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材现代文整理完整版1403
《跨越百年的美丽》梁衡
玛丽·居里(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波兰人,著名科学家。玛丽·居里是第一个荣获诺贝尔科学奖的女性科学家,也是第一位两次荣获诺贝尔科学奖的科学家。自从1903年居里夫妇发现放射性元素镭之后,100多年来,称颂她的文章、书籍从未间断,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给予了她很高的评价,说:“在所有的世界名人当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成为科学家和广大青年的榜样。
问题:
1、居里夫人的“美丽”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作者为什么要说这种“美丽”是“跨越百年”的?
答案:文中居里夫人的美主要体现在外貌和精神两个方面。后者是作者所着力表现的重点,根据文意,可以概括为:投身科学的忘我精神、排除干扰的执著态度、驾驭规律的智慧和不重名利的脱俗。这种内在的美,是一种永恒的、永远留驻人间的美,具有永恒的价值。
3、类比:(1)宋玉、范仲淹苦读——居里夫人对科学事业的执著
(2)斯佗夫人《汤》引发解放黑奴革命——居里夫人发现镭带来的科学革命,以突出居里夫人对人类的巨大贡献
《边城》沈从文
分析《边城》这部小说的诗意特征。
这部小说的诗意,首先表现在对地方风物的描绘上。边城青山绿水环绕,如此自然环境,本身便诗意盎然;加之边城是与都市相对的张村社会,民风淳朴、自然,正是由此流淌出诗意。
其次,诗意还体现在人物性格上。翠翠这个人物是最完美的诗意结晶。性格轻盈纯洁,像一首恬静优美的诗;而翠翠的祖父,终生摆渡,毫无倦意,他待人淳朴,疼爱翠翠,这样美好的人性也是动人的诗。
最后,《边城》中人物的“生存方式”也是一种诗意。乡村式的民间世界,人们的生活自足缓慢,正是如此,形成了不悖乎人性的生存方式。这也是一种诗意。
《合欢树》史铁生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心。„„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有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定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这种勇气和执着,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得主史铁生授奖词
问题:
1、分析合欢树的象征意义
母亲——合欢树——对儿子的殷殷期盼,眷眷之情 儿子——合欢树——对母亲的深深思念,拳拳之情 借“合欢”一词表达这份亲情,也隐含合家欢愉的期愿
2、史铁生讲过“残疾,并非残疾人所独有”“生命必须大于活着”,结合你对史铁生的了解,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略)
《最后的常春藤叶》欧亨利
欧亨利,美国短篇小说家。代表作:《麦琪的礼物》
写作特点:欧亨利式的结尾(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留白 伏笔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契诃夫、欧亨利 问题:小说是如何塑造贝尔曼这一小人物形象的。
贝尔曼是这篇小说真正的主人公。文章一直是把他作为普通人物来刻画的。既写他穿着邋遢,喝酒过量,脾气急躁,又写他喜欢嚷嚷,唠叨了几十年要画杰作,但还只是白纸一张。直到结尾,才由旁人介绍出他的不凡举动,真正提示他的崇高品德,完成形象的塑造。小说在先抑后场的对比中,提示了贝尔曼平凡、普通外表下所深藏的热爱他人、富于同情心和自我牺牲精神的美好心灵。《邂逅霍金》
史蒂芬 霍金,是20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出生于伽利略逝世300周年纪念日,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及理论物理学系教授,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他因患卢伽雷氏症,被禁锢在一张轮椅上达20年之久,但他克服了残疾之患而成为国际物理界的超新星。他不能写,甚至口齿不清,但他超越了相对论、量子力学、大爆炸等理论而迈入创造宇宙的“几何之舞”。尽管他那么无助地坐在轮椅上,他的思想却出类拔萃地遨游到广袤的时空,解开了宇宙之谜。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天才的成长需要怎样的环境。
霍金生活在一个人的价值得到充分尊重的时代,生活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更重要的是他生活在有着良好人文环境的剑桥,这个最能让科学家安静专心致志做学问的地方。天才的成长除了科技因素以外,和谐、宽松、平等、充分尊重个人自由的人文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老王》杨绛
概括本文的语言风格,并赏析其与人物形象特点及作者平民情怀的关系。
语言:平淡而有味。这与文中塑造的老王这个人物形象以及杨绛朴实的个性及平民情怀是分不开的。老王是一个不幸的底层劳动者,十分贫困,但始终保持着善良、忠厚、纯朴的本性,讲仁义,重感情。作者对老王充满屿和关切,并且总是平等相待。体现出他们虽为高级知识分子,却具有平民意识。作者在文末表达的“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之情,更表现出她平民情怀的深广。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细节描写)
《项链》莫泊桑
莫泊桑,法国。世称“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 代表作品
“要是那时候没有丢掉那挂项链,她现在是怎样一个境况呢?谁知道呢?谁知道呢?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
对玛蒂尔德路瓦栽夫人应如何评价?小说的主题是什么?
(1)小说对玛蒂尔德的羡慕奢华和爱虚荣有所针砭。但在本来不平等的资本主义社会里,玛蒂尔德的不平心态有一定的合理因素。她的丈夫是政府里的小职员,在那种攀比名誉、地位和财富的氛围里,她与别人攀比,也可理解,而结果却给自己带来痛苦,因而有值得同情的一面。(2)小说既反映和针砭了资本主义社会里爱慕虚荣的社会风气,又肯定了主人公单纯、诚实守信和遭受巨大挫折后不向命运低头的品质。
写作:伏笔、留白
《回忆鲁迅先生》萧红
选材:日常琐事,以小见大;语言:自然、朴素; 表达方式:细节描写、白描 从选材和语言风格角度对这篇文章进行鉴赏。
长久以来,鲁迅在我们眼中的形象定格在“民族的伟人”上。鲁迅作为一个人,其人格的丰富性就被削弱和破坏了。而这篇文章,作者选择描写鲁迅先生的一些生活场景,捕捉他生活中的细节,诸如饮食起居、读书写作、待人接物等,来表现这样一个既熟悉又有点陌生的鲁迅形象,他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审美观,可以和年轻人开开玩笑,同时也拥有着平静温馨的家庭生活。这篇文章通过浅白质朴的语言,让我们体会到一个更生活化更真实可亲的鲁迅形象。字里行间充溢着对先生的崇敬和热爱之情。
《小溪巴赫》肖复兴
巴赫是一切时代的音乐中最伟大的奇迹。——瓦格纳 他(巴赫)不是小溪,是大海!——贝多芬 当有人问起巴赫的艺术是怎样达到这样完美的境地里,他严肃而简单地回答首:“这是由于我下过一番苦功,谁如果像我这样下一番苦功,他也会达到同样的境地。”
试对本文的写作特点进行赏析。
文章运用借物喻人的手法,将“小溪”这个中心意象与巴赫及巴赫的音乐有机融合在一起。“小溪”这个客观物象在文中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它表面柔弱、恬静,又源远流长、永葆活力、独具魅力、圣洁美丽。这些看似平凡实则伟大的特征,贴切而又形象地说明了巴赫的品格及其音乐在世界音乐史上的独特命运和恒久魅力,让我们感受到巴赫内向、安静的性格,生前默默无闻、死时悄然离去的生平和他极高的音乐成就,滋养后世的艺术影响力。通感、想象:在宁静如水的夜晚,巴赫的音乐(那些弥散曲和管风琴曲),是孔雀石一样蓝色夜空下的尖顶教堂正沐浴着皎洁的月光,教堂旁不远的地方流淌着这样的小溪水,九曲回肠,常袖舒卷,蜿蜒地流着,流向夜的深处,溪水上面跳跃着教堂寂静而瘦长的影子,跳跃着月光银色的光点„„
《为了忘却的记念》鲁迅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裴多斐 本文题目含义深刻。既是“记念”,为什么又说是“为了忘却”?
