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时间:2019-05-14 21:51: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语文)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语文)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第一篇:(语文)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7~ 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情调测

高一语文I试题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包括语言文字运用、文言知识积累与阅读、古诗词鉴赏、名句名篇默写、现代文阅读(第一~第六题,共90分)和写作(第七题,70分)两大部分。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本次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160分。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监考老师。

2.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座位号、考试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并将考试证号用2B铅笔正确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非选择题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区域作答。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中华文明经历了几千年,了无数先人的聪明智慧和宝贵经验,我们今天需要下大力气学习,研究和总结。面对今天这种“信息爆炸”。形形色色“异文化” 的时代,我们需认真思考怎么办。全盘接受、盲目排斥都不是好的办法,我们应该用一种理智的,稳健的,而不是轻率的、情绪化的心态来“欣赏”它。要知道,不论哪种文明,都不是 的,都有精华和糟粕,所以对涌进来的异文化我们既要“理解”,又要有所“选择”。

A.积淀 纷至沓来 白璧无瑕 B.积聚 熙来攘往 完美无缺 C.积聚 纷至沓来 完美无缺 D.积淀 熙来攘往 白璧无瑕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熟路引诱性最大,人们对它的抵抗力最低,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愈走愈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

B.古代的话不光是后世的人听不懂,同一种语言在不同的地方经历着不同的变化,久而久之也会这个地方的人听不懂那个地方的话,形成许许多多方言。

C.试卷选择题的填涂、文字简答题的书写要求都非常严格,比如文字简答题,你给出的答案必须书写在答卷框定的区域内,超出框外的将无法进行评判。

D.著名女作家周晓枫专事散文写作,继其散文《斑纹》被选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之后,又凭新作《有如候鸟》入选“新浪好书榜·2017年度十大好书”。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在一切人

中,互

第一

美德。。。因此,重要的是使自己真正有价值,配得上做一个高质量的朋友,这是一个人能够为友谊所做的首要贡献。

①高质量的友谊总是发生在两个优秀的独立人格之间 ②而必要的距离又是任何一种尊重的前提

③在交往中,每人所能给予对方的东西,决不可能超出他自己所拥有的 ④它的实质是双方互相由衷的欣赏和尊敬

⑤他在对方身上能够看到些什么,大致也取决于他自己拥有些什么 ⑥使一种交往具有价值的不是交往本身,而是交往者各自的价值

A.②③⑥④①⑤ B.②⑥③⑤①④ C.⑤①④②③⑥ D.⑤②①④⑥③ 4.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文天祥祠的一组是(3分)()①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②犹留正气参天地 永剩丹心照古今

③杜宇声寒,柴市一腔留热血 梅花梦断,瓯江千载泣忠魂 ④烟柳斜阳,归去东南余半壁 云山故国,望中西北是长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下列诗句中,与“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蕴含的哲理最相近的一项是(3分)()A.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B.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C.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米。小园香径独徘徊。

D.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二、文言知识积累与阅读(21分)6.下列括号中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加,加上)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表扬)..

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排斥,斥退)予虽浩然无所愧作,然微以白文于君亲(文..饰)B.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挽救)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壁奏秦王(启..禀)未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到,前往)散六国之纵,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延续)C.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使亏损,侵损)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间或,有..时)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托付)置公卿大夫士,以饰法设刑(同“饬”,..整治)D.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军队)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交往,...交际)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拜)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沿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18分)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为中庶子。公叔既死,卫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穆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

孝公既用卫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非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敖于民。愚者暗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孝公曰:“善。” 甘龙曰:“不然。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卫鞅曰:“龙之所言,世俗之言也。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杜挚曰: “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 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徒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

下令。

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 “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黔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选自《史记·商君列传》,有删改)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圣人不易民而教 易:交换 .B.学者溺于所闻 溺:拘泥 .C.法古无过 过:过错 .D.民怪之,莫敢徙 徙:搬迁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其意义、用法不尽相同的一组是(3分)()....A.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 廉颇闻之,……,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汤武不循古而王 贵为天子,富甲天下,而身为禽者,其救败非也 ..C.令行于民期年 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之无危,不可得也 ..D.恐民之不信己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9.把文中面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非于世。(3分)

(2)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3分)

(3)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3分)

10.根据文意,概括商鞅变法十年“家给人足”“乡邑大治”的原因。(3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卖 花 声 张舜民①

楼上久踟蹰,地远身孤。拟将憔悴吊三闾②。自是长安③日下影,流落江湖。

烂醉且消除,不醉何如。又看暝色满平芜。试问寒沙新到雁,应有来书。

[注]①张舜民,邻州(今陕西彬县》人。这首词是作者被贬郴州(今湖南),途经岳阳楼时所作。②三闾:战田时楚国某地三个人姓家族的总称。屈原被贬后曾任三闾大夫,掌管其宗族事务,故后世以此代指屈原。⑧长安:唐朝初期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都。唐以后诗词中,常以“长安”代指当朝国都、国君,这里借指当时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11.上片开头三句(“楼上……三闾”)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词人形象?请简要概括。(4分)

12.下片“又看……”句中的“满”字有何妙处?“试问……来书”句,折射出词人当时怎样的心理状态?(6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故能成其大。(李斯《谏逐客书》)(2)木欣欣以向荣。(陶渊明《归去来分辞》)(3)见可欲。(魏征《谏太宗十思疏》)(4)吾师道也。(韩愈《师说》)(5)成卒叫,函谷举,可怜焦土。(杜牧 《阿房宫赋》)(6)舞幽壑之潜蛟。(苏轼《赤壁赋》)(7),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顾亭怀古》)(8)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张溥《五人墓碑记》)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17题。

三棵树的承诺 冉小江

(1)老家打电话来的时候,我正在睡午觉,迷迷糊糊地听到电话里传来父亲的声音,说的是老家那座高山上的事。那片山林一直耸立到云层里,一到秋天的末尾,日子还没有来得及喊冷,上面就已经盖上了厚厚的一层雪,那雪大半年化不完,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让山里人进进出出,最健走的人到镇里面往返也得花四个多小时,一路荆棘一路颠簸,说不完的穷山恶水。父亲说的事,是一家姓练的给我们留了一棵树,因为要修路进山,得把田坎上那棵树给砍了,说是上一辈承诺给我们家的,让我们家自己拿主意,父亲年迈,打电话来问我意

见。

(2)这个故事还得从我过世的母亲说起。

(3)当年,我的母亲在镇上的中学,负责给全校的学生煮饭,俗称大师傅,其实也就是一个烧饭的工人。母亲仁慈,看见哪个孩子可怜,食不果腹,衣不遮体,就带到家来,管吃管住。我们家楼上楼下常年住的学生就有五六个,还有时不时来改善生活的。

(4)有个姓练的孩子,父亲早逝,母亲一人带着他们兄弟俩,哥哥因为家里穷,小学没念完就在家帮着干活了。母亲把他从学校喊回家的时候,他的脚趾头已经冻得像一个个胡萝卜,母亲给他换,上父亲的鞋,又从屋子里拿出一套衣服给他穿上。叫他到火炉边的时候,他畏缩得像一只受伤的鹿,因为实在冻得厉害,端起的饭碗都险些落在了地上。就这样,他开始在我们家吃、在我们家住,一住就是三年。

(5)不久后,他母亲知道了这事,择了一个赶场天到我们家来,带了一口袋的洋芋,特意感谢了一番。农村人不会说话,嘟囔着给我母亲承诺,说在他们家的耕地上有三棵碗口那么粗的柏香树,因为实在没有什么可以报答的,就送给我们家,祖祖辈辈都给我们家看护,直到长出参天大树,我们家拿来盖大房子。母亲当时也没有任何言语,当是一句玩笑话,只是告诚要让孩子读书,读书才有出路。

(6)这事好像就这么过了,消息零星传来,一年春天山上带话来说其中一棵因为常年用来拴牛绳,恰巧被一头发飙的牛给弄断了。又过了几年,山上又带话来说其中一棵因为长得茂盛的缘故,季节里烟雨频繁,不巧被雷劈成了两半。

(7)二十多年过去了,如今从山上带话来的是老太太的长孙子,老太太已经过世了多年,不幸的是,那个曾经在我们家寄宿的二儿子也因为一场大病被带走了。那个可怜的年轻人,好像一直活在我最初的记忆里,穿着一件单薄的衣服,上面打了很多补丁,两手环抱着自己蜷缩成一团,冷得瑟瑟发抖。母亲就这样把他带到了我们生活里,我们吃什么,他就吃什么,我们有衣服,他就有衣服。小时候我们三弟兄总是不理解,白吃白喝还不说,连衣服裤子都要买,这样下去,我们总免不了横眉冷眼,但每次都被母亲训斥一顿才收场。

(8)晚些时候,我给老家的父亲去了电话,说树我们不要了,让他们家自己把树卖了,钱我们一分也不要。我想,母亲在世也会这么做的,当初母亲的目的也一定不是要得到那几棵树。

(9)一棵树几经风雨才活了下来,就像我们人一样,要经过多少的磨难和挫折才能成人?女儿还小,或许有一天我也会给她讲这个故事,这个故事就叫三棵树的承诺。说这么一家人,为了报答一个人的一点小恩,三辈人守着、护着,直到有一天其中一棵有幸长成了参天大树,兑现了他们当初的承诺。

(选自2016年5月4日《人民日报》,有删改)14.请简要分析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15.请简要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6分)

16.本文在结构安排上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17.请探究文末画线句蕴藏的思想感情。(6 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说 园 陈从周

(1)我国造园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世界因林中树立着独特风格。如今就我在接触园林中的见闻提出来谈谈,姑名《说园》。

(2)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富有诗情画意。叠山理水要造成“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山贵有脉,水贵有源,脉源贯通,全园生动。明末清初叠山家张南垣主张用平冈小陂、陵阜陂坂,也就是要使园林山水接近自然,呈现水石交融的美妙境界。

(3)园林景物有仰观、俯观之别。楼阁掩映,山石森严,曲水弯环,都存乎此理。“小红桥外小红亭,小红亭畔,高柳万蝉声。”“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这些词句不但写出园景层次,有空间感和声感,同时高柳、杏梢,又都把人们视线引向仰观。至于“一丘藏曲折,缓步百跻攀”,则又皆留心俯视所致。因此园林建筑物的顶,假山的脚,水口,树梢,都不能草率从事,要着意安排。

(4)我国名胜也好,园林也好,为什么能这样勾引无数中外游人,百看不厌呢?风景洵美,固然是重要原因,但还有个重要因素,即其中有文化、有历史。我曾提过风景区或园林有文物古迹,可丰富其文化内容,使游人产生更多的兴会、联想,不仅仅是到此一游,吃饭喝水而已。文物与风景区园林相结合,文物赖以保存,园林借以丰富多采。

(5)中国园林一山一石耐人寻味。立峰是一种抽象雕刻品,美人峰细看才像,九狮山亦

然。鸳鸯厅的前后梁架,形式不同,不说不明白,一说才恍然大悟,竞寓鸳鸯之意。奈何今天有许多好心肠的人,惟恐游者不了解,水池中装了人工大鱼,熊猫馆前站着泥塑熊猫,如做着大广告,与含蓄两字背道而驰,失去了中国园林的精神所在,真太煞风景。鱼要隐现方妙,熊猫馆以竹林引胜,渐入佳境,游者反多增趣味。过去有些园名,如寒碧山庄、梅园、网师园,都可顾名思义,园内的特色是白皮松、梅、水。尽人皆知的西湖十景,更是佳例。

(6)造园在选地后,就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作为此园之特征,表达出预想的境界。北京圆明园,我说它是“因水成景,借景西山”,园内景物皆因水而筑,招西山入园,终成“万园之园”。无锡寄畅园为山麓园,景物皆面山而构,纳园外山景于园内。殿春簃一院虽无水,西南角凿冷泉,贯通全园水脉,有此一眼,绝处逢生,终不脱题。新建东部,设计上既背固有设计原则,且复无水,遂成僵局,是事先对全园未作周密的分析,不假思索而造成的。

18.请简要分析文章第三段的写作层次。(6分)

19.文末以圆明园、寄畅园、殿春簃为例,分别表达了哪些“预想的境界”?(6分)

20.请结合全文,概括中国园林具有哪些“独特风格”。(4分)

七、作文(70分)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枚石子投入水中,会在水面上荡起圈圈涟漪;一句话语投进心里,会在情感上荡起脉脉的涟漪;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会在社会上荡起层层的涟渐……

很多时候,涟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消失;但有时,涟漪也可能随着作用力的加强而化作惊涛骇浪……

请从自己的人生阅历中选取写作素材,以“连漪”为题,自选角度,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类文章。...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情调测

高一语文II(附加题)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40分,考试用时30分钟,由选考历史方向的考生完成。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需交答题卡。阅读材料,完成22~24题。(10分)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鸣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选自苏轼《留侯论》)22.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处)(4分).4..23.苏轼,与其父(姓名)、其弟(姓名),合称“三苏”。因刘邦的 为“高....皇帝”,庙号为“太祖”,故语段中称其为“高祖”。(3分)24.根据材料,用自己的话概括子房在楚汉战争中所起的作用。(3分)

二、名著阅读题。(30分)25.(1)下列对有关《三国演义》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东汉末年,为抵抗黄巾军,幽州太守出榜招兵,刘备因此而与张飞、关羽萍水相逢;三人情投志合,在张飞庄后桃园中祭告天地,结为金兰,共图大事。

B.许田打围后,汉献帝认为曹操旦夕必加害于他,想让国舅董承设法相救,又恐机密泄露为操所知,乃以血写诏缝于玉带内,赐带董承,将旨意秘传出宫。

C.水镜先生司马徽对刘备说:“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对此,刘备深以为然,立马备办丰厚礼物,同关羽、张飞前往南阳请诸葛亮出山相助。

D.曹操与袁绍对阵仓亭,初战失利,谋士荀彧献“十面理伏”之计,曹操从其计,并于次日夜半伪作劫察之势,诱使袁绍引军追击,中伏而军马死亡殆尽。

E.关羽被曹仁弓弩手所发毒箭射中,华佗闻讯,主动登门,为其刮骨疗毒;曹操风疾发作,华佗应邀为其医治,医疗方案甫出,多疑的曹操就将其下狱拷问。

(2)下列对有关《三国演义》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河北醉归,怒斩曹瞒六将;江南赴宴,笑倾鲁肃三杯。”这副对联,概述了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护送两位嫂子千里投奔刘备和单刀赴会的英雄传奇。

B.“义释严颜安蜀境,智欺张郃定中州”的张飞,常因嗜酒败事:安喜县怒鞭督邮致使刘备逃匿,瓦口隘险被张郃刺杀,阆中鞭打末将终致己遭不测。

C.“舌战群儒”“智激鲁肃、周瑜”“草船借箭”等经典情节,既凸显了诸葛亮风流儒雅、足智多谋的形象,也突出了其在赤壁之战中建立的不朽功勋。

D.张鲁欲兴兵犯境,张松自请前往许都说服曹操攻打张鲁。曹操不予礼遇,将其乱棒打出。回川途中,为表对刘备厚待的感激,张松主动献出西川地图。

E.诸葛亮临终,将所著兵书授与姜维,并嘱其依据图本造用“连弩之法”;算定魏延必反,他又授予马岱一只锦囊,让其在魏延反叛时打开,按计行事。

26.简答题。(20分)(1)下面为《三国演义》的部分回目,请在横线上补出该回目缺省的地名或人物姓名。(5分)......①战 本初败绩 劫 孟德烧粮 ② 密献诈降书 巧授连环计 ③ 营烧七百里 孔明巧布八阵图

(2)《三国演义》第五回:各路诸侯虎牢关迎敌,公孙瓒败走,张飞主动出战,飞马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张飞在此!”

