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老红军讲长征的故事

时间:2019-05-13 09:46: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听老红军讲长征的故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听老红军讲长征的故事》。

第一篇:听老红军讲长征的故事

听老红军讲长征的故事

“年轻人,你难以理解我们这些老人面对浴血奋战换来的太平盛世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在九死一生的险境里我们始终不动摇,就是因为我们坚信我们的努力能换来今天的安定繁荣!”

7月23日20:00,记者见到了14岁参加红军、曾经三过草地、戎马生涯半个世纪的老红军战士,原济南军区副政委任思忠老人。这位83岁的老人的话匣子打开了,谈起过去的峥嵘岁月,神情激动起来,双唇有些颤抖……

15岁少年 率171人加入红军

1932年12月,红四方面军的主力到达川北,川东地下党领导的游击队开始在达县一带活动。当时,因贫困辍学的任老正在家中帮助父亲务农。

“党的队伍给了我思考的能力,我明白了为什么穷人辛劳一生后代还要继续受穷”,红色政权打土豪分田地,给穷人指出一条活路,这在任老心中掀起了巨澜。红军队伍为贫苦农民作主,任老明白了,这是一支穷人的队伍。

红色家庭对他的影响至关重要。大哥早他加入游击队,但不久便在一次战役中英勇牺牲,父亲积极响应革命队伍的号召,担任村苏维埃主席。这位老人在红军离开根据地的岁月里,被反动军队关进监狱,活活折磨致死,父亲死后不久,母亲也含恨离去,这一切,更坚定了任老参加革命的决心。

1933年是任老走上革命道路的关键年份。6月,任老参加了游击小组,不久便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任老思想活跃,积极探讨革命的道理,很快便成为游击队的中坚力量。红军主力占领达县后,他被选为区少年先锋队大队长,15岁的少年成了171名红小鬼的“头领”,在他的带领下,全队172人集体加入了红军。

打“扇子队” 少年军人名声大振

从游击队员变成了名副其实的革命战士,但四川强横的反动军阀势力还是逼迫部队流动开展革命工作。

1934年7月,任老时任四川省少先指挥部政教科长兼干部连指导员。在四川西部丹巴地区开展工作。一天,当任老等人在一座3层小楼上开会时,反动军阀的武装突然冲到了楼里,与负责放哨的同志在楼梯上展开了激烈的枪战。脚步声密集急促,逐渐近了,留下来肯定是死,任老等三人跳窗逃生,一名同伴当场摔死,任老右臂支撑着地,上臂骨折后戳断肋骨插进了胸腔,他忍痛与同伴钻入夜幕迅速转移。

但没过多久,绷带吊起伤臂的任老再次活跃于山间的村庄里。

革命者的工作激起了恶势力的疯狂反扑,在新塘坝地区,有一支500人左右的地主武装,他们疯狂袭击革命者的工作队,屠杀革命群众,打仗时人人拿着一把扇子,妄称是刀枪不入的神兵,当地群众称之为“扇子队”。一天深夜,任老带领干部连在地方赤卫队的配合下夜袭“扇子队”。战斗中,他被敌人刺刀捅伤,仍坚持参加战斗。是役,扇子队被全歼,少年军为川陕根据地人民除了害,一战成名。

一过草地 竹签穿透他的脚掌

“年轻人,用语言表达不出长征真实场景,你根本不可能想像出当时有多么艰苦”。任老对记者说。任老前段时间坚持每天收看电视连续剧《长征》,他看得比家里每个人都专注,他为这部电视连续剧感动,但仍然对家人说,“有些苦他们拍不下来”。任老头上的三块伤疤和脚弓部位所受的一次穿透伤都是在长征时留下的。说起长征开始后的第一次受伤,任老脱下鞋子,右脚背中央部位赫然有一块大约三厘米见方的凹陷。

“红四方面军的长征路最长,三过草地,第一次过草地时,我的右脚便被反动军队布下的竹签阵穿透了”。

那是一次夜间急行军,前有堵截,后有追兵,任老带着一支十几人的队伍迅速向阿坝前行。任老走在最前面,他小心地穿过反动军队布下的铁丝网,突然脚心一阵剧痛,落在地上再也迈不动步子。战友提来马灯一看,一根近0.1米长的竹签穿过了他的右脚脚掌,脚背上还露出长长一截。

受伤只是一瞬间,此后几个月任老被伤脚折腾苦了。队伍连续行军,根本没有机会停下来养伤。伤口化脓了,战友便将纱布裁成窄长的细条,蘸了水穿过伤洞,来回扯动,清除里面的脓血和息肉。每拉扯一下,都伴随了钻心的疼痛,但有什么办法,那是缺医少药环境中遏制进一步感染的惟一办法。

“和平年代现在的年轻人谁还能忍受这样的痛苦呢?”讲到这里,任老喃喃地说。

二过草地 鬼门关口拣回性命

第二次过草地更险,任老一只脚迈进了鬼门关。

1935年下半年,任老时任红四方面军总部教导团一连指导员。大军从阿坝向绥靖方向进发。来到黑水河时,便桥已被毁掉,南岸则被土匪占领。为保证主力部队过河,任老和另外30名干部战士趁黑夜泅水渡河。时值隆冬,水流湍急,冰冷刺骨,成功游到对岸的只有8名。接下来就是一次令南岸敌军魂飞魄散的突袭,大部分敌军在睡梦中被击毙,8人很快便占领了桥头堡,大部队顺利地搭起了便桥。

任老却因此染上了重伤寒,红军缺医少药,食物的供应已经断绝,他的病一步步恶化,常常昏迷不醒,战友们便抬着他行军。20天后,部队走出草地,来到绥靖。此时任老长时间休克,战友们都误以为他已经死了,便把他放在了绥靖滩石崖下的山洞里。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他苏醒过来,挣扎着爬向河边喝水,十几米的距离,任老竟爬了两三个小时。当地居民郝老汉发现后将他救回了家。

郝老汉对待他就像亲生儿子一样,每天熬小米粥一口一口喂他。老汉膝下只有一个女儿,便想收他为儿子。但任老却一心想要回到队伍上,他每天搬小板凳坐在大门口,希望看到队伍上的同志。两个月后,任老的病基本痊愈了,他挥泪告别了郝老汉老两口,找到了在该地区活动的金川省委,重回革命队伍。

