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医总结

时间:2019-05-15 13:29: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1中医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1中医总结》。

第一篇:2011中医总结

2011年中医工作总结

按照省、市中医管理局2011年年初下达的中医药工作目标和兴隆县卫生局2011年中医药工作计划安排,经过我县中医药工作者的努力,圆满完成了2011年度中医工作任务,现将本年度中医工作总结如下:

一、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本地中医药资源

按照年初计划,今年我们对中医医疗资源进行了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到2011年底,经过合理配置,我县现有20个镇,290个行政村,总人口32万。“二级甲等”中医医院1所。有20所镇卫生院和274个村卫生所。县属医疗卫生单位共有医药人员1080人,其中中医药人员230人,占21.2%;开放床位1280张,其中中医、中西医结合病床230张,中医病床每千人口达0.45张。

二、切实加强了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

今年,我县在巩固原有中医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将振兴中医药事业项目工作列入县政府工作目标,并纳入我县社会事业发展远期规划目标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卫生局也建立了兴隆县卫生局振兴中医药事业领导小组,由卫生局局长为组长,卫生局业务副局长为副组长,卫生局办公室、中医、医政股、计财、负责人为组员,层层落实,切实加强了创建工作的领导。从而加强组织建设,保障中医药工作顺利进行。

三、建立健全中医工作档案

2011年,我县各医疗单位建立健全了中医药工作的各项档案,包括中医药人员花名册、中医药人员基本情况汇总表、中医科室登记表中医药工作统计表、中医药业务收入统计表、中医药学术论文登记表等各项登记表,并且卫生局中医科对各项登记表进行了统计分析。

四、经费落实

2011年,县、镇两级政府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给予了政策保证和支持,按照创建标准,按辖区内人平不低于0.2元安排中医专项事业经费,用于中医药医、教、研工作,确保了中医事业后劲,促进持续、健康发展。

五、加强基础建设,健全和完善中医药三级网络

今年,根据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的要求,切实加强了中医药各项工作,抓好了中药房、中医科和村卫生站的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必备设施的投入。并逐步健全和完善了以县中医院为中心,各镇卫生院为枢纽、各村卫生站为基地的中医药三级网络。县中医医院在进一步巩固“二甲”成果的基础上,加强内涵建设,加大新项目、新技术的引进与利用,强化专科、专病建设,提高危重症的救治能力,使之成为我县中医事业的医、教、研中心。

六、加强中医药人员培训

县级医疗单位的中医药人员做到有计划、有目标的送至三甲级的医疗单位轮训提高,培养出我县中医、中药学科带头人,形成中医、中药骨干人才梯队。2011年,县、镇、村三级中医药人员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提高我县医务人员的中医药专业知识水平。并制定了对乡村医生的系统化培训方案,使我县乡村医生能够得到系统化、长期性的培训。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是解决基层中医药人才匮乏的有效措施,今年5月份举办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开班,培训共83人。各医疗机构今年狠抓了核心制度的落实,并就关键环节、技术规范、实际需求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和培训计划,从而有效提高了医疗服务能力。

兴隆县中医院选派1名中医业务骨干参加河北省“杏林千人培养工程”培训。选派2名镇卫生院中医骨干人员参加河北省全科医师培养工程,到河北医科大学进行为期到6个月的学习在培训人员的基础上,完成了突出中医药特色的研究、科研立项和成果应用,并用于对临床中医医护工作的指导,促进了我县中医、中药双发展。

为贯彻落实《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振兴中医药事业的决定》要求,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药知识,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有关要求,我局积极开展了以“传承中医国粹、传播优秀文化、共享健康和谐”为主题的中医药文化宣传周活动。卫生局组织县中医院内科、儿科、肿瘤科、眼科及社区服务科专家10人到大水泉乡黄土梁子村进行中医药科普知识讲座,10余名村医及100多名群众到现场学习;讲座结束后,中医院专家队现场开展了义诊和健康咨询活动,免费义诊80余人、测血压50人、心电图60余人、B超70余人、测血糖25人,发放中医宣传资料150余份,受到当地老百姓的好评。结合“三好一满意”工作,强化党办领导能力,通过上述各项举措切实使我县中医药事业得到进一步稳固提高,中医药人才力量贮备进一步完善,为振兴我县中医药事业做好奠基工作。

第二篇:中医总结

二OO六中医药事业工作总结

中医是我国的传统医学,是医学先辈们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自古以来中医疗法在我国就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目前仍有相当数量的群众推崇、信奉中医中药。本着服务群众、方便群众以及宏扬祖国传统医学的宗旨,我院在总结前两年的工作经验基础上,2006做了大量务实有效的工作,进一步完善了中医药事业发展所必须的各项软硬件设施,使我院中医药事业有了快速的发展。

一、基本概况

BS卫生院现辖三个行政村,总人口9017人。全院现有职工30人,其中具有从事中医(药)专业技术资质的人员有陈慧勇、喻小芬两位同志。药房现有中成药140余种,中草药370余种。

本院下设社区服务站一个,位于DP镇梅坑村,交通便利,环境整洁。服务站目前主要由乡村医生组成,开展以中医针灸、拨罐为主的中医疗法。站内备有各类中成药共计56种。

二、业务评估

2004,我院中医门诊人次6918人,占总门诊人次30.44%;2005,中医门诊人次7293人,占总门诊人次30.89%;2006年上半年,全院中医门诊人次4319人,占总门诊人次的31.49%。上半年中医业务量240350.44元,占总业务量31.0%。

三、工作进展

2004年10月8日,THP镇人民政府下发了“天政字[2004]第108号”文件——《THP镇关于中医事业发展“三年”规划》,对本地区中医事业在未来三年的发展做了具体规划和要求。根据文件的安排布署和指导精神,我院自2004年起,每年都制定了关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详细计划,为下一的工作做好铺垫。同时认真总结一年来的工作成绩和经验教训,认真落实各项具体政策指导。

在中医管理科和中医专科建设领导小组的监督指导下,院内进一步规范了中医门诊病历及处方的书写与管理。相关责任人严格控制药品进货渠道,严把药品质量关,定期对药房药库留存药品进行检查,及时发现过期变质的药品。各中医药从业人员加强了业务知识的学习,服务态度及质量均有了明显的提高。

四、机构建设

在中医管理科成立的基础上,2006年又成立了以蔡贤苗院长为组长的“中医专科建设领导小组”,为我院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中医药管理提供了坚实的组织后盾。

五、业务培训

为了提高全体医务人员在中医中药方面的综合素质,2006提3月15日,全院组织学习了由陈慧勇医师主讲的题为《针刺的注意事项》专题知识讲座,全体医务人员到会率100%。同时,下属服务站的医务人员也认真学习了相关专业知识。通过几年来的学习培训,全院职工对中医药有了一定深度认识,中医知识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六、硬件配置

2006年5月份,按年初计划,我院购置了一台自动煎药包装机,根据群众自愿原则提供服务,方便了群众,受到了大多数群众的欢迎。

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院中医推拿、中医骨伤科及结石专科在本地区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力,受到了广大患者的好评。应该看到的是,虽然我院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上有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部门的要求仍有不小的差距,在软硬件设施上仍存在不足。我院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找出差距,弥补不足,认真执行上级政府和部门的要求指示,使我院的中医药事业朝着正确方向良性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为我县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BS卫生院

2006.11.01

第三篇:中医师承总结

中医师承总结

当今世界科技已成为第一生产力,科技竞争成为各国之间竞争的最主要成分,而科技竞争的成败关键在于人才。中医要在竞争中与时俱进,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同样在于人才。我院在XXX院长数年来,清楚的认识到中医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与迫切性,不断探索中医人才培养新思路,不断创新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在思想上重视,组织上保证,督管上严肃。营造中医氛围,在学习中强化;推动中医进步,在实践中深化。采取多种多样师承模式,坚持传承和发展中医,努力培养一批中医后继人才。