《我有一个梦想》马丁·路德·金 演讲词的特点:
语言:1.多用整句,气势强大,情感扑面而来;2.多用短句,富于感召力,极具鼓动性,节奏感强;3.多用修辞:比喻、排比,生动形象,增加感染力
内容:针对性,结合一定的背景和特殊情况,有的放矢
启发性:用充实的内容,晓之以理,使听众心悦诚服地接受演讲词阐明的观点,明确努力方向
马丁·路德·金,美国黑人人权运动领袖。1963年8月28日在林肯纪念堂前发表《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说。这距离1863年林肯签署《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已经一百年。1964年度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1968年4月,马丁·路德·金前往孟菲斯市领导工人罢工被人谋杀,年仅39岁。1986年起美国政府将每年1月的第三个星期一定为马丁路德金全国纪念日。
拓展:林肯的梦想:林肯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青年时代就同情黑人农奴的悲惨遭遇。有一次,他看到一个奴隶贩子当众毒打黑奴,他小声地向同伴说:“等到有那么一天,我有机会来打击这一制度的时候,我一定会把它彻底打垮。”1834年他跨入政界后,多次发表演关于解放黑人的学说,特别是1856年竞选副总统时,明确表示:“我们将为争取自由和废除奴隶制而斗争。”
1865年4月3日,历时四年之久的南北战争(也称内战),以北方的完全晚上10点15分,林肯遭到仇视黑奴解放运动的一凶手刺杀,不治身亡。
《哦,香雪》铁凝:理解小说所传达的时代精神
小说以一个北方偏僻的小山村台儿沟为背景,生动描摹了香雪等一群乡村少女对新生活纯真、热切的向往和追求;叙写了每天只停一分钟的火车给一向宁静的山村带来的波澜,表现了现代文明给人们带来的希望与惆怅的双重主题,一方面是对纯朴淡远之美的欣赏和赞美,但它恰恰又与贫穷和闭塞联系在一起;火车带来了现代文明,它固然让人向往,但是传统的淳朴之美还能保留多久呢?抒发了作者对现代文明的复杂情感。
象征手法:大山——封闭、传统;火车——开放、现代
《变形记》卡夫卡:卡夫卡,奥地利作家。是欧洲著名的表现主义作家。他生活在奥匈帝国行将崩溃的时代,故其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其最著名的作品有借小动物防备敌害的胆战心理,表现资本主义社会人物时刻难以自保的精神状态和在充满敌意的环境蝇孤立绝望情绪的短篇小说《地洞》;通过小职员萨姆沙突然变成一只使家人都厌恶的大甲虫的荒诞情节,表现现代社会把人变成奴隶甚至“非人”的“异化”现象的短篇小说《变形虫》。
隐喻手法:甲壳——生活与工作的压力、精神压力
《获得教养的途径》赫尔曼·黑塞 人文的捍卫者——黑塞 1946年,“由于他的富于灵感的作品具有遒劲的气势和洞察力,也为崇高的人道主义理想和高尚风格提供了一个范例”,黑塞获诺贝尔文学奖。但这位《荒原狼》的作者没有穿上燕尾服去斯德哥尔摩领取诺奖。但是,他让人在盛大的宴会上宣读了一篇友好的致辞。对他来说,奖金早已不那么重要。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时代灾难的震撼仍在心头澎湃,黑塞隐居于瑞士堤契诺地区。
如果我们在完成精神的要求中寻求暂时的人的发展目标,而那些精神的要求自人类的精神领袖琐罗亚斯德和老子以来早就被提了出来,那么我们必须说,今天的人类还处于无限接近猩猩而不是接近人的状态。我们还不是人,我们仅仅处于走向人类的路上。——黑塞《你不应该杀人》 《白莽作<孩儿塔>序》鲁迅 鉴赏下面这段文字:“这《孩儿塔》的出世并非要和现在一般的诗人争一日之长,是有别一种意义在。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一切所谓圆熟简练,静穆幽远之作,都无须来作比方,因为这诗属于别一世界。那一世界里有许多许多人,白莽也是他们的亡友。单是这一点,我想,就足够保证这本集子的存在了,又何需我的序文之类。”
序(序言、前言、引言)——主要说明作品书籍的创作意图,编写体例,资料来源和作者情况,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或者对其中有关问题的研究和阐发。
自序多说明写书的目的及成书经过,他序多介绍和评论该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还有一种写在诗歌前面的序,叫“诗序“,多交待所咏故事的有关内容或作诗的缘起。如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和白居易《琵琶行》前面都有一段序。
关于整散结合(语言特点,表达上的特点)
整句是指一对或一组结构相同或相近的句子,形式整齐,声音和谐,节奏鲜明,具有加强语势,强调语义的作用,适于表达丰富的感情,给人以深刻、强烈的印象。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都属于整句。散句是指结构相异、长短不
一、交错运用的句子。散句的特点是自由活泼,富于变化。整散结合,句式灵活,使感情的抒写徐缓激越,张弛有致。
《无韵之离骚》资中筠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二十四史之首。原名《太史公书》。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学观念 《史记》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表(大事年表)、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爱因斯坦与艺术》赵鑫珊
古代寓言中,有这样一个哲学思辨的命题:“在混沌初开时,有两个人在探寻前行之路,一个凭直觉在前行,一个凭理性在前行。而最终谁能通往光明之路,到达终点呢?”到达终点的必然是感性与理性、艺术和科学合二为一的创造者。作为人类文明薪火的传递者与缔造者的爱因斯坦就是这样一位心智创造者。
《想北平》老舍
老舍,北京人。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主要作品 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这篇文章的语言风格.本文的语言平实(通俗纯净又简洁亲切),娓娓道来之中是一种挥之不去的依恋之情。感情的流泻非常自然而又出人意表。作者恨自己“不是诗人”,不会“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于是只有用最平实质朴的言辞,用最引人共鸣的表达方式,将自己对北平的爱喻为对母亲的爱。而这样写,愉恰是“看似平常最奇崛”,不仅道出了作者对北平爱得真切和深沉,也更易打动读者的心。
老舍笔下,北平有哪四个特点?作者是如何表现出北平的这些特点的? 对比,类比
本文的取材上有何特点?
