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概括中心论点的方法及举例
概括中心论点的方法及举例
一、根据题目来确定中心论点
1、文章标题即是中心论点 有些议论文,题目就直接点明了中心论点。例如有一篇议论文《宽容是美德》,作者通 过正反对比论证,最终得出一个结论:宽容是一种美德。这个论点在题目中已经明示。
宽容是美德(22 分)
① 看到这个题目,不禁想起了周恩来的一个故事:一次,理发师给周总理 刮脸,总理咳嗽了一声,刀子把脸刮破了,理发师十分紧张,不知所措。周总理 和蔼地说: “这不能怪你,我咳嗽前没有向你打招呼,你怎么知道我要动呢?” 这桩小事,使我们看到了总理身上的美德——宽容。
②宽容是一种美德。留心一下,不难发现,在人际交往中,凡能做到宽以待 人者,一般都深受众人的欢迎。像周总理这样的好总理,待人宽容,平易近人,当然受到全国人民的爱戴与尊敬。人与人交往,难免会有些小摩擦。只要是无恶 意的,就应该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像周总理那样主动承担责任,严以律己,宽 以待人。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所致,每个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过错,如果在日常 的相处中,对别人的过错能宽容以待,就等于给对方提供改过的机会。在中国历 史上,李世民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依靠这一点得到众臣鼎立相助的,从而开创了唐 代盛世。在唐朝王室争权中,魏征曾鼓励太子李建成杀掉李世民,李世民发动玄 武门政变夺取帝位后,不计旧恶,量才重用,使魏征觉得“喜逢知己之主,竭其 力用”,为唐朝盛世的开创立下了汗马功劳。再说秦王嬴政,若不是听取了李斯 “海河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的喻谏,收回逐客令,实行不计前怨,广纳贤才 的政策,恐怕就会失去李斯等一大批客臣的支持,难以顺利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综观历史与今天,如果没有“海纳百川”的宽宏气度,不具备宽容的美德,开创 一方事业只能是一句空话。
③有的人就不具备宽容的美德,他们心胸狭隘,凡事斤斤计较,不肯吃亏。如慈禧太后,仅因为与一大臣下棋时,对方无意中说了一句: “我杀了老佛爷的 马。”就勃然大怒而起: “你杀我的马,我杀你全家。”于是这位大臣被满门抄斩,惨不忍睹。像这样的狭隘心胸,这样的暴行,又怎会不遭人唾弃呢?当今社会上 有一些人,也是这样,你不小心碰了他一下,他就会破口大骂,甚至大打出手,还有的人对别人的过失总是耿耿于怀,时时想着揪别人的小辫。这样的人,典型 的“小肚鸡肠”,心胸狭隘,待人刻薄,根本没有一点宽容之心,这种人还能谈 什么成大器,立大业呢? ④总之,宽容是一种美德,只要我们本着“和为贵”的原则,决不斤斤计较 别人的过失,又多为别人考虑,就能确立起友善的人际关系,营造良好的社会风 气。⑤当然,对于那些蓄意冒犯他人的违法犯罪行为,或是破坏人民安定生活的 破坏分子即人民的敌人,就不能盲目地宽容,以致重演“农夫救蛇”的悲剧。一 定要利用法律力量予以重锤打击,决不心慈手软。宽容是美德,当今社会大有发 扬之必要。让我们大家都来讲一点宽容,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更美。1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3 分)17.第①段引用周总理的故事,有何作用?(3 分)18.周恩来、李世民、秦始皇宽容的美德各是什么?分别各用 8 个字概括。分)(6 ..... 周恩来 秦始皇 19.第③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李世民,其作用是
(3 分)20.第②自然段是从 进行论证,第③自然段是从 进行论 证,把两段结合起来看,其采用的论证方法是:(3 分)21.第⑤段中提到的“农夫救蛇”的故事给人们的启示是什么?请举一现实生活 中的例子说明我们如何做才能避免这类悲剧的发生。(4 分)
2、根据论题确定中心论点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问题、看到一些现象,由此产生一些看法和主张。换 句话说,作者在文章中提出的中心论点,必然源于一定的论题。因此,根据论题的提示,我 们依然可以确定中心论点。例如有一篇议论文《说“勤”,中心论点“任何学识的精深造 》 诣,都来源于勤奋”,便和论题“勤奋”息息相关。这难道不是方法吗?
《说勤》
俗话说: “一勤天下无难事。”唐代文学家韩愈说:“业精于勤。”学业 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勤,就是要珍惜时间,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探索,勤于实践。古今凡有 建树者,无不成功于勤。勤出成果。马克思写《资本论》,辛勤劳动 40 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 书籍,其中作过笔记的就有 1500 种以上。司马迁著《史记》,从 20 岁起就开 始周游,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为《史 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歌德花了 58 年时间,搜集了大量材料,写出了对世界 文学界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浮士德》。我国当代数学家陈景润,在攀 登数学高峰的道路上,翻阅了国内外的上千本有关资料,通宵达旦地看书学习,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上海一个女青年坚持自学,十年如一日,终于考上了高 能物理研究生。可见,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是与勤分不开的。古今中外概莫能 外。勤出智慧。传说古希腊有一个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说家,因小时口吃,登台演讲时,声音含混,发音不准,常常被雄辩的对手所压倒。可是他气不馁,心不灰,为克服这个弱点,战胜雄辩的对手,便每天口含石子,面对大海朗诵,不管春夏秋冬,坚持五十年如一日,连爬山、跑步也坚持练习演说,终于成为全 希腊一个最有名气的演说家。宋代学者朱熹讲过一个故事:福州有一个叫陈正之 的人,反应相当迟钝,读书每次只能读 50 个字,一篇小文章也要读一二百遍才 能熟。但他不懒不怠,勤学苦练,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三遍四遍,天长日久,知 识与日俱增,后来读书很多,成了博学之士。这表明,即使天资比较差,反应比 较迟钝,只要勤,同样也是可以变拙为巧的。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关键在于勤的程度如何。懒惰者,永远不会
在事业上有所建树,永远 不会使自己聪明。唯有勤奋者,才能在无限的知识海洋 里猎取到真智实才,开拓知识领域,使自己聪明。高尔基说: “天才出于勤奋。” 只要勤,就一定能在艰苦的劳动中赢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就。我想每一个渴望得到 真知的人,是一定能够体会到“勤”的深刻含义的。
二、根据中心论点提出的位置确定
1、在文章开头确定中心论点
议论文的作者在开头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第一,文章第一句或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例如《静读是福》一文,作者在 第一句即提出“静读是福”的看法,然后围绕论点,谈了静读的种种好处,读者只要结合 全文内容,很容易就能确定这一中心论点。静 读是福 静读是福。茶余饭后,坐在写字台前,旋亮台灯,抽出一本书静静地读起来,黄澄澄的气氛,轻悠悠的思绪,伴随着淡淡的书香。于是,辞别了喧闹的尘世,安歇了烦躁的灵魂。自由自在的你正处在一种超脱和享受生命之中。在静读中,你看见你不曾看见够的一切。你会回忆起遗忘的一切,你将走进 多年来你总难企及的一切。时常静读,你才能完全沉浸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斑斓世界之中。就那么 一段段文字,是你增长智慧,平添快意,激发你奋进的斗志,点燃你成功的火炬。只有静读,你才能感知那些行色各异的人与你促膝谈心,使你重新发现生命 曾经隐忍的种种深意,使你确立一种信念,一个目标。实现生命价值而不后悔。你在静夜读书,“书”也在“读”你,这谓之“双向交流”。你思壮阔而有金戈铁 马,你想柔情而有小桥流水„„书随你调遣、使用,服服帖帖。一旦你入迷于书,不在感到孤独与空虚,你便会不知不觉被对方“生擒”,跌入她的怀抱。一个对书籍敬而远之的现代人,不管他怎样刻意包装,始终是难以潇洒得起 来的。惟有经过书卷的相当浸润,才有可能超越自我,丰富自我,辉煌自我。古人云:“有功夫读书谓之福,有力量济人谓之福,无是非到耳谓之福,有 多闻直谏之友谓之福。”五福之中,读书列首。朋友,在这宁静而温馨的夜晚里,是否在静静地读书呢?我有一言愿与君共勉:“静读是福人自知,书福不享非君 子。”