一、开展层次分明的师承培养模式

1、对不同的中医学术流派,有针对的进行相应的学术继承和发展研究,力争全面继承,重点突破,繁荣中医学术。从相关专业科室选拨德才兼备的中青年骨干医师,以学术继承人的身份学习中医。以学术继承人为骨干,以所在临床科室为依托,开展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的继承工作,并进行中医相关学术经验的研究。人才梯队合理,专兼职人员分工合作,传承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目的是使专科中青年骨干医师的中医学术基础进一步巩固,方向进一步明确,水平进一步提高,临床经验进一步丰富。并以此带动全院中医师承的学习热潮,对推动中医学术的繁荣昌盛起到积极作用。

2、根据市卫生局制定的规划要求,实施全市优秀左右两侧研修项目和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思想的继承工作,我院积极响应,率先开展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和老中医的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职能部门专人管理,每年对学术经验的传授人和继承人进行相关考核,确保老中医的学术经验真正的得以传承。

3、开展优秀中青年中医临床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在全省选拨中青年临床骨干进行重点培养,我院共有1人入选该项目学习。我院根据省中医药局对于中医师承教育工作的实施办法,结合我院的具体情况,制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加强对学院的跟师情况进行月查岗考勤,并进行季度考核和考核,鼓励学员积极参加各种中医理论培训班及网上学习等等。我院该项工作高质量的实施,对我市的优秀中青年中医临床人才的培养起到一个带头示范的作用。

4、培养院优秀中医临床重点人才和青苗人才,通过全院范围公开考评,择优录取青年中医作为培养对象,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培训教育考核,最终选取优秀人员作为院内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对象。借此营造中医学术氛围,推动中医学术进步,使中医事业后继有人,薪火相传。为确保方案实施,在院长领导下,院内成立考评专家组,成员由院内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家组成,院长任考评组组长。主要针对本院中热爱中医事业并具有较好的专业基础和较高的悟性,有志于为中医的继承与发展作出贡献的中医医师。考评分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笔试包括医古文,中医诊断学与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内容为主的基础部分和以中医经典经文在本专业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体会,诊法心得,遣方

用药心得,病案分析为主的临床应用。面试内容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沟通技巧,文字功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识,对中医传统古籍的涉猎程度及心得。

二、开展师承培养模式的思路与探索

1、提高认识、培养人才

人才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中坚力量,在医院各项工作中,人才培养始终是重中之重,上述各项工作的实施,给医院培养高水平的人才提供了一个平台。一方面使名老中医专家的学术思想和经验后继有人,年轻的中医力量迅速成长壮大起来;另一方面通过继承人员的带动作用,起到传承的作用,让老中医专家的学术思想经验得以发扬光大。最终,中医药的本质将会被传续。

2、领导重视,强化组织

医院领导从中医药事业发展和医院自身人才队伍建设的高度,深刻认识到加强中医传承和发展,中医后继人才培养的意义和重要性,加强各项工作的组织领导,由分管院长全面负责,职能部门具体执行,互相协作,指定专人管理,组织继承人员认真学习,统一思想,明确目标。

3、管理有力,互相促进

(1)严格管理过程:根据上级主管部门有关工作规定和医院领导加强临床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医院办公室,医务科等职能部门定期进行过程管理,对培养人员和继承人员进行了专项检查,重点了解培养和继承工作的执行情况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具

体问题,对该项工作实施以来的效果进行阶段性评估,从而督促专项人员认真自觉地完成既定计划;同时,也为职能部门完善管理制度,提供管理效率提供整改依据。

(2)合理使用经费:经费支持是完成各项工作的重要保障。依据相关规定,医院建立了各项工作的专项经费使用和审核登记制度,切实做到加强管理,专款专用,分配,经费由财务科统一管理。经费管理一方面保证了培养对象学习的经费的使用,另一方面也约束了培养对象在学习期间从事和继承工作无关的其他开支,同时医院主管部门的管理职能也得到了充分发挥。(3)认真督促实施:任何实践活动都必须在一定的制度和计划下才能更加有效的进行。正是在我院领导高度重视支持下,各职能部门提供严密的组织保障,有效的制度保证和监管措施,我院开展的多样保持中医中姓本质的工作才能取得显著的成绩。我院根据上级部门要求,组织制定各种工相应的制度规定及计划等。

4、总结经验,不断完善

我院开展多样的中医传承实践来保持中医药的继承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见到了成效,但过程管理仍需进一步的规范,工作流程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通过不断的总结,来获得宝贵的经验,发现尚存的问题。这样才能促进我院中医传承工作的不断前进,从而为推动中医人才队伍的建设,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吴丽芳 新洲人民医院 2015年11月26日

第四篇:中医工作计划总结

更乐镇卫生院2010年中医工作计划

经过三年的努力我们在2009年10月顺利通过了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 ”的验收,但是农村中医工作不能因为我们取得的一点成绩而停滞不前。为更好的做好2010年的中医工作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切实加强农村中医药工作的意见》以及全国中医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为广大农村提供中医医疗技术和预防保健服务,满足农民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巩固完善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网,促进农村中医工作全面发展。

二、具体目标和计划

1、加强领导

完善管理

在本我们将在以李素平院长领导下加强中医管理工作,完善中医工作各项工作制度和中医诊疗操作规程,进一步做好中医处方管理,提高中医诊疗在医疗服务中所占比例。

2、加强专科建设

搞好特色服务

2010年我们将加强痔瘘专科和中医理疗专科宣传推广工作,完善专科技术。同时有条件的话开设中医妇科从而更好的服务群众。

3、强化教育

增强技术

2010年我们将继续完善我们的中医培训计划,在本院培训的基础上聘请院外高年资中医师来我院会诊授课,还将派一至二名医师到上级医院学习,同时鼓励自学成才。逐步提高我们的业务水平。

4、利用媒体

不断宣传

在本我们对中医工作的宣传将不会中断,还要将中医理念融入健康教育之中,利用多种方式宣传中医健康理念,运用中医为广大群众健康服务

5、监督教育并重

服务乡村医生

2010年要进一步加大对乡村医生的中医工作监督促进乡村医生中医事业健康发展。同时按计划培训乡村医生中医知识,提高乡村医生业务水平。

三、督导检查

为更好的开展中医工作,医院中医工作领导小组要不定期进行督察指导,及时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总之在农村,中医技术有着广阔的市场,我们只有掌握更多的中医适宜技术,才能更好的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相信我卫生院的中医工作一定能够迈上新的台阶。

更乐镇卫生院中医管理科 2009、12、24

更乐镇卫生院2010年中医培训计划

2009年10月顺利通过了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 ”的验收,但是我院所辖医务人员中医技术还有待提高,还不能更好的为群众服务,故我们不能因为取得的一点成绩农村而使中医培训工作停滞不前。为进一步提高我院及我辖区中医技术水平特制定2010中医培训计划。

一、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内容。坚持以基础知识为重,积极推广中医新技术、新疗法。

二、坚持每月一次中医知识培训,采取集中授课方式对辖区内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学习,不定期邀请高年资中医师带教、授课。

三、严格学习制度做到培训有计划、授课有教案、听课有签到、学习有笔记、有考试、有成绩有总结。

四、加强学历教育,提高学历层次。鼓励全体医务人员采取自学、进修、参加学习班等形式不断丰富中医、医学知识,掌握新技术进一步拓宽中医服务范围。

五、严格考核,不走过场,在培训结束时对参加培训人员进行考核,不及格者重新学习考试,直到优秀。

在农村,中医技术有着广阔的市场,卫生院医师只有掌握更多的中医技术,才能更好的满足全镇人民的需求。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相信我们的中医培训工作一定能够迈上新的台阶。

更乐镇卫生院中医管理科 2009、12、25 更乐镇卫生院2009中医工作总结

2009是“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 ”的验收年,通过我们全体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于2009年10月顺利通过了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 ”的验收,但是“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 ”的验收不是农村中医工作结束,而是我们工作的新的起点。为更好的做好2010年的中医工作特对2009年工作作以总结: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切实加强农村中医药工作的意见》以及全国中医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为广大农村提供中医医疗技术和预防保健服务,满足农民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巩固完善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网,促进农村中医工作全面发展。

