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县菜篮子建设情况总结
“菜篮子”工程建设情况总结
(2013年2月20日)
2012年,我县认真落实“菜篮子”县长负责制,加快“菜篮子”工程建设步伐,大力发展无公害生产,注重质量安全监管,搞活市场流通,保障市场供应,“菜篮子”工程建设取得较好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目前,全县已有连片50亩以上蔬菜基地24个、年出栏生猪1000头以上的养猪场20家、年出栏5000只以上的禽类养殖场24家、30亩以上的水产品养殖场76家。在蔬菜种植方面,全县常年种植蔬菜面积为5.5万亩,主要分布在翠江、城郊、城南、中沙及各乡镇中心村,年总产量21万吨,年产值2.3亿元。我县农户生产的蔬菜20%左右为自产自销,城镇蔬菜自给率达65%左右;在生产基地建设上,全县建成重点蔬菜基地6个,面积5500亩,大棚蔬菜生产基地3个,面积500亩,其中无公害蔬菜基地1个,面积300亩。在生猪养殖方面,全县存栏17万头,可年出栏20万头,年总产量1.5万吨,产值2.1亿元,县内猪肉自给率达到70%左右;全县建成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基地20个,主要分布在中沙、安远、曹坊、城南、水茜、泉上等乡镇,全年饲养量达2.2万头,生猪出栏3.73万头,产量3500吨,其中规模较大的安远鸿运佳旺养殖有限公司存栏1800头仔猪,可年出栏3000多头商品猪。在禽蛋饲养方面,全县现有蛋鸡5万只,年总产量25万公斤,只能满足我县40%的市场需求,60%的鸡蛋需外调。目前,蛋鸡大部分是分散饲养,其中中沙半溪禽蛋饲养基地实现了规模化、现代化饲养,全年饲养量可达到3万只蛋鸡,年产量15万公斤,占全县总产量的60%左右。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了“菜篮子”县长负责的责任体系,经贸、发改(物价)、财政、农业、工商、质监等部门根据职责,围绕“菜篮子”基地和农贸市场建设、基金征收和价格管理、发展生产和农业技术指导以及初级农产品质量监管、质量提升和检测体系建设等方面落实有效措施,形成了“菜篮子”工程建设的合力。
(二)大力发展生产。一是引导全县6个重点蔬菜基地加大基础设施投入,重点加强菜地土壤改良、排水灌溉工程等建设,改善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生产能力和抗灾能力。二是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生产,提高无公害蔬菜基地比例。三是发展畜禽生产,进一步推广畜牧业健康养殖模式,大力推广动物防疫灭病技术,大力实施畜禽标准化工程建设,加大禽蛋业规模化养殖扶持力度,积极创建无公害畜禽养殖基地,提高养殖效率。四是以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规模企业,规模企业带动散养户,加快发展规模养殖。2012年,已建立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基地20个。五是积极引导“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模式,促进公司与广大农户逐步结成利益共同体,不断扩大种植养殖规模和品种,丰富我县的“菜篮子”。
(三)提高产品质量。一是推进“菜篮子”产品标准化生产,普及农业标准化知识,大力实施生产技术规范、产品质量与安全、检测检疫等标准,提高“菜篮子”产品质量。二是抓好源头净化工作。打击非法使用“瘦肉精”、“食品添加剂”、国家禁限用兽药、农药以及其它非食用物质等行为,并加强无公害产品、绿 色食品基地创建工作,提高产品质量。2012年,完成5个无公害农产品(荷兰豆、笋干等)和2个绿色食品的申报,正在申报认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个,共检测“瘦肉精”1488头,农药残留抽样检测2102件,没有发现超标情况。三是把好市场准入关。加大了打击私屠乱宰的力度,城区严格实行牲畜定点屠宰制度,牲畜定点屠宰率达98%以上,永辉、新华都两大超市和农贸中心市场肉品经营摊位销售的肉质品全部出自定点屠宰场,有效保障了肉品质量。
(四)搞活市场流通。县政府始终把建设海西拓展腹地的重要物流集散地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并按“四地”建设整体推进,市场流通体系建设按规划与计划有序推进。一是加快推进永辉超市、新华都超市、夏商百货等大型超市的入驻,目前,大型连锁超市入驻的种类与数量均位于全市前二位,进一步推动了我县流通现代化水平的跨越式提升。二是加快专业市场建设。加快推进水果批发市场、粮食批发市场、城区中心农贸市场等建设,并配套建设信息系统、预冷保鲜设施、配送中心以及食品安全检测设施等,将批发市场发展成为农副产品的交易集散中心、信息服务中心。三是加快便民商业网点建设和集贸市场升级改造,落实省经贸委出台的《关于扶持城乡便民商业网点和城市副食品基地建设的实施意见》,继续实施集贸市场升级改造,近年来,已扶持石壁、方田、水茜、中沙等集贸市场改造,2012年继续扶持1个集贸市场改造,引导市场着力改善经营环境,更新设施设备,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积极推进便利店建设,2011年已扶持建设了城区便利店5个,2012年继续扶持3个便利店建设,较好地方便了社区居民生活需求。四是组织开展农副产品产销对接,积极推进“农超对接”,目前,已有翠江、曹坊等3个农产品生产基地 和永辉超市、新华都签订了销售协议,2012年,销售大白菜、萝卜、西芹、花菜、西葫芦、辣椒、苦瓜、黄瓜、豇豆、茄子、小白菜等6万余斤,进一步降低了流通成本,并为稳定我县农副产品价格作出了积极贡献。
(五)保障市场供给。2012年,县政府在加快农副产品基地建设,切实保障市场有效供给方面采取了积极措施。一是建立了商品市场供应保障联席会议制度。二是加强市场保障能力建设,增强应对副食品市场异常波动和突发事件的调控能力,保持市场供应和市场稳定,保障人民生活,制定了《xx县城市副食品调控基地管理办法(试行)》,并建立了县控副食品生产基地30个。三是加强监测和预测预警,加大生活必需品市场监测力度,及时掌握市场运行情况,加强对副食品价格的监测,及时掌握副食品等重要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和价格走势,做好市场运行调节。四是完善商品市场供应应急预案。认真分析市场形势,特别是分析可能对市场造成影响的因素,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市场价格可能产生异动时,及时启动应对措施,充分发挥城市副食品价格调节基金的作用,有效调控市场,确保生活必需品不脱销、不断档,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和社会稳定。
(六)强化市场监管。一是加强市场管理。工商、物价等部门充分利用12315、12358举报投诉网络,加强对市场流通环节的价格巡查,打击相互串通、哄抬物价、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囤积居奇等不服从价格管理规定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二是加强产品安全监管,县政府把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按照省政府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的要求,以治理“五类产品、一个行业”主要食品的污染为重点,认真开展食品安全集中整治和专项整治工作,狠 抓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四个环节的监管,加强食品安全抽样检测,通过集中整治、专项整治和执法检查,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活动,不断加强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全县食品市场秩序安全稳定,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2012年我县食品安全综合督查评价获得三明市第二名。三是积极支持申报创建福建省2012年食品安全示范县,扎实推进我县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完善,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全县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和保障水平。
(七)完善政策保障。一是恢复城市副食品价格调节基金征收。根据《价格法》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颁布福建省城市副食品价格调节基金管理办法的通知》(闽政[1994]30号)以及《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闽政[2010]34号)等法律与文件规定,我县从2011年12月1日起恢复征收城市副食品价格调节基金,用于平抑主要副食品价格暴涨暴跌临时性补贴、重要副食品储备的补贴、发放困难群众的临时价格补贴、其它与稳定副食品价格有关的费用,稳定消费总体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目前,已征收城市副食品价格调节基金90余万元。二是加大财政扶持。根据《xx县城市副食品调控基地管理办法(试行)》有关规定,2012年,对30个县控副食品生产基地补助45万元,扶持基地积极发展生产,不断提高生产能力。
