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一次剪纸(写写帮推荐)
第一次剪纸
今天,老师叫我们回家剪一张剪纸,我听到这个消息,脸一下愣了下来。
我回到家,妈妈就说:“宝贝,今天你外婆来啦!”“真的吗?太好啦!”我扔下鞋子就往妈妈的卧室跑去。“外婆,教我学剪纸好嘛!”我撒娇似的说道,“哎呀,宝贝外孙,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哎呀,外婆,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赶快教我学剪纸啊!”“好好好,外婆今天就叫你学剪一只可爱的“看门狗”好不好?”“好!”我很喜悦地找出了两把剪刀和几张彩色软卡纸,外婆一边剪,一边说﹕“看门狗在古代是专用帮别人看门的,那时的猫非常狡猾,经常用尽各种方法进到我们人的家里,偷吃东西,所以,人们一定要像个办法治治它们。
有钱人则可以买一条狗,但那些穷的连饭都吃不起的的人,哪有钱买狗啊!有一个聪明的农民说:“咱们可以拿一张白纸,剪一只狗在上面,再帖在各处可以进出的地方,这样,猫就不敢进来了。”村民们觉得他的这个方法可靠,一个月后,每家每户的门上﹑窗上„„都贴满了“看门狗”,从此,猫就真的不敢再出现在村子里了”.外婆说完,就拿出刚刚剪完的“看门狗”,哇!两只大大的耳朵,就像两把大扇子,一个湿润润的鼻子,和一个卡哇伊的包子嘴,好可爱哦!我立马抢过剪刀和纸嚷嚷道:“我也要剪!我也要剪!”一会功夫就剪出了一幅图,我拿着我的杰作问外婆:“外婆,你猜这是什么?”外婆疑惑的回答道:“是猪吧!就像你一样。”我生气的说道:“不是啦,是小白兔,外婆真讨厌!”
剪纸看似简单,但跟做任何事一样,都要专心致志、一丝不苟地去做。像《小猫钓鱼》中的小猫,总是三心二意,结果一只鱼都钓不上来。做事只要肯用心、肯出力,总会收获好的结果。
第二篇:小学作文:我第一次学剪纸
我第一次学剪纸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又要到了,为了表达我对老师的爱,我决定要亲手做一个贺卡送给老师。
说干就干,我马上找到剪刀、卡纸和双面胶等材料。但做什么好呢?我想到平时老师照顾我,就像公园里的园丁照顾小花一样。于是,我拿出一张绿色的卡纸剪了一片草地,接着,我又剪了一棵盛开的向日葵贴在一片草地上,然后又剪了一个浇水器贴在向日葵的上面。浇水器里的水正源源不断地浇在向日葵的身上。你看,我们的老师像不像浇水器一样时时给我们浇水,让我们快乐成长?最后,我还在贺卡上贴上红红的太阳,就像老师一样时时给我们温暖。这样,一个精美的贺卡终于做好了。
我相信老师收到我的贺卡,一定会很开心的,因为这个贺卡饱含着我对老师的爱。
第三篇:剪纸专题
第一课
一、剪纸的史籍记载
早在汉、唐时代,民间妇女即有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方胜、花鸟贴在鬓角为鹿鹤同春饰的风尚。后来逐步发展,在节日中,用色纸剪成各种花草、动物或故事人物,贴在窗户上(叫“窗花”)、门楣上(叫“门笺”)作为装饰,也有作为礼品装饰或刺绣花样之用的。
剪纸艺术源远流长,在古代诗词典籍中,也被广泛的记载: 1.唐朝的崔道融所留传的诗中,有这样的词句:“欲剪宜春字,春寒人剪刀”这里所讲的“宜春帖子”,也就是现在人们所熟悉的剪纸。
2.唐朝的李商隐《人曰》诗:“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剪彩也就是剪纸。
3.唐朝的段成式《酉阳杂俎》说:“立春日,士大夫之家,剪纸为小蟠,或悬于佳人之首,或缀于花下,又剪为春蝶,春胜以戏之。”
4.南宋的周密所著《志雅堂诗杂钞》中写有:“旧都天衔,有剪诸色花样者,极精妙。又中原有余承志者,每剪诸家书字,毕专门。其后有少年能于衣袖中剪字及花朵之类,极精工。”即是“开封”府,“剪花样”指的自然是“剪纸”。
