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方文学课教案
第一课时
古希腊、古罗马文学
【教学方法】用多媒体课件直观生动讲授并结合课堂讨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古希腊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认识其价值。【教学重点与难点】希腊神话、荷马史诗、戏剧的主要内容及其思想意义
一、希腊文学概况
古希腊文学是奴隶制社会的产物,也是古代文学的一个高峰。恩格斯说:“没有奴隶制就没有希腊国家、希腊的艺术和科学;没有奴隶制就没有罗马帝国;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可见奴隶制的发展是古希腊文学产生与发展的土壤。
古希腊文学的分期:(发展阶段)
1、早期文学(前12——前8世纪),即原始公社制向奴隶制过渡时期,这时期产生了《荷马史诗》,故被称为“荷马时代”,最发达的文学成就是神话、史诗、寓言、抒情诗。
2、中期(前8——前4世纪)即奴隶制民主制的全盛时期,也晚期(前4——前2世纪),古希腊文化从衰落走向消亡时期,是古希腊(以雅典文化为代表)的黄金时代,主要文学成就是戏剧和文艺理论。
3、也称“希腊化时期”,文学成就不大,主要是喜剧。
二、希腊神话
(一)神的故事
1、提坦神族开天辟地的故事
在高高的奥林匹斯山上建立了一个“提坦神统”(奥林匹斯神族),这个神族是一个庞大的组织。
神主宙斯、神后赫拉:海神波塞冬、太阳神阿波罗、风神赫尔墨斯、战神阿瑞斯、火神赫淮斯特斯、月亮神阿尔特弥斯、智慧神雅典娜、诗神缪斯、美神和爱神阿佛罗狄特、时光神时美思、先知先觉神普罗米修斯
2、希腊民族起源的故事
(二)英雄传说
1、英雄赫剌克勒斯的传说
2、能工巧匠代达洛斯父子的传说
三、荷马史诗
(一)作者简介
(二)“特洛伊之战”的历史背景
(三)《荷马史诗》概述
1、《伊利亚特》:即关于伊利亚(特洛伊)战争的一首歌。全诗一万五千余行,共二十四卷,叙述了这场战争最后二十四天发生的故事。
(2)《伊利亚特》主题简析:这首诗一会儿人一会儿神,写得这么热闹,它到底表现了一个什么主题呢?正如荷马自己所说:“阿喀琉斯的两次愤怒就是我的主题。”(提问:为什么? “个人”“私有”意识。)
(3)《伊利亚特》的人物塑造:这部史诗着力塑造了两个英雄:希腊的阿喀琉斯和特洛伊的赫克托耳。这两个人物都是原始公社制向奴隶制过渡时期的氏族英雄,但却写得各具性格特征:阿喀琉斯勇猛、固执、任性、易冲动、残忍而又不失善良、率真,是一个典型的古代勇士形象(李逵)。赫克托耳是个比较成熟的古代英雄,他比阿喀琉斯要理想化一些。(阿是喜剧英雄,而赫则是一个悲剧英雄)
(4)《伊利亚特》的“道义”观念:这部史诗歌颂了这场长达十年的战争,写的雄伟壮阔,战争的双方都是作者歌颂的对象。与现代战争截然不同的是,在这部史诗中,没有指出谁是正义的,谁是非正义的。双方的英雄都可歌可泣
2、《奥德赛》
《奥德赛》是音译,即英雄俄底修斯。顾名思义,这部书主要描写俄底修斯十年海上漂流的故事以及回家后与纠缠他妻子的求婚者斗争的故事。全诗一万二千行,二十四卷。
(1)《奥德赛》主题简析:这首史诗不同于《伊利亚特》,写战争结束后俄十年惊心动魄的经历,表现了古代人民征服大自然、战胜大自然的能力与智慧。又通过与求婚者的斗争,歌颂了正在兴起的奴隶制对原始公社制的彻底胜利。
(2)《奥德赛》的人物形象:俄底修斯。这是一个理想化的早期奴隶主形象,3、两部史诗的比较
《荷马史诗》由两部组成,但两部史诗在许多方面有异同之处。
(1)从情节上看:两部史诗是连贯的,《伊》写战争,《奥》写战争结束后的海上漂流。在《伊》中没有交待结局,而《奥》写了战争结局,并接着战后十年漂流经历。俄既是《伊》中人物,又是《奥》中主人公,他使两部史诗连续起来,可以说《奥》是《伊》的续篇。
(2)从主题思想上看:《伊》反映了古代人民的英雄主义精神。而《奥》表现人民征服大自然的能力与智慧。所以主题完全不同,但却有着密切的联系,两部史诗共同反映了奴隶制确立前后的社会状况的剧变。第二课时
中世纪文学与但丁
【教学目的与要求】介绍中世纪文学的类型与但丁的《神曲》。
【教学重点与难点】难点在于对《圣经》的介绍与评析,重点解析但丁的《神曲》及其地位与影响。
【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直观讲授并结合课堂讨论。
一、中世纪的概念
关于中世纪有两种概念:历史上的中世纪(476——1664英资革命,即欧洲的整个封建社会);文学史上的中世纪(5世纪——14世纪文艺复兴)
(一)中世纪的政治特点
1、政教合一:“政教合一”成为中世纪社会政治的一大特点,即僧侣阶级成为封建社会的最大剥削阶级,宗教成为欧洲的真正统治思想。
2、神学取得了“万流归宗” 的地位:一切都要以神学为指导,神学教条控制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法轮功)。教会垄断了一切,包括文化、教育。
3、宣扬“禁欲主义”和“来世思想”。在社会生活中,尽管僧侣阶级自己花天酒地,但却要求人民放弃理想、欲望,放弃物质追求和享受,甚至不许人们谈情说爱,恋爱结婚被视为耻辱,伤风败俗(文革中),今生的痛苦都是为来世积累幸福。
二、欧洲中世纪文学的几种类型
你若说中世纪没有文学,那也不客观,中世纪文学有时还相当流行,(一)教会文学:以教会名义向群众宣传宗教的一些文学作品(它也讲究寓教于乐),如宗教剧、宗教诗、圣徒传,尤其是《圣经》。
1、《圣经》及《圣经故事》(1)《圣经》的地位
《圣经》是一部影响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意识、伦理道德乃至整个意识形态领域各个方面发展至深的一部宗教经典著作。对西方人而言,圣经是他们生活乃至人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我们东方人来讲,虽然并不陌生,但了解并不多。
(2)圣经的来源(3)《圣经》的构成
《圣经》分为新约、旧约两部分。(4)《圣经》故事
1、《旧约》——伊甸园的故事
2、新约——耶稣之死与复活的故事
(一)民间英雄史诗:主要反映人民的反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熙德之歌》,《伊戈尔远征记》,《罗兰之歌》,《尼布龙根之歌》等。
(二)骑士文学:一类是骑士抒情诗,一类是骑士罗曼史。这是后来长篇小说的雏形。
(四)城市文学:随着城市的出现,产生了市民阶层。
三、走向文艺复兴:
正如恩格斯所说:“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他是一位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时代诗人。
一、但丁生平简介
二、但丁创作简介
三、但丁的《神曲》
原名《神的喜剧》。中文译名为《神曲》。共分为三部:《地狱篇》、《炼狱篇》、《天堂篇》,寓意为从丑恶到美好,从黑暗到光明的历炼过程。
(一)《地狱篇》
(二)《炼狱篇》
(三)《天堂篇》
四、《神曲》的思想内容及进步意义
《神曲》不是一首抒情长诗,也不是叙事长诗,更不是史诗。它是一部表达自己的社会理想、人生理想、探求人类走出黑暗、走进光明的政治诗篇。很难把它划到哪一类诗歌当中去。它的思想内容和进步意义是深刻的:
(一)对教庭和教皇及整个僧侣阶级给以无情的揭露和批判
(二)批判性地展示了中世纪封建社会的种种罪恶,是中世纪黑暗现实的真实写照。
(三)具有新思想的萌芽——人文主义的光辉。
(四)探索理想社会的途径,对人类未来充满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
五、《神曲》的时代局限
(一)未能摆脱中世纪宗教思想的束缚。(二)未能摆脱中世纪封建道德观念的影响。
六、《神曲》在欧洲文学史上的地位
它以无比丰富的思想内涵著称于世界文学史。这是一部包罗万象的巨著,诗中汇集了中世纪以及古代的各种学问,包括天文、地理、历史、哲学、伦理学、文学、艺术及神学等等,可以说是中世纪的一部“百科全书”。
第三课时
文艺复兴文学
【教学目的与要求】介绍文艺复兴文学的主要成就及代表作家的创作与作品。【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介绍“文艺复兴四大家”的作品,难点在于分析其作品。【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讲授并结合课堂表演、讨论等。
一、文艺复兴
是指14——16世纪期间,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以古代文化为武器同封建势力和教会神权进行斗争的一场长期而持久的思想教育运动。(长达二百多年,斗争之艰苦难以想象)
二、历史背景
(一)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二)中国的四大发明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使资产阶级力量大大加强。