三、2013年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加强“菜篮子”生产基地建设。一是突出重点,加大扶持力度,大力发展一批规模化、集约化程度高的蔬菜和畜牧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带动“菜篮子”基地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生产。二是要积极引导和推动专业合作社发展,为“菜篮子”生 产经营提供全方位服务,加快组织化、产业化进程,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二)进一步加快“菜篮子”市场体系建设。一是加大“菜篮子”产品批发市场、零售市场、集贸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形成布局合理、设施齐全、服务完善的市场网络体系。二是积极开展“农超对接”。支持大型连锁超市、农产品流通企业与蔬菜基地实现产销对接,推广“超市+基地”的供应链模式,减少中间环节,降低营销成本,使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都能得到实惠。三是抓好农产品生产和流通信息网络平台建设,用信息引导生产经营,避免市场供需失衡,价格大幅度波动,给生产经营者造成大的损失。
(三)进一步加强“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一是大力推行“菜篮子”产品标准化生产,加大品牌培育和认证力度,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产品,从源头上保证“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二是加强检测能力建设,合理配置检验检测资源,推进资源和信息共享,不断加大监测覆盖范围,加大检测资金的投入,加大“瘦肉精”、农药残留、非法添加剂以及消费环节的检测力度,让老百姓吃上放心菜,放心肉。三是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和查处各种影响“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的违法行为。
第二篇:天津市“菜篮子”工程建设考核办法
天津市贯彻“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实施方案
为强化我市“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进一步推动“菜篮子”工程建设,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17〕1号,以下简称《考核办法》)和农业部等13部委《关于印发〈“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农市发〔2017〕1号,以下简称《实施细则》)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把握目标原则
各区人民政府、各有关单位要按照国家《考核办法》《实施细则》要求,完成各项考核内容的基础性考核指标,并力争在各项绩效性考核指标上有所突破,在全国36个被考核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中取得好的成绩和名次。通过在我市开展“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工作,进一步提高我市“菜篮子”产品生产能力、市场流通能力、质量安全监管能力、调控保障能力和市民满意度,促进我市“菜篮子”工程建设再上新水平。
(一)齐抓共管,形成协同机制。“菜篮子”工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内容多,参与部门广。各部门既要明确职责分工,担当作为,又要加强相互沟通,积极配合,统筹规划实施各项政策,协同推进各项“菜篮子”工作深入开展。
(二)常抓不懈,形成长效机制。“菜篮子”工程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工程。要借助“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工作的契机,毫不松懈地抓好各项“菜篮子”工作,保证在机构设置、政策制定等方面形成长效机制。
(三)政策扶持,形成保障机制。强化“菜篮子”工程建设的顶层设计,进一步加强各项扶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将各项扶持政策制度化、系统化、长期化,保障各项“菜篮子”工作长期、稳定、有效开展。
二、落实考核内容
各有关单位要结合国家《考核办法》《实施细则》中的考核内容和我市实际情况,统筹研究制定各项具体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各区人民政府要按照属地管理责任,做好相关工作,共同推进我市“菜篮子”工程建设。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落实好“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的各项内容:
(一)“菜篮子”产品生产能力方面。在符合国家和我市农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基础上,发展我市肉、蛋、菜、奶、鱼、果六大类“菜篮子”产品生产,保障“菜篮子”产品供给,尤其是保持蔬菜播种面积、产量以及肉类产量的持续稳定,努力实现考核各种蔬菜播种面积(含食用菌,不含西甜瓜、马铃薯、草莓)达到或超过前3年平均值的98%,力争达到前3年平均值的102%;各种蔬菜产量(含食用菌,不含西甜瓜、马铃薯、草莓,也不含蔬菜加工产品)达到或超过前3年平均值的98%,力争达到前3年平均值的102%;猪肉产量达到或超过前5年平均值的95%,力争达到前5年平均水平。(牵头部门:市农委)
(二)“菜篮子”产品市场流通能力方面。科学合理规划“菜篮子”产品批发市场布局,将其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并按规划组织实施。加强我市“菜篮子”产品批发市场尤其是年交易额居前两位的“菜篮子”产品批发市场的功能建设和管理,完善交易厅(棚)、冷藏保鲜、质量安全监测等基础设施配套,组织开展质量安全检测,规范市场管理制度,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开展“菜篮子”产品批发市场公益性建设(公益性是指政府通过投资入股、产权回购回租、公建配套等方式参与“菜篮子”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改造),充分发挥批发市场在“菜篮子”产品市场流通中的集散和调控作用。开展包括生鲜超市、农贸市场、菜市场(含早、晚市)、社区菜店、平价商店、蔬菜社区直通车等在内的社区“菜篮子”产品零售网点建设,确保每个行政社区平均建有2个“菜篮子”产品零售网点,力争建有4个“菜篮子”产品零售网点。(牵头部门:市商务委)
(三)“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方面。落实质量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在力量配备、条件保障等方面加大对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全面推进标准化生产。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管,每年开展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督抽查的次数不能少于2次,力争达到4次。强化检打联动机制,对监督抽查中发现的使用禁用物质的不合格产品坚决跟进开展执法,确保在农业部对我市开展的“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风险监测)工作中,蔬菜、畜禽产品、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总体合格率平均值超过95%,力争达到97%以上。建立健全我市肉类和蔬菜等食用农产品追溯体系,确保本市批发市场、菜市场、农贸市场、超市追溯体系覆盖率达到50%以上,力争实现全覆盖。各区要积极开展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牵头部门:市农委)
(四)“菜篮子”产品调控保障能力方面。进一步完善我市“菜篮子”工程建设各类调控政策,包括:支持“菜篮子”产品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推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性保险、生产者补贴等生产扶持政策;支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销对接等市场流通政策;当“菜篮子”产品价格过高时实施减免进场费、发放低收入人群补贴等消费者补贴政策;以及我市“菜篮子”市场供求应急调控预案等应急调控政策,稳定我市鲜菜、畜肉、水产品、蛋、鲜果等“菜篮子”产品价格。健全“菜篮子”产品储备制度,根据我市“菜篮子”产品生产消费实际情况,确定“菜篮子”产品储备品种(含蔬菜和肉类)和储备量。开展“菜篮子”产品信息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根据我市产销实际情况,建立蔬菜、水果、肉、蛋、奶、水产品等主要“菜篮子”产品信息监测预警队伍,构建监测指标体系,建立信息发布平台,开展信息采集、分析和发布工作。(牵头部门:市农委)
(五)“菜篮子”产品市民满意度方面。委托权威第三方评估机构,对我市“菜篮子”工程建设市民满意度进行调查,将调查结果作为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我市“菜篮子”工程建设各项工作的重要依据,并将各区“菜篮子”工程建设市民满意度作为考核各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政绩的重要内容。(牵头部门:市农委)
