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肥东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合集5篇)

时间:2019-05-13 09:11: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安徽省肥东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安徽省肥东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第一篇:安徽省肥东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肥东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下学期第二学段考试

高二语文

第I卷(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知人论世”最早见于《孟子·万章下》。孟子这里所谓的“知人论世”,其本义是指“交友之道”。后经文论家的发展,“知人论世”成为一种论文的方法,即“知人论世法”,是一种要理解文本必须先了解作者为人及其所处时代的论文方法。

“知人”是指鉴赏作品时必须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思想状况及写作动机等信息;“论世”是指联系作者所处的时代特征去考察作品的内容。“知人论世”是广为人知、影响深远的传统诗歌鉴赏方法,其基本的原则是:分析理解和评价诗歌,必须将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以及作家的生平遭际等与作品联系起来。清人黄子云认为,在吟咏之时,应先揣知作者当时所处境遇,然后以“我”之心,求无象于窅冥恍惚之间。清人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文德》中也提出,不了解古人生活的时代,不可妄论古人的文辞,知其世,而不知古人的身处,也不可以遽论其文。王国维也认为,由其世以知其人,由其人以逆其志,“则古人之诗,虽有不能解者,寡矣”。由此看来,在教学古代诗歌的过程中,必要的背景简介不可少。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师要有意识地加以引导,通过持续的背景简介,帮助学生建构文学史的框架,这样学生就会在文学常识积累中逐渐拥有高瞻远瞩、触类旁通的文学鉴赏智慧和能力。

鲁迅在评论陶渊明时曾说,陶渊明固然写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寄兴田园的篇章,却也写过“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等愤世嫉俗的悲壮之歌;这“猛志固常在”和“悠然见南山”的是同一个人,倘有取舍,即非全人,再加抑扬,更离真实。朱熹也曾评论说,陶渊明的诗,众人皆说是平淡,据我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不易察觉,露出其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平淡的人,又如何写得出这样言语的诗句。由此看来,没有对作者及其时代全面而深入的了解,而是任意取舍,必定会影响到对其诗作的理解。

唐代诗人朱庆馀的《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这首诗表面上写一位新嫁娘精心打扮自己等待天亮见公婆时的忐忑不安,心理描绘惟妙惟肖,其人呼之欲出。而诗人的本意却是以此为喻,委婉试探自己的诗作合不合主考大人的评判标准。“洞房昨夜停红烛”喜举进士也,“待晓堂前拜舅姑”将见主考大人也,“妆罢低声问夫婿”以所作之诗请教于张籍也,“画眉深浅入时无”能否获主司之赏识也。张籍自是心领神会,于是用同样的手法做了巧妙的回答,《酬朱庆馀》:“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前两句是说朱庆馀德才兼备,文质彬彬,自知文章写得好,但是还不够自信;后两句张籍对其作了肯定的回答,同时流露出对朱庆馀的赞赏之情。不了解诗人这些进献、酬和文字背后的交往,就无法理解作诗的本意。

“知人论世”对古诗文教学和文学作品鉴赏,对更深刻、更透彻的全面了解作家的创作本意和思想情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下列关于“知人论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知人论世”就是要联系作家的生平遭际、思想为人和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等,来理解和评价诗歌。

B.“知人”是指对作者的身世、经历、写作动机等作了解;“论世”是指考察文学作品内容要考虑作者所处的时代。

C.“知人论世”语出《孟子》,本义是指交友之道,后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论文的方法,即孟子所谓的“知人论世法”。

D.“知人论世”作为传统诗歌鉴赏方法,广为人知,影响深远,对古诗文教学和文学作品鉴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王国维运用假设论证法指出,如果已经做到了知人论世,还不能正确解读诗歌,这样的读者是很少的。

B.清人黄子云、章学诚的论述,从正反两面对比论证了评论诗文必须先了解作者的身世处境和时代背景。

C.鲁迅和朱熹对陶渊明的评论,都指出其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有力地论证了“知人论世”的必要性。

D.朱庆馀和张籍的献酬诗,极富生活气息,看似写闺情,实则另有深意,以此论证了“知人论世”的重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中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作品相关背景知识的深入了解和正确把握。

B.如果对作品任意取舍,不全面而深入地了解作者及其时代,就必定会影响到对其作品的理解。

C.如果不用“知人论世”进行赏析,那么《近试上张水部》一诗很可能被看成闺情诗。

D.有了文学常识的积累,拥有高瞻远瞩、触类旁通的文学鉴赏能力,就构建起了文学史的框架。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我是在太阳和月亮交界的静音中,走进了树的年轮,在年轮里找到了月亮的脚印,轻轻、轻轻的,轻得只有时间才能听到脚步声……一陈狂喜,我从梦中惊醒,摸摸头发,头发湿漉漉的;摸摸衣服,衣服上停着水汽。

②原来,我坐在后龙山一块飞来石上瞌睡了。夜色下的山林盛满了银灰色的月色——无声、淡薄,是一种神秘的静。我站起来,伸伸膊胳,仰望月亮,月亮孤独、无言,是一种沉默的静,就像严肃的高考试场,当考生接到考卷,低头看考题的一刹那,考场里一种沉默的静音,这种静音是各种心态交织在一起在沉思,在沉思中孕育着前途和理想,每个考生的心都会随着某一试题飞向远方。月色饱满、宽厚的静,沿着地平线一直伸向远方,没有一点声音,静静地在孕育着生命。大地沉睡了,山林沉睡了,野兔、山猫进入了梦乡……走进月色,仿佛听到了小鸟的开门声,知了的梦呓声,毛毛虫在树叶背面的产卵声……

③直立在月色中的千年古樟,树冠被无声的月亮勾画出银亮的绒边,这银亮的绒边就像跳跃着文弱的火焰,整棵古樟几乎被月亮照得通明。古樟下一株栀子花静静地开放着,我刚来时,它躲在黑夜里,瘦瘦的,青里带黄的叶片里藏着十几个花蕾。你选择了我坐在飞来石上做梦时,悄悄地在无声的月色中完全绽放了自己,我梦的时间有多长,长到能使一个花蕾绽放成鲜花吗?

④我弯下腰,扶起倒伏的栀子花,把脸贴着带露水的花瓣,没有声音,闻到一股香中带苦的味道。我把摸过头发,摸过衣服的手指放在鼻下闻了闻,也有一种香中带苦的味道,这是月亮上那个仙女的味道。苦难的栀子花像一个无人过问的哑女,静静生长在一个无人知晓的山林中,风吹雨打,野兔山猫糟蹋你,你沉默无言。你在月色的抚慰下,静静地吐着芳香,悠然的草木香,这香气含着几份苦味,比芳香多了些深厚,有点像农家小妹一样素洁婉丽,也像农家悠长而流汗的日子。⑤院子中的山茶花,沉默、哑音。深绿色的叶子和树干,一年四季落满了灰尘,像一个失音的女孩,没有听到它向上伸展的声音,只见它年年长高,开花。⑥院子中的石榴树,没有听到它枯萎的声音,只见它年年有枯死的树枝在风雨中落下,没有声音。静静的,静静地在三年内枯死。⑦静音见证了一切生命的成长和灭亡。⑧静音在黎明的曙光中慢慢放大。

⑨山林一点一点地亮起来,是一种麻麻的亮。乡村上空飘浮着一层薄薄的,影影绰绰的,像雾,不像,像风,不像——是被黑夜过滤过,经月亮星星筛选过,洁净无污染的寻梦声——静音。它随着黎明的曙光,抚摸天下万物,便有了四季花草,使花更艳,草更绿,水更清。我呼吸着新鲜无声的空气,沐浴在曙光的静音中,林旁立着一株野百合,郁郁的,散发出一阵阵醉人的浓香,洁白鲜嫩的花瓣上落满了露水,像刚刚沐浴后的少女,在黎明的静音中熠熠生辉。

⑩紧接着,永思堂开始开门,这是两扇厚重的木头门,门柱和柱础已经磨合得十分圆融,只是厚重,开门时发出沉长的磨动声。拔闩声,开门声,接着村民走动的脚步声,汽车喇叭声,各种生活的噪声撕碎了黎明的静音。

⑪如此纯洁的静音,被生活的噪音揉碎,就像被时间揉碎了一个精美的梦境。⑫静音是人类追求的一种生存环境,也是大自然的一种内涵。人都想在一种没有噪音的环境中实现自己的梦想。

⑬当代人用分贝衡量生活中的噪音,都想有一个理想的静音环境。我看电视,把电视打到静音键,怕声音影响儿子学习,儿子玩电脑,把电脑打到静音键,怕被我发现。人们追求理想中的静音,但事实上真正的静音是没有的,人类生活在地球这个巨大的磁场中,地球在公转和自转的过程中是会有声音的,所以你在地球上找不到一个真正的静音环境。

⑭业余时间我喜欢画画,用的是本地一种特制的白裱纸,染制之后,色泽映现出古雅苍老,如同见到过去的日子。我摊开白裱纸,先画一轮圆月,圆月下是一条静静流淌的月牙河,月牙河是一幅长幅画卷,它记录了乡村的凡人细事,记录了四季花草,记录了随风飘荡的白云,记录了户部侍郎江一麟,衣锦还乡,牵着枣红马来河边饮水。记录了近代著名实业家,南通垦牧公司总经理江智源携巨款回故里重建永思堂……我欣赏自作的作品,静静的月色下,月牙河酣睡在月色中,一动也不动,没有声音,河水仿佛停止了流动,美术作品都是用静止的画面把人的思维带入故乡的昨天,今天、明天。

⑮我放下手中的美术作品,家人已睡,夜已深,山峦、田野、乡村、河流都静得出奇,仿佛走入一个巨大的梦境。

(选自《散文选刊·下半月》2017年6期,有删减)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②段划横线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同时又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用“小鸟的开门声,知了的梦呓声,毛毛虫的产卵声”反衬了月夜的静寂。

B.第③段划横线句子中“无声的月亮”匠心独运,月光本就无声,作者刻意突出这一点是为了表现月夜的宁静;“勾画”一词生动,富有想象力。

C.第⑩段中“撕碎”一词用得很形象,它将噪声对黎明静音的破坏表达得淋漓尽致,让读者似乎看见静音支离破碎的样子。

D.本文用大量的篇幅描写了静音,表达了对静音的向往,但同时作者又明白在地球上真正的静音是不存在的。

5.作者为何说“静音见证了一切生命的成长和灭亡”?

6.作者在结尾处叙述自己描绘了一幅圆月月牙河图,有人认为此处是赘笔,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黄油烙饼 汪曾祺 萧胜满七岁进八岁了。他爸妈在很远的外地工作。奶奶一个人在家乡,说是冷清得很。他三岁那年,就被送回老家来了。

奶奶不怎么管他。奶奶有事。她老是找出一些零碎料子给他接衣裳,接裤子。他的衣服都是接成一道一道的,一道青,一道蓝。倒是挺干净的。奶奶还给他做鞋。再就是给他做吃的。玉米面饼子,小米面饼子,萝卜白菜,炒鸡蛋,熬小鱼。奶奶把饭做好了,就在门口嚷:“胜儿!回来吃饭咧……!”

后来办了公社食堂。还是小米面饼子、玉米面饼子。可小米面饼子里有糠,玉米面饼子里有玉米核磨出的碴子,拉嗓子。掺假的饼子不好吃,可萧胜还是吃得挺香。他饿。

奶奶吃得不香。她从食堂打回饭来,掰半块饼子,嚼半天。其余的,都归了萧胜。奶奶的身体原来就不好。她有个气喘的病。每年冬天都犯。萧胜躺在炕上,听奶奶呼喽呼喽地喘。睡醒了,还听她在呼喽呼喽。他想,奶奶可能呼喽了一夜。可是奶奶还是起来了,呼喽呼喽着给他到食堂去打早饭。

爸爸冬天回来看过奶奶。爸爸带回来半麻袋土豆,一串口蘑,还有两瓶黄油。爸爸说,黄油是牛奶炼的,很有“营养”,叫奶奶抹饼子吃。奶奶叫爸爸拿回去:“你们吃吧,这么贵重的东西!”爸爸还是给奶奶留下。奶奶把黄油放在躺柜上,时不时地拿抹布擦擦。

奶奶的身体越来越不好。她从前从食堂打回饼子,能一气走到家。现在不行了,走到歪脖柳树那儿就得歇一会。第二年春天,奶奶就不行了,她浑身浮肿。用手指按一按,老大一个坑,半天不起来。她求人写信叫儿子回来。爸爸赶回来,奶奶已经咽了气了。爸爸求木业社把奶奶屋里的柜子改成一口棺材,把奶奶埋了。晚上,坐在奶奶的炕上流了一夜眼泪。萧胜第一次经验什么是“死”。他知道“死”就是“没有”了。他没有奶奶了。他躺在枕头上,枕头上还有奶奶的头发的气味。他哭了。眼泪淌湿了枕头。

爸爸拜望了村里的长辈,把家里的东西收拾收拾,把一些能用的锅碗瓢盆都装在一个大网篮里。爸爸把奶奶给萧胜做的两双鞋也装在网篮里,把两瓶动都没有动过的黄油也装在网篮里。锁了门,就带着萧胜上路了。

萧胜跟爸爸不熟。他想家,想奶奶,想那棵歪脖柳树……汽车到了一个叫沽源的县城,一辆牛车来接他们。他仰面躺在牛车上,上面是一个很大的蓝天。牛车真慢,他有时下来掐两朵野花,走一截,又爬上车。

牛车走着走着。爸爸说:到了!他坐起来一看,一大片马铃薯,都开着花,粉的、浅紫蓝的、白的,一眼望不到边,像是下了一场大雪。花雪随风摇摆着,不远有一排房子,土墙、玻璃窗。这就是爸爸工作的“马铃薯研究站”。

萧胜就要住在这里了,跟他的爸爸、妈妈住在一起了。奶奶要是一起来,多好。萧胜的爸爸是学农业的,每天戴个草帽下地跟工人一起去干活,锄山药。有时查资料,看书。妈妈是学画画的,一早起来到地里掐一把山药花,一大把叶子,回来插在瓶子里,聚精会神地对着它看,一笔一笔地画。奶奶做的两双新鞋还没有上脚,妈把鞋和两瓶黄油都锁在柜子里。

白天没有事,他就到处去玩,去瞎跑。他到草地里去看牛、看马、看羊。他采了很多蘑菇。他一边用线穿蘑菇,一边流出了眼泪。他想起奶奶,他要给奶奶送两串蘑菇去。他现在知道,奶奶是饿死的。人不是一下子饿死的,是慢慢地饿死的。食堂的红高粱饼子越来越不好吃,因为掺了糠。甜菜叶子汤也越来越不好喝,因为一点油也不放了。他恨这种掺糠的红高粱饼子,恨这种不放油的甜菜叶子汤!食堂外面忽然热闹起来。这是要干啥呢?爸爸说,要开会。会开了三天,参加会议的人在食堂的包间里吃了三天大餐。萧胜每天去打饭,闻到包间里飘出的各种香味。羊肉、米饭,他倒不稀罕:他见过,也吃过。黄油烙饼的奇妙香味他连闻都没闻过。

回家,吃着红高粱饼子,他问爸爸:“他们为什么吃黄油烙饼?”“他们开会。”“开会干嘛吃黄油烙饼?”“哎呀!你问得太多了!吃你的红高粱饼子吧!”