二、具体工作完成

1、加强领导

完善管理

在本我们将在以李素平院长领导下加强了中医管理工作,完善了中医工作各项工作制度和中医诊疗操作规程,进一步做好中医处方管理,提高中医诊疗在医疗服务中所占比例。

2、加强专科建设

搞好特色服务

2009年我们加强了痔瘘专科和中医理疗专科宣传推广工作,完善了专科技术。从而更好的服务群众。

3、强化教育

增强技术

2009年我们完善了我们的中医培训计划,在本院培训的基础上聘请院外高年资中医师来我院会诊授课三次,还将派崔晓云、江海军二位医师外出学习,同时鼓励自学成才。逐步提高我们的业务水平。

4、利用媒体

不断宣传

在本我们不间断对中医工作的宣传将不断,还将中医理念融入健康教育之中,利用多种方式宣传中医健康理念,运用中医为广大群众健康服务

5、监督教育并重

服务乡村医生

2009年我们加大了对乡村医生的中医工作监督促进乡村医生中医事业健康发展。同时按计划培训乡村医生中医知识,提高了乡村医生业务水平。

三、督导检查

为更好的开展中医工作,医院中医工作领导小组不定期对卫生院和乡村医生中医工作进行督察指导,及时解决了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积极开展农村中医工作,使祖国医学在农村达到更好的发扬,更好的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卫生院的中医工作一定能够迈上新的台阶。

更乐镇卫生院中医管理科 2009、12、24 更乐镇卫生院2009年中医培训总结

2009年我们按计划对我院所辖医务人员进行了多次多学科中医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我院及我辖区中医技术水平现对2009中医培训工作作以下总结。

一、年初制定了学习计划,合理安排了学习内容。坚持以基础知识为重,积极推广中医新技术、新疗法。使我们的培训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二、坚持每月一次中医知识培训,采取集中授课方式对辖区内医务人员进行了培训学习,邀请高年资中医师带教、授课三次。

三、严格学习制度做到了培训有计划、授课有教案、听课有签到、学习有笔记、有考试、有成绩有总结。

四、加强学历教育,提高学历层次。全体医务人员采取自学、进修、参加学习班等形式不断丰富中医、医学知识,掌握新技术进一步拓宽中医服务范围。

五、严格考核,不走过场,在每次培训结束时对参加培训人员进行考核,不及格者重新学习考试,直到优秀。在农村,中医技术有着广阔的市场,卫生院医师只有掌握更多的中医技术,才能更好的满足全镇人民的需求。在今后的工作在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中医培训工作,提高我们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更乐镇卫生院中医管理科 2009、12、24

更乐卫生院

2010年中医工作总结

今年我院本着服务群众、方便群众以及宏扬祖国传统医学的宗旨,我院在总结前几年的工作经验基础上,2010做了大量务实有效的工作,进一步完善了中医药事业发展所必须的各项软硬件设施,使我院中医药事业有了快速的展。

根据文件的安排布署和指导精神,我院自2007年起每年都制定了关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详细计划,为下一的工作做好铺垫。同时认真总结一年来的工作成绩和经验训,认真落实各项具体政策指导。

在中医管理科和中医专科建设领导小组的监督指导下,院内进一步规范了中医门诊病历及处方的书写与管理。相关责任人严格控制药品进货渠道,严把药品质量关,定期对药房药库留存药品进行检查,及时发现过期变质的药品。各中医药从业人员加强了业务知识的学习,服务态度及质量均有了明显的提高。

为了提高全体医务人员在中医中药方面的综合素质,全院组织学习了由崔晓云等医师专题知识讲座,全体医务人员到会率100%。同时,由江海军医师负责到中医院进行中医适宜技术的培训,并组织所有的乡村医生认真学习有关知识。通过学习培训,全院职工及乡村医生对中医药有了一定深度认识,中医知识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我院购置了一台自动煎药包装机,根据群众自愿原则提供服务,方便了群众,受到了大多数群众的欢迎。

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院中医推拿和中医肛肠科在本地区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力,受到了广大患者的好评。应该看到的是,虽然我院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上有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部门的要求仍有不小的差距,在软硬件设施上仍存在不足。我院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找出差距,弥补不足,认真执行上级政府和部门的要求指示,使我院的中医药事业朝着正确方向良性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为我县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更乐卫生院中医管理科

2010-12-20

更乐卫生院 2011年中医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巩固利用全国中医工作先进县的成果,贯彻落实《中医药管理条例》实现中医药事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基础上,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防治病、养生保健康复中的重要作用,在全院计划基础上特制定2011中医科工作计划。

一、提高认识,认真开展中医工作: 中医药的卫生资源,在广大农村具有很深的基础,加强中医药事业的宣传引导,及时有效地开展中医药事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老百姓负担,从而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二、抓好中医内涵管理,做好中医管理工作: 抓好中医内涵管理健全内部运行机制,特别对中医工作的质量进行监控,对病案、处方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按院内目标计划执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及时准确地填报各类报表。各类要求会检率达到30%,创建标准,门诊登记和处方合格率达100%,住院病历率达85%以上,无高级病历。

三、强化人才培养,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发展中医药事业,关键在于人才,通过各种经营提高中医药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实现中医药后备有人。结合院内计划,我科今年底将组织相关中医药人员进修学习或集中辅导与分散学习相结合,或脱产相结合。对中医药人员进行系统化、正规化中医药理论与技能再教育,继续教育工作,加强中医药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为中医事业储备人才资源。

四、巩固城乡一体化重点中医工作: 巩固城乡一体化成果,使城乡一体化工作健康持续发展。制定乡村医生培训计划,定期或不定期对其进行常见病知识培训,使乡村医生能熟练地使用中医药知识预防和治疗多发病与常见病,并指导和监督村卫生室定期开办中医药预防、保健科普宣传,向农民群众宣传保健知识。

更乐卫生院中医管理科

2010-12-26 更乐卫生院2010中医培训总结

2010年我院按计划对所有医务人员进行了中医技术培训,达到了预期目的,通过培训使全镇的中医技术水平得到了新的提高,现对2010中医培训工作做以下总结:

一、认真按照学习培训计划进行详细的培训,并派江海军医生到中医院学习中医适宜技术知识,并在我院进行多次的乡村医生培训,使中医新技术得到更好的推广。

二、我院按照上级要求为每村卫生室配备中医诊疗箱,并定期为他们进行实际操作,使乡村医生在诊疗过程中,用中医技术为百姓治病。

三、坚持每月一次中医知识培训,采用集中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对所有乡村医生进行培训学习,并每季度验收培训笔记。

四、严格考试,所有乡村医生考试到顺利通过,没有不合格。

五、对所有培训人员进行认真考核,严把纪律,使培训不走过场,让中医培训切切实实落实到实处。

通过我们的中医技术的培训,使我们的中医知识得到了丰富,扩展了中医知识面,拓宽了中医的服务范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把中医培训工作进行到底,是我镇的中医水平得到新的提高。更乐卫生院2011年中医培训计划

在新的一年中,我们把中医培训做为卫生院的一项工作,为使本年的中医培训工作搞好,我们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做如下安排:

一、继续学习中医适宜技术,使本技术做到熟练,使中医技术得以广泛应用,使患者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

二、制定培训计划,合理安排学习内容,积极推广中医新技术、新疗法。

三、严格按照学习制度执行,做到培训有签到,有笔记,有教案,有考试,有成绩,有总结。

四、培训结束后要认真组织人员进行考核、考试,对考核不合格的人员进行重学习、重考试,直到合格。

在今后的这一年中我们有按照上述计划认真进行中医技术培训,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全镇人民的需求,使我们的中医技术水平得到新的提高。

第五篇:中医眼科总结

发展简史

《黄帝内经》 最早

《诸病源候论 》 巢元方等著 包括胞睑、两眦、白睛、黑睛、瞳神等部疾病。《龙树眼论》是我国第一部有影响的眼科专书。《目经大成》 黄庭镜著

《外台秘要》 王焘著 有关金针拨内障的最早记载 《中医眼科六经法要》 陈达夫著

眼球结构:眼球由眼球壁和眼内容物组成。眼的内容物有房水,晶状体,玻璃体,他们与角膜一并称屈光间质。

眼球壁3层:眼球壁分为外、中、内三层。

(一)外层

外层是由致密的纤维组织构成,故称纤维膜。前1/6为透明的角膜,后5/6为白色的巩膜,二者移行处称角巩膜缘。纤维膜坚韧而有弹性,具有保护眼内组织和维持眼球形状的作用。

