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老年人糖尿病毕业论文
老年人糖尿病毕业论文
2013-08-29 13:42 匿名 | 分类:内分泌科
社区康复专业
论述糖尿病》论文范文由一世教育毕业论文网收集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只可观摩不可抄袭,因抄袭论述糖尿病引起的版权纠纷
本站对于该文的展示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通知我们删除。
后 叙
当今治疗糖尿病全国各大中医学院,省、市、县、小镇、大有人在,而这批人又在睡大觉拿到学历文凭不去发表自己的东西,不去成立中医大型治疗糖尿病中心机构,那你为什么学医,电视打广告。向别人嘛,难道一亿多患糖尿病的就真的无法医治了吗?你们自己心中有数,连我民间最低级的土医生又无文凭都骗不了,虽我水平不高但我敢讲,死了也甘心,不要白白把自己还有二三十年的光阴度过。所以患病者不是没有老师,而是患病者本人信仰,你求的是好老师,并不是求设备,你进了某有名的大,去找三头六臂的老师,那里去找,到最后还是一个头脑的老师在跟你确诊。就是热闹一点,总之热闹归热闹,病归病,服一剂药要你本人说见效了这才是你忠心愿望。不能讲后继无人了,更不能以貌取人,只能取医术层次高低,层次高当然快,层次低当然慢一点,我草泽医个人认为就全国来看标准,汤药服二十剂左右痊愈,为第一排立,汤药服四十剂以上痊愈为第二排立。以此类推,患病者服药后最快8小时见效,最慢服二剂无效另找他人,患病者就地暗访能找到真正技术高的老师。为巩固疗效服丸药的时间不包括再内。另单验方民间有六剂左右痊愈的不再内。的车轮总是向前的,你说权威人在医学,全国民间医生们也在研究医学,都是炎皇子孙,白天黑夜二十四小时,起码有十几小时进入医学态,虽然国家不承认这批自学者,成功后也作为爱好的一种精神支柱和享受。你纵有百千万,你得了所为绝症,可以说把你医完倾家荡产也挽回不了你的生命,去找洋医美国服点进口降糖药,长期控制服用维持,无有终止,只要几天不服药,就会原形毕露,就连你美国医学界最高权威本人患了此证,可以说也难逃“法网”,奈何不了此证,死路一条。所以我中华中医才是挽回你生命之光。
如同道爱好要求我草泽医再谈请来信、来电。我将与骨质增生、肩周炎、坐骨神经等,速治法10次以内痊愈后不复法,急性阑尾炎剧痛<不开刀>3分钟解除剧痛,服药一剂愈。前列腺炎2-5剂愈,胃病1-3剂愈,以及结石病,西医打针失误解法等奇难症。不再举例了总之方方有医案,方方有人证,讲起来越讲越高,看起来越看越神,难以相信和接受,是的有时侯连我草泽医也不相信,想不通,但确确实实又是事实,患病者剧痛而来,经3-5分钟解除了痛苦,高兴而归,是感兴趣,是着迷了,这是信奉中医的结晶,也是前人的经典怎样去发挥历代医家的各自所长,取其精华,解除痛苦,也许这就是爱好吧,当然谈了这么多,有些人在想,你民间本站概不负责,若
医生是否在想钱,那你这样认为就错了,我甯草医不收分文,随时为你处方,解除难症,你去检药一时的破费,免去你长久的服药。
下面仅举4例治验,供同道、欣赏
由于水平不高,出于民间爱好和信奉中医,所谈的缺点一定不少,诚恳同道良医批评指正。共同发扬以誓我中华草药的神奇博大,造福人类。
1例: 阴亏阳亢下消证<糖尿病><三合一>
四川双流县文星镇四圣村五组。谢华根、男、42岁、体重85kg,于2002年4月28日,就诊据患述发现糖尿病一年多口渴、多食善饥、饮水量大时感双目胀,小便量多如脂膏颜面委黄,浮肿,脉沉弦细,小腿可凹性浮肿,足背浮肿腰胀痛、腿软、头面、颈项、背部出现红色班疹朵点,皮肤瘙痒,舌苔黄而厚燥,舌尖边红唇干燥壳,夜间小便数十次,体质消瘦,形容憔悴无神,表情苦闷,西医诊断为糖尿病,化验尿糖< >,血糖检验自遗失,现体重为70kg以下。
治宜:中焦生精止渴,除胃之虚热,下焦滋阴潜阳,补肾益精,服10剂,目胀口渴引水量大减,每夜小便3-4次,身体觉有力,小腿面部浮肿全消,但背部颈部头面瘙痒反增加多。诊其舌,舌尖左右红为心、肝、胆、阴虚火旺、舌中黄燥厚、为脾胃实热、苔黄燥即可下之。下之黄自去,热邪入营入血,阴虚阳亢。
治法:清营泄热、养阴抑阳、按不同脏腑运用泄热专经药物。速服泄热药一剂,3-4天,功下黑色毒素,稀状有害物质,头面颈部背部瘙痒速减大半,又续服糖尿病方10剂,6月10日又服单验方二剂。6天忌:米、面。6月18日停药,7月3日经文星镇中科院成都光电技术研究所测尿糖<->血糖均在正常范围内。共服二十二剂,为巩固疗效,再进10剂。
2例:颈椎骨刺<骨质增生><九合一>
夏少清、男、60岁、双流彭镇人。于2002年4月5日来就诊,经双流县中医院放射科摄片,报告单如下:照片号f952、日期2002年3月18日颈段脊柱弧弓性、增高唇状、骨质突起、椎间孔变窄、椎骨病变、附合颈椎病。
据夏少清述在2001年颈椎疼痛酸胀,时有加重,经西医检查说是脑神经缺氧,经输液打针服西药,缓解一时,多方治疗,诸医束手,至2002年4月5日才去摄片,说是患了骨质增生。现状:头痛眩晕、无记忆力、肩部以下有酸、胀、麻、痛。从肩部神经放射向下肘腕串痛,我余用外治法7次治疗,诸症消失。另服丸药一剂,巩固疗效,软化增生。处方如下:威灵仙醋炒25g、当归酒炒15g、丹参酒炒15g、川芎10g、赤芍12g、熟地12g、桂枝12g、乌蛇8g、马钱子尿制10g、乳香8g、没药10g、苏木15g、甘草6g。共为末蜜为丸5g一丸,日服2-3次姜汤水服。备注:胃病、孕妇禁服。间隔一个月后,夏少清那里有人来我余处治病,我提起此事,此人讲夏少清说他的病彻底痊愈了无复法。
第二篇:糖尿病毕业论文
南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论文
摘要: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日趋紧张的生活节奏以及少动多坐的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导致全球糖尿病发病率增长迅速,糖尿病对我国人民健康的影响也日趋严重。然而即使如此,我国在糖尿病防治方面依然存在相关知识普及率低, 广大民众对糖尿病的认知程度与糖尿病流行的趋势不相符合等诸多问题。本文结合相关资料报告,通过分析糖尿病的现状,指出了糖尿病形势的严峻性,强调了糖尿病护理重要性。本文还从糖尿病的病理、病因出发,对糖尿病护理的内容、疗效进行系统地探讨。
关键词: 现状、危险因素、糖尿病护理
i
南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论文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 because of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s, changes in diet, increasing pace of life rhythm, and the life style of less movement but more stillness, together with many other factors ,the incidence of diabetes is growing rapidly all over the world, the influence of diabetes to people’s health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too.But even so ,there still exist Low coverage of relevant knowledge, most people don’t have enough learn about the diabetes comparing to its tendency.Combining with related data report, by analyzing the diabetes’ recent situation, figures out that the situation of which has been very serious now.In other hand ,this text also systematically discusses about the content and effect of diabetes care bases on its and pathology causes