正在咽着红饼子的萧胜的妈忽然站起来,把缸里的一点白面倒出来,从柜子里取出一瓶黄油,启开瓶盖,挖了一大块、抓了一把白糖,擀了两张黄油面饼。烙熟了的黄油烙饼发出的香味,和食堂里的一模一样。妈妈把黄油烙饼放在萧胜面前,说:“吃吧,儿子。”

萧胜吃了两口,真好吃。他忽然咧开嘴大哭起来,边哭边高叫了一声:“奶奶!”他的眼泪流进了嘴里。黄油烙饼是甜的,眼泪是咸的。(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A.小说运用生动的细节塑造人物,如小说写萧胜吃到黄油烙饼后痛哭起来,高叫一声“奶奶!”表现了萧胜对奶奶的思念。

B.小说记叙萧胜与奶奶相依为命的生活,“玉米面饼子,小米面饼子,萝卜白菜,熬小鱼”等着重突出了他们生活的艰辛。

C.作者在文中两次写到“歪脖柳树”,小说的故事情节以它为线索来展开,“歪脖柳树”是推动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关键。

D.小说以散文笔法叙事,表现了在那个困难年代里人们的生活与情感,情节简单而贴近生活,语言平实,艺术风格独特。

E.小说运用对比手法塑造人物性格,萧胜离开奶奶前后的生活环境、爸爸妈妈与奶奶对萧胜的态度都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8.小说在刻画“奶奶”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9.作者以“黄油烙饼”为题有着怎样的匠心?请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周智光,本以骑射从军,常有戎捷,自行间登偏裨(piān pí)。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使,镇陕州,与之昵狎(xiá)。朝恩以扈从功,恩渥(wò)崇厚,奏请多允,屡于上前赏拔智光,累迁华州刺史、同华二州节度使及潼(tóng)关防御使,加检校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

永泰元年吐蕃(bō)回纥(hé)党项羌等十余万众寇奉天醴(1ǐ)泉等县智光邀战破于澄(chéng)城收驼马军资万计因逐贼至鄜州。智光与杜冕不协,遂杀鄜(fū)州刺史张麟,坑杜冕家属八十一人,焚坊州庐舍三千余家。惧罪,召不赴命。朝廷外示优容,俾杜冕使梁州,实避仇也。永泰二年十二月,智光专杀前虢(guó)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庞充。充方居缞(shuāi)绖(dié),潜行,智光追而斩之。又劫诸节度使进奉货物及转运米二万石,据州反。智光自鄜州专杀,朝廷患之。智光遂聚亡命不逞之徒,众至数万,纵其剽掠,以结其心。

淮南节度使、检校右仆射崔圆入觐,方物百万,智光强留其半。举选之士竦(sǒng)骇,或窃同州路以过,智光使部将邀斩于乾坑店,横死者众。优诏以智光为尚书左仆射,遣中使余元仙持告身以授之。智光受诏慢骂曰:“智光有数子,皆弯弓二百斤,有万人敌,堪出将入相。只如挟天子令诸侯,天下只有周智光合作。” 大历二年正月,密诏中书令郭子仪率兵讨智光,许以便宜从事。时同、华路绝,上召子仪女婿工部侍郎赵纵受口诏付子仪,纵裂帛写诏置蜡丸中,遣家童间道达焉。子仪奉诏将出师,华州将士相顾携贰。智光大将李汉惠自同州以其所管降子仪。贬智光为澧州刺史,散官勋封如故。是日智光为帐下将斩首,并子元耀、元干等二人来献。丁卯,枭(xiāo)智光首于皇城之南街,三子腰斩以示众。(节逸自《旧唐书》,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永泰元年/吐蕃/回纥/党项/羌等十余万众寇奉天/醴泉等县/智光邀战/破于澄城/收驼马军资万计/因逐贼至鄜州/

B.永泰元年/吐蕃/回纥/党项/羌等十余万众寇/奉天醴泉等县/智光邀战/破于澄城/收驼马军资万计/因逐贼至鄜州/ C.永泰元年/吐蕃回纥/党项羌等十余万众寇/奉天/醴泉等县/智光邀战/破于澄城/收驼马军资万计/因逐贼至鄜州/

D.永泰元年/吐蕃/回纥/党项/羌等十余万众/寇奉天/醴泉等县/智光邀战11.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偏裨在古代也称为偏将、裨将、副将,是佐助大将的将领。

B.累迁中的“迁”意为调动官职,在古代一般指升职。累迁就是多次升官。C.工部为六部之一,掌管关税、厘金、营造工程,部长称为工部尚书。D.散官就是负责一些闲散职务的官员的通称,待遇厚薄不一,如朝议大夫等。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智光出身卑微,靠战功升官。原来以骑马射箭从军,经常立战功,不久任副将。皇帝听信鱼朝恩的说词,多次赏赐周智光。

B.周智光心肠狠毒,迫害别人。周智光与杜冕之间不和,于是杀死州刺史张麟,将杜冕家属共计八十一人活埋,烧毁坊州的房舍三千多家。

C.周智光拥兵割据,为非作歹。周智光不仅杀死虢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庞充,还阻截地方官员给朝廷的进贡,纵容盗贼偷盗通州路的选举之士。

D.皇上令让郭子仪的女婿带口头诏令给郭子仪,命他率兵讨伐智光,见机行事。郭子仪奉命准备出师,华州将士相继叛离了周智光。1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优诏以智光为尚书左仆射,遣中使余元仙持告身以授之。②智光有数子,皆弯弓二百斤,有万人敌,堪出将入相。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任选6小题)

1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纵一苇之所如。(苏轼《赤壁赋》)(2)故木受绳则直。(《荀子·劝学》)(3)扈江离与辟芷兮。(屈原《离骚》)

(4),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蒹葭萋萋。(《诗经·蒹葭》)(6)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7),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8),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各题。

渔 家 傲

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①,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②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①绿蚁:指浮在新酿的没有过滤的米酒上的绿色泡沫。②挼(ruó):揉搓。

15.这两首李清照的词都以

为题材,《渔家傲》也可以看作是对《清平乐》中“,”句的注释。16.阅读《清平乐》,说说这首词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来表现词人的人生感受,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第II卷(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词语中的划线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绵亘(gèn)

吮吸(shǔn)

蒙骗(méng)

心广体胖(pàng)B.勾当(gōu)

谄媚(xiàn)

翘首(qiáo)

自惭形秽(huì)C.崔嵬(wěi)

烙印(luò)

重创(chuāng)

大笔如椽(yuán)D.羞赧(nǎn)

荏苒(rǎn)

箴言(zhēn)

溘然长逝(kè)18.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庄子学说涵盖极广,但根本精神还是皈依于老子哲学。他追求逍遥无恃的精神自由,其作品中瑰丽奇特、变幻莫测的寓言故事,堪称诸子散文中的“奇葩”。B.全球约有8000万只被囚禁的动物有机械重复活动的习惯,仅管这与动物原有的行为大相径庭,但人们还是认为,它有助于动物适应狭窄或枯燥的环境。C.水是什么呢?水就是关系。在水中自由地翱游,闲暇时挣脱一切羁绊,到岸上享受晨风拂面,然后,一个华丽的俯冲,重新潜入关系之水,做一条鱼在波涛下微笑。

D.这些小巷,纵横交错如网络,幽静深遂若清谷,有写满沧桑的旧式木排门,有斑驳如枚枚古钱的苔藓,还有在四季风雨中摇曳出一排袅娜的狗尾巴草。19.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①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既有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典籍,也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各种流派的现代艺术,这些都深深吸引着前来参现的外国友人。

②荆山之巅的大禹雕像头戴栉风沐雨的斗笠,手握开山挖河的神锸,脚踏兴风作浪的蛟龙,再现了他与洪水搏斗的雄姿。

③他性格比较内向,平时沉默寡言,但是一到课堂上就变得振振有词,滔滔不绝,所以他的课很受学生欢迎。

④大学生进驻社区是新时期上山下乡的尝试,他们虽然经验不足,甚至毫无经验可言,但在一些问题的处理上也能差强人意。

⑤社区发动群众为地震灾区募集些急救物资,有些人不仅细大不捐,而且怪话连篇,极大地挫伤了组织者的热情。

⑥现代舞剧《十面埋伏》,以其色彩浓重的舞台背景,风格鲜明的京剧音乐以及刚柔相济的舞者形体,一举征服了现场观众。A.①②④B.①④⑥C.②⑤⑥D.③④⑤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句不超过15个字。有调查显示大约45%的人认为自己有时拖延,而一半的人则认为自己总是拖延,由此可见,①

。拖延症并不是天生的,②,可能是受身边环境的影响,也可能是面对某些事无力应对。拖延症会影响到身心健康的。从表面看,③,但是对心理的影响却还是很深远的。人们经常会因为拖延耽误事,对拖延后的后果白责,严重的还会引起焦虑症。

四、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认为一个人的心灵空间同生活的环境有很大的关联,生活圈子的宽窄有时会影响心灵空间的大小;也有人认为一个人的心灵空间同外在生活空间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只要我们心怀阔远,我们的生活天地依旧会无限宽广。

你是如何理解心灵空间和生活空间两者之间的关系?根据材料,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得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

肥东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下学期第二学段考试

高二语文答案

1.C 2.A 3.D 4.A 5.栀子花、山茶花在沉寂中无言地生长、开花;院子中的石榴树在沉寂中无言地飘落枯死的树枝,并最终在沉默中枯死。万物的生长和死亡都是无言的,所以说“静音见证了一切生命的成长灭亡”。

6.不是赘笔。圆月月牙河图突出了画面的静谧、优美、朦胧的氛围,并用静止唤起了作者对乡村的怀念向往之情,使文章更具美感,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文章以月光美景开始,又以月光图结束,使文章首尾呼应,结构圆融。7.A,D 8.①“奶奶”是一个普通劳动妇女,勤劳善良,如为孙子做衣做鞋。②对亲人充满疼爱之情,如“奶奶吃得不香”,省下粮食给孙子吃。

③节俭,如不舍得吃黄油。④坚韧(坚强)面对苦难生活,如拖着病体支撑家庭。9.①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爸爸送黄油,奶奶收藏黄油,萧胜闻黄油香味,妈妈用黄油烙饼,小说情节发展紧扣黄油烙饼展开。

②讴歌了至真亲情:爸爸送黄油,奶奶收藏黄油,妈妈用黄油烙饼,体现了亲人之间的互相关爱。

③交代小说的社会环境:小说展示了一个物质生活极度匮乏的社会背景。10.A 11.C 12.C 13.①朝廷宽容任周智光让他做尚书左仆射, 派中使余元仙持告示亲自给他授予官职。

②智光有几个儿子, 都能持二百斤的弓箭, 可抵挡万人,出征能够做将帅、入朝能够做宰相。

14.(1)凌万顷之茫然(2)金就砺则利(3)纫秋兰以为佩(4)舞榭歌台(5)白露未晞(6)直挂云帆济沧海(7)往者不可谏(8)文章合为时而著 15.咏梅(梅花);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16.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把早年因生活的欢乐闲适而陶醉于赏梅、中年因生活的幽怨而在赏梅时伤心流泪以及晚年因生活的沦落飘零而没有心思赏梅这三个不同阶段的不同感受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词人生活的巨大变化和飘零沦落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或:运用了反衬的手法,以昔衬今,以少女赏梅时的欢快闲适衬托晚年赏梅时的落寞孤寂,表现出当时作者飘零沦落、衰老孤苦的处境和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

17.D 18.A 19.B 20.拖延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而是后天形成的;拖延症并不会给身体造成影响

21.【例文】 窝虽如蜂人心却大

——写在沃尔夫香港蜂窝楼宇照片之后 蔡宏伟

还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一个暑期,我随浙江嘉兴某所学校去江西广丰搞些扶贫献爱心之类的活动。自小生活在杭嘉湖平原的中学生一踏入群山环抱的红土地,异样的自然景观,异样的风俗礼仪,几乎是触电般地让他们领受到了世界的广远和自身的渺小。快二十年过去了,目前这群孩子是我教过的学生生活地域分布最为宽广的一届。

就在去广丰的途中,他们中的一位提到了香港和香港的孩子。香港地域狭小,生活空间有限,为了让孩子能拥有宽广的视野和胸怀,每逢假期,香港的教育机构总要组织学生去世界各地旅游。据说,祖国内陆西北空旷的戈壁荒漠是他们的最爱。

此刻,面对德国摄影师沃尔夫拍摄的这组香港蜂窝状楼宇的照片,自然又想起当年那位学生的介绍。设想一下,我,我的孩子,就生活在这样的蜂窝里,上下左右是邻人的脚步声、摔凳子声、闲谈声、电视机声,前面可看到对面邻居晾晒的内衣和袜子,后面也复如是。处处是人的味道,时时是人的声音。既难以与林木、田野、溪流、鸟兽晤对,又不能专注地返视内心、省察灵魂。住在蜂的窝里,人的心能有多大呢?

要想心大,最好的办法就是要时时记得走出蜂的窝,投身到广远的山野、湖海、荒漠。住在蜂窝的香港同胞他们的心之所以依旧很大,就因为他们懂得放手让孩子,也让自己去“行万里路”,由得自异域的广远的生活空间来促成自身心灵空间的丰盈。

或许让孩子多走出去,走远一点,尽可能扩大他们的生活空间,应该是教育的一项基本内容。可惜,在我们内陆,把孩子关起来写作业、上辅导班,几乎成了教育的唯一内容。学校一个学期搞一次春游或秋游,也只是走马观花,草草了事。食堂、宿舍、教室,三点一线,在这样的生活空间里,孩子的心灵能得到健康发育、生长?

苏东坡的弟弟苏辙认为自己的写作能力一下子飞速提升,不是在四川老家受父兄严格教育的时候,而是出川后一路观赏山川景物,随生活空间的拓展而得“江山之助”,终于茅塞顿开,文思如泉涌。

随生活空间的拓展而带来的心灵空间的丰盈,又何止是个人的才艺的提高!古人说:“登高令人意遐,临深使人志清”,生活空间宽广了,一个人的胸怀也会变得宽广,气质也会演化得慷慨浑厚。

德国人沃尔夫拍摄的这组照片,或许会让我们感叹现代城市生活的拥挤,但图片背后香港同胞人住蜂窝而不忘心之大的淬砺故事,似乎更宜引起我们对教育现状的省察。

没有足够大的生活空间,人的心灵空间是难以走向丰盈的。

第二篇:辽宁省大石桥市第二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7-2018学高二(下)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9分)

《诗经》和《离骚》为代表的楚辞在先秦时期即逐渐沉淀成为具有文化与文学双重特质的经典。到汉代以后,《诗》与《骚》成为文人士子的必读之书。在安身立命和文章写作等多方面,历代文人对《诗》《骚》进行了独 特的解读和接受,由此形成一个动态的、开放的意义阐释系统——“诗骚传统”。从这一角度来说,《诗》《骚》 的源头性和经典化,是其成为“传统”和典范的内在原因。

《诗》《骚》代表了两种完全不同、但又构成互补关系的文化类型。《诗》是周代礼乐文化的产物,《周颂》和《大雅》,均是礼乐制度的表征形式。而《小雅》中的大部分及《国风》之全部则是因对现实的关注与讽谏的功能而进入《诗》文本。《骚》为南楚文化所孕育,完全呈现了个体生命的体验,充满了对现实的质疑和探索,充满了悲剧性与崇高感。综合来看,《诗》是对维系群体利益的“礼”“义”等伦常的形象再现,而《骚》则是对支撑个体存在的理想、信念、情感的浪漫表述。正是基于以上原因,二者比肩互补,具备了源头的气质和个性。

“诗骚传统”形成中的最重要的原因是《诗》《骚》的经典化。事实上,《诗》的经典化从《诗》文本的结集过程中就开始了。《诗》文本的编成经历了数次和较长的时间跨度,体现了不同时期的文化精神与诗学思想。《诗》 文本的结集过程本身就是其多重性意义结构生成的过程,也就是《诗》经典化的过程。

春秋时期特殊的政治文化氛围使《诗》成为士大夫君子最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在时人观念中,《诗》与《书》、《礼》、《乐》一样,是德义所在,是治国修身的根本。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在外交场合的赋《诗》言志、歌《诗》 观志、引《诗》足志活动,使《诗》进一步具备了礼仪的、政治的、哲学的、伦理的、预言的等多重阐释可能性。

《诗》文本变得空前的重要,成为春秋世族文化身份和君子“风雅”的代名词。加之孔子以《诗》为教,以《诗》 兴、观、群、怨,《诗》的文化意义趋于最大化,成为征引、取资的文化资源。这标志着《诗》已被经典化了,正式成为一种代表着社会公共文化理念的经典。

与《诗》不同,《骚》的经典化完全是因为屈原自身的独特遭际、《离骚》所创造的“发

老人开出条件:一个独门独院,只和你单线联系;要什么材料你们得供应什么材料;一个马凳要做七七四十九天。马馆长给进了一批枣木,老人用眼一瞥,说:不对。我要的是酸枣木。这是牛犄角枣木。马馆长一摸后脖颈子,犯了难,我上哪儿淘换酸枣木?老人指点,山里辛庄北山阴坡,顺义、平谷、密云三不管的地方,有三棵碗口粗的酸枣树。其中有一棵树过了火,那是被日本鬼子放火烧的。

酸枣木终于给弄来了,老人用手掂掂,说:不对。你们这是从枣树上半截锯下,下半截还留在山上。我要的是:坐地棵。马馆长很纳闷,您怎么知道为图省劲,他们锯的是树的上半截?老人随手将那些木棒棒往水池里一丢。一根根木棒一头沉下,一头翘起,露出水面。老人用枯手指着说,酸枣木长成这样,得千年以上。坐地棵下半截扔进水里,会全被浸住,不会上半截露头。

七七满四十九天,在焦庄户村东的歪驼山半山坡,纪念会如期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当年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各处的代表,平西代表、威县代表、盘山代表等,还有国家博物馆的研究员。

一块红绸布被揭开,哇!原来只是一只小马凳。马凳身高一尺六寸六分六,厚墩墩的凳面分出三条粗腿,立柱却分别往八个方向伸展着。横拉竖扯冰裂纹结构,上承下托如重檐歇山。全身结合无一钉一铁,左观右瞅看不见榫眼。颜色如老榆木擦漆却免漆,气味似松香又掺进五月槐花香和紫荆条花香。

马馆长从与会者的眼神中读出,有人看出门道,有人不明就里。他指着马凳讲解,这小小的马凳,钉马掌师傅把马腿弯起,马蹄垫在上面,翻蹄亮掌。钉马掌师傅用肩膀之力,顶住刀铲,切下一层烂马蹄,剔掉旧马蹄铁,换上新马掌,战马才能奔跑如飞。想当年,冀东几百匹战马在东八县的抗日战场上纵横驰骋,就是多亏了这样一只小小的马凳。

马凳不怕风吹日晒,霜冻雨淋。它的神奇之处还在于,你无论将马凳或远或近,或高或低地扔出去,无论是平地还是山坡,不管马凳几经翻滚腾挪,它落在地上时,有如灵猫空中打旋儿,最后总是三条腿着地,不翻不滚不倒。

马馆长当场演示,将马凳几次远远往不同方向、不同地势抛出去,马凳还真是如附了魂,着了魔,注入定力一般,无论如何飞翔,最后总是稳稳“栽”在地上。

有人问,现在,可以宣布马凳收藏了吧?