张飞称谁为“三姓家奴”?为什么称他为“三姓家奴”?(5分)

(3)下面这段文字选自《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周瑜正在帐中议事,闻干至,笑谓诸将曰: “说客至矣。”遂与众将附耳低言,如此如此。众将应命而去。

周瑜的“如此如此”就是对“反间计”的部署,请简述“如此如此”的主要内容和结果。(5分)

(4)《三国演义》中存“三绝”,请概述其中堪称“智绝”的诸葛亮实施“空城计”的前因后果。(5分)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情调测 高一语文I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3分)C 2.(3分)A(B.语序不当,应将“古代的话”移至“不光是”之后。C.不合逻辑,应将“超出框外”改为“超过边框”。D.“周晓枫入选好书”,主宾搭配不当。)3.(3分)B 4.(3分)C(①此联为杭州岳飞墓阙上的楹联。“忠骨”,指岳飞尸骨;“佞臣”,指奸臣秦桧、张俊等。②“正气”“丹心”均与文有关:文被囚元朝都城人都(今北京)狱中时,作五古《正气歌》;文七律《过零丁了洋》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③此联悬挂在温州江心的文天祥祠。柴市:旧北京街名,文就义于此。瓯江:流经温州入海;德佑二年(1276),文受命赴元军兵营谈判被拘,俟机逃脱经海路“至于永嘉(今温州)”,后转入福建,会合张世杰、陆秀夫等坚持抗战。④此联为题济南辛弃疾纪念祠联。“斜阳”“望中”等都暗示此联与辛有关,具体参见辛词《永遇乐·京口北顾亭怀古》。)5.(3分)D(“众里.....”句,意思是:经过千百次的寻觅,突然不经意间一次回头,却在灯火稀疏的地方发现了她;蕴含的哲理是:经过长期的努力奋斗而无所收获,正值困惑难以解脱之际,突然获得成功的心情。“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乃恍然间由失望到愿望达成的欣喜。与此寓意最接近的是D项——尽日寻春,踏破亡鞋,入岭穿云,却一直找不到春的踪迹。兴尽而归,拈梅而嗅,梅香沁人心脾,这才发现春在枝头,已盎然十分了。)

二、文言知识积累与阅读(21分)6.(3分)C(A负:依恃,倚仗。B.奏:进献。D.编伍:同“编氓”“编民”,即平民。古代编制平民户口,五家为一“伍”。)7.(3分)A(易:变更,改变。)8.(3分)D(之:无义:助词,取独/无义;助词,提宾标志。A.因:经由,通过;介词。B.于:在,介词。C.而:却;连词,表转折。)9.(1)(3分)况且有超出常人行为的人,本来就被世俗非议。

评分建议:高、非、被动句,各1分;若整句译文不顺畅,在踩点赋分基础上,倒扣1分。(2)(3分)因此,圣人只要能够使国家强盛,就不效法旧的制度。

评分建议:强、法、故,各1分;若整句译文不顺畅,在踩点赋分基础上,倒扣1分。(3)(3分)反对旧法的人不应该受到非议(指责),而沿袭旧礼的人不值得赞扬。评分建议:句意,1分;古、多,各1分。

10.(3分)①理论上驳斥保守派,取得了秦孝公的支持。②徙木立信,取得了百姓的信任。③太子犯法,处罚了他的师傅,确立了国法的威严。(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附:参考译文

商君,是卫国国君姬妾生的公子,名鞅。卫鞅年轻时就喜欢刑名法术之学,侍奉魏国国相公叔座做了中庶子。公叔座死了以后,卫鞅听说秦孝公颁下命令访求国中贤能的人,以图重整穆公的霸业,向东收复被侵占之地,于是两去秦国,通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姓景的太监)的关系求见孝公。

孝公任用卫鞅后不久,打算变更法度,又恐怕天下人议论自己。卫鞅说:“行动犹豫不决就不会搞出什么名堂,办事犹豫不决就建不成什么功业。况且超出常人的行为的人,本米就被世俗非议;有独道见解的人,一定会被一般人诋毁(“知”、“教”分别同“智”、“督”)。愚蠢的人事成之后都弄不明白,聪明的人事先就能预见将要发生的事情。老百姓,你不能和他们谋划新事物的创始而可以和他们共享现成的事物。探讨最高道德的人不与世俗合流,成就大业的人不与一般人共谋。因此,圣人只要能够使国家强盛,就不必沿用旧的成法;只要能够利于百姓,就不必遵循旧的礼制。”孝公说:“讲得好。”甘龙说:“不是这样。圣人不改变民俗而施以教化,聪明的人不改变成法而治理国家。顺应民风民俗施行教化,不费力就能成功:沿袭成法治理国家,官吏习惯而百姓安定。卫鞅说:“甘龙所说的,是世俗的说法啊。一般人安于旧有的习俗,而读书人拘泥于书本上的见闻。让这两种人奉公守法还可以,但不能和他们谈论成法以外的改革。三代礼制不同却都能统一天下,五伯法制不一却都能各霸一方。聪明的人制定法度,思蠢的人被法度制约;贤能的人变更礼制,不贤能的人(即寻常人)被礼制约束。”杜挚说:“没有百倍的利益,就不能改变成法;没有十倍的功效,就不能更换旧器。仿效成法没有过失,遵循旧礼不会出偏差。”卫鞅说:“治理国家没有一成不变的办法,有利于国家就不必仿效旧法度。所以,商汤、周武王不沿袭旧法度却能在天下称王,夏桀、殷纣不变更旧礼制却灭亡了。反对旧法的人不应该受到非议(指责),而沿袭旧礼的人不值得赞扬。”孝公说:“讲得好。”于是任命卫鞅为左庶长,终于制定了变更成法的新令(法)。

新令(法)已经制定妥当,没有颁布,(卫鞅)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就在都城市场的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长的木头,招募百姓,有谁能把木头搬到北门就赏给谁十金。人们觉得奇怪,没有人敢搬动木头。(于是)再次下令说:“能把木头搬到北门的赏五十金。”有一个人把木头

搬到了北门,(卫鞅)当即就赏给他五十金,以此表明决不欺骗。这件事处理完毕后,颁布了新令(法)。

新令(法)在民间推行了一周年,到国都诉说新法不方便的秦国的百姓以千计算。正在这个时候,太子犯了法。卫鞅说:“新法不能普遍推行,是因为在上的人自己先违犯法令。”将依法惩治太子。太子是王位的继承人,不能施加刑罚,于是就依法惩办了太子的师傅公子虔,将太子的老师公孙贾处以墨刑。第二天,秦国的百姓都服从新法。新法推行了十年,秦国的百姓大为高兴,没有人拾取别人遗失在路边东西,山林里没有强盗和山贼,家庭富裕人口兴盛。秦国的百姓勇于为国家作战,不敢为个人恩怨而斗殴,乡镇十分的太平安定。

三、古诗词鉴赏(8分)1.(4分)①被贬僻远之地,②徘徊高楼之上,⑧形容憔悴,④内心悲愤苦闷。(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12.(6分)“满”字:①写出夜色渐浓的动态过程;②写出夜色之浓,覆盖之广;③侧面烘托出词人内心的落寞、凄迷。(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试问”两句,折射出词人当时既渴望“米书”又担心愿望落空的(2分;答对其中一层意思,1分。先后顺序不论,但意思必须正确)惴惴不安(或:惶恐/纠结)(1分)的心理状态。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3.(8分)(1)太(泰)山不让土壤(2)泉涓涓而始流(3)则思知足以自戒(4)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5)楚人一炬(6)泣孤舟之嫠妇(7)舞榭歌台(8)轻重固何如哉

评分建议:一句1分。凡该句默写中出现错字、别字、漏字、多字或字迹潦草、模糊不清等现象之一,则该句不得分。

[友情提醒]批阅时,请特别留意句中加点加粗字的书写是否正确无误或缺漏。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14.(4分)内容上: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突出老家气候寒冷、贫穷落后的特点。结构上:引出下文三棵树的故事及对母亲的描写。(每点2分)15.(6分)性格特点:仁慈善良,待人真诚。精神品质:乐于助人,不求回报。教育方式:言传身教,一视同仁。(每点2分)16.(4分)①首尾呼应。开头“父亲打电话来问我意见”,结尾“我给老家的父亲去了电话”,首尾圆合,浑然一体。②采用插叙的叙述方式。由一个电话开始,回忆树的来历以及母亲。(每点2分)

17.(6分)①对练家和孙三代诚信守诺的敬佩。②对底层劳动人比困境中互相帮持品质的赞美。③对美德得以传承的期盼。(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照常赋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6分)18.(6分)首先指出园林景物有仰观、俯观之别;接着引用古代诗词,说明由仰观、俯观而生出的园林景物层次之美;最后表达了安排园林景物应有谨慎的态度。(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若答案中缺失了体现层次关系的关联性词语,在考察其分层概括是否正确基础上,扣1分。)19.(6分)①因水构景,巧向周边借景,使园林独步天下;(2分)②面山构景,将园外之最纳入园中,开阔了园林的境象;(2 分)③凿泉贯通全园水脉,使园林绝处逢生。(2分)20.(4分)①接近自然,富有诗情画意;②风景洵美,俯仰皆景,历史、文化内蕴丰富;③妙在含蓄,给观赏者无穷的想象;④重点突出,特征(个性)鲜明。(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答对三点即可得满分。)

七、作文(70分)21.参照2017年江苏高考作文评分细则分等赋分。具体细则另订。

高一语文II(附加题)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阅读材料,完成22~24题。(10分)22.(4分)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

评分建议:每处1分。少于4处,见对给分;多于4处,见错扣分。23.(3分)苏洵、苏辙,谥号

评分建议:每空1分 顺序不可颠倒,书写不可出错。

24.(3分)让刘邦学会了隐忍,并在隐忍中积蓄力量,伺机出击。(每点1分)

二、名著阅读题。(30分)25.(1)(5分)CD(C.错在“刘备深以为然,立马.....”事实是:刘备在听了徐庶的荐言后,才明白了司马徽所言不虚,并马上采取揽才措施。D.献“十面埋伏”之计的,不是“荀彧”,而是“程昱”。)(选对一项,2分;两项,5分)(2)(5分)BE(B.“瓦口隘险被张邰刺杀”并非张飞“嗜酒败事”的表现,而是张飞粗中有细,巧州计谋的实证;再则,张郃刺杀的并非张飞真人,而是假扮张飞的稻草人。详见《三国演义》第七十回。E.锦囊是授予“杨仪”的,授以马岱的是密计一一待谋反 的魏延喊叫“谁敢杀我”时出其不意而斩之。)(选对一项,2分;两项,5分)

26.(1)(5分)①官渡/乌巢②阚泽/庞统 ③陆逊(每空1分,顺序不可颠倒,书写不可出错。)(2)(5分)吕布。(1分)①本姓吕;因父早逝,而认丁原为义父;又因贪财(赤兔马等)杀丁原,拜董卓为义父。(3分)②表达对吕布为人反复无常,不忠不义的鄙视(1分)。(3)(5分)先点破蒋干“说客”身份,让其无法“劝降”;而后大摆酒席,佯狂大醉;(2分)醉后邀蒋干同榻而眠,使其有机会偷听“机密”,并盗走伪造的蔡瑁、张允的“降书”,逃回曹营。(2分)结果,曹操中计,杀了蔡瑁、张允。(1分)(4)(5分)马谡不听诸葛亮的忠告和王平的劝阻,致街亭失守。(1分)魏兵追至西城,诸葛亮不得已打开城门,命军士假扮百姓洒扫街道,自己在城楼上端坐弹琴。(2分)司马懿见状,疑有伏兵,急命撤军。(1分)诸葛亮料定同马懿必将去而复还,连夜退守汉中。(1分)15

第二篇: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7-2018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

语文Ⅰ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当社会完成了一定的物质积累的时候,文化的需求又会重新回来。当物质生活丰富了,人们又会追求一种 ▲ 的生活,甚至会投身于文化,渴望在其中找到 ▲ 的去处。没有文学的世界,必定是一个坚硬、僵死的世界,这样的世界,显然不适合人类居住。因为人心所需要的▲,并不会从这个世界里产生出来。

A.典雅 安身立命 春风化雨 C.典雅 安贫守道 春风化雨

B.风雅 安身立命 春暖花开 D.风雅 安贫守道 春暖花开

2.下列诗句中,使用了借代手法的一项是(3分)A.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B.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C.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D.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杜甫一生坎坷,却忧国忧民,他用诗歌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称为“史诗”。

B.《史记》中的精彩故事情节、生动人物形象,触动了历代诗人的思古幽情。据不完全统计,汉代至清代吟咏《史记》中的人物的诗歌有近600首左右。

C.中兴通讯表示,不会放弃通过沟通对话解决问题的努力,也有决心通过法律允许的一切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维护全体员工和股东的合法利益。

D.20字小诗《苔》在《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被乡村老师梁俊和山里孩子小梁重新唤醒。孩子们朴质无华的天籁之声,不仅感动了亿万国人,也唱哭了庾澄庆和曾宝仪。4.下列各项中,对有关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由于诗人当时身处唐代繁荣的“开元盛世”,春风得意,再加上好友相聚,怎能不尽情畅饮,把酒言欢?

B.“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这两句不似一般诗歌起笔写景,而是凭空落笔,抒写登临之感,和全诗貌离神合。正如古人所评“起得高古”,引出了作者的浩瀚心事。

C.“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表现了当时“重男轻女”社会心理的变化。这是作者对战争的残酷以及给人民带来痛苦的发自肺腑的血泪控诉。

D.“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中的“隐”和“没”暗示诗人与友人彻夜未眠,更表明时光催人离别,不为离人暂停须臾,令人伤感的难舍难分时刻终于到来了。5.对下面的曲线图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工作前期,团队的工作效率呈上升趋势,激励力度逐渐加大

B.当工作进行到中期时,团队的工作效率开始逐步下降,激励力度进一步提高 C.当工作进行到后期时,团队的工作效率再次呈上升趋势,激励力度逐步降低 D.激励力度跟工作效率不成正比,因此激励在团队中并不起作用

二、文言文阅读(27分)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6~9题。(12分)

郭嘉,字元礼,濮阳人。祖昂,父惠,俱以战功显。嘉慷慨有大志,始由国子生登泰定三年进...士第,授彰德路林州判官,累迁翰林国史院编修官,除广东道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经历。未几,入为.京畿漕运使司副使,寻拜监察御史。会朝廷以海寇起,欲于浙东温、台、庆元等路立水军万户镇之,.众论纷纭莫定。擢嘉礼部员外郎,乘驿至庆元,与江浙行省会议可否。嘉至,首询父老,知其弗便,..请罢之。会方择守令绥靖辽东,乃授嘉广宁路总管,兼诸奥鲁劝农防御。属盗起,军旅数兴,供饷...无虚日。民苦籴转输,而吏胥得因时为奸。嘉设法计其户口,第其甲乙,民甚便之。有诏团结义兵,...嘉招集民数千,教以坐作进退,万、千、百夫各统以长,号令齐一,赏罚明信。故东方诸郡,钱粮之富,甲兵之精,称嘉为最。十八年,寇陷上京,嘉闻之,躬率义兵出御。既而辽阳陷,嘉将众巡逻,去城十五里,遇青号队伍百余人,始言官军,嘉疑其诈,俄果脱青衣变红。嘉出马射贼,分兵.两队而夹攻之,生擒贼数百,死者无算。嘉见贼势日炽,孤城无援,乃集同官议攻守之计,众皆失措,嘉曰:“吾计决矣。”因竭家所有衣服财物犒义士,以励其勇敢,且曰:“自我祖宗,有勋王室,.今之尽忠,吾分内事也。况身守此土,当生死以之,余不足恤矣。”顷之,贼至,围城亘数十里,有大呼者曰:“辽阳我得矣,何不出降!”嘉挽弓射呼者,中其左颊,堕马死,贼稍引退,嘉遂开西门.逐之,贼大至,力战以死。事闻,赠崇化宣力效忠功臣、资善大夫、河南江北等处行省左丞、上护军,封太原郡公,谥忠烈。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八十.一·郭嘉传》 6.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擢嘉礼部员外郎 擢:提拔 .B.嘉挽弓射呼者 挽:提起 .C.有诏团结义兵,嘉招集民数千 团结:组织集结 ..D.会方择守令绥靖辽东 绥靖:安抚平定 ..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国子生,又称国学生、太学生,指在国子监就读的学生,一般为官员子弟,也有由捐纳而得者,入监就学者有贡生、监生之分,通称为国子监生。

