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志向和热爱是伟大行为的双翼
志向和热爱是伟大行为的双翼
---------------------培训学习有感
沐浴着三月的春光,我们开始了新的学习征程---淄博市初中班主任培训。忙里偷闲,聆听了专家报告,系统学习了第一模块《师德与法律素养》。专家的报告深入浅出,高屋建瓴,自己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曾记得德国著名思想家、科学家歌德说过这样一句名言:志向和热爱是伟大行为的双翼。我们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所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是为本。这个‚本‛就是高尚的师德。热爱本职工作,干好本职工作,这应是最基本的师德。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尤其在当代,作为人民教师应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应成为教师基本行为规范的基石。
另一方面,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承担着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维护学生合法权益的责任,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对学生的父母般的关心与爱护和朋友般的关心与尊重,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尤其是在教育日趋走向法制化的今天,教师更应该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树立依法执教的意识,自觉维护教育法律法规。然而,目前有些中小学教师的法律素养却不容乐观,侵犯学生权益的事件如打骂、体罚、变相体罚、侮辱学生人格等现象,在学校时有发现。这说明,一些教师法律素养缺乏,解决中小学教师在法律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刻不容缓。
总之,作为人民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在具备高尚的师德同时,也应具备精深的法律素养。应把以德执教与依法执教紧密结合起来。在教育这片净土上,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爱与责任是教育的双翼
爱与责任是教育的双翼。
崇教厚德,提升职业追求。
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严谨治学。
对学生多一份爱心,少一份偏见,多一份帮助,少一份责备。
奉献爱心,履行职业责任。
岗位是最好的课堂,同事是最好的老师,职责是最好的教材,业绩是最好的答案。
关怀细无声,爱生至始终。
弘扬学校文化,树立师德形象。
加强师德修养,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
教师是爱的使者。
品德比能力更重要。
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人人讲师德,事事讲师德,时时讲师德。
为人师表,团结协作,求真务实。
为人师表,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和品德去教育、影响学生。
温暖的话语,如涓涓细流,滋润童心。
我们要善待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做到一个也不放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德立教,以德立身。
学规范、强师德、树形象,做师德高尚的人民教师。
严谨笃学,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不断进取。
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
用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
用我们的智慧去启迪学生,用我们的情感去感化学生,用我们的人格去熏陶学生。
响。
第三篇: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
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我的教学、科研体会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中文系 发布时间:2006-6-1 阅读:246次
大体说来,中国高校教师有四种类型:一是教学行型;二是科研行型;三是教学、科研皆行型;四是教学、科研皆不行型。众人皆知,第四类型的教师是不可取的(但在高校中又确实存在),而对前三类型的评价就要复杂一些,原因是具体每个高校本身的类型不同,那么对教师的要求和衡量标准也就应不同。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我所工作的单位皆是教学科研并重型高校,所以,做一个教学、科研皆行型的高校教师,一直是我人生的追求目标。现在,我对这一人生目标的追求不敢说实现与否,但却敢说我一直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奋斗着,其中也有一些心得体会。
