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Unit 5 Work to Live or Live to Work.练习答案doc
Unit 5 Work to Live or Live to Work
Text A The Company Man
Text Organization
Working on your own
Do the exercises and then compare your answers with a partner.1.PartsParagraphsMain Ideas
Part OneParas.1-3One of six vice-presidents, Phil
worked himself to death.Part TwoParas.4-6Phil completely tied up himself in work
regardless of his death.Part ThreeParas.7-12A typical workaholic, Phil totally neglected those
closest to him ___ his wife and three children.Part FourParas.13-16Phil’s boss said one thing at the funeral and did quite
another soon afterwards.2.Characteristic FeaturesSupporting DetailsAddiction to work1.Phil worked himself to death one Sunday morning;
2.Phil used to work six days a week, late into the night;
3.He worked like the important people;
4.He had no outside interests other than a
monthly golf game and even that was taken as
an opportunity to do business;
5.He always ate egg sandwiches at his desk;
6.If he wasn’t at the office, he was worried about it;
7.He was a Type A, a heart-attack natural.Complete neglect of his wife 1.Helen had been missing her husband long before he
died because he was largely missing from her life
when alive;
2.She must have given up part of herself which had
cared too much for the man;
3.To him, home is merely a place where he could board.Total neglect of his children 1.Knowing little about his father, Phil’s eldest son asked
the neighbors what he was like;
2.Phil and his daughter had nothing to say to each
other whenever she was alone with her father;
3.Although his youngest son was his father’s favorite
he failed to grab at his father because “my father
and I only board here.”
Vocabulary
I
1.Fill in the gaps with words or phrases chosen from the box.Change the form where necessary.1)monthly2)acquaintances3)classic4)look…in the eye
5)manufactured6)options7)finance8)replacement
9)survived10)pick…out11)married12)grabbed at
2.Rewrite each sentence with the word or phrase in brackets, keeping the same meaning.The first part has been written for you.1)surviveda car crash that killed both her parents.2)almost embarrassed to death when Sarah read my poem out to the whole class.3)of the Children’s Hospital will care for the seriously injured pupils.4)several phone calls making inquiries about the position of Chief Financial Officer.5)straighten out all your financial problems if you join our club.3.Complete the sentences, using the words or phrases in brackets.Make additions or changes where necessary.1)inquirydied of hungerpeople survived
2)Instantlygive up hisretirereplace himexecutive
3)his belovedodd jobsand all that
II.Word Formation
Complete the sentences by adding a suffix to the given base in
brackets.2.survivor1.embarrassments
5.monthly
III.Usage
Rewrite the parts in italics with the + adj.1.the poor2.The deceased/ The dead3.the disabled
4.the French5.The accused6.The young
7.The unemployed8.the latter…the former
Comprehensive Exercises
I.Cloze
1.Text-relatedComplete the passage with words chosen from the Words and Phrases to Drill box.Change the form where necessary.(1)died of(2)instantly(3)classic(4)ask
around(5)surviving(6)retire(7)executive
(8)replacement 3.newly 4.marketable 6.competitio7.conceivabl8.respectable n e
(9)stock(10)look…in the eye
2.Theme-relatedRead the passage carefully until you have got its main idea, and then select one appropriate word for each gap from the box following the passage.(1)impressed(2)diligence(3)Instead(4)Contrary
(5)professionally(6)perform(7)personal(8)balance
(9)commitment(10)revealed
II.Translation
1.Translate the sentences into English, using the words and phrases in brackets.1)I’m not sure where you can find a good carpenter __ you’d better ask around.2)Feeling a little embarrassed, he quickly cleared his throat and looked up at the painting on the wall.3)Michael survived by three sons, two daughters, and his wife Elizabeth.4)As a financial expert, William advised us to invest our money in the stock market.5)We small retailers can’t compete with supermarkets in pricing and sales.2.Translate the passage into English, using the words and phrases given below:
My dad is a hard-working executive of a manufacturing firm.He works six days a week.Every day he has to straighten out various kinds of problems so that he often stays up late/nights.However, he tries his best to balance/maintain a balance between work and family.On Sundays my dad usually stays at home and cares for us as much as he can.To my greatest joy, he cooks our favorite dishes and plays ball with us.
第二篇:鲁迅研究练习答案
《鲁迅研究》知识类练习
(2012年11月)
[填空练习]
1、作为笔名的“鲁迅”最初用于1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发表的小说《__狂人日记________》;就在同一期的《新青年》上,作为新诗写作者的鲁迅所使用的笔名则是___唐俟_______。
2、鲁迅曾以“__宴之敖者_____”作为自己的笔名,其中的特别含义是“被家中一个日本女人所驱逐”。
3、“______隋洛文____”是鲁迅所使用的笔名之一,其含义是对当年国民党浙江省党部所谓“通辑堕落文人鲁迅”的挖苦与抗议。
4、鲁迅是现代中国乡土小说的奠基人,不少乡土小说作家深受他的影响。___沈从文_______就是其中的一位,鲁迅曾戏称他是“吾家彦弟”。
5、鲁迅对青年作家特别关爱,无私提携,小说《___幸福的家庭_________》其副标题为“拟许钦文”就是典型的例子。
6、鲁迅的长孙名字叫___周令飞_________,内含鲁迅曾用过的一个笔名。
7、鲁迅曾在一篇文章中评论他自己的一篇小说的结尾“分明留着安特莱夫的阴冷”,这篇小说是《______药______》。
8、“只见四铭就在她面前耸肩曲背的狠命掏着布马褂底下的袍子的大襟后面的口袋”这一细节描写出自小说《______肥皂______》。
9、“这一定不是的。”女乙说,“有人说老爷还是一个战士。”“有时看去简直好像艺术家。”女辛说。上面这段描写出自鲁迅的作品《_奔月___________》。
10、“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这段描写出自鲁迅的小说《______孤独者______》。
11、有一灯谜,谜面是“全国戏曲汇演”,打鲁迅的一个作品集名,这部作品集是《____社戏________》。
12、鲁迅在为自己的杂文集起名时,很讲究对仗艺术,《伪自由书》与《____准风月谈________》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13、散文诗集《野草》不但语言充满奇峻的变异,而且表现手法也极具创新意识,其中《____过客________》一篇就体现了明显的戏剧化倾向。
14、鲁迅早年撰写有《___文化偏至论_________》一文,其中提出了如下救国主张:“诚若为今立计,所当稽求既往,相度方来,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
15、在《______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_________》一文中,鲁迅基于进化论思想表述了如下“立人”主张:“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16、“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段话出自鲁迅的作品《_故乡___________》。
17、“不过在戏台上罢了,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讥讽又不过是喜剧的变简的一支流。”这段话出自鲁迅的作品《_再论雷峰塔的倒掉》。
18、鲁迅在一篇杂文中曾把中国的历史概括为如下的循环:“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这篇杂文是《__灯下漫笔__________》。
19、1932年11月,鲁迅收到两位青年作家的来信,鲁迅回复以《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发表在《十字街头》第三期上,内有著名的“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之语。这两位青年作家是_____沙汀______和___艾芜_________。
20、左联诗人较著名的是殷夫,鲁迅称其诗作“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是对于前驱者爱的大纛,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该诗集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1、融贯中西的学者_____林语堂_______认为鲁迅在中国的出现是非常珍贵难得的,把鲁迅比喻为“白象”。
22、鲁迅写的用洛文署名的“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的一副对,表达了鲁迅对__瞿秋白 __________的深厚友情。
23、在《诗歌之敌》一文的开头,鲁迅写到:“大前天第一次会见‘诗孩’,谈话之间,说到我可以对于《文学周刊》投一点什么稿子。”其中“诗孩”是指____孙席珍 ________。
24、“有一分热,发一分光”这段话出自鲁迅的杂文《___热风·随感录四十一_________》。
25、鲁迅颇推崇_____冯至_______的抒情诗,称之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请注意,以下26至35题为完成句子。)
26、“______绝望______之为虚妄,正与______希望______相同!”