(三)各种矛盾尖锐。资产阶级要发展壮大,第一天敌并不是无产阶级而是封建教会(那时无产阶级还没有真正形成势力,资与无的矛盾还不十分明显)。
(四)古代文化与封建文化之间天然的不协调。
三、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人文主义
(一)肯定人的价值,反对神权思想
(二)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
(三)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
(四)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四、文艺复兴文学的巨大成就
(一)奠定了欧洲各国民族文学的基础
(二)确立了欧洲近代文学的各种题材
(三)出现了一大批卓越的作家和作品
总之,这一大批卓越的作家中有四位尤其卓越,被称为“文艺复兴四大家”:薄伽丘、拉伯雷、莎士比亚、塞万提斯。
文艺复兴文学是欧洲资产阶级文学的开端。在文艺复兴之后,欧洲文学经历了五次重大变革,代表着欧洲资产阶级文学的五个重要时期:
第一时期:(14——16世纪)文艺复兴,发源地是意大利,代表人物四大家。第二时期:(17世纪)古典主义,代表人物,法国莫里哀。
第三时期:(18世纪)启蒙运动,代表人物,法四大家: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卢梭、英——笛福、德——青年歌德等。
第四时期:(18末——19世纪)浪漫主义,代表人物英——拜伦、雪莱、法——雨果、俄——普希金、美——惠特曼、德——歌德、海涅等。第五时期:(19——20世纪初)第一阶段(19世纪初到60年代)代表人物,法——巴尔扎克。第二阶段(70年代——20世纪初)代表人物,俄——托尔斯泰、英——狄更斯、北欧——易卜生等。正是这时美国作家成长起来,代表人物德莱塞、马克·吐温、杰克·伦敦等。
薄伽丘及其《十日谈》
一、作者简介
二、《十日谈》选讲
三、《十日谈》的局限性
(一)在肯定追求现世生活的同时表现出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
(二)在反对禁欲主义的同时又有些色情描写
四、《十日谈》的艺术特色
五、《十日谈》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内容上,揭开了欧洲反封建的大幕。
形式上,为欧洲近代现实主义短篇小说创作奠定了基础,对欧美作家的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拉伯雷及其《巨人传》
一、作者简介
拉伯雷是法国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也是欧洲“文艺复兴四大家”之一。他留下的是什么呢?是他丰富的学识和这部流芳百世的《巨人传》。
二、《巨人传》简介
《巨人传》不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但也不是一部《西游记》式的神魔小说。它是一部奇妙而深奥的浪漫主义杰作
三、思想内容简析
作者在自序中说:不管是有关宗教,还是政治形势和经济生活,我的书都会向你显示极其高深的神圣的真理和惊人的奥妙。象《十日谈》一样这部小说的基本主题也是宣扬人文主义。那么,它是从哪几个方面宣扬人文主义的呢?
(一)表达人本主义思想,寄托进步的社会理想
(二)反对教会,反对封建王权专制
四、艺术特色
《巨人传》是欧洲近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杰作。它滑稽、突梯、寓意深刻,以笑话的形式表达深刻而严肃的思想意义,奠定了批判文学的基础,也奠定了讽刺文学的基础。
第四课时 莎士比亚及其戏剧
【教学目的与要求】介绍文莎士比亚的主要成就及创作与作品。【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介绍哈姆雷特难点在于分析其作品。【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讲授并结合课堂表演、讨论等。
一、英国文艺复兴概况 几位重要作家:
(一)乔叟:
(二)托马斯·摩尔:
(三)培根:
(四)马洛:
二、莎士比亚及其戏剧创作
(一)莎士比亚的生平
威廉.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成就最高的戏剧家和诗人。
(二)莎士比亚的创作
莎士比亚的戏剧非常具有戏剧性,比古希腊、古罗马戏剧更为成熟。他一生共写了三十部剧,其中有悲剧、喜剧、历史剧、传奇剧,还写过两部长诗《维纳斯与阿多尼斯》(阿多尼斯是古罗马的大艺术家)、《鲁克丽丝受辱记》。还写过154首十四行诗。主要内容是歌颂友情和爱情的。
我们按照他创作的年代,给他的戏剧创作划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1590——1600)主要作品是历史剧和喜剧,代表作:
1、历史剧 ——《理查三世》、《亨利四世》、《亨利五世》(谴责暴政,歌颂开明君主)
2、喜剧 ——《仲夏夜之梦》、《无事生非》、《皆大欢喜》、《第十二夜》(歌颂爱情,赞美友情和青春)(抒情性浪漫喜剧)、《威尼斯商人》(歌颂友情、爱情,揭露高利贷残酷。忧郁色彩的喜剧——向悲剧转变)
3、悲剧 ——《罗密欧与朱丽叶》(人文主义爱情理想与封建势力的斗争)
第二个时期(1601——1607)主要成就是悲剧。
那么莎士比亚作为一个人文主义作家,资产阶级代言人,如实反映这种社会现实,表达他对社会的不满,戏剧中现实主义成分加强,故以悲剧为主。代表作有:《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麦克白》(四大悲剧)。另外还有《雅典的泰门》。
第三个时期(1608——1612)主要成就表现在传奇剧。代表作《暴风雨》《冬天的故事》。由于王权越来越腐败,他的人文主义理想光芒也逐渐熄灭了。
三、《哈姆雷特》
这部剧写于1601年,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品。突出地表现了作者人文主义思想。
(一)故事梗概(看电影光盘或表演片断)
(二)《哈姆雷特》的现实意义(作业)——(借古老的宫廷仇杀故事,揭露英暴政下的黑暗,歌颂人文主义理想)
(三)哈姆雷特的形象塑造(作业)——(人文主义典型:具有人文主义思想,讲究人人平等,用理性判断事物;具有新兴阶级的理想和抱负(报仇不是私仇,重整乾坤);优柔寡断,性格忧郁
四、莎士比亚戏剧的艺术成就
(一)剧情丰富多彩。
(二)人物性格多样。
(三)语言的丰富多彩。自从但丁提倡用民族语言写作以后,各国作家都用自己的民族语言进行写作。
作业:
1、分析哈姆雷特的主题思想及人物形象
2、论述莎士比亚戏剧的艺术特
第二篇:西方文学导读
一、经典入门书
1、房龙的书:
外国文化汪洋浩瀚,培养兴趣的重要性胜于认真研究的迫切性。找到叙述精彩、深入浅出的入门书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可以从可爱的房龙开始,他的普及型作品曾在欧美社会引起极大轰动,中文译本也有许多,并且都配有插图,很好消化。比如:《人类的故事》、《名人画像》、《地球的故事》、《宽容》和《圣经的故事》等等。
2、丹尼尔·布尔斯廷(Daniel J.Boorstin)的书:
美国当代史学家布尔斯廷的文笔非常精彩,而且洋溢着一种激情,他有两套书在中国大受欢迎,一套是关于历史进程的,含三部:《创造者》、《发现者》、《探索者》,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另一套是关于美国的“美国人”丛书,也是三部——《开拓历程》、《建国历程》、《民主历程》,商务印书馆和三联出版社各自出版过译本,都不错。
3、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
世界历史可以写得很笨重,也可以写得很轻盈,比如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的两卷本《全球通史》,结构精当,叙事生动,还有图片和参考书目,自有中译本以来已经再版了8次,还有无数盗版,足见其雅俗共赏性。吴象婴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
4、大卫.丹比的《伟大的书》:
作为记者、编辑和评论家的丹比,重读了西方的人文经典,联系现实感触颇多,是有此书。西方学校里的“人文经典”课程,是低年级学生的必修课,也是西方价值观、世界观代代传承的重要方式,非常值得一读。
5、布鲁斯的《西方正典:位大作家和不朽作品》
莎士比亚、荷马或但丁、乔叟或拉伯雷阅读他们的作品的真正作用是增进雷在自我的成长。深入研读经典不会使人变好变坏,也不会使公民变得更有用或更有害。心灵的自我对话本质上不是一种社会现实。西方经典的全部意义在于使人善于有自己的孤独,这一孤独的最终形成是一个人和自己的死亡相遇。