Keywords: Recent situation, Dangerous factors, Diabetes care
ii
南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论文
目 录
一、我国糖尿病现状..............................................................................................................1 1.1糖尿病防治状况不容乐观........................................................................................1 1.2糖尿病知识普及率低.................................................................................................2 1.3儿童糖尿病患者增多................................................................................................2
二、糖尿病及其类型..............................................................................................................3 2.1什么是糖尿病............................................................................................................3 2.2糖尿病的类型............................................................................................................3
三、糖尿病病因及发病机制..................................................................................................3 3.1糖尿病病因................................................................................................................3 3.1.1 遗传................................................................................................................4 3.1.2 病毒感染........................................................................................................4 3.1.3 自家免疫........................................................................................................4 3.1.4 继发性糖尿病................................................................................................4 3.1.5其它诱因.........................................................................................................5 3.2 病理...........................................................................................................................5 3.3糖尿病的危害............................................................................................................6
四、糖尿病的护理..................................................................................................................6 4.1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6 4.1.1 强调饮食治疗的重要性................................................................................6 4.1.2择饮食治疗的方法.........................................................................................6 4.2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治疗及护理................................................................................7 4.2.1宣教工作.........................................................................................................7 4.2.2强调运动的个体化原则.................................................................................7 4.2.3运动时间.........................................................................................................7 4.2.4预防感染.........................................................................................................7 4.2.5运动装备.........................................................................................................8 4.2.6其他.................................................................................................................8
