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交礼仪基础知识
第一讲 见面的礼节
一、介绍
初次相识,一般由第三者介绍或自我介绍。为他人介绍,要先了解对方是否有结识的愿望,不要贸然行事。应把身份低、年纪轻的介绍给身份高、年纪大的,把男士介绍给女士。要把姓名、职务说清楚。介绍到具体人时应有礼貌地以手示意,不要用手指指,更不要用手拍打别人。自我介绍,先讲自己姓名身份,然后请教对方。互相介绍时可互换名片。
二、招呼
1.一天中首次见面,或一次活动中初遇,均应问好。对方主动问好,一定要相应回答。通常见面时互相握手,参加大型活动因人数众多,也可与主人握手后,同其他人点头致意,不需一一握手。东南亚佛教国家有的人不握手,双手合十致意。握手时,由主人、年长者、身份高者、女士先伸手。客人、年轻者、身份低者见面可先问候,待对方伸手再握。多人同时握手注意不要交叉,待别人握完再伸手。在室外握手,男士应脱帽。
2.参加外国人举行的活动,抵离时应主动与主人打招呼,如系庆典活动,应致节日祝贺。
3.在外事场合遇到过去熟悉的外国重要人物要尊重,一般不要匆忙前去打招呼,待对方主动表示,再相应作答礼。
4.日常生活中,与熟悉的外国人见面,应互致问候,酌情寒喧,但不要问到什么地方去,吃过饭没有等语。
三、握手
是大多数国家相互见面和离别时最常见的礼节。西方人通常是在经人介绍与别人相识时才握手,若相识的对方是妇女、年长者、职位高者,则应尊重对方意愿,不主动伸手。宾主之间,主人有向客人先伸手的义务,无论在机场或宾馆接待外宾,不管对方是男是女,主人都应先伸手。握手要有适当力度,太轻会使人感到冷淡,太重会使人觉得粗鲁。男士与女士握手可轻些,不要握满全手,只握其手指部位即可。握手时男士应脱去手套,女士除遇地位高的人外,一般不用脱手套。握手时切忌站在门口一脚门里,一脚门外。多人同时握手时注意不要交叉,可等别人握完再伸手。
四、拥抱
是欧美、中东及南美洲国家常见的熟人和朋友间的一种亲密礼节,有时与接吻礼同时进行。拥抱的方法是右手扶住对方左后肩,左手扶在对方右后腰,以“左—右—左”交替的方式进行。一般礼节性的拥抱多用于同性别之间。
五、合十礼
盛行于信奉佛教的南亚、东南亚国家。行礼时,两只手掌在胸前对合并微微上举,同时头微向前俯下。在对外交往中,当对方以这种礼节致礼,我们也应以合十还礼,但要注意合十的同时不要点头。
六、鞠躬礼
一般通行于日本、朝鲜、韩国等东方国家,欧美国家较少采用。行鞠躬礼时需脱帽,呈立正姿势,两眼注视对方,上身前倾15度,而后恢复原状并致问候。
其他见面礼节 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形成了诸多具有浓厚地域及民族风格的见面礼俗:有西方国家通行的“脱帽礼”,有流行于波兰和法国上流社会的“吻手礼”,还有非洲国家的“吻脚礼”、“蛇环礼”等,对这些礼俗应有所了解,可减少一些场合中的误会。
七、称呼
按照国际惯例,在交际场所,一般称男子为“先生”,称已婚女子为“夫人”,称未婚女子为“小姐”。在外交场合,为了表示对女性的尊重,可以将女性称为“女士”。这些称呼均可冠以姓名、职称、头衔等,如市长先生、怀特夫人等。对部长以上的高级官员,一般可称“阁下”;对军人一般称军衔加先生,知道姓名的可冠以姓名;对知识界人士,可以直接称呼其职称,或在职称前冠以姓氏,但称呼其学位时,除博士外,其他学位(如学士、硕士)不能作为称谓来用。第二讲 场所礼规
一、乘坐电梯
乘电梯时,如看到有人赶来时,要用手挡住电梯门,防止它关上。请遵守全世界电梯中都有的规矩——不准吸烟。乘自动扶梯的规矩是左边上下,右边站立,空出左边让有急事的人赶路,绝不可双双对对挡路。
二、乘车
乘坐小轿车或出租车时,后排右座为首,左座次之,中座再次之,司机旁边的座位为末座。如果由主人亲自驾车,司机旁边的座位则为首座。不过许多国家的人对坐在什么位置已不太在意
三、乘飞机
在飞机上,要遵守规章制度。飞行途中需躺下休息时,要先向后座的乘客打声招呼,再把座椅放倒。用餐时,要将座椅复原,吃东西时声音要轻。机舱内特别要注意不与人大声聊天,以免打搅别人。下机前须将阅后的报刊整理好。
四、入住宾馆
对待你租用的客房的态度,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基本素质。请注意维护房间卫生,爱护房内的家具和设备。离开时,可带走浴液、牙刷、香皂、信纸等小用品,但不能拿走毛巾或烟灰缸等物品。在宾馆里,客房以外都是公共场所,不要穿睡衣或浴衣在走廊或大厅中转来转去,不要在大厅内高声说话和吵闹。早晨遇到任何人都应道一声“Good morning”。
五、在影剧院
在西方国家观看演出衣着要考究,男士最好穿深色西装,女士则以雍容华贵、典雅大方的裙装为最佳选择。但是如果去听摇滚音乐会或爵士音乐会,则可以穿着任何服装。听音乐会应提前或准时到达,如果迟到,通常要等到一首曲子结束或幕间时方能入座。演出进行中,应保持肃静,不要离座外出,也不要谈话或打瞌睡。鼓掌通常在戏剧的一幕或全剧结束时,如果是歌剧,通常应在一曲咏叹调唱完时鼓掌,如果是音乐会,则应在乐队指挥站到谱架后时鼓掌。有时,当主要演员在演出之前走上舞台时也应报以掌声。出于对演员辛勤劳动的尊重,应尽可能看完整场演出后再退席。场内不得吸烟,更不能嗑瓜子,吃零食。演出中保持肃静。不要谈话,不要咳嗽、打呵欠,更不要打瞌睡。演出过程中不要鼓掌,不要叫好。节目终了报以掌声。即席翻译,声音要轻。对自己不喜欢的节目,不应表示出不满意或失望,一般也应鼓掌。第三讲 一般交际礼节
一、女士优先
受中世纪骑士之风的影响,西方国家至今在社会活动及社交场合仍奉行“女士优先”的原则,给妇女各种特权,以表示对女性的尊重。谁不遵守这一成规,谁就被认作失礼。
男士陪女士上车,应先开门,并且用手挡在女士头顶与车门顶之间,协助登车后自己再上车。上下电梯、楼梯或进房间时,女士先行。进入剧场或电影院,也是女士在先,男士在后。只有当需要男士去排除故障或有利于照顾女士时,男士才走在前面。按照西方“以右为尊”的礼节,在一般情况下,男士与女士坐在一起,应让女士在右边;在人行道上,男士应走在靠车道的一边来保护女士。在正式场合,这一礼仪更要一丝不苟地遵守。凡重要会见,都是夫人走在前面,丈夫跟在后面;宴请进餐,也都是先给女士上菜;拜访时,先向女主人致意,告别时,先向女主人道谢。
无论何种场合,有风度的男士都应尽可能地帮助女士。就餐时,男士要为女士拉椅子;与女士同行,男士要帮她拿手包以外的物品;下雨时,男士要主动撑伞;到衣帽间存放衣物,男士要帮女士脱下大衣。
二、守时
世界上时间观念最强的是日本人、德国人、斯堪的那维亚人和英国人,他们在正式交往中都严守时间。在与西方人交往时可遵循下列原则:
一、集会、约会按时到达。西方国家的会议和演出都是准时开始的,在活动开始前就坐才符合礼节。
二、参加宴会提前几分钟。西方人的宴会也是准时开始的。可在宴会开始前几分钟到达,提前太多会打乱主人的计划,而迟到则显得对其他客人很不礼貌。
三、沙龙、舞会可迟到几分钟。这是被西方人公认的“守时行为”,因为到了预定时间,一切工作已准备就绪,主人这时可以专门恭候客人了。乘坐交通工具 应自觉遵守秩序,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第四讲 姿态礼节
一、身体姿态
1.立姿。双脚对齐,脚尖适度分开,上身挺直,双臂自然下垂,头部摆正,嘴巴闭起,眼睛正视前方。
2.坐姿。椅子尽量坐深一点,双脚对齐,脚尖适度分开,上身挺直,双手置于膝上,同样头部要摆正,嘴巴闭起,眼睛正视前方。
