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西导游资格证考试英文导游词——南宁概况
Nanning
Ladies and gentlemen, welcome to Nanning!My name is Ai Weiwei.You can call me Ai or Amy.I will be your tour guide in Nanning.My job is to smooth your way, care for your welfare, try my best to answer your questions and be your interpreter.I will try to do my level best to “warm the cockles of your heart.Nanning, the capital of th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is a city with a long history.First built over 1,600 years ago, in 318 during the Eastern Jin Dynasty, it was a strategically important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center.The city now has five urban districts, a suburban district and six counties under its jurisdiction, namely Shanglin County, Hengxian County, Yongning County, Long'an County, Mashan County, Wuming County and Binyang County.As a small basin surrounded by mountains on the four sides, Nanning in the hilly land is 80-100 meters above the sea level, the higest spot being 496 meters.With abundant water resources.Yongjiang River, which belongs to the Zhujiang river system, runs across Nanning.As far as tourist attractions are concerned, Nanning, in the south of the region, offers many interesting sites.To the south of Tropic of Cancer and influenced by the maritime climate, Nanning belongs to the sub-tropical monsoon zone.Without snow and with a little frost, Nanning has abundant sunshine and rainfall in the year, with the average temperature of 21.7C and the average annual precipitation of 1,300 millimeters.Travelers who come to Nanning will enjoy sufficient sunshine and a warm climate, Even in hot summers, there is plentiful precipitation.Hence the saying: “Grasses remain green in winter and flowers are in bloom all the year round.”
Upon arrival in Nanning, its luxuriant green trees and brilliant flowers that bloom all year round may have impressed everyone of you.People are not exaggerating when they refer to Nanning as the green Capital or garden City.Taking a stroll in the city, one will find that all the 14 main streets are lined with trees such as sweet peach, betelnut, and palmand artocarpus which offer shade, and flower trees and peacock, in addition to hibiscus, Nanning city flower.These trees take turns in adorning the city with their colorful blossoms.A poet once described Nanning as half a city of buildings shaded by half a city of green trees.In fact, grass and plants cover 31 percent of the city, making Nanning one of the greenest cities in China.There are many parks and gardens within urban Nanning and its outskirts.Among them are the White Dragon, South Lake, West Suburban and Qingxiu parks, Guangxi Medical Plants Botanical Garden, and the Folk Customs Garden.Ok, my introduction is over.In the following days, let’s explore the miracle in Nanning.
第二篇:广东导游考试:广东概况英语导游词
广东导游考试:广东概况英语导游词
VISITING GUANGDONG
Guangdong Province, bordering on the South China Sea, is located in
the southernmost of China’s mainland.It adjoins Fujian Province on the east, Jiangxi and Hunan provinces on the north and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on the west, with Hong Kong and Macou lying to its south
respectively on the east and west banks of the Pearl River estury.It
covers an area of about 180,000 square kilometers of land and 420,000
square kilometers of sea with a total population of 94,500,000.Located on the subtropical zone, Guangdong enjoys a mild climate and a rich rainfall, with an average annual temperate of 22.3℃ centigrade and a rainfall of 1,700 mm.With Guangzhou as its capital, Guangdong Province now has jurisdiction over 21 prefecture-level cities, among which Shenzhen, Zhuhai and Shantou are the three earliest
Economic Special Zones opened to the outside world.Four prefectural cities-Chaozhou, Meizhou, Foshan and Zhaoqin-enjoy a reputation of “Nation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Moreover, there are still 19 cities or counties that have been awarded with the honorable title of “National Excellent Tourism City”.During the Pre-Qin period, Guangdong area was inhabited by the NanYue ethnic people.Qin unified South China in 219 A.D.and set up Guilin, Xiangjun and Nanhai prefectures.Today’s Guangzhou is where the Nanhai Prefecture was located.At the beginning of the Western Han Dynasy, a former Qin commanding general, Zhao Tuo by name, founded the first local state in the presentday Guangdong area, the Kingdom of Nanyue, thus promoting the fusion between the Han and the Yue ethnics and accelerating the soci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progress in South China.Under the Wu Kingdom of the Three Kingdoms period, the region to the north of Hepu was named Guangzhou, which ruled the Nanhai, Changwu and Yulin prefectures.Hence, the name of “Guangzhou” came into being.At that time, China’s foreign trade channel starting from Panyu was established, which is the origin of the Maritime Silk Road.In Ming Dynasty, Guangdong became one of the 13 provinces.The early Qing Dynasty inherited Ming’s system and set up Guangdong Province.The name of “Guangdong” was officially adopted.The government of Qing established Guangdong Customs in Guangzhou, which is the first official establishment of customs in the history of our country.The late Qing Dynasty witnessed the birth of national capitalism and national industry, and the “Westernization
Movement” in which the Chinese people learned from the West in search of a road of wealth and power.With Kang Youwei and Liang Qichao as the leading exponents, the Bourgeois reformists wrote books to disseminate their ideas and popularize their reformist thoughts, which were
gradually developed into a political practice, and eventually led to a capitalist reform movement.Guangdong is also the original place of China’s modern revolution.Sun Yat-sen from Xiangshan county led and founded the first bourgeois political party in China: the Tong Meng
Hui(Revolutionary League).He led the Huanghua Gang Uprising, the Law-Protecting Movement and also successfully achieved the First Cooperat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and the Kuomintang.Sun Yat-sen was honored as “the Forerunner of Democratic Revolution” and “Father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Since the 1980s, Guangdong, a place propitious for giving birth to great men, was the first province to open to the outside world and quickly became one of the most economically
developed regions in China, with an average per capita GDP exceeding 4000 US dollars.People’s living standard for the time reached the comparatively well-off level.Guangzhou Trade Fairs, established in 1957 and held in every April and October, is known as the “NO.1 Exhibition of China”.The Pearl River Delta today has attained fruitful attainments.It has entered a new era of vigorous development.In the long process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the unique Lingnan(the area covering Guangdong and Guangxi)culture has formed after the exchange, clash, and fusion of various cultures.In Guangdong Province, there exist three groups of people: Guangfu, Chao-shan, Kakka, which are corresponding to Guangfu culture, Chao-shan culture and Kakka culture respectively.The Guangfu group appeared the earliest, which live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and some other counties and cities in the middle and west part of Guangdong Province.The Kakka group can best reflect the fusion and transformation between Lingnan culture and Central Plain culture.It is distributed mainly over Meizhou region.The Kakkas have inherited the fine tradition from the Central Plain culture, such as practicing frugality, self-esteem and self-reliance, showing respect to teachers and attaching great importance to education.The Chao-shan group mainly lives in Chaozhou and Shantou.Chao-shan people are adventurous, innovative and ingenious.The significant feature distinguishing the three groups is their different dialects, that is, the
“Baihua”(the plain language)based on Guangzhou dialect, the Kakka language based on Meizhou dialect and the Chao-shan language based on Shantou local dialect.The minorities of Guangdong are distributed mainly in places like Liannan and Ruyuan districts.Local customs such as the Getang(the Singing Meet)and the Wooden Handle Lion of Yao nationality, the Eighth of April Festival and the Ox King Birthday Celebration of Zhuang nationality, as well as the Third of March Festival and the Second of February Festival of She nationality are of unique flavor.As a vehicle of Lingnan culture, the architectures in Guangdong are also distinctive.Folk buildings unique to the region all present distinct Lingnan characteristics, for example, the Xiguan big house and the arcaded building, the Hakka circular houses;buildings of social institutions, such as the Temple of South China Sea God, Foshan Ancestral Temple, the Chen Family Temple and the Panyu Academy;buildings of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such as the Kaiping watchtowers,and buildings for city defense such as the Xinhui Yanmen artillery fort and the Guangzhou Zhenhai Tower.The Lingnan garden, represented by Qinghui Garden, Ke Garden and
Yuyinshanfang Garden, together with Northern Garden and Suzhou Garden, are reputed as the “three major landscape gardens in China.”
The folk culture of Guangdong has strong regional features.The Cantonese Opera, Chao Opera and Opera are locally popular.The Lingnan art of potted landscape and bonsai is numbered as one of the five major styles in the country.Folk dance, dragon dance, lion dance and dragon boating all display special Lingnan flavors.Guangdong Embroidery, together with Suzhou Embroidery, Hunan Embroidery and Sichuan Embroidery, is known as one of the four famous embroideries in China.Guangdong ceramics, consisting of Guangzhou decorative porcelain, Shiwan pottery and Fengxi earthenware, had found a market overseas as early as the Tang
Dynasty.The delicate and exquisite Guangdong carving, including ivory carving, jade carving and wood carving, attains to unrivalled workmanship.Special crafts of Guangdong, such as Duan Ink-stone in Zhaoqing, paper-cut and lion-head making in Foshan, palm-leaf handicraft in Xinhui and lacquerware in Yangjiang, boast a long history and extremely high craftsmanship.Guangzhou cuisine is one of the four major cuisines in China.As a Chinese saying goes, “to enjoy the best that life has to offer, one has to eat in Guangdong”.Guangdong cuisine consists of Guangzhou, Chaozhou and Dongjiang dishes.Guangzhou dishes are characterized by being light, fresh, tender, tasty and crisp.They are particular about color, aroma, taste and appearance.Chaozhou dishes excel in sea food, and especially in soup.Dongjiang dishes, also known as
Hakka dishes, using much meats for preparation, tend to be greasy and slightly salty.Of them, the most special is the earthenware pot casserole.Apart from the four major dishes, the great variety of local delicacies also enjoys great fame all over China.The natural tourism resources of Guangdong are also varied and many.Among them, there is Mount Danxia, named World Geology Park by UNESCO;Yangchun Lingxiao Cave and
Zhaoqing Seven-star Crags, known for their karst landform;Ten-mile Silver Beach on Hailing Island in Yangjiang that has entered the Guinness Record for its expanse;Nansha
Newly-reclaimed Wetland Park in Guangzhou, a large-scale wetland reserve for mangrove;
Conghua Hotspring, Enping Hotspring and Zhuhai Imperial Hotspring, all effective in stimula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laxing muscles and joints, providing skin care and keeping fit;Seven-star Crags and Mount Dinghu, listed in the first national places of interest;famous waterfalls such as Panlong Gorge Waterfall in Deqing, Baishuizhai Waterfall in Zeng Cheng, Mawei Waterfall at Mount Daxia;other special scenic spots such as the Small Three Gorges of Xijiang River, the Huangteng Gorge Drifting in Qingyuan, the underground river in Lianzhou, the Juren Village at Xiema, and Lingnan Water Country at Minzhong;and a large number of forest parks including Liuxi River Forest Part, Mount Xiqiao Forest Park Nanling National Forest Park, Nankunshan Forest Park, and Shimen Forest Bathing Place…
Guangdong is a major tourism province in China.In 2008, its tourism income witnessed a total of 246.1 billion RMB yuan, accounting roughly for one fourth of the general national tourism income.Over a hundred million inbound tourists visited the province in this year.With 9.1 billion US dollars of foreign exchange earnings from tourism, the province ranked first in the whole
country.According to the data up to the end of 2008, there are over 6,900 tourist restaurants, 410,000 guest rooms, and 770,000 beds in the whole province.Guangdong is currently making great strides in building a strong tourism province.With its long history, splendid culture, special folk customs, abundant tourist resources, its first-rate modern tourist facilities and hospitable people, the Guangdong of today is sure to strike you as more than worth a visit!