2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2 分)
23、文中说“一个对书籍敬而远之的现代人,不管他怎样刻意包装,始终是难以潇 洒得起来”,对这一句话你如何理解?(2 分)答:.24、作者认为:读书能增长智慧,平添快意,激发奋进的斗志,点燃成功的火炬。请你 举一个个事例加以证明。(3 分)答:
25、静读是 一种渎书感受,也是一种读书方法。请你根据自己的阅读经历,再列举两种 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默读、大声朗读除外)。(2 分)答:
22、静读是福 道理论证(每空 1 分)
23、没有知识的人,刻意包装也只徒有其表,这样的人是潇洒不起来的。分)(2
24、略(3 分,所举例的能证明观点,且叙述清楚即可)
25、略读、浏览、精读、批注等(每列出一个 1 分,共 2 分)第二,由某个问题或某种现象引出中心论点。
例 如 05 年浙江温州市中考试题《多好的草地也有瘦马》中,作者先描绘了一幅漫画: 多好的草地也有瘦马,然后由漫画推出自己由此得到的看法:看来,要有所作为,光有优越 的条件是不够的,更重要的还须自己努力。接着通过正反对比,论证了这一观点的正确性。据此,我们可以确定这句话就是本文的中心论点。【材料】阅读《多好的草地也有瘦马》一文,完成 13-17 题:(12 分)①曾经有这样一幅漫画: 碧草如茵的原野上,远处一匹匹膘肥体健的骏马正悠闲自得地 吃着草。然而就在近处,一匹瘦骨嶙峋横卧在地面上的马打破了这美好的画面。我不觉一惊; 多好的草地也会有瘦马。看来,要有所作为,光有
优越的条件是不够的,更重要的还须自己 努力。②当然,我承认有优越的条件确实很好,但它还必须加上自己努力才会有意义。古今中 外,贫困潦倒或有失天缺陷者,凭借努力而成名成家之人,比比皆是。③古希腊的德摩斯梯尼,小时候口吃,但他苦加练习,终于成为著名的演说家。法国作 家大仲马出身微贱,但他毫不在乎,在贫苦中坚持写作,终成为文坛巨子。我国古代一个叫 陈正之的人,天生反应迟钝,但他付出了常人无法想像的努力,终成博学之士。我国数学家 陈景润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通宵达旦忘我地研究,终摘数学桂冠。够了,够了,不必再例 举了——我无非是想通过这些例子说明,一个人若要有所成就,努力奋斗是必不可少的。④也许有人会认为努力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拥有天时地利,仔细解析一下,便会发现其 . 中的漏洞。.... ⑤其一,外界条件过于优越,人不一定就会成才,相反,也许倒会沉醉于纸醉金迷之中。譬如,十六、七岁世纪的欧洲,贵族们奢侈成风,这难道不是不会正确利用优越条件的典型 吗?
⑥其二,先天的条件优越,但后天不努力,同样会碌碌无为。宋代方仲永天 资聪慧,但不知后天加以努力,最终落得个“泯然众人矣”。另外,爱迪生所说 的“成功就是百分之一的天才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不也证实了这一点吗? ⑦ 如果你的条件优越,那么好好利用它吧!如果你的条件太一般,那么就用努力来弥补 它吧!否则,无论处于什么样的草地,你都将是匹瘦马。.. .. 1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2 分)▲ 14.第③段中的事例论证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列举四个事例进行论证?(3 分).... ▲ 15.第④段中“其中的漏洞”是指什么?(2 分)▲ 16.第⑦段中的“草地”比喻 ▲,“瘦马”比喻 ▲。分)(2 17.阅读第⑦段中画线句子,请结合自己成长的经历,谈谈你是如何“利用”或“弥补”
原有条件的。分)(3 ▲ 【答案】 13.要有所作为,光有优越的条件是不够的
范文二:议论文写作:议论文中心论点及其提出方式 议论文中心论点及其提出方式
中心论点及其提出方式一直是各地中考议论文常出的题型,属于整体感知的考点,一般是议论文的第一道题,能够胸有成竹答好这道题,对本语段的整体阅读非常重要。
中心论点的找法可从五个方面考虑。
第一,看位置。虽然中心论点可能在任何位置,但最常见的是在总说部分,即标题、开头、结尾。如果标题是一个完整、全面的道理性的句子,那么标题就是中心论点。如“生活中需要思索”、“传统文化须敬畏”。如果开头、结尾都有观点性的句子,那么开头的会是论点,结尾的可能是结论。
第二,看句式。中心论点一般是一个陈述句,尤其是判断句。还有复句,如“只有……才……”等。如“学习的目的就是‘善其身、曾其智、兴其国’”、“每个人只有给自己的人生正确定位并发挥潜能,才能在他所选择的领域取得成功”。
第三,看关键词。中心论点的前面常有“我认为”、“由此可见”等提示性的关键词。
第四,看论题。如果标题不是论点,一般会是论题。我们找到的中心论点应该是围绕论题展开的。如《责任》一文,论题是标题,论点是“每一个公民都要自觉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
第五,看论据。看文章所用的事实和道理是不是证明这个中心论点的。当然,如果中心论点不在文中,则需要自己概括。
中心论点的提出方式一般有四种:
标题即中心论点,开门见山(开宗明义)即开篇直接提出中心论点,通过材料引出中心论点,在具体论证之后归结中心论点。近年来最常见的是通过材料引出中心论点。这个答案中最关键的得分点是对中心论点前面的内容进行梳理和概括。需要概括出是谁做什么事什么结果,或是引用了谁关于什么的名言,或是举出社会上的什么现象。如果中心论点前面的内容不止一个,则需要注意几个材料之间的衔接。这时,论点的提出方式就成了论证思路的一部分。
【例文】
当美德成为智慧
(1)在美国波士顿“二战”犹太人蒙难纪念碑上,刻着德国新教牧师马丁·尼莫拉留下的铭文: 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出来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出没出来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此后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没有出来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后来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没有出来说话──因为我是新教教徒;最后他们奔我而来,那里却再也没有人能够站出来为我说话了。
(2)这是从血的教训中悟出的箴言。在那个法西斯主义处于强势、毫无正义可言的时候,任何人都无法独善其身。所谓的“智者”可能会为了眼前的利益选择去做法西斯的帮凶和奴才,虽然可以苟安一时,但总归是法西斯主义者的俎上之肉。
(3)孟子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利己主义者的智慧是一种小聪明,虽然可以暂时得利,但这种利总是有“害”相跟随。因为占了别人的便宜,固然可以一时得意,但当被千夫所指的时候,他的得意也就不在了。前乐而后苦、开始得意而日后途穷的智慧,无论如何也不能说是一种高妙的智慧。
(4)拥有美德,也就拥有了人生的智慧。
(5)其一,美德是对利己欲望的一种超越。在有德之人看来,有损美德的利益不是一种利,反而是一种害。正如孔子所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避开了不符合道义的利益,也就避开了它可能导致的害。爱好美德的人,善于约束自己,上不愧于天,下不怍于人,心里坦坦荡荡,安宁舒畅。能使自己愉悦幸福一生的,莫过于美德。爱美德的人,才是真正爱智慧的人。
(6)其二,美德是人际对立的一种超越。有美德的人尊道而贵德,一事当前,先问是否合于道义,而不以一己之好恶对待人和事。有美德的人讲仁讲义,乐于助人,乐于成人之美,这有助于消融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对立,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合作。与邻为壑与互助合作之间,哪个更为智慧,是不言自明的。
(7)其三,美德是立于不败之地的精神力量。有美德的人,是在爱人中爱己,在利人中利己,在使众人快乐中获得快乐。因为他行事以德,故服人不靠威势武力;因为他爱人利人,故能把自己与大众连为一体。因此,孟子才说“仁者无敌 ”。
(8)其四,美德是可以惠及整个社会和子孙万代的精神财富。孔子曾提出“惠而不费的君子智慧”。在他看来,“因民所利而利之”的德政是惠而不费的。如果我们能把孔子思想发挥一下,使美德成为每个人的操守,社会将更加美好。做父母的有慈的美德,天下儿童就都幸福了;做子女的有孝的美德,天下老人就都幸福了。同样,每个社会位置上的人都有美德,天下就会是一个大道流行、人人幸福的世界,我们这一代能够讲美德,下代人潜移默化,也会崇尚正义和美德。如此善善相因,“富二代”和“富三代”的问题就不会出现。美德泽后长远,如果真想让社会更美好,那就把美德看成永恒的智慧来追求吧!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拥有美德,也就拥有了人生的智慧”。从位置上看,这句话后面是第一个分说,所以它是总说。从句式上看,是复句。从论题上看,它联接了论题中的“美德”和“智慧”。从论据上看,后文的四个分说共同证明“美德”和“智慧”的关系。
因为中心论点前面的内容不止一个,所以中心论点的提出方式需要逐层说:以犹太人蒙难纪念碑的铭文开启全文,用孟子的话及作者的理解相承接,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心论点。