三、做好自评工作
根据国家《考核办法》《实施细则》的规定,“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工作每两年为一个考核期,考核得分根据考核期内第二年各项指标数据计算。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为首个考核期。我市直接接受“菜篮子”食品管理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考核。各有关单位和各区人民政府对照《实施细则》中的考核项目和要求,按照《天津市“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自评指标任务分解表》的分工,分别负责提供考核数据指标及相关证明文件或材料,并逐条自评分数。市农委负责对我市“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和自评,并按要求形成自查报告,经市人民政府主管负责同志审核同意后,于每个考核期次年5月底前报送农业部。
四、组织我市考核
按照国家《考核办法》《实施细则》要求,组织开展我市“菜篮子”工程建设考核工作。由市农委牵头,市各有关单位共同参与,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天津市“菜篮子”工程建设考核办法,对各区“菜篮子”工程建设情况进行考核,明确各项考核指标计算方法和评分标准,细化考核流程和要求,确保考核工作公平公正。
五、加强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长任组长,相关副市长任副组长,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和市农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国土房管局、市环保局、市交通运输委、市商务委、市卫生计生委、市国税局、市市场监管委、市规划局、天津银监局、天津证监局、天津保监局、市供销总社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天津市“菜篮子”食品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农委,办公室主任由市农委主任兼任。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推动我市“菜篮子”工程建设各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研究下达有关建设任务,组织考核我市各区“菜篮子”工程建设情况,落实我市“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自评工作。
(二)建立会商机制。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每年召开一次会商会,结合“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工作,汇报各项“菜篮子”工作的落实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共同研究完善工作措施。如遇突发情况,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召开紧急会议,研究部署各项应急处置工作。
(三)狠抓督促检查。在考核期内,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和各区人民政府要按照《天津市“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自评指标任务分解表》规定的考评指标,结合各自职能和任务分工,加大督查力度,及时掌握“菜篮子”工程建设各项工作落实情况,以为单位,统计汇总考评项目落实情况,报送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未达到考核指标要求的,要说明原因,并制定措施,抓紧落实。
(四)加大扶持力度。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各区人民政府要根据任务分工和职能,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扶持政策,在资金、人才、科技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对已经制定的扶持政策,进行梳理,形成合力。
(五)广泛开展宣传。要通过各类新闻媒体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广泛宣传,让全市人民了解“菜篮子”工程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广泛征求市民对“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保证制定的各项政策措施接地气、有实效,确保我市“菜篮子”工程建设各项工作让市民满意。
(六)建立问责机制。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各区人民政府在推进我市“菜篮子”工程建设中,落实本单位业务职能不力,导致《实施细则》中规定的考核项目出现扣分甚至“零分”项的;提供考评数据不真实,受到批评的;工作中不作为、不担当,造成我市“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出现严重后果的;考核期内发生“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响应级别达到三级及以上(“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等级界定参照《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有关规定),导致我市在“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工作中出现否决项,考核结果被评定为不合格的,要进行通报并严肃追责问责。
天津市“菜篮子”工程建设考核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强化本市“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全面加强“菜篮子”工程建设,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17〕1号)、农业部等13部委《关于印发〈“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农市发〔2017〕1号)和《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天津市贯彻“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实施方案的通知》(津政办函﹝2017﹞104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考核本市各区“菜篮子”工程建设情况。第三条 考核工作坚持重点考核与全面推进相结合、自评自查与综合评定相结合、过程监管与结果考评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估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 由市农委牵头,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国土房管局、市环保局、市交通运输委、市商务委、市卫生计生委、市国税局、市市场监管委、市规划局、天津银监局、天津证监局、天津保监局、市供销总社等天津市“菜篮子”食品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办公室)其他成员单位,负责考核本市各区“菜篮子”工程建设落实情况。
第五条 考核采取“基础分+绩效分”的方式,各区考核内容所得分数按百分制进行折算,最终按照折算后所得分数进行考核分级。考核结果分为4个等级。得分90分以上为优秀,75分以上90分以下为良好,60分以上75分以下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第六条 考核工作每两年为一个考核期,考核得分根据考核期内第二年各项指标数据计算。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为首个考核期。
第二章 生产能力考核
第七条 蔬菜面积(有农业区满分8分,市内六区无此项考核内容)。指有农业区各种蔬菜(含食用菌,不含西甜瓜、马铃薯、草莓)的播种面积。考核蔬菜播种面积达到或超过前3年平均值的98%得基础分6分。每降低1个百分点扣1分,最多扣6分;每提高1个百分点得绩效分0.5分,直至满分。(数据来源:市统计局数据)第八条 蔬菜产量(有农业区满分8分,市内六区无此项考核内容)。指有农业区生产的各种蔬菜(含食用菌,不含西甜瓜、马铃薯、草莓,也不含蔬菜加工产品)的产量。考核蔬菜产量达到或超过前3年平均值的98%得基础分6分。每降低1个百分点扣1分,最多扣6分;每提高1个百分点得绩效分0.5分,直至满分。(数据来源:市统计局数据)第九条 肉类产量(有农业区满分8分,市内六区无此项考核内容)。指有农业区猪肉产量。考核猪肉产量达到或超过前5年平均值的95%得基础分6分。每降低1个百分点扣1分,最多扣6分;每提高1个百分点得绩效分0.4分,直至满分。被考核的有农业区确因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需要,按照国务院有关部门或市人民政府出台的畜牧养殖调整规划,如产量(或按出栏量折算)处于规划调整范围内,得基础分6分;降幅每超过1个百分点扣1分,最多扣6分。(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数据、市政府规划文件)第三章 市场流通能力考核