27、“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__难见真的人__________!”
28、“孔乙己是___站着喝酒而穿长衫_的唯一的人。”
29、“好,„„我_____要什么就是什么__________,我欢喜谁就是谁。”
30、“大家仍然叫她_____祥林嫂_______。”
3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_惨淡的人生______________,敢于正视______淋漓的鲜血
_________。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32、“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____________,____还有一株也是枣树________。”
33、“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____________;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____________。”
34、“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与悲哀,__为子君____________,______为自己_________。”
35、“__横眉冷对__________千夫指,/___俯首甘为_________孺子牛。
[单项选择练习]
1、下列人物中谁译述的《天演论》影响了鲁迅早期进化论思想的形成?(④)
①林纾②蔡元培③梁启超④严复
2、《鲁迅全集》里收录有鲁迅亲笔所画的一幅画,此画见于(③)中。
①《且介亭杂文》②《故事新编》③《朝花夕拾》④《集外集》
3、鲁迅曾戏称他的一段学习生活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这具体指的是(②)。
①三味书屋期间②南京求学期间③东京求学期间④仙台求学期间
4、鲁迅的《呐喊·自序》里曾提到过一位“金心异先生”,这实际上指的是五四时期的著名人士(④)。
①胡适②陈独秀③刘半农④钱玄同
5、下列有关鲁迅生平的事件中,近年来引起学术界质疑的一项是(②)
①幻灯画片事件②兄弟失和③恋爱生子④曾在厦门大学任教
6、鲁迅在其思想发展过程中,曾经深受(④)学说的影响。
①泛神论②安那其主义③自然主义④进化论
7、《伤逝》这篇手记体小说在具体行文中通过空一行以作为手记体的标识,因此,它实际上是由(①)节手记组成的。
① 18② 19③ 20④
218、下列鲁迅小说中,运用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原理的一篇是(④)。
①《药》②《祝福》③《肥皂》④《伤逝》
9、小说《明天》的女主人公是(④)。
① 长妈妈② 祥林嫂③ 爱姑④ 单四嫂子
10、下列鲁迅小说中,没有涉及到人物偷窃品行的一篇是(③)。
①《故乡》②《孔乙已》③《明天》④《阿Q正传》
11、从“民族寓言”的角度解读鲁迅作品的国外学者是(④)。
①夏志清②李欧梵③普实克④弗·詹姆森
12、下列学者中,从“看/被看”二项对立模式解读鲁迅小说叙事模式的一位是()。
①刘再复②王富仁③钱理群④叶舒宪
13、在《故事新编》中,所谓“油滑”写法首先出现于(①)一篇中。
①《补天》②《奔月》③《理水》④《出关》
14、《记念刘和珍君》中的“刘和珍”是哪次惨案中的遇害者?(①)
① “三一八”② “四一二”③ “一二九”④ “五卅”
15、在鲁迅杂文中,用“细腰蜂”来比喻统治术的篇目是(①)。
①《春末闲谈》②《灯下漫笔》③《爬和撞》④《沙》
16、下列杂文集中,不属于鲁迅前期的一部是()。
①《坟》②《热风》③《华盖集续编》④《三闲集》
17、下列作品中,哪一部不是鲁迅的杂文集?()
①《华盖集》②《花边文学》③《尝试集》④《而已集》
18、下列作品中,不属于《野草》中的一篇是(②)。
①《腊叶》②《夜颂》③《好的故事》④《影的告别》
19、《中国新文学大系》中,鲁迅编选并作序的一集是(②)。
①《小说一集》②《小说二集》③《散文一集》④《散文二集》
20、鲁迅离开北京最后定居上海前执教的大学是(④)。
① 厦门大学② 南京大学③ 广州大学④ 中山大学
21、“我一向不相信昭君出塞会安汉,木兰从军就可以保隋;也不信妲己亡殷,西施沼吴,杨妃乱唐的那些古老话。我以为在男权社会里,女人是决不会有这种大力量的,兴亡的责任,都应该男的负。”上述这段话出自鲁迅杂文(④)。
①《娜拉走后怎样》②《关于女人》③《女人未必多说谎》④《阿金》
22、“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这人肉的筵宴现在还排着,有许多人还想一直排下去。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这段话出自鲁迅的哪篇作品?(②)
①《看镜有感》 ②《灯下漫笔》 ③《从胡须说到牙齿》 ④《论睁了眼看》
23、在鲁迅的散文《我的第一个师父》中,“和尚没有老婆,小菩萨那里来!?”这句所谓“狮吼”出自(④)
①师父之口②大师兄之口③二师兄之口④三师兄之口
24、“她两肩微耸,四顾,倾听,似惊,似喜,似怒,终于发出悲哀的声音,慢慢地唱道:‘奴奴本是杨家女,/呵呀,苦呀,天哪!„„’”上述这段描写出自鲁迅散文(③)。①《无常》②《五猖会》③《女吊》④《阿金》
25、“满心‘婆理’而满口‘公理’的绅士们”这一形象概括出自下列哪篇作品?(②)
①《“碰壁”之后》②《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③《“公理”的把戏》④《并非闲话》
26、“在现在这‘可怜’的时代,能杀才能生,能憎才能爱,能生与爱,才能文。”上述鲁迅这段话出自下列哪篇作品?(④)
①《马上日记之二》②《无花的蔷薇之三》
③《“题未定”草
(五)》④《七论“文人相轻”――两伤》
27、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边城》、《李有才板话》等作品的写作都与槐树有关,不妨称之为“槐树效应”,鲁迅有一篇小说亦属于这种“槐树效应”,这篇小说是哪一篇?(③)①《狂人日记》②《在酒楼上》③《理水》④《社戏》
28、鲁迅曾经特别关注的两位同乡诗人是()。
①刘半农和汪静之②冯雪峰和冯至
③徐志摩和徐殷夫④王独清和穆木天
29、现代中国武侠文学从鲁迅这里延伸出的一条脉络是()。
①鲁迅→王度庐→余华②鲁迅→金庸→古龙
③鲁迅→黄易→凤歌④鲁迅→宫竹心→梁羽生
30、在台湾言论界,曾自诩“反鲁先锋”的人士是(①)。
①苏雪林②梁实秋③柏杨④余英时
31、近年来发表了带点“戏谑”色彩的《为豆腐西施翻案》一文的外国学者是(②)。
①[捷克]普实克 ②[英]卜立德 ③[日]丸尾常喜 ④[捷克]高利克
32、鲁迅拒绝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事情发生于(②)。
①1923年②1927年③1930年④1936年33、1981年鲁迅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做首席讲话的人是(②)。
①邓小平②胡耀邦③邓颖超④周扬
34、下面关于《鲁迅大全集》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③)。
①2011年9月初版②采用分类编年的方式
③套装共32卷④分为创作、译文、学术、美术四大编
35、鲁迅文化基金会成立于(④)。
①1981年9月②1991年9月
③2001年9月④2012年9月
[判断是非练习]
1、《怀旧》是鲁迅早年所作的一篇文言小说。[ √]
2、鲁迅因祖父的“科场案”而终于决定弃医从文。[ × ]
