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直击中考:读后感写作技巧 (3000字)
直击中考:读后感写作技巧
知识要点:
1、读后感是读了别人的文章或著作之后,把自己的感想、体会写出来的一种文章形式。
2、读后感通常包括两个部分:读和感。“读”是基础,“感”是由“读”引发的,只有读懂原文,才能有“感”可言。
3、读后感有叙有议,以议为主,属议论文范畴。考试说明:我们平时读书,读文章,思想上有时会受到启迪,懂得了某个道理;感情上有时会受到触动,产生某种联想??懂得的道理,产生的想法,统称为读后的感想。把自己的感想写出来并加以阐述,便是读后感。
读后感写作方法
(1)吃透原文有感而发
要写好一篇读后感,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对原文的基本内容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另一个是有一定的文字表达的能力。而就这两个条件的关系来说,前者是基础,是前提。因为读后感的写作,要求从原文出发,联系实际,发表感想。如果对原文的内容缺乏理解或理解得不够准确,那就无感可写或者感而不当了。
要想准确而又深刻地理解原文的内容,就必须在动笔之前,沉下心来,从头至尾、一字一句地阅读原文,对原文进行分析,找出其中心思想,并搞清层次和层次、段落和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看一看这些层次和段落是怎样围绕着中心论点展开的。
当然,考生临场作文,时间紧迫,是很难对原文进行过细地分析的。不过,作为读后感写作的基本程序和要求,上述要点是必须注意的;而且,“磨刀不误砍柴功”,吃透了原文,才能有感而发,也才能写得比较顺手。有的考生写作水平本来不差,但不去仔细地阅读原文,还没有完全弄清原文的基本内容,就匆匆忙忙动笔写作,结果成绩很不理想。
(2)抓注重点精心立意
近几年中考作文平分标准都提出了“立意新颖”的要求。就一篇议论文来说,“立意”主要指的是中心论点的确立。而“新颖”主要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要有新鲜的见解,不能人云亦云;二是内容要深刻,有独到之处,不能浅尝辄止。要达到这些要求,应该特别注意的是要抓注重点,生发开去,而不要面面俱到。
扣住原文的中心思想,立意谋篇,固然算紧扣了原文;而从原文的内容出发,抓住某一个侧面或某一点去写,也未尝不算紧扣了原文。事实上,我们常见的许多写得好的读后感,并不是篇篇都紧扣了原文的中心思想的。但是,抓住原文的某一侧面或某一点去写,也必须在充分理解了原文的中心思想的前提下才能写好。如果对原文的中心思想茫然无知,那么,对文章的各个侧面的理解也就不会深刻,当然也就不可能写出动人心弦的读后感来。
(3)联系实际议而不空
凡是写过一些读后感的人,大概都有这样的体会:读了一篇文章,在某一点上有深刻的感触,便很自然地联想到与之有关的许多事情,许多问题。这种联想的过程其实也就是联系实际的过程。
许多考生在联系实际方面是能做得很好。他们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的一些具体事例,来谈自己的感想,读来亲切生动。但也有一些考生,所写的读后感尽是一些空洞的说教、政治口号、誓言之类,使人感到生硬、枯燥。
至于联系哪些实际,这并没有一个固定的范围。大体说来,无非是这样两个方面:一是联系主观的实际,即自己的思想、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具体事例;二是联系客观的实际,即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种种实际情况。只要是从内容的需要出发,联想哪方面的实际都是可以的。
(4)夹叙夹议以议为主
读后感既然属于议论文的范畴,那么它的主要表达方式当然是议论和说明。不过,它要求从原文出发,联系一些具体事例,所以又常常用叙述这一表达方式。一般来说,读后感的写法是这样的:从读了某一篇文章谈起,摆出中心论点。然后再举出一些具体事例(包括引用原文的某些内容),进而对中心论点加以论证。这是就文章的整体来说的。就文章的某一部分来说,也往往是叙议相间,两相结合。这样就构成了一种夹叙夹议的形式。在这里,议是叙的纲领和统帅,而叙是议的根据和佐证。前者是论点,后者是论据,二者紧密结合,相辅相成。
这里需要注意的,首先是坚持以议为主的原则。我们在联系实际、引用事实的时候,要始终不忘其目的是为了说明和论证中心论点。这就需要对事实进行归纳分析,指出它所包含的意义。其次,引述原文也需要注意。一般说来,引述不宜过多过细,能说明问题就可以了。还有,也不一定去整段整段地照抄原文,有时根据表达的需要,只在行文中引用原文的一些关键性词语或句子就行了。
“四字诀”技巧
读后感是议论文中最常见的文体之一,也是初中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文体。考试时,如果充分用好“四字诀”,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1)引–围绕感点,引述材料。读后感重在“感”,而这个“感”是由特定的“读”生发的,“引”是“感”的落脚点,所谓“引”就是围绕感点,有的放矢地引用原文:材料精短的,可全文引述;材料长的,或摘录“引”发“感”的关键词、句,或概述引发“感”的要点。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引述,“引”都要简练、准确、有针对性。
(2)议–分析材料,提炼感点。在引出“读”的内容后,要对“读”进行一番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地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刻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
(3)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写读后感最忌的是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就事论事撒不开,“感”不能深入,文章就过于肤浅。泛泛而谈,往往使读后感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震撼。联,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当然在联系实际分析论证时,还要注意时时回扣或呼应“引”部,使“联”与“引”“藕”断而“丝”连。
(4)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总结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不管采取哪种方式结尾,都必须与前文贯通,浑然一体。读后感始终要受“读”的约束,开头要引“读”,中间还要不时地回扣“读”的内容,结尾也要恰当回扣“读”的内容不放松。
当然要写好读后感,关键还要读透材料,抓准感点。怎样读透材料?一般说,如果是记叙文,就要抓住人物最突出的某种品质,最有价值的语言行动或事件所包含的深刻意义;如果是议论文,就要把握中心论点;如果是寓言或哲理性的散文,就要领会其深刻的寓意。当然,读一篇文章,感可能是多方面的,要在分析、思考的基础上,选择最值得发表,感受最深,见解新颖独到,最有针对性和现实感的感受来写,一篇读后感只能容纳一个感点,其他感点无论多么好,都要忍痛割爱。明智之举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并围绕一个感点,联系实际,谈深谈透。
