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不孝儿女七招[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3 09:28: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培养不孝儿女七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培养不孝儿女七招》。

第一篇:培养不孝儿女七招

培养不孝儿女七招

—看看父母是不是已经在培养不孝子女

培养不孝儿女七招——看看自己作为父母是不是已经在培养不孝子女

1.刚出生时,一哭就喂奶。吃饱了还哭,就抱着,哪怕三更半夜,不惜牺牲父母的休息与健康。打好不孝之基础。

2.稍大点,百依百顺,像对待太子和公主一样对待儿子和女儿。而父母就做地道的奴仆。要什么,给什么,只要能满足孩子的要求,不惜一切代价。

3.大事小事,凡是家中之事,包括洗袜子,手帕,扫地,倒垃圾等,一律不让孩子干,一律由父母代劳,不怕父母累个半死。

4.家中所有好吃的,都让孩子吃,父母少吃或干脆不吃,或者吃儿女剩下的。家中所有好穿的都给孩子穿,父母穿旧衣服或拣孩子穿剩的衣服穿。

5.孩子要多少钱,给多少钱。开支合理不合理,不用管。家里没有,就找亲戚、朋友借,或者贷款。只要孩子高兴,只要孩子不发脾气就行。

6.孩子对父母不满意时,任他们发脾气,指责,甚至骂娘,父母都逆来顺受,笑脸相对。不知所措也没关系,只是不要反驳,更不要反抗。

7.父母年富力强时,为儿女服务,鞠躬尽瘁,自己的健康、幸福、事业都统统放在一边。把自己全心全意为儿女服务的奴仆形象牢牢地树在孩子心里。

第二篇:儿女培养方法之一

家长先要有健康的价值观

别人的孩子是优等生,自己的孩子却是差等生,跟别人谈论孩子时简直说不出口。别人的孩子是个钢琴冠军,自己的孩子却是小偷,经常偷钱去打游戏,混得像个二流子,自己一点办法没有。别人的孩子出人头地,自己的孩子却经常犯事,将来保准是个喜欢在号子里呆的家伙。别人的孩子与父母其乐融融,自己的孩子却像个仇人,与自己说不上三句话,冲突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主旋律。

是的,在教育孩子方面不如意的父母有很多,他们总是责怪这,责怪那,当然也有责怪自己,责怪自己文化程度低,没法教育好孩子。但是,责怪是没有用的,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你没有像样的实用的方法来培养和沟通,等他到了18岁,性格成型,已经来不及了。

把儿女培养成一个有用的人才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是也不是一件复杂高深的事。只要方法得当,潜移默化,相信你培养出一个精神健康的孩子。对儿女的培养总体上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身体的培养,一个是精神的培养。一个孩子有健康的体魄,以及独立健全的人格,OK,他可以进入社会成为积极的一分子,你的培养就算大功告成。相信大多数家长对着前者都没有什么问题,儿后者比较棘手的是后一个问题。如何让他有健康的精神世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每个父母的愿望。那么精神世界的培养包括很多方面。比如观念培养,你的孩子有没有是非观念?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自己能不能判断。没有判断是非能力,受到不良唆使,严重的一不小心就变成犯罪分子。为什么少年犯那么多,是因为家长没有在成长中进行观念培养。比如意志培养。什么是意志培养,比如说你的孩子做什么事一遇到困难,就半途而废,什么事都浅尝辄止,见了芝麻丢了西瓜。这是因为你没有进行意志培养,他的潜能根本发挥不出来。比如说兴趣培养。你发现别人的孩子有的喜欢钢琴,有的喜欢画画,有的喜欢科技,都有一技之长。自己的孩子不爱学习,又没有一个有兴趣,那么你肯定非常烦恼,觉得自己的孩子就懂得吃喝,将来一事无成。这里的问题是你没有发现和发掘他的兴趣方面。一个各科成绩都不好的孩子,他也许就是个天才,要不然是个实干家,要不然是个哲学家,但是你完全没有感觉,就随波逐流,让他学些自己根本不感兴趣的东西,孩子苦你也累。总体而言,这些都是心智素质方面的培养,如果这些方面都很健全,小孩子就能去开拓自己的世界,不用你去担心什么了。