700多年前,乐清剪纸已很兴盛,乐清剪纸与“龙船灯”有着密切的联系。“龙船灯”是乐清一中特异的民间传统手工艺,它是节日期间用以祛凶纳吉的,每逢新春佳节,村村镇镇都扎起龙船灯,体长约三米,分日龙、夜龙、活动首饰龙三种,象征着生命和力量。乐清剪纸以其挺秀、细致的风格显现出江南海滨特有的风神气韵。与北方剪纸的粗犷风格形成鲜明的对比。乐清细纹刻纸以“刻”代“剪”,以艺精技绝著称。地域特色鲜明,是南方剪纸的优秀代表,而且乐清细纹刻纸于2006年被选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剪纸在2009年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剪纸的象征意义
民间剪纸善于把多种物象组合在一起,并产生出理想中的美好结果。无论用一个或多个形象组合,皆是“以象寓意”、“以意构象”来造型,而不是根据客观的自然形态来造型,同时,又善于用比兴的手法创造出来多种吉祥物,把约定成俗的形象组合起来表达自己的心理。追求吉祥的喻意成为意象组合的最终目的之一。
民间剪纸之所以能够得以长久广泛的流传,纳福迎祥的表现功能是其主要原因。地域的封闭和文化的局限,以及自然灾害等逆境的侵扰,激发了人们对美满幸福生活的渴求。人们祈求丰衣足食、人丁兴旺、健康长寿、万事如意,这种朴素的愿望,便借托剪纸传达出来。民间剪纸《鹿鹤同春》是民间传统的主题纹样。据记载,鹤即“玄鸟”,玄鸟是“候鸟”总称。在民间文化中鹿称为“候兽”,鹤称为“候鸟”,鹿鹤同春是春天和生命的象征。民间鹿与禄同音,鹤又被视为长寿的大鸟,因此鹿与鹤在一起又有福禄长寿之意。
在民间社会生产力相对低下的情况下,人力劳动成为生存的保证,摆脱病魔和死亡的痛苦是人们永恒的理想。民间剪纸以各种形式表达出对生命的渴望,袒护生命,颂扬生命,表现生的欢乐,对生命的崇拜成为人们虔诚的信仰。
第二课 对折剪纸-小亭子
二、教学过程:
1,认识常用的剪纸装饰纹样
剪纸符号大致分为:小圆孔、月牙形、柳叶形、锯齿形、花瓣形、逗号形、水滴形等等。任何一幅精美的剪纸,都是由这些剪纸符号组合而成的。初学者,要仔细观察、辨认每一种符号的造型与区别,先默记,后临摹,练熟了就能运用自如,组合成变化万千的花样。临摹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先画再剪;另一种是不用画稿直接下剪,这样效果更好,只是难度大些。无论用哪一种方法,都要先简后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学习到几种常用剪纸符号的剪制要领,简单列举一下。1.小圆孔
小圆孔在剪纸中是常见常用符号,例如:人物、动物的眼睛,花心、花瓣和浪花的水珠等。剪小圆孔时,首先对准圆孔中心空白处轻轻扎一个眼,然后顺着眼往边沿剪,即逆时针方向转360度。线条要流畅圆滑,不留茬口。
2.月牙形
形状近似月牙,比较容易掌握。先从月牙中心空白处下剪刀,顺着月牙的外轮廓线从左往右剪即可。常用于吉祥字中的眼、口、眉,人物及其他动物的眼睛。3.柳叶形
柳叶形,顾名思义,其形状像柳叶,剪时,从中间空白处下剪刀,自右往左剪,要求线条圆滑。
4.锯齿形
锯齿形是剪纸中高难度的技法。先剪出一半圆线,顺着半圆线右边剪出一条弧线作为开口处(不宜太大),然后,让剪刀在两手之间平衡稳当,右手持的剪刀尖放在左手的食指上,大拇指把剪的花瓣部位压牢,使它不容易错位。剪刀尖不离原处,左右移动,一刀紧挨一刀,排列长短、大小要均匀。两手与剪刀协调配合,使锯齿毛剪成自然圆形,阴与阳、黑与白反差明显,艺术感强。
1.欣赏图片,交流讨论。
师:看,这座凉亭漂亮吗?,谁会画? 师:如何用剪纸的方法去表现对称的凉亭呢? 预设生:对折法。
师:你说得对。看来亭子的造型对你们来说,太简单了。2.深入探究,创新设计
师:我想考考你们,凉亭上面还可以设计什么图案? 预设(画一些花纹,比如月牙纹,爱心纹,、、、、)
师:真棒!接下来看谁画的最生动,看谁镂空的花纹最美!注意事项: 1.亭子的顶剪成向上的弧线 2.竹子和台阶要建成直线 3.正确使用剪刀
第四篇:剪纸教研