范文三: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怎么提出来的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怎么提出来的? 讨论并归纳: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借用古代学者程颐和张载的名言提出来的。这种写法,既开门见山提出了论点,同时名言本身也是证明中心论点的有力论据,增强了论点的说服力。2.提问:本文的两个分论点是怎样找出来的? 讨论并归纳:第6段开头一句是承上启下的总结句,也是两个分论点。中心论点从“ 消极” 和“ 积极” 两个方面进行阐述。3.提问:第3段举国难危急的时候有许多口头的消息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证明了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引出“ 我们对于传说的话,应当 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 的道理。4.提问:什么是怀疑的精神? 讨论并归纳: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5提问:
第4段举“ 三皇五帝”、“ 腐草为萤” 两则事例证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这两则事例告诉我们怎样以怀疑的精神做学问。6.提问:我们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学问。学问,都要有什么样的态度呢? 讨论并归纳: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最非。7.提问:“ 怀疑”“ 思索”“ 辨别” 这三步骤能否前后对换?为什么? 讨论并归纳:不能。因为这三个步骤是按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先对事物产生怀疑,再进一步思索疑点,辨明正确与错误。前后)顺序不能对换。8.提问:第6段的层次应如何划分? 讨论并归纳:应分五层。第一层(①句):承上启下,总结上文,提出本段论点。第二层(②③④⑤句):从道理上论证第①句的论点。其中②③句 是从反面论证,④⑤句从正面论证,通过正反对比论证怀疑精神对治学的重要性。第三层(578句):用戴震治学善问的例子论证第①句的论点。其中第6段提出本段中的一个小论点:“ 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第78句用戴震治学善问的事例来证明第6句,从而也证明了第①句的论点。第四层(910句):正面论述了一切学问家以怀疑精神做学问,会对文化建设起巨大作用。第五层(11句):反面补述墨守前人旧说的恶果。第四、五层从正反两个方面讲道理,论述第①句的论点。
范文四:如何提出中心论点 议论文作文讲评
材料作文准确立意,提出明确的中心论点
一、如何写好议论文之一
1、提出明确的中心论点
议论文就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就是针对一件事,一种现象,一种认识发表你的看法和见解,并用事实和道理来证明,最终让人信服的文章。
2、结构
议论文由三个要素构成:论点、论证、论据。要写好议论文,首先要会提出明确的观点。
二、中心论点的要求
1、要明确,不能模棱两可;要准确,要经得起推敲。
2、要新颖,写人之未写,发人之未发。
3、要深刻,要有一定的思维深度,要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4、要简洁,一两句话把中心论点表达出来。
5、要开门见山,文章的一二段就把自己的观点亮出来.6、要用肯定句,判断句,条件复句,因果复句。
三、如何提出中心论点
1、引用名言,直接提出中心论点。
2、引用事例、寓言等,通过分析其中的道理,从而提出自己的中心论点(如果是材料作文,可概述材料,分析道理,从而提出)。
3、通过分析当今存在的现象、观点,从而提出自己的观点。
四、范例
细节决定成败
张瑞敏说过:“把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不平凡。”因而,我们不要忽视细节,细节也能决定成败。
一失足成千古恨
古人云:“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可见,关键的一步决定着我们人生的成败,民族的兴衰。
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
“生命的价值何在?”这是每一个即将踏上人生旅途的青年必须思考的问题。我认为,“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古往今来,能够在事业上取得成就的人是很多的。他们的成就和荣誉,往往令人敬佩、羡慕。人们也常渴望着能取得他们那样的成就,然而怎样才能达到预想的目标呢?这个问题就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正确回答的了。每个人的理想不同,有的远大,有的现实,但无论哪一个有志者,都必须牢记一句名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宽容是美德
看到这个题目,不禁想起了周总理的一个故事:一次,理发师给总理刮脸,总理咳嗽一声,刀片把脸刮破了。理发师十分紧张,不知所措。总理和蔼地说:“这不能怪你,我咳嗽前没有向你打招呼,你怎么知道我要动呢?”这桩小事,使我们懂得:宽容是美德。
勤奋,成就业绩之花
一般人都认为成功主要来自天赋,不然很难成功。殊不知,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美艳,却不知当初它所经历的奋斗和汗水。现代企业界的精英人物,成功路上哪一个不是伴随着不为人知的代价。可以说,只有勤奋,才能成就业绩之花。
找到自己的位置
是鱼儿就不要幻想蓝天,是鸟儿就不要迷恋海洋。我们只有找到自己的位置,才能在自己的天空中留下有意义的人生。
心有天使,诗意人生
人,作为万物之灵,悲壮地栖息于苍茫大地之下,用心地追逐自 己的梦想,用信念去雕琢自己心中的天使。人之所以诗意,是因为他心中有如花一般的天使,彰显出人性的美丽。
五、整篇训练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一家超市里,一家三口完成了购物计划后,父亲要求儿子把手推车放回原处,儿子说:“爸爸,你看手推车放得到处都是,没有人送还,这也是超市雇人收手推车的原因。”母亲说:“这不是什么大事,别苛求儿子了,回家。”正当父亲放弃自己的坚持时,一对年迈的夫妇一人推着一辆手推车送回原处。目睹此情景,父亲说:“儿子,这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用过手推车后将它一扔了事,另一种人则将它送回处。第二种是可贵的,更可贵的是他
们无论别人做不做,他们会坚持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不是他们想改变世界,而是他们不想让世界改变自己。”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哪些感想,请你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要抄袭。审题及开头示例:
坚持自己的原则
自古以来,天下伟人讲究原则才一举成功。成功之人,必有他做人的原则。准则也许会因时间、环境而变,但对于原则,我们应当始终如一,坚持自己的原则。听从内心的声音
当我们的社会被金钱、权力支配,当社会道德遭到两难境地,当最普世的价值观失去生长的土壤,我们绝大多数人已经开始对这个社会感到失望。但总还是有一些人,他们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执著于自己所做的事。正是因为他们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守护一方心灵的净土,才让我们能在黑暗中看到希望之光。人无主,我心有主
九天之下,今日之中国繁荣昌盛。经济与生活密切挂钩,让这个社会处处上演着利欲熏心的悲剧。物欲横流,要想在这个社会里不被利欲的思想左右,我们必须要坚持心中的自我,不让外物影响自己的心志,逾越自己的原则。坚持自己的原则
坚持自我的原则是一种态度,是对人生的追求,是一种无畏的高贵品质。
在这个高度的社会,在越来越追求物质化生活的今天,坚持自已心中的原则,不让世界把你改变则显得更加的重要。
用自我,守护精神家园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被社会种种牵绊,一切行为都符合大众标准,但最终,他们都被生活磨平了棱角,磨去了锐气,成了庸庸之辈。而另外一种人,不惧世俗的浮云,敢于坚持自我,而最终成就大我。而我想说,唯有坚持自我,才可以守护精神家园。
有人说,屈子投河是因为他的的愚忠。可我不这样认为。屈原如果投敌,凭着他的才能,必定能有一番大作
为,这是多少仕子的梦想啊!但屈原不像许多入仕之人,他有自己的精神追求。楚国才是他的信仰,才是他的精神家园。他的心告诉他,他必须坚持,必须固守。楚国被灭,即使有再多的富与贵于他都毫无意义,在这毫无意义的世界,屈子的坚持自我的选择,足以体现其思想的强大。试想屈子真的接受了敌国的封授而放弃精神家园的守护,他又怎会流传千载?而我们中华民族又会丧失了怎样一笔精神财富?
