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十一五”总结

时间:2019-05-15 13:59: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畜牧业“十一五”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畜牧业“十一五”总结》。

第一篇:畜牧业“十一五”总结

----XXX畜牧业“十一五”回顾

“十一五”期间,我县畜牧业坚持以“发展和安全”为主题,以“生产与防疫、管理与服务、技术与安全”三个并重为重点,以制度和效能建设为抓手,以深入推进工作制度健全化、日常办公规范化、工作环境优美化、素质教育经常化、档案管理标准化、业务工作目标化建设为切入点,深入学习弘扬右玉精神。截止“十一五”末,全县畜禽饲养量达到151万(头、只),比“十五”末的112万(头、只)增长34.8%;畜牧业总收入可达1.1亿元,比“十五”末的0.76亿元增长44.7%,占农业总收入的42%,畜牧业保持速度与效益同步增长的良好势头。

一、尊重科学、着眼长远、产业结构和谐有序发展

1、养殖结构科学规范:生产上坚持走“小规模、大群体”之路,朝“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方向发展;产业上依托龙头企业坚持“龙头+基地+规模养殖场和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充分发挥我县山大坡广的地理资源优势,使更多的农民依靠养殖业脱贫致富。目前全县规模养殖场达到742个,其中高标准养殖小区16个,规模养殖场占养殖总量的65%。

2、畜禽品种优质多元:一是以本地绵羊和小尾寒羊的杂交后代为母本,引进道赛特和萨福克肉羊作父本实现三元杂交,积极申报陵川太行黑山羊原产地认定和绿色产品的认证工作;二是推广个体小、耗料少、产蛋率高的小型高产蛋鸡;三是推广高效低耗,生产绿色、安全、风味独特的山地土鸡,四是特色养殖发展形势喜人,目前,全县饲养土鸡37户,存栏15万只;野猪2户,山禁牧、饲料价格上涨等因素与“十一五”初相比略有下降。

2、畜禽产品大幅提升

截止“十一五”末,全县肉总产量9125吨,与“十一五”初相比增加203吨,同比增长2.2%;其中猪肉产量6793吨,与“十一五”初相比增加266吨,同比增长4.0%;牛肉产量661吨,与“十一五”初相比减少165吨,同比减少19%;羊肉产量1141吨,与“十一五”初相比增加39吨,同比增长3.5%;禽肉产量430吨,与“十一五”初相比增加139吨,同比增长47.8%;禽蛋产量4700吨,与“十一五”初相比增加1291吨,同比增长37.9%;牛奶产量850吨,与“十一五”初相比增加640吨,同比增长300%。

三、与时俱进、创新开拓、项目建设扎实有效推进

1、重点项目扎实推进

丹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草地治理项目是全省实施蓝天碧水战略的重点示范工程,是改善我县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重点工程。工程项目分三年实施,总投资2250万元。2010年是项目实施的第一年总投资746.72万元,目前,目前,2010年项目建设内容已全部完成:

一是完成改良牧坡8000亩,占计划的100%。二是完成人工种草4000亩,占计划的100%。三是完成草地围栏12000亩,占计划的100%。四是完成草地鼠、虫害防治12000亩,占计划的100%; 五是粪便处理任务。按照项目要求,亿利禽畜养殖有限公司等8个场通过政府采购中心公开招标从江苏省采购了8套粪便处理机械分发到各场,建成了有机肥加工生产线;同喜养殖有限公

项目是带动产业发展的有力平台。我局始终把项目申报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实行专人专机管理,建立了项目备选库。目前库存项目9个,向省、市申报6个。“十二五”期间,我局紧密联系国家各项畜牧业扶持政策,共向上级申报畜牧业项目9个,分别是土鸡山地放养项目、无公害优质肉羊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无公害生猪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项目、陵川黑山羊品种资源保护建设项目、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畜禽交易市场信息化建设项目、畜禽屠宰深加工项目、低碳畜牧循环经济建设项目,共计申报资金4.5亿元。

四、执政为民、锐意进取、描绘畜牧跨越发展蓝图 2011年全县畜牧兽医工作将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科学发展、生态发展、安全发展”主题,以更加解放思想为先导,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以提升畜牧业跨越发展为宗旨,以更加务实的管理为突破口,以“一年打基础、两年规范化、三年上台阶”为目标,以“生产与防疫、管理与服务、技术与安全”三个并重为重点,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制度和效能建设为抓手,以深入推进工作制度健全化、日常办公规范化、工作环境优美化、素质教育经常化、档案管理标准化、业务工作目标化建设为切入点,大力实施规模健康养殖,着力推进“123444”工程,加快转变畜牧业生产发展方式,使全县养殖业向规模、环保、效益方向发展转型,全力促进我县畜牧产业健康、持续、跨越发展,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是瞄准一个任务目标。即全县畜禽饲养总量达到 170万头(只),各种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始终保持100%,确保全县不发

扩建工作。防疫检疫上在现有“免疫回执卡”、“督办卡”和办公考核等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县、乡、村、场四级“巡查”制度和责任追究等制度,确保全县禽流感、口蹄疫、猪蓝耳病、猪瘟、新城疫免疫密度始终保持100%,抗体合格率高于规定标准,完成产地检疫20万头(只、箱)。无公害畜产品生产上依托已取得的“参土”和“虫草生”无公害畜产品认证的带动,做大做强土鸡特色产业,并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商标、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统一服务、统一开发“六统一”管理模式,进一步推进土鸡蛋绿色有机产品产地认证工作。争取拿回陵川太行黑山羊原产地区域认证。养殖协会管理上充分发挥养蜂、养猪、养鸡、养羊四个养殖协会作用,明确领导责任,按照协会职责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实行行业自律,提升养殖协会管理水平。

六是健全四大服务体系。即健全饲草饲料体系、良种繁育体系、动物防疫体系和市场营销体系

XXX畜牧兽医局 二〇一一年一月七日

第二篇:县畜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文章标题:县畜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根据县计委编制“十一五”发展规划的要求,结合全县畜牧业发展形势和自身特点,在经过相关部门之间的不断沟通、认真调研、分析、讨论、论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划。