经历这一次起死回生时,任老还不满18岁。

1936年7月,任老的病全好了,就在此时,队伍又从绥靖出师北上。任老带着七八名比他还年轻的战士在草原上行军。一天夜里,一位小战士问任老,“科长,将来会是什么样子的?”“人人都生活得很幸福,不缺衣少食。”“那能实现吗?”“肯定能”。

说起荣誉 老人没有太多言语

任老在和平年代练起了书法,每当朋友求字时他总忘不了盖上一个章,或者是“长征战士”,或者是“幸存者”。这是老人晚年给自己的定位。

战争年代,任老是一名英勇善战的骁将,他重视思想工作,善用攻心战术,常能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抗日战争胜利之初,任老率领队伍在喀喇沁旗平叛,妥善运用了和平平叛的政策,打通了300公里承赤公路。此后,在攻打天津、广西剿匪、援朝金城反击战等众多战役中,任老立下了赫赫战功。1955年老人被授予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荣誉章。但说起荣誉,老人没有太多言语。

“战争年代,我们身边倒下了太多的好战友,比起他们,我是一名幸存者,更是一个幸运者”,“我能够亲眼看到自己为之努力的目标实现就是最大的幸运,真正的荣誉归于那些光荣献身的烈士们。” 任老的家人介绍,任老每每想起自己身边倒下的战友,便非常难过。当年任老带171人参加红军,但经历历次事件,解放后任老再没能见到其中的任何一位。他忘不了1953年自己回乡的那次经历。当时,战友的亲人听说他要回来了,站在路两旁等待询问亲人的下落,任老骑马走了30多公里山路,当久候乡亲们纷纷上前询问时,老人的眼泪夺眶而出。

另一次,任老在革命烈士纪念碑上找到了战友的名字。

那是在援朝战争结束后,任老一家人路过南京,在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碑前,老人找到了自己在延安时期老搭档的名字:高波……就义前他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国革命必胜。“见到”了老战友,老人潸然泪下,与家人在纪念碑前长久静默.战地女杰:贺子珍的身体里嵌入17块弹片

在悲壮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活跃着一群特殊身影,她们中有中央领导同志的夫人、有女干部,也有普通女兵。饥饿、疾病、血战、死亡,没有什么能阻挡住她们前进的脚步,这一群可亲可敬的巾帼英雄在弥漫的硝烟中一路穿行。

作者常敬竹说,1995年冬天,他同作家董保存穿行在北京城区的大街小巷,苦苦寻找当年参加过长征的女红军。那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工作,耗费了他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然而他们依旧乐此不疲,因为每一个采访对象都给他们带来巨大的惊喜,一种久违的精神在召唤着他们、激励着他们、感动着他们。

尽管,当年风华正茂、叱咤风云的红军女战士大多已经告别人世,而女红军留在漫漫征途上的那些美丽故事依然那样荡气回肠、动人心魄。

1935年4月初的一个晚上,女红军们刚拖着疲倦的身体赶到贵州盘县附近的五里排,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一群敌机嗡嗡地叫着突然从山后飞过来,其中一架快速俯冲下来,一阵激烈的机枪子弹迎头扫射,三枚炸弹投向休息营地。战士们迅速趴在路坎下、田沟里、坡地上,高高低低的地势把一些人遮蔽起来,但要命的是一些红军伤员躺在担架上根本动不了。

贺子珍本来是隐蔽在路边一道土坎下的,但她不顾个人安危爬出去疏散担架,这时,一枚炸弹投了下来,在她身边顿时腾起一股烟尘…… 敌机飞走了,枪声、爆炸声停止了,硝烟和尘土渐渐消散开去。贺子珍的身体里嵌满了弹片,鲜血把军衣浸染得殷红。

一场紧张的抢救开始了。警卫员骑马去总卫生部请来李芝医生,为贺子珍救治。李芝先为贺子珍打了一支止血针,然后做了全身检查,发现在她的头部、上身、四肢共有17块大小不

一、深浅不同的弹片,在没有实施任何麻醉的情况下,手术开始了。贺子珍疼得浑身大汗淋漓,眼里噙满泪花,却坚持一声不吭。身体浅层的弹片终于被一块块取出,而深入体内的弹片却难以取出,成为战争留给她的一份永久纪念。

第二篇:听老红军报告通讯稿

听老红军讲故事

“没有党的组织我就不可能有饭吃,有衣服穿,也不可能有书读,更不可能有我今天的美好生活。”这是为我们讲故事的赵奶奶说的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

这次我参加的社区活动是听老红军讲故事。8月15日下午2:30,我按时来到社区大楼。到二楼会议室后,我先签到接着找了个位置坐了下来,开始听老红军讲故事。为我们讲故事的老女红军战士姓赵,是一位和蔼的老奶奶,今年85岁。她是在1945年家乡解放时加入了八路军,并在军大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后来在随军队北上到山东时加入了第四野战军即林彪所部,成为一名报务员。她说:“在我60年的报务员生涯中,从来都没有碰见或看见在战争时的血腥场面,也从来没有感到战争时的紧张气氛。但还是有一件可怕的事发生在我们身上。”据她的回忆当时在山东时,他们那些当报务员的同志一起在大街上闲逛。当走进一个僻静的小巷时大家有说有笑,谁都没有防备,突然只听“乓”的一声枪响,在她左手边刚才还和她有说有笑的一位女同志的脑袋上一下子炸开一个血洞,一声不吭的倒了下去,一位男同志刚想喊,只听又是一声枪响,子弹一下子打在了他的胸口上,他晃了一晃也倒了下去。他们一下子如梦初醒,赶紧躲了起来,几位带枪的男同志操起毛瑟手枪“乓乓”的一阵乱射,但杀手已经逃跑了。就是这件事给赵奶奶留下了阴影。在赵奶奶的讲述中她反复提到:“没有党的组织就没有我的今天,没有党的组织我就没饭吃,没有衣服穿,没有书读,更没有我的今天。”我想:没错是党创造了这美好

的生活,是党在保护我们的生命、权利。

我参加的这个社区活动虽然没有帮助别人,但让我有了新的体会,我了解到了战争的残酷和血腥,体会到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是来之不易的。这个活动帮助了我,所以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社区活动。5(1)班