在这物和欲的世界里,人们疯狂地追求着财富和名利。在一期“非诚勿扰”的节目中,一名叫马诺的女孩大声说:“我宁愿坐在宝马车上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这样的话从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的嘴里说出,我想,就是远在天国的圣人先哲们也会叹息。不过,马诺们
应该是听不见的,因为在他们舍去自我,将精神家园置之脑后之后,他们的内心就已被物质填满,根本不会在乎精神缺失所带来的空虚。孔子有云:“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毕竟他们不是孔子,无法体会到舍去浮云,内心不受世俗干扰而始终保持真我的快乐。我想,他们在没有了精神家园后决不会有真正的快乐。
一位父亲对他的孩子说:“有一种人,他们会坚持认为正确的事,不是他们想改变世界,而是不想让世界改变自己。”我想,这一种人就是坚持自我的人,一如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安能事权贵”的李白;一如那写下“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子,那演绎自我的小提琴家薛伟------
坚守自我,不能给人带来物质的充裕,但却会给我们高于物质的精神。用自我,守住精神家园吧。
评:作为材料作文,立意准确是关键,作为议论文,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是首步。本篇作文是一篇议论的规范之作,立意准确,观点鲜明,并能围绕中心论点选择典型材料进行分析论证,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材料的选择也是精心的,一正一反,一古一今,这种构思作文的习惯,值得所有同学学习!
范文五:如何提出论文中心论点 如何提出议论文的中心论点
训练目标:学会写简单的议论文。
重点难点:结合实例学习怎样提出议论文的中心论点。
课时:一课时。
训练过程:
一、导课 大脑是身体各部分的指挥部, 思想是文章的统率。在议论文里, 中心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重要性)。在本次作文中, 有些同学的作文没有中心论点, 那么, 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提出议论文的中心论点”。
板书:如何提出议论文的论点 提出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有几种方法?
点拨:三种:①, 开门见山直接提出。
②, 引用故事或生活现象提出。
③, 结尾总结提出。
本节课, 我们重点来学习“引用故事导人法提出议论文的中心论点”。
板书:导析法
二、复习相关知识 什么是议论文的论点? 点拨:论点就是文章所要议论、阐述的观点。
要求:阅读议论文, 首要的就是寻找、提取和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
第二篇:作文方法概括
作文方法概括
一 写景的方法:由一二个大景物想到很多的小景物,然后对小景物进行生动形象美丽的描
写,让小景物活起来。
二 写人的方法:先定此人是好人还是能干人,还是有缺点的人,然后写他(或她)的三二
件好事,能干事或缺点事。
三 写事的作文:注意21113。即:至少要有两边(2)的人,他们的关系或好或坏;至少
要有一个道具(1),道具是你熟悉的;至少要出现一次(1)意外;要集
中一件主要事情(1)来写,比如学车、洗头、买?,一般是一个动词加
一个名词,要写清楚这件事,至少要回答三个问题:为什么学?怎么学的?
学的结果怎样?即抓住这个动词,来提三个问题。我们把这个方法叫2111
3――二一一一三写作法。
作文方法概括
一 写景的方法:由一二个大景物想到很多的小景物,然后对小景物进行生动形象美丽的描
写,让小景物活起来。
二 写人的方法:先定此人是好人还是能干人,还是有缺点的人,然后写他(或她)的三二
件好事,能干事或缺点事。
三 写事的作文:注意21113。即:至少要有两边(2)的人,他们的关系或好或坏;至少
要有一个道具(1),道具是你熟悉的;至少要出现一次(1)意外;要集
中一件主要事情(1)来写,比如学车、洗头、买?,一般是一个动词加
一个名词,要写清楚这件事,至少要回答三个问题:为什么学?怎么学的?
学的结果怎样?即抓住这个动词,来提三个问题。我们把这个方法叫2111
3――二一一一三写作法。
第三篇:等议论文中心论点
议论文中心论点及其提出方式
中心论点及其提出方式一直是各地中考议论文常出的题型,属于整体感知的考点,一般是议论文的第一道题,能够胸有成竹答好这道题,对本语段的整体阅读非常重要。
中心论点的找法可从五个方面考虑。
第一,看位臵。虽然中心论点可能在任何位臵,但最常见的是在总说部分,即标题、开头、结尾。如果标题是一个完整、全面的道理性的句子,那么标题就是中心论点。如?生活中需要思索?、?传统文化须敬畏?。如果开头、结尾都有观点性的句子,那么开头的会是论点,结尾的可能是结论。
第二,看句式。中心论点一般是一个陈述句,尤其是判断句。还有复句,如?只有„„才„„?等。如?学习的目的就是‘善其身、曾其智、兴其国’?、?每个人只有给自己的人生正确定位并发挥潜能,才能在他所选择的领域取得成功?。
第三,看关键词。中心论点的前面常有?我认为?、?由此可见?等提示性的关键词。
第四,看论题。如果标题不是论点,一般会是论题。我们找到的中心论点应该是围绕论题展开的。如《责任》一文,论题是标题,论点是?每一个公民都要自觉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
第五,看论据。看文章所用的事实和道理是不是证明这个中心论点的。当然,如果中心论点不在文中,则需要自己概括。
中心论点的提出方式一般有四种:
标题即中心论点,开门见山(开宗明义)即开篇直接提出中心论点,通过材料引出中心论点,在具体论证之后归结中心论点。近年来最常见的是通过材料引出中心论点。这个答案中最关键的得分点是对中心论点前面的内容进行梳理和概
括。需要概括出是谁做什么事什么结果,或是引用了谁关于什么的名言,或是举出社会上的什么现象。如果中心论点前面的内容不止一个,则需要注意几个材料之间的衔接。这时,论点的提出方式就成了论证思路的一部分。
【例文】
当美德成为智慧
(1)在美国波士顿?二战?犹太人蒙难纪念碑上,刻着德国新教牧师马丁〃尼莫拉留下的铭文: 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出来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出没出来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此后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没有出来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后来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没有出来说话──因为我是新教教徒;最后他们奔我而来,那里却再也没有人能够站出来为我说话了。
(2)这是从血的教训中悟出的箴言。在那个法西斯主义处于强势、毫无正义可言的时候,任何人都无法独善其身。所谓的?智者?可能会为了眼前的利益选择去做法西斯的帮凶和奴才,虽然可以苟安一时,但总归是法西斯主义者的俎上之肉。
(3)孟子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利己主义者的智慧是一种小聪明,虽然可以暂时得利,但这种利总是有?害?相跟随。因为占了别人的便宜,固然可以一时得意,但当被千夫所指的时候,他的得意也就不在了。前乐而后苦、开始得意而日后途穷的智慧,无论如何也不能说是一种高妙的智慧。
(4)拥有美德,也就拥有了人生的智慧。
(5)其一,美德是对利己欲望的一种超越。在有德之人看来,有损美德的利益不是一种利,反而是一种害。正如孔子所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避开了不符合道义的利益,也就避开了它可能导致的害。爱好美德的人,善于约
束自己,上不愧于天,下不怍于人,心里坦坦荡荡,安宁舒畅。能使自己愉悦幸福一生的,莫过于美德。爱美德的人,才是真正爱智慧的人。(6)其二,美德是人际对立的一种超越。有美德的人尊道而贵德,一事当前,先问是否合于道义,而不以一己之好恶对待人和事。有美德的人讲仁讲义,乐于助人,乐于成人之美,这有助于消融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对立,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合作。与邻为壑与互助合作之间,哪个更为智慧,是不言自明的。
(7)其三,美德是立于不败之地的精神力量。有美德的人,是在爱人中爱己,在利人中利己,在使众人快乐中获得快乐。因为他行事以德,故服人不靠威势武力;因为他爱人利人,故能把自己与大众连为一体。因此,孟子才说?仁者无敌 ?。
(8)其四,美德是可以惠及整个社会和子孙万代的精神财富。孔子曾提出?惠而不费的君子智慧?。在他看来,?因民所利而利之?的德政是惠而不费的。如果我们能把孔子思想发挥一下,使美德成为每个人的操守,社会将更加美好。做父母的有慈的美德,天下儿童就都幸福了;做子女的有孝的美德,天下老人就都幸福了。同样,每个社会位臵上的人都有美德,天下就会是一个大道流行、人人幸福的世界,我们这一代能够讲美德,下代人潜移默化,也会崇尚正义和美德。如此善善相因,?富二代?和?富三代?的问题就不会出现。美德泽后长远,如果真想让社会更美好,那就把美德看成永恒的智慧来追求吧!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拥有美德,也就拥有了人生的智慧?。从位臵上看,这句话后面是第一个分说,所以它是总说。从句式上看,是复句。从论题上看,它联接了论题中的?美德?和?智慧?。从论据上看,后文的四个分说共同证明?美德?和?智慧?的关系。