以上说的是读后感,如果看了一部电影或电视剧,思想上受到触动,也要写篇感想,那就是观后感了。观后感的写法和读后感一样,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练习一: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写一篇读后感。
唐黎是河南省1996年高考女状元,被北京大学录取。她家很穷,正为上大学那数千元费用发愁。有一厂家上门允诺,只要她在电视上说一句是喝了该厂的口服液才使头脑敏捷,就可得到一万元的广告费,可是唐黎拒绝了。她说:“俺家穷,从来没喝过那健脑的口服液。如果我贪钱说瞎话,今后我在社会上怎么做人呢?”
思路点拨:
这是一篇根据材料写读后感的作文题。写作时,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确定感点。读一篇文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读后感”的感点往往是多样性的,既可以就原作的主旨发表感想,也可以从某一个侧面发表感想,甚至就其中的某一句话谈感想。如抓住上述材料的主旨可确立“要舍利取义”、“要实事求是”一类的感点;从另一个侧面则可确立“要抵制住金钱的诱惑”、“做人要诚实”、“虚假广告做不得”等感点;抓住唐黎说的一句话则可确立“莫为金钱说瞎话”的感点。
2、阐述感点。“读后感”的生命在于联系实际,引申发挥,在论证过程中要生发联想;可以联想到上下数前年,纵横数万里;个人的,社会的;历史的,现实的;正面的,反面的,通过横向的旁征博引来阐发观点。例如由“唐黎做人诚实”可以联想到:汉朝季布一诺千金;彭德怀在蒙受不白之冤时也敢于说真话,为民请命。
3、选择论据。可以选用我国古代的优秀思想言论,如孟子说的“富贵不能淫,贫*不能移”这类名言,作理论论据,论证“要拒绝金钱的诱惑”这一类感点;也可以列举当今社会上少数人被金钱牵着鼻子走的若干典型事例,作事实论据,从反面论证“要拒绝金钱的诱惑”这一感点。
练习二:写一篇读了《孔乙己》和《范进中举》两课之后的感想,题目自拟。
要求:观点正确,中心突出,扣住两篇课文,联系实际,有叙有议。层次清楚,语句通顺,600字左右。
思路点拨:
这个命题要求考生写一篇读后感,与一般的读后感不同的是,要读两篇文章而后写感想。
1、既然有两篇文章,必然有不同之处,但两篇连读,又一定有共同点,这就是这篇读后感要写的内容。
2、《孔乙己》和《范进中举》两篇课文都是同学们熟悉的,每篇之中的主题都很深刻,所以考生一定要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二者的异中之同,由此引发感想。
3、根据题目的要求,感想不能只限于对文章的感想,更重要的是联系实际,写出这篇文章在现实社会能给你什么启迪,也就是说既要扣住两篇课文,又要联系实际,这是本文的写作重点,考生在动笔前,一定要先把握住这一要点,同时,要把题后要求切实贯彻到作文之中。
第二篇:声现象教案——直击中考专题
第一章 声现象
学习目标要求: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2.记住温度为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会利用回声测距。
3.知道人耳区分开两个相同声音的时间间隔是
4.知道音调是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音调和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
5.知道响度是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及人耳距发声体的距离有关。
6.知道音色是分辨不同声音的一个重要特征,音色与发声体本身的特性有关。
7.了解乐音的三要素是音调、响度和音色。
8.了解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杂乱无章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噪声是指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9.了解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等级及划分情况。
10.了解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和实际操作的具体方法;通过对噪声危害的认识增强环保意识。
中考基本要求:
1.知道声音的发生和传播,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2.知道回声现象和回声测距的原理。
3.常识性了解乐音三要素;常识性了解噪声和它的危害以及减弱噪声的途径。
中考常考内容:
1.声音的发生和传播条件;
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利用回声测距。
2.辨别乐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和音色。
3.噪声的概念;声音的等级划分及减少噪声的三条途径。
知识要点精析:
1.回声及回声测距
(1)回声是指声音在向远处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发生反射的现象时,被障碍物反射回来的声音。
(2)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
以上,人耳就能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若不到,回声将与原声混在一,使原声加强。因此利用人耳听的这种特点可以实现回声测距。在计算障碍物的距离时,由于人(或者人附近的物体)发出的原声到达障碍物的时间等于回声返回到人耳的时间,利用人听到回声与原声的时间差除以2得到原声到达障碍物的时间。再利用公式2.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
(1)音调:声音的高低,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各种发声体有各自的振动频率,但能引起人耳感觉的频率范围是
。发声体振动快慢不同,人耳感觉到声音的高低就不同,即音调不同。振
即可算出人体到障碍物的距离。一般可以通过回声测定海底的深度、冰山的距离、潜水艇的远近、前方山崖的距离等。
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越高;振动越慢,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2)响度:声音的大小。是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的,且跟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振幅越大,响度就越大;振幅越小,响度就越小。离发声体越远,声音越分散,响度也就越小。