五、结语..................................................................................................................................8
iii
南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论文
一、我国糖尿病现状
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日趋紧张的生活节奏以及少动多坐的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全球糖尿病发病率增长迅速,糖尿病已经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病变之后
南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论文
1.2糖尿病知识普及率低
我国糖尿病相关知识普及率低, 广大民众对糖尿病的认知程度与糖尿病流行的趋势不相符合,最终的糖尿病诊断率只占23.6%,其中使用胰岛素或口服药治疗的比例更低,将近90%的患者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急需进行持久的糖尿病宣传教育工作。自我血糖监测(SMBG)情况令人堪忧,自我血糖监测的平均频率为4.5次/月,单独使用胰岛素的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频率仅为2.8次/月。
另外,我国在糖尿病营养学和运动领域几乎还是空白,绝大多数医院目前尚无专业的糖尿病营养和运动医师。在糖尿病防治过程中,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相对滞后,护理人员糖尿病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较肤浅。另外,由于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无暇对糖尿病人进行教育。
1.3儿童糖尿病患者增多
如今,糖尿病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儿童也开始有了糖尿病。据了解,我国儿童1型糖尿病发病率现为0.19~1.26/10万人,并呈逐年递增趋势。1996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世界范围内,我国是儿童1型糖尿病的低发病区,北京市儿童1型糖尿病的年发病率为0.96/10万人。高发病区主要集中在北欧,发病率高达3.6/10万人。到了2000年,我国的发病率增为1.04/10万人。与4年前相比,数量有所增加,但并不明显。
过去认为儿童糖尿病,主要是1型,2型糖尿病主要是成人。但是随着儿童肥胖发生率的增高,儿童2型糖尿病也在逐年增高。过去,由于糖尿病检测技术的限制,儿童患的到底是1型还是2型,很难区别,所以需要时间的考验。
目前糖尿病在国际上的发展趋势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急剧增高,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2型糖尿病患儿也开始增多。这不得不使我们对儿童2型糖尿病格外的重视,因为在目前阶段,糖尿病是不可以治愈的,尤其是1型糖尿病,需要终生依靠胰岛素的治疗,但是假如糖尿病患儿配合得较好,把血糖控制在恰当的水平,他们也能同正常孩子一样学习、生活和工作。
南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论文
二、糖尿病及其类型
2.1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在病因上呈极度异质的临床情况,是一种由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缺陷及(或)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引起的以血糖水平增高为主要特征的代谢病。糖尿病的物质代谢紊乱可致全身各组织器官功能及结构异常,严重时可致残致死。糖尿病的致病因素多种多样,这些致病因素不外是遗传或环境因素分别或相互作用通过对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影响及(或)周围组织对胰岛素作用敏感性的影响而致血糖高。
2.2糖尿病的类型
目前世界各国多采用美国糖尿病学会(ADA, 1997年)提出并由WHO(1999年)采纳的糖尿病分型。此分型集现今对糖尿病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的认识之大成,但还不是一个病因学分型。该分型将糖尿病分为四大类,即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及妊娠糖尿病。其中1型糖尿病又分为两个亚型,即A型自身免疫介导糖尿病及1B型特发性糖尿病;其他类型糖尿病内则有八个类型。将这些糖尿病类型中按遗传及环境因素两个致病因素类别参与程度排列可见有些类型糖尿病主要由遗传因素参与,另一些主要由环境因素参与,尚有些类型的糖尿病发病中遗传及环境因素均很重要。
三、糖尿病病因及发病机制
3.1糖尿病病因
糖尿病是复杂的,经常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发病。
南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论文
3.1.1 遗传
在部分糖尿病人中明确有遗传因素影响发病,例如在双胎中一例发生糖尿病,另一例有50%的机会发病。如为单卵双胎,则多在同时发病。据统计,假如父或母患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子女发病的危险率约为10-5%,如父母均患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则子女的发病危险率更高。如一兄弟发生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则其他兄弟的发病危险率为10-15%。但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人的子女中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并不高于一般人群。已证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与特殊的HLA有关,危险性高的有DR3;DR4;DW3;DW4;B8;B15等。现在多认为部分糖尿病系多基因遗传疾病,不是由某个基因决定的,而是基因量达到或超过其阈值时才有发病的可能。
3.1.2 病毒感染
许多糖尿病发生于病毒感染后,例如风疹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柯萨奇病毒、腺病毒等,可能与病毒性胰岛炎有关。当然是每例病毒性感染均发生糖尿病。
3.1.3 自家免疫
部分糖尿病人血清中发现抗胰岛β细胞抗体,给实验动物注射抗胰岛β细胞抗体可以引起糖耐量异常,病理检查也可看到胰岛中有淋巴细胞和嗜酸细胞的浸润等现象。也有报导在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发病早期用免疫抑制治疗可得到良好效果,甚至“痊愈”。