要做一个教学、科研皆行型的高校教师,首先应把自己所教的课程讲好。讲好自己所教的课,这是每一个教师都懂得的道理,但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教师真正要讲好一堂课,光从教材到教材是不行的,教师必须具有相关的大量丰富知识,而这大量丰富知识的获得,功夫要在课外,有时为了讲好一堂课,教师要用比一堂课多几倍甚至十几倍的时间来备课。我1985年3月步入高校做教学工作,所讲的第一次课是“魏晋南北朝乐府民歌”。虽然这只是古代文学中一章内容,仅有4课时,但我并未掉以轻心,而是认真对待。为了讲好这次课,我不仅通读了游国恩等编写的《中国文学史》(1-4册),还看了郑振铎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上、下)、刘大杰的《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中、下)、萧涤非的《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编)中的有关内容、沈约《宋书》中的有关内容、李延寿《南史》、《北史》中的有关内容,并在阅读这些书籍时,摘录了与我所要讲的课程有关的东西,作为备课资料。由于占有了大量教学资料,备课充分,使我在讲课时得心应手。如在讲南朝乐府民歌思想内容、特色时就与汉乐府民歌进行了比较,从而使南朝乐府民歌的思想特征、艺术特点更加突出地显现出来,便于学生记忆。又如在分析南朝乐府民歌思想内容单调原因时,就结合《南史》中所记的一些史实,使学生对南朝社会有充分的了解,便于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理解。我讲的这次课,学生听讲聚精会神,可时时看到他们的笑脸和听到他们的笑声。下课后,许多学生就围上讲台,和我攀谈起有关学习上的一些问题,并对我的第一次课给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赞扬。第一次上课的成功,增强了我做一个好的高校教师的决心和信心,从此我在教学上更加尽心尽力、认认真真地讲好每一门课、每一次课。现在,我在高校所做教学工作已有二十余年,讲过的课程有中国古代文学、大学语文、普通话、汉字形,名作欣赏、钢笔书法训练指导、《史记》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名著导读等,获得多种教学方面的奖励,但使我最欣慰的还是学生对我上课的评价,他们说肖老师教学认真负责,听他讲课轻松愉快,能在不知不觉中学到许多有用的东西。
要做一个教学、科研皆行型的高校教师,其次要走教学、科研相结合之路。一名高校教师,在其打好教学基础后,一定要把自己的科研搞上去。不搞科研的高校教师,在其教学达到一定层次后,就不会再有大的提高了,要想教学有提高,就必须搞科研。高校教师要想搞好科研,最好走教学、科研相结合之路,因为这样,不仅可以使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而且还可以节省时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过了教学关之后,就开始着手撰写科研论文,而我的最初几篇论文,都是在教学备课中发现的问题,用科研手段解决了它之后,又回过来用于教学。如“《上山采蘼芜》主题辨析”一文,就是我在备课中,发现一些影响较大的《中国文学史》和《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多认为它揭露了“故夫”喜新厌旧的丑恶灵魂,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女性的被压迫地位。有的古代文学选本虽认识到了此诗隐约揭示了“故夫”的被迫离异心理,但也只是说它反映出封建社会妇女在婚姻问题方面的悲惨遭遇。这两种说法,或误解了诗的主题,或对主题概括不够全面。此诗的主题应是通过对“前妻”“故夫”邂逅相遇情形的描写,反映了封建社会中男女婚姻上的不幸,揭露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制的冷酷无情。又如“汉乐府《妇病行》中‘丈人’考释 ”一文,也是我在备课中,发现对其中“丈人”一词,诸家有不同的解释。或曰:“丈人,指病妇的丈夫。”或曰:“‘丈人’一词解为邻居老人才较符合作者原意。”其实“丈人”一词在此诗中释为“病妇”的公公最恰当。再如“汉乐府《陌上桑》‘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解”一文,还是我在备课中,发现对其中“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的解释,有两种说法:第一,耕者、锄者彼此抱怨,只是因为看罗敷而耽误了劳作。第二,男子们因看了美丽的罗敷回家就嫌自己的妻妾丑陋。其实符合作者创作原意的正确解释应是“耕者、锄者彼此抱怨,只是因为看罗敷而耽误了劳作”。为了辩明和解释清楚以上所举三篇论文中所讨论的问题,我查看了《史记》、《汉书》、《后汉书》中的一些人物传记、书、志等,又看了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中的有关章节,还看了有关中国古代婚姻、风俗的一些文章,从两汉婚俗、风俗、家庭生活、农事劳作等几个角度,对我认为合理的解释,分别进行了阐述论说。文章发表后,由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先后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中心《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编目索引。《上山采蘼芜》、《陌上桑》、《妇病行》是汉乐府诗中的名作,讲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两汉文学时,都要讲到它们,有的还要做重点分析讲解。由于我用科研手段解决了它们中的一些问题,充实了我的教学内容,使我的课讲起来更加生动有趣,使我的教学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另外,我的“曹操《短歌行》中‘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辍)’解”、“‘倾崖返捍’释”、“关于王粲《登楼赋》中所登之楼”等论文,也皆都是走教学、科研相结合之路的成果。