(3)音色:又称音品,它反映了声音的品质。正是因为声音的音色不同,人们才能区别不同的人讲话的声音或者不同的乐器发出的声音等。
3.人耳能听到声音的条件
(1)有振动着的发声体;(2)能够传播声音的介质;(3)能够接受声音的耳朵。
4.噪声的等级
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0分贝是人们刚刚能听到的弱声。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分贝;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分贝;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分贝。
5.减弱噪声的三种途径
(1)在声源处减弱。例如:改造噪声大的机器或换用噪声小的机器,在内燃机排气管上加消声器等。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例如:使装有噪声源的厂房门窗背向居民区,来减弱传向居民区的噪声。在马路和住宅之间设立屏障或植树造林,使传来的噪声被反射或部分吸收而减弱。
(3)在人耳处减弱。例如:可以戴上防噪声耳塞,或者在耳孔中塞一小团棉花。
6.噪声的危害和增强自我环保意识
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所以噪声的来源非常广泛,不仅机器的轰鸣声、材料的锯割、冲压、切削声、机动车的鸣叫声、飞机的起落声都是噪声的来源,而且大声说笑、唱歌,或开大电视机、录音机、收音机的音量也都会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成为噪声的来源;甚至优美动听的音乐在不适宜的场合(例如在课堂或会议室)出现,也会对他们的正常学习或工作有所干扰,同样也是噪声。
噪声的来源如此广泛,几乎时时刻刻都会对人的生理和心理造成危害和影响,因此噪声污染和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一起,被称为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增强环保意识,不要使自己的行为成为噪声的来源。
典型例题透析:
例1.利用回声可以测得海洋的深度,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30米/秒,若发出声音信号后,经过6秒钟收到回声,求此处海洋的深度。
解析:从题目中可知,声音发出到达海底所用的时间为:为:,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
由速度公式可得,答:此处海洋的深度为4590米。
例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不振动,就一定不能发声
B、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声音要靠介质传播,固体、液体、气体都是传播声音的介质
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正确
解析:A选项正确,因为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物体不振动,就不能发生。B选项错误,物体的振动而发声,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是传播声音的介质,有了传播声音的介质,我们才能听到声音,如果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即使物体振动,我们也不能听到声音,例如:物体在真空中振动,我们就不能听到声音,真空是不能传声的。因此应选A、C。
例3.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在铁管的另一端敲击铁管,出现的现象是()
A、只听到从空气中传来的声音
B、只听到从铁管传来的声音
C、先听到从铁管传来的声音,后听到从空气中传来的声音
D、先听到从空气中传来的声音,后听到从铁管传来的声音
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是传播声音的介质,但声音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的速度大小是不同的,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大,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小。这样在铁管的一端听到从铁管和空气中先后不同的声音,先听到的是从铁管传来的声音,后听到从空气中传来的声音。所以应选C。
例4.如果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声的人的距离至少是()
A、10米
B、34米
C、17米
D、68米
解析: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到障碍物的距离至少是
例5.第一次测定铸铁里的声速是用下面的方法进行的,在铸铁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管的另一端能听到两次响声,第一次是由铸铁管传来的,第二次是由空气传来的,铸铁管的长度为931米,两次听到的响声相隔
解析:能够在铸铁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响声,说明声音在空气中和铸铁管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所以能够听到两次响声,设铸铁管的长度为,两次的相隔时间度为,则:,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为,在铸铁管中的传播时间为,且,声音在铸铁管的传播速秒,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则声音在铸铁管的传播速度是多少?,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vt=340米/秒
秒以上,那么
秒以上,人就可以把回声与原声分辨出来,那么障碍物到发
0.05秒=17米。应选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代入数据得:
解得:
答:声音在铸铁管中的传播速度为3908米/秒.例6.男同学一般总是比女同学发出的声音沉闷、浑厚,即音调一般比女同学的低。其原因是男同学声带振动的频率与女同学的相比()
A、较底
B、较高
C、一样
D、时高时低
解析:音调与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也越高。男女同学由于生理上的原因,声带的薄厚和宽窄不同,通常男同学的声带厚且宽,振动频率低,而女同学的声带一般都比较薄且窄,所以振动的频率是不一样的,男同学的声带的振动频率低,发出的声音也就比女同学所发出的声音低。应选A。
例7.在剧场里,我们是怎样听到演员所发出的声音的?