儿女的心智素质,其实大多是在家庭教育中完成的。学校里的知识的培养、道德的教育,是一种粗放式的,那么多学生,老实并不能对症下药,一一对应。这就是为什么同一个学校的学生,有的能够成才,有的却成为社会上的多余人。把孩子的精神教育依靠学校是不行的,小孩子更多的是从父母身上得到精神的效仿。为什么说有其父必有其中,因为家庭中时时刻刻的潜移默化的教化远远比学校要深刻得多。所以说家庭培养是孩子成长的关键。

比如说有两个家庭,一个是很成功的富翁家庭,一个是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但是富翁的孩子生活非常优越,但往往不务正业,因为他不能从富翁爸爸那里获得精神培养。但是知识分子家庭很重视小孩子的精神素质,经常有普世的价值引导,小孩子往往得以自立。这是我们能到看到的比较普遍的现象。中国俗话说,富不过三代。为什么呢,富人家庭往往是溺爱取代了精神的教育。

那么作为一个家长,你想对孩子进行比较正确的家庭教育,需要怎样的素质呢?是不是需要渊博的知识?那未必,许多农民并不懂得太多,儿他的孩子却很懂事,自学成才,说明你的知识并不是必要条件。是不是需要文化程度高?那也未必,中国人的上代文化程度都不太高。是不是你需要特别的教育知识呢?这也未必,因为你去学多少知识,但是如果不能针对你自己孩子的情况,学多少也不能因材施教。

我觉得,首先你自己需要的是有健康的价值观,然后你这个价值观与孩子共享,这就是潜移默化,这就是最好的教育。咱们中国人,传统的现代的价值观很多,有的希望孩子出人头地,有的希望孩子光宗耀祖,有的希望孩子圆自己未能圆的梦,有的希望孩子能赚很多钱不辜负自己的培养,有的放手一搏希望能成为超男超女,有的希望孩子能够继承自己的家业。说实在的,这些愿望都不算错,都属于望子成龙,但是都是有点强人所难,都是不太健康的价值观,一开始就不对。一开始不对了,如果孩子的发展方向与你的愿望方向相悖,以后就越来越不对,你对孩子的培养就成为与孩子的斗争,你半辈子都在都在斗争,小孩子半辈子也在斗争,成了冤家了。这个说明你自己的价值观不对,传统的很多价值观都不对,我们必须调整。很多家长为什么教育不好孩子,并非文化程度不够,知识不够,而是没有正确的价值教育观,对孩子的要求不是迁就就是霸王硬上弓。所以我下面要讲的,就是让家长先有一个相对正确的开放的价值观,然后与儿女共享,形成培养,形成教育,共建健全的人格。为了说得生动,每一点我都用例子来说说明。这样,每个家长可以根据例子就能看出自己孩子的问题,然后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第三篇:何谓孝道:把老人送到养老院的儿女都是不孝子孙

何谓孝道:把老人送到养老院的儿女都是不孝子孙

昨天,一则河南养老院失火,几十位老人遇难的新闻成为了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来,我们不应该那这样沉重的事情来说事,但这个事情太重要了,不能不说点啥,这也是对那些老爷爷、老前辈的一种纪念,希望老人家们一路走好,天堂里没有养老院,只有孝子贤孙。

我上小学的时候,河对面有个养老院,那是同学们课后无聊,或者上课无聊逃课必去的几个地方之一。为什么我们喜欢去养老院,因为去了之后老爷爷老奶奶会给糖吃。每次我们敬老院,我们既怀着甜蜜的希望又抱着深深的恐惧。甜蜜的期望是,敬老院里面的那些爷爷奶奶会给糖吃;深深的恐惧是,敬老院有一只硕大无比的狼狗,也有一个比狼狗还凶狠的院长。