要做一个教学、科研皆行型的高校教师,在步入科研阶段之后,一定要有自己的科研方向。搞科研适合用“阵地战”,不适合用“游击战”。用“阵地战”法搞科研,可以使自己占有一方研究领域,然后在这一领域中由外到内、有浅入深地研究一些问题,问题不断被发现又不断地得到解决,科研也就有了系列成果,久而久之,也就成了此研究领域的“专家”。如果用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游击战”法搞科研,虽然也可以发现一些问题,解决一些问题,但对所研究的问题不成系统,对研究的问题也就不会精深,更不会有什么系列成果,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付出的努力不少,而充其量只能成为一个“杂家”。我是在自己有了一定的科研基础后,选定司马迁的《史记》为自己的研究方向的。我此研究方向确定后,经过一些年的努力,现在已取得了一些系列成果,先后发表《史记》研究方面的论文有“论《史记》取材于民间文学”、“《史记》叙事中的议论”、“论《史记》的戏剧美”、“《史记》人物性格论”、“《史记》中对人物哭的叙写”、“《史记》的对比艺术”、“《史记》对《左传》战争描写艺术的继承与发展”、“《史记》对《聊斋志异》的影响”、“《史记》人物传记开头方式简论”、“《史记》论赞的议论特点”、“司马迁的妇女观”、“韩信被杀的自身原因”、“刘邦的御臣之术述评”、“秦始皇姓氏小考”、“‘马童面之’解”等。在《史记》研究的一些系列成果基础上,我又参考了其他《史记》研究专家的一些成果,给学生开了“《史记》研究”选修课,收到了科研促教学之效。另外,我在高校虽然教过的课程有8门,但教学上的主要阵地还是讲授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在我讲授中国古代文学的二十来年中,觉得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分析鉴赏占教学课时的很大一部分,而教师对从先秦到清代的诗歌代表作的分析鉴赏,大体套路是一样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有鉴赏审美疲劳之感,收不到好的效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想讲授中国古代文学,教师对学生“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果我们把至今还没人搞的中国古代诗歌鉴赏史的线索理清,从中总结出人们对古诗的鉴赏方法,然后把分析鉴赏古诗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不是会收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吗?本着这一想法,我决定把对中国古诗鉴赏史的研究为自己的第二个科研方向,2005年我以“中国古诗鉴赏简史”为题,申报了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并获得批准,现正在课题研究的进程中。
以上就是我的一点教学、科研体会,想法有一些,成果却不多,讲出来深感汗颜,但学院既然让教授们都写一写自己的教学、科研体会,我这“丑媳妇”也只能见“公婆”了。
第四篇:小学作文:热爱伟大的祖国
热爱伟大的祖国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与我的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把伟大的祖国、伟大的党歌颂。
我们党从诞生、成长、壮大到成熟都是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历经了不平凡的岁月,经历了奋斗与牺牲,绎了光荣与梦想才赢得辉煌与成功!现在我们的经济更加繁荣,法律法规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气息更加浓烈;我们的社会和谐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小康。这是多么了不起的成就。
当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不管是在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我们都会站在国旗下举起右手宣誓: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主人,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养成优良品德,锻炼强健体魄,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
过去的一年是我们丰收的一年,新的一年也会有新的希望。
第五篇:什么是爱国行为
什么是爱国行为?五四时期与当代之比较
爱国是一种对自己祖国最真、最善、最美的情感。它不仅是一种情感,也是一种道德,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是每个人中华儿女最应具备的素养,正如列宁曾经指出的那样,“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行为作为一种政治行为,是政治主体在爱国主义政治意识的支配下,在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活动中的外在表现。它对强化政治主体的爱国主义情怀,凝聚社会各阶级、阶层,维护国家权益,促进民族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在全球化、网络化使得当代中国思想意识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通过对五四时期和当代的大学生爱国行为的表现及其特点的比较,以更好地扬弃五四爱国行为,促使当代大学生能真正做到理性爱国。一、五四时期大学生爱国行为的表现及特点
(一)爱国行为的表现