此时,双手也可适度交叉,但双臂则绝对不可交叉。因为双臂交叉和跷腿一样,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经常在电视上看到演员交叉着双臂的姿态,相信你也觉得很不雅观而且不礼貌。总之,绝不能使自身的表现欠缺教养。
3.正确的立姿行礼。先保持正确的立正姿势,眼睛注视着正前方,上身稍向前倾,双手自然垂直,庄重地点头行礼,然后恢复到原来的姿势。这时要注意的是,颈不可偏,膝不能曲。
4.正确而自然的姿势。姿势固然必须正确,但也要使身体尽量轻松。平时,纠正自己姿势时,通常时间都很短,所以较易做到。但如果要长时间保持正确的姿势,则是相当困难的。所以在保持正确的姿势时,我们要尽可能让自己保持舒服的姿势。
所谓舒服的姿势,也就是我们平常的姿势。问题是,我们不能因为想使身体舒服,就随意改变身体的姿势,尤其在重要场合,身体的姿势最好保持端正。
5.正确而自然的立姿。在特别场合时的站立姿势,采取双脚对齐伸直,脚跟并拢,脚尖略为分开,上身只要挺直,不必刻意挺胸或抬肩。双臂自然下垂,五指微微并拢伸直,头垂直,下腭往后收,注意不能倾向前后左右任何一边。嘴巴应闭起,眼睛正视前方。
正确而自然的立姿,和前述的姿势大同小异,只是上身不必刻意挺胸,有时双手可于身前做适度的交叉。
站立时的自然姿势,可以交替用单脚支持体重,以便另一只脚获得暂时的休息。双手自然垂下,或在身前适度交叉,不过还需注意,不要任意改变姿势。
6.正确而自然的坐姿。坐的姿势,尤其身处特殊的场合时,必须尽量坐深一点,双脚对齐脚跟分开,双膝保持10~13cm的距离(男性),脚尖视各人体格适度地打开。上身只要保持腰部挺直即可。不必刻意挺胸、抬肩。双手置于腿上,五指伸直轻轻并拢。头必须垂直、收缩下腭,不要朝向左右任何一边,嘴巴闭起,眼睛注视正前方。
7.起立的动作。起立时的动作,最重要的是稳重、安静、自然,绝不能发出声音,要保持宁静。坐椅子通常由左边进入座位,起立时亦由左边退出。坐椅子时,除有上座的专门规定外,通常是由左边开始坐,站立时也要站在椅子的左边,注意,不能发出其他声音。
8.走路姿势。走路时,上身应保持正确的姿势,双手不要过分摆动,双膝不要太弯曲;脚不要过于分开,且不可用拖拉的方式走路,脚步声不要太重;不要东张西望,小心不要踩到或碰到东西,也不要任意跨越放置物。
9.开门与关门。进入面试场前,绝不能忘记敲门,不先敲门就进入,是最不礼貌的行为。敲门通常为连续二、三次,等门内有了回音,再推门进去。至于开门的方法,用靠近门的一只手握住门把,边打开门边进入房间,而后,转过身来,换另一只手将门轻轻关上。
二、交际空间
所谓距离是指求职者与主考官之间的空间距离,在社交场合,距离也是一种空间语言,可以表情达意的,不能随意选择。
一是亲密距离(0~45cm),这是夫妻、母子、好友(女性)之间做出抚爱、安慰、保护等动作所必须的距离。
二是私人距离(45~120cm),是指用自己的手就可触到对方或可以相互能够接触到手指的距离。
三是礼貌距离(120~360cm),亦称社交距离,通常用在处理个人事务或在正式社交和业务往来中使用。
四是公众距离(360cm以上),这种距离常用在教师讲课时与学生间、演员与观众间。由此可见,求职面试的空间距离应选择礼貌(社交)距离。第五讲 交谈时的礼节
语言是内心世界的表现,一个人的教养和为人在交谈中会自然流露出来。因此,掌握交谈中的一些基本规则和技巧,是社交场合中拉近宾主间距离的良方。
一、谈话时的礼貌
谈话是人们交流感情,增进了解的主要手段。在人际交往中,一般人都讲究“听其言,观其行”,把谈话作为考察人品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在社交活动中,谈话中说的一方和听的一方都理应好自为之。
1.尊重他人
谈话是一门艺术,谈话者的态度和语气极为重要。有人谈起话来滔滔不绝,容不得其他人插嘴,把别人都当成了自己的学生;有人为显示自己的伶牙俐齿,总是喜欢用夸张的语气来谈话,甚至不惜危言耸听;有人以自己为中心,完全不顾他人的喜怒哀乐,一天到晚谈的只有自己。这些人给人的只是傲慢、放肆、自私的印象,因为不懂得尊重别人。
2.谈吐文明
谈话中一些细小的地方,也应当体现对他人的尊重。谈话中使用外语和方言,需要顾及谈话的对象以及在场的其他人。假如有人听不懂,那就最好别用。不然就会使他人感到是故意卖弄学问或有意不让他听懂。与许多人一起谈话,不要突然对其中的某一个人窃窃私语,凑到耳边小声说话更不允许。如果确有必要提醒他注意脸上的饭粒或松开的裤扣,那就应该请他到一边去谈。
当谈话者超过三人时,应不时同其他所有的人都谈上几句话。不要搞“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而冷落了某个人。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同女士们谈话要礼貌而谨慎,不要在许多人交谈时,同其中的某位女士一见如故,谈个不休。
3.温文尔雅
有人谈话得理不让人,天生喜欢抬杠;有人则专好打破砂锅问到底,没有什么是不敢谈、不敢问的。这样做都是失礼的。在谈话时要温文尔雅,不要恶语伤人,讽刺谩骂,高声辩论,纠缠不休。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占了上风,也是得不偿失的。
4.话题适宜
谈话时要注意自己的气量。当选择的话题过于专,或不被众人感兴趣,或对自己的宠物阿猫、阿狗介绍得过多了的时候,听者如面露厌倦之意,应立即止住,而不宜我行我素,当有人出面反驳自己时,不要恼羞成怒,而应心平气和地与之讨论。发现对方有意寻衅滋事时,则可对之不予理睬。
不论生人熟人,如一起相聚,都要尽可能谈上几句话。遇到有人想同自己谈话,可主动与之交谈。如谈话中一度冷场,应设法使谈话继续下去。在谈话过程中因故急需退场,应向在场者说明原因,并致歉意,不要一走了之。
谈话中的目光与体态是颇有门道的。谈话时目光应保持平视,仰视显得谦卑,俯视显得傲慢,均应当避免。谈话中应用眼睛轻松柔和地注视对方的眼睛,但不要眼睛瞪得老大,或直愣愣地盯住别人不放。
以适当的动作加重谈话的语气是必要的,但某些不尊重别人的举动不应当出现。例如揉眼睛,伸懒腰、挖耳朵,摆弄手指,活动手腕,用手指向他人的鼻尖,双手插在衣袋里,看手表,玩弄钮扣,抱着膝盖摇晃等等。这些举动都会使人感到心不在焉,傲慢无礼。
5.善于聆听
谈话中不可能总处在“说”的位置上,只有善于聆听,才能真正做到有效的双向交流。
听别人谈话要全神贯注,不可东张西望,或显出不耐烦的表情。应当表现出对他人谈话内容的兴趣,而不必介意其他无关大局的地方,例如对方浓重的乡音或读错的某字。
听别人谈话就要让别人把话讲完,不要在别人讲得正起劲的时候,突然去打断。假如打算对别人的谈话加以补充或发表意见,也要等到最后。有人在别人刚刚一张嘴的时候,就喜欢抢白和挑剔对方。人家说明天可能下雨,他偏说那也未必,人家谈起《红高粱》确实是部出色的影片,他却说这部影片糟糕透了等,都是太浅薄的表现。
在聆听中积极反馈是必要的,适时地点头、微笑或简单重复一下对方谈话的要点,是令双方都感到愉快的事情,适当地赞美也是需要的。
参加他人正在进行的谈话,应征得同意,不要悄悄地凑上前去旁听。有事要找正在谈话的人,也应立于一旁,当他谈完之后再去找他。若在场之人欢迎自己参加谈话,则不必推辞。在谈话中不应当做永远的听众,一言不发与自吹自擂都同样是走极端,同样会令众人扫兴。
6.以礼待人
