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藤野先生
鲁迅 目标确定的依据:
一、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学习现代文时,要能熟练地运用默读和浏览的方法,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运用合作的方法,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二、教材分析
《藤野先生》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鲁迅先生回忆自己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生活的文章,通过写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思念,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赞扬了他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在塑造人物上有独到之处,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本文对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与写作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八年级上册已经学过两个单元的叙事性作品,已经基本上掌握了叙事性文学作品的写作特点、人物塑造及学习的方法,具备了一定的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
四、学习目标:
1.提取信息,概括事件。
2.多角度、多层面地解读人物。学习重、难点:
多角度多层面的解读藤野先生。
五、评价任务
1、针对目标1,设计了两个问题。概括文中“我”与藤野先生交往中的几件事;概括24--31写了那两件事。
2、针对目标2,设计了四个问题。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分析藤野先生具有哪些特点;通过细节描写概括藤野先生具有怎样的品质;通过结合背景了解藤野先生的伟大;通过作业设计:选取典型事例,抓住其特征来表现一个人的品质,进一步巩固写人的方法的,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教学方法:品读法、讨论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因此,在本课中我会尽可能多的制造语文学习的自由空间,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大力提倡自由研讨。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上课之前,我要先提个问题,说说你最尊敬的或印象最深刻的一位老师?用简洁的语言说出他(她)的性格特点,并能说说让你难忘的原因。想好的就举手。
……
我相信在我们每个同学心中都有一位让你一直铭记在心的老师,我们中国文坛的文学巨匠,鲁迅先生,在他心中,也有这么一位老师,这位老师是使他感到最为感激,并且是给他鼓励最多的一位,这位先生是?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走进藤野先生,看看鲁迅笔下的藤野先生到底有怎样的人格魅力让他如此难忘?
二、走近藤野,品读印象。
先看两人的相识,让学生找出相识部分。
学生朗读课文6——10段,找出有关描写人物外貌、语言等方面的语句,说说作者初到仙台时,耳闻目睹的藤野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明确:目睹印象——不拘小节
耳闻亲见——生活俭朴
学者形象
读到此,一个生活俭朴、不拘小节的学者形象已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了,就是这样一位生活非常俭朴的普通学者形象,却使鲁迅先生对他念念不忘,那么他必定有独特的一面,让我们继续读下去,看作者为我们叙述了藤野先生的哪些事情,透过这些事情,我们将更深入地了解藤野先生的内在品质。
三、走进藤野,品读典型事
1、检查同学们的预习情况:文章中的哪些部分是讲到了藤野先生和鲁迅先生交往的事情,在文章当中找到具体的段落。
学生跳读11——23段,概括“我”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几件事。
概括:修改我的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了解女人裹脚。
2、说说你从哪些细节里读出了这个老师的使我难忘与感激的地方。
学生活动:学生小组分工合作任选一个事件,结合具体的语句,概括藤野先生的品质。有疑问可以举手。
全班交流,总结藤野的品质。
添改讲义———认真负责
纠正解剖图——严格要求
关心实习———热情诚恳
了解裹脚———求实精神
小结过渡:通过以上的事例的品读,我们看到的是一位认真负责、对学生严格要求、热情诚恳、具有求实精神的藤野先生。这些品质,是作为一名具有工蜂精神的日本人不缺乏的,而作者在文中用了一个词语来形容藤野先生。大家齐读37段。(伟大)
据你的经验,一个人在什么情况下,最感动于别人的帮助呢?(第一,这个人非常需要帮助,甚至走投无路;第二,你给了这个人最需要的东西。)
教师补充举例赞美老师“伟大”的文章:魏巍的《我的老师》。作者小时候,父亲在军阀部队里几年没回来,于是很多孩子就说:“哎哟哟,你爹回不来了哟,他吃了炮子儿罗!”作者真好像父亲死了似的那么悲伤。这时候蔡老师批评了那些孩子,还写了一封信劝慰作者,说作者是“心清如水”的学生。于是作者感激地说蔡老师“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啊!”因此,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孤立地看很平常,但是如果有了不平常的发生背景,这件事就变得不平常了。
(1)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藤野先生,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和鲁迅相识、交往的。
①他在《<呐喊>自序》中也写道:‚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
鲁迅去日本是因为在国内已毫无出路,到日本寻求学问,寻求救国之路。那么抱定希望远涉重洋到了日本又怎样呢?