3、《两地书》是鲁迅与母亲、许广平的书信合集。[× ]
4、“苟奴隶立其前,必衷悲而疾视,衷悲所以哀其不幸,疾视所以怒其不争”。这段话出自鲁迅的文章《摩罗诗力说》。[√ ]
5、鲁迅晚年生活在半是租界半是华界的上海“四马路”的奇特环境里,为了表达对这种畸形社会的愤慨,他不无幽默地给自己的杂文作品集命名为《花边文学》。[× ]
6、“谁是作者和续者姑且勿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鲁迅的这段话评论的是长篇小说《金瓶梅》。[ ×]
7、司马迁的《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
8、“他们是羊,同时也是凶兽;但遇见比他更凶的凶兽时便现羊样,遇见比他更弱的羊时便现凶兽样”,这段话出自鲁迅的杂文《华盖集·忽然想到
(七)》[ √]
9、“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段抒情文字出自鲁迅的作品《为了忘却的纪念》。[ ×]
10、“路人们于是乎无聊;觉得有无聊钻进他们的毛孔,觉得有无聊从他们自己的心中由毛
孔钻出,爬满旷野,又钻进别人的毛孔中。”这段描写出自鲁迅的《复仇(其二)》。[× ]
11、“高老夫子”是鲁迅小说《肥皂》中的人物。[ × ]
12、鲁迅的历史小说《补天》原名为《不周山》。[ √ ]
13、鲁迅去世时未完成的绝笔之作是《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 × ]
14、鲁迅研究专著Voices from the Iron House,A Study of Lu Xun的作者是李欧梵。[√ ]
15、纵观国外的鲁迅研究,日本学者在鲁迅生平事迹考证方面成绩显著。[√ ]
16、鲁迅于1903年发表《说鈤》一文,较早向国人介绍了居里夫人对镭元素的发现。[ √]
17、《阿Q正传》在《晨报副刊》上分章连载发表,这与名编辑赵家壁有不解之缘。[ ]
18、高长虹认为《野草》第一篇《秋夜》是“入于心的历史”,鲁迅因而斥之为“谬托知己”
者的“舐皮论骨”。[ ]
19、鲁迅的演讲《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由冯雪峰做了现场记录(后经过回忆、加工),是“左联”成立大会上各种讲话中唯一完整保存下来的历史文献。[ ]
20、刊登在当年《文学季刊》上的照片显示,在鲁迅先生的葬礼上,由十四个青年作家启灵
抬棺,其中就有沙汀先生。[ ×]
21、巴金曾经说过:“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
22、自1958年起人民文学出版社印行的各种《鲁迅全集》,那封面上的端庄典雅稳重秀气的四字书名,不是印刷体,是沈尹默的亲笔题笺。[ √]
第三篇:《边城》练习答案
《边城》练习答案
一、正误判断
1沈从文的《边城》中天保、傩送兄弟二人与翠翠一见钟情,都深深爱上了美丽的翠翠。“大老”托媒人提了亲,“二老”为追求翠翠宁可要条破渡船而不要那座“新碾坊”,最终兄弟俩约定采用公平而浪漫的唱山歌的方式表达感情,让翠翠自己选择。
2《边城》塑造了作为“爱”与“美”化身的翠翠形象。她天真善良,温柔恬静,在情窦初开之后,便矢志不移,执着地追求爱情,痴情地等待着情人。尤其是结尾处,白塔下绿水旁翠翠伫立远望的身影,具有熠熠动人的人格力量。
3《边城》中,沈从文先生不仅塑造了个性自然美好的人物形象,还创造了典型的湘西自然风
景,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湘西地方的风情美和人性美。
()4《边城》在描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美图画时,流露出了面对悲凉命运的无奈之情,展现了作家提出的“美丽总令人忧愁”的审美境界。
5沈从文通过《边城》这部爱情悲剧,展示了他的家乡--湘西一带的美丽风景和传统习俗,赞美边民淳良的心灵。
6《边城》以撑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与船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傩送的爱情为线索,表达了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寄托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
7“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青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沈从文先生在《边城》的结尾以诗歌般精妙的几笔点缀。给人留下了悠长的惋惜和无限的牵挂期盼。
()8在《边城》中,翠翠爱上了大老天宝,二老傩送由于没有得到翠翠的爱,下青浪滩淹死了。
9《边城》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作品通过抒写青年男女之间的纯洁情爱、祖孙之间的真挚亲爱、邻里之间的善良互爱,讴歌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10“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青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沈从文先生在《边城》的结尾以诗歌般精妙的几笔点缀,给人留下了悠长的惋惜和无限的牵挂期盼。
11.沈从文的创作取材极广,艺术手法灵活多样,但他最执著追求表现的是那种纯真的带有某种原始意味的人性美,他在山青水秀的湘西边地苦苦地构筑他的人生形态。《边城》是这方面
最重要的代表。
()12.翠翠故意遐想着离家出走了,祖父到处寻她不着的情景,主要表现了翠翠年少无知,天真烂漫的少女情怀。
()13.祖父决意多做点事,等他把人渡完再回家吃晚饭。这反映了翠翠和祖父相依为命,家境鲈寒,祖父想多挣点钱来维持生计的客观现实。
()14.《边城》以一种:平静而又浸透伤感的倾诉,再现了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得的一份哀乐的悲剧命运。()15.祖父把他到城里的事情,不告给翠翠一个字,是因为他不想让这些事使翠翠徒增烦恼。
()16.《边城》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边地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了人性的善良与心灵的澄澈纯净。
()17.沈从文在《边城》中,通过翠翠这一形象,有意淡化了社会现实的黑暗与痛苦,着意表现了一种理想化的古朴、淳厚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18.翠翠边看龙舟赛边等爷爷,傩送捉鸭子上岸时,从对话中得知她是翠翠,就邀请她去他们家等。翠翠 误会了他,轻轻地骂了他。她的黄狗汪汪地叫,翠翠对狗说叫也得看人叫。而傩送却理会成了另一种意思,便大笑着走远了。
()19.《边城》悲哀而又充满无限期待的结尾,实际上包含着作者沈从文对传统的符合人性的农耕文明即将消失的隐忧。
()20.《边城》一方面在有意识地歌颂边地人民的原始人性美,另一方面又似乎不自觉地流露出对这种人性美被封建文明、“近代文明”污染、破坏的忧虑。
()21.《边城》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长篇小说,它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