一、“十五”期间畜牧业工作回顾

(一)“十五”计划完成情况

----畜产品总量大幅增加,畜牧业成为我县重要

经济增长点。我县“十五”期末计划存栏42.5万头只,实际存栏40.68万头(只),完成95.7。其中牛计划存栏2.9万头只,实际存栏2.78万头只,完成96;绵羊计划存栏32.02万头只,实际存栏32.14万头只,完成102;山羊计划存栏3.27万头只,实际存栏4.2万头只,完成128;猪计划存栏3万头只,实际存栏0.4万头只,完成13。农区计划存栏16万头只,实际存栏14.4万头只,完成90,牧区计划存栏26.5万头只,实际完成26.22万头只,完成99,肉类年总产量计划6100吨,实际完成7404吨,完成121,奶产量计划6562吨,实际完成8198吨,完成125,毛产量计划930吨,实际完成740吨,完成80。2004年末,牧民人均收入达2986元。“十五”期间,我县牧民定居率100,牧民全部实现定居半定居。

----牲畜品种改良取得明显成效。加大了黄牛改良工作力度,坚持冷配和良种公牛牵引交配相结合。目前,全县牛存栏为2.78万头,良种率53%。农区母牛改良配种率达90%以上。冷配黄牛平均受胎率80%以上。05年全县改良牛5950头,完成计划101;使用冻精8925粒,消耗液氮2100升;落实参配公牛370头,其中牧区新引进新疆褐牛种公牛15头,去势土杂种公牛1585头。

狠抓细毛羊品种改良工作。建立健全细毛羊品种改良工作制度;从严把关,引进优势种畜;加强小畜配种,重视科学选配;狠抓鉴定淘汰,发挥良种优势;认真做好疫病防治,提高生产性能;大力宣传推进细毛羊核心群的现代化管理,实现细毛羊产业的“两高一优”(即:高产、高效、优质)的战略目标。依托新疆“萨帕乐”品牌将我县优质细毛羊集中起来到南京羊毛市场进行拍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绵羊通过引进肉毛兼用羊杂交,肉的单产有了一定的提高。

----动物防疫体系、疫情监测体系进一步完善。县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动物防疫工作,把动物防疫工作纳入政府行为,形成了以畜牧兽医部门为主体,全社会支持参与的防疫机制。通过动物防疫监测站建设项目的实施,加强了动物防疫网络建设,基础设施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动物防疫水平进一步提高,保持了县内无重大疫情发生的良好局面。

----以草原生态保护为主的畜牧业项目建设稳步进行,畜牧业生产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十五”期间,是我县争取和实施畜牧业项目较多的一个时期,先后完成和启动实施了以天然草原保护、退牧还草项目工程、世行贷款项目、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等大型畜牧业建设项目,总投资2710万元。通过项目建设,全县新增围栏改良的天然草场面积达144万亩,占全县草场总面积的23.2%。新增定居牧民98户,使全县牧民1164户牧全部实现定居半定居。配套设施日趋完善,牧民定居点共建住房面积13.5万平方米,人均15平方米;全县累计打机井24眼,修引水渠91千米,架高压线155千米,修路350千米,修桥53座,药浴池29座;定居点“三通、四有、五配套”工程中,通水100、通电92、通路100;住房、棚圈、草料地分别为100、100、100;文化室、商店、卫生所服务体系和学校分别为80、100、100、100和95。定居点实现草料地从1995年的1.9万亩增加到2004年的4.87万亩,户均32亩。县乡畜牧兽医站基础设施和器械装备不断完善,交通、通讯、自动化办公条件不断得到改善。

(二)情况分析

从十五计划指标总体完成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牲畜品种改良力度不够,从而影响了畜产品的品质、市场价格和农牧民的人均收入。

2、牲畜存栏量的递增受到天然草原载畜量的限制,目前已普遍出现超载放牧现象。要想使人均收入不断增加,必须在牲畜品质上多下功夫,增加出栏率和商品率。

3、草原畜牧基础设施是影响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就目前情况来看,牧区畜牧业仍旧以数量型发展为主,而且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信息闭塞,交通困难,超载放牧现象十分严重,草场纠纷连连不断。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人工草料地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牧区人畜卫生饮水问题未得到根本性改变。

4、产业结构仍需进一步合理调整。牧区坚持以草定畜的方针,进一步加大牲畜改良力度,在提高牲畜品质上多下功夫;农区要坚持以小换大,在规模养殖上下功夫。要发展现代畜牧业,走农牧互补,以农促牧,农牧结合的发展道路。

5、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和法制建设,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有利于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十一五”规划思路和目标

“十一五”规划是我们迈向新世纪的第二个五年规划,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总体要求,继续把发展

作为主题,把调整经济结构和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抓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深化体制改革、实施科教兴国这三个最重要的战略支撑和关键环节,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一)指导思想及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及县党委十一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促进温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面进步,更上一个新台阶。注重统筹兼顾,促进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产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同时,抓住西部大开发为机遇,立足资源,开拓市场,依靠科技,发挥优势,狠抓流通,实现增收。畜牧业发展实行“以种促养、农牧结合,提高效益”的方针,继续坚持草原畜牧业和农区城郊畜牧业并举的方针,紧紧围绕畜牧业增产、畜产品增值、农牧民增收,突出抓好“三个重点”、“三个突破”和畜牧兽医草原基础设施建设。三个重点是: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牧民定居配套设施建设、大力农区畜牧业,三个突破是:黄牛改良、畜产品产业化和推广科学饲养(饲草料加工利用)。

以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市场为向导,改革为动力,走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牧结合,加强基地建设,健全服务体系,着力形成“两高一优”(高产、高效、优质)畜牧业,努力提高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加快畜群周转,使简单数量畜牧业转变为质量效益型畜牧业,从而提高畜牧业产值和农牧民人均收入。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重点抓好品种改良,优化结构,实现冷季舍饲,暖季放牧,科学饲养管理.