我们运气好的爆棚的时候是院长牵着狗去遛狗,或者牵着狗去给乡长家敬老院里炸的油饼,给乡长家送敬老院采购的蔬菜,给乡长家送敬老院刚榨的油,等等。但这样的运气不是天天有,也就每周碰上一两次吧。更多时间,我们都要面对两种恐惧。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只有一种恐惧。那只狗虽然大,但对我们这些农村孩子来说,对付它还是很容易的。俗话说,“狗怕绳子狼怕套,老虎豹子怕钢刀”。我们拿着鞭子、绳子、棍子,那狗也不敢怎么张狂。真正可怕的还是那个院长,他整天板着面孔,一旦我们出现在敬老院门口,他就大声呵斥,而且他还能认出我们是谁谁谁家的娃,可以叫家长,可以把我们交给乡长,让乡长找校长、家长来扁我们。

后来,我们摸到了一些门路。因为每次我们出现,敬老院里面那些老爷爷老奶奶总是最开心的,他们会想法子把院长稳住。或者跟院长说早晨乡长派了个人过来,看您不在就走了,把院长支走。院长一旦走后,整个敬老院里面就散发着欢快、祥和的气氛。老爷爷老奶奶们,在中日闷闷不乐中,把我们当成了他们的亲孙子,又是虚寒又是温暖。忙不迭的把自己抠下来的钱买来的“洋糖”(水果糖)拿出来招待我们。其实我到现在才知道,老爷爷老奶奶一个月也才一块五毛钱零花钱,但他们为了能让我们这些孩子们经常去看他们,他们几乎把这些钱都换成了洋糖藏在被褥里面,等着我们来。

老人家常常对我们说一些当时我们还不懂的话:“狗日的,我就当没有儿女,那些喂狗的,没良心的”,“你们要常来看爷爷,爷爷有好吃的,爷爷就是想看看孩子们”,“只要你们来看我们,洋糖随便吃”。他们还透露,“反正糖你们不吃都会被院长没收的”,“我们藏的可好了”,“院长一有行动,我们负责望风的鸡毛信就来了”。“你们娃娃不知道,院长咋能把我们当人喱”,“有领导来院长才把我们当一会会人,平时都把国家给我们吃的喝的弄到自己家里和乡长家里去了”,“我们给你们糖吃,不给你们馍吃,馍馍黑得很,还酸得很”。

现在回忆起来,老人家们的话原来展现了一种养老院、敬老院的活生生的、赤裸裸的管理现实——领导把老人当成向社会、向上级领导、向媒体展示自己“爱心”、“政绩”的工具,一旦这个工具有用,就把他们“当一会会人”,除此之外,对老人们恶语冷对,以至于老人们怕院长如同怕鬼子。抗日战争年代对付鬼子用鸡毛信,老人们对院长也不得不用上了消息树、鸡毛信的办法,真是一种悲哀。

后来,上初中的时候,我们不常去那养老院了,因为有个老人家据说是煤气中毒过世了,说那个院里有鬼魂,有冤魂。再后来,老人们相继都没了,院长换工作走了。那个院子就废弃了,白天也没人敢去走走了,据说晚上还能听到,“我冷啊”,“我娃呢”这种悉悉索索的声音。

去年在老家的县城也看到一个养老院,里面的老人的孩子们,一般来说工作都还蛮体面地,有教师的父母,有公务员的服务,有夫妻俩均在“大城市”工作的父母亲。环境比以前的要好得多了,但老人们的脸色、神情跟我们记忆中的爷爷奶奶的神情也没有太大的差别。当然,园长的态度比以前好多了,尽管老人们依然流露出畏惧园长的表情,但总觉得现在的院长,还是比狼狗温和多了。老人们整天念叨的事情就是,哪怕在家里过三年就没了,也比在这里跟一群毫不相关的老人家彼此相互提防着过日子要好得多。

从老人家的态度来说,能看到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孙子,那就是最大的幸福。而养老院里面并没有他们的孩子,他们的孙子,所以养老院再好,也不是老人觉得幸福的地方。毕竟,常言说得好,“幸福家庭”,幸福是用来修饰“家庭”生活的,而不跟孩子们生活在一起的老人,何谈“家庭幸福”。就此而言,借口工作太忙把老人家送到养老院的人,无论职位多高,成就多大,都是不孝子孙。