3.1.4 继发性糖尿病
如破坏了大部分胰岛组织的胰腺为和胰腺纤维束性变,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功能性垂体腺瘤,嗜铬细胞瘤等均可引起继发性糖尿病,即症状性糖尿病。长期服用双氢克尿塞、皮质激素、肾上腺能药物等均可能导致或促使糖尿病加重。某些遗传性疾病如下Turner综合征等也容易合并糖尿病。
南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论文
3.1.5其它诱因
1)饮食习惯
与高碳水化合物饮食无明显关系,而与食物组成相有关,如精制食品及蔗糖可使糖尿病的发病率高。由流行病学分析,高蛋白饮食与高脂饮食可能是更重要的危险因素。
2)肥胖
主要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发病有关,肥胖是食物的热量超过机体的需要所致。过量进食可引起高胰岛素血症,而且肥胖者胰岛素受体数量减少,可能诱发糖尿病。
3.2 病理
胰岛β细胞数量减少,细胞核深染,胞浆稀少呈脱颗粒现象。α细胞相对增多,胰岛内毛细血管旁纤维组织增生,严重的可见广泛纤维化,血管内膜增厚,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人常明显的胰岛病理改变,β细胞数量可只有正常的10%,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人胰岛病变较轻,在光学显微镜下约有1/3病例没有组织学上肯定病变,在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早期,约50-70%病例在胰岛及周围可见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称为“胰岛炎”。
约70%糖尿病患者全身小血管和微血管出现病变,称为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常见于视网膜、肾、心肌、肌肉、神经、皮肤等组织。基本病变是PAS阳性物质沉着于内皮下引起微血管基底膜增,此病变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糖尿病人的大、中动脉、包括脑动脉、椎动脉、肾动脉和心表动脉。因同样病变亦可见非糖尿病人,故缺乏特异性。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多见于病程较长和病情控制不良患者,末稍神经纤维呈轴变性,继以节段性弥漫性脱髓鞘改变,神经营养血管亦可出现微血血病变,病变有时累及神经根,椎旁交感神经节、脊髓、颅神经和脑实质,感染神经损害比运动神经损害明显。
肝脏脂肪沉着和变性,严重时呈类似肝硬化改变。心肌由混浊肿胀,变性发展为弥漫性纤维化。
南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论文
3.3糖尿病的危害
糖尿病危害巨大,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给患者带来沉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糖尿病并发症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构成威胁,可导致残废和早亡。我国糖尿病患者有慢性并发症者相当普遍,其中合并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眼及肾病变者均占1/3左右,有神经病变者占半数以上。大血管疾病,如高血压、脑血管和心血管病变的患病率,较前显著增多。心血管并发症的患病率虽较西方国家为低,但已经成为我国糖尿病致残率和致死率最高、危害最大的慢性并发症。肾脏、眼底等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及糖尿病神经并发症的患病率与发达国家相差无几。
四、糖尿病的护理
4.1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
4.1.1 强调饮食治疗的重要性
规则饮食是DM的基础治疗方法,是控制血糖和减轻症状的重要途径。无论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还是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人均需遵循一定的膳食管理,否则药物疗效不能巩固。理想的糖尿病饮食应该能维持满意的体重,使血糖、血脂恢复正常,并能供给足够的能量和必须的营养成分,以保持身体正常代谢平衡,防止或减少急、慢性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必须强调患者应该终身严格执行饮食治疗。护理对策应帮助患者认识其重要性,以增加 “动力”,自觉实施饮食治疗。
4.1.2择饮食治疗的方法
日本糖尿病学会推荐的食品交换法是将食品所含的主要营养成分,产生的总热卡及其重量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找出其中的规律,使复杂的计算简单化,容易掌握。既能达到饮食治疗的目的,又能根据各人的口味、爱好象健康人那样自行设计食谱。因此,食品交换法是目前饮食治疗最合理的方法,优于估计法和传统的细算法。所以,护理对策应推荐食品交换法。
南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论文
4.2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治疗及护理
4.2.1宣教工作
运动治疗是糖尿病患者不可缺少的基本治疗之一,它可使人心情舒畅,肌肉发达,增加体质和耐性及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并可促使全身各系统的新陈代谢,促进葡萄糖、脂肪和酮体的利用,减轻胰岛负担降低血糖。运动治疗还可促使胰岛素与受体结合的亲和力提高。使受体对胰岛素敏感性增加使胰岛素作用加强,并可减少胰岛素的需要量。因此,向病人介绍糖尿病的一般知识,使其了解运动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病人主观上重视运动治疗,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4.2.2强调运动的个体化原则
因地制宜,因人而异,视病人年龄、性别、性格、爱好及病情的程度,身体状况及其是否有合并症等具体情况帮助病人选择最易持久坚持,安全简便的适合自己的运动,如慢速行走(散步),中速行走,快速行走,健身操,跳舞,打球,打太极拳等指导病人先慢,后快,逐渐增量,循序渐进。运动量以不感疲劳为宜,肥胖者运动量应适当加大,其运动量渐增加。
4.2.3运动时间
应选择餐后进行(特别应用降糖药物者)。尽量减少空腹运动,以免诱发低血糖,应详细向患者介绍低血糖反应时症状,如心慌,头晕,出汗多等,运动时随身携带糖果食品,以便低血糖反应时及时食用。
4.2.4预防感染
糖尿病患者抗感染力下降,易发生各种感染性并发症,运动结束后要立即擦干汗液,更衣,保持皮肤清洁卫生,避免发生感冒和皮肤感染。
南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论文
4.2.5运动装备
运动时衣着宜宽松,舒适,避免衣着束缚肢体使运动不便,或影响血液循环,老年患者注意安全,不宜剧烈运动,以免发生意外。
4.2.6其他