()22.“我要坐船下桃源县过洞庭湖,让爷爷满城打锣去叫我,点了灯笼火把去找我。”这是翠翠的心理描写,表现其天真纯洁性格。
()23.月光如银子,无处不可照及,山上竹篁在月光下变成一片黑色。身边草丛中虫声繁密如落雨。间或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忽然会有一只草莺“落落落落嘘!”啭着它的喉咙,不久之间,这小鸟儿又好像明白这是半夜,不应当那么吵闹,便仍然闭着那小小眼儿安睡了。这是环境描写,为祖孙俩夜晚讲故事渲染安宁静谧的气氛。
()24.“爷爷,你说唱歌,我昨天就在梦里昕到一种顶好听的歌声,又软又缠绵,我像跟了这声音各处飞,飞到对溪悬崖半腰,摘了一大把虎耳草,得到了虎耳草,我可不知道把这个东西交给谁去了。我睡得真好,梦的真有趣。”这是翠翠的心理描写,表现了她的纯洁天真,对美好爱情的朦胧的憧憬。
()25.“翠翠,梦里的歌可以使你爬上高崖去摘那虎耳草,若当真有谁来在对溪高崖上为你唱歌,你预备怎么样?”这是爷爷的语言描写,表现祖父对孙女的爱情的关心。
()26.翠翠曾三次请求祖父不要再渡船。回来陪她,祖父都没有答应,这体现老船夫一心想着赚钱,根本没时间理会他的孙女。
()27.《边城》在翠翠这一形象的描绘上,淡化了社会现实的黑暗与痛苦,着意表现一种理想化的古朴、淳厚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28.《边城》中大量的环境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反衬翠翠爱情初萌时内心的躁动、寂寞和凄凉。
()29.作品中爷爷给翠翠讲她母亲凄美的爱情故事,带给翠翠的是内心的沉重、压抑以及对爱情的恐惧。
()30.《边城》在创作上融合了古典抒情诗歌和游记散文的艺术要素,加上笔调舒缓,语言古朴,遂形成了一种抒情、优美、古雅、忧郁的艺术风格。
()31.《边城》中,翠翠的爷爷答应了大老天保的提亲,但后来发现翠翠喜欢的是二老傩送,最终在懊悔和无奈之中离开了人世。
()32.《边城》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作品通过抒写青年男女之间的纯纯情爱、祖孙之间的真挚亲爱、邻里之间的善良互爱,讴歌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
()33.《边城》的“边城”是沈从文理想人生的缩影,是他远离“边城”而作的都市的梦。
()
一、正误判断
8翠翠爱上的是傩送二老,淹死的是天宝大老。
12.表现翠翠青春萌动,受不了“太平凡”的生活,想攀住新的人和事。13.表现祖父忠厚纯朴,恪尽职守。21.《边城》是中篇小说。24.是翠翠的语言描写。
26.老船夫是一个忠厚纯朴的老人,他了解过渡人急切回家的心情,是竭尽其职的一种表现。28.说法不准确,除了“躁动、寂寞和凄凉”,还应该有甜蜜和平静。29.“带给翠器的是内心的沉重、压抑以及对爱情的恐惧”明显不合原著之意。31.爷爷并没有答应大老的提亲。他离开人世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33.“作的都市的梦”应为“作于都市的梦”。
二、选择题 1.下列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边城》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描绘了湘西边地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
B.《边城》以一种:平静而又浸透伤感的倾诉,再现了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得的一份哀乐的悲剧命运。
C《边城》是通过抒写青年男女之间的纯纯情爱、祖孙之间的真挚亲爱、邻里之间的善良互爱来表现人性之美的。D.《边城》中,老船工在临死前,把翠翠托付给了翠翠母亲当年的追求者杨马兵。杨马兵搬来碧溪蛆和翠翠一块等待傩送的归来。
E.《边城》中,天保在亲情与爱情之间作出了惊人的抉择,他毅然离开家,成全弟弟和翠翠。这也正是小说所歌颂的淳朴的人性。
2.下列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边城》中,“爷爷”老船夫是淳朴厚道却也倔强的老人,他为翠翠美丽而自信骄傲,为了翠翠嫁„个好人家,他不计地位的贫寒低贱,内心交错着凄苦忧虑与责任自信。
B.《边城》中,老船夫死之前那晚有许多征兆,比如风大雨大雷声大,白塔坍塌了,撑了一辈子的那条船也被山洪冲走了。
C.《边城》中,翠翠的爷爷答随了大老天保的提亲,但后来发现翠翠喜欢的是二老傩送,在懊悔和无奈中离开了人世。
D.《边城》中,前清解甲流落军官“顺顺”凭着一些积蓄经营木船,事业兴旺发达,又因大方洒脱,仗义慷慨,诚信公道,被推举为“掌水码头”。
E.《边城》中,翠翠和傩送在中秋龙舟赛事上一见钟情,两人的情感是原始山村孕育下的自然的男女之情。
二、选择题 1.D E(D项,杨马兵是翠翠母亲的追求者,也曾到碧溪蛆唱歌给她听,可是她并不理会,杨马兵都不曾料到如今这孤雏唯一的靠山竟然是自己。但是老船工并没有预见自己的死亡,小说中没有托孤一说。这情节不合作品;E项,天保并不是退出竞争,而是觉得自己无望胜过弟弟,所以出走。小说歌颂的淳朴人性不是战胜爱情的亲情,而是青年男女自然的情感和重义轻利的民风。)2.C E(C项,天保先托人来说喜欢翠翠,爷爷很高兴,让传话的转告天保々车路和马路随他挑,天保走了车路,但翠翠对此事没有反应,所以后来,天保得知弟弟傩送也喜欢翠翠,而自己无法胜过弟弟就远走了,结果出了意外死去了。傩送无法面对哥哥的死亡,父亲又倾向自己娶中寨王团总的女儿,所以也离家走了。爷爷知道自己无力为翠翠的幸福尽力,心力交瘁,带着遗憾离世。选项错在“答应提亲”和“懊悔”的表述上;E项,翠翠和傩送的初次相识是在白河边,当地的风俗是中秋男女整夜唱歌,端午龙舟赛和抓鸭子。当时水性极好的傩送抓了鸭子上岸,看见美丽的翠翠独自一人在黄昏的河边,出于关心让她去自己家的角楼上等爷爷。可是翠翠错误理解了他的意思,还骂了他。后来爷爷提及很不好意思,但傩送的英俊和善良赢得了她朦胧的爱情。那晚,“属于自己不关祖父的,却使翠翠沉默了一个夜晚”。傩送两年后面对也爱上翠翠的天保,表明自己就是在第一次相识时就爱上了翠翠。选项错在对茶峒风俗的表述上。)三 简答题
1、用几个短语概括傩送的性格特征。答:勤劳勇敢、热情大方、忠于爱情。
2、用几个短语概括翠翠的性格特征。答:美丽纯洁、天真无邪、乖巧活泼。
3、用几个短语概括老船夫的性格特征。答:忠于职守、慷慨豪爽、忠厚善良。
4、用几个短语概括船总顺顺的性格特征。答:豁达洒脱、公正廉洁、慷慨好义。
5、《边城》叙述了怎样的一个故事? 答:《边城》以湘西小山城茶峒及附近乡村为背景,描写一个渡船的老人和他的外孙女翠翠的生活,以及 翠翠与船总的儿子天保、傩送之间的曲折的爱情故事。
6、《边城》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追求? 答:作品
7、《边城》中“爷爷细致地刻画了纯真的男女之爱、和美的亲属之情、质朴的邻里之睦,生动地展现了边城人民健康、优美、纯朴的民风和人情,讴歌了一种淳厚的象征着“爱”与“美”的人性和人生,表达了作者内心对理想人生的执着追求。”向翠翠所说的求婚的两种方式。
答:一种是走车路,就是婚姻由家长做主,请了媒人到女方家提亲;一种是走马路,就是婚姻由小伙子自己做主,那就为姑娘唱三年六个月的歌。
8、用一两个细节说明老船夫待人接物的性格。
答:重义轻利。①渡头为公家所有,故过渡人不必出钱;给钱,不要,三斗米,七百钱,够了;②老船夫去买肉,人家不要他的钱,他不想占人家的便宜。
9、简述《边城》翠翠母亲的故事及作用。