解析:演员在台上边说话或唱歌时,他的声带发生振动,使他周围的空气随之发生了振动,声音是靠空气传播到我们的耳朵里,使耳朵里的鼓膜发生了振动,引起听觉,于是,我们就能听到从远处传来的声音。
例8.把耳朵贴在长铁轨的一端,在另一端敲一下铁轨,可以听到两次响声,第一次响声是由铁轨传来的,第二次响声是从空气中传来的。已知空气和铁传播声音的速度分别为声相隔的时间是多少秒?
解析:我们已经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在铁中传播的速度小,所以在相同的路程中,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所用的时间比在铁中所用的时间长,它们的时间差就是,设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所用时间为,在和,铁轨的长为,求两次响铁中传播所用的时间为,利用速度公式的变形求解,答:听到两次响声间隔的时间为。
例9.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零分贝是人们刚刚能听到的最弱声叫听觉下限,那么较理想的安静的环境,声音的等级应该是()
A、50~70分贝
B、30~40分贝
C、90分贝左右
D、150分贝左右
解析:正常情况下超过50分贝就会影响睡眠和休息,70分贝以上就会干扰人们的正常谈话,如果长期生活在90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会严重影响听力和引起神精衰弱、头疼、血压升高等疾病,如果突然暴露在150分贝的噪声环境中,听觉器官会发生急剧外伤,而引起鼓膜的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所以较理想的声音的等级应该为30~40分贝。应选B。
本讲巩固练习:
1.由远处驶来一列火车,若从钢轨传过来的声音比空气传来的声音早2秒,则火车离此人有多远?(温度为
2.比较声音在海水,铁管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海水、铁管、空气
B、铁管、海水、空气
C、空气、铁管、海水
D、铁管、空气、海水
3.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如果他听到起跑的枪声时,才开始计时,那么他开始计时的时间将比实时,声音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为5200米/秒)。际的起跑时间晚多少秒?(设当时气温为)
4.某人对着高墙喊话,听到的回声比原声晚
5.在月球上,宇航员之间是怎样交谈的?
本讲练习答案:
1.728米。
秒,则墙到此人的距离是多少米?(设气温为).解析:因为我们已经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声音在钢轨的传播速度,所以从钢轨传来的声音比空气传来的声音早2秒,设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所用的时间为,声音在钢轨中传播的速度为,所用的时间为,火车与人的距离为,又已知,所以
2.选B。,解得:。
解析:固体、液体、空气都是传播声音的介质,但是它们传播声音的速度的大小却是不同的,固体、液体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传播声音的速度大,一般来说金属又比液体传播声音的速度大。
3.秒。
时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比光速小得多(光速为
解析:声音在气温为),实际上计时员是看到放枪时所冒出的烟开始计时的,如果听到声音才开始计时,肯定有误差,时间要晚.已知路程为
4.255米。
解析:在,所以。
秒内声音是一去一回,通过的路程是人到墙距离的2倍,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设声音传播经过的路程为,则,人到墙的距离为,根据公式的变形,有
5.答:因为月球上是没有空气的,而声音又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在月球上宇航员对面讲话彼此是听不到的,但无线电波在真空中是可以传播的,因此在月球上,宇航员们是靠无线电波进行交谈的。
第三篇:《直击宿州市中考现场》采访手记专题
《直击中考现场》采访手记
沈李君
‚一家清真馆里,六个女孩围坐在桌子旁,各自点了一份盖浇饭,焦急的等待中……‛
上午接到任务,十点半从学校出发,打算赶在考生第一门考完后,直击考场,无奈公交车不给力,到达的时候,已经人去楼空。其实采访之前大家心里都没底,不知道即将面临的第一次采访,究竟会遭遇些什么?于是大家也都放平了心态,笑着说‚没事,要是采访搞不定,咱宿舍六个人就当是去逛了趟宿州市啊!‛。所以,这个意料之中的情景,也没有完全浇灭大家第一次跑新闻的满腔热情!大家一致同意,先找家附近的小餐馆解决六个人温饱问题。吃饱饭,好干事啊!