(二)中层

中层为色素膜,因富含色素而得名。因为含有丰富的血管,又称血管膜。去除外层后,其外观状似紫色葡萄,故又称葡萄膜。中层由前向后分为虹膜、睫状体、脉络膜三部分。

(三)内层 内层即视网膜。位于脉络膜与玻璃体之间,前至锯齿缘,后至视乳头,分为色素层和感光层。除色素层为色素上皮外,感光层为透明的薄膜。具有感光和传导神经冲动的重要作用。

角膜分层及其特点能不能再生

角膜的组织结构由前向后分为5层。

(1)上皮细胞层:是球结膜上皮的延续,由5—6层细胞组成,易与前弹力层分离,上皮再生能力强,损伤后在无感染的条件下,一般24小时可以修复,不遗留瘢痕。由于上皮层与球结膜上皮层相互连续,故病变时可以相互影响。

(2)前弹力层:是一层均匀一致无结构的透明薄膜,终止于角膜边缘,损伤后不能再生。(3)实质层:占整个角膜厚度的9/10。约由200层纤维薄板组成,薄板又由纤维柬组成,与角膜表面平行,排列极为规则,具有同等屈光指数,周围延伸至巩膜组织中,故炎症时可相互影响。本层无再生能力,一旦伤,则为瘢痕组织代替。

(4)后弹力层:为一透明的均质膜,由胶原纤维所组成,在前房角处分成细条,移行于小梁组织中,损伤后能再生。本层富有弹性,较为坚韧,角膜溃疡穿孔前常可见后弹力层膨出,甚至可持续数天之久。

(5)内皮细胞层:为整齐的单层内皮细胞组成。本层与虹膜表层相连,具有角膜-房水屏障功能,正常情况下,房水不能透过此层渗入角膜组织中。内皮细胞损伤后易引起基质水肿。本层在成年后损伤不能再生,缺损区主要由邻近的内皮细胞扩展和移行来覆盖

视网膜组织分层

视网膜组织由外向内可分为10层。即①色素上皮层;②视细胞层(杆体、椎体细胞层);③外界膜;④外颗粒层;⑤外丛状层;⑥内颗粒层;⑦内丛状层;⑧神经节细胞层;⑨神经纤维层;⑩内界膜。

主要感光细胞及其作用 第一神经元为光感受器细胞,是一种特殊分化的神经上皮,由两种细胞组成,一种形状如圆锥状,称视锥细胞,具有感受强光和辨别颜色的作用,主要分布在黄斑部,故黄斑区的视力最为敏锐。另一种细胞形状如杆状,称为视杆细胞,具有感受弱光的作用,主要分布在视网膜周边,越近黄斑区越少,至黄斑中心凹时没有这种细胞。

房水的循环途径

房水由睫状突产生后,由后房经过瞳孔进入前房,再经前房角的小梁网进入巩膜静脉窦,再进人眼的静脉系统。(睫状突→房水→后房→瞳孔→前房→小梁→房水静脉)

眼的附属器

眼的附属器包括眼眶、眼睑、结膜、泪器和眼外肌。

房角的结构

前房为角膜的后面与虹膜和瞳孔区晶状体的前面所围成的间隙。前房中央部最深,约3毫米,周边部渐浅。前房最周边处为前房角,前房角的前壁为角巩膜缘,后壁为虹膜根部和睫状体的前面。后房为虹膜后面、睫状体的内面与晶状体之间形成的环形间隙。

视网膜动静脉的比例 2:3 视网膜静脉与动脉分布—致,动脉颜色较红,管径较细;静脉颜色较暗,管径较祖,二者之比约为2:3。

明目退翳法:本法是用具有退翳作用的方药,以消退角膜混浊的眼科独特治法。常用药有蝉蜕、秦皮、谷精草、木贼、密蒙花、石决明、珍珠母、蒺藜、青葙子、蛇蜕、海螵蛸等。代表方如消翳汤。适应症:翳证 瘢痕

五轮学说

(一)肉轮指胞睑。包括解剖学之眼睑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睑板和睑结膜。胞睑在脏属脾,脾主肌肉,故称肉轮。因脾与胃相表里,所以,肉轮疾病常责之于脾胃。

(二)血轮指两眦。包括解剖学之眦部皮肤、结膜、血管及内眦的泪阜、半月皱襞和泪点。上、下眼睑鼻侧联合处交角钝圆,称大眦,又名内眦;颞侧联合处交角锐小,称小眦,又名锐眦或外眦。两眦在脏属心,心主血,故称血轮。因心与小肠相表里,所以,血轮疾病常责之于心和小肠。

(三)气轮指白睛。包括解剖学之球结膜和前部巩膜。白睛在脏厉肺,肺主气,故称气轮。因肺与大肠相表里,所以,气轮疾病常责之于肺和大肠。此外,白睛环绕黑睛周围,紧密相连,一旦发生病变,容易相互影响。

(四)风轮指黑睛。近代主要指解剖学之角膜。黑睛在脏属肝,肝主风,故称风轮。因肝与胆相表里,所以,风轮疾病常责之于肝胆。此外,黑睛之后为黄仁,黑睛与黄仁之间充满神水,瞳神位于黄仁中央,故当黑睛疾病之病邪深人时,容易影响黄仁、神水,并波及瞳神。

(五)水轮指瞳神。狭义的瞳神专指解剖学之瞳孔;广义的瞳神不仅指瞳孔,还包括葡萄膜、视网膜、视神经以及房水、晶状体、玻璃状体等。“水轮”一般多指广义的瞳神,是眼能明视万物的主要部分。五轮学说原主张瞳神在脏属肾,肾主水,故称水轮。因肾与膀胱相表里,所以水轮疾病责之于肾和膀胱。

瞳神紧小 辩证 临床表现 治法方药 瞳神紧小指瞳神失去正常之展缩功能,持续缩小,甚至缩小如针孔,并伴抱轮红赤,黑睛后壁有沉着物,神水混浊,视力下降的眼病。[临床表现] 突发眼珠疼痛或肿胀,眉棱骨痛,畏光,流泪,视物模糊等症;或伴关节酸楚疼痛等 [辨证论治]

(一)肝经风热 [治法]疏风清热。[方药]新制柴连汤加减

(二)肝胆火炽

[治法]清泻肝胆。

[方药]龙胆泻肛场加减。

(三)风湿夹热

[治法]祛风除湿清热。[方药]抑阳酒连散加减。

(四)虚火上炎 治法 滋阴降火

方药 知柏地黄丸

绿风内障 临床表现 治则

治疗方法

绿风内障是以头眼胀痛,眼珠变硬,瞳孔散大,瞳色变绿,实力锐减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眼病。[临床表现] 先兆期:时有傍晚视物昏蒙,虹视,患眼同侧额部疼痛及鼻根酸胀,休息后各症缓解或消除。急性发作期:头眼剧烈胀痛,畏光流泪,视物不清,或视力骤降,虹视。常伴有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辩证论治

(一)风火攻目

[治法]清热泻火,平肝熄风。[方药]绿风羚羊饮加减

(二)痰火郁结 [治法]降火逐痰

[方药]将军定痛丸加减。

(三)气火上逆 [治法]疏肝解郁,泻火降逆。[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减。

正常眼压的数值

正常眼压的范围为11~21mmHg。

眼的屈光系统分哪几部分

眼的屈光系统包括角膜、房水、晶体和玻璃体。

黑睛疾病有哪些

聚星障、花翳白陷、凝脂翳、混睛障、宿翳等

聚星障:聚星障是黑睛上生多个细小星翳,伴涩痛、畏光流泪的眼病。花翳白陷:花翳白陷是以黑睛生翳,灰白混浊,四周高起,中间低陷,形如花办为主要特征的眼病。

凝脂翳是黑睛生翳,表面色白或黄,状如凝脂,发病迅速,多伴有黄液上冲的急重眼病。混睛障是指黑睛深层呈现一片灰白翳障,混浊不清,漫掩黑睛,障碍视力的眼病。宿翳是指黑睛疾患痊愈后结成瘢痕翳障,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无赤痛畏光的眼病。

视衣脱落的临床表现?