畜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优化品质,提高效益,推进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要继续坚持草原畜牧业和农区畜牧业并举的方针,强化农牧结合,重点发展农区畜牧业。同时,通过国家项目支持,大兴退牧还草工程,加强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为加快温泉县的畜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发展方向

畜牧业是经济的重要支柱,必须坚持农牧并举的方针,逐步把低产、低效益的畜牧业改造为优质高效的现代化畜牧业,大幅度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和畜产品数量质量。下大力气推进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认真处理好生产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真正做到依靠内涵挖潜力,依托生态求发展,使我县畜牧业经营方式由简单粗放型向规模集约型转变。

(三)奋斗目标

“十一五”期间,我县牧民基本实现小康,牧民定居建设全面完成,并得到巩固完善和整体配套。实行以草定畜、依法治草、加强草原防火、保护草地生态环境,改良天然草场200万亩、建设人工草场2万亩;通过多种途径提高牧民科学文化素质,积极引进和推广畜牧兽医草原新技术、新成果,羊以中国美利奴(新疆型)细毛羊、肉羊并举为主,细羊毛以“萨帕乐”品牌为依托;牛以荷斯坦牛、西门塔尔牛、新疆褐牛改良当地土种牛为主。“十一五”期间,把呼和托哈种畜场和昆得仑牧场建成种公羊、细毛羊培育基地,把塔秀乡建成优质牛基地,把博格达尔镇孟克牧场和塔秀乡建成牦牛生产基地,把哈日布呼镇、安格里格乡、查干屯格乡建成肉羊和牛肉基地。在全县范围内,加强和巩固牧区定居点“三通、四有、五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着重解决好牧民抗震安居生活条件。加强对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科技服务水平,扩大畜禽养殖规模,不断建立和大力发展养殖村、养殖小区、养殖大户(专业户)。同时通过“世行贷款—畜牧业综合发展项目”不断引进技术先进的牧业机械,增加畜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和投入。“十一五”末,我县至少要稳定15万只优质细毛羊,牛的良种率达到85以上,母畜比例达到68%以上,出栏率达69以上,肉产量达8500吨,羊毛产量达1000吨,山羊绒产量达9000公斤,奶产量11000吨。畜牧业产值将达到农业总产值的49。

大力发展农区养殖业,把农区牧业摆在与草原牧业同等的位置来抓。同时要优化品质,以发展大畜为主,塔秀乡要走在全县的前列,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并稳步推进和发展特色养殖业,以此作为农区养殖业的重点来抓。

到2020年,畜牧业总产值比2010年翻一番,占大农业产值的53%,农牧民收入中52%来自畜牧业。

三、“十一五”期间我县畜牧业重点投资建设项目

(一)牧民定居及饲草料基地配套建设项目

按照“三通四有五配套”的要求完善牧民定居及饲草料基地配套建设,使牧民定居工程发挥综合效益,从根本上解决冷季牲畜的补饲和温饱问题,进一步改善牧民定居条件和生产生活环境,不断提高牧民生活质量。配套完善现已开发的4.8万亩牧民草料基地,同时新开发2万亩草料基地,使全县划分给牧民的草料基地全部得到开发利用,保障牧区越冬牲畜畜均0.5亩草料地。总投资800万元,建设期2006-2010年。

(二)牧区水利设施配套建设

加大牧区水利设施建设,修建机井5座,防渗渠300公里,实现牧区人畜饮水安全。总投资2000万元,建设期2006-2010年。

(三)退牧还草工程项目

继续实施温泉县天然草原退牧还草项目,天然草原退牧还草项目建设总面积200万亩,人工草料地3万亩,改良草地40万亩。总投资250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000万元,地方配套500万元。建设期2006-2010年。

(四)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

重点改善基层畜牧三站办公设施建设。修缮房屋,更新设施,增加实验室设备,配备专用交通工具,配套计算机等现代化办公设备。县乡畜牧业信息联网,对牲畜存栏、改良、防疫、出售等情况逐步实现微机网络化管理。“十一五”内分期完成建设,8个乡镇站总投资50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440万元,地方配套60万元。建设期2006-2010年。

(五)30万只肉毛兼用羊生产基地建设(其中优质细毛羊15万只)

以牧区为重点,大力发展肉毛兼用羊生产基地。项目建成后,年内羊肉产量由现在的2800吨增加到3400吨。以呼和托哈种畜场、昆得仑牧场、塔秀乡、扎勒木特乡为重点,将人工授精、羊毛生产科学化管理、塑棚暖圈、冬羔生产、羔羊早期补饲百日出栏、两年三胎、绵羊疫病防治、饲草料加工、饲料添加剂等技术进行组装配套,建立多胎商品肉用羊生产体系,大力提高肉毛单产,提高养羊效益。同时,以呼和托哈种场细毛羊基地为基础,建设超细型细毛羊示范基地。组建超细型(毛细度70支以上)细毛羊核心群,通过应用现代生物育种措施,使核心群内个体单产细羊毛由现在的4公斤提高到4.5公斤,平均净毛率由58提高到62,66支以上的细毛占细羊毛比例由40提高到60%-70,并繁育生产优质种公羊,促进全县细毛羊的发展。项目总投资400万元,建设期2006-2010年。

(六)1.5万头肉牛、奶牛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其中优质高产奶牛1万头)

通过应用冷配改良、胚胎移植、经济杂交、改善饲养管理等措施,提高奶产量和肉产量。项目建成后,全县日产鲜奶(上市)量由目前的3吨增加到5吨以上。年出栏肉牛由目前的1万头增加到1.5万头以上。年产牛肉由现在的1200吨增加到1600吨。农区以荷斯坦牛和西门塔尔牛为主,全县建立10个千头牛养殖专业示范村(其中,奶牛养殖专业村8个)和标准化家庭养牛场100座(育肥牛20头以上,奶牛5头以上);建立良种牛繁育基地和牛胚胎移植中心。改造建设标准化棚圈3000座;完善建设冷配改良服务站(点)45座;推广小型家庭用饲草料加工机械1000套,大型自走式青贮收割机10台;推广家庭挤奶设备50套,建立标准化挤奶站8座。项目总投资900万元,建设期2006-2010年。

(七)牧区牧道建设

努力实现牧区道路全面贯通,维修建设年久失修牧道,修建必要的引水渠、过水路面、桥函,累计建设牧道200公里。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建设期2006-2010年。

(八)草原防火项目建设

为预防草原火灾,建立防火物资库,贮备必要的救灾物资和设备。建库房4座450平方米,购置灭火器、农药喷雾器各20套、防护服、防护面具各100套,帐篷30顶,车辆(小车、大车、铲车等)3辆,贮备必要的防火基金。总投资380万元,建设期2006-2010年。