作者花费大理笔墨写北平的风物,写北平平民的日常生活。于细微处着笔,平淡中显真。正是这样的叙述与描写表明了作者与北平的亲密关系,他真正融进了它的生活,深入到了它的血脉肌肤之中。
《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冯友兰
“春风化雨”和“兼容并包”的内涵指什么?课外查找相关资料,举例来说明蔡元培校长“春风化雨”和“兼容并包”的人格魅力。
春风化雨是指一种从容不迫的书生本色和超乎事务、萧然物外的气象 待人凝视诚恳,体现出“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哲学精神。兼容并包是指不问政治派别和意见,不部年龄和资历,唯才是举,选贤与能,学术自由,百家争鸣。《故都的秋》郁达夫
本文描述了“故都的秋”的几个画面?分别给它们起名。
秋晨小院、落槐扫痕、秋蝉残鸣、闲话秋凉和秋日胜果。五幅画面分别从色、形、声、味、姿、韵等不同的角度与作者的孤寂心情交相融合,创造了故都之秋充满诗情画意的“清”、“静”、“悲凉”的审美意境。
文章运用对比反衬手法,以江南景象反衬北国秋天的“清静悲凉”,鲜明地表达作者对古都之秋的喜爱。
《晨错诺日朗》赵丽宏
文章按照时间顺序描写诺日朗满面。不同的观察点及瀑布呈现的不同特点如下:
1、行驶在公路上,听到瀑布声音的变化,悠长的叹息——嘈杂而清脆——呼啸——轰鸣——冲天而起;
2、距离不到一百米处,形成水帘,飞扬水雾,显得有些单薄,震撼天地的声响;
3、走近诺日朗,轰鸣声越来越大,水雾也越来越浓,惊天动地的气势;
4、绕到诺日朗背后的山坡,平静的湖水如同一块硕大无朋的翡翠,绿得透明而深邃。
《告别权利的瞬间》李辉
华盛顿是一道伟大的风景,最美丽的展现不是在金戈铁马的战场上,而是在国会大厦新总统亚当斯的就职典礼上,新总统的就职意味着华盛顿与权利的最后告别,面对群众的热烈拥戴、依依不舍,他“挥动礼帽,向群众致意”,在他的身后,留下的是一个体制已经渐渐成熟、自由的理念慢慢生长的年轻而又充满无限生机的国家,而这一切又与他有着最直接的关系。这已经是他的第二次辞职,第一次是在1783年独立战争结束的时候,他请求辞去大陆军总司令的职位,解甲归田,想在葡萄树和无花果树的绿荫下享受宁静的生活。
权力是人性的试金石。与某些抱着权力死不撒手的贪婪者相反,华盛顿并不迷恋权力。这种对权力的淡然态度,是与他对权力本质的思考和深刻理解联系在一块的。
《老子》中这样讲,“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还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华盛顿能成为美国人心目中最伟大的总统,大概也正是因为如此吧。
《拿来主义》鲁迅 本文题为《拿来主义》,为什么开头部分却不谈“拿来“,只谈“送去”与“送来”?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找出中心论点,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和结构。
开头先谈“送去”与“送来”,是采取先破后立的写法,在批判错误观点和行为的基础上再提出正确的做法,可以使自己的观点更加鲜明,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本文的总体思路是:从近代中国落后的“闭关主义”入手,进而着重把矛头针对“送去主义”,在批判“送去主义”、揭露“送来”的实质的过程中树立起自己的“拿来主义”的观点,然后以生动的比喻阐述了“拿来主义”是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最后对全文作了总结,指出了“拿来主义”者必须具备的品质。
结合例子分析这篇文章的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手法的运用。“送去”的实质是当时政府媚外求荣和欺世惑众的可耻行为。“送来”的实质是帝国主义各种形式的军事、经济、文化侵略。“送去”、“送来”与“拿来主义”构成对比论,证否定和批判了错误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从而揭示了对待文化遗产应该“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也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文章还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手法。这一论证手法的特点是能把一个深奥抽象的复杂问题论述得十分清楚透彻。本文以一个穷青年得到一所旧宅子为喻,讲了这个穷青年可能的三种做法,以讥讽“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的可笑。这种近似调侃的笔法,幽默风趣,又很显批驳的力度。然后作者又分别以鱼翅、鸦片、烟枪烟灯和姨太太为喻,形象鲜明地指出了“拿来主义”应如何从文化遗产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胡同文化》汪曾祺
整合全文信息,提示本文所阐释的“胡同文化”的含义。
从全文来看,胡同文化指的就是北京的市民文化;胡同文化的封闭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居住方式上的安土重迁和独门独院,包含要求上的易于满足,处世方式上的明哲保身;胡同文化是旧时代下层平民的文化,它无力抗争新的文化潮流,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难免消失。
赏析本文语言风格。
本文的语言平淡、朴素,还有口语化,极富表现力。平淡、朴素、口语化的词句在文章中处处皆是。如第8段中的“虾米皮熬白菜,嘿!”文字传神地写出了一种北京市民对他们的简单生活的由衷的满足感,朗读时若再带有京腔,则更具神韵。
作者虽然预见到北京胡同的没落是必然趋势,但看到胡同衰败的过程怅惘低徊,无限感伤。你是如何理解这种情感的?
作者大半辈子都在北京度过,耳濡目染了北京文化,对其非常了解、熟悉,这种文化也深深打动了作者的心,从本文中可以看出他的喜爱之深。北京胡同文化的精髓,有不少也就是作者所认同的,如知足常乐、随遇而安、安分守己等,所以如此眷念。但作者也清醒地认识到,这种封闭性的小市民文化带有消极意味,在时代大潮下,这种文化必然要走向衰落。他并不是一味地肯定、沉迷。但是对于它的衰落还是伤感不已。这是一种复杂的情感,文化人对一种浸润已久的传统文化是难以简单、决绝地舍弃的。
《南州六月荔枝丹》贾祖彰
在介绍有关荔枝的知识时,文章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结合实例分析其作用。运用打比方的方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运用列数字的方法精确地说明事物。
运用举实例的方法,增强文章的厚重感和说服力。
运用引用的说明方法,使文章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又充实了文章的内容。
《荷塘月色》朱自清
《荷塘月色》描写了“我”借着月光离开家庭夜游荷塘的过程,用工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恬淡幽美的荷塘月色图。作者描绘荷塘充满诗情画意的景色,表达了自己摆脱内心烦躁,获得暂时安宁的愉悦。
本文语言运用颇有特色,请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1、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本文多处运用比喻、比拟和通感等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荷塘月色。如他关于抓住事物的特征作比,将“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荷花,比作“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又如通感的妙用,写荷花的清香,用“渺茫的歌声”作比;写月光、月影,说它们“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把听觉和视觉,把其中内在的和谐美,表现得相当传神,令人陶醉。比拟手法的运用,不仅使描绘对象更加形象生动,而且起到化静为动的神奇效果。如那“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白花经,“袅娜”、“羞涩”两词可以让我们想象荷花仪态万千娇羞不已的媚态。