B.驿,旧时供传递公文的人过往商旅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也指供传递公文使用的马。文中的“驿”就是指驿马或马拉的驿车。

C.路,始于宋代,宋元时代行政区域名。宋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省,元代采用行省制度,行省下设路、府、州、县,形成四级地方行政制度。

D.谥,即谥号,始于西周,是对已故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他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褒扬的称号。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属盗起,军旅数兴,供饷无虚日。(2分)(2)当生死以之,余不足恤矣。(2分)9.根据第三段,简要列举郭嘉“忠烈”的具体表现。(2分)

(二)课内文言文翻译(15分)

10.把下列选自课本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沛父兄固请,乃并复丰,比沛。(3分)(2)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3分)(3)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3分)

(4)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人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3分)(5)信乃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3分)

三、古诗词鉴赏(8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落 梅

刘克庄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

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注】①莓苔,苔藓植物,生长在阴湿的地方。

11.这两首诗歌有“异曲同工”之妙,请从内容和手法两方面,对“同工”之处作简要分析。(4分)12.“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这两句诗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杜甫《旅夜书怀》)。(2)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3)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燕歌行》)(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5)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6)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7)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8)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浪淘沙》)

五、现代文阅读

(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17题。

儿子的否决权

[英]哈代

①一天晚上,只有他们母子俩在他们那朴素的郊区住所里——那里的生活不是明朗的,而是阴沉的,这时,她才终于打破了沉默。在宣布自己可能改嫁的同时,为了缓和口气,她向他保证说这还是遥远的将来的事,到那时他将能离开她而独立生活了。

②儿子认为这个想法非常合情合理,还问她是不是看中了谁,她没有马上回答,他似乎有某种猜疑。他说,但愿自己的继父是一个上等人。

③“算不了一个上等人,”她怯生生地说,“他的情况和我在认识你父亲以前的情况差不多。”就这样一点一点地把全部情况透露给了他。有一会儿,年轻人绷紧着脸,然后满脸涨得通红,俯在 桌子上,突然痛哭起来。

④他的母亲走上前去吻他,他脸上凡是能吻到的地方都吻遍了,又拍拍他的背哄他,就像他还是婴儿一样。她自己也一直哭着。等到这场大哭稍微平息一些,他就匆匆地走到自己房里,闩了门。

⑤她在门外等着,听着,从锁眼里进行劝说。过了很久他才在里面搭腔,一开口就严词厉色。“我为你感到羞耻!那样会毁了我!想嫁一个可怜巴巴的乡下佬!一个下等人!一个大老粗!会使我在全英国的上等人眼里把脸丢尽!”

⑥“别说了——也许我错了!我尽量去打消这个念头好了!”她哀求道。

⑦那个夏季,伦道夫还没有离开她以前,萨姆来了一封信,告诉她说他的运气出乎意料的好,店子弄到了手,他已经是店主。那是镇上最大的一家,兼卖水果和蔬菜。他认为有朝一日可以成一个家,即使她住进去也不算委屈,并问能不能到城里去看看她。

⑧她偷偷地和他会了面,告诉他还得等她最后的答复。秋季慢慢地挨过去。当伦道夫回家过圣诞节时,她又提起这件事,但是那个小绅士毫不通融。

⑨于是有几个月没有提这事,然后旧语重提,但因他深恶痛绝而放弃,而后又提起。就这样,那个温顺的女人又讲道理,又苦苦哀求,四五年漫长的日子不知不觉就过去了。这时,忠实的萨姆有点孤注一掷地重新开始向她求婚。莎菲的儿子如今已经是个大学生。有一年他从牛津大学回家过复活节,她再次提起这个话题。她争辩说,他只要一被授予圣职,就会有自己的家,像她这样不通文法、愚昧无知的人在他家里会是个累赘,不如眼不见为净。

⑩和以前相比,他现在生起气来更像个男子汉,但还是不同意。她这一方呢,也更加坚持己见,因此他担心自己不在的时候她恐怕靠不住。他怒不可遏,对她的俗气无比轻蔑,这种气势使他完全占了上风。最后他把她带进自己的卧室,来到他为个人祈祷而设立的一个小小的十字架和圣坛面前,要她跪下来发誓,说没有他的允许她不会和萨姆·霍布森结婚。“这是我对父亲应尽的义务!”他说。

⑪那可怜的女人发了誓,心想他一旦被授了圣职,忙于教会工作时,态度就会软下来。但是她的愿望落空了,到这个时候他所受的教育已经使他没有多少人性,因此他毫不动摇,虽然他的母亲本来满可以和她那个忠实的水果蔬菜店主过一种粗茶淡饭、怡然自得的生活,而且谁也不会因此而受到损害。

⑫随着时间的过去,她的脚跛得越来越厉害,很少离开位于城南那条长长的主要街道上的家,守在家里,心力似乎在逐渐衰竭。“我为什么不能对萨姆说我要嫁给他?为什么?”当没有人在近旁的时候她常常哀哀地自言自语。

⑬大约四年以后的某一天,一个中年人站在阿尔德布里克姆镇上最大的水果蔬莱店门口。他是店主,但今天没有穿平常那套工作服,而是穿上了整洁的黑衣裤,窗板也关上了。一列出殡的队伍从火车站那边过来,经过他的店门口。出了镇子,向盖密德村走去。中年人眼里满含泪水,帽子拿在手里,看着车队过去。出殡车上一个身穿大马甲、脸刮得很光的年青牧师阴沉沉地看着站在那里的店主。

(选自《哈代短篇小说选》,有删改)【注】 故事情节提示:农村姑娘莎菲出于对年长牧师的敬畏,舍弃了自己的情人萨姆,嫁给了牧师,过了十几年近乎僵化的生活。丈夫死后,她想改嫁,又受到儿子伦道夫的阻挠,以上选段是小说的结尾部分。

14.第①段中画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15.请简要概括伦道夫的形象特点。(4分)16.请简要赏析第⑫小节中画线的句子。(6分)“我为什么不能对萨姆说我要嫁给他?为什么?”

17.请结合文本内容,探究造成莎菲人生悲剧的原因。(6分)

六、现代文阅读

(二)(1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19题。

论 读 书

林语堂

①读书本是一种心灵的活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向来被称为雅事乐事。但是现在雅事乐事已经不雅不乐了。今人读书,或为取资格,得学位;或为求爵禄,刮地皮;或为做走狗,拟宣言……诸如此类,皆非读书本旨,在我是看不起的。人之初生,都是好学好问,及其长成,受种种的俗见俗闻所蔽,毛孔骨节,如有一层包膜,失了聪明,逐渐顽腐。读书便是将此层蔽塞聪明的包膜剥下。能将此层剥下,才是读书人。

②同一本书,同一读者,一时可读出一时之味道出来。四十学《易》是一种味道,五十而学《易》,又是一种味道。自己见解愈深,学问愈进,愈读得出味道来。也许我们幼时未进小学,或进小学而未读过地理,或读地理而未觉兴味;然今日逢闽变时翻看闽浙边界地图,便觉津津有味。或是叫许钦文在狱中读清初犯文字狱的文人传记,才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③程子谓《论语》读者有此等人与彼等人,有读了全然无事者,亦有读了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凡人读书必找一位气质相近的先贤作为老师,这是所谓读书必须得力一家。不可昏头昏脑,听人戏弄。一人同时爱庄荀,或同时爱苏程是不可能的事。找到文学上之情人,必胸中感觉万分痛快,而魂灵上发生猛烈影响,如春雷一鸣,蚕卵孵出,得一新生命,入一新世界。尼采师叔本华,萧伯纳师易卜生,虽皆非及门弟子,而思想相承,影响极大。当二子读叔本华、易卜生时,思想上起了大影响,是其思想萌芽学问生根之始。

④诗或好李,或好杜,文或好苏,或好韩,读其所好,说得好的道理出来。或竟苏韩皆不好,亦不必惭愧,亦须说出不好的理由来。或某名人文集,众人所称而你独恶之,自己学力、见识未到,或己是而人非。等过几年学力已到,仍己是人非,则将来必发现与己有同感之人。刘知几少时读《前后汉书》,怪前书不应有《古今人》表,后书宜为更始立纪。当时闻者责以童子轻议前哲,乃“赧然自失,无辞以对”,后来偏偏发现张衡范晔等,持见与之相同。因其读书皆得之襟腑,非人云亦云,所以能著成《史通》一书。如此读书,处处有我的真知灼见,得一分见解是一分学问,除一种俗见,算一分进步,才不会落入圈套。

(选自林语堂《论读书》,有删改)18.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6分)

找到文学上之情人,必胸中感觉万分痛快,而魂灵上发生猛烈影响,如春雷一鸣,蚕卵孵出,得一新生命,入一新世界。

19.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阐释应该如何读书。(6分)

七、作文(70分)

20.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对待他人、外物,有不同的视觉方式:仰视、俯视、平视等。不同的视觉方式透视出不同的内心世界,折射出不同的人生态度。

语文Ⅱ卷(附加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21~23题。(10分)诗之三百篇、十九首,词之五代、北宋,皆无题也。非无题也,诗词中之意,不能以题尽之也。自《花庵》 《草堂》每调立题,并古人无题之词亦为之作题。如观一幅佳山水而即曰此某山某河可乎诗有题而诗亡词有题而词亡然中材之士鲜能知此而自振拔者矣。

(王国维《人间词话》)

2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 6处)(6分)22.词在古代除“长短句”外,还有许多别称,请另外写出两个。(2分)23.用自己的话概括上面这段话中所包含的作者的观点。(2分)

二、名著阅读:(20分)

24.下面对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家》以20年代初期中国内地城市四川成都为背景,真实地写出了高家这个很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腐烂、溃败的历史。作品在揭露这个封建家庭罪恶的同时,还侧重表现了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对青年一代的摧残和迫害。

B.《家》还重点描写了几个有着不幸遭遇的女子形象——梅、鸣凤和琴。这三个女子虽然性格不同——梅悒郁,琴贤慧,鸣凤善良却柔中有刚;她们的社会地位也不同,但她们的悲剧结局却是相同的。(“琴”改为“瑞珏”)

C.香菱学诗,共定三稿。一稿宝钗否定,黛玉给予部分肯定与鼓励;二稿,黛玉、宝钗加以否定;三稿,是香菱“精血诚聚”,梦中所得,众姐妹一致称赞。

D.《红楼梦》中,晴雯因周瑞家的挑唆而被逐出大观园。回家后,晴雯一病不起,在宝玉探望她的 当夜香消玉殒。第二天,宝玉前去凭吊,并作《芙蓉女儿誄》。(周瑞家的改为王善宝家的)E.《红楼梦》中,刘姥姥前两次进荣国府都得了不少银子,第三次进荣国府时,贾母已死,凤姐在重病中把自己的独生女儿托付给她。25.简答题(15分)

(1)请概括《红楼梦》第六十一回“投鼠忌器宝玉瞞脏”的故事情节。(4分)

(2)《红楼梦》中,有四大烈婢,分别是晴雯、金钏、鸳鸯、司棋。除了晴雯外的其他三婢的主子各是谁?她们三人“烈”之表现分别是什么?(6分)(3)简要评述《家》中觉民这一人物形象(5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6~7题。

鲁迅说:“汉文慢慢壮大是时代使然,但华丽好看,却是曹丕提倡的功劳。”曹丕认为人寿有限, 而文章可流传不朽。可见曹丕讲求和提倡文章华美是与他对人生“不朽”的追求相联系的。这样一来,魏晋文学及其形式本身,其价值和地位便大不同于两汉。在汉代, 文学实际总是宫廷玩物。司马相如、东方朔这些专门的语言大师都是皇帝弄臣, 处于“俳优畜之”的地位。在两汉,文学与经术没有分家,门阀大族累世经学,家法师传, 是当时的文化保存者和垄断者。他们认为真正有价值有意义能传之久远以至不朽的, 只有由文学表达出来的他们个人的思想、情感、精神、品格,从而刻意作文,确认诗文具有自身的价值意义,不只是功利附庸和政治工具。自魏晋到南朝,讲求文辞的华美, 文体的划分,文笔的区别,文思的过程,文作的评议,文理的探求,以及文集的汇纂, 都是前所未有的现象。它们成为这一历史时期意识形态的突出特征。从玄言诗到山水诗, 则在创作题材上反映了这种自觉。文的自觉要求用形象来谈玄论道和描绘景物。在具体创作批评上也是如此。曹植当时具有很高的文学地位, 钟嵘比之为“譬人伦之有周孔①”。从他开始,讲究诗的造词炼句。正是这一点,使他能作为创始代表,将后世诗词与难以句摘的汉魏古诗划了一条界限。它从一个极端,把追求“华丽好看”的“文的自觉”这 一特征表现出来了。

(①周孔,即周公与孔子)

(节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有删改)26.汉代文学有什么特点?请根据文意加以概括。(6分)27.请具体解释“譬人伦之于周孔”在文中的作用。(4分)8

参考答案

1.答案 B 解析 “典雅”指优美不粗俗;“风雅”指文雅,侧重于具有一定的文学修养。根据语境,应用“风雅”。“安身立命”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安贫乐道”指安于贫穷的境遇,乐于奉行自己信仰的道德准则。语境表达的是找寻一种寄托,应用“安身立命”。“春风化雨”指适宜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不合语境。“春暖花开”这里指温暖、柔软和美好的境界。2.答案 C(A夸张B比喻D拟人)3.答案C A主语跟宾语不搭配,将“用”改为“的”;B不合逻辑,去掉“近”或“左右”;D语序不当,将“不仅”和“也”后面的内容对调。4.答案D 5.答案A(“春风得意”“尽情畅饮,把酒言欢”理解有误)6.答案B 拉开

7.答案D(“谥号”或褒或贬或同情)

8.正赶上盗贼起事,几次动用军队,没有一天不供应军饷的。(“属”、“无虚日”各1分)应当与之共生死,其余不值得忧虑了。(每句1分)9.(1)拿出全部家产,犒赏义兵,激发斗志。(2)将尽忠朝廷视为己任,誓死守卫疆土。(3)奋力作战,英勇牺牲。(答出两点即可)

郭嘉字元礼,濮阳人。祖父郭昂,父亲郭惠,都因战功而显贵。郭嘉意气激昂,胸怀大志,最初由国子生中泰定三年进士,被授为彰德路林州判官,经多次升迁,官至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被授予广东道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经历。不久,入朝任京畿漕运使司副使,不久被授为监察御史。

适逢朝廷因为海盗作乱,想在浙东温州、台州及庆元三路建立水军万户来镇守。大家议论纷纷不能定下来。提拔郭嘉为礼部员外郎,乘着驿车到庆元,与江浙行省会同商议可否实行。郭嘉到后,先询问父老,得知这样做不合适,请求废止。适逢朝廷选择地方官安抚平定辽东,于是授郭嘉为东宁路总管,兼任诸奥鲁劝勉农民防御。正赶上盗贼起事,几次动用军队,没有一天不供应军饷的。百姓苦于粮食的征购和转运,而官吏得以乘机狼狈为奸,郭嘉便设法根据他们的户口多少,排列他们的甲乙等第,百姓觉得非常方便。朝廷下诏命令集结义兵,郭嘉便设法招募数千百姓,教给他们攻防进退的方法,每万人、千人、百人各以长官相统领,号令整齐划一,赏罚严明守信。所以在东方各郡中,要论钱粮的富足,甲兵的精锐,以郭嘉任职的广宁路为最。