(九)畜牧兽医科技推广项目

大力推广先进的畜牧兽医科学技术,以科技培训、科技示范、组织现场观摩为主要方式进行。每年进行短期培训养殖户250户,5年累计培训1000户;每年下派专家技术人员下乡巡回宣讲培训,培训人员3000人次,5年累计达到1.5万人次之;每年组织一次现场观摩会,交流养殖经验;每年印发畜牧兽医相关科技手册10000份,5年累计50000份。总投资100万元,建设期2006-2010年。

(十)无公害绿色畜产品安全生产体系建设项目

根据行政区划、牲畜放牧习惯和本县独特的自然屏障,建立温泉县无规定疫病保障区,为生产无公害、绿色畜产品打基础,以此推进温泉县畜牧业的发展。主要进行实验室建设、配置设备仪器和疫情监测车、培训技术人员、设置固定动物防疫检疫场所、监测站等建设,积极申报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基地。项目建设总投资1000万元,建设期2006-2010年。

四、实施“十一五”规划的主要措施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及2005年自治区、自治州农村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祖国建设和西部大开发为机遇,强化宗旨和责任意识,加大畜牧业科技服务和投入,以高产、高效、优质为目标,努力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引导牧民在畜产品加工、草原生态旅游、保护草原生态和建设上多下功夫,不断提高牧民人均收入,实现全面进入小康社会之宏伟目标。

(一)加强对畜牧业的领导,凝聚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形成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合力

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成立由县政府主管领导为首的“十一五”规划实施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步实施。各级党委、政府要深入研究,科学分析,准确把握畜牧业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因地制宜确定区域性畜牧业发展的长远战略。不断完善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畜牧业的氛围,协调各涉牧部门,在资金、物资、人才、技术、信息、流通等方面予以全方位支持,建立广泛的联系,密切配合,协同工作,促进畜牧业大发展。

(二)加速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推进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进程。

1、依法行政,切实抓好动物防疫工作。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畜禽疫病防治工作,始终把疫病防治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全面贯彻《动物防疫法》、《自治区动物防疫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认真落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规划》(新政发[2005]102号)、《关于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建议》(新政发[2005]103号)、《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若干意见的意见》(新政发[2005]104号),按照“防疫先行、预防为主、依法治疫”的方针,切实抓好强制免疫,计划免疫率100,免疫标识佩戴率、建档率100。以检促防,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市场检疫率100。严格检疫和淘汰处理布氏杆菌病和结核病牛,防止人畜感染。各乡镇场以及牲畜集中的村队,都要逐步建立规范的肉食品销售市场、活畜交易市场。“十一五”期间,县、乡(镇场)都要因地制宜建设牛羊定点屠宰场,博镇、哈镇要建立家禽定点屠宰场。确保县内无重大疫情发生。

2、加强疫情监测,完善应急机制,做好物资储备,确保对突发疫情的及时处理。进一步抓好县、乡镇场疫情监测网络建设,配套设施,完善制度,专人负责,保证及时准确按规定上报情况。“十一五”内,要配套完成县、乡动物疫情报告计算机网络建设,推动全县动物防疫工作信息化。同时要完善动物疫情防治应急机制,一旦发现疫情,能快速反应,对出现的疫情、疫点果断处置,尽快控制和扑灭疫情,将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2005年到2007年,着力于乡镇畜牧兽医站和村级防疫网络建设;2008年到2009年,基本完成乡镇畜牧兽医站和村级防疫网络建设,完成县级动物疫病控制与诊断中心建设,完成县级动物防疫物资储备库建设;2010年加强巩固完善。

3、发挥天然屏障和地缘优势,积极争取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推进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要积极争取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进程,为生产无公害、绿色畜产品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立现代畜牧业品种改良体系,大力推进畜禽良种化进程。

1、遵循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区域特色的原则确定牲畜品种改良的方向。选择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的畜禽品种作为开发重点加快发展。草原畜牧业要坚持牛羊为主的格局,积极发展新疆褐牛,重点发展肉羊、细毛羊,以提高产肉量和改善羊毛品质为主要目标,积极引进优质美利奴、陶赛特、巴什拜羊、罗马尼赫尔斯、杜波等种公羊进行选种选配和进行经济杂交,提高品质。细毛羊重点抓呼和托哈种畜场、昆得仑牧场、塔秀乡、扎勒木特乡,加强选种选配和选育工作,认真抓个体鉴定,建立健全档案。核心群90的生产母羊羊毛细度要达到66支以上,平均产毛量达到4.5公斤,平均体重达到45公斤。粗毛羊改良要以提高产肉量为主,改善羊毛品质,提高羊毛的商业利用价值,羊毛品质要达到半细毛、白色同质毛的标准。

农区畜牧业要大力发展养牛业,坚持肉乳并重的方向,大力发展肉用牛(安格斯牛),积极发展优质奶牛(荷斯坦牛)和乳肉兼用牛(西门塔尔牛)。通过本品种选育、经济杂交、提高科学饲养管理水平等措施提高养牛业经济效益。根据市场需求适当发展养禽、养猪及特色养殖产业。

2、健全县、乡两级畜禽改良网络,完善良种繁育配套设施,加快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生物技术在良种繁育和推广中的应用。

3、加大对种畜禽的管理力度。依法加强对种畜禽的管理,保障种畜禽的质量。认真贯彻落实《种畜禽管理条例》实行分级管理。凡需从县外引进种畜禽的,必须经县畜牧行政管理部门统一审核,并按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办理手续后,方可引进。对境内的种公羊、种公牛每年要进行一次普查鉴定,对合格种公畜发《种公畜使用证》,对不合格的公畜及时进行淘汰处置。对种禽场要加强监管,保证品种质量。建立种畜禽档案,实行动态管理。

4、科学规划布局,正确引导农牧民进行牲畜品种改良。通过畜牧事业服务机构或养殖协会的运作,积极培养和发展牲畜品种改良专业户,实行挂牌经营,有偿服务;公开标准,有序竞争;合同承诺,服务到户。采取人工授精、种公畜牵引交配、胚胎移植等多种形式对集中的、分散的畜群进行改良,为促进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养殖,产业化经营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加强天然草原生态保护改良工作,加快牧区饲草饲料基地建设步伐,促进草原生态优化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1、依托项目,加强天然草原改良工作,加快牧区饲草饲料基地建设步伐,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把草原工作的战略目标由“经济”转为“生态经济社会”目标并重,生态优先。继续抓好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建设项目和世行贷款畜牧业发展项目的实施和管理。通过合理使用项目资金,完善牧民定居饲草料基地配套建设。积极改革放牧制度。随着牧民定居草料基地的配套完善和天然草原退牧还草项目效益的发挥,牲畜饲草饲料的供给将从温饱型向营养型方面发展。因此,要根据草场的分布、牲畜的放牧特点和生产环节的衔接等方面,不失时机地正确引导牧民改革传统放牧习惯,因地制宜科学合理调整各类草场的放牧利用时间和季节,有计划地实行轮牧、休牧,使草原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坚持以草定畜,有计划地确定一定时期一定草场内牲畜放牧量。