第十条 批发市场规划布局(有农业区满分4分,市内六区无此项考核内容)。指有农业区对“菜篮子”产品批发市场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布局,将其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并按规划实施。已纳入规划并实施得4分,未纳入或未按规划实施不得分。(数据来源:区政府规划文件和相关材料)第十一条 批发市场建设(有农业区满分10分,市内六区无此项考核内容)。指有农业区年交易额前两位的“菜篮子”产品批发市场功能建设和管理情况。批发市场场地布局合理得基础分2分,交易厅(棚)、冷藏保鲜等设施齐全得基础分2分,开展质量安全检测得基础分2分,市场管理规范、收费合理得基础分2分,每项未做到不得分。批发市场具有公益性得绩效分2分。公益性是指政府通过投资入股、产权回购回租、公建配套等方式参与“菜篮子”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改造。(数据来源:区政府及区有关部门文件、批发市场相关证明材料)第十二条 零售网点密度(有农业区满分6分,市内六区满分6分)。指有农业区和市内六区每个行政社区平均建有的“菜篮子”产品零售网点数量。每个行政社区平均建有2个“菜篮子”产品零售网点得基础分4分,低于2个不得分;平均每增加1个零售网点得绩效分1分,直至满分。“菜篮子”产品零售网点包括生鲜超市、农贸市场、菜市场(含早、晚市)、社区菜店、平价商店、蔬菜社区直通车等。(数据来源:区政府及区有关部门文件或材料、工商登记)第四章 质量安全监管能力考核
第十三条 “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有农业区满分10分,市内六区满分9分)。指有农业区和市内六区开展“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情况。落实区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得基础分1分,在力量配备、条件保障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得基础分1分,全面推进标准化生产得基础分1分(市内六区无此项考核内容),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得基础分1分,每项未做到不得分。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管,每年开展区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督抽查2次得基础分2分,少开展1次或查出问题未处理各扣1分;每增加1次得绩效分0.5分,最多得1分。强化检打联动机制,监督抽查中每发现1例使用禁用物质的不合格产品并跟进开展执法得绩效分0.4分,最多得2分。获得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或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命名的区,得绩效分1分。(数据来源:区政府及区有关部门文件或材料)第十四条 “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农业区满分9分,市内六区满分9分)。有农业区指生产环节和市场销售环节的“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总体合格率,市内六区仅指市场销售环节的“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总体合格率。考核“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总体合格率平均值达到或超过95%得基础分7分。每降低0.1个百分点扣0.2分,最多扣7分;每提高0.1个百分点得绩效分0.1分,直至满分。(数据来源:生产环节以市农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数据为准,市场销售环节以区市场监管局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数据为准)第十五条 肉类蔬菜追溯体系建设情况(有农业区满分5分,市内六区满分5分)。指有农业区和市内六区肉类和蔬菜等食用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和运行情况。重点抽查有农业区和市内六区批发市场、菜市场、农贸市场、超市追溯体系覆盖率,覆盖率达到50%,每增加1个百分点得0.1分,直至满分;低于50%不得分。(数据来源:区政府及区有关部门文件或材料)第五章 调控保障能力考核
第十六条 “菜篮子”工程调控政策(有农业区满分8分,市内六区满分6分)。主要指有农业区和市内六区制定实施“菜篮子”产品生产扶持、市场流通、消费者补贴和应急预案等方面的调控政策。生产扶持政策指支持“菜篮子”产品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推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性保险、生产者补贴等方面的政策(市内六区无此项考核内容);市场流通政策指支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销对接等政策;消费者补贴政策指当价格过高时实施减免进场费、发放低收入人群补贴等政策;应急调控预案指有农业区和市内六区政府制定“菜篮子”市场供求应急调控预案。制定实施每类政策各得2分,未制定或制定未实施不得分。(数据来源:区政府及区有关部门文件或材料)第十七条 “菜篮子”产品储备制度建设(有农业区满分4分,市内六区满分4分)。指根据各区“菜篮子”产品生产消费实际情况,确定“菜篮子”产品储备品种(含蔬菜和肉类)和储备量。各区自行确定耐贮蔬菜、肉类的储备品种和数量,建立规范可行的储备制度并执行得4分;未建立储备制度或建立未执行均不得分。(数据来源:区政府及区有关部门文件)第十八条 信息监测预警体系和信息发布平台建设(有农业区满分4分,市内六区满分4分)。指有农业区和市内六区“菜篮子”产品信息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及信息发布工作开展情况。根据有农业区和市内六区产销实际情况,建立蔬菜、水果、肉、蛋、奶、水产品等主要“菜篮子”产品信息监测预警队伍,构建监测指标体系得基础分3分,未建立不得分;建立信息发布平台,开展信息采集、分析和发布得绩效分1分。(数据来源:区政府及区有关部门文件、工作报告或记录)第十九条 “菜篮子”工程管理体系建设(有农业区满分4分,市内六区满分4分)。有农业区和市内六区成立“菜篮子”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且配置专职人员,得4分;未成立领导小组扣2分,未设立办公室或人员配置不到位各扣1分。(数据来源:区政府文件)第六章 市民满意度考核
第二十条 市民满意度(有农业区满分8分, 市内六区满分8分)。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权威第三方评估机构,制定并公开评估办法,统一对有农业区和市内六区“菜篮子”工程建设的市民满意度进行科学评估。根据评分结果同比例计算得分。(数据来源:第三方评估机构)第七章 考核步骤及结果运用 第二十一条 考核采取以下步骤:(一)自我评价。各区对考核期内“菜篮子”工程建设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和自评,形成自查报告,经本区人民政府主管负责同志审核并盖章后,于每个考核期次年4月底前按程序报送市农委。
(二)初步评定。领导小组办公室对自查报告进行评估,并结合日常监督检查情况,形成初评报告。(三)实地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组成若干工作组,对各区人民政府“菜篮子”工程建设落实情况进行实地考核,形成实地考核报告。
(四)综合评定。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初评报告和实地考核报告进行审议,确定考核结果等级,形成综合考核报告,于每个考核期次年8月底前由市农委向市人民政府报告。
(五)结果反馈。考核结果由市农委向各区人民政府反馈,并抄送市委组织部。
第二十二条 考核结果作为各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政绩考核的内容之一。对连续两次考核结果为优秀的区,给予通报表扬。考核结果为不合格的区,要提出限期整改措施,并对主要负责人进行问责。
第八章 否决项 第二十三条 考核期内发生“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响应级别达到三级及以上的,该次考核结果评定为不合格。“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等级界定参照《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农质发〔2014〕4号)有关规定。
第九章 附则
第二十四条 被考核的区要对所提供的有关文件和资料的真实性负责。对在考核中弄虚作假的区,经调查核实后取消考核成绩并在全市范围内通报批评,对直接责任人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市农委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菜篮子工程建设洽谈会讲话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广大农民朋友:
由ws市人民政府主办,市农委承办的“全市菜篮子工程建设农企对接洽谈会”今天在这里隆重举行。我谨代表市农委,对前来参加会议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各位领导和蔬菜生产基地的各位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市政府十分重视这次会议,xx副市长亲自组织策划并多次听取汇报,对开好这次会议提出了明确要求、作了重要指示。今天,来鹤副市长出席会议还将做作重要讲话,给我们以很大鼓舞。50多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大中专院校参加今天的会议,部分单位还将在会议上进行签约,为这次会议成功召开奠定了基础。
ws素有辽宁东部绿色屏障之称。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自然气候条件为发展农业特色、绿色、有机食品提供比较优势。
几年来,我市农业始终本着科学发展、提质与增效同步推进的原则,坚持以稳定粮食生产为基础,着重发展设施农业和特色产业。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市蔬菜在种植结构、品种、投入品上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我市露地蔬菜面积达到xx万亩,播种面积xxx万亩,复种指数为xx,产量xx万吨,主要品种为大白菜、马铃薯、番茄、黄瓜、茄子、叶菜等。夏、秋季节为我市露地蔬菜生产的旺季,主要生产果菜,产量约为xx万吨,产量约为xx万吨。
我市设施蔬菜由xxxx年的xx万亩增加到xxxx年的x万亩,设施蔬菜主要从事反季生产,我市设施蔬菜主产区为望花区塔峪镇、ws县海浪乡和顺城区河北乡,生产时间由当年的xx月份延至次年的3月份;种植品种不断更新,反季生产能力逐年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逐步深入人心,农业投入品和产品监管力度不断加大,目前,全市有效认证无公害农产品达到164个、xx万亩,认证绿色食品达到xx个产品、xx万亩,认证有机食品xx个产品;生物防治、秸秆反应堆等生物技术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应该说,我市蔬菜生产呈现出一个良好的局面。到XX年底,全市蔬菜生产面积xx万亩,其中保护地面积3.64万亩,总产量45万吨,商品量xx万吨。在十二五期间,我市在蔬菜产业发展上以保证市区和中心镇居民蔬菜供应为目标,以现有菜田为基础,积极改造尚能恢复的老菜地,加快建设以设施农业为主的新基地,努力构建“一环两带一板块”的全市蔬菜生产新格局。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实现菜田面积xx万亩,年总产量达到xx万吨,年商品量实现36万吨。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和农副产品的需求出现了新的变化,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农产品个性化的需求和愿望越来越强烈。一些大型企业更是积极寻求以租赁或订单的形式与蔬菜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合作为企业长期供应放心、新鲜蔬菜。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菜篮子工程农企对接洽谈会,就是为了适应这种需要,为供求双方提供一个平台,让企业与农民近距离接触,使我市的蔬菜从“菜园子”直接装进老百姓“菜篮子”,由生产基地直接端上企业事业单位的餐桌,让企业事业单位吃到放心、安全的蔬菜。也让广大种植户和农民合作社在减少流通环节、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中提高种植附加值,实现农民丰产又丰收,企事业单位满意又放心,达到互惠互利,双方共赢。
这次洽谈会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种植大户、合作社提供设施和耕地,企业可以直接参与生产,自产自用,二是企业与农民签订订单,根据自身需要,由农民来管理、生产,三是采取顺城砖台体验园的方式,由我们提供场所,合作社提供服务,企业来体验农事生产的乐趣
作为一种创新、一种探索,农企对接在我市还刚刚起步、任重道远。任何新事物的产生、发展、完善,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更需要我们去关心、呵护、培育它。为有效推动蔬菜产业发展,确保“农企对接”工作真正发挥实效,我认为要认真做好以下几点:
一要转变思想观念。“农企对接”对我市企业和农民来说,是一个新生事物,要实现“农企对接”工作的快速发展,必须从加快转变观念入手,着力解决好阻碍发展的认识问题。各县区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农企对接”在搞活流通、促进消费、保障供应、惠农惠民等方面的重大意义和作用,逐步转变农民的意识,鼓励农民主动与企事业单位对接,积极为企事业单位牵线搭桥,主动推介本地农特产品。
二要做大基地规模。实施“农企对接”,基地建设是关键。各县区农发局是这次“农企对接”项目的承建单位,要建立相应的责任体系,确定项目负责人,要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指导和管理,支持合作社率先建立专业化、规范化的生产基地,带头实施标准化、规模化生产。重点抓好蔬菜、食用菌基地建设,尤其要抓好反季节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同时,要着力培养一批农民经济人,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将企业与农民有效衔接起来,满足二者需求,逐步搞活农村市场。
三要典型示范带动。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是“农企对接”的两个重要实施主体,实施主体的选择直接关系到项目实施的好坏。“农企对接”毕竟是一种新型销售模式,在我市首次提出,因此,有必要建设一批示范点,通过示范、辐射作用,扎实推进“农企对接”项目。各县区根据本地区生产特点,选择有代表性的蔬菜基地,在提升规模、提高质量、树立品牌上下功夫,建成一批样板基地、示范基地、精品基地,带动引导全市“农企对接”工作全面推开、取得实效。
四要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是关系到生命安全的重大问题,各县区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生产放心农产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坚持“抓两头带中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原则,突出抓好投入品和产品的质量监管,积极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努力推行“三品一标”模式,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产品、有机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同时,要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指导管理,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率先实施标准化生产,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和质量安全台账,健全农产品质量管理、化学投入品控制、质量可追溯、自律性检验检测和农产品包装、标识等体系和制度,积极为合作社申请农产品认证和创建品牌提供咨询、指导和服务。
五要健全机制制度。“农企对接”能否顺利推进,关键在于企业能否与基地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这要求企业、专业合作
社和农民从长远出发,相互理解和支持,正确处理利益分配关系,建立利益均衡机制。要积极探索有利于实现互惠共赢的制度机制,鼓励农企双方签订长期对接合同,建立稳定、紧密的对接关系,提高合同契约意识和诚信意识。
我相信,通过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农民共同努力,这次的“农企对接”工作将取得满意的效果,开拓出一条新的产、销、用衔接模式,进而推动我市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谢谢大家!
第四篇:宁国市菜篮子建设情况汇报策
宁国市城郊蔬菜基地发展现状及对策
作者:网站管理员发表时间:2010-11-5 15:05:07点击次数:82
一、产业现状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变,以及自然人口的膨胀、流动人口的扩展,我市蔬菜供需矛盾日益加剧;特别是近几年因城区快速拓展导致城郊专业菜地面积急剧减少,农业向二、三产转移速度加快使得蔬菜产业从业人员也相应减少,更造成了商品蔬菜的严重短缺,价格波动较大。
1、生产及供应情况。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老菜地的征用及污染,全市2005年城郊专业菜地面积约2500亩,比1995年前减少了2000亩,比2003年减少了1000亩,面积急剧下降(详见附表)。因此市场供应缺口较大,据统计,我市目前城区常住人口约10.4万人,年均消费蔬菜1.8万吨(按每人年消费160kg计,流动人口未计),而城郊菜地每年正常年份能提供的蔬菜仅有0.75万吨(约占总消费量的40%,灾害年景只有30%),尚缺1万余吨;按日计算,市区日均消耗商品菜4.5万kg,但城郊专业菜地只能供应1.5—2.0万kg,远郊菜地和二线菜地每日约能补充0.2万kg,其余缺口每天必须到杭州、常州等大型蔬菜批发市场“进口”,每天外流资金2万元以上,年外流资金 600万元以上!城郊蔬菜生产者由于种种原因不愿更多地投资进行保护设施栽培,所以一旦遇到不利的气候条件就会立刻在市场上显露出蔬菜供应偏紧的状况,尤其是优质鲜菜更是短缺,造成市场菜价波幅较大,严重影响和谐的市场供应和生产的可持续性。