默读第1-3段,思考:鲁迅到日本的第一站是首都东京,后来他为什么又选择去一个不大的市镇——仙台呢?
概括清留学生在东京的两件事:赏樱花、学跳舞。
东京清国留学生印象:不学无术、附庸风雅,到处乌烟瘴气。
哪句话概括地表达了他对东京的态度?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这句仅仅八个字,先声夺人,一下子道尽了作者内心的愤慨、失望、厌恶等复杂而沉重的感情。
③读第5段,想一想:初到仙台的鲁迅,受到了怎样的优待?鲁迅的心情怎样?
不但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鲁迅最需要的是学问和振兴祖国的良方,不收学费、操心食宿都不是他需要的,所以他才把这些关心幽默地统归为——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可见鲁迅对这种优待的态度是——感谢但并不感动。
④这时,藤野先生给了鲁迅最及时、最急需的帮助!现在,“伟大”这个词有着落了吗?我们可能觉得已经够了,但鲁迅先生并没有止笔。
(2)再看第24-31段,边默读边思考:这几段写了哪两件事?这两件事给了鲁迅怎样的刺激?这和写藤野先生有什么关系?
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鲁迅留学日本时期,正是甲午战争歼灭中国北洋水师之时,日本举国上下都弥漫着一股鄙视中国人的习气,而鲁迅在日本留学,不可避免地受到歧视和轻蔑。而藤野先生并没有因为作者是中国人而歧视我,他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能以公正之心对待来自弱国的学生,并且给予了极大的关心、鼓励和真诚的帮助,等等,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能够做到这些尤其难能可贵。所以,他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四、课堂总结
作者塑造的藤野先生的形象是成功的,一位伟大的藤野先生就在作者的笔下生动的呈现了,那么我们来思考并归纳一下在写人的时候该怎样去写呢?
1.选择典型事例,体现人物性格特点。
2.写人物要求实,抓能体现人物灵魂品质的特点。
3.叙事时要运用描写刻画人物。
五、小结
看屏幕。迅速思考,进行填空。(出示幻灯:藤野先生是一位______(外在特征)的学者,具有_______的可贵品质。而让作者最为珍贵的是藤野先生 ______________的高尚的情怀。)
黑瘦、有八字胡、生活俭朴的学者
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可贵品质
毫无民族偏见、今天我们认识了鲁迅笔下的具有高尚品质的藤野先生,在如寒夜一般的残酷现实中给了鲁迅以温暖和鼓励,真诚关怀和帮助,藤野先生,令鲁迅感念,更镌刻在读者的心中。
六、布置作业
请完成片段作文:选取典型事例,抓住其特征来表现一个人的品质。(可以是你的同学、老师等)
第二篇: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1.快速浏览《藤野先生》,小组交流:《藤野先生》中,鲁迅的经历带给了他怎样的情感体验? 文中的哪些语句特别能表现他的情感体验?你如何评价鲁迅的“弃医从文”行为?
2.再次感受藤野先生的主要事迹。
可以引导学生精读藤野先生事迹中的某一个片段,深入理解。如精读“订正讲义”一事,教师可以引导性地提出以下问题:①“大约是星期六”和“第二三天便还我’’当中交代了时间,有什么作用?②鲁迅看了订正后的讲义有什么感受?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③冒号后并举的学科名有什么用意?
通过这些问题的解答,可以培养学生推敲词句内涵的能力,领会词语或者句子中所蕴涵的深刻意义。对于学生的回答,不强求一致,只要合理即可,主要把握学
生的思维是否活跃,答案是否合理。
4.小组推荐:投影交流。
第二课时
1、研读《我的母亲》《我的第一本书》,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1)文章围绕母亲写了哪些事?这些事分别表现了母亲的怎样的性格?
(2)“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怎样的?联系下文看,“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是什么?
2、语言品味:
结合上下文,品味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分寸感。
(1)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2)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3、“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怎样理解“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枉写这几
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的“本”?