谈话不必刻意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轰动效应,以礼待人,善解人意才是最重要的。一个人在谈话中,如果对待上级或下级、长辈或晚辈、女士或男士、外国人或中国人,都能够一视同仁,给予同样的尊重,才是一个最有教养的人。
二、谈话时应注意的事项
1.社交场合谈话时要先弄清对方身份,以便自己谈话得体,有针对性。
2.对外接触谈话要自然、和蔼。对方发言时要注意倾听,不要左顾右盼,看手表。
3.说话时不可用过多过大的手势。谈话声音不要过高,以使对方能听清为宜。
4.不要谈疾病等不愉快的事情。一般不要询问对方履历,谈及时,要十分客气,如对方不讲,不要追问。不要询问女士年龄,是否已婚等私事。
5.对外谈话要实事求是,自己不知道的事不要随便答复,无把握之事不要应诺,应言而有信。
6.三人以上在场,不要只谈两人知道的事,冷落其他人。
7.不要谈论第三者的事情。不要交头接耳,讥讽他人,如所谈事情不便让旁人知道,则应寻找适当的时机再说。
8.谈话时不要总自己讲,应让别人有讲话机会。别人讲话,不要随便插嘴,打断别人话头。
9.对方讲话如未听清楚,可以再问一遍。发现对方对我讲话有误解,应进一步解释。
10.社交场合,应按本人身份,主动交际。但如别人在个别谈话,不要凑前旁听。若有事需与某人谈话,应待别人谈完。有急事找,则应先打招呼,表示歉意。
三、礼貌用语:
“谢谢你”、“对不起”和“请”这些礼貌用语,如使用恰当,对调和融洽人际关系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谢谢”
在西方国家,无论别人给予你的帮助是多么微不足道,你都应该诚恳地说声“谢谢”。正确地运用“谢谢”一词,会使你的语言充满魅力,使对方备感温暖。道谢时要及时注意对方的反应。对方对你的感谢感到茫然时,你要用简洁的语言向他说明致谢的原因。对他人的道谢要答谢,答谢可以“没什么,别客气”、“我很乐意帮忙”、“应该的”来回答。
“对不起”
社交场合学会向人道歉,是缓和双方可能产生的紧张关系的一帖灵药。如你在公共汽车上踩了别人的脚,一声“对不起”即可化解对方的不快。道歉时最重要的是有诚意,切忌道歉时先辩解,好似推脱责任;同时要注意及时道歉,犹豫不决会失去道歉的良机。在涉外场合需要烦人帮忙时,说句“对不起,你能替我把茶水递过来吗”,则能体现一个人的谦和及修养。
“请”
在西方国家,几乎在任何需要麻烦他人的时候,“请”都是必须挂在嘴边的礼貌语。如“请问”、“请原谅”、“请留步”、“请用餐”、“请指教”、“请稍候”、“请关照”等等。频繁使用“请”字,会使话语变得委婉而礼貌,是比较自然地把自己的位置降低,将对方的位置抬高的最好的办法。第六讲 服饰与仪容
仪容、服饰
1.头发、胡须要经常修整。鼻毛、指甲应修短。
2.衣着要注意清洁、整齐,特别是衬衣要经常换洗。衣服要熨平,皮鞋要擦亮。参加正式活动穿西装应打领带。长袖衬衣要塞在长裤内,袖口不要卷起。短袖衬衫不要塞在裤内。内衣裤和衬衣、女士的袜套,不要露出。需要脱换衣服时,应到盥洗室或其他适当场所整理和脱换。
3.出席隆重活动一般穿深色服装,上下身颜色要一致。有些热带国家、隆重场合也可穿长、短便服。
4.参加活动进门后应把大衣、帽子、围巾、手套等脱下,送存衣处存放。存放前注意检查口袋里的个人物品。
5.男士任何时候在室内不得戴帽子。
6.室内一般不要戴黑眼镜。就是在室外,遇隆重仪式和迎送等礼节性场合,一般亦不要戴深色眼镜。
第七讲 待人接物的礼节
一、做客
1.进入室内之前应敲门。未请入,不可闯入;未请坐,不可坐下;雨伞等物,应留于室外或主人指定处。
2.主人有事,应速退去。
3.未见主人,可留便条。
4.旧客去时,新客应起立相送。
5.访问时间要选择在主人方便的时候。
6.室中珍贵之物,未经主人允许,勿要拿起耍弄。
7.坐应讲究姿势,注意适当和自然,如坐得笔挺,不敢动弹,未免拘束,主人也尴尬;坐没坐相,翘腿乱抖,就放肆了,主人会难堪。
8.做客不可始终不出声。
9.不要时常看手表,或做出心烦意乱的样子。
10.初访,不宜久坐。
11.探望病人,应注意安静,要尊重医护人员的意见。
12.亲友、同事、同学、老师生病,应去探望,但不宜久谈。
13.平时不相识者,不可贸然造访。
14.说了告辞,应立即起身。
二、迎客
1.有人敲门,应回答“请进”或到门口相迎。
2.客人进来,应起立热情迎接。如果家中不够干净整齐,显得凌乱,要做些必要的整理,并向客人致歉。
3.敬茶须用双手端送,放在客人右边。如果是夏天酷热,要递扇子,或开电扇。
4.吃饭时来客,要热情邀请客人一同进餐。客人吃过饭后,要送上热毛巾,并另换热茶。
5.接受客人介绍对方时,姓名职务必须逐字清楚;须先将年轻者向年老者介绍。
6.客人来时,如自己恰巧有事不能相陪,要先打招呼,致以歉意,并安排家属陪着,然后再去干自己的事。
7.客人坚持要回去,不要勉强挽留。
8.送客应到大门外,走在长者后面。
9.分手告别时,应招呼“再见”或“慢走”。
第二篇:社交礼仪
现代社交礼仪论文
这学期选了大学生社交礼仪这门选修课,学到了许多礼仪知识,也更加懂得了礼仪对于我们平时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与人交往的日益频繁,文明礼仪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商务等方面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的举止、表情、谈吐、对人待物等方方面面,都能展示一个人的素质修养,一个单位的整体形象。因此,学习礼仪知识,运用礼仪规范,对提高我们自身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实现意义。这也对我们以后毕业找工作有非常大的帮助,我们都用该学好它。
纵观当今社会,社交礼仪无所不在,因为礼仪对我们真的很重要,是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我们的自信和自尊,降低挫折感,缓解内心的冲突和苦闷、烦恼,宣泄愤怒,压抑和痛苦,减少孤独,寂寞,空虚。这些都是十分有益于我们身心健康,而且也会使我们最大限度地避免不良情绪的产生,即使产生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派遣。
作为一名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环境的变化自我意识有了新的发展每个人都非常渴望获得真正的友谊而更多的情感交流。现在的大学生都远离父母,过着集体生活,与别人处在平等位置,以前那种对父母的依赖已经不存在。通过人际交往活动,并在交往中获得友谊,是适应大学生活环境的重要,是发展成“独立”的人的需要,也是我们成功走上社会的需要。事实上,在大学期间,能否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每一个人的成长和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渴望友谊和情感交流是大学生心理的一个重要特点。所以,社交礼仪的基本规范和知识,帮助我掌握交际技巧,积累交流经验,在交往过程中学会遵循相互尊重,诚信真挚,言行适度的原则,就能很快与交往对象接近,使他们觉得我们是首席他们,理解他们,尊重他们的,因此我们之间建立真挚深厚的友情。