话音刚落,老人提着十八磅大锤闪亮登场。说了声:慢!还有最后一道活没完呢。老人左手持二分半凿子,右手持斧,往那本无缝隙紧致的榫眼正中生生开出一道黑缝,然后从口中衔着的三枚木楔取出一枚,插立于黑缝之中。抡起十八磅大锤轰然“嗨”的一声

度性设计。为什么加上“暂行”两字?一是因为快递是新业态,有很多未知,要留有空间;二是对政府部门来讲,要坚持包容审慎监管。

(摘编自李心萍《收寄快递更快更安全》)

材料二:

《条例》明确指出,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收寄快件,应当对寄件人身份进行查验,并登记身份信息。寄件人拒绝提供身份信息或者提供身份信息不实的,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不得收寄。

在泄露寄件人隐私方面,除有关部门依照法律对快件进行检查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非法检查他人快件。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及其从业人员不得出售、泄露或者非法提供快递服务过程中知悉的用户信息,情节严重的最高处10万元罚款。

(摘编自《快递新规正式实施:这几点一定要警惕》)

材料三:

2018年5月1日起,新公布的《快递暂行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如今《条例》施行已有几天,“送货上门”落实情况不一,快递员直投快递柜或者放在门卫处等现象仍然比较常见。

正因为快递公司和快递员在末端服务上有很多困扰,国家也鼓励“最后一公里”的配送要多样化。《条例》明确,鼓励多个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共享末端服务设施,为用户提供便捷、多样化的快递末端服务。

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条例》已经出台,但有关部门还需要制订更加详细的实施细则,通过立法规定包裹送货上门,从而倒逼快递末端服务精细化。此外,快递企业应该加强行业自律,加强对快递加盟商以及快递员的沟通与管理,才能真正破解“最后一公里”难题。

(摘编自《快递新规5月1日起实施 包裹送货上门仍难全面落实》)材料四: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政策的逐步出台和相关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逐年扩大,我国与俄、蒙之间以资源产品为主的边境地区贸易合作呈现出发展势头好、增长快和潜力大等特点,同时第三方物流需求在未来也将急剧扩大。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为提高市场竞争力往往需要将所有资源投入到核心的业务以寻求社会化分工协作带来的效果和效率的最大化。专业化分工的结果导致许多非核心业务从企业生产经营中分离出来。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尤其是有全球采购和销售需求的制造业企业将其物流业务外包给专业的物流企业,给跨境物流行

较多见,有待整改。

D.现代物流产业受基础设施建设、教育、信息技术等产业的影响,不受制造业、贸易行业、电子商务产业的影响。

9.从材料四看,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有哪些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请根据材料,分点概括。(6分)

四、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共19分)

王晞,字叔朗。幼而孝谨,淹雅有器度,好学不倦,美容仪,有风则。魏末,随母兄东适海隅。母终后,仍属迁邺。遨游巩洛,悦其山水,浩然有终焉之志。

及独孤信入洛署为开府记室晞称先被犬伤困笃不起齐神武访朝廷子弟忠孝谨密者令与诸子游晞随神武到晋阳补中外府功曹参军兼常山公演友。王复录尚书事,新除官者必诣王谢职,去必辞。晞言于王曰:“受爵天朝,拜恩私第,自古以为干纪。朝廷文武,出入辞谢,宜一约绝。”王纳焉。及帝崩,济南嗣立。王谓晞曰:“一人垂拱,吾曹亦保优闲。”晞曰:“如圣德幼冲,未堪多难,而使他姓出纳诏命,必权有所归。”王默然思念,久之曰:“何以处我?”晞曰:“周公抱成王朝诸侯,摄政七年,然后复子明辟,幸有故事,惟殿下虑之。”王不答。是时诸王公将校四方岳牧表陈符命。乾明元年八月,昭帝践祚。诏晞曰:“比日何为自同外客,略不可见。自今假非局司,但有所怀,随宜作一牒,候少隙即径进也。”帝欲以晞为侍中,苦辞不受。孝昭崩,哀慕殆不自胜,因以赢败。武成本愤其儒缓,由是弥嫌之,因奏事大被诃叱,而雅步晏然。性闲淡寡欲,虽王事鞍掌,而雅操不移。在并州,虽戎马填间,未尝以世务为累。良辰美景,啸咏遨游,登临山水,以谈宴为事,人士谓之物外司马。齐亡,周武以晞为仪同大将军、太子谏议大夫。隋开皇元年,卒于洛阳,年七十一。赠仪同三司、曹州刺史。

(选自《北齐书•王稀传》,有删节)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及独孤信入洛/署为开府记室/晞称先被犬伤困/笃不起齐/神武访朝廷子弟/忠孝谨密者令与诸子游/晞随神武到晋阳/ B.及独孤信入洛/署为开府记室/晞称先被犬伤/困笃不起/齐神武访朝廷子弟忠孝谨密者/令与诸子游/晞随神武到晋阳/ C.及独孤信入/洛署为开府/记室晞称/先被犬伤困笃不起齐/神武访朝廷子弟八忠孝谨密者令与诸子游/晞随神武到晋阳/

没有《登高》中包含的国难家愁等。

B.首联诗人用“涵”来形容江水仿佛把秋影包容在自己的怀抱里,用“翠微”来代指碧绿的江水,流露出对眼前景物的愉悦感受。

C.颈联用了对比,将大醉无忧与怨恨忧愁相对比。“但将酩酊酬佳节”—一斟起酒来唱吧,诗人像是劝客,又像是劝自己。

D.尾联用典,诗人由眼前登临的齐山,联想到齐景公的牛山坠泪,他与齐景公有同感,却宽慰自己不必独自伤感流泪。

15.通过记叙重阳登高,诗人表达了哪些感情?请结合诗句简析。(6分)

1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论语》中,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大风可负大鹏的例子,说明了成功必须有所待。

(3)在《蜀道难》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助飞鸟与猿猴,从侧面表现了蜀道之高之险。

五、语言表达(共20分)

17.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大脑不让我们意识到庞杂的信息处理过程,其实是有原因的。因为如果把所有的信息处理过程全部呈现到意识中,我们将会被信息淹没。因此大脑选择只让我们意识到那些最重要的信息。但是。当我们无法意识到庞大的无意识信息处理过程时,这些会偷偷影响我们行为的因素,就很容易成为被人利用的漏洞。A.大脑的选择往往是无意识的。B.大脑对重要性的判断可能出错 C.信息的重要与否可能因时而异 D.任何选择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1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上海申鑫队在源深体育中心迎战北京国安,尽管保级前景几近令人绝望,但是,申鑫队没有,仍以饱满的精神迎战北京国安队。

②中国政府处理南海问题证明了中国的实力,同时也表明我们依然面临着许多困难。我们既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群在非洲考察的动物学家在非洲草原上发现了一种吸血蝙蝠。这种蝙蝠个头不大,但却是非洲野马的天敌。吸血蝙蝠通常以吸食动物的鲜血为生,当它们攻击野马的时候,总是附在野马的腿上,用锋利的牙齿迅速地刺入马腿上的静脉,然后用尖尖的嘴吸血。这种蝙蝠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它很难被驱赶,只要它一附到马腿上,无论马怎么暴跳都无法甩掉它。只有当蝙蝠吸饱了血之后才会自行离去,而此时野马也已经奄奄一息了,过不了多久就会死去。令动物学家们迷惑不解的是,从道理上讲,这样小的蝙蝠是无法把整匹马的血吸尽的,而野马被吸掉的那些血液也不足以致命。但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野马会在吸血蝙蝠的攻击下毙命呢?经过仔细观察,动物学家们惊讶地发现,其实真正促使野马死亡的并非是鲜血的流失。为了甩掉吸血蝙蝠,野马们通常都会暴怒和狂奔,长时间的暴怒和狂奔会让它们体力急剧消耗,最终引起心力衰竭,这才是野马死亡的真正原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1.B 2.D 3.B 【解析】

1.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 该传统不是《诗》《骚》本身形成的,而是文人解读和接受形成的;C 经典化开始于《诗》结集的过程 中而非完成时;D 这只是《骚》经典化的原因,不是《骚》经典化的实现。

2.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题中D没有梳理《骚》经典化的过程,也就没有比较二者经典化过程的异同。

3.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考核文中的观点。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选项B.《诗》与《骚》代表的文化类型完全不同,因而《诗》没有《骚》中的浪漫表达。根据对文意的理解,选项强加因果。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4.A 5.①“硬打三分”是技术的名称,指老人制作马凳的绝活,赞扬了老人高超的技艺和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②“硬打三分”也是老人的外号,当年抗战时,由聂帅所取,反映了军民团结一心、顽强抗日的精神。(每点3分)6.①以老连长和“骑兵营钉马掌的小马哥”进行对话的方式结尾,交代了“硬打三分”这个名号的由来,表现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即老人对抗战元帅的敬佩、怀念。②对话语言简洁,铿锵有力,符合人物身份,使故事真实可信。③故事戛然而止,将文章定格在抗战岁月,给读者留下想象和回味的空间,突出了小说的时代感,引起人们对老一辈革命家的怀念。(每点

2不平凡的经历,可能还很想知道聂元帅和小马哥之间的故事,等等。但作者偏偏不揭开这些谜底,而是让读者自己去思考、想象,给读者留下了回味的空间。7.C 8.D 9.(1)有利因素:我国“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政策的支持和带动;企业专业化分工需求,给物流业带来更大发展空间。(2)不利因素:国际物流公司进入我国,加剧市场竞争;物流专业人才匮乏。(每点3分)【解析】

7.试题分析:对于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把握如下几点,一是选择“正确”还是“不正确”的一项,二是选择“一项”或是“两项”。比如本题中,“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C项,“要大力加强监管”错,加上“暂行”的原因之一是政府审慎监管。材料一中对此有说明,“为什么加上‘暂行‘两字?一是因为快递是新业态,有很多未知,要留有空间;二是对政府部门来讲,要坚持包容审慎监管”。

8.试题分析:本题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的是“不正确的”“一项”。D项,“不受制造业、贸易行业、电子商务产业的影响”无依据,从材料四的图表来看,制造业、贸易行业、电子商务产业反过来可以影响现代物流业。故选项的判断是错误的。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浏览选项,然后到材料中找出与之相关的内容,最后进行辨析。

9.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从材料四看,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有哪些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请根据材料,分点概括”。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以及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能力。题干已经提示了答题的区域,在材料四中,然后到材料四中圈出有利的因素和不利的因素,最后分点概括即可。材料四的第一段和第二段主要是讲述有利的因素,而三、四段是讲述不利的因素。如第一段中“国家‘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政策的逐步出台和相关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逐年扩大,……第三方物流需求在未来也将急剧扩大”,第二段中“专业化分工的结果导致许多非核心业务从企业生产经营中分离出来……给跨境物流行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这些都是有利的因素;如第三段中“国际物流公司纷纷进入中国市场。这些公司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和丰富的行业经验,在争夺跨国公司的跨境物流业务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第四段中“由于我国的物流产业处于起步阶段,物流行业尚未引起社会普遍重视,全国各大高等院校对于专业物流人才的培养相对缺乏”,考生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即可。10.B

4不能承受,因此身体变得搜弱。武成本来气愤他的为政宽柔,由此更加嫌弃他,因奏事经常被呵斤,而他行走安然。王晞生性闲淡寡欲,虽然王事纷扰繁忙,而他高尚的操守也不改变。在并州,虽然兵马充塞间巷,也未曾被世务所累。良辰美景,啸咏遨游,登临山水,以聚谈为事,人们称他为超脱于尘世之外的司马。齐国灭亡,周武以王晞为仪同大将军、太子谏议大夫。隋开皇元年,卒在洛阳,时年七十一岁。追赠仪同三司、曹州刺史。14.B 15.①节日登高的愉悦。江涵秋影,大雁开始南飞,一片翠微的美景,携客带酒登山,欢度佳节的乐事。②人世多忧苦的感叹。世间生活难逢可欢笑的事,多是忧苦愁闷。③生命易逝的悲伤。怅望落日,古往今来一样难免生命易逝的悲伤。④努力超越苦闷的旷达。尘世难逢欢乐事,今逢佳节当尽情欢乐,“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知道古往今来都不免生命短暂之悲,因此也不必哀哀凄凄,落泪伤心。(答出三点即可得到满分)【解析】

14.试题分析:题中AB项考核内容,CD项考核手法,其中B项,“翠微”代指齐山。注意“上”字及重阳登高的风俗;

15.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此题注意根据诗句“与客携壶上翠微”分析节日登高的愉悦之情;根据“人尘世难逢开口笑”分析世多忧苦的感叹;根据“恨落晖”分析“生命易逝的悲伤”;根据“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分析努力超越苦闷的旷达。

16.(1)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2)风之积也不厚 则其负大翼也无力(3)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援 17.D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这是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这段文字主要是解释“大脑不让我们意识到庞杂的信息处理过程”的原因,横线前面说“但是”,这说明后面的内容要与前面构成转折,且前面说的是“大脑选择只让我们意识到那些最重要的信息”,根据语意连贯的特点来看,后面应围绕“大脑选择”展开而C项,主语变成“信息的重要与否”,B项,主语变成“大脑对重要性的判断”,都与上文不一致,故排除;再看横线后面的内容,后面说“……就很容易成为被人利用的漏洞”,D项,“付出代价”既与前文构成转折,且与后文“容易成为被人利用的漏洞”照应,故选D项。

6观点的正确性,而“破”则是对片面的、错误的、反动的观点进行批驳。考生可先破后立也可先立后破。可先证明白云的生活方式是正确的,再批驳大山的生活方式是错误的,也可先批驳大山观点错误,再提出自己的正确观点。从形式上来看,补写的句子是“白云”说出来的,这就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兼顾双方”,就需要使用对比的手法,除此之外,还要使用至少两种修辞方式,建议考生选择自己比较擅长的修辞手法来写。考生答案符合上述要求即可。

22.打败你的不是“蝙蝠”

动物学家在非洲草原上发现了一种吸血的蝙蝠。这种蝙蝠是非洲野马的天敌,它们用尖利的牙齿咬破野马的皮肤,吸饱血后才会飞走。它们攻击野马的时候,野马会不停地蹦跳、狂奔,想甩掉吸血蝙蝠,科室却怎么都甩不掉。等吸血蝙蝠吸饱后自行离去,野马也奄奄一息,很快丧命。

动物学家说,这样小的蝙蝠根本无法把野马的血吸光,野马被吸掉的血也不足以致命。真正促使野马死亡的原因是,它们为甩掉蝙蝠长时间蹦跳狂奔,体力耗尽,引起心力衰竭。所以说,打败野马的不是蝙蝠,而是野马自己。它们内心不够强大,把微不足道的小事当成灭顶之灾,最终毁在自己的胆怯与恐惧上。

其实,我们有些人也会和野马犯同样的错误。一位医生朋友说,他见过很多患者,得知了自己的病情后,因为心生恐惧,无限夸大疾病的危害,时间长了,形成了心理负担,既不能积极配合治疗,又不能很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本来的病不至于影响寿命,可是有些人却在短短几年内去世了。医生朋友感叹说:“他们不是病死的,是被自己吓死的!”