二、“中级教材”
如果你不想浅尝辄止,但又不想太耗心神,可以继续读一些有思想又有趣味的书,它们往往是综合性质的。
1、《世界文明史》:(美)拉尔夫等著,商务印书馆1998年。国内学者的文化史书籍大多是从这本抄来的。
2、《文明的进程:文明的社会起源和心理起源的研究》:(德)埃利亚斯著,三联1998年。
3、《历史研究》:汤因比是大师级学者,学问广博,他的代表作《历史研究》,曾经是80年代中国知识精英们的圣经、也是北大学生的必读书。如果你有时间的话,应该一看。
4、《西方人文主义传统》:(英)布洛克著,三联书店。人文主义是西方文化的核心,而这本小书把宏大问题讲得津津有味,难得。
5、《19世纪文学主流》:不喜欢文学史的同学,多半是被沉闷的文学史教材给吓着了,其实这是一门好玩的学问,不妨看看丹麦文学史家勃兰兑斯所写的《19世纪文学主流》,正史却用野史的方式讲述,激动人心,绝对看得下去。
6、《浪漫的谎言与小说的真实》:分析的是《堂吉诃德》《红与黑》、《包法利夫人》这样的经典作品,但落脚点却在现实的人生幸福,“小资”变成BOBO
族的必由之路、《浪漫的谎言与小说的真实》,(法)基拉尔著,三联书店。
7、《想象的人》:中学课本里有《威尼斯商人》,不过你大概不知道安东尼奥对巴萨尼奥的同性恋,这种另类的解读来自精神分析学说,有些文学基础的同学可以看:《想象的人》,(美)伯纳德.派里斯著,王光林等译,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
8、《后楼梯:大哲学家的生活与思考》:哲学很重要,如果想抓住精髓,可以看:《后楼梯:大哲学家的生活与思考》,(德)威廉.魏施德著,李宜琼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
9、《知识分子》:想要看看文学大师的阴暗面,读《知识分子》,(英)约翰逊著,杨正润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10、中国学者写的介绍性质的读物也还好看,比如:《故事与解释》,潘一禾著,学林出版社2000年。《永远的乌托邦》,曹莉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西方文学:心灵的历史》,徐葆耕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现代阐释》蒋承勇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欧美文学史传》,任子峰主编,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三、高级研修
如果想要更上层楼,可以系统了解专业结构、学术脉络、热点问题等方面,基础好而又有时间的话,可以读一些理论书籍。本部分基本是面向有学术志向和兴趣的同学,强调的是专业性,如果有勇气通读其中某个方向,离研究生的水平已经不远了。
1、文化史方向:
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世界文化丛书》,共30余本,注重学术性,有代表性的有:
《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钱乘旦著。
《法兰西风格:大革命的政治文化》,高毅著。
《从信仰到理性——意大利人文主义研究》,张椿年著。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的诸模式》,本尼迪克特著。
《希腊方式——通向西方文明的源流》,汉密尔顿著。
《罗马文化与古典传统》,朱龙华著。
《传承与交融——阿拉伯文化》,纳忠等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世界文明大系》,共11本,注重综合性。
2、文学理论方向:
“20世纪西方文论研究丛书”,王岳川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8年。《“新马克思主义”文论》
《精神分析文论》
《形式主义文论》
《现象学与解释学文论》
《存在主义文论》
《接受反应文论》
《后结构主义文论》
《女权主义文论》
《后殖民主义与新历史主义文论》
《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胡经之 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年《二十世纪西方文论研究》,郭宏安 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年
《20世纪的文学批评》,(法)塔迪埃 著,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二十世纪美国文论》,盛宁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文学批评方法手册》,(美)古尔灵 等,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年《文学批评术语词典》,王先霈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3、文学与文化交叉研究方向:
文学与哲学:
《悲剧精神与欧洲思想文化史论》,周春生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99年。
《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从卢梭到罗伯斯庇尔》,朱学勤著,三联书店 94年。《18世纪哲学家的天城》,贝克尔著,三联书店2001年。
《文学对抗哲学——从柏拉图到德里达》,马克·爱德蒙森著,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0年。
《文学的哲学》,古斯塔夫·缪勒著,孙宜学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
《沉重的肉身》,刘小枫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年。
文学与阐释:
《真理与方法》,伽达默尔著,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2年。《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洪汉鼎著,人民出版社 2001年。《接受美学译文集》,刘小枫编,三联书店 1989年。
《解释:文学批评的哲学》,却尔著,吴启之等译,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1年。《诠释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丛书,洪汉鼎主编,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2年。《诠释与过度诠释》,艾柯等著,王宇根译,三联书店 1997年。
《影响的焦虑》,布鲁姆著,徐文博译,三联书店 1989年。
文学与传播:
《公众舆论》,沃尔特.李普曼,阎克文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组织中的传播和权力:话语、意识形态和政治》,姆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年
《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伯格,姚媛译,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0年。
《理解媒介》,马歇尔.麦克卢汉,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
《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戴安娜.克兰,赵国新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丹尼尔.贝尔,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第二媒介时代》,马克.波斯特,范静晔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文学与科学:
《科学与宗教引论》,麦克格拉斯著,王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年。《科学与宗教》,布鲁克著,苏贤贵译,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年。《宇宙学的人文视野》,肖巍著,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2年。
