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英语国家文化习俗-一周七天的故事
一周七天的典故
在中国,一周七天,我们分别称之为星期
一、星期二……或者周一、周二……是以数字来表示的。而在英语里,七天各有其名。这是盎格鲁萨克森人为纪念他们崇拜的神而命名的。
盎格鲁萨克森人——公元五世纪,原居北欧的日耳曼部落入侵不列颠,他们当中包括盎格鲁人(Angles)、萨克森人(Saxons),朱特人(Jutes)。而盎格鲁人定居的地方就是现在的英格兰。
除了星期六(Saturday)来源于罗马的萨图恩神(saturn)以外,其余六天的名字都来源于北方诸神。
星期日:(Sunday),the day of the Sun,“太阳日”。对基督徒而言,星期日是“安息日”,因为耶稣复活的日子是在星期日。约在西元三百年左右,欧洲教会和政府当局开始明订星期日为休息的日子,直到今日,世界上大多数的国家都以Sunday为星期例假日。
星期一:(Monday),the day of the Moon,从Moonday发展至现在的Monday,“月亮日”。
星期二:(Tuesday),源于Tiwesday,“战神日”。Tiw是北欧神话里的战神,正如同罗马神话里的战神Mars一样。在北欧神话中不叫Tiw而叫Tyr。相传在他的那个时代,有一狼精经常出来扰乱世界,为了制服狼精,Tyr的一只手也被咬断了。
星期三:(Wednesday),源于Woden’s day,“Woden”是风暴之神,“风神日”。Woden是北欧诸神之父。为制服狼精而牺牲自己一只手的Tyr,就是他的儿子。Woden领导神族跟巨人族作战,他曾牺牲自己锐利的右眼,跟巨人族换取“智慧”的甘泉。他也曾深入地层,从巨人族那里偷取“诗”的美酒。西方人为了追念这位主神,就根据他的名字创造了Wednesday这个字。
星期四:(Thursday),是为了纪念雷神(Thor)而命名的。故星期四又称为“雷神日”。红头发的雷神索尔(星期四的来源)是主神奥丁的儿子,他戴着一副特殊的绶带和手套,具有超人的力量,能够把岩石击碎。相传有一次,他的大铁被一位叫Thrym的巨人偷走了。Thrym扬言,除非神族答应把美丽的爱神Freya嫁给他做为交换。然而Freya抵死不从,於是神族想了一个办法,由Thor男扮女装穿Freya的衣服,假装嫁给他,Thrym不疑有诈,把铁交给新娘。于是Thor抢回了自己的武器,也立即把Thrym给杀了。
星期五:(Friday),在古英文中Friday意思是Frigg’s day。Frigg是北欧神话中主司婚姻和生育的女神,也是Woden的妻子。相传她平日身披闪耀白长袍,住在水晶宫中,和侍女们一起编织五颜六色的彩云。对於北欧人而言,星期五是幸运的日子。然而对基督徒来说却是相反的,因为耶稣受难日正好是星期五。
星期六:(Saturday),the day of Saturn,Sat.urn农神。来源于罗马的萨图恩神(saturn)
Three Little Pigs and a Big Wolf
Once upon a time, a mother pig sent her three little children into the world.They needed to look after themselves.The first pig found some straw, and he built a fine house with straw.The second pig built a house with wood.The third pig built a house with stone.One day, a wolf came to the straw house.He was hungry.“Little pig, let me in!I’m your brother.”
“No, no!You are a wolf.”
