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个中学校长的德育思考
一个中学校长的德育思考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刘彭芝
常怀忧患意识,增强忧患意识,是每一个人都应具备的素质,对担当一定责任的领导干部来说,这个素质显得尤其重要。那么,作为一名中学校长,我目前最大的忧患是什么?毫无疑问,是德育。
如果说目前的中学教育存在隐患的话,最大的隐患是德育;如果说中学教育有可能出问题的话,最大的可能也是出在德育上。正因为如此,这一个时期,我脑子里想得最多的问题是德育。
准确认识德育工作形势
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转型期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上,旧的体系已经打破,新的体系尚未建立。这个时期的德育不好搞,应该是不争的事实,许多国家的德育出了问题,也大多在这一时期。
今天的社会信息爆炸,思想多元;今天的孩子,比起他们的前辈,幸运而又不幸。幸运,是自由发展空间更大了;不幸,是困惑更多了,陷阱更多了。有人这样来形容今天的中学和学生:学生不再单纯,校园不再安宁,教师不再权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德育怎么搞,的确是个巨大难题。与教育界的前辈相比,与外国的教育同行相比,我国今天的教育工作者还有一个独特的困难,那就是独生子女的教育。再过五到十年,我国的教育将从整体上进入独生子女教师教育独生子女学生的时代,那时的问题将比现在还要多、还要大。谈中学的德育问题,我们必须正视这个古今中外都未经历过的旷世难题。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我们的德育工作面临的形势都不容乐观,都要求我们增强忧患意识。
谈问题、倒苦水,不是为了发牢骚,推卸责任。恰恰相反,认清形势,正是为了把握方向,明确责任。我们处在社会转型期,我们的社会是信息爆炸,思想多元。我们面对的学生是独生子女,这些既是困难,也是机遇。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如果我们能逆势而上,勇于担当,继承传统,改革创新,保证德育工作不出乱子,进而有所建树,探索出一套新的德育体系,那将是一件惠及后代、泽被后人、功德无量的事情,是对人类教育史的重大贡献。
认清了形势,我们可以用四个“最”字来勾画当代德育工作的形象和任务:困难最大、机遇最大、责任最大,如果做得好,贡献也最大。
消除德育工作思想误区
我们做任何工作,思想到位是措施到位、行动到位的前提。思想到位,首先要求我们走出思想误区。当前,我们做德育工作,必须走出以下几个思想误区。
1、走出社会、家庭、学校“三分天下”的误区
德育工作要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但“三位一体”不能没有主次,“三位一体”也不是“三分天下”。
社会有时是具体的,但更多时候是相对抽象的。当我们说某一件事是全社会负责时,往往是没有人负责的。所以,当我们说青少年的德育要全社会负责时,也总是理论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养不教,父之过”,青少年的德育,家庭要负责。但让家庭承担青少年的德育,有许多先天不足。特别是今天,四个祖辈、两个父辈共同守着一根独苗,溺爱之情空前绝后,由他们来做孩子的德育工作,效果更是大打折扣。
因此,我们要走出德育工作社会、家庭、学校“三分天下”的误区,必须明确:学校是青少年德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教师是青少年德育工作的重要责任人。在这一点上,广大教育工作者别无选择,要义不容辞,要义无反顾。
2、走出“今不如昔”的误区
我们也许对今天不满意,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对过去满意;我们也许觉得今天的德育有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过去的德育就没有问题。我们今天强调要加强德育工作,并不是要回到过去。凡事一遇到问题就往回看,是衰老的表现,是消极的表现。我们今天强调德育工作,只能立足现实,面向未来;我们今天的德育工作,只有与时代同步,与学生同心,找到共鸣点,拿出新亮点,一切向前看,才能受到学生的欢迎,才能取得实效,才能不辜负时代与人民的期望。
3、走出“智育”与“德育”互为因果的误区
掌握文化知识,有利于提高人的道德修养。但智商不等于情商,学历高低与道德水平高低没有因果关系。生活中高学历的罪犯也很多,法国大文豪雨果就说过,世界上高智商的人,有两个地方最多,一个是大学,一个是监狱。两千多年前,孔夫子就有“礼失而求诸野”的感叹。寄希望于知识水平越高道德水平也越高的人,最终的结果大多是失望。
智育代替不了德育,美育也代替不了德育。我们提倡将德育融入各种知识学习之中,但这种融入,绝不是德育的自我消失,恰恰相反,是让德育在各种知识学习中起引领作用,起激励作用。古人常讲,要“先器识后文艺”,用现代汉语讲,就是先道德后文章。我们承认智育对德育有促进作用,但绝不能无限夸大这种促进作用。德育与智育,不是一个层面的概念,在学校的教育体系中,德育永远处于龙头老大的地位。这个龙头老大的地位一旦动摇,我们的教育就要出问题。
4、走出“专职教师打天下”的误区