2、生产结构情况。我市城郊蔬菜种植主要有根菜类(萝卜、胡萝卜)、瓜类(黄瓜、西瓜、瓠瓜、苦瓜、丝瓜、南瓜、冬瓜、)、茄果类(西红柿、茄子、辣椒)、叶菜类(大白菜、小白菜、青菜、白花菜、莴笋)、豆类(毛豆、豇豆、四季豆、扁豆)、薯芋类(马铃薯、山芋)、葱蒜类(韭菜、大葱、生姜、大蒜)、水生蔬菜(莲藕、茭白)、食用菌类(香菇、木耳、草菇)9大类等30余个品种。种菜面积较为零散,连片100亩以上的基地或种植大户为数不多,严重制约了生产基地化、集约化、市场化进程。而且大部分以露地常规栽培为主(约2000亩,占80%),由于受自然因素影响,加上蔬菜生产的季节性。在“春淡”(3—4月)和“秋淡”(9—10月)季节,蔬菜上市的种类及品种比较单调,不能解决城市居民对蔬菜多样性的需求。栽培模式上以复套种为主,近年来,菜农注重引进优
良的大路菜品种,目前,一般常规季节性菜地单位生产面积年产1.5吨,专业保护菜地年亩产约3.0吨。蔬菜结构应进一步加快调优,提高产业效益,满足城市化需求。
3、质量安全情况。一方面城郊老菜区土地比较肥沃,基础设施比较健全,沟渠路比较配套,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强;而且有一批种菜能手,技术水平较高;有市场意识,市场应变能力强。另一方面耕作年限时间长,病虫害和污染较严重,施药量过频过大,直接影响了蔬菜产品的质量。根据我市近三年来的质量安全抽检情况看,总体情况良好,但也有极个别农户盲目施药,造成超标,存在安全隐患。
4、资金扶持情况。1995至1997,全市共发放大棚蔬菜周转金240多万元(其中城郊专业菜地约180万元,占75%),用于鼓励发展大棚设施蔬菜,全市先后建成了河沥、港口、汪溪、胡乐等设施蔬菜基地,面积达3000亩,其中城郊设施菜地达1200亩。2005年,中共宁国市委出台了18号文件《关于加大对农村扶持力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若干政策》中规定:新发展中药材和其他高效经济作物50亩以上、当年亩均受益达1500元以上的,每亩补贴80元,全年共兑现奖励资金120余万元。少数乡镇也积极出台有关政策,鼓励大棚蔬菜的发展,如竹峰乡对每发展一亩大棚以奖代补300元。一定量的资金扶持对投入较大的设施蔬菜的发展推动不是很明显,急待调整菜篮子相关扶持政策。
二、发展意见
l、积极争取各项政策,创造发展环境。以创建和谐社会、确保城乡菜篮子稳定供给和安全消费、促农增收为目标,将菜篮子列入城市发展战略的一部分,予以优先侧重扶持,出台菜篮子发展议事协调机制、资金征缴和专项资金扶持机制,强化目标管理和考核奖惩等制度。
2、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快调整。①制订切实可行的规划。根据我市目前供需状况及宁国城市规划需要(“十一五”末,城市人口达20万,建成长三角地区全面小康型、生态园林式的中等工业城市),必须要发展专业保护菜地面积10000亩,同时以露地常规蔬菜和山区夏季反季节蔬菜为补充,才能基本上满足日常需求。考虑到我们的实际运作能力,可每年新建800-1000亩,用10年左右时间进行建设。②合理布局基地。我市人多面广,地域宽阔,要满足不同季节、不同区域的消费意向,当前可先行构筑起分布均衡、特色鲜明、运输便利、由近及远的蔬菜基地。加强二三线基地和反季节蔬菜基地建设。一要大力
增加保护设施。重点是增强抗干旱、抗暴雨、抗高温和抗低温的设施和生产优质叶用蔬菜为主的保护地栽培设施,提高“春淡”、“秋淡”生产的能力。扩大保护地设施面积时,注意温室、大棚等保护地没施的合理选择,使其具有较好透光保温或遮光降温性能,以满足反季节蔬菜正常生长的需要。以实现全天候生产与供应为目的,稳步提高“春淡’’和“秋淡”的蔬菜供应水平,大幅度增加蔬菜生产者的收入。并借助保护地栽培设施,增加精细种类及品种生产能力,整体提高蔬菜质量。③加快调整结构。注重各个基地的特色导向,进一步优化布局调整和结构调整。突出抓好单品种、外向型蔬菜基地建设等,如河沥主攻发展茎叶等速生蔬菜,南山、竹峰优先发展果实类等秋延蔬菜,港口则重点发展马铃薯等地下蔬菜,同时把食用菌和芽苗菜等安全营养蔬菜作为郊区新兴蔬菜产业加以培植。
3、推进标准化,提升产品质量,保护安全消费。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为契机,加大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实施力度,指导生产者、经营者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和加工,安全使用肥料、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继续执行我市《宁国市无公害蔬菜产销管理办法》、《宁国市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等规定;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新的标准和规定。继续组织和鼓励“三品”认证,推进蔬菜产品包装分级销售和市场准入制建设,提高蔬菜消费安全水平和商品质量档次,实现优质优价。
4、加快科技推广,搞好全程服务。①加强引种示范与推广。从国内外引进一批以叶菜为主的优质蔬菜种类及品种,并做好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应加大对抗热耐寒晚抽薹小白菜、抗热绿叶类蔬菜(菠菜、莴笋、生菜、芫荽)、野生菜以及瓜类、豆类、抗热萝卜、微型蔬菜等种类和品种的试验、示范、推广,品种个数应达到几十个以上。大力引进、推广蔬菜优良新品种时要注意根据市场需求,适当调整秋大白菜、小白菜、萝卜等大路菜的种植面积,增加适销对路的种类和品种,特别是增加名特优稀蔬菜的种植面积,如微型番茄、荷兰彩椒、日本南瓜、水果黄瓜等,使新品种不断地上市。②要注重产后服务。兴办多种形式的经济实体,连接小生产与大市场。城郊菜区人口密集,靠城近,信息灵,提倡一部分人从种菜行列中脱离出来专职从事卖菜等营销活动,组成一支销售大军,推动蔬菜生产发展。③要搞好技术培训。对生产者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以村民委员会为单位,以本地能人为主体,紧密结合本村生产实际开展培训或研讨,也可以请有实践经验的老师或老农传授经验,广泛应用电视录像,现场交流等方式,使广大菜农看得见,摸得着,学
得会,用得上,以此提高菜农整体素质。技术培训内容上要注重创新,富有市场竞争力,要实施产前、产中、产后的配套服务。
关于创建千亩商品蔬菜基地的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伴随着宁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蔬菜的需求也直线上升。竹峰处城郊,得天独厚的交通条件,成为发展蔬菜种植基地的首选。目前办事处成规模的蔬菜种植点有竹峰村代家塔十七户,约六十亩,其中今年新增八九户。说明群众对街道党工委提出的实施“千亩蔬菜、万亩毛竹”工程做出了积极的响应。通过调研走访,发现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蔬菜的需求量增大,据统计,种植大棚蔬菜效益,正常年间,投入人工大棚每亩约五千,收入一万五,种植露天蔬菜,每亩收入八千,平均计算,种植蔬菜,每亩约有一万元的收入,如果建成了千亩商品蔬菜基地,那么就可以直接拉动一千万元经济,这对增加农民收入,又好又快地发展竹峰村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二)调研中发现的问题:
(1)宣传力度不够。仅有竹峰街道和村开过几次会议,农机站到农村宣传力度是不够的。绝大多数对种植蔬菜成效、技术甚少,只有一小部分群众有积极性,绝大多数的农民对种植蔬菜瞻前顾后,另外绝大多数农民对我街道出台的种植蔬菜优惠政策尚不清楚。
(2)街道党委政府在工程中重点不明确。一千亩商品蔬菜基地,没有明确规划种植范围,没有明确的蔬菜种植点。仅大棚蔬菜有一种植基地,露天蔬菜尚无成规模基地。目前,可形成规模以上大棚蔬菜种植基地仅两百亩左右。
(3)技术储备力量薄弱。目前种植蔬菜技术含金量高,我们技术备不足,仅仅只有农机站人员和种植大户莅临现在指导。大面积辅导、指导技术人员缺乏。
(4)资金不足。对农村来讲,按一亩大棚五千成本投入,400亩约需200万。对于这笔资金的筹集,群众能够集资一部分,相当一部分需要贷款获取。
(5)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成规模商品蔬菜种植,需要相应齐全的水电配套设施,基础设施没有跟上,蔬菜种植难以继续发展。街道党委政府对基础设施规划没有做出整体设计。
因此,为顺利推进千亩商品蔬菜基地建设,我们调研小组提出以下建议:
(1)街道党工委加强信心,加大宣传,通过多种渠道加大宣传力度。
(2)实施千亩商品蔬菜种植基地,作为挤进市菜篮子工程项目,争取资金、技术支持。
(3)做好规划,明确大棚蔬菜基地和露天蔬菜基地,配专门办事人员。
(4)政府出面,加快发展、牵引资金、技术支持,加速推进千亩商品蔬菜工程的实施。
2009年11月8日
第五篇:北京菜篮子工程建设意见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统筹推进本市“菜篮子”系统工程建设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意见
京政发〔2010〕37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自1988年实施“菜篮子”工程以来,本市“菜篮子”产品产量稳定增长,品种日益丰富,市场布局逐步合理,流通体系日趋完善,基本满足了城乡居民对“菜篮子”产品日益提高的消费需求。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通知》(国发〔2010〕26号)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10〕18号)要求,进一步加强“菜篮子”系统工程建设,做好蔬菜等“菜篮子”主要产品的市场供应保障和价格基本稳定工作,结合本市实际,提出如下工作意见: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进一步明确加强“菜篮子”系统工程建设的方向思路