答:小说的第一章,作者交代了翠翠母亲的故事:她和一个军人唱歌相熟后有了私情,军人服毒自杀,她在生下孩子之后也追随赴死。作用:通过翠翠父母的爱情悲剧,反映湘西人民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命运,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剧人生,寄托着作者民族的和个人的隐痛。
第四篇:《合欢树》练习答案
《合欢树》练习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练习
⑴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作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老师找到家来问,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帮了忙。我那时可能还不到10岁呢。”我听得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做根本不在意她的话,对着墙打乒乓球,把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底白花的裙子。
⑵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除去给人家画彩蛋,我想我还应该再干点别的事,先后改变了几次主意,最后想学写作。母亲那时已不年轻,为了我的腿,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医院已明确表示,我的病目前没法治。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了很多钱。她倒总能找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是洗、敷、熏、灸。“别浪费时间啦,根本没用!”我说。我一心只想着写小说,仿佛那东西能把残疾人救出困境。“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她每说一回都虔诚地抱着希望。然而对我的腿,有多少回希望就有多少回失望。最后一回,我的胯上被熏成烫伤。医院的大夫说,这实在太悬了,对于瘫痪病人,这差不多是要命的事。我倒没太害怕,心想死了也好,死了倒痛快。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一换药就说:“怎么会烫了呢?我还总是在留神呀!”幸亏伤口好起来,不然她非疯了不可。
⑶后来她发现我在写小说。她跟我说:“那就好好写吧。”我听出来,她对治好我的腿也终于绝望。“我年轻的时候也喜欢文学,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我也想过搞写作。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吗?那就写着试试看。”她提醒我说。我们俩都尽力把我的腿忘掉。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着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那样,抱了希望。
⑷三十岁时,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了,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也获了奖,母亲已离开我整整七年。
⑸获奖之后,登门采访的记者就多。大家都好心好意,认为我不容易。但是我只准备了一套话,说来说去就觉得心烦。我摇着车躲了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的心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在树林里吹过。
⑹我摇车离开那儿,在街上瞎逛,不想回家。
⑺母亲去世后,我们搬了家。我很少再到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子去。小院在一个大院的尽里头,我偶儿摇车到大院儿去坐坐,但不愿意去那个小院子,推说手摇车进去不方便。院子里的老太太们还都把我当儿孙看,尤其想到我又没了母亲,但都不说,光扯些闲话,怪我不常去。我坐在院子当中,喝东家的茶,吃西家的瓜。有一年,人们终于又提到母亲: “到小院子去看看吧,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大伙就不再说,忙扯到别的,说起我们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女的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
⑻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绿苗,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竟是一棵合欢树。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留在瓦盆里。第三年,合欢树不但长出了叶子,而且还比较茂盛。母亲高兴了好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太大意。又过了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有时念叨,不知道这种树几年才开花。再过一年,我们搬了家,悲痛弄得我们都把那棵小树忘记了。
⑼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去看看那棵树吧。我也想再看看母亲住过的那间房。我老记着,那儿还有个刚来世上的孩子,不哭不闹,瞪着眼睛看树影儿。是那棵合欢树的影子吗? 小院儿里只有那棵树。
⑽院子里的老太太们还是那么喜欢我,东屋倒茶,西屋点烟,送到我跟前。大伙都知道我获奖的事,也许知道,但不觉得那很重要;还是都问我的腿,问我是否有了正式工作。这回,想摇车进小院儿真是不能了。家家门前的小厨房都扩大了,过道窄得一个人推自行车进去也要侧身。我问起那棵合欢树,大伙说,年年都开花,长得跟房子一样高了。这么说,我再看不见它了。我要是求人背我去看,倒也不是不行。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
⑾我摇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想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悲伤也成享受。
⑿有那么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1、《合欢树》的作者史铁生,当代作家,其代表作还有《我与地坛》。
2、文章第一段最后“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地白花的裙子。”这一细节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写出了记忆中的母亲,也曾是一个年轻、聪明、好看的女子,是一个爱美爱生活的母亲,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追怀。
3、体会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了很多钱。她倒总能..