2、文章还运用了许多叠词,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也形成一种舒缓的音韵美,例如“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读来有一唱三叹之感,似乎要将作者微妙曲折的心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3、用词准确生动。例如,写“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一个“泻”字,再加上“静静地”修饰语,就准确生动地写出月光既像流水一般,但又绝无声响的幽静。
文章线索:作者的行踪、作者的感情变化《<宽容>序言》房龙
说说这篇文章象征手法的运用。
“无知山谷”是一个封闭、保守、陈旧、没有生气、没有希望的所在。它象征一切保守的思想、观念和意识,一切封闭的制度、秩序,一切僵死的传统、法则、定律所统治的地方。“知识的小溪”象征这里没有知识的更新机制,没有新知识的汇流,心如死水,了无生气。小溪“缓缓地流着”,就是说这里的文化发展非常缓慢,社会停滞不前。“守旧老人”象征旧的社会势力,处处阻碍着新事物的发展。“村民们”象征从愚昧、无知走向悔悟、寻求幸福的人。“漫游者”则是一个敢为天下先的人。他敢于怀疑祖先既定观念、律法,敢于对人们深信不疑的“智慧”提出挑战,敢于反叛旧世界,开辟新天地。他有坚定的信念,有无畏的精神,有坚忍不拔的意志,有从容赴死的气概。他的死亡,是一出令人叹息的悲剧。而当真理大白于天下的时候,他最终受到人们爱戴、敬仰和歌颂。
千百年来科学与愚昧、进步与落后、真理与谎言、创新与守旧的斗争始终存在,如商鞅变法而被五马分尸;“六君子”因维新而被斩杀;布鲁诺因否定“地球中心说”而遭火刑;达尔文因否定“创造论”而受嘲笑;马寅初因提出控制人口的主张而遭到迫害„„
《<激流>总序》巴金 《激流》是巴金《家》、《春》、《秋》三部长篇小说的总名。
本文借助“激流”这个物象来表情达意,寄托追求。把生活比作激情,生活就像激流一往无前,充满了力量;生活中有爱,有恨,有欢乐,有痛苦;生活中有清流,有泥沙,也有沉滓„„交相涌起,波叠浪涌。人们永远要与生活搏斗,要征服生活。只有“征服”,才能显示出人生的意义。
《人因为思想而伟大》帕斯卡尔选自《思想录》
人显然是因为思想而生的,人的全部优点尽在于此,人的全部责任也在于按恰当的方式思想。
世人在思考什么呢?是跳舞、吹笛、唱歌、做诗、铃响了就赛跑,还有打斗,让自己当国王,根本不想想当国王是怎么一回事,当普通人又是怎么一回事。
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他;一团水蒸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然而,即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更高贵;因为他知道自己会死去,知道宇宙所超过他的优势,然而,宇宙对此却一无所知。
因此,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我们必须通过思想,而不是通过我们无法填充的时空来提升自己。那就让我们努力地好好思想吧,这就是道德的原则。
能思想的芦苇—我应该追求自己的尊严,绝不是求之于空间,而是求之于自己思想的规定。我占有多少土地都不会有用;由于空间,宇宙便囊括了我并吞并了我,犹如一个质点;由于思想,我却囊括了整个宇宙。
《世间最美的坟墓》茨威格
手法:融抒情于描写中;运用了烘托和侧面描写、对比的手法 对比:托尔斯泰墓地“逼人的朴素”和莎士比亚等人的墓地对比 侧面描写:参观者的表现、墓地周围景色的描写
如果将本文的题目译成“世间最美丽的坟墓”,你以为如何,为什么?托尔斯泰的墓究竟美在何处。请结合文章阐述你的观点。
作者着力要表达的这种美是不是外表的美丽,而是人物本身人格的崇高。托尔斯泰的美,美在“朴素”,这种朴素正是托尔斯泰人格美的体现。托翁是19世纪俄国杰出作家,也是世界文学巨匠之。这样一个伟人,宿命可以在他的墓前塑像树碑建馆。可是事实上,他的墓除了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除了树木萧萧、风声飒飒外,什么都没有。举世英名与最普通坟墓之间,在一般人们的心理上形成了一种巨大的反差。但瞻仰他的墓,这种反差所激荡起的人们的感情,最终却是一种更深的敬意。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老人与海》海明威
海明威,美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老人与海》《丧钟为谁而鸣》等。1954年凭《老人与海》及一生的文学成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说说小说中各种形象的象征意义。
坚强自信的桑提亚哥老人,象征一种房屋的超越时空的战胜命运的意志与力量;那条美丽硕大的马林鱼,象征人生的伟大理想与所要达到的上标;那些邪恶贪婪的鲨鱼,则象征人类所要面临、所要战胜的各种凶险与掠夺;那广阔无限的大海,象征人灰赖以生存的环境,它美丽、宽广,而又深不可测。
海明威名言:
1、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老人与海》桑提亚哥)
2、二十世纪的丧钟为人类而鸣!
3、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一个人必须是这世界上最坚固的岛屿,然后才能成为大陆的一部分。
4、自己就是主宰一切的上帝,倘若想征服全世界,就得先征服自己。
5、恕我不能站起来。——海明威(墓碑上刻的)
《未有天才之前》鲁迅
作者认为天才的产生需要怎样的条件?在当时产生不出天才的原因是什么?
作者认为,天才产生需要有使天才生长的土壤——民众。而在当时社会上的论调作很多作为,不利于天才的产生。一是“整理国故”、“崇拜创作”这两种守旧、排外的论调,使得民众成为“灰尘”而不是“泥土”,这样的环境中长不出“好花和乔木”,产生不了天才。二是许多批评家对一些作者作品“恶意的批评”,这种趋势使得年青作者等不到生长成熟老成就遭到戕害,这样的环境也不利于天才的产生。
作者是如何指着阻碍天才产生的论调和行为的?试以“整理国故”和“恶意的批评”为例作具体分析
作者先提出那种都来“整理国故”的论调,即“中国自有许多好东西,都不整理保存,倒去放弃祖宗遗产一样不肖”,树立起靶子。接着运用比喻论证加以否定。一是拿旧马褂未曾洗净叠好之前可以做新马褂,来说明既要整理旧的,也要从事新的学问、新的艺术,然后指出这是要中国永远与世界隔绝,这样的环境中是产生不了天才需要的封的,更不用说天才。二是举古董商人称赞古董但并不痛骂画家、农夫和工匠忘记祖宗为例,再次指出人可以喜好与整理旧的东西,但不能因此贬低别的学问和本领。整段文字,破立结合,破中有立,有力地树立起自己的观点。
第二篇:现代文应从高中语文教材中删去
现代文应从高中语文教材中删去本文中,我将提出一个多年来如骨鲠在喉,而今不得不吐的建议。这个建议(如题),也许会让语文教育界以至整个教育界大感意外。读者诸君听我细细道来。我们的语文教学,从小学、初中、高中一直到大学,一以贯之,从不间断。语文教学从来就是学校教学主科中的主科,作为母语,又是“文以载道”的工具,当然无可厚非。不但在学校要学,而且要终生学习不辍。然而,作为学校教学的主科,我们是不是在教学内容上洗削更新,作大刀阔斧的调整——减掉些什么,增加些什么?古人云:“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没有错。我们的现代文教学也遵循着这一条古训,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左提右挈,东拉西扯,贪多务得,细大不捐。从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到字词分析、结构提纲;从写作特色、主题思想,到归纳小结、练习题解。老师的讲解洋洋洒洒,面面俱到,可谓细微之致。然而,细则细矣,学生恐怕并不领情。为什么?道理很简单,——你不讲,同学们都看得懂。实际上,每篇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已把课文的精髓告诉了学生;而课文下面的“注解”,又解决了绝大多数学生的疑难。细读全篇,包括“阅读提示”、“注解”,学生就基本上掌握了这篇文章,还要你讲什么呢?要象老师讲的那样全面详尽地把握课文,除非是做学问,写读后感。否则,基本掌握就不错了。天下文章那么多,你不可能,也没必要篇篇都全面详尽地掌握。那么,什么情况下需要老师细讲呢?对小学生,你必须细讲。小学生分析能力差,需要老师指示学习的门径。对初中生,你就应该少讲,甚至不讲。对高中生,你就不必讲。高中生经过从小学到初中九年的磨砺,对现代文的学习模式已是知根知底,深谙其道。从字词解释到主题思想,还不是老一套?说实话,语文老师讲课,离不开《语文教学参考书》。即使是老教师,也不敢离开“教参”乱讲一通。“语文教参”既是教师的拐杖,又是教师的指挥棒。假如我们把“教参”的内容充实到语文教材中去,把“教参”这根拐杖兼指挥棒交给学生,现代文的教学还用得着老师喋喋不休吗?