走进一家清真馆,六个人围在小一张只能放下四张椅子的餐桌旁,桌子旁的黑乎乎的‚大家伙‛——落地扇,为大家送来阵阵清凉!‚要是冬天,该有多好,六个人围在一起,互相取暖‛这样想着,我笑了……
六个人话匣子一旦打开,就停不下来。餐桌旁照旧七嘴八舌的说开了。关于美食,大家永远有聊不完的话题。宿舍的小胖抱怨这餐馆怎么连‚格拉条‛(阜阳的一种小吃,小胖家是阜阳的)都没得卖!不知不觉中,采访的时间也在流失。
吃的差不多了,也该走了,可是往哪?大家迷茫了……
有人提议到西校区去,找个地方休息一会儿,顺便商量一下午的采访安排。其实开始的时候并没有明确的采访步骤,想起以前听过的一个脑筋急转弯‚什么东西变少边吃?——香烟‛。我想现在我们能给出的答案是采访!
一路走过去,发现介绍少了高考时的隆重气氛!人们是否已经不重视中考?‚难道中考也像宿州今天的天气一样,降温了?到西区的一个小亭子坐下后,有人提议,不如我们就将采访主题确定为‚是谁对中考降了温?‛小小的‚窃喜‛了一会儿,大家开始出发了……
眼尖的同学,发现一群穿着朴素,手里拿着文具包的学生,大家像狼看到羊一样兴奋,总算‚拨得云雾见青天‛了,怕六个人一起围上去,吓到学生,两个室友自告奋勇走上前去和初中生聊了起来,得知他们只是在西区食堂吃饭的,马上要和老师一起回所住的宾馆去,我们有些垂头丧气了,好不容易找到的线索,难道又‚飞‛了?大家并不打算轻易放弃,决定将采访的目标暂定为这群考生,先抓住这条线索,跟他们到宾馆去,再作打算!
到达宾馆,这是中午吃的饭菜开始产生化学反应啦,大家的思维也变得活跃了。六个人堵在宾馆门口,搞的保洁阿姨都是不是瞄我们几眼,不会是把我们当小偷了吧!
依然是在宾馆外,六个人终于后知后觉的发现已经下午一点了,采访时间所剩无几,采访收获也寥寥无几,数学学得好的室友说‚正好成正比啊!‛遭到集体白眼!
绷紧一根弦,大家决定六个人分成两组,每组再分成采访、摄像、记录人员各一名!采访设备:每组一个能够拍照的手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在宾馆守到1点半左右,看到陆续有考生走出来,大概是要提前赶去考场吧!我们也该出发了,两组成员,A组从宾馆出发到宿州市第三中学中考考点,跟踪报道这所中学(后来得知叫褚兰中学)赶赴考场的全过程,B组则提前到雪枫小学考点,捕捉考场内外新闻亮点。
B组到达雪枫小学是1点50分左右,考场外的马路两旁稀稀疏疏有行人走过,没错,不用怀疑,这里就是位于宿州市中心的中考考点——雪枫小学。看来这次采访任务简单轻松啦,不出意外,我们关于中考‘降温’的主题,应该不用愁了!
2点了,考场外还是稀稀疏疏的来了几位考生,这时坐在考场入口处的两位阿姨吸引了我们注意力。发现两位阿姨没有坐在一起,中间刚好有一个人的空位,应该是不认识彼此吧,有一个室友便在中间的位置坐下来,和阿姨聊起天。
原来两位阿姨都是来陪女儿考试的,聊到一半室友发现右手边的阿姨人很随和,但是不善言谈,便主动和她话起家长来,主动和阿姨聊起自己的中考,右边的阿姨,开始还有点警觉心,我们说明采访目的后,她也忍不住加入聊天的行列了!
‚她爸爸没能来陪她考试,家里刚收完麦子,要是昨晚不下雨,今天就该种豆子了!‛
‚我们家在农村,过来考试,住在亲戚家的,没事,她进去考试,我就在四周转转啊,等她考完再来接她,一开始,我说要在外面等她,她不让哦!‛
阿姨们,说起自己的孩子的事,如数家珍。20分钟过去了,室友提醒,该结束了,是时候寻找下一个采访对象了!忽然觉得不忍心,第一次采访,原来并不像电视里描绘的那样:记者和受访者斗智斗勇,玩文字游戏!与其说这次是在采访阿姨,不如说是在听两个妈妈讲述自己养育子女的十几年含辛茹苦!想起自己的母亲,大概也是这样将我们养大的吧!
之后又采访了一对送儿子考试的年轻夫妻,他们来自农村,长年在外地打工。女人从孩子上初三开始陪读,顺便在孩子上学的附近,打点零工。男人这次也特地赶回来陪儿子中考。女人说,‚等孩子进考场了,让他爸陪我到市里劳务局看看哪里有招人的,找份工作!‛在中国,这样的父母,又何止这一对?
B组的采访进入尾声,A组的同学也顺利采访结束,这次‚鼠头虎尾‛的《直击宿州市中考现场》采访活动,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采访活动,没有社会承认的记者身份,没有专业的采访设备,没有过硬的采访经验,只有六个初出茅庐的‚愣头青‛、只有蕴蓄在心中的满腔热情!这就是所谓的‚无知者无谓‛吧!收获的也不仅仅是一份满意的作业单,而是在采访活动中发现:人和人之间的心灵原来可以贴的这样近!我们开始渐渐喜欢上这种心与心之间的自然沟通活动了,它有个好听的名字——采访!