范文宇篇二:日报通讯稿

爱晚为见彩霞飞

——我市开展老干部工作纪实

服务老干部,情注夕阳红。近年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老干部工作全局,以提高老干部幸福指数,构建和谐群体为宗旨,加强基础建设,创新工作理念和机制,努力打造工作品牌,走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青岛特色的老干部工作管理服务的创新之路,推动着我市老干部工作不断实现新的跨越,为我市“三个文明”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如沐惠风、如播心雨、如饮智泉、如醉红叶„„”是市委老干部局近日根据我市老干部工作特点总结并推出的服务品牌群,同时也成为我市老干部生活状况的真实写照。

老有所养 如沐惠风

“惠风”是市委老干部局工作品牌。市委老干部局主要负责同志说,老干部工作就像一股温柔和畅的春风,通过亲情服务,把党的温暖传送到每一位离退休干部的心坎上,使他们心情愉快,佳想安善。

老干部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笔宝贵财富,老干部工作是党的整个干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项工作不是中心但牵动中心,不是大局但影响大局。如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实现老干部工作跨越式发展,是市委老干部局一班人经常思考的问题。他们认为,让老干部“如沐惠风”,关键是要“建过硬班子,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市委老干部局通过打造“学习型、创新型、竞争型、服务型”工作队伍,开展“创建高绩效机关,做人民满意公务员”和“双学双创”等

活动,不断提高全局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工作水平和服务意识。他们以敬老的深厚感情和助老的满腔热情,拓展渠道,强化实效,破解难题,亲情服务,努力落实老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以自己的行动赢得了老干部的认可和信赖,该局也多次被评为全国和省级先进集体。

从政治上关心老干部,是确保广大老干部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的重要保障。市委老干部局采取报告会、恳谈会、培训班、读书班、知识竞赛、书画摄影征文比赛、外出参观考察、全市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经验交流暨表彰会等形式,为老干部与时俱进、参与政治生活、提高政治水平创造了良好条件。市委老干部局在抓好老干部政治待遇的同时,将“五早”管理服务模式贯穿于落实老干部生活待遇中,做到早部署、早调研、早介入、早协调、早落实,及时了解老干部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求,努力解决实际问题,落实好老干部生活待遇,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最难风雨故人来”,这是岛城许多老干部们的感慨。他们说:“每当需要帮助的时候,老干部局的同志们总是及时地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在晚年得到这么多的关怀,享受这么好的服务,很满足、很幸福。”老干部局的工作人员用爱心、诚心、热心,换来了老干部的顺心、省心、开心。

老有所为 如播心雨

“心雨”作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品牌,寓意深刻:这项工作就像老一辈人播洒的绵绵心雨,通过耐心的思想教育和文化传递,滋润青少年一代的心田,使他们健康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近年来,市委老干部局按照市关工委的要求,通过组织“五老”报告团,开展主题教育,实施家庭教育工程,启动爱心工程,建立教育示范基地等,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关心下一代工作卓有成效,连续两次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市关工委办公室紧紧围绕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这一主题,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活动,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目前,我市建立各级关工委组织5100多个,7万多老同志参与其中,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贯通、条块结合的工作网络。

“只要活着,就要关心下一代!”这是市革命传统报告团全体成员的誓言。20多个春秋,由40多名老红军、老战士、老干部和老教育工作者组成的报告团深入机关、部队、厂矿、学校作报告3500多场,累计受教育者达306万人次,成为岛城远近闻名、具有独特优势的教育队伍。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干部在数十年工作实践中形成的好作风、好经验弥足珍贵。为充分发挥好老干部的政治、经验和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市委老干部局积极搭建平台,鼓励和引导老干部通过建言献策、政策咨询、技术服务、专业指导和关心下一代等多种方式,继续为“繁荣青岛、平安青岛、文明青岛”建设做贡献。在面向全市征集“金点子”的“市民月”活动,迄今已举办4年。市委老干部局在离退休干部中开展的“我为青岛发展献计策”活动,4年来共收到老同志“金点子”4000多条。

老有所学 如饮智泉

“老年大学就像人生旅途中遇到的甘甜泉水,老年人通过不断汲取新的知识营养,青春焕发,越学越年轻„„”这是对老年大学服务品牌“智泉”的诠释。

近年来,青岛市委老干部局常年把发展老年教育事业作为老干部工作的重要载体和亮点,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加大力度,建立起多层次、广覆盖、具有时代和青岛特色的老年教育体系,老年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市老年大学和7个区、市老年大学被授予省级示范校称号,老年教育工作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成立于1984年的市老年大学,目前的办学规模已达到6500多人。去年建筑面积7300多平米的市老年大学新教学楼落成启用,良好的教学硬件以及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为该校老年教育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老年大学以开放式、多层次、综合性、规范化教育模式,发挥优质教育资源和现代化示范性老年大学的辐射作用,带动了全市各级老年大学的发展。目前,青岛市各级老年大学(学校)在校学员达13.5万人,占全市60岁以上人口的11.73%,30%的行政村、乡镇、街道都开办了老年大学(学校),基本形成了四级办学网络。

老有所乐 如醉红叶

“艺林红叶”是一个极富想象力的浪漫品牌。倾心打造这一服务品牌的市老干部艺术团“就像金秋里的一片红叶,把人生和社会装点得更加绚丽多彩,花甲变花季,秋光胜春光„„”,成为给老年群体、社会各界带来无限欢乐的“艺术之林中的一枝奇葩”。

市老干部艺术团是享誉全国的一个文艺团体。她成立10多年来,致力于锻造精品,发挥效益,始终坚持唱响主旋律,曾多次获得全国老年合唱大赛金奖、老年风采大赛金奖,为青岛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市老干部艺术团多次晋京参加汇演,胡锦涛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观看他们的演出。

摆放在市老干部活动中心门厅的市老干部艺术团工作进度表,安排得满满当当,每天来中心参加活动的老同志络绎不绝,这是市老干部开展活动的小小缩影。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使离退休干部陶冶情操、愉悦身心、老有所乐,是青岛老干部工作的又一亮点。作为全市老干部活动主体的市老干部艺术团,是该局近年来着力打造的亮点工程。邀请原省委书记赵志浩同志任老干部合唱团名誉团长,邀请唐诃、贾世俊等全国著名作曲家、歌唱家做艺术顾问。老干部艺术团活跃在全市各个文化广场、学校社区、厂矿企业。每年青岛大型节庆和重大活动开幕式上,总能欣赏到老干部合唱团、老干部民乐团动听悦耳的歌声和悠扬的乐曲,都能看到老干部舞蹈队、老干部时装队的身影,以及他们那美丽动人的舞姿和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篇三:三下乡通讯稿1 红军精神伴我前行