同时,我感觉社交礼仪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让我们用社交礼仪的基本知识和规范,去顺利地开启交际活动的大门,让我们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这样,不仅是形成良好社会心理氛围的主要途径,而且对我自己来说,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心理保健功能。任何社会交际活动都离不开礼仪而且人类越来越进步社会生活越社会化人们也就越需要礼仪来调节社会生活,礼仪是人际交往的前提条件是交际生活的钥匙。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讲“礼”懂“仪”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优良传统。源远流长的礼仪文化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的遗产。随着时代的进步,人际交往的日趋频繁和密切,作为交往润滑剂的礼仪也越加显得重要。在走向全面小康的当今社会中,崇尚礼仪是社会对其成员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成员的精神要求。注重礼仪,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文明有着重要的作用。
讲究礼仪,遵从礼仪规范,可以有效地展现一个人的教养、风度与魅力,更好地体现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水平和尊重程度,从而使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适度、恰当的礼仪不仅能给公众以可亲可敬、可合作、可交往的信任和欲望,而且会使与公众的合作过程充满和谐与成功。
一个知书不达礼,知识水准和道德水准严重不协调的学生,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人才。一个优秀人才,不仅应当有高水平的专业知识,还必须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修养和礼仪修养。礼仪是良好品德修养的表现形式,也是良好道德品质养成重要途径之一,良好的道德品质需用彬彬有礼的方式去体现。尽管礼仪的研究和教育在国内已经有所发展,特别是职业与礼仪的结合已成大势所趋。可是礼仪教育,还未引起高校的足够重视,大多数高校还未开设礼仪课程。
大学生是知识层次较高的群体,在如今的中国社会已经算得上是知识分子,也是中国明日发展的引领者、顶梁柱,在道德水准上,在礼仪修养方面应当提出更高的要求。追求个性是当代年轻人的特点,在追求突出个性过程中,却有一些大学生把丑陋当成了个性。许多不文明、不礼貌,甚至丑陋、陈腐、粗俗的东西都被当做了“新潮”、“潇洒”,在现在的大学校园里面,经常可以看到衣冠不整者、行为不端者、张口骂人者、随地吐痰者,其他的不讲礼不懂仪的现象亦不鲜见,如关门之时声震如雷、打电话从不自我介绍、不再礼让教师、端着饭盒边走边吃等等。这些不良现象已经不再是个别,而且有着愈加普遍的趋势。
造成一些大学生礼仪素养低下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中学时代的应试教育副作用。在这个层面上,家长,教师,乃至整个教育体系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高考的指挥捧的魔力使中小学的教育是以“分数”和“考试”为中心的教育,德育和美育长期受到不应该的冷落。学生把分数看成是“命根”,老师把分数看成是“法宝”,家长只看学生的成绩,不关心学生的心理和品格的全面发展。这种只用学习成绩的名次来衡量学生的优劣,就决定只在教学上下工夫而在塑造孩子的灵魂方面却很少花费时间和精力。看来教育的制度是要大力的投入,不断借鉴古今中外的教育制度中的合理的成分,不断地完善一个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教育体系。第二点:社会的转型。当社会初于价值的转型,伦理,道德,观念,都处系乱状态之中,作为社会的一部分的大学生,也是难作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大学城已非伊甸园般的净土。作为一个典型的亚文化圈,大学城必然要受到社会大文化的影响和侵蚀。在商品化和传煤化的社会里出,不吃人间烟火的象牙塔早已不复存在。当代的中国正面临着相似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国的大学生正经历着一个痛苦的“断奶”历程,如何判断真、善、美,是他们的是他们急待祢补的课程。
第三点:社会的不良的风气的影响。就大学生身边的就很多的不良风气,像如“课桌文学”,“厕所文学”的泛滥,图书馆的书被乱图乱写,某些大学教授抄袭他人的学术论文被揭露,有些教师为了创收而对上课敷衍了事……,还有是社会上的凶杀,色情,受贿,贪污,蒙骗……
由此大学生们应吸取传统文化的精髓,提高文化道德修养,学习一些必要的礼仪常识,方可立足于社会、立足于风潮的前端,方可得到人们更多的肯定。
其实,不知道大学们是否曾想过:当你在社会交往中用礼貌的语言与人交谈;用文明的举止与人交往;用得体的文书与人交流,人们一定会感触到你彬彬有礼的气度,落落大方的气质,文明道德的修养,都会平生出几分敬意。优雅合理的谈吐,亲切整体的仪容,会是人感到一股温馨的春风吹来一股热情洋溢周身。
礼仪贯穿着人际交往的始终,为交往的内涵服务;不重视礼仪必然会影响交流的深度和交往的持久性。由于礼仪的缺憾而影响交往是在是因小失大。不独对外交往,我们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要重视礼仪,养成习惯,自然成为一种修养也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品味。
以上是个人角度来看的。从团体的角度来看,礼仪是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重要内容,是企业形象的主要部分。凡是较大的企业,对于礼仪都有高标准的要求,都把礼仪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与其他企业合作成功的关键,所以学习社交礼仪,不仅是时代潮流,更是提升竞争力的需要。
作为一个刚刚学习过社交礼仪的大学生,我觉得受益匪浅。社交礼仪使我懂得了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的心理氛围促使我的身体健康。社交礼仪是一种无声的人际交往语言,它不仅是时代潮流,更是提升竞争力的需要。作为一个刚刚学习过社交礼仪的大学生,我觉得受益匪浅。社交礼仪使我懂得了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的心理氛围促使我的身心健康。社交礼仪是一种无声的人际交往语言,他不仅能体现出一个人的修养、涵养、教养和素质水平,而且是我们个人发展、事业进步的需要,是社会时代的需要,是一门必修课,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社交礼仪。我相信,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树好自身形象,那么,我们的生活将更加丰富多彩,我们的社会将更加温馨和谐。