因为中心论点前面的内容不止一个,所以中心论点的提出方式需要逐层说:以犹太人蒙难纪念碑的铭文开启全文,用孟子的话及作者的理解相承接,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心论点。篇二: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教师版)议论文分论点的提炼
做到纲目清楚,让阅卷人一目了然。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炼
分论点是与中心论点相对而言的,它又从属于中心论点,为论证中心论点服务。一篇文章围绕中心论点,一般要分解出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分论点,议论文的分论点要清楚,最好采用排比句。正文每段开头用同样句式的话,让人一目了然,这样可得高分。即使不能用相同句式,也可用首先、其次、再次等。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炼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横向并列式分解
①概念分析法——立足中心论点,分析关键概念的含义,明确其与中心论点相关的内涵和外延,从而形成分论点的方法。就是并列分解决概念中的“是什么”的问题。
例如《做好生活中的减法》这篇文章,文章的标题就是中心论点。“生活中的减法”即是要减去生活中多余的东西,“做好”即是要注意减去什么,有何意义。由此即可形成分论点:(并列式结构)a.减去名利,心胸纯净; b.减去旁骛,目标专一; c.减去重负,人生轻快。
例如:《为生命着色》
a.为生命着上红色,焕发生命的激情; c.为生命着上绿色,保持生命的朝气。a.奉献劳动为生命着上火热的红色; b.淡泊名利为生命着上纯净的蓝色; c.汲取知识为生命着上旺盛的绿色。
②因果分析法——以中心论点为出发点,或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或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或预感事物发展的趋向和结果,从而形成分论点的方法。就是并列分解中心论点的“为什么”的问题。
如《不要轻易说不》一文,标题仍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全文要分析的问题就是“为什么不要轻易说不”,对其原因作分析,还是可以形成三个分论点:(并列式结构)a.面对挑战,轻易说不会丧失机遇; b.面对困难,轻易说不会丧失自信; c.面对求助,轻易说不会丧失真情。
再如《有志者事不一定能成》一文,标题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全文要分析的问题就是“有志者事为什么不一定能成”,对其原因作分析,可以形成三个分论点:(并列式结构)a.有志还需要认清方向才能成功; b.有志还需要讲究方法才能成功; c.有志还需要具备条件才能成功。
③决策思维法——集中笔墨解决中心论点中的“怎么办”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和途径。
如扬州市2009年高三语文模考卷中,要求根据唐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意境与哲理写一篇文章,诗句就是中心论点,文章可围绕“更上一层楼要注意怎样的问题”提出三个具体做法,亦即三个分论点:(并列式结构)a.更上一层楼要勇于登攀才能穷尽千里目; b.更上一层楼要选好视角才能穷尽千里目; c.更上一层楼要开阔胸怀才能穷尽千里目。
再如:要求根据宋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意境与哲理写一篇文章。诗句就是中心论点,文章可围绕“注入怎么样的源头活水才能清如许”提出三个具体做法,亦即三个分论点:(并列式结构),a.要注入活水才能保持水的清澈;
b.要注入干净的活水才能保持水的清澈;
c.要广开源头注入干净的活水才能保持水的清澈。
④添加成分法——即给论题或论点添加上主语、宾语或其他成分,使之形成分论点。还是上面这篇文章,以“站的高才能望得远”为中心论点,使用“添加法”进行分解:(并列式结构)a.视野,因登高而更加廖阔; b.心胸,因登高而更加宽广;
再如:《拒绝》一文使用“添加法”进行分解:(并列式结构)a.拒绝盲从,我心坚强; b.拒绝陋习,我心成长; c.拒绝诱惑,我心高尚。
二.纵向递进式分解
①按意义上由浅入深、事理上由简单到复杂、影响上由小到大等顺序对论点进行分析。文题:面对压力。(层进式结构)a.要承认压力,压力时时有; b.要不怕压力,压力促坚强; c.要转化压力,压力变动力。
再如:《对手》
文题:对手。(层进式结构)a.要承认对手,对手处处有; b.要不怕对手,对手促竞争; c.要善待对手,对手变朋友。
②从三个层次对论点设问:什么是——为什么——怎么样。
例如:2008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好奇心。(层进式结构)a.好奇心是人们对自己所不了解的事情觉得新奇而感兴趣的心理。(是什么)b.怀有好奇心是人类固有的天性;(为什么)c.激发积极的好奇心,催人进步。(怎么办)
再如:《为生命着色 》
a.为生命着色就是给自己的生命涂抹上多样的色彩;(是什么)b.为生命着色能增加生命的亮色,增添生命的美丽;(为什么)c.为生命着色要寻求适合自己的那份颜料,要舍弃那些暗淡的色彩。(怎么办)
三.对比式分解
对比式分解即从假设的角度,对论点进行正反分析。
①围绕中心论点,全文进行两个大的层面的对比。
文题:人要有涵养
a.有涵养,面对批评和颜悦色,洗耳恭听,虚心接受。b.无涵养,面对批评面红耳赤,恼羞成怒,一意孤行。
再如:《风度》
a.有风度能受人敬重,人与人增加爱心,有利于和谐相处。b.无风度会被人鄙视,人与人缺乏爱心,不利于和谐相处。
②围绕中心论点,列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内部分别进行对比。
文题:在心灵的分岔路上: a.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 b.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 c.你不能选择容貌,但你可以选择心灵。
③围绕中心论点,在大的层面的对比的基础上,再进行小的层面的对比。
文题:《我们要正确的估价自己》 a.正确估价自己,a1要看到自己的长处,继续保持,不断进步; a2要看到自己的不足,努力补救,不断完善; b.不正确的估价自己
b1过高地估价自己,瞧不起别人,刚愎自用,不思进取; b2过低地估价自己,会妄自菲薄,自轻自贱,破罐破摔。
④围绕中心论点,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进行对比剖析。
文题:《要学会推销自己》 此文标题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可以从多个角度运用对比分析法得出两个内容相反的分论点。
(1)从推销自己的作用方面运用对比:
a.学会推销自己可以给自己创造施展才华、报效国家的机会,从而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b.不会推销自己只能使自己与机遇女神失之交臂,从而留下满腹经纶百无一用的遗憾。
(2)从推销自己的态度方面运用对比:
a.敢于推销自己可以锻炼能力,培养自信、自强的健康心态;
b.不敢推销自己容易使自己形成怯懦自卑,畏缩不前的不良心态。(3)从推销自己的方式方面运用对比:
a.以实力为后盾,正确的推销自己可以赢得他人的尊重,社会的认同;
b.没有真才实学而自高自傲,炫耀自己,就会失去他人的信任,留下“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笑柄。
对比分析的角度还有很多。我们可以根据写作的需要选择其中一组分论点来组织行文。需要注意的是,运用对比分析法形成的分论点必须是同一个角度,不能将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若干分论点混杂一块。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炼要注意两个问题:
1.分论点提炼时可以逆向思维,但不可写成两点论(即两个观点)。
如文题:宽容
a.宽容是一种大度的心态;(是什么)b.宽容能获得别人的尊重;(为什么)c.宽容也要看清对象。(怎么样)(最后一层逆向思维)
这里写宽容也要看清对象,或写宽容要有度都是逆向思维,但不能写不要宽容,那就是两点论了(即两个观点)。
2.如果命题是两者的关系,就一定要把两者都写进提炼出的分论点,不能只写一点。
如2008年扬州市高三模考作文题:《月之圆缺》
分论点的每一层都要写出“圆”和“缺”的关系: a.要有清楚的认识,“圆”和“缺”是生活中客观存在的现象; b.要有良好的心态,不以“圆”喜,不以“缺”悲; c.要有积极的作为,做好“缺”向“圆”的转化工作。
总之,写作议论文一定要做好分论点的提炼工作,一是可以理清自己写作的思路,二是可以让文章显得纲目清楚,这可是议论文能得高分的关键之一,切记,切记。
写作训练
一.请以“风度”为话题写一篇800字的议论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二.示例:如以《谈风度》为题作文,中心论点为“做人要有风度”,可设计分论点:
①风度是一种美德,一种富有教养的臻于完善的气质和风采(是什么);
②有了风度,能受到别人的敬重,人与人之间增进爱心,有利于和睦相处(为什么);
③要有风度,须加强道德情操的修养,摒弃粗俗言行,自觉培养良好的风度(怎么样)。
三.试一试
拟出文题写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篇三:怎样把握议论文的中心论点
怎样把握议论文的中心论点
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是全文的核心。它是作者的观点及主张,集中地表达了全文的思想,并以此组织论据,安排论证层次。因此,学习议论文把握中心论点十分重要。
如何把握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呢?