自觉症状:发病前常有黑影飘动或闪光感;视物可有变形、弯曲,不同程度视力下降或有幕状黑影逐渐扩大,甚至视力突然下降。

眼部检查:可见玻璃体混浊,或液化;脱衣的视网膜呈灰白色隆起,血管爬行其上;严重者可见数个半球状隆起,或呈宽窄不等的漏斗形,甚则漏斗闭合不见视盘;裂孔大小不一,形状各异。

高风内障(视网膜色素变性)中西医病因

中医:[病因病机]

一、禀赋不足,命门火衰。

二、肝肾亏损,精血不足。

三、脾胃虚弱,清阳不升。西医:目前认为视网膜色素变性是由于色素上皮内高度发育的吞噬酶系统有缺陷致使光感受器细胞外节,尤其是视杆细胞外节 的吞噬作用出现缺陷,影响了外节的新陈代谢,脱落的盘膜堆积,可能成为自身性抗原,发生自身免疫反应。这种色素上皮的缺陷与遗传有关。此外,尚有内分泌障碍,微量元素铜铁代谢异常,营养障碍及视网膜脉络膜硬化等假说。

络损暴盲(视网膜静脉周围炎)诊断要点

[诊断依据] 1.中老年发病者常有高血压等病史,青年发病者常有反复发作的眼前黑影及视力障碍史。2.眼前有黑影或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双眼散瞳检查,可见周边视网膜有出血、渗出、机化及血管白鞘。

3.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有助于诊断。

暴盲的分类

脉阻暴盲 络损暴盲(络瘀暴盲)目系暴盲

名词解释 色觉

色觉是视觉功能的一个基本而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类视网膜锥细胞的特殊感觉功能。正常人视觉器官能辨识波长380-760 um的可见光,由紫、蓝、青、绿、黄、橙、红7色组成。

老视

老视是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导致晶状体的生理性调节力减退二发生近视力减退的现象。俗称老花眼。

视瞻有色(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视瞻有色是指外眼无异常,唯视物昏蒙不清,中心有灰暗或棕黄色阴影遮挡,或视物变形的内障眼病。

青盲(视神经萎缩)

青盲是指眼外观正常,视盘色淡,视力渐降,甚至盲无所见的内障眼病。

睛障(混睛障??)

混睛障是指黑睛深层呈圆盘状灰白色混浊翳障,障碍视力的眼病。

金疳(泡性结膜炎)

是指白睛表层生玉粒样小泡,周围绕以赤脉的眼病。

漏睛(慢性泪囊炎)

是以内眦部常有粘液或粘液自泪窍泌出为临床特征的眼病。

近视的诊断

[诊断依据]

1、远视力减退,近视力正常;或有视疲劳症状。

2、高度近视者眼前常有黑影飘动,眼球突出。

3、验光检查为近视。

视疲劳的病因病机

1、久视劳心伤神,耗气损血,目中经络涩滞

2、肝肾精血亏损不足,筋失所养,调节失司。

针眼的治疗

[辨证论治] 对本病的治疗,原则上在未成脓者,内外兼治。已成脓者,当促其溃脓或切开排脓。

一、内治

(一)风热客睑

[主证]病初起,局部微有红肿痒痛,并伴有头痛、发热、全身不适等,舌苔薄白,脉浮数。[证候分析]风与热邪皆能作痒,风胜、热胜亦皆致肿。今风热之邪客于胞睑,故胞睑红肿而痒。所见全身症,均为风热袭表之征。[治法]疏风清热,消肿散结。

[方药]银翘散加减。本方以薄荷、豆豉、荆芥、桔梗、牛蒡子疏风解表,银花、连翘清热解毒,配竹叶、芦根、甘草以助清热。本病初起证偏风重者,可加桑叶、菊花;证偏热重者,可去荆芥、豆豉,加黄连、黄芩以助清热解毒。

(二)热毒壅盛

[主证]胞睑局部红肿,硬结较大,灼热疼痛,伴有口渴喜饮,便秘溲赤,苔黄脉数等。[证候分析]脾胃蕴热,积久热毒上攻胞睑,阻滞脉络,营卫失调,故疖肿红赤掀痛。内热重,故伴口渴喜饮,便秘溲赤,苔黄脉数等症。[治法]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方药]仙方活命饮加减。

(三)脾虚夹实 [主证]针眼反复发作,但诸症不重。

[证候分析]原患针眼,余邪未清,脾胃伏热,不时上攻胞睑,阻滞脉络,或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正气不固,时感外邪,以致本病反复发作。由于正气虚,邪气不盛,故诸症不重。[治法]健脾益气,扶正祛邪。

[方药]宜选四君子汤为基础,酌加当归、白芍、山楂、神曲、麦芽等,健脾益气,和血消滞,配伍解毒排脓之晶,使其标本兼顾,以收扶正祛邪之功。

二、外治

(一)未酿脓者,局部可用湿热敷以助消散,或用紫金锭磨汁,频涂患部皮肤,消肿止痛。

(二)已成脓者,当切开排脓。若脓头在眼睑皮肤面者,切口应与睑缘平行,脓头位于睑内面者,切口应与睑缘垂直,不可伤及睑缘,但宜稍大,以利脓液排流。

三、针法

(一)针刺法常用穴:攒竹、睛明、丝竹空、瞳子寥、阳白、鱼腰、四白、承泣、合谷、列缺、外关等。一般针眼生于上睑近睑弦靠内眦部,可取攒竹、睛明穴;靠外眦部可取丝竹空、瞳子髅穴;在中间,可取阳白、鱼腰穴;在下睑可取四白、承泣穴。同时配合远端取穴,如合谷(必用)、列缺、外关等。但需注意,眼部取穴应在小疖红肿区以外。手法用中刺激或重刺激。

(二)针挑法在肺俞或膏肓穴附近皮肤面,找出红点一个或数个,若不明显,可轻刮之后再找。消毒后,用毫针挑破,挤出粘液或血水。

四、其他治法

可用抗生素眼药水及眼膏点眼。如诺氟沙星眼液、金霉素眼膏等。

泪液反流的判断

泪道冲洗结果的分析。从泪小点注入生理盐水

1.正常者注入冲洗液时无阻力,冲洗液通畅地流入鼻腔或咽部。

2.注入冲洗液时有阻力,部分自泪小点返回,部分流入鼻腔,为鼻泪管狭窄。3.冲洗液完全从注入的原路反回者为泪小管阻塞。

4.冲洗液自下泪小点注入,由上泪小点返回,为总泪小管阻塞。

5.冲洗液自上泪小点返回,同时有粘液或粘液脓性分泌物流出,为鼻泪管阻塞,同时合并慢性泪囊炎

白涩证的辩证 方药

白涩症

本病为眼部赤肿不显,而只觉眼内干涩不舒的慢性眼病。《审视瑶函》称之为白涩症。药物治疗难取速效。类似于西医学之慢性结膜炎或浅层点状角膜炎。[病因病机]

一、暴风客热或天行赤眼治疗不彻底,余热未清,隐伏肺脾之络所致。

二、肺阴不足,目失濡润。

三、饮食不节,或嗜烟酒,及偏好辛辣之晶,致使脾胃蕴积湿热,清气不升,目窍失养。

四、肝肾亏损,阴血不足,目失濡养。[临床表现] 眼常干涩不爽,瞬目频频,微畏光,灼热微痒。检视白睛,不红不肿或隐见淡赤血络,眦头或有白色泡沫状眼眵,睑内如常或微见赤丝细脉,黑睛于显微镜下或见细小星翳。[诊断依据]

一、干涩不爽,怕见强光,不耐久视。

二、白睛不红不肿或见赤脉隐隐,或黑睛有细小星点。

三、眵多色白或无眵。[辨证论治]

一、内治

(一)邪热留恋

[主证]常见于暴风客热或天行赤眼治疗不彻底,以致白睛遗留少许赤丝细脉,迟迟不退,睑内亦轻度红赤,可有少量眼眵及畏光流泪,干涩不爽等。

[证候分析]因热邪伤阴,余邪未尽,肺脾两经伏热,故隐隐可见白睛及睑内有赤丝细脉,迟迟不退,畏光流泪,眼眵不多。邪热阻络,血气不通,津液失布,故目千涩不爽。[治法]清热利肺。