找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是洗、敷、熏、灸。写出了母亲为了给我治病,不断奔波、不厌其烦态度和决心,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怀念和愧疚之情。
4、为什么当人们说起“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时,“我心里一阵抖”? 因为合欢树是由母亲一手栽培而成,它象征着母亲的爱,作者为自己将曾经的往昔淡忘,疚之情。“我与母亲”这题目则不能将这些深意体现。
如今也无法报答母亲而感到愧疚、悲痛,因此当别人提及时,他倍感震动。
5、第八段从写作顺序而言,属于 插 叙,作者之所以要回忆母亲对合欢树精心摆弄、伺候的情形,原因是母亲对合欢树精心摆弄的过程就是对“我”精心呵护照顾的过程,写树其实就是写人,表现了母亲对我的无私的爱。
6、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 C)
A、儿子作文比赛得了第一,母亲却说她小时候作文写得还要好。她这样说是为了激励孩子成为作家。
B、母亲本来喜欢花木,“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这“别处”指的是为儿子治病和找工作。C、母亲以为合欢树第三年的复生是个好兆头。作者写这一点是暗示母亲因为操心儿子的病以致有点迷信了。
D、在质朴的老街坊眼中,生活、健康、工作显然比文章获奖更重要。
7、先前作者不愿去看合欢树,现在又“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当时为何不愿去,现在又为何后悔呢?
我”当时的心情是复杂的,想去看看合欢树,但是又怕睹物思人。而现在,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已能摆脱悲伤,勇敢地活下去,可以告慰在天之灵的母亲了,经不住对母亲的牵挂,想去看看合欢树了,只可惜,进出小院已经没有当初那么方便了。
8、解释“悲伤也成享受”在文中的含义。母亲的去世是令人悲伤的;独自一人回忆起往事,想起与母亲生活在一起让人感受到温馨;同时,母亲的爱、命运、苦难让他明白生存的意义,并鼓舞他在逆境中更坚强,因此这样的悲伤也是种享受。
9、作者在文章中三次提到自己的年龄,有何用意?
既点明了岁月流逝的前后更迭,也浓缩了母亲操劳一生的生命历程。作者落笔在“我”,意却在于母亲,在自己的生活境遇周折中写母亲,既表现“我”和母亲血脉相连、相濡以沫的至深情感,又在自己斑驳的人生画面中点染映衬了母亲的高尚。
10、文章在对那个看树影儿的孩子的拟想中结束。作者这样写想要表现什么?这种写法的特点和效果是什么?
想要表现:
①母爱是普遍的②母爱又是独特的特点:
以一种间接的、含蓄的方式抒情
效果:
含而不露,韵味悠长
11、文章为何不以“我与母亲”为题,而以“合欢树”为题?
因为合欢树是由母亲一手栽种,呵护,培养的,这与作者的个人命运相似;其次,合欢树又是母爱的象征,象征着母亲的芳泽恩德造福于子女;第三,合欢树也是作者与他母亲情义的见证者,它象征着母子合欢的寓意,因此以合欢树为题,更能表达作者与母亲之间深厚的情义,也更能表现作者在有所成就后,真正理解母亲的爱,却又无以为报的悲痛和内
第五篇:老人与海练习答案
《老人与海》
一、基本知识 1.作家作品
海明威,美国小说家。1954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20世纪上半期美国著名作家和记者。1952年发表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是他后期的代表作,集中体现了他的创作特色。这部小说表现了一种奋斗的人生观,即使面对的是不可征服的大自然,但人仍然可以得到精神上的胜利。也许结果是失败的,但在奋斗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如何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2.简述《老人与海》的主要故事情节。
答:《老人与海》写古巴老渔夫圣地亚哥在连续八十四天没捕到鱼的情况下,终于独自钓上了一条大马林鱼,但这鱼实在太大,把他的小船在海上拖了三天才筋疲力尽,被他杀死了绑在小船的一边,在归程中一再遭到鲨鱼的袭击,最后回港时只剩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3.概述《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的形象。
答:圣地亚哥是一个典型的面对厄运,百折不挠的“硬汉”形象。他面对浩瀚的海洋、凶猛的大马林鱼、凶恶的鲨鱼、恶劣的气候和多舛的命运都毫不气馁,表现出顽强的毅力和必胜的信心。他虽然失败,但仍然是英雄,他是一个精神上的强者。4. 请简要说明《老人与海》蕴含的深层内涵。
答: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通过展现老人的精神与命运,赞美和讴歌了不服输的硬汉子精神。作者让我们体会人与自然的观念,并启示我们:自然法则是人类力量不可抗拒的,人类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人类不能征服自然。人类尽管最终会失败,但他毫不退缩,敢于斗争,可以充分享受胜利者的欢乐,体现出人的尊严。5.老渔夫圣地亚哥最具特色的一句名言? 答:“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这句话表现了圣地亚哥坚毅刚强的性格)
6.简述《老人与海》的象征意义。
答:海明威酷爱斗牛、渔猎,以及种种的冒险,尤其喜爱非洲原野上的雄狮,认为那是勇敢、力量与胜利的象征。他还认为,人处在充满敌意的世界里只有坚忍不拔、勇敢地经受考验和面对自己的悲剧,才能体现人生的最高意义和最高价值,才能在永恒不变的悲剧里表现人的本质。《老人与海》这部作品是他悲剧世界观和硬汉性格的寓意性表现,他借老人与海的搏斗揭示出多方面的人生哲理。
7.在与鲨鱼搏斗后,老人为什么认为“他终于给打败了”?你是怎么看待的?
答:老人认为自己给打败了,是因为他的马林鱼仅剩一副空骨架,因为他的身体、精神疲劳到了极点,他甚至后悔捕到这条鱼。但是,在我们的眼中,他是一位胜利者,不仅仅因为他杀死了许多条鲨鱼,更主要的是从他的搏斗经历中,让我们看到他那高傲、坚强的精神,看到了一个真正的硬汉子形象。8.“狮子”的意象贯穿于整部小说的始终,对此如何理解?
答:①“狮子”意象在作品中反复出现,有助于深化主题。②狮子为百兽之王,是勇敢、自信、坚强的象征。孤独贫困的老人屡遭厄运,从不灰心,总力图在狮子身上汲取力量,不断进取,与命运做不懈的抗争。
9.《老人与海》:结尾“曼诺林送来罐热咖啡,并告诉老人,以后和他一起出海。”一句表明厂马诺林什么样的想法?