第三篇:2018年广西导游资格证考试大纲
2018 年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全国导游资格考试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为国 家和社会选拔合格导游人才的全国统一的准入类职业资格考试。考试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目的是检验考生是否具备从事导游 职业的基本素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考试科目、语种与要求
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科目包括:科目一“政策与法律法规”、科目二“导游业务”、科目三“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科目四“地 方导游基础知识”、科目五“导游服务能力”。
考试语种分为中文和外语两种,其中外语类包括英语、日语、俄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朝鲜语、泰语等。
上述科目内容,分别从了解、熟悉、掌握等三个层次对考生 进行考察。
三、考试方式
考试形式分笔试与现场考试两种,科目
一、科目
二、科目
三、科目四为笔试,科目五为现场考试。笔试实行全国统一的计算机 考试。现场考试以模拟考试方式进行,由省级考试单位根据考试 大纲和《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现场考试工作标准(试行)》组织。
科目
一、科目二合并为 1张试卷进行测试,其中科目
一、科 目二分值所占比例各为 50%;科目
三、科目四合并为 1张试卷进 行测试。考试题型包括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每张 试卷考试时间为 90分钟,含 165题,共 100分,其中判断题 40题,每题 0.5分,共 20分;单项选择题 90题,每题 0.5分,共 45分;
—1—多项选择题 35题,每题 1分,共 35分。
科目五考试中文类考生每人不少于 15 分钟,备考旅游景区 不少于 12个;外语类考生每人不少于 25分钟,备考旅游景区不 少于 5个。考试成绩采用百分制,中文类分值比例为:礼貌礼仪 占 5%,语言表达占 20%,景点讲解占 45%,导游服务规范占 10%,应变能力占 10%,综合知识占 10%;外语类分值比例为:礼貌礼 仪占 5%,语言表达占 25%,景点讲解占 30%,导游服务规范占 10%,应变能力占 5%,综合知识占 5%,口译占 20%。
四、各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一《政策与法律法规》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通过本科目的考试,检查考生对党和国家的基本国策、根本 制度、根本任务、重大方针政策以及与旅游业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二)考试内容
1.熟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和 丰富内涵;掌握党的十九大大会主题;了解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 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 大意义;掌握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熟悉新时代中国共产 党的历史使命;掌握“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任务要求;熟悉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 建设等方面的重大部署;了解国防和军队建设、港澳台工作、外 交工作的重大部署;了解坚定不移从严治党的重大部署。
2.了解《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 定》(以下简称《决定》)所提出的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指
—2—导思想和总目标;熟悉《决定》规定的依法治国的“五大体系、六大任务”;熟悉党的十九大关于新时代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内 容。
3.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序言和 总纲的内容,熟悉《宪法》规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基本国 策、基本制度、根本任务;掌握《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和 义务;熟悉《宪法》规定的国家机构以及国旗、国歌、国徽和首 都。
4.了解《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国办发〔2013〕 10 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 意见》(国办发〔2015〕62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旅游 市场综合监管的通知》(国办发〔2016〕5 号)的主要内容以及 对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影响;熟悉《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 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15号)的主要内容以及对 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影响;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十三五”旅游 业发展规划》的制定背景、发展趋势、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 要目标、规划指标和主要任务。
5.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以下简称《旅游法》)的 立法背景和框架;熟悉《旅游法》的立法目的、适用范围、发展 原则等总则的内容;掌握《旅游法》的基本内容、主要法律制度 及其相关法律责任。
6.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关于旅游者权利和义务的 规定。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消费者及其权利、经营者的义务、消费者权益的国家保护、消费 者协会的公益性职责和禁止行为及其相关法律责任。了解《国家
—3—旅游局关于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旅办发〔2016〕 139号)关于旅游者、旅游从业人员被纳入“旅游不文明行为记 录”的主要行为、“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信息内容以及评审、申辩、动态管理的规定。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关于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及适用、旅游者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及 处罚的规定。
7.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合同的订立、合同的内容与形式;熟悉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以及合同的变 更、转让、解除和终止;掌握关于防止损失扩大义务的规定;熟 悉合同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和承担方式。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 旅游法》关于旅游服务合同的规定。
8.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关于一般规定的内容; 熟悉责任构成和责任方式;了解不承担责任和减轻责任的情形; 熟悉监护人责任、用人责任的规定;熟悉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高度危险活动致人损害责任、饲养动物致人损害责任、物件致人 损害责任的规定;掌握关于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责任的规定。
9.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旅行社条例》、《旅行社 条例实施细则》、《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存取管理办法》(旅办发 〔2013〕170号)关于旅行社(包括分支机构)设立与变更的规 定;熟悉旅行社经营范围、经营原则的规定;掌握旅行社的经营 规范、旅行社权利和义务等法律制度及其相关法律责任的规定。
10.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旅行社条例》、《导游 人员管理条例》、《导游管理办法》等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 关于导游资格考试、导游执业许可和导游执业管理、导游执业保 障与激励、导游从事领队服务的条件、导游的权利和义务及其相
—4—关法律责任的规定。
11.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旅游安全管理办法》 关于旅游安全法律制度、旅游经营者安全经营义务与责任、旅游 目的地安全风险提示制度的规定;熟悉旅游主管部门的安全管理 职责;了解旅游突发事件等级及相关罚则的规定;熟悉《中华人 民共和国旅游法》、《旅行社条例》、《旅行社责任保险管理办法》 关于责任保险制度的相关规定。
12.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中华人民共 和国护照法》关于中国公民出境入境和外国人入境出境的证件制 度;熟悉义务性规定和禁止性规定及其相关法律责任的规定。了 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关于公共航空运输企业权利和 义务的规定;熟悉相关法律责任的规定。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 铁路法》关于铁路运输企业权利和义务的规定;熟悉相关法律责 任、旅客权利和义务的规定。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 例》关于道路运输企业权利和义务的规定;熟悉相关法律责任的 规定。了解《国内水路运输管理条例》关于水路运输企业权利和 义务的规定;熟悉相关法律责任的规定。
13.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关于食品安全保障 法律制度的规定及其相关法律责任的规定;熟悉食品安全事故处 理制度及其相关法律责任的规定。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 法》、《旅馆业治安管理办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关于饭店经营者 权利和义务及其相关责任的规定。熟悉《娱乐场所管理条例》关 于娱乐场所的设立、经营规则、监督管理及其相关法律责任的规 定。
14.熟悉《风景名胜区条例》关于风景名胜区设立、规划、—5—保护、合理利用和管理及其相关法律责任的规定。熟悉《中华人 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关于自然保护区设立条件、区域构成、管理制度、保护和合理利用及其相关法律责任的规定。熟悉《中 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 条例》关于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管理及其相关法律责任的规定。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关于不可移动文物、馆藏文 物、民间收藏文物、文物出境及其相关法律责任的规定。熟悉《中 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原 则,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承与传播及其相关法律 责任的规定。了解《博物馆条例》、《博物馆管理办法》关于博物 馆设立、管理、社会服务及其相关法律责任的规定。了解《保护 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关于世 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及缔约国义 务的规定。
15.了解旅游纠纷及其特点;熟悉《旅游投诉处理办法》关 于旅游投诉及其构成要件的规定;掌握旅游投诉案件的受理和处 理的规定。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关于消费 者权益争议的解决的规定。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关于民事证据的种类、证明对象、证明责任、证明标准的规定。熟悉《旅行社服务质量赔偿标准》(旅办发〔2011〕44号)关于 旅游主管部门调解旅游纠纷时执行的赔偿依据的规定。了解《最 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旅游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的 规定。
16.了解 2017年 10月以来的国内外时事政治。科目二《导游业务》考试大纲
—6—
(一)考试目的
通过本科目的考试,检查考生对导游职业道德规范和素质要 求、导游服务规范,以及导游服务相关知识的了解、熟悉和掌握 程度,检查考生对导游语言技能、带团技能、讲解技能和应变技 能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
(二)考试内容
1.了解旅行社的发展历史、主要业务和产品类型,了解旅游 饭店星级的划分和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了解导游服务的产 生及其发展历程,了解导游服务的定义和现代导游服务的特点,熟悉导游服务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熟悉导游职业道德规范的基 本内容;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旅游行业核心价值观。
2.掌握《导游领队引导文明旅游规范》的内容,引导游客文 明旅游。
3.了解导游资格考试的报考条件;熟悉导游的定义和分类; 熟悉导游的从业素质、职责及礼仪规范;熟悉导游应该具备的修 养和工作中的行为规范。
4.掌握旅游团队的导游服务程序和服务质量要求。5.了解散客旅游的定义和特点,掌握散客导游服务程序和服 务质量要求。
6.了解导游语言的内涵和特性,掌握导游口头语言的表达技 巧和态势语言的运用技巧,熟悉导游语言的沟通技巧;熟悉导游 讲解的原则和要求,掌握常用的导游讲解方法和技巧。
7.了解导游带团的特点和原则,熟悉导游主导地位的确立和 导游形象的塑造,掌握导游提供心理服务、活跃气氛、引导游客 审美、组织和协调、接待重点游客的方法和技巧。