做德育工作,当然要开课,当然要有专任教师。但做好德育工作,绝不是开几门课,有几位专任教师就万事大吉了,如果真是这样,德育工作岂不是太容易了吗?德育工作难就难在它不是几位专任教师的事,不是学校德育处的几位工作人员的事,而是全体教育工作者的事。要做好德育工作,必须走出“专职教师打天下”的误区。
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在回忆几位对他影响很大的中学老师时,特别说到体育老师刘伯能。刘老师教学生“立正”,喊完口令即说:“须白刃交于前,泰山崩于后,亦凛然不动,始得立正。”遇到烈日强风或阵雨,刘老师就说:“汝辈非糖人,何怕日;非纸人,何怕风;非泥人,何怕雨。怕这怕那,何时能立?”从这些话可以看出,刘伯能先生既是一位体育老师,更是一位人生导师。丰子恺先生认为,对他人生影响最大的两位老师是李叔同和夏丏尊先生,李叔同先生是美术老师,夏丏尊先生当时是舍监,用今天的话来说,是学校的宿舍管理人员。
今天,我们的所有教职员工,都要向刘伯能、李叔同、夏丏尊先生学习,不管教什么课,不管从事什么工作,都要担当起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任务,把自己所教的知识上升到人生意义的层面,都要用自己的言行做学生的人生导师。
5、走出“德育是虚,智育是实”的误区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生命线,是学校工作的一号工程。但有多少校长真的把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生命线和一号工程?一号工程意味着投入的精力最多,有多少校长能毫无愧色地说自己在德育上投入的精力最多?产生这种反差,最大的原因,还是许多人觉得“德育是虚,智育是实”。我们要消除在德育问题上的思想误区,最重要的就是要消除“德育是虚,智育是实”的误区。
“虚”能生“实”,而“实”不能生“虚”,从这个意义上讲,“虚”正是最大的“实”。“虚”是本根,“实”是枝叶。德育是学校教育的本根,德育一输,全盘皆输。在教育理念上,我们必须把德育作为学校工作的一号工程,但只有这个还不够。在教育评估上,我们必须采取德育“一票否决制”。只有教育理念和教育评估“双管齐下”,我们才能保证校长和教师在行动上实实在在地把德育作为学校工作的一号工程来抓。
做好德育工作的着力点
做好德育工作,千头万绪,就当前的情况而言,有几点很重要。
1、守住底线很重要
守底线,就是打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底线守不住,一切都无从谈起。当前德育工作的底线有两条:一条是遵纪守法。中学必须把法治教育纳入德育工作,让每个孩子将来都能具备
法治精神,树立法治意识,做遵纪守法的公民。一条是珍爱生命。德育以人为本,起始点应该是珍爱生命。
2、放大自我很重要
放大自我的教育就是推己及人的教育。我们要让孩子明白,生命是平等的,我们既要珍爱自己的生命,也要珍爱别人的生命;既要珍爱人的生命,也要珍爱大自然中的一切生命。现在的孩子,自我意识很强,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对此,我们要给予深刻的理解和充分的肯定。但我们更要教育孩子,现代社会是一个人的自我意识空前高涨的社会,同时也是一个强调团体协作和追求共赢的社会,一个人必须要合群、爱群、乐群、利群,一个人的价值只有在团队协作中才能实现,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只有在服务祖国、造福人民中才能实现最大化。说到底,我们的德育工作的过程,也就是让孩子从“小我”走向“大我”的过程。
3、榜样很重要
有人说,榜样的时代过去了,现在的人,谁也不服谁。这个说法是不对的。人在任何时候都需要榜样,过去如此,将来还是如此。只不过,今天的话语体系变了,过去的榜样变成了现在的偶像。这个时代,不是不需要榜样的时代,而是偶像泛滥的时代。所以,今天做德育工作,重塑榜样很重要。
那么,谁来做孩子的榜样?从理论上讲,经过努力,谁都可以做。但有一点必须强调,最应该做孩子榜样的人是教师。教师不仅是道德精神的传授者,更应该是道德精神的体现者,我们讲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就是这个意思。如果师德建设出了问题,如果教师不能成为学生的榜样,我们的德育工作不可能搞得好。
4、校长很重要
作为一名校长,我从不回避校长对学校的重要意义。校长是一所学校的旗帜,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工作的领跑人。不管我们的教育理念如何变,不管我们的教育体制如何改,校长在学校中的作用都会有增无减。因此,校长对德育重视不重视,直接影响到学校对德育重视不重视,校长抓德育的力度大不大,直接影响到学校德育工作的力度大不大,校长能不能成为兼具真理魅力和人格魅力的人,直接影响到学校德育工作的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教育管理部门加强德育工作,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就是抓校长。只有校长从思想上、行动上真正将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号工程和头等大事,德育工作才会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5、掌握新知很重要
