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指导教师评价
指导教师评价
李海歌
近几年来,中学生文学社团如雨后春笋般生机勃勃地成长起来,文学社团在提高学生文学修养,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上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明确要求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强调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的形成,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文学社团活动中,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才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使他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经验、培养能力、陶冶情操。
《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综合性学习”部分更明确要求:“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其《实施建议》部分强调指出:“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校园文学社团活动作为一种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应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因此,我们学校几位教师就积极努力创办了青青雨文学社。我们本着让学生“学会参与、学会选择、学会创造”的宗旨管理社团,我们认为:学校的文学社团活动应该让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挥,以使他们在其精神的、智力的、创造的、情感的和社会的发展的所有阶段都实现自我。这种态度和能力将有助于使学生形成一种积极的自我形象,使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学生最缺乏的是文学素材的积累,他们的生活阅历很少,因此我们狠抓学生文学素材的积累。没有良好的阅读教学作基础,单靠作文课并不能达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为此,我们建议学校在每个教室设立读书角,有教师牵头,学生自愿捐助书籍,让学生在阅读课或者课外时间阅读。
为了提高学生能力,我们在每次组织社团活动时,都坚持让学生自己做一张关于这次活动的手抄报,然后由老师出面把优秀的报纸复印下来分发给学生,让学生体验到收获的快乐。通过学生自己办报纸,大大调动了全校学生语文学习特别是作文写作的热情,同学们积极参与到编辑中来,勤于创作、乐于创作。
青青雨文学社经过一年的风风雨雨,在不断地壮大成长,社团成长见证着学生的成长,学生在这一年中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首先,学员的阅读积极性空前高涨,读书层次逐渐提高,他们的阅读鉴赏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其次,学员的写作能力有明显提高,一年来,学员们已经多次在平顶山科幻作文大赛中取得的一二三等奖的好成绩,好几名同学在平顶山市“续写了雷锋日记”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相信学生在各级领导的关注下,会不断成长,让我们一起期待着青青雨文学社枝繁叶茂,散叶开花。
第二篇:指导教师的评价
指导教师的评价
我社团在开学初就制定了一系列的工作计划,并有条不紊地进行每一项活动。在开学初,我社团就选出了社长、小组长等社团干部成员,以更好地投入到社团工作中去。在工作过程中,干部认真负责,为社团活动的良好进行提供了保障。
1、本学期主要活动内容之一是扎实的练习篮球基本功,通过探究篮球最基本的技术来更好的学习篮球。由于课时的安排对我们社团的活动开展很有利,我们在充足的时间里练习了大量的基本功。社员们也逐渐能够从对篮球的模糊认识到现在的有模有样,从篮球基本功的不扎实到现在的熟练,有的社员已经开始有了自己对篮球独特的见解,并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说明社员们在一学期的活动中有了很大的进步,从刚开始对篮球的一无所知,到现在的别树一帜,其进步之快令人感到欣慰。
2、本学期活动之三扎实的开展篮球比赛。一方面社团指导老师能够引导社员进行活动,在社员遇到困难时能够耐心开导,使社员能够投入到活动中;另一方面指导师紧密结合社员的篮球基本功开展小组内或者组与组之间的比赛。学生通过比赛对篮球的理解更深刻,对篮球的兴趣更高了。
社员们的收获颇丰:
1、社员们对篮球的认识有了改变。社员们刚进篮球社团只是出自玩耍的目的而来的,也不知道篮球的基本技术,基本规则。通过一学期的了解和老师的细心指导,大多数同学都能了解到有关篮球的知识,并改变了以往对篮球的认识,开始自觉运用篮球来锻炼身体。同时,我们掌握了篮球基本技巧,提高了自身的耐力,协调等能力。
2、通过篮球比赛,积累了经验。在社团成员的齐心协力和小组长的组织下,各小组的比赛也在社员们的努力下开展得有声有色,真正地把篮球和我们的兴趣互相联系起来,丰富了我们的校园生活,提高了我们的凝聚力。
3、社员们分工合作,氛围融洽,相互之间的协作意识得到加强。
我们篮球社团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进一步努力,为昆阳镇中学社团的活动添砖加瓦,展现出新的风采。
第三篇:校外指导教师评价表
校外指导教师评价表
XX在我公司实习期间,工作认真,勤奋好学,踏实肯干,在工作中遇到不懂的地方,能够虚心向富有经验的前辈请教,善于思考,能够举一反三。对于别人提出的工作建议,可以虚心听取。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加时加班完成任务。能够将在学校所学的知识灵活应用到具体的工作中去,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
同时,该学生严格遵守我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实习期间,未曾出现过无故缺勤,迟到早退现象,并能与公司同事和睦相处,与其一同工作的员工都对该学生的表现予以肯定。
指导教师:
(公司盖章)
校外指导教师评价表
王玲在实习期间,工作积极主动、高效,学习认真,待人诚恳,能够做到服从指挥、认真听取老同志的指导,不怕苦、不怕累,表现有较强的求知欲,积极观察、体验、思考,并能够灵活运用自己的知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实习工作期间,认真听取老会计的意见,并虚心学习,认真做好自己的助理工作,担负起了自己的任务。该生有较高的素质、强烈的责任心、真诚的爱心,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指导教师:
(公司盖章)
第四篇: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指导教师评价范文
该生毕业论文选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能够达到综合训练目标,工作量较大,选题具有较大的实践指导意义。设计思路基本正确,研究内容和方法比较合理,通过合理的安排学生能按期完成可课题的设计,同意开题。
第五篇:指导教师工作业绩企业评价
指导教师工作业绩企业评价
长期以来,学习评价存在着以“硬”为标志的实证化评价方法和以“软”为标志的人文化评价方法的分野与矛盾。前者过于注重量化因素,如考试卷面分数,一些无法量化的实质性问题常常被排除在评价之外。而后者尽管在评价过程中无法保证客观公正,但更多地考虑人的需要和价值,注重人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和交流,从更适合人性的角度进行学习评价,如教师对其认同的“乖学生”给予好成绩。将二者相结合,形成“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法”,它是发展性评价的一种方法。
定量评价可采用等级制,定性评价可采用语言描述,两者相辅相承。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科评价中,应更多的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哪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通过鼓励性的语言,客观、公正、全面的描述学生的学习状况,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同时指出在哪些方面具有潜能,哪些方面存在不足。这种评价方式主要适用于专业理论性强的课程,以《学前教育学》为例。评价方案:如果学生对一组学科综合案例分析题的要点,基本分析正确,但不够准确全面。可以这样进行评价:良(四颗星);如果分析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提高一些,或有一些个人创新思维的亮点,那就是优(五颗星)了,多神气啊!希望你继续努力,相信五星会属于你!学生阅读了这个评语后,获得的是成功的体验,和学好教育学的自信心,以及争取更大进步的动力。2.专业素养表现评价法
2001年9月,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它标志着我国幼儿园教育改革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幼儿教师要树立与专业化要求一致的教师形象。
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问题,《纲要》的贯彻更是将这一问题推到前沿。美国幼教专家凯茨认为,幼儿教师的专业应表现为:在教育工作中,能运用高级缜密的知识作为判断和行事的标准。具有这种素质的幼儿教师能抓住孩子丢来的球,并且把它丢回去,让孩子想继续跟他玩游戏,并在玩的 过程中不断创造出新的游戏来。他们是真正的幼儿学习、发展的专家。专业和非专业教师在教育中表现迥异,如面临幼儿出现某种纠纷时,专业型教师首先的反应是:“我能利用这个机会让儿童学习什么?”从而运用专业的知识临床诊断、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思考各种可能的行动方式,并评估行动及决定可能造成的后果,以有利于幼儿长远发展的方法引导他们在冲突中学习,而非专业教师的反应往往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并只是尽快地结束纠纷。
就我院的教学现状而言,在专业岗位的实践教学活动中,被用人单位认为具备良好专业素质的学生,其专业学科的考试成绩是否通常就很高呢?反之,专业学科成绩“不好”的学生,在专业岗位实践活动中一定会有不好的表现吗?答案是否定的!
让班主任或学科教师常常感到很尴尬的是:不被学科教师或班主任看好的某些“调皮学生”,在见习或实习总结会上,却被实习单位的领导或指导教师大加赞赏,并发出招聘意向。相反地,有些被学科教师认同的“好学生”或“乖学生”,却被实习单位下这样的评语:“能基本完成所交代的任务”,“工作热情欠缺”,“工作不够主动”,“实习表现一般般”等。那么,学校与用人单位,作为“人才产品”的供需双方,对“相关产品的质量”无法认同时,哪一方的结论更值得采信呢?无疑应该是需求方,即用人单位说了算。很明显,造成这种评价误差的原因是,学校现行的或传统过时的学科成绩评价方案出现了问题。改革的重点为:学生在专业实践中所表现的专业素养情况应作为相关学科成绩评价的主要依据。
以我院《学前儿童游戏》学科成绩评价为例:
(1)现行的学科成绩评价方案
计算公式为:
学科总评分=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70%——(1)
平时成绩=考勤分×20%+平时作业分×10%+单元测验×20%+见习表现×50%
(2)
很明显,这是一种传统的学科成绩评价方式,学生们只要把占70%权重的期未考试“对付”好了,总评成绩及格应该不是问题。在如此评价方式的导向下,老师眼中的“好学生”或“乖学生”通常属于平时善长背书或考场上善长“抄袭”的一类人了。
(2)专业素养表现评价法方案
计算公式为:
学科总评分=知识基础分×30%+专业素养表现分×70%——(3)
这是一种重专业素养表现的评价方法。其中,“知识基础分”部分的计量,科任教师可参照公式(2)进行调整。而“专业素养分”部分的计量,科任教师应根据学生在岗位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尤其是实习基地(幼儿园)指导老师的意见,进行综合定性或定量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可基本客观地反映每一位学生所具备的专业素质或预测其专业发展潜能情况,避免人才供需双方对学生评价的较大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