答:孩子在老人勇斗大鱼及群鲨而威武不屈的精神感召下,决心以老人为榜样,并回到老人的身旁。
10.小说中的孩子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答:曼诺林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出现,老人每天打渔归来他总要走下岸去,帮他收起鱼丝,或者鱼钩、鱼叉,以及绕在桅杆上的帆,还为老人准备食物与钓饵。结尾时,老人空手而归,他竟放声大哭起来,并一再安慰老人“它并没有打败你,那条鱼并没有打败你。”这个人物的出现,以他的纯真质朴衬托了老人的英雄气概,显示出主人公的伟大不凡。小孩对老人的同情和崇拜也给老人温暖和信心。老人在与鲨鱼搏斗的过程中多次叨着这样的话:“要是孩子在这儿多好啊!”“我真希望有这个孩子。”每到此时,圣地亚哥总要勾起对昨日辉煌的回忆,恢复他的信心,振作他的精神,孩子成了他的动力源,激励他不断去战胜敌人,战胜自我。
二、练习
(一)阅读《老人与海》中的语段,完成⒈——5题
①他现在身体又痛又发僵,他的伤口和身上一切用力过度的部分都由于夜里的寒冷而痛得厉害。他想,我希望我不必再去跟它们斗啦。我多么希望我不必再跟它们斗呀。
②可是到了半夜的时候,他又跟它们斗起来,这一回他知道斗也不会赢了。它们是成群窜来的,他只看到它们的鳍在水里划出的纹路,和它们扑到死鱼身上去的时候所放出的磷光。他用棍棒朝它们的头打去,听到上下颚裂开和它们钻到船下面去咬鱼的时候把船晃动的声音。凡是他能够感觉到的,听见的,他就不顾一切地用棍棒劈去。他觉得有什么东西抓住了他的那根棍,随着棍就丢掉了。
③他把舵把从舵上拽掉,用它去打,去砍,两只手抱住它,一次又一次地劈下去,但是它们已经窜到船头跟前去咬那条死鱼,一忽儿一个接着一个地扑上来,一忽儿一拥而上,当它们再一次折转身扑来的时候,它们把水面下发亮的鱼肉一块一块地撕去了。
④最后一条鲨鱼朝死鱼的头扑来,他知道一切都完了。于是他用舵把对准鲨鱼的脑袋打去,鲨鱼的两颚正卡在又粗又重的死鱼头上,不能把它咬碎。他又迎面劈去,一次,两次,又一次。他听到舵把折断的声音,再用那裂开的桨把往鲨鱼身上戳去。他觉得桨把已经戳进去,他也知道把子很尖,因此他再把它往里面戳。鲨鱼放开鱼头就翻滚着沉下去。那是来到的一大群里的一条鲨鱼。它们再也没有什么东西可吃了。
⑤老人现在简直喘不过气来,同时他觉得嘴里有一股奇怪的味道。这种味道带着铜味,又甜。他担心了一会儿。不过那种味儿并不多。
⑥他往海里啐了一口唾沫,说:“吃吧,星鲨。做你们的梦去,梦见你们弄死了一个人吧。” ⒈选段对老人(桑提亚哥)的描写,主要采用了__行动___描写和__心理___描写的手法。
⒉选段最后一句“吃吧,星鲨。做你的梦去,梦见你们弄死一个人吧”反映了老头儿怎样的内心世界?
答:蔑视对手,不甘失败
⒊在与鲨鱼搏斗后,老人自己认为“他终于给打败了”,你是怎么看待的?
答:老人认为自己给打败了,是因为他的马林鱼仅剩一副空骨架,因为他的身体、精神疲劳到了极点,他甚至后悔捕到这条鱼。但是,在我们的眼中,他是一位胜利者,不仅仅因为他杀死了许多条鲨鱼,更主要的是从他的搏斗经历中,让我们看到他那高傲、坚强的精神,看到了一个真正的硬汉子形象。
⒋作者笔下的老头儿是一位怎样的典型形象?选段中描写老头儿与鲨鱼搏斗时,产生过“这一回他知道斗也不会赢了”、“他知道一切都完了”等心理,这样描写是否削弱了对老头儿形象的塑造?
答:老头儿是作者笔下最典型的“硬汉子”形象,他能面对险恶形势毫不气馁,不屈不挠地斗争下去,在精神上压倒敌人。在与鲨鱼搏斗时,老头儿有短暂的犹豫甚至是畏惧心理,这是正常的,这是几乎为战斗而耗尽精力的战斗者的本能的想法,但是,当情势危急时,老人又毫不犹豫地投入了战斗,这样,不但没有削弱老人的“硬汉”形象,反而使这个形象更丰满、更真实。
⒌桑地亚哥老人是海明威塑造的一条“硬汉”形象,他的人生信条就是“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不乏这种坚定的信念,敢于挑战生活、战胜自我的强者。你能列举这样的典型事例吗?
答:①一名在美国的中国女留学生,饱受了房东在肉体、精神上非人的折磨,为替自己讨回公道,她在十年内上告了无数次,最终以百折不挠的精神打赢了这场官司。我记得在最后,这名女留学生只要求房东诚恳地对她说一句:“对不起”,她当着所有法官的面将那张给予她赔偿的支票撕得粉碎。当时我感动得流下了眼泪——10的努力,要为寻求正义!②一名美国战士,在被枪决之前,向众人竖起了两个手指,展示在人们眼前的是代表单词victory的字头“V”,那是美国人民表示胜利的方式,他以此来表示自己无法用声音来传达的那句“正义战胜一切”,刽子手见状,残酷地砍下了他的手指,然而,意想不到的是这名美国战士又举起了自己的双臂——那是一个巨大的“V”字,仿佛不断地向空中延伸、延伸、再延伸„„这是怎样的震撼力啊!