—7—8.了解游客个别要求的处理原则,掌握游客在餐饮、住宿、交通、游览、购物、娱乐等方面个别要求的处理办法,掌握游客 要求自由活动、亲友随团活动、中途退团、延长旅游期限的处理 办法。
9.了解旅游事故的类型和特点;熟悉漏接、错接和误机(车、船)事故产生的原因,掌握漏接、错接和误机(车、船)事故的 预防与处理方法;掌握旅游计划和行程变更的处理方法;掌握游 客证件、行李、钱物遗失和游客走失的预防与处理方法;掌握游 客在旅游过程中患病的处理方法,熟悉游客死亡的处理方法;掌 握游客不当言行的处理方法;掌握旅游交通事故、治安事故、火 灾事故、食物中毒、溺水等事故的预防与处理方法;掌握地震、泥石流、洪水、台风、海啸等重大自然灾害的避险方法。
10.了解游客投诉的心理,熟悉游客投诉的处理方法。11.掌握旅客出入境应持有的证件和需要办理的手续,熟悉 我国海关有关出入境物品和人员的规定。
12.掌握航空、铁路、水运购票、退票和携带物品的规定,熟悉航空机票种类、旅客误机、航班延误或取消、行李赔偿的相 关知识。
13.了解我国货币兑换的相关知识;了解信用卡知识;熟悉 旅游保险的种类及相关知识。
14.熟悉晕车(机、船)、中暑等旅游常见疾病和急症的预防 与现场处置措施;了解高原旅游、冰雪旅游、沙漠旅游、低空旅 游、漂流和温泉旅游的安全常识。
15.了解时差、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换算、度量衡换算,以 及境外旅客离境退税的相关知识。
—8—科目三《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和科目四《地方导游基础知识》 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通过本科目的考试,检查考生对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旅游 业发展概况,中国历史文化,中国旅游文学,中国古代建筑,中 国古典园林,中华民族民俗,中国四大宗教,中国饮食文化,中 国风物特产,中国旅游景观,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基本 概况以及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和中国主要旅游客源国概况的了 解、熟悉和掌握的程度。
(二)考试内容
1.熟悉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掌握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 大事件,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功经验。
2.了解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概况。
3.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历程;熟悉中国历史各个发展阶段的 主要成就;熟悉中国科技发明主要知识;掌握中国哲学、文学、戏剧戏曲、中医中药、书画艺术和历史文化常识。
4.了解中国汉字的起源及诗词、楹联格律常识;熟悉名胜古 迹中的著名楹联、历代游记名篇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掌握古 典旅游诗词名篇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
5.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沿革和基本特征;熟悉中国古代 建筑的基本构成与等级观念;掌握宫殿、坛庙、陵墓、古城、古 长城、古镇古村、古楼阁、古石桥和古塔的类型、布局、特点等 相关知识。
6.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与发展;熟悉中国古典园林的特 色和分类;掌握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成要素、造园艺术、构景手段
—9—和代表性园林。
7.了解我国民族民俗的基本概况;熟悉我国各民族的地理分 布、文化特点与习俗风情。
8.掌握佛教、道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基本概况。熟悉宗 教旅游景观的相关知识。
9.了解中国烹饪的发展历史及风味流派的形成;掌握中国 “四大菜系”的形成、特点及代表性菜品;熟悉中国风味特色菜 ——宫廷菜、官府菜、寺院菜的特点和代表菜品;掌握中国传统 名茶、名酒的分类与特点等相关知识。
10.了解中国陶器、瓷器的发展简史,熟悉我国陶器、瓷器 的主要产地和特色;掌握中国四大刺绣及其代表作;熟悉我国漆 器、玉器的主要产地和特色;掌握我国文房四宝、年画、剪纸和 风筝的主要产地和特色。
11.了解中国旅游景观相关知识;掌握中国主要地貌类型及 代表性地貌景观;熟悉山、水、动物、植物、天象等自然景观知 识。
12.熟悉香港、澳门、台湾的基本概况、民俗风情,掌握香 港、澳门、台湾的知名景点;了解中国主要旅游客源国的基本概 况、风俗习惯。
13.熟悉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理、气候、区划、人口、经济、交通、资源等概况。
14.了解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公园。
15.了解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旅游资源概况;掌握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遗产地景观,熟悉列入《人类非物
—10—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世界地质公园名录》的中国项目景 观。
16.了解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17.熟悉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饮食特点、主要美食 和风物特产。
科目五《导游服务能力》考试大纲
(广西壮族自治区)
一、考试目的
科目五考试旨在测试导游服务中最核心的导游讲解和服务 能力。主要考查考生对广西重点景点的语言讲解能力,及我区政 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与对导游服务 规范、工作流程、突发事件处理等内容的掌握与应用。
二、考试内容
科目五考试采取机考方式进行,即由计算机考试系统随机提 问,通过采集考生答题时的音频及图像信息完成考试。考生不得 提前交卷,考试时间截止时由计算机系统自动收卷。
中文类考生现场考试内容包括:景点讲解、导游规范问答、应变能力问答、综合知识问答。
外语类考生现场考试内容包括:用所报考的语种进行景点讲 解、导游规范问答、应变能力问答、综合知识问答和口译测试(包 括“中译外”、“外译中”)。
(一)景点讲解
景点讲解主要考查考生对景点概况和景点讲解的正确性、全 面性、条理性,以及是否符合服务规范程序。
1.中文类考生:计算机考试系统在以下景点讲解范围内随机 提问 2个景点,考生进行现场导游讲解。景点讲解考试范围如下:
(1)广西概况(2)桂林漓江景区(3)桂林独秀峰•王城景区
—94—(4)桂林两江四湖•象山景区(5)南宁青秀山风景旅游区(6)三江程阳侗族八寨景区(7)北海银滩旅游区
(8)大新德天跨国瀑布-名仕田园(9)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10)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区(11)百色起义纪念馆(12)巴马盘阳河景区
(13)崇左左江风光(含花山崖画景区)
2.外语类考生:计算机考试系统在以下景点讲解范围内随机 提问 2个景点,考生用所报语种进行现场导游讲解。景点讲解考 试范围如下:
(1)广西概况(2)桂林漓江景区(3)桂林独秀峰•王城景区(4)桂林两江四湖•象山景区(5)南宁青秀山风景旅游区(6)北海银滩旅游区
(7)崇左左江风光(含花山崖画景区)(8)大新德天跨国瀑布-名仕田园
(二)导游规范问答
导游规范问答主要考查考生对导游工作职责、服务程序与标 准的掌握及运用能力。
(三)应变能力问答
—95—应变能力问答主要考查考生分析处理导游带团过程中突发
事件和特殊问题的能力。
(四)综合知识问答
综合知识问答主要考查考生对广西政治、经济、文化、社会
发展等方面的知识是否全面了解。
(五)口译测试(外语类考生)
外语类考生除了参加以上四个部分的考试环节外,还必须参
加口译测试。考查内容以旅游接待过程的职业用语为主,主要考查考生在中文和外语之间口头互译的能力。大纲解读、导游考试报考指南、习题以及课程视频关注公众号:导游考试在线题库,有问题可以随时可以咨询,专门老师为你解答。
第四篇:导游考试天游峰英文导游词
The heaven tour peak Good morning everyone.welcome to muntain wuyi ,welcome to china.I am much honored to have chance to give all of you this trip-guiding of Mountain.wuyi.My name is Lin Aiping, who is a tourguide from Wuyi sunny day travel agency.The drive next to me is Mr.cheng,who has more than ten year’s experience in driving, so he will makes our trip a safe and pleasant one.His bus number is 闽H123456.If you needs any help please don’t hesitate to let us know.We will try our best to serve you in the next few days.We really appreciate your understanding and cooperation.Ladies and Gentlemen, Mountain wuyi is located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Fujian Province.At first,let me introduce Fujian province to you.Fujian lying in the southeastern coast of China and bordering Zhejiang , Jiangxi and Guangdong Province, As one of the earliest cities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in China, Fujian geographical conditon is superior.Beacause of the long history,beautiful scenery ,splendid culture and the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aiwan and overseas Chinese,Fujian become a very special tourist area.The mountain wuyi that we will tour next is one of the top ten unique tourism brand of Fujian.Mountain Wuyi was honored as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the scenic spot is 70square km in acreage,the average height of peaks is about 350 meters.Mountain wuyi is famous for its green water and red mountains.For example the nine-bent stream is known as the most beautiful stream in china.And there are 36 peaks.among them,the Jade goddess peak,the Great king peak and the heaven tour peak are more famous.the Jade goddess peak is a beautiful peak just like a beautiful unique girl,While the Great king peak just like a strong man.As the old saying goes on, “ Don't go to the Great Wall non-good brave fellow”, go to wuyi mountain not to ascend the heaven tour peak, as if go to peking not to visit the great wall similar,which is can't imagine.Don’t worry,today I will take you to climb the heaven peak first.Fellow friends, we have reached the heaven peak scenic spot now.The pavilion in front of us is shuiyue pavilion.It is known to us all,there is only one moon in the sky,but when you drink under the pavilion in the evening,you will find four moons.Does anyone know the reason?ok,let me tell you answer,one is in the sky,the other is in the water,the remaining are in our cup and heart.OK,now look at the rock please,this is fuhu rock.The writing was written by Cheng xing ,which means that he is just like a strong tiger with much energy while is tied in unknown moutain wuyi.The word express the author’s depressed.This is many ancient scholars’gernaral emotion in our country.In the right of the fuhu rock is the quadrate bamboos.Thoese bamboos are very unusual,they looks round but touches quadrate.Maybe you can try to touch,ok,let’s stop touching or they will ture quadrate to round.Fellow friends,please fellow me to go up.this is tea cave,where the tea is quite famous.from now to yilan terrace are total 826 footsteps.ok,now let’s begin to go moutain-climing.now we have arrived to yilan terrace, Ladies and Gentlemen you must be very tired by now,let’s have a rest.looking into the distance by the railing on here,you can see mountain peaks floating on a sea of clouds and the nine-bent stream winding its way among the mountain peaks.Go straight,the building in front of us is heaven tour taoist temple.during the following time ,you can look around and take some photos.Twenty minutes later ,we will gather at the foot of the heaven tour peak for departure.ok,today’s tour of heaven tour peak has finished.Thank so much to your cooperation and collaboration.At last I hope that your visit to heaven tour peak will be a memorable experience.Thank you!