《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霍金著,许明贤等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年。
《太阳、基因组与互联网:科学革命的工具》,戴森著,覃方明译,三联书店 2000年。
文学与历史:
《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张京媛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年。
《美国文学史论译丛》,含《伊甸园之门》、《处女地》、《流放者归来》等 8
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3年第一版,多次再版。
《词与物》,福柯著,莫伟民译,上海三联书店 2001年。
文学与心理:
《论文学与艺术》,弗洛伊德著,常宏译 ,国际文化出版社2001年。《心理学与文学》,荣格著,冯川译,三联书店 1987年。
《非理性世界》,夏军著,上海三联书店 2002年。
《精神疗法》,茨威格著,西苑出版社 1998年。
《与魔鬼作斗争》,茨威格著,徐畅译,西苑出版社 1998年。
《批评的解剖》,弗莱著。
《金枝》,弗雷泽著,徐育新等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1987年。文学与知识分子:
《立法者与阐释者》,鲍曼著,洪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年。《知识分子译丛》,周宪主编,包括 8部。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知识分子论》,萨义德著,单德兴译,三联书店 2002年。
《知识社会学问题》,舍勒著,艾彦译,华夏出版社 2000年。
《中世纪的知识分子》,勒戈夫著,张弘译,商务印书馆 1999年。《意识形态和乌托邦》,曼海姆著,艾彦译,华夏出版社 2001年。《俄国思想家》,伯林著,彭淮栋译,译林出版社 2001年。
《法律与文学》,波斯纳著,李国庆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文学与自然:
《瓦尔登湖》,梭罗著,徐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7年。
《自然之死》,卡洛林.麦茜特著,吴国盛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唐纳德.沃斯特著,侯文惠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
《寻归荒野》,程虹著,三联书店 2001年。
《人道主义的僭妄》,戴维.埃伦费尔德著,李云龙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
《人类与大地母亲》,阿诺德.汤因比著,徐波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文学与宗教:
《基督教文学》,梁工主编,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0年。
《圣经与欧美作家作品》,梁工主编,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0年。
《拯救与逍遥》,刘小枫著,上海三联书店 2001年。
《宗教与文学》,加德纳著,江先春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年。《基督教的底色与文化延伸》,杨慧林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2年。《神学与当代文艺思想》,伯尔等著,徐菲等译,上海三联书店 1995年。《欧洲中世纪诗学》,陆扬著,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年。
《诠释学、宗教、希望》,特雷西著,冯川译,上海三联书店 1998年。《走向十字架上的真: 20世纪基督教神学引论》,刘小枫著,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
《天路、人路:英国近代文学与基督教思想》,卞昭慈著,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1。《伟大的代码——圣经与文学》,弗莱著,郝振益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
4、思想史方向:
太多了,可以从“现代思想的冒险家们”开始,卞荣道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年。共31本,熟悉这些大名吗:福柯、哈贝马斯、德里达、拉康、罗尔斯、罗兰-巴特等,都在此套书里。还有一套经典丛书,就是三联书店的“现代西方学术文库”,含有尼采的《悲剧的诞生》、舍斯托夫的《在约伯的天平上》、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等名著,读来受益匪浅。
第三篇:西方文学经典赏析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代表剧作,创作于1601年。剧作写的是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对谋杀他的父亲、骗娶他的母亲并篡夺了王位的叔父进行复仇的故事。哈姆雷特是体现作者人文主义理想的典型形象。剧作通过描写他与现实之间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和他在复仇过程中的犹豫彷徨、忧伤苦闷及其惨遭失败的悲剧结局,深刻地体现出人文主义者要求冲破封建势力束缚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揭示出英国早期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哈姆雷特是具有新型世界观的文武全才,如果登上王位,自然是开明君主的典范。在他身上,寄托着国家与民族复兴的希望,体现出资产阶级对统一国家的理想。
哈姆雷特性格特征:
最突出的特点是忧郁,一系列伤天害理的事变突然发生,打破了他关于人生、世界、爱情、友谊、前途等一系列人文主义的幻想,他以哲学家的深刻洞察力,解剖现实,深揭被掩盖着的社会罪恶,使其忧郁积重难返,从他穿着丧服登场,到古堡待父,到破相装疯,到戏中作戏,到后宫劝母,到海上窥奸,到墓场葬礼,到宫庭比武,一直到他最后毁灭,忧郁一直没有离开过他。
其次是犹豫,姆雷特中著名独白to be or not to be可以看出哈姆雷特的矛盾心理,他知已知彼,正确的估计了敌我力量的对比过于悬殊,整个时代已经颠倒混乱, 而拯救者只有一个人, 那就是“倒霉的我!”寄全部希望于自己,这样,以一人之力对抗整个社会,他深知这场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危险性,导致他行动的犹豫,他既要为父报仇,又要扭转乾坤,一身二任。这种独扭乾坤的重任与势孤力单的矛盾,只能产生“难扭乾坤”的哀叹: 一个任务尚且力不从心,何况两个?这就带来他行动的双重犹豫,然而他是哲学家而不是实干家,他敏于思索而拙于行动,他在没有切实可行、十拿九稳的办法之前,只会冥思苦想,他从思考到行动需要一个比常人更为复杂的过程,等待时机,而时机不来,一旦到来,又坐失良机;幻想行动,却一拖再拖,空有报国之心,而无匡世的行动。
当然哈姆雷特的性格又是是刚毅的 他是一个聪明的人(可以从他为了报仇 居然可以装疯而且还骗了那么多人)是一个本性善良的人 同时他是一个坚强的人但是不可否认的哈姆雷特是一个悲剧性的英雄,他的景遇使他成为了一个悲剧,而正是哈姆雷特的这种人文主义理想与现实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导致了他人生悲剧的必然,哈姆雷特的毁灭,向我们揭示了人文主义的时代悲剧,客观上:阶级力量对比的悬殊,敌强我弱,主观上,自身具有不可克服的忧郁、犹豫等弱点,因而他的毁灭,不只是个人的原因,而是那个时代人文主义者不可超越的历史局限性所导致的.《哈姆雷特》是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于1601年完成的一部举世闻名的悲剧。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之一。