运动治疗的同时,要督促病人继续坚持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定期诊视,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五、结语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以及毕业论文的撰写,我不仅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了系统地复习,并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从而学习了许多新的知识,在个人工作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对糖尿病护理,甚至是整个护理学的本质内容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本论文的内容所涉及的基础知识较多,以前我这方面掌握的不够牢固,通过老师的讲解,以及个人查阅相关资料,让我在这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本论文涉及到许多资料和数据,需要翻阅大量相关书籍资料,在此期间,指导老师给了我许多建议,并且向我推荐了很好的参考资料,这种认真负责的精神和严谨治学的态度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经过这几个月的紧张学习,我的这篇论文顺利完成,主要依赖任课教师的指点和毕业设计指导老师的耐心辅导。在这次论文设计的过程中,指导老师用无微不至的关怀与铮铮教导的精神,为解决了许多问题,给了我莫大的帮助,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南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路型元。基础护理。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109。
[2]均衡饮食合理健康 作者:刘瑛, 期刊 人人健康HEALTH FOR EVERYBODY 2006年
第三篇:老年人手机界面设计毕业论文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老年人手机设计
(颜心画
2013届毕业生)
【内容提要】
孟子在《孟子·梁惠王上》中评论墨家的“兼爱非攻”时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其意是“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老年人手机的设计,就是要将这样的“大爱”贯穿整个设计理念,一切从方便老人生活、方便老人使用的角度出发,让老年人手机成为所有老人的生活好伴侣和好帮手,让老人安享晚年平静、快乐、健康的幸福时光。
【关键词】
关爱
老年人
老年人手机
功能简单
操作便捷
目前市场上的老年人手机,并没有明确的概念和划分,一般用户会认为老年人使用的手机就是功能单一的普通手机,也不需要很多新的使用功能,就像普通的非智能手机甚至更古老的手机。这是由于对老年人的需求,以及对真正意义上的老年人手机了解不足造成的。
事实上,普通用户对于“老年人手机”的认识只有一点是正确的,那就是功能简单。我认为“老年人手机”绝对不是市场上的非智能手机这么简单,它需要针对老年人的特点进行全新的设计,使之更加具有实用性和方便性,成为老年人生活的不可或缺。
一、老年人使用手机的必要性
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手机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使得老年人手机市场逐渐得到社会的关注。
从上个世纪开始,全球已经逐渐趋向于老龄化。随着人口出生率的降低和寿命的提高,老龄人口在社会中的比例逐年上升,老龄问题已成为全球所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据调查显示,至2005年,中国大陆60岁以上人口达1.44亿,65岁以上约1亿多。随着空巢家庭和独居老人越来越多,外加补偿性消费心理的驱动,手机也逐渐成为老年人必备的与外界沟通的工具。可是,由于通讯业是近二十年才迅猛发展起来的,因此在移动电话方面专门为老年人设计的产品依然少见。
由于现在的手机集成了多种功能,导致其界面越来越复杂,操作也越来越困难。对于年轻人,功能齐全、色彩绚丽的手机可以丰富他们的生活。但对于老年人,这样的手机并不合适。
大三学习界面设计课时,老师组织我们参加“德赛关爱杯”老年人手机界面设计大赛。因此,我就老年人比较关心的几个问题制作了调查表.我为这次针对老年人手机界面设计编写了调查表(后附),并在几个居民小区、菜市场、超市发放调查表100份。其中男性48人、女性52人,年龄在50岁以上。其中50~60岁20%,60~75岁75%,75岁以上5%。
通过针对这次老年人界面设计调查,我归纳为两方面:
一、通讯方面:
1.这些人群中经常使用手机的占67%、一般使用33%。经过这次的调查发现。我国现在将老年人的年龄划定在60岁,基本上都是退休人员,离开了工作岗位,与外界的接触自然就会变少,但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的需要仍然存在,尤其是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老人的交际心理表现的更加强烈。
55-60岁60-75岁75岁以上
2.通过这次调查发现,大部分老人认为手机的主要用途是与子女和朋友联系。分别占92%和56%。他们希望能够与社会保持多层次、多方面的密切接触,从社会中寻找精神动力和寄托。老年人心理变化主要表现在会出现忧郁、孤独、悲观甚至自卑等情绪上;尤其是退休的老人,为了排遣退休后内心寂寞与失落,多数老年人往往表现得比工作时更加热衷于交际。
其他个人安全随时随地定位紧急情况呼叫方便和朋友联系方便和子女联系0%20%40%60%80%100%120%
二、老年人生活和手机使用方面的具体需求:
1.通过这次调查发现,大部分老人与儿女是分开居住的,其中老俩口居住占48%,独居老人 16%,敬老院3%,其他情况占4%(如和姐妹住)而与子女一起住的只占约29%。并且由于工作与生活的影响,大多数老人也不可能经常与子女相聚。因此,老年人需要的不仅是手机,更是和家人和外界的交流。希望多和家人在一起,团团圆圆的。也许,你不经意的一个电话,却是他们等待多时的一个节日。而对于子女,老人手机需要更加关心老人的健康和安全,让不能时时在身边的子女更加放心。
夫妇俩住和儿女一起住独居敬老院其他
2.通过这次调查发现,大部分老人都或多或少有一些常见病,如“三高”等疾病,其中不同程度的高血压占62%,高血脂占45%,各种心脏异常问题占28%,还有各种其它疾病者也有67%。所以,我觉得应该在手机中增加一些可以使老年人恢复调整健康身体状况的曲线图,关于健康保健的新闻资讯,方便老年人通过手机获得并了解。
其他疾病高血脂心脏异常问题高血压
0%10%20%30%40%50%60%70%80%
3.通过这次调查发现,由于老年人的视力、听力等感官功能有所降低,老年人更加喜欢使用功能简单、使用方便的手机。其中希望字大、键大、声音大的占96%,一键通功能98%,能有手写功能的96%,语音输入功能90%,有紧急呼叫功能占99%,定时提醒功能92%。
定时提醒娱乐功能随时定位视频通话紧急呼叫功能语音输入功能手写功能助听耳机功能一键通功能字大键大声音大0%20%40%60%80%100%120%
二、我的设计思路:
对以上调查问卷得出了在不少人看来,能给老人丰富的物质生活就是孝敬,其实不然。通过对不同老人展开的调查了解到,在物质相对丰富的今天,不少老人,特别是一些空巢老人,都希望小孩能经常陪自己聊聊天,聆听自己的声音。由于当今社会年轻人工作等方面原因,很少回家。不少子女平时较少与老人们交流聊天,主动与老人沟通。不少老人也因此容易产生孤独感觉。我就希望设计出方便老人使用的手机,能够帮助老年人减少孤独心理状况,帮助老年人避免产生忧郁等不良心理问题。特别是自己遇到一些不开心事情时,子女能坐在一边聆听,不仅能让自己的不开心消失,而且也可帮助解决问题,让老人少走弯路,避免了老人遭遇被欺骗等危险事情发生。我想让手机成为拉近子女与老人的纽带,促进子女与老人之间的距离。
在现在市场上销售的手机功能都越来越强大,手机中有高清摄像头,GPS功能,蓝牙、指纹识别、互联网等等,手机的功能操作复杂会导致老年人不会操作和操作不便,所以这些功能复杂的手机不适合老年人使用,老年人需要的是操作简单,功能实用的手机。对于手机界面设计,要结合老人的视觉、触觉、听觉等,从老人的生理特点出发。降低对老人的视觉压力,我们把重要的文字放大精简,让老人们容易看清;降低对老人的听觉压力,我把音量可以自行调节到老人需要的高度;降低老人的思考压力,把图标减化放大,让老人容易分辨与点击;降低老人的操作压力,我把功能减化让老人有点击的欲望;降低老人的学习负担,我通过调查把老人常用的功能减化出来,让老人们方便查找,方便使用;降低老人的记忆压力,我加入了定时提醒功能,让老人不必为每天有没有按时吃药或者作息而烦恼。
经过调查总结,我进行了以下“老人手机”的功能界面设计:
一、通讯方面:
1.特色通讯录设计:提高子女与老人之间的交流沟通。2.一键通话:简单易查找,能够准确的查找。
3.手机定位:可以用手机远程定位系统,可以很容易找到走失的老人。
二、老年人生活和手机使用的具体需求: 1.界面简洁、清晰:便于看清。2.大图标设计:易于识别及操作。
3.菜单功能的减化:把常用的功能提取出来,易操作。
4.颜色简洁、明快:运用绿色和灰色为主色调,营造出温馨宁静的氛围。5.手机输入方式:支持手写和触屏。
6.简单的娱乐功能:可以收听广播、音乐、玩简单游戏。
7.血压计设计:因为年龄的不断提高,心脏病和高血压都普遍的发生在老人身上发生,老人的健康应该是预防为主,所以每天会定时提醒老人测量血压脉搏,这也会是老人每天必须做的事情。
8.电量图标设计:易于保持手机持续有电。
三、我是如何设计的:
我设计的手机界面主要向这些方向创意:
1.亲和化的产品命名————“绿叶对根的情意”
为了更加深入的把老年人与子女之间的情感与沟通更好融入到手机界面设计当中。我利用美妙的词汇 给用户界面进行命名,“绿叶对根的情意”,帮助并加深用户对老人与子女之间感情的理解,让整个设计给用户带来无言的深化、无尽的遐想,带动起用户内心深处的心灵震撼和情感。也通过命名对产品进行品牌延伸设计。
2.开机画面和待机画面:
开机画面是宣传的一种形式,它从一定意义上传达了我对我设计的这款手机操作系统的定位和所想传达的理念。我设计的以“绿叶对根的情意”的四种图标主题色彩,手机会根据季节和天气的变化,界面主题色彩也会发生变化我分成了春夏秋冬四个主题。待机画面我采用了切换方式,页面一是由日期、时间电话和信息组成的,方便老人在手机待机的情况下还可以轻松查看页面;二是害怕老人发生特殊情况时,好心人快速联系家人,我列出了老人的姓名、联系电话、家庭住址。贴心的让手机变成老人的助手,让子女更加放心老人独自出行。
3.主界面把老人关心的方面放大:
我在主界面把老人注意的时间更加放大处理,运用天气图标的随时更新,让平时就很关注天气预报的老人轻松看清。详细的天气温度设计在了浅灰色方框内,并加以提示老人及时增减衣服,保重身体。子女对老人健康问题是非常注意的,这样子女就不用担心老人感冒发烧了。下面是老人们常用的4个功能,也可以自己设置常用的4个功能快捷键。通过中间的下滑键头可以快速进入功能主菜单界面。
4.界面简洁清晰、色彩明快:
老年期人格主要是稳定、成熟的主要特色。我运用绿色为主色调,营造出温馨宁静氛围,让老人有与子女之间的温暖舒心。易于看清时间、日期、天气等重要信息。背景用蓝黑色上有细灰直线显得刚直、严谨,我把数字文字运用白色和背景的蓝黑色进行对比,让老年人更加清晰看清楚。
5.功能界面考虑到老人视力特点进行设计:
随着年龄的增大,老人的视力会有所下降,我在功能界面设计上,设计了可以让老人们自己可以通过右手边的滑动条调节图标的大小。这样可以按自己的视力程度调节,外出在外也不担心忘记带老花眼镜了。
6.电量图标设计:
为了让老人一目了然,易于保持手机持续有电的状态,我专门为老年人设计了电量
图标。摒弃了惯有的电量显示方式,而用颜色提示: ①电满(绿色)②电不足(黄色)
③电将尽(红色)
这样设计借用了绿、黄、红的色彩在人类认知中的影响作用,能够直观地向老人表达电量贮存状态。如绿色(左)代表电量充裕时的状态;黄色(中)则代表电量稍有不足但仍可继续使用;红色(右)为电量严重不足,急需充电。这样可以随时提醒老人电量的使用度,保证及时充电。
7.特色功能一:血压计功能设计
老年人的身体是子女最关注、最关心的方面,也是老人自己最关心的地方。老年人的身体就好比运转多年的机器,各个零部件难免会有上锈、失灵的时候。像现在的“三高”(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一人多病”等状况屡见不鲜,严重时甚至能带来生命危险。我针对老人们设计了手机血压计,可测量血压脉搏,使老人们随时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在本次测量完闭后,左边的彩条,会分析出您本次测量出的结果,在橙色区域表示您的血压偏高,在蓝色区域表示 您的血压偏低,这两种情况都会提示您需要注意保养身体了,而在绿色区域表示您身体非常健康。在本次测量后可以通过点击下条中间的“记忆”保持测量结果。测量一周可以查找本周身体状况,绿色就表示正常,橘色表示异常,并有曲线图显示一周的动态变化。渴望得到关注与重视是老年人普遍的心声。信息反馈功能可以为老年人提供这样一种心理慰藉。并愉快而成功地进行后续操作。如外出旅行携带也很方便,可以按时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也方便就诊时,给医生提供参考。
8.特色功能二:家庭通讯录设计
现在的手机中通讯录打开后,姓名字体较小,排列紧凑,会使得视力下降的老人们使用手机时看不清楚,容易播错号码。我考虑到老人需要经常联系自己的儿女,我针对老年人进行了家庭通讯录设计。延续主题“绿叶对根的情意”,更加促进老年人与子女的经常沟通和感情之间的经常交流。我设计了老人们儿女家庭组,组的枝叶图形式的家庭通讯录主页面。老人们一 个常见的“抱怨”就是记忆力没有以前好了。我并没有采用平时手机通讯录中常有的姓名、号码的组成方式,而是采用老年人子女的家庭成员独立照片组成,使得老人们可以准确查找。点击家庭成员的照片,会进入成员的通讯页面,延续点击的成员照片,成员的手机、宅电、工作单位地址一目了然方便快捷,直接点击就可以拨打出电话,我把点击区域放大方便老人们的点击使用。为了增强老人们与子女的多交流沟通,我在成员通讯页面设计了老人与子女的通话指数,可以看出与子女是否经常交流,也可以促进老人多使用手机与子女交流。
四、总结
老人其实很希望与子女聊天。现在有部分子女不是没时间经常陪陪老人,就是不愿意跟老人有过多语言交流。主动聊天其实可以让老人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树老根多,人老话多”,上世纪的人不自觉地都爱做这些被年轻人认为唠叨、絮叨的事情。有些唠叨某种程度上是老年人 精神和身体开始衰退的信号,是他们聊以安慰自己的方式;有些唠叨则是表达对子女的关心。老人理解子女有自己的事情忙,但子女与老人还是需要多沟通交流,这样对老人来说,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呀!