Then the wolf blew down the straw house.The first pig ran to the wooden house.Then the wolf came to the wooden house, too.The two pigs ran to the stone house.The wolf came and blew the stone house.He blew and blew, but the house didn’t fall down.Then wolf was angry, he climbed to the roof and jumped down the chimney.The wolf fell into the pot!Ouch!He ran away.The three little pigs lived happily.三只小猪和一只大灰狼
从前,猪妈妈把她的三个小孩打发出去,因为他们需要学会照顾自己。第一只小猪找到一些稻草,他盖了一座漂亮的草房子。第一只小猪盖了一座木头房子。第二只小猪了盖了一座石头房子。一只大灰狼来到草房前,他十分饥饿。“小猪,让我进去,我是我你兄弟。” “不,不,你是大灰狼。”
然后大灰狼就把草屋吹倒了,第一只小猪逃到了木头屋子里。
然后狼来到木头前,他吹呀吹可是吹不倒石头房子。狼发怒了,他爬上了屋顶并从烟囱往下跳。
在烟囱下面的火炉上有一锅水。三只小猪用大火把得很烫。狼掉进了锅里!哎呀!他逃走了? 三只小猪从此过着快乐的生活。
第二篇:英语国家文化习俗-母亲节
【英语国家文化习俗(1)】
母亲节(Mother's Day)
母亲节(Mother's Day),是一个感谢母亲的节日。这个节日最早出现在古希腊;而现代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是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母亲们在这一天通常会收到礼物,康乃馨被视为献给母亲的花,而中国的母亲花是萱草花,又叫忘忧草。
母亲节的传统起源于古希腊。在一月八日这一天,古希腊人向希腊众神之母瑞亚(英文:Rhea、Cybele,希腊文:宙斯、波塞冬、哈德斯、得墨忒耳、赫拉和赫斯提亚的母亲,故称众神之母)致敬。到古罗马时,这些活动的规模就变得更大,庆祝盛况往往持续达三天之久。当然,古时人们对女神的崇拜只不过是一种迷信,它同今天人们对母性的尊敬是大不相同的。
17世纪中叶,母亲节流传到英国,英国人把封斋期的第四个星期天作为母亲节。在这一天里,出门在外的年轻人将回到家中,给他们的母亲带上一些小礼物。
1876年,美国还在悲悼南北战争的死者。安娜·查维斯夫人(Anna Jarvis)在礼拜堂讲授美国国殇纪念日的课程,讲到战役中捐躯的英雄故事后,她进行祈祷时说:“但愿在某处、某时,会有人创立一个母亲节,纪念和赞扬美国与全世界的母亲。”
查维斯夫人为她的礼拜堂服务超过25年,当她在72岁逝世时,41 岁的女儿安娜,立志创立一个母亲节,来实现母亲多年前祈求的心愿。安娜先后写信给许多有名望的人物,要求他们支持设立母亲节,以发扬孝道,初时反应冷淡,但她不气馁,继续向各界呼吁.1907年5月12日,安德烈卫理教堂应安娜之邀为母亲们举行一个礼拜仪式。隔年,此仪式在费城举行,反应热烈,终于获得维州州长的支持,并于1910年宣布在该州设立母亲节。1911年,庆祝母亲节的活动已经开展得非常广泛,不仅席卷美利坚合众国的每一个州,而且连加拿大、墨西哥和南美的一些国家也都开始庆祝这个节日。美利坚合众国人还把宣传母亲节的传单用十种不同文字印发到各国去,以便扩大影响。此后几年中,庆祝母亲节运动的热潮有增无减。1912年,美利坚合众国专门成立了母亲节国际协会。1913年5月,美利坚合众国众议院一致通过决议,号召总统以及内阁、参众两院和联邦政府的一切官员一律在母亲节佩戴白色石竹花。1914年,美利坚合众国国会正式命名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并要求总统发布宣言,号召政府官员在所有的公共建筑物上悬挂国旗。紧接着,威尔逊总统昭告全国公民也在自己的住宅上挂国旗以表达人们对美利坚合众国全体母亲的热爱和尊敬。此后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每年都要发表一篇内容相同的宣言。此后,母亲节便在各国开展。
第三篇:英语国家姓氏文化研究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最新200份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较
《汤姆•索亚历险记》的艺术魅力 伍尔夫《一间自己的房间》的女性主义解读 海明威作品中女性意识的研究 《飘》两中译本的比较研究 从跨文化角度对品牌名称的研究——以化妆品品牌为例 顺从还是叛逆——解读《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基督教义精神 庄子和梭罗自然观比较——以《庄子》与《瓦尔登湖》为例 A New Woman’s Journey in To the Lighthouse 从《永别了,武器》中看战争对人性的影响 相同的追求,不同的命运——《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和《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比浅析《贵妇画像》中的心理描写 《红楼梦》两英译本中习语翻译的比较 汉语对英语语法学习的负迁移 从关联翻译理论看《圣经》汉译过程中的关联缺失 广告翻译中的模因传播 论中西方时间观念差异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浅谈商务英语合同的翻译 英语学习的性别差异及相应的学习策略 An Analysis of the Cultural Identity in Amy Tan’s The Joy Luck Club 论现实主义在《野性的呼唤》中的体现 从高校口译教学中看口译思维的重要性 从宗教建筑看中西文化差异 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商务英语信函写作 英汉文化差异对商标翻译的影响 A Study of Beauty in Sound, Form