十八年,贼寇攻下上京,郭嘉听说后,亲自率兵抵御。不久,辽阳陷落,郭嘉率领众人巡逻。离城十五里,遇到穿青色号衣的队伍五百多人,谎称是官军,郭嘉怀疑他们是伪装的,不一会儿他 们果然脱下青衣变成红衣。郭嘉骑马出阵射杀贼寇,分兵两队夹攻他们,活捉贼寇数百人,死的人不计其数。郭嘉见贼寇势力日益强大,孤城没有援助,于是召集诸同僚商议攻守之策,大家都惊慌失措。郭嘉说:“我的主意已定。”于是拿出家中所有的衣服财物犒赏义兵,用来鼓励他们勇敢战斗。并且说:“自我祖宗以来,对王室都有功勋,我现在尽忠朝廷,是分内之事。何况我受命守卫这块土地,应当与之共生死,其余不值得忧虑了。不久,贼寇到达,围城达数十里,有人大声呼叫道:“辽阳我已经取得了,为什么不出来投降!”郭嘉拉弓射那个呼叫的人,射中他的左面颊,堕落下马而死,贼寇渐渐向后退却。郭嘉于是打开西门追逐他们,贼寇大批赶到,郭嘉奋战而死。

朝廷得知此事,追赠崇化宣力效忠功臣、资善大夫、河南江北等处行省左丞、上护军,追封太原郡公,谥号“忠烈”。

11.内容:同写梅花遭遇不幸(1分)却香气不改的品格(1分);

手法:都运用了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借物咏怀)的手法(1分),借梅花表达诗人高洁不屈的品格(1分)。

12.①对当权者(“东风”),嫉贤妒能、打击人才的强烈不满; ②对梅花高洁傲岸(“孤高”)品格的热情赞美; ③对自己仕途不遇、屡遭迫害打击的无比悲愤。

(答出一点2分,两点3分,三点4分)13.(1)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杜甫《旅夜书怀》)。(2)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3)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燕歌行》)(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5)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6)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7)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8)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浪淘沙》)14.①环境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 ②营造了沉郁的氛围,暗喻时代背景; ③暗示人物的悲剧命运(故事的悲剧结局); ④为下文写儿子不同意母亲改嫁作铺垫。(每点1分,大意正确即可)

15.伦道夫是一个自私冷酷(1分)、顽固专制(1分)、贵族等级思想浓厚(1分)的宗教卫道士(1分)。

16.①这是莎菲婚姻遭拒、身心俱疲后,对自己不幸命运的迷茫困惑与苦苦追问; ②形象地写出了莎菲在儿子和爱人之间的两难境地和对现实社会的无可奈何; ③连用两个“为什么”,引起读者对莎菲不幸命运的思考,寄寓了作者深深的同情。(每点2分)

17.①儿子的原因:伦道夫从小上的是贵族学校,受到基督教神学的熏陶,子承父业,宗教神学使他拼命维护上层阶级的利益,亲手葬送了自己母亲的爱情和幸福。

②自身的原因:莎菲虽然内心有追求爱情的强烈欲望,但她性格软弱,逆来顺受,忍让屈从儿子对她婚姻的“否决”,任由命运摆布,在无奈中让生命渐渐枯萎。

③社会的原因:莎菲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男权制、传统宗教当道的时代,森严的社会等级观念根深蒂固,在这样的社会中,处于附庸地位的女性必然沦为牺牲品。(每点2分)

18.比喻论证法(1分)。生动形象地阐述了读与自己思想相近的作家的作品(1分),能让自己产生愉悦感(1分),与作者及其作品产生强烈的共鸣(1分),能获取新知,开拓新领域(1分)的道理;增强了说服力(1分)。

19.①要把读书当做雅乐之事,避免世俗的功利目的; ②好书要反复读,这样才能加深理解、品出味道; ③读书要有选择,要读与自己气质相近作家的书; ④读书要除摒弃俗见,敢于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

(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21.反对给诗词加上难以尽意的题目。(评分建议:答成 “反对给诗词加题目 ” 得 1分)22.如观一幅佳山水/而即曰此某山某河/可乎/诗有题而诗亡/词有题而词亡/然中材之士/鲜能知此而自振拔者矣

23.诗余、乐府、乐章、琴趣、歌曲、曲子词等。(答对任意两个即可,书写必须正确)24.B、D 25.彩云经不住赵姨娘的央求,从王夫人的柜子里偷了些东西给贾环,被玉钏儿发觉。(2分)平儿为了不使探春难堪,要宝玉应下拿东西的名儿,所以宝玉就说是自己拿了玫瑰露。(2分)三婢的主人分别是王夫人、贾母、迎春。(各1分)

金钏被撵回家投井自杀;鸳鸯在贾母死后悬梁自尽;司棋因与潘又安恋爱而遭遣,后母亲不同意两人婚事,她撞墙而亡。(各1分)

觉民性格温和稳健,不好激动,不爱参加社会活动,对学生运动缺乏应有的关注。(2分)作为五四新思潮唤醒的年轻一代,他也向往民主自由(1分),当祖父为他一手包办婚姻时,他毅然离家出走,公开反抗(1分),和琴成为小说中唯一一对胜利者(1分)。

26.①文学没有取得独立的地位,是功利的附庸和政治的工具。③文学自身的价值和意义渐渐被认 识和接受。②文学与经学有机融合。(每点2分)

27.①周公、孔子在建立人伦方面有创始意义;②曹植造词炼句在“文的自觉” 方面有创始意义;③钟嵘用这个比喻表达对曹植“文的自觉”的高度肯定和赞扬。(一、二点 各1分,第三点2分,共4分)

第三篇:2017-2018学年江苏省泰州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7-2018学年江苏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座位号 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女,完成小题。

黄琼字世英,江夏安陆人。琼初以父任为太子舍人,辞病不就。遭父忧,服阕,五府俱辟,连年不应。永建中,公卿多荐琼者,于是与会稽贺纯、广汉杨厚俱公车征。琼至纶氏,称疾不进。有司劾不敬,诏下县以礼慰遣,遂不得已。先是,征聘处士多不称望,李固素慕于琼,乃以书逆遗之曰:“闻已度伊、洛,近在万岁.亭,将顺王命乎?盖君子谓伯夷隘,柳下惠不恭,故传曰‘不夷不惠,可否之间’。盖圣贤居身之所珍也。诚遂欲枕山栖谷,拟亦巢、由,斯则可矣;若当辅政济民,今其时也。自生民以来,善政少而乱俗多,必待尧舜之君,此为志士终无时矣。自顷征聘之士,其功业皆无所采,是故俗论皆言处士纯盗虚声。愿先生弘此.语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通衢.(qú)荒冢.(zhǒng)蹙.眉(cù)孱.头(chán)B.缱绻.(quǎn)颓垣.(yuán)伛.偻(gǒu)蹩.进(biě)号C.骸.骨(hái)象笏.(hù)钳.制(qián)攻讦.(jié)场D.干瘪.(biě)纾.难(shū)累.然(lěi)冠.

冕(guàn)考2.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他孜孜于考古发掘和典籍爬梳。经过努力,一些湮没在历史废墟和神话传说中的

被重新确认,因此某些关于先民流徙原因的 也随之不攻自破。从他的研究中可以看到,在 这一 文化基因的作用下,迫于自然灾害或是人类战争而背井离乡者,是怎样动情地吟唱着家园,并渴望着重归故 土。

A.故事 不经之谈 安居乐业 B.故实 不刊之论 安居乐业 C.故事 不刊之论 安土重迁 D.故实 不经之谈 安土重迁 号3.下列加点字词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证A.吾其.还也 其:还是 考B.凡百元首,承天景准.命 景:风景 C.穷饿无聊,追购 .又急。购:重金收买 D.以老于户牖 .之下。牖:窗户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脉冲星导航团队还计划用5至10年的时间,持续探测26颗脉冲星以建立精确的脉冲星导航数据库将是 他们的主要任务。

B.行为矫正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对儿童、青少年的一些不良行为进行干预,以降低这些不良行为的出现。C.一张小小的第二代身份证,竟被汉语言专家们挑出了四个值得商榷的语病。面对如此混乱的用语、用词、用字的状况,让人忧虑。

名D.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审时度势、鉴往知来,为推动共同发展开出中国良方,向姓世界释放出团结合作,共创未来的积极信号。5.下列各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迁是西汉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字子长,夏阳人。《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 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表10 篇。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史,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榖梁 传》都是解说《春秋》而作,故又称做“春秋三传”。

级C.序,介绍写作经过、原因、目的等,分为自序(自己作序)和他序(他人代序)。《指南录后序》是文天班祥为自己的诗集所写的序言,因放在集子的最后,故这篇称为“后序”。

D.宴席的四面座位,以南向最尊,次为东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为最后。从《鸿门宴》中的座位可看出双

远谟,令众人叹服,一雪此言耳•。”琼至,即拜议郎,稍迁尚书仆射。初,琼随父在台阁,习见故事。及后居职,达练官曹,争议朝堂,莫能抗夺.。时连有灾异,琼上疏顺帝曰:“陛下宜开石室,案《河》、《洛》,外命史官,悉条上永建以前至汉初灾异,与永建以后讫于今日,孰为多少。又使近臣儒者参考政事,数见公卿,察问得失。诸无功德者,宜皆斥黜。伏见处士巴郡黄错、汉阳任裳,年皆耆耋,有作者七人之志①。宜更见引致,助崇大化。”于是有诏公车征错等。

三年,大旱。琼复上疏曰:“昔鲁僖遇羊,以六事自让,躬节俭,闭女谒,放谗佞者十三人,诛税民受货者九人,退舍南郊,天立大雨。今亦宜顾省政事,有所损阙,务存质俭,以易民听。尚方御府,息除烦费。明敕近臣,使遵法度,如有不移.,示以好恶。数见公卿引纳儒士,访以政化,使陈得失。若改敝从善,择用嘉谋,则灾消福至矣。”书奏,引见德阳殿,使中常侍以琼奏书属主者施行。(节选自《后汉书》,有刪改)【注】①作者七人:语出《论语》,指七位避世的隐者。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以书逆.遗之曰 逆:迎接 B.愿.先生弘此远谟 愿:希望 C.争议朝堂,莫能抗夺. 夺:争夺 D.如有不移.,示以好恶 移:改悔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固写信给黄琼,批评巢父、许由那样的隐士,认为有志之士应当积极参政,救助百姓,施展自己的才智。

B.李固认为,从近来国家召请的人士看,他们的功业都没有什么可称道的,所以一般人就认为所谓处士纯粹是一帮欺世盗名之徒。

C.黄琼跟随父亲在官府时,了解官府办公的准则与惯例,一上任便对官府运作驾轻就熟,议政时无人能够驳倒他。

D.永建三年大旱,黄琼上书条陈政见,用鲁僖公的事例,劝皇上检査政事得失,改正不足之处,好让世人耳目一新。

8.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②数见公卿,引纳儒士,访以政化,使陈得失。

9.文章第一段中,李固是从哪几个方面劝说黄琼的?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送薛秀才南游 许浑

姑苏城外柳初凋,同上江楼更寂寥。绕壁旧诗尘漠漠,对窗寒竹雨潇潇。怜君别路随秋雁,尽我离觞任晚潮。

从此草玄注

应有处,白云青嶂一相招。【注】草玄:淡于势利,潜心著述。

10.请找出前三联中表明季节的词语。这些词语还有什么作用? 11.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

四、句子默写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____________________。

(2)安能屈豪杰之流,____________________,发其志士之悲哉。(3)有善始者实繁,____________________。

(4)今两虎共斗,其势不倶生。吾所以为此者,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师不必贤于弟子。(6)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____。(7)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8)可堪回首,____________________,一片神鸦社鼓。

五、现代文阅读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老妇与猫

【英国】多丽丝·莱辛

她叫赫蒂,是与二十世纪同时诞生的。

她们全家很不舒服地挤在伦敦当局盖的一座便宜公寓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一个严冬,她丈夫得肺炎病逝。她丈夫死时不过中年,现在她的四个子女都已是中年人了,只有一个女儿给她寄圣诞卡。此外,她在他们眼里并不存在。因为他们都是些体面的人,有家有业。他们总算是提起她的时候,就说她有几分古怪。她的儿女们生怕她的吉卜赛血统会以比老往火车站跑还要糟糕的方式表现出来。

在她丈夫去世、儿女们陆续结婚离家以后,市政当局便让她搬到同一公寓里的一个小套间去住。她放弃了体面的职业,把对火车和旅行者的热爱也抛到脑后。她房间里总是堆满了鲜艳的旧衣裳,一件样子惹她喜欢而舍不得卖掉的连衣裙啦,一条条串珠形的花边啦,旧皮毛啦,饰带啦等等。当有一天她看见一只小猫在一个肮脏的角落里发抖时,就把它抱回家中。它是只杂色猫,比起那些毛色柔和、体态优美的良种猫来,蒂贝可以说是等而下之了。但是它很有自立精神,当它吃腻了罐头猫食或赫蒂喂它的面包的时候,便自己去捉鸽子吃。她对着猫诉说:“你这个讨人嫌的老畜生,你这只老脏猫,谁也不要你,是吧,蒂贝,谁也不要你。你只不过是只没主的野猫,一只偷嘴的老猫,嗨,蒂贝,蒂贝,蒂贝。”

楼里面到处都是猫,市政当局终于派了个官员来,说要坚决执行有关饲养动物的规定,赫蒂也和别人一样得把猫杀掉。就这样,她离开了住了三十年,几乎占去她生命一半时间的那条街。她又一次在一间屋子里安下了家。她又开始做起买卖来,那个小房间很快就像她以前住的那间一样,摊满了五颜六色的不同质地的衣物和装饰衣服的金属小圆片。她的买卖不错。

选举在即,这条街上穷人无家可归的状况成了人们注意的中心,成了整个地区,甚至是整个城市的象征。街的一半是改建过的精美雅致的住宅,里面都是大把花钱的人,而另一半则是快要完蛋的房子,住着像赫蒂这样的人。分配住房的官员来作最后的安排。她和那所房子里的其余四个老太太应该搬到北郊市政当局办的一所养老院里去。“你不能把猫带去。”他机械地说道。这时的蒂贝看上去像在雨水和泥泞中缠结成一团的旧毛线,由于在一场恶斗中撕裂了一条肌肉,它的一只眼睛永远半闭着。腹部一侧有一片地方一根毛也没有,上面有块厚厚的伤疤。她想好了主意,她和蒂贝一起蜷缩着,坐在离原来住的那所房子两个门远的一所空房子的门廊里过了几夜。

天气变得很冷,圣诞节来了又去了。她看见施工人员的卡车停在了楼外,两个人往下卸他们的工具。到了第二天,赫蒂和她的猫、她那堆满衣服的童车以及她的两条毯子早已无影无踪了。大约两英里以外,耸立着三幢大空房子。在一个寒冷阴暗的黄昏,她就在这个角落里安下了家。

在童车上堆着的大堆衣物下窝了一路的蒂贝跳下车来蹿出房间消失在荒草堆里,捕捉野物充当晚饭去了。它吃饱后高高兴兴地回来了,看来还挺愿意被赫蒂用硬邦邦的瘦骨嶙峋的老胳膊抱在怀里。她感到心里很乱,提不起精神来,不过她认为这是因为在春天到来之前她还面临着一段漫长的冬天的缘故。其实她是病了。这时赫蒂已不再去想自己是个病人、生病的程度和生命的危险——不去想她活下去的渺茫希望。头一天她脑子还挺清楚,但是今天她的思想是模糊不清的,她高声地说话,大声笑着。她甚至还匆匆忙忙地爬起来过一次,在破衣服堆里翻找一张四年前她那个好女儿寄给她的旧圣诞卡。她声音严厉而刺耳地向四个子女说,她现在老了,需要有一个自己的房间,“我是你们的好妈妈,”她当着看不见的证人——老邻居、社会福利人员和一个医生的面对他们大声喊道:“我从来没让你们缺过任何东西,从来没有!你们小时候我总是把最好 的东西给你们!你们可以随便问任何一个人,问呀!问他们呀!”