北京作为首都和特大型城市,正处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全面推进“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的重要时期。进一步加强“菜篮子”系统工程建设,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当前,本市“菜篮子”工作既面临着诸多有利条件,同时也面临着生产、消费、流通等方面发生重大变化所带来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因此,必须进一步强化抓好“菜篮子”系统工程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保障首都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
总体思路:着眼于稳步提高“菜篮子”主要产品自给率、控制率、合格率及应急保障能力,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大政府投入和调控力度,综合施策、统筹推进,重点抓好扶持“菜篮子”生产、完善市场流通体系、创新调控保障机制等方面的工作,推动本市“菜篮子”系统工程建设向生产稳定发展、产销衔接顺畅、质量安全可靠、市场波动可控、农民稳定增收、市民得到实惠的方向可持续发展。
工作原则:围绕供应抓生产,确保数量充足、质量安全,加强对自产和外埠进京产品的监控和管理;围绕保障抓流通,加强覆盖批发、运输、零售等各环节的流通体系建设,完善政府储备,增强市场调控能力;围绕职责抓机制,明确部门和区县职责任务,充分发挥整体合力,保证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二、突出重点,统筹推进,认真落实加强“菜篮子”系统工程建设的目标任务
(一)加强生产基地建设。根据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功能定位,突出区域特色,合理调整布局,大力扶持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农业生产,加大生产基地基础设施和生产技术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重点发展日光温室,提升京郊冬淡季蔬菜生产能力;加快发展北部山区露地菜田,提升京郊夏淡季蔬菜生产能力。重点建设一批设施农业标准园、品种改良中心和良种繁育基地、蔬菜标准示范园、现代化蔬菜育苗场。新建一批标准化禽舍,改造提升一批肉禽舍、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蛋鸡标准化养殖场、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实施3万亩老旧池塘标准化改造,建设设施渔业和工厂化养鱼车间,推动良种
生产和应用,提升7。5万亩池塘集约化生产水平。实施果品专业村(镇)建设和“百镇千村万户”工程,建设一批有机果园,改造一批老旧果园。
稳定提高自给率。按照“菜篮子”系统工程建设目标及各区县基本农田数量、现有生产规模等,确定各区县菜田面积最低保有量。到“十二五”末,蔬菜总面积达到70万亩,其中设施蔬菜面积达到35万亩,蔬菜年总产量达到450万吨,蔬菜、猪肉、禽肉、鸡蛋、鲜牛奶自给率提高到35%、30%、70%、66%、68%以上。
推动区域间合作。推广“京张合作”模式,强化与兄弟省区市,特别是北京周边主产地的产销、购销合作,加大力度建设紧密型外埠生产基地,形成稳定可靠的生产货源。“十二五”期间,在张家口等周边地区再发展20万亩蔬菜基地。到“十二五”末,外埠蔬菜供京生产基地达到80万亩,蔬菜、猪肉、禽肉、鸡蛋、鲜牛奶控制率分别提高到50%、87%、90%、80%、80%以上。
(二)合理规划布局批发市场和零售网点。整体规划,统筹建设本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将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改造和建设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加以保障。进一步增强批发市场的社会公益性作用,新建、改造一批批发市场、产地市场和社区市场,完善市场基础设施以及分拣、初加工、包装、冷藏保鲜、检验检测等配套设施。同时,深入研究和完善批发市场经营管理体制,增强对蔬菜等“菜篮子”主要产品批发环节的组织、调度和管理能力。
加强对蔬菜等“菜篮子”主要产品销售终端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结合城市改造和房地产开发等渠道,努力形成全面覆盖、方便市民的社区零售终端网络。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扩大零售网点,在特定时段为蔬菜早、晚市开辟专门销售区域。新建小区的蔬菜供应零售网点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按标准与住宅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严厉查处擅自改变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用途的行为。准许老旧小区改建废置的原配建设施(如锅炉房、换气站等),用以增加蔬菜零售网点。
(三)打造新型流通体系。发展现代营销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流通主体,构筑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流通体系。持续推进“农超对接”工作,积极探索“农餐对接”流通模式。引导大型零售流通企业、学校、酒店和餐饮企业等最终用户与产地的生产合作社、批发市场、龙头企业等直接对接,促进与产地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构造鲜活农产品“超市+基地”、“餐饮企业+基地”的供应链模式,努力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让市民得实惠、农民得利益。
开展多种形式的产销衔接活动,促进生产与市场对接。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根据区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规划使用本集体土地从事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加快推进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批发市场发展冷链物流,建设冷藏设施。在重点集散地和交通枢纽地建设中继性冷藏物流中心,与城区“菜篮子”产品销售网络的冷藏体系相对接。指导协调连锁超市调整产品经营结构,增加蔬菜销售品种,稳定市场供给。
(四)确保“绿色通道”畅通有序。进一步落实和完善蔬菜等鲜活农产品运输的“绿色通道”政策措施,扩大“绿色通道”政策覆盖的蔬菜品种范围。协调铁路部门对进京产品铁路运输给予运力支持,促进大批量、长距离蔬菜的铁路运输。加大“绿色车队”建设力度。对
进入城市中心区的货运车辆进行规范,通过发放通行证、统一车身标志标识等措施,切实解决蔬菜等鲜活农产品运送车辆在城区通行和停靠问题。
(五)增强储备应急供应能力。创新储备形式,优化储备结构,确保“菜篮子”产品应急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到“十二五”末,政府储备和生产储备的肉类和蔬菜确保短期应急供应。优化、调整政府储备品种和数量,根据本市人口增长,生产供应、消费和应急需求,逐步增加蔬菜储备数量和供应天数。完善储备轮换机制,加强储备监管,确保“日常供应、安全供给、应急供给”三道保障线真正发挥作用。建设一批市级“菜篮子”主要产品生产储备保障基地,作为本市“菜篮子”系统工程的重点调控基地。
(六)加大市场监测监管力度。密切关注蔬菜等主要产品市场供应和价格走势,加大监测力度。建立“菜篮子”产品信息预警体系,收集、整理产品货源信息与需求动态;建立生产前端的生产要素分析系统,完善产品生产货源变动的预测预警制度。
建立市场租金价格公示或备案制度,推动全市各类农贸市场、社区菜市场在营业场所显著位置公布市场设施摊位租赁费标准,使市场租金价格公开透明。依法从严惩处捏造散布虚假价格信息、囤积居奇、串通涨价等扰乱市场价格秩序的行为,加大对资本炒作的处罚力度,切实维护市场秩序。
(七)提升产品质量安全。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确保“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稳步提升。到“十二五”末,“菜篮子”产品全面达到无公害标准,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的生产量比2009年翻一番,“菜篮子”主要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力争实现100%。