真的是这样呢,人很多时候不是被外力打败,而是被自己打败。因为内心脆弱不堪,就会把不值一提的小事一再放大,最终让自己全面溃败。人的内心如果有了一个自己亲手炮制的阴影,这个阴影就会慢慢腐蚀你的心灵,让你精神萎靡,丧失勇气和信心。

生活中,有些人也因为一些小事耿耿于怀,多年都不能放下。我认识一个人,年轻时在单位争强好胜,因为评高级职称的事和领导、同事闹得不愉快,到退休时也没评上。退休后总为没评上职称郁闷,提不起精神。没几年,他生了一场大病,郁郁而终。大家都说,他因为整天生闷气才得病的。本来不大的一件事,却成了他解不开的心结,总纠缠在过去的不愉快中,不能过好当下的生活,最终毁了自己。他就像可怜又可悲的野马一样,打败他的不是“蝙蝠”,而是他自己。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他的内心不够强大。一个人只有内心强大,才能百毒不侵,遇到再大的事情微微一笑说:“那都不是事儿!”

一个内心强大的人首先应该有豁达的心胸。生活中难免遭遇不如意的事,也经常遇到与自己

819-

第三篇:安徽省蚌埠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蚌埠市2017-2018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监测

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分值:15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 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3小题,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关于中国古文字的产生时代这一问题始终缺乏具体确切的答案。就是世界各国的文字学专家,对于文字产生的具体时代也有着不同的见解和学派。

一种说法,认定文字的起源并不比语言产生晚,认为人类早在旧石器时代或新时器时代初期就产生了文字。持这种观点的人,主要把人类最早的图画、图示和各种刻记纳入了文字的范畴。他们把原始人的许多岩画谓之“图画文字”;也有人把纹文时期的纹记视作正式的文字。这主要是因为对文字的真正定义和内涵缺乏一个正确的认定。当然我们很容易想象人类没有形成语言的时候,他们要表达某种意念或某种信息,只好用手势比划或在地上画图表示。但是文字终归是文字,它和那些原始的辅助表意手段有着根本的区别,这个根本的区别是不管世界上哪个民族的文字,没有一个不是他们民族语言的符号,尽管世界文字之林中有的是表意文字,有的是表词文字,有的是标声文字,但都是和他们自己民族的语言一致的,凡是语言能表达的,文宇就能表达。所以可以说文字尽管在某种功能上超出了语言,但仍然是语言的辅助工具。这样的文字,自然是产生在语言产生以后。

还有一种观点也是不能使人认同的。那就是拘泥于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即没有见到完整的实证材料,就认定事物的不存在,就对没有被认识或没有被发现的甚至对理应存在和实际有过但已消失的事物持完全否定的态度。这种实证主义的方法并非是科学的态度。比如说,在中国古文字起源的研究中,很多人认定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就是最古老的汉字,可在甲骨文被发现以前,人们长期认为商周时期的金文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这些一见实物就动辄定论的习惯,一直妨碍了对文字起源的系统地、理论地探讨,也难以形成一个科学的客观的明晰结论。

当然,甲骨文是比金文更为古老的汉文字,有一些甲骨文的单字比钟鼎文的结构带有更为原始的特征,如“子”、“午”、“丁”等。但人们都能看到,甲骨文的结构比钟鼎文简练,是简化了的古文字。甲骨文大多是当时用来刻在甲骨片上的占卜记录,为了便于镌刻,长期形成了一种非常简练的书体。文字的简化是文字形成以后的运作行为,所以甲骨文的出现,说明文字的产生已经有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究竟中国古文字起源于何时?根据种种依据推断,中国古汉字最早出现在六千年以前的中石器时代,形成于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摘自牟作武《中国古文字的起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原始人类用手势比划表达某种意念或某种信息,这种表意手段可以帮助理解语言。B.有文字学专家对文字内涵缺乏正确的认定,把各种刻记或纹记看作正式的文字。C.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字都是自身民族语言的符号,都和本民族语言相辅相成。D.对没有完整实证材料的事物,哪怕理应存在或实际有过,也应该认定其不存在。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第二段提出错误观点并分析其错误原因后,提出“文字产生在语言之后”的观点。B.对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先论证其谬误,再阐释概念,然后指出其消极影响,层层深入。

C.文章末段说甲骨文的结构比钟鼎文简练,是为了证明甲骨文出现时文字的存在已有相当长的时期。D.文章重点阐述关于古文字产生时代的不同见解,并作出了古汉字最早出现时代的判断。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们即使把那些能表达某种意念或某种信息的可视符号认作是文字,也不能认定文字的产生比语言产生更早。

B.人类最早的图画、图示、纹记等,应当与他们要表达某种意念或某种信息有关,所以与文字的产生关系很密切。

C.文字的简化是文字形成以后的事,而甲骨文存在一些非常简练的书体,所以甲骨文并不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

D.作者认为,中国古文字最早出现在六千年以前的中石器时代,这种观点在世界各国文字学家中并未形成公论。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3小题,共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边城(节选)沈从文

大清早,帮忙的人从城里拿了绳索、杠子赶来了。

老船夫的白木小棺材,为六个人抬着,到那个倾圮了的塔后山岨上去埋葬。到了预先掘就的方阱边,老道士照规矩先跳下去,把一点朱砂颗粒同白米安置到阱中四隅及中央,又烧了一点纸钱,爬出阱时就要抬棺木的人动手下肂。翠翠哑着喉咙干号,伏在棺木上不起身。经马兵用力把她拉开,方能移动棺木。一会儿,那棺木便下了阱,拉去绳子,调整了方向,被新土掩盖了,翠翠还坐在地上呜咽。葬了老船夫,老道士、船总和帮忙的人各自散了。于是碧溪岨便只剩下三个人,一个是翠翠,一个是老马兵,一个是由船总家派来暂时帮忙照料渡船的秃头陈四四。

到了下午,翠翠同老马兵商量,要老马兵回城去把马托给营里人照料,再回碧溪岨来陪她。老马兵回转碧溪岨时,秃头陈四四被打发回城去了。

翠翠仍然自己同黄狗来弄渡船,让老马兵坐在溪岸高崖上玩,或嘶着个老喉咙唱歌给她听。过三天后船总来商量接翠翠过家里去住,翠翠却想看守祖父的坟山,不愿即刻进城。只请船总过城里衙门去说句话,许杨马兵暂时同她住住,船总顺顺答应了这件事,就走了。

杨马兵是个近六十岁了的人,说故事的本领比翠翠祖父还高一筹,加之为人特别热忱,做事又勤快又干净,因此使翠翠仿佛去了一个祖父,却新得了一个伯父。两人每日在黄昏中同晚上,坐在门前溪边高崖上,谈点那个躺在湿土里可怜祖父的旧事,有许多是翠翠先前所不知道的,说来便更使翠翠心中柔和。又说到翠翠的父亲,那个又要爱情又惜名誉的军人,在当时按照绿营军勇的装束,如何使乡下女孩子动心。又说到翠翠的母亲,如何善于唱歌,而且所唱的那些歌在当时又如何流行。

时候变了,一切也自然不同了,皇帝已被掀下了金銮殿,不再坐江山,平常人还消说!杨马兵想起自己年轻作马夫时,牵了马匹到碧溪岨来对翠翠母亲唱歌,翠翠母亲总不理会,到如今自己却成为这孤雏的唯一靠山,唯一信托人,不由得不苦笑。

因为两人每个黄昏必谈祖父,以及这一家有关系的事情。后来便说到了老船夫死前的一切,翠翠因此明白了祖父活时所不提到的许多事。二老的唱歌,顺顺大儿子的死,顺顺父子对于祖父的冷淡,中寨人用碾坊作陪嫁妆奁诱惑傩送二老,二老既记忆着哥哥的死亡,且因得不到翠翠理会,又被家中逼着接受那座碾坊,意思还在渡船,因此赌气下行,祖父的死因,又如何与翠翠有关……凡是翠翠不明白的事,如今可全明白了。翠翠把事弄明白后,哭了一个夜晚。

过了四七,船总顺顺派人来请马兵进城去,商量把翠翠接到他家中去。马兵以为这件事得问翠翠。回来时,把顺顺的意思向翠翠说过后,又为翠翠出主张,以为名分既不定妥,到一个生人家里去不好,还是不如在碧溪岨等,等到二老驾船回来时,再看二老意思,说不定二老要来碧溪岨驾渡船。

这办法决定后,老马兵以为二老不久必可回来的,就依然把马匹托营上人照料,在碧溪岨为翠翠作伴,把一个一个日子过下去。

碧溪岨的白塔,与茶峒风水有关系,塔圮坍了,不重新作一个自然不成。为了这塔的重建并不是给谁一个人的好处,应让每个人来积德造福,让每个人皆有捐钱的机会,因此在渡船上也放了个两头有节的大竹筒,中部锯了一口,尽过渡人自由把钱投进去,竹筒满了,马兵就捎进城中首事人处去,另外又带了个竹筒回来。

到了冬天,那个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可是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青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爷爷的死使翠翠一夜之间“长成大人”。最后,她像爷爷那样守住摆渡的岗位,苦恋并等待着傩送的归来,充分表现了翠翠性格中坚强的一面。

B.小说中的白塔具有象征意味,结尾圮坍了的白塔得以重建,说明无论社会怎么演变,美好的人性都不能坍塌,表现了作者重建美好人际关系的愿望。

C.小说选文中两次写船总顺顺要接翠翠到家里去住,既表现了船总对孤女翠翠的同情,也展现了边城人质朴、善良、热忧的美好人性。

D.选文对翠翠的心理刻画细腻,用朴素的语言叙述了小说悲剧的结局,揭示了“边城”人们精神的孤寂,隐含着对现实生活中古老美德、价值观失落的痛心。

5.画线的句子中写杨马兵“不由得苦笑”,请简要分析其中的原因。(5分)

6.小说以二老“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结尾,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结合作品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3小题,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圆梦正当时,中国梦激荡最大“海归潮”

材料一:

优惠的政府政策、全球最活跃的经济、快速发展的高新产业、持续投入的科教事业、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以及海内外“人才、项目、技术、市场、资本、场地、服务”全面对接的平台,正吸引越来越多海外学子归国追梦。

“现在,海归回国主要是被吸回来的。”中国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辉耀说,随着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靠近世界舞台中心,也比以往任何时期更有条件、更有能力吸引全球人才。

今天,除了拥有前辈们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吸引大量海归人才归来的,还包括自我价值与个人梦想的实现。

然而,在全球竞争中发展成一个人才大国、人才强国,我国仍需下更大决心、花更大力气。一份面向全国200多所高校的问卷调查显示,“编制过死、编制偏紧”是我国人才管理中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从人才发展看,经过多年努力,我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还存在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布局不优、效率不高等困境,破解这些“瓶颈”,唯有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二:

近10年中国出国留学及留学归国人数统计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三:

新东方海威时代与全球化智库共同发布了《2016年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六成企业在招聘时仍更倾向于使用海归人才,而82.5%的单位均在一定程度上对海归员工采取了倾斜性优待(如更核心的岗位,较高起薪等)。

而机遇与挑战并存,身处海外的留学生在回归本土职场的过程中也遭遇了些许不利因素。《报告》显示,多数企业的招聘岗位数量,招聘时间,招聘渠道对海归求职较为不利。同时,海归人才在求职过程中也暴露出对国内就业形势不了解,错过企业招聘季以及缺乏明确职业规划等问题。超过50%的海归认为不了解国内就业形势和企业需求是回国就业的第一不利因素,同时47.3%和32.4%的受访人员认为回国时间错过校招季以及岗位海投效率低这两大因素导致了海归回国就业难度增大。

(摘自中国新闻网,有删改)

材料四:

日前,杨振宁、姚期智两位老科学家放弃外国国籍、转为中科院院士一事,引发热烈关注。已近百岁的杨振宁,估计已不会如年轻时那般埋头扎根于科研一线,或许正如他本人所述,“我的身体里循环着的是父亲的血液,是中华文化的血液”,是文化的归属感让他对故土恋恋不舍。亦或是科学上的引路精神让他回来发挥“余热”,为后来者指引前路,如他自己在诗中所说:“学子凌云志,我当指路松。”

对于中国来说,迎来杨振宁桑榆晚年的同时,也不可否认,错过了杨振宁最辉煌的科研生涯。由此,未来的方向也当因之厘清:让更多科学家们愿意留在这片土地上,诞生出最精尖的科研成果,不仅是因为中华文化的血液,更是因为先进的设备、优厚的条件、社会的理智与尊重、环境的平和与包容。

(摘自光明网,有删改)

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3分)

A.三则文字材料都认为在当下我国的“海归潮”中,一方面海外留学人员踊跃回国,另一方面在人才回国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B.材料一是一篇新闻报道,主要介绍了海外留学人才为实现自我价值和个人梦想,积极回国创业,释放出巨大的发展能量。

C.材料三是调查报告,反映了海归人才在回国求职就业过程中遇到的不利因素,为他们在国内的职业发展提出建议、指明方向。

D.材料四是新闻评论,该评论认为杨振宁回归中国国籍这一事件彰显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更体现了中华文化对海外人才的吸引力。

8.下列针对上述材料分析合理的两项是(5分)

A.我国出国留学及留学归国人数逐年增加,出国人数和回国人数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这样的发展趋势将持续下去。

B.在吸收海归人才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都源自我们在人才管理中“编制过死,编制偏紧”的体制,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坚定不移的深化改革。

C.海外科技人才的大量回归,有助于我们学习借鉴世界各国的优秀科技成果,有助于中国科研从项目到建制与国际接轨。

D.杨振宁、姚期智两位老科学家在耄耋之龄转为中国公民,虽然已经不能在科研上为祖国做出贡献,但他们为更多的海外精英做出了积极示范。

E.当前,无论是回国创业还是入职国内企业,海归人才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挥的领域,可以很好地把个人的梦想和国家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9.根据材料内容,概括我国当前出现“海归”热潮的主要原因。(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4小题,共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李兑,字子西,许州临颍人。登进士第,由屯田员外郎为殿中侍御史。按齐州叛卒,狱成,有欲夜篡囚者,兑斩之,人服其略。张尧佐判河阳,兑言尧佐素无行能,不宜以威里故用。改同知谏院。狄青宣抚..广西,入内都知任守忠为副,兑言以宦者观军容,致主将掣肘,非计。仁宗为罢守忠。太常新乐成,王拱辰以为十二钟磬一以黄钟为律,与古异,胡瑗及阮逸亦言声不能谐。诏近臣集议久而不决兑言乐之道广大微妙非知音入神讵容轻议愿参旧但取谐和近雅者合而用之进侍御史知杂事,擢天章阁待制、知谏院。转运使制禄与郡守殊,时有用弹劾夺节及老疾请郡者,一切得仍奉稍。兑言非所以劝沮,乃诏悉依所居官格。兑在言职十年,凡所论谏,不自表,故鲜传世。出知杭州,帝书“安民”二字以宠。徙越州,加龙图阁直学士、知广州,南人谓自刘氏纳土后,独兑著清节。还知河阳,帝又宠以诗。徙邓州。富人榜仆死,系颈投井中而以缢为解。兑曰:“既赴井,复自缢,有是理乎?必吏受赇教之尔。”讯之果然。兑历守名郡,为政简严,老益精明。自邓归,泊然无仕宦意。对便殿,力丐退,英宗命无拜,以为集贤院学士、判西京御史台。积官尚书右丞,转工部尚书致仕。卒,年七十六,谥曰庄。从弟先,起进士,知信州、南安军,.抚楚州,历利、梓、江东、淮南转运使。所至治官如家,人目以俚语:在信为“错安头”,谓其无貌而有材也;在楚为“照天烛”,称其明也。积官至秘书监致仕。兄兑尚无恙,事之弥笃。闲居一纪卒,年八十..三。子庭玉,年六十即弃官归养。人贤其家法云。..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九十二》,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诏近臣集议/久而不决/兑言/乐之道广/大微妙/非知音入神/讵容轻议/愿参新旧/但取谐和/近雅者合而用之