第五篇:湖北省武汉市导游资格证考试导游词
湖北省武汉市导游资格证考试导游词
1、黄鹤楼
2、武当山
3、神农架
4、大别山
5、长江三峡
6、湖北省博物馆
7、夜游长江
8、归元寺
9、东湖风景区
10、辛亥革命博物馆
1、黄鹤楼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很高兴在这阳春三月和大家在这个美丽的江城---武汉相遇,欢迎大家的到来,我是你们的导游,在接下去的时间里将由我为各位提供导游讲解服务,我一定会尽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这次旅游活动中感到开心愉快。
黄鹤楼被中国历代诗人吟诗诵赞,一直享有天下绝景的美誉,与湖南的岳阳楼,江西的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且以其历史之悠久,楼姿之雄伟而居三楼之首,享有“天下绝景”的美誉。
大家都知道,大自然中的鹤有很多种类,有白鹤,灰鹤,丹顶鹤,黑颈鹤等等,但是没有黄鹤,那么,武汉的老百姓为什么给自己家乡的标志性建筑起名叫黄鹤楼呢?这个美丽的名称来自一段美丽的神话传说。
很久以前,有一个姓辛的人在黄鹄山头卖酒度日。一天,有位衣衫褴褛的老道蹒跚而来,向他讨酒喝,辛氏的生意虽本小利微,但为人忠实善良,乐善好施。他见老道非常可怜,就慷慨答应。酒足饭饱后,老道非常感激辛氏。后来,老道每日必来,辛氏就有求必应。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有一天,老道又来到酒店,辛氏一见,急忙准备酒菜招待老道,老道急忙拦住,说今天我不喝酒,我是来向你告别的,又说每日饮酒,无以为谢,但我会画画,我给你的酒店画一幅画作纪念。说完,老道拾起地上的橘子皮,在墙上画了起来,不一会儿就画好了一只鹤,由于橘子皮的颜色是黄色,所以这只鹤也是黄色的。画完后,老道对辛氏说:只要你拍手相招,黄鹤便会下来,为酒客跳舞助兴。辛氏一听,非常高兴,他立即去看老道画好的鹤,觉得栩栩如生,非常漂亮。他转身要向老道表示谢意,感谢老道给他的酒店画了那么好的一幅画,可是老道已不知去向。
第二天,酒店来了客人,他想起老道的话,拍手一试,果然那只黄鹤一跃而下,引颈高歌鸣,翩翩起舞,舞毕又跳回墙上,客人十分高兴。消息传开后,吸引了武汉三镇的老百姓和远近的游人,都来店中看黄鹤起舞。从此酒店生意兴隆,辛氏因此发了财。十年后的一天,老道又出现在酒店,辛氏一见,十分高兴,拉着老道说,你一去十年,我多方打听你的下落,不知去向。今天你回来了,请你再也不要离开。等辛氏讲完,老道对辛氏说:不知十年来你所挣的钱,还清了我的酒债了没有?辛氏急忙说:非常感谢,在你留下的黄鹤的帮助下,我现在非常富有。老道一听,哈哈大笑,并取下身上所带的铁笛,对着墙上的黄鹤吹起一首奇妙的曲调,黄鹤闻声而起,随着笛声唱歌跳舞。一曲吹完,只见老道跨上黄鹤,黄鹤载着老道飞走了,此后老道再也没有回来过。武汉三镇的老百姓十分想念这只给他们带来幸福吉祥的仙鹤,纷纷建议辛氏在酒店旁建一座楼阁,供奉老道和黄鹤,以表纪念。同时也为云游四方的老道和黄鹤指引方向,希望他们早点回来。辛氏接受大家的建议,将多年积攒的钱拿出来在酒店旁盖起了一座高楼,他有感于黄鹤帮他致富,于是取名为黄鹤楼。千百年来,这个故事广为传颂,成为黄鹤楼因仙得名最有影响的传说。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即公元223年,至今约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其间屡毁屡建,不绝于世。这是因为黄鹤楼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名胜建筑,它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兴衰。自从清同治十年,即公元1884年黄鹤楼被毁后,人们一直企盼着黄鹤楼重现江城,但一直未能如愿,直到改革开放后,黄鹤楼才得以重建,这充分反映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今天我们参观的黄鹤楼是以清代黄鹤楼为蓝本,于1981年动工修建,1984年建成的,离最后一座黄鹤楼被毁的时间整整有一百年。
黄鹤楼所在的蛇山,是由东西排列而首尾相连的七座山组成,自西而东为黄鹄山,殷家山,黄龙山,高观山,大观山,棋盘山,西山,全长二千余米,因其形同伏蛇,故名蛇山。黄鹤楼建在黄鹄山顶,在古汉语中,“鹄”、“鹤”二字通用,故又称黄鹤山,黄鹤山上的楼阁,当然就叫黄鹤楼。但是人们更愿意接受因仙得名的传说。
为了使大家更好地观赏黄鹤楼我用五个字来概括黄鹤楼的特点:高、奇、险、美、妙。高就高在山高楼更高,上刺青天与云霞比翼;奇就奇在神仙跨鹤,神话流传;险就险在临江而立,下临无地;美就美在登楼远眺,武汉风光尽收眼底;妙就在妙文人墨客,轶事流传。
好,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黄鹤楼公园。黄鹤楼公园是由主楼、配亭、轩廊、牌坊、古肆商业街等组成。主楼净高51.4米,共五层,外形类方正,四望如一。每边长35米,72根大柱拔地而起,60个翘角飞檐凌空,博采历楼之长,汇北雄南秀之风。金黄色的琉璃屋面古朴富丽,红葫芦形宝顶入夜闪闪发光,各层均具有浓厚的诗情画意。下面我们就一起进主楼看一看吧。
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黄鹤楼的一楼大厅。大厅宽22米,长14米,您看这些古香古色的大柱,周长有两米,它们直通顶层可以说是整栋楼的擎天柱。迎面的这副“白云黄鹤图”,高9米,宽6米,画面上黄鹤楼居中耸立,上方一仙者骑者黄鹤,吹者铁笛似离似归,下面人们载歌载舞,整副画面洋溢着浪漫神奇的气氛。画两侧柱子上还挂者清末重臣张之洞的一副名联:
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撼,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
大厅名联后是一巨幅雕屏,上绘历史上黄鹤楼的造型,技艺高超,又古色古香,堪称艺术精品。
好,请大家随我继续向上参观。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并非二楼,而是一楼与二楼的夹层,俗称跑马廊。这样的跑马廊每二层之间都有,大家可以算一下,黄鹤楼本有五层,再加上每两层之间的跑马廊,内部一共就有九层,因此,黄鹤楼又有了外五内九的建筑结构。这里陈列着一些历史的名人字画,大家可以欣赏一下。
大家看,二楼中陈列着唐宋元明清和现代六座黄鹤楼模型。他们各自代表了其处各自时代的建筑风格。您瞧,这座唐朝的黄鹤楼,一楼和城相连,外看只有两层,整体结构比较简洁粗犷,给人一种古朴雄浑的感觉。再看一下宋代的楼,由楼、台、轩、廊四部分构成,每层翘首重檐,飞达四敞,展现了宋代精致隽逸的艺术风格。元代的形式延续了宋代的风格,明代则依然是两层。大家再看,这里还有一些布蓬之类的东西,您知道这是什么用的吗?没错,这就是咱们古时人们用的遮阳伞。请看这边清朝的黄鹤楼,它分三层,第一层有12个檐,代表着一天12 个时辰,第二层十二个檐,代表一年有12 个月,第三层的二十四个檐则代表一年24个节气。能将中国传统的天文历法文化融入其中,是它的最神奇之处了,遗憾的是在1884年的夏天也就是清光绪十年,它被雷火击毁了。最后一座就是现在的黄鹤楼了,它以清代黄鹤楼为基本,于1984年重修,既不失黄鹤楼传统的独特造型,又比历代的楼更加雄伟壮观。
请大家扶好楼梯随我到三楼。这里是一副名为“文人荟粹”的陶版瓷画。画面人物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再现了历代文人墨客来此吟诗作赋的情景。您看,中间那位黄袍加身的正是唐代大诗人崔颢。相传有一年,崔颢慕名来到黄鹤楼,他游览后即兴赋了一首诗: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诗意境美妙,是描写黄鹤楼的一首不可多得的好诗。可是由于唐代著名诗人很多,崔颢名气又不大,因此,诗虽好,但无人赏识。又一年,诗仙李白来到黄鹤楼,当地老百姓见诗仙来此,十分高兴,纷纷要求李白为黄鹤楼写一首诗。李白游览后觉得黄鹤楼传说奇特,风景优美,于是诗兴大发,答应写诗。人们准备好文房四宝,李白饱蘸浓墨,凝神屏气,提笔欲写,可就在这时,他一抬头,看到了墙上崔颢的诗,他当场就愣住,摇摇头,搁笔不写。围观的人们不知何故,纷纷询问为什么,只见李白叹了口气,吟出一首打油诗:
一拳打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吟完,搁笔而去。由于李白的推崇,崔颢的诗名声大振,黄鹤楼也随着崔颢的诗名传四方。
四楼是黄鹤楼的文化活动场所,陈列了当代书画名家游览本楼的即兴之作,这里还专门备下了文房四宝,若是哪位游客有兴趣,不妨在此一显身手。
现在我们来到了黄鹤楼五楼的观景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这里我们首先看到的是这幅名为“江天浩瀚”的组画,它面积达90平方米,在全楼壁画中是最大的。它由10幅彩画组成,正面墙上的三幅是组画的中心,第一幅由上而下记载了远古的长江文化演替发展的过程。第二幅是在石绿底色上用金线描出的水浪占据了全部画面,使人似乎站到了长江的一个横断面上,感受着急流东去的波涛。第三幅反映的是三国以后黄鹤楼产生和兴废的过程。其它七幅,画在额枋上,分别是:长江源流,上游瀑布,三峡风光,庐山奇景,太湖风光,江流入海和沧海横流。
现在再让我们到西边观赏武汉三镇的美景吧。眼前是滚滚东去的长江和使天堑变通途的长江大桥,还有对面龟山上高耸入云的电视塔,富丽堂皇的晴川饭店,如彩虹跨江的晴川桥……黄鹤楼像一位老者,稳坐于蛇山之巅见证了武汉沧桑的历史和日新月异的今天,更以期待的目光展望着繁荣昌盛的未来。
好了,黄鹤楼之行就快要结束了,希望我的讲解能够给您留下美好的回忆,不足之处还请您多多包涵。欢迎您下次来到江城,还来这里坐坐。祝大家旅途愉快,一路顺风。谢谢
2、武当山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就好人们常说的那样,相逢就是缘分。能和大家相逢在美丽的江城并和大家一起度过这段美好的时光我感到非常荣幸,欢迎大家的到来。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尽管提出来,我将竭尽所能为你们提供全面周到的服务,希望大家玩的开心。今天我将带大家起游览武当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那里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道教文化。
武当山位于湖北丹江口市境内。面临碧波荡漾的丹江口水库,背依苍莽千里的神农架林区,连绵400多公里。这里风景秀丽,四季景色各不相同:春天繁花似锦,夏季高山耸翠,秋天金桂飘香,冬季白雪皑皑。不管我们什么时候来,都能欣赏它美的一面。有一句俗话说“天下名山佛占尽”,而在武当山却是道教一统天下。传说武当山金顶原来被无量佛占着,后来真武大帝修仙得道,出外云游到此,看到这里群峰林立,主峰天柱峰高耸入云,周围七十二峰俯首相向,形成了“七十二峰朝大顶”的奇观。真武大帝相中了这块宝地,便到天柱峰找无量佛商量借地,并提出只借八步即可。无量佛见他所要不多就答应了,没想到真武大帝法力无边,他从天柱峰顶走了八步,一步100里,八步竟占走了整个武当,从而赢得了永久居住权,武当山也因此成为道家的场地。
武当道观从唐贞观年间开始修建,到明永乐年间达到高峰。这里的建筑充分利用自然,采用皇家的建筑方式统一布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于199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之列,成为全世界的瑰宝。明成祖朱棣大力推崇武当道教,调集军民工匠30余万在此大兴土木,按照道教中“玄天上帝”真武修炼的故事,用十余年的时间建起了三十三个大型建筑群落。建筑线自古均州城至天柱峰顶,连绵四十华里,面积一百六十万平方米,宫观庵堂两万余间。他在这里祀奉北方神真武大帝,以佑护他这个北方起兵夺位的皇帝。据说真武大帝高大的身材,圆圆的脸庞,批发赤足的形象就是按永乐皇帝的模样塑造出来的。所以民间流传有“真武神,永乐相”的说法。皇家的大力推崇是武当山名声大震,成为我国的道教名山,吸引着各地的游人香客到处观光朝拜。另外,这里不仅是道教的香火胜地,还是武当拳的故乡。中国武林历来有“北宗少林,南尊武当”的说法,许多人都是未识武当山而先知武当拳。武当拳的创始人相传是名带著名道士张三丰,这点我想喜欢武侠的朋友可能通过小说了解了一些。据说他在这里修炼的时候看到鹤与蛇争斗的情景,受到启发,领悟出了太极十三式,他也因此被尊为武当派的开山祖师。
说了这么多,我看大家都有些迫不及待了,现在我们已经到了武当山脚下,请各位带好随身物品下车,开始我们的朝圣之旅。…… 现在我们眼前的这座绿琉璃瓦大殿就是紫霄宫。因为这块地方周围的冈峦天然形成了一把二龙戏珠的宝椅,永乐皇帝封它为“紫霄福地”。殿内石雕须弥座上的神龛中供奉的是真武神老年、中年、青年时的塑像和文武仙人的坐象。他们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是我国明代的艺术珍品。我右手边放着的这根几丈长的杉木传说是从远方突然飞来的,因此叫做飞来杉。据说在杉木的一端轻轻敲击,另一端就可以听到清脆的响声,因此又叫“响灵杉”。至于它为什么要飞来这里,我想可能也是为这里的美景盛名所吸引吧。武当山有36岩,现在我们来到的是被认为三十六岩中最美的南岩。武当山的自然景观与精美的建筑是融为一体的,在这里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这座雄居于悬崖上的石殿建于元朝,悬崖旁边有一个雕龙石梁。石梁悬空深出2。9米,宽只有30厘米。上雕盘龙,龙头顶端雕有一个香炉,这便是著名的“龙头香”。过去有些香客冒着生命危险去烧龙头香,以示虔诚,可见他们对道教的信仰之深。安全起见,我们大家想许愿祈祷的话可以到别的地方,心诚则灵嘛。
经过一翻努力,我们终于登上了主峰天柱峰。天柱峰海拔有1612米,素称“一柱擎天”。站在这里,可以清楚的看到“七十二峰朝大顶”的壮观景象。而天柱峰之巅的这座金壁辉煌的殿堂就是金殿了。金殿是我国最大的钢铸金鎏大殿,修建于永乐十四年。整个金殿没用一根
钉子,全是铸好各个部件后运上山搭建而成,卯和的非常严密,看起来好象是浑然一体的。大家看,这边的长明灯相传是从来不灭的,那么山顶空旷多风,为什么它不会被风吹灭呢?据说是因为有了藻井上的这颗“避风仙珠”的缘故。相传这颗仙珠能镇住山风,使风不能吹进殿内,从而保证了神灯的长明。其实神灯长明真正的原因是因为殿门的各个铸件都非常严密精确,可以改变风吹来的方向,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技艺的高抄。金殿从修建到如今已经历了500多年的风吹雨打,仍然辉煌如初,不能不说是我国古代建筑和铸造工艺的一件稀世珍宝。好了,接下来的时间就留给大家自己安排,您可以细细的品味这里绝妙的建筑和美丽的风光。我们四点钟的时候再见。
美好的时光总是让人觉得短暂,我们的武当山之旅就到此结束了。非常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我有什么不足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包涵,和大家在一起很开心,希望以后能有缘和大家再次相逢。祝大家旅途愉快,一路顺风。谢谢