7月31日,我来到光荣院看望红军爷爷。刚进光荣院就看到许多老人身着绿色军装,在院子里闲谈散步,我上前与老一辈的革命红军们交谈,听老红军们讲革命故事,对他们的英雄事迹肃然起敬。

在与红军爷爷熟悉之后,老人们邀请我进他们的房间参观,房间虽然不大,但整洁干净,被子也叠放整齐,虽然年岁已大,但仍然保持着军人的习惯。看着红军爷爷们,我对他们敬佩不已,毕竟他们都岁数大了,我应该为他们做一些事情,于是我开始为老人们打扫院子,看着老人们开心的笑容,我也非常高兴。今天的光荣院之行,红军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我觉得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像红军爷爷学习。

第三篇:讲诉长征故事、弘扬长征精神

讲诉长征故事、弘扬长征精神

活动目的:通过搜集讲诉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爱国热情的人和事,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的熏陶,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热爱祖国的民族主义精神。

活动准备:自己搜集相关的红军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活动时间:2016年10月26日 活动地点:教室

参加人员:全体师生 活动主持:甲 乙 活动过程:

甲:万里长城永不倒,万里长征红旗飘!乙:中华儿女多奇志,长征精神代代传!

甲: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乙: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豪迈的声音仿佛穿越时空; 甲:70多年前血肉横飞的烽火岁月,乙:70多年前生死攸关的存亡关头,甲:是革命先烈奋不顾身

乙:是革命先烈勇往直前

甲:是革命先烈指点江山 乙:是革命先烈敢于胜利

甲:2万余里的漫漫征途

乙:11个省份的纵横穿越

甲:长征精神将鞭策华夏儿女

乙:长征精神将世世代代相传。

合:下面,我宣布,“讲诉长征故事、弘扬长征精神”主题班会现在开始!甲:对了,这册书里,我们不是学习了长征的诗歌吗? 乙:就是,大家还记得是哪一课么? 甲:那我们就一起来诵读这两首吧!

全班齐诵读第十一课《诗词两首》

乙:大家精神饱满的诵读,让我们再现了红军长征途中那感人的一幕幕。甲:下面就请我们一起来听听同学们搜集的长征故事吧。

同学讲诉故事。

乙:听了同学们所讲故事,我的内心五味杂乱。甲:是吗?

乙:是的。感动、心酸、激动、紧张......甲:是呀!二万五千里的红军长征路,给我们留下的不只是感动,更多的是精神。乙:那你知道什么是长征精神么?

甲:呵呵,知道一些,不过,我们班里有同学知道的。一个同学朗读长征精神内涵。

(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其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弱小走向强大精神力量。)

乙:原来这就是长征精神啊!现在我明白了。谢谢xx同学。甲:那你知道红军长征的整个过程吗?

乙:知道呀!不过,这时候不用我告诉你,我请一个同学告诉你吧!甲:那我得仔细听听。

一个同学讲诉长征过程。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后,中央红军主力被迫撤离江西革命根据地,准备与二、六军团会合,沿途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兵力损失五万余人。12月,黎平会议召开后,红军改变会合计划,向贵州腹地进发。1935年1月,红军攻打娄山关,占领遵义城,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也开始确立。会后,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翻越夹金山。6月,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开始与张国焘的分裂主义作斗争,左路军走过人迹罕至的草地。随后,红一,三军团和军委纵队继续北上,攻克天险腊子口,翻越六盘山,到达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中央红军长征宣告结束。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省会宁地区会师,红军宣布长征胜利结束。)乙:记住了吗?

甲:当然啦!毛主席曾经说过,自盘古开天以来,三皇五帝,历史上有过这样的长征吗? 乙:没有,从来没有。

甲:长征是宣言书;

乙:长征是宣传队;

甲:长征是播种机。

乙:我深深的被红军战士顽强的精神所打动; 甲:我深深的被红军战士坚定的信念所折服;

乙:我觉得我们学生现在应该做的就是努力学习,长大后为自己的祖国多做贡献,成为祖国的栋梁。

合:让我们将长征精神代代传下去吧。最后,请全体起立,以最真挚的感情深情的朗诵诗歌《长征赋》,去体会革命胜利后的喜悦与豪迈吧!

第四篇:听妈妈讲中药故事

1.李时珍与三七的故事

传说,有一次李时珍去南京参加药材展览会,在药王庙前的地摊上,看到一个云南药商摆着一种圆锥形褐黄色植物根,见过许多药材的李时珍也不认识这种药,便上前询问,药商说:“它叫三七,云南特产,可止血化瘀镇痛,是西南军队中治疗枪伤的重要药材。”李时珍取一细根头放入口中咀嚼,其味先苦后甜,凭借着往日的经验,觉得可带点回去一试,便问:“我买一两怎么样?”药商告诉他,这药的价格能和黄金相比,非常贵重,李时珍把钱袋里所有的钱拿出来都还不够,只得轻轻叹息一声,准备离开。云南药商见他面善清瘦,身后跟着一个背着装有多种药材大包的青年,估计这是位对医药深有研究的人,便叫住他请教名字,李时珍说:“我叫李东璧。”“啊,原来是蕲州李先生,久仰久仰!今日有缘相见,荣幸荣幸!我送你一两三七,愿你能为更多人治好病,也算是我的见面礼。”云南药商抓起几块三七递到李时珍手中。李时珍回去后取三七给好几个病人试用,效果非常棒,就从各个方面收集三七的治疗作用,首先将其载入《本草纲目》中。

2.小和尚和人参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山东有个云梦寺,寺里有一老一小两个和尚。老和尚不但无心拜佛,而且天天下山游玩。小和尚在寺中,还时常挨老和尚怪罪刁难,人被折磨得骨瘦如柴。一天,老和尚下山前,给小和尚安排了很多工作。小和尚干活累得腰酸背痛。这时,不知从何处跑来一个穿红肚兜的小孩,不声不响地帮小和尚干起活来。说来也怪,在穿红肚兜小孩的帮助下,活儿很快做完了。此后,只要老和尚下山去,穿红兜肚的小孩就会来帮助小和尚忙这忙那。老和尚返回寺中,小孩就不知去向了。