《老人与海》(故事梗概)
古巴的一位老渔夫桑地亚哥已经连续84天没打到鱼了。头40天还有个叫曼诺林的孩子和他一起,后来孩子的父母嫌老头背运,就叫孩子搭了别的船。老人睡觉不像年轻时总梦见海浪、沙滩,而常常梦见狮子。
第85天一大早,孩子为老人准备了沙丁鱼和鱼食,送老人出海。这天天气很好。老人决定到更远的大海深处捕鱼。黎明时,他已在钓丝上装上沙丁鱼,放到适当深处,让小船随海水漂流。老鹰在上空打着旋,老人把钓丝插到1英里深的海里。突然,看见伸在水面上的绿色竿子急遽地坠到水里,他知道,这是一条马林鱼正吃钓尖和钩把子上的沙丁鱼。老人灵巧地握着钓丝,感到下面的分量越来越重。中午时分,大鱼终于上钩了,老人用双手拼命收着钓丝,但依然不能提上一英寸,渔船和人都在慢慢飘流。太阳落山了,大鱼依然未浮出水面,老人想:我拿它没有办法,它拿我也没有办法。
太阳又升起来了,鱼依然向北游。老人疲惫不堪,左手在抽筋,他吃些生鱼以增强力量。鱼终于跳出海面,比小船还长两英尺哩。老人放出更多的钓丝,紧紧拽住,手已皮开肉绽,涌出鲜血。第三天,大鱼开始打转,最后银花花的肚皮终于翻出水面,老人使尽平生的力气把它杀死,并将它绑在船边。那家伙足有1500磅,或许更重。
死鱼的血腥味引来了鲨鱼群,它们围着船打转。老人用鱼叉扎,用浆、舵柄、刀子等与鲨鱼拼死搏斗。他深信:“人并不是为了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给打败。”最终,鲨鱼吃掉了他千辛万苦得来的大马林鱼的肉,仅仅留下一幅大鱼骨架。
子夜时分,老人终于驶进小港,回到他的小茅棚。天亮后,当人们对着那大鱼的骨架发出惊叹 的时候,曼诺林送来了热咖啡,并告诉老人,以后和他一起出海。
路边的小茅棚里,老人又睡着了,他依旧脸朝下睡着,孩子在一旁守护他。老人正梦见狮子。
1、解释文中画线句子所表达的意思。
(1)“人并不是为了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给打败。”
答:人生的价值就在于不断地克服各种困难,推动社会发展.奋斗有时会失败,甚至牺牲生命,但一往无前的拼搏精神是不可战胜的.(2)曼诺林送来了热咖啡,并告诉老人,以后和他一起出海。
答:孩子在老人勇斗大鱼及群鲨而威武不屈的精神感召下,决心以老人为榜样,并回到老人的身旁.2、小说中的老人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请根据文意回答。
答:一是答出坚韧不拔的精神,二是典型的硬汉形象.老人是个面对厄运,百折不挠的硬汉形象.3、这个故事的开头和结尾都写到老人梦见狮子,对此如何理解? 答:狮子为百兽之王,孤独贫困的老人屡遭厄运,从不灰心,总力图在狮子身上汲取力量,不断进取.2首尾呼应,深化主题.老人与海(节选)①大约夜里十点的时候,他看见了城市的灯火映在天际的反光。起初只能依稀看出,就像月亮升起前天上的微光。然后一步步地看清楚了,就在此刻正被越来越大的风刮得波涛汹涌的海洋的另一边。他驶进了这反光的圈子,他想,要不了多久就能驶到湾流的边缘了。
②现在事情过去了,他想。它们也许还会再来袭击我。不过,一个人在黑夜里,没有武器,怎样能对付它们呢?他这时身子僵硬、疼痛,在夜晚的寒气里,他的伤口和身上所有用力过度的地方都在发痛。我希望不必再斗了,他想。我真希望不必再斗了。
③但是到了午夜,他又搏斗了,而这一回他明白搏斗也是徒劳。它们是成群袭来的,朝那鱼直扑,他只看见它们的鳍在水面上划出的一道道线,还有它们的磷光。他朝它们的头打去,听到上下颚啪地咬住的声音,还有它们在船底下咬住了鱼使船摇晃的声音。他看不清目标,只能感觉到,听到,就不顾死活地挥棍打去,他感到什么东西攫住了棍子,它就此丢了。
④他把舵把从舵上猛地扭下,用它又打又砍,双手攥住了一次次朝下戳去。可是它们此刻都在前面船头边,一条接一条地窜上来,成群地一起来,咬下一块块鱼肉,当它们转身再来时,这些鱼肉在水面下发亮。
⑤最后,有条鲨鱼朝鱼头撕咬起来,他知道这下子可完了。他把舵把朝鲨鱼的脑袋抡去,打在它咬住厚实的鱼头的两颚上,那儿的肉咬不下来。他抡了一次,两次,又一次。他听见舵把啪的断了。就把断下的把手向鲨鱼扎去。他感到它扎了进去,知道它很尖利,就再把它扎进去。鲨鱼松了嘴,一翻身就走了。这是前来的这群鲨鱼中最末的一条。它们再也没有什么可吃的了。
⑥老人这时简直喘不过气来,觉得嘴里有股怪味儿。这味儿带着铜腥气,甜滋滋的,他一时害怕起来,但是这味儿并不太浓。
⑦他回到船艄,发现舵把那锯齿形的断头还可以安在舵的狭槽里,让他用来掌舵。他把麻袋在肩头圈好,使小船顺着航线驶去。航行得很轻松,他什么念头都没有,什么感觉也没有。他此刻超脱了这一切,只顾尽可能出色而明智地把小船驶回他家乡的港口。夜里有些鲨鱼来咬这死鱼的残骸,就像人从饭桌上捡面包屑吃一样。老人不去理睬它们,除了掌舵以外他什么都
不理睬。他只留意到船舷边没有什么沉重的东西,小船这时驶来多么轻松,多么出色。
⑧船还是好好的,他想。它是完好的,没受一点儿损伤,除了那个舵把。那是容易更换的。
⑨他感觉到已经在湾流中行驶,看得见沿岸那些海滨住宅区的灯光了。他知道此刻到了什么地方,回家是不在话下了。
⑩“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1、老人虽然终于杀死了前来抢夺他的战胜品的鲨鱼 但最终,拴在船头的猎物(大鸟林鱼)被吃光,只剩下一副鱼骨头。对这个结局,你是不是认为老人很倒霉,很不幸?
答:老人虽然失败了,但他在与鱼斗争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超常的毅力和勇气,表现了一种不可被征服的精神上的胜利,他可以说是一个 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2、所选的文段中,老人再战鲨鱼面临着哪些困难?你能简单的归纳吗?(至少3点)答:①天黑,目标不准②老人本已身体疲惫③鲨鱼多而且凶猛④武器几乎没有„„
3、第③段写老人与鱼搏斗的情景,很生动。请你指出此段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写的?试着各举一例。
答:视觉:他只看见它们的鳍在水面上划出一道道线,还有它们的磷光;听觉:听到上下颚啪地咬住的声音;感觉:他感到什么东西攫住了棍子,它就此丢了。
4、文章中最有哲理,可以作为座右铭的一句话是哪句?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答: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对这句话的理解言之成理即可。
5、在学习和生活中,你经受过困难的考验吗?说出令人记忆犹新的一次战胜困难的经历。并说说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
答:提示:叙事要扣住战胜困难的主题,所得的启示要有一定的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