B.诏近臣集议/久而不决/兑言/乐之道/广大微妙/非知音入神讵容/轻议愿参新旧/但取谐和近雅者/合而用之

C.诏近臣集议/久而不决/兑言/乐之道/广大微妙/非知音/入神讵容轻议/愿参新旧/但取谐和/近雅者合而用之

D.诏近臣集议/久而不决/兑言/乐之道/广大微妙/非知音入神/讵容轻议/愿参新旧/但取谐和近雅者/合而用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戚,指关系较远的亲属,如妻族,“戚里”泛指亲戚邻里。B.谥,有官谥和私谥,指按死者生前事迹给予寓意褒贬的称号。C.归养,指官员回家休养,文中的“归养”就是这个意思。D.致仕,指古代官员辞职退休,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兑明察于事,知人善任。处理案件十分果断,明辨是非;仁宗时就官员任职之事进谏,帮助朝廷选拔合适的官员。

B.李兑为官敢谏,处世淡泊。在官吏俸禄不合官级时,他及时向皇帝进谏;为政简明严肃,年老精明,后来无意仕途。

C.李兑历任多职,备受荣宠。他任职期间,皇帝曾赐字赐诗;后来在便殿谒见皇帝时竭力求退,皇帝答应了他的请求。

D.李兑家风淳厚,受人称赞。他的堂弟在朝廷身居要职,为官理政不仅有才能,还擅于明察秋毫,年老时对兄长依旧恭敬。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按齐州叛卒,狱成,有欲夜纂囚者,兑斩之,人服其略。(2)“既赴井,复自缢,有是理乎?必吏受赇教之尔。”讯之果然。

(二)古代诗歌阅读(2小题,共11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4-15题。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王勃 其一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其二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第一首诗的前两句点明了送别之地是巴南,行人所去之地可能是塞北,此一去将相隔遥远。B.第一首诗的最后一句通过反问谁见过离别时的啼哭抒发别情,比第二首诗歌表达情感更含蓄。C.第二首诗的前两句通过描写夜烟弥漫、明月高悬的场景,渲染了离别后凄凉、孤寂的氛围。D.送别的人总会因朋友离去而感到寂寞,所以本来不寂寞的离亭也关着门,显得寂寞无比。E.第二首诗结句中的“寒”字不仅写出因夜深感觉到的肤体寒冷,还写出了离别之夜的内心感受。15.两首诗题为“送别”,诗歌中不直接写离别,却满含别情,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结合诗句加以鉴赏。(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小题,共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两句表现了作者乐天安命、顺随自然的变化走到生命的尽头的思想。(2)王勃《滕王阁序》中“,”两句化用庾信的“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成千古绝唱。

(3)庄子《逍遥游》中,作者借助“大鹏直上”表达志向,其中“ ”一句后来演变为成语“扶摇直上”。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5小题,共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中国首架大飞机的成功首飞证明,高端技术装备的升级与突破不可能一蹴而就。....②王老师为人谨慎,战战兢兢地工作,勤勤恳恳地教书,深受学生爱戴。....③经济危机下,人们处处俭省节约,就连结婚这种人生大事也锱铢必较。....④如果没有时尚度、品质、服务为前提,品牌精神也只能是空中楼阁。....⑤巴尔扎克看到封建贵族社会已日薄西山,取而代之的是资产者统治的社会。....⑥他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整天朝不虑夕,一幅笑呵呵的样子。....A.①③④ B.②③⑥ C.②⑤⑥ D.①④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海明威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通过描写一群在欧洲流浪的青年人的生活情景以及他们的精神世界的深刻变化,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影响。

B.在“大学生掏鸟16只被判10年半”一案中,不仅嫌疑人利用QQ群出售猎物,还能准确介绍猎物名字、习性,“不识国家保护动物”的说法早已站不住脚。

C.雾霾天气的形成既有气象条件的影响,也与大气污染物排放增加有关,为减少雾霾,政府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大气环境治理和保护。

D.作为网络熟人社会的“朋友圈”,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但因传播环境的封闭,它的自我纠错能力弱,产生各种谣言充斥网络。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你和我在黄山迎客松前的合影,我一直当做珍贵的纪念品惠存。B.教育局寄发的文件,有几个不大通畅的语句,我斗胆作了斧正。C.新买的笔记本电脑的说明书上有几点我不大明白,特去信垂询。D.我的一篇散文在《读者》杂志上发表了,现抄给您,请雅正。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我们崇尚英雄,不仅因为英雄引领了历史车轮的前进,① _,可以穿过岁月、直抵人心。一句话说得好,英雄不是点燃的蜡烛,而是一束纯净的阳光。生命终有逝去之日,蜡烛终有燃尽之时,但“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献身精神、“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豁达胸襟、“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勇敢刚毅,②。以英雄为路标,我们才能廓清思想的迷雾,③,不会走偏路、走错路。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每位大学生固然应该学好自己的专业,但抽空读一定数量的文学名著应该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读了名著,就能懂得生活的真谛;懂得生活的真谛,就能更好地驾驭生活;而只有能更好地驾驭生活,才能在事业上顺风顺水,取得成功。

①读了名著未必就能懂得生活的真谛。② ③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项针对中学生的调查显示,大家较为关注的“成功人生”的关键词有:做自己喜欢的事、不怕失败、知足常乐、比尔·盖茨、高薪工作、健康、家庭、美好感情、父母、改变世界。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写一篇文章来呈现你所理解的成功人生。要求:选好关键词,并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蚌埠市2017—2018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监测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1.(3分)B 2.(3分)B 3.(3分)A 4.(3分)D 5.(5分)①自己成了翠翠唯一的依靠,对命途多舛的翠翠充满同情。(1分)②自己曾爱过翠翠的母亲,如今斯人已逝,对翠翠母亲逝世的叹惋。(2分)③时候变了,一切也自然不同了,对世事变迁、人生无常的感叹。(2分)

6.(6分)①“也许明天回来”的暗示让读者看到了希望,给读者留下了想象回味的空间。“永不回来”增加了结尾的悲剧色彩。②照应了前文杨马兵口述二老下行闯滩,以及认为二老不久必可回来的情节,结尾不能确定二老能不能回来,合情合理,具有真实性。③翠翠坚守渡船等待二老,充分表现了翠翠的坚强品质,但二老回不回来不能确定,让读者对翠翠的命运既充满了同情又充满了期待。④小说充满不确定性的悲剧结局,暗示了古老美德的沦陷和作者重建美好人性的渴望,深化了小说的主旨。(每点2分,答到任意3点即可)7.(3分)C 8.(5分)AC(选对一项得2分,两项得5分)

9.(4分)①国家政策引导扶持海外人才归国。②国家实力增强,且有与世界潮流接轨的强烈愿望。③先进的设备、活跃的经济等客观条件营造出了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④海外人才有爱国情、强国志,渴望回归祖国。⑤归国可以使海外人才实现自我价值和个人梦想。(每点1分,答对四点即可得满分)10.(3分)D 11.(3分)C 12.(3分)C 13.(10分)(1)审问齐州叛乱的士卒,案件已定,有人想在夜间劫走囚犯,李兑就斩杀了囚犯,人们佩服他的胆略。(“按”、“狱”、“篡”、“略”各1分,句意1分,共5分)

(2)“投了井以后,又上吊,有这样的道理吗?一定是官吏受了贿赂教他的。”审问后确实如此。(“既”、“是”、“赇”、“果然”各1分,句意1分,共5分)14.(5分)BD(B项3分,D项2分)

15.(6分)这两首诗主要使用寓情于景的手法,(1分)以江、山、亭、月、夜为主要意象,描绘了江边月夜送别的情景以及别后诗人环顾离亭,仰望明月,远眺江山的场景,把送别的孤寂怅惘之情融化入景色的描写之中,(3分)句句透露着离别的伤感与痛苦,表达了作者独有的离愁别绪。(2分)16.(5分)(1)聊乘化以归尽 乐夫天命复奚疑(2)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3)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17.(3分)B 18.(3分)A 19.(3分)D 20.(6分)①更因为英雄身上闪耀的精神光芒。②却可以穿越时空而凝为不朽。③看清前行的方向。(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

21.(5分)②懂得生活的真谛未必能更好地驾驭生活。(2分)③不是只有能更好地驾驭生活才能在事业上顺风顺水,取得成功。(3分)22.(60分)立意举隅:

(1)成功的人生要选定目标,做自己喜欢的事,不追名逐利,且要有坚持精神,不怕失败。(2)做一个平凡的成功者,自足常乐,远离贪婪,不求高薪工作,但求高洁人生。(3)健康是成功的本钱,家庭是成功的后盾。

(4)成功人生不能仅用金钱来衡量,还应有美好的感情世界。

(5)成功者要处理好大我和小我的关系,既要有改变世界的雄心,又要有照顾家庭的能力。(6)成功者需要有高度的理智,要有改变世界的雄心壮志,不能只做自己喜欢的事。

第四篇: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卷

高 二 语 文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三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字的结构,又称布白。字由点画连贯穿插而成,因此点画的空白处也是字的组成部分。空白处应当计算在一个字的造形之内,分布适当的空白和笔画具同等的艺术价值。虚实相生,才能完成一个艺术品。所以大书法家邓石如曾说书法要“计白当黑”,无笔墨处也是妙境呀!这也像一座建筑的设计,首先要考虑空间的分布,虚处和实处同样重要。西方美学曾研究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建筑发现其具有的空间美感是不同的,而在中国书法艺术里的这种空间美感,同样在篆、隶、真、草、飞白等不同书体里有不同的表现。空间美感的不同,表现着一个民族、一个时代、一个阶级,在不同的经济基础上、社会条件里,对生活的不同体会和对世界的不同认识。

②商周的篆文、秦人的小篆、汉人的隶书、魏晋的行草、唐人的真书、宋明的行草,各有各的姿态和风格。古人曾说:“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明人尚态”,由此可以看出,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可以从字形的结构里研究各时代不同的风格。同时,书法里这种不同的风格也可以在同时代的其他艺术里去考察。

③“唐人尚法”,所以在字体上真书特别发达,当然这也有它的政治原因和社会基础。唐人研究真书的字体结构特别细致。对字体结构中的“法”的研究,他们的探讨在历朝历代都是十分突出的。我们知道人类是依据美的规律来进行艺术创造的,而唐人所述的书法中的“法”体现了当时人们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认识,它是我们研究中国古代的美感和美学思想的好资料。

④相传唐代大书家欧阳询曾留下真书字体结构法三十六条。这三十六条非常重要,其中戈守智所纂著的《汉溪书法通解》对这三十六条的阐述可供研究中国美学的学者参考。我觉得我们可以从这三十六条开始来窥探中国美学思想里的一些基本范畴。我们可以从书法里的审美观念再通于中国其他艺术,如绘画、建筑、文学、音乐、舞蹈、工艺美术等。我以为这有美学方法论的价值。但一切艺术中的法,只是法,是要灵活运用,要从有法到无法,表现出艺术家独特的个性与风格来,才是真正的艺术。艺术是创造出来,不是“如法炮制”的。何况这三十六条只是适合于真书的,对于其他书体应当研究它们各自的内在的美学规律。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字的结构不仅包括点画还包括点画中的空白,空白和点画具有同等的艺术价值。B.中国书法艺术作品的空间美,直接取决于书法家的经济基础和当时的社会条件。C.唐人对于字体结构中“法”的研究,是我国古代书法美感与美学思想研究的开端。D.古人归纳晋人行草的风格是“尚韵”,这种风格在晋人的其它艺术中也有体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将建筑和书法相结合,中西方美学相联系,形象而具体地展示了不同书体间存在的不同的空间美。

B.作者引用大书法家邓石如“计白当黑”的说法,旨在证明在书法艺术中“虚处”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

C.第三自然段肯定唐人对真书字体结构中“法”的研究,第四段接着论述真书结构法三十六条的重要性。

D.文章谈到了中国不同朝代有不同的书体,并着重以唐代真书为例去论述研究汉字结构的美学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将字的结构称为布白,这可以看出作者对书法中虚处的重视,虚处在书法空间美的构建中起着重要作用。

B.通过研究中国古代不同朝代的书法作品以及其它艺术作品的风格特点,可以发现当时社会所具有的时代风格,C.艺术应该表现出艺术家独特的个性和风格,如果只是一味地遵循艺术中的法,就难以创作出真正的艺术作品。

D.通过对真书结构法三十六条的研究,我们就可以发现其他书体以及绘画、建筑等中国艺术所蕴含的美学规律。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走过铁匠铺 葛水平

①去往铁匠铺的路上,我还是一个撅着厚嘴唇的女孩。

②时光虽然让我的生命中走失了很多东西,很多东西也让我懂得有过的好被我撞见了。③我的手心再都没有因为遇见一些事物而热过,除了铁匠铺。有些时候,我甚至怀疑其中某些细节的真实,比如黄泥小路上的晨光,弥漫在空气里冷霜的味道,还有那磕磕绊绊相继走过的脚印。

④秋罢,农家院墙上有一排铁钩,上面挂着闲置下来的犁耙锄锹,一年的生计做完了,该挂锄了。庄稼人脸上像牲口卸下挽具似的浮着一层浅浅的轻松,农具挂起来时,地便收割干净了。阔亮的地面上有鸟起落,一阵风刮过来,干黄的叶片刷刷往下掉。入冬了,落叶、草屑连同所有轻飘的东西都被风刮得原地打转。早晨和傍晚,落叶铺满了院子,还有街道。远处重峦叠嶂的山体恰似劈面而立的一幅巨大的水墨画屏,霜打过的红叶还挂在一些干枝梢上,怕冷的人已经裹上了冬装,袖住了手。跑往山野的风停在农具上歇息,风把农具上的泥尘抖落下来,迷了过路人的眼,想起那金粉飘洒的阳春三月,农人看着挂起来的农具说:该进铁匠铺了。

⑤村庄里的铁匠铺开始热闹了,用了一年的农具需要“轧”钢蘸火。用麻绳串起来的农具挂在铁匠铺的墙角,大锤小锤的击打声此起彼伏。取农具的人不走了,送农具的人也不走了,或蹲或坐,劣质香烟弥漫着铁匠铺。轧好钢的锄头扔进水盆里,一咕嘟热气浪起来。龇着牙的农人开始说秋天的事,秋天的丰收总是按年成来计算,雨多了涝,雨少了旱,不管啥年成,入冬就要歇息了。

⑥冬天是一个说闲话的日子,冬天的闲话把历史都要揪出来晒两轮儿。

⑦从小生活在村镇的那一代人,回忆起从前的日子来那是有很多说道的。每一个节气到来都要先敬神,最主要的就是天、地神。没有辽阔的土地,人们便会失去生存的根基。拜祭地神与拜祭天神是对应的,天地合称为“皇天后土”。敬神是护佑来年风调雨顺,铁匠铺则是生活背后的力量。