德育工作最重要的是交流和沟通,交流和沟通的前提是相互了解。现在的教师,对学生究竟了解多少?情况恐怕不容乐观。要做好德育工作,必须增强对新事物的敏感度,必须加快知识更
新的步伐,必须尽可能地与学生多相处,否则,我们与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话语系统不同、关注点兴奋点不同,怎么做有针对性的引导工作?德育工作也有个“功夫在诗外”的问题,修炼诗外的功夫,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了解新事物、掌握新知识、运用新方法。
最后,我想借用著名学者钟敬文先生谈他的历史观的一句话作为结束语:如果说教育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条船的话,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不仅是它的搭乘者,而且是它的划桨人。让我们共同用力,把德育的浆划好,让教育之船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一直向前。
第二篇:中学校长评估(德育部分)(推荐)
中学校长评估(德育部分)
一、德育工作(40分)
1、有分学期的德育工作计划,有德育工作周程安排(2分);德育工作有检查、有总结(2分);
2、有党、团、工会和学生组织,齐抓共管学校德育工作。查组织机构及活动记录。(4分)
3、搞好常规德育工作。
(1)每学期至少组织三次班主任培训活动(包括班主任经验交流会)。有培训记录及其它资料,有班主任工作日志。(5分)
(2)按《徐水县中小学升降国旗制度》升降国旗,国旗下讲话记录规范、齐全;(4分);
(3)养成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贯穿始终。组织了学习贯彻《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徐水县中小学教师文明礼仪规范》和《徐水县中小学学生文明礼仪规范》活动,效果显著。(6分)
(4)结合实际,定期组织主题班、团、队会情况。(5分)
4、按教育局要求开展“文明礼貌和纪律教育月”、“读书教育活动”和其它教育活动。(8分)
结合本校实际,开展有特色教育活动。(8分)
5、乡镇中学、完全小学和乡镇中心园均开设家长学校,有校牌;家长学校制度健全,家教内容丰富,家教活动形式多样,每学期至少开一次家长座谈会。(2分)
二、校园环境(20分)
(1)校门口及校内公共场所整洁、无杂草,无乱丢、乱倒、乱设摊等现象(4分);校园墙壁、楼道、走廊、黑板、宣传栏等处无涂抹乱刻画,无污渍,无杂物,无蛛网,无灰尘,无卫生死角(4分);校牌、室牌及时更新,无污渍(1分);厕所干净,无异味(1分)。
(2)各室门窗完好,玻璃齐全,自行车摆放整齐。(2分)
(3)校内黑板报、宣传橱窗定期更换;校训、名人名言、《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和各种制度等行文规范,张贴得体。(4分)
(4)班级室内文化要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版块,学习成果展示版块、学科知识版块、科技版块、创新成果版块且内容定期更新,对学生具有激励性和教育性。(4分)
第三篇:中学校长推优的思考
“中学校长实名制推荐”步履艰难 初三三班叶雨阳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推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是今年北京大学的一项重要招生制度改革,然而,在推荐过程中,成绩仍然是学校不可避免要考虑的因素,甚至是首要因素。
从河南省实验中学公示的3名候选学生情况来看,首先都是学习成绩优异。据了解,3名女生中,赵勤勤和席恺媛是文科生,她们的学习成绩都稳居年级前三名,邢英华是理科年级第一名。说起学生的综合素质,刘金武老师说,3名女生都是全面发展的学生,在学校组织的演讲活动、学生艺术节、社会实践活动中,都能看到她们的优异表现。“席恺媛一直担任班长,还是学生会年级分会主席。”
“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设置的目的在于打破目前采取统考,以考分作为唯一标准的高考制度,通过中学校长的推荐,发现特殊人才,弥补高考制度的缺陷。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这一目的难以达到。
据北大招生办证实,北大从今年开始,试点开展“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招生办法。北大在全国选定近二十所中学,并确定一定的指标,由所在中学校长推荐本校优秀学生,经北大面试后可降分录取。北大解释,这一招生办法的目的在于发现和录取个别奇才、怪才,避免他们在统一的考试中被埋没。
新闻一出,社会舆论哗然,一时议论纷纷。目前,39名推荐学生已经产生,但争论短时难以平息。
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招生办法并非北大独创,这在美国等教育发达国家早已十分普遍,历史也已十分久远,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其国人早已接纳这一做法。为何在中国,这一办法一经推出,竟成为关注之热点,争论之焦点?