第四篇:我这样培养龙凤胎儿女

我这样培养龙凤胎儿女(独家报道)

(2013-03-27 22:30:15)转载转载 ▼

标签: 分类: 亲子关系与家庭教育

原文地址:我这样培养龙凤胎儿女(独家报道)作者:李有亮

一个上清华,一个进北大;身体健康,心情开朗

我这样培养龙凤胎儿女(独家报道)

朱兆立和她的一对儿女。(摄于2012年)

她是一名普通的机关干部,几十年如一日忘我工作;她是优秀的军嫂、女儿、儿媳,曾被评为“中国首届百名优秀母亲”,其家庭也被评为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她是一对龙凤胎的母亲,儿女双双考入中国最高等学府——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她更是一位办事质朴泼辣、声音听起来清脆甜美、眉眼之间总带着笑意的普通中年女性。

虽然在一个大院里工作,但之前从未接触过朱兆立,约她见面的时间正值北京最美丽的秋天午后,她看完采访提纲,笑了笑说:“没想到孩子的成长培养真是个系统工程,包含那么多事,那么多环节。”朱兆立对《生命时报》记者说,其实培养孩子的过程,她并没有做过多的计划,如同人生,只要把握好几点,处理好孩子成长中关键的时间段,他们便能顺其自然地成长。

“当孩子第一任老师”

朱兆立今年52岁,是一名有着30多年工作经历的普通干部。她的丈夫是现役军人,由于工作需要,会经常不在家,朱兆立就承担起照顾家庭、教导子女、孝敬父母这些生活中的要事琐事。朱兆立的家庭气氛非常融洽,特别是当他们的一对龙凤胎儿女宫恩莹和宫恩浩,在温馨和谐的大家庭中渐渐成长,并双双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后,朱兆立就常被周围的人拉着,让她讲讲是怎么培养出这么优秀儿女的。“好的父母就是一所优秀的学校。”朱兆立常这样说,她认为对孩子的教育,应该从父母本身开始做起。

生命时报:孩子们是从小就表现出学习的天赋,还是您后天注重培养的?

朱兆立:对孩子的教育从小就开始了。在两三岁时,我就经常在睡前给他们讲故事,尽量挑一些蕴含道理、通俗易懂的,在他们上幼儿园小班时,就能经常冒出一两句让老师、邻居惊讶的词语和人名。两个孩子都特别喜欢提问,我经常和他们一起去书店,不论遇到什么问题,还是难懂的字词,也都是让他们自己从书中、字典中找答案,让他们觉得阅读是件有趣的事。孩子都会对知识产生天然的兴趣,此时如果引导得好,就能让孩子继续钻研、热爱学习,所以我认为后天的培养比较重要。

生命时报:您觉得同时教育两个孩子有何利弊?您对现在大多数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有什么建议?

朱兆立:两个孩子不管是在抚养或教育方面都需要家长花费更多的心思,而且不同性别的孩子在教育方法上也会有略微的区别。有两个孩子的好处就是他们从小就有了竞争意识,同时也有了努力的习惯。孩子间的竞争是良性的,会看到彼此间的不足,也会携手并进,这比起一般的独生子女家庭算是一个优势。但同时,两个孩子也都是独立的个体,需要根据不同的特点和喜好,培养他们各自的特性。对于独生子女家庭,我有两点建议:

1.别以孩子为中心。大多数家长,什么都以孩子为中心,先吃、先得都成为理所当然。

2.不要在别人面前批评孩子,要给孩子留有余地,他们也有自尊心的。

生命时报:许多孩子小时候的爱好最终都没有坚持下去,您怎样判断孩子是否真的喜欢某种爱好?