4、小练笔
这一单元中,你最喜欢哪篇文章?你感受到了怎样的爱?联系自身体验,600字左右写下来。
第三篇: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1《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散文集《朝花夕拾》和写作背景
2、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和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能力目标:
1、理清文脉,把握文章的叙述线索
2、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以使祖国强盛为己任的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重点:
1、理解选择典型事例
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2、品评重点句段,领会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联系背景解读文章主旨,思考和感悟人生意义
教学步骤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学过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从中了解到三味书
屋中的老先生虽然施行的是封建书塾教育,但思想还算开明,因此,鲁迅对他“很
恭敬”。虽是“很恭敬”,但并不是很有感情。藤野先生是鲁迅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
一位日本医专的教授,他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鲁迅对他的感情又是如何的呢?让
我们来一起学习鲁迅的这篇散文《藤野先生》弄个明白。
二、资料助读:
1、《朝花夕拾》
2、时代背景
三、整体感知:
1、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2、指名朗读课文,理清思路,把握叙事线索
提示:根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将全文分成三个部分。
板书:
在东京清国留学生的丑行丑态失望
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 相别赞扬品质
别后纪念行动高度评价
明确:从结构表中可知全文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的,这是全文的
一条明线。那全文的暗线是什么呢?
四、跳读课文,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
1、学生浏览6—10段,找出有关描写人物外貌、语言等方面的语句。
明确这些语句体现了人物什么特点。
读到此,一个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已展现在我们的目前了,这是作者,也是我们读者对藤野先生的初步了解。让我们继续读下去,看作者为我们叙述了藤野先生的哪些事情,透过这些事情,我们将更深入地了解藤野先生的内在品质。
2、学生默读11—23段,研讨
文中具体写了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的四个典型事例,分别表现了藤野先生的什么精神性格?
我对藤野先生怀有一种什么感情?引用课文内容简要回答。
学生交流研讨结果,教师明确。
显示如下:
事情思想品质
添改讲义工作认真负责
纠正解剖图
关心解剖实习
了解女人裹脚
提问:学了6—23段文字,我们懂得了学写类似作文要注意哪几点?
明确:①学会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②叙事应该有详略
③上下文注意过渡
④叙事时要注意刻画人物的神态
读到此,我们更深地了解到藤野先生为人正直,他真诚地关心着
鲁迅,热情地帮助鲁迅,对待鲁迅没有丝毫的民族偏见。读到此,我们会
想:在这样一位老师的真诚帮助下,鲁迅定然能实现自己做医生的梦想,学成回国后去治病救人,救人救国。可鲁迅最终却作出了弃医从文的决
定,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学生阅读课文24-31段,合作探究:
怎样理解“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 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
惑”这句话?
“在讲堂里还有一个我。”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特意写明呢?
“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中“何尝”是什么意思?
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促成作者弃医从文的转变,对这两件事的叙述的侧重点 有什么不同?
学生思考交流后发言,教师指导明确。
从刚才的研讨中我们知道,鲁迅先生弃医从文原因有二:一是因为日本学生
怀疑鲁迅考试得了60分是先生泄露了题目,他们根本看不起中国人,因为当时中国是弱国。二是因为看电影时,鲁迅看到中国人为俄国人作侦探被日本人抓获要枪毙时,日本学生拍掌欢呼,对中国人民大肆污蔑。鲁迅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同时感到中国人思想的麻木。这时鲁迅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
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要唤醒人们麻木的思想,当首推文艺。为此,他决定弃医从文。
从上述两件事情,我们可知像藤野先生一样关心鲁迅的人非常少,这就使得
藤野先生的真诚帮助、热情关心在鲁迅心中显得犹为珍贵。因此,鲁迅对他特别感激,感情也特别深挚。
3、齐读36—38段,明确这一部分主要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和怀
念之情。
鲁迅后来给藤野先生寄过照片了吗?写过信了吗?
他把老师忘了吗?
鲁迅时时记起藤野先生,怀念他,感激他,赞美他,鲁迅对先生的怀念之
情具体表现在哪里呢?