⑧有人讲土地庙的土地神,最小的神直接管着人的口粮。说是山前山后各有土地庙,山前热闹山后冷清。山后土地神来山前土地庙里抱怨,正好山前土地神要出门会友,便委托山后土地神代理几天,以便得些香火供品。山前土地神前脚刚走便来一人祭祀,请土地神刮一阵顺风,明天他要行船。接着又来一人,请土地神明日千万不要刮风,他的梨树正在花季。没等土地神决定又来一老头祭神求雨,他要种田。后又来一老太她要晒姜。山后土地神实在是没有工作经验,急请山前土地神回来定夺。山前土地告诉他:刮风顺河走,躲过梨树沟;黑夜把雨降,白天晒干姜。他们说现在的官员都是一方土地神,可惜少有山前土地神的工作经验,大多感情判断。跟着政策来强行定夺。是不是更应该了解当下,不做无用之事,不放过有用之人呢?四散坐着的人就毫无意思地哈哈笑。⑨在他们的谈话中,村庄里的事物都不是固定的,具有弹性,有拖泥带水式的长句。村庄已经不能叫村庄了,门外越来越看不见年轻人的脸了,连走过无意中吹了一声口哨都觉得是一种生气。围绕着铁匠铺的地上丢满了烟蒂,因为抢秋,黄土刺进了他们的脸皮,搓着脸上和脖子下的黄泥,弹出一个个泥蛋蛋。他们的生活质量,也许就是现在这样的,一脸淡漠的自由。

⑩旧时的颜色就是由手艺人描绘的。我一直不相信有天堂,天堂在我的意念中该是叮当作响的铁匠铺。现在农业器具都是机械制造了,铁匠铺除了为一些工地打打铁钎子、铁镐头,别的活儿基本都没了。我在一家农家乐吃饭,上菜用的瓷盘子换成了“铁锹”,我一直在想,镰刀、铁叉、锄头,如果都上了饭桌子呢?哈呀,显然就没有了吃饭的乐趣。机器逐渐代替了手工,脱粒时再也不是老牛拉着石轱辘在转,而是用上了脱粒机。前不久在新闻上看到,为了禁止燃烧农作物秸秆还用上了打包机。看来用不了多少年,一些农具就会逐渐淡出人们生活。伸展到生活细微处的那些铁匠铺,有一天就会成为多余的风景落幕。没有了铁匠铺的生活还会继续。铁匠铺没有了铁匠,所以就只能画在了纸上。

(11)我怀念铁匠铺里男人们的气质、表情、谈吐和铁锤的敲击声,还有,是农具赋予了他们做人的尊严、自由和信心。(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02月24日第12版,有删改)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土地神的故事作为冬日闲话的代表,既丰富了文章内容也讽刺了信奉教条的地方官员。B.第④段划线句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庄稼人在﹣年辛勤劳作之后的轻松。C.文章④﹣⑨段写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回忆:农家院墙上的犁耙锄锹及铁匠铺的人们与闲话……

D.文章结尾,作者直抒胸臆,写对铁匠铺的怀念以及铁匠铺给自己生活带来的积极变化。

5、你怎么理解文中“上菜用的瓷盘子换成了‘铁锹”’这一样现象?请简要回答(5分)

6、根据全文概括“铁匠铺”在文中的含义。(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三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

经历了连续几年票房的高速上扬,也经历了2016年票房增速趋缓的“冷静期”,2017年,中国电影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日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发布数据:2017年全国电影总票房达到559.11亿元,同比增长13.45%;国产电影票房301.04亿元,占票房总额的53.84%;全年票房过亿元影片92部,其中国产电影51部;城市院线观影人次16.2亿,同比增长18.08%.这些成绩表明:中国电影市场步向稳健,电影促进居民消费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的地位更加稳固。

据专业人士分析,2017年票房成绩的取得,有赖于国产现实题材影片的成功与电影院及银幕数的不断增加。另外,观众的成熟度在提高,非理性和粉丝消费在减退,电影的口碑在票房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是《冈仁波齐》《二十二》等艺术类电影获得高票房的原因。

(摘编自《中国电影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有删改)

材料二:

《红海行动》这部以中国海军也门撤侨真实事件为原型的影片,在最初排片、票房双双低开的情况下,凭借惊人的口碑一路逆袭,成为今年春节档最大的黑马,票房突破35亿元,荣登今年春节档票房冠军。

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认为,《红海行动》对于中国电影的发展可谓意义重大,它代表了中国电影工业化水平和工业美学的提升,“没有电影产业的工业实力、专业化的电影团队,很难想象能拍出这样的大片。”

人民日报社文化室主任记者刘阳表示,《红海行动》“观影热潮”背后体现了观众对于生命和个体认知理解的进步:“电影设置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命题﹣﹣一个国家是否需要动用军力去拯救一个公民的生命?电影表达的内在感情是中国当代社会对公民权益的珍视,这种进步体现了电影创作与当代生活的不断贴近。”(摘编自《<红海行动>“红”在哪儿?》,有删改)材料三:

2017年,中国银幕总数超过北美,中国成为全球容纳量最大的电影市场,中国电影市场规模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二,与全球第一大市场的差距逐渐缩小。

如果说票房只是衡量产业发展的一个数字指标,还不足以说明整个产业的健康良性发展,那么,由中国电影资料馆提供的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数据则可以看出,2018年春节档期满意度得分为83.4分,是迄今为止春节档调查中的最高分。这一切,离不开《电影产业促进法》的实施,它将电影产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使电影产业成为拉动内需、促进就业,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国家支持创作、摄制各类优秀国产影片,地方政府对电影创作、摄制提供必要的便利和帮助;在财政、税收、土地、金融、用汇等方面对电影产业采取优惠措施,激励资本投入、降低运作成本……电影从业者们一致认为,从《电影产业促进法))实施那一天开始,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将电影产业视为重点,国民经济的各行业、各部门都开始积极配合电影产业发展。

(摘编自《中国电影,势头正劲》,有删改)

材料四:

3月5日,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在美国洛杉矶举行。创造56.8亿票房奇迹的《战狼2》未能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九强名单。

业内普遍认为,中国电影难以攻陷奥斯卡,一方面是文化差异,另一方面则是对好莱坞规则的不熟悉。而借助资本力量,对中国电影在这两方面的提升都会有极大的帮助。

从文化融合角度而言,随着中国资本的深入介入,中外合作越来越多,双方在文化领域的相互了解与尊重也会越来越多,这无疑会让海外主流社会以及奥斯卡的评委们更进一步接受中国文化,为未来中国电影进军奥斯卡铺平道路。

从制作体系来看,资本的介入将促使中国电影人和好莱坞更深度合作,从以往简单翻拍、模仿、老外担任制片人,发展到切入核心制作、深度学习好莱坞工业化,甚至是全球发行体系等完整产业链的合作。这种合作将促进中国电影人系统学习好莱坞的全球化视野和工业化操作流程,为中国电影最终赢得奥斯卡,乃至于借助电影实现中国文化海外输出奠定基础。如果我们把眼光放远一点,中国电影迟早会走向世界市场。而不断提升的综合国力,也将会十分有助于中国电影“走出去”,“硬实力”对“软实力”的支撑,必然会一步步地彰显。另外,我们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电影的发展最忌讳的是完全以市场来衡量的功利主义,拒绝单

一、培养真善、推动电影艺术和技术观念的更新,才是电影发展的真谛。

(摘编自《中国电影冲奥又一年资本力量或能打开突破口》,有删改)

7、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电影市场规模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二,与全球第一大市场的差距逐渐缩小。B.2017年我国成为了全球容量最大的电影市场,银幕总数超过5万块,“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的地位更加稳固。

C.中国电影是否健康发展不能单以票房作为衡量标准,电影资料馆的春节档期观众 满意度调查数据才是最重要的依据。

D.《电影产业促进法》的实施,不仅让我国电影产业的地位得以凸显,也让我国电 影产业在诸多方面得到了实惠。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材料一用数据客观说明了我国电影事业处于健康稳定发展阶段,国产电影深受观 众喜爱,电影票房一直保持高速上扬的态势。

B.《冈仁波齐》《二十二》等艺术类电影获得高票房的事实,至少证明了我国的电影观众渐趋成熟,理性消费意识增强。

C.电影创作与当代生活贴近,充分体现对“个体生命”的关注,这是《红海行动》能 够获得口碑与票房双丰收的重要原因。

D.中国电影因文化差异及对好莱坞规则的不熟悉,所以即使在国内能创造票房奇迹,也不能在奥斯卡的评奖活动中取胜。

E.借助资本力量,可促进中外电影的深度合作,这不仅有利于我国电影走向奥斯卡,也为我国文化的对外输出奠定基础。

9、如何让我国电影产业持续稳健发展?请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四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范宁字武子。少笃学,多所通览。简文帝为相,将辟之,为桓温所讽,遂寝不行。故终温之世,兄弟无在列位者。时以浮虚相扇,儒雅日替,宁以为其源始于王弼、何晏,二人之罪深于桀纣。乃著论日“王何叨海内之浮誉,资膏粱之傲诞,画螭魅以为巧,扇无检以为俗。郑声之乱乐,利口之覆邦,信矣哉!”宁崇儒抑俗,率皆如此。温薨之后,始解褐为余杭令,在县兴学校,养生徒,洁己修礼,志行之士莫不宗之。期年之后,风化大行。自中兴已来,崇学敦教,未有如宁者也。征拜中书侍郎。在职多所献替,有益政道。孝武帝雅好文学,甚被亲爱,朝廷疑议,辄谘访之。宁指斥朝士,直言无讳。王国宝,宁之甥也,以谄媚事会稽王道子,惧为宁所不容,刀相驱扇,因被疏隔。求补豫章太守,帝曰:“豫章不宜太守,何急以身试死邪?”宁不信卜占,固请行。宁在郡又大设庠序,遣人往交州采磬石,以供学用,改革旧制,不拘常宪。远近至者千余人,资给众费,一出私禄。并取郡四姓子弟,皆充学生,课读五经。又起学台,功用弥广。江州刺史王凝之上言曰:“豫章郡居此州之半。太守臣宁入参机省,出宰名郡,而肆其奢浊,所为狼藉。郡城先有六门,宁悉改作重楼,复更开二门,合前为八。私立下舍七所……愿出臣表下太常,议之礼典。”诏曰:“汉宣云:可与共治天下者,良二千石也!若范宁果如凝之所表者,岂可复宰郡乎!”以此抵罪。子泰时为天门太守,弃官称诉。帝以宁所务惟学,事久不判。会赦,免。既免官,家于丹阳,犹勤经学,终年不辍。年六十三,卒于家。初宁以春秋谷梁氏未有善释遂沈思积年为之集解其义精审为世所重既而徐邈复为之注世亦称之

(节选自《(晋书•范宁传》,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初/宁以春秋谷梁氏未有善释/遂沈思/积年为之集解/其义精审/为世所重/既 而徐邈复为之注/世亦称之

B.初/宁以春秋谷梁氏未有善释/遂沈思积年/为之集解/其义精审/为世所重/既 而徐邈复为之注/世亦称之

C.初/宁以春秋谷梁氏未有善释/遂沈思积年/为之集解其义/精审为世所重/既而 徐邈复为之注/世亦称之

D.初/宁以春秋谷粱氏未有善释/遂沈思/积年为之集解其义/精审为世所重/既而 徐邈复为之注/世亦称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3分)

A.“解褐”,义与“释褐”相同,指开始担任官职,“褐”是指粗布或粗布衣服。B.“庠”“序”二者皆为古时候学校的名称,后来“庠”“序”连用,泛指学校。C.“五经”指《易》《书》《诗》《礼》《春秋》五部经典,加《论语》为“六经”。D.“太常”,官名,秦称“奉常”,掌宗庙礼仪,汉取“尊大”意,改名为“太常”。

12、下列对于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范宁崇尚儒学。范宁认为王弼、何晏二人的玄理之说导致儒学衰微、其罪孽超过了桀纣,于是专门写文章斥责他们。

B.范宁热心教育。范宁崇尚儒学、重视教化,任地方官职时都积极兴办学校,甚至还拿出自己的俸禄来资助求学之人。

C.范宁正直无私。范宁敢于直言指斥朝臣的不端行为,对巴结会稽王司马道子的亲外甥王国宝也毫不留情地予以指斥。

D.范宁勤于治学。范宁在少年时期就专心于学问,博览群书,即使晚年免官闲居于丹阳,也仍然勤于经学,毫不松懈。

13、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简文帝为相,将辟之,为桓温所讽,遂寝不行。(5分)②孝武帝雅好文学,甚被亲爱,朝廷疑议,辄谘访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答庞参军 晋•陶渊明

相知何必旧,倾盖定前言。有客赏我趣,每每顾林园。谈谐无俗调,所说圣人篇。或有数斗酒,闲饮自欢然。我实幽居士,无复东西缘。物新人惟旧,弱毫多所宣。情通万里外,形迹滞江山。君其爱体素,来会在何年?

14、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第二联中的“赏我趣”与第一联中的“相知”照应,表明陶渊明、庞参军二人志趣相投。B.“谈谐无俗调,所说圣人篇”一联与“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意同,指不与俗人交往。

C.前四联为本诗的第一部分:第一联以议论总起,第二三四联承上写诗人与庞参军 的交往。D.“幽居士”即“隐士”,据此可推知“无复东西缘”可以理解为“奔走求仕与自己无缘”。

E.本诗体现了陶渊明诗作的典型风格:语言朴实无华、委婉含蓄,追求情、景、理的统一。

15、本诗主要抒发了哪些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牧《阿房宫赋》描写秦始皇喜繁华奢侈,连梁柱上光彩耀目的钉头都比粮仓里米粒还要多的两句是: ,。

(2)《书愤》在今昔对比中更强烈地抒发了壮志难酬,岁月蹉跎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性格(或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台湾国民党前高官钱复在一次专题演讲中直言,当前国民党内部山头林立、部分领导师心自用,因此在大选中接连遭受挫败也就不足为奇。

②抗战历史博物馆近3万件藏品如同一部浓缩的史书,举重若轻地展示了革命先烈在缺衣少食和武器装备落后的情况下顽强抗争的漫长历史。③日本对中国高铁技术的态度可谓前仰后合:曾经不屑一顾,如今却刮目相看,其交通大臣到中国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亲身体验复兴号列车。

④刘教授对学生使用网络用语不仅不赞一词,而且还会严厉批评,他认为网络语言对学生语言素养的提高以及对汉语的规范发展都极为不利。

⑤库克自2011年接替乔布斯担任苹果公司CEO时就感觉自己如临深渊,在公司迅猛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天,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

⑥外交部部长王毅在与俄罗斯外长会谈时表示,中俄都是朝鲜半岛近邻,也都是六方会谈成员国,半岛的和平安宁与中俄两国利益息息相关。A.①③⑥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目前,我国以反腐为题材的电视连续剧,除了加入少许艺术手段作为剧情衔接外,许多故事都取自真实案例进行创作。

B.河道综合治理完成之后,将为两河周边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提升打好基础,并将成为绵阳境内的又一个重要旅游景点。

C.在刚刚结束的第二届“中国杯”足球赛中,中国男足面对世界排名并不靠前的威尔士与捷克,连败两场,比分悬殊,这确实令人堪忧。

D.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刘振江表示:“钢铁行业坚决支持政府为维护国家利益而采取的谈判、反制等应对美国贸易挑战的任何措施。”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读书期间老师对他垂爱有加,因此他每次同母校看望,一定不会忘记带上老师最爱吃的蜂蜜。

B.新居落成,明日搬迁,为答谢各位亲朋的厚爱,特于明晚六点在寒舍备下酒席,敬请您光临。

C.小李因事请假,此次报道只得由我勉力执笔,稿件于昨夜完成,天亮时就己拿给主编雅正了。

D.能够在中国经典文化的宣讲与研讨会现场,聆听诸位先贤的讲座,真是荣幸之至,收获颇丰。

20.(6分)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抑郁之所以被认为是一种脑部疾病,①,大脑中有一个叫海马体的结构,它的下方存在一个叫外侧缰核的部位,它被称作“反奖励中枢”,是一个“坏机构”,因为人的种种负面情绪,比如恐惧、焦虑紧张,都和它有关联。与此同时,②,那就是被称为“奖励中枢”的单胺核团。单胺核团是产生愉悦感的地方。一般情况下“好机构”和“坏机构”是彼此制衡的,③,负面情绪加重就会导致抑郁。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找出并说明理由。(6分)