[方药]桑白皮汤加减。方中桑白皮、黄芩、菊花、旋覆花、桔梗、地骨皮清肺热,利肺气;玄参、麦冬补肺阴,清伏火;茯苓、泽泻利湿明目;甘草调和诸药。证属伤阴而无湿者,用本方去茯苓、泽泻。

(二)肺阴不足

[主证]眼干涩不爽,泪少,视久容易疲劳,甚至视物不清,白睛如常或稍有赤脉,黑睛可有细点星翳,病势迁延难愈。全身症可见于咳少痰、咽干便秘,偶有烦热,苔薄少津,脉细无力。

[证候分析]阴虚则干涩泪少,不耐久视,全身则有干咳少痰,咽干便秘,脉细等肺阴不足之候。

[治法]滋阴润肺。

[方药]养阴清肺汤加减。

(三)脾胃湿热

[主证]眼干涩隐痛,白睛淡赤,睑内可有粟粒样小泡,眦帷有白色泡沫样眼眵,胞睑有重坠之感,病程持久而难愈,全身症可见口粘或口臭、便秘、溲赤而短,苔黄腻。脉濡数等。[证候分析]湿邪阻遏,清气不升,目失濡养,故白睛干涩隐痛。湿热郁于胞睑,则胞睑重坠,睑内可生粟疮。湿热上蒸还可引起白睛淡赤或目眦生眵。口粘口臭,便秘不爽,溲赤而短,舌苔黄腻等皆湿热内阻,浊气不降所致,脉濡数亦为湿热之征。[治法]清利湿热,宣畅气机。

[方药]三仁汤加减。方中杏仁苦辛,轻开上焦肺气,气化则湿亦化;白豆蔻芳香苦辛,行气化湿;薏苡仁甘淡,渗利湿热;制半夏、厚朴行气散满除湿;滑石、通草、竹叶增强清利湿热之功。诸药合用,宣上畅中渗下,使湿利热清,诸症自解。

(四)肝肾阴虚

[主证]眼干涩畏光,双目频眨,视物欠佳,白睛隐隐淡红,久视则诸症加重。全身可兼见口干少津,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夜寐多梦。舌红苔薄,脉细等。

[证候分析]肝肾亏损,阴血不足,目失所养,故觉眼干涩而频频眨目,且视物不清。阴亏虚火上蒸,故怕日羞明,白睛隐红。阴血亏耗,故口干舌红少津。肝肾亏虚,脑及骨骼失养,故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阴血不足以安魂,故夜寐多梦。舌红苔薄,脉细,皆肝肾亏损,阴血不足之象。

[治法]补益肝肾,滋阴养血。

[方药]杞菊地黄丸加减。方中熟地滋肾填精为主,辅以山萸肉养肝肾,山药补益脾肾之阴,三药合用达到三阴并补之功;又配茯苓健脾渗湿,以助山药之益脾;泽泻清泻肾火,并防熟地之滋腻;牡丹皮清肝肾之热,以制山萸肉之温,前药合用,补中有泻,寓泻于补,加枸杞、菊花更增养肝明目之效。再加当归、白芍则可养血和营,使目得血荣,实乃治本之方也。

二、外治

(一)犀黄散点眼。

(二)黄连西瓜霜眼药水或10%~50%千里光眼药水滴眼。

此外,患有远视或近视者可配戴适合眼镜。生活不规律者,应合理安排生活作息,避免熬夜及外界不良刺激等。

圆翳内障

本病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晶珠逐渐混浊,视力缓慢缓降,渐至失明的慢性眼病。因最终在瞳神之中出现圆形银白色或棕褐色的翳障,故《秘传眼科龙木论》称之为圆翳内障。本病多见于老年人。常两眼发病,但有先后发生或轻重程度不同之别。历代眼科文献所载与本病类同者计十余种之多,如浮翳、沉翳、滑翳、枣花翳、黄心白翳、如银内障等。其名虽异,实则均为晶珠混浊,只是病变之阶段、程度、部位、颜色有所差别而已。本病翳定障老时,经手术治疗可以恢复一定视力。相当于西医学之老年性白内障。[病因病机] 1肝热上扰,晶珠逐渐混浊

2年老体弱,肝肾不足,精血亏损,不能滋养晶珠而混浊

3年老脾虚气弱,精微输布乏力,不能濡养晶珠而混浊;或水湿内生,上泛晶珠而混浊。

[临床表现] 自觉失误模糊,或视近尚明而远视模糊,或眼前可见固定不动的黑影,或视一为二,或可有虹视等。本病初起,眼无红肿疼痛,仅自觉视物微昏,或眼前有位置固定之点状、条状或圆盘状阴影;或视近尚清,视远昏朦;或明处视昏,暗处视清;或明处视清,暗处视昏;或视灯光、明月如有数个。昏朦日进,则渐至不辨人物,只见手动,甚至仅存光感。

检视瞳神,圆整无缺,展缩自如。初起,若晶珠混浊出现于边缘,状如枣花、锯齿,视力多无明显影响。继则晶珠灰白肿胀,如油脂浮于水面,电筒侧照,可见黄仁之阴影呈新月形投射于晶珠表面。最终晶珠全混,色白圆整,电筒侧照,黄仁阴影消失。此时翳定障老,正宜手术治疗。否则,日久晶珠缩小,翳如冰棱而下沉。若晶珠混浊从核心开始,渐向周围扩散,其色多为棕黄、棕红或黑色。[诊断依据]

一、年龄在50岁以上,视力渐降。

二、眼不红不痛,瞳神展缩如常。

三、晶珠不同形态、程度的混浊,甚至晶珠全混;双眼先后或同时发病,发展缓慢。

(一)老年性白内障一般分为四期

1.初发期:周边部可见楔状混浊,逐渐向中央发展。2.膨胀期:晶珠混浊加重,胀满,前房变浅。

3.成熟期:晶珠全部混浊,黄仁投影阴性,前房恢复正常。4.过熟期:晶珠皮质混浊呈液化状乳白色,核下沉,前房加深。

(二)老年性核性白内障混浊从核开始,呈棕色混浊,向周围发展,早期即明显影响视力。[辨证论治] 本病病程较长,药物治疗适用于早期。若晶珠灰白混浊,已明显障碍瞳神,则药物难以奏效,宜待翳定障老之后,手术治疗。

一、内治

(一)肝肾不足

[主证]视物模糊,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舌淡脉细,或面白畏冷,小便清长,脉沉弱。

[证候分析]肝肾精血不足,目窍失养,晶珠渐混则视物模糊。脑髓、骨骼失养,故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血虚不充脉络,则舌淡脉细。若见面白畏冷,小便清长,脉沉弱,又属肾阳偏虚之象。

[治法]补益肝肾,清热明目。

[方药]杞菊地黄丸加减。杞菊地黄丸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精血亏甚者,宜加菟丝子、楮实子、当归、白芍。

(二)脾虚气弱

[主证]视物昏花,精神倦怠,肢体乏力,面色萎黄,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缓或细弱。[证候分析]脾虚不运,脏腑精气不足,不能上贯于目,晶珠失养,渐变混浊,故视物昏花。脏腑精气不足以生神及充养周身,因而精神倦怠,面色萎黄,肢体乏力。脾虚运化不力,故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缓或细弱皆脾虚气弱之征。[治法]益气健脾,利水渗湿。[方药]四君子汤加减。

(三)肝热上扰

[主证]头痛目涩,眵泪旺躁,口苦咽干,脉弦。

[证候分析]眨躁,指目昏不爽之状。肝热循经上攻头目,故头痛目涩,眵泪旺躁。口苦咽干,脉弦亦由肝热所致。

[治法]清热平肝,明目退障。

[方药]石决明散加减。原方以石决明、草决明为主药,清热平肝,明目退翳障;青葙子、栀子、大黄、赤芍清肝泻热;荆芥、。木贼、羌活疏风散邪。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平肝,散邪明目的功效。肝火不盛或脾胃不实者,酌去大黄、栀子。无郁邪者可去荆芥、羌活。

二、外治

早期可滴珍珠明目液或白内停眼液。

三、针刺疗法

本法亦只适用于早期患者,且宜与内服药物配合使用。.