有一件往事我至今仍记忆犹新。那是12年前的一天,我的一个叫刘兰的亲戚到我家来串门,她给我讲了一件有趣的事。刘兰原是某单位的办事员,因为聪明能干,加上勤奋好学,很得领导赏识。机会凑巧,单位有一个上中专的名额,领导就选中了她(她是初中毕业生)。刘兰在中专读书很是勤奋。一次上语文课,语文老师天南海北,引经据典,讲得眉飞色舞,天花乱坠。同学们个个屏息静气,全神贯注听讲。对老师的讲解,同学们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下课铃响,语文老师匆匆离开教室。刘兰在擦黑板时,发现讲台上有一本书。一看,原来是一本《语文教学参考书》,她便很好奇地翻阅。读着读着,她惊呆了。刚才老师所讲,居然和“教参”上写的一模一样。原来如此!语文老师刚才的“精彩表现”,原来是在给同学们背书!她一下子有了一种被欺骗的感觉,她有点悻悻然了……她把“教参”放进讲台抽屉里,而没有去还给老师,因为她不愿意造成面对老师时的尴尬局面。讲完这个故事后,她很郑重地对我说:“我也能当语文老师。”我说:“未必。你连近、现代分期也搞不清,你连唐宋八大家也说不出,你连借喻、借代都分不清,你连翘舌音、后鼻音都读不准,你怎么当语文老师?”我给她浇了一大盆冷水。她虽哑然,但仍心有不甘地说:“我去买一本《语文教参》,就可不去听课了。”综上所述,高中现代文多讲不是,多读也难,何不把它从高中教材中删去,高中语文只教古文。另外,编一本拓展性的“课外阅读教材”(量相对大些,再大些);并加大学校图书室建设的投入;有条件的再开辟班级书架。总之,尽可能让学生随时可以得到自己所喜爱的书籍,在书山学海中恣意驰骋。假如真如古人所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话,还怕学生们的文学素养不能提高,还愁学生不能从容地面对高考试卷?
高中语文教材在删掉现代文后,再适当增加些古文。中华民族古代文学中流传千古的华美篇章实在太多了,而我们现在的中学生学习古文的量实在太少了。我们删现代文,增古文的举措,就能弥补这个缺失。这里再补充一句:教古文,“讲”也要适度。对此,古人也有精辟的见解。清·颜元在《颜李遗书·总论诸儒讲学》一文中有言:“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说的就是教学要注重精讲多练。练习什么?练习写作。鲁迅、周作人、郭沫若、茅盾等,他们之所以能成为一代文学巨擘,还不是从诵读“子曰诗云”开始,经受中国古代文学雨露的滋润,在打下了极其深厚扎实的文言功底的基础上,千锤百炼,厚积薄发的结果么?由此可见,学好古文,加上勤于练笔,就能写好现代文。再从高考的角度讲,历年来,高考语文试卷中对文言文的阅读分析占一定的比例,而这些文言文无一例外地选自语文教材之外。假如我们古文阅读量少,古文底子薄,面对这一些陌生的考题就很难应付。目前,高中语文教材的现状就是这样——古文少,现代文多。如果删掉现代文,然后大大增加古文的数量,从而扩展学生们古文的学习面。通过努力,学生们的古文底子就会变得厚实,相应也就增加了高考语文取胜的砝码。当然,学古文并不纯粹是为了高考,这仅仅是一个话题。一个人文学修养如何,很大程度上就是看他的古文修养。作为永远的炎黄子孙,继承和发扬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是我们的本分。所以,我们要学好古文,写好现代文。本文所提“把现代文从高中语文教材中删去,高中语文只教古文”的观点,只是一己之见。也许有失偏颇,也许甚至是一种偏激。自以为有理,不知是否真有理。真诚地希望能得到同行们的批评。第三篇:现代文应从高中语文教材中删去
现代文应从高中语文教材中删去
本文中,我将提出一个多年来如骨鲠在喉,而今不得不吐的建议。这个建议(如题),也许会让语文教育界以至整个教育界大感意外。
读者诸君听我细细道来。
我们的语文教学,从小学、初中、高中一直到大学,一以贯之,从不间断。语文教学从来就是学校教学主科中的主科,作为母语,又是“文以载道”的工具,当然无可厚非。不但在学校要学,而且要终生学习不辍。然而,作为学校教学的主科,我们是不是在教学内容上洗削更新,作大刀阔斧的调整——减掉些什么,增加些什么?
古人云:“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没有错。我们的现代文教学也遵循着这一条古训,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左提右挈,东拉西扯,贪多务得,细大不捐。从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到字词分析、结构提纲;从写作特色、主题思想,到归纳小结、练习题解。老师的讲解洋洋洒洒,面面俱到,可谓细微之致。然而,细则细矣,学生恐怕并不领情。为什么?道理很简单,——你不讲,同学们都看得懂。
实际上,每篇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已把课文的精髓告诉了学生;而课文下面的“注解”,又解决了绝大多数学生的疑难。细读全篇,包括“阅读提示”、“注解”,学生就基本上掌握了这篇文章,还要你讲什么呢?要象老师讲的那样全面详尽地把握课文,除非是做学问,写读后感。否则,基本掌握就不错了。天下文章那么多,你不可能,也没必要篇篇都全面详尽地掌握。
那么,什么情况下需要老师细讲呢?对小学生,你必须细讲。小学生分析能力差,需要老师指示学习的门径。对初中生,你就应该少讲,甚至不讲。对高中生,你就不必讲。高中生经过从小学到初中九年的磨砺,对现代文的学习模式已是知根知底,深谙其道。从字词解释到主题思想,还不是老一套? 说实话,语文老师讲课,离不开《语文教学参考书》。即使是老教师,也不敢离开“教参”乱讲一通。“语文教参”既是教师的拐杖,又是教师的指挥棒。假如我们把“教参”的内容充实到语文教材中去,把“教参”这根拐杖兼指挥棒交给学生,现代文的教学还用得着老师喋喋不休吗?
有一件往事我至今仍记忆犹新。
那是12年前的一天,我的一个叫刘兰的亲戚到我家来串门,她给我讲了一件有趣的事。刘兰原是某单位的办事员,因为聪明能干,加上勤奋好学,很得领导赏识。机会凑巧,单位有一个上中专的名额,领导就选中了她(她是初中毕业生)。刘兰在中专读书很是勤奋。一次上语文课,语文老师天南海北,引经据典,讲得眉飞色舞,天花乱坠。同学们个个屏息静气,全神贯注听讲。对老师的讲解,同学们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下课铃响,语文老师匆匆离开教室。刘兰在擦黑板时,发现讲台上有一本书。一看,原来是一本《语文教学参考书》,她便很好奇地翻阅。读着读着,她惊呆了。刚才老师所讲,居然和“教参”上写的一模一样。原来如此!语文老师刚才的“精彩表现”,原来是在给同学们背书!她一下子有了一种被欺骗的感觉,她有点悻悻然了„„她把“教参”放进讲台抽屉里,而没有去还给老师,因为她不愿意造成面对老师时的尴尬局面。
讲完这个故事后,她很郑重地对我说:“我也能当语文老师。”我说:“未必。你连近、现代分期也搞不清,你连唐宋八大家也说不出,你连借喻、借代都分不清,你连翘舌音、后鼻音都读不准,你怎么当语文老师?”我给她浇了一大盆冷水。她虽哑然,但仍心有不甘地说:“我去买一本《语文教参》,就可不去听课了。”
语文课上,老师讲得很辛苦,究竟效果怎样呢?一篇好端端的文章,被你这个“庖丁”(你是“良庖”“族庖”姑且不论)分解得四分五裂,支离破碎。你讲得很累,同学们听得也累。其实,从语文的人文性功能来看,原汁原味的文章是最好的。一篇文章就好比是一个馍,你把它嚼得稀烂后喂人,除了婴儿,恐怕谁都会倒胃口。正因为这样,许多高中生说:“上到语文课讲现代文,听到老师烦琐累赘的唠叨,就感到烦!烦!烦!”
多讲少读的结果,就是学生普遍的营养不良。前几年一则报闻:南方某大学搞了一次大学生文学修养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令人吃惊:许多大学生竟然回答不出一些极平常的文学常识问题,说不出莎士比亚的作品,说不清四大名著的作者。这,难道不是高中语文教学的败笔吗?