第三篇:社交礼仪
儒家文化与礼仪教育
自古以来, 中国被世界称为“礼仪之邦”。注重礼仪,把礼仪、礼义作为国家政治制度、纲常伦理、习俗民情的本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注重礼仪和礼义教育,主张“克己复礼”、“ 居仁由义”,则是中国传统学校教育和社会风俗教化的特色。在某种意义上讲,将礼仪、礼义作为一种基本文化,作为一种教育内容,主要是儒家的文化贡献。本文就儒家文化与礼仪教育的一些基本情况作一些说明,供各位从事礼仪教育实践和礼仪研究的同仁参考。
一、儒家的礼仪教育学说
在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时,他不仅把《礼》《乐》《诗》《书》《易》《春秋》列为教学内容,而且把这种以“礼”为核心的教育作为国家政治制度、人伦道德秩序建设的基础。因此,儒家重视礼制建设,形成了非常重要的学术观点。
第一,“道德仁仪,非礼不成”。
道德有德理、德智、德育、德义、德言、德行、德性、德仪、德范、德功、等等,礼仪是规范人们社会活动秩序的道德,是人类社会中政治、军事、道德、法律、教育、祭祀、生活、等等方面无处不在的基本行为准则,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之所在。
《礼记·曲礼》 “道德仁仪,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军制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you)。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道德仁义,不通过礼教就不能取得成效;教育百姓端正习俗,没有礼教作手段就不能完满;判断诉讼是非,没有礼仪准则作依据就不能决定;君臣关系、上下级关系、父子关系、兄弟关系,没有礼制作等级名分就不能确定;从师学习,没有礼仪作规矩,师生之间就不会亲密;排列朝廷官位、整治军队、委任官职、执行法令,没有礼仪作准绳就失去威严;向神求福,祷告祭祀,进献祭品给鬼神,没有礼仪规范就会不虔诚不庄重。所以君子态度必须恭敬,凡事要有节制,对人要谦让,如此才能发扬礼义。鹦鹉虽然会学人说话,但仍是飞鸟;猩猩虽然会学人说话,但仍是走兽。如果是人却不尊礼仪,虽然能说话,其内心不是与禽兽一样吗?由于禽兽不懂礼,所以在禽兽中才出现父子共一妻的情况。因为如此,圣人才出来制定礼仪来教化人们,使人们才有了礼,才知道自己与禽兽有本质区别。
第二,“礼者,不可不学也。”
《礼记·冠义》:“凡人之所以为人,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以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而后礼义立。”
儒家认为,一个人必须知礼义,懂礼仪,礼仪教育的作用在于使人知道如何端正仪容身态,表情适当,言辞恭顺,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使君臣名分确立,父子关系亲密,长幼上下和睦。
礼是修身做人的基本准则,教育人们道德规范知识,并对人们实施礼仪行为能力培养,学会尊礼好礼,对于促进每个人获得做人的尊严,具有重要意义。
《礼记·曲礼》:“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夫礼者,自卑为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上古时代,崇尚道德;后来注重得到别人的恩惠一定要进行回报。礼的原则就是推崇恩惠有报答的:如果只讲施予他人恩惠却不考虑受惠者的报答,不符合礼的要求;如果只强调别人报答却不知道施予恩惠,也不符合礼的原则。只有人们的行为符合礼的规范,社会就会安定;人们的行为不符合礼的规范,社会就会**。所以说:礼是不能不学的。礼仪的行动原则是克制自己、尊重别人,即使是地位低下的小商贩,也一定有值得尊敬的地方,何况有钱有权的人呢!有权有钱的人知道爱礼行礼,就不会骄奢淫逸;贫贱的人懂得好礼行礼,道德意志就会坚定而不会胆怯迷惑。
第三,“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儒家认为,礼是国家政治大事。实施以“礼”为主的教育,是一个国家搞好政治秩序、社会道德秩序建设的基本措施。
孔子说:“入其国,其教也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风俗人情、文化素质,道德水准,智慧程度,都取决于礼乐诗书的教养;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政治,必须建立在礼仪教育的基础上。
儒家认为:“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规矩之于方圜也。……是故隆礼由礼,谓之有方之士;不隆礼不由礼,谓之无方之民。敬让之道也,故以奉宗庙则敬,以入朝廷则贵贱有位,以处室家则父子亲、兄弟和,以处乡里则长幼有序。”
儒家主张国家治理要从尊重礼义教化入手,教给人们礼的规范,坚守礼义,引导人们遵循礼的约束,成为有规矩、有秩序、懂道德的“有方之士”。儒家认为,礼仪的核心是“义”,“义生然后礼作,礼作然后万物安”。只有做到把把礼仪与礼义结合起来,用以教育人们,无论是国家朝廷,还是社会家庭,都会做到秩序井然,安分守己。
第四,“礼之教化也微。”
《礼记·经解》:“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礼的教育与教化,具有防微杜渐、徙善远罪,促进社会和谐生存与发展的作用。
《经解》:“故朝觐之礼,所以 明 君臣之义也;聘问之礼,所以使诸侯相尊敬也;丧祭之礼,所以明臣子之恩也;乡饮酒之礼,所以明长幼之序也;昏姻之礼,所以明男女之别也。夫礼,禁乱之所由生,犹坊止水之所自来也。故以旧坊为无所用而坏之,必有水败;以旧礼为之无所用而去之者,必有乱患。故昏姻之礼废,则夫妇之道苦,而淫辟之罪多矣;乡饮酒之礼废,则长幼之序失,而争斗之狱繁矣;丧祭之礼废,则臣子之恩薄,而倍死忘生者众矣;聘谨之礼废,则君臣之位失,诸侯之行恶,而倍畔侵陵之败起矣。”
儒家对礼仪教育的作用与意义作了清晰的说明。由此认为,礼仪教育本质是一种道德教育,是修德治国的治具。《文王世子》:“德成而教尊,教尊而官正,官正而国治。”这就是说,上自朝廷,下自乡里,大到国家,小到家庭,都要有礼仪的规范与约束。因为只有人们在礼仪的规范约束下行动,国家就会 君臣有义,政治安定,社会就会长幼有序,男女有别,夫妇有道,恩义有报,民生幸福。《礼记》说:“知为人子,然后可以为人父;知为人臣,然后可以为人君;知事人,然后能使人”。所以,礼仪教育是教人做人的教育,上至王子,下至百姓,必须学习礼仪,懂得做人的基本准则。只有做好礼仪教育,无论是统治秩序,还是伦理秩序,都会处于和谐状态,反之则政治**,诸侯争斗,道德沦丧,淫乱犯罪,甚至人们会不知死活地犯上作乱,不知死活地胡作非为。