为了让幼儿感受灿烂的民间剪纸艺术的精华,在他们幼小的的心灵中播撒民间艺术的种子,我园在美术特色活动中开展了剪纸活动,发展幼儿动手能力,掌握一定的技能,体验剪纸活动的快乐。为了提高非老师的剪纸教育教学能力,特色组长张冰清老师组织大家进行了剪纸教研活动。在教研时,张老师从最基本的剪纸符号着手,给老师们详细介绍,并且每介绍一种剪纸符号,就当场运用该符号剪一件作品,然后让老师们也当场学剪。从剪纸符号到剪纸的折法、类型,及其各种符号在同一件作品中的应用,张老师都作了详细的介绍。通过本次学习,老师们对剪纸的符号及应用有了全面的了解。在今后的教学中也会加入应用,为幼儿剪纸教育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另外在教研中,老师们还探究学习了剪纸教育活动中应注意的事项:
1、重视幼儿良好剪纸习惯的培养。
2、画中剪、剪中画,培养幼儿对剪纸活动的兴趣。
3、给幼儿提供多样化的欣赏内容,让幼儿自己确定剪纸的主题。
4、评价幼儿的剪纸作品时要注意多鼓励少批评。评价幼儿剪纸作品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只要幼儿认真去剪了,积极参与了,老师就应该多表扬多鼓励。让幼儿的天性得到充分发挥,激励幼儿剪出只有幼儿才能剪出的真正幼儿作品。相信通过教师的积极教研,今后幼儿园的剪纸活动会开展的更好!
第五篇:剪纸演讲稿
剪出快乐,剪出精彩
亲爱的各位剪纸艺术家、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龙都小学的曲靖伟。
每当我看见剪纸艺术家在一张纸上飞快地挥舞着剪刀创作栩栩如生的作品时,我不禁赞叹不已。看着这些剪纸,有的地方细可如春蚕吐丝,有些地方粗可如大笔挥抹,心想剪纸的人肯定是一个心灵手巧,有着聪明才智的艺术人。一幅幅精美绝伦的剪纸作品,飞到世界各地,让全世界的人都见识到中国的剪纸文化是多么精彩。
我被剪纸这一民间艺术所吸引。于是心中萌生了学剪纸的念头,终于在去年暑假,学校举行了一次公益班,我一听有剪纸便毫不犹豫的报名了!
学校邀请剪纸名家刘桂英主席给我们指导。我看到一张张红纸在刘主席的剪刀手下呈现出的作品生动形象,真是妙不可言,极大地增强了我学习的兴趣。记得刘主席最早教我们的是中国传统“喜”字,刚开始我剪得有些笨拙,但经过主席的细心指导,我终于掌握了剪纸的基本要领,剪出了一幅幅漂亮的“喜”字,给了我极大的信心。
我体会到了剪纸的乐趣,便深深的喜欢上了剪纸。但是要把剪纸作品剪得生动形象也绝非容易的事,需要多加练习,还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恒心。为此我每周都会坚持练习,即使手上磨出了泡,我也坚持不懈,终于让刻刀剪刀在我的手中运用的流畅了。
现在剪纸已经逐渐融入了我的生活,成为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从简单的剪纸开始,到有难度的人物、风景剪纸,主题剪纸„„看着在自己的剪刀下诞生的作品,我由衷的感到骄傲和自豪。同时我也不再停留在仅仅是临摹的基础上,而是把我的思想,把我的发现,把身边令我感动的人和事,用剪纸的形式表达出来。剪出校园美、家乡美、生活美„„
感谢本次“金盛元杯”传统文化进校园暨“扬民俗·庆六一”剪纸大赛,给我们搭建这个自我展示的舞台,给予我们剪纸艺术表现的空间。也要感谢老师的悉心指导,感谢专家评委对我们作品的认可。今天我们收获的不仅是荣誉和掌声,更多的是增强了我们对剪纸艺术的了解和热爱,培养了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艺术修养!同时也要感谢本次大赛给我们第67届国际六一儿童节增添了浓厚的艺术气息,让我们在这个灿烂的节日里剪出快乐,剪出精彩!
就让我们以本次剪纸精品展为契机,进一步掀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高潮吧!坚守民族根基,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作出应有的贡献!
最后,预祝本次剪纸艺术展圆满成功!祝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快乐!祝广大剪纸艺术爱好者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