分);以似烟如雾的景语作结,更加重了惆怅之感(2分)。(也可以理解为因为仕途失落而产生归隐之念,故对游于五湖享受着山水风物之美的范蠡产生了追慕之情;以“五湖烟树”似烟如雾的景语作结,更表现出作者的向往之情。)10.略 11.(1)(5分)答E给3分,答A给2分,答C给1分;答B、D不给分。(B项不是“独自合成”,是“在杨福家的带领下”,“研究所终于率先合成了新核“铂-202”。“标志……”也不准确,是“1992年7月28日,这项研究成果正式在国际权威杂志发表,五星红旗终于插上了核素的版图”。D项“外国高校”不对,原文“是诺丁汉大学历史上惟一一位没有爵位的校长。这是英国高校首次选举一位中国公民担任大学的第一要职。”C项“因为杨福家将知识经济概念引进中国并作了更为清晰和深入的阐述”,不全面。)(2)(6分)①意识到教育国际化是个必然趋势,主张中国的大学校长应多走出去,了解世界。②洞悉国外前沿,及时引入了知识经济的概念并通过实例作了更为清晰和深入的阐述,没有停止思考。③以一贯的直率和见识,直陈中国教育体制在培养创新人才、学科发展、学校管理诸多方面的弊端。(每答出一点给2分)(3)(6分)第一处评价突出了杨福家是一位在很多领域孜孜不倦追求卓越的人;(2分)第二处评价通过对比(1分)肯定了杨福家任职诺丁汉大学校长的意义重大(1分);两处引用冯达旋对杨福家的评价,增强了传记内容的真实性和文章的可读性。(2分)(4)(8分)启示示例:无论个人取得怎样的成就,都应心怀祖国,为祖国做出贡献。(2分)(从题干要求可知,启示应围绕个人成就与爱国情怀关系角度来谈)
依据:①杨福家作为杰出的核物理学家,当认识到世界上发现的2000多个核素总没有中国人发现的,于是带领研究所努力攻坚,率先合成了新核“铂-202”,使五星红旗终于插上了核素的版图。
②作为著名的教育家、思想者,他及时引进知识经济概念,让国内广泛关注,对当下国内建一流大学有独特的点评并以自己一贯的直率和见识,直陈中国教育体制在培养创新人才、学科发展、学校管理诸多方面的弊端。③作为诺丁汉大学校长,他心系祖国,成立了中国政策研究所,建设了中国宁波诺丁汉大学,促进了诺丁汉与中国大学、中科院的合作等,使祖国与世界一流大学有了很好的交流。④当受邀参加国际校长协会时,了解到中国内地代表被排挤在校长协会执行理事会之外,决心争取并通过努力获得了执行理事职位,也促成了国际大学校长协会首次在中国召开。(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依据就可以给6分)12.D 众望所归:众人的信任与希望归向某人。不能用来修饰策源地.13.A B近和左右重复;C关联词语序不当,虽然调到市场估值前面;D语序有误,应该是胸怀与视野的博大才是真正的大。
14.B 解析:本语段阐述“国学”的定义和依此涵盖的范围。③④句先从正反方面限定“国学”的范围,③“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与前句“我国传统的学术文化”相呼应;②句用“只要……就……”的句式紧承“这样理解”,⑤句举例说明;①句中的“凡是”紧承前句的“依此类推”并和后句的包罗万象相呼应。
15、①竞相争抢经济利益。②使文化遗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③不良的社会影响。(大致意思相同即可,每句2分,全对5分)
16.(6分)参考答案:责任是黑夜里的灯塔,使迷失方向的航船找到前进的方向;责任是失意时的加油站,使陷于倦怠的人们得到前行的动力。
17【构思导引】 这是一则材料作文,可以从以下角度审题立意。
角度一:从“我”的角度,写关爱与尊重。审题时抓住关键句“我隐隐感觉脸上发烫”“我总会想到 ‘艰难’两个字”,“我”本意是要关爱他人,却没有尊重他人。材料的主旨是谈“关爱与尊重”的关系,关爱即关心爱护,尊重即敬重理解。在关爱别人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别人的感受,不能只顾自己,冒犯他人的人格。关爱他人要从内心尊重他人的人格,真正的关爱不是施舍,而是发自内心的关怀与给予。
参考拟题:关爱他人从心开始 同情不如鼓励 施舍(帮助)要注意保护受施者的尊严…… 角度二:从收废品的女人的角度,写自尊。自尊,即尊重自己,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容许别人歧视、侮辱自己。有了自尊才活得有尊严。在一些人的眼里收废品的一家人过得很“艰难”,可女主人称自己的职业“虽然挣钱不多,但也算是做生意的,没理由不给钱”,面对他人的可怜与施舍,坚守自己的尊严,相信他们一定能活出自己的精彩。从这个角度,最好写议论文,对“什么是自尊”“人为什么要自尊”“怎样做到有自尊”等问题,可以层层推进展开论述,写出自己的独到见解。