3、神农架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热烈欢迎大家来神龙架旅游观光。在城市里呆久了,噪音,空气质量不好,忙工作,天天都很辛苦,好不容易有时间应该出去旅游游,转一转比较特别的地方,比如说到青山绿水中陶冶情操,或者到历史名城去开拓眼界,给自己身心都放松放松,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不是金钱,不是权力,我个人认为是健康快乐!大家同意吗? 好的,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游览神龙架,感受大自然的奇特风光。在到达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神农架的基本情况。
神农架最初只是指一座山峰,即今天的大小神农架,到现在则指整个神农架林区
神农架还有个十分气派的称号 华中屋脊,这是因为神农架中的最高峰 神农顶海拔高达3105.4米,为华中第一高峰,故而有此称号
神农架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开始有原始人类在此活动,相传炎帝神农氏曾率众在此搭架采药,教人们耕种,故将这里称做神农架 神农架也是巴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20世纪80年代,在神农架发现了一部民间唱本 黑暗传,以解释宇宙和人类社会的起源 叙说中国古代历史为主要内容,其特征近似神话史诗,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也填补了华中地区没有发现过长篇神话史诗的空白
大家都知道神农架是一片原始森林,其中有种类繁多的鸟兽虫鱼,很多濒临灭绝,在别的地方见不到的物种在神农架却可以见到,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神农架凭借其地理位置以及自然环境的优越性,在第三 第四纪冰川时期充当了生物界的避难所,至今尚较好的保存着原始森林的特有风貌,其中有金丝猴 金钱豹 华南虎等极为珍稀的动物 因此,神农架于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接纳为成员
神农架也是一座规模很大的天然药材库,有中草药两千多种,包括麝香 熊胆 金钗等名贵药物和头顶一颗珠 文王一支笔 江边一碗水等珍惜草药 其中有60多种具有防癌抗癌的功效
现在神农架凭借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及旅游资源,在作为观光度假旅游区的基础上,还开展了森林浴行和自行车 攀岩 漂流 淡水垂钓等颇受旅游者喜爱的旅游活动
好,各位游客朋友,现在我们的旅游车呢已经进入了神农坛景区,请大家稍作准备,我们马上就要下车去游览
现在我们所在的神农坛风景区位于神农架旅游区的南部,是神农架旅游的南大门 虽然面积很小,只有0.7平方公里,但整个景区层次分明,自然风光十分优美
神农坛是神农架风景区的核心部分,是专供炎黄子孙在此缅怀先祖,祭祀神灵的场所,祭坛内神农塑像高达21米,象征着中华民族蒸蒸日上,宽35米,与高加起来共56米 象征着56个民族的大团结。高大雄伟,庄严肃穆,它以大地为身躯,立于群山之中,向上望去,炎帝双目微启,似在洞察世间万物 头上两只牛角是根据传说中的 牛首人身 实际上牛角古代农耕部落的图腾,中间的草坪和两边的台阶也是根据过去皇宫的格局所布置,中间为天子所走,左右则是大臣的通道 因为9在古时候被人们认为是最大的数字,故两边的台阶全是9的倍数 台阶下即是祭坛,置有九鼎八簋 香炉 编钟 大鼓等器物 每一位炎黄子孙都可以在此祭拜先祖
炎帝神农氏首创牛耕,采药救民,光照千秋,不仅因遍尝百草,搭架采药而使神农架得此名称,更为子孙后代繁荣昌盛 继续发展与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离开神农坛,我们现在就要去神农架的至高点 神农顶风景区 神农顶风景区位于神农架的西部,我们今天主要是要去游览风景垭和板壁岩 请各位游客朋友往车窗左边看 讲解时伴有手势,因面对游客,故出右手指自己身体右方,这就是被称作 华中屋脊的华中第一高峰神农顶,海拔达3105.4米
走过了神农顶,现在我们就到达了风景垭,风景垭原名巴东垭,号称 神农第一绝,海拔2800米,风景垭下的板桥河谷深万丈,满底琅岈,风姿各异,四周岩壁如切似削 遍布冷杉如裘似衾,更加上气象瞬变,神韵竞奇,将这风景垭的风光齐聚一体
从风景垭出发,大约二十分钟的车程,我们就到达了板壁岩,这里因为有野人出没和奇妙的石林而倍受游人注目
那么现在我们就下车去板壁岩的石林和树丛中走走,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还能看到野人呢 板壁岩上下箭竹漫山遍野,密不透风,这一带是野人经常出没的地方,箭竹林中曾多次发现野人的踪迹,毛发 脚印以及野人用箭竹做成的窝 野人的毛发无论是从表面还是细胞结构,均优于高等灵长动物 野人的脚印长约25厘米,步幅约2.7米,可以想象野人的身材是很高大的 最令人惊叹的还要算是野人的窝,窝是用20根箭竹扭曲而成,人躺在上面,视野开阔,舒适如同靠椅,经验证,这绝非猎人所做,更非猿类 熊类所为,它的制造和使用者当然是那种介于人和高等灵长类之间的奇特动物了 板壁岩沿途有冷杉 杜鹃 箭竹相伴相生到独特景观 每年5-7月杜鹃花竞相开放
好了,游览完板壁岩以后,我们现在就要返回了,美好的时光总是让人觉得短暂,非常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我有什么不足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包涵,和大家在一起很开心,希望以后能有缘和大家再次相逢。祝大家旅途愉快,一路顺风。谢谢
4、大别山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的到来,在接下去的时间里将由我为各位提供导游讲解服务,我一定会尽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这次旅游活动中感到开心愉快。今天我将陪同大家一起去游览大别山。
大别山位于鄂豫皖三省的交界处,崇山峻岭、层峦叠嶂,北挽淮河,南濒长江,瞰至中原,其特殊地理位置极具战略意义,因而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得大别山者得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早在封建社会,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激起了广大人民对统治阶级的反抗。秦末,英布曾在这里领导广大农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反秦农民斗争。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徐寿辉以大别山为依托,在浠水清泉镇建立天会帝国,然后兵分四出,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如火如荼地在这里坚持数年之久。
大别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名山,这是由于大别山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奋斗,前赴后继以巨大的流血牺牲赢得了“大别山红旗不倒”的历史地位,为建立新中国作出了重大贡献。
土地革命时期,全国三大起义之一的“黄麻起义”就发生在这里;三大主力红军之一的红四方面军也诞生在这里;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也战斗在这里。
黄麻起义是发生在今黄安、麻城两地的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1927年11月11日,根据中共中央“八七”会议精神和湖北省委的秋收暴动计划,中共黄麻特委在黄安县七里坪文昌宫召开了黄安、麻城两县共、团活动分子会议,决定在黄安、麻城两地“九月暴动”的基础上,借高涨的农民运动举行“黄麻起义”夺取黄安县城,建立革命政权和武装,11月11日夜,起义总指挥部率领二万多农民在成千上万群众配合支持下,于次日凌晨攻下了黄安县城,二十一天后,由于国民党军偷袭黄安城,敌众我寡,解放不久的黄安城又重陷敌手。鄂东军也撤出县城到达木兰山开展游击活动,于1928年1月1日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第七军,同年7 月,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并开创了鄂豫皖地区第一块革命根据地,从此,鄂豫皖的革命斗争走上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1931年11月 7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黄安七里坪成立,总指挥余向前、政委陈昌浩,下辖红四军、红二十五军,共约三万余人,红四方面军成立前,已经先后取得了粉碎敌人对鄂豫皖根据地三次“会剿”两次“围剿”和南下***(手稿中的三个字实在是认不清,也没有查到,如果有人知道,请告诉我们大家,谢谢了!)作战的胜利,红四方面军的成立,标志着大别山区的日益强大和成熟,它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培养和造就了大批优秀的高级军事领导人员和指挥人员。
1947 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12万大军遵照党中央的战略方针,以超人的胆识和气魄,自鲁西南横渡黄河,突破国民党数十万围追堵截,千里迢迢从黄河跃进到大别山,胜利的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大反攻的序幕。10月蒋介石派兵想阻挠解放大军渡江。刘伯承、邓小平决定抓住这一有利战机,集中优势兵力,将其歼灭。10月日,在刘邓亲自部署下,野战军主力将尾追的国民党军整编四十师和整编五十二师之八十二旅一举歼灭。此役共计歼敌1.26万人,缴获各种火炮70门,长短枪 4800余支,并击落飞机一架。取得了高山铺大捷。此仗为刘邓大军重建大别山根据地奠定了基础,实现了党中央和毛主席有关将战争从解放区引向敌战区的战略方针。
在长江以北的中原地区,与挺进苏鲁豫皖地区、豫陕鄂地区的兄弟主力部队形成品字形战略布局,从而直接威胁了南京国民党政府的安全。从根本上撼动了国民党在中原地区的反动统治,大大加快了全国的解放进程,自1947年8月大军南下至鄂豫皖西全境解放,历时仅一年零八个月,在这短短的20个月中,英勇善战的刘邓野战军,不仅以古今中外历史上罕见的跃进行动,将战争从黄河以北引到了长江流域,即向南推进了一千公里,而且还以比人们预料要快得多的速度,夺取了以大别山为中心的广大地区,胜利实现了稳定中原大局进而进军南方的目标。作为战略反攻前方阵地的大别山解放区,也因之一跃而成为我军继续前进的重要基地。在其光辉的史册中,又增添了支援渡江作战和支援解放南半个中国的新的篇章。
位于湖北省罗田县境内的天堂森林公园最高处1729 米,即大别山主峰天堂寨,号称中原第一峰。登上主峰,环视天下,则可见十万大山拥拜于下。北望中原,南眺荆楚,有诗云:“探奇直上有高峰,万象森罗一望中,到此襟怀同还阔,混凝琦凤如天堂。”凌晨观日出四置身于九天之外,傍晚看日落如在仙宫信步。每当雨过天晴,早晨登主峰观云海更是气象万千。青黛色的群山,像白浪滔天的大海中的渔舟,时隐时现,又似条条苍龙翱翔起舞,吞云吐雾。在主峰西侧,大小景点随处可见,九道箍和和尚更引人注目。
游人一接近公园管理处,抬头东望便可见一道高几百米的悬崖峭壁,生来酷似一大肚和尚,大腹便便,笑容可掬。传说此崖为弥勒佛所变,崖顶上有黄色光圈显圣。我们拾级而
上,这里便是著名的群仙聚会。此处在方圆半公里内,有大小山峰九十座,这些山峰大多是由古老岩层风化剥蚀而成。临岩仰望,直接云天;居顶俯瞰,往事如烟。其造型之神奇,鬼斧神工。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哲人峰。细观,一巨崖峭壁高约一百米,酷似一硕大头颅,阔额浓眉,高高隆起的鼻梁,肉质丰富的嘴唇,凝思北望,仿佛在思索一个重大的哲学命题,游人莫不为之驻足、惊叹、沉思。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天堂森林公园还可以让你尽情领略天堂秀水之风韵。天堂的水是“神水”,在海拔1700多米的山峰上,居然有一眼泉水,泉水终年不绝,清澈甜爽,全眼前又一平方米大小的水池。传说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天会帝国皇帝徐寿辉曾于此池当众洗澡,身放紫光,众教徒以为弥勒佛降世,拥为圣主,义旗一举,聚众百万。
神仙谷也一样充满了神奇色彩。从公园管理处往西沿人行路走不到200米,就进入了美景如画的神仙谷。神仙谷传说是太上老君所钟爱和活动频繁的场所。入谷处一巨石矗立,巨石上天然生成一平天台。巨石下有一深洞,洞前有一水池,水池上有一两级相连的瀑布,相传池中有一对鲤鱼被太上老君的仙气所感染,游入不远处的双龙潭,听老君诵经传道,双龙潭实为天堂九井中最大的两口“井”,且两井相连,两潭之间有一巨大平台即“颂经台”,此即是太上老君颂经布道之道台。每当老君潜心布道时,两鲤鱼也潜心聆听,日久皆羽化成龙,修成正果,故后人称此二井为“双龙潭”。
好了,我就给大家讲解到这里,美好的时光总是让人觉得短暂,我们的大别山之旅就到此结束了。非常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我有什么不足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包涵,和大家在一起很开心,希望以后能有缘和大家再次相逢。祝大家旅途愉快,一路顺风。谢谢
5、长江三峡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美丽的长江三峡旅游参观,在接下去的时间里将由我为各位提供导游讲解服务,我一定会尽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这次旅游活动中感到开心愉快。
大家都知道,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它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沱沱河起步,纳百川千流,自西向东,横贯中国腹地,全长6300余公里。它满载四季浪歌,永不停息地直奔东海。长江是仅次于南美亚马逊河和非洲尼罗河的世界第三大河,她是孕育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摇篮。它流经四川盆地东缘时冲开崇山峻岭,夺路奔流形成了壮丽雄奇、举世无双的大峡谷——长江三峡。
长江三峡东起湖北宜昌市南津关,西至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由西陵峡、巫峡、瞿塘峡组成,全长193公里。它是长江风光的精华,神州山水中的瑰宝,古往今来,闪耀着迷人的光彩,无数中外游客为之倾倒。朋友们,让我们开始神奇壮丽的三峡之旅吧。西陵峡
风光绮丽的西陵峡,西起秭归县香溪河口,东至宜昌市南津关,全长76公里,是长江三峡中最长的峡谷。因位于“楚之西塞”和夷陵(宜昌古称)的西边,故叫西陵峡。西陵峡以“险”出名,以“奇”著称,“奇”、“险”化为西陵峡的壮美。
西陵峡中有“三滩”——泄滩、青滩、崆岭滩,“四峡”——灯影峡、黄牛峡、牛肝马肺峡和兵书宝剑峡。虽然现在由于大坝的修建有的景观已经不复存在,但三峡秀丽的风光仍不改色。
西陵峡峡中有峡、滩中有滩,大滩含小滩,滩多水急,自古三峡船夫世世代代在此与险滩激流相搏。“西陵峡中行节稠,滩滩都是鬼见愁。”以前船只要经过这一带,便常发生“触礁船破碎,满江尸浮沉”的惨剧。青滩上就有一座“白骨塔”,是专门用来堆积死难船工尸骨的地方。不过现在大家不用担心了,因为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已对这里进行了治理,现在
已经是有惊无险了。
⊙南津关
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南津关——长江三峡的起始点,长江中上游的分界线。这里建有著名的西陵峡口风景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省级旅游度假区,主要景点有嫘祖庙、书匕花村、白马洞、三游洞、下牢溪、龙泉洞、仙人溪和五洲休闲乐园等景点。穿过南津关以后,江面由2000多米左右变窄到300米,展现在你眼前的便是色彩斑澜、气象万千的壮丽画卷。