常用穴:睛明、球后、攒竹、鱼腰、臂孺、合谷、足三里、三阴交。每日或隔日1次,每次2—3穴,8—10次为一疗程。

四、手术疗法

晶珠混浊,视力降至0.2以下,光定位、色觉良好,眼部无活动性炎症及眼底基本正常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暴盲

暴盲是指眼外观端好,猝然一眼或两眼视力急剧下降,甚至失明的严重内障眼病。病名见《证治准绳·杂病,七窍门》。患眼外观虽无明显异常,但瞳内病变却多种多样,病因病机则更为复杂。由于发病急剧,应及早救治。西医学有多种眼底病可以引起暴盲的症状,最常见者如视网膜中央血管阻塞、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及急性视神经炎等。[病因病机]

一、暴怒惊恐,气机逆乱,血随气逆;或情志抑郁,肝失调达,气滞血瘀,以致脉络阻塞。

二、嗜好烟酒,恣食肥甘,痰热内生,上壅目窍。

三、外感热邪,内传脏腑,致邪热内炽,上攻于目。

四、肝肾阴亏,阳亢动风,风阳上旋;或阴虚火旺,上扰清窍。

此外,视网膜脱离;头眼部外伤以及某些全身病的眼部并发症亦可引起暴盲,但不属本节讨论范围。[临床表现] 发病前眼无不适,突然视力急剧下降,甚至失明,或伴有眼胀,头疼,或目珠转动作痛,甚或初起自觉眼前有蚊蝇飞舞、云雾飘动,或视物呈现红色,继而一眼或双眼视力骤然下降,至明暗不分。外眼检查:一般无异常,完全失明者可有瞳神散大不收。查视眼底: 1.属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者,可见视网膜动脉变细,高度弯曲,呈线状或串珠状,甚至呈白色线条状,或部分动脉呈间断状,静脉亦变细;视网膜出现乳白色的混浊,以后极部为甚;黄斑呈樱桃红色,中心反光消失。后期视神经、视网膜可出现萎缩征象。

2.属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者,可见视神经乳头充血、水肿,边界模糊,或表面被出血斑所遮盖。视网膜静脉高度纡曲怒张.呈紫红色,如节段状或腊肠状,时隐时现。动脉血管变细,动脉壁反光增强。视网膜上可见广泛性出血,以视乳头为中心,沿静脉走向呈放射状或火焰状出血,亦可呈点状或条状出血(彩图16)。出血波及黄斑部,则中心视力严重受损。视网膜灰白水肿,继而可出现棉絮状渗出斑。出血量大时,可渗入玻璃体内。后期黄斑常出现囊样水肿。视乳头、视网膜出现新生血管。

3、属视网膜静脉周围炎者,可见视网膜静脉充盈怒张而纡曲,甚至呈螺旋状,并有白鞘伴行。相应视网膜上有点、片状出血。严重者,出血进入玻璃体内,形成玻璃体积血。日久,视网膜或玻璃体中出现团块状—奈索状机化物,可牵引视网膜而造成视网膜脱离。同时新生血管增生,容易引起反复出血。

4.属急性视神经乳头炎者,可见视乳头充血,轻度隆起,边界模糊,生理凹陷消失;视网膜静脉扩张。可有后极部视网膜水肿、出血或渗出。晚期视乳头呈灰白色萎缩,边缘不清,血管变细。

5.属急性球后视神经炎者,视力骤降,但早期眼底多无明显改变;有时可见视神经乳头轻度充血,边缘稍模糊,静脉轻度扩张。晚期多出现视神经乳头颞侧苍白萎缩。[诊断依据]

一、起病眼无不适,或自觉眼前有黑花飘动,或视物呈现红色,一眼或双眼视力骤然下降,甚至失明。或伴有眼胀头疼、目珠转动时作痛等。

二、检查眼底,可见视网膜中央血管阻塞、视网膜静脉周围炎、急性视神经炎等眼底改变。若玻璃体大量积血者,瞳孔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眼底不能窥清。有条件时,应作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等特殊检查。[辨证论治] 本病眼外见症较少,应将自觉症状结合眼内检查所见,参合全身脉症辨证论治以提高疗效,挽救视力。

一、内治

(一)眼络阻塞

1.气血瘀阻

[主证]视力骤丧,视神经乳头苍白,动脉显著变细,视网膜灰白混浊,黄斑区呈一樱桃红点;或视力于数日内迅速下降,视神经乳头充血、水肿,边界模糊,静脉高度迂曲、怒张,呈腊肠状,视网膜水肿,且有大量出血以视神经乳头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其人情志不舒,或暴怒之后突然发病。全身症见头晕头痛,胸胁胀痛,脉弦或涩。

[证候分析]情志不舒,肝郁气滞而血瘀,或暴怒伤肝,气血逆乱,上壅窍道,致目中脉络阻塞。若阻塞视网膜中央动脉,致输注入眼的气血骤断,引起暴盲。眼底缺血则见视神经乳头苍白,血管极细,视网膜灰白混浊。黄斑部网膜因供血途径不同,独能保持一点血红。若阻塞视网膜中央静脉,致眼内气血不得回流,瘀郁眼底,则见视神经乳头充血、水肿,静脉高度迂曲、怒张,呈腊肠状。瘀血阻络,津液不行,致视网膜水肿。血不循经,泛溢络外,故视网膜上大量出血。气滞血瘀,头部血流不畅,则头晕头痛,脉弦或涩皆肝郁气滞血瘀之故。[治法]活血通窍。

[方药]通窍活血汤加减。方中桃仁、红花、赤芍、川芎活血化瘀;麝香活血,通络开窍;生姜、大枣调和营卫;黄酒、老葱散达升腾,通利血脉,且使活血化瘀之药力上达。本病初起,即宜以此方活血通窍。肝郁气滞甚者,加郁金、青皮;视网膜水肿甚者,加琥珀、泽兰、益母草之类活血化瘀,利水消肿;眼底出血甚者,加蒲黄、茜草、三七之类化瘀止血。本方活血通窍之作用专一,久服易伤正气。如用药已达通络开窍的目的,或使用一段时间疗效不显,宜改用其他行气活血化瘀之剂。2.痰热上壅

[主证]眼症同前,全身症有头眩而重,胸闷烦躁,食少恶心,痰稠口苦,舌苔黄腻,脉弦滑。[证候分析]恣酒嗜燥,过食肥甘,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郁生热,上壅清窍,脉络阻塞,清阳不升,故视力骤丧或急剧下降,头重而眩;痰热阻滞中焦,则胸闷烦躁,食少恶心;痰稠口苦,舌苔黄腻,脉弦滑皆痰热之象。[治法]涤痰开窍。

[方药]涤痰汤加减。本方以半夏、橘红、枳实、茯苓燥湿祛痰,理气降逆;胆南星、竹茹清热化痰;人参、甘草、生姜、大枣益气健脾,治痰之源;菖蒲化湿开窍。诸药合用,涤痰开窍。若加僵蚕、地龙、川芎、牛膝、麝香则更增涤痰通络开窍之力。若热邪较盛,可去方中人参、生姜、大枣,酌加黄连、黄芩。3.肝风内动

[主证]眼症同前,全身症见头晕耳鸣,面时潮红,烦躁易怒,少寐多梦,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或有腰膝酸软,遗精神疲,舌绛脉细。

[证候分析]阴虚阳亢,肝风内动,气血逆乱,并走于上,脉道闭阻,故视力骤降或失明。风阳上扰,清窍不利,则头晕耳鸣,面时潮红;扰动心神,则少寐多梦,烦躁不宁。口苦、舌红、苔黄脉弦乃肝阳亢盛之象。若真阴大亏,脑髓、骨骼失养,且虚火扰动精室,则头晕耳鸣较甚,腰膝酸软,遗精神疲,舌绛脉细。[治法]平肝潜阳,滋阴熄风。

[方药]天麻钩藤饮或大定风珠加减,前方以天麻、钩藤、石决明为主,平肝潜阳;黄芩、山栀清肝火;牛膝、益母草活血通络,引血下行;杜仲、桑寄生补肝肾;夜交藤、茯神安神宁心,全方重在乎肝潜阳熄风。后方以阿胶、鸡子黄为主,滋阴熄风;芍药、五味子、甘草酸甘化阴,滋阴柔肝;地黄、麦冬、麻仁滋阴养血润燥;龟板、鳖甲、牡蛎育阴潜阳,全方重在滋阴潜阳熄风。因此,证偏阳亢动风者,宜用前方;偏于阴虚动风者,宜用后方。