蒂贝蹲伏着望着她。它已经陪着老妇人度过三个夜晚了。她的头垂在胸前,密 密的白发从大红色的毛线帽子下露了出来,遮住了那张由于充血而带上了具有欺骗性红晕的脸——这是冻昏过去以后的充血。她还没有断气,但是当晚就死了。

至于那只猫,后来给一位官员捉走了。他们给它打了一针,正如我们说的那样,“让它去安睡了”。(有删节)

13.简要概括小说中“老妇人”的形象特点。

14.文章画线句表达了老妇人赫蒂怎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15.小说花了许多笔量写“猫”,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 16.结合全文,探究小说最后一段的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的论述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网络使我们变笨了吗?

几年前,畅销书作家尼古拉斯·卡尔出版了《浅薄》,副标题是“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显然,他认为两络使我们变笨了。因为我们在网络时代被信息包裹得喘不过气、选择困难、注意力不集中、无法做深度思考?

那么,网络真的使我们变笨了吗?

我们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来聊一聊戴维·温伯格的《知识的边界》。这本书的主题是关于网络时代知识的处境。但戴维·温伯格拒绝技术决定论,他在这本书里所做的更多是在梳理知识网络化的过程和现状。

如果我们把网络时代和印刷术时代做一个区分,可以看到知识在这两个时代的创造、传播和获取,都有很大不同。

纸是有限的,而网络是无限的;纸上信息是固定的,而网络上的信息是流动的。

纸是有限的这一点很重要。首先,纸的固定形式,决定了思考的形式,它必须有开头,有论证,有结尾,它是线性的。其次,也正是因为纸的容量是有限的,所以在印刷术时代,我们拥有一套严格的信息过滤机制,只有真正重要的东西,才能够被出版。但在网络时代,过去的过滤机制失效了,我们被淹没在信息海洋之中。纸上的信息是固定的也很重要,正因为此,它获得了一种庄重感和权威感,当然还有确定感,它的潜台词是,我们是可以理解这本书的。而网络是流动的,一切都在快速地更新和变化之中,它解放了知识,但没有办法重新收纳它,或者说,它已经没法收纳了。

这背后,潜藏着两种看待世界的方式。印刷术时代,人们将知识分门别类,相信通过理性思考可以认识整个世界。因为知识在印刷术时代是被控制的,一步一个脚印,我们总能走到最后。但是网络时代显现了一个事实,世界太大了,大到我们根本不可能全部理解,这一点,无疑让印刷术时代过来的人感到恐慌。

这种种不同,在戴维·温伯格看来各有利弊。比如说,网络时代很容易生成“回音室”,人们容易只靠近和他一致的思想,对其他思想进行排斥,这无疑会加重思想的僵化和极端化。

另一方面,知识的网络化带来了很多不可预料的东西,比如说维基百科,它调动了许许多多个节点,让知识的生产和传播的形式都发生了改变,用戴维.温伯格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当知识变得网络化之后,房间里最聪明的人不是站在讲台前给我们讲课的人,也不是房间里所有人的集体智慧,而是房间本身。但是,戴维·温伯格始终没有回答另一个问题:个人,在网络中该怎么自处? 所以,那个问题又回来了,网络真的使我们变笨了吗?

我和戴维·温伯格一样不倾向于技术决定论,重要的永远是人,也就是你自己。网络有诸多好处,也有诸多弊端,但这并不妨碍一个人自己的求知欲望和行动。是的,这就是我们的时代。所以,木心的那句话在这里又可以用上了,我们只能“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摘自《冒犯经典》魏小河著,有删改)17.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层次。

18.文中说知识在印刷术时代和网络时代的创造、传播和获取有很大不同,请简要概括。19.请结合文章,阐释最后一段划线句中“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的内涵。

六、材料作文

20.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记叙文。

“碰撞”,大大小小,时刻发生,惟其如此,这个世界才能够精彩;当然,它有时也令人感到痛……

2017-2018学年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 文 答 案

1.C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形声字重点记忆“统读字”,形似字注意字形的细微差别。题中A项,孱头(càn);B项,伛偻(yǔ)蹩进(bié);D项,干瘪(biě)冠冕(guān)。2.D 【解析】试题分析:故事: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已经发生事。故实,指出处;典故;以往的有历史意义的事实。根据语境,第一空选“故实”,排除AC。不经之谈指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不刊之论: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根据后文的“不攻自破”,可知选“不经之谈”。安居乐业: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安土重迁意思是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根据后文“并渴望着重归故土”,选“安土重迁”。3.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承受上天重大使命,开头做得好的确实很多。百元首:(历代)所有的帝王。凡百,所有的。景:大。4.D 【解析】试题分析:A.句式杂糅去掉句中的“以”字;B.搭配不当,“降低”与“出现”不搭配,应改为“减少”;C.成分残缺,后一分句缺少主语,可以去掉“面对”。5.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学常识。A项司马迁非政治家。C项这里的后指时间后,不是位置后。位置后为跋,内容大多属于评介、鉴定、考释之类。D项以东向为尊,次为南向。

6.C 7.A 8.①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

②(朝廷)多次召见公卿,招揽接纳儒学之士,用政事来询问他们,让他们陈述得失利弊。

9.①从圣贤立身之道:以伯夷、柳下惠引入话题,然后说若想归隐山林,如巢父、许由的无欲无求就罢了:如果有心参政救助百姓,现在正是时候。②从现实的角度:近来国家召请的人士使处士得了恶名。希望先生为处士洗雪恶名。【解析】

6.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题中C 项,夺:改变。

7.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题中A项,“批评巢父、许由那样的隐士”错,原文“诚遂欲枕山栖谷,拟亦巢、由,斯则可矣”,并没有批评。

8.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此题注意,若:假如;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行李:秦国使者;乏困:形容词作名词,缺乏的东西;无所害:没有什么害处;数:多次;引:招揽;访以政化:介宾短语后置句,用政事来询问他们。

点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9.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归纳要点的题目,要求概括李固是从哪几个方面劝说黄琼的,注意根据文中的内容概括从圣“以伯夷、柳下惠引入话题,然后说若想归隐山林,如巢父、许由的无欲无求就罢了”从圣贤立身之道劝说;近来国家召请的人士使处士得了恶名。希望先生为处士洗雪恶是从现实的角度劝说。参考译文:

黄琼字世英,江夏郡安陆县人。黄琼最初因父亲的关系而任太子舍人,他以有病为由没 有就任。父亲去世,他守孝期满,五官署连年召请他为官,他都没有答应。

永建年间,公卿都向朝廷推荐他,于是他和会稽郡的贺纯、广汉郡的杨厚一起都以公车征召进京。黄琼走到纶氏,又称病不再前进。有官吏弹劾他对朝廷不敬,又有诏书到县里要求按礼节宽慰他并将他遣送至京城(或予以遣送),这才没有停止(上路)。这以前,朝 廷召请的处士多名不符实,李固平日对黄琼就很钦佩,这时便写信迎接他说:“听说你己经渡过伊水和洛水,接近万岁亭,是不是很快就能任官服从王命呢?君子有言:伯夷太偏执,柳下惠太不恭敬,所以传书中说‘不做伯夷也不学柳下惠,折中而不偏激’。这可是圣贤处 世立身所珍视的。如果确实想一辈子睡在深山住在深谷,追踪巢父、许由,这也就罢了;如果还有心参政救助百姓的话,现在正是时候。自古以来,清明的政治少而坏风俗多,一定要等到尧、舜出世,那这对于志士来说恐怕根本就没有机会了。从近来国家召请的人士看,他们的功业都没有什么可称道的,所以一般人就认为所谓处士纯粹是一帮欺世盗名之徒。希望先生能有深远的谋略,作出令众人叹服的成绩,为处士洗雪恶名。”黄琼到京,当即被任命为议郎,稍后又改任尚书仆射。

当初,黄琼跟随父亲在官府,了解官府办公的准则与惯例。等到他居位任职,便对官府运作驾轻就熟,在朝堂上议政争论时没有人能够驳倒改变他的观点。当时连着出现灾异,黄琼便上书顺帝说:“皇上应该打开石室,研读《河》和《洛》,同时命令史官整理史料,将皇上登位以前直至汉初所有灾异,与登位以来直到现在的灾异情况,一一登录上报,看看各个时期灾异发生的多少。并让近臣和儒生结合时政提出意见,经常引见公卿共议,检查政务得失。那些没有功绩德行的官僚应律罢免。我看巴郡的黄错、汉阳的任棠,年岁在八九十岁,都是有名的隐逸髙士。宜于引荐招纳,从而使其辅助陛下,实现大治理想。”于是下诏书征召黄错等人。

永建三年,大旱。黄琼又上书条陈政见,说:“当年鲁僖公遇到了大旱灾,就从六个方面自我检査,躬行节俭,禁止女子干求请托,流放谗侫小人十三名,严惩搜刮百姓、贪污受贿的九个人,自己宿于南郊,老天立刻降下大雨。而今也应当检査政事,关注不足的地方,务必追求节俭朴实,让世人耳目一新。宫中所有地方,一律停止那些耗费巨大之事。明令近臣,必须遵守法纪,如有不肯改悔,就给以应得的处罚。常常会见公卿,招揽接纳儒学之士,询问政事,让他们陈述得失利弊。另外,狱中囚满为患,很多人死于狱中,这也触犯和气,招致灾旱。如能革除弊端从善如流,择用好的建议,那么就会灾消而福至了”奏章呈上后,皇帝在德阳殿接见了他,让中常侍责成掌管的人按黄琼奏章所列事项切实施行。

10.①柳初凋、寒竹、秋雁;②渲染分别时的凄清氛围;烘托分别时的悲凉心境;表达惜别情感;烘托友人别后的孤单。

11.寓情于景,运用拟人手法,想象薛秀才南游后可以淡泊势利,潜心著述,与白云青山为伴,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之情。【解析】

10.试题分析:“表明季节的词语”要概括出意象“柳、竹、雁”的特征,答“作用”要结合“柳”“留”谐音“表现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借“秋雁”的南归答出“表达了对友人分别后的牵挂”。11.试题分析:此题要求回答艺术效果,主要是“借景抒情”,答题时注意归纳景物的特征,然后分析情感。点睛:综合赏析诗句注意内容和形式的角度分析,内容上从意象的选取、意境的创设、构思的精巧、情感的表达的角度进行分析,形式上从遣词造句以及艺术手法的运用上分析。此题注意从借景抒情的分析。12.(1)而致千里(2)扼腕墓道(3)能克终者盖寡(4)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6)渺沧海之一粟(7)不患人之不己知(8)佛狸祠下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的题目,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根据上下文默写,注意根据提示选准句子,同时注意“扼腕”“佛狸祠”的写法。

13.善良、顽强、能干、追求独立自由、爱(体谅)子女。14.对爱孩子却得不到回报的不解委屈、抱怨。

15.猫是老妇人不断搬家的原因,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二者对举来写,叙事视角富有变化;猫与老妇人相依为命,丰富了小说的内容,强化了小说的悲剧效果。

16.补充交代猫的最终结局,使小说情节完整;借猫的悲剧,烘托了老妇人的悲惨命运;表达了作者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和对社会冷摸无情的讽刺与批判;叙述语言克制,蕴含了强烈的感情。【解析】

13.试题分析:题干要求“简要概括小说中‘老妇人’的形象特点”,这是考查人物形象。考生需要找出直接描写老妇人言行举止的内容,然后根据这些内容概括人物的特点。如她对待猫的态度,“当有一天她看见

一只小猫在一个肮脏的角落里发抖时,就把它抱回家中”,这表现出人物的善良;如她一次次的搬家,“她又一次在一间屋子里安下了家。她又开始做起买卖来,那个小房间很快就像她以前住的那间一样,摊满了五颜六色的不同质地的衣物和装饰衣服的金属小圆片。她的买卖不错”,这表现出人物的顽强能干;如老妇人不愿意住进养老院,带着她的猫到处流浪,表现出对独立自由的追求;如她对待自己的子女,“我从来没让你们缺过任何东西,从来没有!你们小时候我总是把最好的东西给你们”,这表现出对子女的爱。考生可以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

点睛: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此类题目在解答时,首先要对小说的情节进行梳理,找出小说中关于“老妇人”其人的相关描述,然后进行概括。这类题的解题思路可以分四步走:一是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扬还是贬低,是颂扬还是讽刺;二是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助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性的语句;三是看用了什么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四是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14.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文章画线句表达了老妇人赫蒂怎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明确设题的句子使用了什么描写手法,然后结合前后的情境分析人物的心理。从文中来看,“我从来没让你们缺过任何东西,从来没有!你们小时候我总是把最好的东西给你们!你们可以随便问任何一个人,问呀!问他们呀”,这句话在第十段,是老妇人的自言自语,属于心理描写,前面说“她现在老了,需要有一个自己的房间”,自己总是把最好的东西给孩子,而老了却得不到孩子的照顾,这句话中流露出对爱孩子却得不到回报的不解委屈,还有抱怨。考生只要能够结合具体的语境,就能把握人物的心理。

15.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小说花了许多笔墨写‘猫’,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这是考查物象的作用。首先到文中找出写“猫”的内容,如第四段“它是只杂色猫,比起那些毛色柔和、体态优美的良种猫来,蒂贝可以说是等而下之了。但是它很有自立精神,当它吃腻了罐头猫食 或赫蒂喂它的面包的时候,便自己去捉鸽子吃……你这个讨人嫌的老畜生,你这只老脏猫,谁也不要你,是吧,蒂贝,谁也不要你”,这是一只自立的猫,谁也不要它,这与老妇人有相似之处,猫与老妇人相依为命,丰富了小说的内容,而猫的悲剧更强化了小说的悲剧效果;老妇人不断的搬家,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热爱独立自由的生活,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猫,猫是老妇人不断搬家的原因,猫的存在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文章一方面写老妇人,另一方面写猫,这就让叙事的视角富有变化,不会有单一之感。解答物象的作用,一般可以从情节结构的串联推动、对主要人物形象的衬托、对文章主旨的凸显等几个角度分析作答。

16.试题分析:题干要求“结合全文,探究小说最后一段的表达效果”,这是针对小说的结尾设题。首先看最后一段写了什么内容,“至于那只猫,后来给一位官员捉走了。他们给它打了一针,正如我们说的那样,‘让它去安睡了’”,最后一段交代了猫的最终结局,这就让小说的情节更为完整,因为文章的标题是“老妇与猫”,如果没有这一段,上文交代了老妇人的结局,却没有说到猫的结局,那么文章就会有残缺之感,而最后一段恰好就弥补了这一缺点;猫最终也没有逃脱“安睡”这一命运,猫的悲剧对老妇人的悲惨命运起到烘托的作用;无论是猫,还是老妇人,都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他们在生活中备受冷遇,而猫的最终结局更加说明了社会的冷漠无情,这一结尾表达了作者对弱势群体的同情以及对社会冷漠无情的讽刺与批判。点睛:小说结尾的设题方式有如下几种:这篇小说的结尾令人印象深刻,请赏析它的妙处。谈谈你对这篇小说结尾的看法。有人说这篇小说的结尾很震撼人心,有人说还是去掉结尾好。你认为怎样更好?为什么?从如下几个角度分析理由。情节角度:①陡生波澜,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震撼人心。②与前文的内容/伏笔照应,使情节连贯/基调一致。主题角度:深化主题+结合内容具体分析(讽刺,揭露……)。手法角度:戛然而止,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情感角度:悲剧性结尾,(与……形成强烈的对比)震撼人心,有极大的感染力。喜剧性结尾,符合主人公的意愿,给人以愉悦、和谐之感。