and Meaning Displayed in Zhang Peiji’s Prose Translation 汉语新词及其英译策略研究 The Poet’s Identity in Keats’s Six Odes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看科技英语翻译 目的论与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 网络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研究 从冲突到和解—解析《接骨师之女》中的母女关系 中英报刊新闻标题语言特色探讨 The Study on the Teaching of Grammar in Senior High Schools 从原型批评角度浅析《小伙子古德曼•布朗》 A Survey of the Manifestations of “Babel” in the Movie Babel 论小说《看不见的人》中的象征主义 浅析《飘》中斯嘉丽的三次婚姻 归化和异化在影片名翻译中的应用 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师提问策略对学生口语输出的影响 从七个C看商务信函的可读性 海明威的死亡哲学——海明威作品解读
汉英“甜”字隐喻用法对比
A Lonely but Strong-willed Soul A Character Analysis of Ellen Weatherall in The Jilting of Granny Weatherall
欧•亨利短篇小说中的美式幽默风格的翻译
从小说人物分析简•奥斯汀的情感智慧
英文电影字幕翻译的原则和技巧
论《格列佛游记》的社会意义
哈姆雷特的悲剧性格分析
浅析中学生英语学习中的情感因数
General Principles and Features of Legal English Translation
商标名的英译汉目的论研究——以洗护用品为例
从《没有国家的人》看一个无政府主义者对人性的呼唤
Rhetorical Art and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Suggestions of Business Transaction Correspondence
Discourse Analysis on the Translation of Person of the Year, an Editorial in the Time Magazine
Analysis of Cross Cultural Business Communication Failure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Feasibility of Inquiry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57 重新诠释玛格丽特的人生悲剧根源
对《秀拉》中死亡事件的探究
中西文化差异分析—以国际商务谈判为视角
论《双城记》中的现实主义风格
《道连·格雷的画像》中意识与潜意识的对抗与结合62 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差异分析
英文小说中的中国文化认同——《京华烟云》赏析
基于关联理论的名动转换词语义认知研究
On the Application of Newmark’s Theory in Tourism English Translation
《红字》中场景描写及其象征意义
论《红字》的模糊性
用功能对等原则分析广告标语的英汉互译
通过《喧哗与骚动》中三兄弟各自对于凯蒂的叙述分析三人各自性格特征
原罪与拯救:《小伙子布朗》与《好人难寻》比较
英文祝酒辞的功能文体分析
美式英语与英式英语的比较
《瓦尔登湖》中寂寞观的超验主义分析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esert Island Literature from Lord of the Flies
浅析叶芝诗歌中的象征主义特征
《怪物史瑞克》中体现出来的文化特征
从文本类型角度看企业外宣材料的翻译
On the Features of African American Literature in Song of Soloman
从精神分析角度解析《一位女士的画像》中伊莎贝尔•阿切尔的婚姻悲剧
从社会符号学角度浅谈汉语“一”字成语翻译
用隐喻理论分析英汉商标的语言特色
A Study on the Factors Motivating Students’ Speaking in English Class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美国梦的幻灭——论《推销员之死》
Advertising Translation from a German Functionalist Approach
合作原则在《红楼梦》习语英译中的应用
浅析《远大前程》中皮普的个人抱负与自我完善
从合作原则看《傲慢与偏见》中的会话含义
解析凯特肖班的《觉醒》中的哥特因素:浅析维多利亚时期妇女文学的觉醒
话语标记词在中英戏剧翻译中的作用与运用
论“and”的用法和翻译
英语谚语的民族性及其艺术特色
以姚木兰和斯嘉丽为例看东西方女性意识差异
The Same Experience, Different Life—The Comparison between Jane Eyre and Lin Daiyu 94 打破沉默——接骨师之女中“沉默”主题的解读
不做房间里的天使——解读《爱玛》中的女性主体意识
做最好的自己—论斯佳丽形象对现代女性的教育意义
从许渊冲的“三美”原则论李白诗歌的翻译
跨文化意识在初中英语教材中的渗透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Autonomy in Listen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儿子与情人》中的恋母情结
On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Online Subtitle Translation Group