礼仪属于德育的范畴,表现有德义、德仪、德行、德容、德表等等要素。其中“德义”最为重要。如《礼记》讲,礼是用以“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的,只有“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而后“礼义立”。儒家的礼仪教育,旨在建设一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知礼义、懂礼节、行礼仪的仁礼道德与社会秩序,通过礼仪教育和教化,使人们生活、活动在一种由礼制规定的等级社会、道德规范中。所以,儒家强调,上至天子,下至庶人,接受礼仪教育,躬行礼仪规范,都要“内知德义”,如果徒有外在德表,即盲目学习、模仿某种礼仪行为,那就不是礼仪教育的真实意义了。
其实,我们现代的礼仪教育,它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实践性很强的道德教育,表面上同样要求人们做到“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但在德义、礼义上,我们的时代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因此我们应该根据现代社会的道德精神要求,为了建立现代社会的文明和谐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其礼仪规范应该赋予现代世界文明与社会主义文化的精神实质,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礼义备”。
第四篇:社交礼仪
作业一
1、简述宾主的握手礼仪
答:宾主握手时主人应向客人先伸手,以表示欢迎。在机场、宾馆或会谈室接待来宾,不论对方是男士还是女士,主人都应先伸手。但在离别时,作为主人则不必先伸手,以免有催促客人赶快离开之嫌。
2、简述男女的握手礼仪
答:一般情况下,男士应等女士先伸手后方伸手去握。男士与女士握手,通常只握一下女士的手指部分,不要握得太紧,也不要握得太久,2—3秒即可。如果参加谈判的上流社会贵族妇女先伸出手作下垂式,男士则可将其指尖轻轻托起吻之。有时男士确认女方愿意同他握手,也不妨主动伸手;倘若女士毫无理由地回绝伸向自己的手,便是失礼的举动
3、简述谈判过程中的介绍顺序
1、在商务活动中,介绍的礼仪规则是:不分男女老幼,先把地位较低的人引见、介绍给地位较高的人。
2、在大型商务谈判中,一般由双方主谈人或负责人互相介绍各自的谈判人员。如果是一方的代表同时介绍双方的谈判人员,应当先介绍己方的人员,然后再 介绍他方的人员,以表示尊重对方代表。
4、斟酒的顺序
斟酒时,服务员站在客人的右边后侧,面向客人,将右臂伸出进行斟倒,瓶口与杯口保持 1 厘米的距离,红葡萄酒斟至酒杯容量 的一半即可;白酒、白葡萄酒、香槟酒斟至酒杯的 2/3;白兰地酒则斟至酒杯 1/5。每斟一杯换一个位置,不允许在同一位置给左右客 人斟酒。
5、简述外事活动中悬挂国旗的几种场合
1、按国际关系准则,一国元首、政府首脑在他国领土上访问,在其住所及交通工具上悬挂国旗(有的挂元首旗),是一种外交特 权。
2、东道国接待来访的外国元首、政府首脑时,在举行迎送仪式地点等隆重场合,在贵宾下榻的宾馆、乘坐的汽车上悬挂对方(或 双方)的国旗(或元首旗),则是一种礼遇。
3、国际上公认,一个国家的外交代表在接受国境内,有权在其办公处或官邸,以及交通工具上悬挂本国国旗。
4、在国际会议上,除会场悬挂与会国国旗外,各国政府代表团团长亦按会议组织者有关规定,在一些场所或 车辆上悬挂本国国旗。有些国际博览会、世界体育比赛等国际性活动,也往往悬挂有关国家的国旗。
6、简要回答手机礼仪“六不要”。
(1)不要主动索取他人的手机号码;(2)一般情况下不要借用他人的手机;(3)不要向别人炫耀自己的手机功能,或者看别人发短信等,不要偷拍别人的形象;(4)使用个性化的铃声无可非议,但不要使用内容不文明的铃声;(5)不要在医院急诊室附近使用手机;(6)不要在飞机上使用手机。
作业二
一、名词解释
1.冷餐会:冷餐会的特点是不排席位,菜肴以冷食为主,也可用热菜,连同餐具陈设在菜桌上,供客人自取。客人可以自由活动,可以多次取食。酒水可陈放在桌上,也可由服务员端送。冷餐会在室内或院子里、花园里举行,可设小桌、椅子,自由入座;也可以不设座椅,站立进餐。根据主、客双方身份,招待会规格隆重程度可高可低,举办时间一般在中午12时至下午2时,或下午5时至7时左右。冷餐会适宜于招待人数众多的宾客。2.沙龙:是法语SALON的音译,原文意译为“会客室、客厅”。实际上是一种社交集会的形式。
二、简答题
1.舞会中邀请舞伴应注意什么礼节?
答:当舞曲声起时,男士步履庄重地走到事先选好的女士面前,右手前伸,略弯腰鞠躬,应先有礼貌地征得女士男友的同意,对于新结识的女伴,不要拉着她的手将其导入舞池,而应或前或后相伴步入舞池,切忌叼着香烟请人跳舞。
2.应当怎样做好远方来宾的迎送工作?
答:迎宾礼仪的核心是要礼待宾客。作为一名在公务活动中担负迎送任务的工作人员,首先1.熟悉工作职责。2.制定具体计划。3确定接待规格。4安置宾客休息。5接受宾客访问。其次1确定迎宾时间。2选择迎宾地点。3确认来宾身份。4向业宾施礼致意。5引导陪同来宾。最后1迎接来宾。2向来宾献花。3介绍主人与来宾。4依照次序致辞。5安排群众欢迎。6人员陪同乘车。7安排来宾下榻。送别来宾时要做到:1了解情况。2确定时间。3做好准备。4认真话别。
3.会见与会谈中要注意哪些事项?
会见宜在比较宽敞的场所进行。会见的座位安排有多种形式,有宾主各坐一方的,也有宾主穿插坐在一起的。但通常安排主宾、主人坐在面对正门位置,主宾座位在主人右侧,其他客人按礼宾顺序在主宾一侧就座,主方陪见人在主人一侧就座,译员、记录员通常坐在主人和主宾的后面。会谈分为双边会谈与多边会谈。双边会谈通常用长方形或椭圆桌子,多边会谈采用圆桌或摆成方形。会谈时,会谈桌上放置与会国国旗,摆放座位卡,以便与会者对号入座。双边会谈时,宾主相对而坐,以会场正门为准,客人面对正门,主人背对正门。会见与会谈的安排程序大体一致。(1)提出会见要求的一方,应将要求会见人的姓名、职务以及会见什么人、会见的目的告知对方。(2)接见方应及时将会见的时间、地点、主方出席人员、具体安排及有关注意事项通知对方。(3)双方均应准确掌握会见的时间地点。主方应先于客方到达会场。(4)宾主计划合影,要事先排好合影图,人数众多应准备架子。(5)领导人之间的会见、会谈,除陪见人和必要的译员、记录员外,其他工作人员安排就绪后均应退出。(6)会见或会谈结束时,主人应送客人至车前或门口握别,目送客人离去后,再退回室内。
第三次作业
一、名词解释
1.公关危机:是指由于内部或外部的某些突发事件严重地损害了组织的声誉和形象,使组织陷入巨大的舆论压力和危机之中的一种公共关系状态。
2.“三A法则”:接受、赞成、重视,满足人的这三个方面的需求,是受人欢迎的三大秘诀,简称“三A法则”。
二、简答题
1.简述社交场合的介绍两人认识的顺序。
答:介绍两个人相互认识的时候,要坚持受到特别尊重的一方有了解对方的优先权的原则,即:(1)先把男士介绍给女士;(2)先把年轻者介绍给年长者;(3)先把客人介绍给主人;(4)先把未婚者介绍给已婚者;(5)先把职位低者介绍给职位高者。
3.简要回答邀舞礼仪。
答:当舞曲声起时,男士步履庄重地走到事先选好的女士面前,右手前伸,略弯腰鞠躬,含笑点头致意,然后轻声说:“请您跳个舞,可以吗?”