朱兆立:随着孩子们长大,他们在学习方面的天赋渐渐显现出来。从4岁开始,我就开始培养他们学习钢琴、舞蹈、摄影、绘画等技能,带着他们去上各种“班”。儿子在校外学了计算机编程,连续五次获得全国计算机信息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女儿在银帆艺术团学习舞蹈,曾经上过春晚,还受邀出国演出,并在舞蹈大赛中取得过好成绩。

爱好有的是孩子真正的喜爱,有的却是家长喜好,我们对待孩子的爱好是尽量给他们一个能接触的机会,最后是否继续学习和练习,由他们决定。一定不要盲从,不是为了以后考级考学培养兴趣,而是为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习惯的养成影响一生

习惯,伴随人的一生,甚至潜移默化地决定着每个人的命运。朱兆立觉得对孩子习惯的培养要从小开始,千万不能在他们小的时候以“还小,不懂事”为借口,疏忽对孩子的教育。朱兆立给儿女制订的计划几乎从他们出生时就开始执行了,在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她更有着玩与学相结合的独家秘笈。

生命时报:您对孩子习惯的培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朱兆立:我们为孩子制订了一个生活作息表。每天在固定时间做固定的事情,比如吃饭、睡觉、运动等,一旦形成了良好的规律,就能为以后的生活习惯打下基础。

在孩子自身能力的培养上,我坚持“凡是孩子能够做的事要让他们自己做”。比如打扫自己的房间,整理学习用品和玩具。刚做这些事情时,孩子可能不太熟练或有抵触情绪,此时家长应该在一旁进行指导,或跟孩子一起完成,等孩子渐渐大了,他们就会成为好习惯的受益者。

生命时报:在学习习惯的培养上,您想过什么办法?如果孩子不爱学习、不主动学习了,您会怎么办?

朱兆立: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是潜移默化的,小时候多引导他们提问,多让他们接触各类知识,慢慢形成自我学习、自我吸收的习惯。从上小学开始,我就让他们放学回家先做完作业再玩。对于作业,我要求他们既要严谨认真,还要注意学习效率,作业拖到半夜十一二点还没写完的事情,从来没在两个孩子身上出现过。一旦孩子养成学习的良好习惯,会让他们在考试时不紧张,就跟做平时的练习一样。这样既能掌握所学知识,又能考出漂亮的分数。

一旦发现孩子不太爱学习了,首先要注意他们是否学习的内容太多了,而没有了自己理解消化的过程。及时找出问题,适当改变学习时间和方法,找孩子有兴趣的东西学习,培养自信心。

所谓不爱学习,其实就是没有弄懂所学的内容,作业不会做,上课听不懂,缺少了成就感。主要解决方法是不积压问题,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好习惯,不懂就问,弄懂为止。

生命时报:对于孩子学习和玩的关系,您怎样处理?又怎样给他们减压?

朱兆立:学习可以用玩的方式,玩的同时也可以学习。我会比较偏重让孩子多专注有益的活动,有选择地玩。比如我让孩子学习电脑编程时,会要求他们尽量不玩能成瘾的过关游戏,而是着眼在游戏设计方面,甚至让他们自己设计简单的游戏。然后再给机会,向众人去展示他们的新发明。他们玩得开心,也会在展示中得到满足感。对网络的利用好坏,会得到不同的结果,不要让孩子沉迷其中,要让它成为一个好工具、学习助手。

孩子的压力来自家长,要给孩子减压,首先要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我们会给孩子充分的时间,和他们一起打篮球、乒乓球、唱歌等。

生命时报:孩子在成长中,和同龄人相处得怎样?如果孩子和同学、朋友出现矛盾,您会怎样引导?