A Cultural Approach to the Translation of Movie Titles
浅析《喜福会》中的母亲形象
On the Translation of Culture-loaded Words in the Light of Chinese Brand Names Translation 105 从《暴风雨》看凯特•肖班的自由派女性主义思想
《夜莺与玫瑰》和《快乐王子》中奥斯卡•王尔德的唯美主义
宋词英译中的模因传播分析
英汉新词形成因素研究
从《竞选州长》看马克•吐温的幽默艺术
论《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对比及效果
《魔戒》中的现实主义初探
文化杂糅背景下的身份诉求——解读奈保尔的《半生》
Symbolism in The Catcher in the Rye
浅析《瑞普•凡•温克尔》中的浪漫主义
从中英文动物词汇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苔丝悲剧形成原因研究
影响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因素研究
从时代背景看《唐璜》中个人主义到人道主义的升华
英语谚语重复修辞格的翻译
论人文主义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体现
论美国文学中的自然主义产生的社会文化根源
对比研究《珊瑚岛》和《蝇王》主题的冲突性
性格和命运--《小妇人》中四姐妹分析
悖论式的唯美主义--论王尔德的《道连•格雷的画像》
目的论与外国汽车商标的汉译
面部表情和目视行为的跨文化研究
英汉委婉语的文化对比研究——以“死亡”委婉语为例
The Art and Achievement of Ying Ruocheng's Drama Translation
礼貌原则在口译中的应用
认知角度下的隐喻翻译
从文化差异视角看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
论《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中昌盖茨“美国梦”的转变
从文化内涵的角度看汉语动物习语的英译
《呼啸山庄》男主角希斯克利夫的性格分析
奥巴马竞选总统获胜演讲的文体分析
中西文化对红颜色的理解及翻译
当女人成为男人--试析《紫色》中西莉的性向转变
中小学辅导机构英语教学模式——一对一教学与小班课堂教学教案的比较分析 139 中西方酒文化之比较研究
《呼啸山庄》中男主人公希斯克利夫复仇动机分析
论宋词词牌名的翻译
对《老人与海》中突显的生态意识的探讨
美国动画片名的翻译
《中文菜单英文译法》中的归化和异化分析
中西文化差异在家庭教育中的体现
“三美论”观照下的《再别康桥》英译本比较研究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History of Development of Law in Western Countries and China 148 初中英语读写技能综合教学模式研究
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下浅析隐喻和换喻的异同
浅析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比较“春节”和“圣诞节”
151 从莱辛的人生经历看《青草在歌唱》
152 论小说与电影《最后的大亨》的叙事特征
153 目的论指导下《页岩》英译汉中的词类转译现象
154 功能对等视角下英汉颜色词的对比与翻译
155 论中美两国的现代中年女性观念之差——以美剧《欲望都市》为例
156 从叔本华的哲学思想角度简析《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
157 死亡,马丁•伊登的解脱---对伊登自杀必然性的探究
158 苔丝悲剧原因探究
159 论侦探小说中的侦探话语的谎言测定
160 通过语境与潜台词解析情景喜剧的幽默——以《老友记》为例
161 从生态视野解读狼图腾
162 On Wisdom of Tao in Tao De Jing and the Subjectivity of Translator--Based upon Translations of Wu(无)and You(有)
163 时事政治汉译英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64 A Pragmatic Analysis of Oxymoron in Advertising
165 浅析哈克贝利的叛逆精神
166 以实玛利是谁--《白鲸》与康德哲学
167 Problems Occured in the Process of the Chinese Learning English and Its Possible Solution 168 A Study of Hawthorne’s Notion of Science as Shown in “Rappaccini's Daughter”
169 On the Differences of Rules for Eye Contact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170 中西方服饰文化对比研究
171 论《财神和爱神》中十九世纪末美国社会的阶级冲突及解决
172 中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比较
173 Study on Chinese and Western Menu Translation in View of Dietary Cultural Diversity 174 “词块”理论及应用前景探微
175 汉英“龙”文化浅析
176 英语科技文献的句子特点与翻译
177 星巴克营销策略研究
178 浅析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凯瑟琳
179 家乐福定价策略研究
180 西方文学中撒旦形象的形成与发展
181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汉语新词的翻译