时间久了,老和尚很奇怪小和尚每次都能把任务完成。就逼迫小和尚说出了实情。老和尚威逼小和尚:“小孩如果再来的时候,你悄悄地把这根穿了红线的针别在他的红肚兜上。”小和尚非常为难,又无法抗拒。终于有一天,红兜肚小孩干完活,准备离开时,小和尚趁其不备将针别在了小孩的肚兜上。第二天,老和尚把小和尚锁在库房中,手持镐头,顺着红线,来到一株老松树下,只见那针插在一棵人参苗上。他高兴极了,举起镐头,恶狠狠地刨下去,不一会就挖出了一个“人参娃”来。小和尚知道自己的好朋友被老和尚伤害后,心里非常的懊悔。

3.成吉思汗与肉苁蓉的传说

成吉思汗在统一蒙古各个部落之前的名字叫做铁木真,他曾经历过一场殊死之战,历史上称为“十三翼之战”。公元1190年,札木合嫉恨铁木真领导的蒙古乞颜部落不断壮大,联合泰赤乌等十三部落共三万人进攻铁木真。铁木真得悉后,将自己所属的三万人分为“十三翼”分别应战。经过惨烈的战争,铁木真失利,退避于斡难河上源的狭地。那里都是沙地,水草很稀少,人和战马都没有吃的,到处都长着成片的梭梭树。铁木真的残兵缺衣少食,筋疲力乏,士气低落。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补给,札木合乘虚杀来,就要遭受灭顶之灾了。千钧一发之际,只见铁木真的坐骑一跃而起,仰天长啸。后蹄在梭梭树丛中奋力猛刨,从梭梭树的根部刨出了一个又一个的“肉苁蓉”。将士们饥渴难耐,纷纷以此充饥。神奇的是,吃下肉苁蓉,不但不饥不渴了,而且精神抖擞,士气大增。铁木真认为这是天神相助,于是集结将士,冲出重围„„后来经过多次战争,统一了蒙古各个部落,成为成吉思汗。

4.大黄和眼疾患者的故事

以前有位老中医叫做韦文贵,他非常擅长诊治眼部疾病,而且在全中国的名气都非常大。有一次他到一个医院会诊,这个病人是一个农民,因为收割麦子的时候麦芒刺伤右眼,生了一种叫做前房积脓性角膜溃疡的病。这个患者年轻体壮,同时有心烦,口渴,小便黄,大便难以排出的症状。老中医就给他开了一个处方,里边用到一个药物:大黄五钱。患者拿了处方就走了。三天后患者来复诊时说配药的时候和药房吵架了。原来是配药的医生一看处方,问:这个方子是给人吃还是给牛吃?这个病人非常生气,说:“我是人,不是牛,吃死了不要你负责。”配药的医生看处方签字的医生是那个非常有名的医生,也就不再追究,直接配药了。老中医听了,非常惊讶,把原处方拿来一看,才知道原来是抄处方的医生把大黄“五钱”抄成了大黄“五两”。老中医当时没有仔细核对就签字了。大家都非常的惊奇,因为大黄是一味非常猛烈的药物,超量服用,要导致非常严重的医疗事故。还好患者体格壮实,加上阴差阳错的把药煎煮时间过长,导致药物的副作用减小了,疾病也痊愈了。这件事情告诉我们,不管是谁,做事都要非常的仔细,任何环节都不能疏忽大意。

5.老中医巧用山药救人

很久以前,有一对夫妇,心地很坏,没有孝心,这媳妇总盼着年老的婆婆早点过世,每天给婆婆吃的饭就是一碗稀粥,一段时间以后,婆母浑身无力,卧床不起。这个事儿让村里的一个老中医知道了,他将计就计地想出了一个主意,他把这一对夫妇叫来,给了他们一种药粉,说把这个药粉和在粥里边吃,保管她活不到一百天。这小两口回去以后就照这个方法做了,把这个药粉混和在粥里边,天天给她婆婆吃。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十天之后,老婆婆能够起床活动了,三个月以后老人身体养的白白胖胖。婆婆身体好了,在村里边逢人就夸这儿子媳妇对她好。这对夫妇此时方知老中医的良苦用心,想起以前所作所为,真是羞愧难当。老中医因势利导,并告诉他们,那个药粉就是山药磨成的粉。经过这番调教,这一对不孝夫妇变成了一对孝顺的夫妻。这一味“山药”救了一家三口,从此山药的故事成为一段佳话流传至今。

6.丹参的故事

很久以前,东海岸边有个村庄,有一个年轻人叫阿康,他从小就失去了父亲,母亲独自一人辛辛苦苦把阿康抚养成人。因为从小在风浪中长大,阿康游泳的本领非常好。有一年,阿康的母亲患了病,经常崩漏下血,请了很多大夫,都没治好。阿康非常着急,正当此时,有人告诉他东海中有个无名岛,岛上生长着一种花开紫蓝色、根呈红色的药草,以这种药草的根煎汤内服,就能治愈他母亲的病。阿康听后,喜出望外,便决定去无名岛采药。村里的人听说后,都为阿康捏着一把汗,因为去无名岛的海路不但暗礁林立,而且水流湍急,非常危险。但阿康救母心切,毅然出海上岛采药。他凭着高超的水性,绕过了一个个暗礁,冲过了一个个激流险滩,终于顺利登上了无名岛。他四处寻找那种开着紫蓝色花、根是红色的药草。每找到一棵,便赶快挖出其根,不一会儿就挖了一大捆。返回渔村后,阿康每日按时侍奉母亲服药,母亲的病很快就痊愈了。村里人对阿康冒死采药为母亲治病的事,非常敬佩。因为这个药草是红色的,又非常难得,像人参一样珍贵,所以便取名叫“丹参”。