1、举行会议。资料显示,五四时期发生于北京且记录在案的16次学生会议中,有四次是筹备示威游行,3次组织大罢课,3次与抵制日货相关。单是1919年5月4日学生游行示威,是经过3次会议的酝酿而成型的,每次会议都为下一次更大范围的团结奠定了基础。
2、游行及请愿。五四运动的第一阶段主要是通过游行表达不满,斗争矛头指向外部,即日本及北洋政府内部的亲日期派,这种形式主要作意见、情感之表达,充满情感宣泄的语言而缺乏具体、统一的斗争目标。在第二阶段则主要是通过请愿,参与主体由学生扩展到社会各界人士,开始将北洋政府作为直接斗争对象,以给惧外、反动的当局施加足够压力。
3、集会。这种行为通常由某一突发事件引起,往往是作为游行的序曲出现。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集会具有自发性强、针对性缉捕特点,个体在充满着标语口号的集会中很容易产生情绪的相互感染、提升,进一步促进现场的浓烈气氛,吸引更多的个体加入,扩大声势,引发后续的游行示威等行为。
4、罢课。五四运动中,罢课主要有两种作用,一是迫使当局正视学生的爱国诉求,二是罢课后学生积极采取行动,动员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影响整个社会系统的运转,给反动当局以压力。正因如此,五四时期的罢课最终都以学生要求之达成而结束。
5、街头讲演。五四时期街头讲演的功能主要是宣传,并说服、敦促各商号罢市,最终促成“三罢运动”。
6、抵制日货,提倡国货。五四运动中,大学生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行为与街头讲演紧密相连。他们以自己的行动为表率,积极宣传动员群众购买国货,劝导商家勿进日期货,对日本的经济分化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此外,五四时期的大学生还出版刊物、编演新剧以宣传爱国思想,组织护鲁义勇队,血书标语以唤醒国民,直到每一细小的行为无不贯彻爱国救国的思想。
(二)对于处于民族存亡关键时期的五四运动,大学生的爱国行为也因此具有鲜明的当时代特点,主要有:
1、政治性。当时大学生的爱国行为以国家责任感为出发点,行为的各方面都突显了强烈的政治属性。即大学生的爱国行为的目的在于反对政府卖国,维护国家主权及尊严,其动机是纯政治的。
2、组织性。这通过会议各种爱国组织的成立得以体现,大学生已具备了民主意识,但只是一种内在的民主意识,存在极大的自发性。
3、宣传动员性。这主要通过街头讲演、集会编演新剧等行为体现。在当时新思想在社会传播并不广泛、信息的获得渠道较为单一且容易受到当局控制的情况下,既占有先进知识,又具有爱国热情的大学生,自然就成为宣传动员角色的最佳承担者。
4、扩散性。当时的爱国行为很容易感染群体,进而扩散成为群体的爱国行为,有时甚至导致群体非理性行为的产生。
5、妥协性。由于一方面大学生不具备独立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力量,其斗争必须依靠其他群体的支持才能取得胜利。另一方面,多样阶级背景,使得大学生内部存在阶级分化,这就使得学生的运动存在着妥协的一面。
二、当代大学生的爱国行为的表现及特点
相对于五四时期,今天的大学生在爱国方面的激情依然没有减退,只是由于成长的社会环境有着与五四时期天壤之别,因此在表现形式及特点上也深深地刻上时代的烙印。
(一)爱国行为的表现
1、从实际出发,做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事。纵观近几年中国发生的一系列大事,志愿者的身影随处可见,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志愿者第一时间到达灾区,救助受灾群众; 2008年奥运会期间,更有大批志愿者出现在大街小巷,向国内外友人提供帮助。这些行为都在无形中感染着人民群众,唤醒着更多人的爱国主义精神。
2、时刻关注国家动态。多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通过阅读网站新闻,搜索相关论坛,观看电视新闻报道等方式了解国家时事,关注国家动态,这说明他们是时刻关心国家时事的,从而反映出多数学生是爱国的。
3、理性表达爱国主义情怀。大部分学生在表达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怀方面偏向理性化,反对用暴力或更激进的方式解决问题。对在抵制日货方面的打砸抢行为表示反对,认为应该用理性的方式解决为题,如参加由合法的签名游行示威活动、在外国餐厅就餐时索要发票等。
4、提升自身修养,展现爱国主义精神。调查中发现,有68%的学生愿意在毕业后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队伍中去,成为国家的后备力量,在国家为难之时挺身而出。75%的学生有意向继续相关专业的深造,希望提升自己的知识技能,以现代化非武力的专业化技能解决国际争端。
5、网络爱国。手机电脑的普及,成为大学生表达爱国行为的新平台。每当有重要事件发生后,很多大学生就通过短信、微信、QQ等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舆论上给予积极的声援。
(二)特点
相比较五四时期的爱国行为,当代大学生的爱国行为已不是历史上青年爱国的简单再现,而是在时代与社会的形塑下展现出新内涵与 1 外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爱国行为在不同属性的事件中的表现各不同。从总体上看,天灾人祸之类的事件对大学生爱国行为的激发的作用最大,如5·12地震、玉树地震、月月事件等,这样的悲剧直接唤起大学生们同情之感,它与国家利益、民族意识的联系则处于次要位置。而作为国家的盛事,如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虽然它也通过国家意识、民族自豪感直接作用于国民的情感层面,但由于作为个体的大学生能做的非常有限,诸如参加志愿者活动毕竟参与人数不多,因此不容易引发大规模的爱国行为,行动性的体现相应也就较弱。而在文化、政治的冲突性事件中,如巴黎火炬受阻这样因不同文化间地相互误解多年作用的产物,以及像钓鱼岛事件这种因历史遗留问题而引发的政治冲突,虽然在这过程中一些大学生也采取诸如游行示威、抵制家乐福、砸日系汽车等不理性的爱国行为,但就总体而言,他们还是采取冷静的态度及行为。可见,当代大学生是否及如何采取爱国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与事件的不同属性有关的。