2、完善草原虫鼠害预测预报防治体系建设,大力推广先进的治虫灭鼠技术,不断提高草原虫鼠害防治水平。进一步完善测报防治体系和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加大虫鼠害预警监测工作,摸清虫鼠害消长规律,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规划和应急预案,加强政府行为,建立预警监测机制和物资保障机制,一旦出现重大虫鼠害情,保证能够做到指挥有力,处置得当,救灾物资有保障,应急队伍拉得出,用得上,及时将虫鼠害情造成的损失控制在最低。加大科学防治力度,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坚持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治虫灭鼠部门要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加大生物防治宣传力度,坚持地方补助为辅,积极引导群众自筹资金养鸡养鸭开展生物治虫工作,促进群防群治。建立人工鹰架、鹰墩,促进生物治鼠。

(五)加强畜牧行政执法体系建设,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1、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动物防疫监督体系建设,强化兽药、饲料监督工作,确保畜产品生产安全。

(1)建立健全兽医行政执法机构,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2005]102号、103号、104号文件要求,将动物防疫机构按:行政管理机构;执法机构;技术支撑机构;兽医药品质量检测机构四类设立。将畜牧局更名为畜牧兽医局,增设兽医股,解决编制2人。组建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副科级)作为执法机构。县畜牧兽医站(副科极),归口县畜牧兽医局管理。乡畜牧兽医站挂牌动物防疫检疫站,为县动物卫生监督所的派出机构。乡畜牧兽医站管理实行“三权归县”,条块结合,双重管理。人员、业务、经费由县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统一管理,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其日常行政管理,形成指挥灵活,反应快捷,相对垂直的管理体系。设立村级动物防疫员,实行公开招聘、乡兽医站管理、持证上岗、考核、能进能出的制度,以自然村为单位配备1名防疫员(按村队牲畜存栏农区超过2000头只,牧区超过3000头只标准设置),也可根据防疫工作需要增设或跨村设置。

2006年要完成县级兽医行政管理、行政执法、技术支撑工作机构和乡畜牧兽医站编制核定工作。2007年上半年完成县乡兽医工作机构调整改革和人员配置工作,并初步建成村级动物防疫网络和实行执业兽医制度。“十一五”期间,动物防疫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将纳入县乡政府的基本建设投资项目计划(县乡投资100万元,通过自治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资金争取200万元)。

(2)建立畜禽类食品安全生产监测体系。认真贯彻《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在符合条件的乡镇建设绿色畜禽产品生产基地,从政策上予以扶持。动物防疫监督部门要适应市场经济形势的要求,加强执法监督职能、服务职能,切实抓好兽药、饲料监察、种畜禽管理、奶业管理。建立兽药、饲料和肉、奶、蛋等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负责对全县生产经营的兽药、饲料和肉、奶、蛋等畜禽产品检验检测,确保畜禽产品安全。

2、健全草原监督管理体系,完善草原防火网络,提高草原监督管理水平,促进草原畜牧业稳步发展。

(1)进一步加强草原监理机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草原行政执法水平。

(2)草原监理部门要继续抓好《草原法》及其《实施细则》的宣传贯彻,督促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好党在农村牧区的基本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集中力量,根据自治区有关要求,依法进一步做好草场使用权的确权和草原使用证的换证工作,切实把草原使用证发放到每户牧民手中,把草场承包五十年不变的制度真正落实到千家万户,让牧民吃上放心丸。大力支持牧民保护、使用和管理草原,使“谁承包,谁管理,谁使用,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得到完全体现,促进以草定畜,从根本上解决超载过牧的问题。

(3)积极督促有关乡镇场认真落实牲畜作价归户生产经营制度,有计划地将牲畜作价款逐步收回,切实把生产经营自主权交给牧民。认真治理整顿草原使用权随意调整和乱收费、越权收费现象,努力推进依法治草。

(4)多种途径解决退牧还草项目实施后牲畜需要的饲草饲料,确保项目顺利实施。要帮助牧民按有关合同和政策收回开发承包到期的草料地种草种料。积极通过法律支持、行政干预、有关部门配合等措施督促乡镇场对农业综合开发公司土地进行清理,把原来以“牧民饲草料基地”名义立项开发的土地归还给牧民种草种料,不能归还的,依法征收草场补偿费用于牧民饲草料基地建设。严厉禁止非农公司及个体经营户在草原上以任何理由开垦草原。

农区为发展养殖业而申请批准占有的草场,凡未直接用于养殖业的,要按有关规定收回。

(4)进一步完善草原防火预警体系,加强防火设施建设,确保草原防火工作万无一失。

(六)大力推广先进科学饲养管理模式,积极应用现代饲草饲料生产工艺,努力提高饲料报酬,不断增加畜牧业生产效益。

1、研究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畜禽日粮标准。通过实验室化验检测,对各种草料的营养成份及其含量、所含有害物质及其含量进行全面调查测定与分析后,根据畜禽的品种、性别、年龄、生理阶段的营养需要,结合饲草饲料的品质,制定科学的日粮标准。

2、因地制宜推广多种有效的饲养模式。草原畜牧业与农区畜牧业要有机结合,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牧区牛羊要坚持以放牧为主,冬春季适当补饲为辅,补饲阶段推广“放牧(牧草)秸秆(苜蓿干草)混合饲料”的日粮模式。农区牛羊要坚持舍饲圈养,积极推广“秸杆 苜蓿干草 玉米(青贮)混合饲料”的模式。对于集约化育肥牛羊的专业户,特别是奶牛养殖大户,要大力推广先进的全混日粮技术(TMR)。对于猪禽,要大力推广全价日粮。