第四篇:直击中考2012中考思想品德综合材料题训练
直击中考:2012中考思想品德综合材料题训练
1、近年来,“中国创造”让世人刮目相看:探月“嫦娥”、入海“蛟龙”、中国高铁、“天宫一号”、国产大飞机C919„„一大批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2分)
当前,爱才、尊才、用才的“创新人才聚集工程”正引发校园热议。某学校九1班“创新中国,你我同行”为主题,举办了一次模拟“创新人才聚集工程”现场会。
(2)请你进行角色扮演,从主考官、应聘者两种角色中任选其一,参与到现场会中来。(2分)
主考官:“我们对创新人才的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聘者:“我具备创新人才的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2010年7月13—14日,党中央、国务院召开本世纪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启动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纲要》的序言中说:“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强国必先强教。”
材料二:2011年2月27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再次接受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联合专访,与亿万网民就国计民生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坦诚、平等的交流。在回答网友有关“中国崛起”的问题时,温总理说:“世界都在谈‘中国崛起’,人们议论最多的是GDP,但我以为‘中国崛起’的标志是在人才、是在教育。”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什么发展战略?(3分)
(2)请你谈谈对“强国必先强教”的理解。(6分)(三点即可)
第五篇:直击中考英语七大写作问题
直击中考英语七大写作问题
⊙ 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侯孟中学 张 锋
写作是一项能够充分考查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题型,也是中考中失分较多的一题。不少考生在练习英语写作时不得法,又苦于找不到提高的有效途径。纵观近年各地中考英语写作题,题材一般是写人、写事、写物、写景、日记、书信、通知、便条等文体。一般来说,不同的写作题材,它的人物,时间,写作的重点也是不尽相同的,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所犯的错误却基本一致。笔者在批阅2007年中考英语作文中发现诸多考生的作文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先看下面考生的作文.例:(2007年山东枣庄)以“Chinese Spring Festival”为题,写一篇短文。
-考生作文Chinese Spring Festival
The Spring Festival is China‟s importantest① festival.It‟s the longest holidays②.Most people go back home to get together with their families③.Before the festival,people are busy prepare④ for it-buying things and cleaning the houses.On the night⑤,the whole family usually celebrate it,for example,they always playing firecrackers,eating delicious foods,watching TV and playing mah-jong and so on.During the festival, they visit friends and relatives, saying “Happy New Year” to each other,and go to park or temple fairs together.People also put on new clothes,and they say “Happy New Year” to each other,visit friends and relatives and go to park or temple fairs⑥.On New Year‟s Day , people often eat delicious food jiaozi.Jiaozi can be made by most people including the old and the kids。I like jiaozi very much.What about you?
-综合点评
这份作文能抓住要点,介绍出春节以及表达出个人感受,但在行文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语法和语言表达等方面的错误,这些也是同学们经常犯的错误。
①处是典型的中式英语,另外还有一处典型的语法错误,“important”最高级应为:“the most important”。所以,这句话正确说法应该是:“The Spring Festival is the most important festival in China.”
②处句子不符合逻辑,只能说春节是长假之一。因为在中国还有“五一”和“十一”两个长假。正确句子应该为“It‟s one of the longest holidays.”
③缺少连接词,应在句子前加上“During the festival”。
④语法错误,“be busy doing sth.”是一个固定的句型结构。正确句子应该是“people are busy preparing for it.”
⑤此处“night”指代不明。应为除夕夜:Spring Festival Eve。
⑥此处语序混乱。应该是“人们拜访亲友、相互祝福,一起去逛公园、庙会:they visit friends and relatives, saying„Happy New Year‟ to each other,and go to park or temple fairs together.”同时为了表述更准确,还应在整个句子的句首加上时间:“During the festival”。