⊙灯影峡
过了南津关,我们就到了灯影峡。
灯影峡又名明月峡,峡虽不长,但景致不凡,可谓“无峰非峭壁,有水尽飞泉”。峡壁明净可人,纯无杂色,如天工细心打磨而出。当这明净的峡壁被明净的天宇映衬着时,酷似一幅水墨国画,崖壁映入江水中,静影澄碧;江水瑟瑟,更添明丽之趣。若晚间过此,月悬西山,月光之下的山光水色形成的那种“净界”,难以言喻,所谓“明月峡”,由此得名。灯影峡是以形取景,船左方(南岸)的马牙山上有四块奇石,酷似《西游记》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高兴归来的生动形象:手搭凉蓬、前行探路的孙悟空;捧着肚皮、一步三晃的猪八戒;肩落重担、紧步相随的沙和尚;安然坐骑、合掌缓行的唐僧。形象逼真、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妙不可言。每当夕霞晚照,从峡中远望,极似皮影戏(当地人叫“灯影戏”)中人物,故名灯影峡。
⊙黄牛峡
乘船继续西上不久,翘首南望,便可于彩云间见一排陡峭的石壁,绝壁下九条蜿蜒下垂的绿色山脊,宛如九龙奔江,气势十分雄伟壮观。那横空出世的石壁便是黄牛岩,岩下河谷便是黄牛峡。
我们可以看到,这里乱石星罗棋布,犬牙交错。其间,河道似九曲回肠,泡漩如沸水翻滚,水急礁险,号称黄牛滩。古歌谣发出了“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这反映了以往木船上水的艰难,因为这段江流,不但水急,暗礁也多,木船上水,十分吃力,又要时刻小心,所以行驶极慢。
黄牛一名的由来,贯穿着夏禹开江治水的神话故事。相传玉帝降生夏禹到人世来治理洪水,同时又派遣天神下界来协助他。当他率民开凿到现在的黄牛峡,天神化为神牛前来相助。一日,天刚麻亮,有一民妇送茶饭给治水的民夫。她来到江边,猛然看到一头巨大、雄壮的黄牛,身绕霞光,扬蹄腾跃,忿怒地以角触山,顿时山崩石裂,响声如雷鸣。民妇吓得瞠目结舌,大声呼喊起来。喊声惊动了神牛,便一下跳下山岩。从此把影像留在石壁间。
⊙香溪宽谷
由于大坝蓄水,著名的香溪河、九畹溪水面比蓄水前要宽3到4倍,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已被江水淹没,永沉江底;牛肝马肺峡经文物部门的全力抢救现已被送到了秭归县的凤凰山文物保护区,修复后今年年底将对游人开放。随着长江水位的不断上涨,峡江两岸前来观赏“高峡出平湖”的游客络绎不绝。
这里就是香溪宽谷。我们可以看到,这里丘陵连绵、沟壑纵横、楼田层层、桔树成林。在宽谷的东端、长江的北岸,我们可以看到一条小溪,当地人把它叫做“香溪”。在这里,历史上曾出现过两位著名人物:一位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一位是汉代的王昭君。传说有一天,昭君在溪边洗脸,无意中把颈上项链的珍珠散落溪中,从此溪水清澈见底、芳香四溢,水中含香,所以人们叫把这里叫做香溪。听当地人说溪水不仅香甜可口,而且还有美容和养颜的功能呢!不信大家可以试试看。大家请看,在香溪旁边的那座雕像就是王昭君了,她的故乡就在香溪河上游的兴山县宝瓶村。大家可以去感受一下美人所生活的空气和我们那里有什么不同。近年,那里修复了她的故宅,宅门外耸立着由内蒙古送来的汉白玉昭君雕像,寄寓“昭
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之意。
巫峡
到了香溪口,西陵峡的峡谷段就算走完了。船再行穿过一段山舒水缓的宽谷地带,便进入巫峡。巫峡因巫山得名,东起湖北巴东县的官渡口,西止重庆巫山城东的大宁河口,是三峡中唯一一个地跨两个省市的峡谷。巫峡全长45公里,它同时也是三个峡谷中最完整的一个峡谷,因此人们也称它为“大峡”。
我们可以看到,巫峡峡长谷深,迂回曲折,奇峰连绵,云雾升腾。船在峡中行,时而大山当前,“山穷水复疑无路”;时而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又一村”,所以有人把巫峡比喻成一条“迂回曲折的山水画廊”实在是再恰当不过了。
⊙巴东神农溪
船过巴东县,江北有一支流,就是神农溪。近几年来,神农溪漂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外观光客。神农溪发源于神农架的莽莽青山之中,溪水清冽明净,两岸山峰奇峻。在现已开发出来供游客漂流的溪段上,也有三个峡,为绵竹峡、鹦鹉峡、龙昌峡,因而又称“神农三峡”,以区别于长江上的大三峡和大宁河上的小三峡。游客登岸从巴东县城驱车北行,经过约50公里的行程,就到了神农溪的漂流起点叶子坝。坐在一种形似豌豆角的扁舟,在碧水清被上悠然漂流,依次漂过绵竹峡、鹦鹉峡、龙昌峡,会使您感到一种原始的野趣。神农溪上连一只小小的机动船都没有,空气异常清新,峡间格外幽静,只是偶尔有几声鸟鸣,间或有几声纤夫悠长的号子,更使人有一种远离尘世的感觉。这在神农溪以外是很难找得到的。出神农溪,便又回到了长江三峡。
⊙巫山十二峰
我们都知道,巫峡是以幽深秀丽而闻名的,而其中尤以那排列在大江两岸的巫山十二峰为最。以前船过巫峡时,旅客们总是情不自禁地依栏眺望,兴致勃勃地欣赏著名的巫山十二峰。这十二峰全由石灰岩组成,高出江面千米左右,屹立在峡江南北,有的如腾霄汉,有的如凤凰展翅,有的形似画屏,有的峰若聚仙……千姿万态,引人入胜。
江北六峰连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北岸的集仙峰(即剪刀峰),在它下面的岩壁之上,隐约可见六个大字:“重峦叠嶂巫峡”。旁边还有一些小字,现小字因岩石风化,模糊难辨,相传为诸葛亮所著《隆中对》,所以叫“孔明碑”。随着三峡工程的兴建,处在淹没线下的孔明碑将移居他乡。其它五峰依此是松峦(即帽盒峰)、神女(即望霞峰)、朝云、圣泉、登龙。
南岸六峰中,在船上能够见到的只有飞凤、翠屏、聚鹤三峰,净坛、起云和上升三峰则必须从长江的支流青石溪上溯十五公里才能望见。因此,宋代诗人陆游有“十二巫山见九峰”的诗句。
大家请抬头看,在那群山之间耸立一峰,峰顶旁有一人形石柱,看上去就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在深情的俯视着长江,那就是在十二峰中最为挺拔秀丽的神女峰了。船至峰前,仰望峰顶,可以看到有一突兀的石柱,形似矫健的少女,“神女峰”因此而得名。关于神女峰,古代文学作品中曾想象巫山有“朝行云,暮行雨”的神女。另外,还流传有一段“神女导航”的神话。
相传,古时候西王母的小女儿瑶姬,腾云来到巫山上空,看到一群孽龙在天空殴斗,骚扰百姓。她便停了下来,击毙孽龙,为民除害。后又派人帮助大禹凿开三峡,疏通河道,并且自己留下来为行船导航,最后就化成了神女峰。她日日夜夜俯视着江面,第一个迎来朝霞,又最后一个目送晚霞而去。“神女导航”的神话,反映了神女峰下,不知有多少船工和旅客泪洒江中,葬身鱼腹!
⊙大宁河小三峡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到了大宁河小三峡。大宁河发源于陕西省平利县的终南山,穿过重
庆市巫溪、巫山两县的奇山峻岭,在巫山县城东侧注入长江。大宁河上也有个三峡:龙门峡、巴雾峡、滴翠峡,人称“小三峡”。它比大三峡的风光更为绮丽,因而有“三峡山水甲天下,宁河山水甲三峡”之说。三峡工程截流,水位上升,大宁河小三峡将受影响,其支流的马渡河小小三峡可进入性将大大改善。现在请大家我换乘小船去游览大宁河小三峡的绮丽风光。
现在我们进入了小三峡的第一个峡谷——龙门峡,龙门峡两岸高山对峙,这里的水流很急,涌出一个一个的水涡,像一个个逗号、句号,把我们的船包围了。此处就是大名鼎鼎的“银窝滩”,过去由于水急浪涌,许多客货船沉没于此,无数金银珠宝随之沉没于此,故名银窝滩。
大家看,前方山腰有两个黑黑的大洞,你们配以山的地形仔细的看看,觉得它像什么呢?
对了,就像一双大熊猫的眼睛俯视着大宁河,这就是熊猫洞。
这里是乌龟滩。我们可以看到石壁上有一个酷似乌龟的石头浮雕,这表示我们已经进入了小三峡的第二道峡谷——巴雾峡。巴雾峡长十公里,峡内奇峰突起,流水幽幽,一座座钟乳石似人、似物、似兽。其中,最可爱的要算“猴子捞月”。大家看,这就是“猴子捞月”,您看,一米多长的钟乳石倒悬,好似顽皮的猴子扑向水面。你们觉得像吗?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到了滴翠峡了。滴翠峡峡如其名,峡内青山绿水,山涧郁郁葱葱,倒影和水中的绿苔和在一块,让人分不清哪里是山光,哪里是水色。仿佛船在画中游一样。
好了,小三峡游完了,我们现在回到游船上继续欣赏三峡风光。
瞿塘峡
过巫峡,船行约25公里的宽谷(大宁河宽谷),便到了以“雄”著称的瞿塘峡。瞿塘峡东起大溪镇,西到白帝城。峡长虽然只有8公里,是三峡中最短的一个峡,却有“西控巴蜀收万壑,东连荆楚压群山”的雄伟气势,是一幅神奇的自然画卷和文化艺术走廊。顺江而上可见风箱峡、凤凰饮泉、孟良梯、倒吊和尚、粉壁墙、夔门等奇景。
⊙风箱峡
进入瞿塘峡,我们可以看到在江北绝壁可见三个白色大字“风箱峡”,这就是风箱峡。风箱峡是一险陡的峭壁,峭壁之上,有几条缝隙,远远望去,有一条较大的缝隙中,搁着一叠长方形的木匣,看上去很象风箱,故称之为风箱峡。传说这里的风箱是当年鲁班存放的。1971年,三位采药人登上风箱峡,解开了“风箱”之谜,原来是2000多年前古巴人留下的岩葬。
⊙凤凰饮泉·孟良梯·倒吊和尚
大家请看在那江南的悬崖上,有一个附岩而建的两层榭台,榭台处就是凤凰饮泉。有一根巨大而突出的钟乳石柱,长约20米,直径约6米,从岩上垂向泉水,如同一只水边的凤凰,正翘起凤冠,伸长脖颈接泉水喝呢!
凤凰泉的上游,便是著名的“孟良梯”,一排人工凿成的比碗口还大的方形石孔,一个接着一个,由下而上成“之”字形伸向顶端,当地群众叫它“孟良梯”。
紧挨“孟良梯”的陡崖上,有一奇石突出,很象光头赤足的和尚倒挂在那里,人称“倒吊和尚石”。相传北宋名将杨业被害后,尸骨埋在白盐山腰的平台—“望乡台”上。其部将孟良为盗尸骨,悄悄驾舟入瞿塘,在绝壁上凿石穿孔,插入铁钎,架木为梯,攀援而上。刚到半山,被一和尚发现。和尚假装鸡叫,欺骗孟良。孟良误以为天将破晓,怕人发觉,只得半途折回,结果功败垂成。孟良一怒之下,便把这一和尚倒吊在山岩上。实际上这些石孔是古代劳动人民修的栈道遗迹,而“倒吊和尚石”,则是石灰岩地区常见的钟乳石而已。
但是2009年三峡蓄水后这三个景点都会被全部淹没。不过大家不用担心,正所谓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三峡蓄水后,三峡沿岸也会多出许多心的景点供大家欣赏,三峡的美丽依旧。
⊙夔门关·粉壁堂
峡口处江面宽不到百米,两岸悬崖峭壁如同刀劈,云天一线,水急浪高,山势险峻,山
岩上有“夔门天下雄”五个大字,便是三峡西大门——夔门关了。
我们可以看到,浩浩荡荡的长江到这里就突然变窄,最窄处不到10米,形成了“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的壮观景象。自古以来就有夔门天下雄的美称。临江的石壁上刻着孙元良的“夔门天下雄,舰机轻轻过”十个大字,此外还有李端号篆刻的“魏哉,夔门”和行书“夔门,瞿瑭”仍历历在目。现在,这个夔门更是身价百倍,成为世界上最值钱的门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请看,这是五元和十元的人民币,在它们背后就是这雄伟险峻的夔门了。所以呀,我建议大家一定要在这里照一张相,一来可以留作纪念,二来可以将这里的滚滚财源带回家去。
临江两岸峭壁上布满了历代碑刻,篆、隶、楷、行俱全,严如一面挂满书法墨宝的厅堂之壁,所以取名“粉壁堂”。三峡工程蓄水后,粉壁堂的碑刻将被淹没,国家已经采取了就地保护、切割复现等保护措施,部分碑刻将在更高处的地方复现。“粉壁堂”也是在蓄水之后会被全部淹没得景点之一,所以大家应该很幸运,目前还能一睹这几个景点的风采!
⊙白帝城
船过夔门关,便到了三峡的终点——白帝城。位于长江北岸的白帝城自古有“诗城”之称。白帝城原名紫阳城,它是新莽时公孙述割据四川之际建筑的。因为传说城中有井,井中白雾腾空,其形状宛如一条白龙,直冲九霄,于是公孙述自称白帝,城也改名白帝城。公孙述被东汉光武帝刘秀消灭后,后人便在这里修了一座白帝庙。白帝城因三国故事“刘备托孤”的广泛流传,一直名闻中外。三峡工程蓄水后,水将淹至半山腰,形成水雾缭绕、仙山琼阁般的胜境。
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不知不觉中壮丽的长江三峡之旅就要结束了好了,我就给大家讲解到这里,非常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我有什么不足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包涵,和大家在一起很开心,希望以后能有缘和大家再次相逢。祝大家旅途愉快,预祝大家宜昌之旅一路平安,事事如意!再见!
6、湖北省博物馆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很高兴在这阳春三月和大家在这个美丽的江城相遇,欢迎大家的到来在接下去的时间里将由我为各位提供导游讲解服务,我一定会尽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这次旅游活动中感到开心愉快。
好,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去参观湖北省博物馆。
湖北省博物馆是我国十大博物馆之一。它位于武昌东湖之滨占地面积9100平方米,其中陈列大楼面积3000平方米,实际展览面积为1600平方米。馆内藏有历史文物20多万件,尤以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青铜剑、吴王夫差矛、二十八宿天文图等珍品举世瞩目。馆藏图书资料有10余万册,许多为善本和孤本。湖北省博物馆是武汉市建筑规模最大,也是馆藏最多的博物馆,目前馆藏文物达14万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600余件,国家级文物16件。今天我们主要参观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观的曾侯乙编钟的出土墓葬曾侯乙墓和被称为“天下第一剑”的越王勾践剑。在到博物馆前,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曾侯乙墓发现的经过和出土文物的情况。
现在,先谈一谈曾侯乙墓和曾国。曾侯乙墓的发掘地点是在今湖北随州,距武汉市约165公里,从曾侯乙墓的出土文物来看,在礼制上它沿用了周的一套东西,但在许多器物上反映了强烈的楚文化特色,有的则是周、楚文化艺术特色的综合。因此,很难单纯的把曾侯乙墓归于楚文化还是周文化的范畴。学术界一般单称其为曾侯乙墓,而不称其为“周墓”或“楚墓”,有人干脆提出了曾文化的概念。既然曾侯乙墓既不属于周,又不属于楚,而又同时具有两者的特色,我们可否说它反映的是中国上古时期文化的主流--中原周文化和南方
楚文化呢?从这一点上看,曾侯乙墓发掘的意义不亚于甚至超过秦始皇陵的发掘,事实是不是这样的呢?常言道“眼见为实、耳听为虚”,那么还是让我们一起到里面去看看吧。
曾侯乙墓共出土文物一万余件,许多都是前所未见的珍品,它是我国考古史上的重大发现,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和学术研究价值,这在同时代的墓中规模是较大的。
现在请大家看一看椁(guo)室模型,它是根据1:10的比例制作的,其中,整个墓室分为兵室、礼室、和乐室三大厅,下面就请大家随我一起参观。
前面说过,曾侯乙墓共出土文物一万余件,所以要想在有限的空间全部展出是不可能的,这里展出的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大家请看,这件鹿角立鹤是这个古墓中造型艺术和铸造工艺都比较高的一件杰作,它由鹿的角,鹤的身子、鸟的翅膀组合而成,当然自然界中是不存在这种动物的,它是人们想象出的一种仙鸟,放在墓穴中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守护死者灵魂,防止鬼怪侵袭,再就是护送死者灵魂升天。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他的铸造工艺也是比较讲究的,这反映了当时的青铜铸造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现在请大家和我一起到楼上继续参观。
这里展出的是曾侯乙墓出土的兵器,春秋战国时代战争频繁,所以许多新颖的作战武器脱颖而出,此墓出土的兵器,数量多,质量精,正是当时社会大变动,技术大革新的反映。看完兵器部分,大家是否可以勾勒出古代战争的大致轮廓和想象出他们使用兵器的类型呢?