3、积极引导农牧民围绕畜牧业发展调整种植业结构。扩大以玉米、苜蓿、复播玉米为主的多种饲草饲料种植面积,尽快形成合理的粮食、经济作物、饲草饲料的“三元”种植结构,保证草料的多样性供给。

4、积极应用现代饲草料生产加工技术,努力提高饲草料报酬。牛羊养殖户及家庭牧场要大力推广玉米全株青贮、玉米秸秆青贮、微贮以及各种草秆的青贮和半干青贮。积极培育饲草料生产加工的龙头企业,引入先进的设备技术,开发种子、草捆、草粉颗粒及脱毒棉籽饼、菜籽饼等系列产品。

(七)大力扶持优势畜牧业品牌建设。

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引进疆内外畜产品加工企业投资建厂,扩大畜禽养殖规模,形成“基地+企业”产业模式,力争用3-5年的时间,创建无公害牛羊肉、牦牛产品、皮革品牌各1个,巩固“萨帕乐”牌细毛羊品牌地位。全面提升畜产品竞争力,增加经济效益。

(八)积极抓好畜牧业科技培训和科技示范,不断提高技术人员和农牧民科学文化素质。

1、把畜牧业科技培训工作作为促进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列入每年工作计划,作为一项常规工作来抓。培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证培训工作顺利进行。

2、加大对基层畜牧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力度。加快技术人员知识更新,解决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整体业务素质不高、缺乏创新意识和市场意识的问题。

3、认真选拔,切实做好村队畜牧技术人员的培训。保证全县92个村队都有1名农牧民畜牧兽医技术人员,促进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建设。

4、抓好典型示范,大力扶持科技示范户。科技示范户是广大农户中率先采用新技术的代表,要处理好科技示范户与广大农户的关系,牢牢抓住科技示范户能力建设这个核心予以重点扶持。通过上门指导、集中培训、电话咨询、广播讲座等多种形式,为科技示范户提供全过程、多层次的技术指导和服务,着力提高其学习接受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使其成为党和国家政策在农村的宣传点、农业工作的联系点和农业新技术的辐射点,以户带户、以户带村、以村带乡,在广大农牧区形成共同促进、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

5、抓好科普宣传。利用“科技之冬”、“牧区科普宣传月”等形式抓好科学技术的普及,把简单易学收效大、实用性强的先进技术送进千家万户,实现技物结合,不断增加科技含量。

6、通过狠抓科技宣传教育,提高农牧民的科学素质,帮助农牧民科技致富,减少农牧民扰乱社会治安案件和偷越境行为的发生,为创建“平安温泉”打造良好的群众基础,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开展铺垫基石,促进我县社会文明的进步。

(九)加强畜牧业机构队伍建设,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1、稳定畜牧业机构队伍,保证经费足额到位。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工作若干政策的意见》及新政发[2005]102号、103号、104号文件精神,稳定县、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服务机构和专业技术队伍,保证核定的编制不挪作它用,机构中的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不低于总人数的70(乡镇级畜牧兽医站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不低于80%),严格控制非专业技术人员进入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根据工作量的增加,适当增加人员编制,解决基层技术人员不足、技术服务质量不高、部分技术服务项目无法开展的问题。乡镇畜牧兽医站的人员经费全额纳入各级财政预算,保证足额到位,其依照规定收取的各项费用作为开展业务经费。

2、积极稳妥地推进畜牧事业单位的改革。创新机制,大胆改革。对基层畜牧三站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动态管理,强化竞争激励机制。全面实行竞争上岗,职称评聘分开。每年进行一次考核,对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对有重大贡献的除给予重奖外,在晋升职称时优先推荐或破格晋升,使广大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

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法律监督力度,推进畜牧业工作法制化、制度化、程序化,做到从严执政,依法行政,为我县畜牧业在“十一五”期间的社会稳定和各项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开创社会主义小康建设新局面。

《县畜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县畜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第三篇:XX区“十一五”畜牧业发展规划

为贯彻落实区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决定》精神,适应我区畜牧业转型的需要,促进转型期尽快完成,加快我区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步伐和小康社会的建设,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国家惠农政策为指导,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规模养殖为重点,以强化防疫、推广标准化生

产技术为手段,以政策支持、增加投入为保障,全面提升我区养殖业综合水平,推进我区由养殖业大区向畜牧业强区迈进。

(二)、目标:

1、总体目标:到2010年,使我区猪、牛、羊、禽的存栏量分别达到30万头、6万头、35万只和300万只;出栏分别达到48万头、3.5万头、50万只和600万只;全年肉蛋总产达到6.8万吨,畜牧业产值7.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

2、技术目标:

三元杂交猪推广率达到90以上,山羊改良率达85以上,黄牛改良率达100,家禽实现土洋结合,土种占20,引进品种占80。

禽疫病强制免疫率100,产地检疫率100,畜产品检验率100。

全面推广标准化养殖技术,申报4个以上无公害品牌。

3、目标:

XX区“十一五”畜牧业生产目标

表一单位:头、只、吨

项目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备注

存栏

426

出栏

35.2

38.4

41.6

44.8

存栏

44.555.5

6出栏

22.25

2.5

2.75

3羊

存栏

出栏

存栏

200

230

260

280

300

出栏

200

460

520

560

600

存栏

312

出栏

肉蛋总产

5.2

5.6

6.4

6.84、行业目标

规模养殖比重由目前的30提高到60以上,存栏3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户达300户以上、500只以上的规模养禽户300户以上,着力培育万头猪场和6万只养禽场等大型养殖场,力争得到国家产业资金的扶持,实现养殖场和市场直供连接。

建立猪、牛、羊、禽四大产业基地,按照《XX区优势畜产品基地建设建设方案》的要求,到2007年基地建设要初具规模,2010年全面建成。

以畜牧局为牵头单位,成立养猪、养牛、养羊、养禽四大产业协会,到2007年初要实现协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使全区养殖业同一步调发展,强化养殖业与市场的衔接,增加养殖效益。

建设2-3个畜禽产品专业交易市场,扩大本地产品的市场号召力,放开畜产品流通市场,特别是生猪交易市场,防止人为操作畜产品价格,杜绝坑农事件的发生。

到2007年底,基本完善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和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培养和使用一批素质高的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人员。到2010年,畜牧兽医服务和技术推广体系得到全面完善并能高效运转。