可以十分肯定的地说,现在的中学生读书少,既没有读过四大名著,也没有读过鲁迅、郭沫若、茅盾、老舍,更没有读过巴尔扎克、莎士比亚、托尔斯泰、海明威、雨果„„要说读过,最多在语文教材中片鳞半爪、蜻蜓点水地接触过一些短篇或节选,离多姿多彩、包罗万象的文学殿堂的距离何止十万八千里。
是学生们不想读吗?非也。不是不想,而是没时间读。试想,一篇短短的《故都的秋》都要占用学生两三个课时甚至更多时间——课后又是书面作业,又是熟读背诵。加上其他科目,占尽了学生的课余时间,学生还有余暇去畅游书籍的海洋吗?即使有些空闲,看“闲书”会被那些正统的老师指责为不务“正业”。鲁迅先生“大可以看看各样的书,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的主张,许多老师不知道,或者假装不知道。因为这直接关系到自己的“教学质量”。
扯远了些,收回来,言归正传。
一篇现代文,化三个课时讲完。说到底,三个课时只学了一篇文章。这三个课时就在一篇文章的土地上耕耘,无论怎么精耕细作,也不会有多大的收获。若让同学们用这三个课时看多篇相类似的文章,收获恐怕要比只读一篇文章大得多。
譬如,学鲁迅的《阿Q正传》节选第七、八章,何不让学生再看《阿Q正传》全篇、再看看《狂人日记》、《孔乙己》等等;譬如,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何不让学生再看看《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温州的踪迹》等等;学郭沫若的《炉中煤》,何不让学生再看看《女神》、《凤凰涅盘》、《匪徒颂》、等等;学巴尔扎克的《守财奴》,何不让学生再看看《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新一轮课改把引导学生大量阅读、大量积累摆上了重要位置。这个大方向应该是不错的。
毋庸讳言,本文的基本宗旨是提倡语文教学应少讲多读。多少有识之士也持同样的观点。许多报刊杂志上连篇累牍地刊载文章,批评老师“讲风盛行”而学生“读风不起”的现象,并提出种种建议,如:“读要贯穿语文教育的全过程”;“要重视领读,加强范读”;“要以情导读”;“读要体现目的、层次和过程”;“要既让学生‘读出’(读出意、读出形、读出味、读出情、读出神),又让学生‘读入’(将文本语言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语言)”等等等等。这些建议有不少是真知灼见,是经验之谈。然而,让学生读来读去,读入读出的对象,仅仅是一篇短短的课文,那个读的效果恐怕不妙。请问,谁愿意一遍两遍、三遍五遍、十遍八遍地诵读同一篇文章?对现代文,让学生读一遍可以,读两遍尚有热情,读三遍就很勉强,读第四遍就反感了。一味地读、读、读,老师和学生都会感到腻味,进而生出逆反心理来。
综上所述,高中现代文多讲不是,多读也难,何不把它从高中教材中删去,高中语文只教古文。另外,编一本拓展性的“课外阅读教材”(量相对大些,再大些);并加大学校图书室建设的投入;有条件的再开辟班级书架。总之,尽可能让学生随时可以得到自己所喜爱的书籍,在书山学海中恣意驰骋。
假如真如古人所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话,还怕学生们的文学素养不能提高,还愁学生不能从容地面对高考试卷?
高中语文教材在删掉现代文后,再适当增加些古文。中华民族古代文学中流传千古的华美篇章实在太多了,而我们现在的中学生学习古文的量实在太少了。我们删现代文,增古文的举措,就能弥补这个缺失。这里再补充一句:教古文,“讲”也要适度。对此,古人也有精辟的见解。清·颜元在《颜李遗书·总论诸儒讲学》一文中有言:“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说的就是教学要注重精讲多练。练习什么?练习写作。
鲁迅、周作人、郭沫若、茅盾等,他们之所以能成为一代文学巨擘,还不是从诵读“子曰诗云”开始,经受中国古代文学雨露的滋润,在打下了极其深厚扎实的文言功底的基础上,千锤百炼,厚积薄发的结果么?由此可见,学好古文,加上勤于练笔,就能写好现代文。
再从高考的角度讲,历年来,高考语文试卷中对文言文的阅读分析占一定的比例,而这些文言文无一例外地选自语文教材之外。假如我们古文阅读量少,古文底子薄,面对这一些陌生的考题就很难应付。
目前,高中语文教材的现状就是这样——古文少,现代文多。如果删掉现代文,然后大大增加古文的数量,从而扩展学生们古文的学习面。通过努力,学生们的古文底子就会变得厚实,相应也就增加了高考语文取胜的砝码。
当然,学古文并不纯粹是为了高考,这仅仅是一个话题。一个人文学修养如何,很大程度上就是看他的古文修养。作为永远的炎黄子孙,继承和发扬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是我们的本分。所以,我们要学好古文,写好现代文。
本文所提“把现代文从高中语文教材中删去,高中语文只教古文”的观点,只是一己之见。也许有失偏颇,也许甚至是一种偏激。自以为有理,不知是否真有理。
真诚地希望能得到同行们的批评。
第四篇:现代文应从高中语文教材中删去
试卷?
高中语文教材在删掉现代文后,再适当增加些古文。中华民族古代文学中流传千古的华美篇章实在太多了,而我们现在的中学生学习古文的量实在太少了。我们删现代文,增古文的举措,就能弥补这个缺失。这里再补充一句:教古文,“讲”也要适度。对此,古人也有精辟的见解。清·颜元在《颜李遗书·总论诸儒讲学》一文中有言:“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说的就是教学要注重精讲多练。练习什么?练习写作。
鲁迅、周作人、郭沫若、茅盾等,他们之所以能成为一代文学巨擘,还不是从诵读“子曰诗云”开始,经受中国古代文学雨露的滋润,在打下了极其深厚扎实的文言功底的基础上,千锤百炼,厚积薄发的结果么?由此可见,学好古文,加上勤于练笔,就能写好现代文。
再从高考的角度讲,历年来,高考语文试卷中对文言文的阅读分析占一定的比例,而这些文言文无一例外地选自语文教材之外。假如我们古文阅读量少,古文底子薄,面对这一些陌生的考题就很难应付。
目前,高中语文教材的现状就是这样——古文少,现代文多。如果删掉现代文,然后大大增加古文的数量,从而扩展学生们古文的学习面。通过努力,学生们的古文底子就会变得厚实,相应也就增加了高考语文取胜的砝码。
当然,学古文并不纯粹是为了高考,这仅仅是一个话题。一个人文学修养如何,很大程度上就是看他的古文修养。作为永远的炎黄子孙,继承和发扬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是我们的本分。所以,我们要学好古文,写好现代文。
本文所提“把现代文从高中语文教材中删去,高中语文只教古文”的观点,只是一己之见。也许有失偏颇,也许甚至是一种偏激。自以为有理,不知是否真有理。
真诚地希望能得到同行们的批评。
第五篇: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专用教材03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社会主义
政治-第一篇马克思列宁主义-第三章《科学社会主义》
第三章 科学社会主义
复习提示及命题预测
从新大纲来看,本章的知识.点有一些变化,但着重考核的仍然是一些相关的历史资料知识。从各地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考试情况来看,涉及本部分内容的题相当少,有的甚至根本不考。因此,本章不是复习重点,考生只需大概翻一遍,掌握一些常识性知识点即可。
知识点详述
第一节 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成为科学
一、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及其局限性
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它本身包含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萌芽。这主要表现在:①它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后果;②在此基础上,它对未来社会提出了一系列积极主张和合理设想;③它的历史观中包含着趋向历史唯物主义的合理因素。
由于历史条件、阶级地位和唯心史观的限制,这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中也存在一系列根本性缺陷。这主要表现在:①坚持理性支配世界和唯心主义的天才史观,从抽象的理性出发设想出种种社会改革方案;②不能正确认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把改造世界的希望寄托在各国统治者身上;③拒绝一切政治行动,否定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幻想用理性感化资产阶级,用和平方式实现社会主义。
二、两大发现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政治-第一篇马克思列宁主义-第三章《科学社会主义》
1.“两大发现”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几乎是在相同的时间内各自通过艰苦的探索,在阶级斗争和科学研究的革命实践中,完成了从唯心主义者到唯物主义者、从革命民主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的转变,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从而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2.“两大发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1)唯物史观的发现,使整个社会科学领域发生了深刻的革命性变化。它的一系列基本原理,对于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①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原因,指明了用社会存在来说明社会意识的正确途径;②唯物史观揭示了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内部的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矛盾,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③唯物史观揭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找到了实现以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社会力量。因此,唯物史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块理论基石。
(2)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对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起到极其关键的作用:①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雇佣劳动的本质,指明了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真正地位;②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指明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③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指明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是推翻资本主义的根本途径。因此,它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二块理论基石。
三、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伟大学说
(1)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是对资本主义大工业、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产者与无产者之间阶级对立科学考察的结果,是关于无产阶级必须采取政治行动、实行无产阶级专政,以过渡到消灭阶级,解放整个社会的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为全世界工人运动树立了新的旗帜,成为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千百万工人的共同纲领。(2)科学社会主义在揭示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指明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掘墓人和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创造者的伟大历史使命。在它产生后的一个多世纪以来,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风起云涌,科学社会主义也由理论转化为实践,由一国实践发展为多国实践,改变了人类发展的历史,掀开了人类发展的崭新一页。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一、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包括“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重要原理。
“两个必然”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经过严密的论证而得出的“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结论。
政治-第一篇马克思列宁主义-第三章《科学社会主义》
在阐述“两个必然”的同时,1859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还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另一个重要原理:“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简称“两个决不会”)这是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所作的又一个全局性的论述。
“两个必然”揭示的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大趋势。“两个决不会”揭示的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和曲折性。“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共同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共同构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
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马克思恩格斯论证了无产阶级是实现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社会力量。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就是变革资本主义旧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三、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