2、网络的作用日益凸显。与五四时期社会传播并不广泛、信息的获得渠道较为单一且容易受到当局控制相比,在全球化、网络化的当下,在舆论相对自由的情况下,各种信息资源的价值在互联网技术中得以淋漓尽致的体现,使得各种信息的传播很容易转化为人们的一种认知,网络作为信息传播的渠道具有快速、开放、全面、匿名等优点而已成为大学生最主要的信息来源和意见表达的重要平台之一,网络的作用也日益凸显,其影响力在现实中远远超乎人们的想像。像5·12地震,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向灾区集结营救、捐款捐物,与网络的作用是分不开的,正是依靠网络,使各种小的行为展现出大的爱国情操,感染着人们的情绪,激发着各界人士的爱国热情,从而使灾区人民得到尽可能多的关心和帮助。
3、爱国行为呈现多元化和理性化。在全球化、网络化的背景下,随着社会思想日益多元化,多元化和理性化成当代大学生的爱国行的显著特点,这主要从他们的爱国动机、态度和行为本身中可以看出。就动机而言,最突出的是对自身发展的发展考虑开始作为爱国行为的动机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出现。据调查,在成为奥运会志愿者的动机中,为国奉献仍占据重要地位,但已不理首要的了,大多数选择竞选奥运会志愿者的受访者看到了其给自身带来的好处。在态度的多元化和理性化上,则体现在大学生对抵制家乐福、日货等事件上,大学生的态度存在着广泛的差异性,并且相同的态度也不一定产生一致的行为。如同样觉得应该抵制家乐福、日货,但有的学生很冲动,认为就采取实际行动,有的学生则认为应冷静对待,理性爱国,这也是当今社会思想日益多元化趋势的一种体现。
三、时代需要当代大学生的理性爱国行为
从上述五四时期与当代大学生爱国行为的表现及特点的比较中,我们不难看出,在五四时期,中国面临国破在即、政府误国的困境,大学生作为最先惊醒的群体,既要唤醒麻木的国人,又要与反动政府进行斗争,这种现实决定了当时大学生爱国行为中饱含激情成分,如游行示威、集会讲演等,同时还表现以群体的力量去呐喊、斗争,表
现出包括非理性行为在内抗争,如“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等暴力活动,以及抵制日货等,这在当时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作为弱者迫不得已的行为也许可以理解。然而今天的全球化,在宏观上表现为各种生产要素如资本、技术、人才商品等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在微观上表现为企业与企业之间在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管理等各方面既合作又竞争,使得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不能置身于全球化潮流之处。在当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世界现实情况下,解决各种国际争端越来越由暴力转向非暴力。与此同时,我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目前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期和攻坚期,亟需一个稳定的国内环境和和平的外部环境。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作为祖国希望和民族未来的大学生能理性爱国,养成理性爱国行为,对全社会自觉树立法制意识、责任意识和理性精神。在表达自己的爱国行为,流露自己的爱国情感时,应该是客观、理性、可取、负责,应该是建立在民族、人民和国家利益之上的,只有这样才能处理好面临着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才能实现民族和国家的最大利益,才能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相反,像抵制家乐福、砸日系汽车之类的图一时之快、逞一时之气的非理性爱国行为,只能说是一种违背爱国本意的行为,只会让亲者痛仇者快,只会破坏社会稳定、损害国家利益。
那么,如何才是理性的爱国行为?首先,要坚持以爱国行为是否符合国家利益作为爱国的标准,维护国家利益至上,切实用理性行为实现国家利益。大学生应清楚地意识到,如今我国最大的国家利益是白领重要战略机遇期,保持和谐快速发展,为了实现国家利益,必须自觉地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的局面。其次,要以自己无私的付出与勤勉的工作推动社会和国家的进步。要让大学生明白,作为理性爱国者,绝对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会舍弃自身利益而顾全国家利益,从而促进国家富强和社会发展。
总之,爱国行为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五四爱国运动作为中华民族争取解放关键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历史新起点,其所倡导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今天仍然熠熠生辉,五四爱国的传统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只是在具体的爱国行为上,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应智慧地扬弃,理性地爱国。无论何时何地,当代大学生都应把维护国家利益放在首要的地位,因为最高国家利益是爱国主义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