-技巧点拨
下面我们结合该考生作文来分析英语写作中常出现的问题。
一、句子不准确,中文式英语多
诸多考生写英语作文时常犯这样的错误,即受汉语的影响,不自觉地按照中文的表达习惯去写英语句子,这种中式英文在英语书面表达中是常见的现象(如上文中①处)。导致学生写作文时出现中式英语的原因是考生没有做到“入乡随俗”,没能采用英语思维,因此,同学们在学习英语时要注意多培养自己的英语思维,多背一些简单的句型。
二、句子结构不完整,句式雷同多
由于许多考生英语句法知识功底不深,尤其是对句子基本结构,常见的简单句型以及同义句等的不熟悉,在造句子时就容易出现语序混乱、句子结构不完整的错误。同学们在写作时应该遵循这样一个原则:即灵活地用完整的简单句将句意表达清楚,这样既能做到结构完整,又能使语句通顺、条理清楚,同时又避免了句式呆板单一。
三、语法错误多
学习语言的关键是学以致用。在书面表达中用好、用对语法知识是保证写好英语作文的一个重要前提。部分考生的语法错误主要表现在:
(1)时态、语态上。一般来说,特定时间、背景下的时态总是相同的:介绍人、事、物的现状常以一般现在时态为主;写议论文、说明文也多以一般现在时为主;写日记、记叙文常要介绍过去的情况,这要以一般过去时态为主。
(2)修饰词语错位。在考生平时训练过程中,会出现几个形容词共同修饰一个名词,这时要特别注意其排列顺序。
四、用词不准
选用词语就是要准确表达思想。我们选用词语的原则是:既知道确切含义、用法,又要用有把握的词语。很多考生选用词语的错误常表现在:拼写错误、用词不当、词义(类)混淆、遗词漏词等方面。其中用词不当是最主要的问题。例如:
The price of the dictionary is very cheap.(价格仅能用high or low来衡量,应改clean为low,物品常用 cheap or expensive来说明)
We joined the sports meeting yesterday.(join指加入组织、团体,应改为took part in)
五、遗漏情景内容,详略不当
部分考生在写作前没有认真读题,审题,没经过深思熟虑就动笔写,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往往会背离主题。因此,考生在写作前必须审题,认真分析提示材料、图表内容的含义,弄清它们所反映的问题,再把题目所要求的内容完整的写出来。
六、句子衔接性差,缺少过渡词
许多考生在写作文的过程中不注意过渡词的运用,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往往非常干瘪。为了使句与句之间过渡顺畅、上下连贯、逻辑关系严谨,常用一些过渡词:如first,second,finally;so,but,however等,这样既使文章显得浑然一体,又增强了表达力。
七、常识性错误
主要表现在:(1)遗漏标题或标题写错位。(2)正文格式,尤其是应用文格式错误。(3)单词字母的大小写及标点符号。
虽然各地的评分标准略有差异,但是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整体印象、语言表达、词数规定等几方面内容。我们在写作中要尽量避免扣分,争取有加分点。当然用英文写作不同于用母语那样得心应手,常常会受到生词、语法、惯用法的限制,只要同学们平时注意两种语言的异同性,抓住写作要点,就可妙笔生花。
春节作文
写春节作文前,我们可以先回忆下过春节是我们参加过的活动,如贴倒福、分压岁钱、吃饺子、掸扬尘、贴年画、贴剪纸、放鞭炮、守岁、给压岁钱、挂千千结、贴春联等,然后挑一个我们印象深刻的上网查些资料,可以到百度搜春节的八个习俗,春节的由来与传说等,也可以上作文网作文素材频道找到相关资料再进行介绍。
作文题目可以自拟,如欢度春节,春节游文庙,除夕之夜,美丽的春节,春节花会
开头部分:大致介绍一下春节,及春节的一些习俗,点明你所要介绍的习俗。(略写)
第二部分:介绍这一习俗的来历、象征意义等,像剪纸、年画、千千结等还可以写写这些物品的种类、样子等。(详细)
第三部分:回忆自己参与这一活动的情景。(详细)
结尾结尾部分:写写自己对这一习俗的感受。
每个部分举例:
开头部分:大致介绍一下春节,及春节的一些习俗,点明你所要介绍的习俗。(略写)
例:元宵节是我国的四大节日之一,元宵节一过,春节也就算过完了,所以这一天是非常隆重和热闹的。过元宵节的节目丰富多彩,有充满乐趣的看花灯猜灯谜,有喜气洋洋的舞龙,还有热闹非凡的赛龙船。不过,最吸引我们小孩子的却是那多姿多彩的烟花。
第二部分:介绍这一习俗的来历、象征意义等,像剪纸、年画、千千结等还可以写写这些物品的种类、样子等。(详细)
例:春联代表着欢乐祥和。在我们中国,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在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的气氛。一幅幅春联不仅带来了吉祥和祝福,还带来了中国古老的浓浓的文化气息。瞧!“大地春光好,长天晓日红”、“岁岁皆如意,年年尽平安”、“江山万里如画,神州四时皆春”、“春风送春处处***美,喜鹊报喜家家喜事多”…… 幅幅春联让千家万户喜气盈门。春联的种类比较多。按照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批、春条、斗方等。因此,贴的位置也不同,如“门心”贴在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横批”贴在门楣的横木上。
第三部分:回忆自己参与这一活动的情景。(详细)
例:记得去年元宵节的晚上爸爸妈妈带我去工人体育馆看烟花。八点整,只听见几声沉闷的声音,一个个烟花带着红红的火星窜上了天空,几声脆响,夜空绽放出几朵美丽的花朵。它们的形状和颜色各不相同,有五颜六色的满天星,金黄色的蒲公英,紫色的牵牛花,火红的玫瑰花,粉红的月季、银色的百合,真是绚丽多彩。随着一声声的炮响,人们在惊呼,在赞叹,夜色中,人们微微扬起的脸上也变幻着多姿的色彩,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结尾结尾部分:写写自己对这一习俗的感受。
例:我看着那散发着传统文化芳香的中华结,仿佛品味到了中华民族远古的神秘和东方的灵秀。它的古香古色,它的千变万化,让我神往,让我遐想……
《春节的街头》
今天,是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早晨我还没醒,就听到了鞭炮的声音。平静的社区,今日显得热闹非凡。这热闹的喧嚣,把我的睡意一股脑的全都打撒开来。于是,起床穿上了新衣服连早饭都来不及吃就冲到门外,看着各家各户的炮竹,烟花。接着就是跟爸爸妈妈一起去走街串巷——拜年!