7.白芍治疗腹痛的故事

宋朝的时候,钱塘江边住着一个三口之家:夫妻俩和他们的女儿。女儿名字叫白韶,聪明俊秀,心地善良,十分可爱。她18岁时嫁给邻村一个名叫王贵的小伙子,小夫妻男耕女织,生活过得很美好。但美中不足的是,结婚三年了,白韶不但没有生育,而且还常常小腹疼痛,月经也不准时,还有眩晕、耳鸣等症状。春末夏初的一天,王贵到离家不远的一座大山上砍柴,看见一种野草,株高不到三尺,繁枝茂叶,葱茏欲滴;花朵色彩鲜艳,幽雅高洁,潇洒华丽,清香流溢,笑靥迎人。王贵心想:要是把这种野草移栽到自家庭院让白韶观赏,心情一定会好一些。于是,王贵挖取一大捆野草,精心地栽种在家中庭院。一天,王贵外出干活。到了黄昏王贵还没回家,白韶饥饿难受,忽然闻到门外吹来一股醇正而清爽的香气,精神陡然一振。她走出门口一看,栽种在庭院里的那些野草正向她点头,白韶心想这草说不定是可以当做食物的,便走向野草,拔了几株,洗净草根上的泥土,一口气吃下肚子。不一会儿,白韶感觉一身轻松,手脚有力,精神大振。从此,白韶不管口渴还是饿了,就到庭院园里拔几株野草根来吃。转眼一年过去了,白韶身体康复,随之生了一个白白胖胖的男孩。后来,村民们知道这种野草能治好白韶的病,就将它起名为“白韶”,年深日久,就叫成现在的‘白芍”。

8.熟地治瘟疫

在唐朝时,有一年,黄河的中下游发生瘟疫,流行很广,很多老百姓失去了生命,县太爷来到神农山的药王庙祈求老天保佑。这时,从庙的外边来了一个人,他送给县太爷一株根状的草药,送药人将这个药草称为地皇,意思是皇天赐药,并告诉他神农山北边的洼地里有许多这种药草。县太爷非常高兴,立即安排了很多人上山采挖,老百姓吃了这个药草的汁疾病就痊愈了,百姓们得救了。瘟疫过后,百姓们把它引种到自家农田里种植,并且流传到全国各地。因为它的颜色发黄,百姓便把地皇叫成地黄了。

9.当归不归,让人后悔

相传在古代的四川地区,那里药草非常丰富,有一户人家,常年采药,然后卖给药店来换取生活的物资。那一年,他们家的年轻男子阿明结婚了,新婚不久,又要上山采药,对妻子说三年回来,谁知一去,一年没有来信,二年也没有回音,三年仍不见阿明回来。媳妇因长期思念丈夫而忧郁悲伤,得了气血亏损的妇科疾病。媳妇等了三年,失去了信心,只好改嫁了。谁知过了一年,她的丈夫阿明回来了。阿明找到自己家里,媳妇却不在了,找到她的新家,媳妇对阿明哭诉着说:“三年当归你不归,片纸只字也不回,如今我已错嫁人,心如刀割真悔恨。”阿明也懊悔自己没有按时回来,于是把采集的草药根拿去给媳妇治病,竟然治好了她的妇科疾病。从此,人们才知道这种草药根,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的功效,是一种妇科良药。为汲取“当归不归,娇妻改嫁”的惨痛教训,便把这个药草叫做“当归”。

10.红景天和金国国王

相传,在很早以前,有三位天上的仙女经常到长白山天池中沐浴。有一天三姐妹正在小天池嬉戏之时,从远方飞来一只美丽的小鸟,将口中衔着的一枚红果吐在小妹佛库伦的衣衫之上。三姐妹上岸后,佛库伦发现了这枚红果,于是便将其含于口中,不料一不小心将这枚红果咽入腹内。小妹发现自己飞不起来了,只好将刚才吃红果之事告诉了两个姐姐。两位仙女回天宫之后向父母诉说此事,父母也毫无办法。这样佛库伦就只好留在长白山下的一个古洞居住。不久后佛库伦产下一男婴,取名阿骨打。天上的父母日夜挂念着佛库伦,为了使她能于人间保持健康的身体和强壮的体力,就派佛库伦的两个姐姐把景天仙草的种子带到长白山,让佛库伦种在古洞四周,以经常采挖食用,强筋健骨,增加身心的活力。就这样,佛库伦凭着景天仙草的神力,将阿骨打扶养长大。长大后的阿骨打英姿神武,勇猛彪悍。后来他成为部落首领。并逐步统一了长白山的各个部落,势力益发强大,最终打败了大辽,建立了金国,成为国王。

11.天冬和麦冬的姐妹传说

天冬、麦冬本来是天上两个仙女。大姐天冬干练灵巧,爽直,性格比妹妹强盛;小妹麦冬文静秀气,貌美,并喜用淡紫色或白色的花朵装扮自己。她们在天上见到人间虚痨热病的病魔到处行凶,致使人们面黄肌瘦,燥咳吐血,口渴便秘,死者很多,十分可怜。姐妹俩十分同情人间疾苦,决心下凡解救。大姐就在我国东南、西南、河北、山东、甘肃的山谷、坡地疏林、灌木丛中生根落户,小妹麦冬就在我国的秦岭以南浙江、四川一带的溪边、林下安家落户。姐妹俩出没在偏僻地带为那些被病魔缠身的病人奉献自己,和病魔作斗争。姐妹俩虽然都能赶出使肺胃阴虚、燥热和令人便秘的病魔,但两个人的性格又有所侧重。大姐对火、燥二魔的清除的力度大于妹妹,直至入侵肾部的魔鬼;小妹性格文静力弱,但主攻心中燥魔不在话下。二人合作,水火既济,促人康泰。

12.何首乌助人长寿

相传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到嵩山封禅,发现卢岩山瀑布附近的村民都很长寿,于是问村民,得知这个地方的村民都有食用首乌长寿粥的习惯,这种长寿粥是将何首乌和小黑豆一起煮粥,所使用的的水,来自一口井,这个井的内壁长满了何首乌的根。汉武帝来到那口井边,见井周围长满何首乌,于是赐名长寿井,这个井到今天依旧存在。从那以后,长寿粥作为御用品每日贡膳,汉武帝寿至70岁。及至武则天称帝,为求长寿,命国师胡超炼仙药。胡超来到嵩山脚下,得到黑豆与何首乌,炼得仙药,专供武则天食用,武则天82岁才寿终。