①珍藏讲义②悬挂照片③多写文章
有关直接写藤野先生的文字,我们今天都讲了,余下的内容没有直接写藤野先生,这些事情与藤野先生有何联系?作者是用什么中心意思来统摄全文的?这也就是全文的一条暗线。
五、课堂小结:
欣赏一篇优秀的作品,就像品味陈年佳酿,只有用心体悟,才能获得心灵的飞跃和思想的 升华。走进散文《藤野先生》,我们更亲近地触摸了鲁迅奋然前行的心迹,更深刻理解了鲁迅感念师恩的丰富内涵。藤野先生,让鲁迅感念,更镌刻在读者心中。
六、作文片段练习:通过写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
提示:先确定写谁,然后确定要表现人物什么思想品质,最后围绕中心选择事例,组织成文。
第四篇: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集安市头道镇中学
孙利娟
一、导入: 给大家讲一段小故事,1935年,日本要出版《鲁迅全集》,征求鲁迅意见,问选哪些文章才好,鲁迅回答:“一切随意,但希望把《藤野先生》选录进去,这藤野先生为何得到鲁迅如此看重?他们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过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学生齐读课题)并出示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2、结合写作背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习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及鲁迅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自学指导: 细读11-23段:你能找出文中具体写了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哪几件事?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藤野先生?请结合词句在书上做批注。
三、合作探究:
1、第1-5段:在东京、到仙台的鲁迅心情或境遇怎样?这和写藤野先生有什么关系?
2、第24-31段:鲁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回忆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的?这和藤野先生有什么关系?
四、检学(作品主题)
五、课堂小结:(教师赠言)很荣幸跟大家一起学习这篇课文,一堂课,小而言之,是学文,大而言之,是学情。让我们读着这文,记着这人,带着这情,欲国家危亡之时甘当己任;在民族发展时永做栋梁。
六、作业
写作小练笔:抓住人物的特征,通过两三件具体事例来刻画给你帮助最大的一位老师,600字左右。
第五篇:《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鲁迅
1、教材分析
《中学语文课标》要求,阅读文学类作品时,要体验情感,领悟主题,得到启示,能够正确评价作品,并且会品味语言。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学习叙述类文学作品,选用鲁迅的《藤野先生》我认为比较恰当,但是难度较大。鲁迅在文中回顾了留学日本的经历,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赞美了藤野先生的的高贵品格,又把爱国情感融汇其中,很巧妙。
2、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学习本文,有一定的难度,一是阅历较浅,二是心理不够成熟。鲁迅在写作时,一向把自己的思想藏得很深,他说的与他想的往往不同。鉴于以上原因,课上要多用阅读品味思考的方法,在老师的讲授引导下,看清文中的鲁迅。安排两课时,一课时归纳事件,及人物性格,完成重点。二课时归纳主题,解决句义,突破难点。实际操作时
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目标重点难点是交融的。
(1)、阅读中识字解词,归纳事件,整理思路。(2)、品味中辨析重点词句的运用,体会深远含义。(3)、喜欢本文,进而喜欢鲁迅,喜欢推敲咀嚼文学作品。(4)、教学重点是写人的具体化,难点是对含义深刻句子的理解、对主题的理解。
4、教学活动设计(含师生对话设计)
(1)导入:板书文章标题后,提问:“藤野先生是谁?”直接切入文章的主人公。预习过的学生,就可以答出“鲁迅的老师”。再提问:“什么时候的老师?”
也可以答出“留学日本时的老师“。三提问:“鲁迅认为这个老师怎么样?”
这一问题是击中难点,初二学生不容易说清楚。于是引导学生阅读文本。
(2)阅读课文:找出文中写了关于藤野的几件事。此环节要尽量多给学生自学的时间,教师学生都要保持安静。学生利用以往的学习经验,完全可以归纳出来。教师不要代劳,不要养成学生课堂懒惰的习惯。(3)师生共同明确:
(一)相识
(生活朴素,教学严谨)
(二)改讲义
(严格要求,循循善诱)
(三)问裹脚
(实事求是)
(四)话别
(师生情深)
5、小结:可见藤野是鲁迅最感激、最爱戴、最敬仰的一位恩师。
6、板书设计
藤野先生 鲁迅 感激
爱戴
恩师
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