17.由《浅薄》引出“网络真的使我们变笨了吗”的论题;通过《知识的边界》,对比分析了知识在这两个时代的不同及利弊;强调克服知识网络化的弊端还在于自己的观点。

18.创造:印刷术时代创造的知识是有限的,是真正重要的东西;网络时代创造的知识是无限的,没有经过过滤的:传播:印刷术时代知识的传播是固定的,网络时代的知识传播是快速更新,不断变化的;获取:印刷术时代,人们通过理性思考认识世界,网络时代根本不可能全部理解,没法收纳。

19.学会选择所需的知识,集中注意力,作深度思考:学会过滤,筛选出真正重要的知识;克服知识网络化的恐慌,努力认识世界;避免加重思想的僵化和极端化。

【解析】

17.试题分析:分析论述层次要对文本进行分层。本文可以分为三层,第一部分为1—2节,“《浅薄》,副标题是‘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由《浅薄》引出“网络真的使我们变笨了吗”的论题;第二部分

是3-9节,“我们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来聊一聊戴维·温伯格的《知识的边界》”“如果我们把网络时代和印刷术时代做一个区分,可以看到知识在这两个时代的创造、传播和获取,都有很大不同”通过《知识的边界》,对比分析了知识在这两个时代的不同及利弊;第三部分是10-13节,“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强调克服知识网络化的弊端还在于自己的观点。18.试题分析:题干“文中说知识在印刷术时代和网络时代的创造、传播和获取有很大不同,请简要概括”,这句出现在文章第五节中,答题区间在6-10节中,筛选关键语句“纸是有限的,而网络是无限的;纸上信息是固定的,而网络上的信息是流动的”“所以在印刷术时代,我们拥有一套严格的信息过滤机制”“但在网络时代,过去的过滤机制失效了,我们被淹没在信息海洋之中”“我们是可以理解这本书的。而网络是流动的,一切都在快速地更新和变化之中,它解放了知识,但没有办法重新收纳它,或者说,它已经没法收纳了”“印刷术时代,人们将知识分门别类,相信通过理性思考可以认识整个世界”“但是网络时代显现了一个事实,世界太大了,大到我们根本不可能全部理解,这一点,无疑让印刷术时代过来的人感到恐慌”,概括形成答案。

19.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阐释最后一段划线句中“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的内涵。分析内涵抓住关键词“克服”联系上文“重要的永远是人,也就是你自己。网络有诸多好处,也有诸多弊端,但这并不妨碍一个人自己的求知欲望和行动”,可知道,“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是要通过个人的求知欲望和行动克服网络诸多弊端。联系上文中“但在网络时代,过去的过滤机制失效了,我们被淹没在信息海洋之中”“而网络是流动的,一切都在快速地更新和变化之中,它解放了知识,但没有办法重新收纳它,或者说,它已经没法收纳了”“但是网络时代显现了一个事实,世界太大了,大到我们根本不可能全部理解,这一点,无疑让印刷术时代过来的人感到恐慌”“人们容易只靠近和他一致的思想,对其他思想进行排斥,这无疑会加重思想的僵化和极端化”“知识的网络化带来了很多不可预料的东西”分析答题。20.碰撞后的成长

我们在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碰撞,有时是与他人的,有时是与整个环境的,(虽未必会大带来痛),但碰撞之后带来的自信,或许才会被称作坚强;碰撞 之后带来的蜕变,才能被称得上成长。人是一种坚韧的生物,这在碰撞中显现,大多数时候,碰撞来自于自身与外界的不同,而对这份不同的坚持,造成了不可避免的摩擦碰撞。曾经在佛道盛行之时,坚持儒道韩愈;在革命当道的法国,雨果勇敢地提出革命也是种破坏的雨果,我们无法一言而蔽之是这些“刺头儿”还是主流为正确。世人会因他们的碰撞而反复思考起这些事件的本质。而如韩昌黎、雨果这些在碰撞中坚持的人,他们的观念在碰撞中越发坚韧,越发明确。

所谓的多样性,所谓的客观,大概就是来源于对多方不同观念的思索和坚守。那些坚守者,耐住了寂寞,耐住了不被他人理解的痛楚,将自己这份独特的色彩添在了世界这幅巨作上。

而令人惊叹的则是在蜕变中的成长,这不仅是坚守,还是改变,融合的过程。有的时候,碰撞会将双方“击碎”,接着逐渐形成新的样子,这大概也是文明进步必须经历的一种痛苦的裂变重组,物理界争论数百年的波动说和粒子说困扰了无数科学家,智慧绝伦如爱因斯坦也因坚持波动说而头痛许多年。然而最终波粒二象性的结论一出,震惊了双方。他们之前的坚守自己的观点难道无用吗?不,是在碰撞中,双方都指出了对方的不合理,由此彻底“击碎”了双方的理论,为两者的融合创造条件。

这大概也是一种“真理越辩越明”,伴随着旧事物的消亡,无论之前是怎样坚守,人总有一种成长性,能不断地推翻过去的自己,重塑改造新的自我,这是碰撞带来的蜕变和反思。

然而,这里的“碰撞”是一种深层次的,对本质的拷问,而并非只要有冲突就会带来成长,许多人在网上肆意提出只基于自己的狭隘观点,却从来不去思考其他人的意见,这里只有“喷子”式的快感,而没有碰撞中的痛楚,反思。这只是一种故步自封,谈不上碰撞,因为无论怎样的碰撞都来源于自我的探索思考。

碰撞的痛楚消散后,总会带给人前进的力量,走向那个崭新的自己;无数碰撞中,推动着这个世界永不停止的变化。

【解析】试题分析:

新材料作文,审题是关键,而阅读材料又是审题的前提。在阅读过程中,要通过概括材料大意,找出关键语句,确定立意角度,进而提炼出中心论点。

论点:因不同而碰撞,因碰撞而精彩。无论是物、人还是文化…… 论证之是什么:碰撞,不是你死我活的争斗,不是非生即死的较量。它是直面差异的交流、高下之间的竞争,取长补短的融合,是差异中多元、迥异中相互协同的一体化繁荣。碰撞是个过程,它是碰触、结合、交流、融合、取长补短的一整个过程。碰撞,在包容异己,也在不失自我。

碰撞,也可以是内心之间的碰撞。胜人者力,自胜者方强。美与丑、善和恶、真与假、新与旧的纠葛、拉扯,自我消灭自我蜕变式的隐性混战之后,浪潮回落、复归平静的美,那是能力的拔高、思考的深沉、内蕴的丰厚、境界的升华。诸如吴冠中、川端康成、海明威、陀思妥耶夫斯基、鲁迅、朱自清、陈寅恪……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第四篇:江苏省宝应县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宝应县12-13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下列各项加点的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缱绻(qiǎn quǎn)赊账(shē)钳制(gān)通衢(qú)大道 .....B.羁縻(jī mí)愧怍(zuò)逡巡(qūn)昙花一现(tán).....C.邂逅(xiè hòu)苗裔(yì)趿拉(tā)销声匿迹(nì).....D.溷藩(hùn fān)鯫生(zōu)翌日(yì)残羹冷炙(zhì).....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句是(2分)..A.万水奔腾一冲进峡口,便直奔巨礁而来。你可想像得到那真是雷霆万钧。船如离弦之箭,....稍差分厘,便撞得个粉碎。

B.肖邦之家的夏,往往使人浮想联翩,使人回忆起肖邦那些最成熟的作品。尤其是黄昏时....分,水面散发出阵阵幽香,宛如船歌的一串琶音。

C.广东佛山发生的小悦悦事件令人扼腕,一个月后,山东烟台“最美女孩”车流中勇救伤者的事则感人至深,荡气回肠。....D.意识流小说作为一个文学流派只存在二十多年,它在文学发展的长河中仅是昙花一现,....早已被历史所淘汰,但是意识流手法至今仍被广泛运用。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像我们这些从象牙塔走出来,自认为受过高等教育,所谓“年轻气盛”,由于观念的差异、自身的经验阅历不足,可能会导致和父辈意见相左。

B.这次活动的宗旨是以展现扬剧艺术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为目的,并以此推动地方文化建设,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

C.面对千万户住房困难家庭翘首期盼,如何确保保障房公平分配,不仅牵动着整个社会的神经,更考验着各级政府的执政水平。

D.常州的梳篦、留青竹刻、乱针绣,凭借悠久的历史、精湛的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海内外游客备受青睐的手工艺品。

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肆:延伸,扩张 .B.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C.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D.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 .A.秋豪不敢有所近

简:简单

驽:愚笨,拙劣

披:掀开

5.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B.共其乏困

C.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D.秦伯说,与郑人盟。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词类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A.吾得兄事之

.B.赵王鼓瑟 .C.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D.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 ..7.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A.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B.是寡人之过也

C.虽董之以严刑 D.我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8.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拿来主义》一文主要针对当时对待外来文化的某些错误态度而写的。它既反对无原则的全盘西化的主张,也反对盲目排斥和拒绝接受外来文化的倾向,主张“应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即“拿来主义”。

B.《老王》一文叙述了作者与一位人力车夫的交往,写底层劳动者在不幸的生活中不改善良纯朴的天性。写作技巧:于冲淡中显深沉、用小人物反映大社会;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C.《廉颇蔺相如列传》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廉蔺交欢”三个事件,生动地表现了蔺相如智勇兼备的才能和从大局出发的精神,同时表现了廉颇忠于国家、勇于改过的可贵品质。

D.《五人墓碑记》一文记述和颂扬了无锡市民不畏强暴、不怕牺牲、敢于同恶势力进行斗争的英勇事迹,热情歌颂了五位烈士仗义抗暴、至死不屈的英勇行为,对于他们“激于义而死”的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肯定了斗争的重大意义和不朽功绩,进而阐明了“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道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虞荔,字山披,会稽馀姚人也。祖权,梁廷尉卿、永嘉太守。父检,平北始兴王谘议参军。荔幼聪敏,有志操。年九岁,随从伯阐候太常陆垂,垂问《五经》凡有十事,荔随问辄应,无有遗失,垂甚异之。又尝诣徽士何胤,时太守衡阳王亦造焉,胤言之于王,王欲见荔,荔辞曰:“未有板刺,无容拜谒。”王以荔有高尚之志,雅相钦重,还郡,即辟为主簿,.①

荔又辞以年小不就。及长,美风仪,博览坟籍,善属文。释褐,署法曹外兵参军,兼丹阳诏狱正。梁武帝于城西置士林馆,荔乃制碑,奏上,帝命勒之,立于馆,仍用荔为士林学士。.寻为司文郎,迁通直散骑侍郎,兼中书舍人。时左右之任,多参权轴,内外机务,互有带掌,唯荔与顾协淡然靖退,居于西省,但以文史见知,当时号为清白。寻领大著作。.初,荔母随荔入台,卒于台内,寻而城陷,情礼不中,由是终身蔬食布衣,不听音乐,虽任遇隆重,而居止俭素,淡然无营。文帝深器之,常引在左右,朝夕顾访。荔生沉密,少言论,凡所献替,莫有见其际者,故不列于后焉。

时荔第二弟寄寓于闽中,依陈宝应,荔每言之辄流涕。文帝哀而谓曰:“吾亦有弟在远,此情甚切,他人岂知。”乃敕宝应求寄,宝应终不遣。荔因以感疾,帝数往临视。令荔将家口入省,荔以禁中非私居之所,乞停城外。文帝不许,乃令住于兰台,乘舆再三临问,手敕中使,相望于道。又以荔蔬食积久,非赢疾所堪,乃敕曰:“能敦布素,乃当为高。卿年事已多,气力稍减,今给卿鱼肉,不得固从所执也。”荔终不从。天嘉二年卒,时年五十九。

文帝甚伤惜之,赠侍中,谥曰德子。及丧枢还乡里,上亲出临送,当时荣之。.

(选自唐·姚思廉《陈书卷十九》,有删改)【注】 ①板刺,即名片。古时书写名字于竹木片上,作访问通名之用。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雅相钦重

雅:向来 .B.帝命勒之 .D.当时荣之 .

勒:雕刻

C.寻领大著作 寻:寻找 .

荣:认为……是荣耀

10.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表现虞荔淡泊有节操的一组是(3分)①荔辞曰:“未有板刺,无容拜谒。”

②荔乃制碑,奏上

③唯荔与顾协淡然靖退,居于西省 ④凡所献替,莫有见其际者,故不列于后焉

⑤荔以禁中非私居之所,乞停城外 ⑥荔每言之辄流涕 A.①②⑤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③④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衡阳王因为虞荔有高尚的志行,极为敬重,回到郡中,立即征召虞荔为主簿,虞荔又以年纪小辞谢而不就任。

B.虞荔长大后,博览典籍,写得一手好文章,因为虞荔会写碑文,所以深得梁武帝和文帝的器重。

C.虞荔为人至孝,母亲死后终身吃素食、穿布衣,连音乐也不听了。

D.文帝被虞荔的爱弟之情所感动,下诏向陈宝应索要虞寄,但虞寄最终还是不能回来和虞荔团聚。

1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和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又尝诣徽士何胤,时太守衡阳王亦造焉,胤言之于王,王欲见荔。(3分)

译文:(2)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3分)

译文:(3)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4分)

译文: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①。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注]①谢将军:指东晋谢尚,镇守牛渚时,秋夜泛舟赏月,听到袁宏在船上吟哦自己的作品,大力赞赏。袁从此名声大振,后官至东阳太守。

(1)首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景象?(3分)

答:(2)颔联的“空”字是什么意思?与颈联的内容有什么联系?请具体说明。(4分)答:(3)尾联运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生长明妃尚有村。(2)臣心一片磁针石。(3),来吾道夫先路。

(4)怨不在大,可畏惟人;,所宜深慎。(5)大行不顾细谨。

(6)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7)亦以明死生之大。(8)长太息以掩涕兮。五.课内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

(拿、捧、举)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贴、走)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这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15.为两处横线处选填恰当的词语,并说明你选用的理由。(4分)

答: 16.作者在第一段中说“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请结合上文,具体阐释“进步”的真正含义。(4分)

答: 17.“抛来”和“抛给”在实质上有何主要区别?(4分)

答: 18.第三段用了那一种论证方法?请作简要分析。(3分)

答:

六、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16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9—22题。

妪 梁晓声

那个老妪是一个卖茶蛋的老妪。在12月的一个冷天。在北京龙庆峡附近。儿子须作一篇“游记”,我带他到那儿“体验生活”。

卖茶蛋的皆乡村女孩儿和年轻妇女。就那么一个老妪;跻身她们中间,并不起劲儿地招徕。偶尔发一声叫卖,嗓音是沙哑的。所以她的生意就冷清。茶蛋都是蛋煮的。老妪锅里的蛋未见得比别人锅里的小。我不太能明白男人们为什么连买茶蛋都要物色女主人。

老妪似乎自甘冷清,低着头,拨弄煮锅里的蛋。时时抬头,目光睃向眼前行人,仿佛也只因为不能总低着头。目光里无半点儿乞意。

我出于一时的不平,一时的体恤,一时的怜悯,向她买了几个茶蛋。活在好人边上的人,大抵内心会发生这种一时的小善良,并且总克制不了这一种自我表现的冲动。表现了,自信自己仍立足在好人边上,便获得一种自慰。

老妪应找我两毛钱。我则扯着儿子转身便走,佯装没有算清小帐。儿子边走边说:“爸,她少找咱们两毛钱。”

我说:“知道。但是咱们不要了。大冷的天她卖一只茶蛋挣不了几个钱,怪不易的……”于是我向儿子讲,什么叫同情心,人为什么应有同情心,以及同情心是怎样一种美德等等……

两个多小时后,我和儿子从公园出来,被人叫住——竟是那老妪。袖着手,缩着瘦颈。身子冷得佝偻着。

“这个人,”她说,“你刚才买我的茶蛋,我还没找你钱,一转眼,你不见了……” 老妪一只手从袖筒里抽出,干枯的一只老手,递给我两毛钱,皱巴巴的两毛钱…… 儿子仰脸看我。