一、研究标题,探求中心论点。标题与中心论点有密切的关系,好多议论文的标题就是中心论点最简炼的概括。因此,要注意文章的标题,研究其句式和内容,有助于把握中心论点。如岑桑《失败是个未知数》,标题是“是字句”,表一种判断,围绕标题阅读课文,可以发现,作者紧扣标题,分析了失败后的两种可能性。文章的标题就是中心论点。一般地讲,议论文判断性句式的标题,是全文所要论述的中心,也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
二、阅读开篇,捉住中心论点。有些议论文开门见山,开头就提出中心论点。如吴晗的《谈骨气》第一段就紧扣标题,提出“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个中心论点。因此,认真阅读文章的开头一段,有助于捉住文章的中心论点。
三、分析篇末,归纳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放在篇末,与结论合并在一起。比如秦牧的《画蛋·练功》,从中外名画家吴道子和达·芬奇都是从画蛋练起的轶事谈起,论述了打好基础,苦练基本功的重要,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论述了“就是到了取得卓越技能之后,也必须不断?练功?”的道理,在由浅入深论证的基础上,归纳出中心论点:“画蛋·练功这样的事情,应该包含
在艺术工作者整整的一生中。”阅读这类议论文,必须在分析全文的基础上,研究文章的结尾,注意作者是如何归纳中心论点,得出结论的。
四、理清脉络,抓住中心论点。议论文的标题,有许多只是指明所要论述的主要问题,提示论述的范围,而没有直接点出中心论点。如胡绳的《想和做》,前五段说理脉络是:摆事实——作分析——提论点。开头提出“空想”和“死做”两种表现,接着对这两种表现作概括评价,然后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第五段归纳出中心论点:“想和做是分不开的,一定要联结起来。”对这种议论文,我们要依据标题的提示,从分析文章的结构入手,探寻它的内在联系,抓住中心论点。
五、理解内容,提炼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中心论点渗透在全篇论述中,把握中心论点比较困难。如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中心论眯没有在文中直接明确说出,只有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从中提炼中心论点,即:赞扬并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
总之,每篇议论文都有一个中心论点,但作者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及位置各不相同。我们要运用不同的方法,把握每篇议论文中心论点。
怎样把握议论文的中心论点 杞县宗店初中
秦 旭
*** 黎 明
杞县宗店初中 九年级一班 刘 珂
黎明的号角,吹响了,黑暗悄悄地隐去——它不忍看到这悲壮的一幕。新的一天开始了,它来得那样迅速,又那样舒缓„„
生活中一天的序幕徐徐拉开了。
大集,喧闹的人声,代替了以往清静的黎明。我随着人流,步入集市中的生活。
“大伯,大娘,可怜可怜俺吧!俺是从安徽来的,俺们的家被洪水淹了,俺爹娘也和俺冲散了,俺跟老叔、大爷才来到这里,你们可怜可怜俺吧!”
突然,在人流的中央有一个凄凉的颤声哀叫呼喊着,随之,一阵低泣声吞没了他的声音。我不由得被这悲切的声音吸引,我的眼前凝聚出了一个瘦小身材的黑孩。黑瘦的脸上一双无神的眼睛——这曾是一双多么明亮的眼睛,现已失去了它原有的光泽,代替它的是哀怨,是乞求。一身打满补丁的衣服,裹住他瘦小的身影,在他脚下是一个钵子,里面盛着分币和角票。
随着人流的移动,钵子里的钱逐渐多了,一角、二角„„有的竟拿出了一元。
叹气声,哭泣声,慈善的心暖化了孩子的心。
施舍,无声的施舍,有如一股暖流,淌进了孩子复苏的心。好心的大婶,递给孩子一块干粮,慈眉的大娘,甚至领回家去给孩子换上一件温暖的衣服。
黎明,给人们带来了新生、希望和力量。
第四篇:找中心句概括段意的方法专题训练
找中心句概括段意的方法专题训练
一、了解中心句在段内位置的一般规律:
①起概括和总述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开头。
②起承上启下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中间。
③起归纳和总结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末尾。
④起强调和增强印象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开头和结尾。
二、练习部分:
1、青蛙最喜欢吃昆虫。苍蝇、蚊子、白蛉、蚱蜢„„它都爱吃。它鼓着一对大眼睛,蹲在池塘边上,只要有虫子飞过,它“噌”地跳起来,舌头一伸,就把虫子卷进嘴里去了。
2、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春天在哪里呢?到大自然中找春天去!春在枝头,柳条嫩绿,桃花鲜艳。春在空中,和风送暖,燕子翻飞。春在水里,鱼儿追逐,鸭子戏水。春在田间,麦苗返青,菜花金黄。到处都有春天,春满人间。、陈老师多珍惜粉笔哟!每次上课,她从盒里取出一支粉笔,用到最后一点点,还舍不得扔掉。两个指头掐得紧紧的,用力地写着,直到无法再写的时候才扔掉。那时候,你看到粉笔头只有豆粒儿那么一丁点儿了。你一定会想:陈老师多珍惜粉笔哟!
5、陈毅从小就刻苦练习毛笔字。那时候的小学生一定要练习毛笔字。陈毅除了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还主动给自己增加了任务——每天写一百个大字、二百个小字。
6、操场右边围了一些同学。这些同学在跳绳。一个女同学的绳子甩得飞快;另一些同学在跳花样,像燕子一样上下翻飞。
7、春天来了。春风轻轻地吹,春雨细细地下。小草儿钻出泥土,鹅黄的树叶儿从枝头伸出脑袋,桃花纷纷绽
8、爷爷一生过的都是简朴的生活。战斗时代,他和战士们吃一样的饭菜,穿一样的粗布军装。一身衣服穿了几年,补了又补。解放以后,他把这种艰苦朴素的作风带到了北京。
9、一天夜里,三个和尚都在打盹的时候,一支燃烧的蜡烛被一只小老鼠咬断,庙宇起火了。危急中,三个和尚不分你我,争先恐后,挑水救火。一场大火很快被扑灭了。三个和尚从这件事中悟出齐心协力的好处。
10、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自然也不会有人。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11、我时常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思念着我的启蒙老师们。是他们,在我童稚的心灵里播下美好的种子,教导我:要爱国,要勤勉,要做一个正直、诚实的人。
12、真是一场及时雨啊!大田里的玉米苗一定会咕咚咕咚地喝个痛快。我仿佛看到雨水流进地里,流进果园里,流进人们的心窝里。
13、站在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单看这些数不尽的条石,每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汽车、火车,没有起重机,单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14、清晨,我来到南京长江大桥。今天的天气格外好,万里碧空飘着朵朵白云。大桥在明媚的阳光下,显得十分壮丽。波涛滚滚的江水中,九个巨大的桥墩稳稳地托住桥身。正桥连着二十二孔引桥,仿佛一条钢铁巨龙卧在大江上面。桥上,行人车辆穿梭似的来来往往。
15、校园的东墙边,有一张乒乓球台。球台的四周围满了同学,不时传来喝彩声和欢笑声。乒乓小将们打得多认真啊!他们你追我挡,一个球常常打了几十个回合还不分胜负。
三、测试:请同学们阅读《办好黑板报》一文,运用今天学到的方法,找出各段的中心句。
办好黑板报
我校有块黑板报,我是黑板报的编辑。一年来的编辑工作,使我积累了不少经验。我深深认识到,好的黑板报一定要有两个重要条件:一是文章好,二是编排好。
黑板报的文章要短小精悍,具体生动。短小精悍,就是要抓住要点,用二、三百字把同学们最需要知道的问题说清楚。具体生动,就是要内容实在,形象感人。力求用典型事例和数据来说明问题,用真情实感来感染读着,给同学们留下深刻印象。
黑板报的编排要美观大方,寓于变化,要把主要内容放在显著地位。标题要有吸引力,要醒目,使人一看就知道正文。要有独立的美术作品和诗文的搭配,还可以设置“读者来信”“问题解答”等小专栏。
黑板报要做到文章好和编排好,还需要有一个好编辑。编辑要制定具体的编辑方针,拟定选题计划,开展组稿活动。还要有一批写稿人,写稿人要根据黑板报的需要选题。写稿改稿还要随时征求读着的意见。只要编者、作者和读着齐心协力,黑板报一定可以办好。
在短文中按要求勾出句子
在短文中勾出句子,包括勾出过渡句、中心句、总写句、反问句、设问句,以及表达某些特定意思的句子。只要认真练习,是不难掌握的。
1、在短文中找出过渡句
在短文中找出过渡句,这并不难。过渡句一般在段落的开头,少数在段落中间,更少的在段落末尾。它十分明显地告诉你:从一个地点转移到了另一个地点,或者从一个事情连接到另一个事情,从一个动作转化成了另一个动作„„
(1)在写景的文章中找出过渡句
这种过渡句一般在文段的开头一句,交待从一个地点来到了另一个地点,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非常好找的,你一定没问题!