马克思恩格斯论证了无产阶级要实现历史赋予它们的伟大使命,必须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途径。无产阶级革命是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决定性手段,是推动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强大动力和杠杆。无产阶级专政是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巩固无产阶级统治,最终消灭一切阶级的重要条件。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四、未来社会的发展阶段和基本特征
马克思恩格斯论证了人类社会是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从片面甚至畸形的社会形态向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不断发展和推进的漫长过程。他们认为,从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到共产主义社会至少要经历三个阶段:革命转变时期、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基本特征的论述,概括起来有以下七个方面内容:(l)未来社会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的”。(2)未来社会最基本的特征是生产资料归全社会占有。
(3)未来社会是人们结成平等合作的关系有计划地为全社会进行联合劳动的社会。(4)未来社会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实行按劳分配,即在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的扣除之后,按等量劳动领取等量产品。
(5)未来社会是没有商品生产和货币交换的社会。
(6)未来社会将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同时,国家的政治职能也将逐步消失。
政治-第一篇马克思列宁主义-第三章《科学社会主义》
(7)未来社会由于物质关系和物质生产发生了根本变化,人们的精神文化和社会生活也必然出现新的特点。人的思想境界极人提高,人的认识能力、体力和智力都将得到充分和自由的发展。
第三节 列宁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
一、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特殊阶段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列宁指出,帝国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的特殊阶段,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①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资本主义;②帝国主义是寄生的腐朽的资本主义;③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
二、社会主义在一国数国首先胜利
1915年8月,列宁在《论欧洲联邦口号》一文中写道:“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是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科学依据。列宁指出,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一个规律,到了帝国主义时代,这种不平衡会进一步加剧。
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相联系的是帝国主义体系的薄弱环节。如果说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必然导致帝国主义战争,那么,帝国主义统治的薄弱环节则提供了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机会。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成为帝国主义体系的薄弱环节。战争不仅夺去了几百万俄国人的生命,而且严重地破坏了俄国经济,劳动人民挣扎在死亡线上,而大资产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却通过战争大发横财。人民群众再也不愿照旧生活下去了,统治阶级也不能照旧统治下去了。俄国成了当时帝国主义一切矛盾的集合点。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利用战争给俄国带来的革命形势,领导俄国人民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证明了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在一国数国首先胜利论断的正确性。
三、民族殖民地问题的理论
十月革命前,列宁提出了把世界民族划分为压迫民族和被压迫民族的思想。列宁认为应当把世界争取社会主义的革命斗争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联系起来。他强调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按其性质来说虽然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但其斗争锋芒直接指向帝国主义和国际资产阶级,因而不能不最终卷人世界革命运动的总潮流,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把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作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就意味着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共同开展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正是根据帝国主义时代国际阶级斗争的这一重大变化,列宁赞同共产国际提出的“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的口号,要求帝国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支持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他还强调,4 政治-第一篇马克思列宁主义-第三章《科学社会主义》
尽管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具有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的性质,但只要它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真正具有革命性质的,殖民地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就应该支持,并担负起领导者的责任。
四、新经济政策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构想
1921年3月召开的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决定废止“战时共产主义”,实行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是:①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改变过去那种要求农民按照规定的价格将全部余粮上缴国家的做法,允许农民在交纳一定的粮食税之后,把剩余的粮食拿到市场上交换。②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存在,将部分国有化的中小企业归还给原企业主,鼓励农民、手工业者和商品生产者发展私营企业。③实行自由贸易,发展商品经济,建立和健全与商品经济相适应的财政、金融等机构和制度,通过商品交换、货币流通和自由贸易来活跃经济,加快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④培植国家资本主义,利用资本主义来建设社会主义,即把国家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新经济政策实施后,效果异常明显。短短几年间,苏维埃俄国的经济就得到了恢复,呈现出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的繁荣迹象。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在于通过商品和市场把社会主义经济同小农经济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建设牢固的工农联盟。这是列宁对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重新认识的结果。
通过总结十月革命后的社会主义实践,特别是通过总结新经济政策的初步经验,列宁在晚年提出了关于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构想,其主要内容包括:
(1)发展生产力,努力实现工业化和电气化。(2)实行农业合作化。
(3)改革国家机构,加强党的建设。(4)开展“文化革命”,进行文化建设。
第四节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一、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和历史地位 1.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
资本主义从产生到现在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前后经历了四个重要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5世纪到18世纪中叶的早期资本主义。
第二个阶段是从18世纪下半叶到lg世纪70年代的自由资本主义。第三个阶段是从19世纪7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垄断资本主义。第四个阶段是从第二次世界人战以后到现在的当代资本主义。政治-第一篇马克思列宁主义-第三章《科学社会主义》
2.当代资本主义的主要特点
(1)面对垄断集团空前剧烈的竞争和危机,资本主义国家担当起了总资本家的责任,直 接负责调节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去是个别国家的局部现象,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成为一种普遍形式。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有人把当代资本主义称为国家资本主义。
(2)面对空前规模的生产力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跨国公司迅速发展起来,而且在全球的生产和贸易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止是从这个意义上,也有人把当代资本主义称为国际垄断资本主义。
(3)面对尖锐的社会矛盾和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了所谓的“人民资本主义”政策,让工人持有企业部分股票和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扩大工人享受的各种政治民主权利,推行广泛的社会福利政策。
(4)面对汹涌澎湃的民族殖民地解放运动,资本主义的殖民体系全部瓦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放弃了对殖民地的直接政治统治,转而利用资金、技术优势和不平等的国际经济规则,通过资本输出、技术垄断和国际贸易等,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和财富。
3.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1)资本主义作为比封建社会更高的社会形态,在人类发展史上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①它从封建主义栓桔下解放了生产力,使人类社会由手工劳动时代跃进到工业生产时代,接着又由工业化时代迈向信息化时代。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财富远远超过了以往社会的总和。
②它使社会经济由落后的自然经济跃升为发达的商品经济,建立了统一的国内市场,开拓了广阔的世界市场。
③它打破了地区分割和民族壁垒,把封闭型的社会变成了开放型的社会,使人类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都变为世界性的。从资本主义社会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真正成为世界的历史。④它消灭了封建专制主义及天然的等级、特权制度,在人类历史上大踏步地推进了民主制度的发展和人的解放进程。它以人权反对神权,以科学反对愚昧,推动教育科学文化的发展,把人类文明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2)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替代。
资本主义社会是建立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础上,实行的是现代雇佣劳动制度,存在着残酷的阶级剥削和民族压迫,存在着尖锐的阶级矛盾和斗争,是一个表面上自由、平等实质上严重两极分化的社会。正因为如此,资本主义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它的剥削压迫制度也给人类尤其是工人阶级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在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资本主义是私有制度和剥削制度的最后形式,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否定资本主义的新的社 6 政治-第一篇马克思列宁主义-第三章《科学社会主义》