“白酒每瓶不超过150元,甲鱼野味等高档菜品不上桌……”,今年3月,池州市东至县昭潭镇红白理事协会提出的“限菜令”倡议,得到了当地不少村民的支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整酒风”“摆宴风”“攀比风”等也越来越盛行,这势必导致家庭贫困,社会风气败坏。“限菜令”虽还只是一种倡议,但党员干部带头,老百姓响应,社会风气也自然能够彻底清正。

四、写作(60分)

22.(60分)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甲事物本身的存在和变化以乙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为条件,则甲事物为乙事物所制约。(《现代汉语词典》)大千世界,“制约”无所不在,如何认识“制约”呢?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高二语文 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1、D

2、A

3、D

4、D。

5、①商家利用现代人们的怀旧心理去赚钱的一种噱头;(商家噱头)

②表现随着时代变迁,“铁锹”等农具淡出人们的生活,逐渐失去其本来价值的现状;(农具现状)

③表达了作者对在城市化进程中,对人工农具所蕴含的传统精神也逐渐消失的一种担忧与无奈。(对未来担忧)(答出2点4分,全答5分)

6、①是制造、修补农业用具的店铺,是曾经农业生活背后的力量;②是农民在农闲时聚会聊天时的精神放松处;③是即将消失的传统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的典型代表;④是给予我美好回忆的“天堂”。(答出3条5分,全答6分)

7、C

8、AD(答A给2分,答D给3分)

9、①政策层面:保证《电影产业促进法》的相关政策和措施的落实;

②电影投入层面:加大资本投入,促进中外电影的深度合作;提升电影产业的工业化实力;影院数和银幕数的合理增加;

③电影制作层面:避免功利主义;取材丰富,保证质量,培养真善;更新艺术与技术观念;

④文化层面:提升综合国力,加快中国文化的海外输出;营造理性消费的观影氛围。

(每一点一分)

10、B

11、C

12、C

13、①简文帝做丞相时,想要征辟范宁做属官,被桓温劝阻,于是这件事就被搁置不办了。

②孝武帝非常喜欢文学,(范宁)很被孝武帝亲近喜爱,朝廷有疑难事情的时候,(孝武帝)就向范宁咨询。

【参考译文】

范宁字武子。从小就专心好学,博览群书。简文帝做丞相时,想要征辟范宁做属官,被桓温劝阻,于是这件事就被搁置不办了。所以在桓温在世期间,范宁兄弟没有一个在朝廷做官的。当时的人竞相宣扬清谈虚无的玄理,儒学影响日益衰颓,范宁认为这种风气开始于王弼、何晏,王、何两人的罪过超过了桀与纣。(范宁)于是撰文说“王何两人贪图天下人都赞美的虚名,凭借富贵人家的傲慢与荒诞,画魑魅来夸耀自己的机巧,鼓动天下人把不遵礼法作为习俗。郑国音乐扰乱了纯正的音乐,善于诡辩的言论颠覆国家,确实有这样的事情啊!”范宁崇尚儒学贬抑玄学,大都像这样。桓温死后,(范宁)才走入仕途,担任余杭县令。范宁担任余杭县令期间,兴办学校,教育学生,廉洁立身、躬行礼法,崇尚儒学的人没有不尊崇他的。过了一年,余杭的风俗教化大为改观。自从中兴以来,崇尚儒学、重视教化,没有比得过范宁的人。

后来朝廷征召他,授予他中书侍郎的职位。范宁在中书侍郎任上,提出了很多有好的建议并否定了很多不好建议,对国家政治很有帮助。孝武帝非常喜欢文化学术,(范宁)很被孝武帝亲近喜爱,朝廷有疑难事情的时候,(孝武帝)就向范宁咨询。范宁指摘朝廷大臣的缺点错误,都直接了当地说,没有任何避讳。王国宝是范宁的外甥,因为巴结会稽王司马道子,害怕不被范宁所容忍,就挑拨范宁和皇帝的关系,范宁因此被皇帝疏远。范宁请求补任豫章太守,皇帝说:“你不适合担任豫章太守,为什么急着去亲自体验死亡呢?”范宁不相信占卜,坚持请求去补任豫章太守。范宁在豫章又大兴学校,派人到交州购买磬石以供修建学校所用,并改革旧有的制度,不拘泥于常规。从远近各地来豫章求学的有一千多人,这些人的耗费全都出于范宁的私人俸禄。范宁又将本郡的四姓子弟全都召集到学校来做学生,督促他们读《五经》。范宁又修筑学台,学校的功能更加齐备。

江州刺史王凝之向朝廷弹劾范宁,说“豫章郡占了江州的一半。豫章太守范宁在朝廷做官参与机要,在地方做官担任大郡的长官(可见朝廷对范宁的信任),但是范宁却无所顾忌地做奢侈污浊之事,所作所为不合法度。郡城先有六座城门,范宁全部改建成层楼,又修建两座城门,加上以前的城门,豫章郡现在一种有八座城门。范宁还建造了七所私宅……希望将臣的这份奏章下发给太常寺讨论,按照礼法将范宁判罪。”皇帝下诏说,“汉宣帝说,‘可与之共同管理天下的,是优秀的郡守’,如果范宁真的像王凝之奏章中所说的那样,怎么还可以继续担任郡长官呢!”范宁因此被判罪接受惩处。范宁的儿子范泰当时为天门太守,弃官(为范宁)申诉。皇帝认为范宁所致力的只有儒学,这件事拖延了很久都没有判决。(后来)恰好碰上大赦,范宁就没有被判罪。范宁免官之后,定居在丹阳,仍然勤于经学,一年从头到尾毫不懈怠。范宁六十三岁时,在家中去世。当初,范宁因为《春秋谷梁传》没有好的注本,于是深入思考多年,为《春秋谷梁传》做了《集解》。《春秋谷梁传集解》这部书义理精密详实,被天下人看重。不久徐邈又为《春秋谷梁传》做注,世人也很称赞。

14、BE。(各2分)

15、①通过对与庞参军交往的回忆,表达出与朋友深厚的情谊;

②立志归隐,不愿出仕的心愿;

③与友人分别时的不舍之情,以及对友人的祝福与未来相会的期盼。(答出2点4分,答出3点5分)

16默写

1、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2、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每一空1分)

17、C

18、D

19、B

20、①是因为抑郁与大脑的结构有关 ②大脑中还存在一个“好机构”③如果“坏机构”的势力太强

21、(1)“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与“‘整酒风’‘摆宴风’‘攀比风’等盛行”没有必然联系;(2)“‘整酒风’‘摆宴风’‘攀比风’等盛行”不一定导致“家庭贫困,社会风气败坏”;(3)“党员干部带头,老百姓响应”不一定让“社会风气彻底清正”。

四、写作(60分)

22.(60分)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甲事物本身的存在和变化以乙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为条件,则甲事物为乙事物所制约。(《现代汉语词典》)大千世界,“制约”无所不在,如何认识“制约”呢?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明确文体,白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第五篇: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7-2018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

语文Ⅰ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当社会完成了一定的物质积累的时候,文化的需求又会重新回来。当物质生活丰富了,人们又会追求一种 ▲ 的生活,甚至会投身于文化,渴望在其中找到 ▲ 的去处。没有文学的世界,必定是一个坚硬、僵死的世界,这样的世界,显然不适合人类居住。因为人心所需要的▲,并不会从这个世界里产生出来。

A.典雅 安身立命 春风化雨 C.典雅 安贫守道 春风化雨

B.风雅 安身立命 春暖花开 D.风雅 安贫守道 春暖花开

2.下列诗句中,使用了借代手法的一项是(3分)A.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B.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C.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D.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杜甫一生坎坷,却忧国忧民,他用诗歌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称为“史诗”。

B.《史记》中的精彩故事情节、生动人物形象,触动了历代诗人的思古幽情。据不完全统计,汉代至清代吟咏《史记》中的人物的诗歌有近600首左右。

C.中兴通讯表示,不会放弃通过沟通对话解决问题的努力,也有决心通过法律允许的一切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维护全体员工和股东的合法利益。

D.20字小诗《苔》在《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被乡村老师梁俊和山里孩子小梁重新唤醒。孩子们朴质无华的天籁之声,不仅感动了亿万国人,也唱哭了庾澄庆和曾宝仪。4.下列各项中,对有关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由于诗人当时身处唐代繁荣的“开元盛世”,春风得意,再加上好友相聚,怎能不尽情畅饮,把酒言欢?

B.“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这两句不似一般诗歌起笔写景,而是凭空落笔,抒写登临之感,和全诗貌离神合。正如古人所评“起得高古”,引出了作者的浩瀚心事。

C.“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表现了当时“重男轻女”社会心理的变化。这是作者对战争的残酷以及给人民带来痛苦的发自肺腑的血泪控诉。

D.“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中的“隐”和“没”暗示诗人与友人彻夜未眠,更表明时光催人离别,不为离人暂停须臾,令人伤感的难舍难分时刻终于到来了。5.对下面的曲线图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工作前期,团队的工作效率呈上升趋势,激励力度逐渐加大

B.当工作进行到中期时,团队的工作效率开始逐步下降,激励力度进一步提高 C.当工作进行到后期时,团队的工作效率再次呈上升趋势,激励力度逐步降低 D.激励力度跟工作效率不成正比,因此激励在团队中并不起作用

二、文言文阅读(27分)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6~9题。(12分)

郭嘉,字元礼,濮阳人。祖昂,父惠,俱以战功显。嘉慷慨有大志,始由国子生登泰定三年进...士第,授彰德路林州判官,累迁翰林国史院编修官,除广东道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经历。未几,入为.京畿漕运使司副使,寻拜监察御史。会朝廷以海寇起,欲于浙东温、台、庆元等路立水军万户镇之,.众论纷纭莫定。擢嘉礼部员外郎,乘驿至庆元,与江浙行省会议可否。嘉至,首询父老,知其弗便,..请罢之。会方择守令绥靖辽东,乃授嘉广宁路总管,兼诸奥鲁劝农防御。属盗起,军旅数兴,供饷...无虚日。民苦籴转输,而吏胥得因时为奸。嘉设法计其户口,第其甲乙,民甚便之。有诏团结义兵,...嘉招集民数千,教以坐作进退,万、千、百夫各统以长,号令齐一,赏罚明信。故东方诸郡,钱粮之富,甲兵之精,称嘉为最。十八年,寇陷上京,嘉闻之,躬率义兵出御。既而辽阳陷,嘉将众巡逻,去城十五里,遇青号队伍百余人,始言官军,嘉疑其诈,俄果脱青衣变红。嘉出马射贼,分兵.两队而夹攻之,生擒贼数百,死者无算。嘉见贼势日炽,孤城无援,乃集同官议攻守之计,众皆失措,嘉曰:“吾计决矣。”因竭家所有衣服财物犒义士,以励其勇敢,且曰:“自我祖宗,有勋王室,.今之尽忠,吾分内事也。况身守此土,当生死以之,余不足恤矣。”顷之,贼至,围城亘数十里,有大呼者曰:“辽阳我得矣,何不出降!”嘉挽弓射呼者,中其左颊,堕马死,贼稍引退,嘉遂开西门.逐之,贼大至,力战以死。事闻,赠崇化宣力效忠功臣、资善大夫、河南江北等处行省左丞、上护军,封太原郡公,谥忠烈。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八十.一·郭嘉传》 6.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擢嘉礼部员外郎 擢:提拔 .B.嘉挽弓射呼者 挽:提起 .C.有诏团结义兵,嘉招集民数千 团结:组织集结 ..D.会方择守令绥靖辽东 绥靖:安抚平定 ..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国子生,又称国学生、太学生,指在国子监就读的学生,一般为官员子弟,也有由捐纳而得者,入监就学者有贡生、监生之分,通称为国子监生。

B.驿,旧时供传递公文的人过往商旅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也指供传递公文使用的马。文中的“驿”就是指驿马或马拉的驿车。

C.路,始于宋代,宋元时代行政区域名。宋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省,元代采用行省制度,行省下设路、府、州、县,形成四级地方行政制度。

D.谥,即谥号,始于西周,是对已故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他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褒扬的称号。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属盗起,军旅数兴,供饷无虚日。(2分)(2)当生死以之,余不足恤矣。(2分)9.根据第三段,简要列举郭嘉“忠烈”的具体表现。(2分)

(二)课内文言文翻译(15分)

10.把下列选自课本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沛父兄固请,乃并复丰,比沛。(3分)(2)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3分)(3)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3分)

(4)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人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3分)(5)信乃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3分)

三、古诗词鉴赏(8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落 梅

刘克庄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

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注】①莓苔,苔藓植物,生长在阴湿的地方。

11.这两首诗歌有“异曲同工”之妙,请从内容和手法两方面,对“同工”之处作简要分析。(4分)12.“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这两句诗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杜甫《旅夜书怀》)。(2)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3)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燕歌行》)(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5)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6)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7)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8)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浪淘沙》)

五、现代文阅读

(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17题。

儿子的否决权

[英]哈代

①一天晚上,只有他们母子俩在他们那朴素的郊区住所里——那里的生活不是明朗的,而是阴沉的,这时,她才终于打破了沉默。在宣布自己可能改嫁的同时,为了缓和口气,她向他保证说这还是遥远的将来的事,到那时他将能离开她而独立生活了。

②儿子认为这个想法非常合情合理,还问她是不是看中了谁,她没有马上回答,他似乎有某种猜疑。他说,但愿自己的继父是一个上等人。

③“算不了一个上等人,”她怯生生地说,“他的情况和我在认识你父亲以前的情况差不多。”就这样一点一点地把全部情况透露给了他。有一会儿,年轻人绷紧着脸,然后满脸涨得通红,俯在 桌子上,突然痛哭起来。

④他的母亲走上前去吻他,他脸上凡是能吻到的地方都吻遍了,又拍拍他的背哄他,就像他还是婴儿一样。她自己也一直哭着。等到这场大哭稍微平息一些,他就匆匆地走到自己房里,闩了门。

⑤她在门外等着,听着,从锁眼里进行劝说。过了很久他才在里面搭腔,一开口就严词厉色。“我为你感到羞耻!那样会毁了我!想嫁一个可怜巴巴的乡下佬!一个下等人!一个大老粗!会使我在全英国的上等人眼里把脸丢尽!”

⑥“别说了——也许我错了!我尽量去打消这个念头好了!”她哀求道。

⑦那个夏季,伦道夫还没有离开她以前,萨姆来了一封信,告诉她说他的运气出乎意料的好,店子弄到了手,他已经是店主。那是镇上最大的一家,兼卖水果和蔬菜。他认为有朝一日可以成一个家,即使她住进去也不算委屈,并问能不能到城里去看看她。

⑧她偷偷地和他会了面,告诉他还得等她最后的答复。秋季慢慢地挨过去。当伦道夫回家过圣诞节时,她又提起这件事,但是那个小绅士毫不通融。

⑨于是有几个月没有提这事,然后旧语重提,但因他深恶痛绝而放弃,而后又提起。就这样,那个温顺的女人又讲道理,又苦苦哀求,四五年漫长的日子不知不觉就过去了。这时,忠实的萨姆有点孤注一掷地重新开始向她求婚。莎菲的儿子如今已经是个大学生。有一年他从牛津大学回家过复活节,她再次提起这个话题。她争辩说,他只要一被授予圣职,就会有自己的家,像她这样不通文法、愚昧无知的人在他家里会是个累赘,不如眼不见为净。

⑩和以前相比,他现在生起气来更像个男子汉,但还是不同意。她这一方呢,也更加坚持己见,因此他担心自己不在的时候她恐怕靠不住。他怒不可遏,对她的俗气无比轻蔑,这种气势使他完全占了上风。最后他把她带进自己的卧室,来到他为个人祈祷而设立的一个小小的十字架和圣坛面前,要她跪下来发誓,说没有他的允许她不会和萨姆·霍布森结婚。“这是我对父亲应尽的义务!”他说。

⑪那可怜的女人发了誓,心想他一旦被授了圣职,忙于教会工作时,态度就会软下来。但是她的愿望落空了,到这个时候他所受的教育已经使他没有多少人性,因此他毫不动摇,虽然他的母亲本来满可以和她那个忠实的水果蔬菜店主过一种粗茶淡饭、怡然自得的生活,而且谁也不会因此而受到损害。

⑫随着时间的过去,她的脚跛得越来越厉害,很少离开位于城南那条长长的主要街道上的家,守在家里,心力似乎在逐渐衰竭。“我为什么不能对萨姆说我要嫁给他?为什么?”当没有人在近旁的时候她常常哀哀地自言自语。

⑬大约四年以后的某一天,一个中年人站在阿尔德布里克姆镇上最大的水果蔬莱店门口。他是店主,但今天没有穿平常那套工作服,而是穿上了整洁的黑衣裤,窗板也关上了。一列出殡的队伍从火车站那边过来,经过他的店门口。出了镇子,向盖密德村走去。中年人眼里满含泪水,帽子拿在手里,看着车队过去。出殡车上一个身穿大马甲、脸刮得很光的年青牧师阴沉沉地看着站在那里的店主。

(选自《哈代短篇小说选》,有删改)【注】 故事情节提示:农村姑娘莎菲出于对年长牧师的敬畏,舍弃了自己的情人萨姆,嫁给了牧师,过了十几年近乎僵化的生活。丈夫死后,她想改嫁,又受到儿子伦道夫的阻挠,以上选段是小说的结尾部分。

14.第①段中画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15.请简要概括伦道夫的形象特点。(4分)16.请简要赏析第⑫小节中画线的句子。(6分)“我为什么不能对萨姆说我要嫁给他?为什么?”