13.生姜制药

一天,苏轼与他的文学好友姜志之喝茶闲聊,姜志之提议道:“苏子,我们玩个游戏吧,指座中一物为药名。”苏轼以赞同的口气连声说:“好!好!”姜志之沉思片刻说:“你就是个药名。”苏轼不解其意。志之笑着说:“苏子嘛!”苏轼随即说道:“你也是药名,不是厚朴,就是半夏。”姜志之也很茫然,问其缘故。苏轼曰:“若不是半夏、厚朴,为什么要用姜志(制)之!”志之拍案叫绝:“妙哉!妙哉!” 那“姜”与“制之”又有什么关联呢?原来,在中药的制作方法法上有净选、切制和炮制等方法,其目的在于保证药品质量,提高药物的疗效,确保用药安全。姜制法就是诸多炮制方法之一,而半夏和厚朴就是需要用姜来炮制的药物。不得不佩服苏轼的学识广博和文思敏捷啊。

14.天麻的传说

有一年,大山深处的村子里突然流行起一种奇怪的疾病:头会痛得像裂开一样,严重时还会四肢抽搐,半身瘫痪。村里的乡亲到处求医吃药,但都不见效果。村里有个小伙子叫天生,他听说滴翠峡有个神医能治这种病,于是带了干粮,历经千辛万苦到达一处山顶,没想到刚登上山顶,天生就感到头晕目眩,一头栽到地上,四肢抽搐,什么也不知道了。当他醒来时,发现自己睡在一间茅屋中,头也不痛了,四肢也不再抽搐。他起身打量茅屋里的东西,发现桌子上堆着一些像马铃薯一样的植物块茎。正在这时,从屋外走进来一位老人,手中端着一碗药,让天生喝下。老人告诉天生,他生的病和村里百姓的病一样,要靠一种药材医治。药材已准备好,就放在桌子上,让天生病好后带回村子。天生赶紧起身下床,向老人恭恭敬敬地叩了一个头,感谢老人的救命之恩。老人接着告诉天生,药如果吃不完,就把它藏在不显眼的烂树叶里,它就会永远用不完。说罢,老人转身就不见了。为了纪念神医送的药材,乡亲们都说这是天赐之物,又专治头晕目眩,半身麻痹瘫痪,就把这种药材叫做天麻了。

15.太子参的由来

春秋时期,郑国国王的儿子,年龄才5岁,就天资聪慧,能分辨忠臣奸臣,深得国王厚爱。但这位王子却体质娇弱,常常生病,皇宫里的医生也没有好办法。国王通告天下求补益的药物,并许诺丰厚的回报。一时间,各地献宝荐医者络绎不绝,但所用皆为参类补药,却并未奏效。一天,一位白发老人揭榜献药,声称非为悬赏,而实为王子贵体、国家大计着想。国王对老者说:“你诚心可鉴,但如果药不灵验,可是有欺上之罪哦。”老者呵呵笑道:“王子身体稚嫩,难以承受强烈的补药,需慢慢补养。我有一个药物,服用百日必能见效。”于是,王子按照方法服用老者所献的这种细长条状、黄白色的草根。三个月后,果见形体丰满,病恙不染。这时,国王才相信老人所说的话,大喜之余,晋封王子为太子,又急寻老者以封赏,但老者已行踪难觅。国王问老者所献之药何名,众皆摇头不知。近臣就说:“药有参类之性,拯挽太子之身,就叫太子参吧。”于是,“太子参”的美名就这样传开了。

16.黄精的奇妙功效

从前,有个为坏财主,不但虐待佣人,而且色迷心窍。他家有一个丫环名叫黄精,长得很漂亮,因此被财主看上了。财主传话给黄精和她爹娘,要娶黄精做小老婆,否则让他家立即还清所欠债务,并且让黄精姑娘滚出财主家门。黄精姑娘不愿屈从。一天深夜,黄精姑娘趁人不备逃出了财主的庄园,来到一座山上。山上没有食物,无奈之下,她只能以身旁的野草充饥。一次,她拔了一棵有手指般粗的草根,放在嘴里一嚼,觉得又香又甜,比那些草梗草叶好吃得多!于是,之后黄精姑娘就把这种草根当粮食。转眼过了几个月,在山里寻找逃生之路的黄精姑娘爬上了一块大岩石后面,只见一棵酒杯粗的黄藤从崖顶上垂了下来,她抓住藤萝向上攀爬,这时感觉自己的身子变得非常轻盈,像燕子一样,轻松地爬上了山顶,连气都不喘。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天她找到了一个村落。一位好心肠的老婆婆听了黄精姑娘的遭遇收留了她。村里人听到黄精姑娘吃草根不但维持了生命,而且身体日趋健壮,连连称奇。因为这种能够治病的草根是黄精姑娘发现的,所以大家就给它起名叫“黄精”。

17.葛根美颜的传说

相传在唐朝的时候,有座山,山脚下住着一对夫妻,男的读书,希望考取功名,女的耕种,供养家庭。十年寒窗苦读,丈夫高中进士,本是喜从天降,但是丈夫却烦恼满怀,只因长安城里富家女子个个都很漂亮,丰盈美丽,想到自己家里妻子长年劳作,瘦弱不堪,于是有心休妻。他托乡人带信回家,妻子打开只见两句诗“缘似落花如流水,驿道春风是牡丹”,妻子明白丈夫看不上自己了,将要把自己抛弃,终日茶饭不思,以泪洗面,更是容颜憔悴。

山神得知后,怜爱善良苦命的女子,梦中指引这位妻子每日上山挖食葛根,不久,畲女竟脱胎换骨,变得丰盈美丽,光彩照人。但丈夫托走乡人后,思来想去:患难之妻,怎能抛弃!于是快马加鞭,赶回故里,发现妻子变得异常美丽,更加大喜过望,夫妻团圆,共同过上了美好生活。

18.藕的故事

南宋隆兴元年,宋高宗隐退让位,孝宗继位当朝。这孝宗生活很讲究奢华,山珍海味吃腻了,又挖空心思要吃湖蟹,每天派几十个人下湖捉蟹。这湖蟹虽是美味佳肴,但多食反而对身体有害。不久,孝宗腹部不适,每日腹泻数次,御医诊为热痢,用了不少药都没有效果。高宗亲自微服私访,为孝宗寻医找药。这天,高宗打扮成一个老人来到药市,见一药坊面前摆了一大提鲜藕节,人们争相购买。高宗看不懂了,上前问道:“请问药师,众人购买藕节是什么原因?”药师答道:“长老不知,如今天下流行冷痢这种疾病,新采藕节乃治疗冷痢之良药。”高宗听罢,沉思片刻,叫药师跟他到皇宫,药师仔细搭脉叩诊,只见孝宗汗出肢冷,脉细舌白。药师道:“陛下过食湖蟹,伤脾胃,久已脾胃阳虎,故成冷痢。服新采藕节汁,数日可康复。”高宗大喜,忙令人取来金杵棒,将藕节捣汁,送孝宗热酒调服,不几日,孝宗的病就好了。