1、长廊又长又美,微风从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又高又美,还金碧辉煌,真是美不胜收。
2、站在万寿山上可以看到颐和园的全景,好美丽呀!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昆明湖石桥多,湖中心有一个小岛,树林茂密,美不胜收呀!
(2)在写人记事的文章中找出过渡句
这就要看前一件事与后一件事之间是用哪个句子连起来的,前一个动作与后一个动作是用哪一句话连起来的。这个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就是过渡句!
1、鲁迅的书桌上刻着一个小小的“早”字。字横着,很像一个还没开放的花骨朵,又像一支小小的火把。这个“早”字有一段来历。鲁迅的父亲害了病。鲁迅一面上书塾读书,一面帮母亲料理家务,几乎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把家里的东西拿到当铺去换了钱,再到药铺去给父亲买药。有一天,鲁迅上学迟到了。教书认真的寿镜吾老先生严厉地对他说:“以后要早到!” 鲁迅默默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就在那张旧书桌上刻了一个“早”字,也把一个坚定的信念深深的刻在心里。
2、和尚做了四个准备工作:潜水摸牛,备船装沙,并船搭架,潜水拴牛。
准备工作做好了。和尚请水手们一起动手,把船上的泥沙都铲到黄河里去„„
2、在短文中找出总写句或中心句。
要记住,总写句和中心句绝大多数在段落的开头,少数在结尾。
总写句在文章开头,它起着“总起”的作用;总写句在文章的末尾,它起着“总结”的作用。
中心句点明文章的中心思想,一般比较容易就能找出来。
找出下面这两段文字的中心句来,并且在它下面划上“——”线。
1、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自然也不会有人。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2、露珠的身体很小,生命也很短暂,但它却是不平凡的。当夜幕笼罩的时候,它像慈母用乳汁哺育婴儿一样滋润着禾苗;每当黎明到来的时候,它又最早睁开那不知疲倦的眼睛。它白天隐身于空气中,夜晚无声地在黑暗中工作。它不像暴风那样挟风雷闪电以炫耀武力,更不像冰雹那样残酷无情。它默默地工作,又默默地逝去,它把短暂的一生奉献给人类,而对人类从来无所苛求,它是那么平凡,又是那么伟大。它多么像辛勤的园丁,培育着祖国的的花朵;它多么像我们敬爱的老师啊——伏在灯下夜以继日地工作,把毕生的心血滴滴洒在孩子们的心田上。
找出下面这一段文字的总写句来,并且在它下面划上“——”线。
青海湖还是鸟的世界,鱼儿的乐园,是个绝妙的世外桃源。不然,为什么会一年又一年地吸引着数万乃至数十万不同种类的水鸟呢?那红的、蓝的、花的鸟儿,甚至那洁白的天鹅、美丽的凤头潜鸭、欢快的云雀、优雅的黑颈鹤,年复一年地从我国江南,从东南亚,从尼泊尔,从印度,飞到这里,在这里畅游嬉戏,悠然自鸣,在这里安家落户,繁衍后代。只有这神奇、美丽、和平的地方,才能成为生气勃勃的鸟的世界,成为繁荣昌盛的鸟的王国啊!还有那满湖欢快地畅游着的鱼儿,恐怕谁也说不清楚究竟有多少吧。据说,到了盛夏时节,一群群、一层层的鱼儿自由自在地游着,金灿灿,红艳艳,美极了。
读下面的短文,找出中心句。
摔坏小提琴的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的欧洲。
有一次,一个声名显赫的小提琴家将在某地演奏。广告上说,他的小提琴价值五千美元。有一些听众简直惊呆了。为了看一看那高贵的乐器,听一听它的妙音,也跟着音乐爱好者蜂拥而来。
高朋满座,演奏家开始演奏了。那把引人入胜的小提琴发出了异常美妙的琴声,使听众如醉如痴„„
一曲终了,余音袅袅。正当不少人惊叹于那具宝贝乐器的魅力的时候,音乐家突然转过身来,把小提琴在椅背上猛摔一下,那珍贵的乐器立刻粉碎了。顿时,四座震惊。
音乐会的主持人立刻跑出来,宣布说:“各位,请静一下,此刻摔坏的,并不是五千美元的,而是七
十美元的普通小提琴。音乐家为什么这样做,这个嘛,各位是会清楚的。现在,要以真正的价值五千元的小提琴来演奏了。”于是演奏者再度登场,那和刚才差不多美妙的琴声悠然而起„„
这时,观众就再也不去注意乐器的价格,而专心欣赏着演奏者的技艺了。是的,琴声是否美妙,不在于乐器的贵贱,而在于演奏者是否有高超的技艺。总结近几年的阅读题型,涉及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1、解释文中个别词语的意思。(方法: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选读音;选字、词;填、选关联词语;仿写词语或成语。
3、分段,并写出意义段的意思。
4、按要求划出相关的句子。(含修辞的句子;中心句;过渡句;心理活动的句子;前后呼应的句子„„)
怎样找中心句: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中心句: 中心句是一篇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篇文章中最重要的句子。
▲其次,了解中心句在文中位置的一般规律:中心句一般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如果在开头它的作用是概括和总述作用(或统领全文,点明中心的作用);如果在结尾它的作用是归纳和总结的作用(或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的作用。)
怎样找过渡句:过渡句——文章中用一定词句和段落,提示前后意思之间的联系,使它们有机联系起来,自然而然地由上文转入下文,这就是过渡句。常见的过渡方式有下面几种:
①、用小标题过渡.②、用一个句子过渡,承上启下.③、用承上启下的过渡段落.④、用关联词过渡.(通常是表示转折的关联词为多)
⑤、用提示句过渡.⑥、用表示时间或空间的词语过渡.过渡句的作用是承上启下的作用,由此可知过渡句应在文章的中间部位,一般情况下单独成段或在段首。过渡段分段时把它划分在下一段居多。练习:
一、阅读,填空
(一)、《美丽的南沙群岛》第二自然段
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她拥有难以计数的珍贵的海洋生物,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贮存了用之不竭的海洋动力。仅曾母暗沙,就以丰富的石油储量而享有“第二波斯湾”的 美誉。
1、课文是围绕()中心句来写的。
2、文章从()、()、()三方面介绍了南沙的物产丰富。
3、“用之不竭”中“竭”的意思是(),“用之不竭”形容南沙的海洋动力()。我还能从文中()、()、()读出南沙物产丰富。
4、南沙拥有难以计数的珍贵的海洋生物,如();南沙蕴藏这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如();南沙贮存了用之不竭的海洋动力,如()。
(二)、《美丽的南沙群岛》第三自然段
南沙也是个迷人的世界。天是一片蓝玉,海是一块翡翠。远望水天相连,翡翠和蓝玉合璧,蔚为壮观。俯看清澈明亮的海水,龙虾、燕鱼、海龟五彩缤纷,令人心旷神怡。碧波浩渺的南沙海域,连浪涛都是美的,每一个浪头都托起洁白的浪花,一团团,一簇簇,仿佛是欢迎的人群在挥舞着花束。可以肯定,将来的南沙群岛会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旅游胜地。
1、这段话是围绕()来写的。
2、这段话中,作者将天比作(),将海比作(),从中可以看出天的蓝和谁的绿;从()可以体会水天一色,融为一体的蔚为壮观的景象;从()可以想象龙虾穿梭、燕鱼飞跃、海龟漫游的有趣情景;从“洁白”“一团团”“一簇簇”中可以体会到()。
(三)、《庐山的云雾》第二自然段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1、这段话是围绕()这个词来写的。
2、这一自然段重点写了庐山云雾的四种姿态,即()、()、()、()。作者把这些云雾分别比作()、()、()、()。
3、庐山景色美丽,古代诗人留下了许多赞美她的诗句,如()。
(四)、《庐山的云雾》第三自然段
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
1、这段话是围绕()词来写的。
2、我们可以从()、()、()等语句感悟庐山云雾的“瞬息万变。
3、作者想象力丰富,将变幻莫测的云雾想象成()、()、()、(),生动地描绘出庐山云雾的动态美。
4、云雾还会在瞬间由什么变成什么,试着写一句()。
(五)、《葫芦池的四季》 片段
葫芦池一年四季景色秀美。春天,池边翠绿色的柳条在春风里摇曳。红艳艳的桃花把葫芦池镀上了一层瑰丽的色彩。夏天,池里铺满荷叶,一阵风吹过,像翻动着一层绿色的波浪。含苞欲放的荷花清香四溢。秋天,阳光照满大地,池边菊花盛开,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寒冬,葫芦池结冰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在池边回荡。
1、这段话共有()句,是围绕第()句按()顺序写了葫芦池的美景。
2、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这里是把
比作。
3、填空
()的景色
()的柳条
()的桃花
()的色彩
()的波浪
()的荷花