朱兆立:两个孩子从小就十分合群,愿意和大家分享自己的东西。我们从小就让他们学会真诚对待每个人,相互关心和爱护每个人。女儿上小学时,班上有个同学听力不好,她主动帮助她,利用课间时间帮同学补充上课时的笔记,一直坚持多年。

“面对问题,家长只需做好参谋”

孩子的成长过程充满了惊喜和幸福,同时也伴随着困难和挫折。特别是进入叛逆期、青春期的孩子,在遇到一些问题后,整个人都可能发生变化。面对孩子突然的变化,朱兆立认为最重要的是沟通,只要孩子愿意和家长交流,一切问题都有解决的方法。

生命时报:进入叛逆期、青春期的孩子,不愿意和家人说话,您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朱兆立:在平时生活中,我和孩子们之间是一种平等、朋友式的关系,这是从他们小时候就开始培养的。孩子们会跟我分享小秘密,我也会在生活中尽量尊重孩子的想法,大家在一起有说有笑,可以随便开开玩笑。我们经常一起做娱乐活动,打篮球、做智力游戏、买书、逛街等。工作再忙,我也会抽出哪怕是几分钟时间与孩子平等交流,倾听心声,了解孩子在学校里的快乐与烦恼,一起分享快乐,帮他们摆脱烦恼。所以,即使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也会把我们当做朋友,而不会认为我们是高高在上的家长。

生命时报:在孩子遇到比较大的人生抉择(比如高考报志愿)时,您和爱人会替他们做决定吗?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他们会主动跟您沟通吗?

朱兆立:高考前孩子们并没有紧张到整夜未眠,他们和平常一样晚上10点多睡觉。在经历过中考等大大小小的考试之后,孩子们已经形成了学习习惯,有了自己的判断力,面对挑战显得更加自信和从容。在中、高考报志愿时,大家各抒己见研究协商,全家每个人都写出一套适合孩子们的报考志愿,并讲出报考理由,最后由他们决定报考志愿。家长只用做好参谋,凡事尽可能让他们自己去选择。高考时,我们还为孩子拍了一组照片,上面写上了作为家长的感受,做成了纪念册。

面对困难和挫折,他们会第一时间跟我们沟通。要让孩子相信,不管出现多大问题,总有家人的支持和鼓励,愉快、温暖的家庭,是培养孩子能力的最佳环境。

生命时报:对于青春期孩子的情感问题(比如早恋等),您怎样看待?

朱兆立:双胞胎,特别是龙凤胎会有点长处,就是对男女变化和差异不是太敏感,所以与异性的相处会更自然。

对情感,做家长的不应该太敏感和过分紧张,有些是正常接触和友情式的好感。如果处理不当,或过分询问和干涉,并不会起好的作用。提醒是必需的,注意的事项应该交代清楚,父母同样是孩子青春期和生理发生变化时期的咨询辅导者。我们最感欣慰的是,孩子每遇到什么人和事,都能与我们交流,我们给出参考意见,最后他们会以自己的判断去处理。

“比起上名校,我更希望孩子们积极阳光”

在一对龙凤胎儿女分别考入了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后,朱兆立的育儿经已经被周围的同事和邻居啧啧称赞。现在,儿子已经完成国内的学业,远赴美国斯坦福大学继续深造,女儿还在国内学习,继续着自己的“医学梦”。在外人看来,有着这样一对读名校的儿女,是件多么幸福的事,而朱兆立却认为,能上名校只能说明孩子的学习不错,但不能称为成功。最让朱兆立开心的,是孩子们有着积极向上看待社会、对待朋友、对待学习的心态,这种乐观的精神将伴随他们一生。

生命时报: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您从父母身上是否借鉴了一些经验?您会看很多关于教育孩子的书籍吗?

朱兆立:我还真没看过几本书,我想不同的家庭、孩子,会有不同的方式。家庭教育也不是一个模式下出来的,必须根据孩子的特点进行。

从我父母那里得到的是言传身教,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养成独立自信的好习惯,找到自己的位置。

生命时报:对于现在比较流行的“虎妈狼爸”的教育方式,您赞同吗?您会用“棍棒”教育孩子吗?

朱兆立:“虎妈狼爸”的教育方式,我认为是个例,并不是很认可和赞同。但这并不代表我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不严厉,有时我也会用“棍棒教育”。“教育”孩子时,不能以大人当时的情绪来决定,要有标准,比如孩子如果犯了某些严重错误(说谎;私自拿家里钱物等),就必定会遭受惩罚。儿子读小学三年级时,我偶然发现他为了多捐款,曾擅自多拿了家中10元钱。事后,我对儿子讲清捐款对的地方,指出私自拿钱错的地方,即使孩子认错后,也受到了惩罚。

生命时报:您觉得自己教育子女成功吗?