17.请结合文本内容,探究造成莎菲人生悲剧的原因。(6分)

六、现代文阅读

(二)(1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19题。

论 读 书

林语堂

①读书本是一种心灵的活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向来被称为雅事乐事。但是现在雅事乐事已经不雅不乐了。今人读书,或为取资格,得学位;或为求爵禄,刮地皮;或为做走狗,拟宣言……诸如此类,皆非读书本旨,在我是看不起的。人之初生,都是好学好问,及其长成,受种种的俗见俗闻所蔽,毛孔骨节,如有一层包膜,失了聪明,逐渐顽腐。读书便是将此层蔽塞聪明的包膜剥下。能将此层剥下,才是读书人。

②同一本书,同一读者,一时可读出一时之味道出来。四十学《易》是一种味道,五十而学《易》,又是一种味道。自己见解愈深,学问愈进,愈读得出味道来。也许我们幼时未进小学,或进小学而未读过地理,或读地理而未觉兴味;然今日逢闽变时翻看闽浙边界地图,便觉津津有味。或是叫许钦文在狱中读清初犯文字狱的文人传记,才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③程子谓《论语》读者有此等人与彼等人,有读了全然无事者,亦有读了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凡人读书必找一位气质相近的先贤作为老师,这是所谓读书必须得力一家。不可昏头昏脑,听人戏弄。一人同时爱庄荀,或同时爱苏程是不可能的事。找到文学上之情人,必胸中感觉万分痛快,而魂灵上发生猛烈影响,如春雷一鸣,蚕卵孵出,得一新生命,入一新世界。尼采师叔本华,萧伯纳师易卜生,虽皆非及门弟子,而思想相承,影响极大。当二子读叔本华、易卜生时,思想上起了大影响,是其思想萌芽学问生根之始。

④诗或好李,或好杜,文或好苏,或好韩,读其所好,说得好的道理出来。或竟苏韩皆不好,亦不必惭愧,亦须说出不好的理由来。或某名人文集,众人所称而你独恶之,自己学力、见识未到,或己是而人非。等过几年学力已到,仍己是人非,则将来必发现与己有同感之人。刘知几少时读《前后汉书》,怪前书不应有《古今人》表,后书宜为更始立纪。当时闻者责以童子轻议前哲,乃“赧然自失,无辞以对”,后来偏偏发现张衡范晔等,持见与之相同。因其读书皆得之襟腑,非人云亦云,所以能著成《史通》一书。如此读书,处处有我的真知灼见,得一分见解是一分学问,除一种俗见,算一分进步,才不会落入圈套。

(选自林语堂《论读书》,有删改)18.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6分)

找到文学上之情人,必胸中感觉万分痛快,而魂灵上发生猛烈影响,如春雷一鸣,蚕卵孵出,得一新生命,入一新世界。

19.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阐释应该如何读书。(6分)

七、作文(70分)

20.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对待他人、外物,有不同的视觉方式:仰视、俯视、平视等。不同的视觉方式透视出不同的内心世界,折射出不同的人生态度。

语文Ⅱ卷(附加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21~23题。(10分)诗之三百篇、十九首,词之五代、北宋,皆无题也。非无题也,诗词中之意,不能以题尽之也。自《花庵》 《草堂》每调立题,并古人无题之词亦为之作题。如观一幅佳山水而即曰此某山某河可乎诗有题而诗亡词有题而词亡然中材之士鲜能知此而自振拔者矣。

(王国维《人间词话》)

2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 6处)(6分)22.词在古代除“长短句”外,还有许多别称,请另外写出两个。(2分)23.用自己的话概括上面这段话中所包含的作者的观点。(2分)

二、名著阅读:(20分)

24.下面对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家》以20年代初期中国内地城市四川成都为背景,真实地写出了高家这个很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腐烂、溃败的历史。作品在揭露这个封建家庭罪恶的同时,还侧重表现了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对青年一代的摧残和迫害。

B.《家》还重点描写了几个有着不幸遭遇的女子形象——梅、鸣凤和琴。这三个女子虽然性格不同——梅悒郁,琴贤慧,鸣凤善良却柔中有刚;她们的社会地位也不同,但她们的悲剧结局却是相同的。(“琴”改为“瑞珏”)

C.香菱学诗,共定三稿。一稿宝钗否定,黛玉给予部分肯定与鼓励;二稿,黛玉、宝钗加以否定;三稿,是香菱“精血诚聚”,梦中所得,众姐妹一致称赞。

D.《红楼梦》中,晴雯因周瑞家的挑唆而被逐出大观园。回家后,晴雯一病不起,在宝玉探望她的 当夜香消玉殒。第二天,宝玉前去凭吊,并作《芙蓉女儿誄》。(周瑞家的改为王善宝家的)E.《红楼梦》中,刘姥姥前两次进荣国府都得了不少银子,第三次进荣国府时,贾母已死,凤姐在重病中把自己的独生女儿托付给她。25.简答题(15分)

(1)请概括《红楼梦》第六十一回“投鼠忌器宝玉瞞脏”的故事情节。(4分)

(2)《红楼梦》中,有四大烈婢,分别是晴雯、金钏、鸳鸯、司棋。除了晴雯外的其他三婢的主子各是谁?她们三人“烈”之表现分别是什么?(6分)(3)简要评述《家》中觉民这一人物形象(5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6~7题。

鲁迅说:“汉文慢慢壮大是时代使然,但华丽好看,却是曹丕提倡的功劳。”曹丕认为人寿有限, 而文章可流传不朽。可见曹丕讲求和提倡文章华美是与他对人生“不朽”的追求相联系的。这样一来,魏晋文学及其形式本身,其价值和地位便大不同于两汉。在汉代, 文学实际总是宫廷玩物。司马相如、东方朔这些专门的语言大师都是皇帝弄臣, 处于“俳优畜之”的地位。在两汉,文学与经术没有分家,门阀大族累世经学,家法师传, 是当时的文化保存者和垄断者。他们认为真正有价值有意义能传之久远以至不朽的, 只有由文学表达出来的他们个人的思想、情感、精神、品格,从而刻意作文,确认诗文具有自身的价值意义,不只是功利附庸和政治工具。自魏晋到南朝,讲求文辞的华美, 文体的划分,文笔的区别,文思的过程,文作的评议,文理的探求,以及文集的汇纂, 都是前所未有的现象。它们成为这一历史时期意识形态的突出特征。从玄言诗到山水诗, 则在创作题材上反映了这种自觉。文的自觉要求用形象来谈玄论道和描绘景物。在具体创作批评上也是如此。曹植当时具有很高的文学地位, 钟嵘比之为“譬人伦之有周孔①”。从他开始,讲究诗的造词炼句。正是这一点,使他能作为创始代表,将后世诗词与难以句摘的汉魏古诗划了一条界限。它从一个极端,把追求“华丽好看”的“文的自觉”这 一特征表现出来了。

(①周孔,即周公与孔子)

(节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有删改)26.汉代文学有什么特点?请根据文意加以概括。(6分)27.请具体解释“譬人伦之于周孔”在文中的作用。(4分)8

参考答案

1.答案 B 解析 “典雅”指优美不粗俗;“风雅”指文雅,侧重于具有一定的文学修养。根据语境,应用“风雅”。“安身立命”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安贫乐道”指安于贫穷的境遇,乐于奉行自己信仰的道德准则。语境表达的是找寻一种寄托,应用“安身立命”。“春风化雨”指适宜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不合语境。“春暖花开”这里指温暖、柔软和美好的境界。2.答案 C(A夸张B比喻D拟人)3.答案C A主语跟宾语不搭配,将“用”改为“的”;B不合逻辑,去掉“近”或“左右”;D语序不当,将“不仅”和“也”后面的内容对调。4.答案D 5.答案A(“春风得意”“尽情畅饮,把酒言欢”理解有误)6.答案B 拉开

7.答案D(“谥号”或褒或贬或同情)

8.正赶上盗贼起事,几次动用军队,没有一天不供应军饷的。(“属”、“无虚日”各1分)应当与之共生死,其余不值得忧虑了。(每句1分)9.(1)拿出全部家产,犒赏义兵,激发斗志。(2)将尽忠朝廷视为己任,誓死守卫疆土。(3)奋力作战,英勇牺牲。(答出两点即可)

郭嘉字元礼,濮阳人。祖父郭昂,父亲郭惠,都因战功而显贵。郭嘉意气激昂,胸怀大志,最初由国子生中泰定三年进士,被授为彰德路林州判官,经多次升迁,官至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被授予广东道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经历。不久,入朝任京畿漕运使司副使,不久被授为监察御史。

适逢朝廷因为海盗作乱,想在浙东温州、台州及庆元三路建立水军万户来镇守。大家议论纷纷不能定下来。提拔郭嘉为礼部员外郎,乘着驿车到庆元,与江浙行省会同商议可否实行。郭嘉到后,先询问父老,得知这样做不合适,请求废止。适逢朝廷选择地方官安抚平定辽东,于是授郭嘉为东宁路总管,兼任诸奥鲁劝勉农民防御。正赶上盗贼起事,几次动用军队,没有一天不供应军饷的。百姓苦于粮食的征购和转运,而官吏得以乘机狼狈为奸,郭嘉便设法根据他们的户口多少,排列他们的甲乙等第,百姓觉得非常方便。朝廷下诏命令集结义兵,郭嘉便设法招募数千百姓,教给他们攻防进退的方法,每万人、千人、百人各以长官相统领,号令整齐划一,赏罚严明守信。所以在东方各郡中,要论钱粮的富足,甲兵的精锐,以郭嘉任职的广宁路为最。

十八年,贼寇攻下上京,郭嘉听说后,亲自率兵抵御。不久,辽阳陷落,郭嘉率领众人巡逻。离城十五里,遇到穿青色号衣的队伍五百多人,谎称是官军,郭嘉怀疑他们是伪装的,不一会儿他 们果然脱下青衣变成红衣。郭嘉骑马出阵射杀贼寇,分兵两队夹攻他们,活捉贼寇数百人,死的人不计其数。郭嘉见贼寇势力日益强大,孤城没有援助,于是召集诸同僚商议攻守之策,大家都惊慌失措。郭嘉说:“我的主意已定。”于是拿出家中所有的衣服财物犒赏义兵,用来鼓励他们勇敢战斗。并且说:“自我祖宗以来,对王室都有功勋,我现在尽忠朝廷,是分内之事。何况我受命守卫这块土地,应当与之共生死,其余不值得忧虑了。不久,贼寇到达,围城达数十里,有人大声呼叫道:“辽阳我已经取得了,为什么不出来投降!”郭嘉拉弓射那个呼叫的人,射中他的左面颊,堕落下马而死,贼寇渐渐向后退却。郭嘉于是打开西门追逐他们,贼寇大批赶到,郭嘉奋战而死。

朝廷得知此事,追赠崇化宣力效忠功臣、资善大夫、河南江北等处行省左丞、上护军,追封太原郡公,谥号“忠烈”。

11.内容:同写梅花遭遇不幸(1分)却香气不改的品格(1分);

手法:都运用了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借物咏怀)的手法(1分),借梅花表达诗人高洁不屈的品格(1分)。

12.①对当权者(“东风”),嫉贤妒能、打击人才的强烈不满; ②对梅花高洁傲岸(“孤高”)品格的热情赞美; ③对自己仕途不遇、屡遭迫害打击的无比悲愤。

(答出一点2分,两点3分,三点4分)13.(1)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杜甫《旅夜书怀》)。(2)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3)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燕歌行》)(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5)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6)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7)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8)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浪淘沙》)14.①环境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 ②营造了沉郁的氛围,暗喻时代背景; ③暗示人物的悲剧命运(故事的悲剧结局); ④为下文写儿子不同意母亲改嫁作铺垫。(每点1分,大意正确即可)

15.伦道夫是一个自私冷酷(1分)、顽固专制(1分)、贵族等级思想浓厚(1分)的宗教卫道士(1分)。

16.①这是莎菲婚姻遭拒、身心俱疲后,对自己不幸命运的迷茫困惑与苦苦追问; ②形象地写出了莎菲在儿子和爱人之间的两难境地和对现实社会的无可奈何; ③连用两个“为什么”,引起读者对莎菲不幸命运的思考,寄寓了作者深深的同情。(每点2分)

17.①儿子的原因:伦道夫从小上的是贵族学校,受到基督教神学的熏陶,子承父业,宗教神学使他拼命维护上层阶级的利益,亲手葬送了自己母亲的爱情和幸福。

②自身的原因:莎菲虽然内心有追求爱情的强烈欲望,但她性格软弱,逆来顺受,忍让屈从儿子对她婚姻的“否决”,任由命运摆布,在无奈中让生命渐渐枯萎。

③社会的原因:莎菲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男权制、传统宗教当道的时代,森严的社会等级观念根深蒂固,在这样的社会中,处于附庸地位的女性必然沦为牺牲品。(每点2分)

18.比喻论证法(1分)。生动形象地阐述了读与自己思想相近的作家的作品(1分),能让自己产生愉悦感(1分),与作者及其作品产生强烈的共鸣(1分),能获取新知,开拓新领域(1分)的道理;增强了说服力(1分)。

19.①要把读书当做雅乐之事,避免世俗的功利目的; ②好书要反复读,这样才能加深理解、品出味道; ③读书要有选择,要读与自己气质相近作家的书; ④读书要除摒弃俗见,敢于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

(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21.反对给诗词加上难以尽意的题目。(评分建议:答成 “反对给诗词加题目 ” 得 1分)22.如观一幅佳山水/而即曰此某山某河/可乎/诗有题而诗亡/词有题而词亡/然中材之士/鲜能知此而自振拔者矣

23.诗余、乐府、乐章、琴趣、歌曲、曲子词等。(答对任意两个即可,书写必须正确)24.B、D 25.彩云经不住赵姨娘的央求,从王夫人的柜子里偷了些东西给贾环,被玉钏儿发觉。(2分)平儿为了不使探春难堪,要宝玉应下拿东西的名儿,所以宝玉就说是自己拿了玫瑰露。(2分)三婢的主人分别是王夫人、贾母、迎春。(各1分)

金钏被撵回家投井自杀;鸳鸯在贾母死后悬梁自尽;司棋因与潘又安恋爱而遭遣,后母亲不同意两人婚事,她撞墙而亡。(各1分)

觉民性格温和稳健,不好激动,不爱参加社会活动,对学生运动缺乏应有的关注。(2分)作为五四新思潮唤醒的年轻一代,他也向往民主自由(1分),当祖父为他一手包办婚姻时,他毅然离家出走,公开反抗(1分),和琴成为小说中唯一一对胜利者(1分)。

26.①文学没有取得独立的地位,是功利的附庸和政治的工具。③文学自身的价值和意义渐渐被认 识和接受。②文学与经学有机融合。(每点2分)

27.①周公、孔子在建立人伦方面有创始意义;②曹植造词炼句在“文的自觉” 方面有创始意义;③钟嵘用这个比喻表达对曹植“文的自觉”的高度肯定和赞扬。(一、二点 各1分,第三点2分,共4分)

下载安徽省肥东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安徽省肥东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