倘若被邀请的女士有男友在场,应先有礼貌地征得其男友的同意,得到允许后再邀请他的女友。
对于新结识的女伴,不要拉着她的手将其导入舞池,而应或前或后相伴步入舞池。邀舞时一旦遭到女士拒绝,不要生气和灰心,只需稍稍退后一步,说一声:“对不起”,便可转身离开另找舞伴。
在舞场,切忌叼着香烟请人跳舞,一曲完毕,男士应向女士道谢,并把女士送回到原来的座位,女士落座后,男士应再次道谢,女士也应含笑答礼。4.社交活动中,有哪些禁忌?
答:(1)忌开玩笑过度;(2)忌随便发怒;(3)忌恶语伤人;(4)忌飞短流长;(5)忌言而无信;(6)忌衣冠不整;(7)忌忘恩负义;(8)忌不尊重妇女。
第四次作业
一、名词解释
1.国宴:是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为国家的庆典或为外国元首、政府首脑来访而举行的正式宴会,需要排座次,宴会厅内挂国旗。宾主入席后,乐队奏国歌,主人和主宾先后发表讲话或致祝酒辞。乐队奏席间乐。2.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第五篇:社交礼仪
社交礼仪
年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二零一二年五月
摘要:社交是一门技术 同时它也是一门艺术,礼仪作为一种行为准则和规 同时它也是一门艺术,: 社交是一门技术,同时它也是一门艺术 范是约定熟成的,这是各民族礼仪文化的一个共性 这是各民族礼仪文化的一个共性。范是约定熟成的 这是各民族礼仪文化的一个共性。礼仪的学习能够帮助学习者 顺利的走向社会,走向世界,能够更好地树立起自身的形象,顺利的走向社会,走向世界,能够更好地树立起自身的形象,在与他人交往中 给人留下彬彬有礼、温文尔雅的美好形象。大学生加强社交礼仪学习与修养,社交礼仪学习与修养 给人留下彬彬有礼、温文尔雅的美好形象。大学生加强社交礼仪学习与修养,是造就现代化人才的需要,大学生应该身体力行地使用礼仪,是造就现代化人才的需要,大学生应该身体力行地使用礼仪,用礼仪培育自己 美好的心灵。美好的心灵
关键词:礼仪 人际沟通习俗 禁忌
一.举止礼仪
(一).要塑造良好的交际形象,必须讲究礼貌礼节,为此,就必须注意你的行 为举止。“举止礼仪是自我心诚的表现,一个人的外在举止行动可直接表明他的 态度。做到彬彬有礼,落落大方,遵守一般的进退礼节,尽量避免各种不礼貌、不文明习惯。
(二).到顾客办公室或家中访问,进门之前先按门铃或轻轻敲门,然后站在门 口等候。按门铃或敲门的时间不要过长,无人或未经主人允许,不要擅自进入室 内。
(三).在顾客面前的行为举止 1.当看见顾客时,应该点头微笑致礼,如无事先预约应先向顾客表示歉意,然后再说明来意。同时要主动向在场人都表示问候或点头示意。2.在顾客家中,未经邀请,不能参观住房,即使较为熟悉的,也不要任意抚 摸划玩弄顾客桌上的东西,更不能玩顾客名片,不要触动室内的书籍、花草及其 它陈设物品。3.在别人(主人)未坐定之前,不易先坐下,坐姿要端正,身体微往前倾,不要跷“二郎腿”。4.要用积极的态度和温和的语气与顾客谈话,顾客谈话时,要认真听,回答 时,以“是”为先。眼睛看着对方,不断注意对方的神情。5.站立时,上身要稳定,双手安放两侧,不要背卑鄙,也不要双手抱在胸前,身子不要侧歪在一边。当主人起身或离席时,应同时起立示意,当与顾客初次见 面或告辞时,要不卑不亢,不慌不忙,举止得体,有礼有节。
二.谈吐礼仪
礼貌是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交往中,相互表示尊重和友好的行为规范,它体现一个 国家、一个民族的风格和道德品质。礼节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交际 场合中,相互问候、致意、祝愿、慰问以及必要的协助与照料的管用形式。礼节 是礼貌的具体体现。
(一).注意时间的选择。一般来说,访问某人,应事先选择好时间,不宜选择 对方较忙或三餐时间,晚上不宜太迟。预先约定时间,最符合礼貌。尽量不做不速之客,不请自到。预约好的拜访,宾主都要守时、守约、守信。客人应准时或 稍提前一点儿到达,因特殊情况不能赴约,应想办法通知对方,无声无息地取消 预约是极不礼貌的。
(二).注意服装的选择。一般的访问,整洁、朴素、大方即可,不必太过华丽。蓬头垢面、衣冠不整是对主人的不敬。去庆贺喜事,就须讲究些。
(三).进门时先敲门或按门铃。敲门要有节奏感,不轻不重,不急不慢,敲两 三下为宜。虚掩着或开着的门也不可破门而入,给主人一个措手不及则很失礼,进室后最好等要拜访的人来后才落座。如果需要较长时间等候,可先落座与接待 者交谈或看些报纸书刊杂志之类的读物,要拜访的人来后应起立寒暄。对于约好 的正式拜访,无论事情多急,拜访的时间很紧,在门口也只能寒暄问候,不要谈 正题,入室落座后再,否则会给对方留下不成熟的印象。要穿拖鞋的在门口就换 好,见到其家人应问好致意,不打招呼是失礼。
(四).交谈过程中,要注意交谈的礼仪和技巧,谈话要简要,少说消极、沉闷 的话。善于倾听,作出积极反应,不要随意中断别人的谈话。客人在主人家不宜 东张西望。不要随便走进主人的卧室,除非主人主动邀请。
(五).掌握好告辞的最佳时机。一般性拜访,时间不宜太长,也不宜太匆忙。一般以半小时到一小时为宜。若是事务、公务性
拜访,则可视需要决定时间的长 短。客人提出告辞的时间,最好是与主人的一个交谈高潮之后,或者是在又有新 客人来时,交谈中主人若有疲劳感或有家人来提示有什么急事要办等情况时,适 时告辞较为得体。告辞时应对主人及家人的款待表示感谢。如果主人家有长辈,应向长辈告辞。综上所述,“作为客人应遵守的基本礼节概括为:事先预约,不 做不速之客;如期而至,不做失约之客;衣冠整洁,不做邋遢之客;举止端庄,谈吐文雅,不做粗俗之客;适时告辞,不做难辞之客。
三.送礼的基本礼仪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传统上很注重礼尚往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 ” 也。”,“礼”是中国儒家思想最经典、最辉煌的一页。③它的影响深远,至今还 倍受人们的推崇。因此,送礼也就成了最能表情达意的一种沟通方式。客观上讲,送礼受时间、环境、风俗习惯的制约;主观上讲,送礼因对象、因目的而不同。所以,赠送礼品也是一门艺术。