“李伯伯,新年快乐”“王阿姨,工作顺了”“刘奶奶,身体健康”〃〃〃跟所有的长辈们拜过年之后,妈妈提议说:一会,去街上看看,感受下新年的气氛。一上街,街上可就更热闹了。人们手里有提着大袋大袋的菜,身边的孩子手上握着一大把小花炮,蹦蹦跳跳地跑着。看!我左边的一位四、五岁左右的小女孩,跑到前面去。一下子又转过头对一位满手是鼓鼓的袋子的大人喊着:“爸爸,快点!我要回去放炮玩呢!”。有拿着那边超市发的小气球的,红的,黄的,绿的,还有蓝的。也有三五成群,手挽着手说说笑笑的姑娘们,小伙子们,忙绿了一年,辛苦了一年,我想这个时候应该是大家最放松,最高兴的时候。你看,路灯上还挂着两个小红灯,喜气洋洋的。就像在说,“我们也要过新年,我们也要过新年”。
一进菜市场,那才更热闹呢!人流窜动,一眼望去,什么也看不见,全是人。还有那翠绿的黄瓜,可真新鲜哪,你看,那金黄色的小花在太阳的照射下显得多么的生机勃勃啊。那鲫鱼,鲢鱼,青鱼,草鱼等等在水里游来游去,真是印证了我们中国的老话:年年有鱼(余)!黄的韭菜,红的番茄,黑的木耳,白的萝卜〃〃〃真是要什么有什么呀。“哎哟!可真够挤的。”我嘀咕了一句。跟着妈妈买了几个我爱吃的菜,结完帐就走出了菜场。超市里的收银台前也早已排起了长龙。傍晚时分,街上,又渐渐安静下来。店主们把店子关了,超市也比往常早了些许关门。大家都提着东西回家过年去了。
到了晚上6点左右,社区渐渐安静,孩子们都回家吃团圆饭去了。吃完团圆饭7、8点的样子社区又重新热闹起来。孩子们全都出来放花炮了。这个放个“降落伞,”那个又放个“天女撒花”〃〃〃〃各式各样的花炮全有。每放完一个都会聚集好几个孩子,他们在讨论谁的花炮最美丽,谁的花炮颜色最多,之后又是阵阵欢笑。大人们或几个坐在一起打牌,打麻将;或几个坐在一起嗑瓜子,剥花生;或看着自己的孩子放花炮,偶尔还要帮他们一下。大多数的孩子,都是自己独立操作完成。
夜,更深了。人们陆陆续续的回家了,有些不肯回家的孩子也在父母的劝说下,不情愿的回了家,一天的热闹景象渐渐被夜幕包围。我不禁感叹又是一年到,时间过得可真快呀!
春节见闻
“当、当、当”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家家户户的门上早已贴上了或火红或金黄的对联,每一家的老老少少都乐得合不拢嘴。兴奋的孩子们有的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品尝着一年一度的晚会大餐――春节晚会;有的急着给自己的长辈拜年,发短信,打电话,所有新年的祝福话语仿佛怎么也说不完;调皮的孩子正在向自
己的父辈们 “讨要”压岁钱;屋外的鞭炮声此起彼伏,炸开了锅,五彩的烟花更是把这个特殊的夜晚点缀得绚丽多姿。
正月初一,农历新年的第一天迎着人们的喜悦祥和而来。我这个平时最赖床的懒汉,今天却起了个大早,因为我极想穿上我那美丽的新衣,出去好好炫耀一翻。我要去走亲访友拜新年了,这无疑也是一件高兴的事。我们小孩子走在拜年队伍的前面,见到长辈们拜个年,说几句吉利话,就可以收获一大把的压岁钱,然后拿到街上去买自己喜爱的东西――玩具、零食、鞭炮……,家长好像变了个人似的,对我们的放纵是那么的宽容,一切都有了!这就是过年的感觉。
“放鞭炮喽!”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小孩子们很快都聚在了一起。一串串鞭炮在人们手中点燃,响声震天,四处飞溅,仿佛要把一个个美好的愿望送到千家万户。一阵阵炮竹声接连不断,热闹非凡。
到了吃饭的时候,望着满桌子平时最爱吃的菜肴,我们小孩子却一点儿也不觉得饿。大人们在推杯换盏之间,谈论最多是:今非昔比啊!今天的幸福生活从餐桌上最能说明问题,现在人们生活好了,天天就像在过年!
奔波在走亲访友的路途上,我见到了春意盎然的田间大地,一条条新修的高速公路缩短了我们的行程,通往乡村的泥巴路也被“村村通”的水泥路所覆盖,城市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一年一个变化……
春节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那就是一切都在变化,一切都是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