朱兆立:我们对孩子的期待,随着时间推移也在逐步变化。出生时,希望他们身体健康;成长中,希望他们有健康的身心;现在则期望他们能适应社会,快乐生活。其实进清华、北大不是人人都能拥有的人生经历,出国留学、进名校,也不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真正的教育是让孩子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快乐健康地成长。无论读哪所学校,有着什么样的经历,只要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和快乐的源泉,那么,每个人都会是人才,整个社会才会向更加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在孩子成才的过程中,好的环境、老师、伙伴都是不可少的外因。我的孩子在不同时期都得到了老师、同学的帮助和关心。儿子一直数学特别好,老师为了鼓励他把语文学好,让他当语文课代表,这样一来语文成绩也突飞猛进地提高。孩子的茁壮成长离不开老师的辛勤工作,同学们的互相帮助。

生命时报:如果说教育孩子中存在着遗憾,您觉得是什么?

朱兆立:应该在孩子想玩爱学的时候,多放开一些,让他们多玩一些,多学一些技能。有些技能小时候如果不学,长大再学,总觉得不好意思了。

我现在最开心的时刻就是和远在美国的儿子通个电话,或者和近在身边的女儿散步聊天。其实,孩子也是我们的老师,在教育他们的同时,我们的人生也在共同成长。▲

被爱包围,我很感恩

女儿 宫恩莹

成长看似是简单的字眼,承载的却是几十年父母的辛勤教育。

在一个双胞胎家庭长大,与很多同龄人相比又有一些特殊的故事:很庆幸有个弟弟,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两个人在一起也曾暗暗较劲,造就了我不服输却又接受落后的平和心态;也曾因为有个人一起分享父母的爱而吃醋,但是父母总是能平衡两个人,让我们没有一个人被冷落,也让我们渐渐学会了分享自己的拥有和懂得照顾他人。从幼儿园时我们就没在一个班里学习,父母的精心安排,让我们从不被比较优劣,而是将我们当作两个独立的个体培养,根据我们的喜好培养我们不同的爱好,不同的性格,也支持我们选择自己的路。

这一切都让我感激,在成长之路上,有个人陪伴着我一起长大,我们相互分享、鼓励,把1加1创造出了大于2的能量。也让我感恩,父母营造了一个温馨的家为我们遮风挡雨,让我们被爱包围,被爱呵护。▲

姐弟同行,我不孤单

儿子 宫恩浩

二十余年的成长,离不开父母,最辛勤的园丁、最好的老师。

感谢父母的呵护与支持,让我勇敢面对人生中的种种困难与磨砺,并用他们的行动教会我做人的道理,孝敬长辈、真诚对人。

感谢父母引领我接触了丰富的活动,父母的付出并不仅仅是“授人以鱼”,他们教导着让我学会了自己去思考与选择,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

感谢姐姐的陪伴,让我在成长的道路上并不孤单。齐头并进,我学会了既要互帮互助也要奋勇争先;并肩前行,我学会了既要开朗地与人交流、也要踏实地待人处事。

父母的爱、姐弟的情,就像天空中的圆月,与我相依相伴。拨开云雾、点亮夜空,照亮了前方的路。▲

(来源:本报记者 王 月 《 生命时报》2012年10月12日)

第五篇:教你七招写借条

教你七招写借条

张三与李四原是一个单位的同事,后张三准备经商,借了李四5000元钱,两人因为是同事也是好朋友,所以李四也没要求张三写借条,三年过去了,李四因事需要用钱,向张三索要,没料到张三否认了向李四借过钱,拒绝的李四还钱的要求。李四一怒之下,将张三告上法庭,但由于缺乏证据,法院未支持李四的诉求。为此李四很是三郁闷……