(一).送礼守则 在赠送礼品时,我们必须兼顾送礼的标准、禁忌并且要选择适当的方法,这样才 不至于送错或者送了反而让对方反感。
(二)送礼的标准 . 选择的时候,要选择有实用性、有纪念意义,而且不太土的礼品。要尽可能地投 其所好,务必要着重独创性,突出纪念意义,不必过份强调价值、价格。不提倡 动不动以大额的现金、高档的商品、名贵的珠宝赠送人。那样的话,不但会让受 赠者有感到受贿的尴尬,而且还会给人俗气的感觉。因为个人能力所限,礼品不一定要十分前卫,但要尽可能和时尚沾上边,不要太 土。否则的话,不但说明你眼光差劲,还会让对方觉得你不重视他。另外所送礼品,特别是在正式场合赠送,都要认真地包装一下,给人赏心悦目的 感觉。赠送礼品时,最重要的是要神态自然,举止大方,表现适当。现场把赠 品送给受赠者,一般要在会面后进行。这时,要郑重其事地起身站立,走近受赠者,双手将礼品递给对方,尽量要递到对方的手里。如果礼物过大,可请他人帮 助递交,但赠送者本人最好也积极参与进来,并向对方说明一下。如果有多人赠 送礼品,最好先长辈后晚辈、先女士后男士、先上司后下级,按照顺序进行。如果在别人过生日时送礼物,可以在说过“祝您生日快乐”之后再送上礼物,也就 说明送的是生日礼物了。
四.国内外送礼禁忌
在选择、准备礼品时,还应当自觉、主动地避开对方受礼的禁忌。比如以下的几 种: 违法、犯规礼品。比如国家公务员在执行公务时,即使关系再特殊,我们 也不要赠送任何礼品。送外国友人礼品的时候,还要考虑到不违犯对方所在国家 的现行法律等。对于国外友人,除上面的,还要特别注意其它禁忌,如:
(一).给美国人送礼时,不妨满足他们特殊的猎奇心理,送一些工艺品,葡萄 酒或烈性酒也是可以的。一定要在应酬前或应酬结束时,再将礼物拿出来。另外,他们认为蜗牛和马蹄铁是吉祥物。
(二).给英国人送东西要送价钱不贵但有意义的礼物,他们认为百合花意味着 死亡,所以要避免送。而且他们有当面打开礼物的习惯。
(三).给德国人,可以送价格适中而别致、精巧的礼物,外包装也要如此。给法国人送礼时,只要送几枝没有捆扎的鲜花就行,但他们忌讳初次见面时就送 礼。
(四).给日本人送礼时,可以考虑名牌礼物,但不一定是贵重礼品。他们有把 送自己的礼品转送给他人的习惯,所以,不要在礼物上刻字作画,以方便他们以 后转送。
(五).给俄罗斯人送鲜花要送单数,最忌讳送钱,他们认为这意味着施舍和侮 辱。
五.送礼方式与送礼场合“送礼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送出去的礼物要使人开心而不是让人窘迫,为了避免后者的发生,这里有一个基本的准则:在非正式的场合不要送奢侈浪费的礼物 给你的熟人和朋友。(一).互惠: 互惠如果不能正确理解使会带来许多麻烦。它基本上指的是互换,但不是绝对的 “以货代款”。如果是基于亲密关系和喜爱之情,互惠基于慎重更甚于金钱,要 好的朋友和亲戚互赠贵重的礼物,感觉他送那些简易的,甚至自制的礼物要好得 多,或者他们可以象征性地每年互赠圣诞礼物,既表达了爱意,又少了很多麻烦。在亲密的关系中,伤人的一件事就是忘记对方的生日、纪念日或特殊的日子。因 为这个原因,别对你的记忆太自信,把它们用红笔记下来,达些日子到来之前提 醒自己注意该去买件合适的礼物了。
(二).适宜 如果要送礼物,你需要考虑你送礼物的理由是否适当,你同接受者的关系以及他 的意愿。人们经常在习惯性的日子里互换礼物,在人生中,有一些重要的事件: 如结婚、洗礼、毕业,在这些时候本身就说明了送礼者的慷慨,因为送礼是单方
向的。有的时候,送礼只是一种需要,慎重是最基本的,而价值的大小并不重要,在新 邻居的门口留下一瓶葡萄酒,给报童送上一副露指手套——礼物来自于有心人。(三).个人选送礼品需考虑: 1.送礼目的:每个人送礼都有一定目的,朋友送礼是加深友谊,父母给孩子 送礼是增进亲情,丈夫给妻子送礼是升华爱情。职员给领导送礼是为深化私情。因此,不同的送礼目的决定购买不同的礼品。2.送礼对象:针对不同性格,不同地位和品味的人,所送礼品也各不相同。一个事业心很强的人,在生日或喜庆之日,若能送些含有“大展鸿图”、“马到成功 ”之意的礼品,他定会心满意足。晚辈给长辈送礼,要选择保健、滋补类的礼品 为宜。送礼对象是一个商人,您一定要送些“财源广进”、“生意兴隆”之象征意义 的礼品。3.送礼时节: “每逢佳节倍思亲”自然会让您想到与亲人团聚,这时不妨送上一 些吉祥、团聚之物;六一儿童节,大人就会靠考虑给小孩送些玩具、学习文具之 类的礼品,这也是增进亲情,鼓励上进的一种方法。因此,不同时间,赠送礼品 将表达不同的感情。4.礼物轻重得当: 一般讲,礼物太轻,又意义不大,很容易让人误解为瞧不 起他,尤其是对关系不算亲密的人,更是如此,而且如果礼太轻而想求别人办的 事难度较大,成功的可能几乎为零。但是,礼物太贵重,又会使接受礼物的人有 受贿之嫌,特别是对上级、同事更应注意。除了某些爱占便宜又胆子特大的人之 外,一般人就很可能婉言谢绝,或即使收下,也会付钱,要不就日后必定设法还 礼,这样岂不是强迫人家消费吗?因此,以对方能够愉快接受为尺度,选择轻重 适当的礼物,争取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多花钱
办好事。5.了解风俗禁忌送礼:前应了解受礼人的身份、爱好、民族习惯,免得送礼送 出麻烦来。送礼时,一定要考虑周全,以免节外生枝。例如,不要送钟,因为“钟” 与“终”谐音,让人觉得不吉利;对文化素养高的知识分子你送去一幅蹩脚的书画 就很没趣;给伊斯兰教徒送去有猪的形象作装饰图案的礼品。6.礼品要有意义: 礼物是感情的载体。任何礼物都表示送礼人的特有心意,或酬谢、或求人、或联络感情等等。所以,你选择的礼品必须与你的心意相符,并使受礼者觉得你的礼物非同寻常,倍感珍贵。世纪的大学生,学习和掌握一些必要的现代社交礼仪知识,提高礼仪修 养,培养良好的礼 仪习惯,这不仅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而且也是当代大 学生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我发展、塑造美好形象的内在要求。
参考文献: ①《社交礼仪》 中国教育与教学研究 王兆才②《现代社交礼仪》 何春晖 公关世界
③《大学生社交礼仪》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陈刚平,周晓梅
④《社交礼仪与口才》 商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