该作品是一部话剧。写的是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为父亲复仇的故事。哈姆雷特之父以外驾崩,叔叔克劳狄斯是弑君之人,并乘机登上觊觎已久的王位。母亲乔特鲁德改嫁新王。王子哈姆雷特特应召回国。在一个夜晚,先王灵魂出现,告诉王子真相。哈姆雷特决定为父亲复仇。
无疑丹麦王子哈姆雷特是该作品中的主人公。莎士比亚创作《哈姆雷特》这部作品时整个欧洲都处在文艺复兴的大背景下。英国——作为文艺复兴的一个中心,在当时聚集了各类人文主义思想家。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思想家强调了人的力量。反对和抨击教会,甚至是想要推翻教会和封建统治。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莎士比亚也把哈姆雷特塑造成为一个具有强烈的人文主义思想的丹麦王子的形象。然而,在当时的背景下,幼小的人文主义思潮拗不过强大的教会与封建统治。这就注定了“哈姆雷特”是一个悲剧人物。
一哈姆雷特的典型想象
在中外文坛中大家都一致认为哈姆雷特的形象具有高度的典型性。典型环境不仅是形成人物性格的基础,而且还逼迫着任务的行动,制约着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1】。马克思赞扬希腊神话时说,他们“仍然能够给我们以艺术享受,而且就某一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显然,富于艺术魅力马克思主义典型观的应有之义。确实,凡在文学史上可以称为典型的文学形象都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哈姆雷特就是这样的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文学形象。他极具富有文学的魅力。《哈姆雷特》从东方到西方,几百年过去了。至今仍然受到广大读者和观众的欢迎。
哈姆雷特是西欧近代文学初期一个比较完整的理想人物的形象。莎士比亚把这个人物形象塑造地比较成功地地方是他真实地概括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地特征。反映了他们之间的斗争。同时也写出了他们的悲剧命运。沙翁对哈姆雷特这个任务采取了歌颂的态度。在歌剧中通过其他人来赞美他。整个戏剧的结尾用军人的葬礼来追到他。把哈姆雷特烘托成为一个让人尊敬的英雄。
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关系改有互相依存的一面。失去一方,另一方就不复存在【2】。哈姆雷特这个典型人物正是文艺复兴的典型环境中出现的。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者竭力通过人文主义的思潮来影响尚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的人们。甚至是要推翻教会和封建统治。哈姆雷特就着样在莎士比亚的笔下“应运而生”了。以叔叔杀害父亲这个矛盾来为父报仇。之后再建立一个充满自由,充满人文关爱的丹麦。哈姆雷特受人文主义影响讨厌腐朽的丹麦王国。他曾说:“丹麦是一个牢笼,而世界就是一个牢狱!”他强烈地抨击着恶毒地叔叔,黑心的御前大臣以及充满欲望的母亲。论身份哈姆雷特是王子,是统治集团的中心人物。但是他离开宫廷,在人文主义地中心接受新思想,新文化地熏陶,教会认为人生是罪孽,而“他”却对“人”抱有美好的看法。
二 哈姆雷特的文学形象——延宕
再西方评论界,有种影响颇大的解释。认为哈姆雷特行为延宕。而行为延宕的原因在于他生性软弱,优柔寡断。在于他善于思考而不善于行动。这酒是悲剧得根源。于是,哈姆雷特也被人看作行为犹豫延宕的典型
那为何哈姆雷特的性格如此延宕,这是有着多方面的原因的。
首先,哈姆雷特的延宕有其自身的主观原因。在其为父亲报仇的过程中他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不单是为父报仇。而是重整乾坤。在有一幕剧中哈姆雷特说道:“丹麦是一个牢笼,而世界就是一个牢狱!”不难看出,哈姆雷特在人文思潮的影响下立志重整丹麦王国。但在重整乾坤的伟大目标前哈姆雷特想要行动,但却不知怎么行动。这构成了他行为的延宕。在先王的灵魂告诉他真相之时,哈姆雷特立志非要替其父亲报仇不可。但是在行动中他装疯卖傻并纠集伶人上演《捕鼠记》来探听虚实。在确定父亲确为其叔叔所谋害时,却迟迟不动手。连有一个绝好的机会——新国王在神龛前独自忏悔祈祷。哈姆雷特连这个机会都没有把握住,迟迟犹豫不决。这就是他的延宕所在。
其次,延宕的另一个原因是恶势力过于强大。而人文主义的局限性又决定了他不可能完全依靠群众,只能孤军奋战。新国王对哈姆雷特的几次试探以及借英王之手来杀害他,都显现除了恶势力的强大。哈姆雷特只能依靠自己,最多也只是有最忠心的朋友霍拉旭的帮助而已。这于国王的力量比起来无疑是“鸡蛋砸石头”。这样的延宕只能是时代的悲剧。
总之,哈姆雷特的“延宕”以及文学形象石油这深刻的时代历史背景的。那就是在文艺复兴下的人文主义艰难地在教会以及封建势力下困难地传播生长。而哈姆雷特正是人文主义的传播者之一。莎士比亚通过对“哈姆雷特”这一文学形象的描写,揭露了当时教会,封建王朝的腐败和黑暗的统治。同时也赞扬和歌颂人文主义,并对其的同情。《哈姆雷特》不愧是莎士比亚的一部著名的传世之作。
故事在“伏盖公寓”和贵夫人的“沙龙”中展开。高老头是个面粉商,在法国大革命中发了财,把他父爱倾注两个女儿身上,从小培养了他们极度的虚荣心。他以每人八十万法郎的妆奁,使大女儿娜齐成了伯爵夫人,使二女儿但斐纳嫁给了银行家纽沁根。为了不使女儿女婿丧失高贵的身份,他放弃面粉生意,寄寓在伏盖的公寓里。为了满足女儿的虚荣心和金钱欲,他把自己所剩无几的年金和仅有一些金银器具都消耗贻尽。当他耗尽了所有家私,再也榨不出什么油水的时候,却被女儿们遗弃了。在弥留之际,他思念女儿,盼望见最后一面,但终于未能如愿,带着满腔的怨恨离开了人世。
来自外省的贵族青年拉斯蒂涅,到巴黎求学,因手头拮据,也寄居在粗俗、寒伧的伏盖公寓里。这个一心向上爬的贵族青年,由于他远房表姐鲍赛昂子爵夫人的援引,终于涉足于巴黎上流社会之中。他经常帮助高老头,了解了高老头父女关系的内幕,并先后结识了高老头的两个女儿。他追求雷斯多伯爵夫人(娜齐)失败,转而追求纽沁根太太(但斐纳),成为他的情人。在上流社会的交往之中,拉斯蒂涅充分窥视而熟悉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勾心斗角的金钱关系,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野心家性格。给穷困病死的高老头送葬后,拉斯蒂涅怀着与巴黎社会“拼一拼”的决心,走进了纽沁根太太的家门,开始了他野心家的创业活动。
在伏盖公寓里,还寄居着其他种种人物。其中最突出的是苦役逃犯伏脱冷。虽然他的活动和经历只是整部作品中的一个插曲,然而他丑恶的言行却使拉斯蒂涅受到了很大影响。他是拉斯蒂涅走上野心家道路的指路人之一。三次 “人生大课”。
拉斯蒂涅出身于破落的贵族家庭,由外省来到巴黎求学。初来巴黎,言行举止稳重端庄,显然是一个“有热情,有才气的青年”。他只想“乖乖地”啃他的法律,“一心一意做一个清正的法官”但是,没有一年光景,他经不住繁华的巴黎上流社会的腐化生活的诱惑,抛弃了刻苦用功的念头,求助于远房表姐——一个有名的贵族妇女鲍赛昂子爵夫人,步入巴黎贵族的沙龙。在他“见识改换,雄心奋发之后”,凭着“在交际场中无孔不入的本领”,他全心全意地投入了“征服几个可以做他后台的妇女”,以便“投身上流社会”的活动。
拉斯蒂涅的第一次(—极端利己主义)人生大课是鲍赛昂夫人的指点和教诲。
鲍赛昂子爵夫人,是巴黎“贵族社会的领袖”,交涉界的王后。她有一个显赫的家世,是“天潢贵胄,蒲高涅王室最后一个女儿”。她还具备出众的姿色和过人的才智,因此她的家成为贵族阶级权威的象征,每个贵族妇女都以能进入她的沙龙而引为光荣。这个熟谙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将她所掌握的资本主义社“关系学”毫无保留地教给了她的远房表兄弟,堪称拉斯蒂涅的启蒙者。鲍赛昂夫人恳切地告诫她的表弟:“拉斯蒂涅先生,你得以牙还牙的去对付这个社会”,“你越没有心肝,就越高升得快”,“你毫不留情的打击人家,人家就怕你。只能把男男女女当做驿马,把它们骑得精疲力尽,到了站上丢下来;这样你就能达到欲望的最高峰。”“社会不过是傻子跟骗子的集团。你别做傻子,也别做骗子。”鲍赛昂夫人指点拉斯蒂涅,要把女人作为向上爬的阶梯。“你要是没有一个女人关切,你在这儿便一文不值。这个女人还得年轻、有钱、漂亮。”她鼓励拉斯蒂涅去追求年轻、有钱、漂亮的纽沁根太太,“一朝她把你另眼相看了,„„那时你就走红啦。”她还教给拉斯蒂涅对付女人的方法:“没有弄清楚对方的底细,决不能把把你的心掏出来,„„先得学会提防人家。”要使得“女人觉得你有才气,有能耐。”对于表姐的教诲,拉斯蒂涅心领神会。他照着“老师”说的去做,显示狂热地追求雷斯多伯爵夫人,甚至不止一次对“老师”也动过非分之念,最后终于巴结上了纽沁根太太,“钩上了一个巴黎最漂亮最风流的女子”,从而步入了巴黎上流社会。正如鲍赛昂夫人所说:“我们做女人的,也有我们的仗要打。”巴黎上流社会中贵族妇女的斗争是异常激烈的,甚至达到白热化程度。一代沙龙王后终于溃败了,高傲的鲍赛昂夫人,尽管通晓上流社会的奥秘,但由于情场失意不得不出走巴黎,远避乡郊。她的衰败过程,对于拉斯蒂涅来说,无疑是一次深刻的教育。