参考拟题:人穷不能志短 神圣的尊严 卑微的生命因尊严而高贵……
角度三:从收废品的女人的角度,还可写坐享其成不能给人快乐。收废品的女人面对送上门的不用出钱的废品,选择给钱,不愿坐享其成不劳而获。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生活,她觉得只有劳动才能给人持久的快乐。构思时可以正反对比当今社会上有人不劳而获、坐享其成最终遭人唾弃;有人拼搏奋斗,令人景仰。
参考拟题:不劳而获岂能让人快乐 坐享其成不能给人快乐
角度四:收废品的女人说自己是生意人,“做生意没理由不给钱”,显示出了她的职业操守: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她们一家虽然看起来地位卑微,但坚决不占小便宜,她们有自己的原则,辛勤劳动,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人,挣到的钱是干干净净的。因此可以从“职业操守”的角度,谈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参考拟题: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坚守……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胡宿,字武平,常州晋陵人。胡宿为人清白谨慎,忠诚老实,内心坚强,外表平和。中举后任扬子县尉。县里发生水灾,老百姓被淹死(不少),县令不能拯救,胡宿带领公私船只救活了数千人。凭他人推荐做了馆阁校勘,后升任集贤校理。任宣州通判时,有一个杀人的囚犯将被处死,胡宿怀疑判决有误而重新审讯,囚犯害怕受刑不敢翻供。胡宿让周围的人避开后又问,很长时间后囚犯才说:“我早晨将要往田里劳动,县吏把我绑到这里,我还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胡宿拿来全部案卷(诉状)查看,仔细探究原来的记录,原来是一个妇女与奸夫合谋共同杀害了她的丈夫,却捉住这个农民来诬告他。
(后)任湖州知州。前任太守滕宗谅大办学校,耗费几十万钱。宗谅离任后,下属官员都怀疑滕宗谅有贪污行为,却不肯如实地记录下来。胡宿责问他们说:“你们辅佐滕宗谅很久了,如果他有过错,为什么不早点指出纠正呢?却等他离开后便指责他,这难道是古人批评指责人的意思吗?”在座的人很惭愧地道歉。这以后湖州的学校是东南地区办得最好的,胡宿出力最多。(曾经)修筑石塘百里,抵御水患,老百姓称之为“胡公塘”,文人们为他修建了生祠。唐介被贬逐到岭南,皇上派中使护送他前往。胡宿说:“事情有不可预料之处,唐介如果不幸死在路上,陛下就要蒙受杀死耿直大臣的罪名。”皇上明白过来,让人追回了护送的使者。泾州的士兵因为军饷发放不及时,放出坏话,并且想相互煽动叛乱。(朝廷)已经对想谋反的人进行了制裁,又下令弹劾(与此事相关的)三司吏。三司使包拯保护属吏不予追责。胡宿说:“泾州士兵确实大逆不道,然而应该给的东西,超过八十五天还不给,管理人员怎么能无罪呢?包拯不知自我省察,公然抗拒皇帝命令,法纪更加无用了。”包拯害怕了,立即查办三司吏。
胡宿又被授任为枢密副使。曾公亮掌管雄州,赵滋专门管理宋辽界河之事。胡宿对英宗说:“忧患来的时候,大多隐藏在隐蔽细小的地方,发生在人们疏忽的地方。自从赵滋驻守边防以来,北地的人捕鱼割苇草都被禁止,因而常常发生争斗。南北通好六十年了,内外都安宁,近年来边界纠纷急剧上升,不过是侵占尺寸之地的小事,这是城寨小吏相互通信就足以辨别清楚的,何至于大动干戈呢?现在官员中有些人耻于燕蓟被辽人占据,(但)天时人事的条件还不具备,却妄想难以成功的收复失地的事。希望能坚守两朝的法度,以使人民休养生息,天下就非常幸运了。”胡宿因为年纪大,几次提出退休。治平三年,退去枢密副使一职做了观文殿学士,杭州知府。第二年,以太子少师身份退休,没来得及向皇上谢恩就死了,时年七十二岁。
12.D 众望所归:众人的信任与希望归向某人。不能用来修饰策源地.13.A B近和左右重复;C关联词语序不当,虽然调到市场估值前面;D语序有误,应该是胸怀与视野的博大才是真正的大。
14.B 解析:本语段阐述“国学”的定义和依此涵盖的范围。③④句先从正反方面限定“国学”的范围,③“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与前句“我国传统的学术文化”相呼应;②句用“只要……就……”的句式紧承“这样理解”,⑤句举例说明;①句中的“凡是”紧承前句的“依此类推”并和后句的包罗万象相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