最后大家将要看到的便是世界闻名的曾侯乙编钟,编钟源于我国原始社会,乐宫中最为显赫的属编钟,巨大的钟架为铜木结构,呈曲尺形,全套编钟总重为2500公斤,它至今保留着优美迷人的音色,有深沉浑厚的低音、铿锵圆润的中音、清脆响亮的高音,整套编钟铸造十分复杂。
现在经过考古学家们的共同努力,曾侯乙墓的全套乐器已经全部复制出来,面对这些上古时代的杰作,真叫人叹为观止,称它是“世界第八大奇迹”大概也不为过吧? 为了满足各种中外游人的需要,湖北省博物馆在每天都要安排大型编钟演奏,让您徜徉于那悠悠的历史长河之畔,聆听这人间仙乐,所以,此行绝对会给您留下深刻的印象。
那么,现在就请大家随我一起去聆听这个时间长廊传来的音乐。
大家看,这两套鉴缶是国宝级文物。它由方鉴和方尊缶组成,尊是盛酒器,鉴是水器。两者组成一套冰酒器。尊缶盛酒,置于鉴内,鉴与缶之间留有空隙,用于盛冰(冬季窖藏于地下的冰块)。鉴身以八条拱曲的龙体为耳,鉴底由四兽承托,鉴表面饰繁缛的蟠缡纹。此种精美考究的鉴缶前所未见。
这是出土的一套国宝级尊盘,由尊和盘两件器物组成。它曾经到过北京,在“中国文物精品特展”中一展风采。出土时,尊置于盘中。尊是盛酒器,盘一般做水器用,也可置冰。名为“夷盘”或“夷冰盘”,二者合为一器,浑然天成。上古时人们往往在尊内盛掺有香草汁的酒,祭祀或礼宾时使用,是当时重要的礼器。盘内的“曾侯乙”铭文是改刻而成的。表明该器曾为曾侯乙的先君所用。尊盘是最能代表曾侯乙墓青铜器制作工艺水平的青铜器,是中国古代青铜器之珍品。
两千四百年前,我们祖先用智慧、血汗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古代文明。作为今人的我们,应该继承先人留下的这份珍贵遗产,再创造出新世纪的现代文化,向世人证明中国无愧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美誉。
好了各位朋友,关于湖北省博物馆我就给大家讲解到这里,美好的时光总是让人觉得短暂,非常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我有什么不足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包涵,和大家在一起很开心,希望以后能有缘和大家再次相逢。祝大家旅途愉快,一路顺风。谢谢
7、夜游长江
各位游客,大家好,很高兴和大家在这个美丽的江城相遇,欢迎大家的到来,在接下去的时间里将由我为各位提供导游讲解服务,我一定会尽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这次旅游活动中感到开心愉快。
好,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去坐游船游览武汉的夜景。
在上船之前呢,我先为大家简要的介绍一下武汉市的情况。
武汉市是湖北省的省会,面积8467平方公里,人口831万,是华中地区最大的城市,也是全国的特大城市之一,来到我们武汉,您一定会听到武汉三镇的说法,的确,武汉市被长江和汉水分为武昌、汉口、汉阳三镇,所以人们就习惯于这样说了。还有一句话说“一勺舀起两江水,一杯清茶三镇香”,说的也正是武汉这一独特的地理格局,由于得两江之便,又地处华中腹地,所以自古以来武汉就得了九省通衢的美誉。
如果您以前来过武汉市,我想今晚的游程一定会让您和我一样想起过去的武汉,如果您是第一次来,那么您看到的将是武汉真实的现在和蒸蒸日上的未来。
好了,现在我们已经到达了今天我们上船的地方武汉港,它是交通部和武汉市七五重点建设项目,1992年初开始运营,是我国内陆及长江上最大的客运港。现在在武汉港里,我们也许只能感受到它的雄伟,不过我现在要提醒大家,待会儿从江面上回过头来再看它时,您定会有一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慨了,我们现在登船。
我们游船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在长江和汉水的交汇之处,浑黄的长江水和碧绿的汉江水构成了一个大大的人字,把武汉分为三镇。这里也是一个风云际会的好地方,山与山相望,水与水相亲。长江和汉水的交汇处便是南岸嘴,我们现在看到的南岸嘴是长堤和碧水相依,绿草与华灯相映,成为江城游人的好去处,南岸嘴的地理位置与被称为德国角的莫塞河莱茵河交汇处极为相似,但规模更大,气势更恢弘,所以武汉市政府决定对南岸嘴进行进一步的建设,并在全球范围内展开设计方案招标工作。
看过南岸嘴以后,再请大家和我一起来看看龙王庙景点,由于龙王庙地段河面非常狭窄,水急浪高,素以险要著称,故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们在此修建了一座龙王庙,祈求龙王爷保佑平安,现在虽然看不见这座庙了,但龙王庙这个名字却一直被沿用下来。同时,龙王庙这一段一直是武汉防洪的心腹之患,曾经发生过多次不同类型的险情。(比如1931年大水涨到26.94米,这里就发生了溃堤事故,给武汉市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在1998年武汉军民战胜了特大洪水以后,中央领导指示要抓紧对龙王庙险段的整治工作,整治工程历时半年多,于1999年夏天完工,使龙王庙这一险点变成了景点。
随着我们游船的行进,我们看到的前面这座宛如长虹卧江的桥梁就是去年元旦期间通车的晴穿桥,它连接着汉阳的晴川阁和著名的汉正街小商品批发市场,主跨度达280米。晴川桥气势雄伟,线条流畅,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充分表现了现代桥梁的艺术魅力。
(晴川桥和龟山、龙王庙、南岸嘴等景点连成一体,形成了一道“两江汇流,极目楚天”的江城景观。)
在我们欣赏过晴川桥的夜景以后,游船也该要调头往长江大桥方向去了。
出了汉江口以后逆流而上,我们最先看到的是汉阳的晴川阁,它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其名取自唐朝诗人崔颢的名句“晴川历历汉阳树”中的“晴川”二字,由于晴川阁的位置独特,造型美观,以及诸多文人墨客的赞咏,使得它赢得了重要的历史地位,故有“楚国晴川第一楼”的称号,在晴川阁附近有禹稷行宫,原为禹王庙,相传为大禹治水成功之所。
我想大家可能早已注意到晴川阁后面龟山顶上那座高大的电视塔了,那就是曾有“亚洲桅杆”之称的武汉龟山广播电视塔,它海拔标高311.4米,是我国第一座具有综合旅游功能的电视塔。
好,现在请大家把目光移向前方,我们看到正前方这座雄伟壮观的大桥就是我国的“万里长江第一桥”,大桥于1955年国庆动工兴建,1957年10月15日建成通车,全长1670米,高80米,是一座公路铁路两用桥,著名的京广铁路线就从桥上通过。1956年毛主席在武汉畅游长江时,看到正在长江中崛起的大桥,一时兴起,留下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名句。通车后,举国欢庆,大桥成为新中国的一大骄傲,当年出生的武汉人取“桥”字为名的比比皆是,而以“大桥牌”为商标的产品更是数不胜数。
各位朋友,现在请往这边看,在大桥武昌桥头处的蛇山上,屹立着一幢雄伟的楼阁,在灯光的掩映下显得格外的光彩夺目,那便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武汉之所以又被称为“白云黄鹤的故乡”也是与此楼有着很大的关联。这座以高大雄伟著称的黄鹤楼和今天的高楼大厦相比起来也许要显得逊色许多,但在古时候,它却是文人墨客登高远眺、赋诗谴兴的必到之处。
蛇山脚下,大桥头边这一带就是汉阳门,1956年毛主席视察武汉时,就是在这里下水,第一次横渡长江,此后的十年里,毛主席在武汉共横渡长江十八次,为了纪念毛主席横渡长江,武汉市经常举办横渡长江活动。
随着游船缓缓下行,我们又可以看见我们上船的地方----武汉港了,各位记得上船以前我说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吗?相信大家现在都已明白了我的意思,从江面上看,武汉港的整个建筑其实就是一艘巨轮的形态,寓意武汉市正在努力向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方向迈进。
我们游船现在所处的位置也是观赏武汉江滩的最佳地点,大家看武汉港左侧的这座钟楼,它就是江汉关大楼,位于当年的江汉路英租界,整个建筑除了大门上的“江汉关”三个字以外,其它的设备物件全是当年由国外运来的,江汉关大楼顶部的大钟直径达4米,每15分钟奏乐一次,钟声响彻三镇。
从江汉关往下,沿长江边上有一百多幢西洋式建筑,这就是当年帝国主义列强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汉口强开的租界,依次为英、俄、法、德、日五国租界地。
好了,各位游客朋友,我们的游船又回到了武汉港,那么咱们今天的夜游长江活动到此也就结束了。非常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我有什么不足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包涵,和大家在一起很开心,希望以后能有缘和大家再次相逢。祝大家旅途愉快,一路顺风。谢谢
8、归元寺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很高兴在这阳春三月和大家在这个美丽的江城相遇,欢迎大家的到来,在接下去的时间里将由我为各位提供导游讲解服务,我一定会尽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这次旅游活动中感到开心愉快。
今天我们游览的是武汉市一处著名的4A级风景区——归元禅寺。在此我就先向各位简略的介绍一下这座不平凡的佛教寺院吧!归元禅寺,又名归元寺,是一座具有三百多年历史的古刹寺院始建于清代顺治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685年,整座寺院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部分,面积由46900多平方米,整个平面布局呈袈裟形状。归元禅寺是禅宗白光、主峰法师在明朝汉阳诗人王章甫的葵园旧址上建造而成的。
好了,各位游客,说话间我们已经到了归元禅寺,现在请大家随我下车,更精彩的内容和更有意思的事情等着我们大家呢!