通过此案例,在此提醒大家,中国人借钱很多时候喜欢找朋友,不愿找银行,但经常能听到因为借钱朋友反目,闹上法庭,世界上没有比“花钱买朋友背叛”更蠢的事儿了,所以在民间借贷问题上千万要注意几个法律问题:

1、关系再好,借钱也一定要写借据!白纸黑字立下字据,要妥善保存,避免日后双方发生争执时缺少证据。

2、借款数额,还款期限,利息利率一定要在借据中写清楚。依照《合同法》第211条第一款的规定:“自然人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所以,在与他人签订借款合同时一定要明确写上是否支付利息及利率是多少,不然日后产生纠纷时法院也无法支持你。

3、利率要合乎规定。《合同法》第211条第二款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时,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目前,国家规定民间

借贷款利率最多为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否则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最高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6条的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的四倍。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也就是说,高利贷不受国家保护。

4、提前还款要有明确约定。《合同法》第208条规定:“借款人提前偿还借款时,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应当按照实际借款的期间计算利息。”因为借款人提前还款,实质上是一种违约行为,贷款人有权要求借款人给予一定的补偿。因此,民间借贷在签订借款合同时,千万要把提前还款的事宜写清,这样可以避免日后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5、两年更新一次借据。国家规定,如果民间借贷中的债权人在放贷的两年中,从未以任何形式(包括口头、书面等)索要借款,视为放弃债权,法律不予保护。因此,为妥善起见,借款人一定要每两年更新一次借据,以保证放贷行为受法律保护。

6、还钱时索回借据。随着人们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如今私人间借贷也大多立有借据,还钱时要当场索回借据。若对方将借据遗失或一时找不到,则应请对方当场留下收据。

7、最好有见证人。借钱还钱虽是双方的事,但最好有

第三者在场,特别是小额未打借据的借款,以减少日后发生纠纷的可能。

下载培养不孝儿女七招[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培养不孝儿女七招[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瓷砖销售技巧七招

    瓷砖销售技巧七招 销售技巧 瓷砖销售 瓷砖不同于其它耐用消费品,它需要更多的专业化服务,只有通过切割,混搭,各种瓷砖的重新组合,才会展现出诱人的风格,这需要瓷砖销售人员在销售......

    七招避免非理性投资

    七招避免非理性投资1.2.3. 收藏 | 复制网址| 讨论2011-05-04 13:57:53发布者:沙漏想知道您手中的股票该如何操作,是调股换仓还是继续持有?填写以下信息,我们为您免费诊断。随时......

    《儿女》读后感

    《儿女》是《朱自清散文》中的一篇,讲述的是朱自清先生从青年到中年这一段时间对待儿女的态度的变迁。青年时代,朱自清在胡适之先生的一本书中见过这样一条,说世界上有许多伟大......

    《儿女》读后感

    在《儿女》中,朱自清怀着深深的父爱记下了孩子们的种种欢乐趣事,同时也检讨了自己对孩子们有什么错误,《儿女》读后感,读后感《《儿女》读后感》。 作者追忆了孩子们小时候的可......

    儿女答谢词

    儿 女 答 谢 词各位来宾、各位亲友:中午好!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美好时光,快乐的心境,伴随着悦耳动听的音乐和欢声笑语,迎来了我父亲75周岁寿辰。首先,我代表我的父母及全......

    儿女一箩筐范文

    从影片《儿女一箩筐》看管理艺术——杨玲20103753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 庄碧莲,2006年加入捷星亚洲航空公司担任总裁。她拥有超过26年的丰富经营管理经验,在加入捷星亚洲以前,曾......

    《儿女》教案(推荐)

    《儿女》教案 教学重点: 1、平常的语言中,蕴含的真挚的感情; 2、精心的剪裁,文章呈现出一幕幕戏剧性极强的场面,充满童真童趣; 3、善于勾勒人物,五个儿女的描摹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4......

    儿女离婚协议书

    儿女离婚协议书1 男方:_________________王__________,汉族,__________岁,__________省__________县__________乡__________村人,住本村。女方:_________________肖__________,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