因社会、技术等多方面的因素,老年人手机在现在手机市场中颇似鸡肋之物。并没有真实的去分析老年人的真实和实际需求,和老年人在生活中困难之处。从长远利益来说,老年人手机肩负着重大的社会使命,它能够降老年龄化进程给整个社会带来的压力,确保社会的协调发展。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到老人们的生活习惯,再针对老人们的特色进行设计,这样老人才会用的轻松,用的方便。正如卢那察尔斯基曾说过的那样:“如果人没有创造的自由,没有艺术的享受,他的生活就会失去乐趣,人不仅要吃得饱,还要吃得好,这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生活,日用品不仅要实用,合人民的口味,而且要使人感到愉悦。宏伟的艺术工业的任务将在于探索简单的、健康的、令人信服的愉悦原则,并将此原则应用到比目前更加宏伟的机器工业中,应用到生活的建设中。”我们将为此而努力。
第四篇:医学文献毕业论文之糖尿病
医学文献毕业论文之糖尿病
天下既有稀奇古怪病,天下自由稀奇古怪方
记得鲁迅先生有这样一句话:“不论哪一种企业,只要行之有效,既是科学”。毛泽东也有过一句话:“不论哪一种企业都要进行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都应根据各自的需要和可能,能洋就洋,不能洋就土”。他老人家讲的话才是实实在在的,没有走向极端。
现在的大多数人,不论是年轻的,年老的,没有性别区分,高发病——————糖尿病
第五篇:居民健康档案建立(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管理制度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办法、档案建立管理等制度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办法
1、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工作人员在院长的领导下,必须以高度的责任心,按照分工,认真抓好各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落实。
2、全体工作人员必须遵守规章制度,按照工作安排对各村进行下乡工作,有事需向院长请假。
3、每月召开一次工作汇报会及公共卫生信息会议,对当月的工作进行讲评,安排下一个月的工作,并对村级公共卫生管理员进行业务培训。
4、积极真实上报各种资料报表,凡上级有关部门要求上报的各种资料、报表填好后,经院长审核签字后方可上报,必须在规定的时限内上报,不得延误。
5、辖区内发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有人员必须服从安排,统一调配,随叫随到,配合做好调查处理等工作,并及时上报上级有关部门。
6、坚持学习,组织全体人员进行业务学习,做好笔记,定期进行考核,并纳入年终考核内容。
7、实行考核制度,对各组或个人的工作,实行定期抽查、检查,对其结果作为平时考核,纳入年终考核分值,根据工作完成情况兑现奖金和补助。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1、加强档案的管理和收集、整理工作,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健康档案要采用统一表格,在内容上要具备真实性、完整性、逻辑性、准确性、严肃性和规范化。
2.乡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建立专人、专室、专柜保存居民健康档案,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人员应严格遵守保密纪律,确保居民健康档案安全。居民健康档案要按编号顺序摆放,指定专人保管,转诊、借用必须登记,用后及时收回放于原处,逐步实现档案微机化管理。
3、为保证居民的隐私权,未经准许不得随意查阅和外借。在病人转诊时,只写转诊单,提供有关数据资料,只有在十分必要时,才把原始的健康档案转交给会诊医生。
4、健康档案要求定期整理,动态管理,不得有死档、空档出现,要科学地运用健康档案,每月进行一次更新、增补内容及档案分析,对辖区卫生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并总结、报告、保存。
5、档案柜应存放在合适的地方,便于医护人员取阅使用;要做到“十防”(即防盗、防水、防火、防潮、防尘、防鼠、防虫、防高温、防强光、防泄密)。
6、达到保管期限的居民健康档案,销毁时应严格执行相关程序和办法,禁止擅自销毁。
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制度
1、设立健康档案资料室,以村为单位,一人一档的原则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
2、健康档案要集中档案室保管,按建档编号顺序存放,档案专室专柜存放,保持整洁、美观和规范有序,逐渐实行计算机化管理。
3、居民健康档案应由全科医师负责填写,责任医生要以村为单位户籍人口、居住半年以上的非户籍人口建立统计花名册和全人群建档花名册,并对健康档案按照65岁以老人、儿童、孕产妇、慢性病人及重性精神病人等进行分类专册登记和信息更新登记,档案盒内要设目录、档案盒(面、棱)要统一标识清楚村名和盒内的档案号段。
4、定期开展随访工作,按疾病分期随访病人,结合参加合作医疗农村居民和育龄已婚妇女每年一次的健康体检,以及儿童预防接种和体检、孕产妇系统管理和常见妇女病检查、临床诊断治疗、职业体检和健康随访服务等资料内容,及时记录在健康档案中,对体检和随访发现的健康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以健康教育为重点的健康指导和干预。
5、资料管理人员及责任医师,应及时登记已经获取的各种信息,并进行分析统计,及时反馈。
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管理制度
1、加强信息化建设。及时准确收集、整理、统计、分析管理相关信息。鼓励利用计算机管理健康档案。
2、公共卫生科信息员每个月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新增建档花名册、报表及其他相关资料。按要求认真上报的各种统计数据和信息,不得拒报、迟报、虚报、瞒报、伪造或篡改。
3、建立健全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登记、统计制度,做好统计汇编,遵守各种信息资料的保密制度。计算机化健康档案,要在技术上加强用户权限和密码管理设计,使所有操作和使用者在获得认可后,才能登陆。
4、根据统计指标,定期分析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工作。
5、逐步健全网络信息系统,做好数据录入及整理工作。
6、严格执行计算机操作规范,定期对计算机进行保养、维护及数据备份。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岗位责任制度
1、负责健康档案文本保管,资料微机输入,保持微机内的记录与文本记录一致,并做到同步更新及动态变更,管理有序。
2、居民健康档案由乡镇、社区中心(站)保管,应保证居民信息资料的完整性与可利用性。
3、非档案资料管理人员,不得随意翻阅已经建好的各种档案资料。未经档案资料管理人员同意,任何人不得调出、转借各种档案资料。凡非本人管辖区居民的诊疗情况应及时反馈给辖区责任医生,以便纳入该居民本人的健康档案;凡居民因大病转上级医院住院时应随带健康档案,出院后继续交由社区责任医生保管并及时将本次住院概况记入档案。
4、责任医生是辖区内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的第一责任人。对填写健康档案的责任医生应进行培训。按统一的规范来描述记录,内容要真实可靠;符合逻辑,不得随意涂改。如有改动,责任医生必须签字,以示负责。做到字迹清晰,格式规范统一。
5、对各科室(站)查阅、使用电子版健康档案设置不同层级的使用权限,保证信息安全。调阅或更新档案必须有登记。
6、熟练运用各种卫生服务管理软件,保证信息渠道通畅,每月有资料汇总、统计、分析,主要数据上墙。做好信息的开发利用工作。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制度
1、设有医学专业毕业的专(兼)职人员管理慢性病工作,建立辖区慢性病防治网络,制定工作计划。
2、对辖区高危人群和重点慢性病定期筛查,掌握慢性病的患病情况,建立信息档案库。
3、对人群重点慢性病分类监测、登记、建档、定期抽样调查,了解慢性病发生发展趋势。