拉斯蒂涅的第二次(金钱法则课)人生大课,是伏脱冷近乎斥骂的教诲。
什么坏事都能干的伏脱冷,是一个想拼命爬上贵族社会的恶汉。他没有高贵的门第,没有巨额的资本,没有能勾动女人的美貌,就采用粗暴的“象炮弹一样轰进”上流社会去的方法。虽然他没有如愿以偿,然而他为此付出了时间,取得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他认为拉斯蒂涅“是一个配我脾胃的汉子”,就“关心”他,“开导”他。与鲍赛昂夫人相比,他的教导是赤裸裸的强盗逻辑。他先以自己的复杂经历去打动拉斯蒂涅,指教拉斯蒂涅要“对什么都不服从”。他以锐利的目光透视拉斯蒂涅的心灵,劝他要出人头地,不能只靠求学,要想别的办法,要有野心。他为拉斯蒂涅盘算,即使求学成功,谋取了一个较好的职位,也不能改变贫困的境遇,提高地位。他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雄才大略是少有的,遍地风行的是腐败。”因此“要挣大钱,就该大刀阔斧的干”。他鼓动拉斯蒂涅:“要作乐,就不能怕弄脏手,只消你事后洗干净。”“你要有种,你就扬着脸直线往前冲。可是你得跟妒忌、毁谤、庸俗斗争,跟所有的人斗争。”要“打出路来,„„不象炮弹一样轰进去,就得象瘟疫一样钻进去。”他向拉斯蒂涅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与维多莉小姐订婚,杀死她的哥哥,让她继承父亲的全部财产,很快就会成为百万富翁。他表示一定为拉斯蒂涅付出实际行动,报酬是从维多莉小姐继承的百万之中提取二十万。伏脱冷的谈论,开始时惊骇了拉斯蒂涅,但对他的影响却是远的。他虽然没有付诸实践,但他的确“动了心”。对于伏脱冷的教导,拉斯蒂涅是这样领会的:“鲍赛昂夫人文文雅雅对我说的,他赤裸裸的说了出来。”“关于德行,这强盗坯三言两语告诉我的,远过于多少人物多少书本所说的。”当然,此时的拉斯蒂涅终究还是一个资产阶级野心家的雏形,刚从贵族阶级方面转化而来,对赤裸裸的资产阶级掠夺方式,还感到不适应,所以在执行伏脱冷所设置的计划时,表现出某种犹豫迟疑和矛盾的心情。拉斯蒂涅的第三次(道德沦丧课)人生大课,是高老头的死。
高老头是一个出身“面条司务”的资产阶级暴发户。他曾经是个百万富翁。他宠爱女儿,把家私都分给了女儿,自己只留下一分年金。当他有钱时,女儿围着他撒娇;当他手中还有一点年金时,女儿经常来看望;当他耗尽了最后一点积蓄,也即将耗尽生命之际,女儿们却忙着争权夺势、寻欢作乐,再也不肯来看他一眼。在奄奄待逝之际,他忍着疼痛思念女儿,倾诉着他对女儿的爱:“她们还少不了我呢。„„她们需要钱,我可知道到哪儿去挣。”眼看着女儿的确不来时,他哀叹着:“倘若我有钱,倘若我留着家私,没有把财产给她们,他们就会来了,会把她们的亲吻来舐我的脸!”“所有的爱都被我对她们用尽了,她们对我不能再有爱的了。做父亲的应该永远有钱,应该笼络儿女,象对付狡猾的马一样。”他怨恨自己:“一切都是我的错,是我纵容她们把我踩在脚下的。”他呼吁社会:“为了父亲的死,应该订一条法律。”高老头出于对女儿的爱,把最后一点钱拿出来,给拉斯蒂涅买房子,让他和但斐纳住在一起。也可能是拉斯蒂涅还没有完全丧失正义和同情心,可可能是出于对高老头的感激,拉斯蒂涅为高老头送葬。他从高老头的死中,悟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纽带全在于金钱,这使他更加坚定了获取金钱、立足上流社会的决心。
总之,拉斯蒂涅通过三次人生大课的教育,一步一步走上了野心家的道路。虽然在邪恶的诱惑面前,他有过顾虑和羞愧,但他每次斗争的结果总是邪恶占了上风。他凭借自己的伶俐狡猾和冷静头脑,有选择地借鉴别人的“经验”与“教训”,终于走向了资产阶级野心家罪恶深渊。考察这个青年资产阶级野心家的“创业史”,有助于我们了解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渊源。
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写出了他对待失败时观念上的胜利和作为“强者”、“硬汉”的寓意深刻的悲剧性格,但作品的结局给予读者的是鼓舞,并不是颓丧。作为一个普通的人,在漫长而艰难的生活道路上,他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痛苦,甚至也难免有垂头丧气的时刻,但他最终能把自己的本质力量凝聚起 来,表现出那无畏的勇气和信心,正视失败和死亡。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代表了进步人类的整体。桑提亚 哥的性格是海明威笔下“硬汉性格”的发展和升华。人性是强悍的,人类本身有自己的限度,正是因为有 了老渔夫这样的人一次又一次地向限度挑战,超越它们,这个限度才一次次扩大,一次次把更大的挑战摆 在了人类面前。老渔夫桑提亚哥这样的英雄,不管他们挑战限度是成功还是失败,都值得我们敬重。“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But man is not made for defeat)”,“人尽可以被毁灭,但却不能被打败(A man can be destroyed but not defeated)。”这就是《老人与海》想揭示的哲理。无可否认,只要是人就都会有缺陷。当一个人承认了这个缺陷并努力去战胜它而不是去屈从它的时候,无论他能否最终战胜自身的这个缺陷,他都是一个胜利者,因为他已经战胜了自己对缺陷的妥协,他是自己勇气和信心的胜利者。老渔夫就是敢于挑战自身缺陷及自己勇气和信心的胜利者。从世俗胜利观的角度看,老渔夫不是最后的胜利者,因为尽管开始他战胜了大马林鱼,但是最终大马林鱼还是让鲨鱼吃了,他只是带着大马林鱼的白骨架子回到了岸上,也就是说,鲨鱼才是胜利者。可是,在理想主义者眼里,老渔夫就是胜利者,因为他始终没有向大海,没有向大马林鱼,更没有向鲨鱼妥协和投降。正是这一点使得《老人与海》中的硬汉桑提亚哥与海明威其他小说中的硬汉有了天壤之别。海明威在创作《老人与海》之前所写的硬汉,仅仅是性格的坚硬,他们对读者的吸引力完全来自于硬汉特异的性格,他们的价值只在于硬汉性格的罕见。但《老人与海》中,孤独的老渔夫桑提亚哥已经不仅仅是条硬汉,他身上所体现的精神价值,完全是古希腊悲剧精神的现代回响。因此,在《老人与海》中,硬汉桑提亚哥的刚毅性格,已经成为小说的表面。通过桑提亚哥硬汉性格来礼赞人类的永恒价值———人的自信,才是小说的真正主题。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硬汉子”的典型———桑提亚哥的形象。他是个饱经风霜的老渔夫,在生活中虽屡次遭厄运,却从不服输,在精神上他是个强者。老人的一生极为不幸,在打了一辈子鱼,只落得孤独而贫苦的晚景:老伴早已去世,没有儿女;过冬没有御寒衣,连顿家常饭也吃不上。但他是乐天派。在极度困苦的环境中,老人又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和乐观精神:“Everything about him was oId except his eyes and they were the same coIor as the sea and were cheerfuI and undefeated”。桑提亚哥连续出海84 天了,一条鱼也没捕到。可是,“那双眼睛啊,像海水一样蓝,是愉快的,毫不沮丧的。”作者只将“那一双眼睛”轻轻一点,就让读者体会到老人那昂扬、达观的精神世界。原先跟随桑提亚哥出海捕鱼的小孩,谈到他爸爸把他叫到别的船上去,说道:“He hasn’t muchfaith.”“No,”老头儿说,“But we have.Haven’t we?”桑提亚哥的自信是绝对自信,是不以环境变化而变化的自信,是不用与他人比较的自信。在桑提亚哥的生存哲学中,即使遭遇到了极点的背运,人也只能自信。
第四篇:西方文学赏析
象征智慧与战争的女神。
雅典娜是希腊奥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罗马名字弥涅耳瓦(Minerva)。在远古的神话中,雅典娜是女天神,乌云和雷电的主宰者,丰产女神,和平劳动的庇护者。她教会人们驯养牛马、制造车船;她赐予世人犁和耙、纺锤和织布机,因此被认为是妇女劳动,尤其是织布技术的保护者。她有一个别名叫厄耳伽涅,意思是女工。她又是科学的庇护者、智慧女神;她赐予人间法律,维护社会秩序。
传说是宙斯与聪慧女神墨提斯(Metis)所生,因亚该有预言说墨提斯所生的儿女会推翻宙斯,宙斯遂将她整个吞入腹中,因此宙斯得了严重的头痛症。包括药神阿波罗在内的所有山神都试图对他实施一种有效的治疗,但结果都是徒劳的。众神与人类之父宙斯只好要求火神赫斐斯托斯打开他的头颅。火神那样做了。令奥林匹斯山诸神惊讶的是:一位体态婀娜、披坚执锐的女神从裂开的头颅中走了出来,光彩照人,仪态万方。据说她有宙斯一般的力量,如果加上与生俱来的神盾埃吉斯的力量,她的实力就超过了奥林匹斯的所有神。她是最聪明的女神,是智慧与力量的完美结合。她就是智慧与知识女神雅典娜,也是雅典的守护神。