二、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加快发展畜牧业,是今后一个时期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工作之一,是落实中央一号、省委8号和市委4号文件精神、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因此,各地要加强领导,建立一把手负责制,把发展畜牧业放在日常工作的主要日程中,甚至可以把畜牧业的发展作为特事来特办。要根据本规划的要求,结合各自的生产特点,认真制定本地畜牧业的发展规划,并严格按规划认真实施。

2、切实执行“政企”、“技企”联系制度

“政企”、“技企”联系制度,是政府和业务部门与规模养殖户沟通的重要渠道,也是养殖户解决生产难题的一条重要途径,执行好本制度,可以使广大规模养殖户免除许多后顾之忧,一心一意扩大生产。因此,要制定操作性强的量化指标,以便政府对联系人员进行监督和评比表彰。

3、优化环境,促进发展

制定切合实际、能够广泛吸引资金、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优化畜牧业发展环境。减免畜产品生产、流通、储运和交易等中间环节的收费,为畜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优势服务。

4、狠抓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这是畜牧业规模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应对全国大中城市市场准入制度必须采取的措施,也是提高畜产品质

量,保障畜产品安全的基础性工程。“十五”期间的基地建设我们已经作了一些工作,制订了规划和标准,今后关键在落实、在建设上。我们要本着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原则,将养殖小区建设同环境治理结合起来。学习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切实加大对养殖标准的宣传和培训力度,激发基地建设的活力;积极争取各类扶持资金,制订扶持优惠政策,创新技术推广模式,整合现有资源,抓好标准化养殖小区示范点建设,启动养殖小区挂牌制度,推动全区标准化养殖小区上台阶、上水平。

5、产品质量的一项花钱少、效益高的基础性工程。我们要振奋精神,提高素质,强化服务,加强管理,大力实施畜禽良种工程,大力推广牛羊猪三元杂交生产和增产增效综合配套技术,不断提高畜牧综合生产能力。以扶持培育种业龙头为重点,健全良种推广网络,多渠道筹资加大良种投入,积极推进畜禽良种的更新换代,提高三元化生产。一方面要发挥现有种畜禽场的作用,提高生产能力,缓解良种供应的压力;另一方面要争取财政支持,力争实现对养殖大户购种的补贴,再一方面要积极鼓励社会力量、畜牧产业龙头企业投资兴建高标准的种畜禽场,特别是种猪场和种禽场,加速我区基础母畜禽的更新换代。要加大对种畜禽管理的宣传力度,加强市场管理,推行良种良法。

6、大力推进产业化工程的建设。这是畜牧业的根本出路,是做大做强畜牧业的重要标志。畜牧产业化工作是我们畜牧工作的薄弱环节。我们以前的工作只重视畜牧生产技术服务,对畜牧业产前产后、产业化链条建设重视不够,今后必须加强。一要成立畜牧产业化工作组织,积极与计委、农委、财政等有关部门联系,争取支持;二要以政府的名义制定加快畜牧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决定;三要抓紧编制畜牧产业化发展规划,帮助龙头企业搞好项目工作,建立畜牧产业化项目库;四要对本辖区内畜牧业产业化企业(组织)进行摸底登记,建立信息资料库,做好产业化企业有关报表的填报工作,及时掌握畜牧产业化企业生产动态,为指导决策畜牧产业化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五要帮助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好项目申报工作。帮助更多符合条件的畜牧产业化企业(经济组织)申报市级、省级、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六要将养殖基地建设与订单畜牧业紧密结合,减少养殖风险,解决龙头企业的生产原料来源问题;七要积极扶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区畜牧局要成立畜牧行业协会,积极帮助有条件的地方成立畜牧经济合作组织,争取有关部门对畜牧业经济合作组织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到2006年底,猪、牛、羊、禽四大养殖协会要全部成立并开展工作;到2007年底,全区所有养殖大户和龙头企业要全部加入到专业协会。

7、强化畜牧产业安全工作。这是做大畜牧业的保障工程,是畜牧业发展的稳定器、保护器。当前影响产业安全因素很多:首先是重大动物传染病,其次是畜牧业生产投入品,第三是用于治疗的兽用药品。以提高畜产品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目的,以动物防疫灭病、兽药、饲料、疫苗的监管和检疫监督为重点,以增加投入、健全体系、完善制度、兑现奖惩为手段,以加大查处重大动物违反案件和制售假劣生产资料为突破口,加大执法力度,加强疫情和违禁投入品的检测,构建“防疫、检疫、监督、检测”四道防线,逐步建立健全动物疫情检测预报体系、动物疫病防治体系、动物检疫监督体系、畜牧兽医执法监督体系、畜牧兽医技术支撑体系和突发重大动物疫病的快速反应体系。提高全区动物防疫水平和畜产品卫生质量,提高全市的规模化饲养水平和标准化生产水平,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实现全区清净无疫和畜产品质量安全。

第四篇:XX区“十一五”畜牧业发展规划

为贯彻落实区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决定》精神,适应我区畜牧业转型的需要,促进转型期尽快完成,加快我区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步伐和小康社会的建设,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国家惠农政策为指导,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规模养殖为重点,以强化防疫、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为手段,以政策支持、增加投入为保障,全面提升我区养殖业综合水平,推进我区由养殖业大区向畜牧业强区迈进。

(二)、目标:

1、总体目标:到2010年,使我区猪、牛、羊、禽的存栏量分别达到30万头、6万头、35万只和300万只;出栏分别达到48万头、3.5万头、50万只和600万只;全年肉蛋总产达到6.8万吨,畜牧业产值7.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

2、技术目标:

三元杂交猪推广率达到90以上,山羊改良率达85以上,黄牛改良率达100,家禽实现土洋结合,土种占20,引进品种占80。

禽疫病强制免疫率100,产地检疫率100,畜产品检验率100。

全面推广标准化养殖技术,申报4个以上无公害品牌。

3、目标:

XX区“十一五”畜牧业生产目标

表一单位:头、只、吨

项目

2008

2008

2008

2009

2010

备注

存栏

426

出栏

35.2

38.4

41.6

44.8

存栏

44.555.5

6出栏

22.25

2.5

2.75

3羊

存栏

出栏

存栏

200

230

260

280

300

出栏

200

460

520

560

600

存栏

312

出栏

肉蛋总产

5.2

5.6

6.4

6.84、行业目标

规模养殖比重由目前的30提高到60以上,存栏3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户达300户以上、500只以上的规模养禽户300户以上,着力培育万头猪场和6万只养禽场等大型养殖场,力争得到国家产业资金的扶持,实现养殖场和市场直供连接。