4、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健康咨询及危险因素干预活动,举办慢性病防治知识讲座,发放宣传材料。
5、对本辖区已确诊的二种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控制管理。为慢性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实行规范管理,跟踪随访,详细记录。
6、建立相对稳定的医患关系和责任,以保证对慢性病患者的连续性服务。
老年健康管理工作制度
1、设专(兼)职人员负责老年保健工作,建立网络,制定工作计划。
2、对辖区内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和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建立健康档案。
3、对以乡镇(社区)居家养老形式为主的老年人进行服务需求评估,提供医疗护理、康复、保健服务及精神慰籍、舒缓治疗服务。
4、对患有慢性病的老人进行管理, 进行饮食、运动、合理用药、合理就医指导。
5、对于高危行为老人,进行健康指导、进行行为危险因素干预。
6、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对老年人进行疾病的预防、自我保健、常见伤害预防、自救和他救等指导。
老年服务随访制度
1.要定期走访村(居)委会老年人,至少每3个月入户走访一次辖区登记在卡的老年人,及时掌握老年人变化情况,见面率达90%以上。
2.对新出院老年患者的第一次随访,根据疾病的分期,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康复治疗指导,完整填写相关随访记录。
3.对疾病期、波动期、人在户不在、户在人不在的老年病人进行随访,了解病人的病情变化、治疗情况、去向,填写随访记录。
4.指导老年患者按时服药,观察患者可能出现的药物副反应,动员老年人参加村(社区)组织的健康活动。
5.随访期间发现生活困难,符合免费服药治疗标准的老年患者,与有关部门协商,使患者享受免费药物治疗。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日常监督检查制度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管理,为了严格公共卫生操作,规范监督工作行为,扎实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有效保障居民健康水平。根据省、市《关于山东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要求的通知》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办法。
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监督检查,是指我院派出的检查人员,对院内各职能科室的管理、执行制度落实等情况进行的监督检查。
第三条 监督检查定期开展,并按本院制定的公共卫生管理办法。检查时限一般以上和本为主,必要时可追溯到以前。检查方法为全面检查或重点抽查。
第四条 具体监督检查由公共卫生领导小组负责实施,检查组由院内各科室抽调人员组成。
第五条 监督检查的内容是各职能科室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日常管理等工作中,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内部管理制度的情况。具体包括:
(一)居民健康档案建档、使用及管理情况;
(二)健康教育工作进度;
(三)专项资金的分配、使用情况,需清算的是否按规定及时进行清算;
(四)预防接种情况;
(五)传染病防治开展情况;
(六)妇女、儿童健康管理、随访情况;
(七)慢性病人登记、随访情况;
(八)重性精神病登记管理情况;
(九)项目实施效果;
(十)对上级及以往检查提出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
(十一)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情况;
(十二)其他需要检查的事项。
第六条 在实施检查时采取不通知,随机抽查,电话、入户随访等形式。
第七条 检查组要在全面了解情况的基础上确定检查重点。第八条 被查科室要积极配合检查工作,按检查组要求及时、全面、客观地提供有关档案、文件、登记册、报表、账簿及其他相关材料、并对所提供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负责。
第九条 实施监督检查,应依照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及省市文件要求进行。
第十条 检查人员应根据检查情况进行汇报。
第十一条 检查组组长应当对检查组成员的工作质量进行监督,并对有关事项进行必要的审查和复核。
第十二条 检查组在实施检查过程中,遇到重大问题应当及时向院长请示汇报;如发现被查单位或个人有重大违纪行为,应当立即向院长报告。
第十三条 检查组检查结束后3个工作日内(特殊情况可延长到7个工作日内),形成内部检查报告。检查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查的范围、内容、方式和时间;
(二)被查科室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的主要内容;
(三)认定被查科室违规行为的基本事实、以及认定依据、证据和处理建议;
(四)检查组认为应当报告的其他事项;
(五)检查组组长签字及报告日期。
第十四条 检查组在提交检查报告前,要征求被查者意见。被查者收到报告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提出书面意见或说明;在规定期限没有提出书面意见或说明的,视为无异议。检查组对有异议的问题应进一步核实,如有必要应当修改检查报告。
第十五条 被查科室应按检查结论通知的要求,积极进行整改落实,认真研究检查报告提出的管理建议,并于1个月内将整改情况上报分管领导,由分管领导报院领导班子审核。
第十六条 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要坚持原则,依法处理。该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要及时研究制定,该对有关科室和责任人进行处理的要依法进行处理。
第十七条 检查人员要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不得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检查组人员在执行检查中应当遵守国家有关保密规定,在执行公务中取得的与被检查科室有关的资料不得用于与检查工作无关的事项。
第十八条 被查者有关人员要积极配合检查工作,不得瞒情不报,不得提供虚假情况,不得以任何方式阻挠检查。
资料管理制度
一、各种文件、计划、宣传资料等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严格管理好,由专人负责管理,专室存放。
二、资料主要包括四大部分:即计算机资料、网络技术资料、多媒体、音像资料和文字资料等,应分类存放分类管理。
三、文字资料中的教材、参考书、工具书等应按图书分类统一编目注册登记,期刊杂志、报纸、合订本、宣传折页、海报等均须统一登记编目。
四、音像资料中的录音带、录象带、软盘、光盘等必须分类登记编目,分类存放,并定期检查其质量变化情况。
五、计算机资料、网络技术资料等应按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工具软件等分类管理,注意用时升级、更新等,并配备相应的杀毒软件。
六、资料必须始终为卫生工作服务,其他人员均可借阅有关资料,但必须履行以下手续:
1、每借阅一次登记一次,每次限借5盘或5本或5盒,如遇多集多本连续资料也只能依次归还后再续借。
2、每次借阅期限不得超过一星期,如因工作需要继续借阅者必须办理续借手续。
3、孤本资料或数量较少的资料均不外借,可临时使用。
4、借出资料归还时,资料人员必须认真检查,如发现有损坏者必须照价赔偿,如资料丢失,应借阅人重新购买完全相同的资料进行赔偿,或处以原资料价值的3—5倍罚款。
5、所有人员不得以任何借口为别人借阅本单位的资料。
6、声像资料其版权所有,借阅人不得翻版,如有未经许可私自翻录的,责任自负。
7、外的部门或人,如因工作需要借阅资料的,必须经领导批准,并办理正常的借阅手续。
8、宣传资料收发做到每张(份)出入库有登记有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