由于肝风内动,气血逆乱,脉道被阻,方致暴盲,故方中应选加丹参、红花、桃仁、川芎、地龙之类,活血通络。4.虚火伤络

[主证]初起眼无不适,或自觉眼前有蚊蝇飞舞、云雾飘动,或视物呈现红色,继而一眼或双眼视力骤然下降,甚至失明。眼底可见视网膜静脉纡曲扩张,静脉旁有白鞘伴行,相应的网膜上有点片状出血,甚至玻璃体积血,眼底不能窥清。全身症可伴有头晕耳鸣,烦热口干,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证候分析]肝肾阴亏,水不制火,虚火上炎,灼伤眼络,血溢络外,故见视网膜静脉病变,以及视网膜出血、玻璃体积血等。出血多时,视力骤降。阴精亏虚,清窍失养,复受虚火扰动,故头晕耳鸣。烦热口干,舌红少苔,脉弦细数均为阴虚火旺之象。[治法]滋阴凉血,止血化瘀。

[方药]宁血汤或生蒲黄汤加减。本证在出血期,当先用前方止血,待出血趋于静止,即宜改用后方。如此,既能取得滋阴止血之效,又能促使眼内瘀血尽快吸收。方解及加减化裁均参照云雾移睛之虚火伤络型。

(二)目系猝病 1.肝火亢盛 [主证]单眼或双眼发病,视力急降,甚至失明。常伴眼珠压痛及转动时珠后作痛。眼底可见视神经乳头充血、水肿,生理凹陷消失,边界不清,视网膜静脉扩张,视乳头附近网膜有水肿、渗出、出血等,或发病时眼底无明显改变。全身症见头痛耳鸣,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脉弦数。

[证候分析]目系乃厥阴肝经所主,包括视神经及球后血管。肝火上攻目系,窍道闭阻,遂致失明。因热盛血壅为红赤肿痛,热灼津液为渗出物,灼伤脉络为血溢,故眼珠疼痛,视神经乳头充血、水肿,视网膜静脉扩张,并波及附近网膜亦水肿、渗出、出血等。头痛耳鸣,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脉弦数皆肝胆火盛之全身症。[治法]清肝泻火。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本方清肝泻火,用于视乳头充血、水肿较重或附近视网膜渗出、出血较多者,酌加丹皮、赤芍、毛冬青凉血活血。2.气滞血郁

[主证]眼症同前,其人神情抑郁,常胸胁胀痛,脘闷食少,苔白脉弦。

[证候分析]情志不舒,肝失条达,气滞血郁,壅遏通光窍隧,故视力骤降,头眼疼痛。气血不行,筋脉不利,则转动眼珠时牵引作痛。眼底见症皆气滞血郁所致。厥阴肝经布于胸胁,肝郁气滞,血脉不和,故胸胁胀痛。肝气乘脾胃则食少脘闷,苔白脉弦。[治法]疏肝解郁,行气活血。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方中以柴胡、枳壳、香附疏肝行气解郁;川芎、芍药、甘草活血止痛。用于本证,酌加当归、郁金、丹参、山楂、神曲,可增行气活血,消滞健脾之功。若口苦咽干,苔黄脉数,为肝郁化热之象,酌加栀子、丹皮、黄芩,以清肝热。3.阴虚火旺

[主证]眼症同前,全身常见头晕耳鸣,颧赤唇红,五心烦热,口干舌红,脉弦细数。

[证候分析]热病伤阴,水不制火,火性上炎,热盛血壅,故眼珠疼痛,视神经乳头红肿,视力骤降。阴精亏虚,清窍失养,复受虚火扰动,故头晕耳鸣。颧赤唇红,五心烦热,口干舌红,脉弦细数均为阴虚火旺之象。[治法]滋阴降火。

[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原方滋阴降火治其本,酌加丹参、郁金、琥珀、毛冬青活血消肿兼治标。若阴虚火邪尚盛,方中可再加玄参、旱莲草、女贞子、龟板之类,增强滋阴降火之力。除以上分证论治外,由头眼部外伤引起之暴盲,详见第6章眼外伤。

二、针刺疗法

常用穴:睛明、攒竹、球后、承泣、瞳子寥、太阳、风池、翳明、合谷、外关等。每次局部取2穴,远端取2穴,中刺激,不留针。

三、其他治法

本病急重,为及时抢救视力,宜配合使用必要的西药。

(一)由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而暴盲者,可配合应用血管扩张剂,如亚硝酸异戊酯吸人,或硝酸甘油片舌下含化等。

(二)视神经乳头充血水肿者,可配合应用皮质激素,如静脉滴注地塞米松,口服或球后注射地塞米松、强的松之类。[预后] 本病暴急,治不及时或无有效治疗,视力难以挽救,不能复明。

视瞻有色

视瞻有色是指外眼无异常,唯视物昏蒙不清,中心有灰暗或棕黄色阴影遮挡,或视物变形的内障眼病。病因病机:1饮食不节,或思虑过度,内伤于脾,脾不健运,水湿上泛;或湿聚为痰,郁液化热,上扰清窍。2肝肾两亏,精血不足,目失所养。临床表现

自觉症状:视力不同程度下降,视物如隔沙幕,自感视野中心部有灰色。黄色的暗影;或视物变小,变形。

眼底黄斑部视网膜水肿呈圆形反光轮,中心凹反光消失,有黄白色点状渗出。诊断依据

1眼前灰黄暗影,视物变色、变形。2视力下降,但常不低于0.2。

3眼底黄斑部视网膜水肿呈圆形反光轮,中心凹反光消失,有黄白色点状渗出。4眼底荧光学造影等检查有助于诊断。辩证论治 1 水湿上泛

视物变形模糊,眼前棕黄色阴影及纳呆便溏,舌苔滑腻,脉濡或滑。治法 利水渗湿

方药 四苓散加减 2痰湿化热

眼前棕黄色阴影,黄斑水肿,黄白色点状渗出,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治法 健脾化湿,清热除痰 方药 温胆汤加减 3肝肾不足

眼底黄斑区色素紊乱,中心凹反色减弱,舌红少苔,脉细 治法 滋补肝肾 活血明目 方药 四物五子丸加减

下载2011中医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1中医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医讲座总结

    中医四季养生 健康知识讲座总结 中医药健康教育工作是卫生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我院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相关工作要求,在辖区内普及了中医药健康知识,提高居民健康水平,现将讲座......

    中医文献学总结

    概论 1.1984年4月1日国家标准局公布实施的文献标准定义是——“文献: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2.文献含有三大要素:记录有知识、依附于一定的载体、有一定的记录手段或方式。......

    中医内科总结

    中医内科近期工作总结及12月份工作计划展望已将到来的2014年,我们充满了希望和期待,呼图壁县中医医院今年经过大量前期建设准备工作于2013年11月1日正式运营,通过这一个月以来......

    中医-2010年总结

    罗卫„2010‟210号罗源县2010年中医创先工作总结2010年,我县中医创先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围绕我县卫生改革工作重点和中医......

    中医妇科总结

    三、产后腹痛 1)血虚:补血益气-肠宁汤 2)血瘀:活血祛瘀、散寒止痛-生化汤加益母草 四、产后身痛 1)血虚:黄芪桂枝五物汤 2)风寒:独活寄生汤 3)血瘀:身痛逐瘀汤合生化汤 4) 肾虚: 养荣壮......

    中医部分总结

                  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是: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中医学理论体系主要有三个基本特点即:整体观念、恒动观念、辩证论治 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有......

    中医内科学总结

    Ztq-09---《中医内科学》 感冒 时行感冒:在一个时期广泛流行,症候多相似类似者,称为时行感冒。多呈流行性。 时行感冒可见于任何年龄,虚人易感,不一定有慢性病,多为时疫流行期,接触......

    中医实习总结

    中医实习总结 中医实习总结1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间我在常德市第一中医院实习已经九个月在这九个月里,我把在学校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认真的学,认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