建立猪、牛、羊、禽四大产业基地,按照《XX区优势畜产品基地建设建设方案》的要求,到2008年基地建设要初具规模,2010年全面建成。

以畜牧局为牵头单位,成立养猪、养牛、养羊、养禽四大产业协会,到2008年初要实现协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使全区养殖业同一步调发展,强化养殖业与市场的衔接,增加养殖效益。

建设2-3个畜禽产品专业交易市场,扩大本地产品的市场号召力,放开畜产品流通市场,特别是生猪交易市场,防止人为操作畜产品价格,杜绝坑农事件的发生。

到2008年底,基本完善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和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培养和使用一批素质高的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人员。到2010年,畜牧兽医服务和技术推广体系得到全面完善并能高效运转。

二、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加快发展畜牧业,是今后一个时期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工作之一,是落实中央一号、省委8号和市委4号文件精神、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因此,各地要加强领导,建立一把手负责制,把发展畜牧业放在日常工作的主要日程中,甚至可以把畜牧业的发展作为特事来特办。要根据本规划的要求,结合各自的生产特点,认真制定本地畜牧业的发展规划,并严格按规划认真实施。

2、切实执行“政企”、“技企”联系制度

“政企”、“技企”联系制度,是政府和业务部门与规模养殖户沟通的重要渠道,也是养殖户解决生产难题的一条重要途径,执行好本制度,可以使广大规模养殖户免除许多后顾之忧,一心一意扩大生产。因此,要制定操作性强的量化指标,以便政府对联系人员进行监督和评比表彰。

3、优化环境,促进发展

制定切合实际、能够广泛吸引资金、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优化畜牧业发展环境。减免畜产品生产、流通、储运和交易等中间环节的收费,为畜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优势服务。

4、狠抓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这是畜牧业规模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应对全国大中城市市场准入制度必须采取的措施,也是提高畜产品

第五篇:畜牧业总结

畜牧业工作总结

2011年,我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相关部门的积极帮助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畜牧业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完善畜牧大户定居点配套设施建设,大力发展饲草料种植业,积极推广标准化舍饲圈养和规模化养殖,全面实现“人畜分离”,突出抓好牛羊育肥增值,稳步发展奶牛业,提升畜禽产业化基地建设水平,大力发展标准化养殖小区,通过示范村和示范户,带动全镇畜牧业生产方式变革,进一步提升我镇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

一、目前畜牧业生产各项任务指标的完成情况

全镇各类牲畜饲养量达68324头(只),其中牛216头,羊10248只,猪9660头,家禽48200只。充分发挥村级畜牧兽医技术服务防疫点的优势,大力开展动物防疫工作,防疫率达100%。畜牧业生产态势良好。

二、切实加强领导,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协调服务意识。今年,镇党委、政府把畜牧业发展工作作为农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重点工作来抓,及时召开畜牧业工作会议,贯彻落实省、市、县畜牧业工作会议精神,全面部署畜牧业生产各项工作任务,签订《动物防疫目标责任书》,将各项任务指标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增大了畜牧业工作在综合目标考核中所占分值比重,在全镇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包村领导配合抓的工作格局。继续加大畜牧业发展工作的宣传力度,召开以农促牧、发展畜牧业经验观摩交流会。通过现场参观饲料种植情况、养殖大户现身说法,算细帐,充分发挥

榜样的作用,为全镇农牧民指明了以农促牧、实施以草定畜,进行品种改良的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路子。同时请养殖示范户现身说法,邀请有关领导作专题报告,组织机关干部深入村组逐户调查摸底,及时了解和掌握农牧民对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思想动态,帮助协调解决具体困难。

三、加大疫病防制工作力度,认真做好产地、产品检疫工作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牲畜疫病防疫工作,镇上成立了动物防疫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相关会议,对疫病防治工作进行专门安排部署,并通过会议、广播、标语等形式对疫病防治进行广泛宣传,增强了农牧民的防疫意识。进一步加强了村级防疫体系建设,按照招得到,稳得住,能服务的要求,配强村级防疫员,实行竞聘上岗。在动物防疫工作中,认真落实动物疫情报告制度,加强动物防疫管理的监测,建立动物防疫台帐。各村对防疫工作非常重视,积极配合防疫部门,认真做好计划免疫和强制免疫,做到了村不漏户,户不漏畜,防疫工作得到顺利开展,并对全乡所有禽类进行了监测,对重点养禽户入户进行定期观察,确保不出现疫情。

2011年12月5日

2011年

小章镇农业工作总结

下载畜牧业“十一五”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畜牧业“十一五”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十一五总结

    苍溪片区2010年及“十一五”工作总结“十一五”期间,苍溪片区在市局(中心)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

    十一五总结

    十一五工作总结和十二五工作规划 “十一五”期间,面对开发区扩区增容、南部城区建设所带来的机遇和有利因素,开发区管委会认真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精心谋划,主动作为,全......

    十一五总结

    十二五交通规划 前言 安全生产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民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是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理念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全面建设小康......

    十一五总结

    一、土地储备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效果 土地储备制度是城市土地市场运作模式的重大改革。 (一)落实市政府关于土地开发整理的要求,盘活了存量,保护了耕地 严格保护耕地,促进节约集......

    畜牧业培训总结

    畜牧业培训总结 虽然学习时间短,但受益匪浅、感慨颇多,深知培训的重要性。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更新日益加快,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不学习、不爱......

    畜牧业工作自查总结

    今年我团的畜牧业生产,在师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师党委会议精神,按照近抓羊、远抓牛,发展丰富多彩的畜牧业的要求,全力实施无畜户连队建设,在发展畜牧业过程中,坚持走规......

    畜牧业工作自查总结

    今年我团的畜牧业生产,在师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师党委会议精神,按照近抓羊、远抓牛,发展丰富多彩的畜牧业的要求,全力实施无畜户连队建设,在发展畜牧业过程中,坚持走规......

    十一五总结终

    十一五工作总结 “十一五”期间,乡党委、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中央扩大内需等战略机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