会因素正在它的内部日益成长起来,并将最终突破资本主义的外壳。资本主义之后的更高的社会形态,是在生产力充分发展基础上消灭了剥削和压迫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二、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主义超出了苏联一国范围,在欧洲、亚洲和拉丁美洲一系列国家取得胜利,形成了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体系。当时的15个社会主义国家,约占世界人口的1/3,陆地面积的1/4,国民收人的1/3。新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首先进行了战后的经济恢复,并陆续开始了社会主义改造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许多国家由于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经验,在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中不同程度地照搬了苏联的经验和模式。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许多社会主义国家先后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特别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这些改革虽然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却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进展。70年代中期以后,这些国家的经济由原来的快速发展,逐步变为低速增长甚至停步不前,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应有的改善。面对这种日益严峻的形势,以苏联为代表的苏东社会主义国家,或者由于思想僵化保守,改革未取得明显成效,或者在改革中走偏方向,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而以中国为代表的另一些国家,则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改革,既坚持社会主义又坚持改革开放,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苏东剧变标志着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终结,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却在改革开放中变得更加生机勃勃。
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关系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仅是历史的继承和取代关系,而且在社会主义最终取代资本主义之前,彼此又长期并存,相互间是一种共处、竞争的关系。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同样有两个不同的方面:由于社会主义国家同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相互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和斗争,特别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敌对势力,总是千方百计地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颠覆、渗透和侵略,搞“分化”、“西化”的活动。同时又要看到,社会主义国家为了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需要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的各种文明成果。
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共处与竞争中,如何有效地利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对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要利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首先,必须了解和研究资本主义,提示其特点、规律和发展趋势,真正明白哪些是资本主义文明成果,这样才能自觉而有效地加以利用。其次,必须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学习现代化生产经营、管理经验,掌握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信息,逐步把自己的劳动生产率和经常管理提高到国际水平。第三,必须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发挥本国优势,发展外向型经济,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锻炼和发展社会主义。第四,必须从社会主义国家实际出发,吸收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文明。
四、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历史过程。因为:
政治-第一篇马克思列宁主义-第三章《科学社会主义》
(1)一种社会经济制度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必须是它的生产关系已经不可能继续容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调整,还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只有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内部再也找不到缓和的办法,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尖锐化的时候,资本主义才会灭亡。
(2)新的社会制度彻底战胜旧的社会制度,归根到底要求新制度创造出较之旧制度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新制度能更快地提高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新制度的优越性最本质的一点也体现在这里。社会主义也必须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力才能最终取得彻底胜利。这显然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3)当出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以后,世界上就形成了两大社会制度并存的格局。资本主义同样在吸取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些成功经验。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的现实,迫使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某些调整,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并缓和社会和阶级的矛盾。例如:①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革命的影响,使社会财富极人增长,资产阶级获得了缓和矛盾的物质条件。比如增加工人的收人,改善工人的生活,使矛盾暂时缓和。②生产力的社会性迫使资产阶级在不触动根本制度和根本利益的前提下,越来越把生产力当作社会生产力看待,对生产关系作局部调整。③资产阶级利用它长期积累的统治经验,用改进统治的某些方式方法,来调节和缓和矛盾。例如,资产阶级国家以“社会代表”的身份、采取某些经济政策和民主措施,对工人阶级作出某些让步,对个别资本家集团给以某种限制,也会延缓矛盾的激化。这也使得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过程是一个长期、复杂、曲折的过程。
(4)在当今世界格局中,存在着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庞大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处在科技发展、经济相对稳定繁荣的时期,它们在世界上拥有明显的科技、经济、军事等方面的优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联系与合作空前增强,以跨国公司、跨国财团为代表的国际垄断资本势力不断扩大,大批发展中国家不同程度地依赖于西方国家和国际垄断资本。这种世界格局发生根本变化是必然的,但又是需要一个长期过程的,这也决定了社会主义最终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标准化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为科学是由于创立了()。A.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理论 B.劳动价值论和唯物史观
C.剩余价值学说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 D.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 2.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是()。A.党的领导问题 B.建立革命统一战线问题 C.国家政权问题 D,武装斗争问题
3.下列哪项不是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8 政治-第一篇马克思列宁主义-第三章《科学社会主义》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 B.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几国获得胜利 C.建设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新经济政策
4.下列哪项不属于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内容?()A.用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B.加强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合作与交往 C.大力发展商业,建立工业和农业的结合点 D.民族资本的社会主义改造
5.关于苏联解体的原因,下列说法中哪一项不确切?()A.西方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B.苏联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 C.戈尔巴乔夫的错误路线和政策 D.不注重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二、多项选择题
1.科学社会主义主要理论来源是()。
A.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 B.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 C.德国古典哲学 D.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2.无产阶级之所以能承担起推翻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的原因是()。
A.无产阶级是先进的阶级 B,无产阶级是最革命的阶级
C.无产阶级是受剥削受压迫最重的阶级 D.无产阶级是最强大的阶级 3.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B.夺取国家政权 C.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 D.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4.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是()。
政治-第一篇马克思列宁主义-第三章《科学社会主义》
A.对资本主义的弊病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猛烈的抨击 B.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社会主义胜利的客观规律 C.对未来社会作出了天才的设想 D.找到了变革社会的革命力量
5.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是()。
A.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形式 B.坚持按劳分配的标准
C.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D,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三、判断题
1.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的核心内容是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问题。()2.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提出这一著名论断的是列宁。()
4.社会主义各个阶段的划分最终应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标准。()
5.既然列宁“一国胜利论”是正确的,那么马克思恩格斯的“同时胜利论”就是错误的。()
四、问答题
1.空想社会主义有什么功绩和缺陷? 2.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3.简述列宁关于民族殖民地问题的理论。4.简述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5.资本主义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6.当代资本主义有哪些主要特点? 7.简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关系。8.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
政治-第一篇马克思列宁主义-第三章《科学社会主义》
9.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历史过程?
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3.C 4.D 5.D
二、多项选择题
1.BCD 2.ABCD 3.ABCD 4.AC 5.CD
三、判断题
1.√ 2.√ 3.√ 4.√ 5.×
四、问答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