19.百合传奇

从前,山东兖州的徂徕山有座光化寺,里面住着一位书生,平日读书习文。盛夏的一天,他到寺院廊下看两厢的壁画,忽见一位十五六岁的白衣美女,姿貌超群,便诱她至居室,两人谈情说爱,非常亲密。临到分别时,书生赠给白衣少女一白玉环指。白衣少女走出寺门百余步便消逝看不到人影了。书生赶紧奔到那里,却见地上长着一株百合,开着硕大的白色花朵,与其他百合花迥然不同。书生将百合挖出一看,其根大如拳头,颜色洁白像块玉石,捧回居室仔细观察,也没有发现什么奥秘,于是就把百合球茎层层剥开,突然发现玉指环藏在其中,这才悟到原来那位白衣少女就是百合花的化身。他懊悔不及,伤害了亲密爱人,大哭一场,收拾行李下山去了。

20.玉竹养颜

相传,在唐代有一个宫女,因不堪忍受皇帝的蹂躏,想尽办法,终于逃出皇宫,但又害怕官兵抓捕,只好躲入深山老林之中。在山中到处是丛林树木,还有毒蛇野兽,找不到食物充饥,便采玉竹当做食物,久而久之,身体竟然变得轻盈如燕,皮肤光洁细腻。后来,宫女与一猎人相遇,两人相爱,在深山里建造了一个木屋,生儿育女,直到60岁时才与丈夫子女回到家乡。家乡父老见她依然是当年进宫时的青春容貌,惊叹不已。从那以后,玉竹的功效就为世人所知了。

第五篇:听爷爷讲党的故事

听爷爷讲党的故事

开发区内族学校 六年级 李林康

爷爷今年74岁了,听爸爸说爷爷是“哈工大“的高材生,还是学生会的主席,爷爷的党龄比爸爸的年龄还大!这时陈爷爷轻轻抚摸着我的头说:“你们都坐下,听一听当年中国共产党是怎么打“鬼子”的”,爷爷讲述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抗日联军对日作战的抗战情节。

那个年代,正是日本军国主义的铁蹄在中国东北的大地上肆意践踏,同胞被杀虏,祖**亲在哭泣,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和东北军的爱国官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组成了“救国军”自卫军、大刀会等等抗日武装,后来发展成为东北抗日义勇军,东北各地的党组织与东北抗日义勇军,开展对日游击战争,建立了反目统一战线,和抗日游击根据地,同日,伪军进行顽强的斗争。陈爷爷说: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最早对日作战的抗日武装力量,在当时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东北抗日联军经历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最为惨烈、最为悲壮的1 4年抗日历程,共与日军作战多达66611次消灭了18万日伪军,牵制了70万日伪军,.为全民族的抗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说到这,陈爷爷的眼睛潮湿了,他接着说:“当时的条件异常艰苦,没有吃、没有穿。义勇军的将士们在挑战着人类生存的极限!用血肉之躯与日军进行搏杀!杨靖宇、赵一曼、赵尚志烈士就是抗日英雄的代表,为最后战胜日本帝国主义起到了重要作用。两个爷爷说到动情的地方,不约而同的唱起了《义勇军进行曲》“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在爷爷的病房里回荡着!小朋友,你知道小先队员的红领巾是怎么来的吗?知道!红领巾是国旗的一角,是革命先烈的鲜血染红的,我长大了,也要当共产党员!嗯,说的好,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两个爷爷都满意的笑了„„

下载听老红军讲长征的故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听老红军讲长征的故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听姥姥讲党的故事

    听姥姥讲党的故事 “姥姥,我想听党的故事!”姥姥沉思片刻,说:“党的故事有可多!你想听哪一个?”姥姥马上说,“我给你讲讲刘胡兰的故事吧!” “刘胡兰,山西省文水县人,1946年成为中共候......

    听爷爷奶奶讲解放前的故事

    听爷爷奶奶讲解放前的故事 这天的晚饭后,我和爷爷、奶奶坐在阳台的椅子上乘凉。这时奶奶轻轻地哼了一首歌“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我们坐在高......

    听老战士讲抗日战争的故事

    听老战士讲抗日战争的故事 天津求真小学五年级六班卢欣怡 今天早上,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我来到裕国小区居委会,和许多小朋友一起,听老战士讲抗日战争的故事,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听爷爷讲革命故事作文(大全)

    听爷爷讲革命故事作文我的爷爷是土生土长的xx人,今年90多岁了,说起解放xx的事情,他总有讲不完的故事。在xx解放前夕,部队上有两个同志找到爷爷。他们对爷爷说,老乡你们马上就要翻......

    听妈妈讲童年的故事

    我想,我会是国王!没有妈妈断然回答:我们甚至没有看着一个孩子有一个孩子,这就像你这么高兴,什么什么,虽然没有电视,玩得很开心。我听,请求我的母亲:我不骑国王,我想听听你的童年故事......

    长征故事

    大家好!我是一(5)班的李浩然,今天我要讲的故事名字叫《金色的鱼钩》。在这之前,我从没见过金色的鱼钩,读了这个故事,我更觉得这是一枚不平凡的鱼钩! 故事发生在1935年的秋天,红军长......

    长征故事

    四渡赤水河 一渡赤水,集结扎西,待机歼敌。1935年1月19日,中央红军由遵义地区出发,分三路向川南开进。右路红1军团,牵制綦江、合江之敌,由松坎出发,经温水、习水向赤水疾进;中路红5......

    长征故事

    一顶红军帽 小战士胡东生刚入伍就开始了长征。入伍时,他连一顶军帽都没有。爬雪山时,部队已经两天没吃东西了,指导员把仅有的一块牛皮给了小胡。第二天,雪下得更大,小胡看见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