我不得不接了钱。我不知自己当时对她说了句什么……

而公园的守门人对我说:“人家老太太,为了你这两毛钱,站我旁边等了那么半天!” 我和儿子又经过卖茶蛋的摊前时,见一老叟,守着她那煮锅。如老妪一样,低着头,摆弄煮锅里的蛋。偶尔发一声叫卖,嗓音同样是沙哑的。目光偶向眼前行人睃,也不过是任意的一睃,绝无半点乞意。比别人,生意依旧冷清……

人心的尊贵,一旦近乎本能的,我们也就只有为之肃然了。我觉得我的类同施舍的行径,于那老妪,实在是很猥琐的……

19.文中的老妪是一个有什么品质的人?请概括说明。(4分)

20“我”故意多给老妪两毛钱是出于什么目的?(4分)

21.第8自然段划线的句子写老妪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22.作者说文中的“我”猥琐,你是怎么看的?(4分)

七、语言运用(6分)

23.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出西部地区必须获得“生态补偿”的三点原因。(每点不超过10个字)(3分)

日前,权威部门发布了《中国生态文明地区差异研究》报告。该报告的生态文明水平排名呈现出“东强西弱”的格局。西部地区许多地方被列入国家限制和禁止开发的名单。西部地区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很难走东部地区那样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西部地区以牺牲传统意义的经济发展为代价,有效维护了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必须获得补偿。

答:

2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答题。(3分)

据说有位中国学者到美国参加“《梦溪笔谈》学术研讨会”时,美国专家高兴地说:“欢迎你来和我们合作研讨。”中国学者却谦虚地说:“哪里,不敢当。本人才疏学浅,水平有限,很荣幸有机会来贵国学习。”外国专家由此怀疑他的学术水平,并认为这位中国同行缺乏自信心。

(1)《梦溪笔谈》作者是北宋的(人名)。(1分)(2)如果你是这位中国专家,你会如何恰当地表达?(2分)

八.作文:(70分)

有了自尊的脖子,才能支撑起自信的头颅;有了不屈的脊梁,才能支撑起刚直的身体;有了无私的胸怀,才能支撑起无畏的抉择;有了无敌的信念,才能支撑起压顶的泰山。

一位创下奥运会200米和400米跑双料冠军的短跑老将说:“我用了十年的训练才仅仅加快了一秒多。”原来,那一秒之瞬间是用十年辛苦支撑起来的。

一位打破世界纪录的举重运动员说:“我举得起世界纪录,但举不起我平时流下的汗水。”原来那世界纪录是由那点滴汗水支撑起来的。

25.请你以“支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高一语文期中试卷参考答案

2013-04-15 1.2分。A.钳制(qián).2.2分。C(“雷霆万钧” 形容威力极大,无法阻挡。“浮想联翩” 比喻连续不断。指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荡气回肠”形容文章、乐曲等十分动人。“昙花一现” 原来比喻事物难得出现,现比喻某些事物和人一出现就很快就消失。)

3.2分。C(A项,成分残缺,缺少中心语,可以在“像我们这些从象牙塔走出来”后加“人”;B项“宗旨”和“以……为目的”杂糅;D项,语序不当,应将“备受”放到“海内外游客”之前)4.2分选。B简:选拔。5.2分。C.

6.2分。B.名词作动词 A是名词作状语 C是使动 D是意动 7.2分。B.都是判断句 8.2分。D.是苏州市民 9.3分。C。寻:不久。10.3分。C。②④写其上书奏事,⑥写其思念兄弟。

11.3分。B。“因为虞荔会写碑文,所以深得梁武帝和文帝的器重。”不符合文意。12.10分。

(1)3分。又曾经拜访徽州的士人何胤,当时太守衡阳王也来访,何胤向衡阳王说了虞荔的情况,衡阳王要见虞荔,(得分点:诣、造和状语后置句)

(2)3分。适逢双方使者往来频繁,元军邀请我朝主持国事的人前去相见,大家认为我去一趟就可以解除祸患。(得分点:会、当国者和纾)

(3)4分。特意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的变故。(得分点:故、出入、非常和判断句)

参考译文:虞荔,字山披,是会稽馀姚人。祖父虞权,在梁朝任廷尉卿、永嘉太守。父亲虞检,任平北始兴王谘议参军。虞荔幼年时聪明敏睿,有志向操守。九岁那年,跟从堂伯父虞阐去探望太常陆垂,陆垂问虞荔《五经》中的十件事,虞荔随问随答,没有遗漏缺失的地方,陆垂十分惊奇(诧异)。又曾经拜访徽州的士人何胤,当时太守衡阳王也来访,何胤向衡阳王说了虞荔的情况,衡阳王要见虞荔,虞荔推辞说:“没有担任官职,不可拜见。”衡阳王因为虞荔有高尚的志行,极为敬重,回到郡中,立即征召虞荔为主簿,虞荔又以年纪小辞谢而不就任。到成年时,有漂亮的风度仪表,博览古代典籍,善于作文章。脱去平民布衣,署理法曹外兵参军,兼任丹阳诏狱正。梁武帝在京城西边设置士林馆,虞荔便写作碑文,呈上朝廷,梁武帝命令将碑文刻石,陈列于馆中,便任用虞荔做士林学士。接着任用为司文郎,后升任通直散骑侍郎,兼任中书舍人。当时梁武帝左右任职的官员,多参与权力中枢、朝廷内外的军政大事,互相间交错兼管,唯有虞荔和顾协宁静淡泊恭谨地退避,居住在宫中西边的官署里,只以通晓文吏为人所知,当时号称清白。不久领大著作的职务。

当初,虞荔的母亲随虞荔进入台城,死于台城中,接着台城失陷,哀情丧礼无法表示,虞荔因此终身吃素食、穿布衣,不听音乐,虽所担任职务待遇丰厚,但生活节俭朴素,宁静淡泊无所追求。文帝十分器重他,时常带领在自己身边,早晚顾问。虞荔性格深沉谨慎,不多说话,凡是诤言进谏,献上可行的意见,除去不可行的做法,这方面没有谁能比得上他,所以虞荔的位置不会列在别人之后。

那时虞荔的第二个弟弟虞寄居住在闽中,依附陈宝应,虞荔每次谈到他就流泪。文帝哀怜而对他说:“我也有弟弟在远方,这种思念的心情十分迫切,他人哪里知道。”于是下发诏令给陈宝应索要虞寄,陈宝应最终没有遣送。虞荔因此而伤感生病,文帝几次亲自去看望。命令虞荔将家中人搬进宫中居住,虞荔以宫中不是私家居住的处所,请求留居城外。文帝不许可,便命令他家住在兰台,文帝乘车再三亲临慰问,亲自写诏书派往探视的宫中使者,在道路上彼此都能看到。又因为虞荔吃素食太久,不能承受疾病的折磨,文帝于是下诏令说:“能淳朴地穿布衣、吃素食,便是高尚的节操。你年纪已经大了,生气活力稍有减退,现在给你鱼肉,不要再坚持你所遵守的布衣素食的做法了。”虞荔最终没有听从。天嘉二年去世,时年五十九岁。

文帝十分哀伤惋惜,赠给他侍中的头衔,谥号叫做德子。到他的丧枢送还故乡时,文帝亲自出来送行,当时的人认为很荣耀。13.10分。

(1)3分。首联描写了一幅夜泊西江牛渚图(1分)。碧海青天、万里无云和苍茫浩渺的西江,在夜色中溶为一体,(1分)显出空阔渺远的意境。(1分)(2)4分。“空”字是“白白地”、“无用地”的意思,强调对谢将军的怀念毫无用处。(1分)“空”字统领了颈联的内容。(1分)颈联说自己也能像袁宏那样的高声吟诗,而像谢尚那样的人却听不到,感慨当世不再有谢将军那样的爱才识才之人来赏识“我”的才华,与颔联的“空”来呼应,(1分)抒发怀才不遇的深沉叹息。(1分)

(3)3分。运用想象和借景抒情的手法,(1分)想象次日一早扬帆远去,落叶纷纷的情景,(1分)表达怀才不遇的凄冷寂寞,体现无尽的伤感之情。(1分)

14.8分。每句1分。(1)群山万壑赴荆门(2)不指南方不肯休(3)乘骐骥以驰骋兮(4)载舟覆舟(5)大礼不辞小让(6)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7)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8)哀民生之多艰

15.4分.捧、挂。(2分)“捧”貌似郑重、敬慕,实则表现一种媚外的丑态;(1分)画只有几张,却还要一路地“挂”过去,表现出寒碜可怜和欺世惑众的丑态。(1分)

16.4分。“进步”一词是反语,(1分)是对媚外求荣、欺世惑众行为的强烈讽刺。(1分)具体表现为:卖国者采用“送去主义”,送古董、送古画、送人,由“一批”到“几张”到“人”,不仅自己的东西越来越少,而且招致帝国主义的进一步侵略。(2分)

17.4分。“抛来”指把无用的东西抛弃掉,或无代价地送人或施舍,一般没有什么不良的动机或企图,不带有强迫性;(2分)“抛给”往往带有不良的动机或企图,带有强迫性,本文指帝国主义为了进行经济和文化侵略,向中国倾销剩余物资、传播资本主义腐朽文化等阴谋罪行。(2分)

18.3分。一是采用了归谬法,“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作者顺着对方的观点往下说,有意识地将敌论引入荒谬的境地;二是“类比论证”的方法,用尼采“只是给与,不想取得”而最后却“发了疯”,类比说明中国如实行“送去主义”将亡国灭种。(任意答对一种即可,论证方法1分,分析2分)

19.4分。老妪是一个有自尊的人格,(1分)不贪钱,(1分)诚实善良,(1分)自甘清冷(1分)的卖茶蛋的老婆婆。

20.4分。出于一时的不平、体恤、怜悯,(2分)为了获得自信自己仍立足在好人边上的自慰。(2分)

21.4分。肖像(外貌)描写。(1分)写了老妪在寒风中等待“我”的可怜的外貌。(1分)作用是以没有美感的外貌反衬(1分)老妪的高尚人格。(1分)..22.4分。①作者自感猥琐,是对自己的严厉解剖,是面对具有尊贵心灵的老妪的猥琐;(2分)②而相对那些斤斤计较、以貌取人的人来说,“我”则是高尚的。(2分)23.3分。生态文明“东强西弱”;牺牲传统的经济发展;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答对一点1分,共3分

24. 3分.(1)沈括(1分)(2)我很高兴能够有机会参加这次研讨会,就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情况交换彼此的看法。希望我们在交流中相互启发,产生新的认识。(意思对即可。注意表达得体,得体地就“欢迎”回答1分,得体地就“合作研讨”回答1分。)

第五篇:小学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小学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1.填空

看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规范。

wēn

nuǎn

jìng

pèi

xiōng

huái

rùn

qiān

chéng

xìn

fèn

qiáng

2.单选

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带点字的读音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

(1)

A.潜力qiǎn

B.玫瑰guī

C.情不自禁jīn

(2)

A.笨拙zhuō

B.穴位xué

C.悄无声息qiāo

(3)

A.比较jiào

B.教室shǐ

C.哄堂大笑hōng

3.单选

把下列每组词语中含有错别字的一项选出来。

(1)

A.架驶

B.抱负

C.精疲力竭

(2)

A.锋利

B.富饶

C.没精打采

(3)

A.骄傲

B.泡沫

C.重整其鼓

4.单选

把下列词语中带点字与“处罚”的“处”字音不相同的一项选出来

A.处分

B.处理

C.住处

D.处方

5.填空

“临”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第九笔是

。在表示“来到;到达”的意思时,可以组成的词语是。

6.单选

把下列带点字中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兴”字意思相同的一项选出来

A.兴办

B.复兴

C.兴奋

D.兴建

7.单选

根据句意,把带点字的意思选出来。

顺:A.依次

B.向着同一个方向(跟“逆”相对)

C.符合(心意)

D.使方向一致

(1)

朋友要出远门了,我祝他一路顺风,平安到达!

(2)

船夫们把船顺过来,一只一只地靠岸停下。

(3)

不能只听顺耳的话,要善于听取不同的意见。

(4)

由于天气原因,我们的比赛时间向后顺延了。

8.单选

下列每组词语中,哪一个表达的意思与其他三个完全不同?把它选出来。

(1)

A.锣鼓喧天

B.震耳欲聋

C.志存高远

D.响彻云霄

(2)

A.秉公执法

B.通情达理

C.铁面无私

D.刚正不阿

9.单选

回答下列问题。

(1)

听了小文的话,你想到了哪个名句

A.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B.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C.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D.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2)

把这个名句抄写在下边的横线上。书写要规范,字距要合适。

10.单选

下列词语分别让你想到了哪个人物?为词语选择相应的人物序号。

A.盘古

B.梅兰芳

C.周恩来

D.西门豹

(1)

读书救国

(2)

兴修水利

(3)

蓄须明志

(4)

开天辟地

11.连线

诗句连线。

一道残阳铺水中

天下谁人不识君

梅须逊雪三分白

长河渐落晓星沉

云母屏风烛影深

雪却输梅一段香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莫愁前路无知己

半江瑟瑟半江红

12.填空

诗句填空。

(1)

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一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zhǐ),气势流畅,令人叫绝。其中“,”这一句,写出了当时天下苍生的共同意愿:希望有英勇善战的将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

(2)

在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一诗中,有一句深入浅出地启迪(dí)着我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这个最富哲理的诗句是:“。”

(3)

神话,是古人创造的,用以表达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有着无穷的奥秘和永恒的魅力。为了感受神话的神奇,我们可以一边读一边

。课外,你还读了

这个神话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最打动你的地方是:。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阅读:

“首善北京”彩车

①“首善北京”彩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周年庆典上,群众游行队伍中的一辆彩车,它走在地方彩车的最前列。

②“首善北京”彩车的整体设计凸(tū)显北京元素(sù),突出“京味儿”。雨燕是北京人最熟悉(xī)的候鸟。无数北京人小时候放飞的风筝就是雨燕的样子。雨燕镶嵌(xiāng

qiàn)于车头,让整个车身近观像凤凰,在设计师眼中这也代表了未来的无限可能。在代表“老北京”文化的标志建筑上,设计师们选择了天坛,它不仅是一个景观,还隐含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和中国人对天、地、人的认知。除此之外,彩车上的红墙、琉(1iú)璃瓦、汉白玉栏杆,也尽在细微之处展现了北京的独特风貌。

③之所以选择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这个元素,是因为它不仅是一个机场,更是中国未来的第一国门,是大国崛起、民族复兴的世纪工程,是令世人瞩(zhǔ)目的伟大项目,被称为世界奇迹,彩车上的另一个建筑是雁栖(qī)湖国际会议中心,它()传承了中国文化的精神,()体现了中国建筑的文化创新,是传统与现代的交融统一。

(本文有删改)

(1)

结合第②自然段,将图中甲、乙两处对应的北京元素分别填写在横线上。

甲:

乙:

(2)

第②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_____”画下来。

(3)

联系短文内容和图片、为第②自然段中横线处选择一个最恰当的词语。

A.翩翩起舞

B.浴火重生

C.齐头并进

(4)

为第③自然段括号处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

A.因为……所以

B.不是……而是

C.既……又

D.虽然……但是

(5)

根据短文内容作出判断。正确的选“T”,错误的选“F”。

i

在代表“老北京”文化的标志建筑上,设计师们选择了天坛,只是因为它是北京的一个著名景观。

ii

彩车上的红墙、琉璃瓦、汉白玉栏杆,在细微之处展现了北京的独特风貌。

iii

雁栖潮国际会议中心令世人瞩目,被称为世界奇迹。

(6)

如果和“首善北京”彩车合影,你想选择彩车上的哪个元素?再结合短文内容说明原因。

14.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守护大山守护“家”

本文节选自记者对护林员段金龙的一段采访:

①穿着橘黄色的工作服,老段步履轻快地走在山中落叶铺成的小路上,用树皮般粗糙的大手拍拍一棵落叶松的树干说:“我小学四年级跟着父辈们种这些树的时候,树苗还不到

米高,现在都碗口粗了,我也老了……”老段名叫段金龙,是一名普通的林区护林员。说这话时,他已经在神仙山坚守了

年。“如果能活到

岁,那我就守到

岁。一天看不见这林子,就浑身不得劲儿。”他说。

②守护

3000

多亩山林,30

年来事故发生率为零,靠的是老段日复一日不辞(cí)辛苦地工作。山里没有路,但老段每天巡山要走

公里以上。30

年来,老段穿坏的胶鞋已经有

300

多双。老段巡山随时都在排查隐患,只要遇到上山的人,他都反复叮嘱(zhǔ)防火事项。夏天多雷雨,老段经常要赶到山上无线电中转台去切断电源。

③护林生活的艰苦,只有老段自己知道。护林员没有节假日,只有在没米没盐或家里有事的时候才能下山,至少也要

天左右一次。上山时,要背上够吃半个月的米、咸(xián)菜、土豆。冬季经常大雪封山,有一年

月份突然下了一场大雪,老段被困在山上。等他巡完山回到小屋才发现,只剩一小把挂面了。没法子,只能早晚喝点盐水,中午煮一点挂面垫(diàn)垫。“山项没有水,得去半山腰的大冰渠背水,一桶水

斤,来回

里地。”老段说得很轻松,对他来说,这点苦好像根本不算啥。

④“他的腰背、膝盖、胃都出了问题。每次上山,还得带上膏(gāo)药和胃药。”老段的妻子告诉记者。妻子心疼老段,老段却嘿嘿一笑说:“没事儿,我能坚持。”

⑤一个人守着大山,还要忍受难以想象的孤独。为了消遣(qiǎn),林场曾经在山上给老段配了一台旧电视。由上没信号,手机、电视、收音机都没什么信号。老段却找到了()的法子:即便收不到信号,他也拿电视机当宝贝,没事就打开,听着“刺啦刺啦”的响声,一听能听大半宿。“有点几声音,就不觉得孤独了。”老段说。

⑥干的年头儿长了,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成了伴儿。对老段而言,守护这片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大山就像守护“家”。

(本文有删改)

(1)

从第①自然段中摘录,树苗的变化是从()到()。

(2)

第①自然段中的“一天看不见这林子,就浑身不得劲儿”形象地写出了。

(3)

概括第②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4)

读了第③自然段、你对哪些语句特别有感触,请任选一个角度写下批注。(至少写一句话)

(5)

“30

年坚持下来,老段也落下了职业病”这个句子放在第自然段的开头合适。

(6)

结合上下文,为第⑤自然段括号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A.艰苦朴素

B.理头苦干

C.苦中作乐

(7)

对老段而言,为什么说“守护这片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大山就像守护‘家’”?结合文章内容写一写。

15.写作

习作。从以下两个内容中任选一个完成,请自拟题目。书写要规范、端正、整洁。

请自拟题目。书写要规范、端正、整洁。

内容:同学们,当你参加演出或比赛心情紧张时,当你接受一项任务或一次挑战信心不足时,当你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因难时,一定得到过老师、家长的鼓励或帮助。选择印象深的一件事写下来,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和当时的感受。

请自拟题目。书写要规范、端正、整洁。

内容:同学们:2019

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10

日的天安门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这一天,有的同学怀着自豪的心情观看了庆典直播,有的同学参与到了群众游行的队列展示中……三十年之后,我们将迎来新中国的百岁生日。试想:三十年后的10

日,你又会在哪里,做些什么呢?请展开会理想象,按一定顺序把事情写清楚。

语文学科4年级练习题答案

1.【答案】温暖;敬佩;胸怀;滋润;谦虚;诚信;奋发图强

【知识点】奋发图强、胸怀、滋润、敬佩、温暖、谦虚

2.【答案】

(1)

A

(2)

C

(3)

B

【解析】

(1)

A

项错,“潜”应读“qián”。

(2)

C

项错,“悄”此处读“qiǎo”。悄[qiāo]没有声响或声音很低:静~.[qiǎo]形容没有声音或声音很低:~然无声。低声~语。

(3)

B

项错,“室”应读“shì”。

【知识点】较、禁(jīn)、室、拙、潜、悄(qiǎo)、哄(hōng)、穴、瑰

3.【答案】

(1)

A

(2)

B

(3)

C

【解析】

(1)

A.驾驶:指操纵车船或飞机等使行驶。故“架驶”的“架”错误。

(2)

B.富饶:富足有余。多指财物等。故“饶”字不能加一点。

(3)

C.重整旗鼓:比喻失败后,整顿再起。故“重整其鼓”的“其”错误。

【知识点】驾驶、重整旗鼓、富饶

4.【答案】C

【解析】处:[chǔ]处置;办理:论~、~理。处罚:~治。惩~、~以徒刑。[chù]地方:住~、心灵深~、大~着眼,小~着手。所以“处罚”的“处”与

A、B、D

中“处”的读音一样,都是读“chǔ”。C

项中,“处”的读音为“chù”。

【知识点】处

5.【答案】L

;|;横;降临

【解析】“临”字是左右结构的字,部首是“|”,共九笔,笔顺是:竖、竖、撇、横、点、竖、横折、竖、横,第九笔是横。“临”的读音是[lín],第一个字母的大写是“L”。“临”在表示“来到;到达”的意思时,可以组成的词语“降临”。

【知识点】临、横

6.【答案】B

【解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的兴盛或衰亡,每个普通人都有一份责任。兴:兴盛。

A.兴办:兴起创办。兴:兴起。意思不同。

B.复兴:重新兴盛;使重新兴盛。兴:兴盛。意思相同。

C.兴奋:高兴到极点。兴:高兴。意思不同。

D.兴建:建造;创立。兴:举办,发动。意思不同。

【知识点】兴

7.【答案】

(1)

B

(2)

D

(3)

C

(4)

A

【解析】

(1)

一路顺风的“顺”意思是趋向同一个方向,与“逆”相对。故选

B。

(2)

把船顺过来的“顺”意思是使方向一致。故选

D。

(3)

顺耳的“顺”指符合心意。故选

C。

(4)

顺延的“顺”指依次往后,故选

A。

【知识点】顺

8.【答案】

(1)

C

(2)

B

【解析】

(1)

A.锣鼓喧天:原指作战时敲锣击鼓指挥进退。后多形容喜庆、欢乐的景象。B.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C.志存高远:追求远大的理想、事业上的抱负。D.响彻云霄:形容声音响亮,好像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根据词义,A、B、D

都是形容声音响亮的词语,C的意思与它们不同。故选

C。

(2)

A.秉公执法:以公正的心去执行法律。B.通情达理:指说话、做事很讲道理。C.铁面无私:形容公正严明,不怕权势,不讲情面。D.刚正不阿:阿,迎合,偏袒。刚强正直,不逢迎,无偏私。

根据词义,A、C、D的意思都是形容公正严明的。B

意思与它们不同。故选:B。

【知识点】志存高远、通情达理

9.【答案】

(1)

D

(2)

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解析】

(1)

A.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

B.赶不上前面的,却超过了后面的。

C.读书做学问就怕发现不了问题,只有带着问题学习才能进步。

D.即便是聪明智慧的人,也是不学习就不会懂得,不求教就不会明白的。

【知识点】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10.【答案】

(1)

C

(2)

D

(3)

B

(4)

A

【解析】

(1)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灵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2)

《西门豹》是一篇颇具戏剧性的历史题材课文。课文写了战国时期,西门豹管理邺地时,破除河伯娶媳妇的迷信,惩治巫婆、官绅头子、兴修水利的事,歌颂了西门豹破除迷信,为民造福的业绩。

(3)

《梅兰芳蓄须》是一篇介绍人物事迹的记叙文,主要讲著名京剧艺术家梅兰芳为拒绝日本人的邀请而蓄须,充分显示了他强烈的爱国思想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4)

《开天辟地》这是一篇神话传说,讲述的是一个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

【知识点】西门豹治邺、开天辟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梅兰芳蓄须

11.【答案】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解析】“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暮江吟》。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出自宋代诗人卢梅坡的古诗作品《雪梅》。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嫦娥》。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出自唐朝诗人王翰的古诗作品《凉州词》。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唐代诗人高适《别董大》。

【知识点】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2.【答案】

(1)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

想象;《普罗米修斯》;普罗米修斯不怕宙斯的严厉惩罚,为百姓盗取火种,造福人类。

【解析】

(1)

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2)

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告诉我们只有客观地研究它的各个方面,才能取得正确的认识。这就是一句格言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3)

选自部编版四年级《语文园地四》的提示语。《普罗米修斯》这篇课文记叙了普罗米修斯为了解除人类没有火种的困苦,勇敢地盗取天火,并与宙斯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动人传说,颂扬了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献身精神。

【知识点】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3.【答案】

(1)

天坛;雨燕

(2)

“首善北京”彩车的整体设计凸(tū)显北京元素(sù),突出“京味儿”。

(3)

B

(4)

C

(5)

i

错误

ii

正确

iii

错误

(6)

天坛

因为它不仅是“老北京”文化的标志建筑,还隐含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和中国人对天、地、人的认知。

【解析】

(2)

考查文章的写法,第②自然段采用了总分的写法,先总写“首善北京”彩车的特点,然后抓住有代表性的组成元素分写,所以这段的中心句是:②“首善北京”彩车的整体设计凸(tū)显北京元素(sù),突出“京味儿”。

(3)

考查词语的恰当运用,镶嵌于车头的雨燕,让整个车身近观像凤凰“浴火重生”比较恰当,因为“浴火重生”这个词的本义是“经过火的燃烧后重生,比喻一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一种坚强的意志。”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所以选用

B

最合适。

(4)

考查关联词的正确运用,“传承了中国文化的精神”与“体现了中国建筑的文化创新”是彩车上的另一个建筑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所代表的的两种内涵,它们表并列关系,关联词“C.既……又”即是表达这种关系,所以用“C.既……又”恰当。

(5)

i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细读文章可知:在代表“老北京”文化的标志建筑上,设计师们选择了天坛,不只因为它是北京的一个著名景观,还隐含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和中国人对天、地、人的认知,所以错。

iii

细读第三自然段可知:令世人瞩目,被称为世界奇迹的是“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不是“雁栖潮国际会议中心”,所以内容也错

【知识点】虽然……但是……、齐头并进、综合性学习选题的分类、建筑、因为……所以……、翩翩起舞、既……又……

14.【答案】

(1)

不到

米;碗口粗了

(2)

老段对这片林子的喜爱。

(3)

老段不辞辛苦地守护这片山林,30

年来这里的事故发生率为零。

(4)

冬季经常“大雪封山”,有一年

月份突然下了一场大雪,老段被困在山上。等他巡完山回到小屋才发现,只剩一小把挂面了。没法子,只能早晚喝点盐水,中午煮一点挂面垫垫。老段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依然对这片林子不离不弃,真是令人敬佩呀!

(5)

(6)

C

(7)

因为老段在神仙山护林已经坚守了

年,不管条件怎样艰苦,他都没有放弃,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成了他的伴儿,所以对老段而言,守护这片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大山就像守护“家”。

【解析】

(1)

考查读文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从第一自然段老段说的话可知:树苗的变化是从不到

米高到碗口粗了。

(5)

考查文章结构,文章第四自然段写的是老段落下的职业病,所以句子“30

年坚持下来,老段也落下了职业病”放在第四自然段的开头合适。

(6)

考查词语的正确运用,结合词语所处的语言环境:老段一个人守着大山,还要忍受难以想象的孤独。为了消遣取乐,林场曾经在山上给老段配了一台旧电视,即便收不到信号,他也拿电视机当宝贝,没事就打开,听着“刺啦刺啦”的响声,一听能听大半宿。他这是“苦中取乐”,故选

C

合适。

【知识点】埋头苦干、自然景观、散文、关爱、人与自然

15.【答案】范文:

一句鼓励的话语

一句真诚的鼓励,或许可以使你摆脱困境,点燃希望;一句真诚的鼓励,也许会使你脱离迷惘,重塑新生。在我记忆的长河中,永远也忘不了那个雨天、那句鼓励的话语。

那是一个烟雨迷蒙的下午,考试成绩下来了,看着那些因为马虎本不该错的题目,我一片茫然,心情惆怅,因为马虎是我一贯的毛病,为此您没少下功夫,可我总也改不了,我拿着卷子,心情差到了极点,总想着回家后您是如何批评我,到了家门口我迟迟不敢敲门,好像心有感应似地,您突然就开了门,看着我耷拉着脑袋、脸上一副难过的表情您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儿了,可您还一如既往地欢迎我,等吃过了饭,我结结巴巴地告诉您我的事情,您先是沉默。沉默过后,您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你马虎的毛病不是一次两次了,您将来的愿望是考一所名牌大学,你若不改掉马虎的毛病,怎能会实现你的愿望,况且以后你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不能有马虎的习惯,以后你改了仍是妈妈的好孩子,‘没有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我怔住了,妈妈并不是我所想象的火冒三丈,而是用了一句歌词来鼓励我,平时听这首歌时,并没有丝毫的感触,而当现在身临其境时,竟然感慨万千,竟然可以让我感到一种如此强大的力量,妈妈的这句话在我心中生了根、发了芽,有朝一日长成参天大树。雨,依然在下,而此时我的心情早已不是低落,在此时我的心中,雨滴在地上,是它欢快的笑声,绝无一丝半点凄凉之意。

“不经一番

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是啊!不经历一番困难挫折,怎能获得成功呢。

大地鼓励了小草,因此它拔地而起;雨露鼓励了小苗,因此它茁壮成长;长空鼓励了雄鹰,因此它自由飞翔。母亲鼓励了我,让我永远忘不了那个雨天、那句鼓励的话。

范文:

三十年后的国庆节

2049

日,正值我们伟大祖国的100

岁生日。

那时,我已是一名专门发明机器人的科学家。那一年我制造出了一种警卫机器人,叫做哥拉•莫斯卡。它是用世界上最坚固的金刚石制造的,可喷射出激光保护膜,用来保护某个物体,最大范围可达

2000

米。它的手指头是激光枪,后背有一个太阳能板,只要有光,激光就不会用完,太阳能板后面有一个储电器,可以储存电量,肚子上有个激光炮,脚上可以喷出火焰做推进器,背上有两个烟花喷射器,可以用来放烟花。

在祖国的建国

周年纪念日上,我发明的哥拉•莫斯卡表现得不错。机器人方阵上都是我的哥拉•莫斯卡。突然,有一道蓝光闪过,撞在了天安门的激光防护网上,爆出了一朵美丽的烟花,大家都慌了,以为有恐怖分子袭击呢,原来,是外星人想帮助我们放烟花,我的哥拉•莫斯卡放出自己的烟花,组成了几个字:“是外星人来帮忙了”。用自己的激光炮把空中的烟花打开,就在空中形成了一朵美丽的烟花。当大家看到这个场面时,大家不由得欢呼起来。

我发明的机器人可以用在祖国

岁的生日上,我感到非常荣幸。

【解析】本题为自命题的叙事作文,要求写一件在你遇到困难困而得到老师、家长的鼓励或帮助的事。想想学习与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困难,得到了什么帮助。选择你印象深刻或最想表达的去写。写作时要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来写,做到内容具体,过程详实,突出重点;利用“外、语、动、心、神”来充实事件过程的人物表现,最终表达某种情感。注意事件的情节变化,以及自己在事件中的情感、心理变化,结尾有在这件事情中的感悟与启发。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本题为自命题的想象作文,要求想象三十年后的国庆节时的情景。完成本次习作首先想象要合理,不能天马行空,胡编乱造,要符合生活实际。想象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结合现实生活,配以自己的想象,想三十年后的10

日,你又会在哪里,做些什么呢?……写作时注意详略得当,重点写出自己的变化及三十年后国家、社会的变化,同时要表达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写想象作文也要重视语言文字的表达,章法结构,使人读起来能感到文通语顺,条理清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下载(语文)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语文)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