现在在大家面前的就是归元寺的三门了,也就是归元寺的大门了,佛教寺庙的三门又称山门,左右分别为无相门和无作门,细心的各位游客,您能看出归元寺的三门呈什么形状吗?不知道也没关系。那就我来告诉大家了,此寺的三门呈八字形,意为广结善缘,普渡众生,寓意着吉祥。大门上方归元禅寺四字,相传是当年归元禅寺的开山祖师白光法师在寺院建成要离去时,主峰禅师率众僧挽留未果,但请白光禅师题写寺名,永志纪念,在众僧人真诚邀请之下,白光禅师便起笔写下了这归元禅寺四字。
好了,各位游客,在游览完北院的翠微妙境和念佛堂之后,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归元寺的主体建筑之一的藏经阁了。说到藏经阁,大家可能在各类的武侠小说和电视剧中见到过,不过呢,归元禅寺里可没有什么武功秘籍,这里主要是一座用于收藏、陈列佛教经典艺术珍品及各种法器、法物的殿堂。
好了各位朋友,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大雄宝殿了。大雄宝殿是寺院的中心殿堂,这是僧人们早晚做功课,大小法会的地方。大家看到的这尊身材高达5米多,慈眉善目,珈趺与莲花之上的便是释迦牟尼了,左右两边分别立着阿难和迦叶两大弟子。相传在释迦牟尼死后,阿难和迦叶带领广大佛教弟子继续研究和推广佛学,为佛教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在佛像前面这条长3.96米,高1.6米,宽0.83米的供案,也是一件不可多得樟木雕刻珍品。在释迦牟尼的背后,则是以海岛观音象为中心的雕塑群。海岛观音又称“倒坐观音”或“南海观音”。在观音的身后则是一组佛像,有兴趣的游客,大家可以数一数。有的游客已经数出来了,确实是24座,他们代表着24诸天,这些雕象采用了大型夹麻艺术工艺。大家可以发现这些雕象都呈立体倾斜式与墙面基座连接,经过测定,雕像的倾斜度有30度,从清顺治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661年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它不坠不毁,实属一大奇迹。
看完了大雄宝殿,我们再到前面的韦驮殿去看看!我们所看到的这尊右手持杵在地的雕像便是韦驮了,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没有,为什么各个寺院韦驮持杵的姿势会不同呢?大家可以尽情的发挥一下自己的想象力。其实,韦驮持杵的不同姿势,与寺庙的规模大小由着密切的关系。韦驮左手持杵在肩,则表明该寺庙太小,既不供吃也不供住;两手持杵的,则表明寺庙为中等规模;供吃但不供住。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尊韦驮像吃杵在地,则表明归元寺的规模很大,既能供吃又能供住。
游完了韦驮殿后了,我将带大家去一处不得不去的地方,可能大家已经猜到了,我们下一站将是归元寺久负盛名的罗汉堂了。罗汉堂最早建于清道光年间,在咸丰年间毁于兵乱之中,于光绪年间再建。归元禅寺的罗汉堂布局呈田字形,内有四个天井式的内院,院中栽种了奇花异草,四季长青。这罗汉堂除了可供参观外,人们还喜欢用它来预测一年内的祸福,也就是武汉人说的“数罗汉”,方法是随意选中一尊罗汉,然后顺着数下去,数到和自己年龄相等时看看那尊罗汉是什么样子就可以推测这一年的运势了。
我国有句俗话说的: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而在归元寺的罗汉堂就不能这么说了,因为这里的罗汉堂既不是木雕也不是泥塑,而是采用一种盛行于唐代的独特工艺制成的夹“伫”像。这里的罗汉每尊不超过25公斤,体轻质坚,不透水,不怕浸。很适合武汉地势低洼,湿度大的气候环境。1954年武汉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很多地方都变成了汪洋,这些罗汉也浸泡在水里,洪水退后,罗汉却安然无恙。所以如此看来,别说是过江,就算是让它们去漂洋过海恐怕也不成问题。
好了各位朋友,美好的时光总是让人感到如此的短暂,关于归元寺我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非常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我有什么不足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包涵,和大家在一起很开心,希望以后能有缘和大家再次相逢。祝大家旅途愉快,一路顺风。谢谢
9、东湖风景区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很高兴在这阳春三月和大家在这个美丽的江城相遇,欢迎大家的到来,在接下去的时间里将由我为各位提供导游讲解服务,我一定会尽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这次旅游活动中感到开心愉快。
好,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去游览著名的东湖风景区。
东湖风景区位于武汉市武昌区东部,是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国家级风景区之一,其湖面约为33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六倍,湖岸蜿蜒曲折,素有99湾之称。东湖的湖面是这样的广阔,风景是这样的优美,那么大家知道东湖是怎么形成的吗?
其实东湖濒临长江,经青山港和长江相通,在江湖之间,发育着一片冲积平原,有长达十多公里的环湖长行高地,堤内形成相对低下的凹地,每当汛期,长江水位高于地表时,凹地上游来水便无法外泻,于是,在洼地内的积水就形成了现在的东湖。
1949年以前的东湖几基本上还是个荒湖,从五十年代开始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依其自然环境,东湖可被分为听涛、落雁、白马、磨山、吹笛、珞洪六个景区,那么现在就请大家和我一同去游览听涛风景区。
进入了东湖的大门后,我们也就进入了听涛风景区,现在我们所在的这一块地方叫做黄鹂湾,这个名字是来源于杜埔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里沿湖垂柳拂岸,湖岸绿树成荫,也正合杜埔的诗意。
大家注意到了这边的这些树木了吗?这就是被称为活化石的第四纪冰川时期的古老植物水杉,在三百万年以前它们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的各个地区。水杉曾一度被世界各地的植物学家认为已经灭绝了,但1945年我过森林工作者却在湖北省利川市发现了水杉林区,成为轰动一时的世界新闻。为了纪念这一古老树种在湖北省首次被发现,武汉市决定将水杉定为市树,以其刚毅坚强、刚直不阿来象征英雄的武汉人民。
继续往东,我们就到了听涛轩,听涛轩的周围种有翠竹、苍松,在迎湖面石砌的护坡上,大家可以看到嵌有东坡居士书写的“松坡”二字的青石坡,石板上方有几株苍翠的劲松,挺立在陡峭的岩石岸边,为这里的景色增添了一些神韵。在听涛轩的斜对面就是水云乡。
走过荷风桥,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三层绿瓦圆柱的楼阁,这就是听涛游览区的中心----行吟阁。它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而建的,说到屈原,我想大家一定会是非常熟悉的,他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战国时期楚国人,他开始十分得到楚怀王的信任,因此他也常向楚怀王提出一些治国方针,对内实行“举贤授能”的政策,对外实行“联齐抗秦”的战略,由于实施他这一套正确的方针,使得楚国一度强盛。而后来屈原却受到了小人的排挤,被放逐到江北,在楚襄王继位后,他又被放逐到更远的江南。公元前278年,秦国攻破楚国都城,在江南过了二十年流亡生活的屈原目睹国家的沦亡,于农历五月初五,在湖南汨罗江怀石投江,以身殉国,人们为了纪念屈原而保留了一个民族特色十分浓郁的端午节,而现在的武汉人民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特意为他修建了这座行吟阁,行吟阁是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高22.5米,平面为一正方形。在行吟阁里有屈原的画像以及生平简介,还展示了他的一些著作。大家看行吟阁前的这尊塑像,通高达6.8米,塑像表现了屈原昂首视天、举步欲行,吟《天问》的神态,流露出诗人被放逐后悲愤郁结的心情,而“行吟阁”这个名字则是出自《楚辞.渔父》中的“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
从行吟阁往南我们可以看到沧浪亭,黑瓦飞檐,其名也是出自《渔父》里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由于行吟阁过落羽桥是一块天然的三角洲,依地势建有一个扇形的长廊,而又临近湖岸,所以取名为“濒湖画廊”。画廊后金桂夹道,可直达屈原纪念馆。
我们游览完以行吟阁为中心的行吟泽畔后,顺路往前,就是东湖的二十四景之一的“水天一色”。这里主要是以长天楼为中心的景区,首先我们看到的就是碧潭观鱼,这是一组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而这里的小桥号称九曲十八弯。东湖以盛产淡水鱼而著称,其中又以武昌鱼最为名贵,别看这只是一条小小的鱼,它身上的典故还真不少,三国时,吴王孙皓想从建业迁都武昌,就是现在的鄂州,陆凯上书以“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来加以劝阻,以后元朝的马祖常也有“南游莫忘武昌鱼”的诗句,由此可见武昌鱼的名声可是在很久以前就已经传开了,解放后,毛主席经常到武汉来视察,大都住在东湖风景区内,他曾在当时的听涛酒家吃过武昌鱼,1956年他的《水调歌头.游泳》中也留下了“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的名句。
我们再往前走,长天楼便跃入眼帘。这是一座保留着中华民族特色的宫殿式建筑,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多次在这里休息,接待国际友人。站在长天楼上,凭栏远眺,碧波万倾,您是否也会有“秋水长天一色”的感叹呢?其实长天楼的名字正是这样得来的。
在长天楼右侧的这是鲁迅广场,鲁迅半身像在苍松翠柏的掩映下显得格外的庄严肃穆,令人油然而生一种敬意。不知大家注意到了没有,刚才我们游览过的行吟阁在听涛景区的南面,而这鲁迅广场则是在听涛风景区的北边。一个是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另一个是纪念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一南一北,遥相呼应,可谓是天作地合。
好了各位朋友,我们就走到这里,现在沿原路返回,也让我们再一次欣赏东湖如画的美景吧。
美好的时光总是让人觉得短暂,关于东湖风景区我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非常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我有什么不足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包涵,和大家在一起很开心,希望以后能有缘和大家再次相逢。祝大家旅途愉快,一路顺风。谢谢
10、辛亥革命博物馆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很高兴在这阳春三月和大家在这个美丽的江城相遇,欢迎大家的到来,在接下去的时间里将由我为各位提供导游讲解服务,我一定会尽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这次旅游活动中感到开心愉快。
好,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去参观辛亥革命博物馆。
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由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一次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由于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所以把这场革命称为辛亥革命。大家知道吗?这场革命首先就是在我们湖北武昌爆发的。各位来到的所在,正是中国一段旧历史的终点,也是中国一个新纪元的开端。通俗地讲,这里推翻了清朝,开创了民国,打倒了皇帝,催生了总统。
我馆位于武昌,背靠蛇山,面向首义广场,占地约28亩。它的主体建筑就是各位眼前看到的这幢房子,因为它红墙红瓦,人们称之为红楼。
红楼最初是清政府设立的湖北咨议局局址,咨议局是清朝末年,为了预备君主立宪,而在各省设置的议事咨询的民意机构,它的建筑风格摹仿西方议会大厦,1910年建成。1911年10月10日也就是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孙中山先生领导下的湖北地区的革命党人,成功地发动了武昌起义。第二天,就在这儿组建了鄂军都督府,都督府发布文告,宣布建立中华民国。义声所播,全国响应,从而一举结束了帝制,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红楼因此被誉为“民国之门”。
在红楼后面,这组灰色的房子叫议员公所,是当年咨议局议员们生活起居场所。目前在复原维修之中,没有对外开放。楼前是同心广场,寓意是“两岸一心,和平统一”。
1961年,红楼经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过多年的建设,我馆已成为纪念辛亥革命的标志性景点和全国有名的教育基地。
我馆布置有两个基本陈列:一个是以鄂军都督府旧址,也就是红楼为载体,布置的《鄂军都督府旧址复原陈列》,各位将会看到鄂军都督府成立初期的机构和格局;另一个是布置于西配楼的《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它展现了武昌起义的历史过程。
我们首先从《旧址复原陈列》开始。
从《格局图》中,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到军政府成立初期的政府组织结构,这是非常简
单的政府雏形了。共设五个部,即参谋部、军令部、军务部、民政府、外交部,还有黎都督起居室、总监察长室、各部稽查长室等,但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地方政府,却改变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
鄂军都督府会议厅原来是咨议局议事堂。武昌起义第二天,也就是1911年10月11日湖北革命党人和起义官兵在此集会,推举原清军第21混成协统领黎元洪为都督。
在主席台左边是黎元洪被推为都督后,军政府发布的第一份文告。当时,革命党人请大都督在上面签字印发,黎元洪拒不签字,连声说“莫害我”,最后革命党人李翊东提笔代签了一个“黎”字,这份文告才得以面世。这份布告的发布对于稳定人心是起了一定作用的。
主席台正中布置的一面旗帜,叫十八星旗,是武昌起义的军旗。十八颗黄星,是代表山海关内十八个省份的炎黄子孙,红底是鲜血,黑色是铁,是武器,主题和象征意义是十八省的炎黄子孙团结起来,以“铁血”即武力推翻满清王朝的统治。
黎都督起居室是黎元洪任都督之初的住所。黎元洪字宋卿,是湖北黄陂人。今天汉口有一条黎黄陂路,就是纪念黎元洪的。黎元洪原来是清军第21混成协统领。为借重他的声望,武昌起义第二天,革命党人推举他作鄂军都督府都督,开始黎元洪态度强硬,不愿与革命党人合作,被安置在这间屋子里。他不吃不喝,象个“泥(黎)菩萨”。后来因为武汉三镇光复和革命形势迅猛发展,黎元洪转变了态度,同意出任都督。
侍卫官室正对黎都督起居室。侍卫官的主要职责是负责都督的安全保卫及饮食起居。最初几天实际上是执行软禁和监视黎都督的职责。
顾问官室和秘书官室是都督黎元洪的咨询幕僚机构和重要的办事机构。革命党人宋教仁曾在秘书官室起草了著名的《鄂州临时约法》,《鄂州临时约法》是第一个具有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法典,它成为以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临时约法》的蓝本。
军事会议室是都督府召开军事会议的专门场所,许多重大军事决策在此形成。阳夏保卫战中,黄兴曾在此召开过军事会议。墙上有一幅地图,反映的是当年阳夏战争的形势。其中红蓝线代表两军运动路线,可以看出汉口、汉阳两地是当年的战场,而当年的汉口称为夏口,所以这场战争简称阳夏战争。
参谋部是鄂军都督府最初设置的四部之一。其职责为辅佐都督,制定作战计划。都督府草创之际,军民大政,参谋部主持最多。
总监察长室和各部稽查长室的设置则反映了当时革命党人良好的精神风范。
现在我们一起来参观《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此陈列分为七个部分,以九个展厅全景式地展现了武昌起义历史。辛亥革命的硝烟早已散尽,但这场革命带给中国的变化是巨大的。直至今天,我们还生活在辛亥革命的影响之中。
看完了整个展览,中山先生的哲言:“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想必能引起各位心中的共鸣吧!关于辛亥革命博物馆我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非常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我有什么不足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包涵,和大家在一起很开心,希望以后能有缘和大家再次相逢。祝大家旅途愉快,一路顺风。谢谢