首先,这一办法的手段与目的之间并不一定如北大设想的那样,能建立起畅通的桥梁。也就是说,这一办法本身存在诸多问题,不一定能实现其设计的目标。一是北大在全国选定了近二十所中学作为试点,本身无可非议,但北大没有明确选校的标准,更没有明确选这些学校如何能达到其选择奇才的目的。从公布的被选学校看,北大所选学校全是全国的“名校”,即学生高考考试成绩最好的学校。然而,采用中学校长推荐办法本身是为了发现特殊人才,即奇才和怪才。这些被选中的学校并没有出奇才、怪才的良好纪录,也无法证明他们能培养出特殊的人才。反倒是,这些学校由于过于追求升学率,以考分为指南,教学模式十分保守,他们从中考开始就不偏爱奇才、怪才,更不会去着力培养奇才和怪才,或者说他们就没有让特殊人才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因此北大的选择,与其说是为了选拔奇才和怪才,不如说是为了争取更多的高考状元,显然也就不可能真正实现既定的目标。二是这次试点中,被选中的人员在高考中最多可降低20分录取。这一限制条件,其实又一次击破了北大自己所设定的发现特殊人才的目标,使之成为空中楼阁,也使北大的推优招生办法自相矛盾。我们不知道北大利用20分就能发现奇才的依据何在?但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20分哪怕再多一些分,绝对不是发现特殊人才的标准,简单
地用降分办法是永远发现不了真正奇才的。按照北大的标准,毛泽东、沈从文等显然不是他们所希望招到的学生,因为他们太偏科,就算给他们降100分,也进不了北大招生的视线。对北大而言,可悲的是,他们的确是特殊的人才,伟大的人才。
再说,中学校长的推荐让国人忧心忡忡,即便是实名制推荐,也丝毫没有打消国人的顾虑。一是国人大多认为,以目前中国社会的诚信以及对诚信的监督,校长推荐极可能受利益驱动或权力干扰,产生腐败,推荐的学生难以保证是真材实料的。的确,当今中国缺乏诚信,没有诚信制度是有目共睹的。在重大利益或权势面前,中学校长也不可能臵身度外,因为我们的校园绝非是净土一块。最近发生的河南某中学高三学生自杀事件,再次告诫我们,一些中学的老师甚至校长们已经丧失了师德,沦为权势的奴隶,因此,的确很难保证我们的每一位校长都能秉公办事,不偏不倚。二是北大在推优中并没有制定详尽、完整和能够操作的选才标准,也就缺少了有效的选拔机制,使得校长们在实施推荐时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校长们不可能自己制定出让社会认可的选拔依据,实际操作中就难免会出现偏差,得不到社会的承认,甚至引起巨大争议从而导致这一办法的夭折。另一方面,出于避免社会压力的考虑,大多校长或从众或仍坚持分数挂帅,选拔出绝大多数人认可的高分人才,而这显然与北大推优宗旨背道而驰。从目前推荐的初步情况看,所有学校都谨慎地推荐出在校学习成绩综合考分最好的学生,即所谓的全才。并没有力排众议,推荐出综合考分不一定特别突出但某一学科具有独特才华或具有天赋的奇才。这也初步印
证了,北大这一招生办法存在着先天缺陷,在目前中国是难以真正实现的。
总之,实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招生办法,还需要大学在具体标准和程序上,需要中学校长在诚信和自律上,需要社会舆论在监督和理解上做很多很多的工作,可谓任重道远。
第四篇:关于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思考
教育部鼓励各高校根据自身办学特点和要求,遵循人才选拔和培养规律,开展一些有益的探索。北大依据教育部的要求,出台“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政策,是想在现行的高考招生制度下,进一步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新模式,为不同类型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创造条件,逐步影响乃至改变高考“一考定终身”的现状。
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学校长推荐学生进入名牌
大学是通行的做法。西方国家有着相对完善的信用体系,在那里很“正常”的现象,到我国却引发各方热议,不仅因为这在我国还是个“新事物”,更与我国诚信建(来源:公务员在线 http://www.xiexiebang.com)设现状有密切关系。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求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信、行必果,反对隐瞒欺诈、弄虚作假。