182 浅析《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中渐渐消失的玫瑰
183 An Analysis of the Pragmatic Functions of English Euphemism
184 “误译”现象的合理性探析
185 Landscape Poems in Seven-character Quatrains and Sonnets
186 An Analysis of Oscar Wilde’s Subversion of Traditional Fairy Tales
187 孤独的神秘与永恒的自由追求——解读《法国中尉的女人》
188 英汉句子状语的对比与翻译
189 《冰与火之歌》的人文主义分析
190 《老人与海》中马洛林形象的不可或缺性
191 论《永别了,武器》中战争对人物的影响
192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赶”的英译
193 异化的美国梦:小说《教父》的主题解读
194 协商课程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195 英汉委婉语跨文化对比研究
196 从动态对等角度论英语俚语的翻译
197 《白象似的群山》中话语权利争夺探究
198 浅谈《简•爱》的女性意识
199 英语国家姓氏文化研究
200 A Preliminary Study on Christianity
第四篇:教案2英语国家文化
学科:英语
任课教师:解丽萍 课题:
澳大利亚 教材与学生分析:
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介绍澳大利亚的一些地标性建筑,包括历史背景,文化背景及现状等。还有英语国家的一些重要节日。
学生分析:对于高职高专学生来说,对这些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并不深入。
教学目标:大学生不仅有必要学好英语语言能力还应该对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基本情况进行大致了解。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对这些地标性建筑及一些重要节日有更加深入细致的了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对澳大利亚的简介 及一些地标性建筑的深刻的认识。难点:地标性建筑的历史背景及文化背景。
教学方法:详解与讨论并用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出示英国的一些图片
澳大利亚简介
地理位置
大利亚的官方名称是澳大利亚联邦,位于南半球,在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由澳大利亚大陆和主要的岛屿塔斯马尼亚等诸多小岛组成。海岸线总长度为36,700公里。陆地面积770万平方公里。澳大利亚是世界第六大国,也是世界上第一大岛,还是世界上最小的大洲,与世界其它地方远远分开。
第二步:介绍
出示英国的一些著名的地标
悉尼歌剧院 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 悉尼大桥
英美国家主要传统节日与习俗 情人节 复活节
愚人节 万圣节 母亲节 感恩节
圣诞节
第三步:学生活动
就图片让学生去介绍这些地标的情况,通过学生的介绍了解学生对澳大利亚文化的了解程度 第四步:讲解
通过老师更详细全面的讲解各个地标的背景,文化,故事,及意义。第五步:作业
听完概况之后的感受,写在自己的作业本上。
第五篇:国家习俗-哥伦比亚
哥伦比亚人举止安详.不急不躁,凡事喜欢慢慢来.请当地人做一次饭,常常需要等上个把小时。他们召唤人时.流行的手势是掌心向下。手指与手掌一同摆动。交了好运则用食指与小拇指伸直做牛角状。哥伦比亚城市居民衣着已经基本欧化,他们在正式社交场台穿西装,打领带。女孩从小就开始佩戴用白色珠子串起来的挂链,随着年龄的增长逐年增加。有的成年妇女的挂链有100多条。哥伦比亚人的主食是大米和玉米.也常品尝各类面食,爱吃猪肉、牛肉,喜爱中国的苏菜,沪菜和京菜,当地人在宴请时,很注意餐桌的布置,认为把餐桌布置得美观能显示主人的热情和雅趣。他们用餐时使用刀叉。哥伦比亚城镇居民的婚礼普遍欧化,多到教堂中举行。但一些少数民族仍保持自己的传统婚俗。哥伦比亚人死后一般采用火化或土葬两种形式,在有些地区,为了增加守灵的悲哀气氛,还花钱专门请来哭丧妇。
按哥伦比亚的商务礼俗,各种场合须穿着保守式样西装。但在小城市只须穿衬衫、长裤,打领带即可。拜会公私单位之前一定要先约会,但也一定会让您等些时候。因此,时间的安排要宽裕一点。哥伦比亚人与客人相见,常施握手礼。男子在见面或离开时,习惯与在场的每一个握手。哥伦比亚考卡省山区的印第安人与客人见面时,从不把身边的孩子撵到一边,为的是让他们从小就长见识,学习与外人相处的本领。到哥伦比亚从事商务活动的最佳时间是每年3~11月。名片可用中文与西班牙文印制。产品销售说明书也须印有西班牙文加以对照。哥伦比亚商人办事节奏较慢,但有着很强的自尊心。因此在商务活动中要有耐心,送礼最好的时间是商务谈判结束后的一个轻松的社交场合。与哥伦比亚商人谈生意,绝对不能太直截了当,提出条件一定得施用心计。当地商人喜欢慢慢详谈,同时用一种加了许多糖的黑色咖啡。最好不谈当地政治。一旦有了交情之后,生意就好做了。商务活动,持印有西班牙文对照之名片甚有用,当地可印二三天可以取件。产品销售说明书也须印有西班牙文对照才行。
哥伦比亚人绝大多数信奉天主教。还有少数人信奉基督教,哥伦比亚人喜爱红、黄色、禁忌浅色。图案喜爱圆形、三角、六角形。数字喜爱3、5、7,当地人最忌讳“13”和“星期五”,也不喜欢紫色。
哥伦比亚交通运输业发达,尤其是空运,全国有机场近600处,其中国际机场10余处。当地公共汽车较拥挤,必须保管好自己的钱物。交通工具,尽量找净的计程车搭坐,搭坐公共汽车扒手多。店、夜总会小费10-15%,其他每次可给10-20比索PESO。坐出租车免小费,行李每件费用20比索。
出入境食物通关检查很严。海关免税香烟200支,或雪茄50支,或烟半磅、酒2瓶。货币比索PESO。哥伦比亚本国货币出入境限携500比索。外币不限,入境时先申报,可如数携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