大规模开展标准化创建活动,建立一批规模较大、特色突出、管理规范的标准化示范基地,实现分级动态管理。建设以市级、区县级检验检测中心为主体,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乡镇检测站、生产经营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检测室为依托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三级检验检测体系;建立监督抽检、例行监测和自检相结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制度。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区县和示范乡镇建设。推进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制度,推行农产品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制度,实施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质量安全自控示范点建设。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重点,实现食用农产品入市证、票(标识)管理。实施品牌战略,开展农产品的商标注册和优秀品牌评定工作,推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和申请使用地理标志。
(八)妥善安排低收入群体生活。完善价格补贴政策,安排好困难群众生活。根据蔬菜等“菜篮子”产品价格上涨情况,采取适当提高低保标准、发放临时补贴等措施,确保低收入居民生活水平不降低。进一步健全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和价格变动联动机制;按照《城乡居民基本生活消费品价格变动应急救助预案》规定,做好应急救助准备。保障大中专院校蔬菜等“菜篮子”产品供应,采取定点直供、适当补贴等措施,稳定学生食堂饭菜价格,对特困学生给予适当补助。
三、市区联动,加强扶持,切实为“菜篮子”系统工程建设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一)加强统筹协调。“菜篮子”系统工程建设涉及面广、工作环节多。坚持把此项工作摆到重要议程,作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协作。市生活必需品应急协调小组负责统筹、组织和推进本市“菜篮子”系统工程建设相关工作。
协调小组办公室要及时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和机制,明确分工,做好协调,充分发挥整体合力,及时做好信息汇总、专题调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协调解决,主动做好工作。
(二)层层落实责任。进一步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实行市和区县分级负责制。根据本市人口增长、生产供应和消费需求情况,研究确定“菜篮子”产品生产用地保有数量、基地建设,重点产品自给率、控制率、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主要产品市场价格、产销衔接、市场建设、应急处置、风险控制、农业生态环境、政府储备、信息化建设等指标,列入区县政府和市各相关部门的责任制考核体系。选择部分重点“菜篮子”工程建设指标,作为“菜篮子”保障任务下达相关区县。区县政府要落实属地责任,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制定配套工作方案,明确工作实施步骤,采取有效措施落实承担的各项任务。
(三)实施政策扶持。将“菜篮子”工程建设资金列入市、区县财政预算,加大对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市级财政资金重点支持大型批发市场、新型流通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应急保障基地和紧密型外埠生产基地建设;区县财政资金主要支持生产基地和零售终端建设。实行严格的“菜篮子”基地占补平衡和补偿机制,对征占基本菜田的用地单位征收菜田基金,用于新菜地建设和发展蔬菜生产。扶持设施农业发展,实施“菜篮子”重点产品补贴政策,对基本菜田、能繁母牛、能繁母猪给予相应补贴。扶持本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外埠投资建设生产基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本市“菜篮子”系统工程建设,鼓励农业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开展“菜篮子”金融创新业务。
(四)抓好宣传引导。完善新闻发布制度,科学、准确、及时发布有关信息,引导新闻媒体全面客观准确报道“菜篮子”产品市场供应、价格和质量安全情况,防止不当炒作。市生活必需品应急协调小组统筹信息发布工作,做到统一、主动发布信息。坚持正面宣传,积极宣传各级政府在加强供应保障、维护市场秩序、妥善安排低收入群体生活等方面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引导社会各方客观、理性看待市场变化,营造有利于“菜篮子”稳定发展的社会氛围。
附件:本市“菜篮子”系统工程建设重点工作任务分解
北京市人民政府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三十日
附件:
本市“菜篮子”系统工程建设重点工作任务分解
一、加强生产基地建设,稳定和提高本市蔬菜自给率,到“十二五”末,本市蔬菜自给率提高到35%。
牵头单位:市农委、市农业局。
协办单位:各区县政府。
二、推进与北京周边蔬菜主产地的产销、购销合作,稳定和提高本市蔬菜控制率。
牵头单位:市农委、市农业局。
协办单位:市商务委。
三、实施“菜篮子”重点产品最低保有量制度,按照“菜篮子”系统工程建设目标及各区县基本农田数量、现有生产规模等,确定各区县菜田面积最低保有量,划定基本菜田。牵头单位:市农委。
协办单位:相关区县政府。
四、整体规划批发市场,加大政府支持和投入,增强对批发环节的调控能力。牵头单位:市商务委、市发展改革委。
协办单位:市规划委、市国资委、市工商局。
五、加强蔬菜等“菜篮子”主要产品销售终端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在特定时段为蔬菜早、晚市开辟专门销售区域。
牵头单位:各区县政府。
六、确保新建小区蔬菜供应零售网点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和使用。准许改建老旧小区废置的原配建设施,增加蔬菜零售网点。
牵头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规划委。
协办单位:各区县政府。
七、打造新型流通体系,持续推进“农超对接”工作,探索“农餐对接”流通模式。牵头单位:市商务委、市农委。
协办单位:市教委、市旅游局。
八、扶持“菜篮子”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扶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鼓励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等质量安全认证,打造安全放心农产品品牌。
牵头单位:市工商局、市农委、市农业局。
九、依法从严惩处扰乱市场价格秩序的行为,加大对资本炒作的处罚力度。建立市场租金价格公示或备案制度,使市场租金价格公开透明。
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十、进一步加强农产品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经营秩序。
牵头单位:市工商局。
协办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委、市城管执法局。
十一、创新储备形式,优化储备结构,确保“菜篮子”产品应急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建设“菜篮子”主要产品生产储备保障基地。
牵头单位:市商务委、市农委、市农业局。
协办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
十二、落实和完善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措施。
牵头单位:市交通委。
协办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十三、协调铁路部门对蔬菜等鲜活农产品铁路运输给予运力支持。
牵头单位:市交通委。
十四、切实解决蔬菜等鲜活农产品配送车辆进城难问题。
牵头单位:市交通委、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
十五、妥善安排低收入群体生活。
牵头单位:市民政局、市教委。
协办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统计局。
十六、加大对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实施“菜篮子”重点产品补贴政策,扶持在外埠投资建设生产基地。
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农委、市财政局。
十七、实行严格的“菜篮子”基地占补平衡和补偿机制。对征占基本菜田的用地单位征收菜田基金,用于新菜地建设和发展蔬菜生产。
牵头单位:市农委、市财政局、市国土局。
协办单位:相关区县政府。
十八、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入“菜篮子”系统工程建设,鼓励农业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开展“菜篮子”金融创新业务。
牵头单位:市金融局。
十九、统筹开展对蔬菜等“菜篮子”产品的信息发布,统一、主动发布信息。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协办单位:市生活必需品应急协调小组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