1,社会的压迫:从当时的客观情况来看,丹麦是一个处于封建末期的王国,哈姆雷特则是一个外出留学的“进步青年”——一个早期的人文主义思想者,学者,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初期的人文主义者的思想是不成熟的,具有一定的软弱性,所以必然无法同腐朽但是依旧强大的封建势力进行斗争。于是哈姆雷特的延宕不是因为其主观意愿上的延迟,而是由于客观条件对他的压迫使他的复仇一步步的推后,最后造成了这个悲剧。
2,性格的缺失:哈姆雷特的性格是复杂的是变化着的。在初期,亦或是留学期间,他是一个“快乐王子”,他热情澎湃,骄傲自尊,体贴朋友并且温和淡定,但是当他因为父死母嫁而回国并得知自己父亲真正的死因时,他的性格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他开始变得尖锐敏感,沉郁低落,多疑内向,耽溺于冥想之中。在这种心理下,他变得优柔寡断,喜怒无常,思虑繁重却缺乏果敢的实践能力。他这种双重的性格使他在机会面前犹豫不决,在责任面前痛苦逃避,这导致了他无法果敢的进行掉复仇这个要求极高的行为,以至于发生最后的悲剧。
3,信仰的破灭:在哈姆雷特经历着留学生涯的时候,他对未来的世界和王国充满着改造的欲望和憧憬,并且由于自身所接受的教育的原因,他对“人”具有宗教般的崇尚意识,他认为“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当他回国后才发现,人同时也具有邪恶,自私,虚伪的那一面。在这个时候,由于对“人”的极度失望,哈姆雷特对“人”的看法从完全的褒扬走向了鄙夷的咒骂。对于他来说,“人”是最高的哲学意义。于是,他开始怀疑自己的人生,自己的生活的意义,作为一个“人”来说,复仇到底是实践着灵长的职务还是为了一己的欲望杀害另一个“人”,这种矛盾的心理最终使他走向了悲剧的结局。
4,“俄狄浦斯情节”的作用:根据现代精神分析法创始人弗洛伊德的学生琼斯的角度来看,哈姆雷特的潜意识中蕴含着“杀父娶母”这一种俄狄浦斯式的原始欲望,自己的父亲即是自己的假想敌。对于其叔父克劳迪斯来说,杀死哥哥迎娶嫂嫂是一种可以实践的行为(我们先不讲求其道义性),但是对于哈姆雷特来说,叔父的行为是自己想做却做不到的,于是他的内心分化为不同的精神领域。从道义角度来说,他要杀了叔父为自己的父亲报仇,从某种角度来说,也可以说是未遂者对成功者的嫉妒,所以,他立下了复仇的誓言。但是,由于克劳迪斯的行为是他所一直想实现的,所以克劳迪斯在这种意义上来说是他的同类,他的心中必定怀有对同类的钦佩与赞同,于是两种矛盾的心理的胶着不分导致他无法确定自己的行为,所以必然的没有一个坚定的决心来杀死叔父,这造成了他最后的悲剧。
5,自身行为的滞后性:哈姆雷特作为一个留学归来并接受新思想的青年来说,他并不缺乏思想性的物质,但是,由于他过于的沉溺于思维领域,使其由于思虑过多而错失行动的良机。由于他自身经历的复杂和多变性,使他对未来和世界都存有一定的怀疑,在这种怀疑之下,他为了给自己的行为找到在思想领域中的对应,他便孜孜不倦的开始沉思。在沉思的过程中,又会由于新生的文化的不完善陷入另一个泥泞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哈姆雷特迟迟不能做出复仇的行为原因即在于思维和行动寻在严重的脱节,思过多而行不足。行动不足的最终结果便是导致他最后的悲剧。
6,自身荣誉情节的要求:哈姆雷特作为一个早期的人文主义的代表极为强调一个人的尊严和意义,在复仇中也便是如此。他的自尊要求他完成父亲的意旨,他自己作为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来说,他也要杀死叔父来弥补对其家庭和自身所造成的屈辱。在这个复仇的行为中,哈姆雷特仍然坚守着自身的荣誉情节,也可以说在复仇和荣誉中,他倾向于选择后者,因为他的复仇也是建立在为了维护自己贵族式的尊严。所以在他叔父祷告的时候,哈姆雷特经过内心的挣扎仍是放弃了刺杀,因为就这样让他死去,自己便是一个阴险的刺杀者而不是一个光荣的复仇者,这样的荣誉情节贯穿了哈姆雷特的所有事件,于是我们也不难得出结论,哈姆雷特为了维护自己的荣誉,不断的推后自己的复仇,最终导致了自己的悲剧。
7,宗教教义的影响:在当时的丹麦,宗教仍是一种影响人思维的最主要的因素。虽然哈姆雷特是一个进步的新兴的人文思想学者和青年人,但是仍不免受到基督教传统教义的影响,这种影响在哈姆雷特普通的行为上我们无法察觉,但是在复仇等关键事件上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如他不肯刺杀正在祷告的叔父,因为“他正在清洗他的灵魂,如果他在这一刻死去,他将进入天堂”。在基督教的教义中,有“七德”(谨慎,坚强,节制,正直,信仰,希望,仁爱)“七恶”(骄傲,妒忌,愤怒,懒惰,贪婪,保湿,好色)的束缚,在这种宗教背景下,哈姆雷特自动的将自己的行为带入了基督教的行为准则中,他开始思量自己在这一刻行为的公正性。同时纵观全书我们也可以发现,节制和过于谨小慎微也是导致他失败的重要原因,同时他也告诫自己不可过于的悲愤,在这里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宗教对于哈姆雷特的影响导致了他最后的悲剧。
8,中心权力的争夺:作为丹麦的王子,哈姆雷特是一个处于中心权力地位的人。但是由于父亲的意外去世,这个理所当然的王子地位受到了明显的动摇,直到其叔父克劳迪斯将其称为“我的儿”之后,权力归属的传递看似已经不可动摇。但是后来老国王将死因告诉哈姆雷特并得到证实时,这个问题便又从幕后被推向前台。在事实上,克劳迪斯的继位是不合法的但是在公众眼中却是合法的,而哈姆雷特若要进行复仇则会将自己置于一个弑君者的地位上。于是我们再去寻找字里行间的意味,我们可以发现哈姆雷特对于叔父的憎恶主要来源于杀父娶母,却没有否认“兄死弟承”的王位继承法。在这里我们可以大胆的进行推测,哈姆雷特不反对这一王权的交接关系是因为他自己对于中心王权的渴望和对传统王位继承的认同,他内心赞同“王”的合法性。于是我们更可以推测,在复仇的延宕期间,他的犹豫不决来自于对“王”这一地位的尊敬,若是杀了叔父则会造成领导者的缺失和中心权力的真空,极易造成**,于是他便要寻找一个“万全之策”,寻找的过程便是他延宕的过程,最后造成了他的悲剧。
小说的主人公拉斯蒂涅作为一个贵族子弟青年,在学习这个社会过程中,最后蜕变为一个资产阶级野心家,良心泯灭。而在1819年末至1820年初的巴黎,正是处于波旁王朝复辟时期,拉斯蒂涅的这一蜕变,既有自身的内在原因,也有外在的社会原因。具体来说,拉斯蒂涅的蜕变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一个邪念、两次教唆、人生三课。一个邪念 拉斯蒂涅出生在外省破落的贵族家庭,是个涉世未深、未被污染、稚气未脱的青年,怀着兴家立业、光耀门庭的决心,从外省来到巴黎。由于贫穷,不得不住在阴冷、破旧的伏盖公寓。然而又由于其出身,在巴黎有一个远房表姐,于是凭这种关系经常出没于金碧辉煌的鲍赛昂府邸,并受鲍赛昂夫人的邀请,参加鲍赛昂夫人举行的一次盛大舞会,体验了贵族上流社会的享乐奢侈。一边是锱铢必较的贪婪吝啬,一边是风雅阔绰的奢侈享乐,两个社会如此鲜明的对比,使刚到巴黎的青年受到强烈的刺激,正像伏脱冷所说的那样:“嘴里吃着伏盖妈妈的起码饭菜,心里爱着日耳曼区的山珍海味,睡的是破床,想的却是高楼大厦。” 第一次参加鲍赛昂夫人的舞会,被接待进金碧辉煌的舞厅,就“等于获得了最高的贵族证书”,并且迷上了雷斯托伯爵夫人。“年纪轻轻,渴望晋身上流社会,急切想得到个女人,现在看见两个权势之家已经向他敞开了大门!一只脚踏进了圣日耳曼区德·鲍赛昂子爵夫人的府邸,另一只脚又已踏入昂丹大道雷斯托伯爵夫人的宅院”,刚进巴黎,就掉进了这个大染缸,产生了找女人做靠山向上爬的邪念,从此,这种邪念在他心中扎根,越扎越深。涉足巴黎上流社会完成了其蜕变的起点。两师教唆
在拉斯蒂涅向上爬、找女人过程中,遇到了两个老师,第一个是鲍赛昂子爵夫人,作为上流社会交际花的皇后,在圣日耳曼地区作为傲视群伦的人物,一旦情场失意,整个上流社会便涌来欣赏她的痛苦,连最好的“朋友”也不放弃奚落她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感到了人性的虚伪,悲愤之余,向拉斯蒂涅道出了上流社会的“真理”:
“、、、、、、你越没有心肝,就越能步步高深。你心狠手辣,人家就会怕你。你得把男男女女都当作驿马,把它们骑得筋疲力尽,到了站便扔下,这样你就能达到欲望的巅峰、、、、、、倘若女人觉得你聪明、有才干,男人也会相信,只要你自己不露马脚。那时你就什么都如愿以偿了,到哪儿都能畅行无阻。你会发现,社会是骗子和受骗人的集合体。”她以这种温文尔雅的语言教导拉斯蒂涅要用看不见血的合法手段“拜金利己”,要进入上流社会,必须具备三种法宝:心狠、作假、女人。