(六)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段共有()句话。它是围绕第()句话来写的。分写部分写了()()()三种形态的荷花。
(七)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梨香香的,菠萝甜甜的,还有苹果、橘子,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都躲在小雨滴里呢!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这段话主要讲了()。梨()的,菠萝()的,苹果、橘子()的,都在讲水果的()。
(八)最有趣的,当然是那晶亮的、饱满的、一嘟噜一嘟噜从潭底冒出来的水泡了!开始,水泡很小,摇晃着越升越高,越来越大,最后在水面绽开了,在“扑哧”一笑中消失了!有时候,透过密密的树叶,太阳筛下一束束金光,照在水面上,照在正升起的水泡上,一直照到潭底青褐色的石头上。水面和潭底,金色的光斑和银色的光斑交错着;水泡闪亮闪亮的,射出红的光,黄的光,绿的光,紫的光„„多像一串一串彩色的珍珠啊!1画出这段话的总启句
2这段话在讲()的()。
二、判断下列段式分别属于总分的哪种类型(附答案)。A、“总-分”式
B、二、“分-总”式。
C、“总-分-总”式
1、祖国的文字很有趣。许多字一看字形就知道它的意思,如“刃”字一看就知道是“刀口”的意思。“休”表示人依在树下休息;“囚”表示人被囚禁在房子里。听老师说,还有好多字就是由简笔画演变出来的呢,如“山”“水”“目”。
()
2、我真喜欢《爬天都峰》这堂课!上新课以前,老师让我们搜集有关“天都峰”的资料。回到家里,我认真翻阅《辞海》《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少年万事通》等书籍,并通过电脑进行了查找,搜集了很多介绍天都峰的资料。第二天一上课,同学们就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一个同学站起来,说:“天都峰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黄山东南部。”另一个同学接着说:“天都峰是黄山三大主峰之一,奇险陡峭,是黄山三大主峰胜景之冠„„”听着同学们的介绍,好像把我带到了山的跟前。我深深地感觉到天都峰真是太雄奇了!这时,老师叫我来发言,我才如梦初醒,便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同学们没有讲到的,我便补充上。发言过程中,我环视四周,发现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正因为同学们了解了天都峰的险峻、陡峭,理解课文感觉轻松多了,课堂气氛活跃多了,又学到了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开阔了视野。还有呢,现在课堂上同学们发言的机会可多了,有的时候,我们为了一个问题,你说你的意见,我说我的意见,像开辩论会似的,争得脸都红了。教室里热闹得甚至有点乱哄哄,老师不但不生气,还夸奖我们呢!我们觉得语文课变得有趣起来,同学们都喜欢上了语文课。()
3、黑熊踩木球也很好玩。笨重的黑熊爬到大木球上,身子直立起来,小心地移动着双脚,让大木球滚到了翘翘板上。木球刚滚过中心点,跷跷板的那一头就掉下来了。你看那黑熊多紧张啊!观众又发出一阵哄笑。
()
4、公路四通八达,多数有红绿灯的路口将被立交桥代替,人们不会再为交通堵塞而烦恼,六环、七环都已开通,人们开车方便极了;地铁也像一条地下长龙,穿向全市各地,人们出行既快捷,又方便。到那时,北京的天空湛蓝,鸟语花香,绿树成荫,那将是一幅多么美丽的画卷啊!人们在这样好的条件下生活,将是多么幸福啊!
()
5、屋子的内部没有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
6、要把黄河治理好,关键是要把泥沙管注,不让它随心所欲地流进黄河。新中国成立后,科学家已经为治理黄河设计了方案。他们认为黄土高原地区应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一定要保护好深林资源,使失去的植被尽快恢复,要使人人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破坏森林是不折不扣的自杀行为;要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同时还要大量修筑水里工程。这样数管齐下,一定能防止水土流失,黄河编号的梦想一定能成为现实。
()答案:ACABBC
第五篇:《议论文阅读分析》之概括论点、分析论证方法及作用、分析论证思路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明确中考议论文阅读分析常见考点。2.能力目标
掌握中考议论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二、教学要点
掌握基本答题原则和议论文相关知识点。
三、教学难点
掌握中考议论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四、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明确考点 《课程标准》议论文考点: 1.提取、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
2.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关键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表达作用。3.考查论据的类型及作用。
4.辨别论证方法、论证方式(立论与驳论)、或论证角度。5.议论文语言进行探究品析。
6.根据文意从自己阅读和生活积累中列举事实论据或谈自己 个性化的阅读启迪和感悟。识记,把握考点内容 充分把握本考点。环节二:
直击中考 资料包2015届河北中考卷.doc 13.请给选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3分)
【答 案】提高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是紧迫任务。【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无端的理解和把握,三段都是围绕“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来写的,每段的最后一句都表达一个中心意思:提高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紧迫性。故拟一标题应该是:提高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是紧迫任务。.选文第二段运用了两个事例,删去一个好不好?请说出理由。(3分)
【答案】不好,本段的两个事例论证了提高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紧迫性,删去后不能充分的论证中心论 点。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此类型的题目,答案一般是否定的,从议论文论证方法方面考虑。本段的两个事例论证了提高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紧迫性,删去后不能充分的论证中心论点。故不能删除。
15.从选文来看,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质 有哪些?
【答案】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讲求科学思维,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能 力,仔细阅读,答案很容易锁定在第三段。在理解的基础上交流、识记,形成能力。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了解要点。环节三:
考点分析方法解读 考点之六:文句、文段结构上的作用(下面句子(或语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a、总领全(下)文,引出下文; b、总结上(全)文; c、承上启下(过渡)。作为议论文段的作用,必须结合文体特征具体回答。开头段作用
开头段作用往往起着引出中心论点(论题),那么,我们可以参考下面的两个具体答题规范格式的例子使用或变通使用:
① 开头通过写 的事例,提出中心 论点。(或引出 的论题)②开头通过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 的论题)。③开头通过引用名人趣事(或 的奇闻趣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 的论题),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议论文结尾的作用:(1)、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的结论;(2)、强调„„的中心论点;(3)、发出„„的号召或希望人们„„;(4)、补充论证了„„。(其作用是使论证更严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