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全面小康的经济目标之一,诚信欠缺是我国经济网社会发展面临的一大问题,增加了社会的运行成本。上海交大酝酿给毕业生颁发“人格证书”,反映了社会对诚信的强烈诉求。近日,国务院全文公布《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则是政府履行文化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强诚信建设的体现。
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诚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企业要讲诚信,因为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是企业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对企业的生存竞争至关重要。诚信还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我们相信,随着社会诚信水平的提高,“实名推荐”也会从遭受“热议”慢慢变成我国社会的“正常”现象。
第五篇:德育思考及措施
中职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之我所见
一、形成原因
中职学生一般15-18岁,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受社会、家庭以及学校的客观原因影响以及本身道德意志薄弱、是非观念模糊、价值观念扭曲等主管因素的影响,中职学生的行为习惯差,给学校德育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二、主要表现:
1.学习习惯差。学生文化基础差,上课注意力分散,睡觉、讲话、玩手机,经常迟到早退旷课。
2.生活习惯差。脏话连篇,随地吐痰,吸烟和恋爱比例大,沉迷小说和游戏。
3.自我认识不足。缺乏自信,缺乏自尊心,以自我为中心,急躁,叛逆
4.安全意识差。翻越围墙,打架斗殴,滥交朋友。
三、解决措施:
1.分析前景,确立目标。
中职生选择专业或出于自己的自愿,或受父母朋友的影响,对专业认识模糊,对其前途发展未知。因此,我们要分析专业前景,让学生知道所学专业是什么,专业学习的难易程度,毕业的就业情况等等,从而帮助他们树立理想,确立目标。以会计专业为例,首先让他们知道学校及专业部对会计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方向。其次,让学生了解会计专业的发展,从业资格证、助理会计师、中级会计师、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毕业后可以去单位从事相关的财务工作。
1.寻找成就,浓厚兴趣。
大多数的中职生想学,但是缺乏恒心毅力,或目标不明确,找不到学习的成就感,可能因为不喜欢某个老师,从而不喜欢该位老师所上课程,或者是在学习过程中一遇到困难就放弃等等。因此,首先课堂要多样化、趣味化,适时表扬激励学生。比如小组学习法、小老师负责制,让学生以当小老师为荣,从而让他们对课堂产生兴趣,寻找学习的成就感。其次是借助先锋模范作用。第一是追踪毕业后的成功人士,用他们的亲身经历给中职生做讲座或是交流,从而让中职生改变观念,鞭笞他们寻找主观原因,而不是怨天尤人。第二利用在校优秀学生的模范作用,从而让他们找到成就感,对学习兴趣更浓。
2.丰富课外,充实自我中职学校课程相对较少,学生闲暇时间较长,好奇心较重,精力旺盛,生活的不充实让他们沉迷于网络游戏等,而单纯跑步做操等让他们从心里抵触。因此学校可以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下,提供更多活动平台,丰富其课外活动,或博弈,或主持,或者参加体育比赛和知识竞赛等,以此增加课外活动的形式,比如经贸专业的学生可以在实作室点钞比赛、模拟做账或分组模拟经营等等;电子专业学生可以帮助老师或同学维修的电子产品,让他们对知识学以致用;服装专业学生可以展示其设计服装及图纸;计算机专业学生可以展示3D制作模型;北方影视学生可以展示其的视频以及微电影,让他们的作品在校园里形成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让他们的身影为美丽的风景增加动态感,进一步增加学校的文化气息,让他们感觉到所取得的成就,从而从侧面鞭笞他们进一步努力,充实他们的课外生活。
3.健康心理,成立心理咨询室
中职生行为习惯之所以差,其本质原因在于心理,从而折射到他们的行为,他们中间有的学生不学,甚至影响他人学习,破坏性比较大,对于这一种情况,学校渴采取防患未然方法,在新生进校或是每学年开始通过心理测试题对学生进行测试,教师认真监督学生填写,认真分析测试答案,调整教学方案,对于特别学生予以高度重视,成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健康学生心理,对于行为习惯特别差的学生,可以通过成立训导室,停课纠正其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