第二个老师便是伏脱冷。他是苦役犯帮口里的重要人物,是他们足智多谋的军师和后台。他并不代表正义,却对社会的非正义有着极透彻的了解;他是“人间的撒旦,既邪恶又合理”,他是社会罪恶的制造者又是揭发者;他千方百计往上爬,研究法网上哪儿有漏洞可钻,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有胆略也有智谋;在他看准了拉斯蒂涅心中的欲望时,便对他作一番推心置腹的谈话:
“您知道这里的人是怎么闯前程的?不是靠天才的光芒,便是靠腐蚀的手腕。不像炮弹一样轰进这人群,就得像瘟疫般钻进去。诚实正派毫无用处、、、、、、人生就是这样,跟厨房一样腥臭,要想捞油水就不能怕弄脏手,只要事后洗干净就行,我们这个时代的全部道德仅此而已。”
伏脱冷给拉斯蒂涅开了法律与道德的帷幕,让他看到了法律与道德对有钱人全无效力,唯有财产才是金科玉律。下层社会被追捕的苦役犯伏脱冷,用这样赤裸裸的强盗语言开导拉斯蒂涅,要用非法的流血的手段“拜金利己”。
两师的教唆,使拉斯蒂涅良心逐渐萎缩,野心膨胀,堕落加剧。其蜕变的第二阶段在两师教唆后完成,使他懂得有财便有德。人生三课 第一课:鲍赛昂夫人的隐退。鲍赛昂夫人拥有高贵的出身,曾经拥有自己的爱情,可是在“利己拜金”的社会,这都毫无用处,证明了无论多么高贵的门第,真挚的爱情,都斗不过金钱,在金钱面前将不堪一击。使他目睹了即便在情人之间也存在拜金利己原则的残酷现实。第二课:伏脱冷的被捕。伏脱冷作为下层社会被追捕的苦役犯,他拥有过人的胆识与超人的智慧,作为一个智慧的化身,最终还是被出卖,逃不过被捕的结局。它向我们证明了超群的胆略与智谋斗不过金钱,再次让他验证了普通人之间奉行的利己的拜金原则。
第三课:高老头的惨死。高老头对两个女儿的爱达到了一种痴狂的程度,两个女儿是自己生命的一切,是他快乐的根源。可是在他临死时,一个女儿也没有来,才知道女儿是什么东西,才悟出资本主义社会的真理:“钱可以买到一切,甚至可以买到女儿”“柠檬榨干了,她的女儿便把果皮往街上一扔,不管了”。高老头的惨死,证明了再崇高的父爱,也斗不过金钱,使他深深的知道了拜金利己的原则不仅流行于整个社会,而且渗透到家庭甚至亲骨肉之间。拉斯蒂涅埋葬了高老头,也随之“埋葬了年轻人的最后一滴眼泪”,完成了人生三堂大课的教育。
伏脱冷处于下层社会,其被出卖最终被捕,向我们证明了在社会的下层充满了金钱对人性的扭曲、拜金主义盛行的社会风气,看不到底层人民的纯朴;鲍赛昂夫人处于上流社会,是交际中的皇后,最终含泪隐退,表现了在社会的上层充斥着利己拜金的原则,看不到人性的美,看到的只是虚伪、金钱至上。就这样,从社会的上层到下层,无不被金钱所控制,就连人们最信任、最能抚慰心灵创伤的亲情也被金钱所左右,它让我们看到拜金主义的原则不仅充塞着社会的各个角落,就连最伟大的亲情在金钱面前也不堪一击。整个社会已无一片净土,而拉斯蒂涅处在这样的一个社会,其蜕变是必然的。
第五篇:二十世纪西方文学读书笔记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
从《局外人》看存在主义生死观
专业:汉语言文学
班级:2008级3班
姓名: 刘湘
学号:200804100
1【摘要】《局外人》是法国存在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作品刻画了主人公莫尔索间接地因为对母亲的死漠然处之而被判死刑,这种对待死亡的态度是莫尔索存在主义观点的合理反映,这个比较重要的情节也反映了存在主义作家的生死观。本文试从这一情节展开论述,对整部作品所体现的存在主义生死观作简要分析。
【关键字】局外人存在主义生死观
可以说,从人类有意识以来,就知道有生必有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死是人类最原始的恐惧,也是所有恐惧的终极指向。生命只有一次,故贪生怕死也成了人的本能与本性。可是,《局外人》中的主人公莫尔索却并不具备这种人的本性,他视死如归,认为他所度过的生活是荒诞的,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死也并不使人恐惧,只是一种“幸运的安排”。整部作品充斥着莫尔索的独白、想法和感受,让人产生一种强烈的主观上的荒诞感,这种荒诞感是从莫尔索对妈妈的死表现出的冷漠开始的。他的这种对生死的淡漠很好地体现了存在主义生死观,一种关于荒诞的生死观。
小说一开始就写到了这部作品重要情节——“妈妈死了”。面对母亲的去世,莫尔索并没有像人们所认为应该的那样,显得悲痛欲绝,痛哭流涕。而且不仅如此,他还在为母亲守灵时喝牛奶咖啡和抽烟。在刚刚安葬完母亲回到阿尔及尔后,他就和情人玛丽去游泳、看喜剧和做爱。这种行为,按照社会所公认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显然是不能容忍的。后来他杀了人,站在法庭的被告席上时,被指控为“怀着一颗杀人犯的心埋葬了一位母亲”,最终,他被判了死刑。
加缪曾经把《局外人》的主题概况为一句话:“在我们的社会里,任何在母亲下葬时不哭的人都有被判死刑的危险。”这似乎是在向我们阐释一个十分严酷的逻辑:一个要在这个社会中正常和顺利生活的人,必须遵循人类社会共同认可的基本价值观念和行为规则,否则会被视为异类,严重者还会受到法律乃至被杀头的制裁。莫尔索就是这个异类,“他之所以受到谴责,是因为他不做游戏”。那么他究竟仅仅只是不愿意遵守游戏规则呢?还是真的漠视生死呢?
郭宏安的《多余人?抑或理性的人?》认为莫尔索并不是真的冷漠,他的感情只是被压抑了,深深地掩藏在内心。他在文中写到因为莫尔索亲昵地称母亲为“妈妈”,所以说“他在内心深处该是对母亲蕴藏着多么温柔多么纯真的感情啊!”还提到“他没有哭死去的母亲,但心里是爱她的,并曾努力去理解她”,“他觉得挂在嘴上的‘爱’并不说明什么”。事实上,我认为这样说很牵强。莫尔索并不只是不愿意遵守游戏规则,他根本就漠视这个生存的游戏。他显然是爱自己的母亲的,他抵达养老院后“真想立刻见到妈妈”;他显然也是了解游戏规则的,清楚地知道“他人”在母亲去世时应该做什么。可他就是不做,因为他打内心里认为“怎么样都行”,认为任何事都“没多大意义”,包括存在和死亡,即使说实话使他难为情,但他仍然要说。门房问他用不用开棺看看母亲,他回答说:“不想”,即使知道自己不该那么说;守灵时,他喝完咖啡后想抽支烟,虽然有犹豫,但还是抽了,因为他想了想,觉得“这不要紧”;后来坐牢时甚至对律师说,爱妈妈
“不说明任何问题”,“所有健康的人都或多或少盼望过他们所爱的人死去”。由此可见,莫尔索莫尔索的冷漠是由内而外的,不加掩饰的,他拒绝掩饰自己的感情,追求真实,无法说谎。面对生存和死亡,他漠然置之,这便是存在主义观点的反映。
存在主义认为人在无意义的宇宙中生活,人的存在本身也没有意义。反映在《局外人》这部作品中,就表现为莫尔索对亲情、爱情、友情、法律和宗教的全面反叛。对莫尔索来说,生活中发生的一切似乎全是偶然的,荒诞的,与自己无关的,甚至生命本身也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这一点我觉得用庄子哲学可以很好地解释。庄子的妻子死时,他不但没有悲伤,反而鼓盆而歌,这与莫尔索对待母亲的死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庄子认为生是偶然,而死是必然,人的生命就如同赘瘤一般,死亡就如同疣痈溃烂,这个比喻既解释了生死,又超越了生死,令人觉得生命也不过如此,死亡也同样不必畏惧,同时也暗示为人的死亡而悲切是多么可笑。庄子强调顺其自然的超脱,莫尔索却更多给人一种把世事皆看淡的冷漠。
莫尔索的这种与社会脱离、反叛社会的状态,源于他认识到世界是荒谬的。“加缪认为,荒谬的产生是因为世界与他人中存在着非人性的因素,人在这种非人性的东西面前无所适从,由此而引起的堕落,就是荒谬。”加缪在这里想要强调的是存在的荒诞,个人在存在着非人性因素的荒诞世界面前无能为力,无法摆脱痛苦和危机。既然这一切都是无法抗拒的,就没必要再去为“毫无意义”的事情浪费感情,所以,母亲的葬礼上哭不哭是不要紧的,对情人爱不爱是毫无意义的,和邻居做不做“朋友”,“怎么都行”,“三十岁死或七十岁死关系不大”,总之就是视一切现存秩序和道德于不顾,自己选择自己要走的路,不去参照别人的想法做法,以一种无原则的荒谬和真实来对付这个社会有条理的荒谬和虚假。特别是在第二部分中,莫尔索被定罪时,他的命运是“被决定”的,案件的处理过程在没有他的干预下进行着,这真正使他感到自己的心已和这个世界隔绝了,他成了一个“局外人”。在决定着他的命运的法庭上,他仍心不在焉,一如平常地对他人的言论提不起兴趣,听着听着便感到厌烦。宣判以后,他才觉得死刑是“真正使一个人感兴趣的唯一的一件事”,可是他关注的仍不是死亡本身,而是杀人机器的模样和被处死是否能引起很多人注意。这种从根本上蔑视死亡的做法虽然荒诞,但却是关于荒诞的存在主义生死观的最佳体现。
存在是无意义的,死亡也是自然到来的事情,一切都“说明不了什么”,一切都“毫无差别”,唯一能赋予生活以价值的,就是是自我造就,就是反叛。这便是存在主义的生死观,也是莫尔索对待生活和死亡的态度。
【参考文献】
1、《加缪文集》.(法)阿尔贝・加缪/郭宏安等.译林出版社.1999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